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900609A - 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0609A
CN1900609A CNA2005100145656A CN200510014565A CN1900609A CN 1900609 A CN1900609 A CN 1900609A CN A2005100145656 A CNA2005100145656 A CN A2005100145656A CN 200510014565 A CN200510014565 A CN 200510014565A CN 1900609 A CN1900609 A CN 1900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leaning system
filter
frame
protecgul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145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相宪
车祥源
郑信哲
金信胄
姜东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5100145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00609A/zh
Publication of CN1900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06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分体式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包括:围框,吸气格栅,前面格栅;设置在前盖的前面,且可以转动的吸气格栅;设置在围框上的电机;连接在电机上的送风风扇;设置在送风风扇和空气吸入口以及吸气格栅之间的室内热交换器,设置在围框的上面或者前盖上面,可以开闭的上面吸气格栅;设置在上面吸气格栅上的上面过滤器;用于在上面吸气格栅上设置过滤器的过滤器导向结构构成,设置在腔体内的吸气导流结构;设置在腔体内的换气装置;为了向换气装置引导室内空气,设置在吸气导流结构上的换气装置构成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由此可以迅速的在室内进行换气。

Description

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分体式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分体式空调器在室内机上设置空气清洁系统换气装置和将室内空气引导至所述换气装置的换气导流结构由此兼备了换气功能的空气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器是对于室内环境进行制冷/制暖,由此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的机器,大致上分为一体式空调器和分体式空调器。
一体式空调器和分体式空调器在功能上虽然相同,但是一体式空调器在同一个机壳内设置了制冷、制暖的零部件,穿墙设置在墙面或者设置在窗户上,而分体式空调器在室内机上设置了制冷装置而在室外机上设置了散热以及压缩装置,并利用冷媒配管连接了室内机和室外机。
所述的空调器中分体式空调器大致上包括:为具备制冷功能而在内部设置了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机;设置了具有散热和压缩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和压缩机以及膨胀部件的室外机;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冷媒配管构成。
图1是现有技术的空调器的斜视图,图2是图1中的室内机的分解斜视图,图3是图1中的室内机的剖面图。
现有的空调器如图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室内环境里的室内机1;设置在室外环境的室外机50;连接室内机1和室外机50的冷媒配管52构成。
室内机1包括:围框2;设置在围框2前面,形成了空气吸入口4以及吸气格栅6,在前面下侧或者底面上设置了空气输出口8的前面格栅10;设置在所述前面格栅10的前面,且可以转动的吸气格栅12;设置在围框2上的电机14;连接在电机14上的送风风扇16;设置在送风风扇16和空气吸入口4以及吸气格栅6之间的室内热交换器18构成。
前面格栅10在前面设置了前面空气吸入口4,上面设置了与之形成一体的上面吸气格栅6。
在前面格栅10上设置了清除通过前面空气吸入口4吸入的空气中的异物的预滤器5。
吸气格栅12的作用是保护前面空气吸气口4以及预滤器5,其上部连接设置在前面格栅10的上部,由此可以转动。
在前面格栅1内侧下部设置了接收室内热交换器18上滴落的冷凝水的冷凝水托盘19的同时安装了具备可以改变通过空气输出口8输出的空气的左右输出方向的百页窗20和改变上下出风方向的导风片22的输出格栅24。
如上构成的现有技术的空调器在电机14启动时,送风风扇16旋转,由此吸气格栅12前方的室内空气流经吸气格栅12和前面空气吸入口4,并由过滤器5清除异物后,流入前面格栅10和围框2之间的空间。
而且,前面格栅10上侧的室内空气通过吸气格栅6流入前面格栅10和围框2之间的空间。
如上所述的被吸入至内部的室内空气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8时,与室内热交换器18内部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被冷却或者被加热,流经送风风扇16后,在百页窗20以及导风片22的引导下通过空气输出口8输出到室内。
但是,现有技术的空调器中,只有预滤器5用于清洁室内空气,因此清洁室内空气有一定的界限,为了清洁室内空气只能另设置空气清洁器,而空调器和空气清洁器同时运转,不仅降低了使用上的便利性,而且增加了消耗电力和相应费用。
而且,现有的空调器无法对于室内空气进行换气或者换气能力有限,需要经常开窗,人工的进行换气,十分不方便。
