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5226A - 苦参碱脂质体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苦参碱脂质体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95226A CN1895226A CN 200610019302 CN200610019302A CN1895226A CN 1895226 A CN1895226 A CN 1895226A CN 200610019302 CN200610019302 CN 200610019302 CN 200610019302 A CN200610019302 A CN 200610019302A CN 1895226 A CN1895226 A CN 18952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trine
- liposome
- cholesterol
- dropping
- soybean lecith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苦参碱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苦参碱脂质体滴丸,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苦参碱脂质体和辅料原料混合滴制到冷却液中制成滴丸而成,苦参碱脂质体与辅料的重量配比为1∶1-10,辅料为水溶性基质;所述的苦参碱脂质体主要由苦参碱、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原料制备而成,苦参碱与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的重量配比为1∶1-5,其中,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的重量配比为1-5∶1。该方法解决苦参碱脂质体不稳定性问题,增加了苦参碱口服新剂型;该方法得到的苦参碱脂质体滴丸崩解速度快、吸收完全,具有靶向性,生物利用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苦参碱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苦参碱(matrine,MAT)来源于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苦豆子S.alopecuroides L.及广豆根S.subprostrata Chun et T.Chen中,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功能,如抗肿瘤、抗菌、抗寄生虫、抗病毒、抗心率失常、消肿利尿、抗过敏和减轻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等作用。苦参碱的抗癌作用机制表明,苦参碱对肿瘤细胞不仅有直接的杀伤作用,还有诱导某些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和促凋亡作用。另外,苦参碱在抗肿瘤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不产生破坏作用,同时还能升高白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剂型,在抗肿瘤的治疗应用上,具有许多独特的作用特点,如对肿瘤细胞具有被动靶向性。这种性能对于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苦参碱目前常用的剂型是注射液,考虑到注射给药用药方法复杂,必须到医院用药,对患者来说不很方便,同时注射液一般都存在稳定性不好的问题。将苦参碱制备成脂质体,可以达到靶向给药,然而由卵磷脂和胆固醇等组成的传统脂质体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在体内外的弱稳定性限制了它的使用,极大影响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滴丸剂是由药物和固体基质加热熔融成溶液混悬液或乳液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剂中,由于熔融液滴在冷凝液中的界面张力作用而收缩成丸,随后冷凝成固态而制得。滴丸剂是固体分散的一种形式。由于它具有溶出快、生物利用度高、疗效好、副作用小、药物稳定性好及制备简单、质量易控等优点,因此收到医药界的广泛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苦参碱脂质体滴丸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解决苦参碱脂质体不稳定性问题,增加了苦参碱口服新剂型;该方法得到的苦参碱脂质体滴丸崩解速度快、吸收完全,具有靶向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苦参碱脂质体滴丸,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苦参碱脂质体和辅料原料混合滴制到冷却液中制成滴丸而成,苦参碱脂质体与辅料的重量配比为1∶1-10,辅料为水溶性基质;所述的苦参碱脂质体主要由苦参碱、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原料制备而成,苦参碱与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的重量配比为1∶1-5,其中,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的重量配比为1-5∶1。
所述的水溶性基质为分子量为4000-6000的聚乙二醇、明胶、硬脂酸钠、甘油、分子量为188的泊洛沙姆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时,为任意配比。
上述苦参碱脂质体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苦参碱脂质体:苦参碱脂质体主要由苦参碱、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原料制备而成,苦参碱与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的重量配比为1∶1-5,其中,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的重量配比为1-5∶1;用熔融法、逆向蒸发法、乙醚注入法或薄膜超声法等制备苦参碱脂质体;
