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8042A - 一种通信的计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的计费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98042A CN1798042A CN 200410102852 CN200410102852A CN1798042A CN 1798042 A CN1798042 A CN 1798042A CN 200410102852 CN200410102852 CN 200410102852 CN 200410102852 A CN200410102852 A CN 200410102852A CN 1798042 A CN1798042 A CN 17980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server
- charging
- information
- c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eter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的计费方法,通信业务涉及到两个及两个以上运营商的不同服务器,且所述不同服务器分别存储有对该通信业务不同的计费规则,用于对该通信业务分别收取各自的费用,用户在所接入的第一服务器上存储一个账户,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呼叫或者接收到对该用户的呼叫,与其他各个服务器交互信息获得各个服务器的计费规则;第一服务器根据这些获取的计费规则对用户进行费用计算,在所述的账户中扣除所计算的费用,并根据获取的各个服务器的计费规则进行各个服务器之间的费用结算。使用该方法,使不同运营商间的计费方法简化,不需要在一个运营商设备上预先记录其他运营商的计费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的计费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通信的计费方法。
背景技术
计费的处理在电信通信中非常重要,通过计费处理可以把计费信息提供给电信运营商本身,以便运营商进行相关的帐务处理;并且当存在两个以上运营商时,通过把计费信息提供给相关其他运营商,实现其他运营商和该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帐务结算。
目前,当用户的一个通话涉及到多个运营商提供的不同业务时,费用处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不同运营商提供的业务使用不同的账户进行扣费。例如用户使用其他运营商提供的智能卡类业务拨打长途电话时,会在用户的本地网业务(如电信运营商)的电话账户内进行计费,还会在用户使用的智能卡(如铁通运营商)业务对应的账户进行计费。
而对于NGN网络来说,通信方式和业务更加灵活多样,用户的一个业务有可能经过许多个不同服务提供方(或者说是运营商),在这些服务提供方都要进行计费,因此,若采用上述的费用结算方式,在用户使用一个业务时就要预先为该业务在各个运营商上注册/维护提供的各个账户,不仅不方便,而且若一个账户有问题就无法使用该业务。为了给用户带来使用的便利,提出了下面的计费方式。
2,所有运营商业务使用相同的一个账户进行扣费,一般该账户位于用户的本地网,本地网还记录用户所签约的其他运营商业务的费用的计费规则,在用户的通话涉及到其他运营商业务时,总的费用都从用户的本地网的账户扣除,然后本地网运营商根据记录的相关其他运营商业务的计费方式进行运营商之间的计费结算。例如,增值服务提供者与本地运营商之间的结算:用户通过本地运营商的电话网络拨打增值服务提供者的语音信息服务,用户需要支付本地电话通信费和信息服务费,其费用结算方式是:用户支付这两部分总费用给本地运营商,本地运营商根据存储的信息服务业务的计费方式,计算出应分给增值服务提供方的费用,本地运营商与增值服务方进行费用结算。
这种方式要求本地运营商必须预先记录用户可能使用的所有其他运营商的相关业务的计费方式,才能为该用户使用的其他运营商提供的业务进行计费。对于NGN,由于业务丰富,并且新业务产生快,且多为第三方提供,因此难以记录所有的业务的计费方式,而导致无法对新业务进行计费。尤其,当第三方提供出新的业务时,或者其业务费率发生变化时,在本地网运营商对第三方新业务信息的添加或更新必定有延时,而导致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对新业务计费或计费方式没有及时更新,从而制约了各种新业务的迅速开展。并且各个其他运营商业务费率的调整都要向本地网的运营商去申请修改费率数据,很不灵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的计费方法,使涉及不同运营商业务的计费方法得以简化,不需要在一个运营商(如本地网运营商)设备上预先记录其他运营商业务的计费信息。
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的计费方法,通信业务涉及到不同服务器,且所述不同服务器分别存储有对该通信业务不同的计费规则,用于对该通信业务分别收取各自的费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第一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呼叫或者接收到对该用户的呼叫,与其他各个服务器交互信息获得各个服务器的计费规则;
