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925383A - 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及发送装置和重传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及发送装置和重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5383A
CN1925383A CN 200610111217 CN200610111217A CN1925383A CN 1925383 A CN1925383 A CN 1925383A CN 200610111217 CN200610111217 CN 200610111217 CN 200610111217 A CN200610111217 A CN 200610111217A CN 1925383 A CN1925383 A CN 1925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channel quality
retransmissions
statistics
ind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112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峻
郑德来
苏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1011121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25383A/zh
Publication of CN1925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53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其以数据包发送端的重传次数作为衡量信道质量的依据,进行发送功率的调整。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数据包发送装置和数据包重传系统。采用本发明接收端仅需要反馈数据包校验的结果,节省了反馈信道资源,并且,信道质量的测量判断操作在发送端进行,避免了对接收端测量结果的等待,能够及时跟踪信道质量的变化,以对发送端的发射参数进行相应调整,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及发送装置和重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包重传技术。
背景技术
在数字通信技术中,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始终是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差错编码,包括纠错码和检错码等,是一种在有扰信道实现可靠通信的重要技术,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利用差错编码进行差错控制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自动重传请求(ARQ:Automatic Repeat Query)
其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ARQ通信系统中,发送端采用解码时能发现一定程度差错的简单编码方法,即检错码技术,例如: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码(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等,对信源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使得在数据中加入了少量的监督码元。编码数据经过信道传输后,发生了畸变,接收端根据编码规则对接收到的编码信号进行检错译码。若校验正确,则通过反馈信道通知发送端,该数据包已经正确接收,可以发送下一个数据包,并把正确接收的数据包传递给信宿;若校验失败,则通过反馈信道通知发送端,该数据包不能正确接收,需重发当前包,直至校验无错或完成最大重传次数。
二、前向差错控制(FEC:Forward Error Control)
其系统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FEC通信系统中,发送端采用解码时能纠正一定程度传输差错的较复杂的编码方法,即纠错码技术,例如:卷积码、Turbo码等,对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使得在数据中加入了一定的冗余码元。编码数据经过信道后,发生了畸变,接收端根据编码规则对接收到的编码信号进行纠错译码,当错码数目在一定范围内时,不但能发现其中的错码,还能纠正错码,使得能够正确接收发送的数据。
三、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其系统示意图如图3所示。HARQ系统综合了ARQ和FEC的优点,是现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HARQ通信系统中,发送端对数据的编码过程分为两部分:首先利用检错码技术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得到检错编码数据;然后利用纠错码技术对检错编码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信道编码数据。接收端收到信道编码数据后,对数据进行译码的过程也分为两部分:首先利用纠错码编码规则进行纠错译码,尽量纠正其中的错误;然后利用检错码编码规则进行检错译码。如果校验正确,则说明纠错码已经纠正了所有错码,不需要进行重传,此时通过反馈信道通知发送端,该数据包已经正确接收,可以发送下一个数据包;如果校验失败,则说明收到的数据畸变比较严重,纠错码不能完全纠正所有的错码,此时通过反馈信道通知发送端,该数据包不能正确接收,需重发当前包,直至校验无错或完成最大重传次数。
在上述具有重传机制的ARQ、HARQ系统中,其发射参数,例如发射功率、最大重传次数、重传内容等均采用预先设置好的值。在收到校验失败的反馈信号后就进行重传,并不对所使用的信道质量进行跟踪,这会带来一定的缺陷。例如,对于发射功率参数,当信道条件好时,说明发射功率超过了接收端进行有效接收所需要的功率,但依然采用原功率进行发送,浪费了发射功率,也增加了对其它用户信号的干扰;当信道条件较差时,不会提高功率进行发送,需要多次重传,才能完成接收,甚至到达设置的最大重传次数时仍存在较大误码,增大了传输时延,对一些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且较多次数的重传也降低了系统的吞吐量。
