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1325B - 即时语音消息传输及即时语音消息检索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即时语音消息传输及即时语音消息检索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81325B CN1781325B CN200480011756.0A CN200480011756A CN1781325B CN 1781325 B CN1781325 B CN 1781325B CN 200480011756 A CN200480011756 A CN 200480011756A CN 1781325 B CN1781325 B CN 17813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ivm
- targeted customer
- calling party
- ser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WSGCGMGMFSSTNK-UHFFFAOYSA-M 1-methyl-4-phenyl-1-propan-2-ylpiperidin-1-ium;iodide Chemical compound [I-].C1C[N+](C(C)C)(C)CCC1C1=CC=CC=C1 WSGCGMGMFSSTNK-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10048295 2-isopropylmalate synth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70295 Serpent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175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71 general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001 immunoprecipitation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22 operating i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56 orga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55 vo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即时语音消息传输的系统,包括:一个IVM服务器,其从呼叫用户同时接收至少一个语音消息段,并将该至少一个语音消息段合并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一个开关,其与IVM服务器相接,用于在呼叫用户与各至少一个目标用户及IVM服务器之间、以及他们的用户之间进行通信。其中,当全部语音消息均被传输给目标用户后,合并便结束。各目标用户可以利用由IVM服务器提供的动态通知来即时检索消息。专用编号系统有助于即时语音消息传输及即时消息检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技术,尤其涉及有线及无线电话与电话通信系统、以及经由诸如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与PLMN(公共地面移动网络)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及因特网协议语音系统(VoIP)来进行的通信,更涉及通信系统No.7(SS7)。本发明还涉及蜂窝电话技术,即:第一代(“1G”,即,模拟蜂窝电话技术)、第二代(“2G”,比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即GSM、CDMA(码分多址接入)及TDMA(时分多址接入))、2.5代(“2.5G”,比如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即GPRS)、以及第三代(3G)蜂窝电话技术,比如UMTS(通用移动电话系统)及1XRTT(1x)无线传输技术。
本发明还涉及消息传输技术,包括即时消息传输技术与语音消息传输技术。即时消息传输技术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由ICQ公司首先提出。本发明还涉及即时消息传输与在位业务(IMPS)以及经由因特网协议(IP)的按键即谈(PTT)电话技术(经由VoIP的PTT),它也称为即时语音通信(IVC)。
背景技术
现有IVC技术
有许多技术均支持即时语音通信技术。尽管通过诸如电话连接的电路交换线便可很容易地建立电话语音通信,但它仍然有延迟(比如连接延迟),这种现象不存在于PTT技术,比如iDEN(集成数字增强网络)或TETRA(地面中继无线通信)。
iDEN技术在1994年首次开发,它用于蜂窝电话通信领域。它的市场占有量与其它蜂窝电话技术相比极低。对iDEN技术而言,当用户在手机上按键交谈时,他的指定组站便可即时接受到他的话音。iDEN技术类似于无线电中的“步话机”技术。对方可以进行即时回复,这一点也类似于“步话机”系统。
TETRA技术是一种公开标准技术,用于可支持各国多种政府机构且可在同一网络上通信的单一聚集性双向无线网络,因而在消费者市场的占有量较低。
其它的IVC技术包括“个人移动无线业务”,它是一种短程无线业务,只有有限的能力,主要用于工作组站,此外还包括“步话机终端”,诸如“Cobra”及“Talkabout”,它代表着正在成长中的消费者市场(主题公园、滑雪辅导站等),但其传输范围有限。
在蜂窝电话市场中,PTT技术的份额小于其它盛行的蜂窝电话,比如GSM、CDMA以及TDMA。
近年来,开发出一种用于数据网络的应急“不断线”概念。在该概念中,用户通过他/她的蜂窝电话来与数据网络始终相接。以GPRS蜂窝电话技术为例,它的IP网络与GSM蜂窝语音网络相接。这种永久性数据连接能力有希望开辟一种蜂窝电话用户争相采用IVC技术的局面。
VoIP技术可通过数据网络来传输语音,有希望成为一种数据网络IVC概念的关键技术。然而,该VoIP技术在应用中需要改进终端用户的手机,以便使该手机能支持IP网络上的语音编码与解码。这种改进可称为‘客户端软件’。
现有的即时消息传输技术
ICQ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即时消息传输技术,它起源于基于因特网(因而也是基于数据)的技术。利用ICQ技术,用户可以进行通过因特网来即时传输的文本消息通信。用户可以将语音文件附加于ICQ消息,但是该技术不是一种基于语音的技术,语音只是一种附件。尽管ICQ技术需要通过诸如GPRS网络的先进的蜂窝电话网络来实施,但它采用蜂窝电话网络的数据部分,而不是语音部分。ICQ技术需要在终端用户的装置内安装‘客户端软件’。此外还有其它的类似于ICQ的技术,比如‘AOL消息传输技术’。
短信业务(SMS)技术代表另一种即时消息传输平台,它可经由电话(尤其是蜂窝电话)系统的通信分网络,来即时发送长达160个字符的消息。EMS(增强型SMS)技术可以使短SMS消息相串联,从而可发送图片或图像。
另一种即时语音消息传输方法是基于多媒体业务(MMS)的‘记录暨发送’业务。在该业务中,用户将消息记录到他的支持MMS的手机内,然后将该消息传输给另一个支持MMS‘记录暨发送’的手机。该消息被存储于对方用户的手机内,并可在位出来。该业务需要一个支持MMS的网络及一台专用手机,此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互动努力,从而穿越各种网络及手机来运行。
另一种即时语音消息传输方法是语音传呼发送技术(VP)。在采用VP技术时,先呼叫一个电话号,然后输入用户的识别号(IDN),再输入语音消息。该消息被发送给一个语音传呼装置。
诸如GPRS的2.5G蜂窝电话技术的诞生,可以使人们利用不断线数据网络来传输即时消息。SMS消息可以被同样传送。
在由爱立信、摩托罗拉及诺基亚公司于2001年4月主办的‘无线村’论坛上,规定并起草了移动电话即时消息传输及在位业务的一系列通用规格,这在即时通信或即时消息传输技术标准化方面又进一步付出了努力。无线村论坛为即时消息传输及在位业务(IPMS)技术草拟了一份标准协议,它包括在位信息管理、即时消息传输、组站管理及内容共享。另一个论坛是PAM,即在位及获取性管理论坛。PAM论坛由独立的非赢利性社团组织举办,用于制定跨越多种业务及网络的在位及获取性信息的管理及共享的标准。IETF(因特网工程任务管理局)下设一个小组,专门处理即时消息传输及在位协议(IMPP)。该IMPP小组的任务是处理协议及数据格式,从而建立一种因特网终端用户在位警示、通知及即时消息传输系统。最近在IETF内建立的一个小组(2002年10月31日)是扩展消息传输及在位协议(XMPP)工作组。
当前的语音邮件技术
通过电信网络来保存语音消息,这是一个由语音邮件系统支持的普通功能。利用该功能,可以呼叫语音邮件应答机,从而可使呼叫用户留言语音消息。语音邮件系统具有各种不同的能力及大小:电信载波系统、中等规模的机构甚至是个人用户(家庭应答机)。在被叫方未应答、被叫号码占线、甚至呼叫待机的情况下,呼叫用户可以利用这些系统来留言。在被叫方为处于非无线电覆盖区的蜂窝电话用户的场合下,也可以留言。语音留言的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对语音邮件系统拨号(无需呼叫目标用户),包括目标用户的电话号。比如拨号151-54-123456后,便可向No.054123456用户进行语音留言及/或传真留言,而无需呼叫他/她。
