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825444A - 信息的记录装置及再现装置、信息的记录方法及再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的记录装置及再现装置、信息的记录方法及再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5444A
CN1825444A CNA2005101318968A CN200510131896A CN1825444A CN 1825444 A CN1825444 A CN 1825444A CN A2005101318968 A CNA2005101318968 A CN A2005101318968A CN 200510131896 A CN200510131896 A CN 200510131896A CN 1825444 A CN1825444 A CN 1825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light picker
information
optical disc
tracking e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318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80465C (zh
Inventor
今川制时
西村孝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825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5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046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046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05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Landscapes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再现光盘的光盘再现装置和光盘记录装置,具有:光拾取器部,向光盘照射激光;光拾取器驱动部,使光拾取器相对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马达部,旋转光盘,如果发出轨道跳跃命令,光拾取器驱动部,在向光盘照射的激光通过光盘的表示地址的地址信息记录部之后,以与光盘的旋转速度对应的定时,使光拾取器部相对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信息的记录装置及再现装置、信息的记录方法及再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再现装置以及信息记录方法和信息再现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改善的轨道跳跃性能的光盘的记录装置和再现装置以及记录方法和再现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经提出了一种轨道跳跃控制装置,存储信息记录介质中发生轨道跳跃异常的扫描器(scanner)的扫描位置,在存储的扫描器的扫描位置不重复轨道跳跃的定时输出轨道跳跃指令。例如,参照特开平05-205287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与盘的旋转速度对应的定时开始轨道跳跃,另外,不进行修正轨道跳跃的控制所使用的跟踪误差信号。为此,在光盘的高速旋转时,轨道跳跃的控制具有很大的问题。
即,在光盘装置中,使用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向邻近轨道移动光点的轨道跳跃。如图1所示那样,跟踪误差信号的波形与光点的轨道间的移动匹配而变化,而在轨道跳跃的控制中,光点通过轨道的边界的定时(零交叉定时(zero-cross timing))是特别重要的。这是因为,在零交叉定时1将加速电压切换为减速电压,在零交叉定时2结束减速电压的施加,切换为通常的反馈控制,实现了轨道跳跃。
但是,DVD-RAM盘中具有不能正确地检测零交叉定时的情况。这是因为,在DVD-RAM盘中,表示盘的地址信息的PID(Physical ID)设置为物理的孔,如果在轨道跳跃动作中,光点通过PID,跟踪误差信号就变化为疑似信号,就不能把握光点和轨道的正确位置关系。特别是担心如下:如图2所示那样,如果在零交叉定时通过PID,就误认为电压和控制的切换定时,轨道跳跃失败,进而光盘的再现动作或记录动作失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能够控制开始定时使得在光点刚通过PID后就开始轨道跳跃动作,在直到通过下一个PID期间结束轨道跳跃动作,但是,如果提高记录速度或者再现速度,既使在刚通过PID后立即开始轨道跳跃动作,也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不能在到通过下一个PID期间结束轨道跳跃动作。这是因为,轨道跳跃所需要的时间是大约200μs到300μs左右,而PID通过后直到通过下一个PID的时间,在3倍速是大约500μs,在5倍速是大约300μs,利用超过5倍速的记录速度、再现速度,在轨道跳跃中就必然通过PID。即,具有这种担心:如图2所示那样,跟踪误差信号变化为疑似信号,就不能把握光点和轨道的正确位置关系,最终轨道跳跃失败,进而光盘的再现动作或记录动作失败。
发明内容
