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936250B - 门体关闭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门体关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6250B
CN1936250B CN 200610093248 CN200610093248A CN1936250B CN 1936250 B CN1936250 B CN 1936250B CN 200610093248 CN200610093248 CN 200610093248 CN 200610093248 A CN200610093248 A CN 200610093248A CN 1936250 B CN1936250 B CN 19362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doorframe
enable possition
mentioned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9324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6250A (zh
Inventor
北村胜博
尾形安央
吉川实
桥本和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roc Co Ltd
Showa Sp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zroc Co Ltd
Showa Sp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roc Co Ltd, Showa Sp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zro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36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6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36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6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0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E05F1/08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 E05F1/1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for swinging wings, e.g. counterbalance
    • E05F1/1041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for swinging wings, e.g. counterbalance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 E05F1/1066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for swinging wings, e.g. counterbalance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with a traction spr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5/00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Stops; Buffers
    • E05F5/003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Stops; Buffers for sliding w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5/00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Stops; Buffers
    • E05F5/02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Stops; Buffers specially for preventing the slamming of swinging wings during final closing movement, e.g. jamb stops
    • E05F5/027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Stops; Buffers specially for preventing the slamming of swinging wings during final closing movement, e.g. jamb stops with closing action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体的关闭装置,在门体(11)和门框(12)中的任何一方上设置关闭装置本体(2a),在另一方上设置暂时固定机构(25),在关闭装置本体(2a)上设有:在开启位置(O)和关闭位置(C)之间的范围内可以回转的臂部(21);对臂部(21)施力的施力机构(23);用于使臂部(21)的回转动作减速的缓冲机构(24);暂时固定机构(25)与臂部(21)的固定部(21b)抵接,并进行保持,以不朝向臂部(21)的回转方向动作,在规定的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存在有门体(11)时,将固定部(21b)保持在暂时固定机构(25)上,将门体(11)关闭。

Description

门体关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关闭门体的关闭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007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61-10631号公报
以往,例如在关闭拉门形式的门体时,在施加在门体上的力过大的情况下,门体会撞击支撑门体的门框、产生撞击声音,或因为回弹而导致不能完全地关闭。相反地,在施加于门体上的力过小时,则不能完全关闭门,以致停止在中途。
因此,为了将门体完全地关闭,使用具备弹簧等的施力机构的关闭装置。
并且,设置缓和过强的力而可缓慢关门的缓冲装置。这些缓冲装置是在门体或门框上安装缓和冲击用的缓冲器或弹簧,通过该缓冲器等的作用,可以缓和门体的剧烈动作。
又,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缓冲装置,同样存在有通过汽缸而进行相同的作用的机构。
但是,以往的关闭装置在从门体的全开位置到关闭位置的全过程中,将门体朝着关闭方向施力,该施力会导致妨碍人对于门体的关闭动作的结果。另外,以往的缓冲装置,在为了关闭门体而在门体上施加较弱的力的情况下,通过弹簧的作用力、缓冲器或汽缸的动作阻力,会使得门体在中途停止,以致不能完全地关闭。
因此,作为以往的关闭装置的一例,存在有记载于专利公报2中的发明「自动关门装置」。该装置相对于设置在门框上的金属件,可以通过保持设置在门上的L形的杠杆而自动地关门。该L形杠杆相对于门可自由回转地设置,通过与作为内设有弹簧的油压缸的缓冲筒进行连接,可以使L形杠杆持续地减速、回转。
但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关闭装置是在中途转换缓冲筒的轴线和L形杠杆的回转中心的位置关系,切换相对于L形杠杆的缓冲筒的拉伸方向,以此将L形杠杆分别固定在对应于门的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的位置上,因而机构变得复杂,并且为了使其切实地动作,会产生要求高的工作精度的问题。
