CN1940605A - 光导板、具有该板的背光组件和具有该组件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导板、具有该板的背光组件和具有该组件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40605A CN1940605A CNA2006101399090A CN200610139909A CN1940605A CN 1940605 A CN1940605 A CN 1940605A CN A2006101399090 A CNA2006101399090 A CN A2006101399090A CN 200610139909 A CN200610139909 A CN 200610139909A CN 1940605 A CN1940605 A CN 19406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ism
- optical plate
- light
- backlight assembly
- pl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6—2-D arrangement of prisms, protrusions, indentations or roughened surfac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8—Linear indentations or grooves, e.g. arc-shaped grooves or meandering grooves, extending over the full length or width of the light guid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8—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1—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to provide homogeneous light output intens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导板,包括接收光的入射面;从所述入射面的第一侧延伸的上表面;相对于上表面的下表面;和从所述上表面突起并且以分开距离隔开的多个第一棱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导板、具有该光导板的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更特别的是,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改善图像显示质量的光导板、具有所述光导板的背光组件和具有所述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信息处理装置的发展已经包括了多种结构、功能以及更快的信息处理速度。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以电信号形式处理信息。为了输出经信息处理装置处理的结果,在信息处理装置和使用者之间介入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器(LCD)较之作为显示装置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的阴极射线管(CRT)而言,重量更轻并且体积更小,显示高分辨率的图像并且消耗更少的功率。
一般地,LCD装置包括利用液晶的光学透射性显示图像的LCD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LCD面板下方并向所述LCD面板提供光照的背光组件。所述背光组件可以基于光源的位置而分为直接照射型或边缘照射型。
在直接照射型中,背光组件包括多个在LCD面板之下彼此平行布置的光源,并且直接向LCD面板提供来自光源的光。
在边缘照射型中,背光组件包括光源、邻近光源设置并且将来自光源的光导向LCD面板的光导板、设置在光导板下用于将朝向所述光导板的下部行进的光反射的反射板。
在边缘照射型中,背光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光导板上用于改善从所述光导板上射出的光照亮度的棱镜片。所述棱镜片可以包括多个用于折射光从而提高正面亮度的棱镜。为了消除对棱镜片的需要,已开发出的背光组件包括具有棱镜的光导板。
当所述棱镜紧凑设置时,具有棱镜的所述光导板发出的通过中心部分的光多于通过边缘部分的光。因此亮度均匀性被降低且图像质量变差。
发明内容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包括多个棱镜的光导板,所述棱镜形成在光导板的一侧并且以预定的距离隔开。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光导板的背光组件。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导板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光导板的第一侧上并且以预定距离隔开的第一棱镜。另外,多个点模式可以形成在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上。每个点模式具有形成在其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棱镜。多个第一棱镜和多个第二棱镜可以分别在第一方向内以列的形式对准和在第二方向内以列的形式对准,所述第二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背光组件包括灯和光导板。灯产生光。光导板包括多个入射面,其上入射有从灯发出的光;从所述入射面的一侧延伸的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具有多个以预定距离隔开的第一棱镜;以及相对于所述上表面的下表面。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所述显示面板利用光显示图像。背光组件向显示装置提供光,而且包括产生光的灯和光导板。所述光导板包括入射面,其上入射有从灯发出的光;从所述入射面的一侧延伸的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具有多个以预定距离隔开的第一棱镜;以及相对于所述上表面的下表面。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棱镜形成在光导板的一侧并且以预定距离隔开,可以相对地防止所述光导板在中心部分发出的光多于从边缘部分发出的光。因此,亮度分布是均匀的,而且图像显示质量得到改善。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考虑时,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优势将通过参照以下详细说明而变得更加清楚明了,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沿图1中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具有棱镜的导光板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光导板的一部分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A和5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光导板的一部分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A和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光导板的一部分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光导板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部分‘A’的放大视图;
