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918718A - 光源驱动电路、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场序彩色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信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源驱动电路、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场序彩色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信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8718A
CN1918718A CNA2005800047276A CN200580004727A CN1918718A CN 1918718 A CN1918718 A CN 1918718A CN A2005800047276 A CNA2005800047276 A CN A2005800047276A CN 200580004727 A CN200580004727 A CN 200580004727A CN 1918718 A CN1918718 A CN 1918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ght source
switch
power supply
driv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047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26543C (zh
Inventor
秋山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tizen Wat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tizen Wat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tizen Wat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tizen Wat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18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8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65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654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13Details of control of colour illumination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20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H05B45/38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using boost topolog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21Illuminating devices providing coloured light
    • G02F1/133622Colour sequential illumin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35Field-sequential colour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8Improving the black leve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09G2330/023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using energy recovery or conserv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2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of characters on d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67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controlling user interface components
    • H04W52/027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controlling user interface components by controlling a display operation or backlight uni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了电源的小型化、低噪声化和高效率化的光源驱动电路、使用这样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场序彩色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和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部件;光源部件;用于充电来自电源部件的电荷的充电部件;将充电部件与电源部件或光源部件连接的切换部件;对切换部件进行控制,使得将充电部件和电源部件连接起来使充电部件充电,切离电源部件和光源部件并且将充电部件和光源部件连接起来而通过充电部件使光源部件发光的控制部件。

Description

光源驱动电路、照明装置、显示装置、 场序彩色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信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源驱动电路、以及使用了这样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场序彩色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信息设备。
背景技术
近来,顺序交替使3原色的光源发光进行彩色显示的场序彩色(field·sequential·color:以下称为“FSC”)方式的显示装置很引人注目。
在FSC方式的显示装置所使用的背光灯(back light:LED的驱动电路)中(例如参考JP-A-H6-1865281),在光源中,使用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为“LED”)作为发光元件。另外,在FSC方式的显示装置用的背光灯中,在光源的发光期间中将电源和LED连接起来,用电源直接驱动LED。但是,在FSC方式的显示装置用的背光灯中,必须顺序地交替使3原色的光源发光,并且为了避免混色,在向显示元件的数据写入时间中,无法进行发光。因此,光源的发光时间的占空比(duty)变小,为了得到希望的亮度,必须在发光期间中在光源中流过大电流。
图14表示上述LED的驱动电路的一个例子。
如图14A所示,电源10经由开关18与光源的LED12连接,用CK信号控制开关18的ON-OFF。图14B是表示规定LED12的发光的定时的时钟信号(CK信号)的定时波形的图。如图14B所示,在CK信号为H电平时,开关18为ON,从电源10向光源的LED12直接流过电流,发光元件12为发光状态。另外,在CK信号为L电平时,开关18为OFF,电源10从作为光源的发光元件12切离,LED12为非发光状态。图14B的期间t14是其他原色的发光元件发光的时间和向显示元件的数据写入时间。如图14B所示,CK信号为H电平的期间t12比CK信号为L电平的期间t14短。因此,为了得到适当的亮度,与始终点亮LED12的情况相比,在期间t12中,必须在发光元件12中流过大电流,使LED12高亮度地发光。具体地说,与始终点亮的情况相比需要流过(t14+t12)/t12倍的电流。另外,在此设t14+t12为周期T。在T为一定的状态下,如果显示装置的像素数增加则向显示元件的数据写入时间增加,因此如果显示装置的像素数增加,则该比例有变大的倾向。
但是,第一,只流过大瞬间电流的具有大容量的电源有难以小型化的问题。第二,大容量电源的无效功率增大,有难以实现高效率电源的问题。第三,由于大电流而产生电源电压的下降(drop)等电源噪声,而有系统的噪声容限下降,并且对便携电话或TV的接收功能有恶劣影响的问题。另外,在此所述的无效功率是指在设向电源的输入电压为Vin,输入电流为Iin,来自电源的输出电压为Vout,输出电流为Iout时,为Vin×Iin-Vout×Iout,与因电源的自身消耗功率和内部电阻造成的损失对应。
图15表示光源驱动电路的其他例子(例如参考JP-A-H9-97925)。
在图15中,向与图14一样的部件付与相同的编号。在图15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中,设置被联动控制的开关84、86、电容器88。在开关84、86分别与a侧连接时,经由开关84、电容器88和开关86的路径从电源10流过电流,向电容器88充电与电源10相同的电压。另外,在开关84和86分别与b侧连接时,电源10、电容器88和LED12串联连接。由此,向LED12施加将电源10的电压和对电容器88蓄电的电压相加了的电压而流过电流,LED12发光。
