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0306A - 访问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访问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90306A CN1790306A CNA2005101303924A CN200510130392A CN1790306A CN 1790306 A CN1790306 A CN 1790306A CN A2005101303924 A CNA2005101303924 A CN A2005101303924A CN 200510130392 A CN200510130392 A CN 200510130392A CN 1790306 A CN1790306 A CN 17903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access
- electronic device
- operation screen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8—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 H04N5/782—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on tap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7—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different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e.g. protocol converters for incompatible systems, open syste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4—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4—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 G06F21/35—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communicating wirelessl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09—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ingle file or object, e.g. in a secure envelope, encrypted and accessed using a key, or with access control rules appended to the object itsel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58—Client or end-user data management, e.g. managing client capabilities, user preferences or demographics, processing of multiple end-users preferences to derive collaborative data
- H04N21/25808—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4—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 H04N21/41407—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embedded in a portable device, e.g. video client on a mobile phone, PDA, lapto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4—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 H04N21/4147—PVR [Personal Video Record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7—Providing Remote input by a user located remotely from the client device, e.g. at 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04N21/47214—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e.g. of sport results or stock marke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6—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 H04N7/173—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with two-way working, e.g. subscriber sending a programme selection signal
- H04N7/17309—Transmission or handling of upstream communications
- H04N7/17318—Direct or substantially direct transmission and handling of reques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15—Third par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5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an additional device, e.g. smartcard, SIM or a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处理系统,访问装置(14)将发送命令发送给服务器装置(13),从服务器装置(13)接收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向电子设备(11)发送指示作为构成用来操作电子设备(11)或其他电子设备的画面的信息的操作画面信息,从电子设备(11)接收操作画面信息和向电子设备(11)发送设备操作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从外部进行电子设备的设备操作信息的设定及设备的操作的信息处理系统及其设备控制方法及其程序。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可从外部进行电子设备的设备操作信息的设定及设备的操作的信息处理系统通常进行以下的工作。在从便携式终端等外部装置对家庭内的录像机等进行录象预约时,外部装置保持用来与录像机通信的信息,根据该信息外部装置访问录像机并将用户输入的录象预约的信息发送。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比如,录像机更新而用来与录像机进行通信的信息改变时,就必须在便携式终端等外部装置上逐一设定该信息。另外,在安全方面,可以很容易从外部访问家庭内的录像机也不是优选。
另外,在从外部装置,比如,利用录像机及TCP/IP协议进行通信时,作为用来与录像机进行通信的全局IP地址一般并不限定于固定地址,可利用PPP(点对点协议)及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等协议进行动态分配,由于ISP(Instruction Set Processor,指令集处理器)对服务器的运用及临时通信中断等各种原因,全局IP地址动态变化。此外,即使判明了全局IP地址的情况下,有时用于与录像机进行通信还必需的端口号,也会由于ADSL路由器搭载的因特网地址变换功能而动态地改变。这种变换功能被称为NAPT(网络地址端口转换)及IP伪装功能而得到普及。
因此,对于具有这种动态变化的全局IP地址及端口号的设备,为了从外部(比如,家庭外)访问,就必须以一些方法了解现在的全局IP地址及端口号。在现有的用于这种用途的技术中,存在动态DNS(动态域名系统)服务器等。动态DNS服务器,利用由作为因特网的标准规格的RFC(请求评论)定义的DNS协议,通过将设备当前的全局IP地址通知客户终端,使得从客户终端访问家庭内的设备成为可能。然而,此DNS协议因为是通知全局IP地址的方式,所以不能通知当前的端口号。另外,动态DNS服务器,由于最近的服务器具有回答地址的高速缓存器的结构,所以在处理动态变化的设备的地址时,有时对旧的信息进行高速缓存,有时通知不正确的地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具有电子设备、服务器装置和访问上述电子设备的访问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
(A)上述电子设备具有:
(A-1)存储构成用来操作上述电子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的画面的信息的操作画面信息的操作画面信息存储部;
(A-2)按照上述访问装置的要求,发送上述操作画面信息的操作画面信息发送部;
(A-3)接受来自上述访问装置的设备操作信息的设备操作画面信息接收部;
(A-4)根据上述设备操作画面信息接收部接受的设备操作信息工作的设备工作部;
(B)上述服务器装置具有:
(B-1)具有带有作为识别上述访问装置的信息的访问装置的标识符和作为用来访问上述电子设备的信息的电子设备地址信息的记录的访问信息管理部;
(B-2)从上述访问装置接收具有访问装置标识符的发送命令的发送命令接收部;
(B-3)将具有与上述发送命令接收部接收的发送命令所具有的访问装置标识符相对应的电子设备地址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发送到上述访问装置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发送部;
(C)上述访问装置具有:
(C-1)存储作为识别上述访问装置的信息的访问装置标识符的访问装置标识符存储部;
(C-2)存储作为识别上述服务器装置的信息的服务器装置标识符的服务器装置标识符存储部;
(C-3)接受对上述服务器装置的访问要求的访问要求接受部;
(C-4)在上述访问要求接受部接受了访问要求时,向由存储于上述服务器装置标识符存储部的服务器装置标识符识别的服务器装置,发送提示作为用来访问上述电子设备的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发送的命令并且该命令是具有上述访问装置标识符的命令的发送命令的发送命令发送部;
