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905381B - 低扩频系数宏分集信号的联合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低扩频系数宏分集信号的联合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5381B
CN1905381B CN200510083481A CN200510083481A CN1905381B CN 1905381 B CN1905381 B CN 1905381B CN 200510083481 A CN200510083481 A CN 200510083481A CN 200510083481 A CN200510083481 A CN 200510083481A CN 1905381 B CN1905381 B CN 19053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matrix
channel
mrow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83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05381A (zh
Inventor
王映民
任世岩
胡金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ltimate Power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ltimate Power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ltimate Power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ltimate Power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510083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05381B/zh
Publication of CN1905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5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05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53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扩频系数宏分集信号的联合检测方法,包括步骤:对本小区及宏分集相邻小区进行多小区信道估计,得到本小区及所述相邻小区的信道响应结果;根据各小区的信道响应结果构造各小区的中间矩阵;根据中间矩阵构造本小区及所述相邻小区的传输矩阵;根据获得的各传输矩阵进行宏分集联合检测,获得检测数据。利用本发明,可以大大提高高速同频广播/组播业务的接收性能。

Description

低扩频系数宏分集信号的联合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扩频系数宏分集信号的联合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Internet(因特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通信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一些应用业务,如视频点播、电视广播、视频会议、网上教育、互动游戏等,多个用户需要同时接收相同的数据。这些移动多媒体业务数据和一般业务数据相比,有数据量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为了有效地利用移动网络资源,全球标准化组织3GPP提出MBMS(广播和组播)业务。MBMS指一个数据源向多个用户发送数据的点到多点业务,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包括移动核心网和接入网资源共享,尤其是空口资源共享。MBMS与现有的移动网络中CBS(小区广播业务)有所不同,CBS允许低比特率数据通过小区共享广播信道向所有用户发送,是一种基于消息的业务。而3GPP定义的MBMS不仅能实现纯文本低速率的消息类组播和广播,而且能实现高速率的多媒体业务组播和广播,例如音频、视频等信息。