在此,前提是以电压光源的发光元件12的规定亮度开始发光的阈值电压(以下简称为Vth)比电源10的电压大,比电源10的电压的2倍小。对于图15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提出了驱动Vth比电源电压还大的发光元件,即有机EL那样的发光元件的方法。但是,在图15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中,在驱动发光元件时也经由电源10向发光元件12流过电流,电源必须流过大的瞬间电流。因此,在图15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中,也没有解决上述问题点。
图16表示光源驱动电路的又一个例子(例如参考JP-A-2001-144597)。
在图16中,向与图14一样的部件付与相同的编号。在图16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中,设置有被联动驱动的开关90和94、电容器92、恒流电路96。在开关90和94与a侧连接时,经由开关90、电容器92、开关94和恒流电路96的路径,从电源10流过一定的恒定电流,向电容器92充电大致与电源10相等的电压。在开关90和94与b侧连接时,电源10、电容器92、LED12和恒流电路96串联连接,向LED12施加将电源10的电压和向电容器92蓄电的电压相加了的电压,LED12发光。
图16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目的在于使“光传送”用系统的发光稳定。另外,其前提是以LED12的规定亮度开始发光的阈值电压Vth比电源10的电压大,比电源10的电压的2倍小。这一点与图15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一样。另外,在图16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中,由于设置了恒流电路96,所以瞬时电流并不比必需的大,能够使发光稳定并且防止电源的噪声容限降低。但是,在驱动LED12时,经由电源10向LED12流过电流,电源10必须流过大电流。另外,在恒流电路96中,需要能够流过大于等于所控制的电流值的电流的电源10,必须增大电源容量。因此,在图16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中,也没有解决电源的小型化困难的问题、以及难以实现高效电源的问题。
图17表示照明装置的例子(例如参考JP-A-H8-203688)。
在图17中,向与图14一样的部件付与相同的编号。在图17所示的照明装置中,在升压电路97中产生非常高的电压,经由二极管98向主电容器99充电该高电压。蓄电在主电容器99中的电荷向照相机用闪光灯112放电,照相机用闪光灯112发光。图17所示的照明装置的主要目的在于:在电源10的电压降低时,停止升压电路97中的升压,防止对系统的恶劣影响。
在图17所示的照明装置中,不使用开关而使用二极管98,因此如果将图17所示的照明装置应用于驱动本发明那样的LED的低电压的照明装置,则无法防止经由电源的电流流入LED。另外,在图17所示的照明装置中,由于不限制向主电容器99充电时的电流量,所以构成为电路中可以流过大的瞬时电流。进而,在图17所示的照明装置中,由于使用二极管98对主电容器99充电,所以如果将图17所示的照明装置应用于低电压的系统,则会产生以下的问题,即在对电容器充电时会损失二极管的顺方向电压量,无法有效地利用电源。因此,在图17所示的照明装置中,也完全没有解决上述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问题点的光源驱动电路、使用这样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场序彩色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和信息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电源的小型化的光源驱动电路、使用这样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场序彩色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和信息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电源的低噪声化的光源驱动电路、使用这样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场序彩色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和信息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电源的高效率化的光源驱动电路、使用这样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场序彩色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和信息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电源的小型化、低噪声化以及高效率的光源驱动电路、使用这样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场序彩色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和信息设备。
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特征在于包括:电源部件;光源部件;用于充电来自电源部件的电荷的充电部件;将充电部件与电源部件或光源部件的任意一个连接的切换部件;对切换部件进行控制,使得将充电部件和电源部件连接起来使充电部件充电,切离电源部件和光源部件并且将充电部件和光源部件连接起来而通过充电部件使光源部件发光的控制部件。
另外,在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中,理想的是将包含将充电部件和电源部件连接起来使充电部件充电的期间的非发光期间设置得比使光源部件发光的发光期间长。
进而,在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中,理想的是切换部件具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电源部件经由第一开关与充电部件连接,光源部件经由第二开关与充电部件连接。
进而,在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中,理想的是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分别具有控制端子,进行控制使得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根据从控制部件向各控制端子施加的控制信号而周期交替地成为导通状态。
进而,在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中,理想的是电源部件具有恒流电路,电源部件经由恒流电路对充电部件进行充电。
进而,在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中,理想的是充电部件具有驱动用电容器。
进而,在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中,理想的是光源部件具有发光二极管。
进而,在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中,理想的是光源部件包含具有第一发光颜色的第一光源、具有第二发光颜色的第二光源和具有第三发光颜色的第三光源,切换部件具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电源部件经由第一开关与充电部件连接,第一光源经由第二开关与充电部件连接,第二光源经由第三开关与充电部件连接,第三光源经由第四开关与充电部件连接。例如构成为针对发光为不同的3颜色的3个LED使用一个充电用电容器。
进而,在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中,理想的是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分别具有控制端子,进行控制使得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根据从控制部件向各控制端子施加的控制信号,周期交替地成为导通状态。
进而,在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中,理想的是光源部件包含具有第一发光颜色的第一光源、具有第二发光颜色的第二光源和具有第三发光颜色的第三光源,充电部件具有与第一光源对应的第一驱动电容器、与第二光源对应的第二驱动电容器、与第三光源对应的第三驱动电容器,切换部件具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和第六开关,电源部件经由第一开关与第一驱动电容器连接,电源部件经由第二开关与第二驱动电容器连接,电源部件经由第三开关与第三驱动电容器连接,第一光源经由第四开关与第一驱动电容器连接,第二光源经由第五开关与第二驱动电容器连接,第三光源经由第六开关与第三驱动电容器连接。例如构成为针对发光为不同的3颜色的3个LED使用与各个对应的3个充电用电容器。