图9是沿图7中线II-II剖开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光导板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光导板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参照附图更加全面的说明,其中附图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当理解为局限于此处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这些实施例提供在此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全面和完整,并且完整的向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表述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了。
应当理解的是,当构件或层描述为相对于另一构件或层“位于其上”或“与其相连接”时,所述构件或层可以直接位于另一构件或层之上或与之相连接或者位于中间构件或层之上或与中间构件相连接。相对照的是,当构件描述为相对于另一个构件“直接位于其上”或“直接与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构件或层。由始至终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构件。如此处所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条列项目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可以用于此处来说明不同的构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件,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件并不局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件与另一区域、层或部件区别开来。因此以下所讨论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件可以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件而不背离本发明的教导。
空间相关的术语,诸如“下部”、“下方”、“上部”和类似术语,可以为了说明的方便而用于此处来说明构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构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空间相关术语意图为所使用或相协作的装置除了在图中描述的取向以外还包括不同的取向。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翻转,相对于另外的构件或特征描述为“在其下方”的构件则将取向为相对于另外的构件为“在其上方”。因而,示例性的术语“在其下方”可以包括向上和向下两种取向。所述装置可以位于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取向),则空间相对描述词相应作出解释。
此处所用的术语仅为说明特定的实施例的目的,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如此处所用,单数形式“一”、“一”和“该”意为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示相反。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和/或“包括…在内”,如在此说明书中引用,指出存在所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构件和/或组件,但并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构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参照剖视图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和中间结构)的示意性图示。因此,可以预见图示的形状会有所变化,例如,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所造成的结果。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局限于此处图示的特别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包括例如由于制造导致的形状偏差。
例如,在图示为矩形的嵌入区域典型地在其边缘具有圆形或曲线特征和/或嵌入集中的梯度,而不是从嵌入区域到非嵌入区域的二态变化。类似的,由嵌入形成的埋入区域可以在埋入区域和表面之间导致某种嵌入,嵌入经由所述区域发生。因此,图示的区域对于其本质和形状而言是示意性的,而不是用于图示装置区域的实际形状,也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除非另有限定,此处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均与本发明所述的领域中的一般技术人员理解的意思相同。应当进一步理解的是,这些术语诸如通用字典中限定的术语,应当解释为与它们在其相关领域中的意思吻合而不应当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思,除非此处有如此的明示。
以下,本发明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背光组件500包括接收容器100;灯200;灯罩250,光导板300,反射板350和光学片400。背光组件500产生并发射光。
接收容器100包括底部110和从底部边缘延伸的侧部120。底部110和侧部120限定接收空间。灯200、灯罩250、光导板300、反射板350、光学片400布置在接收空间内。
在如图1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背光组件可以大致为框架形。为了定向,采用了笛卡儿坐标系,其中背光组件的第一侧沿Y轴延伸,背光组件的第二侧沿X轴延伸,其中Y轴基本上垂直于X轴并且Z轴方向基本上垂直于X和Y轴。
灯200基本上为杆形,所述杆的纵向基本上平行于Y轴,并且设置在接收容器100内。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杆形、较低的热辐射以及较高的耐久性的冷阴极荧光灯(CCFL)用作灯200。灯200分别临近相对的侧部120沿X轴设置。灯200彼此面对,形成对,接收外部能源(未示出)从而产生光。在可替代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灯200可以仅临近所述侧部120的一侧而设置。