根据广播和组播业务数据量大,接收对象为多点且位置不确定的特点,需要多个基站发送相同的信息,并且需要较大的功率进行全向发射,以使该信息覆盖整个小区。对于同频工作的情况,支持MBMS的相邻小区之间将会产生较大的干扰,尤其是多个基站使用相同的载频、时隙和码道等物理资源传送广播/组播业务时,支持MBMS的相邻小区之间的同频干扰将成为系统最主要的干扰,从而降低了系统性能,限制了广播/组播业务的应用。
在现有MBMS协议中,为了降低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建议了TDD(时分双工)系统的一种时间分集合并方式。在该方式中,通过控制不同小区发送相同信息的时刻,使其在不同的时隙到达终端,这样,UE在不同的时隙,依次处理来自不同小区的信息,然后将其合并,以此避免需要UE同时接收多个链路的要求。为了实现该时间分集合并,需要将承载MBMS的小区划分为不同的集合,每个集合被分配唯一的时隙或者时隙组合,这些时隙或时隙组合在时间上没有重叠。当一个集合在分配的时隙发射信息时,其他集合处于非激活状态。UE在不同的集合中接收数据,并通过物理层或者RLC(无线链路控制)层进行合并。这种针对TDD系统提出的时间分集方法,降低邻小区间的干扰是以牺牲信道容量为代价的,这种发送方式大大浪费了系统的资源。
为此,在本申请人的另一篇申请文件中提出了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传送广播/组播业务的方法,多个基站使用相同的载频、时隙和码道等物理资源传送广播/组播业务,以此减少对系统资源的浪费。在使用码分多址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如果多个基站使用相同的载频、时隙和码道等物理资源,则支持MBMS的相邻小区之间将会产生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UE接收检测能力降低。
在现有技术中,广播/组播只能采用大扩频增益来抵消相邻基站的干扰,因而使广播/组播业务的传输速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当广播/组播业务的速率要求较高需使用小扩频增益时,支持MBMS的相邻小区之间将会产生较大的干扰.利用现有的单小区的联合检测方法,会降低系统性能,限制了广播/组播业务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扩频系数宏分集信号的联合检测方法,以克服现有的检测方法当广播/组播业务速率较高时同频相邻小区间仍然会产生较大干扰的缺点,降低同频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强度,提高系统接收性能。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低扩频系数宏分集信号的联合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对本小区及宏分集相邻小区进行多小区信道估计,得到本小区及所述相邻小区的信道响应结果;
B、根据各小区的信道响应结果构造各小区的中间矩阵,具体包括:
B1、从所述信道响应结果中截取广播/组播信号对应的信道响应结果hi (k)
其中,i为小区编号,k为码道编号;
B2、按以下公式计算各小区的组合信道响应:
b i ( k , l ) = C i ( k , q ) · S i ( k , l · Q + q ) ⊗ h i ( k ) ,
其中,bi (k,l)为第i小区第k个扩频码的第1个组合信道响应,Ci (k,q)为第i小区第k个码道的第q个码片,Si (k,l·Q+q)为第i小区第k个码道所对应第l段第q个扰码的码片,q表示扩频码的各个码片,q=1,2...Q,Q为扩频增益,1=0,1,...,P/Q-1,P为扰码长度;
B3、按以下方式构造中间矩阵Bi
第i小区K个扩频码的第1个信道组合响应按列并行排列,组成大小为(Q+W-1,K)的子矩阵,从(0,0)位置开始,放置在Bi矩阵的左上角;
由第i小区K个扩频码的第2个信道组合响应按列并行排列,组成大小为(Q+W-1,K)的子矩阵,在Bi矩阵内向下错开Q列,向右错开K行放置;
其余各信道组合响应构成的子矩阵按此方式依次排列在Bi矩阵内;
其余位置填0,构成大小为(P+W-1,KP/Q)的中间矩阵Bi
其中,P为扰码长度,W为信道估计窗长,K为码道数目,Q为扩频增益;
C、根据所述中间矩阵按以下公式构造本小区及所述相邻小区的传输矩阵Ai:大小为(P+W-1,KP/Q)的Bi矩阵在Ai矩阵中从左上角(0,0)位置依次沿矩阵的对角线重复排列,每次Bi矩阵向右错开KP/Q列,向下错开P行,共排列Ldata/P次,其余位置填0,构成传输矩阵Ai,其中,Ldata为传输的数据块长度;