B、第一服务器根据这些获取的计费规则对用户进行计费。
其中,步骤A第一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呼叫时,所述接收到的用户的呼叫消息中携带有用户期望的计费信息;步骤A进一步包括:第一服务器根据获得的各个服务器的计费规则判断用户的期望计费信息是否合理,若是,则继续后续流程;否则,
结束当前流程,或者进一步包括:将第一服务器记录的计费规则发送给用户终端,作为用户终端重新发起呼叫时所携带的用户期望计费信息。
其中,步骤A第一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呼叫时,所述接收到的用户的呼叫消息中携带有用户期望的计费信息;步骤A进一步包括:第一服务器将用户期望的计费信息传递给各个服务器,各个服务器分别判断用户的期望计费信息是否合理,若是,则继续后续流程;否则,
结束当前流程,或者进一步包括:将各个服务器记录的计费规则发送给用户终端,作为用户终端重新发起呼叫时所携带的用户期望计费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期望的计费信息包括期望费用或期望用量,步骤B进一步包括:判断用户本次通信费用或用量达到用户期望费用或用量时,结束当前通信业务,或要求用户终端重新发送携带计费信息的呼叫信息以继续当前通信业务。
其中,所述计费信息包括期望费率,步骤B进一步包括:判断用户本次通信费率发生变化时,结束当前通信业务,或要求用户终端重新发送携带计费信息的呼叫信息以继续当前通信业务。
其中,步骤A、B之间进一步包括:服务器将计费规则显示给用户,收到用户同意计费规则的消息后,执行步骤C。
其中,用户在第一服务器上有一个账户,步骤B进一步包括,在所述账户中扣除用户通信费用。
其中,步骤B进一步包括:第一服务器根据获取的各个服务器的计费规则进行各个服务器对应的运营商之间的通信费用的结算。
其中,进一步包括:通信过程中或者通信结束后服务器将计费信息提供显示给用户。
其中,通过SIP协议进行通信时,计费消息承载在所述的SIP协议的消息中。
其中,所述的计费消息承载的SIP协议消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INVITE、200 OK、402 Payment Required、BYE。
由上述方法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费用处理方法,简化了计费过程,所有的运营商的业务可以都使用记录在某个运营商上设备的统一账户,并且,各个运营商不需要预先记录其他运营商提供的相关业务的计费规则信息。从而使计费的实现、以及计费信息维护的实现更加简便。
并且,随时提供的新业务的计费方式都可以直接应用到网络中,各个运营商只需在各自设备上维护各自的计费规则的数据,修改起来不影响其他运营商的计费方式,使计费更为灵活。
另外,由于实现了运营商之间的计费信息的传递,使运营商能利用其他运营商提供的计费信息进行计费,不仅可以实现加入网络的新业务即时实现该业务的计费,并且,由于还可以进一步将计费信息提供给用户,因此,用户可清楚的知晓本次通信中各个运营商、业务所使用的费用细节。并且,通过用户下发费用信息,可以实现用户对通信费用、时间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INVITE消息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计费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计费方法用户控制计费实施例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计费方法对被叫计费实施例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计费方法附加费率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NGN中,由于SIP协议的灵活性,多使用SIP进行通信。SIP(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是由IETF定义的通信会话的控制协议,该协议不但简单,而且具有很丰富的扩展性,是NGN下一代网络的基本协议。不失一般性,本发明实施例均以SIP协议为例进行说明。
SIP是基于文本的应用层控制协议,独立于底层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IP网上的双方或多方多媒体会话。SIP协议借鉴了HTTP、SMTP等协议,支持代理、重定向、登记定位用户等功能,支持用户移动,与RTP/RTCP、SDP、RTSP、DNS等协议配合,可以实现语音、视频、数据、邮件、即时通信、聊天等业务。SIP消息基于文本方式,一般包括请求行、消息头、CRLF、消息体。如图1出了请求消息(INVITE)的结构。
对于SIP协议来说,SIP协议中未定义计费功能的相关信息,目前使用SIP进行通信时亦使用着背景技术所提到的费用结算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计费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计费方法,本发明首先改进了SIP协议,在SIP协议中增加了计费字节信息Charge(称为:session charge protocol会话计费协议)。Charge计费信息包括3类信息:费用(fee)、用量(volume)、费率(rate)。一个计费信息中可以包含0个或1个费用fee信息;0个或多个用量volume信息;0个或多个费率rate。计费信息中费用fee、用量volume、费率rate这三者是相关联的:根据用量和费率可以计算出费用,最简单的情况是:用量×费率=费用。对于有多个费率和用量的情况,对其乘积进行累加。
