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6938B - 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66938B CN1866938B CN2005101048367A CN200510104836A CN1866938B CN 1866938 B CN1866938 B CN 1866938B CN 2005101048367 A CN2005101048367 A CN 2005101048367A CN 200510104836 A CN200510104836 A CN 200510104836A CN 1866938 B CN1866938 B CN 18669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spectral density
- value
- power spectral
- fun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32—Reducing cross-talk, e.g. by compensating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317—Testing of digital circuits
- G01R31/31708—Analysis of signal quality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317—Testing of digital circuits
- G01R31/3181—Functional testing
- G01R31/319—Tester hardware, i.e. output processing circuits
- G01R31/31917—Stimuli generation or application of test patterns to the device under test [DUT]
- G01R31/31926—Routing signals to or from the device under test [DUT], e.g. switch matrix, pin multiplex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llocation of payload; Allocation of data channels, e.g. PDSCH or PUSCH
- H04L5/0046—Determination of the number of bits transmitted on different sub-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主要包括:首先,计算相邻线路对本线路的串扰功率谱密度及估计出串扰函数;之后,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串扰功率谱密度及串扰函数计算确定本端设备的发送功率谱密度,且本端设备根据所述发送功率谱密度进行发送功率的控制处理。通过本发明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增强或降低发送功率,降低了xDSL线路间的串扰带来的不利影响,消除或充分降低远端应用场景中由于串扰的严重影响,使线路达到最优的工作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信系统中,xDSL(数字用户环线)是一种在电话双绞线(无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 Pair,UTP)传输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除了IDSL(ISDN数字用户线路)和HDSL(高速数字用户线路)等基带传输的DSL外,通带传输的xDSL是利用频分复用技术使得xDSL与POTS(传统电话业务)共存于同一对双绞线上,其中xDSL占据高频段,POTS占用4KHz以下基带部分,如图1所示,POTS信号与xDSL信号通过分离器分离,其中提供多路xDSL接入的系统叫做DSLAM(DSL接入复用器)。
由于xDSL在原用于传输话音信号的UTP(非屏蔽双绞线)上传输,因此,对高频信号存在很多损伤因素,比如外界干扰、噪声、同一电缆内线间的干扰以及环境变化导致线路参数改变等,这些因素给xDSL的运行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
xDSL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第一代的ADSL发展到现在的第二代的ADSL2、ADSL2+以及更新的VDSL2,其使用的频带及带宽逐渐增加。其中,ADSL和ADSL2下行使用1.1MHz以下的频谱能够提供最大8Mbps的下行速率,ADSL2+将下行带宽扩展到2.2MHz,能够提供最大24Mbps的下行速率,而VDSL2甚至使用高达30MHz的频谱,能够提供最高上下行对称100的速率。随着xDSL技术使用的频带的提高,高频段的串扰问题表现得日益突出。
由于xDSL上下行信道采用频分复用,近端串扰对系统的性能不产生太大的危害;但图2和图3所示的远端串扰则会严重影响线路的传输性能。当一捆电缆内有多路用户都要求开通xDSL业务时,会因为远端串扰使一些线路速率低、性能不稳定、甚至不能开通等,最终导致DSLAM的出线率比较低。而且,图3所示的应用场景产生的串扰更为严重。
针对上述问题,很多运营商制定了自己的频谱应用管理规范,用于规范各种应用情况下的频谱规划,以避免各种位置设备之间互相干扰以致性能下降。
目前,在专利文献(欧洲专利:EP1370057)中介绍了一种根据位置与需求,通过关闭一些频段的载波的方式避免串扰,比如,如图4所示,将位于远端的ADSL2+中将与ADSL下行频段重叠的关闭,以降低对位于CO(局端)的ADSL下行干扰的目的。由于两者频谱不再重叠,因此远端模块的下行信号对于局端模块的串扰得以避免。
上述实现方法虽然能够实现频谱兼容的频谱管理要求,但是,在远端DSLAM(即远端模块,Remote module)中由于只使用1.1MHz以上的频段内的载波,且这一频段随线路长度的衰减比1.1MHz以下的频段大,因此,相应的传输性能将会随距离下降很快,进而导致远端模块的性能指标受到很大的限制。
而且,上述方法采用固定的频谱设置,导致无法根据线路中频谱的变化而动态地适应相应的变化,因此频谱利用率不高。
另外,上述方法中需要手工设定相应的频谱,而不能自动完成相应的设置,使得当线路情况比较复杂时工作量较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及装置,以在有效降低通信系统中的串扰的情况下,实现频谱的动态管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包括:
A、计算相邻线路对本线路的串扰功率谱密度并估计出串扰函数;
B、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串扰功率谱密度及串扰函数计算确定本端设备的发送功率谱密度;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根据本底噪声值和加性的白色高斯噪声值计算串扰功率谱密度值;