(C-5)接受按照上述发送命令的发送,从上述服务器装置发送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接收部;
(C-6)根据上述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接收部接收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指示向上述电子设备发送操作画面信息,接收上述操作画面信息的操作画面信息接收部;
(C-7)根据上述操作画面信息接收部接收的操作画面信息显示操作画面的操作画面显示部;
(C-8)接受根据上述操作画面显示部显示的操作画面输入的设备操作信息的设备操作信息接受部;以及
(C-9)将上述设备操作信息发送到上述电子设备的设备操作画面信息发送部。
另外,本发明是具有电子设备、服务器装置和访问上述电子设备的访问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的设备控制方法,具备如下步骤:
(a)利用上述访问装置,接受对上述服务器装置的访问要求;
(b)利用上述访问装置,向由预先存储的服务器装置标识符识别的服务器装置,发送提示作为用来访问上述电子设备的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发送的命令并且该命令是具有访问装置标识符的命令的发送命令;
(c)利用上述服务器装置,从存储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中取得与上述访问装置相对应的电子设备地址信息;
(d)利用上述服务器装置,向上述访问装置发送包含上述电子设备地址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
(e)利用上述访问装置,接收上述电子设备访问信息;
(f)利用上述访问装置,根据上述接收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指示向上述电子设备发送操作画面信息;
(g)利用上述电子设备,根据上述访问装置的发送指示,发送所存储的操作画面信息;
(h)利用上述访问装置,接收操作画面信息;
(i)利用上述访问装置,根据上述接收的操作画面信息显示操作画面;
(j)利用上述访问装置,根据上述操作画面,接受上述电子设备的设备操作信息的输入;
(k)利用上述访问装置,将上述设备操作信息发送到上述电子设备;
(l)利用上述电子设备,接收上述设备操作信息;
(m)根据上述设备操作信息,使上述电子设备工作。
利用这种设备控制方法,可以容易而安全地从外部设定电子设备的设备操作信息及进行操作,并且可以与具有动态改变的全局IP地址及端口号的设备可靠地对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构成图。
图2为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框图。
图3为说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4为说明实施方式的服务器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5为说明实施方式的访问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6为实施方式的具体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构成图。
图7为示出实施方式的访问信息管理表的图。
图8为示出实施形态的存储于电子设备中的菜单及屏幕信息的图。
图9为说明实施形态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工作流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同一构成部件及流程图的步骤等使用同一符号,说明则省略。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构成图。本信息处理系统,具有电子设备11、路由器12、服务器装置13、及访问装置14。图2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框图。
电子设备11,具有操作画面信息存储部1101、操作画面信息发送部1102、设备操作信息接收部1103、设备操作信息设定部1104及设备工作部1105。
路由器12,发挥电子设备11与因特网连接的功能,具有路径控制功能及网络地址转换功能(NAT)等。
服务器装置13,具有访问信息管理部1301、发送命令接收部1302及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发送部1303。
访问装置14,具有访问装置标识符存储部1401、服务器装置标识符存储部1402、访问要求接受部1403、发送命令发送部1404、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接收部1405、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显示部1406、操作画面信息发送命令接收部1407、操作画面信息接收部1408、操作画面显示部1409、设备操作信息接受部1410及设备操作信息发送部1411。
操作画面信息存储部1101,存储作为构成操作电子设备11或其他电子设备的画面的信息的操作画面信息。所谓操作画面信息,比如,在要操作的电子设备是录像机时,是构成用来对该录像机进行录象预约的用户接口(菜单及屏面)的信息。此操作画面信息,比如,以C-HTML(压缩超文本标记语言)及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描述。另外,比如,要操作的电子设备是计算机,在调用计算机中的图像册时,操作画面信息是构成用来显示、检索图像册的菜单画面及屏面画面的信息。操作画面信息存储部1101,优选是利用非易失性记录媒体实现,但也可以利用易失性记录媒体实现。操作画面信息发送部1102,根据访问装置14的要求,取得存储于操作画面信息存储部1101中的操作画面信息,经过路由器12发送到访问装置14。另外,根据访问装置14的要求,取得存储于操作画面信息存储部1101中的操作画面信息,通常指的是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操作画面信息之中选择一个操作画面信息。但是,在操作画面信息只是一个时,不需要选择是自不待言的。操作画面信息发送部1102,通常,可由无线或有线的通信方式(比如,网卡及其驱动程序等)实现,但也可以由广播装置实现。
设备操作信息接收部1103,经过路由器12接收从访问装置14发出的设备操作信息。设备操作信息接收部1103,通常,可由无线或有线的通信装置(比如,调制解调器及其驱动程序等)实现,但也可以由接收广播的装置(比如,调谐器及其设备驱动程序等)实现。在设备操作信息接收部1103是由通信装置实现时,设备操作信息接收部1103和操作画面信息发送部1102,通常,可以以物理方式由一个装置实现。
设备操作信息设定部1104,将设备操作信息接收部1103所接收的设备操作信息存储于记录媒体。通常,设备操作信息设定部1104是在非易失性媒体上存储,但也可以临时存储于易失性记录媒体。另外,此记录媒体,既可以是内置于电子设备的记录媒体,也可以是外置的记录媒体。此外,既可以在电子设备11进行工作之际,利用设备操作信息,也可以由与电子设备11相连接的其他电子设备读出(或接收)设备操作信息予以利用。可以考虑在电子设备11是所谓的家庭内的本地服务器(Home InformationServer),其他电子设备是与本地服务器相连接的录像机及计算机等的场合,与电子设备11相连接的其他电子设备利用设备操作信息的形态。设备操作信息设定部1104,通常是利用软件实现的,但也可以利用硬件实现。
设备工作部1105,根据设备操作信息接收部1103接收的设备操作信息进行工作。另外,设备工作部1105,在设备操作信息设定部1104存储设备操作信息时,根据该存储的设备操作信息进行工作。此工作,因设备操作信息的不同而不同。在设备操作信息是进行录像机的录象预约的信息时,所谓的工作是录象。
访问信息管理部1301,存储具有作为识别访问装置14的信息的访问装置标识符和作为用来访问电子设备11的信息的电子设备地址信息的记录。具有此记录的表称为访问信息管理表。所谓的访问装置标识符,比如,在访问装置14是便携式电话机时是便携式电话机的电话号码。另外,所谓的访问装置标识符,比如,在访问装置14是与因特网相连接的计算机的场合是全局IP地址。另外,所谓的访问装置标识符,比如,也可以是用来识别持有访问装置的用户的用户标识符。所谓的用户标识符,是所谓的登录标识符及口令等。用户标识符,比如,是用户利用访问装置的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另外,所谓的电子设备地址信息,比如,是用来与电子设备11进行通信的全局IP地址。此全局IP地址,比如,是分配给路由器12的全局IP地址。但是,在没有路由器12电子设备11直接与因特网相连接时,所谓的电子设备地址信息,比如,是分配给电子设备11全局IP地址。另外,所谓的电子设备地址信息,比如,是全局IP地址和端口号的组合。另外,电子设备地址信息,为了使电子设备11适合进行服务器装置登录,一直更新为最新的地址信息。访问信息管理部1301,优选是利用非易失性记录媒体实现,但也可以利用易失性记录媒体实现。
发送命令接收部1302,接收来自访问装置14的具有访问装置标识符的发送命令。所谓的发送命令,是提示发送作为用来访问电子设备11的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命令。发送命令接收部1302,通常,利用无线或有线的通信方式(比如,调制解调器及其设备驱动程序或网卡及其设备驱动程序等)实现,但也可以利用接收广播的装置实现。
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发送部1303,从访问信息管理部1301取得与发送命令接收部1302接收的发送命令所具有的访问装置标识符相对应的电子设备地址信息。然后,构成具有该电子设备地址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并将该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发送到访问装置14。另外,电子设备访问信息,也有时只由电子设备地址信息组成。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发送部1303,通常,是以无线或有线的通信装置(比如,网卡及其设备驱动程序等)实现,但也可以利用广播装置实现。另外,在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发送部1303是以通信装置实现时,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发送部1303和发送命令接收部1302,通常,的物理的方式利用一个装置实现。
