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57627B - 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57627B CN1857627B CN200610200338A CN200610200338A CN1857627B CN 1857627 B CN1857627 B CN 1857627B CN 200610200338 A CN200610200338 A CN 200610200338A CN 200610200338 A CN200610200338 A CN 200610200338A CN 1857627 B CN1857627 B CN 18576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hizoma gastrodiae
- radix
- seu herba
- ramulus uncariae
- uncariae c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以蓝布正和天麻为原料药,或者与杜仲、钩藤、红禾麻、虎杖、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苦丁茶、红花、夏枯草、伸筋草、石松中的部分或全部配伍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剂具有息风通络,活血化瘀,舒经止痛的作用,临床应用于中风恢复期和中风后遗症之半边无力,肢体麻木,肌肉疼痛,头昏目眩,语言无力等,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治疗中风的中药新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中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3种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中风在我国的死亡原因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北方一些城市已上升为第一位。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为120~180/10万,死亡率约为60~120/10万,也就是说,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150万,每年死于卒中者近100万,患病人数更是高达近100万人以上。幸存者中3/4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美国每年有50万人发病,其中15万人死亡,存活者中需要医疗照顾的有200余万人。近年来,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中风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80%的存活者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即中风后遗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降低致残率,提高康复速度是目前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在现代医学中中风后遗症包括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种,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失语,口眼歪斜,吞咽困难,思维迟钝,联想困难,记忆减退,烦躁抑郁等。
本中药制剂由蓝布正、天麻、杜仲、红禾麻、虎杖等药味组成,具有祛风活血,舒经止痛的功效。用于中风恢复期和中风后遗症之半边无力,肢体麻木,肌肉疼痛,头昏目眩,语言无力等。本药的开发利用将为市场提供一种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治疗中风的中药新药,有利于人类的健康事业,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选用蓝布正和天麻为主要原料药,或者与杜仲、钩藤、红禾麻、虎杖等药材配伍使用,具有息风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中风恢复期和中风后遗症之半边无力,肢体麻木,肌肉疼痛,头昏目眩,语言无力等。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它主要由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蓝布正20%~90%和天麻10%~80%。
用量优选为:蓝布正167g、天麻133g。
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或者取蓝布正和天麻,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然后加入适当辅料制成不同的制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分也可以是蓝布正10%~80%、天麻10%~70%、钩藤10%~60%。
优选为:蓝布正167g、天麻133g、钩藤100g。
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和钩藤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或者取蓝布正、天麻和钩藤,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然后加入适当辅料制成不同的制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分还可以是蓝布正10%~70%、天麻10%~50%、钩藤10%~40%、杜仲10%~30%。
优选为:蓝布正167g、天麻133g、钩藤100g、杜仲67g。
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钩藤和杜仲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或者取蓝布正、天麻、钩藤和杜仲,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然后加入适当辅料制成不同的制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分还可以是蓝布正5%~30%、天麻4%~25%、钩藤3%~15%、红禾麻5%~40%、丹参5%~30%、黄芪5%~40%、女贞子4%~25%、鸡血藤5%~30%、夏枯草5%~40%。
优选为:蓝布正167g、天麻133g、钩藤100g、红禾麻200g、丹参167g、黄芪200g、女贞子133g、鸡血藤167g、夏枯草200g。
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钩藤、红禾麻、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和夏枯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或者取蓝布正、天麻、钩藤、红禾麻、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和夏枯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然后加入适当辅料制成不同的制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分还可以是蓝布正5%~30%、天麻4%~20%、钩藤2%~10%、红禾麻5%~40%、虎杖5%~40%、丹参5%~30%、黄芪5%~40%、女贞子4%~20%、鸡血藤5%~30%、夏枯草5%~40%。
优选为:蓝布正167g、天麻133g、钩藤100g、红禾麻200g、虎杖200g、丹参167g、黄芪200g、女贞子133g、鸡血藤167g、夏枯草200g。
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钩藤、红禾麻、虎杖、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和夏枯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或者取蓝布正、天麻、钩藤、红禾麻、虎杖、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和夏枯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然后加入适当辅料制成不同的制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分还可以是蓝布正5%~30%、天麻4%~20%、杜仲2%~10%、钩藤2%~15%、红禾麻5%~40%、丹参5%~30%、黄芪5%~40%、苦丁茶2%~10%、红花2%~10%、夏枯草5%~40%、伸筋草2%~10%。