进而,在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中,理想的是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和第六开关分别具有控制端子,进行控制使得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和第六开关根据从控制部件向各控制端子施加的控制信号,周期交替地成为导通状态。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使用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使用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
本发明的场序彩色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使用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
本发明的信息设备的特征在于:使用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
另外,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具有通过来自电源的电流间歇地发光的光源,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光源不发光的非发光期间的期间中充电来自上述电源的电荷的驱动用电容器,上述光源在发光期间中,通过对上述驱动用电容器充电了的电荷的发电进行发光。
另外,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具有通过来自电源的电流间歇地发光的光源,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光源不发光的非发光期间中充电来自上述电源的电荷的驱动用电容器,光源在发光期间中,通过对驱动用电容器充电了的电荷的发电进行发光,电源经由第一开关与驱动用电容器的一个端子连接,另一个端子进而经由第二开关与光源连接,电源经由第三开关与驱动用电容器的另一个端子连接,一个端子进而经由第四开关与其他光源连接。
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和使用这样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照明装置等在非发光期间中以小的电流值对驱动用电容器等充电部件进行充电,在发光期间中使来自电源的电流停止,短时间地将对充电部件充电了的电荷进行放电,使光源的发光元件发光。因此,电源能够供给的最大电流可以很小,在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和使用这样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照明装置等中,能够进行电源电路的小型化、高效率化。另外,在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和使用了这样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照明装置等中,在经由恒流电路对驱动用电容器进行充电的情况下,不需要流过大的瞬时电流,能够除去因电源电压的下降而造成的对系统的恶劣影响。
在FSC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光源的非发光期间比发光期间还长,可以利用非发光期间以小的电流值对充电部件进行充电,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电源容量可以更小。因此,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在应用于FSC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和使用了它的信息设备的情况下特别有效。另外,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并不只限于FSC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应用于间歇地驱动光源的设备中,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发挥同样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还具有能够提高电源效率的重要效果,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的波形例子等的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的其他波形例子等的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恒流电路的结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的波形例子的图。
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概要结构的图,图7B是表示图7A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的波形例子的图。
图8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概要结构的图,图8B是表示图8A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的波形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10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概要结构的图,图10B是表示图10A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的波形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和照明装置的图。
图13是表示在信息设备的显示中使用了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的例子的图。
图14A表示光源驱动电路的概要结构,图14B是表示光源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波形的图。
图15是表示其他光源驱动电路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16是表示其他光源驱动电路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17是表示照明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使用了这样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场序彩色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信息设备。
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具有在光源不发光的非发光期间中进行充电的驱动用电容器,光源在发光期间中,通过对驱动用电容器充电了的电荷的放电而进行发光。另外,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具有对电源和驱动用电容器的连接进行通断(ON/OFF)的开关,开关在发光期间中将电源从驱动用电容器切断。进而,电源经由开关与驱动用电容器连接。进而,电源具有恒流电路,电源经由恒流电路对驱动用电容器进行充电。
(实施例1)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源驱动电路。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光源驱动电路1的概要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光源驱动电路1由电源10、光源的发光元件12、驱动用电容器14、第一和第二开关16和18、恒流电路20、由CPU等构成的控制部件100等构成。在此,作为光源的发光元件12使用LED。
在光源驱动电路1中,将电源10与恒流电路20的输入连接,将恒流电路20的输出与第一开关16的一个端子连接,将第一开关16的另一个端子与驱动用电容器14的一个端子连接,进而将驱动用电容器14的一个端子与第二开关18的一个端子连接,将第二开关18的另一个端子与光源的发光元件12连接。构成为第一开关16和第二开关18根据从控制部件100提供的控制信号CK1、CK2控制各自为ON还是为OFF。
图2表示从控制部件100提供的控制信号CK1和CK2的波形例子、驱动电容器14的电压Vc、流过驱动电容器14的电流Ic、发光元件12的光度L的变化。
控制信号CK1和CK2分别是控制第一开关16和第二开关18的ON/OFF的信号,CK1和CK2信号为H电平时,开关为ON,为L电平时开关为OFF。如图2所示,CK1信号被设置为在期间t1中为H电平,并且在期间t2中为L电平。另外,CK2信号被设置为在期间t2中为H电平,并且在期间t1中为L。因此,在期间t1中第一开关16为ON,并且第二开关18为OFF,在期间t2中,第一开关16为OFF,并且第二开关18为ON。即,控制为周期交替地使第一和第二开关16和18为导通(ON)状态。
由于如图2所示控制第一和第二开关16和18,所以在期间t1中,在电源10、恒流电路20和驱动用电容器14的路径中流过电流,驱动用电容器14被充电。这时的充电经由恒流电路20以恒定电流进行,因此并不担心因初始的大瞬时电流而电源10的电压下降,在电源系统中产生噪声。在期间t1中,由于第二开关18是OFF,所以由电源10、恒流电路20构成的驱动用电容器14的充电系统被从光源的发光元件12切断。
