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1865A - 无线通信系统中分时双工及分频双工间整合资源配置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分时双工及分频双工间整合资源配置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71865A CN1871865A CNA2004800278581A CN200480027858A CN1871865A CN 1871865 A CN1871865 A CN 1871865A CN A2004800278581 A CNA2004800278581 A CN A2004800278581A CN 200480027858 A CN200480027858 A CN 200480027858A CN 1871865 A CN1871865 A CN 18718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vision duplex
- time division
- frequency division
- relevant
- inp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0000000233 Melia azedarach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16 miti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6—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radio link in the target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2—Hybrid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2—Access point controller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04W36/32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by location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04W36/3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by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整合无线通信系统中分时双工(TDD)及分频双工(FDD)间的资源分配。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可接收来自核心网络(CN)或无线传送/接收单元(WTRU)的无线存取承载(RAB)要求。无线网络控制器可使用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响应该要求来分配无线资源。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可评估有关接收的无线存取承载要求的各种参数,并决定是否较佳分配分时双工资源或分频双工资源或该资源目前是否可得。一旦资源被分配,则评估系统情况来决定是否最适化目前资源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无线通信系统。更特别是,本发明是有关无线通信系统中分时双工及分频双工间整合资源配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熟知于技术领域中。为了提供无线系统全球连接性,标准被发展及实施。被广泛使用的一现行标准是已知为移动电信全球系统(GSM)。此被视为所谓第二代移动无线系统标准(2G)及跟随在后的其修定版(2.5G)。GPRS及EDGE是提供(2G)移动电信全球系统网络顶端的相当高速数据服务的2.5G技术。这些标准各寻求以附加特征及加强来改善先前技术标准。1998年1月,欧洲电信标准协会-特别移动组(ETSI-SMG)同意被称为全球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第三代无线系统的无线存取计划。为了近一步实施该全球移动电信系统标准,第三代伙伴计划(3GPP)是被形成于1998年12月。第三代伙伴计划继续实施于共同第三代移动无线标准上。
依据现行第三代伙伴计划说明书的典型全球移动电信系统架构是被描绘于图1。全球移动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包含经由已知为被详细定义于现行公用第三代伙伴计划说明书文献中的Iu被与全球移动电信系统陆上无线存取网络(UTRAN)连接的核心网络(CN)。全球移动电信系统陆上无线存取网络被配置经由已知为第三代伙伴计划中的用户设备(UEs)的无线传送接收单元(WTRUs),经由已知为Uu的无线接口提供无线通信服务给用户。全球移动电信系统陆上无线存取网络具有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网络控制器(RNCs)及已知为第三代伙伴计划中的节点B(Node Bs)的基地台,其可收集性提供地理涵盖率与用户设备做无线通信。一个或更多个节点B是经由已知为第三代伙伴计划中的Iub被连接至各无线网络控制器。全球移动电信系统陆上无线存取网络可具有被连接至不同无线网络控制器的若干组节点B;两个是被显示于被描绘于图1的例中。大于一无线网络控制器被提供于全球移动电信系统陆上无线存取网络者,无线网络控制器间通信是经由Iur接口来实施。
外接网络组件的通信是通过经由Uu接口的用户位准及经由连接外部系统的各种核心网络的网络位准上的节点B来实施。
通常,如节点B及存取点的基地台主要功能是提供基地台的网络及无线传送接收单元间的无线连接。通常基地台可发出使非连接无线传送接收单元与该基地台时点同步的共享信道信号。第三代伙伴计划中,节点B执行与用户设备的实际无线连接。节点B可于Iub接口接收来自无线网络控制器的信号,其可控制被节点B于Uu接口传输的信号。