D、根据获得的各传输矩阵进行宏分集联合检测,获得检测数据。
所述步骤A包括:
A1、获取本小区及宏分集相邻小区的广播/组播信号;
A2、对获取的广播/组播信号进行多小区信道估计,得到本小区及所述相邻小区的信道响应结果。
所述步骤A2中所述的多小区信道估计的过程具体为:
根据本小区及选取的相邻小区的广播/组播信号进行多码集信道估计或者各小区分别进行单码集信道估计。
所述步骤B2中bi (k,l)的计算具体为:
将本小区使用的各扩频码依次与本小区的扰码各段点对点相乘,生成P/Q个组合码;再将这些组合码分别与该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响应卷积,得到P/Q个对应该扩频码的组合信道响应。
可选地,所述步骤D包括:
D1、将得到的各传输矩阵进行合并;
D2、对合并后的传输矩阵进行宏分集联合检测,获得检测数据。
所述步骤D1具体为:
按公式i=0,1,2,....对得到的各传输矩阵进行合并,
其中,βi为合并因子,Ai为得到的各小区的传输矩阵。
可选地,所述步骤D包括:
D1′、根据得到的传输矩阵分别进行本小区及所述相邻小区的单小区联合检测;
D2′、将得到的各小区的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合并,获得检测数据。
所述步骤D2′具体为:
按公式
Figure G2005100834818D00051
i=0,1,2,...对得到的各小区的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合并,
其中,βi为合并因子,为得到的各小区的联合检测结果。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充分利用广播和组播业务的特点,即各小区基站发送的信道编码调制前的数据源信号相同。将相邻小区的同频干扰信号纳入联合检测。在联合检测过程中,针对扩频码和扰码长度的不同,通过构造中间矩阵、再由中间矩阵构造传输矩阵的方式,解决了扩频码和扰码长度不同时传输矩阵的构造问题,为联合检测提供了基础。在联合检测过程中对纳入联合检测的多小区信号进行宏分集合并,即将UE邻近各基站的信号进行合并,将干扰转化为有用信号,大大提高了UE的信号接收检测正确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系统性能。
利用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降低邻小区的干扰,在保证系统资源利用率的情况下使高速广播和组播业务得到有效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传输矩阵A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中构造的中间矩阵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方法中构造的传输矩阵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在CDMA(码分多址)系统中,在现有联合检测的基础上,针对广播/组播业务的特点,通过各基站发送相同的信息,并且各基站发送的信道编码调制前的数据源信号相同,将UE邻近各基站的同频干扰信号纳入联合检测,在联合检测过程中,针对低扩频系数宏分集信号扩频码与扰码长度的不同,首先通过得到的各小区的组合信道响应构造中间矩阵、再由中间矩阵构造传输矩阵,解决了这种情况下无法由各小区的组合信道响应直接构造传输矩阵的问题.对纳入联合检测的多小区信号进行宏分集合并,即将UE邻近各基站的信号进行合并,将干扰转化为有用信号,从而提高系统对高速广播/组播业务的检测性能.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首先对宏分集的联合检测方法作简单描述。
时隙CDMA系统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模型为:
e=Ad+n                                    (1)
其中,e为接收机收到信号的采样数据,d为发送数据,n为接收到的噪声,矩阵A为传输矩阵。
传输矩阵A如图1所示:
传输矩阵A由各个码道的组合响应向量b(k)(矩阵中分布在对角线上的各个块中的一列)构成:
其中,
A=Ai,j    i=1...N·Q+W-1;j=1...K·N
A Q ( n - 1 ) + l , m + N ( k - 1 ) = b l ( k ) k = 1 . . . K ; n = 1 . . . N ; l = 1 . . . Q + W - 1 0 else