为解决这一困难,也有提出进行信道质量反馈的HARQ系统,如图4所示。在这种改进的系统中,在接收端测量接收信号的载波干扰比,用载波干扰比来表征信道质量,并将载波干扰比以某种形式反馈给发送端。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载波干扰比确定当前信道的质量,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发射参数的调整。此改进方法的缺陷在于需要接收端进行信道质量信息的反馈,增加了反馈信道的资源开销,并且还需要等待接收端测量载波干扰比,不能及时跟踪信道质量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对发射参数进行调整时,节省反馈信道资源、及时跟踪信道质量变化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及相应的数据包发送装置和数据包重传系统。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包括:数据包发送端进行数据包重传次数统计;根据所述数据包重传次数统计的结果得到对信道质量的指示;按照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确定发射参数的调整量;以调整后的发射参数进行下一个数据包的发送。
所述发射参数可包括发射功率、星座图阶数、重传冗余信息的长度。
优选的是,所述数据包重传次数的统计包括:数据包发送端接收数据包接收端对数据包接收情况的反馈信号;根据对所述反馈信号的统计得到数据包的重传次数。
所述反馈信号可包括表示数据包未正确接收的信号和确认数据包正确接收的信号;所述对反馈信号的统计包括,在收到所述表示数据包未正确接收的信号时,将该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加一;在收到所述确认数据包正确接收的信号时,获得当前数据包重传次数统计结果。
优选的是,所述根据数据包重传次数统计的结果得到对信道质量的指示包括:将当前数据包的重传次数与之前至少一个数据包的重传次数进行平均,得到平均重传次数;按照所述平均重传次数确定对信道质量的指示。可优选采用阿尔法滤波的方式进行当前数据包的重传次数与之前至少一个的重传次数的平均。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按照平均重传次数确定对信道质量的指示包括:对所述平均重传次数进行量化,与具有若干个等级的信道质量指示进行对应,获得相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装置,包括发射参数调整模块和信道质量测量模块;所述信道质量测量模块接收数据包发送的反馈信号,进行数据包重传次数统计,根据统计的结果得到对信道质量的指示;所述发射参数调整模块按照所述信道质量测量模块获得的信道质量指示确定发射参数的调整量,按照调整后的发射参数进行数据包的发送。
所述信道质量测量模块可包括重传次数统计单元、统计平均单元和信道质量指示单元;所述重传次数统计单元接收数据包发送的反馈信号,进行数据包重传次数统计,将统计结果发送给所述统计平均单元;所述统计平均单元将当前数据包的重传次数与之前至少一个数据包的重传次数进行平均,得到平均重传次数;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单元将所述平均重传次数与具有若干个等级的信道质量指示进行对应,获得相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优选的是,所述信道质量测量模块还包括量化单元,所述统计平均单元为阿尔法均值滤波器;所述重传次数统计单元依次将各次数据包发送的重传次数输入所述阿尔法均值滤波器,所述阿尔法均值滤波器输出阿尔法滤波的结果作为平均重传次数;所述量化单元对所述平均重传次数进行量化,将量化后的平均重传次数发送给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单元。
所述发射参数调整模块可采用这样的结构:包括参数调整量获取单元、调整量存储单元和发射单元;所述参数调整量获取单元接收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从所述调整量存储单元中获取相应的发射参数调整量,根据获得的发射参数调整量对所述发射单元的发射参数进行调整;所述发射单元按照调整后的发射参数进行数据包的发送。
上述数据包发送装置还可包括检错编码模块和纠错编码模块,所述检错编码模块和纠错编码模块依次对待发送数据包进行检错编码和纠错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发射参数调整模块进行发送。
本发明并提供一种数据包重传系统,包括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所述发送装置接收所述接收装置的反馈信号;根据所述反馈信号对数据包的重传次数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的结果得到对信道质量的指示;按照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确定发射参数的调整量;按照调整后的发射参数进行数据包的发送;所述接收装置接收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包,将数据包的接收情况反馈给所述发送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接收装置还将接收数据包的载波干扰比反馈给所述发送装置,所述发送装置根据所述重传次数统计的结果和所述载波干扰比获得对信道质量的指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发明采用数据包发送端统计得到的重传次数作为衡量信道质量的依据,从而进行发送功率的调整,接收端仅需要反馈数据包校验的结果,节省了反馈信道资源,并且,信道质量的测量判断操作在发送端进行,避免了对接收端测量结果的等待,能够及时跟踪信道质量的变化,以对发送端的发射参数进行相应调整,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2)本发明优选采用最近两次或两次以上数据包发送的平均重传次数作为与信道质量对应的指标,能够减少信道的突发扰动对系统的影响,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并且优选采用阿尔法滤波的方法来获得平均重传次数,系统实现简单,处理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ARQ系统示意图;