核心网络是负责传送信息至其正确目的地。例如,核心网络可从用户设备传送经由节点B被全球移动电信系统接收的语音讯务至公用交换电话网络(PSTN)或被传送至网际网络的封包数据。第三代无线系统中,核心网络具有六个主要组件:1)服务通用封包无线服务(GPRS)支持节点;2)网关通用封包无线服务支持节点;3)边界网关;4)来访者位置缓存器;5)移动服务交换中心;及6)网关移动服务交换中心。服务通用封包无线服务支持节点可提供对如网际网络的封包交换领域的存取。网关通用封包无线服务支持节点是可连接其它网络的网关节点。所有前往其它操作者网络或网际网络的数据讯务是通过网关通用封包无线服务支持节点。边界网关是当作避免被网络外的入侵者攻击网络范围内的用户的防火墙。来访者位置缓存器是必须提供服务的用户数据的现行服务网络′复本′。此信息最初来自可管理移动用户的数据库。移动服务交换中心是负责从全球移动电信系统终端至网络的′电路交换′。网关移动服务交换中心可以用户目前位置为基础实施传送功能。网关移动服务交换中心亦可接收及管理从用户至外部网络的连接要求。
无线网络控制器大致可控制全球移动电信系统陆上无线存取网络的内部功能。无线网络控制器亦提供经由Uu接口连接与节点B做含有区域组件的通信的中介服务,及经由核心网络及外部系统间的连接的外部服务组件,如国内全球移动电信系统陆上无线存取网络中的手机所完成的海外呼叫。
通常,无线网络控制器可监视多重基地台,管理被节点B服务的无线服务涵盖率地理区域内的无线资源,及为Uu接口控制实际无线资源。第三代无线系统中,无线网络控制器的Iu接口可提供对核心网络的两连接:一者是针对封包交换领域而另一者是针对电路交换领域。无线网络控制器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包含机密及完整保护。
如第三代伙伴计划分时双工及分频双工系统的通信系统中,可变速率数据的多重共享及专用信道是被组合来传输。该系统的背景特定数据是公开可得且继续被发展。
几乎所有无线通信系统均针对上链及下链讯务使用两不同信道。分时双工系统中,上链及下链信道存在于相同频带。上链及下链信道间的分隔是发生于时域中。因此,针对特殊频率载体,该频率载体的特殊链接方向是视上链或下链讯务目前是否被处理于该单频率载体上而交替于上链及下链之间。相对地,分频双工型系统中,两频带是被用于上链及下链连接。包含传统无线电话,北美蜂巢无线电,微波点对点无线电及卫星系统的大多数系统是实施分频双工型系统。
由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被载运于该系统的讯务类型是被发展至不仅包含语音通信,亦包含各类数据通信。例如,无线通信系统上的多媒体数据传输是通常产生上链及下链连接间的不对称讯务负载。另外,无线用户可得分时双工型系统及分频双工型系统的涵盖地区重叠是增加。
如熟悉本技术人士所知,分时双工型系统中,上链及下链信道数可依据特定时间及地点的讯务情况被动态调整。因此,分时双工型系统较适合处理具有高数据速率的非对称(或不平衡)讯务。然而,分频双工系统具有较分时双工型系统为佳的优点,是因上链及下链资源的预定分配,所以分频双工系统较适合处理具有向下缓和如语音讯务的数据速率的固定数据速率服务。
分时双工型系统及分频双工型系统间的无线资源管理是依据其自我分配方法被个别执行于各系统类型中。此安排排除了可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中分时双工及分频双工间整合资源分配所达成的潜在最佳化。因此,需要无线通信系统中分时双工及分频双工间整合无线资源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整合无线通信系统中分时双工及分频双工间的资源配置。无线网络控制器可接收来自核心网络或无线接收/传输单元的无线存取承载(RAB)要求。无线网络控制器可使用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分配无线资源来响应该要求。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可评估有关该被接收无线存取承载要求的各种参数,并决定是否较佳分配分时双工资源或分频双工资源,及该资源是否目前可取得。一旦资源被分配,则系统条件是被评估来决定是否可将目前资源配置最佳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典型无线通信系统图。
图2为描述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被提供用于分时双工及分频双工型无线网络控制器的本发明实施例图。
图3为描述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被提供用于整合分时双工/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的本发明实施例图。
图4为无线资源依据本发明被分配的方法。
图5为描述分时双工及分频双工型服务可被提供核心网络及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间的单Iu连接的本发明实施例图。
图6为描述被显示于图5的无线网络控制器配置图。
图7为包含具有政策服务器的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的无线网络控制器方块图。
图8为通信模式之间交接处理流程图,其中无线网络控制器是被配置具有政策服务器的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参考附图做说明,其中遍及全文的相同标号是代表相同组件。
此后,无线传输/接收单元可包含但不限于用户设备,移动台,固定或移动用户单元,呼叫器,或可操作于无线环境中的任何其它类型组件。此后,被称为基地台者可包含但不限于节点-B,地址控制器,存取点或无线环境中的其它互连组件。
现在参考图2,显示依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200。系统200包含一分时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204,及被连接至一核心网络202的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208。各无线网络控制器204,208是控制至少一基地台。例如,分时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204控制基地台212。基地台212依序提供涵盖区域210,其中操作于涵盖区域210内的无线传输/接收单元228,230可从分时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204被分配资源。同样地,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208可控制依序提供涵盖区域214的基地台216。无线传输/接收单元220,222可从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208被分配资源。区域218中,无线传输/接收单元224及226可取得分时双工及分频双工服务。如区域218的重叠涵盖区域可为任何尺寸,而图2所示的特定安排仅为例证。