灯罩250覆盖灯200的一部分并且反射产生自灯200的光,从而将朝向光导板300侧的光汇聚。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灯罩250的纵向部件,例如具有大致的U形。反射层可以形成在灯罩250的内表面用于反射光。
光导板300设置在接收容器100内,这使得光导板300的一侧面对灯200。光导板300的两相对侧可以如图1的实施例所示面对灯对200。由灯200产生的光从临近灯200的光导板300侧进入光导板,而且通过折射和反射从光导板300射出。
如图1所示的光导板300具有基本上均匀的厚度。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如果灯200设置为临近仅仅光导板300的一侧,则光导板300可以从临近灯200的侧面减小厚度,使得光导板的横截面基本上为楔形。光导板包括,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脂(PC)等等。
反射板350接收在接收容器100内,使得反射板350设置在光导板300之下。反射板350朝向光导板300反射从光导板300上泄漏出来的光。因此,被反射板350反射的光基本上再一次进入光导板300。
光学片400设置在光导板300上从而改善光学特性。光学片400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漫射片410和/或偏振片420。漫射片410设置在光导板300上从而漫射从光导板300发射出来的光。偏振片420设置在漫射片410上从而偏振光。偏振片420可以包括漫射发射偏振膜(DRPF),用来再次使用被偏振而吸收的光并改善亮度。
以下,如上所述的光导板300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图2是沿图1中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参照图2,光导板300包括光导部310和多个棱镜320a。光导板300发射光,所述光经由光导板300的侧面朝向光导板300的上部空间进入光导板300。
光导部310基本上为板形。光导部310包括入射面、上表面和下表面。从灯200发射出的光经由面对灯200的入射面进入光导部310。上表面从入射面的第一侧延伸。进入光导部310的光可以经由上表面射出光导部。下表面从入射面的第二侧延伸从而面对上表面。光导部310引导经由入射面进入光导部310的光并且经由上表面传输所述光。
光导部310可以包括透明合成树脂。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树脂可以包括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导部310的厚度范围优选地从约5毫米(mm)到约15毫米(mm)。
棱镜320a从光导部310的上表面突起。棱镜320a基本上沿X轴纵向延伸。在可替代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棱镜320a如此延伸,即使得棱镜320a的纵向方向与X轴形成特定角度。
沿基本上垂直于棱镜320a的纵向方向剖开的每个棱镜320a的横截面可以具有三角形,诸如等腰三角形。每个棱镜320a的宽度t1的范围从约20微米(μm)到约30微米(μm)。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棱镜320a的宽度t1约为25μm。棱镜320a折射被光导部310导向且从上侧射出的光,并改善了显示装置的正面亮度的均匀性。
棱镜320a基本上平行形成,沿Y轴以分开距离t2隔开。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分开距离t2基本上等于每个棱镜320a的宽度t1。在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距离t1和t2可以彼此不同。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具有棱镜的光导板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参照图3,光导板300包括光导部310和棱镜320b。棱镜320b从光导部310的上表面突起并且沿X轴纵向延伸。棱镜320b如此设置,使得沿Y轴彼此相邻的两棱镜320b互相接触。在图3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棱镜320b在其基部互相接触,所述基部可以认为位于光导部310的上表面。
以下,将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光导板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效果。
光学路径将参照图2和图3详细说明。首先,参照图2,一部分进入光导部310的光被形成在光导部310下表面上的反射图案(pattern)折射,并且经由光导部310的上表面向上射出。进入光导板310的第一部分光被棱镜320a折射从而增大相对于光导部310的上表面的夹角,并且经过聚光向上汇聚。另一方面,进入光导板310的第二部分光被光导部310沿着边缘的不具有棱镜320a的上表面折射并传播,第三部分光全部被光导部310的上表面反射。
参照如图2所示的图1中的I-I线,当光导板300的上部分为两部分时,两部分中的第一部分(A1)更靠近光导板300的上表面的中心,两部分中的第二部分(A2)临近不面对灯200的侧表面。当空间分成其中一个位于灯上方的第一空间部分A1和位于灯之间的第二空间部分A2时,光可以根据其目标而表现出两部分的特性。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棱镜320a平行形成并且以基本上等于每个棱镜320a的宽度t1的分开距离t2隔开,使得朝向第二部分A2行进的一部分光得以增加从而使亮度均匀。
但是,参照图3,光导板310的大部分通过棱镜320b折射光从而在B1部分行进。因此,B1部分和B2部分之间的亮度差异增大。换言之,相应于B1部分的亮度大于相应于B2部分的亮度。
当光导板的上部分成更靠近上表面的中心的第三部分(B1)和邻近不面对灯的侧表面的第四部分(B2)时,第四部分(B2)的正面亮度相对地低于第三部分(B1)的正面亮度。另一方面,被棱镜320b向上折射的一部分光相对于光导板300的上表面以大约45°射出,因此,当相对于光导板310的上表面成45°观察时,第四部分(B2)的正面亮度较低,因此导致在光导板的边缘带有白色。
在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棱镜320a平行形成并且以分开距离t2隔开。分开距离t2基本上等于每个棱镜320a的宽度t1,从而降低在其中一个灯上方设置的第一空间部分的亮度,并且增加灯之间的第二空间部分的正面亮度。有优势的是,从光导板的上侧射出的光改善了亮度的均匀性。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光导板的一部分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本发明的背光组件除了光导板以外基本上与图1-3所示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1-3中所说明的相同部件,省略了进一步的解释。
参照图4,光导板300包括光导部310和多个棱镜320c。光导板300经由其侧面接收光并且向上部空间传输所述光。
