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0490A - 通信系统、呼叫连接服务器、终端装置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呼叫连接服务器、终端装置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20490A CN1820490A CNA2003801104116A CN200380110411A CN1820490A CN 1820490 A CN1820490 A CN 1820490A CN A2003801104116 A CNA2003801104116 A CN A2003801104116A CN 200380110411 A CN200380110411 A CN 200380110411A CN 1820490 A CN1820490 A CN 18204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terminal device
- unit
- identifier
- u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229—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e. services related to one subscriber independent of his terminal and/or location
- H04M3/42263—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e. services related to one subscriber independent of his terminal and/or location where the same subscriber uses different terminals, i.e. nomadis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0—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geographic position or 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具有终端装置及呼叫连接服务器。终端装置是由配备了执行呼叫连接处理的软件的个人计算机(70u)、及连接于个人计算机(70u)且执行音频带信号的数字编码等的专用电话终端(60u)构成。呼叫连接服务器是由:执行针对个人计算机(70u)的呼叫连接等的SIP服务器(11);使与IP电话服务的用户相关的信息或电话号码和连接目的地地址(IP地址)相关联地存储的数据库服务器(12);以及根据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12)的信息执行与IP电话服务相关的呼叫连接的呼叫代理(13)构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提供声音通信服务的通信系统等,特别涉及用于将IP电话方式中的呼叫连接到规定的连接目的地的通信系统、呼叫连接服务器、终端装置、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开始提供具有与现有的加入电话(加入電話)服务(POTS)同等功能的IP电话服务。
这样的IP电话服务中,为了提供IP电话服务的用户和加入电话服务等的用户间的通信,而将IP电话服务的网络和加入电话服务的网络互相连接。因此,在用户使用两种服务时,例如,可将在IP电话服务中分配的电话号码的呼叫转发到在加入电话服务中分配的电话号码。
另外,在IP电话服务中,用户可以在可转发IP分组的网络(IP网络)上的任意位置连接具有用于使用IP电话服务的功能的终端装置(IP电话终端)、或配备该功能的个人计算机,并进行通信。
然而,有以下的问题,即,为了将呼叫连接到连接于该网络的任意位置的终端装置等,用户必须利用例如根据IETF RFC2543规定的SIP(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的重定向模式,预先变更存储于IP网络中执行呼叫连接的呼叫连接服务器里的终端装置的IP地址等信息。另外,一般而言,该信息的变更通过用户ID及密码才可获得许可,但是,用户ID及密码有容易被非法取得的问题。
此外,还有如下所示的问题,即,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呼叫转发,用户在每次连接终端装置时,必须经由Web网站等将转发目的地的信息变更为呼叫连接服务器参照的数据库。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呼叫连接服务器、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该通信系统、呼叫连接服务器、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是从终端装置自动发送识别该终端装置的信息、及表示该网络上的位置的信息,并根据该发送的信息变更呼叫连接服务器的信息,从而将针对规定电话号码的呼叫连接到该终端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特征是具有终端装置、及根据与规定电话号码相关联的连接目的地地址将针对规定电话号码的呼叫连接到终端装置的呼叫连接服务器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终端装置具有向呼叫连接服务器发送连接到可与呼叫连接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网络时识别终端装置的终端标识符、及确定终端装置连接的网络上位置的终端位置地址的登录信息发送部,呼叫连接服务器则具有:利用相关联的方式存储规定电话号码、连接对象地址、以及终端标识符的存储部;接收终端标识符及终端位置地址的登录信息接收部;根据接收到的终端标识符、及存储于存储部的终端标识符执行终端装置认证的认证部;在认证部对终端装置执行认证后,使接收到的终端位置地址、及终端标识符关联并对应存储于存储部的规定电话号码,并且将终端位置地址设定成优先于连接目的地地址的优先连接目的地的优先连接目的地设定部;以及设定优先连接目的地时,根据终端位置地址将呼叫连接到终端装置的呼叫连接部。
根据该特征,因为根据由终端装置发送的终端位置地址将针对规定电话号码的呼叫连接到终端装置,所以用户可以利用终端装置回应该针对规定电话号码的呼叫。
根据该特征,因为由终端装置发送的终端位置地址将自动设定成优先于连接目的地地址的优先连接目的地,所以用户无需以手动方式变更连接目的地地址。
根据该特征,因为是根据终端装置发送的终端标识符、及存储于存储部的终端标识符来认证所述终端装置,所以无需使用用户ID及密码即可判定是否对该终端装置提供服务。
本发明的第2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特征中,呼叫连接服务器还具有检测终端装置从网络脱离的检测部,检测部检测到终端装置从网络脱离时,优先连接目的地设定部解除优先连接目的地的设定。
根据该特征,因为检测部检测到终端装置从网络脱离时解除优先连接对象的设定,所以呼叫连接服务器在终端装置从网络脱离时,可根据预先存储于存储部的连接目的地地址连接针对规定电话号码的呼叫。
本发明的第3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特征中,存储部还使识别利用规定电话号码的用户的用户标识符、及对应用户标识符的密码和规定电话号码相关联地存储,登录信息发送部还将用户标识符及密码发送到呼叫连接服务器,登录信息接收部则还接收用户标识符及密码,认证部则根据接收到的终端标识符、用户标识符、以及密码执行终端装置的认证。
根据该特征,因为在由终端装置发送的终端标识符的基础上,根据用户标识符及密码执行终端装置的认证,从而可提高针对非法服务的利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第4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特征中,终端装置还具有存储只由登录信息发送部读出的终端标识符的终端标识符存储部,登录信息发送部将从终端标识符存储部读出的终端标识符发送到呼叫连接服务器。
根据该特征,因为终端装置还具有只能读出终端标识符的终端标识符存储部,且登录信息发送部发送从终端标识符存储部读出的终端标识符,所以可防止用户等变更终端标识符,从而可提高针对非法服务的利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第5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3特征中,终端装置还具有存储用户标识符及密码的用户信息存储部,登录信息发送部将终端标识符、以及存储于用户信息存储部的用户标识符及密码发送到呼叫连接服务器。
根据该特征,因为终端装置还具有存储用户标识符及密码的用户信息存储部,且登录信息发送部发送终端标识符、以及存储于用户信息存储部的用户标识符及密码,从而可避免用户在每次连接时都必须输入用户标识符及密码。
本发明的第6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特征中,终端装置包括:可连接到网络的自营基站装置;具有登录信息发送部、并且可经由与一般无线基站或所述自营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连接到网络的移动终端装置,利用和移动终端装置及一般无线基站间的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通信协议相同的通信协议,移动终端装置可与自营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
根据该特征,由移动终端装置可对一般无线基站、及自营基站装置的两者以相同通信协定执行对网络的存取,用户在操作时,无需考虑与哪一个的基站进行通信。
本发明的第7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6特征中,移动终端装置及自营基站装置具有利用上述通信协议的无线通信用的第1通信接口、近距离通信用的第2通信接口、以及根据用户的操作来切换所述第1通信接口及所述第2通信接口的切换单元。
根据该特征,在使用上可分为根据与一般无线基站相同的通信协定的无线通信、及无线LAN等近距离无线通信,从而可配合通信环境来执行操作。
本发明的第8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7特征中,自营基站装置具有可装卸于计算机的适配器部、及针对移动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用通信天线部。
根据该特征,通过携带自营基站装置,即使是例如海外等一般无线基站的电波无法到达的场所,也只要有可连接到网络的个人计算机,则可以构筑自营的PHS天线站,通过与平常相同的操作即可利用本系统。
本发明的第9特征是,根据和规定电话号码相关联的连接目的地地址将针对规定电话号码的呼叫连接到终端装置的呼叫连接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使规定电话号码、连接目的地地址、以及终端标识符关联地存储的存储部;终端装置连接到可与呼叫连接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网络时,从终端装置接收识别终端装置的终端标识符、及确定终端装置连接的网络上的位置的终端位置地址的登录信息接收部;根据接收到的终端标识符、及存储于存储部的终端标识符执行终端装置的认证的认证部;通过认证部执行终端装置的认证后,将接收到的终端位置地址及终端标识符关联并对应存储于存储部的规定电话号码,并且将终端位置地址设定成优先于连接目的地地址的优先连接目的地的优先连接目的地设定部;以及设定优先连接目的地时,根据终端位置地址将呼叫连接到终端装置的呼叫连接部。
本发明的第10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9特征中,还具有检测终端装置从网络脱离的检测部,优先连接目的地设定部在检测部检测到终端装置从网络脱离时,解除优先连接目的地的设定。
