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6835A -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16835A CN1916835A CNA2006101088405A CN200610108840A CN1916835A CN 1916835 A CN1916835 A CN 1916835A CN A2006101088405 A CNA2006101088405 A CN A2006101088405A CN 200610108840 A CN200610108840 A CN 200610108840A CN 1916835 A CN1916835 A CN 19168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envelope ridge
- original copy
- ri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950 f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KNMAVSAGTYIFJF-UHFFFAOYSA-N 1-[2-[(2-hydroxy-3-phenoxypropyl)amino]ethylamino]-3-phenoxypropan-2-ol;dihydro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Cl.C=1C=CC=CC=1OCC(O)CNCCNCC(O)COC1=CC=CC=C1 KNMAVSAGTYIFJ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91008695 photoreceptor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23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406668 Loxodonta cyclot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24 printm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7/00—Manufacturing bookbinding cases or covers of books or loose-leaf bind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19/00—Multi-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books
- B42C19/06—Multi-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books starting with web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38—Devices for collating sheet copy material, e.g. sorters, control, copies in staples form
- G03G15/6541—Binding sets of sheets, e.g. by stapling, glue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OOKS, FILING APPLIANCES OR THE LIKE
- B42P2221/00—Books or filing appliances with additional arrangements
- B42P2221/02—Books or filing appliances with additional arrangements with indicat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OOKS, FILING APPLIANCES OR THE LIKE
- B42P2261/00—Manufacturing; Forming
- B42P2261/04—Producing books by printing sheets in following order, e.g. for ordering via the Interne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919—Special copy medium handling apparatus
- G03G2215/00936—Bookbind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设定作为原稿页数据中的封脊的打印位置的封脊对齐位置。根据所设定的封脊对齐位置,计算在上述打印用纸上打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打印在打印用纸上的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利用由应用程序生成的文档数据进行装订打印的装订系统。在该装订系统中,由打印设备进行文档数据和用作其封皮的封皮原稿的打印指示。而且,作为该装订系统,使用所打印的原稿文档及其封皮原稿联机地进行粘接、裁切等各种装订处理。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 155152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在对包封装订封皮的打印中考虑到封脊的宽度而将打印对象的文档数据相对于封脊宽度靠近左、中、右并控制打印位置从而实现包封装订的装订系统。
但是,在现有例中,在进行包封装订之前,用户必须事先考虑与用纸类别和张数对应的封脊宽度并登录封脊的数据。而不具备专门知识的用户,当输入原稿数据时,大多是输入带有适当大小的封脊的封皮数据。而且,用户大多数并不那么注意在封脊上打印的数据。
另外,在近年来的打印品中,大多是将封面和封脊以一系列的背景色着色而仅将封底涂以另外的背景色、或与之相反、将封底和封脊以一系列的背景色着色而仅将封面涂以另外的背景色。在这种情况下,打印色不同的部分,例如,最好是,在前者的情况下,在由装订机折叠包封时将封脊和封底之间划分开,在后者的情况下,在由装订机折叠包封时将封脊和封面之间划分开。
另外,折叠位置虽然重要,但如日本特开2004-155152号公报所述,由图像形成设备的装订处理部进行折叠位置的定位的设备很少,图像形成设备的装订处理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制作成本增加。因此,现有的装订处理部,大多是由封皮用纸的图像形成位置的中心基准进行定位从而进行封皮的折叠包封处理。
因此,例如,在将装订处理装置的折叠包封位置固定在用纸的中央的情况下,将使封脊与打印用纸的中央相对应。所以,当打印色在封面和封脊上改变时,或当打印色在封脊和封底上改变时,像以往一样,存在着必须考虑封脊宽度并预先准备原稿数据因而使用户的负担增大的问题。
另外,日本特开2004-155152号公报,在将打印数据发送到图像形成设备之前,没有考虑主计算机的布局应用程序(也称为拼版应用程序)中的打印原稿的设计。此处,日本特开2004-155152号公报,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具有简单地将封面部、封脊部和封底部打印在相应位置的结构。
因此,即使在不要求严密的设计的情况下,也必需由操作人员考虑封脊宽度和用作封脊的用纸的折叠位置并以手动的方式调整原稿的打印位置。而且,由于必需生成考虑了封脊宽度的封皮原稿,即使在不要求严密的设计的情况下,对原稿的设计方法也产生了限制。
进一步,在布局应用程序中,当在确定了封脊原稿后变更用于打印的用纸、或进行原稿的追加或删除时,将产生封脊的原稿宽度不够、超出范围、位置偏移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高效且容易地实现装订打印对象的原稿打印位置设定和调整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具有以下的结构。即,
在计算打印在封皮用打印用纸上的封皮用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的信息处理设备中,包括;
设定装置,设定指示原稿页数据中的封脊与上述打印用纸的折叠位置对齐的位置的封脊对齐位置;
计算装置,根据由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封脊对齐位置,计算在上述打印用纸上打印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
另外,最好还包括存储关于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文档信息的存储装置,
上述计算装置,根据从上述存储装置中的文档信息得到的上述封脊的宽度信息和上述打印用纸的宽度信息、以及由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封脊对齐位置,计算在上述打印用纸上打印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
另外,最好是,作为可以设定为封脊对齐位置的选项,上述设定装置具有上述封脊的中央、一边的第1端部、或另一边的第2端部。
另外,最好是,上述设定装置还包括位置指定装置,指定作为上述原稿页数据中的基准的基准位置,
上述计算装置,计算在上述打印用纸上打印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以使上述封脊对齐位置与上述基准位置相符合。
另外,最好是,上述设定装置还包括封脊范围指定装置,指定上述原稿页数据中的封脊范围,
当由上述封脊范围指定装置指定封脊范围时,上述计算装置,根据上述封脊范围的两端位置和由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封脊对齐位置,计算在上述打印用纸上打印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
另外,最好是,上述设定装置还包括分割装置,当由上述封脊范围指定装置指定封脊范围时,根据该封脊范围分割上述原稿页数据,
上述计算装置,根据由上述分割装置得到的上述原稿页数据的封面部分、封脊部分和封底部分、以及由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封脊对齐位置,计算在上述打印用纸上打印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
另外,最好是,上述设定装置还包括指示装置,用于使上述封脊范围指定装置的指定有效。
另外,最好是,上述设定装置还包括拼接装置,将包含封面、封脊、封底中至少1个的原稿页数据的任意数据组合拼接,从而生成具有封面、封脊、封底的系列的原稿页数据。
另外,最好是,上述位置指定装置,根据上述封脊对齐位置和关于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文档信息,设定初始状态下的上述基准位置。
另外,最好是,上述封脊范围指定装置,根据上述封脊对齐位置和关于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文档信息,指定初始状态下的上述封脊范围。
另外,最好是,上述设定装置还包括封脊范围指定装置,指定上述原稿页数据中的封脊范围,
上述计算装置还包括变倍率装置,当由上述封脊范围指定装置指定的假想的假想封脊范围、与从关于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文档信息得到的实际的实际封脊范围不同时,改变上述假想封脊范围的封脊部分的倍率,以使其与上述实际封脊范围相符合,
上述计算装置,根据由上述变倍率装置改变了倍率的封脊部分和由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封脊对齐位置,计算在上述打印用纸上打印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
另外,最好是,上述设定装置还包括封脊范围指定装置,指定上述原稿页数据中的封脊范围,
上述计算装置,还包括涂色装置,当由上述封脊范围指定装置指定的假想的假想封脊范围、与从关于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文档信息得到的实际的实际封脊范围不同时,用预定颜色对上述假想封脊范围和上述实际封脊范围间的空白部分进行涂色,
上述计算装置,根据由上述假想封脊范围的封脊部分、由上述涂色装置涂色后的空白部分和由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封脊对齐位置,计算在上述打印用纸上打印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
另外,最好是,还包括输出装置,当由上述计算装置计算的打印位置和从关于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文档信息得到的打印位置之差大于等于预定值时,输出通知该情况的警告信息。
另外,最好是,上述计算装置还包括封脊宽度计算装置,根据从关于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文档信息得到的正文的用纸张数、使用用纸、上述正文的纸厚信息,计算原稿页数据中的封脊的宽度信息,
上述计算装置,根据由上述封脊宽度计算装置计算的上述封脊的宽度信息和由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封脊对齐位置,计算在上述打印用纸上打印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
另外,最好是,上述述封脊宽度计算装置,根据上述文档信息的变更,重新计算上述封脊的宽度信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的结构。即,
在计算打印在封皮用打印用纸上的封皮用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中,包括;
设定步骤,设定表示上述原稿页数据中的封脊与上述打印用纸的折叠位置对齐的打印位置的封脊对齐位置;
计算步骤,根据在上述设定步骤中设定的封脊对齐位置,计算在上述打印用纸上打印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进行的说明得到明确,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在所有的图中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附图说明