光导部310基本上为板形。光导部310包括入射面、上表面、下表面。从灯200发出的光经由面向灯200的入射面进入光导部310。上表面从入射面的第一侧延伸。进入光导部310的光可以经由上表面射出光导部。下表面从入射面的第二侧延伸从而面对上表面。光导部310引导经由入射面进入光导部310的光,而且经由上表面传输所述光。
棱镜320c从光导部310的上表面突起并且基本上沿X轴纵向延伸。在可替代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棱镜320c如此延伸,使得棱镜320c的纵向方向与X轴成特定的角度。
沿基本上垂直于棱镜320c的纵向方向剖开的每个棱镜320c的横截面可以为三角形,诸如等腰三角形。每个棱镜320c的宽度t1的范围从约20微米(μm)到约30微米(μm)。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棱镜320c的宽度t1约为25μm。棱镜320c折射被光导部310导向且从上侧射出的光,改善了显示装置的正面亮度的均匀性。
棱镜320c基本上平行形成并且沿Y轴以分开距离t2隔开。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棱镜320c之间的分开距离t2基本上等于每个棱镜320c的宽度t1的两倍。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分开距离t2可以是每个棱镜320c的宽度t1的一倍半或三倍。分开距离t2包括基本上平行于光导板300的上表面的基本上为线性的分开部件。棱镜320c之间的分开部件可以包括其他轮廓,诸如倾斜的或曲线的轮廓。
在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棱镜320c平行形成并且以大于每个棱镜320c的宽度t1的分开距离t2隔开,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第一空间部分的亮度,所述第一空间部分设置在灯的上方。分开距离t2可以为每个棱镜320c的宽度t1的两倍。
图5A和5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光导板的一部分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本发明的背光组件除光导板以外与图1-3所示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1-3中所说明的相同部件,省略了进一步的解释。
参照图5A,光导板300包括光导部310和多个棱镜320d。光导板300经由其侧面接收光并且向上部空间传输所述光。
光导部310基本上为板形。光导部310包括入射面、上表面、下表面。从灯200发出的光经由面向灯200的入射面进入光导部310。上表面从入射面的第一边缘延伸。进入光导部310的光可以经由上表面射出光导部。下表面从入射面的第二边缘延伸从而面对上表面。
棱镜320d从光导部310的上表面突起并且基本上沿X轴纵向延伸。棱镜320d折射被光导部310导向且从上表面射出的光,改善了显示装置的正面亮度的均匀性。
棱镜320d基本上平行形成,沿Y轴以分开距离隔开。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棱镜320d之间的分开距离基本上等于每个棱镜320d的宽度t1。
在如图5A所示的实施例中,沿基本上垂直于棱镜320d的纵向方向剖开的每个棱镜320d的横截面可以为梯形,诸如等腰梯形。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参照图5B,每个棱镜320d的横截面可以为半圆形。
在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棱镜320d的横截面可以为梯形或半圆形,从而汇聚进入光导部的第一部分光,目的是向上聚合并且漫射第二部分光。棱镜320d之间的分开距离t2也可以基本上等于每个棱镜320d的宽度t1。
图6A和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光导板的一部分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本发明的背光组件除光导板以外与图1-3所示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1-3中所说明的相同部件,省略了进一步的解释。
参照图6A,根据所述示例性的光导板300包括光导部310和多个棱镜320a。光导板300经由其侧面接收光并且向上部空间传输所述光。
光导部310基本上为板形并且可以包括透明的合成树脂。光导部310包括入射面、上表面、下表面。从灯200发出的光经由面向灯200的入射面进入光导部310。上表面从入射面的第一侧延伸。进入光导部310的光可以经由上表面射出光导部。下表面从入射面的第二侧延伸从而面对上表面。
棱镜320a从光导部310的上表面突起并且基本上沿X轴纵向延伸。每个棱镜320c从基本上垂直于棱镜320a的纵向展开的横截面可以为三角形,诸如等腰三角形。棱镜320a折射被光导部310导向且从上侧射出的光,改善了显示装置的正面亮度的均匀性。
棱镜320a基本上彼此平行形成,沿Y轴以分开距离隔开。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棱镜320a之间的分开距离基本上等于每个棱镜320a的宽度。
图案320e进一步形成在光导板300上。图案320e可以为凸起的或凹陷的。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参照图6A,多个凸起的图案320e的每一个形成在第一棱镜320a之间,而且可以认为是棱镜320a之间的分开部件。凸起的图案320e从光导部310的上表面突起并且沿X轴纵向延伸。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参照图6B,凹陷的图案320e额外地形成在第一棱镜320a之间。凹陷的图案320e具有预定深度。
在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凸起或凹陷图案形成在以分开距离隔开的棱镜320a之间,从而漫射从光导板上侧射出的光。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光导板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图7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图9是沿图7中II-II线剖开的剖视图。本发明的背光组件除光导板以外与图1-3所示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1-3中所说明的相同部件,省略了进一步的解释。
参照图7、8和9,光导板300包括光导部310、多个棱镜320a和多个点模式330。光导板300经由其侧面接收光并且向上部空间传输所述光。
光导部310基本上为板形并且可以包括透明的合成树脂。光导部310包括入射面、上表面、下表面。从灯200发出的光经由面向灯200的入射面进入光导部310。上表面从入射面的第一侧延伸。进入光导部310的光可以经由上表面射出光导部。下表面从入射面的第二侧延伸从而面对上表面。
棱镜320a从光导部310的上表面突起并且基本上沿X轴纵向延伸。每个棱镜320a从基本上垂直于棱镜320a的纵向展开的横截面可以为三角形,诸如等腰三角形。棱镜320a折射被光导部310导向且从上侧射出的光,改善了正面亮度的均匀性。
棱镜320a基本上彼此平行形成,沿Y轴彼此以分开距离隔开。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棱镜320a之间的分开距离基本上等于每个棱镜320a的宽度。