本发明的第11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9特征中,存储部还使识别利用规定电话号码的用户的用户标识符及对应用户标识符的密码和规定电话号码相关联地存储,登录信息接收部还从终端装置接收用户标识符及密码,认证部则根据接收到的终端标识符、用户标识符、以及密码执行终端装置的认证。
本发明的第12特征是,根据呼叫连接服务器,并通过和规定电话号码相关联的连接目的地地址来连接针对规定电话号码的呼叫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呼叫连接服务器,从终端装置接收识别终端装置的终端标识符、及确定可与终端装置连接的呼叫连接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网络的位置的终端位置地址,使接收到的终端位置地址与确定电话号码互相对应,并将终端位置地址设定成优先于连接目的地地址的优先连接地址,且终端装置具有连接到网络时可将终端标识符及终端位置地址发送到呼叫连接服务器的登录信息发送部。
本发明的第13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2特征中,终端装置还具有存储只由登录信息发送部读出的终端标识符的终端标识符存储部,登录信息发送部将从终端标识符存储部读出的终端标识符发送到呼叫连接服务器。
本发明的第14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2特征中,在呼叫连接服务器,是根据所述终端标识符、识别利用所述规定电话号码的用户的用户标识符及所述用户标识符来认证所述终端装置,终端装置还具有存储用户标识符及密码的用户信息存储部,登录信息发送部则将终端标识符、以及存储于用户信息存储部的用户标识符及密码发送到呼叫连接服务器。
本发明的第15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2特征中,终端装置包括可连接到网络的自营基站装置;及具有登录信息发送部,并且可经由一般无线基站或自营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连接到网络的移动终端装置,利用与移动终端装置及一般无线基站间的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通信协议相同的通信协议,移动终端装置可与自营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
本发明的第16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5特征中,移动终端装置及所述自营基站装置具有利用上述通信协议的无线通信用的第1通信接口、近距离通信用的第2通信接口、以及根据用户的操作来切换第1通信接口及第2通信接口的切换单元。
本发明的第17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5特征中,自营基站装置具有可装卸于计算机的适配器部、及针对移动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用通信天线部。
本发明的第18特征是利用终端装置、及根据与规定电话号码相关联的连接目的地地址将针对规定电话号码的呼叫连接到终端装置的呼叫连接服务器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呼叫连接服务器使规定电话号码、连接目的地地址、以及终端标识符关联地存储,具有:终端装置连接到可与呼叫连接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网络时,呼叫连接服务器从终端装置接收识别终端装置的终端标识符、及确定终端装置连接的网络上的位置的终端位置地址的步骤(A);呼叫连接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终端标识符、及存储的终端标识符执行终端装置的认证的步骤(B);在步骤(B)中执行终端装置的认证后,呼叫连接服务器使接收到的终端位置地址、及存储的与终端标识符相关联的规定电话号码互相对应,并且将终端位置地址设定成优先于连接目的地地址设定的步骤(C);以及设定优先连接目的地时,呼叫连接服务器根据终端位置地址将呼叫连接到终端装置的步骤(D)。
本发明的第19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8特征中,呼叫连接服务器还具有:检测终端装置从网络脱离的步骤(E);及在步骤(E)中检测到终端装置从网络脱离时,服务器解除在步骤(C)中设定的优先连接目的地的步骤(F)。
本发明的第20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8特征中,还使识别利用规定电话号码的用户的用户标识符、及对应用户标识符的密码和规定电话号码关联地存储,步骤(A)中,呼叫连接服务器还从呼叫连接服务器接收用户标识符及密码,步骤(B)中,呼叫连接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终端标识符、用户标识符、以及密码执行终端装置的认证。
本发明的第21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8特征中,步骤(A)中,呼叫连接服务器从终端装置接收存储于终端装置的内部且只能读出的终端标识符。
本发明的第22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20特征中,步骤(A)中,呼叫连接服务器从终端装置接收存储于终端装置的内部的用户标识符及密码。
本发明的第23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8特征中,终端装置是由可连接到网络的自营基站装置、及具有登录信息发送部的同时可经由一般无线基站或自营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连接到所述网络的移动终端装置所构成,步骤(A)中,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利用针对所述一般无线基站的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通信协议相同的通信协议,确立与所述自营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并连接到所述网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含第1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的功能块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呼叫连接服务器的功能块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数据库的构成例的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的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连接于网络时的数据库的内容的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的功能块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包含第2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连接于网络时的数据库的内容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含有第1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
参照附图,针对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含有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IP电话服务的网络概略构成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是由配备执行呼叫的连接处理的软件的个人计算机70u、及连接于个人计算机70u且执行音频带信号的数位编码等的专用电话终端60u所构成。另外,也可利用配备执行呼叫的连接处理的软件的个人数位助理(PDA)取代个人计算机70u。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也可根据执行呼叫的连接处理、及音频带信号的数位编码等的专用终端适配器80u提供和个人计算机70u相同的功能。
专用终端适配器80u的特征是其大小为CD外套程度,因为小型且质轻而容易携带。此外,与个人计算机70u相比,专用终端适配器80u因为无需软件的起动及操作,所以不使用个人计算机等的用户也可利用相同的服务。此外,以下是以个人计算机70u为例来进行说明。
个人计算机70u可连接到作为以转发IP分组并提供用于IP电话服务的网络的IP网络1的任意位置。
另外,IP网络1连接利用VoIP(Voice over IP)技术收发IP分组的IP电话终端21u、26。IP电话终端21u是设置于用户U的自宅的用户住宅20,分配的电话号码为[050-xxxx-],分配的IP地址为[x.x.x.x]。另外,IP电话终端26是设置于其他用户的自宅的用户住宅25,分配的电话号码[050-yyyy-],分配的IP地址为[y.y.y.y]。另外,也可使用执行音频带信号及IP分组的变更的VoIP网关、及收发音频带信号的一般电话终端(模拟电话终端)来取代IP电话终端。
本实施方式中,IP网络1是经由执行确定信号变更的网关1G连接至提供回线交换方式的电话服务的PSTN 2。PSTN 2连接发送及接收音频带信号的一般电话终端31。一般电话终端31设置于用户U的办公室30,分配的电话号码为[03-xxxx-]。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IP网络1是经由网关1G连接到提供移动电话服务的移动电话网络3。移动电话网络3经由无线基站3B连接移动电话终端51u、52。移动电话终端51u是用户U利用的移动电话终端,分配的电话号码为[090-xxxx-]。另外,移动电话终端52是设置IP电话终端26的用户住宅25的用户利用的移动电话终端,分配的电话号码为[090-yyyy-]。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呼叫连接服务器是由SIP服务器11、数据库服务器12、以及呼叫代理(call agent)13所构成。
SIP服务器11执行针对个人计算机70u的呼叫连接等。另外,SIP服务器11在专用电话终端60u经由个人计算机70u连接到IP网络1时,取得IP地址等呼叫连接上的必要信息,并发送到数据库服务器12。
数据库服务器12使与IP电话服务的用户相关的信息、电话号码、以及连接目的地地址(IP地址)相关联地存储。
呼叫代理13根据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12的信息执行呼叫连接。另外,针对经由个人计算机70u连接于IP网络1的专用电话终端60u的呼叫时,呼叫代理13可对SIP服务器11发送呼叫连接上必要的IP地址等信息。另外,SIP服务器11、数据库服务器12、以及呼叫代理13分别提供的功能也可以由一体的硬件来实现。
(本发明的意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动作概要)
其次,对上述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动作概要进行说明。
例如,用户住宅25的用户利用IP电话终端26针对设置于用户住宅20的用户U所利用的IP电话终端21u进行呼叫时,首先,呼叫代理13从IP电话终端26接收针对IP电话终端21u分配的电话号码[050-xxxx-]及IP地址[y.y.y.y]。其次,呼叫代理13根据接收到的电话号码[050-xxxx-]参照数据库服务器12。
这里,数据库服务器12中存储例如图4的电话号码表125a所示的信息。呼叫代理13根据电话号码表125a的“分配电话号码”所示的[050-xxxx-],取得“连接目的地位址(优先顺序1)”所示的IP地址[x.x.x.x]。呼叫代理13根据从数据库服务器12取得的IP地址[x.x.x.x]、及从IP电话终端26接收到的IP地址[y.y.y.y],连接IP电话终端26及IP电话终端21u。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库服务器12可存储转发针对规定电话号码的呼叫的转发目的地的电话号码。例如电话号码表125a中,分配电话号码[050-xxxx-]中除了作为上述“连接目的地地址(优先顺序1)”存储的IP地址[x.x.x.x]以外还作为“连接目的地地址(优先顺序2)”、存储用户U在办公室30使用的一般电话终端31的电话号码[03-xxxx-]。此外,分配电话号码[050-xxxx-]中作为“连接目的地地址(优先顺序3)”、存储用户U使用的移动电话终端51u的电话号码[090-xxxx-]。
