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9558A - 一种综合接入系统、方法及窄带业务接口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综合接入系统、方法及窄带业务接口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09558A CN1909558A CNA2006101118114A CN200610111811A CN1909558A CN 1909558 A CN1909558 A CN 1909558A CN A2006101118114 A CNA2006101118114 A CN A2006101118114A CN 200610111811 A CN200610111811 A CN 200610111811A CN 1909558 A CN1909558 A CN 19095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narrow
- band service
- service
- narrow b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134276 Homo sapiens S-methyl-5'-thioadenosine phosphoryl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2050 Protein canopy homolog 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514 concu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0 matu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RPOCQUTXCSLYFJ-UHFFFAOYSA-N n-(4-ethylphenyl)-2-(2-methyl-3,5-dioxothiomorpholin-4-yl)aceta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C=C1NC(=O)CN1C(=O)C(C)SCC1=O RPOCQUTXCSLYF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3—Arrangements for combining access network resources elements, e.g. channel bonding
- H04L12/2867—Physical combin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4—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23—Media gatew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6—Simultaneous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e.g. telegraphic transmission over the same conductors
- H04M11/062—Simultaneous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e.g. telegraphic transmission over the same conductor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for speech and other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39—Asymmetrical two-way transmission, e.g. ADSL, HDS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06—Microprocessor, CPU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9—Amplifier, attenuation circuit, echo suppress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96—Connection circuit/link/trunk/junction, bridge, router, gatewa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4—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9—ISD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13—Counting, timing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92—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99—Bu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35—Simulation, em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48—Channel/line reserv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89—LAN, intern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hea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接入系统、方法及综合接入模块,解决现有技术在提供宽带业务接入时,需要叠加设置宽带背板总线与窄带TDM总线的问题。包括宽带业务接口模块、窄带业务接口模块,以及主控交换接口模块,主控交换接口模块设置有提供宽带上行接口的宽带业务交换模块和提供窄带上行接口并进行窄带业务数据处理的窄带业务处理模块;所述宽带业务交换模块与宽带业务接口模块及窄带业务接口模块通过宽带总线相连,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汇聚与交换,通过宽带业务交换模块的宽带上行接口与网络侧联通;以及经窄带业务处理模块的窄带上行接口与网络侧联通。本发明同时可以接入窄带业务和宽带业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中接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综合接入系统及窄带业务接口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接入系统一般分为宽带接入系统、窄带接入系统和综合接入系统,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宽带接入系统,如DSLAM(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等采用的是基于宽带背板总线的设计方案,在用户侧支持宽带业务接口,如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VDSL(极高位速率数字用户线)、GPON(千兆无源光网络)等。以DSLAM为例,现在的DSLAM接入系统主要有两种形态:ATM DSLAM(异步传输模式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和IP DSLAM(IP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其中ATM DSLAM是以ATM(异步传输模式)连接交换为核心的宽带接入系统,而IP DSLAM是以VLAN(虚拟局域网)+MAC(介质访问控制)或者IP路由交换为核心的接入系统。不论上述哪种形态的宽带接入系统,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两种,包括框式的宽带接入设备和盒式的宽带接入设备,两者都是由四个部分组成:主控系统部分、交换系统部分,用户接口部分、背板连接系统部分,如图1所示,是该宽带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用户接口板部分对外提供用户的接入接口,不同的用户接口板提供不同的接入方式,可以是ADSL、VDSL、以太网、G.shdsl等的一种或者多种。宽带接入系统可以提供多个用户接口板,为此用户接口板采用槽位号的方式进行编号,从0或者1开始,而在一块用户接口板上可以提供多个用户接入的线路接口,比如16、24、48等等,这些线路接口也是统一编址,从0或者1开始。