当无线存取承载要求(也就是呼叫-设立要求)从核心网络或无线传输/接收单元被传送至无线网络控制器时,其通常伴随可提供有关被要求连接如何被使用的信息的复数个参数被传送。该参数例如包含但不限于上链及下链间的对称程度(也就是被要求连接的对称或对称状态),数据转移率,帧尺寸,应用类型,及被要求连接是否为点对点,点对多点,或广播。上述参数仅为例证,提供有关被要求连接的信息的任何类型参数均可被使用。
本发明的无线网络控制器204,208分别被配置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206,210。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206,210可如预期为用来决定被接收无线存取承载要求的最佳技术类型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也就是以例如被提供有关无线存取承载要求,资源可得性,及/或任何其它相关考量的参数为基础,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206,210与包含其无线资源管理者(RRM)的无线网络控制器的既存功能一起运作来分配资源,使该连接要求可以处理特定类型连接要求的最有效系统技术类型为基础被分配资源。例如,假设对称为主要考量,则具有对称讯务的连接要求(也就是上链及下链中的类似讯务量)是较佳被实施分频双工技术且更有效率处理该讯务的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208处理。同样地,具有不对称讯务的连接要求(也就是一方向中的讯务量较另一方向中更大)是较佳被实施分时双工技术且更有效率处理该讯务的分时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204处理。
例如,再次假设对称为主要考量,为了决定特定被接收无线存取承载要求的较佳技术类型,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206,210可估计被接收无线存取承载要求的上链及下链中的数据速率。被估计上链及下链数据速率可以如被要求数据速率,目前讯务情况,目前干扰位准或任何其它相关参数为基础来估计。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206,210接着可比较被估计上链及下链数据速率对预定门槛间的差异。若被估计上链及下链数据速率等于或大于门槛,则无线存取承载要求可被考虑不对称(也就是不对称性对称状态),而来自分时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204的资源可被分配。若被估计数据速率低于门槛,则无线存取承载要求可被考虑对称(也就是对称性对称状态),而来自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208的资源可被分配。
当以被接收无线存取承载要求为基础决定分配资源的最佳技术类型时,包含应用类型及数据速率的其它参数是可单独或结合对称来评估。例如,被要求连接用于需实时传输的语音应用者,是较佳使用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208来提供连接。同样地,被要求连接用于不需实时传输的语音应用者,是较佳使用分时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204来提供连接。通常,若讯务与高数据速率非常不对称,则分时双工较佳。若讯务与相当低数据速率非常对称,则分频双工较佳。其间任何事务可视情况被传送至分时双工或分频双工。例如,若分时双工拥塞,则无论其它参数为何均可分配无线存取承载要求至分频双工。
此实施例中,应注意无线存取承载要求可经由分时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204或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208来产生。任一例中,接收要求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可做出有关资源分配的决定,且必要时将该无线存取承载要求转送至另一适当无线网络控制器类型。例如,分时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204接收无线网络控制器要求及决定其应使用分频双工类型技术者,分时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204是经由Iur接口将该要求转移至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208。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208接着以正常方式处理该要求。
现在参考图3,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是提供整合分时双工-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304。整合分时双工-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304可整合分时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及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208的传统功能。因此此实施例中,单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306是被提供。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306可如上数般操作并可决定被接收无线存取承载要求是否应以分时双工模式或分频双工模式来操作。如上述,当决定何模式适用于特殊无线存取承载要求时,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可评估对称,数据速率,应用类型,资源可得性及任何其它相关参数。例如,因为无线传送/接收单元320及322位于联合涵盖区域324中,所以无线传送/接收单元320及322可以适当分时双工模式或分频双工模式被分配资源。
现在参考图4,显示依据本发明分配系统资源的方法400。当无线存取承载要求被接收时,方法400开始于步骤402。该要求可被分时双工或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接收,整合分时双工-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被提供例中,该要求可以分频双工模式或分时双工模式接收。接着步骤404中,有关被接收要求的参数被评估。如上述,该参数可为提供有关被接收无线存取承载的信息。通常,较佳被评估的参数是包含对称,数据速率及应用类型。