用户U可经由网络等,将一般电话终端31的电话号码及移动电话终端51u的电话号码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12。
呼叫代理13在数据库服务器12存储多个连接目的地地址时,可根据连接目的地地址的优先顺序连接针对分配电话号码([050-xxxx-])的呼叫。
例如,呼叫代理13根据储存成“连接目的地地址(优先顺序1)”的IP地址[x.x.x.x]呼叫IP电话终端21u,但是当IP电话终端21u在规定时间内未回应呼叫代理13的呼叫时,可中止对IP电话终端21u的呼叫,并根据储存成“连接目的地地址(优先顺序2)”的电话号码[03-xxxx-],呼叫一般电话终端31。另外,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12中的多个“连接目的地地址”的优先顺序,通过用户U还将规定信息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12中,可根据一天的时隙(時間带)来变更。
可根据数据库服务器12及呼叫代理13做上述的动作,对应用户U的存在场所,可将针对用户U使用的电话号码[050-xxxx-]的呼叫连接到规定电话终端。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用户U经由个人计算机70u将专用电话终端60u连接到IP网络1时,分配给个人计算机70uIP地址经由SIP服务器11被设定成存储于上述数据库服务器12的“连接目的地地址”。另外,具体的“连接地址”变更的步骤如后面所述。
因此,用户U例如在出差目的地等,经由个人计算机70u通过将专用电话终端60u连接到IP网络1,无需变更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12的“连接目的地地址”,即可利用个人计算机70u及专用电话终端60u对针对电话号码[050-xxxx-]的呼叫进行回应。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是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动作,因此用户U无需执行“连接目的地地址”等的变更操作,即可分别使用分配同一电话号码[05-xxxx-]的IP电话终端21u及专用电话终端60u的2台电话终端。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的构成)
其次,参照图2,针对本实施方式的专用电话终端60u、及个人计算机70u的功能块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专用电话终端60u具有输入键部61、显示部62、声音信号输出输入部63、信号处理部64、终端ID存储部65、以及终端IF部66。
输入键部61输入电话号码等数字及规定文字。通过输入键部61输入的数字及文字数据发送到信号处理部64。
显示部62显示通过输入键部61输入的数据内容及发送源的电话号码等,连结于信号处理部64。
声音信号输出输入部63在具有麦克风及喇叭的同时,还可以在与信号处理部64之间收发音频带信号。
信号处理部64执行在与声音信号输出输入部63之间收发的音频带信号、及根据规定规格的数字信号的变更。另外,信号处理部64连接于输入键部61及显示部62,收发电话号码等数据。
信号处理部64可根据例如ITU-TG.729a/b基准的编码译码器等实现。此外,信号处理部64在执行数字化声音信号及电话号码等数据、以及IP分组的变更的同时,还可以在终端IF部66之间的收发IP分组。
终端ID存储部65标识符可将分配给专用电话终端60u的终端ID(终端标识符)存储为只能由个人计算机70u读出。
这里,所谓分配给专用电话终端60u的终端ID是专用电话终端60u固有的标识符。本实施方式中,是利用具有[Uxxxx-xxxx]的构成的序号,在专用电话终端60u中分配为[U1234-5678]。另外,使该终端ID和用户U利用的电话号码[050-xxxx-]相关联地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12。另外,终端ID也可以利用分配给专用电话终端60u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来取代具有[Uxxxx-xxxx]构成的序号。
另外,该序号为了不能以IP电话服务的非法利用为目的而重写内容,而写入FLASH等。因此,难以变更该序号,并可提高针对IP电话服务的非法利用的安全性。
终端IF部66具有连接到个人计算机70u的接口。例如,终端IF部66可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或IEEE802.11等基准的无线LAN等来实现。
个人计算机70u具有终端IF部71、用户信息存储部72、登录信息发送部73、连接处理部74、以及网络IF部75。
终端IF部71具有连接到专用电话终端60u的接口。例如,终端IF部71可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或IEEE 802.11等基准的无线LAN来实现。
用户信息存储部72存储识别用户U的用户ID(用户标识符)、及对应该用户ID的密码。本实施方式中,存储用户U的用户ID[user_a]、及对应该用户ID的密码。另外,用户ID及密码是以和用户U利用的电话号码[050-xxxx-]相关联的方式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12。
专用电话终端60u经由个人计算机70u连接到IP网络1时,因为自动将存储于用户信息存储部72的用户ID及密码和终端ID等一起发送到SIP服务器11,所以用户U无需每次连接时都输入用户ID等信息。
登录信息发送部73在可以与SIP服务器11进行通信的IP网络1中经由个人计算机70u连接专用电话终端60u时,向SIP服务器11发送识别专用电话终端60u的终端ID、及确定连接个人计算机70u的IP网络1的位置的终端位置地址,即,向SIP服务器11发送确定个人计算机70u连接到IP网络1的位置的IP地址[x’.x’.x’.x’]。
另外,登陆信息发送部73也可还向SIP服务器11发送用户U的用户ID及密码。此外,除了终端ID及IP地址以外,是否还发送用户ID及密码,则可根据应确保的安全等级来决定。
连接处理部74经由网络IF部75,与SIP服务器11进行通信。具体地,连接处理部74根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将上述终端ID[U1234-5678]、IP地址[x’.x’.x’.x]、用户ID[user_a]、以及密码发送到SIP服务器11。此外,连接处理部74在发送的IP地址[x’.x’.x’.x]登陆于数据库服务器12时,从SIP服务器11接收表示该IP地址的登陆有效期间的信息(SIP标头的“expires”参数)。连接处理部74根据接收到的表示该IP地址的登陆有效期间过期之前,再度向SIP服务器11发送IP地址、用户ID、以及密码,再度将该IP地址登陆到数据库服务器12。
另外,连接处理部74根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执行针对SIP服务器11及专用电话终端60u的呼叫连接,即,执行针对用户U利用的电话号码[050-xxxx-]的呼叫连接。此外,连接处理部74定期确认专用电话终端60u是否经由终端IF部71连接于个人计算机70u。专用电话终端60u从终端IF部71脱离时,连接处理部74通知SIP服务器11。
网络IF部75具有可连接到IP网络1的接口。例如,网络IF部75可通过IEEE802.3u基准的100BASE-TX等LAN接口实现。另外,在IP网络1及个人计算机70u的连接上,也可对应与IP网络1连接的存取回线的状况,使用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调制解调器等。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呼叫连接服务器的构成)
其次,参照图3,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呼叫连接服务器的功能块结构进行说明,即,对于SIP服务器11、数据库服务器12、以及呼叫代理13的功能块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SIP服务器11具有网络IF部111、登陆信息接收部112、通信部113、呼叫连接部114、以及终端连接检测部115。
网络IF部111具有以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12、呼叫代理13、以及IP网络1为目的的接口。网络IF部111可通过100BASE-TX或1000BASE-TX等LAN接口实现。
登陆信息接收部112接收专用电话终端60u的终端ID[U1234-5678]、及代表连接个人计算机70u的IP网络1的位置的IP地址[x’.x’.x’.x’]。
另外,登录信息接收部112除了终端ID[U1234-5678]及IP地址[x’.x’.x’.x’]以外,还可以接收用户ID[user_a]及密码。此外,登录信息接收部112向数据库服务器12发送接收到的终端ID[U1234-5678]、IP地址[x’.x’.x’.x’]、用户ID[user_a]、以及密码。
通信部113根据SIP在与个人计算机70u间进行通信。
具体地,通信部113利用SIP规定的“REGISTER”信息等,从个人计算机70u或专用电话终端60u接收IP地址[x’.x’.x’.x’]、终端ID[U1234-5678]、用户ID[user_a]、以及密码。另外,通信部113在IP地址[x’,x’,x’,x’]登录于数据库服务器12时,向个人计算机70u发送含有表示该IP地址的登录有效期间的信息的回应。本实施方式中,通信部113可通过SIP标头的“expires”参数任意分配IP地址[x’.x’.x’.x’]的登录有效期间。
呼叫连接部114根据来自呼叫代理13的通知,将针对用户U利用的电话号码[050-xxxx-]的呼叫连接到个人计算机70u。
终端连接检测部115从连接于IP网络1的个人计算机70u检测出专用电话终端60u从IP网络1脱离,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检测部。
具体地,终端连接检测部115在通过通信部113向个人计算机70u发送的IP地址[x’.x’.x’.x’]的登录有效期间过期但没有来自个人计算机70u的再登录时,对呼叫连接部114指示专用电话终端60u的呼叫。专用电话终端60u在规定时间内对来自呼叫连接部114的呼叫没有回应时,终端连接检测部115判定个人计算机70u已从IP网络1脱离。
此外,终端连接检测部115在判定专用电话终端60u未连接时,对数据库服务器12发出专用电话终端60u已从IP网络1脱离的通知。
如图3所示,数据库服务器12具有网络IF部121、用户IF部122、认证部123、设定更新部124、以及存储部125。
此处,首先参照图4,对于存储部125的构成进行说明。存储部125使用户利用的电话号码([050-xxxx-]等)、连接目的地地址、以及终端标识符相关联地存储。另外,存储部125使识别利用[050-xxxx-]等电话号码的用户的用户ID([user_a]等)及对应于该用户ID的密码还与[050-xxxx-]等电话号码关联地存储。具体地,存储部125是由电话号码表125a、及终端ID表125b所构成。
电话号码表125a是由“分配电话号码”、“用户ID”、“密码”、“连接目的地地址(优先顺序1~5)”、以及表示该连接目的地地址已分配给个人计算机70u地“LF”(Location Free)所构成。
终端ID表125b的“分配电话号码”及“终端ID”为相关联,“分配电话号码”对应于电话号码表125a的“分配电话号码”。
接下来,参照图3,针对构成数据库服务器12的其他方块功能进行说明。
网络IF部121具有以连接至SIP服务器11及呼叫代理13为目的地的接口。网络IF部121可通过100BASE-TX或1000BASE-TX等LAN接口实现。
用户IF部122提供以供用户U登录针对用户U利用的电话号码[050-xxxx-]的呼叫转发目的地等为目的的接口。例如,用户IF部122可通过连接于互联网的web服务器来实现。用户IF部122经由设定更新部124将从用户U取得的电话号码等信息存储于存储部125。