这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从光盘再现信息的光盘再现装置,具有:光拾取器部,向所述光盘照射激光;光拾取器驱动部,使所述光拾取器部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马达部,旋转所述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拾取器驱动部,在向所述光盘照射的激光通过所述光盘的表示地址的地址信息记录部之后,以与所述光盘的旋转速度对应的定时,使所述光拾取器部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从光盘再现信息的光盘再现装置,具有:光拾取器部,向所述光盘照射激光;信号生成部,从所述光拾取器部的输出,生成表示所述光拾取器部和所述光盘的轨道的半径方向的相对位置的跟踪误差信号;信号修正部,修正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光拾取器驱动部,使所述光拾取器部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激光向所述光盘的表示地址的地址信息记录部照射时,所述信号修正部修正所述跟踪误差信号,所述光拾取器驱动部,使用所述修正后的跟踪误差信号,使所述光拾取器部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根据参照附图的下面的本发明的
实施例之记载可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光盘的轨道跳跃动作的图。
图2是说明DVD-RAM盘的轨道跳跃动作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4A、4B是说明DVD-RAM盘的构造的图。
图5是存储轨道跳跃的定时的表。
图6是轨道跳跃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A、7B、7C是说明轨道跳跃开始定时检测部的动作的图。
图8A-8D分别是表示跟踪误差信号和PID的关系的图。
图9是说明跟踪误差信号修正部的动作的图。
图10是将图9的波形放大时间轴来显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来说明,对同样的部件赋予同样的参考符号。
1.本实施例的概要:
首先,说明本实施例的概要。象上述那样,如果提高DVD-RAM的记录速度、再现速度,就不能避免在轨道跳跃中通过PID部,所以担心:轨道跳跃失败,进而再现动作或记录动作失败。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下面的方法来解决该问题:
(1)控制轨道跳跃的定时,使得通过PID部的定时不与跟踪误差信号的零交叉点重复。
(2)修正通过PID时的跟踪误差信号。
2.光盘装置的构成:
下面,使用图3来说明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构成。在图3中,1是盘,2是包含物镜的光拾取器,3是跟踪致动器,将物镜沿着光盘半径方向移动,4是光检测器,5是跟踪误差信号生成部(信号生成部),生成光盘轨道和物镜的跟踪方向的误差信号,6是跟踪控制信号生成部,该跟踪控制信号控制跟踪致动器使得光点位于光盘轨道上,7是PID检测部,8是生成轨道摆动(wobble)信号的摆动信号生成部,9是线速度检测部,检测光点沿着轨道移动的线速度,10是轨道跳跃开始定时检测部,检测轨道跳跃的开始定时,11是跟踪误差信号修正部(信号修正部),修正PID期间的跟踪误差信号,12是轨道跳跃控制部,13是开关部,14是跟踪致动器驱动部,驱动跟踪致动器,15是主轴马达,旋转盘,16是频率发生部,发生与主轴马达的旋转速度对应的信号,17是马达控制部,控制主轴马达使得以规定角速度旋转,18是系统控制器。存储部19将与光盘的线速度(例如,5倍速、8倍速、12倍速、16倍速…)对应的轨道跳跃的定时(例如,从PID开始的摆动数N5个、N8个、N12个、N16个…)作为表存储。
信息写入部30和信息再现部31与一般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相同,无需详细说明。
跟踪误差信号生成部5、PID检测部7、摆动信号生成部8配置在模拟IC的内部。另外,跟踪控制信号生成部6、线速度检测部9、跟踪开始定时检测部10、跟踪误差信号修正部11、轨道跳跃控制部12配置在数字信号处理部(DSP)的内部,它们可以是硬件、软件中的任何一种。
下面,说明各个模块的动作概要和各个模块间的关系。
光盘1是DVD-RAM盘,光盘装置能够再现和记录光盘1。图4表示了DVD-RAM盘的构造。如图4A所示那样,在DVD-RAM盘上沿着光盘半径方向设置区(zone),另外,在各个区沿着光盘圆周方向设置扇段(sector),在每个扇段(sector)中设置表示地址信息的PID。如图4B所示那样,PID部交互地配置在轨道的边界。
光拾取器2包含物镜,在再现时,照射用于从盘1读出数据的激光,在记录时,照射用于向盘1写入数据的激光。光拾取器2和光检测器4构成信息读出部,读出记录在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光盘上的信息。
跟踪致动器3沿着光盘半径方向移动光拾取器2的物镜。光检测器4将来自光盘1的激光的反射光变换为电信号,将变换后的信号发送给跟踪误差信号生成部5。跟踪误差信号生成部5根据送来的信号生成跟踪误差信号,生成的跟踪误差信号发送给跟踪控制信号生成部6、PID检测部7、摆动信号生成部8和跟踪误差信号修正部11。跟踪控制信号生成部6基于送来的信号,生成跟踪控制信号,将生成的跟踪控制信号发送给开关部13。
PID检测部7基于送来的信号检测轨道上的PID,将表示通过PID的PID信号发送给轨道跳跃开始定时检测部10和跟踪误差信号修正部11。
摆动信号生成部8基于送来的信号,生成摆动信号,将生成的信号发送给线速度检测部9和轨道跳跃开始定时检测部10。系统控制器18将光盘旋转指示信息和地址信息发送给线速度检测部9,将光盘旋转指示信息发送给马达控制部17。这里,光盘旋转指示信息是指示主轴马达15的旋转速度的信息,地址信息是关于表示盘上的位置的地址的信息。
线速度检测部9从送来的信号检测摆动周期,将检测出的摆动周期变换为线速度信息,将生成的线速度信息发送给轨道跳跃开始定时检测部10。在没有正确地检测摆动的情况下,根据从系统控制器18送来的信息计算大概的线速度,将计算出的线速度信息发送给轨道跳跃开始定时检测部10。另外,也可以直接检测主轴马达15的旋转速度,来检测线速度。此外,也能够计测通过PID后直到下一个PID的期间来检测线速度。在利用这些方法不能正确地检测摆动的情况下,也能够计算线速度。在采用最后的方法的情况下,轨道跳跃的动作时间为1扇段(sector)长,作为轨道跳跃的控制性能,可得到同等的效果。而且,线速度的检测中,在角速度下随着盘的半径位置不同而再现速度、记录速度改变,所以需要对应于记录位置、再现位置检测正确的速度。