B2、计算出新加入线路的衰减函数,并根据所述衰减函数计算相应的串扰函数值;
B3、根据所述的串扰功率谱密度值及串扰函数值计算出发送功率谱密度值,根据该发送功率谱密度值进行功率控制处理。
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C、计算本端设备的线路的电气长度值,当所述的电气长度小于设定的预定值时,则执行所述的步骤A、B。
所述的步骤C包括:
根据新加入线路的传输特性或实际应用环境设置所述的预定值。
所述的串扰功率谱密度值为:
其中,n(f)为加性的白色高斯噪声;SNR(f)为信噪比。
所述相邻的线路的衰减函数为:
其中,k0 k1 k2为常数,且取值范围可以在±15之间;L为所述新加入线路的电气长度。
所述的串扰函数为:
其中,m是串扰耦合常数取值9.877×10-21,LOS(L,f)为线路的衰减函数;L为所述新加入线路的电气长度。
所述的发送功率谱密度为:
其中,PSD0(f)是频率函数,Xtlk(f)为功率谱密度值,Hxtalk(f)为串扰函数;L为所述新加入线路的电气长度;SNR(f)为信噪比;PSD(f)为满足标准规定的一任意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步骤A之前还包括:
D、确定本端设备的线路的电路长度值,当所述的电路长度大于设定的预定值时,采用由低频到高频的频率分配原则进行功率调整,否则,采用由高频到低频的频率分配原则进行功率调整。
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判断本端设备的线路的本底噪声是否改变,如果没有改变,则继续正常工作,否则,执行步骤A、B。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功率调整装置,包括:
功率谱密度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相邻线路对本端设备的线路的串扰的功率谱密度值;
串扰函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相邻线路对本端设备的线路的串扰函数;
发送功率谱密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串扰的功率谱密度值及串扰函数值计算本端设备的发送功率谱密度;获取所述发送功率谱密度具体为:
根据本底噪声值和加性的白色高斯噪声值计算串扰功率谱密度值;计算出加入线路的衰减函数,并根据所述衰减函数计算相应的串扰函数值;根据所述的串扰功率谱密度值及串扰函数值计算出发送功率谱密度值,根据该发送功率谱密度值进行功率控制处理。
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衰减函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本端设备的线路的衰减函数,并提供给串扰函数计算模块用于作为计算串扰函数的依据。
所述的装置设置于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DSLAM中。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功率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根据线路中频谱的变化、信噪比的变化和电气长度,动态地适应线路的变化,不需要手动进行频谱的设置,以降低完成现有技术对复杂情况处理的工作量,并可以充分的利用了线路中的频谱,实时自动调整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xDSL系统参考模型示意图;
图2为远端串扰示意图;
图3为远端串扰示意图;
图4为EP1370057中使用的方法示意图;
图5为DSL系统线路传输示意图;
图6为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在速率恒定下,远端功率控制策略的比特分配的原则示意图;
图8为在速率恒定下,CO端功率控制策略的比特分配的原则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在不依赖系统信息或是控制的情况下,自动的完成基本的动态频谱管理的功能,降低xDSL线路间的串扰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是消除或充分降低远端应用场景中由于串扰造成的对正常工作线路的严重影响。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动态检测线路信噪比的变化来调整功率。在网络上依据新加入线路的电气长度确定的可应用的场景和实时检测到的该线路的本低噪声的变化,反复应用场景策略来自动调整发送功率,实现减少或回避线路间的串扰不利影响。
为对本发明有进一步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尤其适用图5所示的应用场景,如图5所示,第一线路5与第二线路6在接近用户端是在同一个电缆里面,因此,使第一DSLAM1与第一CPE2间进行线路传输时会对DSLAM3与第二CPE4间产生第一远端串扰8。同样,第二DSLAM3与第二CPE4间进行线路传输时会对第一DSLAM1与第一CPE2间也产生第二远端串扰7。在实际应用中,后者产生的效果最为严重,本发明可以消除或充分降低如图5所示应用场景中由于第二远端串扰7造成的对第一线路5的严重影响。
基于图5所示的应用环境,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获取新加入线路的电气长度L和本底噪声SNR(f)。
获取这两个参数的方法可在G.993.2标准的Channel Discovery(通道发现)中找到。
步骤62:根据电气长度L和实际情况确定最有可能的应用场景。
根据各种DSL的特性可以选定一个默认的长度值L0(x)或者运营商根据当地实际应用场景设定一个长度值L(x),其中x表示不同的xDSL对应不同的长度值;
通过对电气长度L和L0(x)或L(x)值大小的比较,确定最有可能的应用场景,以便于选择相应的功率控制策略,具体为:
(1)当L>L0(x)或是L>L(x)时认为是CO端场景,对于这条线路实施CO端功率控制策略,执行步骤6a;
(2)当L≤L0(x)或是L≤L(x)时认为是远端场景,对于这条线路实施远端场景功率控制策略,执行步骤63。
图5中的第一线路5的情况叫做CO端场景,对于这条线路实施CO端功率控制策略;图5中的第二线路6的情况叫做远端场景,对于这条线路实施远端场景功率控制策略。
步骤63:如果第一DSLAM1和每一CPE2之间的第一线路5已经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而第二DSLAM3和第二CPE4之间的第二线路6是后来新加入的,则确定所述第一线路6为被检测线路,是远端场景,实施远端场景功率控制策略,并执行步骤64。
步骤64:检测该线路速率的设定,判断速率是否恒定,如果是恒定的,则执行步骤65;如果不是恒定的,则执行步骤67。
步骤65:远端功率控制策略的比特分配遵守高频到低频分配的原则,具体如图7所示。
步骤66:判断在SNR(f)<n(f)的频段内比特是否分配完毕,其中n(f)为加性的白色高斯噪声,即判断预定的高频段频率资源是否未被完全占用,如果是,则执行步骤68,如果不是,则需要执行步骤67;