访问装置标识符存储部1401,存储识别访问装置14的访问装置标识符。访问装置标识符存储部1401,优选是利用非易失性记录媒体实现,但也可以利用易失性记录媒体实现。在访问装置标识符是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比如,登录标识符和口令等)时,优选访问装置标识符存储部1401是非易失性记录媒体。
服务器装置标识符存储部1402,存储作为识别服务器装置13的信息的服务器装置标识符。服务器装置标识符存储部1402,优选是利用非易失性记录媒体实现,但也可以利用易失性记录媒体实现。
访问要求接受部1403,接受对服务器装置13的访问要求。访问要求接受部1403,比如,接受来自访问装置14的用户的对服务器装置13的访问要求。在访问装置14是便携式电话时,访问要求通常是从数字键盘输入。另外,在访问装置14是计算机时,访问要求从键盘或鼠标输入。因此,访问要求接受部1403是数字键盘及键盘等的输入部及其设备控制驱动程序等。但是,访问要求接受部1403,也可以从其他装置接收内容为对服务器装置13进行访问的命令。
发送命令发送部1404,在访问要求接受部1403接受访问要求时,向由存储于服务器装置标识符存储部1402的服务器装置标识符而被识别的服务器装置,发送提示作为用来访问电子设备11的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发送的命令的发送命令。另外,发送命令具有访问装置标识符。发送命令发送部1404,通常,是以无线或有线的通信装置(比如,网卡及其设备驱动程序等)实现,但也可以利用广播装置实现。
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接收部1405,接收与发送命令的发送相对应从服务器装置13发送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接收部1405,通常,是以无线或有线的通信装置(比如,网卡及其设备驱动程序等)实现,但也可以利用接收广播的装置实现。
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显示部1406,将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接收部1405接收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予以显示。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显示部1406,比如,可利用显示数据的显示器和控制数据的软件等实现。
操作画面信息发送命令接受部1407,接受对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显示部1406显示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输入。操作画面信息发送命令接受部1407,由输入部和软件组成,其输入部通常与访问要求接受部1403相同。
操作画面信息接收部1408,在操作画面信息发送命令接收部1407接受输入时,根据该输入,促使向电子设备11发送操作画面信息,接收该操作画面信息。操作画面信息接收部1408,通常,是以无线或有线的通信装置(比如,网卡及其设备驱动程序等)实现,但也可以利用广播装置及接收广播的装置实现。
操作画面显示部1409,根据操作画面信息接收部1408所接收的操作画面信息显示操作画面。操作画面信息显示部1409,比如,可利用显示器及显示控制数据的软件等实现。
另外,操作画面显示部1409和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显示部1406的显示部也可以在物理上以一个装置形成。
设备操作信息接受部1410,接受根据由操作画面信息显示部1409显示的操作画面所输入的设备操作信息。设备操作信息接受部1410,通常接受来自访问装置14的用户的输入。设备操作信息的输入,既可以是通过菜单选择进行,也可以通过键盘等输入数据进行。设备操作信息接受部1410,由输入部和软件组成,该输入部通常与访问要求接受部1403及操作画面信息发送命令接受部1407相同。
设备操作信息发送部1411,将设备操作信息接受部1410接受的设备操作信息发送到电子设备11。设备操作信息发送部1411发送的设备操作信息并不限定于与设备操作信息接受部1410所接收的设备操作信息相同的信息。两者的数据形式等也可以不同。设备操作信息发送部1411通常,是以无线或有线的通信装置(比如,网卡及其设备驱动程序等)实现,但也可以利用广播装置实现。在设备操作信息发送部1411是由通信装置实现时,设备操作信息发送部1411、发送命令发送部1404、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接收部1405和操作画面信息接收部1408,通常,可以以物理方式由一个装置实现。
下面对本信息处理系统的工作予以说明。首先,利用图3的流程图对电子设备11的工作予以说明。
(步骤S301)操作画面信息发送部1102,判断是否存在来自访问装置14的内容为发送操作画面信息的要求。有要求时,执行步骤S302,没有要求时,等待要求。
(步骤S302)操作画面信息发送部1102,从操作画面信息存储部1101取得操作画面信息。
(步骤S303)操作画面信息发送部1102,发送在步骤S302中取得的操作画面信息。
(步骤S304)设备操作信息接收部1103,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访问装置14的设备操作信息。在接收到设备操作信息时,执行步骤S305,在未接收到设备操作信息时,等待设备操作信息。
(步骤S305)设备操作信息设定部1104,将在步骤S304中接收的设备操作信息存储到记录媒体。另外,存储的设备操作信息的利用可以认为有以下的场合。
1)设备工作部1105利用存储的设备操作信息使电子设备11工作的场合。
2)设备工作部1105利用设备操作信息使通过网络与电子设备11相连接的设备工作的场合。
3)设备操作信息设定部1104将设备操作信息临时保持于存储器中,根据该设备操作信息,设备工作部1105立刻工作的场合。
4)设备操作信息设定部1104不工作,根据设备操作信息接收部1103接收的设备操作信息,设备工作部1105立刻工作的场合。
下面利用图4的流程图对服务器装置13的工作予以说明。
(步骤S401)发送命令接收部1302,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访问装置14的具有访问装置标识符的发送命令。接收到发送命令时,执行步骤S402,没有接收到发送命令时,等待发送命令。
(步骤S402)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发送部1303,从步骤S401接收到的发送命令取得访问装置标识符
(步骤S403)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发送部1303,以访问装置标识符作为关键词检索访问信息管理部1301。作为检索结果,如果取得与访问装置标识符相对应的电子设备地址信息,就执行步骤S404,如果不能取得电子设备地址信息,就执行步骤S405。
(步骤S404)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发送部1303,构成包含在步骤S403中取得的电子设备地址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另外,也可考虑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和电子设备地址信息为同一信息的场合。在这样的场合下,本步骤什么也不做。
(步骤S405)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发送部1303,构成包含出错消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本出错消息是表示不存在可以从访问装置14进行访问的电子设备11的信息。
(步骤S406)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发送部1303,将在步骤S404或步骤S405中构成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发送到访问装置14。
下面利用图5的流程图对访问装置14的工作予以说明。
(步骤S501)访问要求接受部1403,判断是否接受到对服务器装置13的访问要求。接受到访问要求时,执行步骤S502,没有接受到访问要求时,等待访问要求。
(步骤S502)发送命令发送部1404,从访问装置标识符存储部1401取得访问装置标识符
(步骤S503)发送命令发送部1404,从服务器装置标识符存储部1402取得服务器装置标识符。
(步骤S504)发送命令发送部1404,利用在步骤S502中取得的访问装置标识符,构成发送命令。另外,在发送命令只由访问装置标识符构成时,在步骤S504中什么也不做。
(步骤S505)发送命令发送部1404,对利用在步骤S503中取得的服务器装置标识符识别的服务器装置13,发送在步骤S504中构成的发送命令。
(步骤S506)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接收部1405,判断是否接收到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在接收到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时,执行步骤S507,在没有接收到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时,等待访问信息。
(步骤S507)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显示部1406,利用在步骤S506中接收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构成显示信息(比如,菜单信息)。
(步骤S508)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显示部1406,显示在步骤S507中构成的信息。其结果,比如,在显示器上显示菜单。
(步骤S509)操作画面信息发送命令接受部1407,判断是否接受到对于在步骤S508中显示的信息的合适的输入。在接受到输入时,执行步骤S510,未接受到输入时,等待输入。
(步骤S510)操作画面信息接收部1408,提示向电子设备11发送操作画面信息。就是说,发送提示发送操作画面信息的命令。但是,也可以利用其他装置促使发送操作画面信息。
(步骤S511)操作画面信息接收部1408,判断是否接收到操作画面信息。在接收到操作画面信息时,执行步骤S512,未接收到操作画面信息时,等待操作画面信息。
(步骤S512)操作画面显示部1409,由在步骤S511中接收到的操作画面信息构成显示信息。此信息,比如,是提示用户操作的菜单信息。
(步骤S513)操作画面显示部1409,显示在步骤S512中构成的信息。
(步骤S514)设备操作信息接受部1410,接收根据在步骤S513中显示的信息输入的设备操作信息。在接收到设备操作信息时,执行步骤S515,在没有接收到设备操作信息时,就等待设备操作信息。设备操作信息的输入,也可能是只选择菜单项目的情况。另外,设备操作信息的输入,也可能是利用对设备的设定信息(时刻及录象预约信息等)的键盘等的输入。