插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该说明一起用于阐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文档处理系统的软件结构的图。
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文档处理系统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1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可用作打印机的复印设备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文档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2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由装订单元附装封皮的包封装订的动作的图。
图2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由装订单元附装封皮的包封装订的动作的图。
图2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由装订单元附装封皮的包封装订的动作的图。
图2D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由装订单元附装封皮的包封装订的动作的图。
图2E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由装订单元附装封皮的包封装订的动作的图。
图2F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由装订单元附装封皮的包封装订的动作的图。
图2G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由装订单元附装封皮的包封装订的动作的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书式文件的数据格式的一例的图。
图4A、图4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书属性(文档设定信息)的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章属性(章设定信息)的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页属性(页设定信息)的例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作业传票的数据结构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订应用程序的操作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订属性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位置指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分割位置指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原稿打印位置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13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封面打印位置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13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封底打印位置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拼版处理的流程图。
图15A~图15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将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指定和封脊对齐位置设定在中央时的打印结果的例的图。
图16A~图16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将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指定和封脊对齐位置设定在左侧时的打印结果的例的图。
图17A~图17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将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指定和封脊对齐位置设定在右侧时的打印结果的例的图。
图18A~图18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定了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指定和封脊对齐位置(中央)、封脊范围指定时的打印结果的例的图。
图19A~图19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定了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指定和封脊对齐位置(左侧)、封脊范围指定时的打印结果的例的图。
图20A~图20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定了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指定和封脊对齐位置(中央)、封脊范围指定时的打印结果的例的图。
图21A~图21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定了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指定和封脊对齐位置(中央)、封脊范围指定时的打印结果的应用例的图。
图22A~图22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定了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指定和封脊对齐位置(中央)、封脊范围指定时的打印结果的应用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提供与利用文档数据进行装订打印时的包含封脊的原稿打印位置和原稿调整处理有关的编辑、指定功能的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由信息处理设备和打印机构成的系统中的信息处理文档处理技术。
[文档处理系统的概要]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文档处理系统中,由一般应用程序生成的数据文件,由电子原稿写程序(writer)变换为电子原稿文件。装订应用程序,提供对该电子原稿文件进行编辑的功能。
此外,在本例中,为了弄清由文档处理系统实现的各种功能,分别示出一般应用程序、电子原稿写程序、装订应用程序、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等各种功能,但提供给用户的软件包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作为将其组合后的应用程序或图形引擎来提供上述各种功能。
<文档处理系统的软件结构例>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文档处理系统的软件结构的图。
文档处理系统,由作为本发明的文档处理设备(信息处理设备)的最佳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00(以下,也称为主计算机)实现。
一般应用程序101,是提供字处理或电子表格、图像处理(photoretouch)、绘图或涂色、演示、文本编辑等各种功能的应用程序。该一般应用程序101,具有与在计算机100上运行的OS(操作系统)对应的打印功能。上述的一般应用程序101,当打印所生成的文档数据或图像数据等应用程序数据时,利用由OS提供的预定的接口(一般,称为GDI)。
即,一般应用程序101,为打印已生成的数据,对提供预定接口的OS的输出模块(未图示)发送取决于OS的预定格式的输出命令(称为GDI函数)。接收到输出命令的输出模块,将该输出命令变换为打印机等输出设备可处理的格式,并输出变换后的命令(称为DDI函数)。
输出设备可处理的格式,因设备的种类或厂家、机型等而不同,因此对每个设备提供用于对其进行控制的设备驱动程序。在OS中,利用该设备驱动程序进行命令的变换,生成打印数据并通过由JL(lobLanguage:作业语言)进行概括而生成打印作业。当作为OS采用了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时,作为上述的输出模块,相当于被称作GDI(Graphic Device Interface:图形设备接口)的模块。
电子原稿写程序102,是上述设备驱动程序的改进后的程序,是为实现本文档处理系统而提供的软件模块。但是,电子原稿写程序102,不是以特定的输出设备为目的,而是将输出命令变换为可以由后述的装订应用程序104或打印机驱动程序106处理的格式。由该电子原稿写程序102变换后的格式(以下,称为“电子原稿格式”),只要是可以用详细的格式表现以页为单位的原稿即可,并无特别的限制。在实质的标准格式内,例如,作为电子原稿格式,可以采用Adobe系统公司的PDF格式、或SVG格式等。
当由一般应用程序101利用电子原稿写程序102时,在指定了电子原稿写程序102作为用于输出的设备驱动程序后执行打印。但是,由电子原稿写程序102生成的未经其他处理的电子原稿文件,作为电子原稿文件还不具备完全的格式。
因此,将电子原稿写程序102指定为设备驱动程序的是装订应用程序104,因而在其管理下执行向应用程序数据的电子原稿文件的变换。装订应用程序104,将由电子原稿写程序102生成的新的不完全的电子原稿文件完成为具备了后述的格式的电子原稿文件。
以下,当需要明确地识别这一点时,将由电子原稿写程序102生成的文件称为电子原稿文件,将由装订应用程序104赋予了结构的电子原稿文件称为书式文件。另外,特别是,当不需要区别时,将由应用程序生成的文档文件、电子原稿文件和书式文件都称为文档文件(或文档数据)。
这样,将电子原稿写程序102指定为设备驱动程序,并由一般应用程序101打印其应用程序数据。由此,应用程序数据,被变换为以由一般应用程序101定义的页(以下,称为“逻辑页”或“原稿页”)为单位的电子原稿格式。而且,该电子原稿格式的应用程序数据,作为电子原稿文件103存储在硬盘等存储介质内。
此外,硬盘,既可以是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文档处理系统的计算机所备有的本地驱动器,当与网络连接时也可以是网络上所提供的驱动器。
另外,当一般应用程序101本身具有生成电子原稿格式的数据的能力时,无需指定电子原稿写程序102执行打印。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由一般应用程序101本身生成的电子原稿格式的数据在装订应用程序104的管理下将应用程序数据变换为电子原稿文件。
装订应用程序104,读入电子原稿文件或书式文件103,并为使用者提供用于对其进行编辑的功能。但是,装订应用程序104,不提供对各页的内容进行编辑的功能,而是提供用于对以页为最小单位构成的后述的章或书的结构进行编辑的功能。
当打印由装订应用程序104编辑后的书式文件103时,由装订应用程序104起动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105。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105,是与装订应用程序104一起安装在计算机内的程序模块。该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105,是当打印由装订应用程序104利用的文档(书式文件)时,为了向打印机驱动程序106输出描绘数据而使用的模块。
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105,为从硬盘读出所指定的书式文件103,并以其中记述的格式打印各页,生成适合于OS的输出模块的输出命令并将其输出到输出模块。这时,将用作输出设备的打印机107的打印机驱动程序106指定为设备驱动程序。输出模块,用所指定的打印机107的打印机驱动程序106将接收到的输出命令变换为可以由打印机107解释并执行的设备命令。然后,将设备命令发送到打印机107,由打印机107将与设备命令对应的图像打印在打印用纸上。
另外,当打印机107可以直接解释电子原稿格式时,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105,向打印机107发送电子原稿格式和打印指示。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105,从硬盘读出所指定的书式文件103。然后,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105,为以书式文件103中记述的格式打印各页,生成适合于打印机107的设备命令,并将其输出到输出模块。输出模块,将设备命令发送到打印机107,由打印机107将与设备命令对应的图像打印在打印用纸上。
<文档处理系统的硬件结构例>
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文档处理系统的硬件结构的图。
在图1B中,100是主计算机,备有CPU201。CPU201,根据存储在ROM203的程序用ROM203b或外部存储器211内的文档处理程序(应用程序)、打印处理关联程序等程序执行处理。在该处理中,包括图形、图像、字符、表(包含表计算等)之类的构成要素混在一起的文档处理。进一步,CPU201,对由主计算机100内的系统总线204连接的各设备进行集中控制。
在ROM203的程序用ROM203b或外部存储器211内,还存储着BIOS、或作为CPU201的控制程序的操作系统程序(以下,称OS)等程序。另外,在ROM203的字体用ROM203a或外部存储器211内,存储着文档处理时使用的字体数据等数据。而且,在ROM203的数据用ROM203c或外部存储器211内,存储进行文档处理等各种处理时使用的各种数据。