认证部123根据通过SIP服务器11接收到的终端ID[U1234-5678]、及存储于存储部125(终端ID表125b)的专用电话终端60u的终端ID执行专用电话终端60u的认证。
另外,认证部123也可根据通过SIP服务器11接收到的终端ID[U1234-5678]、用户ID[user_a]、以及对应于用户ID[user_a]的密码,来确认存储于存储部125(电话号码表125a)的用户ID[User_a]及密码,由此来执行专用电话终端60u的认证。
设定更新部124在认证部123执行专用电话终端60u的认证后,将使通过SIP服务器11接收到的IP地址[x’.x’.x’.x’]、及与同样通过SIP服务器11接收到的终端ID[U1234-5678]相关联并与存储于存储部125(电话号码表125a)的电话号码[050-xxxx-]互相对应起来,并且还将IP地址[x’.x’.x’.x’]设定成优先于存储在存储部125(电话号码表125a)的“连接目的地地址”的优先连接目的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优先连接目的地送设定部。
这里,图6表示设定更新部124执行上述处理后的存储部125(电话号码表125a)的内容。如上所述,在和电话号码[050-xxxx-]相关联的“连接目的地地址(优先顺序1)”中存储分配给个人计算机70u的IP地址[x’.x’.x’.x’],并且表示分配给个人计算机70u的IP地址“LF”将存储于[1]。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到上述的处理结束为止被存储于“连接目的地地址(优先顺序1)”的IP电话终端21u的IP地址[x’,x’,x’,x’],将存储到“连接目的地地址(优先顺序2)”。另外,电话号码[03-xxxx-]及[090-xxxx-]的优先顺序也同样被降低。
此外,设定更新部124在通过SIP服务器11的终端连接检测部115检测到专用电话终端60u从IP网络1脱离时,解除优先连接目的地的设定,即,解除IP地址[x’.x’.x’.x’]。具体地,终端连接检测部115通知专用电话终端60u已从IP网络1脱离时,设定更新部124使与电话号码[050-xxxx-]相关的存储部125(电话号码表125a)的内容恢复成图4所示的状态。
通过SIP服务器11及数据库服务器12执行上述动作,在专用电话终端60u从IP网络1脱离时,可根据预先存储于存储部125的“连接目的地地址”的信息连接针对电话号码[050-xxxx-]的呼叫。另外,也可在每次专用电话终端60u从IP网络1脱离时消除IP地址[x’.x’.x’.x’],若考虑再度以相同IP地址连接,则也可例如在一定期间内将其存储到存储部125的规定区域。
另外,设定更新部124可将从由用户IF部122发送的用户U取得的电话号码等信息等的内容存储于存储部125(电话号码表125a)。
如3所示,呼叫代理13具有网络IF部131、呼叫连接部132、以及GW信息存储部133。
网络IF部131具有以连接到SIP服务器11、数据库服务器12、以及IP网络1为目的的接口。网络IF部131可通过100BASE-TX或1000BASE-TX等LAN接口来实现。
呼叫连接部132在数据库服务器12的电话号码表125a设定优先连接目的地时,即,设定IP地址[x’.x’.x’.x’]时,根据IP地址[x’.x’.x’.x’]将针对电话号码[050-xxxx-]的呼叫连接到专用电话终端60u。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由SIP服务器11的呼叫连接部114及呼叫连接部132构成呼叫连接部。
具体地,呼叫连接部132在接收到针对电话号码[050-xxxx-]的呼叫时,根据电话号码[050-xxxx-]参照存储于电话号码表125a的内容。这里,和电话号码[050-xxxx-]相关联的“连接目的地地址(优先顺序1)”的“LF”表示[1]时,呼叫连接部132将存储于电话号码表125a的IP地址[x’.x’.x’.x’]、及该呼叫的发送源的IP地址发送到SIP服务器11。
另外,呼叫连接部132在电话号码表125a的“连接目的地地址”存储经由网关1G必须连接的电话号码时,即,存储[03-xxxx-]或[090-xxxx-]等时,根据存储于GW信息存储部133的各网关1G的IP地址,将该呼叫连接到网关1G。
GW信息存储部133使IP网络1、连接PSTN 2或移动电话网络3的网关1G的IP地址、以及经由该网关连接的电话号码相关联地存储。例如,本实施方式中,使连接到PSTN 2的网关1G的IP地址、及[03]开头的电话号码相关联地存储。
(利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5,对于利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将专用电话终端60u连接到连接于IP网络1的个人计算机70u时,个人计算机70u利用SIP的“REGISTER”信息将分配给个人计算机70u的IP地址[x’.x’.x’.x’]发送到SIP服务器11(S10)。接收到“REGISTER”信息的SIP服务器11将根据MD5等的演算发送挑战值(challenge value)(S20)。
接收到挑战值的个人计算机70u根据用户ID[user_a],对应于用户ID的密码、以及存储于专用电话终端60u的终端ID[U1234-5678],将由MD5等的演算所得出的计算值发送到SIP服务器11(S30)。
其次,SIP服务器11将从个人计算机70u接收到的用户ID[user_a]、密码、终端ID[U1234-5678]、以及IP地址[x’.x’.x’.x’]发送到数据库服务器12(S40)。
数据库服务器12将根据从SIP服务器11接收到的信息、及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12的信息,执行专用电话终端60u的认证,并且将“连接目的地地址(优先顺序1)”变更为IP地址[x’.x’.x’.x’](S50)。
其次,数据库服务器12通知SIP服务器11已执行专用电话终端60u的认证且已更新“连接目的地地址(优先顺序1)”的内容(S60)。
SIP服务器11根据来自数据库服务器12的通知,通知个人计算机70u已完成登录(S70)。另外,SIP服务器11根据SIP标头的“expires”参数,包含IP地址[x’.x’.x’.x’]的登录有效期间进行通知。
通过完成上述处理,与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12的电话号码[050-xxxx-]相关的信息变更成图6所示的内容。
其次,还参照图5,对于以专用电话终端60u为对象的呼叫的连接处理进行说明。
例如,IP电话终端26执行针对电话号码[050-xxxx-]的呼叫时,呼叫代理13从IP电话终端26接收该电话号码及IP电话终端26的IP地址[y.y.y.y](S80)。其次,呼叫代理13根据接收到的电话号码[050-xxxx-]参照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12的内容(S90)。这里,呼叫代理13取得和电话号码[050-xxxx-]相关联的IP地址[x’.x’.x’.x’]的同时,还根据图6所示的“LF”存储[1]来辨识分配给个人计算机70uIP地址(S100)。
因此,呼叫代理13将IP地址[x’.x’.x’.x’]、及IP电话终端26的IP地址[y.y.y.y]发送到SIP服务器11(S110)。
SIP服务器11根据从呼叫代理13接收到的信息,将来自IP电话终端26的呼叫连接到专用电话终端60u(S120)。之后,在IP电话终端26及专用电话终端60u之间开始通信(S130)。
接下来,对于从连接到IP网络1的个人计算机70u脱离时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步骤S70中向个人计算机70u通知的IP地址[x’.x’.x’.x’]的登录有效期间已过期,个人计算机70u也未执行该IP地址的再登录时,SIP服务器11仍呼叫连接于个人计算机70u的专用电话终端60u(S140)。
专用电话终端60u在规定时间内未回应步骤S140的呼叫时,SIP服务器11判定成个人计算机70u已从IP网络1脱离(S150)。
此外,只有专用电话终端60u从个人计算机70u脱离时,个人计算机70u也可根据SIP向SIP服务器11发出专用电话终端60u已被脱离的通知。
SIP服务器11根据步骤S150的判定结果、或来自个人计算机70u的表示专用电话终端60u已被脱离的通知,向数据库服务器12发出专用电话终端60u或个人计算机70u已被脱离的通知(S160)。
数据库服务器12根据来自SIP服务器11的该通知,解除针对电话号码[050-xxxx-]的呼叫的优先连接目的地,即,解除电话号码[050-xxxx-]及IP地址[x’.x’.x’.x’]的相关联(S170)。
通过完成步骤S170的处理,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12的信息变更成图4所示的内容。
(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因为是根据由专用电话终端60u发送的IP地址[x’.x’.x’.x’]将针对用户U的电话号码[050-xxxx-]的呼叫连接到专用电话终端60u,所以用户U可利用专用电话终端60u回应针对电话号码[050-xxxx-]的呼叫。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由个人计算机70u发送的IP地址[x’.x’.x’.x’]被自动设定成优先于预先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12的连接目的地地址的优先连接目的地,所以用户U无需以手动方式变更连接目的地地址。即,用户U无需执行“连接目的地地址”等的变更操作,即可分别使用分配相同电话号码[050-xxxx-]的IP电话终端21u及专用电话终端60u的2台电话终端。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根据从专用电话终端60u发送的终端ID、及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12的终端ID执行专用电话终端60u的认证,所以不使用用户U的用户ID及密码即可判定可否提供针对专用电话终端60u的服务。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在检测到专用电话终端60u通过SIP服务器11从个人计算机70u脱离、或个人计算机70u从IP网络1脱离时,解除优先连接目的地的设定,所以呼叫代理13在专用电话终端60u或个人计算机70u从IP网络1脱离时,可根据预先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12的连接目的地地址连接针对电话号码[050-xxxx-]的呼叫。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除了从专用电话终端60u发送的终端ID以外,还可以利用用户ID及密码执行专用电话终端60u的认证,所以可提高针对非法服务的利用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专用电话终端60u还具有只可读出终端ID的终端ID存储部65,且登录信息发送部73发送从终端ID存储部65读出的终端ID,所以可防止用户等变更终端ID,从而可提高针对非法服务的利用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个人计算机70u还具有存储用户ID及密码的用户信息存储部72,且登录信息发送部73发送终端ID、以及存储于用户信息存储部72的用户ID及密码,所以用户U无需在每次连接时都输入用户ID及密码。
(第2实施方式)
其次,参照附图,对于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终端装置是由经由一般无线基站3B或自营基站装置100u的无线通信连接到IP网络1的移动终端装置90u、及可连接到IP网络1的自营基站装置100u所构成。
移动终端装置90u可由用户U携带且可执行移动通信,在分配电话号码[070-xxxx-]的同时,还分配IP地址[x’.x’.x’.x’]。该移动终端装置90u可针对无线基站3B使用PHS方式的通信协议执行无线通信,且经由无线基站3B,可从移动电话网络3对IP网络1进行存取,通过VoIP技术可经由IP网络1进行IP电话。