主控系统部分提供这个宽带接入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功能。
交换系统部分提供了整个宽带接入系统的流量汇聚和处理功能,并提供网络侧接口。
背板连接系统提供了以上系统之间的连接和通信功能。
而目前的窄带接入产品,例如ONU(光纤网络单元)主要的架构采用的是基于TDM(时分多址)背板总线的设计方案,支持POTS(传统电话)接口、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接口等窄带业务接口,如果结合宽带接入设备的架构,则称之为综合接入设备。在这些综合接入设备,如MSAN(多业务接入点)或者MSAP(多业务接入平台)或者NG DLC(下一代数字环路载波)设备,主要采用了TDM背板总线和GE(千兆以太网)背板总线同时支持的方式来支持不同的业务接口。
现有的纯窄带接入系统不含分组控制和交换模块以及宽带业务接口,只提供基于TDM的窄带背板总线,而宽窄带综合的接入系统,如MSAN业务系统,根据上面介绍可知,提供基于窄带的TDM背板总线和基于宽带的GE背板总线,其结构示意如图2所示,各个模块提供的功能如下:
TDM控制和交换模块,利用TDM交换网实现各种窄带业务数据的流量汇聚和交换,窄带业务数据经TDM控制和交换模块,通过E1等网络接口发送至网络侧;
分组语音处理模块通过语音编解码方式,将语音业务流转换成IP包,接入NGN(下一代网络);其中语音业务数据经TDM控制和交换模块交换至分组语音处理模块处理后,可以经过FE/GE网络接口发送至网络侧;或者通过E1网络接口发送至网络侧;或者经分组控制和交换模块进行业务数据流量汇聚和交换后,经FE/GE网络接口发送至网络侧;
分组控制和交换模块通过分组交换网,实现各种宽带业务数据的流量汇聚和交换,将宽带业务数据经FE/GE网络接口发送至网络侧;
网络接口模块提供FE(快速以太网)光/电接口、GE光接口等网络接口上行至宽带多业务汇聚设备或者其他上层网络设备。
业务接口模块,设置用户接口板,提供各种宽窄带业务接入接口,包括POTS、ISDN BRI(2B+D)、ISDN PRI(30B+D)、V.24子速率、V.24/V.3564kbit/s、V.35/FE1 N×64kbit/s、E1、ADSL、ADSL2+、SHDSL(TDM/ATM)、Ethernet、2/4线音频接口等,直接提供多种业务的接入。
在目前纯宽带接入系统,不采用上述综合接入的设备形态,背板上只有宽带业务总线,如GE或者10GE背板总线,这样将导致无法支持窄带业务。而现有的在同时提供宽带业务和窄带业务技术方案上,需要在背板上设置GE或者10GE宽带总线的同时增加窄带总线,这样会增加了系统的实现成本,在当前宽带业务为主的情况下,不利于系统的扩展。
另外,现有接入系统的用户业务接口部分,不能根据用户接入业务性质进行灵活的分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接入系统、方法及对应的窄带业务接口模块,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提供宽带业务接入技术方案中,需要叠加设置宽带背板总线与窄带TDM总线的问题。
本发明系统包括:
一种综合接入系统,包括提供宽带业务接口的宽带业务接口模块、提供窄带业务接口的窄带业务接口模块,以及主控交换接口模块,
所述主控交换接口模块,设置有提供宽带上行接口的宽带业务交换模块,和提供窄带上行接口并进行窄带业务数据处理的窄带业务处理模块;
所述宽带业务交换模块与宽带业务接口模块通过宽带总线相连,对宽带业务数据进行汇聚与交换,并通过宽带上行接口与网络侧联通;
所述宽带业务交换模块与窄带业务接口模块通过宽带总线相连,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汇聚与交换,通过宽带业务交换模块的宽带上行接口与网络侧联通;或经窄带业务处理模块的窄带上行接口与网络侧联通。
所述窄带业务接口模块进一步包括:分发处理模块、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和总线接口模块;
所述分发处理模块根据接入窄带业务属性将窄带业务数据分发至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或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
所述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语音业务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所述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电路仿真业务数据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所述总线接口模块与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和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相连,提供到宽带业务交换模块的宽带总线接口。
较佳地,所述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为IP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
较佳地,所述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RTP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RTP协议处理。
较佳地,所述的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语音业务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模块,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语音编解码处理模块,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语音编解码处理;
抖动缓存处理模块,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抖动缓存处理;
回波抵消模块,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回波抵消处理;
丢包补偿模块,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丢包补偿处理。
较佳地,所述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一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模块,用于将发送/接收的窄带业务数据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所述窄带业务处理模块设置有:
第二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化/去分组化模块,用于将经宽带业务交换模块发送/接收的窄带业务数据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较佳地,所述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CESoPSN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CESoPSN协议处理,和/或
CESoETH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CESoETH协议处理。
