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8645A - 纸浆盘结构 - Google Patents
纸浆盘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78645A CN1778645A CN 200410096245 CN200410096245A CN1778645A CN 1778645 A CN1778645 A CN 1778645A CN 200410096245 CN200410096245 CN 200410096245 CN 200410096245 A CN200410096245 A CN 200410096245A CN 1778645 A CN1778645 A CN 17786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ing plate
- pulp tray
- pulp
- tray body
- resis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3 pa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浆盘结构,包括一纸浆盘本体、一第一固定板、一第二固定板,其中纸浆盘本体具有一凹槽及设置于凹槽周围的多个崁槽。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纸浆盘本体的一第一底边相连接,第一固定板具有一第一卡固部,第一卡固部与多个崁槽相对应设置,且第一固定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一抵制部。第二固定板的一端与纸浆盘本体的一第二底边相连接,且第二固定板具有一第二卡固部,第二卡固部与多个嵌槽相对应设置,第二固定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二抵制部,当一待承载件容置于凹槽且第一卡固部和第二卡固部分别崁固于崁槽内时,第一抵制部与第二抵制部分别延设至待承载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浆盘结构,特别是一种具有缓冲结构且方便包装的纸浆盘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电子产品(例如:计算机、计算机外设...等)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配备,然而对于高精密度且相当脆弱的电子元件而言,由于其极易于运送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例如:水、灰尘与撞击力等的影响而损坏,因此于运送时制造商多以具有保护性的包装结构,来支撑以及保护纸浆盘结构的待承载件。
请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的纸浆盘结构。现有的纸浆盘结构1开设有一凹槽10,用以容置一待承载件40。一般为了保护运送中的待承载件40,现有的纸浆盘结构1额外填充缓冲材料(图未示)其中缓冲材料包含许多材料,纸板亦属其中之一,以避免待承载件40于运送期间产生晃动而撞击纸浆盘结构壁,以达到保护待承载件40的目的。另外,现有的纸浆盘结构1必须在待承载件40上覆盖一缓冲件11用以避免来自上方的冲击力。然而,环保意识抬头,这些塑料类的缓冲材料,除了体积庞大外,主要的隐忧在于其处理方式造成环境生态相当大的负担,对于各国的环保政策已无法符合需求,又,基于环境保护的原则,许多地区已使用纸板作为缓冲材料,以取代塑料类的缓冲材料,其纸类的材质尚可回收再生使用,充分降低了制造成本以及对于生态环境的冲击。
除此之外,现有的纸浆盘结构需要另外使用一缓冲件11,对业者来说,需要增加一包装折工的步骤,而且此种纸浆盘结构1与缓冲件11为分开的物品设计,容易徒增工厂内部材料管理的成本。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缓冲结构且方便包装的纸浆盘结构,实为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具有缓冲结构以及方便包装的纸浆盘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纸浆盘结构,包括一纸浆盘本体、一第一固定板、一第二固定板。其中,纸浆盘本体具有一凹槽以及多个崁槽,该等崁槽设置于凹槽的周围;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纸浆盘本体的一第一底边相连接,第一固定板具有与崁槽相对应设置的一第一卡固部,且第一固定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一抵制部;第二固定板的一端与纸浆盘本体的一第二底边相连接,且第二固定板具有与崁槽相对应设置的一第二卡固部,第二固定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二抵制部。在本发明中,当一待承载件容置于凹槽且第一卡固部和第二卡固部分别崁固于崁槽内时,第一抵制部实质上与第一固定板垂直且延设至承载件,以及第二抵制部实质上与第二固定板垂直且延设至待承载件。
承上所述,依本发明的纸浆盘结构利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抵制部和第二抵制部来固定待承载件,且第一抵制部以及第二抵制部形成一缓冲结构,可有效缓冲冲击应力。此外,由于纸浆盘结构可为一体成型制作,且可符合环保的需求,进而可简化耗材以及降低成本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纸浆盘结构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纸浆盘结构的示意图;