而且,现有技术的空调器的位于前面盖10上面的上面吸气格栅6由于无法开闭,因此无法根据用户的选择增加或者拆卸过滤器等的配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机不仅可以改变室内空气的温度,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换气功能的空气清洁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增加设置预滤器或者高性能过滤器的空调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前面盖上面的上面吸气格栅可以开闭的同时可以在上面吸气格栅上设置过滤器的空调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增加设置预滤器或者高性能过滤器的空调器。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包括:围框,设置在围框前面,形成了空气吸入口以及吸气格栅,在前面下侧或者底面上设置了空气输出口的前面格栅;设置在前盖的前面,且可以转动的吸气格栅;设置在围框上的电机;连接在电机上的送风风扇;设置在送风风扇和空气吸入口以及吸气格栅之间的室内热交换器,其特征是设置在围框的上面或者前盖上面,可以开闭的上面吸气格栅;设置在上面吸气格栅上的上面过滤器;用于在上面吸气格栅上设置过滤器的过滤器导向结构构成,为了将吸入至腔体内部的室内空气引导至室内热交换器上,设置在腔体内的吸气导流结构;为了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外部,设置在腔体内的换气装置;为了向换气装置引导室内空气,设置在吸气导流结构上的换气装置构成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
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换气装置设置在腔体的侧壁和吸气导流结构之间。
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换气导流结构通过在吸气导流结构上设置若干个换气孔而形成。
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换气导流装置由设置在吸气导流结构上的开口部;设置在开口部上的换气过滤器构成。
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换气导流装置的开口部上设置了可以使换气过滤器以滑动方式装卸的换气过滤器导向结构。
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上面吸气格栅在围框的上面或者在前盖的上面利用铰链连接。
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器导向结构上设置了前后滑动拆装上面过滤器的导向槽。
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空调器包括防止设置在上面吸气格栅上的上面过滤器脱离的过滤器固定突起。
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空调器包括:设置在围框和前盖上的送风机;在上面吸气格栅开启时,制动送风机的极限开关。
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可以开闭的设置在围框上面或者前盖上面的空气吸入口上的上面吸气格栅;设置在围框和前盖之间的送风机;在吸气格栅开启时,使送风机处于制动状态的极限开关构成,由此可以在吸气格栅上增加过滤器等结构的空气清洁系统。
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极限开关设置在围框或者前盖的内部。
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面吸气格栅的底面上设置了可以转换极限开关的推钮。
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围框上面或者在前盖上设置了可以使推钮通过的推钮孔。
2、一种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包括:围框,设置在围框前面,形成了空气吸入口以及吸气格栅,在前面下侧或者底面上设置了空气输出口的前面格栅;设置在前盖的前面,且可以转动的吸气格栅;设置在围框上的电机;连接在电机上的送风风扇;设置在送风风扇和空气吸入口以及吸气格栅之间的室内热交换器,其特征是设置在围框和前盖之间的送风机;设置在围框的上面或者前盖上面的具备高性能过滤器的过滤器壳;可以在过滤器壳上开关的过滤器盖;在选择过滤器壳开启或者脱离时,制动送风机的极限开关组成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
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过滤器盖上具备了可以转换极限开关的过滤器壳盖开关突起。
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过滤器壳上具备了可以转换极限开关的过滤器壳开关突起。
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器壳开关突起在过滤器盖关闭时,位于过滤器盖突起的下面。
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极限开关位于围框或者前盖内部。
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围框上面或者前盖的上面的与极限开关对应的部位上形成了第1极限开关孔。
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过滤器壳上,与第1极限开关孔对应的部位上形成了第2极限开关孔。
发明的效果:如上构成的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清洁系统在室内机上配备了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的换气装置和向所述换气装置引导室内空气的设置在室内机吸气导流结构上的换气引导装置,由此室内可以迅速的进行换气。
如上构成的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围框;前面格栅;设置在所述围框的上面或者前面格栅上面,可以开闭的上面吸气格栅;设置在上面吸气格栅上的上面过滤器;用于在所述上面吸气格栅上设置过滤器的过滤器导向结构构成,由此在所述上面吸气格栅上装卸过滤器。
而且,所述室内机上设置了可以开闭的吸气格栅,在吸气格栅开启时,所述室内机送风机制动,由此可以预防安全事故。
如上构成的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围框;前盖;设置在所述围框的上面或者前盖上面,可以开闭的上面吸气格栅;由此在吸气格栅上可以追加设置过滤器等部件。
而且,本发明还包括:在开关所述上面吸气格栅时转换的极限开关,在所述上面吸气格栅开启时,在极限开关的转换作用下,制动室内送风机,由此可以防止安全事故。
如上构成的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括:设置在所述围框和前盖之间的送风机;设置在所述围框的上面或者前盖上面的选择过滤器装置;在所述选择过滤器装置脱离或者过滤器盖开启时,制动送风机的极限开关组成,由此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增加设置过滤器等装置,并可以避免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空调器的斜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室内机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室内机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清洁系统第1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的室内机前面开放时的立体图。