较佳地,所述分发处理模块设置有窄带业务用户属性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窄带用户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窄带用户配置信息,将窄带业务数据发送至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或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
较佳地,所述窄带业务数据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窄带业务收敛或交换处理模块,用于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收敛或交换处理;
V5/GR303协议处理模块,用于进行V5或GR303协议处理。
较佳地,所述的宽带业务总线,为千兆以太网业务总线或者快速以太网业务总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窄带业务接口模块,包括:分发处理模块、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和总线接口模块;
所述分发处理模块根据接入窄带业务属性将窄带业务数据份分发至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或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
所述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语音业务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所述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电路仿真业务数据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所述总线接口模块与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和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相连,提供到宽带业务交换模块的宽带总线接口。
较佳地,所述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为IP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
较佳地,所述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RTP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RTP协议处理。
较佳地,所述的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语音业务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模块,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语音编解码处理模块,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语音编解码处理;
抖动缓存处理模块,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抖动缓存处理;
回波抵消模块,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回波抵消处理;
丢包补偿模块,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丢包补偿处理。
较佳地,所述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模块,用于将发送/接收的窄带业务数据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较佳地,所述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CESoPSN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CESoPSN协议处理,和/或
CESoETH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CESoETH协议处理。
较佳地,所述分发处理模块设置有窄带业务用户属性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窄带用户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窄带用户配置信息,将窄带业务数据发送至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或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综合接入系统及方法方案中,由于背板采用宽带总线,同时可以接入窄带业务和宽带业务,并且上行同时支持V5.2TDM上行、VoIP(IP语音业务)上行、宽带接口上行,用户板相同不需要更换的系统,分布到接口板的VoIP处理。
本发明可以VoIP+TDMoP(基于分组网的TDM业务)双核处理,根据业务配置实现,从而大大降低了业务处理的复杂度,降低了系统实现的成本。
本发明窄带业务接口模块上,设计了具备双核处理能力的用户接口板,具备VoIP能力,还具备TDMoP的能力,根据业务配置直接基于每个用户端口进行模式切换,该用户接口板的芯片功能要求,可以集成到用户接口板上同一个业务处理芯片上,该芯片具备双核处理能力,但是对外只有宽带接口和窄带用户侧接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宽带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基于窄带的TDM背板总线和基于宽带的GE背板总线的综合接入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窄带业务接口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窄带业务处理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分发处理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集成后的窄带业务接口模块在系统中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协议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宽窄带业务接入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活支持窄带业务的宽带接入设备架构以及涉及到的窄带业务接口模块的实现方案,该方案下的接入总体结构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见,其结构与现有技术的架构类似,主要包括主控交换接口模块10、背板20和用户接口板30,本发明在主控交换接口模块10和用户接口板30予以改动,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在主控交换接口模块10上,设置有提供宽带上行接口的宽带业务交换模块110,提供窄带上行接口并进行窄带业务数据处理的窄带业务处理模块120,处理宽、窄带协议的协议处理模块130,以及提供系统时钟参考的时钟模块140;上述方案中宽带上行接口可以是Ethernet Uplink(以太网上行),窄带上行接口为TDM Uplink(TDM上行)。
在用户接口板30部分,设置有提供宽带业务接口的宽带业务接口模块310、提供窄带业务接口的窄带业务接口模块320;
与现有技术综合接入方案不同,本发明上述宽带业务接口模块310和窄带业务接口模块320都通过宽带总线与宽带业务交换模块110相连。该背板部分只采用宽带总线,而并不同于现有的综合接入方案中背板部分采用宽带背板总线和窄带背板总线共存的方案。
上述宽带总线可以采用千兆以太网业务总线、快速以太网业务总线或万兆以太网业务总线。
上述时钟模块140与系统上述各部分相连,提供了整个系统的时钟参考,时钟信号从主控交换接口模块10的时钟模块140输出到整个系统每个需要时钟的部分,作为统一的参考时钟,时钟源的输入可以是从网络接入的BITS时钟或者E1或者数据业务恢复时钟等等,也可以是本身的自震荡产生的时钟。以上功能都由时钟模块140完成,同时在背板上提供时钟线,将时钟传送到需要的每个接口板。