步骤406中,以被评估于步骤404中的参数为基础,决定是否以分时双工类型信元或分频双工类型信元(也就是分时双工模式或分频双工模式)处理该被要求服务。如上述,较佳处理分时双工(也就是分时双工信元)中的高数据速率非对称连接,而对称低数据速率是较佳被处理于分频双工(也就是分频双工信元)中。
若决定被要求服务被较佳处理于分时双工信元中,则方法400从步骤406前进至步骤408。步骤408中,决定需要无线存取承载的无线传送/接收单元是否位于分时双工信元内。也就是说,虽然步骤406中已决定分时双工较佳,步骤408仍确认分时双工服务是否目前实际可得。例如,若被接收无线存取承载要求被操作于分时双工信元中的无线传送/接收单元发出,且决定该要求应被处理于分时双工信元内,则分时双工服务明显可得。然而,被接收无线存取承载要求被操作于分频双工信元中的无线传送/接收单元发出,且决定该要求应被处理于分时双工信元内,则本发明确认分时双工服务于处理无线传送/接收单元从分频双工至分时双工的前亦可得。因此,若步骤408中决定无线传送/接收单元于分时双工信元内,则被要求服务是于步骤410中被提供于分时双工信元中。然而,若步骤408中决定无线传送/接收单元于分时双工信元内(也就是分时双工服务不可得),则被要求服务是被提供于分频双工信元中的无线传送/接收单元(步骤414)。注意此情况中,虽然无线传送/接收单元不被提供服务于较佳信元(也就是分时双工信元)中,但无线传送/接收单元将被提供其被要求服务于分频双工中,其为当无线存取承载要求被要求时,无线传送/接收单元正在操作的系统。
类似上述,若步骤406中决定被要求服务较佳被处理于分频双工信元中,则方法400从步骤406进行至步骤412。步骤412中,决定需要无线存取承载的无线传送/接收单元是否位于分频双工信元中。也就是说,虽然步骤408中已决定分频双工较佳,但步骤412是确认分频双工服务目前是否实际可得。例如,若被接收无线存取承载要求被操作于分时双工信元中的无线传送/接收单元发出,且决定该要求应被处理于分频双工信元内,则分频双工服务明显可得。
然而,被接收无线存取承载要求被操作于分时双工信元中的无线传送/接收单元发出,且决定该要求应被处理于分频双工信元内,则本发明确认分频双工服务于处理无线传送/接收单元从分频双工至分时双工的前亦可得。因此,若步骤412中决定无线传送/接收单元于分频双工信元内,则被要求服务是于步骤414中被提供于分频双工信元中。然而,若决定无线传送/接收单元不位于分频双工信元内(也就是分时双工服务不可得),则被要求服务是被提供于分时双工信元中的无线传送/接收单元(步骤410)。注意此情况中,虽然无线传送/接收单元不被提供服务于较佳信元(也就是分频双工信元)中,但无线传送/接收单元将被提供其被要求服务于分时双工中,其为当无线存取承载要求被要求时,无线传送/接收单元正在操作的系统。
如上述,一旦服务被提供至特殊类型信元中的无线传送/接收单元,则该信元对该无线传送/接收单元将为较佳信元或非较佳信元。因此,一旦被要求服务被提供,则方法400从步骤410或414进行至步骤416。步骤416中,有关被建立连接的参数被评估来决定是否任何均可被执行。例如,无线传送/接收单元被分配至分时双工信元,但先前已要求决定分频双工信元为较佳的服务者,无线传送/接收单元位置可被监控来决定无线传送/接收单元是否移入分频双工信元或分频双工服务或可得。既存连接亦可针对对称(也就是连接的对称状态),数据速率,应用类型,及/或任何其它相关参数被评估于步骤416,以决定无线传送/接收单元目前操作的信元类型是否仍为无线传送/接收单元的较佳类型。也就是说,虽然最初评估可决定分时双工信元为较佳,但条件或用途可能会改变使分频双工信元为较佳。基于被执行于步骤416中的评估,若可执行任何类型最佳化(也就是例如将无线传送/接收单元从一信元类型移动至另一信元类型),则方法400从步骤418进行至步骤420并适当地重新分配目前信元配置。一旦重新分配完成,则方法400可返回步骤416来寻找额外最佳化。基于步骤416中的评估,若目前不可最佳化,则方法400直接返回步骤416并继续监控及评估既存连接以侦测任何可能最佳化。
现在参考图5,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此实施例中,分时双工及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被提供,但仅需对核心网络的单Iu连接。Iu连接是被提供于核心网络及属于系统中主要类型技术的无线网络控制器类型(也就是分时双工或分频双工)的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也就是说,被该系统提供的主要涵盖可为主要系统类型的分时双工,且Iu连接是被提供于核心网络及分时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为了解释本发明,被显示于图5的系统500是具有广泛涵盖区域550的分频双工系统,其中分频双工是主要技术类型。分频双工涵盖区域550内为复数个具有较高数据速率的热点552,554,556,558。
系统500中,所有连接均被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508设立及结束使单Iu连接被提供至核心网络502。因此,如上述所有无线存取承载要求均被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508接收且被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510评估。选择器510决定特殊要求应被处理于分时双工且分时双工服务可得(如无线传送/接收单元524)者,该连接是被转换至分时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504且被处理于系统500的分时双工部件(如无线网络控制器504,基地台570,572)内。也就是说,当无线传送/接收单元524操作于系统500的分时双工部件内时,典型分时双工无线资源管理可被使用。同样地,分频双工服务较佳或仅服务可得者,典型分频双工无线资源管理可被使用。