图2B为利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纸浆盘结构承载/包装一待承载件的示意图;
图2C为如图2B所示的纸浆盘结构的剖视图;
图2D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纸浆盘结构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纸浆盘结构承载/包装一待承载件的示意图;
图3B为如图3A所示的纸浆盘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纸浆盘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纸浆盘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 现有的纸浆盘结构
10 凹槽
11 缓冲件
2、2’、3、4 纸浆盘结构
20 纸浆盘本体
201 第一底边
202 第二底边
203 第三底边
204 第四底边
205 凹槽
206 崁槽
21、21’ 第一固定板
211 第一卡固部
212 第一抵制部
2121 第一突出部
22、22’ 第二固定板
221 第二卡固部
222 第二抵制部
2221 第二突出部
23、23’ 第三固定板
231 第三卡固部
232 第三抵制部
2321 第三突出部
24、24’ 第四固定板
241 第四卡固部
242 第四抵制部
2421 第四突出部
h 高度
d、d’ 距离
40 待承载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纸浆盘结构,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阅图2A所示,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纸浆盘结构2的立体图。纸浆盘结构2用以承载一待承载件40,且包括有一纸浆盘本体20、一第一固定板21、一第二固定板22、一第三固定板23、和一第四固定板24。
纸浆盘本体20具有一第一底边201、一第二底边202、一第三底边203、一第四底边204、一凹槽205与多个崁槽206。如图2A所示,纸浆盘本体20具有一高度h且凹槽205可供容置一待承载件40,多个崁槽206分别设置于凹槽205的周围。在本实施例中,纸浆盘本体20的底面呈一四边形,而凹槽205提供一长方体空间。须注意的是,虽然本实施例的纸浆盘本体20的底面及凹槽205提供一长方体空间,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纸浆盘本体20的底面形状及凹槽205的空间形状可以配合一待承载件40而为任意形状。
第一固定板21的一端与纸浆盘本体20的第一底边201相连接,且第一固定板21具有一第一卡固部211,第一卡固部211与多个崁槽206其中之一相对应设置,且第一固定板21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一抵制部212,此时,第一固定板21与第一抵制部212之间为一第一夹角,较佳者为直角(90度),使两者呈一L型。此外,第一固定板21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d大于纸浆盘本体20的高度h,第一抵制部212具有一第一突出部2121,当第一卡固部211崁固于崁槽206内时,第一抵制部212延设至凹槽205上侧。
第二固定板22的一端与纸浆盘本体20的第二底边202相连接,且第二固定板22具有一第二卡固部221,第二卡固部221与多个崁槽206其中之一相对应设置,且第二固定板22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二抵制部222,此时,第二固定板22与第二抵制部222之间为一第二夹角,较佳者为直角,使两者呈一L型。此外,第二固定板22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d大于纸浆盘本体20的高度h,而第二抵制部222具有一第二突出部2221,当第二卡固部221崁固于崁槽206内时,第二抵制部222延设至凹槽205上侧。
第三固定板23的一端与纸浆盘本体20的第三底边203相连接,且第三固定板23具有一第三卡固部231,第三卡固部231与多个崁槽206其中之一相对应设置,且第三固定板23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三抵制部232,此时,第三固定板23与第三抵制部232之间为一第三夹角,较佳者为直角,使两者呈一L型。此外,第三固定板23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d大于纸浆盘本体20的高度h,而第三抵制部232具有一第三突出部2321,当第三卡固部231崁固于崁槽206内时,第三抵制部232延设至凹槽205上侧。