参见图2示出的SIP协议建立连接的流程图,其中该图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消息信令,假设主叫用户呼叫被叫用户,要经过运营商1提供的服务器A和运营商2提供的服务器B来建立连接,两个运营商都对本次呼叫进行收费,运营商1收取0.1元/分钟,运营商2收取0.2元/分钟,计费方式记录在相应的服务器上,并且均是对主叫用户进行计费,方便起见,本例中Charge信息中仅记录的Rate有效。本发明的计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主叫用户发起呼叫,向运营商1提供的服务器A发送INVITE呼叫信息。
步骤202:服务器A接收到主叫用户的呼叫信息,根据该呼叫信息携带的被叫信息向运营商2提供的服务器B发起INVITE呼叫,并在该INVITE信息中包含Charge计费信息,该计费信息中写明了服务器A的Charge计费信息,如表示为:服务器A对主叫用户收取0.1元/分钟。
步骤203:运营商2的服务器B接收Charge计费信息,并将自己的计费规则通过响应消息200OK中的Charge计费信息传送给服务器A,Charge计费信息表示为:服务器B对主叫用户收取0.2元/分钟。
步骤204:服务器A接收服务器B提供的计费信息,根据自己的计费规则和接收的服务器B的计费规则,对主叫用户进行计费,计费规则为:对主叫用户收取(0.1+0.2)元/分钟,并按照该计费规则,在服务器A记录的主叫用户的账户中进行费用扣除。
同时,根据接收的服务器B的计费规则,服务器A计算出应分给运营商2的费用(支付给服务器B为0.2元/分钟),与服务器B之间进行费用结算,或者仅记录话单供以后结算。两个运营商之间的具体结算方法和现有技术的相同,可以实时的结算或者进行以后月底结算,不再详述。
步骤205:在通话过程或通话结束后,还可以进一步将各个运营商对用户的计费信息传递给用户终端显示给用户,从而用户可以得知本次通话业务过程中,各个运营商是如何收取其所支付的费用的。
在上述步骤202中,服务器A发送给服务器B的Charge信息也可为:服务器A收取用户0.05元/分钟,服务器A需要要向服务器B收取0.05元/分钟;步骤203中服务器B发送给服务器A的Charge信息为:服务器B收取用户0.25元/分钟,服务器B同意支付服务器A为0.05元/分钟。其最终的收费规则是与例2相同的,即服务器A收取用户0.3元/分钟,支付服务器B为0.2元/分钟。
本例中,是在服务器A上对主叫进行计费,所以实际在上述步骤202中可以不将服务器A的计费方式通知服务器B。但由于在实际计费过程中,还可能存在被叫付费、及主被叫均付费的情况,可能需要服务器B对被叫进行计费,故均如步骤202所示将计费信息传递下去,以统一所有的流程,对于业务的开发更为有利。
可以看出,通过上述的计费方式,对主叫用户计费时,只需要维护在服务器A上的账户,不用到服务器B上去注册维护一个账户,并且对于服务器A来说,并不需要预先得知并记录运营商2所要求的计费规则。
当使用一个业务涉及更多个运营商服务器时,例如在服务器B与被叫之间还需要经过服务器C,服务器C也要对主叫进行收费,则服务器B向服务器C发送INVITE消息时,要携带服务器A和服务器B的计费信息,同理,在回响应消息时,服务器B也要将收到的服务器C的计费规则发送给服务器A,从而实现服务器A根据各个运营商的计费规则对主叫进行计费及各运营商之间的帐务结算。可以看出,使用上述方法进行计费,均不需要服务器A预先记录其他运营商或新业务的计费规则。
其中,上面提到Charge信息包含的fee、volume、rate具体可以采用下面的方式进一步细化:
费用fee包含两部分:货币类型Currency和钱数量Amount。其中货币类型采用ISO 4217规定的字母格式表示。钱数量Amount用数字表示。例如人民币1元1角9分:在Currency填写CNY表示为人民币,在Amount填写1.19。如果发出的消息中的费用fee是正数,可以表示为Charge消息发送方服务器向接收方服务器付费,费用fee为负数,可表示为发送方服务器向接收方服务器收费,这里所述的服务器指的是不同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器。
用量volume包含两部分:单位UnitID和使用量的数量Amount。单位用数字表示0-未定义Undefined,1-次,2-字节byte,3-秒。可以扩展其它单位。例如:100byte就在UnitID中填写2,在Amount中填写100。
费率rate包含四个信息:货币类型Currency、钱数量Amount、单位UnitID和使用量的数量Amount。当存在多个rate时,则依次按照Amount(如时间)使用对应的rate进行计费,并将最后一个rate作为之后的费率进行计费。例如包含rate1、rate2、rate3,对应的Amount分别为180、120、60,则表示在开始的180秒费率为rate1,之后的120秒费率为rate2,再之后的60秒为rate3,并保持后续时间为该rate3费率。