轨道跳跃开始定时检测部10,根据从PID检测部7发送的信号、从摆动信号生成部8发送的信号、从线速度检测部9发送的信息,计算轨道跳跃的开始定时作为摆动计数值,将计算出的轨道跳跃开始信号发送给轨道跳跃控制部12。在没有正确地检测摆动的情况下,根据从PID检测部7发送的信号、和从线速度检测部9发送的信息,计算轨道跳跃开始定时作为PID通过后的经过时间,将计算出的轨道跳跃开始信号发送给轨道跳跃控制部12。关于轨道跳跃的开始定时的检测的细节,在后面描述。
跟踪误差信号修正部11,根据从跟踪误差信号生成部5发送的信号、和从PID检测部7发送的信号,修正PID期间中的跟踪误差信号,将修正后的跟踪误差修正信号发送给轨道跳跃控制部12。关于跟踪误差信号的修正的细节,在后面描述。
轨道跳跃控制部12,根据从轨道跳跃开始定时检测部10和跟踪误差信号修正部11发送的信号,在规定的定时输出轨道跳跃驱动信号,同时,将轨道跳跃的开始、结束信号发送给开关部13。
开关部13基于轨道跳跃控制部12的输出,将跟踪控制信号生成部6的输出或者轨道跳跃控制部12的输出向跟踪致动器驱动部14发送。在进行通常的再现动作、记录动作的情况下,将开关设置在A侧,输出控制跟踪致动器的信号,使得光点位于盘轨道上。另外,在进行轨道跳跃动作的情况下,将开关设置在B侧,输出控制跟踪致动器的信号,使得在规定的定时进行轨道跳跃。
跟踪致动器驱动部14,基于从开关部13发送的信号,驱动跟踪致动器3。跟踪致动器3和跟踪致动器驱动部14构成信息读出驱动部。主轴马达15驱动盘1,基于来自马达控制部17的信号,以规定的旋转速度来旋转盘。频率发生部16检测主轴马达15的旋转信息,将检测出的信息发送给马达控制部17。马达控制部17根据送来的信息控制主轴马达15,使得盘1以规定的旋转速度旋转。
存储部19存储与旋转速度对应的跳跃定时。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将检测出的摆动周期、旋转速度、跳跃定时存储为表。例如,在检测出的摆动周期是AHz~BHz时,旋转速度是5倍速以下,这种情况下的合适的跳跃定时存储为从PID开始的N5个摆动数的定时。
这样的存储与旋转速度对应的跳跃定时,是为了将向致动器3施加的加速电压切换为减速电压的零交叉定时1、结束减速电压施加并切换为通常的反馈控制的零交叉定时2,设定得不与PID期间重复。即,对应于旋转速度来控制轨道跳跃的定时,使得PID部的通过定时不与零交叉点重复,使得避免轨道跳跃的失败。
3.轨道跳跃的开始定时的检测:
下面,使用图7A-7C、图8A-8D来说明轨道跳跃开始定时检测部10的动作的细节。
图7A表示了DVD-RAM盘的构造,图7B表示了线速度为5倍速的跟踪误差信号和PID的关系,图7C表示了线速度为12倍速的跟踪误差信号与PID的关系。
如图7B所示,在线速度是5倍速以下的情况下,在刚通过PID后开始轨道跳跃,能够在直到下一个PID期间结束轨道跳跃。但是,如图7C所示,在线速度超过5倍速的情况下(例如,12倍速),不能在直到下一个PID期间结束轨道跳跃,就通过了PID部。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控制使得零交叉定时不与PID通过定时重复。
图8A-8D分别表示了线速度是5倍速、8倍速、12倍速、16倍速的情况下轨道跳跃时的跟踪误差信号与PID的关系。N5、N8、N12、N16是与图5的表所存储的各个线速度对应的跳跃定时(从PID开始的摆动数)。即,轨道跳跃开始定时检测部10,在从PID检测部7发送PID检测信号之后,进行来自摆动生成部8的信号的摆动的计数、来自线速度检测部9的信号的线速度检测、来自存储部19的与线速度对应的跳跃定时的读出的处理,来决定最合适的轨道跳跃的开始定时。
首先,说明图8A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线速度是5倍速,如果在PID刚通过后就开始轨道跳跃,就能够在直到下一个PID之间结束轨道跳跃,所以,就在PID刚通过后的跳跃定时来开始轨道跳跃。即,优选,这种情况下从PID开始的摆动数N5是0、1或2。
下面,说明图8B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线速度是8倍速,既使在PID刚通过后就开始轨道跳跃,由于线速度快,就不能在直到通过下一个PID期间结束轨道跳跃。这里,在刚通过PID之后停止开始轨道跳跃,在从PID开始的摆动数N8个开始轨道跳跃。在该定时开始轨道跳跃的情况下,将加速电压切换为减速电压的零交叉定时1、结束减速电压施加并切换为通常的反馈控制的零交叉定时2,不与PID通过定时重复,能够防止轨道跳跃的失败。即,如图8B所示,既使跟踪误差信号变化为疑似信号,也没有零交叉,所以能够防止定时的误检测。
图8C、图8D的情况也与图8B的情况相同,在零交叉定时1、零交叉定时2不与PID通过定时重复的跳跃定时(从PID开始的摆动数N12个、N16个),进行轨道跳跃。
通过象以上这样控制轨道跳跃的开始定时,既使跟踪误差信号变化为疑似信号,也能够防止定时的误检测,能够防止轨道跳跃的失败。
而且,这里,作为轨道跳跃的定时信息,例示了摆动数,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存储任何的位置信息、时间信息。例如,轨道跳跃的定时的检测能够利用计数摆动数,而在不能检测出摆动时,也能够利用PID通过后的时间来管理。这种情况下,在图5的表中,就存储PID通过后的时间,而不是PID通过后的摆动数。通过这样,既使在摆动的检测不能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正确地进行轨道跳跃。
另外,在这里,说明了分为线速度为5倍速以下、6倍速以上不到10倍速、10倍速以上不到14倍速、14倍速以上16倍速以下的4个阶段,将各个阶段合适的跳跃定时存储在存储部19的表中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5倍速以下、6倍速、7倍速、…、15倍速、16倍速这样的各个倍速的合适的跳跃定时存储在存储部19中。通过这样,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轨道跳跃。