202是RAM,起着CPU201的主存储器、工作区等的作用。205是键盘控制器(KBC),控制来自键盘(KB)209的键输入或来自定位设备(未图示)的命令输入。206是CRT控制器(CRTC),控制CRT显示器(CRT)210的显示。此外,也可以用LCD控制器和LCD取代CRT控制器206和CRT显示器210。
207是磁盘控制器(DKC),控制硬盘(HD)、软(注册商标)盘(FD)等外部存储器211的存取。该外部存储器211,存储引导程序、各种应用程序、字体数据、用户文件、编辑文件、打印控制命令生成程序(以下,称打印机驱动程序)等的各种数据。
208是打印机控制器(PRTC),通过预定的双向接口(接口)21与打印机107连接,执行与打印机107的通信控制处理。在双向接口的例中,有USB接口、IEEE1394接口、无线LAN接口等。
此外,CPU201,例如,通过执行对在RAM202上设定的显示信息RAM的轮廓字体的展开(光栅化)处理并提供GUI,可以实现CRT210上的WYSIWYG(所见即所得)。另外,CPU201,根据由CRT210上的鼠标器光标(未图示)等指示的命令,将所登录的各种窗口打开,执行各种数据处理。用户在执行打印时,将关于打印设定的窗口(操作画面)打开,进行打印机的设定、或包含打印模式选择的对打印机驱动程序的打印方法的设定。
在打印机(打印设备)107中,312是打印机CPU,打印机CPU312,对由打印机控制部1000内的系统总线315连接的各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另外,打印机CPU312,通过打印部接口(I/F)316,将作为输出信息的图像信号输出到打印部(打印机引擎)317。此外,该输出,基于存储在ROM313的程序用ROM313b或外部存储器314内的控制程序等程序进行。
在ROM313的程序用ROM313b内,存储着打印机CPU312的控制程序等程序。另外,在ROM313的字体用ROM313a内,存储着生成上述输出信息时使用的字体数据等数据。而且,当打印机没有硬盘(HD)、IC卡等外部存储器314时,将主计算机100上使用的信息等存储在ROM313的数据用ROM313c内。
打印机CPU312,可以通过输入部318进行与主计算机100的通信处理,并构成为可以将打印机107内的状态信息等各种信息通知主计算机100。319是起着打印机CPU312的主存储器、工作区等的作用的RAM。该RAM319,构成为可以由与增设端口(未图示)连接的可选RAM扩展存储器容量。
此外,RAM319,用于输出信息展开区域、环境数据存储区域、NVRAM等。外部存储器314,由存储器控制器(MC)320控制存取。外部存储器314,作为可选件连接,用于存储字体数据、仿真程序、格式数据等数据。另外,321是操作部,由用于实现对打印机107的各种操作的操作面板或开关、LED显示器等构成。
另外,外部存储器314并不限定于1个,也可以备有至少1个以上,并构成为可以连接多个除内置字体外的可选字体卡、存储了解释不同语言系统的打印机控制语言的程序的外部存储器。进一步,也可以具有NVRAM并使其存储来自操作部321的打印模式设定信息。
以下,用图1C说明可以用作图1B的打印机107的复印设备的结构。
图1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可用作打印机的复印设备的结构的剖面图。
如图1C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复印设备,由读出部7001、打印部7002和装订单元7230构成。以下,说明读出部7001的结构和动作。此外,打印部7002的结构和装订单元7230的结构和动作将在下文中说明。
在图1C所示的读出部7001中,7101是原稿供入装置,装载在该原稿供入装置7101上的原稿,一张一张地依次输送到原稿台玻璃台面7102上。当原稿输送到原稿台玻璃台面7102的预定位置时,读出部7001的灯7103点亮,且使扫描单元7104移动而照射原稿。原稿的反射光,通过反射镜7105、7106、7107、透镜7108输入到CCD图像传感部7109(以下,称CCD)。
[打印部7002的说明]
在图1C的打印部7002中,7201是曝光控制部,将输入到打印部7002的图像信号变换为调制后的光信号并通过反射镜7207照射感光体7211。由该反射光在感光体7211上生成的潜像,由显影器7212进行显影。将上述显影像的前端与时刻对准后由记录纸装载部7214、7215、7225、7226、手动供纸部7227的任何一个输送记录纸,并由转印部7216将上述显影像转印到记录纸上。
然后,转印了显影像的记录纸,在由定影部7217对记录纸进行了定影后,通过输送方向切换构件7220,导向排纸辊7219的方向,通过排纸传感器7218并由排纸辊7219向装订单元7230排纸。
由定影部7217定影后的输出用纸,在输送到排纸辊7219一次后,将用纸的输送方向反向并通过输送方向切换构件7220输送到再次供纸用被记录纸装载部7221。当准备好下一张原稿时,与上述工序同样地读取原稿图像,但由再次供纸用被记录纸装载部7221对记录纸进行供纸,因此,可以在同一输出纸的正面、背面输出2个原稿图像。
之后,从排纸辊7219输出的记录纸,被移送到装订单元7230。装订单元7230,是可以对从打印部7002打印输出的记录纸执行粘接装订处理(包封装订处理)的后处理装置。
装订单元7230,根据处理内容变更记录纸的走纸方向从而进行后处理。当冲孔功能起动时,控制方向变更构件7232、7235将记录纸导向冲孔单元7290,以便由冲孔单元7290进行冲孔。
同样,当钉缀功能起动时,也控制方向变更构件7232、7235,以便由钉缀单元7280进行钉缀。钉缀单元7280,进行与钉缀的种类对应的钉缀操作。由冲孔单元7290、钉缀单元7280处理后的记录纸,被排送到排纸托盘7256上。
另外,当粘接装订功能起动时,通过控制方向变更构件7232、7235,将记录纸导向粘接单元7300。而由粘接单元7300粘接装订后的记录纸,被排送到排纸托盘7257上。
进而,在不进行冲孔单元7290、钉缀单元7280、粘接单元7300的各后处理时,记录纸被排出到排纸托盘7257。
在排纸托盘7256、7257上,设有可以检测所排出的记录纸的装载量等的传感器(未图示),根据该传感器的检测结果,CPU电路部7122,可以判断有无可能向排纸托盘进行排纸。
以下,用图1D说明主计算机的功能结构。
图1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主计算机的功能结构的图。
设定部501、计算部502、存储部503和输出部504,由装订应用程序104等的各种程序实现。
设定部501,设定表示原稿页数据中的封脊的与打印用纸的折叠位置对齐的位置的封脊对齐位置。在设定部501中,位置指定部501a,指定作为原稿页数据中的基准的基准位置。封脊范围指定部501b,指定原稿页数据中的封脊范围。指示部501c,进行用于使封脊范围指定部501b的指定有效的指示。分割部501d,当指定封脊范围时,根据该封脊范围分割上述原稿页数据。拼接部501e,通过将包含封面、封脊、封底的至少1个的原稿页数据的任意数据组合拼接,生成具有封面、封脊、封底的系列原稿页数据。
计算部502,根据所设定的封脊对齐位置,计算在打印用纸上打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在计算部502中,变倍率部502a,当所指定的假想的假想封脊范围与从关于原稿页数据的文档信息得到的实际的实际封脊范围不同时,改变假想封脊范围的封脊部分的倍率以使其与实际封脊范围相符合。涂色部502b,当所指定的假想的假想封脊范围与从关于原稿页数据的文档信息得到的实际的实际封脊范围不同时,用预定颜色对上述假想封脊范围和上述实际封脊范围间的空白部分进行涂色。封脊宽度计算部502c,根据从关于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文档信息得到的正文的用纸张数、使用用纸、上述正文的纸厚信息,计算原稿页数据中的封脊的宽度信息。
存储部503,存储关于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文档信息。
输出部504,当所计算的打印位置和从关于原稿页数据的文档信息得到的打印位置之差大于等于预定值时,输出通知该情况的警告信息。
以下,用图2A~图2G说明由装订单元7230附装封皮的包封装订的动作。
图2A~图2G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由装订单元附装封皮的包封装订的动作的图。
此外,在图2A~图2C中,用粗线示出记录纸7701,但只是用于指明纸的位置的一种表示,记录纸7701为1张。另一方面,在图2D~图2G中,中间纸7801表示用纸束。
如图2A所示,方向变更构件7232,改变方向以将记录纸7701引导到记录纸通路7233。并且,由辊7270、7271输送记录纸7701。接着,如图2B所示,方向变更构件7235,变更方向以将记录纸7701引导到堆积部7236。之后,如图2C所示,将记录纸7701收纳在堆积部7236内。同样地,将包封装订的中间纸全部收放在堆积部7236内。
接着,如图2D所示,输送包封装订的封皮7802。使方向变更构件7232改变方向以将封皮引导到封皮通路7234。转动辊7243、7239以使封皮的一半的位置到达辊7243和辊7239之间的一半的位置。此处,装订单元7230,识别出正在处理中的用纸的尺寸,因此可以控制辊7243、7239的转数以使记录纸的中央到达辊7243和辊7239之间的一半的位置。
这时,通过使粘接单元7300从跟前向纵深移动,对记录纸进行粘接。粘接单元7300,如图1C所示,由浆糊部7301、加热部7302、传感部7303构成。于是,通过由加热部7302将固态的浆糊加热到预定温度即可进行粘接。这时,由传感部7303检测温度,并进行控制以使浆糊不会上升到预定温度以上。
接着,将完成了粘接的中间纸与封皮粘接。
如图2E所示,粘接单元7300,通过转动辊7237和7238而退避到预定的位置,并使辊7272和7273转动。以便将中间纸7801向下方移动。直到中间纸7801碰到封皮的位置,使辊7272和7273停止转动。在该状态下放置预定的时间,按以上方式进行粘接。此时,为了折叠封皮,使折叠构件7277动作,将封皮折叠包封。
此处,如果折叠构件7277动作时张数少,则将使封皮产生“折皱”或“破损”。而如装订的张数多,则不能收纳到堆积部7236内。因此,当进行包封装订时,必须限制最小可处理张数和最大可处理张数。
另外,折叠构件7277,只要是大于等于最小可处理张数、小于等于最大可处理张数的原稿,通过在折叠包封封皮时施加压力,就可以按照与原稿的厚度对应的封脊宽度进行折叠。
接着,如图2F所示,为了将处在粘接位置的构件7242移开并使粘接后的装订本的端部对齐,移动构件7242将其引导到裁切端部的位置。这时,移动构件7274、7275,将装订本(将封皮7802与中间纸7801粘接后的装订本)放倒。
如图2G所示,通过使位置控制构件7252移动,控制微调转动台7255上的位置。装载到微调转动台7255上的装订本(将封皮7802与中间纸7801粘接后的装订本),通过从微调单元7247伸出的刀具7248的升降将端部裁切。微调转动台7255,可以旋转90度、180度从而将用纸的3边裁切。通过使位置控制构件7252向托盘7257的方向移动并使辊7249、7253、7251、7254转动,将裁切后的装订本排出到托盘7257上。
<电子原稿数据的格式例>
在详细地谈及装订应用程序104之前,先说明书式文件的数据格式。
书式文件,具有模仿了纸介质书籍的3层的层次结构。上位层称为“书”,模仿1本书,并定义关于该书的总体的属性。其下面的中间层,相当于书中所说的章,同样也称为“章”。对于各章,也可以定义每章的属性。下位层为“页”,相当于由应用程序定义的各页。对各页也可以定义每页的属性。在一本书中,可以包含多个章,而且,在每一章中,可以包含多个页。
图3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书式文件的数据格式的一例的图。
该例的书式文件中的书、章、页,由相当于各自的结点表示。一个书式文件,包含一本书。书和章是用于定义作为书的结构的概念,因此作为其实体包含所定义的属性值和对下位层的链接。页作为实体具有由应用程序输出的每页的数据。因此,页,除其属性值以外,还包含原稿页的实体(原稿页数据)和对各原稿页数据的链接。
此外,对纸介质等打印用纸输出时的打印页,有时包含多个原稿页。关于这种结构,不是由链接表示,而是表示为书、章、页各层次的属性。
在图3中,书式文件没有必要是1本完成了的书,因此一般化地将“书”记载为“文档”。
首先,文档,在最上位具有文档信息401,文档信息401,可以大致区分为402~404的3个部分。文档控制信息402,保持文档文件的文件系统中的路径名等信息。文档设定信息403,保持页布局等的布局信息和钉缀等打印设备的功能设定信息,与书的属性相当。章信息列表404,以列表形式保持构成文档的章的集合。列表保持的是章信息405。
章信息405,也可以大致区分为406~408的3个部分。章控制信息406,保持章的名称等信息。章设定信息407,保持该章特有的页布局和钉缀的信息,与章的属性相当。通过使每章具有设定信息,可以生成具有使第1章为2-UP布局、其他章为4-UP布局的复杂的布局的文档。页信息列表408,以列表形式保持构成各章的原稿页的集合。页信息列表408指示的是页信息数据409。
页信息数据409,也可以大致区分为410~412的3个部分。页控制信息410,保持在树上表示的页序号等信息。页设定信息411,保持页转动角或页的配置位置信息等信息,与原稿页的属性相当。页数据链接信息412,是与页对应的原稿数据。在该例中,页信息409不是直接具有原稿数据,而是只具有链接信息412,实际的原稿数据,是由页数据列表413保持的结构。
图4A、图4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书属性(文档设定信息403)的例的图。
通常,对于可与下位层重复定义的项目,优先采用下位层的属性值。因此,对于只包含在书属性中的项目,在书属性中定义的值是在书的全部范围内都有效的值。但是,对于与下位层重复的项目,具有作为在下位层没有定义时的既定值的含义。但是,在本例中,如后文所述,可以选择是否使下位层的属性值优先。此外,图示的各项目,不是具体地对应于1个项目,而是可以包含相关联的多个项目。
书属性所固有的项目,为打印方法、装订细节、封面/封脊/封底、索引纸、衬纸(split sheet)、分章符的6个项目。这些是在整本书的范围内定义的项目。作为打印方法属性,可以指定单面打印、两面打印、装订打印的3个值。所谓装订打印,是指将完成了骑马订装订、平订装订、穿线装订、无订线装订等打印的用纸折叠钉缀做成书。另外,作为装订打印,也可以指定包封装订打印。当作为装订细节属性指定了装订打印时,可以指定页翻开方向或构成用纸束的张数等。
封面/封脊/封底属性,当打印汇集成书的电子原稿文件时,包括附装用作封面、封脊、封底的用纸的指定和对附装的用纸的打印内容的指定。特别是,当作为装订打印指定了包封装订打印时,应附加封脊的属性。
索引纸属性,作为分章符,包括插入打印设备中另外准备的带标签(tab)的索引纸的指定和对索引(标签)部分的打印内容的指定。该属性,在使用插页机的打印设备中、或当可以使用多个供纸盒时是有效的,所述插页机具有将与打印用纸分开准备的用纸插入到所需位置的插页功能。这对衬纸属性也是同样的。
衬纸属性,作为分章符,包括对从插页机或者供纸盒供给的用纸的插入的指定,以及在插入衬纸时对供纸源的指定等。