Charge计费信息在SIP中的承载时,可以将其在图1示出的SIP的消息头中进行承载,即采用增加头字段的方式,当然,也可以将计费信息在图1示出的SIP消息体中进行承载。下面示出了包含计费信息的INVITE消息,其中,斜体字部分为增加的头字段charge,计费信息的内容填写在了该部分。该INVITE消息中,包含的计费信息表示费用为人民币0.32元,使用量270秒,费率为前三分钟0.20元,以后每分钟0.06分。
INVITE sip:bob@biloxi.com SIP/2.0
Via:SIP/2.0/UDP pc33.atlanta.com;branch=z9hG4bK776asdhds
Max-Forwards:70
To:Bob<sip:bob@biloxi.com>
From:Alice<sip:alice@atlanta.com>;tag=1928301774
Call-ID:a84b4c76e66710@pc33.atlanta.com
CSeq:314159INVITE
Contact:<sip:alice@pc33.atlanta.com>
Charge:fee;Currency='CN‘Y',Amount=0.32
Charge:Volume;Unitid=1,Amount=270
Charge:rate;Currency='CNY',Price=0.20,Unitid=1,Amount=180
Charge:rate;Currency='CNY',Price=0.06,Unitid=1,Amount=60
Content-Type:application/sdp
Content-Length:142
……
也可以采用增加如下三个头字段:fee、Volume、rate来代替上面头charge字段的方式来承载计费信息,如下示出了所述的三个头字段,
Fee:0.32;Currency='CNY'
Volume:270;Unitid=1
rate:0.20;Currency='CNY',Unitid=1,Amount=180
rate:0.06;Currency='CNY',Unitid=1,Amount=60
下面列举了计费信息在SIP协议中承载时所代表的意义:
INVITE:在请求呼叫时带计费信息,表示SIP客户端愿意付费的情况。在呼叫过程中,还可以通过INVITE重新发送计费信息。
200 OK:对应INVITE的200 OK。在应答消息中带计费信息,表示SIP服务器已经接受了客户端的请求,并且带了SIP服务器的认可计费信息。此计费信息的费率和金额小于SIP客户端发出的INVITE信息的费率和金额。
402:Payment Required:在付费请求中带计费信息,表示SIP服务器不接受SIP客户端发的INVITE信息中的计费信息,并返回SIP服务器的计费信息,此费率大于客户端发的INVITE信息中的计费信息。SIP客户端可以提示用户后,重新发送INVITE信息。
BYE:在呼叫结束时,携带本次会话的实际计费信息。
200OK:对应BYE的200 OK,携带本次会话的实际计费信息。
在SIP的其它扩展消息中也可以携带计费信息。例如:SIMPLE协议(SIP for Instant Messaging and Presence Leveraging Extensions)中扩展的SUBSCRIBE消息。不再举例说明。
在本发明的通信计费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将Charge信息在本次通话业务要涉及的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之间进行传递,来实现用户对通话费用的控制以及将费用信息显示给用户。下面参见图3示出的流程图,对与用户控制计费相结合的计费方法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主叫用户设备发起呼叫,将INVITE呼叫信息发送到服务器A。其中,该INVITE信息中包含有Charge计费信息,用来表示主叫用户所接受或者期望的计费规则。在该呼叫中,Charge计费信息包含的参数含义如下:费用fee表示主叫愿意付出的费用,使用量Volume表示用户希望本次呼叫的最大用量,费率Rate表示用户期望接受的费率价格。
其中,计费信息中也可以仅包含fee、volume、rate其中之一或之二,例如当仅包含fee时,表示用户原意为本次通话所支付的总费用,并且接受运营商的费率;又如当仅包含volume时,表示用户原意为本次通话的最大用量(如时长),而接受运营商的费率、费用;当仅包含rate时,表示用户所期望本次通话的费率。
其中,可以在主叫用户设备中预先存储如下表1示出的计费规则表。在主叫用户设备发起INVITE呼叫时,主叫用户设备读取所存储的计费规则表,匹配到具体的规则上,读取出该规则对应的计费信息,并将读取的计费信息填入INVITE中。当用户没有设定计费规则或者没有匹配到具体的规则上,则在SIP中填写一个空的charge头字段,而不填入具体数值,如:Charge:fee,表示用户接受服务器提供的计费规则。
规则 | Fee | Volume | Rate |
呼叫被叫用户为tom@jack.com | 2元 | 1分钟 | 1元/分钟 |
上级运营商为abc(abc是用户计费信任的运营商) | 100元 | 1分钟 | 100元/分钟 |
其他情况 | 0.1元 | 1分钟 | 0.1元/分钟 |
表1
当然,也可以在主叫用户发起呼叫时,主叫用户设备提供给用户一个对话框,由用户输入计费信息。
下面示出了当用户alice呼叫atlanta上级运营商服务器来呼叫被叫用户:bob@biloxi.com时所生成的INVITE消息,该呼叫符合上述表1中的“其它情况”这条规则,表示主叫用户只愿意支付0.1人民币元,只愿意通话一分钟,只接受小于0.1元人民币元/分钟的费率。INVITE消息为:
INVITE sip:bob@biloxi.com SIP/2.0