多个点模式330形成在光导部310的下表面。点模式330漫射和反射进入光导部310的光从而改变其光学路径。
在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点模式330在平面上观察时为圆形。在可替代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点模式330在平面上观察时可以为多边形。
在图7中,点模式330尺寸基本上相同。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点模式330可以在光导板330上具有不同的尺寸。
多个第二棱镜332可以彼此临近形成在每个点模式330上。第二棱镜332如此形成,使得其纵向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棱镜320a的纵向。第二棱镜332的横截面基本上可以为三角形,诸如等腰三角形。
如图6和7中所示的第二棱镜332如此形成,使得两个相邻的第二棱镜332彼此接触。在可替代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棱镜332可以沿X轴以分开距离隔开。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分开距离可以基本上等于每个第二棱镜332的宽度。
在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第二棱镜332如此形成在点模式330上时,即第二棱镜332的纵向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棱镜320a的纵向,则进入光导部的内侧的光可以沿X轴和Y轴方向聚光。有优势的是,正面亮度得到更大的改善。
另外,为了采用第一棱镜320a和第二棱镜332交叉的光导板改善正面方向的亮度,可以省略多种单独的棱镜,因此简化了制造过程,降低了成本。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光导板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本发明的背光组件除光导板以外与图1-3所示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1-3中所说明的相同部件,省略了进一步的解释。
参照图10,光导板300包括光导部310、多个第一棱镜320a和多个第二棱镜340a,并且光导板300发射光经由其侧面朝向上部空间进入光导部300。
光导部310基本上为板形并且可以包括透明的合成树脂。光导部310包括入射面、上表面、下表面。从灯200发出的光经由面向灯200的入射面进入光导部310。上表面从入射面的第一侧延伸。进入光导部310的光可以经由上表面射出光导部。下表面从入射面的第二侧延伸从而面对上表面。
第一棱镜320a从光导部310的上表面突起并且沿X轴纵向延伸。每个棱镜320c的横截面可以为三角形,诸如等腰三角形。棱镜320a折射被光导部310导向且从上侧射出的光,改善了正面亮度的均匀性。
第一棱镜320a基本上平行形成,并且沿Y轴以分开距离隔开。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棱镜320a之间的分开距离基本上等于每个第一棱镜320a的宽度。
第二棱镜340a从光导部310的下表面突起。每个第二棱镜340a的横截面可以为三角形,诸如等腰三角形。每个第二棱镜340a的宽度范围从约40μm到约70μm。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第二棱镜340a的宽度约为50μm。
第二棱镜340a以取向基本上平行于X轴的分开距离隔开。该距离可以基本上等于每个第二棱镜340a的宽度。多个第二棱镜340a如此对准,使得第二棱镜340a的纵向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棱镜320a的纵向。
在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在光导部310上表面上的第一棱镜320a和在光导部310的下表面上的第二棱镜340a如此对准,即使得第一棱镜320a的纵向基本上平行于X轴而第二棱镜340a的纵向基本上平行于Y轴。有优势的是,进入光导部310的光被折射并且沿X和Y方向聚光而向上汇聚,从而改善正面亮度。另外,不必需要多种棱镜片。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光导板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本发明的背光组件除光导板以外与图1-3所示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1-3中所说明的相同部件,省略了进一步的解释。
参照图11,光导板300包括光导部310、多个第一棱镜320a和多个第二棱镜340a,并且光导板300发出光朝向上部空间射入光导板300的侧面。
光导部310基本上为板形并且可以包括透明的合成树脂。光导部310包括入射面、上表面和下表面。从灯200发出的光经由面向灯200的入射面进入光导部310。上表面从入射面的第一侧延伸。进入光导部310的光可以经由上表面射出光导部。下表面从入射面的第二侧延伸从而面对上表面。
第一棱镜320a从光导部310的上表面突起并且基本上沿X轴纵向延伸。每个棱镜320a的横截面可以为三角形,诸如等腰三角形。棱镜320a折射被光导部310导向且从上侧射出的光,并改善了显示装置的正面亮度的均匀性。
第一棱镜320a平行形成,沿Y轴以分开距离隔开。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棱镜320a之间的分开距离基本上等于每个第一棱镜320a的宽度。
第二棱镜340b从光导部310的下表面突起。每个第二棱镜340b的横截面可以为三角形,诸如等腰三角形。第二棱镜340b的纵向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棱镜320a的纵向。
参照图11,多个第二棱镜340b分成第二棱镜340b组。第二棱镜340b组沿Y轴(纵向)非连续对准。第二棱镜340b组沿Y轴以预定距离彼此分开。换言之,每个第二棱镜340b组沿Y轴非连续形成,并且第二棱镜340b组沿X轴基本上彼此平行相邻。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同一组中的第二棱镜可以沿X方向(横向)或沿X和Y方向两者彼此以点图案330隔开,如图7所示。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除光导板以外与图1-3所示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1-3中所说明的相同部件,省略了进一步的解释。
参照图12,显示装置800包括用于产生光的背光组件500,设置于背光组件500之上的显示面板600,以及用于固定显示面板的顶架700。
显示面板600设置在光学片400之上。显示面板600利用从光学片400射出的光显示图像。显示面板600包括第一基片610、第二基片620、液晶层630、印刷电路板640和挠性电路板650。
第一基片610包括多个布置成矩阵结构的象素电极(未示出)、用于向每个像素电极施加驱动电压的薄膜晶体管(TFT)和用于操作每个TFT的信号线路。
像素电极可以通过采用氧化锡铟(ITO)膜、氧化锌铟膜(IZO)膜、无定型氧化锡铟(a-ITO)膜和类似物的电子照相和蚀刻形成图案而形成。
第二基片620相对于第一基片610设置。第二基片620包括共用电极(未示出),所述共用电极具有设置在第二基片620整个侧面的光学透明的导电材料;和分别面对像素电极的彩色过滤器。
所述彩色过滤器可以包括有选择地传输红组分的红色过滤器,传输绿组分的绿色过滤器和/或传输蓝组分的蓝色过滤器。