步骤67:当SNR(f)>n(f)的时,即本端设备的线路中存在与相邻线路中频率相同的传输信号,导致新加入的线路与原正常工作线路的下行频谱发生重叠,产生了串扰,为此,需要计算出理想的线路发送功率,依据这个理想的线路发送功率对新加入的线路发送功率进行自动调节,相应的理想发送功率的具体计算处理过程如下:
第一步:运用下述公式(1)计算出第一远端串扰8的功率谱密度(Xtlk(f)),粗略地可以认为SNR(f)中包含第一远端串扰8和线路本身的白色高斯噪声(AWGN);
公式(1):
其中,n(f)为加性的白色高斯噪声,可以根据各种特定的应用环境设置一个与频率相关的一个函数,一般情况下也可以取值-140dBm/Hz。
第二步:运用下述公式(2)估计出第二线路6的衰减函数(LOS(L,f));
公式(2):
其中,k0k1k2为常数。根据不同的线路情况(线规、老化程度等),k0k1k2的取值范围可以是±15之间。
第三步:运用下述公式(3)估计出第一线路5对第二线路6的串扰函数(|Hxtalk(f)|2;
公式(3):
其中,m是串扰耦合常数取值9.877×10-21。
第四步:运用下述公式(4)计算出第二DSLAM3中对应端口的发送功率谱密度(TxPSD3(L,f)),并执行步骤68;
公式(4):
其中,PSD0(f)是一个频率的函数,PSD(f)为满足标准规定的一任意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当线路动态更改功率谱密度的时候便是原来的功率谱密度;
由公式(4)可以看出,第二DSLAM3的发送频谱被分成两个部分:
(1)当满足条件SNR(f)≥n(f)的频谱时第一线路5和第二线路6的下行频谱发生重叠,因此,在该段频谱内DSLAM的发送功率谱应适当减小,以降低第二线路6对第一线路5的干扰;
(2)当满足条件SNR(f)<n(f)时,由于原正常工作线路上没有发送这段频谱,因此新加入的线路在这段频谱内可以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以任意的功率发送,即第一线路5上没有发送这段频谱,第二线路6在这段频谱内可以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以任意的功率发送,而不用担心第二线路6对第一线路5产生干扰。
依据运用公式(4)计算出理想的线路发送功率,即第二DSLAM3中对应端口的发送功率谱密度(TxPSD3(L,f)),系统自动调节第二DSLAM3中对应端口要发送的功率。
步骤68:系统确定并使用理想的线路发送功率,使各线路间串扰减小或者消失,实现线路正常工作。
步骤69:系统继续自动检测新加入的线路本底噪声(SNR(f))是否改变,如果是,则执行步骤63;如果没有则执行步骤68。
下面仍将结合图6所示,对使用CO端功率控制策略进行处理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具体如下:
步骤6a:如果第二DSLAM3和第二CPE4之间的第二线路6已经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而第一DSLAM1和每一CPE2之间的第一线路5是后来新加入的,则确定所述第二线路6为被检测线路,并根据线路的电气长度L确定是CO端场景,实施CO端场景功率控制策略。
步骤6b:检测该线路速率的设定,判断速率是否恒定,如果是恒定的,则执行步骤6c;如果不是恒定的,则执行步骤6e。
步骤6c:CO端功率控制策略的比特分配遵守低频到高频分配的原则,具体如图8所示。
步骤6d:判断在SNR(f)≤n(f)的频段内频谱是否分配完毕,即判断预定的低频段资源是否未被完全占用,如果是,则原正常工作线路上没有发送这段频谱(即无重叠频谱),因此,新加入的线路在这段频谱内可以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以任意的功率发送,即第二线路6上没有发送这段频谱,因此第一线路5在这段频谱内可以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以任意的功率发送,而不用担心对第二线路6产生干扰,执行步骤6f;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6e。
步骤6e:当SNR(f)>n(f)的频谱时,可以按各种xDSL现有的标准进行处理并得出新加入线路的信噪比SNRw(f),依据信噪比SNRw(f)来调节新加入线路的发送功率。
与此同时,对于原有正常工作的第二线路6,在SNR(f)>n(f)的频带范围内,第二线路6的发送功率应该适当降低,以减小线路间的串扰(如图5中的第二串扰7),具体其采用的送功率,可以依据远端功率控制策略进行处理,即采用通过步骤67计算出发送功率。
步骤6f:系统确定并使用了调节后的线路发送功率,使各线路间串扰减小或者消失,实现线路正常工作。
步骤6g:系统继续自动检测新加入的线路本底噪声(SNR(f))是否改变,如果是,则执行步骤6a,如果没有,则执行步骤6f。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功率调整装置,如图9所示,具体包括:
功率谱密度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相邻线路对本端设备的线路的串扰的功率谱密度值,具体的计算方式前面已经描述,在此不再详述;
衰减函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本端设备的线路的衰减函数,并提供给串扰函数计算模块用于作为计算串扰函数的依据,具体的计算方式前面已经描述,在此不再详述;
串扰函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相邻线路对本端设备的线路的串扰函数,具体的计算方式前面已经描述,在此不再详述;
发送功率谱密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串扰的功率谱密度值及串扰函数值计算本端设备的发送功率谱密度,具体的计算方式前面已经描述,在此不再详述。
本发明所述的装置设置于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DSLAM中,用于进行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在不依赖系统信息或控制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动态频谱的管理,降低线路间的串扰带来的不利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计算相邻线路对本线路的串扰功率谱密度并估计出串扰函数;
B、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串扰功率谱密度及串扰函数计算确定本端设备的发送功率谱密度;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根据本底噪声值和加性的白色高斯噪声值计算串扰功率谱密度值;
B2、计算出新加入线路的衰减函数,并根据所述衰减函数计算相应的串扰函数值;