另外,该移动终端装置90u利用作为与无线基站3B中所使用的通信协议相同的通信协议的PHS方式通信协议,可与自营基站装置100u进行无线通信,经由自营基站装置100u对IP网络1执行存取,也可经由IP网络1进行IP电话。此外,移动终端装置90u也可经由IEEE802.11等无线LAN连接到自营基站装置100u,也可经由该无线LAN进行IP电话。该PHS方式及无线LAN方式的连接可对应通信环境(电波状况等)而自动的、或根据用户的操作进行切换。
自营基地台装置100u是在上述专用终端适配器80u或IP电话终端21u附加PHS方式的自营基站单元或无线LAN功能,在可以利用连接于自营基站装置100u的电话机进行IP电话的同时,也可通过与移动终端装置90u的无线通信进行IP电话的装置。即,本实施方式中,自营基站装置100u在无线电波可到达的规定值域内,具有和上述无线基站3B相同的功能,因此,即使用户U在无线基站3B的电波无法到达的场所,也可经由自营基站装置100u执行PHS方式的通信。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自营基站装置100u具有PHS方式的无线通信及无线LAN的切换开关101a,可对应用户的需求任意执行PHS方式及无线LAN的切换。
此外,自营基站装置100u,如图8所示,将上述自营基站功能做为天线适配器形式,并将其插入个人计算机70u,由此即可与个人计算机70u的功能联动。具体地,是可装卸于计算机70u的卡槽或USB槽的适配器形式,是将针对移动终端装置90u的无线通信用的通信天线功能追加到个人计算机70u的形态。
接下来,参照图9,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装置90u及自营基站装置100u的功能块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移动终端装置90u具有输入键部91、显示部92、声音信号输出输入部93,信号处理部94、以及连接处理部99。
输入键部91输入电话号码等数字或规定文字。通过输入键部91输入的数字或文字数据发送到信号处理部94。显示部92显示由输入键部91输入的数据内容或发送源的电话号码等,连接于信号处理部94。声音信号输出输入部93在具有麦克风及喇叭的同时,还在与信号处理部94之间收发音频带信号。
信号处理部94在执行与声音信号输出输入部93之间收发的音频带信号、及根据规定规格的数字信号的变更的同时,还将经过变更的数字信号变更成IP分组的模组。另外,信号处理部94连接于输入键部91及显示部92,执行电话号码等数据的收发。此外,信号处理部94可通过例如ITU-TG.729a/b基准的编码译码器等来实现。此外,信号处理部94执行经过数字化的声音信号及电话号码等数据、以及IP分组的变更。
连接处理部99在经由PHS部97连接到直接无线基站3b时,执行与SIP服务器11的通信的模组。具体地,连接处理部104根据SIP(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将上述终端ID[U1234-5678]、IP地址[x’.x’.x’.x’]、用户ID[user_a]、以及密码发送到SIP服务器11。此外,连接处理部104在发送的IP地址[x’.x’.x’.x’]登录于数据库服务器12时,从SIP服务器11接收表示该IP地址的登录有效期间的信息(SIP标头的“expires”参数)。
另外,连接处理部99根据接收到的代表该IP地址的登录有效期间的信息,在登录有效期间过期前,再度向SIP服务器11发送IP地址、用户ID、以及密码,对数据库服务器12执行该IP地址的再登录。另外,连接处理部99在连接到直接无线基站3b时,根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执行SIP服务器11及移动终端装置90u的连接,即,执行SIP服务器11及针对用户U利用的电话号码[070-xxxx-]的呼叫的连接。
此外,移动终端装置90u具有登录信息发送部95a、用户信息存储部95b、以及终端ID存储部95c。
用户信息存储部95b存储识别用户U的用户ID(用户标识符)、及对应该用户ID的密码。本实施方式中,存储用户U的用户ID[user_a]、及对应此用户ID的密码。另外,用户ID及密码与用户U利用的电话号码[070-xxxx-]相关联地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12中。
移动终端装置90u连接到IP网络1时,因为存储于用户信息存储部95b的用户ID及密码,以及终端ID等将自动发送到SIP服务器11,所以用户无需在每次连接时输入用户ID等信息。
登录信息发送部95a在移动终端装置90u连接到可与SIP服务器11进行通信的IP网络1时,向SIP服务器11发送识别移动终端装置90u的终端ID、及确定IP网络1的位置的终端位置地址,即,确定移动终端装置90u连接于IP网络1的位置的IP地址[x’.x’.x’.x’]。
另外,登录信息发送部95a也可还将用户U的用户ID及密码发送到SIP服务器11。此外,除了终端ID及IP地址以外,是否还发送用户ID及密码,则可对应应确保的安全等级来决定。
终端ID存储部95c是以将分配给移动终端装置90u的终端ID(终端标识符)发送到登录信息发送部95a为目的的存储体。
这里,所谓分配给移动终端装置90u的终端ID是移动终端装置90u固有的标识符。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具有[Uxxxx-xxxx]的构成的序号,将[U1234-5678]分配给移动终端装置90u。另外,该终端ID是以和用户U利用的电话号码[070-xxxx-]相关联的方式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12。另外,终端ID,也可以利用分配给移动终端装置90u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来取代具有[Uxxxx-xxxx]的构成的序号。
另外,该序号为了不能以IP电话服务的非法利用为目的而重写内容,而写入FLASH等。因此,难以变更该序号,从而可提高针对IP电话服务的非法利用的安全性。
此外,移动终端装置90u具有作为利用PHS方式的通信协议执行无线通信的通信接口的PHS部97、及作为无线LAN等近距离通信用的通信接口的无线LAN部98、以及以切换PHS部97及无线LAN部98为目的的切换部96。
PHS部97是利用PHS方式的通信协议,在无线基站3B、及自营基站装置100u所具有的自营PHS部106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模组。无线LAN部98是通过IEEE802.11等基准的方式,在自营基站100u所具有的无线LAN部107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模组。切换部96是根据通过输入键部91的用户操作、或信号处理部94的接收电波强度的判定,选择性地将PHS部97及无线LAN部98连接到信号处理部94的切换开关。
另一方面,自营基站装置100u具有连接处理部104及网络IF部105。
连接处理部104是经由网络IF部105与SIP服务器11进行通信的模组。具体地,连接处理部104根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将上述终端ID[U1234-5678]、IP地址[x’.x’.x’.x’]、用户ID[user_a]、以及密码发送到SIP服务器11。此外,连接处理部104在发送的IP地址[x’.x’.x’.x’]登录于数据库服务器12时,从SIP服务器11接收表示该IP地址的登录有效期间的信息(SIP标头的“expires”参数)。另外,连接处理部104根据表示接收到的该IP地址的登录有效期间的信息,在登录有效期间过期前,再度将IP地址、用户ID、以及密码发送到SIP服务器11,对数据库服务器12执行该IP地址的再登录。
另外,连接处理部104是根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执行SIP服务器11及移动终端装置90u的连接,即,执行SIP服务器11及用户U利用的电话号码[070-xxxx-]的呼叫的连接。此外,连接处理部104定期确认移动终端装置90u是否连接于自营基站装置100u。移动终端装置90u从自营基站装置100u脱离时,连接处理部104将该旨意通知SIP服务器11。
网络IF部105具有可连接到IP网络1的接口。例如,网络IF部105可通过IEE 802.3u基准的100BASE-TX等LAN接口来实现。另外,IP网络1及自营基站装置100u的连接上,也可对应连接于IP网络1的存取回线的状况,而利用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调制解调器等。
此外,自营基站装置100u具有作为利用PHS方式的通信协议执行无线通信的通信接口的自营PHS部106、作为无线LAN等近距离通信用的通信接口的无线LAN部107、以及以切换自营PHS部106及无线LAN部107为目的的切换部108。
自营PHS部106是利用PHS方式的通信协议在移动终端装置90u所具有的PHS部97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模组。无线LAN部107是通过IEEE802.11等基准的方式在移动终端装置90u所具有的无线LAN部98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模组。切换部108是根据通过开关101a的用户操作、或自营PHS部106及无线LAN部107的接收电波强度的判定,选择性地将自营PHS部106及无线LAN部107连接到连接处理部104或网络IF部105的切换开关。
(通信系统的动作概要)
接下来,对于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动作概要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通信系统的动作的说明图。
例如,用户住宅25的用户利用IP电话终端26对设置于用户住宅20的用户U所利用的IP电话终端21u执行呼叫时,首先,呼叫代理13从IP电话终端26接收分配给IP电话终端21u的电话号码[050-xxxx-]及IP地址[y.y.y.y]。其次,呼叫代理13根据接收到的电话号码[050-xxxx-]参照数据库服务器12。
这里,数据库服务器12存储如图11的电话号码表125a所示的信息。呼叫代理13根据电话号码表125a的“分配电话号码”所示的[050-xxxx-],取得“连接目的地地址(优先顺序1)”所示的IP地址[x.x.x.x]。呼叫代理13根据从数据库服务器12取得的IP地址[x.x.x.x]、及从IP电话终端26接收到的IP地址[y.y.y.y],连接IP电话终端26及IP电话终端21u。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库服务器12可存储转发针对规定电话号码的呼叫的转发目的地的电话号码。例如,电话号码表125a中的分配电话号码[050-xxxx-],除了存储成上述“连接目的地地址(优先顺序1)”的IP地址[x.x.x.x]以外,作为“连接目的地地址(优先顺序4)”存储用户U携带的移动终端装置90u的电话号码[070-xxxx-]。
本实施方式中,此电话号码表125a是阶层构造,该分配电话号码[070-xxxx-]的下位表125c中,存储可与移动终端装置90u连接的自营基站装置100u的IP地址。例如,作为“连接目的地地址(优先顺序2)”存储设置于用户U的办公室30的自营基站装置100u的IP地址[x1.x1.x1.x1],作为“连接目的地地址(优先顺序3)”存储设置于用户U使用的个人计算机70u的自营基站装置100u的IP地址[x2.x2.x2.x2]。此外,用户U可经由互联网等将一般电话终端31的电话号码或移动电话终端51u的电话号码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12。
呼叫代理13在数据库服务器12存储多个连接目的地地址时,可根据连接目的地地址的优先顺序,连接针对分配电话号码[050-xxxx-]的呼叫。
例如,呼叫代理13根据存储成“连接目的地地址(优先顺序1)”的IP地址[x.x.x.x]呼叫IP电话终端21u,但是,IP电话终端21u在规定时间内未回应呼叫代理13的呼叫时,中止针对IP电话终端21u的呼叫,并根据存储成“连接目的地地址(优先顺序2)”的电话号码[03-xxxx-]执行一般电话终端31的呼叫。
此外,呼叫代理13在呼叫移动终端装置90u时,以直接PHS方式呼叫电话号码[070-xxxx-],在规定时间内未回应时,依序执行经由自营基站装置100u的IP地址的呼叫。另外,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12的多个“连接目的地地址”的优先顺序,也可以通过用户U还将规定信息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12,从而根据一天的时间带而变更。