优选为:蓝布正167g、天麻133g、杜仲67g、钩藤100g、红禾麻200g、丹参167g、黄芪200g、苦丁茶53g、红花53g、夏枯草200g、伸筋草53g。
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杜仲、钩藤、红禾麻、丹参、黄芪、苦丁茶、红花、夏枯草和伸筋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或者取蓝布正、天麻、杜仲、钩藤、红禾麻、丹参、黄芪、苦丁茶、红花、夏枯草和伸筋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然后加入适当辅料制成不同的制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分可进一步为蓝布正5%~20%、天麻3%~15%、杜仲2%~10%、钩藤3%~10%、红禾麻5%~25%、虎杖5%~25%、丹参4%~20%、黄芪5%~25%、女贞子3%~15%、鸡血藤4%~20%、苦丁茶2%~8%、红花2%~8%、夏枯草5%~25%、伸筋草2%~8%、石松2%~8%。
优选为:蓝布正167g、天麻133g、杜仲67g、红禾麻200g、虎杖200g、钩藤100g、丹参167g、黄芪200g、女贞子133g、鸡血藤167g、苦丁茶53g、红花53g、夏枯草200g、伸筋草53g、石松53g。
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杜仲、钩藤、红禾麻、虎杖、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苦丁茶、红花、夏枯草、伸筋草和石松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或者取蓝布正、天麻、杜仲、钩藤、红禾麻、虎杖、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苦丁茶、红花、夏枯草、伸筋草和石松,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然后加入适当辅料制成不同的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为颗粒剂、散剂、口服液、合剂、糖浆剂、膏滋、丸剂、各种片剂、硬胶囊、软胶囊或滴丸及其它口服剂型。
本发明方解: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否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本病大致相当于西医的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多因积损正衰、劳倦内伤、饮食不节、情志过极等,导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肝阳化风、血随气逆,而引起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所发。其诱因常见: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扑努伤等。中风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其病机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而其基本病机则为气血逆乱,上扰于脑。中风的治疗,急性期当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熄风、清热化痰、化痰痛腑、活血通络、醒神开窍等法。闭证治以祛邪开窍醒神,脱证治以扶正固脱、救阴回阳。恢复期及后遗证期,治宜扶正祛邪,常用育阴熄风、益气活血等法。
本方以蓝布正为君药,功在平肝镇惊,活血散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配以天麻、钩藤、红禾麻、虎杖、丹参为臣药,因为天麻息风止惊,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二者共同增其君药的平肝镇惊作用,同时天麻具祛风除痹作用;红禾麻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虎杖活血祛瘀,清热,利湿,解毒,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三味助君增加活血散瘀之功;方中加以鸡血藤、伸筋草、石松、黄芪、夏枯草为使药,其中鸡血藤、伸筋草、石松具养血活血,舒筋通络的作用,黄芪补中益气,益卫固表,夏枯草散结消肿;其余为佐药,其中杜仲、女贞子补肝肾,苦丁茶清利头目,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诸药相合,共奏祛风活血,舒经止痛之功。
本发明的功能主治: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息风通络,活血化瘀之功效,用于中风恢复期和中风后遗症之半边无力,肢体麻木,肌肉疼痛,头昏目眩,语言无力等。
为了验证本发明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具体如下:
药效学试验:
(一)本发明(天麻脑复康)胶囊对大鼠脑缺血的影响试验
试验单位:遵义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1.实验材料
(1)动物:SD大鼠,体重250-300克,雄性;昆明种小鼠18-22克,雌雄各半,均由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CSXK(渝)2002003。
(2)药物与试剂:受试药:天麻脑复康胶囊由贵阳利多药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051001。规格为0.4g/粒,蒸馏水配制混悬液备用。阳性对照药:尼莫地平为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507001。红四氮唑(TTC):上海灵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50508。
(3)仪器:BS110S精密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股份公司),SHA-C控温水浴震荡器(深圳天南生海北实业公司),LXJ-B低速大容量离心机(上海安亭仪器设备厂),7170型全自动生化仪(日立公司)等。
2.实验方法
2.1小鼠耐缺氧实验
2.1.1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天麻脑复康胶囊低剂量组(0.375/kg)、中剂组(0.75/kg)、高剂量组(1.5/kg)、尼莫地平组(0.006/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5天,末次给药1h后,分别置于经容量标定的125ml广口瓶中,瓶内置10g钠石灰,凡士林密封瓶口,测定小鼠在瓶内从封闭到呼吸停止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2.1.2小鼠断头所致脑缺氧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法同1.1。末次给药1h后,于小鼠耳下部迅速断头,记录各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气持续时间。
2.2天麻脑复康胶囊对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的影响
2.2.1动物分组及给药: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大脑中动脉梗塞组),受试药低剂量组,受试药中剂量组,受试药高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
