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7411A - 治疗痈、疖的药物 - Google Patents
治疗痈、疖的药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07411A CN1907411A CNA2006100684213A CN200610068421A CN1907411A CN 1907411 A CN1907411 A CN 1907411A CN A2006100684213 A CNA2006100684213 A CN A2006100684213A CN 200610068421 A CN200610068421 A CN 200610068421A CN 1907411 A CN1907411 A CN 19074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x
- carbuncle
- furuncle
- medicine
- ro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治疗痈、疖的药物,属中药领域,是由川牛夕、儿茶、马前子、血竭、蜈蚣、天麻、全蝎、穿山甲、斑蝥、象皮、乳香、没药、三七、木鳖子、当归、紫草、生地、地骨皮、射干、防风、红花、黄丹、香油按一定重量配比泡制而成,结合中医理论,采用经皮渗入,外吸拔毒的原理,使药物迅速对病变部位产生作用,达到清热、凉血、祛风除湿、消肿通络、定惊止痉、活血化瘀、生筋蠲痹、攻毒排脓、生肌敛疮、祛疾扶正之功效,对痈、疖有特别疗效,治愈率达90%,有效率达10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是一种冶疗痈、疖的外用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痈、疖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发、多发病,病发在各年龄段,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祖国医学认为,痈、疖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外因多为邪毒、热毒。内因多为脏腑蓄毒,情志不畅,正气虚弱,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气血功能障碍所致。有的热邪蕴结、热毒壅聚、肝郁气滞、正气虚弱、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低下,不能抵抗外邪的侵袭,导致疾病发生。
痈的发病的原因,按西医理论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多个相邻毛囊和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按中医理论,(1)气血凝滞,循环关系局部破坏,运行失常,形成局部的气血凝滞,阻于肌肉或筋骨而发生,郁久化热,致使血肉腐败则酿液化脓。(2)脏腑功能失调,五脏不和,六腑壅滞,则使经脉不通,肝气郁结,脾胃运化失调,积滞生湿化浊,郁而化热生火,久而生痈。(3)经络阻滞,内部湿热火毒或外来邪毒,使营卫不和,邪热壅聚,使经络壅遏不通,使局部经络阻滞而成痈。
疖的发病原因,按西医理论,至病菌为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多为高温,潮湿多汗身体不洁,搔抓等因素,使至病菌侵入皮肤。中医理论认为恣食生冷,厚味,嗜酒及辛辣之品,使脾胃受损,湿热内升,火毒结聚,或因禀赋不足,慢性疾病,使身体抗病能力下降而至。
痈、疖使用药物内服,很难起到根治作用,效果很不理想,根据这一缺欠,经过上千例临床验证,外用膏药直接用药在病灶部位,穿透皮肤可直接作用于病灶,效果更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这样完成实现的:
治疗痈、疖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组份制作而成:
川牛夕1-3、儿茶1、马前子1-2、血竭1、蜈蚣1-2、天麻1、全蝎1-3、穿山甲1-2、斑蝥1-2、象皮1、乳香1-3、没药1-3、三七1、木鳖子1、当归1-3、紫草1、生地1-3、地骨皮1-2、射干1、防风1-2、红花1-2、黄丹5。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对于痈、疖的病因,病理,辩证论治,合理组方,有着独特的理论和宝贵经验。方中纯中药组合,符合中国药典及药理配伍,是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结晶。组方中药材经多次泡制、提纯、精炼、使药物的渗透性能更为良好。充分加大了人体对药物的吸收,使其疗效更为快捷。根据中医的理论,采用经皮渗入,外吸拔毒原理,使药物迅速对病变部位产生作用,具有消肿、止痛、逐瘀排水、攻坚散结、息风止痉、破血消症,通络活血,又能化瘀伸筋蠲痹,祛疾扶正之功效。
本发明具有如下临床效果:
1、本药组合理,药效好,药物可通过人体毛孔,进入微循环,快速渗入病灶,清除毒素,缩小病灶,直至清除病灶。
2、止痛快,30分钟即出现明显的止痛效果,连续使用,可拔毒散结,破瘀消症,通络疗伤,直至疾病痊愈。
3、本膏药适用范围广,不但对痈、疖治疗有很高的有效率和治愈率,还可用于淋巴结核的治疗。
4、治愈率高,痈、疖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高达90%。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上述中药的成份、作用主要是:
1、川牛夕含皂甙、钾盐、有活血通络,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参考文献《中药方剂学》76页,山东人民出版社76年3月出版,山东中医药学院教研室编印。
2、马前子,含一种木鳖碱、马前子有散结,消肿、痈、疸肿痛和风湿顽痹的作用。参考文献《中药方剂学》286页,山东人民出版社76年3月出版,山东中医药学院教研室编印。
3、儿茶、血竭、含树胶、树脂、安息香、有活血疗伤,生血生肌的作用,参考文献《中药方剂学》802-804页,山东人民出版社76年3月出版,山东中医药学院教研室编印。