液晶层630设置在第一基片610和第二基片620之间,液晶分子的布置通过形成在像素电极和共用电极之间的电场而改变。重新布置的液晶层630控制穿过光学片400的光的光传输率,受控光穿过彩色过滤器从而显示图像。
印刷电路板640可以包括数据印刷电路板和门印刷电路板。数据印刷电路板被挠性电路板650弯曲从而设置在接收容器100的侧部或背侧。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门印刷电路板可以由于在第一基片610上或挠性电路板650上形成单独的信号线路而变得可选。
印刷电路板640和第一基片610通过挠性电路板650电连接。挠性电路板650向第一基片610提供由印刷电路板640产生的驱动信号。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挠性电路板650可以为带载封装(TCP)或薄膜芯片(COF)。
顶架700与侧部120相结合从而将显示面板600固紧在背光组件500上。顶架700减少或有效地防止显示面板600的损坏以及减少或有效地防止显示面板600从背光组件上分离。
在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导板的第一棱镜彼此分离从而降低朝向灯上方的第一空间行进的光的亮度,并且增加朝向灯之间的空间上方的第二空间行进的光的亮度。有优势的是,亮度的均匀性得到改善从而改善显示质量。
另外,在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点棱镜模式可以形成在光导部的下表面,使得点棱镜模式的纵向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棱镜的纵向。有优势的是,沿X和Y轴的正面亮度可以得到改善。
另外,在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棱镜可以形成在光导部的下表面,使得第二棱镜模式的纵向方向垂直于第一棱镜的纵向方向。有优势的是,沿X和Y轴的正面亮度可以得到改善。
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以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实质和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实施多种变化和修改。
Claims (27)
1.一种光导板,包括:
接收光的入射面;
从所述入射面的第一侧延伸的上表面;
相对于上表面的下表面;和
从所述上表面突起并且以分开距离隔开的多个第一棱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板,其中所述第一棱镜之间的所述分开距离基本上等于每个棱镜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板,其中第一棱镜之间的所述分开距离基本上等于每个棱镜的宽度的两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板,其中每个棱镜的宽度范围从约20微米(μm)到约30微米(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板,其中所述光导板的厚度范围从约5毫米(mm)到约15毫米(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板,其中所述第一棱镜的横截面基本上为三角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板,其中所述第一棱镜的横截面基本上为梯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板,其中所述第一棱镜的横截面基本上为半圆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板,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棱镜之间的凸起图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板,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棱镜之间的凹陷图案。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板,还包括形成在下部的多个点图案,所述点图案漫射和反射光。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导板,其中每个点图案在平面上观察时基本上为圆形。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导板,其中每个点图案在平面上观察时基本上为多边形。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导板,其中每个点图案包括多个第二棱镜。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导板,其中所述第二棱镜的纵向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棱镜的纵向方向。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导板,其中所述第二棱镜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二棱镜的纵向的方向彼此隔开。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导板,其中所述第二棱镜的横截面基本上为三角形。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板,还包括多个从所述光导板下表面突起的第二棱镜。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导板,其中所述第二棱镜的纵向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棱镜的纵向方向。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导板,其中所述第二棱镜被分组,并且所述第二棱镜组沿所述第二棱镜的纵向方向是非连续的。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导板,其中所述第二棱镜被分组,并且所述第二棱镜组沿所述第二棱镜的纵向和横向两者是非连续的。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导板,其中所述第二棱镜的宽度范围从约40μm到约70μm。
23.一种背光组件,包括:
产生光的灯;和
光导板,其包括:
接收从所述灯发出的光的入射面;
从所述入射面的一侧延伸的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包括多个以分开距离隔开的第一棱镜;和
相对于上表面的下表面。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棱镜的纵向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灯的纵向方向。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下表面包括多个第二棱镜,并且所述第二棱镜的纵向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棱镜的纵向方向。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棱镜的纵向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灯的纵向方向。