2.2.2模型制作:采用插线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SD大鼠,10%水合氯醛(350-400mg/kg)腹腔麻醉,沿颈部正中切开皮肤,分离右颈总动脉,颈外及颈内动脉。颈总动脉用动脉夹夹闭,颈外动脉远心端结扎,剪开颈外动脉,将尼龙线由颈外动脉插入,沿颈内动脉,经破裂孔入颅,插到大脑中动脉,插入深度为17-20mm,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24h。
假手术组大鼠麻醉后仅剥离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而不结扎,模型对照组(MCAO):大鼠仅接受大脑中动脉梗塞24小时,受试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0.375g/kg、0.75g/kg、1.5g/kg),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5天,末次给药1小时后,进行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24小时,术后6小时和24小时再灌胃给药一次。
2.2.3脑卒中神经症状评分:模型制作结束后按Bederson的方法,对每只动物进行评分。据其症状程度分3级,共10分。具体评分方法如下:
方法 | 症状 | 分级 | 分数 |
1+2+3+41.提起大鼠尾部,大鼠离地一尺左右,正常大鼠前肢向下伸。2.置动物于光滑平面,用手分别挤压体侧。3.置动物于光滑地面观察其行走 | 1、2、3、4项测试阴性损伤后对侧前肢内旋内收损伤后对侧肌力下降,易向对侧倾倒动物向一侧转圈意识障碍,死亡 | 0级1级2级3级 | 013610 |
2.2.4脑梗塞面积测定:大鼠断头取脑,将脑置-20℃冰箱内20min,去除嗅球,小脑和低位脑干后,沿冠状面平均切五刀。然后迅速将脑片置于5ml,浓度为2%的红四氮唑(含有0.1mol/L K2HPO4)溶液中,避光37℃温育30min,其间每隔7-8min翻动一次,经染色后,正常脑组织呈玫瑰红色,而梗塞区组织为白色,数码相机照相观察缺血区面积后将白色梗塞区仔细挖下称重,以梗塞组织重量占脑梗塞百分比计算其为梗塞范围。
2.2.5脑组织病理组织观察:大鼠脑缺血后,断头取脑置于4%多聚甲醛磷酸盐缓冲液中固定型24小时,大鼠冠状位切片,取大脑中动梗塞区脑组织,每块厚度为2mm,石蜡包埋,5μm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
2.2.6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24小时后,用10%水合氯醛(400mg/kg)腹腔麻醉,腹主动脉取血5ml注入到抗凝试管内,用血液流变仪测定其不同血粘度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2.2.7血清LDH活性测定: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24小时后,用10%水合氯醛(400mg/kg)腹腔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日立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LDH活性。
2.3天麻脑复康胶囊对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缺血再灌注的脑指数、脑水肿的影响
分组与给药同1.1,末次给药1小时后,10%水合氯醛(400mg/kg)腹腔麻醉,夹闭双侧颈总动脉30min,再灌注24小时,迅速断头取脑置于冰盘上去除脑干以下部位称重,计算脑指数。取左侧脑组织称重后置于105℃烤箱内烤至恒重,计算其脑含水量。
脑指数=全脑重/体重×100%
脑含水量=脑湿重-脑干重/脑湿重
3.实验结果
3.1天麻脑复康胶囊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天麻脑复康胶囊高剂量组能延长常压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P<0.05);中、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小鼠存活时间有所延长,但无显著差异,结果见表1。
表1天麻脑复康胶囊对小鼠常压缺氧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天麻脑复康胶囊对小鼠断头喘气时间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天麻脑复康胶囊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断头后小鼠的张口喘气时间(P<0.05),结果见表2:
表2天麻脑复康胶囊对小鼠断头缺血缺氧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3天麻脑复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症状和脑梗塞范围的影响:假手术组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和脑梗塞面积为0,模型对照组大鼠出现明显神经缺陷症状及不同程度的梗塞灶,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天麻脑复康胶囊0.75g/kg、1.5g/kg组给药可明显减少梗塞程度,其神经症状也明显改善(p<0.05),结果见表3。
表3天麻脑复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塞范围和神经症状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较,*p<0.05;(n=10,x±s)
3.4天麻脑复康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浆粘度、全血高、中、低切指标均升高,天麻脑复康胶囊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上述均有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天麻脑复康胶囊高剂量对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性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降低(p<0.05),其余无明显影响,结果见表4。
表4天麻脑复康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组别 | 血浆粘度 | 全血高切 | 全血中切 | 全血低切 | 全血还原粘度 |
空白组 | 1.43±0.05 | 7.36±0.59 | 8.92±0.76 | 15.96±1.28 | 13.03±0.73 |
模型组 | 1.60±0.26 | 8.52±0.99 | 10.34±1.29 | 18.12±1.87 | 13.97±2.49 |
低剂量组 | 1.50±0.16 | 6.64±1.34 | 8.0±1.68 | 14.65±2.73 | 11.02±2.36 |
中剂量组 | 1.68±0.12 | 7.44±1.16 | 9.03±1.47 | 16.23±2.37 | 12.43±2.07 |
组别 | 血浆粘度 | 全血高切 | 全血中切 | 全血低切 | 全血还原粘度 |
高剂量组 | 1.69±0.35 | 7.40±1.11 | 8.98±1.45 | 16.21±2.68 | 12.11±1.56 |
阳性药组 | 1.66±0.12 | 8.50±0.76 | 10.35±0.96 | 18.18±1.51 | 15.58±1.99 |
续表4天麻脑复康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组别 | 红细胞压积 | 红细胞聚集指数 | 红细胞变形指数 | 红细胞刚性指数 |
空白组 | 0.49±0.04 | 11.18±0.89 | 0.99±0.06 | 8.51±0.44 |
模型组 | 0.54±0.05 | 11.43±1.13 | 0.91±0.12 | 8.17±1.83 |
低剂量组 | 0.51±0.07 | 9.81±2.02 | 0.88±0.13 | 6.79±2.10 |
中剂量组 | 0.52±0.02 | 9.73±1.38 | 0.87±0.07 | 6.69±1.33 |
高剂量组 | 0.53±0.05 | 9.67±1.26* | 0.85±0.07* | 6.50±0.89* |
阳性药组 | 0.48±0.04 | 11.09±1.59 | 1.0±0.10 | 8.69±1.70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n=10,X±s);与模型组比较,#p<0.05。