通过数据库服务器12及呼叫代理13进行如上所述的动作,可对应用户U的存在位置,将针对用户U利用的电话号码[050-xxxx-]的呼叫连接到规定电话终端。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用户U经由自营基站装置100u将移动终端装置90u连接到IP网络1时,分配给该连接的自营基站装置100u的IP地址经由SIP服务器11设定成存储于上述数据库服务器12的“连接目的地地址”。
因此,用户U在例如出差目的地等,根据经由自营基站装置100u将移动终端装置90u连接到IP网络1,将无需自行变更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12的“连接目的地地址”,即可利用自营基站装置100u及移动终端装置90u回应针对电话号码[050-xxxx-]的呼叫。
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因为执行如上所述的动作,所以用户U无需执行“连接目的地地址”等的变更操作,即可实现分别使用分配相同电话号码[050-xxxx-]的IP电话终端21u及专用电话终端60u的2台电话终端。
尤其是,本实施方式中,因为通过自营基站装置100u,可在移动终端装置90u之间进行PHS方式的通信,所以用户可利用分配给移动终端装置90u的PHS电话号码使用IP电话。另外,如果自营基站装置100u为可装卸于个人计算机70u的天线适配器,通过携带该天线适配器,即使是在例如海外等无线基站3B的电波无法到达的场所,也只要有可连接到IP网络1的个人计算机,即可构筑自营的PHS天线站,通过和通常相同的操作即可使用PHS电话。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以上的说明所示,本发明可提供终端装置自动发送识别该终端装置的信息、及表示该网络上的位置的信息,根据该发送的信息变更呼叫连接服务器的信息,由此将针对规定电话号码的呼叫连接到该终端装置的通信系统、呼叫连接服务器、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laims (23)
1.一种通信系统,其具有:终端装置;以及根据与规定电话号码相关联的连接目的地地址,将所述针对规定电话号码的呼叫连接到所述终端装置的呼叫连接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具有登录信息发送部,该登录信息发送部在连接到可与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网络时,向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发送识别所述终端装置的终端标识符、和确定所述终端装置连接的所述网络上的位置的终端位置地址,
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具有:
存储部,其将所述规定电话号码、所述连接目的地地址、以及所述终端标识符相关联地存储;
登录信息接收部,其接收所述终端标识符和所述终端位置地址;
认证部,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标识符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终端标识符,认证所述终端装置;
优先连接目的地设定部,其在由所述认证部认证所述终端装置时,将接收到的所述终端位置地址、和与所述终端标识符相关联地存储于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规定电话号码相对应,并且将所述终端位置地址设定成优先于所述连接目的地地址的优先连接目的地;和
呼叫连接部,其在设定所述优先连接目的地时,根据所述终端位置地址将所述呼叫连接到所述终端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还具有检测所述终端装置从所述网络中脱离的检测部,
所述优先连接目的地设定部在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终端装置从所述网络脱离时,解除所设定的所述优先连接目的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还将识别使用所述规定电话号码的用户的用户标识符、对应所述用户标识符的密码和所述规定电话号码相关联地存储,
所述登录信息发送部还将所述用户标识符和所述密码发送到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
所述登录信息接收部还接收所述用户标识符和所述密码,
所述认证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标识符、所述用户标识符以及所述密码来认证所述终端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还具有终端标识符存储部,该终端标识符存储部存储只能通过所述登录信息发送部读出的所述终端标识符,
所述登录信息发送部将从所述终端标识符存储部读出的所述终端标识符发送到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还具有用户信息存储部,该用户信息存储部存储所述用户标识符和所述密码,
所述登录信息发送部将所述终端标识符、存储在所述用户信息存储部中的所述用户标识符以及所述密码发送到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包括:
自营基站装置,其与所述网络连接;和
移动终端装置,其具有所述登录信息发送部,并且通过与一般无线基站或所述自营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可以与所述网络连接,
利用与在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及所述一般无线基站间的无线通信中所使用的通信协议相同的通信协议,该移动终端装置可与所述自营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装置以及所述自营基站装置具有:
采用上述通信协议的无线通讯用的第1通信接口;
近距离通信用的第2通信接口;和
切换单元,其通过用户的操作来切换所述第1通信接口和所述第2通信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营基站装置具有:
在计算机可装卸的适配器部;和
针对所述移动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用的通信天线部。
9.一种呼叫连接服务器,其根据与规定电话号码相关联的连接目的地地址,将所述针对规定电话号码的呼叫连接到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存储部,其将所述规定电话号码、所述连接目的地地址以及所述终端标识符相关联地存储;
登录信息接收部,其在所述终端装置连接到可与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网络时,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识别所述终端装置的终端标识符、以及确定连接所述终端装置的所述网络上的位置的终端位置地址;
认证部,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标识符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终端标识符来认证所述终端装置;
优先连接目的地设定部,其在所述认证部认证所述终端装置时,使接收到的所述终端位置地址、以及与所述终端标识符相关联地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规定电话号码相对应,并且将所述终端位置地址设定成优先于所述连接目的地地址的优先连接目的地;和
呼叫连接部,其在设定所述优先连接目的地时,根据所述终端位置地址将所述呼叫连接到所述终端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呼叫连接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检测所述终端装置从所述网络中脱离的检测部,
所述优先连接目的地设定部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终端装置从所述网络中脱离时,解除设定的所述优先连接目的地。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呼叫连接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还将识别使用所述规定电话号码的用户的用户标识符、对应所述用户标识符的密码和所述规定电话号码相关联地存储,
所述登录信息接收部还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所述用户标识符和所述密码,
所述认证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标识符、所述用户标识符以及所述密码来认证所述终端装置。
12.一种终端装置,其通过呼叫连接服务器,根据与规定电话号码相关联的连接目的地地址,连接针对所述规定电话号码的呼叫,其特征在于,
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识别所述终端装置的终端标识符、和确定可与所述终端装置所连接的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网络的位置的终端位置地址,将接收到的所述终端位置地址和所述规定电话号码相对应,并将所述终端位置地址设定成优先于所述连接目的地地址的优先连接目的地,
所述终端装置具有在连接到所述网络时可将所述终端标识符及所述终端位置地址发送到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的登录信息发送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还具有终端标识符存储部,该终端标识符存储部存储只能通过所述登录信息发送部读出的所述终端标识符,
所述登录信息发送部将从所述终端标识符存储部读出的所述终端标识符发送到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根据所述终端标识符和识别利用所述规定电话号码的用户的所述用户标识符来认证所述终端装置,
所述终端装置还具有存储所述用户标识符和所述密码的用户信息存储部,
所述登录信息发送部将所述终端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用户信息存储部的所述用户标识符以及所述密码发送到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包括:
自营基站装置,其与所述网络连接;和
移动终端装置,其具有所述登录信息发送部,并且通过与一般无线基站或所述自营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与所述网络连接,
使用与在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及所述一般无线基站间的无线通信中所使用的通信协议相同的通信协议,该移动终端装置可以与所述自营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及所述自营基站装置具有:
使用上述通信协议的无线通信用的第1通信接口;
近距离通信用的第2通信接口;和
切换单元,其通过用户的操作来切换所述第1通信接口及所述第2通信接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营基站装置具有:
在计算机可装卸的适配器部;和
针对所述移动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用的通信天线部。