其中,k是码道编号,假设总共有K个码道。N为数据块中数据符号的个数,Q为扩频系数。Ldata=NQ为发送数据块的长度,W是信道估计窗长,Ldata+W-1为接收数据块e的长度。
向量b(k)对应为一个用户的组合信道响应:
b ( k ) = C ( k ) ⊗ h ( k ) k=1,...,K            (2)
其中,C(k)是对应的码道编号为k的用户码道的扩频码。
Figure G2005100834818D00071
是卷积运算符,h(k)是对应的码道编号为k的用户码道的信道响应,利用midamble(中间码)或类似导频进行信道估计得到。
如果系统使用扰码S,则(2)式可以写为:
b ( k ) = ( C ( k ) · S ) ⊗ h ( k ) k=1,...,K                    (3)
式中S为系统使用的扰码。
然后利用上述信息就可以进行联合检测。联合检测算法有多种,可以是干扰抵消的方法,或者线性块均衡的方法,或者两者方法的混合。
对线性块均衡的方法,经解调后的发送数据d估计的软输出值为:
d ^ = ( T ) - 1 A * T R n - 1 e - - - ( 4 )
其中,矩阵T由下式给出:
T = I MF A * T R n - 1 A ZF - BLE A * T R n - 1 A + R d - 1 MMSE - BLE - - - ( 5 )
式中,*T是共轭转置,Rd=E{d·d*T},是数据序列d的协方差矩阵,对于相互独立的数据序列,Rd=I;Rn=E{n·n*T},是噪声序列n的协方差矩阵。对于相互独立且平稳的噪声序列(如白噪声)Rn=σ2I,I表示单位矩阵。
在Rd=I和Rn=σ2I的条件下,(4)、(5)式可以简化表示为:
d ^ = ( T ) - 1 A * T e - - - ( 6 )
T = I MF A * T A ZF - BLE A * T A + σ 2 I MMSE - BLE - - - ( 7 )
其中,MF即匹配滤波,对应的就是单用户的匹配滤波的方法;ZF-BLE即迫零线性块均衡的方法,对应的是最大似然的线性解;MMSE-BLE即最小均方误差线性块均衡的方法,对应的是最小均方误差的线性解。
选择上述三种求解T的方法中的一种即可,通常选择第二种ZF-BLE或第三种MMSE-BLE方法。
利用现有方法,在构造传输矩阵时,要求扩频码C(k)与扰码S的长度相同,否则无法实现按位对应相乘,从而无法直接生成组合信道响应和传输矩阵。
当广播/组播业务速率较高时,需要使用较低的扩频系数,此时扩频码C(k)的长度小于扰码S的长度。本发明即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2,图2示出了本发明方法的实现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对本小区及宏分集相邻小区进行多小区信道估计,得到本小区及所述相邻小区的信道响应结果。
首先需要确定进行宏分集合并的相邻小区。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可以选取1个或多个同频相邻小区进行宏分集合并,然后,获取本小区及选取的相邻小区的广播/组播信号,并对其进行多小区信道估计,得到本小区及所述相邻小区的信道响应结果。详细过程如下:
通过测量各同频相邻小区的公共无线信道或通过空口高层消息获取各同频相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及广播/组播的时隙信息。同频相邻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相邻小区基站的小区标识、广播/组播使用的物理码道等。然后根据同频相邻小区基站的小区标识,接收各同频相邻小区基站的下行导频信号,对该信号进行测量确定各基站到本UE的时延及路径损耗。
根据测量得到的时延及路径损耗信息,按照时延较小或路径损耗较小的原则选取可以用于进行宏分集合并的同频相邻小区;也可以综合考虑时延及路径损耗,选取时延和路径损耗均最小的预定个数的基站所属的小区作为进行宏分集合并的相邻小区。
根据UE的实际接收能力及计算精度要求,可以选取一个或多个相邻小区进行宏分集合并。
UE可以根据系统固定配置的广播/组播的时隙信息或通过空口高层消息获得的广播/组播的时隙信息获取本小区及选取的相邻小区的广播/组播信号,对获取的本小区及选取的相邻小区的广播/组播信号进行多小区信道估计,得到本小区及相邻小区的信道响应结果.
所述的多小区信道估计的过程可以是根据本小区及选取的相邻小区的广播/组播信号进行多码集信道估计,也可以是各小区分别进行单码集信道估计。
步骤202:根据各小区的信道响应结果构造各小区的中间矩阵。