图2是现有FEC系统示意图;
图3是现有HARQ系统示意图;
图4是现有进行信道质量反馈的HARQ系统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数据包重传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数据包重传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数据包发送装置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数据包发送装置采用HARQ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数据包发送装置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阿尔法均值滤波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数据包重传系统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五中系统融合接收装置信道质量测量方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其以数据包发送端的重传次数作为衡量信道质量的依据,进行发送功率的调整。可采用最近两次或两次以上数据包发送的平均重传次数作为与信道质量对应的指标,平均值获取方法可采用阿尔法滤波方法。平均重传次数与信道质量的对应可采用量化的等级对应方式。本发明数据包重传方法适用于具有重传机制的系统,例如ARQ、HARQ等,可以将获得的信道质量指示与所希望调整的任何发射参数相关联以进行即时调整。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数据包发送装置和数据包重传系统。以下分别对本发明方法和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流程如图5所示,包括:
A1、数据包发送端进行数据包重传次数统计;
在具有重传机制的系统中,接收端收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后,通常会根据解码校验的结果判断该数据包是否已正确被接收,然后将相应的信息反馈给发送端。对校验结果的反馈信号一般包括两种:表示数据包未正确接收(NACK:Non ACKnowledgment)的信号和确认数据包正确接收(ACK:ACKnowledgment)的信号;发送端在收到ACK信号后即得知当前数据包传输已成功,可进行下一个数据包的发送;在收到NACK信号后即得知当前数据包传输未成功,需要进行一次重传。具体重传的内容与所采用的系统有关,例如,采用ARQ系统时,重传的是上次传送的内容;采用HARQ系统时,重传的可以是上次传送的内容,也可以只是上次传送的部分内容或者是上次没有发送过的增量冗余信息等,具体重传内容及长度的设置均可包含在发送参数中进行控制。基于上述反馈机制,进行数据包重传次数统计的过程包括:
A11、数据包发送端接收数据包接收端对数据包接收情况的反馈信号;
A12、判断反馈信号是否为ACK信号,若否,则执行A13,若是,则执行A14;
A13、将当前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加一,继续等待下一次反馈信号。
A14、获得当前数据包重传次数统计结果;
A2、根据对数据包重传次数统计的结果得到对信道质量的指示;
在实际传输环境中,数据包重传次数与信道质量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这也是本发明得以实现的事实依据。信道质量好,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畸变以及误码的可能性就小,传输成功率就高,相应的重传次数自然少;反之,信道质量差,数据包的重传次数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可以以数据包的重传次数作为衡量信道质量的依据。为了避免信道的突发扰动造成的影响,采用平均重传次数作为对信道质量的衡量标准是更加适当的,步骤包括:
A21、将当前数据包的重传次数与前一个或若干个数据包的重传次数进行平均,得到平均重传次数;具体平均所包括的统计数据个数可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个数多能够避免突发干扰的影响,个数少则对信道质量变化具有较好的敏感度;
A22、按照平均重传次数确定对信道质量的指示,即,将计算得到的平均重传次数与信道质量相关联;通常可采用等级化的方式,将信道质量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将平均重传次数与这若干个等级相对应,得到相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A3、按照获得的信道质量指示确定发射参数的调整量;
发射参数可以包括丰富的内容,对于不同的重传机制有不同的具体表现。例如,对于HARQ而言,可包括发射功率、星座图阶数、重传冗余信息的长度等。以发射功率为例,信道质量与发射功率调整的对应关系一般存在三种典型情况:一是信道质量好,超过了正确接收的要求,这时可以降低发射功率;二是信道质量很差,接收效果不好,这时可以提高发射功率;一是信道质量处于前两种情况之间,则可以保持原有的发射功率不变。显然,根据平均重传次数得到的信道质量指示与发射功率调整量的详细对应关系在不同的实际系统中是可能不同的,并且与系统的具体设置,例如星座点调制阶数、编码速率、天线根数等相关,可以根据实验和仿真来确定。
A4、以调整后的发射参数进行下一个数据包的发送;当然也就开始新一轮的对下一个数据包的反馈信号接收和统计操作过程。
实施例二、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流程如图6所示,包括:
B11、数据包发送端接收数据包接收端对数据包接收情况的反馈信号;
B12、判断反馈信号是否为ACK信号,若否,则执行B13,若是,则执行B14;
B13、将当前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加一,继续等待下一次反馈信号。
B14、获得当前数据包重传次数统计结果;