分章符属性,包括在分章符处使用新的用纸、还是使用新的打印页的指定、还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指定等。单面打印时,新用纸的使用和新打印页的使用具有相同的含义。两面打印时,如果指定“新用纸的使用”,则连续的章不会打印在1张用纸上,但如果指定“新打印页的使用”,则有可能将连续的章打印在1张用纸的正反面上。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章属性(章设定信息407)的例的图。另外,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页属性(页设定信息411)的例的图。章属性和页属性的关系,也与书属性和下位层属性的关系相同。
关于章属性,章没有固有的项目,全部与书属性重复。因此,通常如果章属性中的定义与书属性中的定义不同,则使由章属性定义的值优先。但是,在本例中,如后文所述,可以选择是否使下位层的属性值优先。
仅在书属性和章属性中共有的项目,有用纸尺寸、用纸方向、N-up打印指定、放大缩小、排纸方法的5个项目。其中,N-up打印指定属性,是用于指定1个打印页所包含的原稿页数的项目。作为可指定的配置,有1×1或1×2、2×2、3×3、4×4等。排纸方法属性,是用于指定是否对所排出的用纸进行钉缀处理的项目,该属性的有效性,取决于所使用的打印设备是否具有钉缀功能。
页属性所固有的项目,有页转动指定、缩放(zoom)、配置位置、注释、页分割等。页转动指定属性,是用于指定将原稿页配置在打印页上时的转动角度的项目。缩放属性,是用于指定原稿页的变倍率的项目。变倍率,将假想逻辑页区域的尺寸指定为100%。所谓假想逻辑页区域,是当根据N-up等的指定配置原稿页时1个原稿页所占有的区域。例如,如果是1×1,则假想逻辑页区域相当于1个打印页的区域。如果是1×2,则是将1个打印页的各边缩小到约70%后的区域。
作为对书属性、章属性、页属性的共有的属性,有水印属性和页眉/页脚属性。水印,是重叠地打印在由应用程序生成的数据上的另外指定的图像或字符串等的信息。页眉/页脚,是分别打印在各页的上空白和下空白的水印。但是,对页眉/页脚备有可由页序号或日期时间等信息、且可由变量指定的项目。
此外,可由水印属性和页眉/页脚属性指定的内容,章和页是共同的,但书与其不同。在书中,可以设定水印或页眉/页脚的内容。而且,可以对整本书指定打印什么样的水印或页眉/页脚。另一方面,对于章或页,可以指定在该章或页上是否打印书中所设定的水印或页眉/页脚。
<本实施方式的文档处理系统的操作步骤例>
(书式文件的编辑例)
对于电子原稿文件,可以对章和页进行如下的编辑操作。
(1)新追加
(2)删除
(3)复制
(4)剪切
(5)粘贴
(6)移动
(7)章名称变更
(8)页序号名称修改
(9)封皮插入
(10)衬纸插入
(11)索引纸插入
(12)对各原稿页的页布局
除此以外,还可以进行将暂时执行的编辑操作取消的操作、或将取消了操作再重作一次的操作。利用这些编辑功能,例如,可以进行多个书式文件的综合、书式文件内章或页的重新配置、书式文件内章或页的删除、原稿页的布局变更、衬纸或索引纸的插入等编辑操作。
当进行这些编辑操作时,操作结果反映在图4A~图6所示的属性上或反映在书式文件的结构上。例如,如果进行空白页的新追加操作,则将空白页插入到所指定的部位。该空白页,作为原稿页处理。另外,如果变更对原稿页的布局,则其变更内容反映在打印方法或N up打印、封面/封脊/封底、索引纸、衬纸、分章符等属性上。
以下,详细地示出本例中的编辑时的显示和操作例。
(书式文件的输出例)
按如上方式生成、编辑的书式文件,以打印输出作为最终目的。当使用者从装订应用程序104的UI(用户界面)画面(操作画面:图8)选择文件菜单并从中选择打印时,由指定的输出设备打印输出。
这时,首先,装订应用程序104,根据当前打开的书式文件生成作业传票并传送到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105。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105,将作业传票变换为OS的输出命令、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的GDI命令,并将其发送到输出模块、例如GDI。输出模块,由所指定的打印机驱动程序106生成适合于设备的命令并发送到该设备。
即,输出模块的图形引擎,将为每个打印设备准备的打印机驱动程序106从外部存储器211器装入RAM202,并对打印机驱动程序106设定输出。然后,输出模块,从接收到的GDI(Graphic Device Interface:图形设备接口)函数变换为DDI(Device Driver Interface:设备驱动程序接口)函数,并向打印机驱动程序106输出DDI函数。
打印机驱动程序106,根据从输出模块接收到DDI函数,变换为打印机可识别的控制命令、例如PDL(Page Description Language:页面描述语言)。变换后的打印机控制命令是这样的结构,作为打印数据通过由OS装入到RAM202内的系统假脱机程序并经由接口21输出到打印机107。
此处,作业传票,是具有以原稿页为最小单位的结构的数据。作业传票的结构,定义有原稿页在用纸上的布局。对每1项作业发出1个作业传票。
因此,首先,在最上位有称为文档的结点,并定义有整个文档的属性、例如两面打印/单面打印等属性。在其下边,是用纸结点,包含要使用的用纸的标识符或打印机的供纸口的指定等属性。
各用纸结点,包括用该用纸打印的片材(sheet)的结点。1张片材相当于1张用纸。打印页(物理页)归属于各片材。如果是单面打印,则1个物理页归属于1张片材。而如果是两面打印,则2个物理页归属于1张片材。配置在物理页上的原稿页,归属于各物理页。另外,作为物理页的属性,包含原稿页的布局。
此处,用图7说明作业传票的数据结构例。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作业传票的数据结构例的图。
在打印用数据中,文档由用纸的集合构成,各用纸由正、反2个面构成。正反面的各面,具有对原稿进行布局的区域(物理页),对于各物理页,由作为最小单位的原稿页的集合构成。
在图7中,文档信息1101,是相当于文档的数据,由与整个文档有关的信息(文档设定)和构成文档的用纸信息的列表构成。用纸信息1102,由用纸尺寸等关于用纸的信息(用纸设定)和配置在用纸上的面信息的列表构成。
面信息1103,由面所固有的信息(面设定)和关于配置在面上的物理页的物理页信息的列表构成。物理页信息1104,由物理页的尺寸或页眉/页脚等信息(物理页设定)和关于构成物理页的原稿页的原稿页信息的列表构成。原稿页信息1105,由关于原稿页的信息(原稿页设定)和对原稿页数据的链接构成。
之后,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105,将该作业传票变换为对输出模块的输出命令。
(预览显示的内容例)
如上所述,当书式文件由装订应用程序104打开时,显示图8所示的操作画面900。
此处,用图8详细说明该操作画面。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订应用程序的操作画面的一例的图。
在操作画面900上,在树形部901内,显示表示打开的书(以下,称为“关注树”)的结构的树。在预览部902内,根据用户的指定,准备着3种显示方法。
第1显示方法,是直接显示原稿页的被称作原稿视图的模式。在原稿视图模式下,将属于关注树的原稿页的内容缩小后显示在预览部902。在该原稿视图模式下,在预览部902的显示中不反映布局。
第2显示方法,是打印视图模式。在打印视图模式下,在预览部902以反映出原稿页的布局的形式显示原稿页。
第3显示方法,是简易打印视图模式。在简易打印视图模式下,在预览部902的显示中不反映各原稿页的内容,而是只反映布局。
此外,模式的切换,通过对模式切换部904进行操作来实现。此处,由下拉菜单实现。用户,通过从登录在该下拉菜单中的模式选择任意的模式,可以切换到所需的模式。
(装订应用程序的编辑操作例)
在由装订应用程序104实现的操作画面900上,可以进行文档的页顺序的更换或复制、删除等编辑操作。除此以外,还可以进行钉缀等打印设备的功能设定的设定操作并可以在指定的打印设备上进行打印。
上述各种操作,由登录在位于操作画面900的上部的各种菜单或工具栏(由图标群构成)905上的命令来实现。
在位于操作画面900的左侧的树形部901内,显示表示文档的结构的树形视图。文档由各章(章1、2、...)的集合构成,各章由原稿页(1-1、1-2、...、2-1、2-2、...)的集合构成。
在位于操作画面900的右侧的预览部902内,如上所述,按指定各页的预览的显示方法进行显示。当在树形部901和预览部902内选择作为编辑操作对象的页并由菜单操作进行操作时,与该菜单操作对应的信息,存储在图3的文档信息401内或被更新。
[文档处理系统的封脊编辑操作例]
当在书属性(文档设定信息403)中作为打印方法属性指定了包封装订打印时,可以在使封面/封脊/封底连在一起的打印用纸上进行打印,作为装订细节属性可以进行更详细的设定。因此,用图9说明用于设定该装订细节属性的操作画面、即装订属性设定画面。
此外,该装订属性设定画面,由装订应用程序104实现。具体地说,当在图8的装订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上在打印形式项目905中指定包封装订打印并指示了装订细节时,显示图9的装订属性设定画面。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订属性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在装订属性设定画面2000上,构成用于进行关于装订属性设定的各种设定的复选框控件、单选按钮控件、按钮控件等各种控件。
标号2001,是位置指定激活部,这是用于激活对由装订应用程序104取入的原稿内没有定义封面/封脊/封底的原稿页进行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的指定的控件。此处,所谓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是作为以其位置为基准(基准位置)进行包封装订时的封脊折叠位置(用于将原稿页上的版面设计为封脊的区域与封面或封底区分开的基准轴)的位置。
如图2D和图2E中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装订机中,在用作封面/封脊/封底的封皮用纸的中央进行折叠包封,因此,如后文所述,可以根据此处所指定的基准位置,将封面/封脊/封底的原稿数据配置在用作封面/封脊/封底的封皮用纸上。另外,位置指定激活部2001,当由装订应用程序104取入的原稿中定义有封面/封脊/封底时,无需进行设定。
标号2002,是分割位置指定激活部。这是用于激活对由装订应用程序104取入的原稿内没有定义封面/封脊/封底的原稿页进行的用于规定各封皮部分的分割位置的指定(封脊范围制定)的控件。该分割位置指定激活部2002,在将封皮用原稿分割为封面、封脊和封底的3个部位时(参照图18A以后的说明)是必要的。
此外,位置指定激活部2001和分割位置指定激活部2002,由复选框控件实现,通过对复选框的检验,使各激活部中的处理有效。
标号2003,是位置选择部。该位置选择部2003,是当有位置指定激活部2001的指示时用于使选择有效并选择封脊对齐位置(封脊的打印位置)的控件。该位置选择部2003,由单选按钮控件实现,作为封脊对齐位置,可以选择3种位置(中央、左侧、右侧)的任何一个。
此外,这里,由于假定原稿页的打印布局为左右翻开的情况,作为封脊对齐位置的选项,备有中央、左侧、右侧的位置。与此不同,当打印配置为上下翻开时,作为封脊对齐位置的选项,备有中央、上侧、下侧的位置。
即,换句话说,封脊对齐位置,至少可以指定封脊的中央、封脊的一边的第1端部、封脊的另一边的第2端部的任何一个。而且,也可以换一个说法,即可以指定封脊的中央、封脊和封面之间、封脊和封底之间。
此处,当为左右翻开时,封脊的中央,是将封脊沿垂直方向(纵向)均等地分割的位置。另外,第1端部和第2端部,与封脊的左侧(左端)和右侧(右端)、或右侧(右端)和左侧(左端)相对应。
另一方面,当为上下翻开时,封脊的中央,是将封脊沿水平方向(横向)均等地分割的位置。另外,第1端部和第2端部,与封脊的上侧(上端)和下侧(下端)、或下侧(下端)和上侧(上端)相对应。
标号2004,是位置指定部。这是在由位置指定激活部2001进行了位置指定的激活、由位置选择部2003进行了选择的状态下,用于指示实际上进行位置指定内容的显示和指定位置的调整用的位置指定画面的显示的控件。该位置指定部2004,由按钮控件实现,当操作该按钮时,显示位置指定画面(图10)。
此处,由位置选择部2003指定的封脊对齐位置和由位置指定部2004指定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存储在图4A、图4B的书属性(文档设定信息403)的封脊属性内。
标号2005,是分割位置指定部。该分割位置指定部2005,是在由分割位置指定激活部2002进行了分割位置指定的激活的状态下,用于使选择有效并用于指示实际上进行分割位置指定内容的显示和指定位置的调整用的位置指定画面的显示的控件。该分割位置指定部2005,由按钮控件实现,当操作该按钮时,显示分割位置指定画面(图11)。
此处,说明显示位置指定画面时的操作例。
在装订属性设定画面2000上,在由位置指定激活部2001激活位置指定、且由位置选择部2003进行了位置选择的状态下,当操作位置指定部2004时,显示位置指定画面。于是,可以由该位置指定画面指定打印位置,以便按照所指定的使封面/封脊/封底的原稿页上的位置连在一起的打印用纸上的由位置选择部2003指定的封脊对齐位置(中央、左侧、右侧的任何一个)进行打印。
用图10说明该位置指定画面的一例。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位置指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在位置指定画面2100上,2101是预览区域,显示处理对象的原稿页2103(封面/封脊/封底)的内容。
处理对象的封皮用原稿页2103,可以通过鼠标操作从图8所示的预览区域进行选择,也可以在进行图9的位置指定部2004的选择时通过输入封皮用原稿页的页序号进行选择。
另外,用户即使不以手动方式进行选择操作,也可以根据原稿尺寸进行判断,因为作为封面/封脊/封底的原稿页的原稿尺寸比其他的正文页大。作为封面/封脊/封底的原稿页,大小为其他正文页的2倍再加上封脊。
标号2104,是缩放指定部。这是用于将原稿页2103的显示放大/缩小的控件。该缩放指定部2104,由下拉菜单控件实现。用户通过从该下拉菜单上所登录的各种倍率(25%、50%、75%、100%等)中选择所需的倍率,就能以该选定的倍率改变原稿页2103的显示的大小。或者,可以在下拉菜单上直接输入任意的倍率,以该倍率改变原稿页2103的显示的大小。
标号2102,是可以相对于预览区域2101左右操作的光标(版面设计固定位置的指定装置)。用户可以将该光标2102移动到任意位置,指定原稿页2103上的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此处所指定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将从原稿页的左边到由光标指定的位置的距离作为值,存储在书属性(图4A、图4B)的封脊属性内。