另外,说明了直到线速度为16倍速的跳跃定时存储在表中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存储这以上的线速度例如18倍速、20倍速、24倍速…这样更高速的线速度的情况下的跳跃定时。通过这样,能够与更高速的记录、再现对应。
4.跟踪误差信号的修正:
下面,使用图9来说明跟踪误差信号修正部11的动作的细节。
图9是表示轨道跳跃中光点通过PID部分的情况下的跟踪误差信号和跟踪驱动信号的图。
PID通过中的跟踪误差信号,象实线表示那样,跟踪误差信号变为疑似信号,所以不能表示光点和轨道的实际位置关系。为此,具有了将加速电压切换为减速电压的零交叉定时1、结束减速电压施加,切换为通常反馈控制的零交叉定时2发生错误的担心。
这里,跟踪误差信号修正部11,在通过图示的PID部之后,检测保存通过下一个PID部前的规定期间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斜度,从PID期间检测出的斜度,来生成由虚线所示那样的跟踪误差信号的修正信号。参照图10来更详细地说明。
图10是用于说明插补(插值)信号的获得和跟踪误差信号的修正的图9的波形的时间轴放大图。首先,获得将要通过PID之前的跟踪信号的斜度,利用获得的斜度,生成由虚线表示的插补信号。通过利用该插补信号来插补实际PID期间的跟踪信号,来生成修正信号。作为修正信号的获得期间,优选,尽可能是即将通过PID之前。
具体地说,跟踪误差信号修正部11,以从线速度检测部9发送的线速度信息为基础,计算下一个PID的通过时间,在该时间的规定时间前计算跟踪误差信号的斜度,使用该斜度来生成修正信号,使用该修正信号来检测零交叉定时直到PID的通过结束。利用该修正信号暂时地生成疑似的跟踪误差信号,既使零交叉定时与PID通过的定时重复,也能够实现正确的轨道跳跃。
而且,在轨道跳跃中多次通过PID的情况下,计算通过次数的PID通过时间,产生修正信号。PID通过次数关于每个线速度预先存储在图5的表中,对各个PID计算PID通过时间。
这样,通过修正跟踪误差信号,能够不进行所述轨道跳跃的定时控制,实现稳定的轨道跳跃。此外,既使在进行所述轨道跳跃的定时控制的情况下,也可能具有由于盘的偏心、翘曲、变形、致动器的灵敏度偏差等导致轨道跳跃的定时偏离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本方法能够正确地轨道跳跃,能够实现更稳定的轨道跳跃。
而且,在跟踪误差信号的拐点附近不能生成正确的修正信号,但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拐点附近通过PID,所以在实用上没有问题。在跟踪误差信号在基准电压附近的定时、即零交叉定时通过PID的情况下,上述修正信号与实际光点的位置的误差小,所以,能够将加减速电压的切换和跳跃控制的结束的延迟降低到最小限度。
5.轨道跳跃的流程
下面,使用图6来说明本实施例的轨道跳跃动作的流程。而且,作为图6的流程的前提是:来自光拾取器2的激光照射到旋转的光盘1上,基于利用来自光盘的反射光生成的跟踪误差信号,利用激光(光点)扫描光盘上的信息轨道。
图6的动作流程在信息记录时再现时也能够适用。
(1)如果发出轨道跳跃命令,首先检测光盘1的线速度(S1)。线速度检测部9由从摆动生成部8发送的信号检测摆动周期,将摆动周期变换为线速度信息,由此,检测线速度。
(2)轨道跳跃根据发出的轨道跳跃命令分为半轨道跳跃或全轨道跳跃(S2)。半轨道跳跃是从盘的凸区向邻接的凹槽的轨道跳跃,全轨道跳跃是从盘的凸区开始隔着相邻的凹槽还向邻接的凸区的轨道跳跃。任何一种包含轨道跳跃的一个方式。分为2种轨道跳跃,是因为:在半轨道跳跃的情况下,横穿轨道的次数是1次,与此相对,在全轨道跳跃的情况下是2次,跟踪误差信号的波形不同,轨道跳跃的控制分别不同。
(3)计算全轨道跳跃、半轨道跳跃的各个定时(S3、S4),参照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图5的表,读出与光盘的线速度对应的合适的摆动数,由此,计算轨道跳跃的定时。在存储部19中存储全轨道跳跃、半轨道跳跃的各自的表,能够计算与之适应的轨道跳跃的定时。例如,在全轨道跳跃的情况下轨道跳跃期间长,所以避免PID通过的定时相应地受限制,但是在半轨道跳跃的情况下,轨道跳跃期间短,所以定时也相应地提高了自由度。为此,在半轨道跳跃的情况下,能够以更多的定时进行轨道跳跃。
(4)检测通过了PID吗?(S5)。PID的通过利用PID检测部7来检测,在没有检测到PID时(S5:否NO),不进行轨道跳跃而待机直到检测到PID。在检测到PID时(S5:是YES),开始PID通过后的摆动数的计数,转移到S6。
(5)判断是否通过了规定的摆动数、即计算出的规定摆动数(S6),在通过的摆动数不到规定值时(S6:否NO),进行待机直到摆动数达到规定值。在摆动数达到规定值时(S6:是YES),转移到S7。
(6)加速跟踪致动器,开始轨道跳跃(S7),具体地说,关闭跟踪控制系统的反馈控制之后,向跟踪致动器3施加规定的加速电压,使得光拾取器2的物镜向邻近轨道方向加速。
(7)在开始轨道跳跃之后,确认光点是否到达下一个PID部的位置(S8)。既使在零交叉定时和PID部通过不重复的定时开始轨道跳跃,也具有定时发生偏移或轨道跳跃的时间发生偏差的情况,所以优选在PID通过时修正跟踪误差信号。从检测的线速度计算从通过前面PID部开始直到到达下一个PID的时间,将前面的PID部设为基准,看是否经过该时间,通过这样,来判断是否到达PID部的位置。由于开始轨道跳跃后不能计数摆动,所以计算时间来判断是合适的。
在判断为光点到达下一个PID部的位置时(S8:是YES),转移到S9,进行跟踪误差信号的修正。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没有到达下一个PID部的位置时(S8:否NO),转移到S10。
(8)判断是否结束了光点通过PID部(S10)。在没有通过结束时(S10:否NO),继续随后的跳跃动作(S13)。在通过结束时,继续动作直到轨道跳跃完了(S11)。
而且,轨道跳跃的动作主要是跟踪致动器3的控制动作。在检测到跟踪误差信号恢复到基准值(零交叉定时1)时,将向跟踪致动器3施加的加速电压切换为减速电压,在检测到跟踪误差信号再次恢复到基准值(零交叉定时2)时,接通跟踪控制系统的反馈控制。