2)、混合熔融:按苦参碱脂质体和辅料的重量配比为1∶1-10选取苦参碱脂质体和辅料,加热至80℃以上熔融,充分混合搅匀,得熔融物,保温备用;
3)、滴制:预热滴丸机,使滴丸机的储液室为80℃以上恒温,将上述得到的熔融物放入储液室中,以20-60滴/分的滴速滴入滴丸机的冷却液中,制成滴丸;
4)、制成品:收集滴丸,滤除冷却液,干燥得到产品。
所述的冷却液为甲基硅油、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或其他植物油。
所述的步骤3)中滴丸机的滴头的温度优选60-90℃;滴丸机的管口的温度优选70-90℃;冷却液的最佳温度梯度是20--10℃;滴距优选的范围是4-16cm。
本发明苦参碱脂质体滴丸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等疾病。
通过药理实验研究苦参碱脂质体分别对小鼠S180、EAC、H22肿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免疫器官的影响。分别用小鼠S180、EAC、H22移植性肿瘤造模,解剖各组荷瘤小鼠,取瘤体、脾脏、胸腺称湿重并计算抑瘤率,检测淋巴细胞转化率(LTT)。结果表明苦参碱脂质体中剂量抑瘤作用最高,与同等剂量苦参碱相比,对S180、EAC、H22的抑制作用均优于苦参碱、对H22小鼠的LTT高于苦参碱。苦参碱经脂质体包裹处理后,由于脂质体的靶向作用,使苦参碱定向聚集于肿瘤细胞释放,较苦参碱有更强的抗瘤效果,且在抑瘤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法比较苦参碱脂质体滴丸和苦参碱脂质体对小鼠S180、EAC、H22肿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免疫器官的影响发现,由于将苦参碱脂质体分散于水溶性基质中,增加了苦参碱脂质体的稳定性,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苦参碱脂质体滴丸的抗肿瘤作用与苦参碱脂质体相当。
用于体外培养的2.2.15细胞是目前体外抗HBV药物筛选和评价的较好模型,观察和比较苦参碱脂质体滴丸、苦参碱脂质体、苦参碱三者对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影响及药物的细胞毒性,初步评价苦参碱脂质体的抗HBV作用。结果表明苦参碱脂质体滴丸、苦参碱脂质体、苦参碱作用于2.2.15细胞11d后,对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分别为8.47mg/ml、7.29mg/ml和1.33mg/m1,对HBsAg和HBeAg抑制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0.065mg/m1、0.078mg/ml,3.35mg/ml,苦参碱脂质体对HBsAg和HBeAg的治疗指数(TI)分别为93.34、90.46和2.17。说明苦参碱脂质体滴丸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对HBsAg和HBeAg的分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提高苦参碱的抗HBV作用。
本发明采用口服的形式,成人每日口服三次,每次0.1-0.2g,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制备的苦参碱脂质体滴丸切片用罗丹兰染色,用E200型Nikon ECLIPSE生物显微镜观察得到苦参碱脂质体在滴丸中形态完整,见图3、图4。
本发明的苦参碱脂质体滴丸,由于将苦参碱脂质体制备成滴丸,既解决了苦参碱的靶向性,又解决了脂质体制剂的不稳定性问题。同时采用脂质体滴丸剂的形式,增加了新剂型,填补了剂型空白。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滴丸光滑、圆整、色泽好,且该剂型崩解速度快,吸收完全,具有靶向性,生物利用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苦参碱脂质体滴丸的图片(批号:20060410)
图2是本发明苦参碱脂质体滴丸的图片(批号:20060412)
图3是本发明苦参碱脂质体滴丸截面显微镜图(批号:20060410)
图4是本发明苦参碱脂质体滴丸截面显微镜图(批号:200604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用乙醚注入法制备苦参碱脂质体
(1)制备苦参碱脂质体
以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溶剂配制1%苦参碱溶液,取120ml于锥形瓶中,将大豆卵磷脂1.2g,胆固醇0.6mg溶于60ml乙醚中。电磁搅拌下缓缓将乙醚溶液用五号针头(针尖在液面下),注入苦参碱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热至65℃,挥发除去乙醚,得到苦参碱脂质体。
在制得的脂质体中加入冷冻保护剂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形成白色粉末状物质,临用前加水水化即可。
(2)包封率的测定
①分离条件
分离电压:20KV,检测波长:196~400全波长扫描;测定波长:206nm进样方式:压力进样;进样量:0.5Psi×5s;缓冲液:0.25M/L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PH6.868;温度25℃。
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干燥至恒重的苦参碱对照品用蒸馏水制备成不同浓度的溶液,过0.45μm的微孔滤膜,即可。
③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制备的脂质体过0.45μm的微孔滤膜进行整粒,即得。
④阴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空白脂质体按上法制备
⑤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干燥至恒重的苦参碱对照品0.6mg、1.4mg、2mg、4mg、8mg、12mg,用蒸馏水制备成0.3mg/ml、0.7mg/ml、1mg/ml、2mg/ml、4mg/ml、6mg/ml的溶液,过0.45μm的微孔滤膜,进样,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结果如下,见表1:
表1.苦参碱不同浓度的峰面积
C(mg/ml) | 0.3 | 0.7 | 1.015 | 2.015 | 4.005 | 6.025 |