图6是图4中的室内机前面封闭时的立体图。
图7是图4中的室内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5中的A-A线的剖面图。
图9是图5中的B-B线的剖面图。
图10是图4中的室内机上面开放时的部分立体图。
图11是图4中的室内机上面开放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图11中的C-C线的剖面图。
图13是图4中的室内机上面开放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图13中的C-C线的剖面图。
图15是图13中的D-D线的剖面图。
图16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第2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中的C-C线的剖面图。
图18是图16中的D-D线的剖面图。
图19是图16中的选择过滤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清洁系统第2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1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清洁系统第3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图。
图22是图20中的D-D线的剖面图。
图23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清洁系统第3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图。
附图主要符号的说明:
100:室内机                    102:围框
104:换气通道贯通孔            105:氧气软管贯通孔
106:左侧热交换器支撑件        107:右侧热交换器支撑件
109:前面空气吸入口            110;前盖
111:前面预滤器                112:极限(limit)开关
113:上面空气吸入口            113′:推钮孔
114:上面吸气格栅              114a:铰链突起
114c:推钮                     114b:上面吸气格栅挂钩
114d:过滤器固定突起           115:上面左侧预滤器
116:上面右侧预滤器            117,117′:过滤器导向结构
119a:吸气导流结构             119c:换气孔
120:泄水格栅组件              130:送风电机
132:送风风扇                  134:室内热交换器
140:前面板                    150:换气装置
152:换气送风机                154:换气风扇
156:换气电机                  160:换气风扇罩
162:吸入口            164:输出口
166:罩体              168:孔板
170:换气通道          199’:开口部
200:室外机            250:供氧器
252:氧气发生装置      254:氧气管
370:极限开关          400:换气过滤器
410:换气过滤器导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清洁系统第1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图4中的室内机前面开放时的立体图。图6是图4中的室内机前面封闭时的立体图。图7是图4中的室内机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图5中的A-A线的剖面图。图9是图5中的B-B线的剖面图。图10是图4中的室内机上面开放时的部分立体图。图11是图4中的室内机上面开放时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图11中的C-C线的剖面图。图13是图4中的室内机上面开放时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图13中的C-C线的剖面图。图15是图13中的D-D线的剖面图。
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清洁系统第1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机不仅可以改变室内空气的温度,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换气功能的空气清洁系统。提供前面盖上面的上面吸气格栅可以开闭的同时可以在上面吸气格栅上设置过滤器的空调器。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清洁系统第1实施例的立体图,本实施例中的空气清洁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设置在室内机100上,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外部的换气单元150;设置在室外机200上,通过室内机100向室内提供氧气(O″)的供氧器250构成。
空气清洁系统的运转方式包括:室内机100向室内输出冷空气或者热空气(I′)的制冷/制暖运转;室内空气(I)吸入室内机100后,排出到室外的换气运转;通过室内机100提供氧气(O″)的供氧运转,而制冷/制暖运转和换气运转以及供氧运转可以同时或者单独进行。
在室内机100上设置了制冷剂蒸发/冷凝的过程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134;将室内空气吸入至室内机100内部,流经室内热交换器134之后,输出到室内的室内送风机。
换气装置150包括设置在室内机100内部的换气送风机152,换气用换气送风机152设置在室内机内部的左,中,右中的某一侧上。换气装置150上还设置了将换气送风机152送出的室内空气(I″)引向室外的换气通道170,换气通道170的一端设置在室内机100的内部,另一端贯穿室内机100上形成的通道贯通孔104延伸至室外。
在室外机200上设置了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利用室外空气冷凝/蒸发制冷剂的室外热交换器;膨胀制冷剂的膨胀部件;向室外机内部吸入室外空气,使空气通过室外热交换器之后,再送出到室外的室外送风机。