对目标用户语音(及/或传真)留言后,该用户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而获知该留言事宜:接收SMS通知;在他/她的手机上显示出邮件图标;在他/她的手机上点亮指示灯(比如与有线电信网或PBX(个人交换机)相接的有线电话)。
发现是否有新语音邮件已到达某人的语音邮箱的另一种方法是呼叫语音邮件系统,从而收听有多少个新消息已到达。通过呼叫语音邮件系统,并收听交互语音应答(IVR)且按照IVR的指示去做,便可进行消息检索。
语音邮件技术是一种通用技术。Comverse公司(以色列Tel Aviv 69710 RamatHachaval HaBarzel大街29号)已开发出一种语音邮件技术并已推向市场。语音邮件技术可采用SS7信令系统互连技术,从而可与电话系统相连。其它语音邮件系统通过数据网络来传输。这些语音邮件系统采用VoIP技术,从而可接收语音并发送给与这些语音邮件系统相接的数据网络。
某些语音邮件系统(比如Comverse系统)可以允许用户在留言消息上标注加急字样。在这种场合下,所有的加急消息均在“普通”消息(即未标注加急字样的消息)之前向目标用户显示。加急消息的显示顺序取决于它们的先后留言顺序。
当前的即时语音通信VoIP技术
在传统技术中,曾有过几次通过数据网络来实施即时语音通信的尝试。这些尝试曾试图模拟‘按键即谈’技术的应用经验。比如,Tornado移动电话公司(以色列Herzlya 46140Galgaley Haplada大街6号,邮政信箱4043)所采用的就是数据网络(比如GPRS,1XRTT等),它的特性是始终与终端用户相连。这样,用户便可与网络始终相连,因而可在极短的时间内接收到消息。由于上述网络用于数据传输,因而语音只能以VoIP方式通过该网络来传输。VoIP技术需要安装专用网络、专用手机及专用互动能力,因而推向市场之日遥遥无期,而且该系统的用户数量较少,因而有许多互动问题有待解决。此外,由于VoIP系统的典型特性存在波动(变化延迟)、延迟及带宽等问题,因而VoIP网络的服务质量(QoS)较低。
现有技术的缺点
现有技术不能为所有的电话系统及技术(有线及蜂窝电话)提供与实时语音通信相同的即时语音消息传输。大多数现有技术需要在末端用户终端安装客户端软件。大多数现有技术的市场占有率低于iDEN技术或TETRA技术。
对用于经由诸如GPRS数据网络的2.5G蜂窝电话数据网络来实施即时语音通信的现有VoIP技术而言,其语音质量低于线路交换语音网络的质量。这主要因为线路交换语音网络的语音质量得到了改进。线路交换语音网络专用于电话通信,而数据网络则用于分组传输。当采用分组传输网络(数据网络)来传输语音时,采用VoIP技术,它的语音传输质量低于线路交换网络的语音传输质量。
对用于检索语音及/或传真消息的现有技术而言,用户需要呼叫系统,并收听系统问候语及先于所需消息到达的其它新消息,然后才能检索出所需的消息。
现有的PTT技术无需提供“存储暨传输”引擎。换言之,未接收到的消息将丢失,类似于双向无线通信技术。由于缺乏存储暨传输引擎,因而PTT技术易于受到干扰,即,在播放语音消息时,手机会突然产生干扰噪声。比如,iDEN技术不允许存储已发送过的消息。因此,如果目标用户未在收听,则消息便会丢失。此外,不向目标用户提供表示消息试图到达目标用户的标志。此外,也不向呼叫方提供表示接收还是不接收的标志。
现有消息检索技术的主要缺点是:目标用户如果不收听完所有的前置消息,便不能接收并检索特定消息。此外,即使目标用户得知有人发来一条很重要及/或紧急的特定语音(及/或传真)消息,目标用户也必须呼叫他/她的语音邮件系统,并收听完所有的前置消息。现有语音邮件检索技术的另一个不足是:需要收听问候语以及IVR的操作说明。Comverse公司近来开发出一种被称为“可视语音邮件”的技术,该技术可进行即时语音邮件检索。该技术需要专用‘客户端软件’或者专用手机以及配备语音邮件系统的附属通信线(比如基于IP的对话线路)。事实上,根据该方法,终端用户可以与语音邮件进行浏览对话,用户从中可以发现为他/她留下了什么消息,从而可选择消息进行显示。可根据请求来显示消息。该方法需要采用专用终端用户装置以及配备语音邮件服务器的IP对话线。
美国专利No.20020146097公开了一种用于短语音消息(SVM)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消息作为一种SMS消息、一种类SMS消息、或者一种即时消息来传送。该专利申请所推荐的操作方法包括下列之一:在新用户终端及网络中采用MMS协议;利用现有的SMS点对点服务器,并将分组数据单元(PDU)串联成一体,从而形成短语音消息;对文本转换器中的记录消息提供语音,并向语音转换器提供文本,从而作为消息来显示;或者在数据网络上传送语音消息。
加拿大专利No.2355420中公开了一种装置及方法,其用于通过电子网络来传输信息,以移动电话用户之间的用户-用户语音消息业务的形式来传输。在该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中,系统作为一种语音SMS平台,包括一个语音SMS服务器及一个与图形用户界面(GUI)耦合的应用用户界面层。该发明基于下列技术:基于浏览器的界面,其基于无线应用协议(WAP)或HTML或C-HTML;SIM应用工具包(SAT);以及互动语音回复(IVR)。
美国专利申请No.20020146-097及加拿大专利No.2355420中并未披露与现有标准网络及终端用户设备配用的具有全部终端用户的灵活性及实时可用性的方案。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传统技术所不存在的即时语音消息传输及语音消息检索方法及系统,如能这样便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的即时(即时)语音消息传输(IVM)方法及系统。这里所公开的部分IVM方法用于确认消息接收或非接收。这里所公开的IVM方法与传统的即时语音通信方法(比如PPT方法)的不同点在于,可易于用于所有的蜂窝电话网络及有线电话网络及所有现有终端用户电话装置。
本发明提供通信网络中的一种系统,其用于即时语音消息传输,包括一个IVM服务器(后文详述),其从呼叫用户同时接收至少一个语音消息段,并将该至少一个语音消息段传输给至少一个目标用户;还包括一个交换机,其与IVM服务器相接,用于在呼叫用户与各目标用户及IVM服务器之间、以及呼叫用户与至少一个目标用户之间进行通信,其中,来自上述呼叫用户的各语音消息可以通过通信网络,被即时传输给至少一个目标用户。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用于从上述呼叫用户,通过通信网络向至少一个目标用户中继即时语音消息,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至少一个IVM服务器,从呼叫用户接收至少一个语音消息段,并同时利用接收步骤,向至少一个目标用户传输至少一个语音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用于即时检索从呼叫用户通过IVM服务器向目标用户传输的语音消息,包括以下步骤:目标用户从IVM服务器接收表示特定的即时语音消息已发送的通知;目标用户直接访问该特定消息。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时语音消息传输(IVM)服务器,包括:从第一用户接收至少一个语音消息段,并同时将该至少一个语音消息段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机构;还包括一个用于IVM服务器的通信机构,用于与第一用户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进行通信。
本发明提供用于利用现有的标准蜂窝电话及PSTN网络及标准的末端用户终端技术,来发送即时语音、传真及多媒体消息的系统及方法。最好利用“按键”方式,并采用合并技术,将消息发送给终端用户,从而使用户可以在记录的同时收听消息,并可利用简单的功能(比如手机上的按键)来检索被记录的消息。用户还可以切换到全双向(全双工)传统电话对话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了的语音传呼(VP),使VP与本文的即时语音消息业务相结合。这样,可以使IVM业务扩展到语音传呼装置。电话用户需要存储电话号,其包括:(a)即时消息传输业务号,(b)语音传呼服务器号,(c)目标用户传呼识别号。在拨动该电话号时,IVM服务器便连接到语音传呼服务器,提供一种直观简单的即时语音传呼服务,从而可以从常规的电话装置来启动它。
利用本发明,可以向没有PTT电话或者不是PTT业务用户的电话用户传输PTT消息。其方法是,发送PTT消息到IVM服务器,同时转换该消息为IVM消息,并发送给任意电话用户。本发明可使每个电话用户发送IVM消息到IVM服务器,它转换该消息为PTT格式,并发送给PTT系统。PTT系统发送该PTT消息到电话用户所指定的PTT用户。
本发明提供一种专用拨号特性(方法),其可向IVM用户发送即时消息,该业务可通过现有的电话网络来实施,特别是采用SS7信号系统的网络。该特性可建立即时语音消息,同时启动与目标用户的语音对话。比如,拨号“152”,然后再拨号该电话用户的电话号,比如152-054-123456,则开始与IVM服务器的即时对话,从而可同时启动与054-123456电话用户的IVM对话。在该例中,“152”是专用的“IVM前缀”,它向交换机表示该对话是一种IVM对话,因而应传输给IVM服务器。