18.一种通信方法,其利用终端装置、及根据与规定电话号码相关联的连接目的地地址将针对所述规定电话号码的呼叫连接到所述终端装置的呼叫连接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使所述规定电话号码、所述连接目的地地址以及所述终端标识符相关联地存储,
具有如下步骤:
步骤(A),在所述终端装置连接到可与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网络时,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识别所述终端装置的终端标识符、和确定连接所述终端装置的所述网络上的位置的终端位置地址;
步骤(B),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标识符和存储的所述终端标识符来认证所述终端装置:
步骤(C),在所述步骤(B)中在认证所述终端装置时,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所述终端位置地址、和与所述终端标识符相关联地存储的所述规定电话号码相对应,并且将所述终端位置地址设定成优先于所述连接目的地地址的优先连接目的地;和
步骤(D),在设定所述优先连接目的地时,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根据所述终端位置地址将所述呼叫连接到所述终端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如下步骤:
步骤(E),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检测所述终端装置从所述网络中脱离;和
步骤(F),在所述步骤(E)中在检测到所述终端装置从所述网络中脱离时,所述服务器解除在所述步骤(C)中设定的所述优先设定目的地。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识别利用所述规定电话号码的用户的用户标识符、与所述用户标识符对应的密码以及所述规定电话号码相关联地存储,
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还从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标识符及所述密码,
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标识符、所述用户标识符和所述密码来认证所述终端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存储于所述终端装置的内部并只能读出的所述终端标识符。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呼叫连接服务器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存储于所述终端装置的内部的所述用户标识符和所述密码。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具有:
自营基站装置,其与所述网络连接;和
移动终端装置,其具有所述登录信息发送部,并且通过与一般无线基站或所述自营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与所述网络连接,
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利用与在针对所述一般无线基站的无线通信中所使用的通信协议相同的通信协议,确立与所述自营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并与所述网络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283009 | 2003-07-30 | ||
JP283009/2003 | 2003-07-3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20490A true CN1820490A (zh) | 2006-08-16 |
Family
ID=34113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3801104116A Pending CN1820490A (zh) | 2003-07-30 | 2003-11-21 | 通信系统、呼叫连接服务器、终端装置及通信方法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460521B2 (zh) |
EP (1) | EP1650940A4 (zh) |
JP (1) | JP4478109B2 (zh) |
KR (1) | KR20060117901A (zh) |
CN (1) | CN1820490A (zh) |
AU (1) | AU2003284437A1 (zh) |
TW (1) | TW200507549A (zh) |
WO (1) | WO2005013590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47708A (zh) * | 2008-05-28 | 2011-05-04 | 微软公司 | 用于提供并管理数字电话以便向网络认证的技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74366B2 (ja) * | 2004-03-30 | 2010-11-04 | 要二 竹内 | Ip電話端末として機能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cd−rom、管理サーバ、運用サーバ、及びip電話端末登録方法 |
JP2006019986A (ja) * | 2004-06-30 | 2006-01-19 | Toshiba Corp | ネットワーク電話システムの電話端末及びこの電話端末で使用される給電方法 |
JP4516375B2 (ja) * | 2004-08-06 | 2010-08-04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呼接続制御装置及びip電話システム |
DE102004043969A1 (de) * | 2004-09-11 | 2006-03-16 | Deutsche Thomson-Brandt Gmbh | Netzwerkverbindungsschalteinheit |
US8060070B2 (en) | 2004-12-22 | 2011-11-15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irecting communications for a mobile device |
KR100693054B1 (ko) * | 2005-01-19 | 2007-03-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랜 기반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의 호 처리 장치 및 그방법 |
KR100641189B1 (ko) * | 2005-03-07 | 2006-11-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
JP2007267086A (ja) * | 2006-03-29 | 2007-10-11 |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 Sipアダプタ装置 |
CN101102583A (zh) * | 2006-07-05 | 2008-01-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终端标识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
JP4779844B2 (ja) * | 2006-07-13 | 2011-09-2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加入者端末 |
EP2051494A1 (en) * | 2006-08-04 | 2009-04-22 | NEC Corporation | Setting information registering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etting information registering method and setting information registering program |
US20080075064A1 (en) * | 2006-08-30 | 2008-03-27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Device to PC authentication for real time communications |
CN100438448C (zh) * | 2006-09-14 | 2008-1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故障后实现网络通话的方法及其装置 |
US9094784B2 (en) * | 2006-10-10 | 2015-07-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gistration of a terminal with a location server for user plane location |
US20080137643A1 (en) * | 2006-12-08 | 2008-06-12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Accessing call control functions from an associated device |
US20080304473A1 (en) * | 2007-06-11 | 2008-12-11 | At&T Corp. | Enhanced terminal adapter |
US8270958B2 (en) * | 2007-06-20 | 2012-09-18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communication forwarding |
US8694662B2 (en) | 2007-07-10 | 2014-04-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transmission requests to members of a group and/or making group related transmission decisions |
US7961698B2 (en) * | 2007-07-10 | 2011-06-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to broadcast signaling in a peer to peer network |
US8861418B2 (en) | 2007-07-10 | 2014-10-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group communications with data re-transmission support |
US8495232B2 (en) | 2007-07-10 | 2013-07-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broadcast communications in a peer to peer network |
WO2009016760A1 (ja) * | 2007-08-02 | 2009-02-05 | Fujitsu Limited | 電話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5164583B2 (ja) * | 2008-01-21 | 2013-03-2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電話システム |
US10565065B2 (en) | 2009-04-28 | 2020-02-18 |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Data backup and transfer across multiple cloud computing providers |