上述宽带业务接口模块310可以与现有技术中宽带业务接口模块同样设置,本实施例中不予详述。
上述窄带业务接口模块320,在本发明方案中,针对要接入的窄带业务类型进行设置,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窄带业务接口模块320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见,其设置如下功能模块:
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321,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语音业务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在实际的设计方案中,通常该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为IP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
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322,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电路仿真业务数据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该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与主控交换接口模块10中设置的窄带业务处理模块120所进行的窄带业务处理是相对应的;
总线接口模块323,与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和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相连,提供到宽带业务交换模块的宽带总线接口;
分发处理模块324,根据接入窄带业务属性将窄带业务数据分发至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321或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322;
根据上述宽带接入设备的总体结构,对自用户接入的宽带业务和窄带业务分别作如下处理:
自宽带业务接口模块310接入的宽带业务,通过宽带总线接入至宽带业务交换模块110,经宽带业务交换模块110作宽带业务数据的汇聚与交换后,通过宽带业务交换模块110的宽带上行接口发送至网络侧,而对于网络侧下行的业务处理过程与此类似处理,上述过程与现有技术中的宽带业务处理类似,在此不再详述。
自窄带业务接口模块320接入的窄带业务,在分发处理模块324处根据窄带业务属性分别分发至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321或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322,进行对应的分组化处理后,再通过宽带总线发送至宽带业务交换模块110,具体为:
在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321,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语音业务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针对VoIP业务,采用G.711等语音编码方式,在将IP语音业务数据加上以太网报文头等处理后,完成VoIP业务数据的分组化处理,形成发往宽带业务交换模块110的数据报文;
针对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322,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电路仿真业务数据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针对TDMoP话音业务,将某个端口的TDM话音业务数据封装为分组报文,封装后的分组报文目的地是主控交换接口模块10的窄带业务处理模块120,在窄带业务处理模块120还原为TDM话音业务数据,完成时隙交叉后,通过窄带上行接口发送到网络侧,而在下行方向与此类似处理。
通过在窄带用户接口模块320中的上述处理,便可以在宽带业务交换模块110中对接入的窄带业务数据进行分类处理:
针对IP语音业务数据,在通过宽带业务交换模块110进行业务汇聚与交换后,直接通过宽带上行接口发送至网络侧,而分组化处理后TDMoP业务数据则通过宽带业务交换模块110汇聚与交换后,直接发送至窄带业务处理模块120,在窄带业务处理模块120,对分组处理后的窄带业务数据进行一次去分组化处理,恢复到最初的TDMoP业务数据后,直接通过窄带上行接口发送至网络侧。
上述方案中,针对各种业务需要,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321可以进一步包括如图5所示的内容:
RTP协议处理模块3211,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RTP协议处理;
语音业务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模块3212,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语音编解码处理模块3213,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语音编解码处理;
抖动缓存处理模块3214,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抖动缓存处理(JitterBuffer);
回波抵消模块3215,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回波抵消处理;
丢包补偿模块3216,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丢包补偿处理。
电路仿真技术有很多具体方案,例如ATM AAL1技术就是一种成熟的在分组网络上实现的TDM电路仿真技术,同样在IP Ethernet上,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实现TDM电路仿真。而IETF PWE3工作组负责研究在包网络上承载各种端到端的仿真业务,包括帧中继、ATM、SDH等。PWE3标准针对每种需要仿真的业务详细定义了各种情况下的接口、定时、OAM、应用场景和封装格式。目前已经标准化的主要是PWE3架构定义。PWE3组采用的隧道封装技术包括了IP、L2TP或MPLS,PWE3组还在和其它组织密切合作完善隧道封装技术,在控制平面和CCAMP组合作,完善隧道的建立和管理。
针对需要,如图6所示,本发明方案中的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322进一步包括:
第一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模块3221,用于将发送/接收的窄带业务数据进行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CESoPSN协议处理模块3222,用于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CESoPSN协议处理;
CESoETH协议处理模块3223,用于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CESoETH协议处理。
与此相对应,如图7所示,在所述窄带业务处理模块120设置有:
第二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化/去分组化模块121,用于将经宽带业务交换模块110发送/接收的窄带业务数据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针对需要,窄带业务数据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窄带业务收敛或交换处理模块122,用于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收敛或交换处理。