在室外机200上设置了室内机100兼备制冷和制暖功能时,切换制冷剂流动方向的四通阀。
供氧器250还包括:吸入室外空气后产生氧气的氧气发生装置252;将氧气发生装置252产生的氧气(O″)引向室内机100内部的氧气管254。
氧气发生装置252将室外空气(I)分离成氮气(O′)和氧气(O″),将氧气(O″)供应给氧气供应软管254,而氮气(O′)再次排出到室外,其设置在室外机200的上面。
氧气管254在氧气发生装置252连接了一端,并贯穿室内机100上形成的氧气软管贯通孔105,另一端设置在室内机100的室内热交换器134的前方或者上侧。
室内机100包括:构成外观的腔体;设置在腔体内部的由送风电机130以及送风风扇132构成的室内送风机;设置在腔体内部的室内热交换器134构成。
腔体包括:设置室内送风机的围框102;设置在围框102的前方,在其前面设置空气吸入口109,并在送风风扇132之间设置室内热交换器134的前盖110;设置在前盖110的下侧,形成了空气输出口119的泄水格栅组件120构成。
如图5至图15所示,室内机100包括:围框102;设置在围框102的前方,在前面形成了空气吸入口109的前盖110;设置在前盖110的下侧,形成了空气输出口118的泄水格栅组件120;由设置在围框102上的电机130和送风风扇132构成的室内送风机;设置在送风风扇132和前盖110之间的室内热交换器134构成。
而且,在围框102的上面或者在前盖110的上面设置了上面吸气格栅114,而在下面的说明只限于在前盖110的上面设置上面吸气格栅114。
围框102上形成了使连接在室内热交换器134上的冷媒配管135穿过的冷媒配管通过孔103。
在围框102上设置了支撑穿过了冷媒配管通过孔103的冷媒配管135的配管固定件103a。
在围框102上形成了换气通道170贯穿过去的通道贯通孔104。
在围框102上形成了氧气管254贯穿过去的氧气软管贯通孔105。
在围框102前面的左侧上形成了在支撑室内热交换器134的左侧的同时形成在室内热交换器134上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移动的通道,并设置了支撑送风风扇132的轴承133的左侧热交换器支撑件106。
左侧热交换器支撑件106包括:在围框102前面左侧向前突出的第1左侧热交换器支撑件106a;利用安装螺栓等安装构件安装在围框102上,使其布置在第1左侧热交换器支撑件106a前方以及上侧的第2左侧热交换器106C构成。
在第1左侧热交换器支撑件106a上形成了安装轴承133的后方部分的收容部106b。
在第2左侧热交换器支撑件106c上形成了安装轴承133的前方部分的收容部106d。
在围框102前面的右侧形成了在支撑室内热交换器134的右侧的同时形成室内热交换器134上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移动通道的右侧热交换器支撑件107。
右侧热交换器支撑件107在围框102的前面右侧向前突出,且在左右方向上形成了贯穿送风电机130的转轴131的轴贯通孔107a。
围框102前面的上部上突出形成了接收室内热交换器134上滴落的冷凝水,将其落到泄水格栅组件120上面的排水部108。
在前盖110的前方的前面空气吸入口109上设置了前面预滤器111。
在前盖110的上面形成了上面空气吸入口113。
由于送风电机130和送风风扇左右排列成一列,在送风风扇132的风力作用下,室内空气通过上面空气吸入口113吸入,因而空气吸入口113与送风风扇132对应设置。
前盖110的上面,设置了位于上面空气吸气口113上的上面吸入格栅11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空调器的位于前面盖上面的上面吸气格栅由于无法开闭,因此无法根据用户的选择增加或者拆卸过滤器等的配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前盖110的上面的上面吸气格栅可以开闭的同时可以在上面吸气格栅上设置过滤器的空调器。图11是图4中的室内机上面开放时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图11中的C-C线的剖面图。
吸气格栅114为了可以开闭,因而铰链连接在前盖110上。即,在上面吸气格栅114上形成了可以上下转动的以后方外边作为轴的铰链突起114a(见图13、见图14)。
为了维持上面吸气格栅114的关闭状态,在前方外边形成了固定在前盖110上的上面吸气格栅挂钩114b(见图13)。
在上面吸气格栅114的底面设置了在上面吸气格栅114开启时,控制极限开关112的推钮114c。
极限开关112在上面吸气格栅114关闭时,为了能够利用推钮114c控制而位于围框102或者前盖110内部,在上面吸气格栅114开启时,制动室内机送风机。而且,极限开关112可以根据需要,制动换气装置150的换气送风机152。
推钮114c是从上面吸气格栅114的底面垂直突出的突起。
推钮114c在上面吸气格栅114关闭时,插入于没有形成上面空气吸入口113的前面格栅110上面一侧的推钮孔113’中。
如图7所示,在上面吸气格栅114的底面上设置了清除通过了上面吸入格栅114的空气中包含的异物的上面预滤器115,116。
上面预滤器115,116由可装卸于上面吸入格栅114左侧底面的左侧上面预滤器115和可装卸于上面吸入格栅114的右侧底面上的右侧上面预滤器116。
如图7、图15所示,上面过滤器115,116由设置在上面吸气格栅114底面上的过滤器导向结构117,117′可以装卸于上面格栅114上。
过滤器导向结构117,117′由为了前后滑动拆装上面过滤器115,116而插入设置上面过滤器115,116左侧外边的左侧过滤器导向结构117和插入设置上面过滤器右侧外边的右侧过滤器导向结构117′构成。而在左侧过滤器导向结构117和右侧过滤器导向结构117`上形成了可以前后插入上面过滤器的导向槽117a,117a′。
而且,在上面吸气过滤器114的底面上形成了防止利用过滤器导向结构117,117′设置在上面吸气格栅114上的上面过滤器115,116脱离的过滤器固定突起114d(见图13)。
过滤器固定突起114d可以采用挂钩形结构设置在上面吸气格栅114前方的外围边上。
在前盖110的前面周围设置了装饰板118。
前盖110上的左右侧上分别设置了吸入至前面空气吸入口109以及上面空气吸入口113的室内空气不在侧面泄漏而引向室内热交换器134的吸气导流结构119a(见图10)。
特别是在吸气导流结构119a上设置了一种将吸入至室内机100内部的室内空气(I)中的一部分引导至换气装置150上的换气装置,即设置了若干个换气孔119c。
在这里,分别设置在前盖110的左右侧的吸气导流结构119a中的至少一个吸气导流结构119a和腔体?的侧壁之间布置换气装置150,因此在前盖110的左右侧上分别形成的吸气导流结构119a中,最好是只是在换气装置150侧的吸气导流结构119a上设置若干个换气孔119c。
如图7、图8所示,泄水格栅组件120包括:在上面设置接收室内热交换器134滴落下来的冷凝水的冷凝水托盘121的同时在下面形成了空气输出口119的泄水格栅主体122;调整空气输出口119的左右出风方向的百页窗123;调整空气输出口119的上下出风方向的导风片124构成。