另外,缓冲筒为内设有弹簧的油压缸,同样有需要设计该关闭装置的专用品的问题。
根据上述问题,在该专利文献2所述的关闭装置的结构中,降低制造成本是比较困难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关闭装置,该关闭装置在门体即将完全关闭之前的状态中、在稍微开启的情况下,为了完全关闭门体而进行作用,并在大为开启的情况下可预先使门体处于自由状态。
又,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拉门的关闭装置,该拉门的关闭装置即使在施加在门体上的外力较弱的情况下,也可以完全地关闭门体,相反地,在外力较强的情况下,则可以缓冲而缓慢地关闭。
并且,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拉门的关闭装置,该拉门的关闭装置通过简易的结构,可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提供一种门体关闭装置,可在门体11所存在的从规定的开启位置到关闭位置为止之间、自动关闭相对于门框12可移动地配置的门体11,其特征在于:在门体11和门框12中的任何一方上设置关闭装置本体2a,在门体11和门框12中的另一方上设置暂时固定机构25,在上述的关闭装置本体2a上,设有:以回转轴21a为中心,在开启位置O和关闭位置C之间的范围内可自由回转的臂部21,所述开启位置O对应于门体11的在上述自动关闭动作开始之前的开启位置,所述关闭位置C对应于门体11的关闭位置;对臂部21施力、使臂部21从上述的开启位置O向关闭位置C回转的施力机构23;在臂部21从开启位置O向关闭位置C回转时,用于使该臂部21的回转动作减速的缓冲机构24;及用于配置各个上述臂部21、施力机构23、缓冲机构24的壳体22,上述暂时固定机构25可以进行保持,以使作为臂部21的一部分的固定部21b不朝着臂部21的回转方向动作,在进行门体11的自动关闭时,在暂时固定机构25上保持上述的固定部21b,在该状态下接受施力机构23的作用力使臂部21回转,以此关闭门体11。
并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提供一种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门体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22为用于安装在门体11或者门框12上的部件,其形成为纵向的尺寸大于横向的尺寸。
又,本申请的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提供一种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门体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门体11上设置关闭装置本体2a,在门框12上设置暂时固定机构25,在门体11的上部设有从上端面11c往下挖的安装沟槽13,该安装沟槽13处于将至少上述的上端面11c和门体11的左右任一侧端面11a形成开口的状态,关闭装置本体2a被安装成埋入该安装沟槽13的底面11b的状态,在安装沟槽13的内面中,门体11的左右任一侧的端面11a的开口端部分被剖面盖14所覆盖,该剖面盖14形成为沿着上述开口端部分的安装沟槽13的内面的形状。
又,本申请的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提供一种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门体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门体11上设置关闭装置本体2a,在门框12上设置暂时固定机构25,该暂时固定机构25具有用于安装在门框12上的基部25f,在该基部25f的相对于门框12抵接的抵接面25f1上设有凹部25g或者凸部,在门框12上设有和上述凹部25g或凸部彼此嵌合的凸部或凹部。
又,本申请的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提供一种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门体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门体11上设置关闭装置本体2a,在门框12上设置暂时固定机构25,该暂时固定机构25具有用于安装在门框12上的基部25f,将该基部25f的一端25f3抵接在门框12的左右任一端面12a上,进行暂时固定机构25的相对于门框12的定位。
又,本申请的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提供一种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门体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门体11上设置关闭装置本体2a,在门框12上设置暂时固定机构25,该暂时固定机构25具有用于安装在门框12上的基部25f,上述固定部21b的保持,借助于作为设置在暂时固定机构25上的空间的臂部固定沟槽25c而进行,该臂部固定沟槽25c被朝着基部25f的下方延伸的第1壁25a和第2壁25b所限制,该臂部固定沟槽25c在上下方向贯穿基部25f地进行设置。
又,本申请的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提供一种如技术方案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体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门体11存在于从相对于门框12的全开位置到上述自动关闭动作开始前的开启位置为止之间的情况下,作为臂部21的一部分的卡合部26a被卡合在设于关闭装置本体2a的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上,以此将臂部21保持在开启位置O上,在通过门体11的关闭动作,臂部21的固定部21b抵接于暂时固定机构25上之后,解除上述卡合部26a和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之间的卡合,使臂部21开始进行从开启位置O朝向关闭位置C的回转动作。
又,本申请的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发明提供一种如技术方案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体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门体11从关闭位置持续地开启时,通过将臂部21的固定部21b在臂部21的回转方向上不动地保持在暂时固定机构25上,以此使臂部21从关闭位置C朝着开启位置O回转。
又,本申请的技术方案9所记载的发明提供一种如技术方案7或8所述的门体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臂部21在基端具有回转轴21a,在前端具有固定部21b,在上述回转轴21a和固定部21b之间,连结有施力机构23和缓冲机构24,卡合部26a为设置在臂部21一部分上的凹部,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由板簧构成,具有朝着臂部21的方向突出的弯曲部27a,该弯曲部27a可以和上述臂部21的卡合部26a进行卡合,以此,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在开启位置O保持臂部21,在关闭装置本体2a上设置有通过与臂部21的一部分相抵接而限制臂部21回转的门档22a、22b。