B3、根据所述的串扰的功率谱密度值及串扰函数值计算出发送功率谱密度值,根据该发送功率谱密度值进行功率控制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C、计算本端设备的线路的电气长度值,当所述的电气长度小于设定的预定值时,则执行所述的步骤A、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包括:
根据所述新加入线路的传输特性或实际应用环境设置所述的预定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扰功率谱密度值为:
其中,n(f)为加性的白色高斯噪声;SNR(f)为信噪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线路的衰减函数为:
其中,k0 k1 k2为常数,且取值范围可以在±15之间;L为所述新加入线路的电气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扰函数为:
其中,m是串扰耦合常数取值9.877×10-21,LOS(L,f)为线路的衰减函数;L为所述新加入线路的电气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送功率谱密度为:
其中,PSD0(f)是频率函数,Xtlk(f)为功率谱密度值,Hxtalk(f)为串扰函数;L为所述新加入线路的电气长度,SNR(f)为信噪比;PSD(f)为满足标准规定的一任意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在步骤A之前还包括:
D、确定本端设备的线路的电路长度值,当所述的电路长度大于设定的预定值时,采用由低频到高频的频率分配原则进行功率调整,否则,采用由高频到低频的频率分配原则进行功率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判断本端设备的线路的本底噪声是否改变,如果没有改变,则继续正常工作,否则,执行步骤A、B。
10.一种自适应功率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功率谱密度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相邻线路对本端设备的线路的串扰的功率谱密度值;
串扰函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相邻线路对本端设备的线路的串扰函数;
发送功率谱密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串扰的功率谱密度值及串扰函数值计算本端设备的发送功率谱密度;获取所述发送功率谱密度具体为:
根据本底噪声值和加性的白色高斯噪声值计算串扰的功率谱密度值;计算出新加入线路的衰减函数,并根据所述衰减函数计算相应的串扰函数值;根据所述的串扰的功率谱密度值及串扰函数值计算出发送功率谱密度值,根据该发送功率谱密度值进行功率控制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衰减函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本端设备的线路的衰减函数,并提供给串扰函数计算模块用于作为计算串扰函数的依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设置于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DSLAM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5101048367A CN1866938B (zh) | 2005-09-21 | 2005-09-21 | 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
ES06791005T ES2374303T3 (es) | 2005-09-21 | 2006-09-15 | Método y equipo para el ajuste adaptativo de potencia basados en la reducción de la interferencia entre dsls. |
PCT/CN2006/002407 WO2007033579A1 (fr) | 2005-09-21 | 2006-09-15 | Procede et organe de reglage de puissance adaptative fondee sur la reduction de diaphonie parmi les lignes dsl |
AT06791005T ATE534197T1 (de) | 2005-09-21 | 2006-09-15 | Verfahren und mittel für anpassbare stärkeanpassung basierend auf verminderung des übersprechens zwischen dsl linien |
EP06791005A EP1919093B1 (en) | 2005-09-21 | 2006-09-15 | An adaptive power adjustment method and means based on reducing crosstalk among dsl lines |
US12/051,691 US7826338B2 (en) | 2005-09-21 | 2008-03-19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power adjustment based on reduction of cross-talk between DSL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5101048367A CN1866938B (zh) | 2005-09-21 | 2005-09-21 | 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66938A CN1866938A (zh) | 2006-11-22 |
CN1866938B true CN1866938B (zh) | 2010-08-18 |
Family
ID=37425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101048367A Active CN1866938B (zh) | 2005-09-21 | 2005-09-21 | 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26338B2 (zh) |
EP (1) | EP1919093B1 (zh) |
CN (1) | CN1866938B (zh) |
AT (1) | ATE534197T1 (zh) |
ES (1) | ES2374303T3 (zh) |
WO (1) | WO200703357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02379B2 (en) | 2003-12-07 | 2007-11-27 | Adaptive Spectrum And Signal Alignment, Inc. | DSL system estimation and parameter recommendation |