(1)从各小区总的信道响应结果中截取广播/组播信号对应的信道响应结果hi (k),其中,i为小区编号,k为码道编号;
(2)构造扩频码与扰码按位相乘构成的组合码vi (k,l),构造的方法如下:
v i ( k , l ) = C i ( k , q ) · S i ( k , l · Q + q ) - - - ( 9 )
式中,q=1,2,...,Q,Q为扩频增益,l=0,1,...,P/Q-1,P为扰码长度,k=1,2,...,K,表示第k个扩频码。
上式表示扰码分段与扩频码按位进行相乘,生成P/Q个长度为Q的不同的组合码。
(3)构造组合信道响应。由上式得到的组合码vi (k,l)计算组合信道响应:
b i ( k , l ) = v i ( k , l ) ⊗ h i ( k ) - - - ( 10 )
其中,bi (k,l)为第i小区第k个扩频码的第1个组合信道响应,q表示扩频码的各个码片,q=1,2...Q,Q为扩频增益,l=0,1,...,P/Q-1,P为扰码长度。bi (k,l)的计算具体为:将本小区使用的各扩频码依次与本小区的扰码各段点对点相乘,生成P/Q个组合码;再将这些组合码分别与该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响应卷积,得到P/Q个对应该扩频码的组合信道响应。
(4)按以下方式构造中间矩阵Bi
第i小区K个扩频码的第1个信道组合响应按列并行排列,组成大小为(Q+W-1,K)的子矩阵,从(0,0)位置开始,放置在Bi矩阵的左上角;
由第i小区K个扩频码的第2个信道组合响应按列并行排列,组成大小为(Q+W-1,K)的子矩阵,在Bi矩阵内向下错开Q列,向右错开K行放置;
其余各信道组合响应构成的子矩阵按此方式依次排列在Bi矩阵内;
其余位置填0,构成大小为(P+W-1,KP/Q)的中间矩阵Bi
其中,P为扰码长度,W为信道估计窗长,K为码道数目,Q为扩频增益。
中间矩阵Bi的结构如图3所示:
其中,P为扰码长度,W为信道估计窗长,K为码道数目,Q为扩频增益。
该图表示K个扩频码各自与扰码第一段点对点相乘再与对应的信道冲击响应卷积后构成第一个数据块,各自与扰码第二段点对点相乘再与对应的信道冲击响应卷积后构成第二个数据块,以此类推,共P/Q块。由于扰码长度与扩频码长度不同,因此图中每个子矩阵的数据不同,而现有方法中各子矩阵数据是相同的。
由于一个扩频码对应多个(P/Q个)不同的组合码及组合信道响应,因此不能按照现有的方法直接生成传输矩阵A。需要先将这些不同的组合信道响应按照上图的形式排列成中间矩阵B,再由中间矩阵B循环排列构成传输矩阵A。
步骤203:根据中间矩阵构造本小区及所述相邻小区的传输矩阵。
按以下公式构造传输矩阵Ai
大小为(P+W-1,KP/Q)的Bi矩阵在Ai矩阵中从左上角(0,0)位置依次沿矩阵的对角线重复排列,每次Bi矩阵向右错开KP/Q列,向下错开P行,共排列N次,其余位置填0,构成传输矩阵Ai。其中,N=Ldata/P。
其结构如图4所示:
中间矩阵Bi相应顺序纵向相差P依次重复排列构成Ai矩阵。
图中,Ldata为传输的数据块长度。
步骤204:根据获得的各传输矩阵进行宏分集联合检测,获得检测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低扩频系数宏分集联合检测将UE邻近各基站的同频干扰信号纳入联合检测,并对纳入联合检测的多小区信号进行宏分集合并,即将UE邻近各基站的信号进行合并,将干扰转化为有用信号,以提高UE的接收性能。具体可以在生成各小区的传输矩阵后,将多小区的传输矩阵进行合并,然后对合并后的传输矩阵进行联合检测,获得检测数据;也可以先根据得到的传输矩阵分别进行本小区及所述相邻小区的单小区联合检测,然后将得到的各小区的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合并,获得检测数据。
1、按以下公式对得到的各传输矩阵进行合并:
A = Σ i β i A i , i=0,1,2,....
其中,βi为合并因子,可以为包含1在内的任何大于0的数值(βi值可以按照某种合并方法例如等增益合并,最大比合并等得到),
Ai为得到的各小区的传输矩阵。
得到合并后的传输矩阵A后,即可对其进行联合检测。具体过程与现有技术的实现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实现了多小区同频的广播/组播信息的联合检测。
2、另外一种宏分集合并方法是先对各小区按照上述传输矩阵生成方法生成传输矩阵,再分别进行本小区及各同频相邻小区的单小区联合检测,得到各小区的检测信号
Figure G2005100834818D00112
然后对检测得到的进行合并,获得检测数据。如下式:
d ^ = Σ i β i d ^ i i=0,1,2,...