……
Charge:fee;Currency='CNY',Amount=0.1
Charge:Volume;Unitid=1,Amount=60
Charge:rate;Currency='CNY',Price=0.10,Unitid=1,Amount=60
……
步骤302:服务器A接收INVITE消息,读取出主叫用户设备的计费信息,判断该计费信息是否在合理规则内,若是,则进行后续的呼叫,执行步骤304;否则,向用户返回一响应消息,携带服务器A上记录的运营商1的计费规则。
服务器A对INVITE消息中计费信息的参数fee,Volume,Rate进行合理性判断,当计费信息仅存在一个参数时,则仅针对该参数进行比较,当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参数时,则都需要进行比较判断。例如:
此消息中仅包括费率Rate时,若判断用户提供的费率在任何用量情况下计算出来的费用都会大于或等于根据运营商的费率计算出来的费用,表示认为此费率在合理规则内,如用户提供0.12元/1分钟,运营商提供0.1元/1分钟;否则为不合理的规则,如:用户提供0.12元/1分钟,运营商提供0.3元/3分钟,这样在用户使用2分钟时,按用户费率计算费用为0.24元,而按运营商费率结果为0.3元,故此用户请求的费率不在合理规则内。
又如,当仅包括fee时,判断是否大于运营商要求的最低通话费用,如0.3元/3分钟的最低通话费用是0.3元,来确认是否为合理规则。
又如,当消息中包括费率Rate、fee、volume至少两个时,即可计算出该三个参数,此时,不仅要比较费率,还要考虑fee进行比较。例如在判断出用户fee为合理规则后,进一步去判断rate是否为合理规则。当都为合理规则时,才认为本次计费规则是合理规则。当然,若用户是预付费用户,运营商设备还要检测该用户的费用是否在信用额度之内,在信用额度之内视为合理的。
当服务器确定为不合理规则,返回的响应信息也包含所述计费信息,其参数含义如下:费率Rate表示运营商要求的费率,费用fee和使用量Volume表示用户希望的费用和用量(根据第一次用户的请求,如果用户第一次请求中没有用量,或者用量小于运营商接受的最小用量,就以最小计费单位回应用户)。下面示出了服务器1返回的响应信息,包含有运营商1设定的计费规则:费率为前三分钟0.20元,以后每分钟0.06分;最小通话时间为180秒;最小价格为0.20元。
SIP/2.0402 Bad charge
Charge:fee;Currency='CNY', Amount=0.20
Charge:Volume;Unitid=1,Amount=180
Charge:rate;Currency='CNY',Price=0.20,Unitid=1,Amount=180
Charge:rate;Currency='CNY',Price=0.06,Unitid=1,Amount=60
步骤303:主叫用户设备接收到服务器1的响应消息,读取出运营商提供的计费信息,匹配到预设的处理规则进行相应处理。
其中,预设的处理规则可以如下表2所示。主叫用户设备从响应信息中读取出fee、Volume、Rate,与表2中的规则进行匹配,执行对应的处理规则。
规则 | 处理规则 |
Fee大于10元 | 不需要提醒,直接拒绝 |
Fee小于0.1元 | 不需要用户确认,直接接受 |
费率大于0.1元/分钟 | 需要用户确认,才能接受. |
用量小于1分钟 | 不接受. |
表2
此规则可以还根据其他条件设定规则,例如:会话的角色(被叫还是主叫),对方的身份(通过身份认证:如:好友名单,密码认证)。
并且,还可以将计费信息提示给用户,或处理规则的提示信息给用户,提示简单的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声音的方式。例如费用超过用户设置的规则,需要用户确认,在用户设备上闪动图形,并用声音提示用户,出现用户相关的文字信息。
本例中,假设在收到运营商1设备的消息后,判断符合“费率大于0.1元/分钟”的规则,提示用户并在用户确认接受后,主叫用户设备重新发起INVITE呼叫。在INVITE消息中填写服务器1通过响应信息传送过来计费信息,来表示认可运营商1的计费信息。下面示出了该INVITE消息:
INVITE sip:bob@biloxi.com SIP/2.0
……
Charge:fee;Currency='CNY', Amount=0.20
Charge:Volume;Unitid=1,Amount=180
Charge:rate;Currency='CNY',Price=0.20,Unitid=1,Amount=180
Charge:rate;Currency='CNY',Price=0.06,Unitid=1,Amount=60
……
步骤304:这样,当服务器1收到该INVITE信息,并判断出为合理的计费规则后,继续处理此呼叫请求,建立主被叫设备的通话。并记录用户提供的Charge信息中的费用fee、用量volume。
在用户设备的通话过程中,当出现下列情况时,重发计费信息:
1)对话的用量volume或费用fee将要超过记录的用户要求的用量或费用;
2)费率发生变化;
3)会话的其他信息发生变化,如服务质量QoS下降,但收费不变,需要用户重新确认。
用户设备和服务器都可以向对方重新发送计费信息,并由对方确认计费信息的合理性。如:当发现费率、费用和用量超过当前通话所设定的费率、费用和用量时,提醒用户并重发计费信息,或者自动切断会话。这样用户便可以实现在通话前就预先设定其通话时长或费用,对通话进行控制。