与目标用户的语音对话最好包括一个对目标用户的专用通知,从而使目标用户知道该对话包括一个即时语音消息通信。利用IVM服务器,呼叫用户可以建立他/她的消息,同时目标用户可以听到该消息。在该建立期间,可以向呼叫用户通知他/她的消息是否正在被收听,方法是向呼叫用户利用IVM服务器所进行的语音对话插入一个专用通知(比如“嘟嘟声”)。也可以向呼叫用户通知他/她的消息在呼叫用户结束他/她与IVM服务器的语音对话后已被收听。可利用SMS或可由IVM服务器建立并发送给呼叫用户的消息来进行该通知。呼叫用户及目标用户可以与IVM服务器相连接,但没有电话及他们之间的双向通信信道,尽管该信道可容易地建立。这样,IVM业务便是一种基于内容的呼叫触发或基于内容的呼叫屏蔽业务,即,根据消息内容来决定接通电话(呼叫触发)还是不接通(呼叫屏蔽)。利用IVM业务,呼叫用户可以预先选择(采用不同的拨号)使他/她发送即时语音消息,还是使他/她与目标用户进行常规通话。利用本文公开的新拨号技术,用户(呼叫用户与目标用户)可以在开始对话时选择是采用消息传输方式,还是对话方式,因为有不同的对话方式号码和消息传输号码。可以对即时语音消息设立时间限制(比如不超过2分钟等)。
利用这里的方法及系统,可以建立一种专用的单人主持会议电话会议。单人主持会议用户先说“请参加会议”这一即时语音消息,然后作为正常的电话会议来继续。在向多个用户发送“请参加会议”这一短消息后,目标用户便可按动电话上的键钮来与其它用户一起参加会议。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语音及/或传真及/或即时语音消息即时检索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可直接访问特定语音及/或传真及/或多媒体及/或统一消息,无需收听前面的消息及/或系统问候语及/或系统操作指示。用户接收到他/她的通知后,比如SMS通知,上面写道:“你有一条来自电话号+972 3 123456的新语音消息(及/或传真)”,用户可以呼叫上述语音邮件系统,同时利用通知中的信息(此处为号码+972 3 123456)。为了“即时”检索,该通知应是“动态的”,比如带有“动态”呼叫号153 972 3 123456 1997的SMS。在该例中,“153”是前缀,它告诉交换机这是一个即时语音消息的即时检索。交换机将向IVM服务器发送该呼叫,但与访问上述服务器的“152”前缀不同。“152”表示消息建立对话,而“153”则表示消息检索对话。IVM服务器将所有带有“153”前缀的呼叫作为一种检索呼叫。“1997”表示后缀,用于指定即时检索的特定消息。将呼叫用户的号码与后缀相结合后,可以缩短后缀,因为在该场合下,后缀只指定由该呼叫用户留言的消息,而不是系统内所有的留言消息。
SMS文本(内容)示例如下:“你有一条来自972 3 123456的即时语音消息;为了即时检索,请拨动该消息发送者的号码”。按动手机上的CALL或SEND键,用户便可利用SMS内的该号码。
利用本发明的正常语音、传真、及即时语音消息的即时检索方法及系统,还可以直接即时访问已变为语音邮件消息的未听到(未收听)的即时语音消息。其方法是:当从IVM服务器向其它存储器比如语音邮件系统传输IVM消息时,IVM服务器便可与其它存储器(在该场合下为语音邮件)服务器进行通信,从而获得专用的指示符,用于在新存储器内即时访问该消息。接收(目标)用户无需知道该消息是否已传输给其它存储器。用户采用拨号方法来即时访问存储于IVM服务器内的消息。如果消息已被传输,则IVM服务器仍然可以访问它并即时显示。此外,存储于诸如语音邮箱的传统存储器系统内的各消息可获得一个即时访问指示符,可以向接收用户发送上述的动态通知,从而使他/她可即时检索该消息,而无需采用IVM服务器。
本发明适用于各种蜂窝电话技术及有线电话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最好采用线路交换网络,来实施即时语音消息业务,从而提供高质量的传输语音。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先实施方式示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只用于说明,不构成限定。尽管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本发明,但不限定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参照下列说明及附图,可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优先实施方式的结构、操作及长处。
图1a是本发明即时语音消息传输(IVM)系统的基本优先实施方式的方框图;
图1b表示各IVM号的示例;
图1c表示多个目标用户IVM号;
图2a表示本发明IVM“按键”功能的IVM优先实施方式主要步骤流向图;
图2b表示图2a的流向图中的步骤详情;
图2c表示图2b中发送的IVM附加处理步骤;
图2d表示本发明IVM即时检索功能的即时语音消息传输的优选实施方式主要步骤的流向图;
图2e表示图2d中流向图的步骤详情;
图3表示本发明IVM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4表示向一个目标用户发送消息的场合下,IVM服务器-呼叫用户通知的流向图示例;
图5表示向多个目标用户发送消息的场合下,IVM服务器-呼叫用户通知的流向图示例;
图6表示本发明IVM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包括除了图1及图3所示之外的多个自选部分;
图7表示本发明IVM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IVM服务器与VoIP技术下的IP(数据)相连接;
图8表示本发明IVM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IVM服务器与子PTT系统及/或基于VoIP的PTT相连接。
优先实施方式详述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即时语音消息传输及语音消息检索的方法及系统。
图1a是本发明即时语音消息传输系统100的基本优先实施方式的方框图。该系统包括一个呼叫终端用户装置(呼叫用户)102,它通过电话线或VoIP交换机104来耦合到即时语音消息(IVM)服务器106,该服务器安装到电话(蜂窝电话或有线电话)线或VoIP网络108上。呼叫用户可以通过交换机104来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目标用户装置(“目标用户”)110。参照一个目标用户所作的说明可以证明,本发明也适用于多个用户。呼叫用户及目标用户装置可以是蜂窝电话手机(模拟及/或数字2G、2.5G或3G),有线电话或VoIP装置,可以自选存储器,用于存储号码。在以下,所有这些装置均称为“手机”。向各用户分配一个即时语音消息号,详情下述。它代表了本发明的主要新特性。拨动目标用户的IVM号码后,可与IVM服务器106即时建立(触发)一个对话,从而使呼叫用户建立一个即时语音消息。同时,服务器106与一个或多个目标用户建立对话。已由呼叫用户建立的消息部分(段)由IVM服务器被传送(合并)给目标用户,同时呼叫用户仍可建立其它段,这一点不同于已知的现有语音消息技术。
以下说明的可由呼叫用户同时建立IVM以及建立IVM服务器与目标用户之间的对话是IVM拨号系统的第一个主要特性。可同时存储消息段并合并到目标用户是第二个主要特性,它是一个“段存储合并”模块120,设置在IVM服务器106内。模块120用于识别所接收消息的格式,并以规定的格式来存储该消息,比如MP3格式。模块还用于存储具有规定长度的段中的消息,并在IVM服务器接收到全部消息之前,将这些段合并(传送)到目标用户。
系统100可以包括一个自选“即时检索”模块122,最好(但不是必须)设置在服务器106内。当设置了它以后,模块122便向目标用户提供“动态”通知(比如“动态”呼叫方ID或SMS)。当“按键”失效后,或者当他/她访问一个已收听并保存过的消息时,该通知可由目标用户来使用。通过该通知,目标用户可以即时访问所保存的消息。在本发明中,“动态”意味着一个可进行特定消息即时检索的计数系统。系统100可以还包括一个在位状态模块326,其最好设置于IVM服务器内,用于提供目标用户的状态,详情下述。
模块122用于识别所存储的消息,指示这些消息,从而可即时检索出来。此外,该模块还可建立动态通知。IVM服务器无需存储IVM消息。比如,如果目标用户在准备过程中已收听了消息,而且没有要求保存它或传送它,则该消息便可被删除。在这一场合下,IVM服务器只起着一个缓冲器的作用,而不是存储器的作用。此外,操作者可以规定不存储IVM消息,而只缓冲,而且只在准备过程中收听它。
图1b表示各IVM号的示例(比如呼叫用户与一个目标用户之间的对话)。图1c表示多个目标用户IVM号(呼叫用户与多个目标用户之间的对话)。当呼叫用户拨号后,交换机便将其识别成为一个发送给IVM服务器的呼叫。在该消息结束之前,即在服务器内记录结束之前,IVM服务器将其识别成一个“按键”即时消息(即时发送),并与IVM号内的电话号一起发送给目标用户。各IVM服务号可以包括二个或三个部分。二部分的IVM号包括一个IVM前缀152及目标用户号154,比如152 054 123456,其中,“152”是前缀,054-123456是目标用户号。与电话网络同样,当增加前缀时,可省略数字前面的零(0)。因此,目标用户号154也可成为54123456。一般而言,如果包括三个部分152(IVM前缀)、154(目标用户号)及156(IVM后缀,比如“789”),如图1b所示,则前缀或后缀均将对话识别成IVM对话。即,电话或VoIP交换机可采用前缀或后缀来通知向IVM服务器传送该消息。利用部分154,IVM服务器可即时‘请求’电话或VoIP交换机与目标号相连接。目标用户的IVM号可被即时访问,从而即时开始对话。“152”、“154”及“156”还可以代表IP地址,并具有IP地址格式(比如“152”可看作是172.24.204.205)。
表1表示电话存储器的内容。所存储的号码是IVM号,其前缀是“152”。拨号各号码后,便开始向具有下列前缀号的用户传送IVM。
即时语音消息-母亲.....152 054 123456即时语音消息-父亲.....152 054 654321IMVM沙龙..............152 053 334455IMVM联欢会............152 053 576632 |