送风风扇132左右设置得较长,在左侧端上突出形成了受轴承133支撑的可旋转的左侧转轴132a,右侧端上突出形成了连接在送风电机130的转轴131上的右侧转轴132b(见图7)。
室内热交换器134包括:垂直布置在前面空气吸入口109后方的垂直部134a;在所述垂直部134a的上端向后上方倾斜布置的第1倾斜部134b;在所述第1倾斜部134b的上端向后下方倾斜布置的第2倾斜部134c(见图7)。
室内机100为了开闭前面空气吸入口109,在前面格栅110的前面还设置了可以翻动的前面板140(见图8)。
前面板140包括:可以转动以及拆装地连接在前盖110的前面的面板框架140a;布置在面板框架140a前方的门玻璃140b构成(见图7)。
在面板框架140a上为了透明部而设置了开口孔140c。
在门玻璃14b0的背面形成了特定颜色或者花纹的印刷物140d。
印刷物140d为了使前面板140具备透明部而不设置在开口孔140c的前方。
前面板140的下部由前盖110的下部支撑,由此前面板140以下部为中心可以向前翻动。
在前面板140的背面下部突出设置了使前面板140的下部固定在前面格栅110前面下部的状态下可以向前翻动的固定肋板140e,在前盖110的前面下部设置了固定肋板140e在左右方向,下侧方向,前方方向上受限而止动,而在上侧方向和前面板140的转动方向没有受到限制的固定肋板凹穴11a(pocket)。
前面板140采用链接(link)装置连接在前盖110的前面下部。
链接装置包括:在前盖110的前面下部利用铰链连接的第1链接装置141;在第1链接装置141上利用铰链连接,且在前面板140的背面同样铰链连接的第2链接装置142构成。
在前面板140的背面上设置了支撑所述第2链接装置142转动的链接支撑件143。
链接支撑件143为了便于在前面板140组装/分解,采用左右侧滑动的方式设置。
在前盖110和前面板140上设置了使前面板转动和开闭的前面板驱动装置。
前面板驱动装置包括:可装卸地设置在前面板背面上部的架144;设置在前盖110上的前面板驱动电机145;设置在前面板驱动电机145的转轴上,与架齿和的小齿轮146构成。
前面板140上由面板框架140a的开口孔140c以及门玻璃140b形成了透明部,而在透明部的后方设置了显示空气清洁系统的运转情报的显示屏148。
在前面板140的背面以及前面格栅110的前面形成了在前面板140倾斜或者垂直时,使显示屏148位于透明部的后方,而在所述前面板140从前面格栅110分离时,使显示屏148维持在前面格栅110前面侧的显示屏安装装置149。
显示屏安装装置149包括:下端链接在前面格栅110前面下部的同时上端构成自由端,设置显示屏148的显示屏支架149a;为了将显示屏148挂在前面板140的背面而在前面板140特别在面板框架140a的背面突出形成的挂钩149b;形成悬挂所述显示屏支架149a的上端的挂钩149c,连接在前面格栅110的前面上部的显示屏连接器149d构成。
同时,换气装置150设置在左侧热交换器支撑件136的左侧和右侧热交换器支撑件138的右侧中的某一侧,而下面说明中的换气装置150设置在热交换器支撑件136左侧(见图10)。
换气送风机152如图7及图9所示包括:换气风扇154以及换气电机156;设置换气风扇154以及换气电机156的换气风扇罩160(housing)构成。
换气风扇罩160上形成吸入室内空气(I)的吸入口162和输出由换气风扇154送出的空气的输出口164。
换气风扇罩160包括:设置换气电机156,且一面开放,并设置了输出口164的罩体166;与所述罩体166结合,形成了吸入口162的孔板168构成。
换气风扇罩160利用安装构件安装在围框102上。
图7中的符号180表示遮盖送风电机130的利用螺钉或挂钩固定在围框102上的电机盖。
图7中的符号190表示安装了控制空调器运转的电气部件,设置在电机盖180的前方或者上侧的控制盒。
图7中的符号198表示封堵为了维护控制盒190而设置在控制盒190前方的维护孔的盒盖。
图9中的符号102a表示为决定换气风扇罩160的安装位置而在围框102的前面突出设置在组装定位结构。
图9中的符号166a表示在换气风扇160中,在罩体166向后突出的插入固定在组装定位结构102a上的突起。
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的动作过程如下:
首先,空气清洁系统进行制冷运转时,室外机200上的压缩机开始启动,而室外机200上的四通阀切换为制冷模式,前面板驱动电机145启动为开放模式,室内送风机上的送风电机130启动,室外送风机上的送风电机启动。这时,所述上面吸气格栅114处于关闭状态,在极限开关112的控制下,室内送风机处于可以启动的状态。
室外机200的压缩机启动,且室外机200内的四通阀切换为制冷模式时,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依次通过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部件,室内热交换器134,四通阀循环至压缩机,这时吸收室内热交换器134周围空气的热量并蒸发,而室内热交换器134周围的空气冷却下来。
同时,前盖驱动电机145启动为开放模式时,小齿轮146旋转,推动架144,前面板140以下部为中心向前转动,在与前盖110的前面之间形成空气吸入通道,而所述室内机50这时可以通过前面吸入口109吸入室内空气。
然后,室内送风机的送风电机130启动后,送风风扇132旋转,室内机50前方盒上侧的室内空气(I)由前面空气吸入口109盒上面空气吸入口113吸入。
由前面空气吸入口109吸入的室内空气(I)在流经设置在前盖110前面的前面预滤器111时,清除灰尘等异物。
经过前面预滤器111清除了异物的室内空气(I)在吸气导流结构119a的引导下,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34的垂直部134a或者第1倾斜部134b时,由制冷剂冷却。
同时,由上面空气吸入口113吸入的室内空气(I)在流经设置在前盖110的上面预滤器115,116时,清除包含的灰尘等异物。
在通过上面预滤器115,116清除了异物的室内空气(I)在吸入引导结构119a的引导下,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34的第1倾斜部134b或者第2倾斜部134c时,由制冷剂冷却。
经过上述过程冷却的室内空气(I′)在通过送风风扇132之后,在泄水格栅组件120的百页窗123以及导风片124的引导下,通过空气输出口119向室内输出。
空气清洁系统在制暖运转时,室外机150上的压缩机启动,四通阀切换为制暖模式,同时,前面板驱动电机145启动开放模式,室内送风机的送风电机130和室外送风机的送风电机启动。此时所述吸气格栅114关闭,并在所述极限开关112的转换下,室内送风机处于可以启动状态。
室外机200上的压缩机启动,四通阀切换为制暖模式时,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依次经过所述四通阀,室内热交换器134,膨胀部件,室外热交换器以及四通阀再次循环到压缩机上,这时室内热交换器134向周围释放热量并冷凝,室内热交换器134周围的空气被加热。