(步骤S515)设备操作信息发送部1411,以在步骤S514中接受的输入为基础,构成发送用的设备操作信息。
(步骤S516)设备操作信息发送部1411,发送在步骤S515中构成的发送用的设备操作信息。
另外,在图5的流程图中,从步骤S507到步骤S509不是必需的。就是说,不必将电子设备地址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显示在访问装置14上,根据用户的指示来提示发送操作画面信息。比如,也可以将电子设备地址信息的包含电子设备11的IP地址的URL发送到访问装置14,在一定时间后自动地跳转到URL所示的页面(在HTML中描述的数据),由此,在没有用户指示的情况下转移到下一个步骤(提示向电子设备发送操作画面信息的工作)。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具体的工作予以说明。具体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构成图如图6所示。本信息处理系统具有电子设备11、路由器12、服务器装置13、访问装置14、录像机61及个人计算机62。本地服务器11是家庭内的服务器装置(所谓的本地服务器)。于是,本地服务器11,经路由器12可与连接到网络上的设备进行通信。另外,服务器装置13是与因特网相连接的服务提供商(也称为ISP(Instruction set processor))的信息处理装置。此外,访问装置14是可移动的便携式电话。于是,在本信息处理系统中,在确保本地服务器11的安全的同时,可从便携式电话14访问本地服务器11。下面对其具体工作及数据例予以说明。
此处,服务器装置13,保持如图7所示的访问信息管理表。访问信息管理表中存储具有“页面名”、“全局IP地址”、“电子设备名”、“口令号码”及“便携式电话号码”的记录。不过,访问信息管理表,可以是如图7所示的非规格化形式的表,也可以是规格化形式的表。所谓的“页面名”就是在便携式电话14上显示的页面的名称,显示于便携式电话14的画面上。“全局IP地址”是用来与电子设备11进行通信的信息。另外,代替“全局IP地址”也可以利用“全局IP地址”和“端口号”的组合与电子设备11进行通信。“电子设备名”是识别电子设备11的名称,是用户可理解的名称。“口令号码”是利用“全局IP地址”与可进行通信的电子设备11进行通信连接之际输入的号码。“便携式电话号码”是识别便携式电话14的电话号码。
另外,在本地服务器中,存储有图8所示的菜单及屏面信息。图8示出用来从便携式电话14访问连接到本地服务器11的录像机61、个人计算机62的菜单及屏面信息。另外,图8的菜单及屏面具有层次结构。比如,如图8(a1)所示,顶层屏面具有两个菜单项目(“录象预约”、“图像册”)及“完成”按钮。在选择菜单项目的“录象预约”时,就转移到图8(b1)的“录象预约屏面”。此“录象预约屏面”是对录像机61设定录象预约用的屏面。在此“录象预约屏面”中输入“ch”(频道)、“开始时刻”、“终止时刻”并按下“确定”按钮时,该数据就设定到本地服务器11中,录像机61进行录象预约。另外,在图8(a1)中选择菜单项目的“图像册”时,就转移到图8(b2)的“图像册菜单”。然后,在选择“读出”时,如图8(c1)所示,从个人计算机62读出所选择的照片(图像),显示于便携式电话14上。另外,在选择“登录”时,如图8(c2)所示,照片从便携式电话14经本地服务器11登录到个人计算机62。另外,在按下“完成”按钮时,结束菜单的显示。以上,在选择“图像册”的菜单项目时,根据电子设备(本地服务器)的设备操作信息接收部接收的设备操作信息,设备立即工作。就是说,调出照片进行登录。
下面对上述的工作的流程予以详细说明。关于本信息处理系统的具体的工作利用图9予以说明。首先,便携式电话14的用户输入对服务器装置13进行访问的要求。本访问要求,已将服务器装置标识符(用来访问服务器装置13的URL)作为书签登录,通过选择这样的书签进行(图9(a1))。之后,便携式电话14将包含本身的电话号码“090-1111-2222”的发送命令发送到服务器装置13,进行连接(图9(a2))。之后,服务器装置13,以电话号码“090-1111-2222”作为关键词检索图7的管理表,将具有“页面名”、“全局IP地址”、“电子设备名”、“口令号码”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山田君”的页面)发送到便携式电话14(图9(a3))。此时,服务器装置13存储的广告信息(未图示)也一并发送。然后,便携式电话14,接收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将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予以显示。此时,便携式电话14,也将所接收到的广告信息进行显示。于是,用户选择意欲访问的电子设备11(图9(a4))。在图9中,尽管只示出一个可访问的电子设备,但也可以有多个可访问的电子设备是自不待言的。另外,尽管图9中未示出,但图9(a4)的选择通过输入口令号码“0123”成为可能。
之后,因为选择了本地服务器,便携式电话14连接到以全局IP地址“123.222.0.1”而被识别的路由器12(图9(a5)),利用路由器12的NAT的静态forward(传送)功能访问家庭内的本地服务器11(图9(a6))。之后,本地服务器11,经过路由器12,将存储的第一操作画面信息发送到便携式电话14(图9(a7))。便携式电话14,接收第一操作画面信息,显示菜单。然后,在用户选择“录象预约”时(图9(a8)),便携式电话14将表示选择“录象预约”的意思的信息经路由器12发送到本地服务器11(图9(a9))。之后,本地服务器11,经过路由器12,将第二操作画面信息发送到便携式电话14(图9(a10))。另外,第二操作画面信息是构成图8的录象预约屏面的信息。之后,便携式电话14,接收第二操作画面信息并进行显示。然后,用户输入录象预约信息(“ch”、“开始时刻”、“终止时刻”等)(图9(a11))。然后,在用户按下(选择)“确定”按钮时,将设备操作信息(比如,“ch=8”、“开始时刻=19:00”、“终止时刻=21:00”)经路由器12发送到本地服务器11(图9(a12))。之后,本地服务器11,存储设备操作信息(图9(a13))。之后,录像机61从本地服务器11取得设备操作信息并进行录象(图9(a14))。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很容易从外部访问特定的电子设备。所谓的特定的电子设备,比如,是家庭内的计算机、录像机、冰箱等的电子设备等。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从服务器装置向便携式电话等的访问装置提供根据以HTML等描述的信息设备动态的变化的全局IP地址及端口号,可根本不改变现有的便携式电话的浏览器等而访问特定电子设备。另外,便携式电话等的访问装置,由于首先连接到登录有电子设备的地址的服务器装置,不会发生由于动态DNS那样的高速缓存产生的失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全局IP地址,是以IPVer4(第4版网际协议)的全局IP地址为例进行说明的,但也可以利用IPVer6(第6版网际协议)的全局IP地址等其他形式。另外,全局IP地址,大致仅意味确定通信地址的信息,但在与外部信息处理装置的通信方面,也可以使用其它形式的信息来代替全局IP地址,。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是路由器,但路由器并非必需。就是说,电子设备也可以直接与因特网等网络相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子设备的例子是利用本地服务器进行说明。设备操作信息,是作为本地服务器以外的录像机及计算机的工作所使用的信息进行说明的。但是,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录像机,设备操作信息也可以是电子设备本身使用的信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电子设备多次向访问装置发送操作画面信息之后,从访问装置向电子设备发送设备操作信息。但是,也可以在从电子设备向访问装置仅发送一次操作画面信息之后,从访问装置向电子设备发送设备操作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设备操作信息设定部并非必需。就是说,也有电子设备的设备工作部,根据设备操作画面信息接收部接受的设备操作信息,立即工作的场合。在此种场合,电子设备,成为具备操作画面信息存储部、操作画面信息发送部、设备操作画面信息接收部和设备工作部的设备。
另外,如上所述,在访问装置中,不需要将电子设备地址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在访问装置进行显示,根据用户指示来指示发送操作画面信息。比如,也可以通过将电子设备地址信息包含的电子设备的全局IP地址的URL发送到访问装置,在一定时间后自动地跳转到URL所示的页面(在HTML中描述的数据),在没有用户指示的情况下转移到下一个步骤。此种场合的设备控制方法如下所示。此种方法是具有电子设备、服务器装置和访问电子设备的访问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的设备控制方法包含:
(a)访问装置,接受对服务器装置的访问要求的步骤;
(b)访问装置,向由预先存储的服务器装置标识符而被识别的服务器装置,发送提示作为用来访问电子设备的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发送的命令并且该命令是具有访问装置标识符的命令的发送命令的步骤;
(c)服务器装置,从存储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中取得与访问装置相对应的电子设备地址信息的步骤;
(d)服务器装置,向访问装置发送包含电子设备地址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步骤;
(e)访问装置,接收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步骤;
(f)访问装置,根据接收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指示向电子设备发送操作画面信息的步骤;
(g)电子设备,根据访问装置的发送指示,发送所存储的操作画面信息的步骤;
(h)访问装置,接收操作画面信息的步骤;
(i)访问装置,根据接收的操作画面信息显示操作画面的步骤;
(j)访问装置,接受与操作画面信相对应的电子设备的设备操作信息的输入的步骤;
(k)访问装置,将设备操作信息发送到电子设备的步骤;
(l)电子设备,接收设备操作信息的步骤;
(m)电子设备,根据设备操作信息工作的步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子设备、服务器装置、访问装置的工作是也可以以软件实现,把该软件,比如,置于服务器上,通过从服务器下载的方式分配该软件。此外,也可以将软件记录到CD-ROM等的记录媒体进行分配。