此外,当在该原稿页上定义有封面/封脊/封底时,该光标2102的显示位置(基准位置),在初始状态下为由位置选择部2003选定的封脊对齐位置。此处,所谓初始状态,意味着通过位置指定部2004的操作显示位置指定画面时的状态。
就是说,当所选定的位置是“封脊的中央”时,在初始状态下,光标2102显示在原稿页2103的封脊部分的中央。而当所选定的位置是“封脊的左侧”或“封脊的右侧”时,在初始状态下,光标2102显示在从原稿页2103的左或右起向内侧移动由文档信息401指定的裁掉宽度和正文原稿宽度后的位置。
就是说,当在封皮用的原稿页上定义有封面/封脊/封底时,用户未必要通过该位置指定部2004进行指定,为确认版面设计固定位置位置,显示图10的位置指定画面。
另外,当在该原稿页上没有定义封面/封脊/封底时,为初始状态的光标2102的显示位置(基准位置)。该预定的位置,例如,当由位置选择部2003选择了封脊的左侧时,变为从封皮用的原稿页的左边起向右移动正文的原稿尺寸后的位置。
如上所述,用户可以通过位置指定画面2100进行原稿页中的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的指定。这样,用户通过使用装订属性设定画面2000和位置指定画面2100,可以进行将符合用户意图的原稿页中的封脊的基准(版面设计固定位置)与所指定的封脊对齐位置对准后的原稿页的打印。
此外,位置指定画面2100的操作对象,为预先使封面/封脊/封底连在一起的1个原稿页数据,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原稿页数据,有时也存在着由封面/封脊/封底的至少1个构成的原稿页数据。于是,也可以假定将任意地组合这种原稿页数据而得到的具有封面/封脊/封底的系列的原稿页数据作为操作对发象的情况。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选择封面/封脊/封底的原稿页数据的任意的组合并将其拼接在一起,另行生成具有封面/封脊/封底的系列的原稿页数据。而且,该拼接功能,可以通过参照电子原稿文件或书式文件103在装订属性设定画面2000上构成用于选择的参照菜单等控件(未图示)来实现。
以下,说明显示分割位置指定画面时的操作例。
在装订属性设定画面2000上,在由分割位置指定激活部2002激活分割位置指定、且由位置选择部2003进行了位置选择的状态下,当操作分割位置指定部2005时,显示分割位置指定画面。于是,可以按照在该分割位置指定画面上指定的封面/封脊/封底的交界线位置对原稿页进行分割。由此,可以指定打印位置,以便在实际的封脊的两端打印所指定的封面/封脊/封底的交界线部分。
用图11说明该分割位置指定画面的一例。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分割位置指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在分割位置指定画面2200上,2201是预览区域,显示处理对象的原稿页2203的内容。
此外,当如上所述需要由分割位置指定激活部2002将封皮用原稿分割为封面、封脊和封底的3个部位时(参照图18A以后的说明)时,显示该分割位置指定画面。
处理对象的封皮用原稿页2203,可以通过鼠标操作从图8所示的预览区域中选择,也可以在进行图9的位置指定部2004的选择时通过输入封皮用原稿页的页序号进行选择。
另外,用户即使不以手动方式进行选择操作,也可以根据原稿尺寸进行判断,因为作为封面/封脊/封底的原稿页的原稿尺寸比其他的正文页大。
标号2204,是缩放指定部。这是用于将原稿页2203的显示放大/缩小的控件。该缩放指定部2204,由下拉菜单控件实现。用户,通过从该下拉菜单上所登录的各种倍率(25%、50%、75%、100%等)中选择所需的倍率,就能以该选定的倍率改变原稿页2203的显示的大小。或者,可以在下拉菜单上直接输入任意的倍率,以该倍率改变原稿页2203的显示的大小。
2202a和2202b分别为可以相对于预览区域2201左右操作的光标。用户可以将该光标2202a和2202b分别移动到任意位置,并指定原稿页2203上的封脊范围。换句话说,通过指定光标2202a和2202b的位置,可以对原稿页2203规定封面部分、封脊部分和封底部分。
此外,该光标2202a和2202b的显示位置(封脊范围位置),在初始状态(通过分割位置指定部2005的操作显示分割位置指定画面时的状态)下,设定在预览区域2201上的任意的位置(例如,中央附近)。或者,也可以根据由位置选择部2003选定的封脊对齐位置和文档信息104设定由光标2202a和2202b限定的显示位置(封脊范围位置)。
如上所述,用户通过分割位置指定画面2200对原稿页指定封脊范围,即可进行封面部分、封脊部分和封底部分的指定。这样,用户,通过使用装订属性设定画面2000和位置指定画面2200,可以对没有规定封面部分、封脊部分和封底部分的原稿页指定封脊范围,从而可以规定封面部分、封脊部分和封底部分。由此,可以进行将该指定的封脊范围的位置与所指定的封脊对齐位置对准后的原稿页的打印。
以下,用图12说明基于位置指定画面2100(图10)的操作计算原稿页的打印位置的原稿打印位置计算处理。此外,图12的原稿打印位置计算处理,当在封皮用原稿页上定义有封面/封脊/封底时执行。而且,各计算式相当于装订的翻页方向为左翻开时的处理。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装订应用程序104的原稿打印位置计算处理的流程图。本处理,由CPU201根据装订应用程序104的控制程序执行。
首先,在步骤S2301中,装订应用程序104,根据电子原稿文件103的原稿的页数和打印用纸的类别计算脊宽(封脊宽度),并取得计算出的脊宽。
然后,在步骤S2302中,装订应用程序104,取得作为封面/封脊/封底打印的用纸宽度(打印用纸)。该用作封皮的用纸,例如,具有预先确定的按“A3加长”尺寸分配原稿尺寸的封面和封底以及封脊并可以在包封装订处理时进行裁切的用纸尺寸。
此外,一般,即使原稿页的尺寸为A4尺寸,在包封装订时也要将原稿页缩小到90%从而在比A4小的区域尺寸上进行图像的拼版(布局)并进行打印。如图1和图2A~图2G中所述,这是由于要由裁切处理部对折叠包封后的打印品进行3边裁切。另外,在包封装订打印时,如果进行只对与封脊相反一侧的部分进行裁切的1边裁切处理,则也可以不缩小原稿页而按A3加长的用纸尺寸进行打印。
接着,在步骤S2303中,装订应用程序104,判断由位置选择部2003指定的封脊对齐位置。
在步骤S2303中,当所指定的封脊对齐位置为左侧时,在步骤S2304中,装订应用程序104,用所取得的脊宽和用纸宽度,执行计算式((用纸宽度-脊宽)/2),计算封脊的配置位置。此处所计算的封脊配置位置,就是在图1C和图2A~图2G中说明过的在封皮用的用纸上进行折叠处理的左折线。
在步骤S2303中,当所指定的封脊对齐位置为中央时,在步骤S2305中,装订应用程序104,利用用纸宽度,执行计算式((用纸宽度)/2),计算封脊的配置位置。此处所计算的封脊配置位置,就是在图1C和图2A~图2G中说明过的在封皮用的用纸上进行折叠处理的左右折线的中央值。
在步骤S2303中,当所指定的封脊对齐位置为右侧时,在步骤S2306中,装订应用程序104,用所取得的脊宽和用纸宽度,执行计算式((用纸宽度+脊宽)/2),计算封脊的配置位置。此处所计算的封脊配置位置,就是在图1C和图2A~图2G中说明过的在封皮用的用纸上进行折叠处理的右折线。
装订应用程序104,将在步骤S2304~步骤S2306中计算出的封脊配置位置存储在图4A、图4B的书属性(文档设定信息403)的封脊的位置属性内。
此处,装订应用程序104,可以通过使在步骤S2304~步骤S2306中计算出的封脊配置位置与原稿页的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相符合,来进行原稿页的配置。为此,按如下方式对定义有封面/封脊/封底的封皮用的原稿页计算用于封皮的打印而版面设计的位置(原稿打印位置)。
首先,在步骤S2307中,装订应用程序104,取得由位置指定部2004指定的原稿页上的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然后,在步骤S2308中,装订应用程序104,利用从步骤S2304~步骤S2306的任何一个得到的计算结果和所取得的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执行计算式。此处,所谓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意味着原稿上固定位置,所谓计算式,意味着封脊配置位置-原稿上固定位置。
由此,计算原稿打印位置(封皮用原稿页的打印位置)。此处计算的原稿打印位置,给出在封皮用打印用纸上配置封皮用原稿页时的移动量。即,通过从步骤S2304~步骤S2306中计算出的封脊配置位置减去应与该封脊配置位置相符合的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计算配置时的移动量。
此外,装订应用程序104,将在步骤S2308中计算出的原稿打印位置存储在图4A、图4B的书属性(文档设定信息403)的封面/封脊/封底的位置属性内。
另外,在步骤S2301中取得的脊宽,可以根据从文档信息401得到的正文的用纸张数和要使用的用纸类别的指定,将正文所有页的纸厚相加取得。进一步,在步骤S2302中取得的用纸宽度,也可以利用存储在文档信息401内的预定值。或者,也可以利用根据从文档信息401得到的使用用纸的指定对打印机107查询该使用用纸的用纸宽度后的结果。
此外,当装订的翻页方向为右翻开时,在步骤S2304中执行计算式((用纸宽度+脊宽)/2),在步骤S2306中执行((用纸宽度-脊宽)/2)。
图12的原稿位置计算处理,当在封皮用原稿页上定义有封面/封脊/封底时执行。而当在封皮用原稿页上没有定义封面/封脊/封底时,只计算封脊的配置位置。
以下,说明当在封皮用原稿页上没有定义封面/封脊/封底时的封面和封底的配置位置的计算方法。即,说明根据分割位置指定画面2200(图11)的操作计算原稿页中的封面部分/封脊部分/封底部分的打印位置的打印位置计算处理。
此处,通过分割位置指定画面2200上的操作计算原稿页中的所指定的封脊部分的配置位置(打印位置)的打印位置计算处理,利用上述的图12(步骤S2304~步骤S2306)执行。
以下,用图13A说明计算原稿页中的所指定的封面部分的打印位置的封面打印位置计算处理。
图13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封面打印位置计算处理的流程图。另外,图13A的计算式,相当于装订的翻页方向为左翻开时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2401中,装订应用程序104,取得另外计算的脊宽(封脊宽度)。然后,在步骤S2402中,装订应用程序104,取得从其他途径取得的用纸宽度。
接着,在步骤S2403中,装订应用程序104,用所取得的脊宽和封皮用纸宽度,执行计算式((用纸宽度+脊宽)/2),计算封面的配置位置(打印位置)。此处所计算的封面配置位置,就是在图1C和图2A~图2G中说明过的在封皮用的用纸上进行折叠处理的右折线。
装订应用程序104,使通过图11的分割位置指定画面输入的原稿页的封面的分割位置2202a与在步骤S2403中计算出的封面配置位置相符合即可。
此外,装订应用程序104,将在步骤S2403中计算出的封面配置位置存储在图4A、图4B的书属性(文档设定信息403)的封面的位置属性内。
以下,用图13B说明计算原稿页中的所指定的封底部分的打印位置的封底打印位置计算处理。
图13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封底打印位置计算处理的流程图。另外,图13B的计算式,相当于装订的翻页方向为左翻开时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2501中,装订应用程序104,取得另外计算的脊宽(封脊宽度)。然后,在步骤S2502中,装订应用程序104,取得从其他途径取得的用纸宽度。接着,在步骤S2503中,装订应用程序104,取得从其他途径取得的封底宽度。
在步骤S2504中,装订应用程序104,用所取得的脊宽、用纸宽度和封底宽度,执行计算式((用纸宽度-脊宽)/2-封底宽度),计算封底的配置位置。此处所计算的封底配置位置,是从在图1C和图2A~图2G中说明过的在封皮用的用纸上进行折叠处理的左折线减去封底的用纸宽度后的值。
装订应用程序104,使原稿页的封底的左边与在步骤S2504中计算出的封底配置位置相符合即可。
此外,装订应用程序104,将在步骤S2504中求得的封底配置位置存储在图4A、图4B的书属性(文档设定信息403)的封底的位置属性内。
另外,在图13A和图13B中,当装订的翻页方向为右翻开时,封面和封底的关系反了过来,因此,要计算封面配置位置就进行图13B的计算、要计算封底配置位置就进行图13A的计算。
进一步,在图13A和图13B中,在步骤S2402和步骤S2502中取得的用纸宽度和在步骤S2503中取得的封底宽度,也可以使用存储在文档信息401中的预定值。而且,对于用纸宽度,也可以利用根据从文档信息401得到的使用用纸的指定对打印机107查询该使用用纸的用纸宽度后的结果。
另外,在图12、图13A和图13B中说明的打印位置计算处理,为方便起见说明了将原稿页从左起按封底/封脊/封面的顺序排列、即假定为左翻开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就是说,这些打印位置计算处理,也可以适用于右翻开的原稿页,在这种情况下,当然要将打印位置计算处理反过来进行。而且,当原稿页为左右翻开时应沿水平方向执行打印位置计算,与此相反,当原稿页为上下翻开时当然应沿垂直方向执行打印位置计算。
这样,在图12中,可以计算用于使封脊配置位置(基准位置)与由用户指定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原稿上固定位置)相符合的移动量即原稿打印位置。通过将封皮用原稿页从封皮用打印用纸的左边向右边移动该原稿打印位置(移动量)的量而进行配置(拼版),可以按用户指定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的边进行折叠包封处理。
另外,在图13A和图13B中,由于在原稿页上没有定义有封面/封脊/封底,因此计算对封面/封脊/封底的打印位置。此处,所计算的封面的打印位置和封底的打印位置,分别相当于从封皮用打印用纸的左边到封面左边的距离、和到封底左边的距离。而且,封脊的打印位置(在图12的步骤S2304~步骤S2306中计算的值),相当于从封皮用打印用纸的左边到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的距离。
因此,装订应用程序104,可以根据封面的打印位置、封脊的打印位置、封底的打印位置和在图11中指定的分割位置,在封皮用打印用纸上对封皮用原稿页进行正确的配置(拼版)。