空调器在制暖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与制冷运转时相同,因此不再详述,所述室内热交换器134加热的室内空气(I′)通过空气输出口119输出到室内。
同时,空气清洁系统的进行换气运转时,换气电机156启动,同时换气风扇154旋转,在换气风扇154的风力作用下,室内空气(I)通过上面空气吸入口113吸入,流经上面过滤器115,116时,清除内部的异物,通过吸气导流结构119a的换气孔119c,向换气送风机152流动。
输出到换气送风机152的室内空气(I)通过换气风扇罩160的吸入口162被吸至换气风扇罩160内部后,在换气风扇154的风力作用下,通过换气风扇罩160的输出口164输出。
换气风扇罩160的输出口164输出的室内空气(I″)在换气通道170的引导下输出到室外。
同时,空气清洁系统在换气运转时可以将前面板驱动电机145启动为开放模式。
前面板驱动电机145在开放模式时,前面板140与制冷运转和制暖运转时相同,开放前面空气吸入口109,室内空气不仅通过上面空气吸入口113,还通过前面空气吸入口109输出到室内机100内部,之后通过换气风扇罩160和换气通道170输出到室外。
同时,空调器在进行供氧运转时,启动氧气发生装置252。
氧气发生装置252启动时,吸取室外空气(O)将其分解成氮气和氧气,并将其中的氮气(O′)排出到室外,而氧气(O″)则供应给氧气管254。
提供到氧气管254的氧气(O″)在氧气管254的引导下排出至室内热交换器134的上侧或者前方,然后通过室内机100的空气输出口119或者上面空气吸入口114输出到室内。
同时在空调器进行供氧运转时同样可以运行室内送风机的送风用电机130。
在室内送风机的送风电机130启动时,室内空气通过上面空气吸入口114被吸至室内机100中,与氧气管254提供的氧气(O″)一起通过空气输出口119输出,而氧气(O″)与吸入到室内机100内部之后输出的室内空气一起迅速提供到室内环境中。
而且,在空调器供氧运转开始时,可以将前面板驱动电机145启动为开放模式。
前面板驱动电机145在进行开放模式运转时,前面板140与制冷/制暖运转时相同,开放前面空气吸入口109,室内机50的空气不仅通过上面空气吸入口114,而且还通过所述前面空气吸入口109吸至室内机50内部,之后与通过氧气管254供应的氧气(O″)一起通过空气输出口119输出,氧气(O″)可以更加迅速的提供到室内。
同时,空调器在制冷/制暖运转或者换气运转或者供氧运转时,如吸气格栅114开放,极限开关112转换,控制室内机送风机。
与此相反,在各种运转进行的当中如果停止空气清洁系统的运转,前面板驱动电机145变为封闭模式。
前面板驱动电机145以封闭模式运转时,小齿轮146逆转,使架144后退,前面板140以下部为中心向后转动,如图3所示,封堵前盖110的前面空气吸入口109的前方。
同时,在空调器的运转停止的状态下,吸气格栅114开放时,在极限开关112的作用下,室内机送风机维持制动状态。即,室内机送风机在上面吸气格栅114不再关闭时,即使空调器运转,也无法启动。
图16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第2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7是图16中的C-C线的剖面图。图18是图16中的D-D线的剖面图。图19是图16中的选择过滤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0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清洁系统第2实施例的剖面图。
如图16至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气清洁系统与第1实施例所不同的是利用选择过滤装置300替代了上面吸气格栅,而除了选择过滤装置300以外的其他部分的组成以及作用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同,因此使用相同的符号,并不再详述。
选择过滤装置300如图17至图19所示,包括:设置在前盖110上面的过滤器壳310;设置在过滤器壳310上的高性能过滤器320,330;开闭过滤器壳310的上侧的过滤器盖340;清除过滤器盖340吸入的空气中的异物的预滤器350,360构成。
在过滤器壳310上设置了与室内机100内部相同的上下开口的连通孔311。
在过滤器壳310上形成了可以前后滑动装卸高性能过滤器320,330的滑动定位结构312,314。
高性能过滤器320,330包括:设置在过滤器壳310上面左侧的左侧高性能过滤器320;设置在过滤器壳310的上面右侧的右侧高性能过滤器330。
高性能过滤器320,330包括:上下开口的下壳322;遮盖下壳322的上侧的上下开口的上壳324;设置在下壳32和上壳324内侧的HEPA(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rrestor)过滤器326构成。
高性能过滤器320,330上还包括位于HEPA过滤器326下侧的设置在下壳322上的纳米过滤器328。
在过滤器盖340上设置了吸入室内空气的上下开口的室内空气吸入孔341,并在室内空气吸入孔341上设置了格栅342。
在过滤器盖340上设置了可以前后滑动拆装预滤器350,360的滑动定位结构343,344。
预滤器350,360包括:设置在过滤器盖340下面左侧的左侧预滤器350和设置在过滤器盖下面右侧的右侧预滤器360构成。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还包括在选择过滤器组件300脱离或者过滤器盖340开启时,制动室内机用送风机的极限开关370(见图18)。
极限开关370位于围框102或者前盖110内部。
极限开关370在选择过滤装置300脱离或者过滤器盖340开启时,由设置在选择过滤装置300上的开关装置转换。
开关装置包括:在过滤器盖340的底面突出,可以转换极限开关370的过滤器盖开关突起346。
开关装置包括:设置在过滤器壳310上的位于极限开关上侧的过滤器壳开关突起316。
过滤器开关突起316为了可以上下转动,利用过滤器壳310和铰链支架316a连接。
过滤器壳突起316在过滤器盖340关闭时,位于过滤器盖开关突起346的下面。即,前盖110上面设置选择过滤装置300,在过滤器盖340关闭的状态下,过滤器盖开关突起346和过滤器壳开关突起316以及极限开关370排列成一条直线。
开关装置由过滤器盖开关突起346和过滤器壳开关突起316以及极限开关370构成,因此在选择过滤装置300脱离或者过滤器盖340开启时,不仅可以制动室内机送风机,还可以缩短过滤器盖开关突起346的长度。
同时,在前盖110的上面设置了可以使极限开关由开关装置转换的第1极限开关孔310。而且,在过滤器壳310上形成了与第1极限开关孔110上下对应的第2极限开关孔310`。
同时,极限开关370在选择过滤装置300脱离或者过滤器盖340开启时,不仅可以制动室内送风机,还可以制动换气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在设置选择过滤装置300的状态下,进行制冷运转,制暖运转,供氧运转中的某一运转时,室内机上侧的室内空气流经选择过滤装置300时被净化,然后通过室内机100提供到室内环境。