表1
如果有多个(或“组”)目标用户,多个目标用户IVM号最好也具有三个部分,如图1c所示。换言之,多个目标用户IVM号包括一个IVM对话识别符,一个多目标用户识别符,一个各目标用户的电话号或IP地址(比如基于因特网的系统)。第一部分160“通知”电话或VoIP交换机,表示该对话是一种IVM对话。第二部分162通知IVM服务器,表示这是一个呼叫用户与多个目标用户之间的IVM对话请求。第三部分164包括目标用户所有的电话号。所有目标用户的全部电话号可直接逐个输入或者由符号来隔离。
如图1c所示,多目标用户IVM号可以为:152*054 123456#054 765432#053234876。其中,“152”(160部分)表示“开始IVM对话”。“#”(162部分)表示与多个终端用户对话,“#”表示不同成员电话号之间的隔离(三个号码054 123456,054765432,053 234876在此形成164部分)。多个目标用户IVM号可保存到呼叫用户装置内,其名称为“IVM到我的同学”。此外,可以通过拨号152到IVM服务器,然后键入某个数码比如777,来规定用户组。它们将得到一个IVR(互动语音响应),从而将其引入组成员号码。接下来,该组将得到一个组识别号,比如“54321”,然后通过拨动比如152 54321,为全组留言一个IVM消息。还可以通过因特网来始终访问IVM服务器(WEB界面),并规定用户组。
在IVM对话期间,IVM服务器作为一个通道包括在呼叫用户与目标用户之间的所有通信中。然而,任何用户(目标或呼叫用户)可以请求IVM服务器变换通信方式,即从IVM对话进入双向电话呼叫(二个参与者),或者进入会议呼叫(二个以上的参与者)。在这种场合下,呼叫用户按下某个键后(比如按压##),IVM服务器便可向电话或VoIP交换机发信号,从而启动双向呼叫或会议呼叫。
IVM服务器可以记录消息,从而在相连期间,随时向所有与之相连的用户显示。这种消息可以指导呼叫用户及目标用户使用各种功能,从而通过按压某个键,来设置正规的语音电话对话。
IVM服务器可以具有限制即时语音消息长度的功能,从而防止因即时语音消息过长而造成电话网络过载,IVM服务器可以在所限制的长度(比如2分钟)之后停止IVM的操作。接下来向呼叫用户发送通知,从而建立不长于限定期间的消息。
图2a表示本发明IVM“按键”功能的即时语音消息传输方法优先实施方式主要步骤流向图。它包括在步骤200,在IVM服务器内从呼叫用户接收至少一个语音消息段,并在步骤202,同时接收并将该至少一个语音段合并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图2b表示这些步骤的详情。
如图2b所示,步骤200还包括以下内容:在步骤210,呼叫用户进行IVM“按键”操作后,通过交换机向IVM服务器提供目标用户的IVM号(即建立信号对话)。在步骤212,利用该号码,IVM服务器由呼叫用户来访问(即建立语音对话)。访问之后,IVM服务器向呼叫用户发送通知,比如嘟嘟音,向呼叫用户表示可以开始记录消息。在步骤214,同时进行二个处理:IVM服务器记录由呼叫用户提供的消息(利用段存储器及合并模块120),并同时访问目标用户。IVM服务器继续记录并存储消息段,直至呼叫用户已发送完全部消息为止。
如图2b所示,步骤202还包括以下内容:目标用户在被它访问之后,可以回复也可以不回复IVM服务器。如果目标用户回复,则IVM服务器便在步骤216合并已存储的段信息,直至全部消息传输完。目标用户可以在任意合并阶段转移到与呼叫用户的全双工对话(步骤218)。如果目标用户回复了IVM消息,则呼叫用户可随时按压手机上的某个键,从而将IVM对话转换成双向电话交谈。用户可以通知服务器,他/她愿意与其它人进行全双工对话。可以通过比如DTMF(双音多频)信号来进行该通知,建立方法是按压手机的任意键。也可以进行其它通知,比如,IP电话中基于由用户手机产生的数据码的任何指令。在得到通知后,IVM服务器通过服务器,连接用户到全双工对话,或者指示电话(或VoIP)交换机,直接通过交换机连接用户到全双工对话。
目标用户也可以处理消息,比如存储它,回复它或传输它,如图2c的步骤248-258所述。如果目标用户不回复服务器(步骤215),服务器便根据预定规则来处理消息。它包括在IVM服务器内存储、传输给语音邮件系统、或者再发送IVM消息。比如,如果消息仍存储在IVM服务器内,则消息便即时显示。如果消息不存储,则IVM服务器便联系语音邮件系统,进行动态检索(即时显示消息),或者不实施任何“动态”,而只连接检索用户到语音邮件系统(进行正常的消息检索)。用户可始终访问语音邮件,并检索现有的消息。如果消息处于语音邮件系统内,用户可以只收听它。
图2c表示本发明中IVM处理流向详情。开始处理后,呼叫用户在步骤232选择(或“键入”)号码,并按压手机上的“发送”键。在步骤234,即时建立呼叫用户与IVM服务器之间的连接。IVM服务器在步骤236提供确认(比如“前进”通知)到呼叫用户。接下来同时实施二个步骤(与212/222相同):呼叫用户在步骤238,在IVM服务器内记录他的消息,IVM服务器在步骤240呼叫目标用户。在步骤242检查目标用户是否回复该呼叫。如果回复(“yes”),IVM服务器便在步骤244向目标用户显示已记录的消息部分(段)。目标用户可以在步骤246按压手机上的DTMF键来选择六个中的一个选项:在步骤248保存消息,或者:在步骤250回复即时语音消息,或者:如果有一个以上的目标用户,在步骤256回复所有用户,即呼叫用户及所有目标用户,或者:在步骤252将消息作为IVM发送给其它用户,或者:在步骤254,与呼叫用户建立即时全双工电话对话,或者:在步骤258删除消息。目标用户也可以结束对话。
如果目标用户不回复呼叫(在步骤242为“No”),则在步骤260,由目标用户访问时显示出所记录的消息,或者,如果未在规定时间内访问,则所记录的消息可以在步骤262传送给语音邮件,而且结束处理。
图2d是本发明IVM即时检索功能的即时语音消息传输的优选实施方式二个主要步骤的流向图。它包括由目标用户从IVM服务器来接收一个“动态”通知,表示即时消息(语音、传真等)已在步骤264传送给他/她,并在步骤266直接访问特定即时消息。图2e表示这些步骤详情。
在步骤264之前,IVM服务器向目标用户发送“动态”通知,比如“呼叫者ID”:“来自ABC#XYZ*W054 123456的即时语音消息”。这里,“ABC”表示对IVM服务器(即模块122)或者其它能存储消息的系统的IVM即时检索模块的访问码。“#XYZ”表示特定消息的唯一识别码,“*W”表示消息类型(语音邮件、MMS消息、统一消息或IVM)。比如W=1意味着语音邮件消息,W=2意味着MMS消息,W=3意味着统一消息,W=4意味着即时语音消息。如果目标用户没有见到呼叫方ID,从而丢失(未回复)呼入IVM消息,则见到‘丢失的即时语音消息’通知的目标用户可以阅读所丢失(未回复)的即时语音消息列表,包括前缀(步骤276),并可手动拨动特定消息的前缀号,从而即时检索它(步骤278)。在步骤278,目标用户还可按压手机的‘DIAL’键或‘CALL’键,同时观察‘所丢失的’消息通知。这时,手机将自动拨动前缀号。
该通知可以是一个SMS消息,如下文详述。目标用户在步骤270选择该通知是一个呼叫方ID还是SMS消息。如果是SMS消息(步骤272),则目标用户可在步骤280读取消息,从而在步骤282访问SMS发送者的号码,并在步骤284以消息检索模式来即时连接IVM服务器。如果是呼叫方ID通知(步骤274),则在步骤276,呼叫方ID显示到目标用户的手机上,目标用户在步骤278访问所显示的号码,然后在步骤284连接到IVM服务器。由IVM服务器来进行285的检查,确认消息是否存储到IVM服务器内。消息可存入存储器模块623(参见图6),用于以后的即时检索。如果已存储,目标用户在步骤287直接访问并检索该消息。如果未存储,IVM服务器将检查该消息是否被传输给其它存储服务器(步骤289中未示出)。语音邮件服务器(未示出)耦合到服务器106。此外,多媒体消息也可以保存到MMS服务器内(未示出),统一消息可以保存到统一消息系统内(UMS)(未示出)。对这些服务器及其与电话或VoIP系统或网络的连接而言,业内人士已知。在肯定的场合下,IVM服务器在步骤292还检查是否有与存储器服务器的动态连接。如果存在该连接(yes),则IVM服务器便在步骤296向存储服务器提供所存储的消息ID号,从而可即时访问该消息,并显示给目标用户。否则,目标用户便由IVM服务器连接到存储服务器,并由存储服务器的菜单来引导,如步骤294所示。如果在步骤289,消息未传输给其它存储服务器,则检索处理在步骤289结束,进行“延迟的”即时消息检索。
“即时检索”系指直接访问特定语音及/或传真及/或多媒体及/或统一消息,而无需收听前面的消息及/或系统的问候语及/或系统的操作指示。由即时检索模块122来实施该功能。
在步骤276后,如果消息仍然存储于IVM服务器,消息便即时显示,如果消息未存储,则IVM服务器连接语音邮件系统,进行动态检索(此时消息即时显示),或者IVM服务器不实施“动态”活动,只连接检索用户到语音邮件系统(此时进行正常的消息检索),用户也可以始终访问语音邮件,并检索任何现有的消息。如上所述,此时可以不利用IVM服务器。如果消息处于语音邮件系统内,用户可以听到它。
增加附加功能,可以如下扩大图1a所示的基本系统。
图3表示本发明即时语音消息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系统300包括图1a系统100所有的单元,并增加了自选在位服务器302。利用在位服务器,用户可以规定是否可以接收消息。业内人士已知在位服务器。现有的在位装置由ICQ,Odigo,Converse(‘Next2Me’)以及AOL(AOL‘messenger’)。GMS蜂窝电话系统包括在IVM内,在位服务器可以连接一个家庭定位登录器(HLR)306。在位服务器302耦合到IVM服务器106,各用户可以规定他/她的在位参数。可以采用另一种“动态”编号法,比如拨号“152#0”,用户将他/她规定为“离线”并拨号“152#1”,用户便可将他/她规定为“在线”。HLR存储有关蜂窝电话用户的信息。现有标准是目标用户手机通、断。通断转换由HLR来登录。在位服务器请求HLR获取该信息,并将其用作在位(可获取性)标准。