又,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0所记载的发明提供一种门体关闭装置,可在门体11所存在的从规定的开启位置到关闭位置为止之间、自动关闭相对于门框12可移动地配置的门体11,其特征在于:在门体11上设置有关闭装置本体2a,在门框12上设置有暂时固定机构25,在上述关闭装置本体2a上设有:以回转轴21a为中心,在开启位置O和关闭位置C之间的范围内可以回转的臂部21,所述开启位置O对应于门体11的在上述自动关闭动作开始之前的开启位置,所述关闭位置C对应于门体11的关闭位置;对臂部21施力、使臂部21从上述的开启位置O向关闭位置C回转的施力机构23;在臂部21从开启位置O向关闭位置C回转时,用于使该臂部21的回转动作减速的缓冲机构24;在臂部21上设置施力机构安装部21c,在该施力机构安装部21c上安装施力机构23的上端23b,该施力机构安装部21c所承受的施力机构23的作用力,其向下方向的分量大于左右方向的分量,该施力机构安装部21c在臂部21位于上述开启位置O时,相对于臂部21的回转轴21a存在于上方,在臂部21朝着关闭位置C移动时,以臂部21的回转轴21a为中心回转、同时向下方移动,上述的暂时固定机构25可对臂部21的固定部21b进行保持,使其在臂部21的回转方向不运动,在进行门体11的自动关闭时,将上述固定部21b保持于暂时固定机构25上,在该状态下接受施力机构23的作用力、臂部21回转,以此关闭门体11,在门体11存在于从相对于门框12的全开位置到上述自动关闭动作开始前的开启位置为止之间的情况下,作为臂部21的一部分的卡合部26a,被卡合在设于关闭装置本体2a的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上,以此将臂部21保持在开启位置O上,在利用门体11的关闭动作将臂部21的固定部21b抵接在暂时固定机构25上之后,解除上述卡合部26a和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之间的卡合,臂部21开始进行从开启位置O朝着关闭位置C的回转动作,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是横向延伸的板簧,对臂部21的卡合部26a的作用力向下方作用,以此形成上述卡合。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门体关闭装置,在门体11存在于预定的开启位置时,即,在关闭门体11的过程中、在门体11将要完全关闭之前的状态下,用于关闭门体11。另一方面,在使门体11较大开启的情况下,可以预先将门体11保持为自由状态。并且,在将臂部21的固定部21b保持在临时固定机构25上的状态下,臂部21通过施力机构23的作用力而回转,即使在施加在门体的外力较弱时,仍然可以确实地关闭门体11,并且,此时,由于通过缓冲机构24进行减速、使臂部21回转,因此即使在外力较强时,仍然可以缓慢安全地关闭门体11。
又,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门体关闭装置中,除了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效果之外,分别配置有臂部21、施力机构23、缓冲机构24的壳体22,形成为纵向尺寸侧大于横向尺寸侧的纵长形状,由此可提高向门体11或门框12安装的自由度。
又,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门体关闭装置中,除了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效果之外,在安装沟槽13的内面中,以端面盖(木口力バ一)14覆盖门体11左右任一侧端面11a的开口端部分,可以防止安装沟槽13的端部起毛刺,损害美感。
又,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的门体关闭装置中,除了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效果之外,在临时固定机构25的基部25f的抵接门框12的抵接面25f1上设有凹部25g或凸部,在门框12上设有和上述凹部25g或凸部嵌合的凸部或凹部,因此可容易地进行相对于门框12的临时固定机构25的深度方向的定位。
又,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的门体关闭装置中,除了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效果之外,将基部25f的一端25f3抵接在门框12的左右任一侧的端面12a上,由此可容易地进行相对于门框12的临时固定机构25的左右方向的定位。
又,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的门体关闭装置中,除了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效果之外,在上下方向贯穿基部25f地设置臂部固定沟槽25c,由此通过与关闭装置本体2a的位置关系,即使在作为臂部21的前端的固定部21b位于上方时,也可以避免固定部21b的冲突,并且,也可以将临时固定机构25的上下尺寸形成为稍小该基部25f的厚度部分的量,该临时固定机构25不易从门框12突出。
又,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的门体关闭装置中,除了技术方案1~6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发明效果之外,臂部21形成为利用设置在关闭装置本体2a上的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而保持在开启位置上的结构,因此可形成简易的结构,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
又,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的门体关闭装置中,除了技术方案1~7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发明效果之外,在临时固定机构25上将固定部21b不动地保持在臂部21的回转方向,可以确实地使臂部21从关闭位置C返回到开启位置O。
又,在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的门体关闭装置中,除了技术方案7或8记载的发明效果之外,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通过由可与上述臂部21的卡合部26a卡合的板簧构成,可使结构简单,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并且,通过与臂部21的一部分抵接,设置限制臂部21的回转的门档22a、22b,以此可以保护缓冲机构24。
又,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的门体关闭装置,在门体11存在于预定的开启位置时,即,在关闭门体11的过程、在门体11即将完全关闭之前的状态下,用于关闭门体11。另一方面,在门体11较大地开启的场合下,可以预先使门体11处于自由状态。并且,在将臂部21的固定部21b保持在临时固定机构25上的状态下,臂部21通过施力机构23的作用力而回转,因此即使在施加在门体上的外力较弱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确实地关闭门体11,并且,此时由于通过缓冲机构24进行减速、使臂部21回转,所以即使在外力较强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缓慢安全地关闭门体11。
并且,臂部21形成为通过设置在关闭装置本体2a上的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而保持在开启位置上的结构,由此可以形成简易的结构,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例的关闭装置向拉门安装的状态的前视概略图。