为了经由上述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508启始及结束所有讯务(分时双工及分频双工),额外功能是较佳被提供于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508中。较佳实施例中,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508是被配置如图6所示者。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508包含分频双工无线资源管理604且通常被配置来执行Iu协议602,分频双工Iub协议606及分频双工Iur协议610。另外,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508包含分时双工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S-RNC)无线资源管理608,且被配置来执行分时双工Iur协议610。应注意被添加至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508的额外功能(也就是分时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无线资源管理608及分时双工Iur协议610)是类似已被执行于典型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中的功能且可被添加如软件升级。分时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504是较佳被配置包含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C-RNC)分时双工无线资源管理612,且通常被进一步配置来支持分时双工Iub协议614及分时双工Iur协议613。
配置如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508所示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可使分时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504的配置简单且装配较容易及便宜。也就是说,具有核心网络502及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508间的单Iu连接且不需分时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504支持Iu协议,是可快速配置分时双工网络于较广区域分频双工网络内。
此实施例中,分时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504从不为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模式且亦不需支持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的标准功能。也就是因为如上述,操作于系统500内的无线传送/接收单元一直于呼叫连接或中断时被迫存取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508。也就是说,广播及存取控制信道仅被设立于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508,且仅当无线存取承载被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510分配至分时双工时,如无线传送/接收单元524的无线传送/接收单元才可进入系统500的分时双工部件中。一旦被分配至系统500的分时双工部件,无线传送/接收单元524通常操作于分时双工涵盖区域内且被处理于分时双工信元之间或适当地回到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508。当决定无线传送/接收单元是否应被交回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区域时,依据标准分时双工功能被处理的分时双工信元间的交换决定是较佳通过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510来决定。
图7为依据本发明替代实施例包含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702的无线网络控制器700方块图。无线网络控制器700可交换于分时双工模式及分频双工模式。无线网络控制器700较佳包含分频双工无线资源管理者708及分时双工无线资源管理者710,使无线网络控制器700可执行通信的分时双工及分频双工模式的无线资源管理。
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702可被包含于另一实体,如节点B或任何其它无线网络控制器功能实体。无线网络控制器700可为单独无线网络控制器实体,或包含如通用封包无线服务服务节点(GSN)/无线网络控制器或无线网络控制器/节点B知其实施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功能。
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702包含交接单元704及政策服务器706。交接单元704可依据政策服务器706的输出执行分时双工-分频双工交接及分频双工-分时双工交接。
政策服务器706可接收有关一个或更多政策的输入及决定有关通信的适当模式。一个或更多政策是被定义用于激活分频双工/分时双工交接。典型政策项目包含:1)服务品质(QoS);2)服务;3)管理;及4)行为,但可包含预期的任何附加项目。服务品质政策是定义如功率或品质门槛的服务品质条件。服务政策是定义如数据速率不对称或实时(RT)服务(如语音呼叫)对非实时(NRT)服务(如网页浏览)的服务特征条件。管理政策是定义操作,管理及维持(OA&M)条件。此包含被应用于负载平衡目的的实时政策,或有关维护的非实时观点。行为政策是界定一个或更多个用户行为条件,如用户位置或速度。
政策是被定义为系统配置部分且可独立或互相依赖。例如,管理政策优先于服务品质或服务政策。有关各政策的相关输入是被输入政策服务器。对政策服务器的输入是通过通用无线网络控制器控制逻辑,无线资源管理者功能或如操作,管理及维持功能的外部实体来提供。该政策可如预期被定义或被配置,此服务要求如预期得以分频双工模式或分时双工模式来处理。
接收新呼叫或交接要求时,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702要求政策服务器做出有关通信适当模式的决定。分时双工-分频双工选择器702可依据政策服务器706所做决定来执行通信适当模式的选择或分频双工模式及分时双工模式间的转移。
图8为依据本发明用于分时双工模式及分频双工模式之间交接处理800流程图。最初,无线传送/接收单元以特定通信模式来建立通信(步骤802)。无线传送/接收单元接着要求特定服务,如网页浏览(步骤804)。无线网络控制器700接着决定一个或更多复数预定政策是否满足该服务要求使得通信模式转移应该发生(步骤806)。若一个或更多政策被满足,(如服务品质,位置,速度等),则政策服务器706可标示服务应被认可的通信模式,且无线网络控制器700可依据该标示来执行通信模式的转移(步骤808)。若否,无线网络控制器700可维持目前通信模式(步骤810)。