另外,在以软件实现访问装置的工作时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
(a)接受对服务器装置的访问要求的步骤;
(b)在接受访问要求时,向由预先存储的服务器装置标识符而被识别的服务器装置,发送提示作为用来访问电子设备的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发送的命令、并且该命令是具有访问装置标识符的命令的发送命令的发送步骤;
(c)接收与发送命令的发送相对应,从服务器装置所发送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步骤;
(d)根据接收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促使向电子设备发送操作画面信息,接收该操作画面信息的步骤;
(e)根据接收的操作画面信息,显示操作画面的步骤;
(f)接受根据显示的操作画面输入的设备操作信息的步骤;
(g)将设备操作信息发送到电子设备的步骤。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容易而安全地从外部设定电子设备的设备操作信息及进行操作,并且可以与具有可动态改变的全局IP地址及端口号的设备可靠地对应。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是把电子设备与路由器作为分开的装置,但电子设备与路由器也可以一体化。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很容易从外部访问特定的电子设备。
附图标号一览表
11电子设备
12路由器
13服务器装置
14访问装置
1101操作画面信息存储部
1102操作画面信息发送部
1103设备操作信息接收部
1104设备操作画面信息设定部
1301访问信息管理部
1302发送命令接收部
1303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发送部
1401访问装置标识符存储部
1402服务器装置标识符存储部
1403访问要求接受部
1404发送命令发送部
1405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接收部
1406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显示部
1407操作画面信息发送命令接受部
1408操作画面信息接收部
1409操作画面显示部
1410设备操作信息接受部
1411设备操作信息发送部。
Claims (8)
1.一种访问装置,该访问装置用于具有电子设备、服务器装置和访问上述电子设备的访问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
上述电子设备具有:
存储构成用来操作上述电子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的画面的信息的操作画面信息的操作画面信息存储部;
按照上述访问装置的要求,发送上述操作画面信息的操作画面信息发送部;
接受来自上述访问装置的设备操作信息的设备操作信息接收部;及
根据上述设备操作信息接收部接受的设备操作信息进行工作的设备工作部;
上述服务器装置具有:
具有1个或1个以上信息的访问信息管理部,其中该信息包括作为识别上述访问装置的信息的访问装置标识符和用来访问上述电子设备的信息;
接收来自上述访问装置的具有访问装置标识符的发送命令的发送命令接收部;及
将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发送给上述访问装置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发送部,其中该电子设备访问信息包括与上述发送命令接收部接收的发送命令所具有的访问装置标识符相对应的用于访问电子设备的信息;
上述访问装置具有:
存储作为识别上述访问装置的信息的访问装置标识符的访问装置标识符存储部;
存储作为识别上述服务器装置的信息的服务器装置标识符的服务器装置标识符存储部;
接受对上述服务器装置的访问要求的访问要求接受部;
在上述访问要求接受部接受了访问要求时,向由存储于上述服务器装置标识符存储部的服务器装置标识符识别的服务器装置,发送发送命令的发送命令发送部,其中该发送命令是提示发送作为用来访问上述电子设备的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命令,并且是具有上述访问装置标识符的命令;
按照上述发送命令的发送,接收从上述服务器装置发送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接收部;
根据上述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接收部接收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提示向上述电子设备发送操作画面信息,接收上述操作画面信息的操作画面信息接收部;
根据上述操作画面信息接收部接收的操作画面信息显示操作画面的操作画面显示部;
接受根据上述操作画面显示部显示的操作画面输入的设备操作信息的设备操作信息接受部;以及
将上述设备操作信息发送给上述电子设备的设备操作信息发送部。
2.一种访问装置,该访问装置用于具有电子设备、服务器装置和访问上述电子设备的访问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存储作为识别上述访问装置的信息的访问装置标识符的访问装置标识符存储部;
存储作为识别上述服务器装置的信息的服务器装置标识符的服务器装置标识符存储部;
接受对上述服务器装置的访问要求的访问要求接受部;
在上述访问要求接受部接受了访问要求时,向由存储于上述服务器装置标识符存储部的服务器装置标识符识别的服务器装置,发送发送命令的发送命令发送部,其中该发送命令是提示发送作为用来访问上述电子设备的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命令,并且是具有上述访问装置标识符的命令;
按照上述发送命令的发送,接收从上述服务器装置发送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接收部;
根据上述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接收部接收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提示向上述电子设备发送作为构成用于操作设备的画面的信息的操作画面信息,接收该操作画面信息的操作画面信息接收部;
根据上述操作画面信息接收部接收的操作画面信息显示操作画面的操作画面显示部;
接受根据上述操作画面显示部显示的操作画面输入的设备操作信息的设备操作信息接受部;以及
将上述设备操作信息发送给上述电子设备的设备操作信息发送部。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访问装置,
上述访问装置还具有:
将上述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接收部接收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显示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显示部;和
接受对上述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显示部显示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输入的操作画面信息发送命令接受部;
上述操作画面信息接收部,在上述操作画面信息发送命令接受部接受到输入时,根据上述输入,提示向上述电子设备发送操作画面信息,接收该操作画面信息。
4.一种访问装置,该访问装置用于具有电子设备、服务器装置和访问上述电子设备的访问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
当接受了对上述服务器装置的访问要求时,向上述服务器装置提示发送作为用来访问上述电子设备的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接收该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根据该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提示向上述电子设备发送作为构成用于操作设备的画面的信息的操作画面信息,接收该操作画面信息,基于该操作画面信息显示操作画面,将基于该操作画面信息输入的设备操作信息发送给上述电子设备。
5.一种在具有电子设备、服务器装置和访问上述电子设备的访问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上述访问装置中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受对上述服务器装置的访问要求的访问要求接受步骤;
向由预先存储的服务器装置标识符识别的服务器装置,发送发送命令的发送命令发送步骤,其中该发送命令是提示发送作为用来访问上述电子设备的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命令,并且是具有访问装置标识符的命令;
接收上述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接收步骤;
根据上述接收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提示向上述电子设备发送作为构成用于操作设备的画面的信息的操作画面信息的操作画面信息发送指示步骤;
接收自上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操作画面信息的操作画面信息接收步骤;
根据在上述操作画面接收步骤接收的操作画面信息,显示操作画面的操作画面显示步骤;
接受对于上述操作画面的上述电子设备的设备操作信息的输入的设备操作信息接受步骤;及
将上述设备操作信息发送给上述电子设备的设备操作信息发送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
将在上述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接收步骤接收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显示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显示步骤;及
接受作为对于在上述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显示步骤中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显示的输入的电子设备访问命令的电子设备访问命令接受步骤;
在上述操作画面信息发送指示步骤中,当在上述操作信息发送命令接受步骤接受了输入时,根据上述输入提示向上述电子设备发送操作画面信息。