而且,这里,(1)控制轨道跳跃的定时使得通过PID部的定时不与跟踪误差信号的零交叉点重复的方法、(2)修正通过PID部时发生的误差信号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利用一个流程图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单独利用各个方法。即,可以仅使用(1)的方法来进行轨道跳跃,也可以仅使用(2)的方法来进行轨道跳跃。在单独使用(1)的方法、(2)的方法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更简化的处理来进行轨道跳跃,如果合用两者的方法,能够实现稳定性更高的轨道跳跃。
象以上说明的那样,对应光点的线速度,使得轨道跳跃的开始定时合适,由此能够避免跟踪误差信号的零交叉定时和PID通过期间一致。另外,通过修正跟踪误差信号,能够防止定时的错误检测。通过这样,能够正确地进行光拾取器的加速、减速的切换定时和反馈控制的开始定时,能够实现稳定的轨道跳跃动作,能够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以DVD-RAM盘为例子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够应用于其它种类的光盘(CD-R/RW、DVD-R/RW、BD等)、光磁盘(MO等)、磁盘(HD等),对于在轨道跳跃时无论由于何种原因跟踪误差信号变化为疑似信号等情况、不能掌握光点和轨道的正确位置关系这样的记录介质,能够适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主要以全轨道跳跃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在半轨道跳跃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同样的方法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以向邻近轨道的轨道跳跃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如果是轨道跳跃数个轨道(2、3个轨道)左右,也能够应用本实施例的方法。这种情况下,发生3次以上的零交叉,所以,按照使得计数加速、减速切换定时和反馈切换定时的零交叉不与PID重复的方式,存储表,就能够实现。
如果根据上述实施例,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
上述记载涉及实施例,但本发明能够在其宗旨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正,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白这一点的。

Claims (28)

1、一种光盘再现装置,从光盘再现信息,其特征在于,具有:
光拾取器部(2),向所述光盘照射激光;
光拾取器驱动部(3,14),使所述光拾取器部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和
马达部(15,17),旋转所述光盘,
所述光拾取器驱动部,在向所述光盘照射的激光通过所述光盘的表示地址的地址信息记录部(PID)之后,以与所述光盘的旋转速度对应的定时,使所述光拾取器部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存储部(19),存储关于与所述光盘的旋转速度对应的定时的定时信息,
所述光拾取器部,以存储在所述存储部的定时,使所述光拾取器部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地址信息存储部检测部(7),检测所述光盘的地址信息记录部;和
旋转速度检测部(9),检测所述光盘的旋转速度,
所述光拾取器驱动部,利用所述地址信息存储部检测部检测所述地址信息记录部,以与利用所述旋转速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旋转速度对应的定时,使所述光拾取器部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时是:表示与所述光盘轨道的半径方向的相对位置的跟踪误差信号变为规定基准值的定时,与所述激光通过所述光盘的地址信息记录部的定时不重复的定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变为规定的基准值的定时,是零交叉定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盘是DVD-RAM盘,另外,所述地址信息记录部包含PI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的移动,是作为向光盘的邻接轨道移动的轨道跳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跳跃包括:从光盘的凹槽向邻接的凸区的移动或从凸区向凹槽的移动的半轨道跳跃,或者,从光盘的凹槽向最接近的凹槽的移动或从凸区向最接近的凸区的移动的全轨道跳跃。
9、一种光盘再现装置,从光盘再现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拾取器部,向所述光盘照射激光;
信号生成部(5),由所述光拾取器部的输出,生成表示所述光拾取器部和所述光盘轨道的半径方向的相对位置的跟踪误差信号;
信号修正部(11),修正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和
光拾取器驱动部(3,14),使所述光拾取器部相对所述光盘半径方向移动,
所述信号修正部,在所述激光向所述光盘的指示地址的地址信息记录部照射时,修正所述跟踪误差信号,
所述光拾取器驱动部,使用所述修正的跟踪误差信号,使所述光拾取器部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盘是DVD-RAM盘,另外,所述地址信息记录部包含PID。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的移动,是作为向光盘的邻接轨道的移动的轨道跳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跳跃,包括从光盘的凹槽向邻接的凸区的移动或从凸区向凹槽的移动的半轨道跳跃,或者,从光盘的凹槽向最接近的凹槽的移动或从凸区向最接近的凸区的移动的全轨道跳跃。