3.5天麻脑复康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LDH活性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LDH活性明显升高,天麻脑复康胶囊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降低LDH活性(p<0.05),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LDH虽有降低趋势,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5。
表5天麻脑复康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LDH活性的影响
组别 | 剂量(g/kg) | 动物数(只) | LDH活性(μ/L) |
空白组 | 10 | 350±188 | |
模型组 | 10 | 1834±1240 | |
低剂量组 | 0.375 | 10 | 948±123 |
中剂量组 | 0.75 | 10 | 752±149* |
高剂量组 | 1.5 | 10 | 705±176* |
阳性药组 | 0.012 | 10 | 819±41*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n=10,X±s);与模型组比较,*p<0.05。
3.6天麻脑复康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病理组织学的影响:假手术组HE染色皮层未见明显损伤,细胞结构完整。模型组细胞结构受损,细胞间隙增大,神经元水肿。天麻脑复康胶囊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似,对大脑中动脉梗塞所致的皮层细胞损伤病理改变无明显影响。天麻脑复康胶囊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细胞损伤明显减轻,仅见个别细胞水肿。
假手术组海马CA1区HE染色细胞层次较多,分布均匀,排列紧密,细胞形态完整。模型组细胞排列松散,见细胞胞浆深染,胞核固缩。天麻脑复康胶囊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似,但天麻脑复康胶囊高剂量组细胞形态完整,无明显细胞核固缩,表明可明显减轻神经元损伤。
3.7天麻脑复康胶囊对脑缺血大鼠脑指数、脑含水量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含水量显著增加(p<0.05)脑指数也有增加趋势,但无明显差异性。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神经缺陷症状及不同程度的梗塞灶,与模型组比较天麻脑复康胶囊0.75g/kg组、1.5g/kg组给药可明显减少梗塞程度,其神经症状也明显改善(p<0.05),结果见表6。
表6天麻脑复康胶囊对脑缺血大鼠脑指数、脑含水量的影响
组别 | 剂量(g/kg) | 动物数(只) | 脑指数(mg/g体重) | 脑含水量(%) |
空白组 | 10 | 63±6.77 | 76±0.05 | |
模型组 | 10 | 69±5.63 | 80±0.04 | |
低剂量组 | 0.375 | 10 | 61±7.14 | 77±0.05 |
中剂量组 | 0.75 | 10 | 57±10.70* | 75±0.06* |
高剂量组 | 1.5 | 10 | 62±7.70* | 72±0.06* |
阳性药组 | 0.012 | 10 | 63±6.08* | 68±0.06*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n=10,X±s);与模型组比较,*p<0.05。
(二)本发明(天麻脑复康)胶囊对小鼠出血和凝血的影响试验
试验单位:遵义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1、实验材料
1.1动物:昆明种小鼠18-22克,雌雄各半,由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CSXK(渝)2002003。
1.2药物:天麻脑复康胶囊由贵阳利多药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051001,0.4g/粒;临用时用蒸馏水配成混悬液备用;尼莫地平为正大青春宝药业公司产品,批号:0507001。
2、方法与结果
2.1天麻脑复康胶囊对小鼠断尾出血时间的影响:小鼠60只,随机分5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即分为空白对照组、天麻脑复康胶囊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药组(尼莫地平)。实验时分别灌胃给予天麻脑复康胶囊(0.37g/kg、0.75g/kg、1.5g/kg)、尼莫地平0.012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5天,于未次给药1小时后分别将小鼠放入自制固定盒内,鼠尾伸出后固定,于尾尖0.5cm处横行剪断,血液自动流出后计时,每隔15s用滤纸吸去血滴一次,直至血液外出自然停止,并记录出血时间。
结果显示,天麻脑复康胶囊各给药组对小鼠出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见表7。
表7天麻脑复康胶囊对小鼠的出血时间影响(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天麻脑复康胶囊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分组和给药方法同前,采用毛细血管法测定凝血时间,于未次给药1小时后分别将小鼠固定,用内径1mm玻璃毛细管插入小鼠内眦静脉丛取血至毛细管内血柱达5cm,3min后每隔30s折断毛细玻管一次,检查有无血丝,计算从毛细管采血至出现血凝丝时间。结果显示,天麻脑复康胶囊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见表8。
表8天麻脑复康胶囊对小鼠的出血时间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三)本发明(天麻脑复康)胶囊对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试验
试验单位:遵义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1、实验材料
1.1动物:SD大鼠,体重280-300g,雄性,由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CSXK(渝)2002003。家兔,体重2.0±0.2kg,由遵义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药物与试剂:受试药:天麻脑复康胶囊由贵阳利多药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0.4g/粒,批号:0051001,实验前用生盐水配制。阳性对照药:尼莫地平为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507001。阿司匹林为A fohnson Matthey company产品,批号:CAS#50-78-2。二磷酸腺苷为上海华美生物工程公司产品,批号:961024。凝血酶为珠海经济特区生物化学制药厂产品,批号:204007。枸椽酸钠为上海试剂一厂产品,批号:860903。
1.3仪器:精密电子天平为德国德赛公司产品,LBJ朜J2血液凝聚仪为北京普仪生仪器中心产品,SHA-C控温水浴震荡器为深圳天南生海北实业公司产品,LXJ-B低速大容量离心机为上海安亭仪器设备厂产品。
2、实验方法
2.1天麻脑复康胶囊对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2.1.1分组及给药:大鼠随机分5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等容量生理盐水)、天麻脑复康胶囊低剂量组(0.375g/kg)、中剂组(0.75g/kg)、高剂量组(1.5g/kg)(分别为临床人用量的2.5、7.5、14倍),阳性药对照组(尼莫地平组0.012g/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5天,末次给药后60min即开始手术。