在位参数是一种选择用户选择状态,表示检索即时语音消息的能力或意愿。该状态可包括‘在线’,它意味着用户可检索IVM;‘发送我一个消息’,它意味着用户请求接收即时语音消息;‘离线’,它意味着用户不能接收即时语音消息。可拨动专用号,来规定在位状态,可保持在目标用户的装置存储器内,可迅速拨号。该专用在位状态号最好包括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上述IVM前缀。第二部分是代码,表示IVM服务器的在位状态。如果IVM服务器接收到在位状态指令,它便与在位服务器302进行通信,并更新在位服务器(未示出)内的数据库。
假设呼叫用户想更新在位状态至‘离线’。该用户拨号152#*111 054 987654。IVM前缀“152”告诉电话交换机这是一个IVM对话,该对话连接到IVM服务器。“#*”告诉IVM服务器这是一个在位状态更新指令。IVM服务器建立一个与在位服务器302的通信对话。“111”告诉在位服务器用户想成为‘离线’状态。用户由自己的呼叫者ID或在位状态后的数字来识别(此时为054 87654)。在位服务器在数据库中将电话号为054 87654的用户的在位状态更新成‘离线’状态。如果利用拨号方法来作为在位特性,或者从HLR获得在位状态,则在位服务器可以是一个IVM服务器内的模块。在设置与一个或多个目标用户的即时语音消息对话之前,IVM服务器可检查各目标用户的在位状态,不论是单一用户还是组用户。如果在位状态是‘离线’,则不设置IVM对话,语音消息将存储到IVM服务器内,直至目标用户可进行IVM对话为止。如果目标用户不能进行IVM对话,则在建立IVM期间通知呼叫用户。该通知最好作为一个特殊嘟嘟声来插入,并由IVM服务器发送给呼叫用户。
图4表示IVM服务器-呼叫用户通知的流向图示例。IVM服务器向将IVM消息发送给目标用户的呼叫用户发送该通知。在建立呼叫用户与IVM服务器之间的语音对话后,IVM服务器在步骤402为呼叫用户(102)提供‘前进’信号(嘟嘟声等)。呼叫用户在步骤404记录该消息。同时在步骤405,IVM服务器检查目标用户的在位状态,方法是与在位服务器(图3中的302)进行通信。如果目标用户处于‘离线’状态,不能接收IVM消息,则IVM服务器便在步骤420利用语音信号(利用一串快速重复的嘟嘟声)来通知用户。可以通过短文本消息(SMS)及IVM服务器与呼叫用户之间的IVM对话,来发送IVM服务器-呼叫用户通知。可以由接收记录语音通知的服务器来启动该对话。在SMS通知中,IVM服务器建立与SMSC605的通信。通知文本消息可存储到IVM服务器内,并经由SMSC,作为文本SMS消息发送到用户。在电话网络中,SMSC与电话交换机相连接,如图6所示。
如果目标用户为‘在线’,可以接收IVM消息,则IVM服务器在步骤406呼叫目标用户。此时,目标用户可选择:在步骤410回复呼入消息,在步骤412拒绝呼入消息,或者让电话空响(此时将由IVM服务器发送通知给呼叫用户)。
IVM服务器可请求交换机来通知它目标用户已回复了对话。此时,IVM服务器可在步骤414将通知呼叫用户(比如在与呼叫用户的对话中插入一个特定嘟嘟声):目标用户已回复了对话或者已接收了消息。IVM服务器可以从交换机接收与目标用户的对话时间(CDR-呼叫期间登录)。如果该时间类似于呼叫用户留言的原消息时间,则IVM服务器便可使该对话不仅被回复,而且该消息还被收听。如果目标用户在步骤412接收到了呼入IVM消息(比如按压手机上的‘结束’键),则IVM服务器便可在步骤416通过语音信号(比如嘟嘟音)来通知呼叫用户。目标用户可以规定一个‘不可见状态’,其中,呼叫用户不能从IVM服务器接收有关从用户发送给目标用户的消息接收及拒收等的通知。可以通过以与在位状态类似的方法来拨号特定号码,来进行上述操作。
图5表示向多个目标用户发送消息的场合下,IVM服务器-呼叫用户通知的流向图示例。在步骤502,如上所述将该消息发送给多个呼叫用户。由于各目标用户可在不同时间听到呼入消息(比如第一人在一遍铃声之后回复,第二人在三遍铃声之后回复等),因而需要采用不同方法来通知呼叫用户实时状态,比如消息已接收(收听)或拒绝。当所有目标用户已收听到IVM消息时,或者在预定时间经过之后,可在步骤504发送该通知到呼叫用户。在后者场合下,IVM可以识别目标用户已收听到该消息的呼叫用户、以及目标用户未收听到该消息的呼叫用户。在步骤506,利用上述步骤之一来发送该通知。
图6表示本发明IVM系统60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包括除了图1及图3所示之外的多个自选部分。这些自选部分可以分别或者组合附加到图1a所示的基本系统配置中。比如,系统600可以包括一个与IVM服务器通信的语音及/或文本传呼系统602、一个从传呼系统602接收传呼消息(语音或文本)而且有时可通过传呼系统向呼叫用户回复语音或文本消息的文本传呼器604、一个自选短消息服务器中心(SMSC)605。SMSC605与IVM服务器106相耦合,在电话或诸如网络108的VoIP网络中,还与电话或VoIP交换机104相耦合。系统600可以还包括一个用于将语音消息转换成文本消息的语音识别模块606、一个语音传呼模块608、一个文本-语音模块610、一个SMSC模块612、一个IVM建立模块614。这些模块最好设置在IVM服务器内。网络108可以还与其它电话或VoIP网络630相耦合。
呼叫用户可拨动一个即时消息访问号(比如152),然后拨号对语音传呼消息是唯一的号码(比如99999),并拨号目标传呼用户号(识别码,比如3963)。如果传呼系统是一个语音传呼系统,则IVM服务器在语音传呼模块608中将该消息转换为语音传呼消息(具有语音传呼格式),然后将该消息传输给语音传呼系统602,该系统利用该目标用户的号码,将他/她的消息作为语音传呼消息来传输。
为了传输文本消息,在IVM访问码(比如152)之后,拨号对文本传呼消息是唯一的号码(比如88888),然后拨号目标传呼用户号码(比如识别码4175)。语音识别模块606用于将语音消息转换成文本消息。如果文本传呼系统具有回应功能(文本回应),则来自文本传呼机604的回应文本消息便经由文本传呼系统602转送给IVM服务器。该文本消息在服务器内由模块610从文本转换成语音,并由模块614转换成IVM格式。该消息作为IVM消息发送给呼叫用户。当文本SMS消息发送给呼叫用户或目标用户时,以及当该消息的SMSC号是属于SMSC模块612的号码时,需要文本-语音模块610。指定一个“属于”IVM服务器(通过模块612)的SMSC号码后,便可以在SMSC模块612中接收文本SMC消息、由文本-语音模块610转换为语音的消息、由模块614转换为IVM格式并作为IVM消息由IVM服务器传输给特定用户的消息。需要将文本传输给特定模块的另一种场合是:文本消息为基于IP的文本消息(比如ICQ消息或电子邮件消息)或其它类型的文本消息。在这种场合下,ICQ或电子邮件消息经由IVM服务器,并利用该号码方法来传送给目标用户。比如,IVM服务器可以具有一个电子邮件域,比如“IVM.com”,各用户可以有一个邮件地址,比如“123456@IVM.com”如果用户收到一个电子邮件,IVM服务器将利用文本-语音模块,把它转换成IVM消息。在ICQ场合下,IVM服务器可被识别成一个具有多个ICQ号的用户。各ICQ号属于一个不同的目标用户,并存储到IVM服务器内的数据库中。如果ICQ用户发送ICQ消息到一个目标用户,则ICQ消息将达到为该ICQ用户登录的IVM服务器。IVM服务器接下来在文本-语音模块内将该ICQ文本消息转换成语音消息,并将其作为一个IVM消息发送给在IVM服务器的数据库内代表该ICQ号的目标用户。
如果IVM服务器已发送需要在IVM服务器内准备的IVM消息比如通知消息,则采用IVM模块614。该模块还可向被转换成IVM消息的文本消息或语音传呼消息提供IVM格式。
在另一种的场合下,电话用户可能希望向ICQ用户发送一条原为语音消息(IVM)的消息。ICQ用户可以是一个运用诸如ICQ的即时文本消息软件的IP装置704(图7)。事实上,可向各ICQ用户提供一个唯一的电话号(用于接收即时语音消息)。该电话号属于接收该IVM消息的IVM服务器,而且还有一个用于规定电话号与ICQ号的列表。IVM服务器由模块606将该语音消息转换成文本,并经由IP域702(参见以下的图7说明),将该文本消息发送给IP服务器704(参见以下的图7说明)。
如果一个或多个目标用户接收到即时语音消息而不能大声回复(比如在会场中),则可在各手机上显示出IVM,比如:“从...发来一条即时语音消息”。目标用户可以通过SMS来回复。可以利用“呼叫者ID”中的发送者的号码来回复SMS消息。
IVM服务器还可包括一个“匹配模块”650,用户可利用它并经由因特网或经由电话呼叫及IVR(互动语音回复)来利用服务器,并建立使IVM服务器发回IVM消息的标准。在这种场合下,IVM服务器可以及时发送IVM到多个用户,这些用户可以在它们之间即时建立一种双向语音对话。
IVM服务器还可包括一个“动态计费”模块660,它使电话系统为IVM业务提供‘动态’计费,比如目标用户在接收到IVM消息后选择建立双向电话呼叫这种场合。动态计费模块通知电话系统的收费系统:此时应收费的对象是目标用户。
本发明的系统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还可包括一个为各用户提供的专用手机670。手机670包括一组键,其包括“专用”键,比如专用IVM键672、一个专用SMS键674、一个专用PTT键676等。呼叫用户选择一个目标电话号,按压用于所需功能的专用键。这样,按压IVM键672后,便可自动使呼叫用户发送IVM到目标用户,按压SMS键674后,便可自动使呼叫用户发送SMS到目标用户,按压PTT键676后,便可自动使呼叫用户发送PTT消息到目标用户。对邮件、传呼(语音及文本)、即时IP文本消息(比如ICQ)等也如此。这一组键可提供基于菜单的手机操作。