US8311983B2 (en) * | 2009-04-28 | 2012-11-13 | Whp Workflow Solutions, Llc | Correlated media for distributed sources |
US10419722B2 (en) | 2009-04-28 | 2019-09-17 | Whp Workflow Solutions, Inc. | Correlated media source management and response control |
TWI396419B (zh) * | 2009-08-24 | 2013-05-11 | Ind Tech Res Inst | 用於行動虛擬私人網路的通話建立方法及其接取點裝置 |
JP5356339B2 (ja) * | 2010-09-03 | 2013-12-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
WO2012090438A1 (ja) * | 2010-12-28 | 2012-07-05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 |
JP5524907B2 (ja) * | 2011-06-09 | 2014-06-18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呼接続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
JP6021836B2 (ja) * | 2014-02-25 | 2016-11-09 | Line株式会社 | 通信サーバ |
CN104954592B (zh) * | 2014-03-28 | 2017-10-2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网络电话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JP6546373B2 (ja) * | 2014-05-07 | 2019-07-17 | Line株式会社 | 通信サーバ |
JP6657025B2 (ja) * | 2016-06-17 | 2020-03-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操作者推定システム |
KR102359316B1 (ko) * | 2017-08-31 | 2022-02-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콜 제어를 제공하는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
JP6898004B2 (ja) * | 2019-12-12 | 2021-07-07 |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 電話交換装置、電話端末、電話交換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40422Y2 (ja) * | 1991-12-06 | 1997-07-02 | 株式会社田村電機製作所 | メモリカード付電話装置 |
JPH07170570A (ja) * | 1993-12-13 | 1995-07-04 | Nec Corp | 構内電話交換方式 |
JP2853688B2 (ja) * | 1996-12-26 | 1999-02-03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パーソナル通信システムのモビリティ管理方式 |
JPH1188331A (ja) * | 1997-09-05 | 1999-03-30 | Toshiba Corp |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方法のプログラム情報を格納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
US6519242B1 (en) * | 1998-12-09 | 2003-02-11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STN based network roaming and SCP based subscriber management for internet telephony systems |
US6751459B1 (en) * | 1999-04-20 | 2004-06-15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Nomadic computing with personal mobility domain name system |
JP2001285476A (ja) * | 2000-03-28 | 2001-10-12 | Fujitsu Ltd | Ip端末収容方法及びその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ゲートキーパー装置及びip端末 |
JP2001292480A (ja) * | 2000-04-06 | 2001-10-19 | Hitachi Telecom Technol Ltd | ディジタルコードレス通信システム |
US6958992B2 (en) * | 2001-03-16 | 2005-10-25 | Mitel Corporation | Registering an IP phone with an IP phone switch |
JP2003018627A (ja) * | 2001-06-28 | 2003-01-17 | Nec Corp | 移動無線電話接続装置及び移動無線電話接続システム |
-
2003
- 2003-11-21 KR KR1020067001879A patent/KR20060117901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3-11-21 US US10/566,271 patent/US746052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11-21 JP JP2005507415A patent/JP447810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11-21 AU AU2003284437A patent/AU200328443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11-21 EP EP03775869A patent/EP1650940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3-11-21 WO PCT/JP2003/014939 patent/WO200501359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3-11-21 CN CNA2003801104116A patent/CN1820490A/zh active Pending
-
2004
- 2004-03-02 TW TW093105411A patent/TW200507549A/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47708A (zh) * | 2008-05-28 | 2011-05-04 | 微软公司 | 用于提供并管理数字电话以便向网络认证的技术 |
CN102047708B (zh) * | 2008-05-28 | 2015-08-19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提供并管理数字电话以便向网络认证的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650940A4 (en) | 2009-08-19 |
TW200507549A (en) | 2005-02-16 |
JPWO2005013590A1 (ja) | 2006-09-28 |
JP4478109B2 (ja) | 2010-06-09 |
US7460521B2 (en) | 2008-12-02 |
EP1650940A1 (en) | 2006-04-26 |
KR20060117901A (ko) | 2006-11-17 |
WO2005013590A1 (ja) | 2005-02-10 |
TWI323999B (zh) | 2010-04-21 |
US20070064918A1 (en) | 2007-03-22 |
AU2003284437A1 (en) | 2005-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20490A (zh) | 通信系统、呼叫连接服务器、终端装置及通信方法 | |
CN1311711C (zh) | 用于通信控制的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 |
CN1674577A (zh) | 路由器及sip服务器 | |
CN1242588C (zh) | 网络访问系统 | |
CN1221088C (zh) | 通信控制系统、通信控制方法、服务控制站和通信控制站 | |
CN1656785A (zh) | 终端连接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及多功能电话终端 | |
CN1806229A (zh) | 并行管理程序、包含该并行管理程序的存储介质、并行管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01076976A (zh) | 认证系统、认证方法以及认证信息生成程序 | |
CN1200609A (zh) | 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 |
CN101064878A (zh) | 一种实现内容过滤的移动终端、系统、网络实体及方法 | |
CN1181865A (zh) | 移动无线数据通信系统中分组数据传输的方法 | |
CN1611020A (zh) | 位置管理服务器和移动通信系统 | |
CN1503548A (zh) | 通信终端设备,通信方法和电子邮件服务器 | |
CN1633787A (zh) | 无线通信系统 | |
CN1805576A (zh) | 移动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系统和存储介质 | |
CN1801231A (zh) | 紧急通报系统和紧急通报方法 | |
CN1870826A (zh) | 一种呼叫释放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
CN1858817A (zh) | 一种远程控制网关设备构成的系统及实现方法 | |
CN1859395A (zh) | Ip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实现系统和方法 | |
CN1925519A (zh) | 电话呼叫的方法及电话终端 | |
CN1614950A (zh) | 网络连接的系统和方法 | |
CN1618228A (zh) | 交换系统以及通信记录方法 | |
CN101060703A (zh) | 用户设备切换时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 | |
CN1635765A (zh) | 一种会话建立协议网络结构及实现sip群组呼叫的方法 | |
CN1665324A (zh) | 架构即按即说通信连结及即按即说客户单元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9313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60816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9313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