US8031761B2 (en) | 2003-12-07 | 2011-10-04 | Adaptive Spectrum And Signal Alignment, Inc. | Adaptive margin and band control |
US7460588B2 (en) | 2005-03-03 | 2008-12-02 | Adaptive Spectrum And Signal Alignment, Inc. |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DSL) state and line profile control |
BRPI0613105A2 (pt) | 2005-07-10 | 2010-12-28 | Adaptive Spectrum & Signal | método para configurar um primeiro sistema dsl, produto de programa de computador e controlador |
WO2007044326A2 (en) | 2005-10-04 | 2007-04-19 | Adaptive Spectrum And Signal Alignment, Inc. | Dsl system |
CN101035175B (zh) * | 2006-03-09 | 2011-08-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节省数字用户线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
US7660260B2 (en) * | 2006-04-06 | 2010-02-09 | Ikanos Communications, Inc. | Downstream power back-off for fiber to node applications |
JP4835293B2 (ja) * | 2006-07-13 | 2011-12-1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送信出力制御装置、マルチキャリア伝送システム、送信出力制御方法及び送信出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
CN101197798B (zh) | 2006-12-07 | 2011-11-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号处理系统、芯片、外接卡、滤波、收发装置及方法 |
CN101197593B (zh) * | 2006-12-07 | 2011-11-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号处理装置、系统和串扰抵消方法 |
CN101197592B (zh) | 2006-12-07 | 2011-09-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远端串扰抵消方法、装置及信号发送装置和信号处理系统 |
CN101202552B (zh) | 2006-12-15 | 2012-0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串扰抵消装置、信号处理系统及串扰抵消方法 |
JP5139452B2 (ja) * | 2007-03-23 | 2013-02-06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 ディジタル加入者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方法及び装置 |
EP2012517A1 (en) * | 2007-07-04 | 2009-01-07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rising such device |
EP2034622A1 (en) * | 2007-09-10 | 2009-03-11 | Alcatel Lucent | A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measuring crosstalk |
CN101399575B (zh) * | 2007-09-27 | 2013-04-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dsl线路发送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
CN101420334B (zh) * | 2007-10-26 | 2011-04-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号串扰的处理方法与装置、频谱管理系统 |
CN101222244B (zh) * | 2008-01-23 | 2012-05-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 |
CN101610102B (zh) * | 2008-06-18 | 2014-03-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优化功率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US20110206101A1 (en) * | 2008-08-12 | 2011-08-25 | Avi Matza | Technique for noise mitigation in xdsl lines |
US8385510B2 (en) * | 2008-12-01 | 2013-02-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line analysis |
CN101459447B (zh) * | 2008-12-31 | 2012-06-20 | 宁波大学 | 一种减小数字用户线串音干扰的动态频谱管理方法 |
US8811600B2 (en) * | 2009-03-31 | 2014-08-19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Optimizing the transmit power spectrum density (PSD) of a remotely deployed line to ensure spectral compatibility |
BRPI1016168A2 (pt) * | 2009-04-27 | 2016-11-08 | Ikanos Technologies Ltd |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otimizar a faixa dinâmica a faixa em modems dmt." |
US8724799B2 (en) * | 2009-05-29 | 2014-05-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Operating points for spectrum management in digital subscriber lines |