式中βi是按照某种准则(例如等增益合并或最大比合并的方法)计算的合并因子,可以是任何大于0的数值。
对于时间分集发送高速广播/组播业务的方法,可以先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缓存,然后将需要进行时间分集的信号构成一个集合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同时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将本发明的方法推广到在时间上属于不同时隙的多路信号分集的场合;另外,本方法也可以不要求多个基站使用相同的载频、时隙和码道等物理资源传送高速广播/组播业务,而只要求多个基站使用相同的载频和时隙,这样,在构造相关的中间矩阵和传输矩阵时,只需要将需要进行分集合并的不同码道上的信号调整到相同的列就可以了。
本发明方法也可以扩展到应用组呼/群呼的集群系统,当集群系统向多个用户发送相同信息时,由于其也具有相邻基站发送相同数据的特点,因此在同频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配置相邻小区使用相同的时隙资源进行组呼/群呼业务,或者采用时间分集的方式进行组呼/群呼业务。UE采用上述低扩频系数宏分集的联合检测方法对接收信号进行检测,提高了UE接收性能,降低了同频干扰,有利于高速业务的应用。
可见,利用本发明方法,解决了时隙CDMA系统中扩频码长度小于扰码长度造成无法直接构成传输矩阵的问题,为宏分集的联合检测提供了有效地基础,使得在联合检测时,可以利用广播/组播业务的特点,通过宏分集方式,对多小区广播/组播信号进行合并接收,大大提高了UE对高速广播/组播业务的接收性能。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Claims (8)

1.一种低扩频系数宏分集信号的联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对本小区及宏分集相邻小区进行多小区信道估计,得到本小区及所述相邻小区的信道响应结果;
B、根据各小区的信道响应结果构造各小区的中间矩阵,具体包括:
B1、从所述信道响应结果中截取广播/组播信号对应的信道响应结果hi (k),其中,i为小区编号,k为码道编号;
B2、按以下公式计算各小区的组合信道响应:
b i ( k , l ) = C i ( k , q ) · S i ( k , l · Q + q ) ⊗ h i ( k ) ,
其中,bi (k,l)为第i小区第k个码道的第1个组合信道响应,Ci (k,q)为第i小区第k个码道的第q个码片,Si (k,l·Q+q)为第i小区第k个码道所对应第1段第q个扰码的码片,q表示扩频码的各个码片,q=1,2...Q,Q为扩频增益,1=0,1,...,P/Q-1,P为扰码长度;
B3、按以下方式构造中间矩阵Bi
第i小区K个扩频码的第1个信道组合响应按列并行排列,组成大小为(Q+W-1,K)的子矩阵,从(0,0)位置开始,放置在Bi矩阵的左上角;
由第i小区K个扩频码的第2个信道组合响应按列并行排列,组成大小为(Q+W-1,K)的子矩阵,在Bi矩阵内向下错开Q列,向右错开K行放置;
其余各信道组合响应构成的子矩阵按此方式依次排列在Bi矩阵内;
其余位置填0,构成大小为(P+W-1,KP/Q)的中间矩阵Bi
其中,P为扰码长度,W为信道估计窗长,K为码道数目,Q为扩频增益;
C、根据所述中间矩阵按以下公式构造本小区及所述相邻小区的传输矩阵Ai:大小为(P+W-1,KP/Q)的Bi矩阵在Ai矩阵中从左上角(0,0)位置依次沿矩阵的对角线重复排列,每次Bi矩阵向右错开KP/Q列,向下错开P行,共排列Ldata/P次,其余位置填0,构成传输矩阵Ai,其中,Ldata为传输的数据块长度;D、根据获得的各传输矩阵进行宏分集联合检测,获得检测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A1、获取本小区及宏分集相邻小区的广播/组播信号;
A2、对获取的广播/组播信号进行多小区信道估计,得到本小区及所述相邻小区的信道响应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中所述的多小区信道估计的过程具体为:
根据本小区及选取的相邻小区的广播/组播信号进行多码集信道估计或者各小区分别进行单码集信道估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2中bi (k,l)的计算具体为:
将本小区使用的各扩频码依次与本小区的扰码各段点对点相乘,生成P/Q个组合码;再将这些组合码分别与该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响应卷积,得到P/Q个对应该扩频码的组合信道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
D1、将得到的各传输矩阵进行合并;
D2、对合并后的传输矩阵进行宏分集联合检测,获得检测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1具体为:
按公式i=0,1,2,....对得到的各传输矩阵进行合并,
其中,βi为合并因子,Ai为得到的各小区的传输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
D1′、根据得到的传输矩阵分别进行本小区及所述相邻小区的单小区联合检测;
D2′、将得到的各小区的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合并,获得检测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2′具体为:
按公式i=0,1,2,...对得到的各小区的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合并,
其中,βi为合并因子,
Figure F2005100834818C00032
为得到的各小区的联合检测结果。
CN200510083481A 2005-07-27 2005-07-27 低扩频系数宏分集信号的联合检测方法 Active CN19053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83481A CN1905381B (zh) 2005-07-27 2005-07-27 低扩频系数宏分集信号的联合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83481A CN1905381B (zh) 2005-07-27 2005-07-27 低扩频系数宏分集信号的联合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5381A CN1905381A (zh) 2007-01-31
CN1905381B true CN1905381B (zh) 2010-05-05

Family

ID=37674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83481A Active CN1905381B (zh) 2005-07-27 2005-07-27 低扩频系数宏分集信号的联合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053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8767C (zh) * 2007-04-23 2009-12-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US8311154B2 (en) * 2009-02-05 2012-1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joint detection with a common midamble