7.一种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具有电子设备、服务器装置和访问上述电子设备的访问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的访问装置中的处理的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
接受对上述服务器装置的访问要求的访问要求接受步骤;
向由预先存储的服务器装置标识符识别的服务器装置,发送发送命令的发送命令发送步骤,其中该发送命令是提示发送作为用来访问上述电子设备的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命令,并且是具有访问装置标识符的命令;
接受上述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接收步骤;
接受由上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操作画面信息的操作画面信息接收步骤;
根据上述接收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提示向上述电子设备发送作为构成用于操作设备的画面的信息的操作画面信息的操作画面信息接收步骤;
根据在上述操作画面信息接收步骤所接收的操作画面信息,显示操作画面的操作画面显示步骤;
接受对于上述操作画面的上述电子设备的设备操作信息的输入的设备操作信息接受步骤;以及
将上述设备操作信息发送给上述电子设备的设备操作信息发送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程序,该程序还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
将在上述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接收步骤接收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显示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显示步骤;和
接受作为对在上述电子设备访问信息显示步骤中的电子设备访问信息的显示的输入的电子设备访问命令的电子设备访问命令接受步骤;
在上述操作画面信息发送指示步骤中,当在上述操作信息发送命令接受步骤接受到输入时,根据上述输入,提示向上述电子设备发送操作画面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185757A JP4346869B2 (ja) | 2002-06-26 | 2002-06-26 | 電子機器、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
JP185757/2002 | 2002-06-26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38146932A Division CN1663317A (zh) | 2002-06-26 | 2003-06-11 | 信息处理系统及其设备控制方法及其程序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90306A true CN1790306A (zh) | 2006-06-21 |
Family
ID=29996748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38146932A Pending CN1663317A (zh) | 2002-06-26 | 2003-06-11 | 信息处理系统及其设备控制方法及其程序 |
CNA2006101002993A Pending CN1881957A (zh) | 2002-06-26 | 2003-06-11 | 信息处理系统、服务器装置、访问装置及设备操作方法 |
CNA2005101303924A Pending CN1790306A (zh) | 2002-06-26 | 2003-06-11 | 访问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
CNA2005101303943A Pending CN1790307A (zh) | 2002-06-26 | 2003-06-11 | 服务器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38146932A Pending CN1663317A (zh) | 2002-06-26 | 2003-06-11 | 信息处理系统及其设备控制方法及其程序 |
CNA2006101002993A Pending CN1881957A (zh) | 2002-06-26 | 2003-06-11 | 信息处理系统、服务器装置、访问装置及设备操作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101303943A Pending CN1790307A (zh) | 2002-06-26 | 2003-06-11 | 服务器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20050246309A1 (zh) |
EP (1) | EP1517577A1 (zh) |
JP (1) | JP4346869B2 (zh) |
CN (4) | CN1663317A (zh) |
AU (1) | AU2003242276A1 (zh) |
WO (1) | WO200400440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503547A4 (en) * | 2002-05-23 | 2008-07-2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INFORMATIONSREARBEITUNGSSYSTEM |
JP4747939B2 (ja) * | 2005-05-11 | 2011-08-1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サーバ装置、サーバ装置の機器間接続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EP1881412A1 (en) | 2005-05-11 | 2008-01-23 | Sony Corporation | Server device, inter-server device connection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
JP2008135882A (ja) * | 2006-11-27 | 2008-06-12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接続支援装置、接続支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09278228A (ja) * | 2008-05-13 | 2009-11-26 | Kawamura Electric Inc | アパートの電気機器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
US20100192183A1 (en) * | 2009-01-29 | 2010-07-29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obile Device Access to Multimedia Content Recorded at Customer Premises |
EP2369530A1 (en) * | 2010-02-26 | 2011-09-28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Enhanced banner advertisements |
US8798445B2 (en) * | 2010-02-26 | 2014-08-05 | Blackberry Limited | Enhanced banner advertisements |
US9133757B2 (en) | 2012-10-10 | 2015-09-15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Engin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
JP5735996B2 (ja) * | 2013-03-19 | 2015-06-17 | ヤフ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バ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EP3179377B1 (en) * | 2014-08-07 | 2020-07-29 | Kyocera Corporation | Management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management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management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7040610A2 (en) * | 1996-04-24 | 1997-10-30 |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 Internet protocol filter |
US6139177A (en) * | 1996-12-03 | 2000-10-31 | Hewlett Packard Company | Device access and control using embedded web access functionality |
US6308328B1 (en) * | 1997-01-17 | 2001-10-23 | Scientific-Atlanta, Inc. | Usage statistics collection for a cable data delivery system |
JP3038650B2 (ja) * | 1997-04-28 | 2000-05-0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体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のインターネット通信方法と装置 |
CA2449643C (en) * | 1997-06-25 | 2012-04-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home network auto-tree builder |