27.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利用光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和
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组件;
其中所述背光组件包括:
产生光的灯;和
光导板,其包括:
接收从所述灯发出的光的入射面;
从所述入射面的一侧延伸的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包括多个以分开距离隔开的第一棱镜;和
相对于上表面的下表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50089610A KR20070035130A (ko) | 2005-09-27 | 2005-09-27 | 도광판과,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표시장치 |
KR89610/05 | 2005-09-2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40605A true CN1940605A (zh) | 2007-04-04 |
Family
ID=37893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101399090A Pending CN1940605A (zh) | 2005-09-27 | 2006-09-26 | 光导板、具有该板的背光组件和具有该组件的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387422B2 (zh) |
JP (1) | JP2007094400A (zh) |
KR (1) | KR20070035130A (zh) |
CN (1) | CN1940605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52505B2 (en) * | 1999-02-23 | 2004-06-22 | Solid State Opto Limited | Light redirecting films and film systems |
KR200398710Y1 (ko) * | 2005-08-04 | 2005-10-14 | 김영곤 | 자동차용 알림판 |
US7720347B2 (en) | 2006-03-28 | 2010-05-1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Backlight having all-in-one type light guide pl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ll-in-one type light guide plate |
JP2007311325A (ja) * | 2006-04-17 | 2007-11-29 |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 導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その導光板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
TW200900765A (en) * | 2007-06-18 | 2009-01-01 | Cheil Ind Inc | Light guide panel having light mix-member for LCD back light unit and LCD back light unit thereby |
TWM332872U (en) * | 2007-10-31 | 2008-05-21 | Nano Prec Corp | Light guide plate and side-emitting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same |
JPWO2009078439A1 (ja) * | 2007-12-18 | 2011-04-28 | タキロン株式会社 | 光学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
TW200937084A (en) * | 2008-02-19 | 2009-09-01 | Coretronic Corp | Backlight module of flat panel display |
FR2928110B1 (fr) * | 2008-03-03 | 2010-06-11 | Valeo Vision | Systeme optique avec fonction principal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
US8477263B2 (en) * | 2008-05-20 | 2013-07-02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01620343A (zh) * | 2008-06-30 | 2010-01-0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 |
TWI369546B (en) * | 2008-12-03 | 2012-08-01 | Au Optronics Corp | Light guide plate microstructure |
TW201106057A (en) * | 2009-08-14 | 2011-02-16 | Coretronic Corp | Lighting condensing film,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EP2309316A1 (de) * | 2009-10-09 | 2011-04-13 |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 LED-Beleuchtungseinheit mit strukturierter Streufolie |
KR101708479B1 (ko) * | 2009-12-31 | 2017-03-0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도광판과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도광판 제조 방법 |
KR101155923B1 (ko) * | 2010-07-23 | 2012-06-20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광 주사형 터치 패널 |
KR20120131360A (ko) * | 2011-05-25 | 2012-12-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면조명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US10551549B2 (en) * | 2013-04-30 | 2020-02-04 | Lg Display Co., Ltd. | Condensing sheet,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KR102264379B1 (ko) * | 2014-02-05 | 2021-06-15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광학 부재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조명 장치 |