2.1.2造模方法:大鼠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350mg/kg)麻醉,仰位固定,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取一聚乙烯管,长100cm,内径0.2cm,一端插入右颈后动脉,另一端插入左颈外静脉,两端管内充满肝素50U/ml,中间段放入一根长为8cm的0号手术线(已称重),建立动静脉血栓旁路,20min后取下套管,取出血栓,在湿润的滤纸上去除多余血液,在玻璃纸上称其湿重,然后将其置于65℃烤箱内烘烤1小时至恒重,冷却取出称重,即得血栓干重。
2.2天麻脑复康胶囊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2.2.1分组及给药:取家兔25只,随机分为5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天麻脑复康胶囊低剂量组(0.75/kg)、高剂量组(1.5/kg),每组5只。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5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开始实验。
2.2.2血小板的制备:取上述家兔称其体重,用3%巴比妥钠(30mg/kg)耳缘静脉麻醉,左颈总动脉插管取血(血∶3.8%枸椽酸钠=9∶1),以800转/分离心10min,取上清液,即为富血小板血浆(PRP)。将余下部份以4000转/分离心10min后取上清,即得贫血小板血浆(PPP)。用PPP将PRP调为4×109待用。
2.2.3天麻脑复康胶囊对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取上述调整好的PRP 200ul,37℃恒温育5min后,加入ADP(1.5×10-5umol/L),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IR)。
按以下公式计算:
2.2.4天麻脑复康胶囊对Thr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取上述调整好的PRP200ul,37℃恒温育5min后,加入Thr(0.5u/ml),测定方法同上。
2.2.5统计:数据以X±s表示,采用组间比较对照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3、实验结果
3.1天麻脑复康胶囊对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天麻脑复康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抑制血栓形成(p<0.05)结果见表9。
表9天麻脑复康胶囊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天麻脑复康胶囊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天麻脑复康胶囊0.75g/kg和1.5g/kg组均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5),而低剂量组未见明显影响,结果见表10。
表10天麻脑复康胶囊体内给药对ADP诱导的血小聚集的影响(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3天麻脑复康胶囊对Th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天麻脑复康胶囊1.5g/kg组能明显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5),低剂量及中剂量组未见明显影响,结果见表11:
表11天麻脑复康胶囊对Th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p<0.05。之功效,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剂具有息风通络,活血化瘀,舒经止痛的作用,临床应用于中风恢复期和中风后遗症之半边无力,肢体麻木,肌肉疼痛,头昏目眩,语言无力等,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治疗中风的中药新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蓝布正167g、天麻133g
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60℃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天麻细粉,混匀,用适量95%乙醇制粒,于60℃干燥,整粒,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药品名称:天麻脑复康胶囊;规格:每粒装0.4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粒,一日3次。
本发明的实施例2:蓝布正167g、天麻133g、钩藤100g
取蓝布正、天麻和钩藤,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过120目筛,另取大豆油和蜂蜡,于80℃加热熔融,冷至室温后,加入上述浸膏粉,经胶体磨混合均匀,灌装,制成1000粒软胶囊,定形,干燥,即得。药品名称:天麻脑复康软胶囊;规格:每粒装0.6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粒,一日3次。
本发明的实施例3:蓝布正167g、天麻133g、钩藤100g、杜仲67g
取蓝布正、天麻、钩藤和杜仲,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适量乙醇,摇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0.06~-0.08Mpa,80℃)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浸膏,减压干燥(-0.06~-0.08Mpa,70℃),粉碎,过120目筛,得浸膏粉。另取PEG6000,于80℃加热熔融,冷至室温后,加入上述浸膏粉,经胶体磨混合均匀,滴制成1000粒滴丸,定形,干燥,即得。药品名称:天麻脑复康滴丸;规格:每粒重45m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粒,一日3次。
本发明的实施例4:蓝布正167g、天麻133g、钩藤100g、红禾麻200g、丹参167g、黄芪200g、女贞子133g、鸡血藤167g、夏枯草200g
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钩藤、红禾麻、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和夏枯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60℃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天麻细粉,混匀,用适量95%乙醇制粒,于60℃干燥,整粒,压片,包衣,制成1000片,即得。药品名称:天麻脑复康片;规格:每片重0.4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3次。
本发明的实施例5:蓝布正167g、天麻133g、钩藤100g、红禾麻200g、虎杖200g、丹参167g、黄芪200g、女贞子133g、鸡血藤167g、夏枯草200g
取蓝布正、天麻、钩藤、红禾麻、虎杖、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和夏枯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辅料适量,制颗粒,于60℃干燥,制成1000g,即得。药品名称:天麻脑复康颗粒;规格:每袋装10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g,一日3次。
本发明的实施例6:蓝布正167g、天麻133g、杜仲67g、钩藤100g、红禾麻200g、丹参167g、黄芪200g、苦丁茶53g、红花53g、夏枯草200g、伸筋草53g
取蓝布正、天麻、杜仲、钩藤、红禾麻、丹参、黄芪、苦丁茶、红花、夏枯草和伸筋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适量乙醇,摇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0.06~-0.08Mpa,80℃)至约800ml,滤过,加入辅料适量,加水至1000ml,搅匀,灌装,即得。药品名称:天麻脑复康口服液;规格:每瓶装10ml;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本发明的实施例7:蓝布正167g、天麻133g、杜仲67g、红禾麻200g、虎杖200g、钩藤100g、丹参167g、黄芪200g、女贞子133g、鸡血藤167g、苦丁茶53g、红花53g、夏枯草200g、伸筋草53g、石松53g