例如:用户通话超过3分钟。主叫用户设备提醒用户,在用户确认后,重新发起INVITE。也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规则执行:在费率没有变化时,不需要用户确认,自动重新发起INVITE。计费信息中填写更多的用量,例如再延长10分钟。就在用量中填写13分钟。(3分钟加上10分钟)。费用也相应增加,填写为0.80元。下面示出了该INVITE消息:
INVITE sip:bob@biloxi.com SIP/2.0
……
Charge:fee;Currency='CNY',Amount=0.80
Charge:Volume;Unitid=1,Amount=780
Charge:rate;Currency='CNY',Price=0.20,Unitid=1,Amount=180
Charge:rate;Currency='CNY',Price=0.06,Unitid=1,Amount=60
……
在运营商1设备在接受到此消息后,认为计费合理,会接受用户的请求,不会切断会话,并回应200OK给主叫用户设备。
步骤305:当主叫用户设备通话结束,主叫用户设备和服务器可以根据用量和费率计算费用,记录在存储设备内,其中用量表示该会话已经使用的实际用量,费用表示给会话的实际费用,费率为会话的费率。服务器并把本次通过费用信息发送给主叫用户设备(如携带在200 OK中),由主叫用户设备把计费信息提示给用户,并且和终端设备的计费信息进行比较,确认无误后,服务器将费用进行保留。
以上仅说明了主叫用户设备和服务器之间的费用处理过程。对于通话中涉及到两个及两个以上不同运营商时,服务器A还要将费用内容进行修改后下传,由其他运营商的服务器接收计费信息进行判断是否合理,当各个服务器都认为费用合理时,才会建立主叫到被叫的通话。例如:
主叫用户呼叫被叫用户,主叫用户发送给运营商1的第一服务器的计费信息包含:0.2元/分钟,运营商1的收费为每分钟0.06元/分钟,并且对运营商2的收入收取10%的提成。这样第一服务器设备在接受到用户计费信息后,计算出:运营商2可以收取的最高费用为0.127元/分钟:(0.2-0.06)/110%=0.127。在服务器1发给运营商2的服务器2的消息中,费率填写0.127元/分钟,费用也经过相应的处理。
运营商2的设备收到该计费信息后,参照步骤302根据其设定的计费规则进行计算和比较,决定计费是否合理。运营商2可以通过计费信息返回给运营商1计费信息,运营商1再做相应的计算处理,算出计费信息返回给用户。例如:运营商2返回计费费率为0.1元/分钟。运营商1返回给用户的计费费率为0.17/分钟。0.1+0.1×10%+0.06=0.17。
可以看出,通过上述步骤,在实现计费的过程中,就可以实现用户下发通话时长、费用等信息,由服务器在计费过程中根据用户下发的信息来控制通话的时长、总费用等。还可以实现将各个运营商的计费情况显示给用户。
下面再以被叫付费为例,参见图4,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服务器B记录有被叫的账户。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主叫设备呼叫运营商1的服务器A,携带Charge信息为:计费费率为0元/分钟,表示主叫要求免费。
步骤402:服务器A要收取0.06元/分钟,对计费信息进行处理,修改为-0.06元/分钟,发给运营商2的服务器B。其数值为负,表示运营商1要向运营商2收取费用。
步骤403:服务器B还要收取0.01元/分钟,服务器B修改费率为-0.16元/分钟,表示要向用户收取0.16元/分钟。并把包含此计费信息的会话请求转发给被叫用户。
步骤404:被叫用户设备显示计费信息:被叫用户需要付费-0.16分/分钟。在被叫用户确认后,或者被叫设备根据用户的预先设定的规则(所述规则可如上表2所示)自动确认后,被叫用户设备回响应消息给服务器B,包含-0.16分/分钟,表示同意付费,接受此费率。
步骤405:服务器B再回应服务器A,服务器A认为主叫用户的会话请求在计费上是合理的,可以处理该会话,接通主被叫的会话。
而同时,服务器B根据计费方式进行计费处理,对记录的被叫用户账户进行总费用的扣费,以及根据服务器A的计费规则,计算出应分给运营商1的费用,进行运营商之间的帐务处理。
并且,若在步骤404被叫用户返回的响应消息中含有用户期望的通话时长(volume)或费用(fee),服务器B扣费到被叫传递过来的时长volume或费用fee时,提示被叫用户再次发起计费信息以继续通话,或结束当前通话。
图5还示出了实现附加费率业务计费过程。附加费率是指主叫用户需要向被叫支付费用的通话。例如被叫为类似热线、咨询、点播等设备。相对于上述步骤,在步骤404时,由被叫用户设备(可以是第三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器C)回应的信息中,携带收费费率。运营商2和运营商1进行费率累加。由主叫设备提示给主叫用户,等主叫确认后,发送给该费率的计费信息。运营商1、运营商2和被叫用户,都会认为计费合理的,可以处理该会话。
以上提到的计费不仅仅指对于预付费帐户的实时扣费,还包括记录话单等情况。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器不必预先记录有其他运营商的计费规则,只需记录自己需要的费率信息即可,这样,各个运营商各自开发业务,并进行相应的费率设置,并不影响其他运营商的费率处理,相对背景技术,实现更灵活的计费处理。
并且,计费信息在不同的运营商服务器之间传递,可以根据该计费信息进行费用处理。并且,通过用户输入信息(如fee、volume),用户可以方便的控制自己本次通话的总费用,或者通话的时长或费率等。