图2(A)是表示本例的门体上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B)是表示端面盖的其它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例的门体关闭装置的结构及动作的前视说明图。
图4是表示使用形态不同的壳体的门体关闭装置的前视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例的门体关闭装置的结构及动作的前视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例的门体关闭装置的结构及动作的前视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例的门体关闭装置的结构及动作的前视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例的临时固定机构的图,(A)为俯视图、(B)为前视图、(C)为仰视图、(D)为左侧视图。
图9是表示在本例的门体关闭装置中、关闭装置本体和临时固定机构在上下方向接近的情况的前视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2(A)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说明图,(B)为(A)的A-A线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纸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将本例的门体关闭装置安装在拉门上的状态的正视概略图,图3及图5~图7是表示本例的门体关闭装置的结构及动作的说明图。
本例的关闭装置2为如图3所示的结构,具有:臂部21、施力机构23、缓冲器24、临时固定机构25。其中,臂部21、施力机构23、缓冲器24设置在壳体22的内部,构成关闭装置本体2a。
本例的壳体22形成为纵向尺寸大于横向尺寸的纵长形状,由此可提高对门体11或门框12的安装的自由度。该壳体22的形状不仅限于本例的纵长形状,也可以是与纵向尺寸相比、横向尺寸相同或较大的形状(参照图4)。此外,本申请的纵横方向的状态是基于图3所示的正视下的位置关系(本说明中的方向状态是为了容易理解而形成的,可以理解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例中,该关闭装置本体2a,虽然是将1个埋入接近拉门形式的门体11的安装上面11b的开口侧端面11a(图1所示的门体11的左侧端面)的一侧,但是,例如也可以如虚线所图示,在接近门体11的开口侧端面11a的相反端面(图1所示的门体11的右侧端面)的一侧,埋入关闭装置本体2a,每片门体11上设置2个关闭装置本体2a。
又,针对门体11的形式,并不仅限于拉门形式,也可以双开门的形式。
即,对于门体11或者门框12的关闭装置本体2a的安装方式并不仅限于本例中所示的方式,可实施各种变更。
具体而言,本例中的门体11的安装上面11b如图1及图2所示,是从门体的上端面11c往下挖而形成的安装沟槽13的底面。该安装沟槽13形成为使上述的上端面11c和作为门体11的左侧的开口侧端面11a开口的状态。通过这样地设置安装沟槽13、将关闭装置本体2a埋入较此更下方地进行配置,可以使臂部21等不致露出到门体11的外部。因此,即使安装关闭装置2也不会损及拉门的美感。
此外,在使用于具有在门体11的上部设置有滑轮的结构的悬吊门的情况下,由于在接近门体11的安装上面11b的开口侧端面11a的一侧设有滑轮,因此可以不干涉地在接近门体11的中央的位置设置关闭装置本体2a。
并且,本说明中,设有门体11的门框12是指用于使门体11可朝左右方向移动地配置的轨道或框架等,支撑门体11的装置,在建筑物中的拉门的情况下,包含柱或壁。
又,在上述安装沟槽13的内面中,门体11的开口侧端面11a的开口端部分由树脂制的端面盖14进行覆盖。该端面盖14是用于防止安装沟槽13的端部产生毛刺而损及美感的装置,形成为沿着上述开口端部分的安装沟槽13内面的形状。
具体而言,该安装沟槽13的内面如图2(A)表示,为竖立在作为安装沟槽13的底面的安装上面11b的跟前及里侧的侧面13a、13b。并且,端面盖14具有抵接于上述安装上面11b的底部14b以及竖立在该底部14a上方、与上述的侧面13a、13b抵接的侧部14b、14c。并且,安装沟槽13的安装上面11b的宽度尺寸和端面盖14的底部14a的宽度尺寸一致,安装沟槽13的侧面13a、13b的上下尺寸与端面盖14的侧部14b、14c的上下尺寸一致。并且,安装沟槽13的侧面13a、13b彼此的内尺寸与端面盖14的侧部14b、14c的外尺寸一致。
如图2表示,本例的剖面盖14,其剖面形状虽是呈「コ」字型的一定形状,但是也可以如图2(B)表示,放大其端部、形成抵接于门体11的开口侧端面11a上的突缘部14d。
臂部21通过设置在基端侧(图示下端侧)的回转轴21a安装于壳体22,使其上端从壳体22突出。本例的臂部21虽然未图示,但是可以为重叠相对的2片板状体的结构。
该臂部21形成为可以以回转轴21a为中心在左右方向的预定范围内回转。本例中,该臂部21的回转范围的左端形成开启位置O(图3所示的状态),右端形成关闭位置C(图7所示的状态),分别对应门体11的开启位置(在本例中,是在各图中门体11相对地向右侧移动的状态下的位置)和关闭位置(在本例中,是在各图中门体11相对地向左侧移动的状态下的位置)。即,以回转轴21a的位置为基准,在臂部21的前端(图示上端)位于图示左方时为开启位置O,位于右方时为关闭位置C。
并且,臂部21根据与临时固定机构25的位置关系,如图9所示,可以较上述开启位置O进一步朝向左方移动。
本例中,在上述臂部21的前端侧(图示上端侧),以通过构成臂部21的相对的2片板状体夹持的方式,形成圆筒状的固定部21b,该固定部21b被保持在设于门框12内的临时固定机构25上,具体是保持在临时固定机构25中的臂部固定沟槽25c中,由此可自动关闭门体11。
另外,本例中的固定部21b被配置在轴部21b1和轴部21b1的外侧,具有可相对于该轴部21b1旋转的滚子部21b2,如后述,在固定部21b被配置在临时固定机构25的臂部固定沟槽25c中时,可以使该滚子部21b2相对于临时固定机构25的左方壁25a或右方壁25b回转,因此可以通过小的阻力使固定部21b上下移动。
臂部21的形状并不限于本例中的形状,例如,如图11~图14所示,可以以各种方案实施。又,在本例中,虽然将臂部21的上端作为固定部21b,但是也可以在臂部21的中间等的上端以外的位置形成固定部21b。
再者,本例中,以施力机构23或缓冲器24的动作范围的关系、以及将关闭装置本体2a进行小型化为目的,臂部21并非单纯的直棒形状,而是如图示地形成弯曲形状。具体而言,在图3所示的状态中,由作为基端侧(图示下端侧)的基端部21x、在基端部21x的前端侧与图示左上方连续的中间部21y、和向中间部21y的前端侧连续并朝向图示的大致下方改变方向地延伸的前端部21z构成。在基端部21x上,如上述分别通过回转轴21a和施力机构安装部21c连接施力机构23,通过缓冲器安装部21e连接缓冲器24。又,在前端部21z上设置上述的固定部21b。
上述施力机构23的连接,是通过在设于臂部21上的施力机构安装部21c上安装施力机构23的上端23b来进行的。在此,该施力机构安装部21c,在臂部21位于开启位置O时,如图3表示,相对于臂部21的回转轴21a位于上方,在臂部21朝着关闭位置C移动时,以臂部21的回转轴21a为中心进行回转并向下方移动,到达图7表示的状态。
在臂部21上设置有卡合部26a。该卡合部26a在本例中为设置在臂部21上的凹部。具体而言,该卡合部26a是设置在树脂制的卡合片26上的凹部,其通过构成臂部21的相对设置的2片板状体进行夹持。此外,卡合部26a的形状与后述的臂部保持机构(板簧)27的弯曲部27a一致。又,本例的卡合片26是与臂部21不同的构件,但是也可以从刚开始便与臂部21形成一体,或者将臂部21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可进行各种变更地进行实施,只要可以与下述的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卡合,可保持臂部21的位置即可。