KR20160007695A (ko) * | 2014-06-24 | 2016-01-2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
CN104407465B (zh) * | 2014-12-12 | 2019-03-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面显示器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50219A (ja) * | 2000-07-25 | 2002-02-15 |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 面状光源装置、導光板、表示装置 |
TWI260433B (en) * | 2003-07-11 | 2006-08-2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Backlight module and lightguide plate thereof |
JP4512137B2 (ja) * | 2004-10-09 | 2010-07-28 | チェイル インダストリ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液晶表示装置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用導光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用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
KR100657968B1 (ko) * | 2005-08-27 | 2006-12-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평판표시장치용 조명장치 |
TW200708853A (en) * | 2005-08-30 | 2007-03-01 | Ind Tech Res Inst | Light-guide plate and the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same |
-
2005
- 2005-09-27 KR KR1020050089610A patent/KR20070035130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6
- 2006-08-17 US US11/505,967 patent/US738742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9-12 JP JP2006246908A patent/JP2007094400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6-09-26 CN CNA2006101399090A patent/CN1940605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70070649A1 (en) | 2007-03-29 |
JP2007094400A (ja) | 2007-04-12 |
US7387422B2 (en) | 2008-06-17 |
KR20070035130A (ko) | 2007-03-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40605A (zh) | 光导板、具有该板的背光组件和具有该组件的显示装置 | |
CN2687708Y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209666C (zh) | 液晶显示器中的照明方法、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器 | |
CN1180295C (zh) | 液晶显示设备 | |
CN1851540A (zh) | 光学组件、光学棱镜、背光源组合体、及显示装置 | |
CN1577005A (zh) | 背光源组合体及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液晶显示器 | |
CN1234038C (zh) | 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 |
CN1940603A (zh) | 光学元件、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01029998A (zh) | 面光源及使用该面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862344A (zh) | 背光组件和具有所述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885132A (zh) | 背光组件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设备 | |
CN1646974A (zh) |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 | |
CN1900744A (zh) | 光学片、背光组件和显示装置 | |
CN1851500A (zh) | 光学透镜及具有其的光学封装件、背光组件和显示装置 | |
CN1904650A (zh) | 光学透镜、光学组件、背光部件、显示装置及其方法 | |
CN1469168A (zh) | 背光组件以及采用该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601356A (zh) | 背光组件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461965A (zh) | 背光组件以及带有该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825186A (zh) | 线性侧向发射器、背光系统和使用它们的液晶显示器 | |
CN1991237A (zh) | 面状光源装置及使用了该装置的显示装置 | |
CN1504975A (zh) |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504807A (zh) | 背面照明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485661A (zh) | 背光组件和使用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 |
CN101065609A (zh) | 导光板、使用该导光板的面状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 |
CN1740868A (zh) | 减小灯的电流泄漏的背光组件和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70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