以上均以SIP协议为例进行说明,如前所示,计费信息也可以以XML格式进行承载。虽然上述实施例以SIP协议为例进行说明,不难理解,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协议的网络中,而不局限于SIP协议或SIP扩展协议,如还可以用于http访问web、点播流媒体(VO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通信的计费方法,通信业务涉及到不同服务器,且所述不同服务器分别存储有对该通信业务不同的计费规则,用于对该通信业务分别收取各自的费用,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第一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呼叫或者接收到对该用户的呼叫,与其他各个服务器交互信息获得各个服务器的计费规则;
B、第一服务器根据这些获取的计费规则对用户进行计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第一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呼叫时,所述接收到的用户的呼叫消息中携带有用户期望的计费信息;步骤A进一步包括:
第一服务器根据获得的各个服务器的计费规则判断用户的期望计费信息是否合理,若是,则继续后续流程;否则,
结束当前流程,或者:将第一服务器记录的计费规则发送给用户终端,作为用户终端重新发起呼叫时所携带的用户期望计费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第一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呼叫时,所述接收到的用户的呼叫消息中携带有用户期望的计费信息;步骤A进一步包括:
第一服务器将用户期望的计费信息传递给各个服务器,各个服务器分别判断用户的期望计费信息是否合理,若是,则继续后续流程;否则,
结束当前流程,或者:将各个服务器记录的计费规则发送给用户终端,作为用户终端重新发起呼叫时所携带的用户期望计费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期望的计费信息包括期望费用或期望用量,步骤B进一步包括:
判断用户本次通信费用或用量达到用户期望费用或用量时,结束当前通信业务,或要求用户终端重新发送携带计费信息的呼叫信息以继续当前通信业务。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费信息包括期望费率,步骤B进一步包括:判断用户本次通信费率发生变化时,结束当前通信业务,或要求用户终端重新发送携带计费信息的呼叫信息以继续当前通信业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B之间进一步包括:服务器将计费规则显示给用户,收到用户同意计费规则的消息后,执行步骤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在第一服务器上有一个账户,步骤B进一步包括,在所述账户中扣除用户通信费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进一步包括:第一服务器根据获取的各个服务器的计费规则进行各个服务器对应的运营商之间的通信费用的结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通信过程中或者通信结束后服务器将计费信息提供显示给用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SIP协议进行通信时,计费消息承载在所述的SIP协议的消息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费消息承载的SIP协议消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INVITE、200OK、402 Payment Required、BYE。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1028528A CN100352201C (zh) | 2004-12-24 | 2004-12-24 | 一种通信的计费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1028528A CN100352201C (zh) | 2004-12-24 | 2004-12-24 | 一种通信的计费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98042A true CN1798042A (zh) | 2006-07-05 |
CN100352201C CN100352201C (zh) | 2007-11-28 |
Family