另一方面,作为对应于上述的卡合部26a的装置,在壳体22上设置臂部保持机构27。该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如图3所示,在臂部21位于开启位置O时,可以将作为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的一部分的弯曲部27a卡合在臂部21的卡合部26a上,将臂部21的位置保持在开启位置O处。
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在本例中为板簧27,基端侧(图示左端侧)被固定在壳体22上。
该板簧27具有以朝向臂部21的方式突出形成的弯曲部27a。本例中的具体的板簧27的形状如图3表示,在臂部21位于开启位置O的情况下,从相对于壳体22的图示左方进行固定的部分开始,首先向着图示右方延伸,在其前端侧弯曲成V字型,该弯曲后的部分形成弯曲部27a。并且,该弯曲部27a如图3所示,可以与作为形成在上述臂部21上凹部的卡合部26a进行卡合。
弯曲部27a和卡合部26a的卡合,由于板簧27的对臂部21的卡合部26a施加的力向下方的作用而得以加强,因此可以确实地将臂部21保持在开启位置O上。并且,板簧27的上述作用力的方向只要是和臂部21的回转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可,但是对接近作为臂部21的回转方向的圆弧的开启方向施力的情况下,由于臂部21和板簧27的卡合状态不易脱离,所以更理想。
此外,在本例中,如图3表示,在臂部21位于开启位置O时,通过臂部21的回转轴21a和施力机构23的中心的假想轴在上下方向大致一致。因此,该状态下的臂部21处于未通过施力机构23进行施力的中立状态,在臂部21上仅施加板簧27的作用力。因此,如上述地进行的板簧27的弯曲部27a与臂部21的卡合部26a之间的卡合,随着门体11的移动,在臂部21的固定部21b抵接到临时固定机构25的左方壁25a为止(参照图5),只要不施加其它的外力就不容易脱落。
上述的位置保持部26a和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的各种方案,只要可以将臂部21保持在开启位置O上即可,并不限于本例中的机构,可进行各种变更地进行实施。例如,如图11所示,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一端具有抵接部27b,另一端具有钩挂部27c,抵接部27b和钩挂部27c之间,形成为可自由回转地支撑在关闭装置本体2a上的支点27d,该抵接部27b、钩挂部27c、支点27d形成为具有三角形的位置关系的大致V字型,在臂部21位于开启位置O时,钩挂部27b钩挂臂部21的位置保持部21b,可以保持臂部21的位置。
并且,如图12(A)所示,位置保持部21e为具有嵌合凸部21e1的板状的装置,该嵌合凸部21e1以向臂部21的左侧突出的方式进行设置,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在位置保持部21e的与嵌合凸部21e1接触的部分上设置嵌合凹部27e,在臂部21位于开启位置O时,如图12(B)表示使臂部21的嵌合凸部21el和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的嵌合凹部27e嵌合,由此抵抗施力机构23的作用力,将臂部21的位置保持在原状态。另外,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也可以为具有磁铁的机构,相对于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以磁力吸附臂部21的一部分、以此保持臂部21。
施力机构23以回转轴21a为中心施力、使臂部21从开启位置O朝向关闭位置C回转。本例中,该施力机构23使用螺旋弹簧,利用拉伸力进行施力。该施力机构23的一端(下端)侧23a相对于壳体22进行安装,另一端(上端)侧23b则是被安装在臂部21的施力机构安装部21c上。在此,如图3表示,施力机构23以从上下方向稍微朝向右侧倾倒的状态进行配置。因此,在臂部21的施力机构安装部21c所承受的施力机构23产生的作用力中,下方向的分量大于左右方向的分量,具体而言,将施力机构安装部21稍微朝向接近左方的下方向拉伸。
在本例中,如图3表示,该施力机构安装部21c虽然设置在接近臂部21的基端处,但是相对于臂部21的施力机构23的安装方法并不局限于本例的结构。例如,如图11~图13所示,将施力机构安装部21c设置在臂部21的靠近前端处。并且,在图14所示的机构中,将施力机构安装部21c设置在回转轴21a的基端(图示下端)侧,但是将施力机构23设置在臂部21的图示左侧。这样,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并实施。
又,施力机构23并不限于如本例的螺旋弹簧,例如也可以使用安装在回转轴21a上的盘簧等其它种类的弹簧或橡胶等的具有弹性的树脂,而且并不限定安装场所。另外,与本例相反地,也可以利用弹簧的压缩力。
又,如图10表示,也可以在施力机构23的一端侧设置位置调整机构23,由此可改变施力机构23所具有的拉伸力或压缩力。在图示的机构中,将安装有螺旋弹簧23的下端23a的活动轴28a利用调整螺丝28b预先形成可移动状态,由此可调整螺旋弹簧23相对于壳体22的位移。因此,可调整臂部21的移动速度,相对地,可调整门体11的关闭速度。
缓冲器24是当臂部21向从开启位置O开始朝向关闭位置C的方向回转时,用于对臂部21的动作进行减速的缓冲机构。在本例中,缓冲器24使用直动式的缓冲器,在位于臂部21中的上述施力机构安装部21c前端侧的缓冲器安装部21e上,连接有设置在缓冲器24上的活动棒24a的前端,在臂部21和缓冲器24之间进行力的传递。此外,本例中的缓冲器安装部21e位于从回转轴21a开始比较近的位置上,与设置在从回转轴21a开始较远的位置上的情况相比,可以使缓冲器抵接部21e的移动距离较小,因此可以使用动作范围(活动棒24a的移动范围)较小的缓冲器24。
如后述,作为臂部21前端的固定部21b如图5所示,形成为保持在设于门框12上的临时固定机构25的臂部固定沟槽25c上的状态,臂部21以被施力机构23拉伸的方式被施力,由此臂部21朝向关闭位置C移动。与此相伴,使安装有关闭装置本体2a的门体11沿着门框12移动并关闭。并且,在该关闭时,从臂部21的开启位置O(图标左方)至关闭位置C(右方)为止的回转动作由于缓冲器24的缓冲作用而减速,因此门体11的移动也被减速,门体11的开口侧端面11a不会对门框12的端面12a进行急速地冲撞,可确实地关闭。又,由于通过缓冲器24使臂部21不致急速地移动,所以门体11不会相对于门框12产生回弹。
在本例中,如图3表示,缓冲器抵接部21e虽然设置为邻接臂部21的基端部21x中的施力机构安装部21c的前端侧,但是相对于臂部21的缓冲器24的安装方法并不限于本例的结构。例如,如图11~图13所示,活动棒24a也可以不直接与臂部21连结,而是通过与臂部21的一部分抵接来进行力的传递。又,如图14表示,也可以在臂部21的前端侧设置缓冲器抵接部21e,在该缓冲器抵接部21e连结活动棒24a。并且,也可以经由齿轮或连杆等相对于臂部21间接地进行连结,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并实施。又,与上述的施力机构23同样地,对于该缓冲器24,可以通过预先设定为可调整缓冲能力,以此调整门体11的关闭速度。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缓冲器24只要是与臂部21连结、可使臂部21的动作减速的装置,不论任何的形态皆可。例如,作为缓冲器24,也可以使旋转轴21a成为中心地将圆形物(转动缓冲器)直接安装在臂部21上。
又,缓冲器24也可为如下的装置,即,即使在臂部21在左右任一方向上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发挥缓冲作用的装置,或者也可以为如下的装置,即,作为内设有单向离合器的装置,在臂部21朝向关闭位置C(右方)移动时进行减速,而在朝向开启位置O(左方)移动时则不会减速的装置。
临时固定机构25,在本例中是安装在门框12上的部件,用于将臂部21相对于门框12进行暂时固定。本例中,如图3表示,具有从基部25f向下方突出的第1突起251和第2突起252,具有向下方开口的臂部固定沟槽25c,该沟槽25c通过作为第1突起251的右侧面的左方壁25a和作为第2突起252的左侧面的右方壁25b进行夹持。即,臂部固定沟槽25c通过朝向基部25f的下方延伸的左方壁25a和右方壁25b进行限定。