针对需要,如图8所示,是分发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分发处理模块324设置有窄带业务用户属性存储模块3241,用于存储用户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配置信息,将窄带业务数据发送至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321或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322。
针对本发明方案中的窄带业务接口模块320的设计,可以采用分离的部件来构建完成,也可以采用一片单片的芯片来集成以上功能,该芯片的至少具备如下功能:
对外提供数据接口,可以为双端口备份,也可以为单端口,如图9所示,是集成后的窄带业务接口模块在系统中的连接示意图。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协议处理模块130中可以进行如图10所示的设置:
H.248协议处理模块131,用于处理H.248协议;
SIP协议处理模块132,用于处理SIP协议;
V5协议处理模块133,用于处理V5协议;
GR303协议处理模块134,用于处理GR303协议。
通过上述协议处理模块的协议处理,可以处理各种窄带和宽带的各种协议,以保证本发明方案宽窄带业务的顺利实现。
上述方案中,在主控交换接口模块10上,通过宽带业务交换模块110提供了数据业务上行接口,通过窄带业务处理模块120提供窄带业务上行接口,宽带上行接口可以采用GE、10GE等上行,窄带上行接口为TDM方式的E1/E3,T1/T3,STM-N,SDH等,窄带协议支持V5.2或者GR303等上行。
本发明方案低成本的实现了分布式VoIP处理以后的窄带上行业务,不需要在主控交换接口模块10上实现VoIP的反向处理;同时可以采用单芯片实现的VoIP+TDMoP的处理,降低了接口板的复杂度。
如图11所示,是采用本发明综合接入系统进行综合接入的流程示意图,从图中可见,该方案针对宽带业务和窄带业务分别进行了不同的接入处理:
宽带业务数据通过宽带业务接口模块接入,经宽带总线发送至主控交换接口模块上的宽带业务交换模块,由宽带业务交换模块汇聚与交换后,通过宽带上行接口发送至网络侧;
窄带业务数据通过窄带业务接口模块接入,由宽带总线发送至主控交换接口模块上的宽带业务交换模块,经宽带业务交换模块汇聚与交换后:
经宽带上行接口发送至网络侧,或
由窄带业务处理模块进行窄带业务处理,并经窄带上行接口发送至网络侧。
上述方案窄带业务数据通过窄带业务接口模块接入过程中,根据接入窄带业务属性将窄带业务数据分类为需要进行语音业务分组化处理的窄带业务和需要进行电路仿真业务数据分组化处理的窄带业务。并对相应业务数据进行对应的处理:
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语音业务分组化处理;
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电路仿真业务数据分组化处理。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3)
1、一种综合接入系统,包括提供宽带业务接口的宽带业务接口模块、提供窄带业务接口的窄带业务接口模块,以及主控交换接口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交换接口模块,设置有提供宽带上行接口的宽带业务交换模块和提供窄带上行接口并进行窄带业务数据处理的窄带业务处理模块;
所述宽带业务交换模块与宽带业务接口模块通过宽带总线相连,对宽带业务数据进行汇聚与交换,并通过宽带上行接口与网络侧联通;
所述宽带业务交换模块与窄带业务接口模块通过宽带总线相连,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汇聚与交换,通过宽带业务交换模块的宽带上行接口与网络侧联通;以及经窄带业务处理模块的窄带上行接口与网络侧联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窄带业务接口模块进一步包括: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和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
所述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语音业务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所述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电路仿真业务数据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窄带业务接口模块还包括:分发处理模块和总线接口模块;
所述分发处理模块根据接入窄带业务属性将窄带业务数据分发至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或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
所述总线接口模块与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和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相连,提供到宽带业务交换模块的宽带总线接口。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为IP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RTP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RTP协议处理。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语音业务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模块,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一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模块,用于将发送/接收的窄带业务数据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所述窄带业务处理模块设置有:
第二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化/去分组化模块,用于将经宽带业务交换模块发送/接收的窄带业务数据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窄带业务数据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窄带业务收敛或交换处理模块,用于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收敛或交换处理。
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CESoPSN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CESoPSN协议处理,和/或
CESoETH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CESoETH协议处理。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发处理模块设置有窄带业务用户属性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窄带用户配置信息,
所述分发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窄带用户配置信息,将窄带业务数据发送至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或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宽带业务总线,为千兆以太网业务总线、快速以太网业务总线或万兆以太网业务总线。
12、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的综合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宽带业务数据通过宽带业务接口模块接入,经宽带总线发送至主控交换接口模块上的宽带业务交换模块,由宽带业务交换模块汇聚与交换后,通过宽带上行接口发送至网络侧;