在期间t2中,在驱动用电容器14和光源的发光元件12的路径中,积蓄在驱动用电容器14中的电荷向光源的发光元件12放电,光源的发光元件12发光。在期间t2中,由于第一开关16是OFF,所以电源10被从光源的发光元件12切断。因此,电源10不会由于向光源的发光元件12的放电而受到影响,系统稳定。这样的稳定的电源对于便携电话、或电视等具有接收部件的信息设备特别有用。另外,这样的稳定的电源对于将电池作为电源使用的设备也非常有用。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4所示的现有例子中,没有设置在光源发光时将光源从电源切断的切断装置,因此无法得到这样的效果。
在光源驱动电路1中,如图2所示,将对驱动用电容器14充电的期间t1设置得比光源的发光元件12发光的期间t2还长。这是为了在光源的非发光期间t1中能够进行液晶等显示元件的数据改写等。例如,如果在液晶等的显示元件的数据改写期间使光源发光,则显示混乱,是不理想的。
特别在FSC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了光源驱动电路1的情况下,如果在液晶等的显示元件的数据改写期间中使光源发光,则显示成为混色状态。为了防止这样的状态,在期间t1中将发光元件12设置为非发光状态。进而,利用液晶等的显示元件的数据改写期间对电容器进行充电。另外,在FSC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了光源驱动电路1的情况下,必须顺序地(serial)写入颜色的3原色各自的数据,因此数据的改写期间需要通常的情况(例如具有单色的光源的情况)的大约3倍。因此,期间t1比通常的情况大3倍左右。在该情况下,在FSC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对于被称为帧期间、场期间或子场期间的t1+t2的规定期间,如果t1变大,则t2变短。因此,在发光期间t2短的期间中,需要流过比通常情况还大的电流,并以高亮度使发光元件12发光。因此,在现有方式中,电源的负担很大。进而,数据改写期间随着显示装置的像素数增加而变长,伴随于此,还有电源的负担变得更大的问题。
但是,在光源驱动电路1中,在比期间t2长的期间t1的期间,以恒定电流对驱动用电容器14进行充电,因此不对电源产生负担。如果期间t1比期间t2充分大,则电源10的电源容量也可以与现有的始终使光源发光的方式的情况一样。因此,不需要增大电源容量,能够进行电源的小型化、高效化。
在便携设备用的情况下,驱动用电容器14可以是几~几十μF,例如可以以5μF左右积蓄充分的电荷。如果是该程度的容量,则能够得到芯片型的装置,如果使用这样的电容器,则能够使电源小型化。
以下,说明实施例1的光源驱动电路1的电源效率。
如果设为了在由LED构成的发光元件12中得到规定的亮度所必需的电流值为i,则在现有例子中,为了流过该电流i,就必须将LED与电阻串联连接并调整LED的电流值。另外,在现有例子中,也有代替电阻而插入恒流电路的情况。在这样的现有例子中,在该电阻成分(或恒流电路)中要消耗功率(=电阻R×电流值i的平方)。如果设电源为5V,LED的阈值电压Vth为3V,则全体的功率为3V×i+2V×i。因此,在LED的消耗功率(W=3V×i)以外,在电阻中消耗的功率(W=2V×i)必然成为无效功率。在电源为5V的情况下,约40%成为无效。
与此相对,在实施例1的光源驱动电路1中,如果设得到希望的LED亮度所需要的总电荷量为QT,则单位时间内需要Qt的电荷量。如果设图1(a)所示的第一开关16和第二开关18的开关期间的占空比为50%,则在单位时间第一开关16的ON期间中,需要供给“2×Qt”的电荷。如果设电源电压为5V,LED的Vth为3V,则可以从“2×Qt=(5V-3V)×驱动用电容器14的容量C”的公式计算将该“2×Qt”积蓄到驱动用电容器14中所需要的静电容量。在该情况下,为“驱动用电容器14的容量C=Qt”。如果在第一开关16的ON期间中将该“2×Qt”的电荷充电到驱动用电容器14中,接着使第一开关16OFF并且使第二开关18ON,则积蓄了的“2×Qt”的电荷放电,在LED中流过2×Qt的电荷。可以从在第一开关16为ON时流过的总电荷量计算这时的功率。
在此,应该注意的是始终在驱动用电容器14中剩余地积蓄电压3V量的电荷量。在第二开关18为ON的期间中将电荷供给LED,但由于LED的Vth为3V,所以如果驱动用电容器14的电压下降到该电压,则LED关闭,不流过电流。在该时刻,来自驱动用电容器14的电荷供给也停止,因此要原样地将剩余的电荷积蓄在驱动用电容器14中。因此,也可以接着在第一开关16为ON时,在驱动用电容器14中剩余电压3V,向驱动用电容器14供给从3V到5V的电荷。在该情况下,由于只以低电流值流过必要的电流,所以还能够将在电源的内部电阻中消耗的功率抑制为最低限。即,功率W只大致为LED所需要的功率,不产生现有技术那样的无效功率,效率接近于100%。
实际上,如果通过LED的内部电阻使电流为2倍,则Vth为从3V到3.3V左右,因此效率降低。但是,光源与现有例子(用电源直接驱动光源的情况)相比,能够以66%的功率(3.3V×i/5×i=0.66)实现相同的亮度。
另外,如图2所示,驱动用电容器14的电压Vc在期间t1中被充电,从发光元件12的阈值电压Vt上升到规定值,在期间t2被放电,下降到发光元件12的阈值电压Vt。进而,流过驱动用电容器14的电流Ic在图2中如实线200所示那样,在期间t1中从恒流电路20所供给的恒定电流值I逐渐下降,在期间t2中由于放电而从最大电流Im下降到0。另外,也可以调整恒流电路20的电路结构,如图2中虚线201所示那样,使流过驱动用电容器14的电流Ic在放电时不为0。
另外,如图2所示,发光元件12的光度在期间t1大致为0,在期间t2中通过最大电流值Im得到最大光度Lc,然后逐渐下降。
图3表示从控制部件100供给的控制信号CK1和CK2的其他波形例子。在图3中,设置以下的期间,即第一和第二开关16和18在每次ON-OFF时,双方的开关16和18同时为OFF的期间t3。通过设置这样的期间t3,能够抑制产生贯通电流,能够进一步增加电源的稳定性。
图4表示恒流电路20的具体例子。在图4的情况下,恒流电路20由P沟道MOS晶体管(以下称为PMOST)21构成。如图4所示,将PMOST21的栅极与源极连接,将PMOST21的源极与电源10连接,将PMOST21的漏极与第一开关16的一个端子连接。图4所示的恒流电路20是一个例子,例如也可以只由电阻构成恒流电路20,还可以将电源10的内部电阻作为恒流电路20。另外,将电源10和恒流电路20合并称为光源驱动电路1的电源部件。
另外,上述光源驱动电路1可以原样地作为照明装置利用。
(实施例2)
图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光源驱动电路。
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光源驱动电路2的概要结构的图。光源驱动电路2可以在FSC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图5与图1不同的点在于:在图5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2中,代替图1的发光元件12,具有红色(R)LED22、绿色(G)LED24和青色(B)LED26;代替图1A的第二开关18,具有R色LED22用的第二开关28、G色LED用的第三开关30、B色LED用的第四开关32。构成为R色LED22用的第二开关28、G色LED用的第三开关30、B色LED用的第四开关32根据从控制部件100供给的控制信号CKR、CKG和CKB,控制各自为ON还是为OFF。
图6表示在FSC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了图5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2的情况下的FSC方式的液晶(以下称为“LCD”)的驱动定时和从控制部件100供给的控制信号CKR、CKG、CKB和CK1的波形例子。
在期间t4中第一开关34为ON,通过电源10和恒流电路20对驱动用电容器14进行充电。在该期间中,第二开关28、第三开关30和第四开关32为OFF,将电源10、恒流电路20和驱动用电容器14从作为光源的各色LED22、24和26切断。另外,期间t4是向LCD写入应该用R色显示的数据的期间WR(参考图6的401)。
在期间t5中,只有第二开关28为ON,将积蓄在驱动用电容器14中的电荷向R色LED22放电,使LED22发光。在该期间中,第一开关34为OFF,将电源10、恒流电路20和驱动用电容器14从作为光源的各色LED22、24和26切断。因此,电源10和恒流电路20不会由于对LED22的放电而受到影响,系统保持稳定。另外,期间t5是根据在期间WR中写入的数据进行开关控制的LCD以R色显示图像、文字、记号和符号等(以下简称为“图像”)的期间SR(参考图6的402)。
在期间t6中,第一开关34为ON,通过电源10和恒流电路20对驱动用电容器14进行充电。在该期间中,第二开关28、第三开关30和第四开关32为OFF,将电源10、恒流电路20和驱动用电容器14从作为光源的各色LED22、24和26切断。另外,期间t6是向LCD写入应该用G色显示的数据的期间WG(参考图6的403)。
在期间t7中,只有第三开关30为ON,将积蓄在驱动用电容器14中的电荷向G色LED24放电,使LED24发光。在该期间中,第一开关34为OFF,将电源10、恒流电路20和驱动用电容器14从作为光源的各色LED22、24和26切断。因此,电源10和恒流电路20不会由于对LED24的放电而受到影响,系统保持稳定。另外,期间t7是根据在期间WG中写入的数据进行开关控制的LCD以G色显示图像的期间SG(参考图6的404)。
在期间t8中,第一开关34为ON,通过电源10和恒流电路20对驱动用电容器14进行充电。在该期间中,第二开关28、第三开关30和第四开关32为OFF,将电源10、恒流电路20和驱动用电容器14从作为光源的各色LED22、24和26切断。另外,期间t8是向LCD写入应该用B色显示的数据的期间WB(参考图6的405)。