B21、采用阿尔法(α)滤波对当前数据包的重传次数以及前一个或若干个数据包的重传次数进行平均;具体做法是将顺序发送的各个数据包的重传次数统计结果作为输入信号进行α滤波,输入信号先被分离为若干路,然后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延迟,各路的延迟值与输入信号的时间间隔相适应,最后再对各路信号进行加权合并,各路信号的权值可为相等且总和为1,当然也可以根据数据包的先后次序分别设置不均等的权值以达到强调某时段影响的作用,例如可以给接近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更高的权值。由于延迟的关系,信号合并的结果相当于顺序若干输入信号的叠加,且基于加权的原因,α滤波可视为对顺序输入的若干个信号的平均,具体平均所包括顺序信号的数目,由分离的路数来确定;
B22、对α滤波输出的平均重传次数进行量化,与具有若干个等级的信道质量指示进行对应,获得相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B22、按照平均重传次数确定对信道质量的指示,即,将计算得到的平均重传次数与信道质量相关联;通常可采用等级化的方式,将信道质量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将平均重传次数与这若干个等级相对应,得到相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B3、按照获得的信道质量指示确定发射参数的调整量;
B4、以调整后的发射参数进行下一个数据包的发送,开始新一轮的对下一个数据包的反馈信号接收和统计操作过程。
本实施例方法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采用α滤波的方式进行重传次数的平均,该方法的物理实现能够采用标准化模块完成,具有系统实现简单处理效率高的优点。
实施例三、一种数据包发送装置,如图7所示,包括发射参数调整模块11、信道质量测量模块12;发射参数调整模块11包括参数调整量获取单元111、调整量存储单元112和发射单元113;信道质量测量模块12包括重传次数统计单元121、统计平均单元122和信道质量指示单元123;
重传次数统计单元121接收由接收端发送的对接收数据包的反馈信号,包括ACK信号及NACK信号,进行数据包重传次数统计,将统计结果发送给统计平均单元122;
统计平均单元122将当前数据包的重传次数与前一个或若干个数据包的重传次数进行平均,得到平均重传次数;
信道质量指示单元123将统计平均单元122获得的平均重传次数与具有若干个等级的信道质量指示进行对应,获得相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参数调整量获取单元111接收信道质量指示单元123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从调整量存储单元112中获取相应的发射参数调整量,根据获得的发射参数调整量对发射单元113的发射参数进行调整;
调整量存储单元112中存储与各级信道质量对应的各种发射参数的具体调整数据,这些数据与不同的系统及系统自身的设置相关,可通过实验和仿真获得;
发射单元113按照调整后的发射参数进行数据包的发送。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包发送装置可采用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数据包重传方法。上述数据包发送装置可以是基于ARQ重传机制的发送装置,也可以是基于HARQ重传机制的发送装置,只需采用相应的编码模块即可,以采用HARQ重传机制为例,本实施例发送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还包括检错编码模块13和纠错编码模块14;检错编码模块13和纠错编码模块14依次对待发送数据包进行检错编码和纠错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包发送给发射参数调整模块11的发射单元113进行发送。
实施例四、一种数据包发送装置,如图9所示,包括发射参数调整模块21、信道质量测量模块22;发射参数调整模块21包括参数调整量获取单元211、调整量存储单元212和发射单元213;信道质量测量模块22包括重传次数统计单元221、阿尔法均值滤波器222、量化单元224和信道质量指示单元223;
重传次数统计单元221接收由接收端发送的对接收数据包的反馈信号,进行数据包重传次数统计,将统计结果依次发送给阿尔法均值滤波器222;
阿尔法均值滤波器222对输入的数据包重传次数进行阿尔法滤波,输出滤波结果作为平均重传次数;阿尔法均值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如图10所示,其输入被分离为若干路(清楚起见,图10中只画出了两路,多路情况可类推),分离的各路信号除一路无延迟外,其余受时延单元A的作用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延迟,使得在某一时刻到达合并处B的各路信号分别是最初输入信号不同时刻的信号值,对应本发明中的情形,就是各个顺序发送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例如图10中分别为当前数据包的重传次数R(n)和前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R(n-1)。在进行各路信号合并时,各路信号值需要进行加权,图10中两路信号R(n)和R(n-1)分别进行×α和×(1-α)的加权,α取0.5,因此表示对当前数据包及前一个数据包重传次数的算术平均。当然,如前所述,加权值也可以采用非均衡的分配方式。如果希望平均值中包括之前更多个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增加分离的路数即可,并注意为各路的时延单元设置相应的延迟时间;
量化单元224对阿尔法均值滤波器222输出的平均重传次数进行量化,将量化后的平均重传次数发送给信道质量指示单元223。
信道质量指示单元223将量化单元224量化后的的平均重传次数与具有若干个等级的信道质量指示进行对应,获得相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参数调整量获取单元211接收信道质量指示单元223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从调整量存储单元212中获取相应的发射参数调整量,根据获得的发射参数调整量对发射单元213的发射参数进行调整;
调整量存储单元212中存储与各级信道质量对应的各种发射参数的具体调整数据;
发射单元213按照调整后的发射参数进行数据包的发送。