例如,语音呼叫抵达而无线传送/接收单元于分时双工模式中者,有关各政策的相关输入是被输入政策服务器。若一个或更多用于分时双工至分频双工交接的政策条件被满足,则政策服务器706可标示转移至分时双工模式应发生,且无线网络控制器700可执行转移至分频双工模式。
应注意虽然各无线网络控制器类型(也就是分频双工或分时双工)的仅一无线网络控制器被显示说明本发明,但任何分时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及分频双工无线网络控制器均可被提供。该安排中,相同类型通信的无线网络控制器通常使用其个别Iur协议。亦应注意在此被说明的各种个别或群集功能及协议均可使用预期的任何数量处理器来执行。
重要注意本发明可以预期运用任何类型分时双工技术或任何类型分频双工技术的任何类型无线通信系统来实施。例如,本发明可被实施全球移动电信系统-分时双工,全球移动电信系统-分频双工,TDMA,TDS分码多重存取或任何其它类似无线通信系统类型。再者,虽然本发明以各种实施例做说明,但熟悉本技术人士将明了以下本申请权利要求范围所勾勒的本发明范畴内的其它变异。
Claims (9)
1.一种用于包含无线传送/接收单元(WTRU)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分时双工模式(TDD)及分频双工模式(FDD)之间交接的装置,该装置包含:
一政策服务器,以服务要求的复数个政策相关输入为基础来决定适当通信模式;及
一交接单元,依据该政策服务器的一输出来改变分时双工模式及分频双工模式间的一通信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政策相关输入包含有关该服务要求所需服务品质的输入、有关该服务要求特定条件的输入、有关该无线通信系统管理的输入,及有关该无线传送/接收单元行为的输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或更多个政策相关输入是优先于其它政策相关输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政策相关输入是通过通用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控制逻辑、无线资源管理功能、或外部实体来提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包含于一单独无线网络控制器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配置用于分频双工模式及分时双工模式通信的一无线资源管理者。
7.一种用于包含无线传送/接收单元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分时双工模式及分频双工模式之间交接的方法,该方法包含:
于分时双工模式或分频双工模式中建立一连接;
接收一服务要求;
决定一个或更多个政策是否满足该服务要求来转移该通信模式;及
依据该决定执行从一目前模式至另一模式的转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政策相关输入包含有关该服务要求所需服务品质的输入、有关该服务要求特定条件的输入、有关该无线通信系统管理的输入及有关该无线传送/接收单元行为的输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或更多个政策相关输入是优先于其它政策相关输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50642803P | 2003-09-26 | 2003-09-26 | |
US60/506,428 | 2003-09-2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71865A true CN1871865A (zh) | 2006-11-29 |
Family
ID=34393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4800278581A Pending CN1871865A (zh) | 2003-09-26 | 2004-09-15 | 无线通信系统中分时双工及分频双工间整合资源配置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665839A4 (zh) |
JP (1) | JP2007507180A (zh) |
KR (3) | KR100833639B1 (zh) |
CN (1) | CN1871865A (zh) |
CA (1) | CA2539728A1 (zh) |
MX (1) | MXPA06003302A (zh) |
NO (1) | NO20061825L (zh) |
TW (2) | TW200616385A (zh) |
WO (1) | WO2005032172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48324B (zh) * | 2007-11-26 | 2010-09-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资源自动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04144467A (zh) * | 2013-05-10 | 2014-11-12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CN104469860A (zh) * | 2013-09-24 | 2015-03-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
CN108811005A (zh) * | 2017-04-28 | 2018-11-1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网络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US20210216060A1 (en) * | 2020-01-09 | 2021-07-15 | Myomega Systems Gmbh | Management of a reliable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 via dedicated cellular network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789900B1 (ko) * | 2006-07-27 | 2007-12-28 |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 이종 무선 네트워크에 접속할 수 있는 멀티 무선인터페이스를 가진 이동단말의 정책을 기반으로 한핸드오버 방법 |