ID=36818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1028528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52201C (zh) | 2004-12-24 | 2004-12-24 | 一种通信的计费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52201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21563A (zh) * | 2008-06-30 | 2010-01-06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通话费用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01183956B (zh) * | 2007-12-20 | 2011-12-07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智能网在线计费交互系统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73586A (zh) * | 2001-03-01 | 2002-10-09 |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通用网间计费方法 |
CN1225862C (zh) * | 2002-08-09 | 2005-11-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初始会话协议的网络终端实现计费通知的方法 |
US9232077B2 (en) * | 2003-03-12 | 2016-01-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utomatic subscription system for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provided to wireless devices |
CN100484167C (zh) * | 2003-06-05 | 2009-04-2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基于互联网的短消息传送系统的计费方法 |
-
2004
- 2004-12-24 CN CNB2004101028528A patent/CN10035220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3956B (zh) * | 2007-12-20 | 2011-12-07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智能网在线计费交互系统及方法 |
CN101621563A (zh) * | 2008-06-30 | 2010-01-06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通话费用管理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352201C (zh) | 2007-1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875C (zh) | 通信装置 | |
CN1163052C (zh) | 通信装置 | |
CN1273928C (zh) | 实时用户计费系统和方法 | |
CN1262140C (zh) | 通信系统内的计费 | |
CN1240200C (zh) | 用于为多媒体会话中提供的业务协调计费的方法和设备 | |
CN1798222A (zh) | 一种控制会话的方法及设备 | |
US8867715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management of credit-debit operations in accounts related to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 |
CN1701591A (zh) | 通信系统中的计费 | |
CN1592209A (zh) | 通信网的记帐方法 | |
CN1275284A (zh) | 推出型信息传输方法和它的转移设备 | |
CN1859136A (zh) | 计费系统和计费方法 | |
CN1859534A (zh) | 一种业务服务的计费方法及系统 | |
CN1598854A (zh) | 通信终端、记帐设备、业务提供设备和程序 | |
CN1961567A (zh) | 用于ip多媒体服务的计费机制 | |
CN101035002A (zh) | 信用控制客户端、信用控制服务器、计费系统及计费方法 | |
CN1501684A (zh) | 预付费多媒体消息服务业务的实现方法 | |
CN1853368A (zh) | 计费的方法和计费单元 | |
CN1480004A (zh) | 对漫游用户的呼叫的管理 | |
CN1968402A (zh) | 一种流媒体业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
CN101167306A (zh) | 用于向通信设备提供计费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616391A (zh) | 一种主被叫付费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1798042A (zh) | 一种通信的计费方法 | |
CN100486282C (zh) | 一种实现语音交互的方法 | |
CN101860445B (zh) | 增值业务计费方法及系统 | |
JP2005142764A (ja) | 通信料算出システム、通信料算出装置、及び通信料算出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