13、一种光盘再现装置,从光盘再现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拾取器部,向所述光盘照射激光;
信号生成部,根据所述光拾取器部的输出,生成表示所述光拾取器部和所述光盘轨道的半径方向的相对位置的跟踪误差信号;
信号修正部,修正所述跟踪误差信号;
光拾取器驱动部,使所述光拾取器部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和
马达部,旋转所述光盘,
所述光拾取器驱动部,在向所述光盘照射的激光通过所述光盘的表示地址的地址信息记录部之后,以与所述光盘的旋转速度对应的定时,使所述光拾取器部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
所述信号修正部,在使所述光拾取器部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在所述激光向所述光盘的表示地址的地址信息记录部照射时,修正所述跟踪误差信号,
所述光拾取器驱动部,使用所述修正的跟踪误差信号,继续所述光拾取器部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的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盘是DVD-RAM盘,另外,所述地址信息记录部包含PID。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的移动,是为向光盘的邻接轨道的移动的轨道跳跃。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跳跃,包括:从光盘的凹槽向邻接的凸区的移动或从凸区向凹槽的移动的半轨道跳跃,或者,从光盘的凹槽向最接近的凹槽的移动或从凸区向最接近的凸区的移动的全轨道跳跃。
17、一种光盘记录装置,向光盘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拾取器部,向所述光盘照射激光;
光拾取器驱动部,使所述光拾取器部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和
马达部,旋转所述光盘,
所述光拾取器驱动部,在向所述光盘照射的激光通过所述光盘的表示地址的地址信息记录部之后,以与所述光盘的旋转速度对应的定时,使所述光拾取器部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
18、一种光盘记录装置,向光盘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具有:
光拾取器部,向所述光盘照射激光;
信号生成部,根据所述光拾取器部的输出,生成表示所述光拾取器部和所述光盘轨道的半径方向的相对位置的跟踪误差信号;
信号修正部,修正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和
光拾取器驱动部,使所述光拾取器部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
所述信号修正部,在所述激光向所述光盘的表示地址的地址信息记录部照射时,修正所述跟踪误差信号,
所述光拾取器驱动部,使用所述修正后的跟踪误差信号,使所述光拾取器部相对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
19、一种光盘再现装置,从光盘再现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跟踪致动器,驱动光拾取器的物镜;
跟踪误差信号生成部,生成表示所述物镜和所述光盘轨道的半径方向的相对位置的跟踪误差信号;
PID检测部,检测包含所述光盘的物理地址信息的PID;
线速度检测部(9),检测所述激光沿着所述光盘的轨道移动的速度;
轨道跳跃控制部(12),控制所述跟踪致动器使得从所述光拾取器照射的激光向邻接的轨道移动;和
轨道跳跃开始定时检测部(10),基于从所述线速度检测部的输出和从所述PID检测部的输出,计算开始向所述邻接轨道的移动的定时,
所述轨道跳跃控制部,通过来自所述轨道跳跃开始定时检测部的信号,控制所述跟踪致动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摆动信号生成部(8),生成所述光盘轨道的摆动,
所述轨道跳跃开始定时检测部,基于来自所述线速度检测部、所述PID检测部和所述摆动信号生成部的输出,计算开始轨道跳跃的定时。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跳跃开始定时检测部,基于来自所述线速度检测部和所述PID检测部的输出,计算开始轨道跳跃的定时。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盘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跟踪误差信号修正部(11),基于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生成部和所述PID检测部的输出,使用PID部通过前的跟踪误差信号,修正所述激光通过所述PID部期间的跟踪误差信号。
23、一种信息再现装置,从圆盘状记录介质再现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读出部(2,4),读出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信息;
信息读出驱动部(3,14),将所述信息读出部相对所述记录介质的半径方向移动;和
记录介质旋转部(15,17,18),旋转所述记录介质,
所述信息读出部,在所述信息读出部相对所述记录介质的读出位置通过所述记录介质的表示地址的地址信息记录部之后,以与所述记录介质的旋转速度对应的定时,使所述信息读出部相对所述记录介质的半径方向移动。