窄带业务数据通过窄带业务接口模块接入,由宽带总线发送至主控交换接口模块上的宽带业务交换模块,经宽带业务交换模块汇聚与交换后:
经宽带上行接口发送至网络侧,或
由窄带业务处理模块进行窄带业务处理,经窄带上行接口发送至网络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窄带业务数据通过窄带业务接口模块接入过程中,
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语音业务分组化处理;或
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电路仿真业务数据分组化处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接入窄带业务属性将窄带业务数据分类为需要进行语音业务分组化处理的窄带业务和需要进行电路仿真业务数据分组化处理的窄带业务。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进行语音业务分组化处理的窄带业务为IP语音业务业务。
16、一种窄带业务接口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和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
所述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语音业务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所述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电路仿真业务数据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窄带业务接口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发处理模块和总线接口模块;
所述分发处理模块根据接入窄带业务属性将窄带业务数据分发至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或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
所述总线接口模块与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和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相连,提供到宽带业务交换模块的宽带总线接口。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窄带业务接口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为IP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窄带业务接口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RTP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RTP协议封装处理。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窄带业务接口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语音业务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模块,用于对IP语音业务数据进行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窄带业务接口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模块,用于将发送/接收的窄带业务数据分组化/去分组化处理。
22、如权利要求16或21所述的窄带业务接口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CESoPSN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CESoPSN协议处理,和/或
CESoETH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对窄带业务数据进行CESoETH协议处理。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窄带业务接口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发处理模块设置有窄带业务用户属性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窄带用户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窄带用户配置信息,将窄带业务数据发送至语音业务分组处理模块或电路仿真业务分组处理模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1118114A CN1909558B (zh) | 2006-08-23 | 2006-08-23 | 一种综合接入系统、方法及窄带业务接口模块 |
EP07800775A EP2056573B1 (en) | 2006-08-23 | 2007-08-23 | Integrated cut-in system and method and integrated cut-in module |
ES07800775T ES2375414T3 (es) | 2006-08-23 | 2007-08-23 | Sistema y método conjuntor integrado y módulo conjuntor integrado. |
AT07800775T ATE533281T1 (de) | 2006-08-23 | 2007-08-23 | Integriertes einschaltsystem und verfahren sowie integriertes einschaltmodul |
PCT/CN2007/002555 WO2008025256A1 (fr) | 2006-08-23 | 2007-08-23 | Système et procédé d'insertion intégrés et module d'insertion intégré |
US12/364,813 US8385327B2 (en) | 2006-08-23 | 2009-02-03 | Access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1118114A CN1909558B (zh) | 2006-08-23 | 2006-08-23 | 一种综合接入系统、方法及窄带业务接口模块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09558A true CN1909558A (zh) | 2007-02-07 |
CN1909558B CN1909558B (zh) | 2010-12-01 |
Family
ID=37700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1118114A Active CN1909558B (zh) | 2006-08-23 | 2006-08-23 | 一种综合接入系统、方法及窄带业务接口模块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385327B2 (zh) |
EP (1) | EP2056573B1 (zh) |
CN (1) | CN1909558B (zh) |
AT (1) | ATE533281T1 (zh) |
ES (1) | ES2375414T3 (zh) |
WO (1) | WO2008025256A1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25256A1 (fr) * | 2006-08-23 | 2008-03-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ème et procédé d'insertion intégrés et module d'insertion intégré |