A | 274745 | 361006.5 | 584003.5 | 1058090.5 | 1813924 | 2731227.5 |
以苦参碱的浓度对峰面积做一元线性回归,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如下:A=425787.2953C+151823.4011;r=0.99950。
结果表明,在0.3~6.025mg/ml浓度范围内浓度和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
⑥精密度试验
取4.005mg/ml苦参碱对照品溶液按上述电泳条件连续进样五次,峰面积分别为1842036、1815226、1806812、1823052、1782494,RSD=1.21%。
(3)稳定性实验
①加热破坏:
取苦参碱脂质体,100℃水浴加热,观察分层,聚集,破乳等现象的发生。由各种方法制得的脂质体的出现聚集现象的先后顺序依次是硫酸铵梯度法、PH梯度法、Kirby法、薄膜分散法、二次乳化法、逆相蒸发法,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的脂质体出现聚集现象的时间为15min,逆相蒸发法出现聚集现象的时间为35min。
②离心法:
将脂质体置于离心试管中,1000r/min,测试脂质体的分层情况,结果分层情况与各种方法涉及的超声、搅拌时间有关,超声、搅拌时间越长越好,但是超声、搅拌产热,所以一般超声15min为好,与分散的方法无关。
③渗漏率的测定
正交设计的四因素三水平,经过九个处方的试验,以包封率为指标,选择乙醚注入法的最佳制备条件。见表2:
表2.因素水平表
水平 | 因素 | |||
A | B | C | D | |
1 | 6.8 | 4∶1 | 20mg | 10ml |
2 | 7.0 | 2∶1 | 40mg | 15ml |
3 | 7.4 | 1∶1 | 60mg | 20ml |
A为PBS的PH值,B为卵磷脂与胆固醇的重量比,C为苦参碱的量,D为水相溶剂的量
表3.正交表及实验结果
序列号 | A | B | C | D | 包封率(%) |
1 | 1 | 1 | 1 | 1 | 7.66 |
2 | 1 | 2 | 2 | 2 | 35.22 |
3 | 1 | 3 | 3 | 3 | 47.37 |
4 | 2 | 1 | 2 | 3 | 11.76 |
5 | 2 | 2 | 3 | 1 | 20.95 |
6 | 2 | 3 | 1 | 2 | 11.30 |
7 | 3 | 1 | 3 | 2 | 7.75 |
8 | 3 | 2 | 1 | 3 | 50.48 |
9 | 3 | 3 | 2 | 1 | 31.61 |
制得的脂质体当日测定包封率后,放于冰箱中冷藏保存,10日后测定包封率,按下式计算渗漏率:
渗漏率=(当日测得的包封率-定期测定的包封率)/当日测得的包封率×100%。测定逆相蒸发法九个处方制备的脂质体放置十天的渗漏率,结果如下,见表4:
表4.不同样品的渗漏率
样品号 | 当日包封率(%) | 十天后包封率(%) | 渗漏率(%) |
123456789 | 7.6635.2247.3711.7620.9511.307.7550.4831.61 | 7.1233.8546.5610.9820.3311.077.1648.6230.49 | 7.053.891.716.632.962.047.613.683.54 |
可以看出卵磷脂∶胆固醇=4∶1时,脂质体的渗漏率较大。
(4)冷冻干燥实验
脂质体既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又是动力学不稳定体系,普通脂质体一般放置一个月即出现沉积、颜色变深等现象。于是,将制得的脂质体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条件:将制得的脂质体加入海藻糖,预冻至冻实,再置于样品盘中,先打开制冷机制冷直至温度降低至恒温-58.3℃,再恒温冷冻24h,形成白色粉末状物质。
将冷冻干燥制得的脂质体加水水化,测包封率。其包封率比未冷冻干燥的样品要低,为48.57%。
二、制备苦参碱脂质体滴丸:
称取聚乙二醇(6000)15g,置于烧杯中,于90℃上水浴上加热熔融,加入苦参碱脂质体2g,搅拌均匀,保温待用。预热滴丸机,使储液室恒温为85±1℃,冷却剂选用二甲基硅油,预冷至10℃,调节滴嘴与冷却液面的距离,将药液倒入储液室,启动阀门,以滴速为35滴/分滴制,在收集口收集滴丸,用纱布吸除表面冷却剂,常温真空干燥,即得本发明苦参碱脂质体滴丸,见图1-2。本发明制备的苦参碱脂质体滴丸切片用罗丹兰染色,用E200型Nikon ECLIPSE生物显微镜观察得到苦参碱脂质体在滴丸中形态完整,见图3、图4。这里用一种配比做重复实验,得到两个生产批号不同的同一滴丸。
实施例2:
一、逆向蒸发法制备苦参碱脂质体
取大豆卵磷脂1.2g,胆固醇0.6g,溶于200ml乙醚中,置于锥形瓶中。以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配制1%苦参碱溶液,电磁搅拌下,将1%的苦参碱溶液120ml缓缓滴入锥形瓶中,搅拌使与乙醚形成乳浊液,减压蒸馏1h将乙醚蒸除,得到苦参碱脂质体。
二、制备苦参碱脂质体滴丸
称取聚乙二醇(6000)10g、聚乙二醇(4000)5g置于烧杯中,于90℃上水浴上加热熔融,加入苦参碱脂质体3g,搅拌均匀,保温待用。预热滴丸机,使储液室恒温为90±1℃,冷却剂选用大豆油,预冷至5℃,调节滴嘴与冷却液面的距离,将药液倒入储液室,启动阀门,以滴速为45滴/分滴制,在收集口收集滴丸,用纱布吸除表面冷却剂,常温真空干燥,即得本发明苦参碱脂质体滴丸。
实施例3:
一、薄膜法制备苦参碱脂质体
大豆卵磷脂1.2g,胆固醇0.6g,溶于200ml乙醚中,用旋转蒸发仪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在梨型瓶中形成均匀的磷脂膜,加120ml含苦参碱1%的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浸泡,搅拌洗脱脂质膜,可得苦参碱脂质体。
二、制备苦参碱脂质体滴丸
称取甘油10g、泊洛沙姆6g置于烧杯中,于88℃上水浴上加热熔融,加入苦参碱脂质体3g,搅拌均匀,保温待用。预热滴丸机,使储液室恒温为88±1℃,冷却剂选用液体石蜡,预冷至5℃,调节滴嘴与冷却液面的距离,将药液倒入储液室,启动阀门,以滴速为60滴/分滴制,在收集口收集滴丸,用纱布吸除表面冷却剂,常温真空干燥,即得本发明苦参碱脂质体滴丸。
实施例4:
一、逆向蒸发法制备苦参碱脂质体:
取大豆卵磷脂0.6g,胆固醇0.6g,溶于200ml乙醚中,置于锥形瓶中。以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配制1%苦参碱溶液,电磁搅拌下,将1%的苦参碱溶液120ml缓缓滴入锥形瓶中,搅拌使与乙醚形成乳浊液,减压蒸馏1h将乙醚蒸除,得到苦参碱脂质体。
二、制备苦参碱脂质体滴丸:
称取明胶2g,置于烧杯中,于90℃上水浴上加热熔融,加入苦参碱脂质体2g,搅拌均匀,保温待用。预热滴丸机,使储液室恒温为80±1℃,冷却剂选用甲基硅油,预冷至
-10℃,调节滴嘴与冷却液面的距离,将药液倒入储液室,启动阀门,以滴速为20滴/分滴制,在收集口收集滴丸,用纱布吸除表面冷却剂,常温真空干燥,即得本发明苦参碱脂质体滴丸。
实施例5:
一、熔融法制备苦参碱脂质体:
将卵磷脂2.5g,胆固醇0.5g溶于氯仿/甲醇(2∶1)10ml混合液中,70℃水浴挥干溶剂,加入油酸0.1g,聚山梨酯8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混合液0.5g(HLB为9.05),不断搅拌,融化;另将苦参碱0.6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0.5g溶于适量新配制的pH 7.4磷酸缓冲液中,水浴加热至70℃,再将两者混合,恒温搅拌1h,加新配制的pH 7.4磷酸缓冲液至100ml,超声0.5h。即制得苦参碱脂质体。
二、制备苦参碱脂质体滴丸:
称取硬脂酸钠20g,置于烧杯中,于90℃上水浴上加热熔融,加入苦参碱脂质体2g,搅拌均匀,保温待用。预热滴丸机,使储液室恒温为90±1℃,冷却剂选用二甲基硅油,预冷至20℃,调节滴嘴与冷却液面的距离,将药液倒入储液室,启动阀门,以滴速为60滴/分滴制,在收集口收集滴丸,用纱布吸除表面冷却剂,常温真空干燥,即得本发明苦参碱脂质体滴丸。
Claims (5)
1.一种苦参碱脂质体滴丸,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苦参碱脂质体和辅料原料混合滴制到冷却液中制成滴丸而成,苦参碱脂质体与辅料的重量配比为1∶1-10,辅料为水溶性基质;所述的苦参碱脂质体主要由苦参碱、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原料制备而成,苦参碱与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的重量配比为1∶1-5,其中,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的重量配比为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苦参碱脂质体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溶性基质为分子量为4000-6000的聚乙二醇、明胶、硬脂酸钠、甘油、分子量为188的泊洛沙姆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时,为任意配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参碱脂质体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苦参碱脂质体:苦参碱脂质体主要由苦参碱、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原料制备而成,苦参碱与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的重量配比为1∶1-5,其中,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的重量配比为1-5∶1;用熔融法、逆向蒸发法、乙醚注入法或薄膜超声法制备苦参碱脂质体;
2)、混合熔融:按苦参碱脂质体和辅料的重量配比为1∶1-10选取苦参碱脂质体和辅料,加热至80℃以上熔融,充分混合搅匀,得熔融物,保温备用;
3)、滴制:预热滴丸机,使滴丸机的储液室为80℃以上恒温,将上述得到的熔融物放入储液室中,以20-60滴/分的滴速滴入滴丸机的冷却液中,制成滴丸;
4)、制成品:收集滴丸,滤除冷却液,干燥得到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苦参碱脂质体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液为甲基硅油、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苦参碱脂质体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滴丸机的滴头的温度为60-90℃;滴丸机的管口的温度为70-90℃;冷却液的温度梯度是20--10℃;滴距的范围是4-16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193029A CN100391441C (zh) | 2006-06-08 | 2006-06-08 | 苦参碱脂质体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193029A CN100391441C (zh) | 2006-06-08 | 2006-06-08 | 苦参碱脂质体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95226A true CN1895226A (zh) | 2007-01-17 |
CN100391441C CN100391441C (zh) | 2008-06-04 |
Family
ID=37607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1930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1441C (zh) | 2006-06-08 | 2006-06-08 | 苦参碱脂质体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91441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21003A (zh) * | 2020-09-29 | 2020-12-25 | 江苏集萃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缓释制剂载药材料及其组合物、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957351A (zh) * | 2022-11-15 | 2023-04-14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 | 一种碘海醇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20815A (zh) * | 2003-01-27 | 2004-08-18 | 永 张 | 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苦参滴丸 |
