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857373A - 一种镇静安神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镇静安神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57373A
CN1857373A CN 200610011590 CN200610011590A CN1857373A CN 1857373 A CN1857373 A CN 1857373A CN 200610011590 CN200610011590 CN 200610011590 CN 200610011590 A CN200610011590 A CN 200610011590A CN 1857373 A CN1857373 A CN 1857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extractum
ethan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1159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0171C (zh
Inventor
方同华
王春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ZBD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longjiang Zhenbaod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longjiang Zhenbaod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longjiang Zhenbaod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0115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00171C/zh
Publication of CN1857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7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017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0171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神镇静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组合物所含的有效成分是选用灵芝12-18份、黄芪6-14份、刺五加30-50份制备而成。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是口服液、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心脾两虚所致的心悸失眠、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药物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镇静安神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扶正固本,滋补强壮,安神镇静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医学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衰血少,心无所养,不能藏神,故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益气补血与健脾养心兼顾。”而灵芝、黄芪、刺五加为滋补气血之上品,现代研究认为这三味中药都具有滋补脾胃的作用,经科学组方后更是具有抗肿瘤及抗血栓形成并具保护胃黏膜及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和镇静安眠,并能减轻病毒或化学毒素对肝的损伤,保护肝细胞。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抗心肌缺血并增加心脏的收缩力。保护肾脏,减少肾损害,改善肾功能,利尿退肿和降低尿蛋白等作用。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和强壮作用,并有镇静、镇痛作用,能平喘、止咳、祛痰及治疗慢性气管炎,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扶正固本,滋补强壮,安神镇静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是按重量配比的下列原料制成:灵芝12-18份、黄芪6-14份、刺五加30-50份。
优选的原料配比为:灵芝14-16份、黄芪8-12份、刺五加36-44份。
本发明药物中黄芪味甘性微温,用于脾肺气虚之证。黄芪能补脾肺之气,为补中益气之要药;灵芝味甘性平,能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等证,能补心血,益心气,安心神,与黄芪相伍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两者共为君药。刺五加味辛微苦性温,能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体虚乏力,失眠多梦等证,具有明显的抗疲劳、耐缺氧作用;能改善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过程,提高脑力劳动效能等作用,为臣药,助君药补气养血,安神定志。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气旺则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所以此方确为补益血液之专剂。是治疗心脾两虚所致的心悸失眠、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药物等属气血两虚者的补益良方。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取以上药材,粉碎,加水煎煮1-3次,每次1-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流浸膏;
(2)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为60-70%,调pH值为6.5-7.0,静置24-48h;
(3)滤过,滤液再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为75-80%,静置12-36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02-1.10的浸膏,制备成或加入适当的辅料制成医药学上可以接受的剂型。
其中步骤(1)中所得浸膏在70℃时的相对密度为1.15-1.18。
其中步骤(2)中静置时间为36h,步骤(3)中静置时间为24h。
其中步骤(3)中所得浸膏在70℃时的相对密度为1.05-1.08。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是口服液、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其中制剂中所用的载体为常规载体,常用的填充剂为蔗糖、淀粉等,润湿剂为水、乙醇等,粘合剂为淀粉浆、羟丙甲纤维素(HPMC)、糊精等,崩解剂为交联羟基纤维素钠、表面活性剂、枸橼酸钠与碳酸钠等,润滑剂为滑石粉、硬脂酸镁等。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扶正固本,滋补强壮,安神镇静的功效。适用于制备治疗心脾两虚所致的心悸失眠、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的药物。
本发明药物的鉴别方法为:
(1)取本品适量,用氯仿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水液备用),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刺五加对照药材5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酸(8∶1∶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鉴别(1)项下氯仿提取后的水溶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15ml,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3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10ml,加醋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提取液,水浴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灵芝对照药材0.5g,加醋酸乙酯20ml,回流提取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5∶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紫红色斑点。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称取本品有效成分的浸膏适量,约相当于黄芪甲苷1mg,精密称定,用氯仿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弃去氯仿液,水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氨试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水5ml使溶解,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1cm,长12cm),以水50ml洗脱,弃去水液,再用30%乙醇50ml洗脱,弃去洗脱液,继用70%乙醇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转移至2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4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6∶2)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395nm,λR=7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每1g浸膏中含黄芪甲苷为0.15-0.60mg。
本品口服液每1ml含黄芪甲苷0.01-0.10mg,片剂每1片含黄芪甲苷0.05-0.50mg,胶囊剂每1粒含黄芪甲苷0.05-0.50mg,颗粒剂每1g含黄芪甲苷0.05-0.30mg。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心悸失眠、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疾病的治疗,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口服液的制备