在期间t9中,只有第四开关30为ON,将积蓄在驱动用电容器14中的电荷向B色LED26放电,使LED26发光。在该期间中,第一开关34为OFF,将电源10、恒流电路20和驱动用电容器14从作为光源的各色LED22、24和26切断。因此,电源10和恒流电路20不会由于对LED26的放电而受到影响,系统保持稳定。另外,期间t9是根据在期间WB中写入的数据进行开关控制的LCD以B色显示图像的期间SG(参考图6的404)。
以下循环t4~t9,顺序地使R、G、B色发光,进行FSC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照明。
另外,在图6中,也可以与图3一样,设置第一开关34、对应地进行ON-OFF的第二开关28、第三开关30和第四开关32内的一个同时为OFF的休止期间。通过设置这样的期间,能够抑制产生贯通电流,能够进一步增加电源的稳定性。
另外,在图6的例子中,使驱动用电容器14的充电期间(t4、t6和t8)与LCD的写入期间一致。但是,用于得到规定的光量的驱动用电容器14的充电期间和用于进行规定的写入的LCD的写入期间根据显示装置的结构和特征等有各种各样,因此并不必须使两个期间一致。
另外,在FSC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装置所需要的对驱动用电容器14的充电期间比装置所需要的LCD的写入期间长的情况下,如果使LCD的写入期间与装置所需要的对驱动用电容器14的充电期间一致,则在LCD的写入中时间可以有富裕,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液晶的应答时间,有进一步提高显示特性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FSC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装置所需要的对驱动用电容器14的充电期间比装置所需要的LCD的写入期间短的情况下,如果使LCD的写入期间与装置所需要的对驱动用电容器14的充电期间一致,则能够充分取得充电时间,因此能够以低电流进行充电,能够降低电源10和恒流电路20的电流容量,因此有可以利用低成本电源的效果。
例如,在光源的一个LED采用始终发光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如果在LED中流过20mA的电流,则能够得到适当的亮度。与此相对,在非发光期间和发光期间的比为2比1(发光占空比为1/3)的间歇地使光源发光的照明装置中,如果只在发光期间在LED中流过60mA的电流,并使发光亮度为3倍,则能够得到与采用始终发光方式的照明装置一样的亮度。在图14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中,为了得到与采用始终发光方式的上述光源驱动电路一样的亮度,必须在发光期间中流过60mA的电流,电源的负担增大。但是,在实施例2的照明装置2中,如图6所示,充电期间t4、t6、t7分别是发光期间t5、t7、t9的2倍。因此,如果在充电期间以图14所示的照明装置的一半的30mA的电流对驱动用电容器14进行充电,则能够向驱动用电容器14积蓄用于在发光期间流过60mA的电荷。因此,在实施例2的光源驱动电路2中,能够大幅度减少电源的负担。如果非发光期间变得更长,则能够进一步减少充电期间需要流过的电流值。
另外,在FSC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了实施例2的光源驱动电路2的情况下,从t4到t9的期间为1帧期间(T)。另外,一般将t4+t5、t6+t7或t8+t9称为子帧。RGB各色的LED点亮的频率(1/T)为60~70Hz是适当的。如果是该范围,则人眼不会感到闪烁,能够识别为正常的显示。
(实施例3)
图7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光源驱动电路。
图7A是表示实施例3的光源驱动电路3的概要结构的图。光源驱动电路3可以用于FSC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图7A与图1不同的点在于:图7A所示的光源驱动电路3针对各色的LED(红(R)色LED22、绿(G)色LED24和青(B)色LED26)的每个,具有恒流电路(R色用恒流电路42、G色用恒流电路44和B色用恒流电路46)、驱动用电容器(R色驱动用电容器48、G色驱动用电容器50和B色驱动用电容器52)、配置在恒流电路和驱动用电容器之间的第一开关(R色用的第一开关36、G色用的第一开关38、B色用的第一开关40)、配置在驱动用电容器和各色LED之间的第二开关(R色用的第二开关28、G色用的第二开关30、B色用的第二开关32)。另外,构成为R色用的第一开关36、G色用的第一开关38、B色用的第一开关40根据从控制部件100供给的控制信号CKr、CKg和CKb来控制各自成为ON还是成为OFF。进而,构成为R色用的第二开关28、G色用的第二开关30、B色用的第二开关32根据从控制部件100供给的控制信号CKR、CKG和CKB来控制各自成为ON还是成为OFF。
图7B表示从控制部件100供给的控制信号CKr、CKR、CKg、CKG、CKb和CKB的波形例子。
在期间t4中,R色用的第一开关36、G色用的第一开关38、B色用的第一开关40为ON,通过电源10和各色用恒流电路42、44和46对R色驱动用电容器48、G色驱动用电容器50和B色驱动用电容器52进行充电。在该期间中,R色用的第二开关28、G色用的第二开关30、B色用的第二开关32为OFF,将电源10、各色用恒流电路42、44和46和各色驱动用电容器48、50和52从作为光源的各色LED22、24和26切断。另外,期间t4是作为向LCD写入应该用R色显示的数据的期间而准备的期间。
在期间t5中,R色用第一开关36为OFF,R色用第二开关28为ON,将积蓄在R色驱动用电容器48中的电荷向R色LED22放电,使LED22发光。在该期间中,持续向G色驱动用电容器50和B色驱动用电容器52充电。在该期间中,R色用第一开关36为OFF,将电源10、R色用恒流电路42从LED22切断。因此,电源10和R色用恒流电路42不会由于对LED22的放电而受到影响,系统保持稳定。另外,期间t5是作为根据在期间t4中写入的数据进行开关控制的LCD以R色显示图像的期间而预定的期间。
在期间t6中,R色用的第一开关36、G色用的第一开关38、B色用的第一开关40为ON,通过电源10和各色用恒流电路42、44和46对R色驱动用电容器48、G色驱动用电容器50和B色驱动用电容器52进行充电。在该期间中,R色用的第二开关28、G色用的第二开关30、B色用的第二开关32为OFF,将电源10、各色用恒流电路42、44和46和各色驱动用电容器48、50和52从作为光源的各色LED22、24和26切断。另外,期间t6是作为向LCD写入应该用G色显示的数据的期间而准备的期间。
在期间t7中,G色用第一开关38为OFF,G色用第二开关30为ON,将积蓄在G色驱动用电容器50中的电荷向G色LED24放电,使LED24发光。在该期间中,持续向R色驱动用电容器48和B色驱动用电容器52充电。在该期间中,G色用第一开关38为OFF,将电源10、R色用恒流电路42从LED24切断。因此,电源10和R色用恒流电路42不会由于对LED24的放电而受到影响,系统保持稳定。另外,期间t7是作为根据在期间t6中写入的数据进行开关控制的LCD以G色显示图像的期间而预定的期间。
在期间t8中,R色用的第一开关36、G色用的第一开关38、B色用的第一开关40为ON,通过电源10和各色用恒流电路42、44和46对R色驱动用电容器48、G色驱动用电容器50和B色驱动用电容器52进行充电。在该期间中,R色用的第二开关28、G色用的第二开关30、B色用的第二开关32为OFF,将电源10、各色用恒流电路42、44和46和各色驱动用电容器48、50和52从作为光源的各色LED22、24和26切断。另外,期间t8是作为向LCD写入应该用B色显示的数据的期间而准备的期间。
在期间t9中,B色用第一开关40为OFF,B色用第二开关32为ON,将积蓄在B色驱动用电容器52中的电荷向B色LED26放电,使LED26发光。在该期间中,持续向R色驱动用电容器48和G色驱动用电容器52充电。在该期间中,B色用第一开关40为OFF,将电源10、R色用恒流电路42LED26切断。因此,电源10和R色用恒流电路42不会由于对LED26的放电而受到影响,系统保持稳定。另外,期间t9是作为根据在期间t8中写入的数据进行开关控制的LCD以R色显示图像的期间而预定的期间。
以下,循环进行t4~t9,顺序地使R、G、B色发光,进行FSC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照明。即,在实施例3的照明装置3中,电源10和恒流电路42、44、46顺序周期地对3个各色驱动用电容器48、50、52进行充电。
在实施例3的光源驱动电路3中,能够将为了得到与始终点亮时一样的亮度而流过的电流值减小为比实施例2的光源驱动电路2还小。
在此,在始终发光的光源驱动电路中,同时使R、G、B的3个LED始终发光。与此相对,在实施例3的光源驱动电路3中,与实施例2的光源驱动电路2一样,将t4比t5、t6比t7、t8比t9的时间比设置为3比1。在该情况下,在光源驱动电路3中,各色驱动用电容器48、50和52在对应的LED的发光期间以外,能够持续地充电。即,在各色驱动用电容器48、50和52中,相对于放电期间的1,充电时间为8。因此,如果在充电期间中用7.5mA(=60mA/8)的电流对各色驱动用电容器48、50和52充电,则能够得到大致与对于每个LED利用20mA的电流的上述始终发光的光源驱动电路同等的亮度。
在期间t4、t6和t8中,同时对3个各色驱动用电容器48、50和52进行充电,但在期间t5、t7和t9中只对2个各色驱动用电容器进行充电,因此电源10可以最大具有22.5mA(=7.5mA×3LED)的电流容量。该值为上述始终发光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电源所需要的电流容量60mA(20mA×3LED)的约1/3。因此,可知实施例3的光源驱动电路3具有能够降低电源容量的效果。
(实施例4)