以下,根据由位置计算处理计算的打印位置,用图14说明打印时的拼版处理。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拼版处理的流程图。在该图14中,根据由装订应用程序104确定的配置位置,对由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105进行拼版控制、直到由打印机驱动程序106生成打印数据进行说明。而且,该处理,当从用户对装订应用程序104进行了打印指示时开始。
首先,在步骤S2601中,装订应用程序104,为进行封皮用原稿页的拼版处理,判断在封皮用的原稿页上是否定义有封面/封脊/封底。
当判断为没有定义时(步骤S2601中“否”),在步骤S2602中,装订应用程序104,从书属性的各位置属性取得在图12~图14中计算出的封脊、封面、封底的配置位置。
然后,在步骤S2603中,从装订应用程序104起动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105,并根据封脊、封面、封底的配置位置和在图11中指定的分割位置,进行拼版处理。此处,封脊、封面、封底的配置位置,由从作为封皮用打印用纸的基准的左边起的距离表示。因此,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105,将从电子原稿文件读出的封皮用原稿页的各数据与由各配置位置指定的距离量对照,从而计算坐标,生成计算出的坐标的描绘数据并向打印机驱动程序106输出。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601中判断为在封皮用的原稿页上定义有封面/封脊/封底时(步骤S2601中“是”),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2604。在步骤S2604中,装订应用程序104,从书属性的位置属性中取得在图12中计算出的原稿页的打印位置。
然后,在步骤S2605中,从装订应用程序104起动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105,并根据原稿页的打印位置(配置位置),进行封皮用原稿页的拼版处理。如图12的处理中所述,封皮用原稿页的打印位置,给出在封皮用打印用纸上配置封皮用原稿页时的移动量。因此,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105,将坐标移动该移动量的量,生成封皮用的描绘数据并向打印机驱动程序106输出。
接着,在步骤S2606中,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105,从电子原稿文件读出正文用的原稿页,与正文的用纸尺寸对照而生成描绘数据,并向打印机驱动程序106输出。
在步骤S2607中,打印机驱动程序106,根据从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105输出的封皮用的描绘数据和正文用的描绘数据,生成打印机107可解释的打印数据。所生成的打印数据,通过PRTC208发送到打印机107。
此外,正文用的打印数据和封皮用的打印数据,将指定尺寸各不相同的打印用纸。在本实施方式的带装订机的打印设备(图1C)中,如上所述,先打印正文用的打印数据并堆积在堆积部7236内,之后,再在打印用纸上打印封皮用的打印数据,并进行包封装订处理。
以下,用图15A~图17C说明通过打印位置计算处理(图12、图13A和图13B)和拼版处理(图14)得到的打印结果、直到对该打印结果进行装订后所得到的完成结果的一系列处理的具体例。
图15A~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将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指定和封脊对齐位置设定在中央时的打印结果的例的图。
图15A示出位置指定画面2100的预览区域2101的显示例。图中,在由装订属性设定画面2000的位置选择部2003将“中央”指定为封脊对齐位置的状态下,对位置指定画面2100的预览区域2101中的原稿页2602,指定用虚线表示的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2601。
在这种情况下,由装订应用程序104确定原稿页的打印位置,以便将封脊打印在图15B所示的打印结果2604中的封脊位置2604a上。图中,封脊位置2604a和裁切位置2604b,是为说明由打印机107或装订机(图1C)折叠(装订)并作为封脊的位置和装订后裁切的位置而示出的,因此,实际上并不打印。打印结果2604的用纸尺寸,如上所述,具有原稿页和被裁切的部分,因此是A4加长等的大的用纸尺寸。
此外,封脊位置2604a的宽度,由步骤S2301的计算求得,是表示实际用作封脊的范围(封脊范围)的位置。
另外,图15C示意地示出由打印机107或装订机(图1C)折叠(装订)后的打印品的完成结果2603。在这种情况下,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配置在封脊的中央。
图16A~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将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指定和封脊对齐位置设定在左侧时的打印结果的例的图。
图16A示出位置指定画面2100的预览区域2101的显示例。图中,在由装订属性设定画面2000的位置选择部2003将“左侧”指定为封脊对齐位置的状态下,对位置指定画面2100的预览区域2101中的原稿页2702指定用虚线表示的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2701。
在这种情况下,由装订应用程序104确定原稿页的打印位置,以便将封脊打印在图16B所示的打印结果2704中的封脊位置2704a上。封脊位置2704a和裁切位置2704b,是为说明由打印机107或装订机(图1C)折叠(装订)并作为封脊的位置和装订后裁切的位置而示出的,因此,实际上并不打印。
另外,图16C示意地示出由打印机107或装订机(图1C)折叠(装订)后的打印品的完成结果2703。在这种情况下,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配置在封脊的左侧(左端)。
图17A~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将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指定和封脊对齐位置设定在右侧时的打印结果的例的图。
图17A示出位置指定画面2100的预览区域2101的显示例。图中,在由装订属性设定画面2000的位置选择部2003将“右侧”指定为封脊对齐位置的状态下,对位置指定画面2100的预览区域2101中的原稿页2802指定用虚线表示的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2801。
在这种情况下,由装订应用程序104确定原稿页的打印位置,以便将封脊打印在图17B所示的打印结果2804中的封脊位置2804a上。封脊位置2804a和裁切位置2804b,是为说明由打印机107或装订机(图1C)折叠(装订)并作为封脊的位置和装订后裁切的位置而示出的,因此,实际上并不打印。
另外,图17C示意地示出由打印机107或装订机(图1C)折叠(装订)后的打印品的完成结果2803。在这种情况下,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配置在封脊的右侧(右端)。
以下,用图18A~图20C说明利用分割位置指定画面2200(图11)的操作、基于该操作的打印位置计算处理得到的打印结果、直到对该打印结果进行装订后所得到的完成结果的一系列处理的具体例。
图18A~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定了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指定和封脊对齐位置(中央)、封脊范围指定时的打印结果的例的图。
图18A示出分割位置指定画面2200的预览区域2201的显示例。图中,在由装订属性设定画面2000的位置选择部2003将“中央”指定为封脊对齐位置的状态下,对分割位置指定画面2200的预览区域2201中的原稿页2902指定有用虚线表示的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2901。而且,作为封脊范围,还指定有要分割封底/封脊/封面的分割位置2905a和2905b。
在这种情况下,由装订应用程序104确定原稿页的打印位置,以便将封脊打印在图18B中示出的打印结果2904中的封脊位置2904a上。具体地说,确定各部分的打印位置,以便使与封脊部分邻接的封面部分和封底部分位于与封脊位置2904a邻接的位置。
此外,封脊位置2904a和裁切位置2904b,是为说明由打印机107或装订机(图1C)折叠(装订)并作为封脊的位置和装订后裁切的位置而示出的,因此,实际上并不打印。
另外,图18C示意地示出由打印机107或装订机(图1C)折叠(装订)后的打印品的完成结果2903。在这种情况下,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配置在封脊的中央,分割位置2905a的右侧的封面部分、分割位置2905b的左侧的封底部分,配置在与封脊部分邻接的位置。
此处,如上所述,封脊位置2904a的宽度,由步骤S2301的计算求得,是实际的用作封脊的实际封脊范围。另一方面,分割位置2905a和分割位置2905b,是用户明确指定的假想的假想封脊范围。而且,该实际封脊范围和假想封脊范围不一定相符合。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使封面部分和封底部分与封脊部分邻接,在封脊部分与封面部分及封底部分之间定义不同的层图像。而且,通过将封脊部分作为下层图像、将封面部分和封底部分作为位于其上的上层图像并控制这些位置关系,确定各部分的打印位置。此处,确定该封面部分和封底部分的打印位置,以使封脊部分成为实际封脊范围。
为确定该打印位置,考虑以下3种情况。
1)实际封脊范围<假想封脊范围时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封脊范围比用户定义的假想封脊范围窄,在装订上,只需在用纸上形成该实际封脊范围的封脊部分即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装订应用程序104,在原稿页上,将假想封脊范围配置在所指定的封脊对齐位置。
然后,装订应用程序104,将封面部分及封底部分重叠地配置在假想封脊范围中的用作实际封脊范围的位置,以便从该假想封脊范围形成实际封脊范围。换句话说,在假想封脊范围的前面(上层),将封面部分及封底部分重叠地配置在用作实际封脊范围的位置。
由此,确定了使封脊部分、封面部分和封底部分位于分别邻接的位置的打印位置。
2)实际封脊范围=假想封脊范围时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定义的假想封脊范围与实际封脊范围相符合,因此,装订应用程序104,在原稿页上,将假想封脊范围配置在所指定的封脊对齐位置。之后,装订应用程序104,将封面部分和封底部分邻接地配置在该假想封脊范围的两端。
由此,确定了使封脊部分、封面部分和封底部分位于分别邻接的位置的打印位置。
3)实际封脊范围>假想封脊范围时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封脊范围比用户定义的假想封脊范围宽,在装订上,需要在用纸上形成该实际封脊范围的封脊部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装订应用程序104,在原稿页上,将假想封脊范围配置在所指定的封脊对齐位置。然后,装订应用程序104,为确保该实际封脊范围,将封面部分和封底部分邻接地配置在该实际封脊范围(包含假想封脊范围)的两端。
由此,确定了使实际封脊范围、封面部分和封底部分位于分别邻接的位置的打印位置。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分别将实际封脊范围、封面部分和封底部分邻接地配置,以确保该实际封脊范围。因此,如后述的图20A~C所示,在实际封脊范围中的由用户定义的假想封脊范围的封脊部分与封面部分及封底部分之间将产生空白(间隙)。
图19A~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定了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指定和封脊对齐位置(左侧)、封脊范围指定时的打印结果的例的图。
图19A示出分割位置指定画面2200的预览区域2201的显示例。图中,在由装订属性设定画面2000的位置选择部2003将“左侧”指定为封脊对齐位置的状态下,对分割位置指定画面2200的预览区域2201中的原稿页3002指定用虚线表示的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3001。而且,作为封脊范围,还指定着要分割封底/封脊/封面的分割位置3005a和3005b。
在这种情况下,由装订应用程序104确定原稿页的打印位置,以便在图19B所示的打印结果3004中的封脊位置3004a上进行打印。具体地说,确定各部分的打印位置,以便使与封脊部分邻接的封面部分和封底部分位于与封脊位置3004a邻接的位置。
此外,封脊位置3004a和裁切位置3004b,是为说明由打印机107或装订机(图1C)折叠(装订)并作为封脊的位置和装订后裁切的位置而示出的,因此,实际上并不打印。
另外,图19C示意地示出由打印机107或装订机(图1C)折叠(装订)后的打印品的完成结果3003。在这种情况下,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配置在封脊的左侧(左端),分割位置3005a的右侧的封面部分、分割位置3005b的左侧的封底部分,配置在与封脊邻接的位置。
图20A~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定了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指定和封脊对齐位置(中央)、封脊范围指定时的打印结果的例的图。
图20A示出分割位置指定画面2200的预览区域2201的显示例。图中,在由装订属性设定画面2000的位置选择部2003将“中央”指定为封脊对齐位置的状态下,对分割位置指定画面2200的预览区域2201中的原稿页3102指定用虚线表示的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3101。而且,作为封脊范围,还指定着要分割封底/封脊/封面的分割位置3105a和3105b。
在这种情况下,由装订应用程序104确定原稿页的打印位置,以便在图20B所示的打印结果3104中的封脊位置3104a上进行打印。具体地说,确定各部分的打印位置,以便使与封脊部分邻接的封面部分和封底部分位于与封脊位置3104a邻接的位置。