本实施例装置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采用阿尔法均值滤波器222作为统计平均单元,并增加相应的量化单元224对阿尔法均值滤波器的输出信号进行量化。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包发送装置可采用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并且与实施例三中装置相同,同样可以是基于ARQ重传机制的发送装置,也可以是基于HARQ重传机制的发送装置。
实施例五、一种数据包重传系统,如图11所示,包括:发送装置1,接收装置3;
发送装置1接收接收装置3的反馈信号;根据收到的反馈信号对数据包的重传次数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的结果得到对信道质量的指示;按照获得的信道质量指示确定发射参数的调整量;按照调整后的发射参数进行数据包的发送;
接收装置3接收发送装置1发送的数据包,将数据包的接收情况反馈给发送装置1。
本实施例中的发送装置1可采用实施例三或四中数据包发送装置的结构。此外,本发明系统也可以融合采用接收装置反馈载波干扰比作为信道质量判断依据的方案,如图12所示,接收装置还通过反馈信道将接收数据包的载波干扰比反馈给发送装置,发送装置综合判断重传次数统计的结果和接收装置反馈的载波干扰比获得对信道质量的指示。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及相应的数据包发送装置和数据包重传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包发送端进行数据包重传次数统计;
根据所述数据包重传次数统计的结果得到对信道质量的指示;
按照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确定发射参数的调整量;
以调整后的发射参数进行下一个数据包的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参数包括发射功率、星座图阶数、重传冗余信息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重传次数的统计包括:
数据包发送端接收数据包接收端对数据包接收情况的反馈信号;
根据对所述反馈信号的统计得到数据包的重传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号包括表示数据包未正确接收的信号和确认数据包正确接收的信号;
所述对反馈信号的统计包括,在收到所述表示数据包未正确接收的信号时,将该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加一;在收到所述确认数据包正确接收的信号时,获得当前数据包重传次数统计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数据包重传次数统计的结果得到对信道质量的指示包括:
将当前数据包的重传次数与之前至少一个数据包的重传次数进行平均,得到平均重传次数;
按照所述平均重传次数确定对信道质量的指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阿尔法滤波的方式进行当前数据包的重传次数与之前至少一个的重传次数的平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平均重传次数确定对信道质量的指示包括:对所述平均重传次数进行量化,与具有若干个等级的信道质量指示进行对应,获得相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8、一种数据包发送装置,包括发射参数调整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道质量测量模块;
所述信道质量测量模块接收数据包发送的反馈信号,进行数据包重传次数统计,根据统计的结果得到对信道质量的指示;
所述发射参数调整模块按照所述信道质量测量模块获得的信道质量指示确定发射参数的调整量,按照调整后的发射参数进行数据包的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包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质量测量模块包括重传次数统计单元、统计平均单元和信道质量指示单元;
所述重传次数统计单元接收数据包发送的反馈信号,进行数据包重传次数统计,将统计结果发送给所述统计平均单元;
所述统计平均单元将当前数据包的重传次数与之前至少一个数据包的重传次数进行平均,得到平均重传次数;
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单元将所述平均重传次数与具有若干个等级的信道质量指示进行对应,获得相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包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质量测量模块还包括量化单元,所述统计平均单元为阿尔法均值滤波器;所述重传次数统计单元依次将各次数据包发送的重传次数输入所述阿尔法均值滤波器,所述阿尔法均值滤波器输出阿尔法滤波的结果作为平均重传次数;所述量化单元对所述平均重传次数进行量化,将量化后的平均重传次数发送给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包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参数调整模块包括参数调整量获取单元、调整量存储单元和发射单元;
所述参数调整量获取单元接收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从所述调整量存储单元中获取相应的发射参数调整量,根据获得的发射参数调整量对所述发射单元的发射参数进行调整;
所述发射单元按照调整后的发射参数进行数据包的发送。
12、根据权利要求8~10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包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错编码模块和纠错编码模块,所述检错编码模块和纠错编码模块依次对待发送数据包进行检错编码和纠错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发射参数调整模块进行发送。