取灵芝150g、黄芪100g、刺五加400g,粉碎,以上三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7的流浸膏,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为65%,用8%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6.7,静置36小时,滤过,滤液再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为77%,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06的浸膏,加入蔗糖100g,加热微沸15分钟,搅匀,加水至规定量,搅匀,滤过,灌封,即得。
实施例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
取灵芝120g、黄芪140g、刺五加500g,粉碎,以上三味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流浸膏,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为60%,用8%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再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为75%,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干燥,加入淀粉制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
实施例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
取灵芝180g、黄芪60g、刺五加300g,粉碎,以上三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流浸膏,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为70%,用8%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6.5,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再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为80%,静置36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02的浸膏,干燥,粉碎,过筛,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4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取灵芝160g、黄芪80g、刺五加360g,粉碎,以上三味药材,加水煎煮1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8的流浸膏,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为63%,用8%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6.8,静置30小时,滤过,滤液再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为78%,静置1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05的浸膏,加入蔗糖、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干燥,装入复合膜袋中,即得。
实施例5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口服液的制备
取灵芝140g、黄芪120g、刺五加440g,粉碎,以上三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5的流浸膏,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为67%,用8%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6.6,静置42小时,滤过,滤液再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为76%,静置30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08的浸膏,加入蔗糖100g,加热微沸15分钟,搅匀,加水至规定量,搅匀,滤过,灌封,即得。
以下通过试验阐述该中药组合物的功效。
实验例1  对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
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按体重平均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阳性对照安定组和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6、和12g生药/kg组。每日除空白组给予等容积的常水外,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给药组分别口服给予不同浓度的药物,连续5天。阳性对照组于第五天给药一次,剂量为1mg/kg。末次给药45分钟后,腹腔注射60mg/kg戊巴比妥钠,以翻正反射消失作为入睡指标,至翻正反射恢复为睡眠时间。
表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
  组别   剂量   动物数(只)   睡眠时间(s)
  空白   ---   10   50.2±12.1
  阳性对照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1mg/kg3g生药/kg6g生药/kg12g生药/kg   10101010   89.9±20.5**52.2±18.978.1±17.1*85.4±18.1**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p<0.01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和12g生药/kg组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
实验例2  对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的影响
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阳性对照复方酸枣仁胶囊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6、和12g生药/kg组。每日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药物,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复方酸枣仁胶囊15g生药/kg,空白组给予等容积的常水,连续给药5天。末次给药30min后,将小鼠置小动物测定仪中,使其适应3min后,记录5min内活动次数。结果见表2。
      表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的影响
  组别   剂量(g生药/kg)   动物数(只)   自主活动次数
  空白阳性对照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153612   1010101010   862.7±67.4663.2±58.6**808.4±78.1727.1±59.1*610.3±66.4**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p<0.01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和12g生药/kg组能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实验例3  对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
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灵芝口服液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6、和12g生药/kg组。每日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药物,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复方酸枣仁胶囊12g生药/kg,空白组给予等容积的常水,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30nin后,将鼠尾负重3g回形针。放入水槽中,水深25cm。水温25-30℃计算动物自落水开始至鼻孔沉入水中10秒,不能浮出水面的时间。作为小鼠游泳时间指标,结果见表3
      表3.本发明中药细合物对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
  组别   剂量(g生药/kg)   动物数   游泳时间(s)
  空白阳性对照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123612   1010101010   25.7±3.236.2±2.8*28.4±4.133.1±2.1*38.3±2.4**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p<0.01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和12g生药/kg组能显著增加小鼠游泳时间,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扶正固本,滋补强壮之功效。
实验例4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影响
取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17-21g,雌雄各半,称重后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灵芝口服液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6、和12g生药/kg组。每日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药物,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复方酸枣仁胶囊12g生药/kg,空白组给予等容积的常水,给药20分钟后将小鼠放入到事先装有15g钠石灰和一圆型滤纸的250ml广口瓶内,瓶口涂凡士林,拧紧瓶盖,立即记时,以放入小鼠至瓶内盖紧瓶盖至小鼠停止呼吸为小鼠的耐缺氧时间,结果见表4。
       表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
  组别   剂量(g生药/kg)   动物数   游泳时间(s)
  空白阳性对照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123612   1010101010   41.24±10.2658.44±8.22*48.88±10.4558.21±8.66*62.51±9.87*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和12g生药/kg组能明显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具有扶正固本,抗应激作用。