此外,封脊位置3104a和裁切位置3104b,是为说明由打印机107或装订机(图1C)折叠(装订)并作为封脊的位置和装订后裁切的位置而示出的,因此,实际上并不打印。
另外,图20C示意地示出由打印机107或装订机(图1C)折叠(装订)后的打印品的完成结果3103。在这种情况下,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配置在封脊的中央,分割位置3105a的右侧的封面部分、分割位置3105b的左侧的封底部分,配置在与封脊邻接的位置。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封脊部分比实际封脊范围窄(与实际封脊范围相比其宽度不够),因此打印结果2104中的封脊部分,在封面部分和封脊部分之间、及封底部分和封脊部分之间将产生间隙。
当如图20B的打印结果所示在封面部分和封脊部分之间、及封底部分和封脊部分之间将产生间隙时,有时也会感到损害了完成结果的美观。因此,当得到如图20B所示的打印结果时,作为后处理(打印位置再计算处理),也可以改变封脊部分(假想封脊范围)的原稿的倍率(放大/缩小),以使其与实际的封脊的宽度(实际封脊范围)相符合。
用图21A~C说明进行该后处理时的打印结果的例。
图21A~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定了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指定和封脊对齐位置(中央)、封脊范围指定时的打印结果的应用例的图。
图21A是与图20A相同的指定状态。就是说,图21A示出分割位置指定画面2200的预览区域2201的显示例。图中,在由装订属性设定画面2000的位置选择部2003将“中央”指定为封脊对齐位置的状态下,对分割位置指定画面2200的预览区域2201中的原稿页3202指定用虚线表示的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3201。而且,作为封脊范围,还指定着要分割封底/封脊/封面的分割位置3205a和3205b。
于是,当在图21A的状态下取得打印结果时,如果为图20B所示的打印结果,则必须将该封脊部分的原稿放大到使其与实际的封脊位置3204a相符合。其例为图21B。
在该图21B中示出的打印结果的情况下,与图20C的完成结果3103相比,如图21C所示,可以得到在封面部分和封脊部分之间、及封底部分和封脊部分之间没有产生间隙的完成结果3203。
此外,当与图21C中示出的完成结果3203相反、封脊部分的内容超出了实际的封脊宽度时,执行将封脊部分的原稿缩小的后处理,以便将其容纳在该封脊宽度内。
另外,作为得到如图20B所示的打印结果时的后处理的另一例,也可以执行这样的处理,即:用与封脊的背景色不同的背景色或预定颜色,将处于封面部分和封脊部分之间、及封底部分和封脊部分之间的间隙全部涂盖(涂色)。
用图22A~C说明进行这种后处理时的打印结果例。
图22A~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定了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指定和封脊对齐位置(中央)、封脊范围指定时的打印结果的应用例的图。
图22A是与图20A相同的指定状态。就是说,图22A示出分割位置指定画面2200的预览区域2201的显示例。图中,在由装订属性设定画面2000的位置选择部2003将“中央”指定为封脊对齐位置的状态下,对分割位置指定画面2200的预览区域2201中的原稿页3302指定用虚线表示的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3301。而且,作为封脊范围,还指定着要分割封底/封脊/封面的分割位置3305a和3305b。
于是,当在图22A的状态下取得打印结果时,如果为图20B中示出的打印结果,则用与封脊的背景色相同的背景色,将封面部分和封脊部分之间、及封底部分和封脊部分之间的间隙全部涂盖(涂色)。其例为图22B。
在该图22B中示出的打印结果的情况下,与图20C的完成结果3103相比,如图22C所示,可以得到在封面部分和封脊部分之间、及封底部分和封脊部分之间没有产生间隙的完成结果3303。
此处,在图21A~C的结构的情况下,将封脊部分整体放大,因此内部的字符串等图像也随之被放大。与此不同,在图22的结构的情况下,并不是将封脊部分整体放大,因此内部的字符串等图像不会被放大。然而,增加了封脊部分的背景图像。
另外,作为进一步的应用例,将通过位置指定画面2100指定了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时计算的封脊打印位置、和没有进行版面设计固定位置的指定时根据文档信息计算的封脊位置进行比较。然后,根据其比较结果,也可以采用当两者的位置移动量(差值)大于等于预定值时输出警告信息(警告消息(声音/图像)、警告对话框等)的结构。
除此以外,对于通过分割位置指定画面2200指定了封脊范围时计算的封脊、封面、封底的打印位置,也可以采用进行同样的比较并根据其比较结果输出警告信息的结构。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表示原稿页数据中的封脊的与上述打印用纸的折叠位置对齐的位置的封脊对齐位置(图9的2003)。然后,根据该封脊对齐位置,计算在打印用纸上打印封皮用的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图12、或图13A和图13B)。由此,可以进行封皮用的原稿页的拼版处理,使其适合于封皮用纸的折叠位置。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方式,在原稿页中的封脊部分的打印布局(打印位置)的生成中,用户只需指定原稿页上的封脊对齐位置即可完成打印位置调整。因此,通过考虑封脊宽度和用作封脊的用纸的折叠位置,就可以进行封脊的打印布局,而无需以手动方式调整其打印位置。
另外,通过指定原稿页中的作为封脊的封脊范围,可以从原稿页进行封面、封脊和封底的分割,并可以自动地将封面和封底邻接地配置在封脊位置的两端。因此,在设计封脊时无需考虑封脊宽度。由此,对原稿的设计方法不会产生限制。
另外,进一步根据从文档信息得到的用于正文的用纸的种类(尺寸、用纸方向)和张数计算脊宽(封脊宽度),并当该脊宽发生了变化时,自动重新计算封脊打印位置。因此,在确定了封脊部分后即使变更用于正文的用纸的种类和张数,但当脊宽没有很大的变化时也可以自动地重新计算封脊打印位置并防止原稿宽度不够、超出范围、位置偏移。
这样,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户没有对每个打印品详细设定封脊宽度的负担而简单地实现包封装订的有关作业,而且,可以得到外观精美的包封装订品。
特别是,将封脊的1边(封脊的封面侧或封底侧)作为固定位置(版面设计固定位置(基准位置)),设定封脊的折叠位置。而且,生成进行包封装订封皮(封面、封脊、封底)的拼版处理(打印位置计算处理)后的打印数据,以便进行以该设定的1边为基准的折叠处理。
因此,可以简单地得到将封面(或封底)和封脊的布局或颜色连接在一起的包封装订封皮。
就是说,在本发明中,封脊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选择从封脊的封面侧、封脊的封底侧、封脊的中央中选择的、或任意的位置。然后,执行与该选定的位置对应的打印位置计算处理,并根据其结果生成打印作业。(此处,设备侧的折叠位置是固定的,因此通过执行与所选定的版面设计固定位置对应的打印位置计算处理,与其相对应。)
另外,当从原稿页分割封面、封脊和封底时,设定分割后的封脊的基准位置,并生成将根据所设定的基准位置计算出的封脊宽度部分的数据作为封脊进行打印位置计算处理后的打印数据。
注意到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由1台设备构成的装置或包括多台设备的系统。
此外,通过将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软件程序直接或间接地供给系统或装置,并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读出所供给的程序代码并执行该程序代码,可以实现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系统或装置具有程序的功能,实现方式并不依赖于某个程序。
因此,由于本发明的功能由计算机实现,装入计算机的程序代码也实现本发明。换句话说,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也包括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系统或装置具有程序的功能,该程序可以用任何形式执行,例如目标代码、由解释程序执行的程序、供给操作系统的脚本数据。
可以用于供给程序的存储介质,例如有软盘、硬盘、光盘、光磁盘、CD-ROM、CD-R、C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以及DVD(DVD-ROM和DVD-R)。
至于供给程序的方法,客户计算机,可以用客户计算机的浏览器与互联网上的Web站点连接,并可以将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或可自动安装的程序的压缩文件下载到硬盘之类的记录介质。进一步,本发明的程序还可以通过将构成程序的程序代码分割为多个文件并从不同的Web站点下载该文件来提供。换句话说,将由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的程序文件下载到多个用户的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服务器,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内。
也可以将本发明的程序加密后存储在CD-ROM之类的存储介质内,并将该存储介质分发给用户,允许符合特定要求的用户通过互联网从Web站点下载解密密钥信息,并允许这些用户用该密钥信息将加密程序解密,从而将该程序安装到用户计算机内。
除了可以通过由计算机执行所读出的程序代码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以外,还可以由在计算机上运行着的操作系统等执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并通过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
此外,在将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写入插入到计算机内的功能扩展卡或与计算机连接的功能扩展单元所备有的存储器后,可以由该功能扩展卡或功能扩展单元内所安装的CPU等执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并通过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有实现本发明的多种明显不同的实施例,当然,除非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另有规定,本发明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实施例。
Claims (16)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计算打印在封皮用打印用纸上的封皮用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该信息处理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装置,设定表示原稿页数据中的封脊与上述打印用纸的折叠位置对齐的位置的封脊对齐位置;
计算装置,根据由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封脊对齐位置,计算在上述打印用纸上打印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存储装置,存储关于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文档信息,
上述计算装置,根据从上述存储装置中的文档信息得到的上述封脊的宽度信息和上述打印用纸的宽度信息、以及由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封脊对齐位置,计算在上述打印用纸上打印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作为可以设定为上述封脊对齐位置的选项,上述设定装置具有上述封脊的中央、一边的第1端部、或另一边的第2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装置还包括位置指定装置,指定作为上述原稿页数据中的基准的基准位置,
上述计算装置,计算在上述打印用纸上打印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以使上述封脊对齐位置与上述基准位置相符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装置还包括封脊范围指定装置,指定上述原稿页数据中的封脊范围,
当由上述封脊范围指定装置指定封脊范围时,上述计算装置,根据上述封脊范围的两端位置和由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封脊对齐位置,计算在上述打印用纸上打印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装置还包括分割装置,当由上述封脊范围指定装置指定封脊范围时根据该封脊范围分割上述原稿页数据,
上述计算装置,根据由上述分割装置得到的上述原稿页数据的封面部分、封脊部分和封底部分、以及由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封脊对齐位置,计算在上述打印用纸上打印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装置还包括指示装置,用于使上述封脊范围指定装置的指定有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装置还包括拼接装置,将包含封面、封脊、封底中至少1个的原稿页数据的任意数据结合拼接,从而生成具有封面、封脊、封底的系列的原稿页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位置指定装置,根据上述封脊对齐位置和关于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文档信息,设定初始状态下的上述基准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封脊范围指定装置,根据上述封脊对齐位置和关于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文档信息,指定初始状态下的上述封脊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装置还包括封脊范围指定装置,指定上述原稿页数据中的封脊范围,