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杜仲、钩藤、红禾麻、虎杖、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苦丁茶、红花、夏枯草、伸筋草和石松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60℃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天麻细粉,混匀,用适量95%乙醇制粒,于60℃干燥,整粒,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天麻脑复康胶囊。
本发明的实施例8:蓝布正270g、天麻30g
取蓝布正和天麻,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过120目筛,另取大豆油和蜂蜡,于80℃加热熔融,冷至室温后,加入上述浸膏粉,经胶体磨混合均匀,灌装,制成1000粒软胶囊,定形,干燥,即得天麻脑复康软胶囊。
本发明的实施例9:蓝布正60g、天麻240g
取蓝布正和天麻,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适量乙醇,摇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0.06~-0.08Mpa,80℃)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浸膏,减压干燥(-0.06~-0.08Mpa,70℃),粉碎,过120目筛,得浸膏粉。另取PEG6000,于80℃加热熔融,冷至室温后,加入上述浸膏粉,经胶体磨混合均匀,滴制成1000粒滴丸,定形,干燥,即得天麻脑复康滴丸。
本发明的实施例10:蓝布正100g、天麻700g、钩藤100g
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和钩藤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60℃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天麻细粉,混匀,用适量95%乙醇制粒,于60℃干燥,整粒,压片,包衣,制成1000片,即得天麻脑复康片。
本发明的实施例11:蓝布正168g、天麻21g、钩藤126g
取蓝布正、天麻和钩藤,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辅料适量,制颗粒,于60℃干燥,制成1000g,即得天麻脑复康颗粒。
本发明的实施例12:蓝布正100g、天麻500g、钩藤100g、杜仲300g
取蓝布正、天麻、钩藤和杜仲,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适量乙醇,摇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0.06~-0.08Mpa,80℃)至约800ml,滤过,加入辅料适量,加水至1000ml,搅匀,灌装,即得天麻脑复康口服液。
本发明的实施例13:蓝布正560g、天麻80g、钩藤320g、杜仲80g
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钩藤和杜仲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60℃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天麻细粉,混匀,用适量95%乙醇制粒,于60℃干燥,整粒,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天麻脑复康胶囊。
本发明的实施例14:蓝布正167g、天麻134g、钩藤100g、红禾麻167g、丹参167g、黄芪167g、女贞子134g、鸡血藤167g、夏枯草167g
取蓝布正、天麻、钩藤、红禾麻、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和夏枯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过120目筛,另取大豆油和蜂蜡,于80℃加热熔融,冷至室温后,加入上述浸膏粉,经胶体磨混合均匀,灌装,制成1000粒软胶囊,定形,干燥,即得天麻脑复康软胶囊。
本发明的实施例15:蓝布正168g、天麻140g、钩藤84g、红禾麻224g、丹参168g、黄芪224g、女贞子140g、鸡血藤168g、夏枯草224g
取蓝布正、天麻、钩藤、红禾麻、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和夏枯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适量乙醇,摇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0.06~-0.08Mpa,80℃)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浸膏,减压干燥(-0.06~-0.08Mpa,70℃),粉碎,过120目筛,得浸膏粉。另取PEG6000,于80℃加热熔融,冷至室温后,加入上述浸膏粉,经胶体磨混合均匀,滴制成1000粒滴丸,定形,干燥,即得天麻脑复康滴丸。
本发明的实施例16:蓝布正167g、天麻134g、钩藤67g、红禾麻167g、虎杖167g、丹参167g、黄芪167g、女贞子134g、鸡血藤167g、夏枯草167g
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钩藤、红禾麻、虎杖、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和夏枯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60℃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天麻细粉,混匀,用适量95%乙醇制粒,于60℃干燥,整粒,压片,包衣,制成1000片,即得天麻脑复康片。
本发明的实施例17:蓝布正168g、天麻112g、钩藤56g、红禾麻224g、虎杖224g、丹参168g、黄芪224g、女贞子112g、鸡血藤168g、夏枯草224g
取蓝布正、天麻、钩藤、红禾麻、虎杖、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和夏枯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辅料适量,制颗粒,于60℃干燥,制成1000g,即得天麻脑复康颗粒。
本发明的实施例18:蓝布正167g、天麻134g、杜仲67g、钩藤67g、红禾麻167g、丹参167g、黄芪167g、苦丁茶67g、红花67g、夏枯草167g、伸筋草67g
取蓝布正、天麻、杜仲、钩藤、红禾麻、丹参、黄芪、苦丁茶、红花、夏枯草和伸筋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适量乙醇,摇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0.06~-0.08Mpa,80℃)至约800ml,滤过,加入辅料适量,加水至1000ml,搅匀,灌装,即得天麻脑复康口服液。
本发明的实施例19:蓝布正168g、天麻112g、杜仲56g、钩藤84g、红禾麻224g、丹参168g、黄芪224g、苦丁茶56g、红花56g、夏枯草224g、伸筋草56g
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杜仲、钩藤、红禾麻、丹参、黄芪、苦丁茶、红花、夏枯草和伸筋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60℃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天麻细粉,混匀,用适量95%乙醇制粒,于60℃干燥,整粒,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天麻脑复康胶囊。
本发明的实施例20:蓝布正167g、天麻100g、杜仲67g、红禾麻167g、虎杖167g、钩藤100g、丹参134g、黄芪167g、女贞子100g、鸡血藤134g、苦丁茶67g、红花67g、夏枯草167g、伸筋草67g、石松67g
取蓝布正、天麻、杜仲、钩藤、红禾麻、虎杖、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苦丁茶、红花、夏枯草、伸筋草和石松,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过120目筛,另取大豆油和蜂蜡,于80℃加热熔融,冷至室温后,加入上述浸膏粉,经胶体磨混合均匀,灌装,制成1000粒软胶囊,定形,干燥,即得天麻脑复康软胶囊。