图7表示本发明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IVM服务器与IP(数据)域702自选连接。即时语音消息从用户的电话装置发送给一个或多个IP装置704,它可以是VoIP电话或个人计算机(PCs),或者是具有数据(IP)连接运行文本或语音消息软件的其它装置。IVM服务器可识别发送给VoIP客户的即时语音消息,其方法是对呼叫用户拨号的号码增加一个后缀。该号码可以是IVM访问号,比如“152”或IVM访问号,后面加该IP装置的正常电话号。在该后缀之后,是目标IP用户的IP地址192.168.100.11,其中,可以取代‘.’,而采用‘#’。所拨号的全部号码可以是152 192#168#100#11或者15254 123456 192#168##11#11,其中,54123456是所分配的IP用户电话号。如果各IP用户获得专用(正常电话)电话号或其它IP识别号(比如电子邮件地址),则可省略后缀。装置704(包括PC中的电话软件客户)可以通过指定IVM服务器的IP地址及目标用户的电话号,来发送即时语音消息到线路转换电话(正常电话)用户。
要注意的是,IP装置可以是文本装置,比如PC中的ICQ或邮件,也可以是VoIP装置,比如PC中的VoIP软件。如果目标装置是文本IP装置(即目标用户被规定成文本用户),则最好利用语音识别模块606,来将初始IVM消息转换成文本消息。可以向各IP用户分配一个电话号。该号码可与该用户的IP地址一起保存到IVM服务器的数据库中。电话系统108可将这些电话号分配给IVM服务器,每当呼叫用户发送IVM消息到该电话号,IVM服务器便接收该消息,并将其转换成上述文本消息,然后将其作为文本消息来发送给基于文本IP的用户704。如果目标IP用户704是一个VoIP用户(运行于PC的VoIP软件),则初始IVM消息便不能转换成文本消息。IVM服务器内的数据库将根据IP目标用户性质(文本还是语音)来更新。该数据库包括一组登录于IVM服务器的专用电话号,利用它,IVM服务器可实施与IP数据库的这种互相连接。可对所拨号的号码附加一个后缀(比如,对文本用户附加后缀*01,对语音用户附加后缀*02),从而向IVM服务器提供一种信息,表示目标用户是文本用户还是语音用户。
图8表示本发明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IVM服务器包括一个PTT模块802,并与子PTT系统804或基于IP(VoIP)的PTT系统806相连接,从而相对PTT系统来发送及/或接收即时语音消息。可以采用其它拨号格式,比如采用前缀“154”而不是拨号“152”前缀来进行该连接(它表明这是一个IVM对话)。“154”前缀由电话交换机来识别成一个针对IVM服务器的呼叫。然而,IVM服务器将“154”识别成一个传送给PTT系统的消息,后面附加PTT目标用户806或VoIP PTT用户812的号码。
如果PTT用户810或VoIP PTT用户812决定发送一条PTT消息到某个电话号,而且如果PTT系统将该目标号识别成不属于PTT登录用户,则PTT系统便将该消息发送给IVM服务器。IVM服务器将该PTT型消息转换成IVM格式,并发送该消息到所需的目标用户。IVM服务器也可以是具有PTT模块802的PTT用户,其相对PTT系统来接收及/或发送PTT消息(与PTT用户810或VoIP用户812相同)。然而,各IVM用户最好具有一个唯一的“PTT”用户号,该号码在PTT系统内作为IVM号来登录。因此,PTT消息将被发送给IVM服务器。IVM服务器配有一个与PTT号及正常电话号相匹配的数据库,各用户均有该唯一性匹配。因此,所接收的PTT消息将由PTT模块802来接收,然后在IVM建立模块614内被转换成IVM格式,并发送给目标IVM用户。IVM用户可以回复该消息,它需要IVM服务器将该回复转换成PTT格式(利用PTT模块802),并将该回复发送给PTT子系统804或IP PTT系统806,它将该消息发送给相应的PTT子用户810或VoIP PTT用户812。
在本说明书中,在各出版物、专利及专利申请的引用主题范围内,参照了本说明书涉及的所有出版物、专利及专利申请。此外,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参照引用或识别并非意味着这种参照构成本发明的前身技术。
结合有限的实施方式来说明了本发明,但也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改进及用于其它用途。
Claims (40)
1.一种通信网络中的系统,其用于即时语音消息传输,包括:
a.一个即时语音消息传输(IVM)服务器,其从呼叫用户同时接收至少一个语音消息段,并将该至少一个语音消息段合并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
b.一个交换机,其与所述IVM服务器相接,用于在所述呼叫用户与所述各至少一个目标用户及所述IVM服务器之间、以及所述呼叫用户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之间进行通信,
其中,来自所述呼叫用户的各语音消息段通过通信网络,被即时传输给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c.一个即时检索模块,其与所述IVM服务器相接,并用于当来自所述呼叫用户的各语音消息段不能通过通信网络,被即时传输给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时,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提供第一动态通知,所述第一动态通知通知目标用户来自所述呼叫用户的各语音消息段不能通过通信网络,被即时传输给该目标用户,并向所述呼叫用户提供有关所述消息的状态的第二动态通知,所述消息的状态选自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拒绝接收所述消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接收所述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通信网络选自电话网络及因特网协议网络语音电话(VoIP)网络,所述交换机选自于电话交换机及VoIP交换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IVM服务器包括一个段存储器及合并模块,用于进行所述至少一个语音段的同时接收及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话网络选自蜂窝电话网络及有线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蜂窝网络采用选自第一代(1G)、第二代(2G)、2.5代(2.5G)或第三代(3G)蜂窝电话技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利用分配给各所述用户的IVM号,来进行所述交换机用于所述呼叫用户与目标用户及所述IVM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IVM号选自各用户IVM号及多个目标用户IVM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各所述用户IVM号包括一个对话识别符和一个电话号,或者,各所述用户IVM号包括一个对话识别符和因特网协议(IP)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对话识别号选自处于所述电话号或IP地址之前的前缀,以及处于所述电话号或IP地址之后的后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前缀及所述后缀各包括一个三位数字。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目标用户IVM号依次包括一个IVM对话识别符、一个多目标用户识别符、以及一个电话号,或者,所述多个目标用户IVM号依次包括一个IVM对话识别符、一个多目标用户识别符、以及各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的IP地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IVM对话识别符是一个三位数字。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的即时检索模块包括在所述IVM服务器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还包括与所述IVM服务器及所述交换机相耦合的短消息业务中心,其中,所述动态通知选自短消息业务(SMS)通知及动态用户识别符(ID)。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还包括与所述IVM服务器耦合的在位状态子系统,并用于提供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的状态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在位状态子系统选自包括于所述IVM服务器的在位状态模块及与所述IVM服务器耦合的外部在位状态服务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蜂窝网络是一种移动通信环球系统(GSM)网络,其中所述在位状态服务器还与归属寄存器相耦合。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还包括一个传呼系统,其选自于文本传呼系统及语音传呼系统,所述传呼系统与所述IVM服务器相耦合,所述IVM服务器还包括:
i.一个语音识别模块,用于将语音消息转换为语音传呼消息,
ii一个文本-语音识别模块,用于将语音消息转换为文本消息,