图8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光源驱动电路。
图8A是表示实施例4的光源驱动电路4的概要结构的图。在图8A中,作为图1的光源驱动电路1的第一开关16的替代而使用了P沟道MOS晶体管(以下简称为PMOST)54,作为第二开关18的替代而使用了PMOST56。
在图8A中,将电源10连接到恒流电路20的输入,将恒流电路20的输出连接到作为第一开关的PMOST54的源极,将PMOST的漏极连接到驱动用电容器14的一个端子,将驱动用电容器14的一个端子连接到作为第二开关的PMOST56的源极,将PMOST56的漏极连接到光源的发光元件12。构成为从控制部件100向PMOST54的栅极施加控制信号CKP1,从控制部件100向PMOST56的栅极施加控制信号CKP2,控制各个PMOST的导通、非导通(ON-OFF)。PMOST54和56的基板端子与电源10的高电位侧连接而不施加顺序偏压。
在图8B中表示从控制部件100供给的控制信号CKP1和CKP2的波形例子。在此,由于作为开关使用PMOST,所以在信号为L电平时,PMOST为导通(ON),在H电平时,PMOST为非导通(OFF)。很明显的是如果如图8B所示那样进行控制,则图8B所示的实施例4的光源驱动电路4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光源驱动电路1同样地动作。
如果这样用晶体管构成开关,则能够容易地实现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另外,由于可以同时用MOS晶体管构成恒流电路和开关,所以能够将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机构容易地内置在集成电路中,能够小型地构成照明装置。另外,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机构在P沟道MOS晶体管以外,还可以用N沟道MOS晶体管或双极晶体管构成。
(实施例5)
图9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光源驱动电路。
图9是表示实施例5的光源驱动电路5的概要结构的图。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5的光源驱动电路5中,将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光源驱动电路1的电位关系构成为正负相反。
在图9中,将电源10的正极侧与GND连接,将电源10的负极侧与恒流电路58的输出连接,将恒流电路58的输入连接到第一开关16的一个端子,将第一开关16的另一个端子连接到驱动用电容器14的一个端子,将驱动用电容器14的一个端子连接到第二开关18的一个端子,将驱动用电容器14的另一个端子连接到GND,将第二开关18的另一个端子连接到光源的发光元件12。构成为第一开关16和第二开关18根据从控制部件100供给的控制信号CK1和CK2,控制各自为ON还是为OFF。
很明显的是这样构成,图9所示的实施例5的光源驱动电路5也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光源驱动电路1一样地动作,具有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6)
图10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光源驱动电路。
图10A是表示实施例6的光源驱动电路6的概要结构的图。图10A所示的实施例6的光源驱动电路6是与发光元件12的Vth比电源10的电源电压还高的情况对应的装置。在图10A所示的实施例6的光源驱动电路6中,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光源驱动电路1中的恒流电路20与第一开关16之间,附加了用于使电源电压升压并驱动光源的光学元件12的升压模块65。
升压模块65由升压用电容器64、被联动控制的第一和第二的2个开关60和62、二极管63等构成。构成为通过2个开关60和62分别将共通端子c连接到a端子或b端子。另外,根据从控制部件100供给的控制信号CKS,控制2个开关60和62的连接状态。
如图10A所示,将恒流电路20的输出连接到第一开关60的a端子和第二开关62的b端子,使第一开关60的b端子为OPEN状态,将第二开关62的a端子连接到GND,将第二开关62的c端子连接到升压用电容器64的一个端子,将第一开关60的c端子连接到升压用电容器64的另一个端子并且经由二极管63与第一开关16连接。
在图10A所示的实施例6的光源驱动电路6中,最初开关60和62的c端子同时连接到a端子侧,在电源10、恒流电路20、第一开关60、升压用电容器64、第二开关62、GND的路径中流过电流,对升压用电容器64进行充电(图10B的期间ta)。接着,同时将开关60和62的c端子连接到b端子侧,使升压用电容器64和二极管63的连接点的电位为将积蓄在升压用电容器64中的电压加上电源10的电源电压后的值(图10B的期间tb)。在该状态下,使第一开关16为ON状态(参考图10B的期间tb),将积蓄在升压用电容器64中的电荷注入到驱动用电容器14。在恒流电路20中,由于将从电源10流出的电流值限制为比较小的值,所以通过循环多次地进行这样的动作,来将驱动用电容器14充电到电源电压的大致2倍的电压。即,如图10B所示,在期间t1中,必须至少1次使信号CKS进行H/L的电平翻转,循环进行升压、充电动作。期间t2的动作与图2的情况一样,发光元件12通过驱动用电容器14的放电而发光。
LED的Vth根据电流值也不同,但在R用的LED的情况下大致为2V左右,在G用和B用的LED的情况下为大致3V。因此,在电源10的电源电压小的情况下,通过附加这样的升压模块65,使电源电压上升,能够得到上述的本发明的作用、效果。
(实施例7)
图1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光源驱动电路。
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7的光源驱动电路7中,构成为使用2个由实施例1的光源驱动电路1的驱动电容器、LED和开关构成的电路。在图11中,将电源10连接到恒流电路20的输入,将恒流电路20的输出连接到第一开关16的一个端子,将第一开关16的另一个端子连接到驱动用电容器14的一个端子,将驱动用电容器14的一个端子连接到第二开关18的一个端子,将第二开关18的另一个端子连接到光源的发光元件12。构成为第一开关16和第二开关18根据从控制电路100供给的控制信号CK1和CK2,控制各自为ON还是为OFF。
进而,在图11中,将恒流电路20的输出连接到第三开关116的一个端子,将第三开关116的另一个端子连接到驱动用电容器114的一个端子,将驱动用电容器114的一个端子连接到第四开关118的一个端子,将第四开关118的另一个端子连接到光源的发光元件112。构成为第三开关116和第四开关118根据从控制电路100供给的控制信号CK1和CK2,控制各自为ON还是为OFF。
在此,可以适当地选择控制信号的CK1的ON时间和OFF时间、控制信号CK2的ON时间和OFF时间(参考图2的期间t1和期间t2)。但是,如果发光元件12和112要求相同的光量,则ON时间和OFF时间应该是一样的。另外,在实施例7的照明装置7中,可以在控制信号CK1为ON的时间、控制信号CK2为ON的时间的切换时间中,设置控制信号CK1和控制信号CK2同时为OFF的期间。另外,在实施例7的光源驱动电路7中,作为光源的发光元件12、112使用LED。
由于这样进行控制,所以在实施例7的光源驱动电路7中,发光元件12和112交替地点亮,可以被观测为连续点亮的光源。另外,在实施例7的光源驱动电路7中,通过控制控制信号CK1和控制信号CK2使得能够观测为亮灭光源,而能够使光源的亮灭变化。即,例如具有可以使显示的种类多样化的效果。另外,在实施例7的光源驱动电路7中,针对一个电源使用多个在实施例1的光源驱动电路1中使用的电路,因此能够更自由地控制光源的发光状态,不使电源休止也能够得到可以有效利用的效果。
在实施例7的光源驱动电路7中,也可以不使用恒流电路20,但为了对驱动用电容器14和114进行适当的充电,或者为了提高驱动用电容器的可靠性,理想的是使用恒流电路20。
另外,在实施例7的光源驱动电路7中,具有2个由第一开关、第二开关、驱动用电容器和发光元件构成的电路,但也可以构成为具有3个或以上的电路。
实施例7的光源驱动电路7对实施例1的光源驱动电路1进行了改进,但也可以将这样的改进点应用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另外,在具有这样的改进点的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得到与实施例7的光源驱动电路7一样的效果。
图12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的FSC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
图12所示的FSC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76由以下部分构成:液晶板66、导光板68、液晶板66的驱动控制电路78、用于将液晶板66和驱动控制电路78连接起来的连接布线部件(例如挠性电路基板(FPC)、扁平电缆或电线)77、R色的LED70和73、G色的LED71和74、B色的LED72和75、电源、恒流电路、驱动用电容器、由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控制部件等构成的LED控制电路80、连接布线部件79等。在此,导光板68、LED70~75、连接布线部件79和控制电路80构成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或照明装置。但是,也可以包含其他结构,或除去一部分结构而作为光源驱动电路。使用了这样的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的FSC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76可以使用小型、高效率的电源,特别适合于便携用的装置。