本发明的实施例21:蓝布正168g、天麻126g、杜仲84g、红禾麻210g、虎杖210g、钩藤84g、丹参168g、黄芪210g、女贞子126g、鸡血藤168g、苦丁茶67g、红花67g、夏枯草210g、伸筋草67g、石松67g
取蓝布正、天麻、杜仲、钩藤、红禾麻、虎杖、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苦丁茶、红花、夏枯草、伸筋草和石松,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适量乙醇,摇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0.06~-0.08Mpa,80℃)至相对密度为1.30(80℃)的浸膏,减压干燥(-0.06~-0.08Mpa,70℃),粉碎,过120目筛,得浸膏粉。另取PEG6000,于80℃加热熔融,冷至室温后,加入上述浸膏粉,经胶体磨混合均匀,滴制成1000粒滴丸,定形,干燥,即得天麻脑复康滴丸。
Claims (22)
1.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蓝布正20%~90%和天麻10%~8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用量为蓝布正167g、天麻133g。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60℃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天麻细粉,混匀;或者取蓝布正和天麻,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然后加入适当辅料制成不同的制剂。
4.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蓝布正10%~80%、天麻10%~70%、钩藤10%~60%。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用量为蓝布正167g、天麻133g、钩藤100g。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和钩藤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60℃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天麻细粉,混匀;或者取蓝布正、天麻和钩藤,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然后加入适当辅料制成不同的制剂。
7.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蓝布正10%~70%、天麻10%~50%、钩藤10%~40%、杜仲10%~30%。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用量为蓝布正167g、天麻133g、钩藤100g、杜仲67g。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钩藤和杜仲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60℃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天麻细粉,混匀;或者取蓝布正、天麻、钩藤和杜仲,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然后加入适当辅料制成不同的制剂。
10.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蓝布正5%~30%、天麻4%~25%、钩藤3%~15%、红禾麻5%~40%、丹参5%~30%、黄芪5%~40%、女贞子4%~25%、鸡血藤5%~30%、夏枯草5%~40%。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用量为蓝布正167g、天麻133g、钩藤100g、红禾麻200g、丹参167g、黄芪200g、女贞子133g、鸡血藤167g、夏枯草200g。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钩藤、红禾麻、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和夏枯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60℃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天麻细粉,混匀;或者取蓝布正、天麻、钩藤、红禾麻、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和夏枯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然后加入适当辅料制成不同的制剂。
13.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蓝布正5%~30%、天麻4%~20%、钩藤2%~10%、红禾麻5%~40%、虎杖5%~40%、丹参5%~30%、黄芪5%~40%、女贞子4%~20%、鸡血藤5%~30%、夏枯草5%~40%。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用量为蓝布正167g、天麻133g、钩藤100g、红禾麻200g、虎杖200g、丹参167g、黄芪200g、女贞子133g、鸡血藤167g、夏枯草200g。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钩藤、红禾麻、虎杖、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和夏枯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60℃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天麻细粉,混匀;或者取蓝布正、天麻、钩藤、红禾麻、虎杖、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和夏枯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然后加入适当辅料制成不同的制剂。
16.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蓝布正5%~30%、天麻4%~20%、杜仲2%~10%、钩藤2%~15%、红禾麻5%~40%、丹参5%~30%、黄芪5%~40%、苦丁茶2%~10%、红花2%~10%、夏枯草5%~40%、伸筋草2%~10%。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用量为蓝布正167g、天麻133g、杜仲67g、钩藤100g、红禾麻200g、丹参167g、黄芪200g、苦丁茶53g、红花53g、夏枯草200g、伸筋草53g。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杜仲、钩藤、红禾麻、丹参、黄芪、苦丁茶、红花、夏枯草和伸筋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60℃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天麻细粉,混匀;或者取蓝布正、天麻、杜仲、钩藤、红禾麻、丹参、黄芪、苦丁茶、红花、夏枯草和伸筋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然后加入适当辅料制成不同的制剂。
19.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为如下重量比例的药材:蓝布正5%~20%、天麻3%~15%、杜仲2%~10%、钩藤3%~10%、红禾麻5%~25%、虎杖5%~25%、丹参4%~20%、黄芪5%~25%、女贞子3%~15%、鸡血藤4%~20%、苦丁茶2%~8%、红花2%~8%、夏枯草5%~25%、伸筋草2%~8%、石松2%~8%。