其中,所述传呼系统用于使所述语音传呼消息及所述文本消息与属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的传呼系统进行通信。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还包括一个按键即谈(PTT)模块,其包括在所述IVM服务器内,用于在所述呼叫用户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之间传输即时语音消息。
20.一种即时语音消息传输方法,包括:
a.通过即时语音消息传输(IVM)服务器从呼叫用户同时接收至少一个语音消息段,并将该至少一个语音消息段合并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
b.在所述呼叫用户与所述各至少一个目标用户及所述IVM服务器之间、以及所述呼叫用户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之间进行通信,
其中,来自所述呼叫用户的各语音消息段通过通信网络,被即时传输给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c.当来自所述呼叫用户的各语音消息段不能通过通信网络,被即时传输给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时,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提供第一动态通知,所述第一动态通知通知目标用户来自所述呼叫用户的各语音消息段不能通过通信网络,被即时传输给该目标用户,并向所述呼叫用户提供有关所述消息的状态的第二动态通知,所述消息的状态选自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拒绝接收所述消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接收所述消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i.提供一种与IVM服务器耦合的交换机,用于在各所述呼叫用户与目标用户及所述IVM服务器之间、以及所述呼叫用户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之间进行通信;
ii.向各目标用户提供一种唯一的即时语音消息传输(IVM)号;
iii.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所述IVM服务器,
其中,将该至少一个语音消息段合并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包括:
iv.在所述IVM服务器中,开始记录并存储所述语音消息段,同时访问所述目标用户。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c.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应答所述IVM服务器,则将所述已存储的即时语音消息段合并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直至全部消息均被传输为止;或者
d.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不应答所述IVM服务器,则根据以下的规则之一来处理IVM服务器内的所述即时语音消息:
(1)在IVM服务器内存储该即时语音消息;
(2)将该即时语音消息传输给语音邮件系统;
(3)再次发送该即时语音消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是单一目标用户,其中,所述向所述单一目标用户提供IVM号的步骤包括提供双部分号码的步骤,该号码包括一个IVM对话识别符及一个电话号,或者,该号码包括一个IVM对话识别符及IP地址。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包括多个目标用户,其中,所述向所述多个目标用户提供IVM号的步骤包括提供三部分多目标用户号码的步骤,该号码包括一个IVM对话识别符、一个多目标用户识别符及一个电话号,或者,该号码包括一个IVM对话识别符、一个多目标用户识别符及IP地址。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合并已存储的消息段的步骤之后,由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进行以下操作:转向与所述呼叫用户的全双工对话,并处理所述即时语音消息。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即时语音消息传输方法,还包括:
a.目标用户从IVM服务器检索所述第一动态通知,该通知与由呼叫用户发送至目标用户的即时语音消息一道被提供给所述目标用户;
b.由所述目标用户来直接访问所述由呼叫用户发送至目标用户的消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第一动态通知的步骤包括接收选自呼叫方ID通知及短消息业务(SMS)通知的通知。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呼叫方ID通知的步骤还包括接收包括对IVM即时检索模块的访问码、用于所述由呼叫用户发送至目标用户的即时语音消息的唯一识别码、以及消息类型的通知的步骤。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消息类型选自即时语音消息、语音邮件、多媒体业务消息及单一消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直接访问上述由呼叫用户发送至目标用户的消息的步骤包括当消息已传递到服务器之后或者已被收听到之后,由目标用户访问上述消息。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直接访问所述由呼叫用户发送至目标用户的消息的步骤包括在由呼叫用户来发送所述即时语音消息之后,访问所述消息。
3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访问所述由呼叫用户发送至目标用户的消息的所述步骤包括直接拨号所述由呼叫用户发送至目标用户的消息的前缀。
33.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访问所述由呼叫用户发送至目标用户的消息的所述步骤包括由所述目标用户直接按动手机上的拨号键或呼叫键,同时察看某个遗失的消息通知。
34.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由所述IVM服务器将所述由呼叫用户发送至目标用户的消息转发给所述目标用户的步骤。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由呼叫用户发送至目标用户的消息包括一个未收听到的消息,而且其中,所述转发步骤包括将所述未收听到的消息作为如下消息来发送,即:从一组IVM中选择的消息、语音邮件消息、多媒体业务消息、统一消息、传真消息及按键接听消息。
36.一种通信网络中的系统,用于即时语音消息传输,其包括:
a.一个即时语音消息传输(IVM)服务器,用于从具有呼叫用户手机的呼叫用户同时接收至少一个语音消息段,并将所述至少一个语音段合并到具有相应目标用户手机的至少一个目标用户;
b.一个交换机,其与所述IVM服务器相耦合,用于在所述呼叫用户与各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及所述IVM服务器之间、以及所述呼叫用户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之间进行通信,其中,来自所述呼叫用户的各语音消息段通过通信网络,被即时传输给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
c.一种包括于各所述手机内的机构,用于对所述IVM服务器进行按键访问,从而发送或收听所述语音消息;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d.一个即时检索模块,其与所述IVM服务器相接,并用于当来自所述呼叫用户的各语音消息段不能通过通信网络,被即时传输给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时,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提供第一动态通知,所述第一动态通知通知目标用户来自所述呼叫用户的各语音消息段不能通过通信网络,被即时传输给该目标用户,并向所述呼叫用户提供有关所述消息的状态的第二通知,所述消息的状态选自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拒绝接收所述消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接收所述消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按键,所述按键访问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按键的操作。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IVM服务器选择性包括一个灵敏计费模块,其用于对通过所述IVM服务器来实施的活动进行灵敏计费。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按键是一种专用按键。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专用按键选自于:专用IVM按键、专用短消息业务(SMS)按键及专用按键接听(PTT)按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46863503P | 2003-05-08 | 2003-05-08 | |