CN101997796B (zh) * | 2009-08-27 | 2013-11-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消除多载波调制系统中混叠噪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2118518B (zh) * | 2009-12-31 | 2014-12-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xDSL系统降电压的方法、装置及xDSL系统 |
CN102201969B (zh) * | 2010-03-25 | 2014-04-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宽带功率控制方法、网络管理设备和数字用户线网络系统 |
WO2012015714A2 (en) * | 2010-07-28 | 2012-02-02 | Ikanos Communications, Inc. | Upbo for vectored dsl |
US9197289B2 (en) | 2010-11-24 | 2015-11-24 | Mediatek Inc. | Dynamic transmit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1147372A2 (zh) * | 2011-06-07 | 2011-1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降低数字用户线业务传输中线间串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EP2573946B1 (en) * | 2011-09-23 | 2014-07-30 | Alcatel Lucent | Power adaptation avoidance during crosstalk measurements |
CN103095337B (zh) * | 2011-10-28 | 2016-08-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提高消除串扰稳定性方法、装置及局端 |
JP2015522962A (ja) * | 2012-05-03 | 2015-08-06 | アダプティブ スペクトラム アンド シグナル アラインメント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Dsmエネルギ管理のための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CN103229472B (zh) * | 2012-12-31 | 2015-1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线路串扰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009472B (zh) * | 2013-05-31 | 2017-1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控制方法、收发器、矢量化控制实体及系统 |
CN107659335A (zh) * | 2016-07-25 | 2018-02-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端口稳定性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8259276B (zh) * | 2016-12-28 | 2021-12-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超宽带铜线接入技术g.fast端口的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50276A (zh) * | 1998-06-29 | 2000-04-12 |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缓解距离近远不同的远端串扰的方法 |
CN1427551A (zh) * | 2001-10-03 | 2003-07-02 | 阿尔卡塔尔公司 | Xdsl上行动率补偿的系统和方法 |
CN1655470A (zh) * | 2004-02-12 | 2005-08-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解决数字用户线路远端串扰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55297A (en) * | 1996-08-02 | 2000-04-25 |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 Reducing crosstalk betwee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US6317495B1 (en) * | 1997-12-19 | 2001-11-13 | Wm. Marsh Rice University | Spectral optimization and joint signaling techniques with multi-line separation for communic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rosstalk |
US7158563B2 (en) * | 2001-06-01 | 2007-01-02 |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 Dynamic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
EP1370057A1 (en) | 2002-06-07 | 2003-12-10 | Alcatel | Spectral compatible remote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plus (ADSL+) deployment |
US7072449B2 (en) * | 2002-12-13 | 2006-07-04 | Alcatel Canad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power level for a communication signal transmitted in a conductor |
US7499408B1 (en) * | 2004-03-23 | 2009-03-0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s connection |