又,在该临时固定机构25的下面形成有图示的右方向上的导入斜面25e。该导入斜面25e吸收关闭装置本体2a和临时固定机构25的上下偏移,可将臂部21的固定部21b顺利地导入臂部固定沟槽25c中。该导入斜面25e的最下端形成在比臂部固定沟槽25a的图示左侧下面的左下方壁25d更高的位置上。这是为了使臂部21的固定部21b通过导入斜面25e的下方,将其向臂部固定沟槽25c导入。
此外,也可以形成为在臂部21的固定部21b通过导入斜面25e的下方时,固定部21b即使相对于导入斜面25e抵接也可以保持间隙的状态。在此,图9表示将关闭装置本体2a和临时固定机构25接近图3所示的装置的上下方向地进行配置的情况。如虚线所示,位于开启位置O的臂部21的固定部21b持续地抵接在导入斜面25e上,并被导入臂部固定沟槽25c。
本例中的基部25f,如图8(C)、(D)所示,宽度尺寸(深度尺寸)与第1突起251及第2突起252相比较大地形成,具有可与门框12的下面12b抵接的抵接面25f1。并且,在基部25f中,笫1突起251的左方(参照图8(B))的部分形成延伸设置部25f2。在该延伸设置部25f2中,从作为第1突起251的右侧面的左方壁25a开始到基部25f的图示左端为止的距离,形成为与图7所示的关闭时的从臂部21的固定部21b中的左端位置开始到门体11的开口侧端面11a为止的距离一致的尺寸。因此,如图5所示,通过使该延伸设置部25f2的图示左端部分25f3与门框12的端面12a抵接,可容易地进行临时固定机构25相对于门框12的左右方向的定位。
并且也可以在基部25f的抵接面25f1上形成位置对齐用槽25g,该位置对齐用槽25g如图8(A)、(D)所示,在抵接面25f1的中央,以沿着抵接面25f1的长度方向的方式进行设置,使其与设置在门框12上的凸部(未图示)一致,由此可容易地进行临时固定机构25相对于门框12的深度方向的定位。在本例中,虽然作为位置对齐用槽25g进行实施,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间断地设置凹部或凸部,在门框12上设置与上述凹部或凸部嵌合的凸部或凹部。
又,臂部固定沟槽25c如图8(A)~(C)或图3及图5~图7的虚线所示,使基部25f贯穿上下方向,该贯穿的部分作为贯通孔25h。该贯通孔25h在本例中虽然如图8(A)、(C)所示,形成为由基部25f包围的大致呈四角形的孔,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朝向侧方开放形态的孔。
通过形成该贯通孔25h,在图7中如虚线表示,利用与关闭装置本体2a的位置关系,即使在作为臂部21的前端的固定部21b与通常相比位于上方的情况下,由于具有相当于基部25f的厚度部分的余度,因此也可避免固定部21b的冲撞。另外,也可以将临时固定机构25的上下尺寸形成为稍小该基部25f的厚度部分的量,使该临时固定机构25不容易从门框12突出。
并且,在第2突起252的图示左方部分上,如图8(C)表示,形成有宽度缩小的窄幅部25i。该窄幅部25i的宽度尺寸(深度尺寸)形成为小于构成臂部21的相对的2片板状体的间隔(内部尺寸)。通过形成该窄幅部25i,如图6表示,即使在临时固定机构25与臂部21重叠的情况下,仍然可在两者之间保持间隙。因此,可以通过相当于该间隙的游隙(遊び)吸收在门体11或者门框12中产生的翘曲或扭曲,可防止臂部21的不良动作。
在此,如图9表示,在关闭装置本体2a和临时固定机构25接近图3所示的装置的上下方向地进行配置的情况下,在臂部21的固定部21b持续地抵接在临时固定机构25的右下方壁25d上,臂部21朝向图示左方移动时,臂部21被向通常的开启位置O的左方移动。因此,缓冲器24的活动棒24a与图3所示的状态相比,形成为被进一步拉出的状态。一旦超过界限将该活动棒24a拉出,则缓冲器24将会引起故障。因此,在壳体22上设置开启侧门档22a,使臂部21的一部分与该开启侧门档22a抵接,由此防止臂部21的超过需要的移动。在本例中,在壳体22中,图示左侧的一部分兼作为开启侧门档22a,但是也可以设置与壳体22不同的其它构件。
又,与上述同样地,设置关闭侧门档22b,使臂部21向通常的关闭位置C的图示右方移动,不致引起缓冲器24的故障。在本例中,在壳体22中,图示右侧的一部分兼作为关闭侧门档22b。
接着,对伴随着门体11的开关动作的关闭装置2的动作进行说明。
随着门体11从开启位置朝向关闭位置移动,臂部21从图3所示的状态开始,形成为如图5表示的固定部21b配置在临时固定机构25的臂部固定沟槽25c中的状态。在此,设置有关闭装置本体2a的门体11进一步朝向关闭位置(图标左方)移动,因此造成臂部21的固定部21b与临时固定机构25的左方壁25a的冲撞。由此,使板簧27的弯曲部27a和臂部21的卡合部26a的卡合脱离。进而,通过门体11的朝向图示左方的移动,臂部21朝向关闭位置C侧(图标右方)移动。在此状态下,通过施力机构23中心的假想的轴比臂部21的回转轴21a进一步朝向右方移动,因此施力机构23的作用力作用在臂部21上,使臂部21开始从开启位置O起朝向关闭位置C的回转。在该臂部21回转时,固定部21b形成为被临时固定机构25的左方壁25a和右方壁25b夹持的状态,在左右方向上不运动,仅可在上下方向移动。由此,在将固定部21b保持在临时固定机构25上的状态下,具体而言,在抵接在右方壁25b上的状态下,使臂部21旋转、形成从图5到图6所示的状态。即,可以理解该右方壁25b作为用于支撑臂部21的固定部21b的支点部。
随着该臂部21的回转,可以使设有关闭装置本体2a的门体11朝向图示左方移动、关闭门体11(参照图7)。上述臂部21的回转持续受到施力机构23的作用力以及缓冲器24的缓冲作用,直到自动进行到关闭位置C为止,因此即使在为了关闭门体11而施加的外力较弱的情况下,也可确实地使臂部21回转到关闭位置C,完全地关闭门体11。
另一方面,与上述相反在开启门体11时,从门体11的关闭位置开始至到达到开启的途中位置为止,也与上述同样地,临时固定机构25保持着保持臂部21的固定部21b的状态。因此,与上述相反地,在固定部21b抵接在临时固定机构25的左方壁25a上的状态下,随着门体11朝向开启方向的移动,臂部21从关闭位置C(图标右方)回转(从图7经过图6到图5的状态)到开启位置O(图标左方)。在此,板簧27的弯曲部27a与臂部21的卡合部26a卡合,在图3所示的当初的状态下固定臂部21。然后,在该状态中,如已经说明的那样,由于臂部21的回转轴21a与通过施力机构23的中心的假想轴大致一致,因此臂部21处于未通过施力机构23施力的中立状态,仅通过该板簧27的弯曲部27a与臂部21的卡合部26a的卡合,就可以防止臂部21返回到原来位置。
并且,臂部21在如图5所示地移动到左方为止的状态下,固定部21b通过临时固定机构25的导入斜面25e的下方、朝向临时固定机构25的右方移动,开启门体11。
并且,如图9表示,在关闭装置本体2a和临时固定机构25接近图3所示的装置的上下方向进行配置的情况下,如前面所述,在臂部21的固定部21b抵接在临时固定机构25的右下方壁25d上时,臂部21从通常的开启位置O(参照图3)进一步向左方移动。此时,通过施力机构23的中心的假想轴位于臂部21的回转轴21a的左方,因此施力机构23的作用力相对于臂部21进行作用,使其向左侧回转。又,在板簧27的弯曲部27a从臂部21的卡合部26a脱离的状态下,板簧27抵接在卡合片26上。
在此,在相对于板簧27的臂部21的作用力大于施力机构23的作用力的情况下,板簧27的作用力通过与上述卡合片26的位置关系而向图示右方作用。因此,如图3表示,在臂部21和临时固定机构25不抵接的情况下,形成臂部21返回到通常的开启位置O的状态,板簧27的弯曲部27a与臂部21的卡合部26a卡合。此时,臂部21的固定部21b如图9中虚线所示,沿着临时固定机构25的导入斜面25e进行移动,臂部21从向图示的左方超出的状态返回到开启位置O。
此外,与上述相反,在施力机构23的作用力大于板簧27的作用力时,板簧27的弯曲部27a虽然维持着与臂部21的卡合部26a的卡合脱离的状态,但是即使在该状态下,施力机构23也会将臂部21朝向图示的左方持续施力,实用上并无阻碍。
本发明并不限于本例的形态,可进行各种变更并实施。
本例中,虽然在门体11上设置关闭装置本体2a,在门框12上设置临时固定机构25,但是也可以与此相反,在门体11上设置临时固定机构25,在门框12设置关闭装置本体2a。