24、一种信息再现装置,从圆盘状记录介质再现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读出部(2,4),读出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信息;
信号生成部(5),根据来自所述信息读出部的输出,生成表示所述信息读出部和所述记录介质轨道的半径方向的相对位置的信号;
信号修正部(11),修正所述生成后的信号;和
信息读出驱动部(3,14),使所述信息读出部相对所述记录介质的半径方向移动,
所述信号修正部,在所述信息读出部读出所述记录介质的表示地址的地址信息记录部时,修正所述生成后的信号,
所述信息读出驱动部,使用所述修正后的信号,使所述信息读出部相对所述记录介质的半径方向移动。
25、一种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信息再现方法,从具有包括多个地址信息存储部的信息轨道的光盘再现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将来自光拾取器部的激光向旋转的所述光盘照射;
基于由来自所述光盘的反射光生成的跟踪误差信号,由所述激光扫描信息轨道;
响应轨道跳跃命令的发出,检测所述光盘的线速度(S1);
基于所述轨道跳跃命令和所述线速度,获得轨道跳跃的定时(S2、S3、S4);
检测所述激光是否通过了地址信息存储部(S5);
如果检测到通过,就由跟踪致动器驱动所述光拾取器,以所述定时进行轨道跳跃(S6、S7)。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信息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步骤(S8),在执行轨道跳跃后,判断所述激光是否到达下一个地址信息存储部;如果到达的情况下,
步骤(S9),修正所述激光通过轨道边界的零交叉点的跟踪误差信号。
27、一种光盘记录装置的信息记录方法,向具有包括多个地址信息存储部的信息轨道的光盘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将来自光拾取器部的激光向旋转的所述光盘照射;
基于由来自所述光盘的反射光生成的跟踪误差信号,由所述激光扫描信息轨道;
响应轨道跳跃命令的发出,检测所述光盘的线速度(S1);
基于所述轨道跳跃命令和所述线速度,获得轨道跳跃的定时(S2、S3、S4);
检测所述激光是否通过了地址信息存储部(S5);
如果检测到通过,就由跟踪致动器驱动所述光拾取器,以所述定时进行轨道跳跃(S6、S7)。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步骤(S8),在执行轨道跳跃后,判断所述激光是否到达下一个地址信息存储部;如果到达的情况下,
步骤(S9),修正所述激光通过轨道边界的零交叉点的跟踪误差信号。
CNB2005101318968A 2004-12-15 2005-12-15 信息的记录装置及再现装置、信息的记录方法及再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046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62184 2004-12-15
JP2004362184A JP2006172581A (ja) 2004-12-15 2004-12-15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再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5444A true CN1825444A (zh) 2006-08-30
CN100380465C CN100380465C (zh) 2008-04-09

Family

ID=36583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3189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0465C (zh) 2004-12-15 2005-12-15 信息的记录装置及再现装置、信息的记录方法及再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26466A1 (zh)
JP (1) JP2006172581A (zh)
CN (1) CN100380465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0876A (zh) * 2011-08-08 2013-02-13 先锋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光盘驱动装置及其光头跳跃控制方法与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18924A1 (en) * 2006-02-08 2007-08-15 Sony DADC Austria AG Optical disc
WO2007125666A1 (ja) * 2006-03-31 2007-1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トラックジャンピング走査制御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12069241A (ja) * 2012-01-06 2012-04-05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79035A (ja) * 1990-07-20 1992-03-12 Pioneer Electron Corp トラッキングサーボ装置
JP3250244B2 (ja) * 1992-01-23 2002-01-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トラックジャンプ制御装置
JP3091876B2 (ja) * 1996-08-30 2000-09-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及びドライブ装置
JP3753517B2 (ja) * 1997-10-20 2006-03-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ドライブ装置