CN112332895B (zh) * 2020-11-26 2024-03-05 广东星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机双通路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7914A (zh) * 2000-04-11 2001-10-17 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端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7914A (zh) * 2000-04-11 2001-10-17 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端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5381A (zh) 2007-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2865B (zh) 用於多路徑衰減頻道之有效多輸入多輸出系統
JP4359388B2 (ja) ダイレクトシーケンススペクトル拡散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のジョイント検出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6370129B1 (en) High-speed data services using multiple transmit antennas
US20040116122A1 (en) Enhancing reception using intercellula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N107332796B (zh) 盲检、上行接入方法及装置、接收机、发射机、基站
US806442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CN101237245B (zh) 基于td-scdma网络的单频广播接收方法
WO2001078253A1 (fr) Procede de traitement de signaux utilise avec un terminal dans un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amrc
EP1190506B1 (en) High-speed data services using multiple transmit antennas
CN107959520B (zh) 一种全双工基站蜂窝网络的时隙干扰对齐方法
CN1905382B (zh) 用于同频广播/组播的联合检测方法
CN1905381B (zh) 低扩频系数宏分集信号的联合检测方法
CN102201833B (zh)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集群系统中的终端多小区联合检测方法
Shakya et al. High user capacity collaborative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N100568767C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0589340C (zh) 空码发射分集信道接收解调方法
CN101272158B (zh) 一种集解扰解扩于一体的小区间干扰消除接收机
CN101068116B (zh) 一种多用户多天线码分多址系统的检测方法
Xiao et al. MIMO multiuser detection for CDMA systems
CN103684522B (zh) 一种多小区联合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US2005017507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ulti-user detection using reduced length channel impulse responses
Chen et al. Space-time dynamic signature assignment for the reverse link of DS-CDMA systems
JP4779019B2 (ja) 空間ダイバシティ受信方法を用いてトランク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サービスの機能を改善する方法
CN101222675B (zh) 时分双工模式下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发射与接收的方法
CN100370709C (zh)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多码接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612 Shanghai City, Songjiang Caohejing Xuhui District hi tech park Xinzhuan Highway No. 518, building 6, room 101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Ultimate Pow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700 Shanghai city Qingpu District No. 599 new road, building 3, No. 10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Ultimate Pow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612 Shanghai Caohejing Songjiang hi tech park Xinzhuan Highway No. 518, building 6, room 101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Ultimate Pow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612 Shanghai City, Songjiang Caohejing Xuhui District hi tech park Xinzhuan Highway No. 518, building 6, room 101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Ultimate Pow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