Claims (10)

1、一种镇静安神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是按重量配比的下列原料制成:灵芝12-18份、黄芪6-14份、刺五加30-5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是按重量配比的下列原料制成:灵芝14-16份、黄芪8-12份、刺五加36-44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取以上药材,粉碎,加水煎煮1-3次,每次1-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
(2)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为60-70%,调pH值为6.5-7.0,静置24-48h;
(3)滤过,滤液再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为75-80%,静置12-36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02-1.10的浸膏,制备成或加入适当的辅料制成医药学上可以接受的剂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得浸膏在70℃时的相对密度为1.15-1.18。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静置时间为36h,步骤(3)中静置时间为24h。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得浸膏在70℃时的相对密度为1.05-1.08。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得浸膏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试验,与黄芪甲苷对照品及刺五加和灵芝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且本品每1g浸膏中含黄芪甲苷为0.15-0.60mg。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口服液、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口服液每1ml含黄芪甲苷0.01-0.10mg,片剂每1片含黄芪甲苷0.05-0.50mg,胶囊剂每1粒含黄芪甲苷0.05-0.50mg,颗粒剂每1g含黄芪甲苷0.05-0.30mg。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心脾两虚所致的心悸失眠、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药物中的应用。
CNB2006100115903A 2006-03-29 2006-03-29 一种镇静安神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050017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15903A CN100500171C (zh) 2006-03-29 2006-03-29 一种镇静安神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15903A CN100500171C (zh) 2006-03-29 2006-03-29 一种镇静安神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7373A true CN1857373A (zh) 2006-11-08
CN100500171C CN100500171C (zh) 2009-06-17

Family

ID=37296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115903A Active CN100500171C (zh) 2006-03-29 2006-03-29 一种镇静安神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00171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3813A (zh) * 2009-08-28 2011-12-28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黄芪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过敏性紫癜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8434152A (zh) * 2018-03-26 2018-08-24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改善睡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3813A (zh) * 2009-08-28 2011-12-28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黄芪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过敏性紫癜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2293813B (zh) * 2009-08-28 2012-11-07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黄芪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过敏性紫癜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8434152A (zh) * 2018-03-26 2018-08-24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改善睡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00171C (zh) 2009-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40166A (zh) 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1007071A (zh) 治疗急、慢性肠、胃炎及细菌性痢疾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
CN1840162A (zh) 复方栀姜豉总提取物及其制剂和用途
CN102389496B (zh)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00171C (zh) 一种镇静安神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250989A (zh) 一种用于抗疲劳的阿胶小肽组合物
CN1872204A (zh) 治疗神经衰弱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质量检测方法
CN1369306A (zh) 化橘红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0493522C (zh) 一种苦参素和多糖的药物组合物
CN101422522B (zh) 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887330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293903C (zh) 一种止喘灵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28827B (zh) 一种活血祛瘀、降血脂的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94948C (zh) 一种益气健脾滋补肝肾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87324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190282B (zh)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无糖复方中药制剂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CN1817360A (zh) 一种治疗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26947B (zh) 一种改善睡眠、降血糖的刺五加叶玉竹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640439A (zh) 一种口含片剂的制备方法
CN110664905A (zh) 一种用于祛风散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58013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918C (zh) 珠子参有效成份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494894A (zh) 一种具有降低血糖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551404C (zh) 利水消肿药物组合物的制备与检测方法和用途
CN102579842B (zh) 一种治疗抽动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HEILONGJIANG ZBD PHARMACEUT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ZHENBAOD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HELONGJIANG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58400 Hulin Red Star Street, Heilongjiang, No. 72

Patentee after: Heilongjiang ZBD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158400 Hulin Red Star Street, Heilongjiang, No. 72

Patentee before: Helongjiang Zhenbaodao Pharmaceutical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