ATE460012T1 (de) * | 2004-12-20 | 2010-03-15 | Alcatel Lucent | Verfahren und apparat für die bestimmung der sender-psd an einer entfernten au enstelle |
US7742387B2 (en) * | 2005-04-12 | 2010-06-22 | New Wire Systems, Inc. | Cancellation of crosstalk energy in communication loops |
DE102006017252B4 (de) * | 2006-04-12 | 2011-12-15 | Lantiq Deutschland Gmbh | Einstellen einer spektralen Sendeleistungsdichte eines Teilnehmergeräts eines Kommunikationsnetzes |
-
2005
- 2005-09-21 CN CN2005101048367A patent/CN1866938B/zh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09-15 WO PCT/CN2006/002407 patent/WO200703357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09-15 ES ES06791005T patent/ES2374303T3/es active Active
- 2006-09-15 AT AT06791005T patent/ATE534197T1/de active
- 2006-09-15 EP EP06791005A patent/EP1919093B1/en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3-19 US US12/051,691 patent/US782633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50276A (zh) * | 1998-06-29 | 2000-04-12 |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缓解距离近远不同的远端串扰的方法 |
CN1427551A (zh) * | 2001-10-03 | 2003-07-02 | 阿尔卡塔尔公司 | Xdsl上行动率补偿的系统和方法 |
CN1655470A (zh) * | 2004-02-12 | 2005-08-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解决数字用户线路远端串扰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919093A4 (en) | 2008-12-10 |
US7826338B2 (en) | 2010-11-02 |
EP1919093A1 (en) | 2008-05-07 |
ATE534197T1 (de) | 2011-12-15 |
EP1919093B1 (en) | 2011-11-16 |
CN1866938A (zh) | 2006-11-22 |
ES2374303T3 (es) | 2012-02-15 |
US20080212768A1 (en) | 2008-09-04 |
WO2007033579A1 (fr) | 2007-03-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66938B (zh) | 基于降低dsl线路串扰的自适应功率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 |
EP2088686B1 (en) | Frequency spectrum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 |
US7130395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cross-talk and avoiding bridged taps | |
US6229855B1 (en) | Adaptive transmitter for digital transmission | |
US7898975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obtaining crosstalk information | |
EP2763324B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 |
CN102326334B (zh) | 用于分析线路的串扰的方法及装置 | |
EP2439854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imating far end crosstalk channel | |
US7072449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power level for a communication signal transmitted in a conductor | |
EP1962437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osstalk reduction on digital subscriber lines | |
JP4835293B2 (ja) | 送信出力制御装置、マルチキャリア伝送システム、送信出力制御方法及び送信出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 |
EP1906640B1 (en) | Method for shaping the spectrum of access equipment output signal and access equipment | |
US7881403B2 (en) | System for realizing emergency rate adjustment | |
CN101047682B (zh) | 数字用户线收发器发送功率谱密度整形方法 | |
US7702007B2 (en) | Adjusting a transmit power spectrum of a transmit/receiver device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CN100414886C (zh) | 确定dsl收发器工作场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1741425B (zh) | 一种频谱优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 |
JP2009071719A (ja) |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
Verlinden et al. | Spectrally compatible iterative water fill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