US7103834B1 (en) * | 1997-06-25 | 2006-09-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home network auto-tree builder |
US6138150A (en) * | 1997-09-03 | 2000-10-2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computer resources via the internet with a web browser |
JP3601950B2 (ja) * | 1997-09-16 | 2004-12-15 | 株式会社東芝 | 通信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情報提示方法 |
US6104334A (en) * | 1997-12-31 | 2000-08-15 | Eremote, Inc. | Portable internet-enabled controller and information browser for consumer devices |
EP0940959B1 (en) * | 1998-03-04 | 2007-10-10 | Sony Deutschland GmbH | Establishing connections between remote devices with a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
US6055236A (en) * | 1998-03-05 | 2000-04-25 | 3Com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network services with distributed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
US6154839A (en) * | 1998-04-23 | 2000-11-28 | Vpnet Technologies, Inc. | Translating packet addresses based upon a user identifier |
US7043532B1 (en) * | 1998-05-07 | 2006-05-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niversally accessible command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network |
US6502135B1 (en) * | 1998-10-30 | 2002-12-31 | Science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Agile network protocol f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with assured system availability |
US6754831B2 (en) * | 1998-12-01 | 2004-06-22 | Sun Microsystems, Inc. | Authenticated firewall tunneling framework |
US6434627B1 (en) * | 1999-03-15 | 2002-08-1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IP network for accomodating mobile users with incompatible network addressing |
US6886017B1 (en) * | 1999-04-30 | 2005-04-26 | Elata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to a device |
US7185131B2 (en) * | 1999-06-10 | 2007-02-27 | Amron Technologies, Inc. | Host-client utility mete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same |
US6812881B1 (en) * | 1999-06-30 | 2004-11-0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 System for remote communication with an addressable target using a generalized pointing device |
US6801507B1 (en) * | 1999-07-27 | 2004-10-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evice discovery and configuration in a home network |
JP3318289B2 (ja) * | 1999-08-10 | 2002-08-26 | 松下電送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ホームネットワークゲートウエイ装置 |
US7117526B1 (en) * | 1999-10-22 | 2006-10-03 | Nomadix,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dynamic tunnel access se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6785724B1 (en) * | 1999-11-02 | 2004-08-31 | Walchem Corporation | On-demand web server |
US6581094B1 (en) * | 1999-11-02 | 2003-06-17 | Sun Microsystem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digital device based on the device's uniform device descriptor file that specifies the attributes of the device in a XML document in a networked environment |
JP3548065B2 (ja) * | 1999-11-15 | 2004-07-28 |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サーバ・クライアントシステム、製品端末機器の制御用サーバ、製品端末機器操作方法、機器情報共有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
JP3576906B2 (ja) * | 1999-12-21 | 2004-10-13 |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 インターネット網に接続可能な電話通信装置と主電話制御装置とipアドレスを管理する方法 |
US6694336B1 (en) * | 2000-01-25 | 2004-02-17 | Fusionone, Inc. | Data transfer and synchronization system |
JP2003529864A (ja) * | 2000-04-04 | 2003-10-07 |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 インターネット経由の家庭内ネットワークへのアクセス |
EP1172721A1 (en) * | 2000-07-10 | 2002-01-16 |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devices via a MMI |
US7337217B2 (en) * | 2000-07-21 | 2008-02-2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rchitecture for home network on world wide web |
US6668282B1 (en) * | 2000-08-02 | 2003-12-2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to monitor and determine if an active IPSec tunnel has become disabled |
US7185014B1 (en) * | 2000-09-22 | 2007-02-27 | Axeda Corporation | Retrieving data from a server |
US7260597B1 (en) * | 2000-11-02 | 2007-08-21 | Sony Corporation | Remote manual, maintenance, and diagnostic services for networked electronic devices |
US7054863B2 (en) * | 2000-11-15 | 2006-05-30 | Pacific Datavision,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riginating, storing, processing and delivering message data |
KR100416541B1 (ko) * | 2000-11-30 | 2004-02-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홈게이트웨이와 홈포탈서버를 이용한 홈네트워크 접근방법 및 그 장치 |
US7249170B2 (en) * | 2000-12-06 | 2007-07-24 | Intellid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network resources |
US7020720B1 (en) * | 2000-12-08 | 2006-03-28 | The Directv Group,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globally routable bypass IP address to a host computer on a private network |
US7039682B2 (en) * | 2000-12-15 | 2006-05-0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Extension of the BOOTP protocol towards automatic reconfiguration |