下面,详细说明选择过滤装置300的空气净化作用。
室内空气中的选择过滤装置300上侧的空气通过过滤器盖340的格栅342之间流入所述选择过滤装置300内部,并流经预滤器350,360时,清除内部包含的异物。
清除了异物的空气流入高性能过滤器320,330内部,在通过HEPA过滤器326时,清除微小的灰尘,之后在通过纳米过滤器328时,清除异味,粒子,细菌等。
经过上述过程净化的空气通过过滤器壳310上的开口孔311吸至室内机100内部,在通过室内机100后,通过空气输出口119输出到室内。
同时,设置选择过滤装置300,并关闭过滤器壳340时,过滤器壳开关突起346挤压过滤器壳开关突起316,过滤器壳开关突起316挤压极限开关370。由此,室内机送风机或者换气单元可以启动。
相反,选择过滤装置300脱离时,由于过滤器壳开关突起316不再挤压极限开关370,室内机送风机或者换气装置无法启动。
而且,当设置了选择过滤装置300而过滤器壳340开放时,过滤器盖开关突起346不再挤压过滤器壳开关突起316,由此过滤器壳开关突起316也不再挤压极限开关370,因此室内机送风机和换气装置无法启动。
图20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清洁系统第2实施例的剖面图。
本实施例的空调器替代第2实施例的过滤器壳开关突起316以及过滤器盖开关突起346,只是设置了过滤器盖开关突起346,而其他结构的组成和作用与第2实施例相同,因此使用相同的符号,并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在围框或者前盖110内部设置了当选择过滤装置300脱离或者过滤器盖340开启时,制动室内机送风机的极限开关370,并在过滤器盖340上设置了可以转换极限开关370的过滤器盖开关突起346。
由此,选择过滤装置300设置而过滤器盖340封闭时,由于过滤器壳开关突起346挤压极限开关370,因此室内机送风机可以启动。
相反,在选择过滤组件300脱离或者过滤器盖340开启时,由于过滤器盖开关突起346不再挤压极限开关370,因此所述室内机送风机无法启动。
当然,极限开关370可以同时制动室内机送风机和换气装置。
发明的效果:如上构成的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括:设置在所述围框和前盖之间的送风机;设置在所述围框的上面或者前盖上面的选择过滤器装置;在所述选择过滤器装置脱离或者过滤器盖开启时,制动送风机的极限开关组成,由此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增加设置过滤器等装置,并可以避免安全事故。
图21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清洁系统第3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图。图22是图20中的D-D线的剖面图。图23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清洁系统第3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图。
按照图21至图23可知,本实施例中的空气清洁系统与第1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利用其他的换气导流结构替代了换气孔,作为换气引导装置,而除了换气引导装置之外的其他组成以及作用与第1实施例相同,因此使用相同的符号,并不再详述。
图20至图22中的换气引导装置为了向换气装置150引导吸入到腔体内部的室内空气(I),在吸气导流结构119a上设置了大孔形的开口部119h,且为了清除通过换气装置150的室内空气(I)中的异物,在开口结构119h上设置了换气过滤器400。
开口部119h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使室内空气(I)充分的吸入至换气装置150中。
而且,换气过滤器400在设置于开口部119h上的同时根据使用的情况需要进行更换,因而在开口部119h上具备了滑动拆装换气过滤器400的换气过滤器导向结构410。
而且,换气过滤器400为了方便地装卸于换气过滤器导向结构410上,其上面具备了手柄402。
如上构成的换气引导装置由于换气装置150位于分别设置在上面吸气格栅114的左右侧的吸气导流结构119a中的某一吸气导流结构119a和腔体的侧壁之间,因而最好是设置在换气装置150侧的吸气导流结构119a上。
如上构成的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清洁系统在室内机上配备了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的换气装置和向换气装置引导室内空气的设置在室内机吸气导流结构上的换气引导装置,由此室内可以迅速的进行换气。

Claims (20)

1、一种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包括:围框,设置在围框前面,形成了空气吸入口以及吸气格栅,在前面下侧或者底面上设置了空气输出口的前面格栅;设置在前盖的前面,且可以转动的吸气格栅;设置在围框上的电机;连接在电机上的送风风扇;设置在送风风扇和空气吸入口以及吸气格栅之间的室内热交换器,其特征是设置在围框的上面或者前盖上面,可以开闭的上面吸气格栅;设置在上面吸气格栅上的上面过滤器;用于在上面吸气格栅上设置过滤器的过滤器导向结构构成,为了将吸入至腔体内部的室内空气引导至室内热交换器上,设置在腔体内的吸气导流结构;为了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外部,设置在腔体内的换气装置;为了向换气装置引导室内空气,设置在吸气导流结构上的换气装置构成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换气装置设置在腔体的侧壁和吸气导流结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换气导流结构通过在吸气导流结构上设置若干个换气孔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换气导流装置由设置在吸气导流结构上的开口部;设置在开口部上的换气过滤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换气导流装置的开口部上设置了可以使换气过滤器以滑动方式装卸的换气过滤器导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上面吸气格栅在围框的上面或者在前盖的上面利用铰链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器导向结构上设置了前后滑动拆装上面过滤器的导向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空调器包括防止设置在上面吸气格栅上的上面过滤器脱离的过滤器固定突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空调器包括:设置在围框和前盖上的送风机;在上面吸气格栅开启时,制动送风机的极限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可以开闭的设置在围框上面或者前盖上面的空气吸入口上的上面吸气格栅;设置在围框和前盖之间的送风机;在吸气格栅开启时,使送风机处于制动状态的极限开关构成,由此可以在吸气格栅上增加过滤器等结构的空气清洁系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极限开关设置在围框或者前盖的内部。