13、一种数据包重传系统,包括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装置接收所述接收装置的反馈信号;根据所述反馈信号对数据包的重传次数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的结果得到对信道质量的指示;按照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确定发射参数的调整量;按照调整后的发射参数进行数据包的发送;
所述接收装置接收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包,将数据包的接收情况反馈给所述发送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包重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还将接收数据包的载波干扰比反馈给所述发送装置,所述发送装置根据所述重传次数统计的结果和所述载波干扰比获得对信道质量的指示。
CN 200610111217 2006-08-15 2006-08-15 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及发送装置和重传系统 Pending CN19253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111217 CN1925383A (zh) 2006-08-15 2006-08-15 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及发送装置和重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111217 CN1925383A (zh) 2006-08-15 2006-08-15 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及发送装置和重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5383A true CN1925383A (zh) 2007-03-07

Family

ID=37817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11217 Pending CN1925383A (zh) 2006-08-15 2006-08-15 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及发送装置和重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25383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38033A1 (zh) * 2008-05-15 2009-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整混合自动重传次数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315922A (zh) * 2007-08-10 2012-01-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发送方法以及接收方法
CN101383684B (zh) * 2007-09-07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即时反馈突发失败消息的方法
CN103155466A (zh) * 2012-10-09 2013-06-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端调制调整方法、装置及发送端
CN106376061A (zh) * 2016-08-24 2017-02-01 北京千安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调节发射功率的方法、控制终端及传感器节点
CN107078863A (zh) * 2014-11-06 2017-08-18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mtc的重复传输的提前终止
CN107181575A (zh) * 2017-04-27 2017-09-19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方法
CN108650038A (zh) * 2018-05-08 2018-10-12 商派软件有限公司 用数据包的重传率判断地区网络质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09983722A (zh) * 2016-12-07 2019-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0048809A (zh) * 2019-03-07 2019-07-2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短波多台站无差错融合接收的动态传输方法
CN114614921A (zh) * 2016-06-15 2022-06-10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1位信令反馈以配置或改变通信系统的装置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5922A (zh) * 2007-08-10 2012-01-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发送方法以及接收方法
US8619679B2 (en) 2007-08-10 2013-12-31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US9288014B2 (en) 2007-08-10 2016-03-15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CN101383684B (zh) * 2007-09-07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即时反馈突发失败消息的方法
WO2009138033A1 (zh) * 2008-05-15 2009-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整混合自动重传次数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277176B (zh) * 2008-05-15 201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整混合自动重传次数的方法和设备及系统