US7024473B2 (en) * | 2001-01-05 | 2006-04-04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Web server for communicating with one or more electronic devices through a gateway computer |
US7039721B1 (en) * | 2001-01-26 | 2006-05-02 | Mcafee,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es |
US7150037B2 (en) * | 2001-03-21 | 2006-12-12 | Intelliden, Inc. | Network configuration manager |
JP4988143B2 (ja) * | 2001-06-15 | 2012-08-01 | アドバンスト・ネットワーク・テクノロジー・ラボラトリーズ・ピーティーイー・リミテッド | コンピュータネットワーク |
US7136914B2 (en) * | 2001-08-06 | 2006-11-14 | Ricoh Company, Ltd. | System,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nd controlling a local network of electronic devices |
US7568000B2 (en) * | 2001-08-21 | 2009-07-28 | Rosemount Analytical | Shared-use data processing for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
WO2003025706A2 (en) * | 2001-09-20 | 2003-03-27 | I-Logix Inc. | Computeriz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web enabling and/or web management of embedded applications |
US7010608B2 (en) * | 2001-09-28 | 2006-03-07 | Intel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accessing a home server while preserving end-to-end security |
AU2002365257A1 (en) * | 2001-10-26 | 2003-07-24 | Zeosoft Corporation | Development, management of distributed clients and servers |
US7299304B2 (en) * | 2001-11-20 | 2007-11-20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rchitecture to support interaction between a host computer and remote devices |
US7013342B2 (en) * | 2001-12-10 | 2006-03-14 | Packeteer, Inc. | Dynamic tunnel probing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6993595B1 (en) * | 2001-12-28 | 2006-01-31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Address translation change identification |
US7539724B1 (en) * | 2002-06-04 | 2009-05-26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Instant messaging for event notification and exchanging data in an industrial controller environment |
JP4504099B2 (ja) * | 2003-06-25 | 2010-07-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デジタル証明書管理システム、デジタル証明書管理装置、デジタル証明書管理方法、更新手順決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20050053063A1 (en) * | 2003-09-04 | 2005-03-10 | Sajeev Madhavan | Automatic provisioning of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data |
US7360237B2 (en) * | 2004-07-30 | 2008-04-15 | Lehman Brother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network connectivity |
-
2002
- 2002-06-26 JP JP2002185757A patent/JP434686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
- 2003-06-11 CN CN038146932A patent/CN1663317A/zh active Pending
- 2003-06-11 AU AU2003242276A patent/AU200324227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06-11 EP EP03733355A patent/EP1517577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3-06-11 CN CNA2006101002993A patent/CN1881957A/zh active Pending
- 2003-06-11 CN CNA2005101303924A patent/CN1790306A/zh active Pending
- 2003-06-11 CN CNA2005101303943A patent/CN1790307A/zh active Pending
- 2003-06-11 US US10/517,182 patent/US2005024630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06-11 WO PCT/JP2003/007402 patent/WO200400440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
- 2006-08-24 US US11/509,458 patent/US2006028801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6-08-24 US US11/509,341 patent/US2007000565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6-08-24 US US11/509,468 patent/US2006028801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60288013A1 (en) | 2006-12-21 |
CN1881957A (zh) | 2006-12-20 |
CN1663317A (zh) | 2005-08-31 |
AU2003242276A1 (en) | 2004-01-19 |
EP1517577A1 (en) | 2005-03-23 |
US20060288012A1 (en) | 2006-12-21 |
US20050246309A1 (en) | 2005-11-03 |
CN1790307A (zh) | 2006-06-21 |
US20070005656A1 (en) | 2007-01-04 |
WO2004004406A1 (ja) | 2004-01-08 |
JP2004032363A (ja) | 2004-01-29 |
JP4346869B2 (ja) | 2009-10-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79440C (zh) | 卸载系统 | |
CN100345138C (zh) | 实时Web共享系统 | |
CN1299224C (zh) | Url检索系统、服务器及url检索方法 | |
CN1288578C (zh) | 用于通知用户图像数据已被传送的数据传送/接收系统 | |
CN2577511Y (zh) | 网络系统 | |
CN1677419A (zh) | 消息分发系统、服务器、移动终端、数据存储单元与方法 | |
CN101056439A (zh) | 便携式电子装置、内容信息服务器、内容列表提供方法 | |
CN1401102A (zh) | 显露图像的系统和方法 | |
CN1770812A (zh) | 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设备、服务器和程序 | |
CN1820490A (zh) | 通信系统、呼叫连接服务器、终端装置及通信方法 | |
CN1674577A (zh) | 路由器及sip服务器 | |
CN1732454A (zh) | 在多个装置上呈现内容的系统和方法 | |
CN1516969A (zh) | 信息提供系统、广播接收装置和服务器装置 | |
CN1893527A (zh) | 图像数据处理装置 | |
CN1756199A (zh) | 环境设定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 | |
CN1790306A (zh) | 访问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 |
CN1901547A (zh) | 生成web服务策略协议的方法和设备 | |
CN1926524A (zh) | 用户界面显示装置以及用户界面显示方法 | |
CN1366246A (zh) | 超文本显示装置和超文本显示程序 | |
CN1509014A (zh) | 用于限制内容再分送的方法和系统 | |
CN1858817A (zh) | 一种远程控制网关设备构成的系统及实现方法 | |
CN1662892A (zh) | 信息获取装置和信息提供装置 | |
CN1364263A (zh) | 文件自动发送系统 | |
CN1662888A (zh) | 服务器装置、电子设备、外部设备和使用它们的信息处理系统、电子设备的设定和状态取得的方法 | |
CN1342000A (zh) | 便携信息终端、通信方法和记录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