图13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的信息设备。
图13所示的作为信息设备的便携电话81的显示部件82就是使用了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的FSC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对于具有这样的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的FSC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电源噪声小并且稳定,所以特别适合于便携电话、电视机等需要接收的信息设备。

Claims (19)

1.一种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部件;
光源部件;
用于充电来自上述电源部件的电荷的充电部件;
将上述充电部件与上述电源部件或上述光源部件连接起来的切换部件;
控制部件,它对上述切换部件进行控制,使得将上述充电部件和上述电源部件连接起来使上述充电部件充电,切离上述电源部件和上述光源部件并且将上述充电部件和上述光源部件连接起来而通过上述充电部件使上述光源部件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将包含将上述充电部件和上述电源部件连接起来使上述充电部件充电的期间的非发光期间设置得比使上述光源部件发光的发光期间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换部件具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上述电源部件经由上述第一开关与上述充电部件连接,上述光源部件经由上述第二开关与上述充电部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开关和上述第二开关分别具有控制端子,
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第一开关和上述第二开关根据从上述控制部件向上述各控制端子施加的控制信号而周期交替地成为导通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源部件具有恒流电路,
上述电源部件经由上述恒流电路对上述充电部件进行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充电部件具有驱动用电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部件具有发光二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部件包含具有第一发光颜色的第一光源、具有第二发光颜色的第二光源和具有第三发光颜色的第三光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换部件具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
上述电源部件经由上述第一开关与上述充电部件连接,上述第一光源经由上述第二开关与上述充电部件连接,上述第二光源经由上述第三开关与上述充电部件连接,上述第三光源经由上述第四开关与上述充电部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开关、上述第二开关、上述第三开关和上述第四开关分别具有控制端子,
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第一开关、上述第二开关、上述第三开关和上述第四开关根据从上述控制部件向上述各控制端子施加的控制信号,周期交替地成为导通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源部件具有恒流电路,
上述电源部件经由上述恒流电路对上述充电部件进行充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部件包含具有第一发光颜色的第一光源、具有第二发光颜色的第二光源和具有第三发光颜色的第三光源,
上述充电部件具有与上述第一光源对应的第一驱动电容器、与上述第二光源对应的第二驱动电容器、与上述第三光源对应的第三驱动电容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换部件具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和第六开关,
上述电源部件经由上述第一开关与上述第一驱动电容器连接,上述电源部件经由上述第二开关与上述第二驱动电容器连接,上述电源部件经由上述第三开关与上述第三驱动电容器连接,上述第一光源经由上述第四开关与上述第一驱动电容器连接,上述第二光源经由上述第五开关与上述第二驱动电容器连接,上述第三光源经由上述第六开关与上述第三驱动电容器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和第六开关分别具有控制端子,
进行控制使得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和第六开关根据从上述控制部件向上述各控制端子施加的控制信号,周期交替地成为导通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源部件具有恒流电路,
上述电源部件经由上述恒流电路对上述第一驱动电容器、上述第二驱动电容器和上述第三驱动电容器进行充电。
16.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了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了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
18.一种场序彩色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了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
19.一种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使用了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驱动电路。
CNB2005800047276A 2004-02-12 2005-02-10 光源驱动电路、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场序彩色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信息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65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4338/2004 2004-02-12
JP2004034338 2004-02-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8718A true CN1918718A (zh) 2007-02-21
CN100426543C CN100426543C (zh) 2008-10-15

Family

ID=34857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472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6543C (zh) 2004-02-12 2005-02-10 光源驱动电路、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场序彩色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信息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71180A1 (zh)
JP (1) JPWO2005078810A1 (zh)
CN (1) CN100426543C (zh)
WO (1) WO200507881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308B (zh) * 2007-02-26 2010-06-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单元、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46396A (zh) * 2012-05-09 2012-08-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背光驱动电路、液晶显示装置及一种驱动电路
US8704449B2 (en) 2012-05-09 2014-04-2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ED backlight driving circu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circui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28718B1 (ko) * 2005-02-26 2006-09-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Led구동장치