CN103155466A (zh) * 2012-10-09 2013-06-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端调制调整方法、装置及发送端
CN103155466B (zh) * 2012-10-09 2015-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端调制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7078863A (zh) * 2014-11-06 2017-08-18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mtc的重复传输的提前终止
US11006401B2 (en) 2014-11-06 2021-05-11 Apple Inc. Early termination of repeated transmissions for MTC
CN114614921A (zh) * 2016-06-15 2022-06-10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1位信令反馈以配置或改变通信系统的装置
CN106376061A (zh) * 2016-08-24 2017-02-01 北京千安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调节发射功率的方法、控制终端及传感器节点
CN109983722B (zh) * 2016-12-07 2020-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9983722A (zh) * 2016-12-07 2019-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及装置
US10841048B2 (en) 2016-12-07 2020-11-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181575B (zh) * 2017-04-27 2020-06-30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方法
CN107181575A (zh) * 2017-04-27 2017-09-19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方法
CN108650038A (zh) * 2018-05-08 2018-10-12 商派软件有限公司 用数据包的重传率判断地区网络质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10048809A (zh) * 2019-03-07 2019-07-2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短波多台站无差错融合接收的动态传输方法
CN110048809B (zh) * 2019-03-07 2022-02-2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短波多台站无差错融合接收的动态传输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5383A (zh) 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及发送装置和重传系统
CN101136722B (zh) 一种适用于高速移动终端的数据发送方法及传输设备
US20100146355A1 (en) Retransmiss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CN1285188C (zh) 自适应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US8892976B2 (en) Fractional HARQ re-transmission
CN105306165B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277767A (zh) 双向arq设备和方法
CN1838583A (zh) 多入多出通信系统中执行数据重传的方法和设备
CN102318254A (zh) 请求重传方法、重传方法及其设备
WO2009015170A1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cket-based networks
CN1968073A (zh) 用于分组传输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方法和装置及传输系统
CN104283651B (zh) 一种混合重传的方法
CN1790976A (zh) 用于多天线传输中的重传方法
CN1805323A (zh) 多天线通信系统中采用天线选择执行重传的方法和设备
JP5690480B2 (ja) 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シングルセルエンハンスドmbmsの実現方法
CN102340375A (zh) 数据传输管理系统及其相关数据传输管理方法
CN1832391A (zh) 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自适应重传方法和设备
CN101047469A (zh) 信道质量反馈方法
CN1832392A (zh) 多入多出系统中数据重传的方法和设备
CN1902850A (zh) Arq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10073670A1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サブパケット送信方法
KR20090015253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재전송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758579A (zh) 一种混和自动请求重发的方法和装置
CN1798013A (zh) 选择冗余方案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1047482A (zh) 一种基于译码可靠度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