又,门体11的相对于门框12的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可根据情况进行各种变更、设定。由此,在关闭时,也可以使门体11不像图7所示的那样处于全闭状态,而是可以设定为在保持着规定的间隙的状态下关闭。
又,门体11可以在下部具有滑轮,也可以在上部具有滑轮,形成通过该滑轮悬吊门体11的形态。
另外,在将该关闭装置2相对于门体11进行安装时,尤其是在适用于平开门形式的门体11等的场合下,在门体11内埋入关闭装置本体2a比较困难时,并不局限于如本例那样将关闭装置本体2a埋入门体11内的结构,也可以安装在门体11的表面上。因此,对于无关闭装置2的通常的门体11,通过再安装改造,也可以容易地安装该关闭装置2,提供应用性广泛的门体关闭装置。

Claims (10)

1.一种门体关闭装置,可在门体(11)所存在的从规定的开启位置到关闭位置为止之间、自动关闭相对于门框(12)可移动地配置的门体(11),其特征在于:
在门体(11)和门框(12)中的任何一方上设置关闭装置本体(2a),
在门体(11)和门框(12)中的另一方上设置暂时固定机构(25),
在上述的关闭装置本体(2a)上,设有:
以回转轴(21a)为中心,在开启位置(O)和关闭位置(C)之间的范围内可自由回转的臂部(21),所述开启位置(O)对应于门体(11)的在上述自动关闭动作开始之前的开启位置,所述关闭位置(C)对应于门体(11)的关闭位置;
对臂部(21)施力、使臂部(21)从上述的开启位置(O)向关闭位置(C)回转的施力机构(23);
在臂部(21)从开启位置(O)向关闭位置(C)回转时,用于使该臂部(21)的回转动作减速的缓冲机构(24);及
用于配置各个上述臂部(21)、施力机构(23)、缓冲机构(24)的壳体(22),
上述暂时固定机构(25)可以进行保持,以使作为臂部(21)的一部分的固定部(21b)不朝着臂部(21)的回转方向动作,
在进行门体(11)的自动关闭时,在暂时固定机构(25)上保持上述的固定部(21b),在该状态下接受施力机构(23)的作用力使臂部(21)回转,以此关闭门体(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22)为用于安装在门体(11)或者门框(12)上的部件,其形成为纵向的尺寸大于横向的尺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门体(11)上设置关闭装置本体(2a),在门框(12)上设置暂时固定机构(25),
在门体(11)的上部设有从上端面(11c)往下挖的安装沟槽(13),
该安装沟槽(13)处于将至少上述的上端面(11c)和门体(11)的左右任一侧端面(11a)形成开口的状态,
关闭装置本体(2a)被安装成埋入该安装沟槽(13)的底面(11b)的状态,
在安装沟槽(13)的内面中,门体(11)的左右任一侧的端面(11a)的开口端部分被剖面盖(14)所覆盖,
该剖面盖(14)形成为沿着上述开口端部分的安装沟槽(13)的内面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门体(11)上设置关闭装置本体(2a),在门框(12)上设置暂时固定机构(25),
该暂时固定机构(25)具有用于安装在门框(12)上的基部(25f),
在该基部(25f)的相对于门框(12)抵接的抵接面(25f1)上设有凹部(25g)或者凸部,
在门框(12)上设有和上述凹部(25g)或凸部彼此嵌合的凸部或凹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门体(11)上设置关闭装置本体(2a),在门框(12)上设置暂时固定机构(25),
该暂时固定机构(25)具有用于安装在门框(12)上的基部(25f),
将该基部(25f)的一端(25f3)抵接在门框(12)的左右任一端面(12a)上,进行暂时固定机构(25)的相对于门框(12)的定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门体(11)上设置关闭装置本体(2a),在门框(12)上设置暂时固定机构(25),
该暂时固定机构(25)具有用于安装在门框(12)上的基部(25f),
上述固定部(21b)的保持,借助于作为设置在暂时固定机构(25)上的空间的臂部固定沟槽(25c)而进行,
该臂部固定沟槽(25c)被朝着基部(25f)的下方延伸的第1壁(25a)和第2壁(25b)所限制,
该臂部固定沟槽(25c)在上下方向贯穿基部(25f)地进行设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体关闭装置,其特征在 于,在门体(11)存在于从相对于门框(12)的全开位置到上述自动关闭动作开始前的开启位置为止之间的情况下,作为臂部(21)的一部分的卡合部(26a)被卡合在设于关闭装置本体(2a)的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上,以此将臂部(21)保持在开启位置(O)上,
在通过门体(11)的关闭动作,臂部(21)的固定部(21b)抵接于暂时固定机构(25)上之后,解除上述卡合部(26a)和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之间的卡合,使臂部(21)开始进行从开启位置(O)朝向关闭位置(C)的回转动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门体(11)从关闭位置持续地开启时,通过将臂部(21)的固定部(21b)在臂部(21)的回转方向上不动地保持在暂时固定机构(25)上,以此使臂部(21)从关闭位置(C)朝着开启位置(O)回转。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体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臂部(21)在基端具有回转轴(21a),在前端具有固定部(21b),
在上述回转轴(21a)和固定部(21b)之间,连结有施力机构(23)和缓冲机构(24),
卡合部(26a)为设置在臂部(21)一部分上的凹部,
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由板簧构成,具有朝着臂部(21)的方向突出的弯曲部(27a),
该弯曲部(27a)可以和上述臂部(21)的卡合部(26a)进行卡合,
以此,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在开启位置(O)保持臂部(21),
在关闭装置本体(2a)上设置有通过与臂部(21)的一部分相抵接而限制臂部(21)回转的门档(22a、22b)。
10.一种门体关闭装置,可在门体(11)所存在的从规定的开启位置到关闭位置为止之间、自动关闭相对于门框(12)可移动地配置的门体(11),其特征在于:
在门体(11)上设置有关闭装置本体(2a),在门框(12)上设置有暂时固定机构(25),
在上述关闭装置本体(2a)上设有:以回转轴(21a)为中心,在开启位置(O)和关闭位置(C)之间的范围内可以回转的臂部(21),所述开启位置(O)对应于门体(11)的在上述自动关闭动作开始之前的开启位置,所述关闭位置(C)对应于门体(11)的关闭位置;
对臂部(21)施力、使臂部(21)从上述的开启位置(O)向关闭位置(C)回转的施力机构(23);
在臂部(21)从开启位置(O)向关闭位置(C)回转时,用于使该臂部(21)的回转动作减速的缓冲机构(24);
在臂部(21)上设置施力机构安装部(21c),在该施力机构安装部(21c)上安装施力机构(23)的上端(23b),
该施力机构安装部(21c)所承受的施力机构(23)的作用力,其向下方向的分量大于左右方向的分量,
该施力机构安装部(21c)在臂部(21)位于上述开启位置(O)时,相对于臂部(21)的回转轴(21a)存在于上方,在臂部(21)朝着关闭位置(C)移动时,以臂部(21)的回转轴(21a)为中心回转、同时向下方移动,
上述的暂时固定机构(25)可对臂部(21)的固定部(21b)进行保持,使其在臂部(21)的回转方向不运动,
在进行门体(11)的自动关闭时,将上述固定部(21b)保持于暂时固定机构(25)上,在该状态下接受施力机构(23)的作用力、臂部(21)回转,以此关闭门体(11),