上述计算装置还包括变倍率装置,当由上述封脊范围指定装置指定的假想的假想封脊范围、与从关于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文档信息得到的实际的实际封脊范围不同时,改变上述假想封脊范围的封脊部分的倍率,以使其与上述实际封脊范围相符合,
上述计算装置,根据由上述变倍率装置改变了倍率的封脊部分和由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封脊对齐位置,计算在上述打印用纸上打印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装置还包括封脊范围指定装置,指定上述原稿页数据中的封脊范围,
上述计算装置还包括涂色装置,当由上述封脊范围指定装置指定的假想的假想封脊范围、与从关于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文档信息得到的实际的实际封脊范围不同时,用预定颜色对上述假想封脊范围和上述实际封脊范围间的空白部分进行涂色,
上述计算装置,根据由上述假想封脊范围的封脊部分、由上述涂色装置涂色后的空白部分和由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封脊对齐位置,计算在上述打印用纸上打印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输出装置,当由上述计算装置计算的打印位置和从关于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文档信息得到的打印位置之差大于等于预定值时,输出通知该情况的警告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计算装置还包括封脊宽度计算装置,根据从关于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文档信息得到的正文的用纸张数、使用用纸、上述正文的纸厚信息,计算原稿页数据中的封脊的宽度信息,
上述计算装置,根据由上述封脊宽度计算装置计算的上述封脊的宽度信息和由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封脊对齐位置,计算在上述打印用纸上打印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封脊宽度计算装置,根据上述文档信息的变更,重新计算上述封脊的宽度信息。
16.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该信息处理设备,用于计算打印在封皮用打印用纸上的封皮用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
该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步骤,设定表示上述原稿页数据中的封脊与上述打印用纸的折叠位置对齐的打印位置的封脊对齐位置;
计算步骤,根据在上述设定步骤中设定的封脊对齐位置,计算在上述打印用纸上打印上述原稿页数据的打印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35495/2005 | 2005-08-15 | ||
JP2005235495A JP4574491B2 (ja) | 2005-08-15 | 2005-08-15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16835A true CN1916835A (zh) | 2007-02-21 |
CN100430883C CN100430883C (zh) | 2008-11-05 |
Family
ID=37737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10884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0883C (zh) | 2005-08-15 | 2006-08-14 |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43172B2 (zh) |
JP (1) | JP4574491B2 (zh) |
CN (1) | CN100430883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1118A (zh) * | 2009-05-29 | 2010-12-01 | 佳能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113495701A (zh) * | 2021-07-28 | 2021-10-12 | 广州精诚合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标书制作系统及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206953A (ja) * | 2006-02-01 | 2007-08-16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20080307296A1 (en) * | 2007-06-08 | 2008-12-11 | Jose Elwin Simon Maglanque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rendering of combined document pages |
JP2009301108A (ja) * | 2008-06-10 | 2009-12-24 | Canon Inc | 文書管理システム、文書管理システム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391873B2 (ja) * | 2009-06-30 | 2014-01-15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408421B2 (ja) * | 2009-08-27 | 2014-02-05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2014112777A (ja) * | 2012-12-05 | 2014-06-19 | Canon Inc |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5995090B2 (ja) * | 2013-02-14 | 2016-09-2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4536712B (zh) * | 2014-12-22 | 2017-11-28 |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音频设备适应不同移动设备音频口位置的方法 |
JP6874044B2 (ja) * | 2019-03-15 | 2021-05-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37343A (ja) * | 1993-02-09 | 1994-08-23 |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 平面型画像信号入力装置 |
US5735659A (en) * | 1994-09-14 | 1998-04-0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Binding apparatus with spine cover printing apparatus |
JPH09251191A (ja) * | 1996-03-16 | 1997-09-22 | Ricoh Co Ltd | 複写機 |
US5832193A (en) * | 1996-03-25 | 1998-11-03 | Xerox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a label on the spine of a bound document |
JPH10151734A (ja) * | 1996-11-22 | 1998-06-09 | Fuji Xerox Co Ltd | 背表紙情報印刷装置 |
JP2002361967A (ja) * | 2001-06-05 | 2002-12-18 |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 印刷システム、コントローラ、印刷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2002361843A (ja) * | 2001-06-11 | 2002-12-18 | Nec Corp | カラー印刷用版別原稿の自動位置合わせ方法およびその方式 |
JP4442083B2 (ja) * | 2002-11-08 | 2010-03-31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製本システム |
-
2005
- 2005-08-15 JP JP2005235495A patent/JP457449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8-10 US US11/463,661 patent/US764317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8-14 CN CNB2006101088405A patent/CN10043088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1118A (zh) * | 2009-05-29 | 2010-12-01 | 佳能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101901118B (zh) * | 2009-05-29 | 2014-05-07 | 佳能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113495701A (zh) * | 2021-07-28 | 2021-10-12 | 广州精诚合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标书制作系统及方法 |
CN113495701B (zh) * | 2021-07-28 | 2024-02-13 | 广州精诚合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标书制作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7052502A (ja) | 2007-03-01 |
CN100430883C (zh) | 2008-11-05 |
JP4574491B2 (ja) | 2010-11-04 |
US20070035770A1 (en) | 2007-02-15 |
US7643172B2 (en) | 2010-0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16835A (zh) |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1046729A (zh) | 信息处理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 |
CN101046728A (zh) | 信息处理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 |
CN1731819A (zh) | 布局调整方法和装置 | |
CN1303515C (zh) | 打印控制方法及设备 | |
CN100339230C (zh) | 计算机和打印控制方法 | |
CN1811691A (zh) |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577241A (zh) |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0351770C (zh) | 布局调整方法和装置 | |
CN1912825A (zh) |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77276C (zh) | 打印字符的字符信息处理装置 | |
CN1731391A (zh) | 布局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 | |
CN1271505C (zh) | 用于进行图像检索的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1133937C (zh) | 打印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1684062A (zh) | 文档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684061A (zh) | 文档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731399A (zh) |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815435A (zh) | 文档处理装置和文档处理方法 | |
CN1300671C (zh) |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数据生成方法 | |
CN1828516A (zh) | 布局控制装置和布局控制方法 | |
CN101030125A (zh) | 打印系统和作业处理方法 | |
CN1297882C (zh) | 数据处理装置、印刷控制方法 | |
CN1828517A (zh) | 文档处理装置和文档处理方法 | |
CN1581156A (zh) | 信息处理系统、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 |
CN1794105A (zh) |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