CN1277538C (zh) * | 2004-01-17 | 2006-10-04 | 张以成 | 苦参碱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2006
- 2006-06-08 CN CNB2006100193029A patent/CN10039144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21003A (zh) * | 2020-09-29 | 2020-12-25 | 江苏集萃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缓释制剂载药材料及其组合物、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121003B (zh) * | 2020-09-29 | 2022-02-01 | 江苏集萃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缓释制剂载药材料及其组合物、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957351A (zh) * | 2022-11-15 | 2023-04-14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 | 一种碘海醇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391441C (zh) | 2008-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84081A (zh) | 一种沙棘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
CN1256954C (zh) | 艾叶油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895226A (zh) | 苦参碱脂质体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39298A (zh) | 硫酸舒欣啶固体和靶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99667C (zh) | 纳米中药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剂型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27208A (zh) | 长春西汀聚合物胶束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87771C (zh) | 杏仁止咳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09419A (zh) | 一种治疗眼病的固本明目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60141A (zh) | 蟾酥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301107C (zh) | 以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制备而成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60316A (zh) | 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炎的滴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593584A (zh) | 消炎利胆新剂型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60372A (zh) |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痢作用的口服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60370A (zh) |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口服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60364A (zh) |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莲芝消炎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98822A (zh) | 一种治疗肝炎的肝苏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307981C (zh) | 一种具有止血作用的血宁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34511A (zh) |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风湿宁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81755A (zh) | 固体脂质纳米粒作为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载体的新剂型 | |
CN1682818A (zh) | 灯盏地龙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34490A (zh) |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六灵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60361A (zh) | 一种用于散风清热的桑姜感冒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60371A (zh) | 一种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口服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86385A (zh) | 复方麝香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823776A (zh) | 长春西汀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04 Termination date: 2011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