GB2479596B (en) * | 2010-04-16 | 2013-01-30 | Toshiba Res Europ Ltd |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4798427B (zh) * | 2012-11-09 | 2019-06-21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JP6382269B2 (ja) * | 2016-09-14 | 2018-08-29 |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 無線基地局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11641609B2 (en) * | 2021-02-26 | 2023-05-02 | T-Mobile Usa, Inc. | TDD-to-FDD handover based on service type and uplink quality |
US11991536B1 (en) * | 2021-06-07 | 2024-05-21 |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 Multiplexing technology selec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51458B2 (en) * | 1997-09-22 | 2002-02-2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CDM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611507B1 (en) * | 1999-07-30 | 2003-08-26 | Nokia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ect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soft handoff between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and tim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EP1077582B1 (en) | 1999-08-10 | 2007-11-28 | Motorola, Inc. | Method to reduce interference between mobiles using different duplex technology |
FI112772B (fi) * | 2000-02-18 | 2003-12-31 | Nokia Corp | Häiriön vähentäminen keskinäistaajuuksien mittauksessa |
JP2002010339A (ja) * | 2000-06-23 | 2002-01-11 | Ntt Docomo Inc | チャネル割当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
JP3802372B2 (ja) * | 2001-05-16 | 2006-07-26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US6850770B2 (en) * | 2001-05-17 | 2005-02-01 | Nokia Corporation | Transmit power control (TPC) pattern information in radio link (RL) addition |
JP4041662B2 (ja) * | 2001-06-22 | 2008-01-30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無線中継装置及び無線端末 |
-
2004
- 2004-09-15 KR KR1020067007970A patent/KR10083363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9-15 MX MXPA06003302A patent/MXPA06003302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4-09-15 KR KR1020077006102A patent/KR20070041633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4-09-15 CN CNA2004800278581A patent/CN1871865A/zh active Pending
- 2004-09-25 JP JP2006528205A patent/JP2007507180A/ja active Pending
- 2004-09-25 CA CA002539728A patent/CA253972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4-09-25 WO PCT/US2004/031366 patent/WO2005032172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4-09-25 KR KR1020097020561A patent/KR20090122369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4-09-25 EP EP04784970A patent/EP1665839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09-27 TW TW094112770A patent/TW200616385A/zh unknown
- 2004-09-27 TW TW093129317A patent/TWI26727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