4、蜈蚣辛温有毒,天麻含香草醇、全蝎、含二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份,即组胺术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各种胺酸,有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疮疡肿痛、瘰疬结核的作用,参考文献《中药方剂学》415、430、432页,山东人民出版社76年3月出版,山东中医药学院教研室编印。
5、穿山甲微寒、斑蝥含斑蝥素、有破血逐瘀消症,攻毒散结,消肿排脓的作用,以毒攻毒,临床用于痈疸恶疮,瘰疬疮毒,参考文献《中药方剂学》564、810页,山东人民出版社76年3月出版,山东中医药学院教研室编印。
6、乳香含乳香脂酸、没药含树脂、挥发油、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的作用,跌打损伤、疮疡痈肿、症瘕积聚,风湿痹痛的作用,参考文献《中药方剂学》556、558页,山东人民出版社76年3月出版,山东中医药学院教研室编印。
7、三七含三七皂甙甲、三七皂甙乙、生物碱、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瘀滞消肿的作用,参考文献《中药方剂学》591页,山东人民出版社76年3月出版,山东中医药学院教研室编印。
8、木鳖子含齐墩草酸,木鳖子酸,有消肿散结、祛毒消肿的作用。参考文献《中药方剂学》823页,山东人民出版社76年3月出版,山东中医药学院教研室编印。
9、红花甙或红花黄色素、当归含挥发油水溶性生物碱,有补血、活血、止痛、润肠、血虚、血滞、寒凝、风湿痹阻疼痛、为补血要药,参考文献《中药方剂学》543、678页,山东人民出版社76年3月出版,山东中医药学院教研室编印。
10、紫草、生地、地骨皮、生地含地黄素等、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血热妄行:紫草含乙酰紫草素、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痈疸疮疡、水火烫伤、地骨皮有凉血退蒸、清肺降火、疗骨蒸之佳品。参考文献《中药方剂学》169、163、231页,山东人民出版社76年3月出版,山东中医药学院教研室编印。
11、射干含射干甙、鸢尾甙和芒果素、有清热解毒、祛痰利咽、降气消肿的作用。参考文献《中药方剂学》204页,山东人民出版社76年3月出版,山东中医药学院教研室编印。
12、防风含挥发油、甘露醇、有发表散风,胜湿止病,息风止疼,风湿痹痛的作用。参考文献《中药方剂学》100页,山东人民出版社76年3月出版,山东中医药学院教研室编印。
13、象皮有生肌敛疮之功效,临床用于溃疡不敛,疮口久不愈合。参考文献《中药方剂学》818页,山东人民出版社76年3月出版,山东中医药学院教研室编印。
14、香油、黄丹为佐料,黄丹有拔毒散结生肌之功效。参考文献《中药方剂学》776页,山东人民出版社76年3月出版,山东中医药学院教研室编印。
用以上药物组方对治疗痈、疖有特殊疗效。
本发明的药物机理如下:
方中选用了抗病活性较强的药物配伍,防风入膀胱、肝、脾经,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生地归心、肝、肺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定惊止痉,红花、当归补血、活血、增强体力,5味药配伍为君药,补血脉,补元气、活血疗伤。配蜈蚣、全蝎、穿山甲、斑蝥、天麻、息风止痉,攻毒散结,破血消症,平抑肝阳,配川牛夕、乳香、没药、马前子,活血疗伤化瘀。以上诸药为臣药。三七、血竭、儿茶、象皮、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为佐药。木鳖子、黄丹开窍,消肿散结,拔毒生肌,扶正固本为使药。君、臣、佐、使相辅相成,配伍合理,药效显著。
本发明药物具有通窍解毒,祛风除湿,散寒,通络止痉,消肿散结,症瘕积聚,化瘀、伸筋,蠲痹、生肌敛疮之功效,是一种活性较强的治疗痈、疖的药物。药力渗入人体、传入经络、直达病灶、攻坚散结、先拔其毒、毒已解肿自消、活血生肌、药到病除,达到治疗痈、疖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取川牛夕9g、儿 茶3g、马前子6g、血 竭6g、蜈 蚣3g、
全 蝎9g、 天 麻3g、穿山甲6g、斑 蝥6g、当 归6g、
象 皮3g、 乳 香9g、没 药9g、三 七3g、木鳖子3g、
紫 草3g、 生 地9g、地骨皮6g、射 干3g、防 风6g、
红 花3g、黄 丹15g,将以上述药物放入香油内,浸泡数日,再经过文火煎熬,提炼、过滤,浓缩,泡制成膏药,每贴15g,贴于患处,时间一周;痈、疖未成脓的一周就可消肿散结,可痊愈;已成脓而未溃破的痈、疖、二周就可拔毒,散结,消毒、吸收,三周即可痊愈;已溃破的二周排脓,清毒,三周生肌敛疮,四周可痊愈。有效率100%,治愈率达90%。
<一>效果验证:
为验证本发明药物的效果,于2004年-2005年分别在阳谷县张秋医院、阿城医院、十五里元医院作为临床观察试验,共收治痈、疖患者共121例,其中未化脓、红肿、有硬结、热痛患者32例,用药一周基本痊愈,红、肿、热痛、跳痛、有脓栓的61例,用药一周红、肿、痛减轻,用药两周排出少量粘稠脓液,用药三周基本痊愈,其余28例收治时以溃破痈中央有多个窦道,有的红肿面积较大,个别的直径达10公分,顶部呈褐色,用药三周已排脓消肿、散结、五周生肌,六周痊愈。
<二>不良反应:
本膏药纯中药制剂,且为外用药,无任何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病变部位皮肤有痒感,属药性穿透皮肤,直达病灶,散结拔毒在表皮的反应,不影响继续用药。
<三>结论:
本膏药经过几十年实践验证,对痈、疖有奇效,治愈了上千例患者,疗效显著。
<四>具体病例:
病例一、徐X、男、21岁、山东省阳谷县张秋镇人,背部突然肿胀,伴有灼烧样疼痛、寒战发烧、白细胞总数增高、全身症状明显、病灶中心紫暗、病灶中央出现多个脓栓、诊断为背痈。用本膏药一周,止痛、全身症状消退、用药二周,攻坚散结、排脓、肿胀开始消退、用药三周,生肌封口,背痈痊愈。
病例二、刘X、男、28岁,山东省阳谷县十五元镇人,下颌部生疖,红肿、疼痛难忍、发烧、白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危及生命。使用本膏药一周后发烧消退,用药两周,症结消退,白细胞恢复正常,疼痛消失,用药三周痊愈。
Claims (1)
1、治疗痈、疖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组份制作而成:
川牛夕1-3、儿茶1、马前子1-2、血竭1、蜈蚣1-2、天麻1、全蝎1-3、穿山甲1-2、斑蝥1-2、象皮1、乳香1-3、没药1-3、三七1、木鳖子1、当归1-3、紫草1、生地1-3、地骨皮1-2、射干1、防风1-2、红花1-2、黄丹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684213A CN100368003C (zh) | 2006-08-22 | 2006-08-22 | 治疗痈、疖的药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684213A CN100368003C (zh) | 2006-08-22 | 2006-08-22 | 治疗痈、疖的药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07411A true CN1907411A (zh) | 2007-02-07 |
CN100368003C CN100368003C (zh) | 2008-02-13 |
Family
ID=37698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6842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8003C (zh) | 2006-08-22 | 2006-08-22 | 治疗痈、疖的药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68003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69819A (zh) * | 2013-02-25 | 2013-06-26 | 邓树香 | 疔疱清洗药液 |
CN103432396A (zh) * | 2013-08-08 | 2013-12-11 | 张大星 | 一种治疗跌打外伤、痈疖疮疡的中药外用组合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34215A (zh) * | 2003-12-26 | 2005-07-06 | 徐长山 | 筋骨贴膏 |
CN100506249C (zh) * | 2004-11-10 | 2009-07-01 | 姚学艳 |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骨科疾病的膏药 |
-
2006
- 2006-08-22 CN CNB2006100684213A patent/CN10036800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69819A (zh) * | 2013-02-25 | 2013-06-26 | 邓树香 | 疔疱清洗药液 |
CN103169819B (zh) * | 2013-02-25 | 2014-09-24 | 邓树香 | 疔疱清洗药液 |
CN103432396A (zh) * | 2013-08-08 | 2013-12-11 | 张大星 | 一种治疗跌打外伤、痈疖疮疡的中药外用组合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368003C (zh) | 2008-0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14389B (zh) | 一种中药贴剂 | |
CN103961552B (zh) | 一种治疗褥疮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 |
CN103041177B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 | |
CN100368003C (zh) | 治疗痈、疖的药物 | |
CN1247233C (zh) |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 | |
CN101530516B (zh) | 一种治疗阑尾炎的中药 | |
CN1772145A (zh) |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其制造方法 | |
CN1478525A (zh) | 跌打药酒 | |
CN1965971A (zh) | 治疗顽癣和皮炎的外用组合药物酊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518631B (zh) |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用药物 | |
CN103272028B (zh) |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及风湿痹痛的药物 | |
CN1068785C (zh) | 一种用于治疗烫伤、烧伤、皮肤溃疡等疾病的外用中成药 | |
CN1289131C (zh) | 一种治疗阑尾炎中药 | |
CN112972559B (zh) | 用于治疗骨和软组织化脓性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合剂 | |
Xu |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a case study | |
CN1772077A (zh) |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水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4306734B (zh) | 治疗糖尿病坏疽外用膏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524697A (zh) |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和增生的药物 | |
CN1850224A (zh) |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49365A (zh) |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制剂 | |
CN1283282C (zh) | 一种治疗阑尾炎的中药 | |
CN1084748A (zh) | 速效关节炎敷剂及其制造方法 | |
CN1404850A (zh) | 消炎止痛退肿外用药 | |
CN106421410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 |
CN1164324C (zh) | 一种治疗软组织疼痛的中药制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