JP4762651B2 (ja) * 2005-09-12 2011-08-31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液晶バックライト用調光回路
EP1964446A1 (en) * 2005-12-16 2008-09-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ed lighting device
JP2007173697A (ja) * 2005-12-26 2007-07-05 Denso Corp 発光ダイオード駆動装置
JP2007189103A (ja) * 2006-01-13 2007-07-26 Denso Corp 発光ダイオード駆動装置
JP4595867B2 (ja) * 2006-03-31 2010-12-0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の駆動装置、発光素子の駆動方法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5561820B2 (ja) * 2006-05-18 2014-07-30 トムソン ライセンシング 発光素子を制御する回路、およびその回路を制御する方法
JP5032166B2 (ja) * 2007-03-15 2012-09-26 株式会社東芝 発光素子駆動回路
EP2359740A4 (en) * 2008-12-19 2015-12-23 Olympus Corp DEVICE FOR INTRODUCING IN THE BODY OF A PATIENT
US8094102B2 (en) * 2009-01-18 2012-01-10 Apa Electronic Co.,Ltd. Single full-color LED with driving mechanism
KR101287706B1 (ko) * 2011-09-26 2013-07-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Led 구동 장치
JP6070918B2 (ja) * 2011-12-26 2017-02-01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点灯制御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JP2017098026A (ja) * 2015-11-20 2017-06-01 浩一 本田 照明装置
EP3342258B1 (en) * 2015-12-01 2019-06-05 Signify Holding B.V. Coded light modulation arrangement
JP7303047B2 (ja) * 2019-06-27 2023-07-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色度ばらつき補正方法
JP2021148784A (ja) 2020-03-16 2021-09-27 旭化成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ガス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EP4089999A1 (de) * 2021-05-11 2022-11-16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omogenen ausleuchtung von bilder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19299B2 (ja) * 1995-09-29 2005-02-0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の駆動回路
JP4260986B2 (ja) * 1999-06-11 2009-04-30 Tdk株式会社 電流駆動回路
JP2001092391A (ja) * 1999-09-22 2001-04-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太陽電池サインシステム
JP3696839B2 (ja) * 2001-03-14 2005-09-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US6611000B2 (en) * 2001-03-14 2003-08-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ighting device
JP2002289374A (ja) * 2001-03-27 2002-10-04 Seiko Epson Corp 光源及び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419369B2 (ja) * 2002-07-25 2010-02-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308B (zh) * 2007-02-26 2010-06-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单元、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46396A (zh) * 2012-05-09 2012-08-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背光驱动电路、液晶显示装置及一种驱动电路
US8704449B2 (en) 2012-05-09 2014-04-2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ED backlight driving circu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circu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5078810A1 (ja) 2005-08-25
JPWO2005078810A1 (ja) 2007-10-18
CN100426543C (zh) 2008-10-15
US20070171180A1 (en) 2007-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18718A (zh) 光源驱动电路、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场序彩色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信息设备
CN1278297C (zh) 对光学元件的亮度数据具有初始化功能的显示器
CN102214432B (zh) 电源管理与控制模块以及液晶显示器
US6359392B1 (en) High efficiency LED driver
TWI532408B (zh) 開關電源之控制電路、控制方法及使用其之發光裝置以及電子機器
KR101751162B1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d 백라이트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1051444A (zh) 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装置以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器
CN1510824A (zh) 直流-交流变换装置及其控制器ic
CN1941052A (zh) 驱动电路和使用该驱动电路的电子设备
CN1596054A (zh) 发光控制电路
JP2004006533A (ja) 発光素子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携帯装置
CN1499248A (zh) 液晶显示器的反相器
CN1670792A (zh) 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及具备发光元件的便携设备
TW200822800A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driver and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101059609A (zh) 驱动液晶显示组件的方法
CN103547006A (zh) 发光元件点亮装置和使用该发光元件点亮装置的照明器具
US20130002162A1 (en) Led backlight driving circuit
CN1848221A (zh) 电子电路、其驱动方法、电光学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2833909A (zh) 发光装置和具有发光装置的照明设备
KR20170126561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그것의 구동 방법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877675A (zh) 发光板的驱动装置以及驱动方法
CN1591534A (zh) 用于真空荧光显示器的电源电路
CN202334999U (zh) 一种led驱动装置
CN100490601C (zh) 显示装置的光源驱动设备
US10446090B2 (en) LED backlight driving circu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