US60/468,635 | 2003-05-08 | ||
US52728203P | 2003-12-08 | 2003-12-08 | |
US52728303P | 2003-12-08 | 2003-12-08 | |
US60/527,282 | 2003-12-08 | ||
US60/527,283 | 2003-12-08 | ||
PCT/IL2004/000370 WO2004100581A1 (en) | 2003-05-08 | 2004-05-02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stant voice messaging and instant voice message retrieval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81325A CN1781325A (zh) | 2006-05-31 |
CN1781325B true CN1781325B (zh) | 2010-05-26 |
Family
ID=36770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48001175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81325B (zh) | 2003-05-08 | 2004-05-02 | 即时语音消息传输及即时语音消息检索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781325B (zh) |
ZA (1) | ZA20050847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38321B (zh) * | 2015-02-12 | 2018-10-11 | 三竹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 企業即時訊息系統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46097A1 (en) * | 2001-04-05 | 2002-10-10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Short voice message (SVM) service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CN1387364A (zh) * | 2002-06-24 | 2002-12-25 | 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 | 一种语音短信息传输系统 |
-
2004
- 2004-05-02 CN CN200480011756.0A patent/CN178132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5-02 ZA ZA200508475A patent/ZA200508475B/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46097A1 (en) * | 2001-04-05 | 2002-10-10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Short voice message (SVM) service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CN1387364A (zh) * | 2002-06-24 | 2002-12-25 | 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 | 一种语音短信息传输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同上.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ZA200508475B (en) | 2008-04-30 |
CN1781325A (zh) | 2006-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83207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stant voice messaging and instant voice message retrieval | |
US7289616B2 (en) | User-configurable call answering/redirection mechanism | |
US6246871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ccess of messages to multiple recipients in cellular networks | |
CN100359909C (zh) | 用于呼叫应答的方法和系统 | |
US6389114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ing communication | |
US6522879B2 (en) | Two-way telephone and two-way paging service on the same wireless infrastructure | |
JP2007528131A6 (ja) | インスタント音声メッセージング及びインスタント音声メッセージ取得のための方法並びにシステム | |
US20080096592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Using Assigned Codes | |
JP2000514257A (ja) | 音声、ファクシミリ、電子メール統合メッセージ・システム | |
AU2004225234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itiation of conference calls and distribution of text messages in a mobile telephone network | |
US2005025463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short messages to PSTN telephone during regular voice communication | |
US20050250476A1 (en) | Method for dispatch voice messaging | |
GB2376608A (en) | Conference call requests | |
CN100525520C (zh) | 为一号通用户提供消息的实现方法 | |
CN1781325B (zh) | 即时语音消息传输及即时语音消息检索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0499714C (zh) | 一种即时语音消息系统 | |
US8588760B2 (en) | Push-to-talk PSTN back-to-back user agent for connecting a PTT system to the PSTN/ISDN world | |
KR20020032460A (ko) | 단전문 및 자동응답을 이용한 음성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 |
KR100736764B1 (ko) | 국제 통신망을 이용하여 다양한 부가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방법 및 장치 | |
KR20070023469A (ko) | 아이디를 이용한 통합 메시지 서비스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RU2205053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ведения массовых развлечений | |
GB2404301A (en) | Message download from remote location | |
KR20010047655A (ko) | 이동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전자우편 답장 서비스 방법 | |
KR20020018351A (ko) | 간이 전자교환기에서의 전자메일 자동전달 및음성응신방법과 그 장치 | |
KR20040088622A (ko) | 통화중 또는 통화종료후 착신자에게 자동으로 메시지를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81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881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30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