CN101257520B (zh) * | 2007-02-27 | 2010-10-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板、数字用户线路接入系统及方法 |
CN102684996A (zh) * | 2012-04-09 | 2012-09-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板及业务传输的方法 |
CN101505288B (zh) * | 2009-02-18 | 2013-04-24 | 上海云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宽带窄带双向通信中继装置 |
CN103327423A (zh) * | 2013-06-28 | 2013-09-25 | 成都思迈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多业务网络接入平台 |
CN108259351A (zh) * | 2017-11-27 | 2018-07-06 |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 适用于宽窄带信道混合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
CN108306704A (zh) * | 2017-12-25 | 2018-07-20 |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单总线msap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CN108418634A (zh) * | 2018-03-27 | 2018-08-17 | 北京瑞光极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高速伪同步的宽带窄带业务复用系统 |
CN109660554A (zh) * | 2019-01-07 | 2019-04-19 | 北京航天晨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体化通信单元的涉密数据传输设备 |
CN110213141A (zh) * | 2019-06-03 | 2019-09-06 | 北京盟力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窄带业务的综合接入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82097B2 (ja) * | 2014-03-27 | 2017-08-1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伝送装置 |
CN111737179B (zh) * | 2020-05-08 | 2021-08-13 | 江西山水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插卡式ptn、otn和sdh传输设备板卡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21211A (ja) | 1983-12-02 | 1985-06-28 | Nippon Steel Corp | 含クロム溶鋼の還元脱硫法 |
US6480487B1 (en) * | 1998-08-24 | 2002-11-12 | Verizon Services Group | Digital loop carrier remote terminal having integrated digital subscriber plug-in line cards for multiplexing of telephone and broadband signals |
US6600741B1 (en) | 1999-03-25 | 2003-07-29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Large combined broadband and narrowband switch |
GB9915327D0 (en) * | 1999-06-30 | 1999-09-01 | Nortel Networks Corp | Packet interface and method of packetizing information |
US7075920B2 (en) * | 1999-07-14 | 2006-07-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mbining narrowband applications with broadband transport |
US6914911B2 (en) * | 1999-07-14 | 2005-07-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Combining narrowband applications with broadband transport |
CN1284806A (zh) * | 1999-10-22 | 2001-02-21 | 南方通信(惠州)实业有限公司 | 综合接入设备背板 |
CN1148899C (zh) * | 2000-03-27 | 2004-05-05 | 四川诺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宽带全业务综合网络接入法 |
IL151764A0 (en) * | 2000-03-30 | 2003-04-10 | Adc Telecomm Israel Ltd | Integrated adsl interface with tdm mapping |
DE10018794A1 (de) * | 2000-04-15 | 2001-10-25 | Tenovis Gmbh & Co Kg | Telekommunikationsanlage |
DE50209622D1 (de) | 2001-04-24 | 2007-04-19 | Siemens Ag | Vermittlungseinrichtung und zentrale Vermittlungssteuerung mit internem Breitbandbus |
US7349385B2 (en) * | 2001-05-30 | 2008-03-25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 Integrated access platform |
GB2389023B (en) * | 2002-05-20 | 2004-04-28 | Sun Microsystems Inc | Computer system, method and network |
US7450494B2 (en) * | 2004-09-03 | 2008-11-1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Reconfigurable apparatus providing 1:N and 1:1 equipment redundancy for high speed broadband interfaces with 1+1 and 1:N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
CN100525508C (zh) * | 2004-12-04 | 2009-08-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字用户线接入复接器及用户接入设备 |
CN1909558B (zh) * | 2006-08-23 | 2010-1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综合接入系统、方法及窄带业务接口模块 |
-
2006
- 2006-08-23 CN CN2006101118114A patent/CN1909558B/zh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8-23 WO PCT/CN2007/002555 patent/WO200802525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8-23 AT AT07800775T patent/ATE533281T1/de active