在门体(11)存在于从相对于门框(12)的全开位置到上述自动关闭动作开始前的开启位置为止之间的情况下,作为臂部(21)的一部分的卡合部(26a),被卡合在设于关闭装置本体(2a)的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上,以此将臂部(21)保持在开启位置(O)上,
在利用门体(11)的关闭动作将臂部(21)的固定部(21b)抵接在暂时固定机构(25)上之后,解除上述卡合部(26a)和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之间的卡合,臂部(21)开始进行从开启位置(O)朝着关闭位置(C)的回转动作,
臂部位置保持机构(27)是横向延伸的板簧,对臂部(21)的卡合部(26a)的作用力向下方作用,以此形成上述卡合。
CN 200610093248 2005-09-22 2006-06-23 门体关闭装置 Active CN19362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76374 2005-09-22
JP2005276374 2005-09-22
JP2005276374A JP4875875B2 (ja) 2005-09-22 2005-09-22 戸体閉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6250A CN1936250A (zh) 2007-03-28
CN1936250B true CN1936250B (zh) 2011-07-27

Family

ID=37953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93248 Active CN1936250B (zh) 2005-09-22 2006-06-23 门体关闭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875875B2 (zh)
CN (1) CN1936250B (zh)
TW (1) TW20071230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90045B2 (ja) * 2008-11-06 2015-03-25 マツ六株式会社 戸体移動装置
DE102015118961B4 (de) * 2015-11-05 2022-03-03 Assa Abloy Sicherheitstechnik Gmbh Türantriebseinrichtung mit ein-/auskuppelbarem Gestänge
WO2016199181A1 (ja) * 2015-06-10 2016-12-15 株式会社久力製作所 戸体の閉鎖補助装置
DE102015118965B4 (de) * 2015-11-05 2022-03-03 Assa Abloy Sicherheitstechnik Gmbh Türantriebseinrichtung mit ein-/auskuppelbarem Gestänge
JP7049920B2 (ja) * 2018-05-29 2022-04-07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作業機械用キャブ、および作業機械
JP7049921B2 (ja) * 2018-05-29 2022-04-07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作業機械用キャブ、および作業機械
JP7057974B2 (ja) * 2018-12-25 2022-04-21 マツ六株式会社 戸体の開閉機構
KR20220038904A (ko) 2020-09-21 2022-03-29 마즈로크 씨오., 엘티디. 도어체 이동 장치
CN115354935A (zh) * 2022-08-31 2022-11-18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汽车前罩缓冲垫及汽车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6371A (zh) * 2001-07-06 2003-02-12 孙侪翼 门开/关装置
CN1641176A (zh) * 2004-01-12 2005-07-20 理查德·威尔康 碰锁制门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6476A (en) * 1980-06-18 1982-01-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Training simulator
JPS5947084A (ja) * 1982-09-09 1984-03-1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レ−ザ穿孔方法
JPH08210019A (ja) * 1995-01-31 1996-08-13 Sanwa Shutter Corp 吊戸における戸体の保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6371A (zh) * 2001-07-06 2003-02-12 孙侪翼 门开/关装置
CN1641176A (zh) * 2004-01-12 2005-07-20 理查德·威尔康 碰锁制门器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239046A 2004.08.2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85101A (ja) 2007-04-05
CN1936250A (zh) 2007-03-28
TW200712306A (en) 2007-04-01
JP4875875B2 (ja) 2012-02-15
TWI359897B (zh) 201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6250B (zh) 门体关闭装置
CN204825710U (zh) 适用于轨道交通的高安全性摆闸
EP3252258B1 (en) Automatic crankshaft homing device having speed adjusting function
CN204212587U (zh) 一种挂趟门上内门滑轮组件
CA2099434A1 (en) Elevator Door Mechanism
JP4796816B2 (ja) 扉体閉止装置
CN1307359C (zh) 用于门扇或窗扇的驱动装置的单向离合装置
JP7536358B2 (ja) ドアクローザ
US6694674B2 (en) Door opening/closing device
GB0810649D0 (en) Door closer
CN215212958U (zh) 一种闭门缓冲器
JP5690045B2 (ja) 戸体移動装置
KR101109574B1 (ko) 도어 개폐용 유압식 플로어힌지장치
CN105781300A (zh) 一种具有自动缓冲复位功能的门铰
CN113047722A (zh) 一种闭门缓冲器
JP5123995B2 (ja) 戸体閉鎖装置
JP4037075B2 (ja) 自閉式引戸装置
EP1736630B1 (en) Retractable safety edge mechanism, installation method and resultant door system
JP5401511B2 (ja) 戸体閉鎖装置
JP4754232B2 (ja) 戸体閉鎖装置
CN217439781U (zh) 一种缓冲升降转轴装置
JP2004316329A (ja) 建築用開閉体における衝撃緩衝装置
CN209398127U (zh) 一种推拉门滑动轮组合件
KR100459049B1 (ko) 댐퍼 압력과 회전각도를 선택 조절할 수 있는 도어힌지장치
KR200262502Y1 (ko) 댐퍼 압력과 회전각도를 선택 조절할 수 있는 도어힌지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