- 2006-04-25 NO NO20061825A patent/NO20061825L/no unknown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48324B (zh) * | 2007-11-26 | 2010-09-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资源自动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04144467A (zh) * | 2013-05-10 | 2014-11-12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CN104144467B (zh) * | 2013-05-10 | 2019-01-29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CN104469860A (zh) * | 2013-09-24 | 2015-03-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
CN108811005A (zh) * | 2017-04-28 | 2018-11-1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网络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US20210216060A1 (en) * | 2020-01-09 | 2021-07-15 | Myomega Systems Gmbh | Management of a reliable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 via dedicated cellular network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0833639B1 (ko) | 2008-05-30 |
TW200522635A (en) | 2005-07-01 |
TWI267275B (en) | 2006-11-21 |
MXPA06003302A (es) | 2006-06-08 |
JP2007507180A (ja) | 2007-03-22 |
KR20070041633A (ko) | 2007-04-18 |
TW200616385A (en) | 2006-05-16 |
WO2005032172A1 (en) | 2005-04-07 |
EP1665839A4 (en) | 2011-04-27 |
CA2539728A1 (en) | 2005-04-07 |
EP1665839A1 (en) | 2006-06-07 |
KR20060073643A (ko) | 2006-06-28 |
KR20090122369A (ko) | 2009-11-27 |
NO20061825L (no) | 2006-06-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74872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分时双工及分频双工间整合资源配置的方法及系统 | |
US8094610B2 (en) | Dynamic cellular cognitive system | |
EP2067314B1 (en) |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EP1909442B1 (en)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granularity level of information about buffer status | |
CN106060877B (zh) | 蜂窝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2143498B (zh) | 多制式联合通信的方法、系统及无线网络控制设备 | |
US20130286841A1 (en) | Load Shar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US20050141450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between time division duplex an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CN101926210A (zh) | 在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控制信道资源上的负载将空闲状态的接入终端分配到载波的方法 | |
JP2007520131A (ja) | Utran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無線リソース管理方法、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ノード、および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 | |
CN1812600B (zh) | 移动通信系统 | |
CN1871865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分时双工及分频双工间整合资源配置方法及系统 | |
CN1997217B (zh) |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资源管理方法及切换方法 | |
CN1984481B (zh) | 保障通讯分组业务服务质量的方法 | |
CN102057737A (zh) |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终端切换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302515A (zh) | 数据包的请求式信道分配 | |
KR20020051698A (ko) | 무선 자원 할당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9546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61129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9546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