12、根据权利要求项目10或11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面吸气格栅的底面上设置了可以转换极限开关的推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围框上面或者在前盖上设置了可以使推钮通过的推钮孔。
14、一种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包括:围框,设置在围框前面,形成了空气吸入口以及吸气格栅,在前面下侧或者底面上设置了空气输出口的前面格栅;设置在前盖的前面,且可以转动的吸气格栅;设置在围框上的电机;连接在电机上的送风风扇;设置在送风风扇和空气吸入口以及吸气格栅之间的室内热交换器,其特征是设置在围框和前盖之间的送风机;设置在围框的上面或者前盖上面的具备高性能过滤器的过滤器壳;可以在过滤器壳上开关的过滤器盖;在选择过滤器壳开启或者脱离时,制动送风机的极限开关组成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过滤器盖上具备了可以转换极限开关的过滤器壳盖开关突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过滤器壳上具备了可以转换极限开关的过滤器壳开关突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器壳开关突起在过滤器盖关闭时,位于过滤器盖突起的下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的某一项中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极限开关位于围框或者前盖内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围框上面或者前盖的上面的与极限开关对应的部位上形成了第1极限开关孔。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过滤器壳上,与第1极限开关孔对应的部位上形成了第2极限开关孔。
CNA2005100145656A 2005-07-19 2005-07-19 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 Pending CN19006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0145656A CN1900609A (zh) 2005-07-19 2005-07-19 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0145656A CN1900609A (zh) 2005-07-19 2005-07-19 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0609A true CN1900609A (zh) 2007-01-24

Family

ID=37656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0145656A Pending CN1900609A (zh) 2005-07-19 2005-07-19 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0060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9631B (zh) * 2014-09-26 2017-06-06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4646098A (zh) * 2020-12-17 2022-06-21 夏普株式会社 室内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9631B (zh) * 2014-09-26 2017-06-06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4646098A (zh) * 2020-12-17 2022-06-21 夏普株式会社 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5958C (zh) 空调机用的室内机
CN1173132C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及该室内机的安装结构
CN1675504A (zh) 空气调节机
CN1906445A (zh) 空气调节机
CN1948845A (zh) 空调器
CN101044808A (zh) 支架机箱
CN1605804A (zh)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1664452A (zh)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1609519A (zh)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1147615A (zh) 空调机
CN1664451A (zh)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1609520A (zh)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1671999A (zh) 空调装置
CN100335849C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906447A (zh) 空气调节机
CN1955578A (zh) 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1796892A (zh) 空调系统的室内单元
CN2788064Y (zh) 柜式空调机
CN1900609A (zh) 空调器空气清洁系统
CN1865786A (zh) 空调器
CN1755250A (zh) 一种分离式空气调和器
CN101057109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654904A (zh) 加热/冷却系统
CN1930427A (zh) 调湿装置
CN1755256A (zh) 分离型空调机的运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