20.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用量为蓝布正167g、天麻133g、杜仲67g、红禾麻200g、虎杖200g、钩藤100g、丹参167g、黄芪200g、女贞子133g、鸡血藤167g、苦丁茶53g、红花53g、夏枯草200g、伸筋草53g、石松53g。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天麻粉碎,过100目筛,备用;蓝布正、杜仲、钩藤、红禾麻、虎杖、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苦丁茶、红花、夏枯草、伸筋草和石松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60℃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入天麻细粉,混匀;或者取蓝布正、天麻、杜仲、钩藤、红禾麻、虎杖、丹参、黄芪、女贞子、鸡血藤、苦丁茶、红花、夏枯草、伸筋草和石松,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然后加入适当辅料制成不同的制剂。
22.按照权利要求1、4、7、10、13、16或19所述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为颗粒剂、散剂、口服液、合剂、糖浆剂、膏滋、丸剂、各种片剂、硬胶囊、软胶囊或滴丸及其它口服剂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200338A CN1857627B (zh) | 2006-04-12 | 2006-04-12 | 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200338A CN1857627B (zh) | 2006-04-12 | 2006-04-12 | 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57627A CN1857627A (zh) | 2006-11-08 |
CN1857627B true CN1857627B (zh) | 2010-05-19 |
Family
ID=37296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2003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57627B (zh) | 2006-04-12 | 2006-04-12 | 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85762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10258355B2 (en) * | 2009-06-12 | 2016-04-28 | Generex Pharmaceuticals, Inc. |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
CN103142978A (zh) * | 2013-03-22 | 2013-06-12 | 邓广博 | 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药剂 |
CN107890469A (zh) * | 2017-12-29 | 2018-04-10 | 三峡大学 | 一种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2949A (zh) * | 2004-10-15 | 2005-04-06 | 北京国仁堂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用于治疗中风中经络风痰淤阻的复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CN1202852C (zh) * | 2003-01-07 | 2005-05-25 | 贵州民族制药厂 | 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2006
- 2006-04-12 CN CN200610200338A patent/CN185762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02852C (zh) * | 2003-01-07 | 2005-05-25 | 贵州民族制药厂 | 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602949A (zh) * | 2004-10-15 | 2005-04-06 | 北京国仁堂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用于治疗中风中经络风痰淤阻的复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57627A (zh) | 2006-1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22830B (zh) | 治疗产后抑郁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08302A (zh) | 一种降血脂的金樱子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89226A (zh) | 一种治疗小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06594A (zh) | 一种降压降脂的桑寄生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95923B (zh) | 一种治疗宫外孕的中药 | |
CN103585479A (zh) | 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补血丸和补血胶囊 | |
CN1857627B (zh) | 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35937A (zh) | 具有促进铁成分吸收并且补血的药物及保健品 | |
CN105796845A (zh) | 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药物中的用途 | |
CN105232955A (zh) | 一种补肾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58628A (zh) | 一种具有促进排铅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979013A (zh) |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 | |
CN105535486A (zh) | 用于产后肝郁气滞型缺乳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647901B (zh) | 治疗妇女产后之气血亏虚症的口服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3585515A (zh) | 用于治疗儿童营养性贫血的泡腾剂药物 | |
CN101716253B (zh) | 一种活血化淤、益气养阴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902951A (zh) | 联合化疗药治疗骨肉瘤的中药复方组合物 | |
CN103071125B (zh) |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89615B (zh) | 一种治疗崩漏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6139236B (zh) | 一种治疗肝郁型失眠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585414A (zh) |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并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2100814A (zh) | 一种治疗重症哮喘的纳米中药制备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5395850A (zh) | 补血兼补气的药物及保健品 | |
CN105902880A (zh) | 一种治疗气阴两虚症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4758509A (zh) | 一种治疗气郁痰滞型妊娠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150412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