KR100300998B1 (ko) * 1998-04-17 2001-09-06 윤종용 랜드/그루브 절환 신호 발생방법 및 장치
JP3552158B2 (ja) * 1999-04-08 2004-08-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記憶装置
US6314066B1 (en) * 1999-07-21 2001-11-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ck jump i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DE10064050A1 (de) * 2000-12-21 2002-07-04 Thomson Brandt Gmbh Verfahren zu Positionssteuerung bei optischen Datenträgern mit Adressinformationen
KR20040009359A (ko) * 2002-07-23 2004-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헤더 구간 신호 검출 방법과 그 회로, 이 신호를 이용한서보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20050157603A1 (en) * 2004-01-19 2005-07-21 Chih-Yuan Tse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seek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in a header-included land/groove optical disc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0876A (zh) * 2011-08-08 2013-02-13 先锋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光盘驱动装置及其光头跳跃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2930876B (zh) * 2011-08-08 2016-06-29 先锋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光盘驱动装置及其光头跳跃控制方法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172581A (ja) 2006-06-29
US20060126466A1 (en) 2006-06-15
CN100380465C (zh) 2008-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48C (zh) 光盘装置访问方法和使用这种方法的装置
CN1320545C (zh) 光记录装置、光再现装置、记录介质记录方法及记录介质再现方法
CN1332447A (zh) 光盘及光盘驱动装置
CN1169126C (zh) 光盘再现装置和方法
CN1679092A (zh) 光学存储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22989C (zh) 信息录放装置
CN1825444A (zh) 信息的记录装置及再现装置、信息的记录方法及再现方法
CN1096070C (zh) 光盘再生装置及光盘再生方法
CN1933001A (zh)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及其数据再现方法,以及其光盘
WO1989007823A1 (en) Photomagnetic recording method
TWI238395B (en) Disc recording apparatus
CN1312548A (zh) 伺服控制装置、伺服控制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CN1667715A (zh) 盘驱动器中的层间搜索方法
CN1209754C (zh) 光盘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942959A (zh) 用于光学数据驱动器的断电设备
TW200405287A (en) Disc drive device and address detection method
CN100347761C (zh) 光盘装置
JPH04181547A (ja) データ再生装置と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CN1132911A (zh) 用于光磁盘的伺服控制方法和装置
JP4491407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5066203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955981B2 (ja) 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US7940618B2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optical disc type, data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dium using the same
JP3953987B2 (ja) 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H02185728A (ja)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09

Termination date: 201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