- 2007-08-23 ES ES07800775T patent/ES2375414T3/es active Active
- 2007-08-23 EP EP07800775A patent/EP2056573B1/en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2-03 US US12/364,813 patent/US8385327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25256A1 (fr) * | 2006-08-23 | 2008-03-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ème et procédé d'insertion intégrés et module d'insertion intégré |
US8385327B2 (en) | 2006-08-23 | 2013-02-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Access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
CN101257520B (zh) * | 2007-02-27 | 2010-10-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板、数字用户线路接入系统及方法 |
CN101505288B (zh) * | 2009-02-18 | 2013-04-24 | 上海云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宽带窄带双向通信中继装置 |
CN102684996B (zh) * | 2012-04-09 | 2018-04-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板及业务传输的方法 |
CN102684996A (zh) * | 2012-04-09 | 2012-09-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板及业务传输的方法 |
CN103327423A (zh) * | 2013-06-28 | 2013-09-25 | 成都思迈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多业务网络接入平台 |
CN108259351A (zh) * | 2017-11-27 | 2018-07-06 |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 适用于宽窄带信道混合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
CN108259351B (zh) * | 2017-11-27 | 2020-12-15 |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 适用于宽窄带信道混合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
CN108306704A (zh) * | 2017-12-25 | 2018-07-20 |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单总线msap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CN108306704B (zh) * | 2017-12-25 | 2019-10-29 |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单总线msap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CN108418634A (zh) * | 2018-03-27 | 2018-08-17 | 北京瑞光极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高速伪同步的宽带窄带业务复用系统 |
CN109660554A (zh) * | 2019-01-07 | 2019-04-19 | 北京航天晨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体化通信单元的涉密数据传输设备 |
CN109660554B (zh) * | 2019-01-07 | 2022-03-25 | 北京航天晨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体化通信单元的涉密数据传输设备 |
CN110213141A (zh) * | 2019-06-03 | 2019-09-06 | 北京盟力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窄带业务的综合接入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056573A4 (en) | 2009-09-02 |
ES2375414T3 (es) | 2012-02-29 |
EP2056573B1 (en) | 2011-11-09 |
US8385327B2 (en) | 2013-02-26 |
WO2008025256A1 (fr) | 2008-03-06 |
US20090141710A1 (en) | 2009-06-04 |
CN1909558B (zh) | 2010-12-01 |
EP2056573A1 (en) | 2009-05-06 |
ATE533281T1 (de) | 2011-1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09558A (zh) | 一种综合接入系统、方法及窄带业务接口模块 | |
CN1166247C (zh) | 通讯节点、通讯互联网络和在其中传输信号的方法 | |
CN1287562C (zh) | 用于通信网络的动态业务带宽管理系统和方法 | |
CN101043352A (zh) | 一种对GPON系统配置Native VLAN以及处理以太网报文的方法 | |
CN1929419A (zh) | 网络系统、数据传输装置及交叉连接装置 | |
CN1855890A (zh) | 系统级别的通信链路捆绑装置和方法 | |
CN1859242A (zh) | 支持多业务传输的宽带接入设备 | |
CN1652561A (zh) | 语音和数据集成交换系统中的呼叫处理系统和方法 | |
CN1257635A (zh) | 用于电信的多种业务电路 | |
CN1147097C (zh) | 支持n-isdn业务的atm交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1848134B (zh) | 一种多业务接入节点及其数据报文转发方法 | |
CN1301096A (zh) | 针对可移植路由器框架的控制和分布协议 | |
CN1909511A (zh) | 基于xdsl多延时通路的多业务承载方法和网络设备 | |
CN1227842C (zh) | 一种网络协议ip数据的波分复用光网络传输适配方法 | |
CN1620788A (zh) | 混合网络体系结构中的负载分配功能 | |
CN1852218A (zh) | 一种配置VLANtag的方法 | |
CN1283020A (zh) | 时分复用器 | |
CN1859382A (zh) | 支持多业务的通信设备及其方法 | |
CN1859369A (zh) | 实现网络连接服务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96302C (zh) | 能够提供语音呼叫服务的atm交换设备和方法 | |
CN1538666A (zh) | 一种xDSL终端设备管理系统 | |
CN1409500A (zh) | 基于同步传输体系的传送多种类型公务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408164A (zh) | 用于提供话音和/或数据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 |
CN1750520A (zh) | 复合型网络通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1863013A (zh) | 无源光网络中的网络终端装置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