第四固定板24的一端与纸浆盘本体20的第四底边204相连接,且第四固定板24具有一第四卡固部241,第四卡固部241与多个崁槽206其中之一相对应设置,且第四固定板24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四抵制部242,此时,第四固定板24与第四抵制部242之间为一第四夹角,较佳者为直角,使两者呈一L型。此外,第四固定板24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d大于纸浆盘本体20的高度h,以及第四抵制部242具有一第四突出部2421,当第四卡固部241崁固于崁槽206内时,第四抵制部242延设至凹槽205上侧。其中,第一底边201、第二底边202、第三底边203和第四底边204分别为纸浆盘本体20的各底面边缘,且第一底边201与第二底边202为相对边,及第三底边203与第四底边204为相对边。须注意的是,上述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第三夹角及第四夹角的角度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而定,且皆能够达到缓冲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和第四固定板24的一端至另一端为等长且具有相同距离d,因此给予其距离相同参考符号。并且纸浆盘本体20、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和第四固定板24以一体成型方式制作,以及纸浆盘本体20、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和第四固定板24的材质为纸板所构成。
请参阅图2A、图2B以及图2C所示,为利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纸浆盘结构来承载/包装一待承载件40的示意图以及剖视图。当待承载件40置于凹槽205,将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和第四固定板24分别向上内折,使第一卡固部211、第二卡固部221、第三卡固部231和第四卡固部241分别崁固于相对应的崁槽206内。由于第一抵制部212与第一固定板21垂直且延设至待承载件40上侧,且由于第一固定板21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d大于纸浆盘本体的高度h,因此第一抵制部212不直接抵触待承载件40,由第一突出部2121抵触待承载件40,以固定待承载件40,于此,第一抵制部212与第一突出部2121能够形成一缓冲结构。
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24分别向上内折,且通过第一突出部2121、第二突出部2221、第三突出部2321、第四突出部2421用以抵触/固定待承载件40,并且第一抵制部212、第二抵制部222、第三抵制部232、第四抵制部242与第一突出部2121、第二突出部2221、第三突出部2321、第四突出部2421共同形成一上缓冲结构,可有效缓冲冲击应力。
此外,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和第四固定板24的一端到另一端的距离d更可视待承载件40的高度略作调整,例如当待承载件40的高度小于纸浆盘本体20的高度h时,则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和第四固定板24的一端到另一端的距离d可等于纸浆盘本体20的高度h,再利用第一突出部2121、第二突出部2221、第三突出部2321、第四突出部2421抵触待承载件40,共同形成一上缓冲结构,可有效缓冲冲击应力。因此,不论待承载件40的高度大于、等于或小于纸浆盘本体20的高度,都能利用本发明的纸浆盘结构来有效地固定待承载件40,并形成上缓冲结构以缓冲冲击应力。
更请参照图2D所示,本发明的纸浆盘结构更可增加纸浆盘本体20的崁槽206与第一卡固部211、第二卡固部221、第三卡固部231和第四卡固部241的数量,用以增强卡固的效能。
请参阅图3A以及图3B所示,为利用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纸浆盘结构来承载/包装一待承载件40的示意图及剖视图,其中与图2A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依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纸浆盘结构2’包括有一纸浆盘本体20、一第一固定板21’、一第二固定板22’、一第三固定板23’和一第四固定板24’。其中第一固定板21’的一端与纸浆盘本体20的第一底边(图未示)相连接,且第一固定板21’具有多个第一卡固部211,第一卡固部211与多个崁槽206其中之一相对应设置,且第一固定板2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抵制部212,且第一固定板21’与第一抵制部212之间为一第一夹角,较佳者为直角,使两者呈一L型。此外第一固定板21’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d’实质上等于纸浆盘本体20的高度h。
第二固定板22’的一端与纸浆盘本体20的第二底边202相连接,且第二固定板22’具有一第二卡固部221,第二卡固部221与多个崁槽206其中之一相对应设置,且第二固定板2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抵制部222,且第二固定板22’与第二抵制部222之间为一第二夹角,较佳者为直角,使两者呈一L型。此外,第二固定板22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d’实质上等于纸浆盘本体20的高度h。
第三固定板23’的一端与纸浆盘本体20的第三底边203相连接,且第三固定板23’具有一第三卡固部231,第三卡固部231与多个崁槽206其中之一相对应设置,且第三固定板2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抵制部232,且第三固定板23’与第三抵制部232之间为一第三夹角,较佳者为直角,使两者呈一L型。此外,第三固定板23’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d’实质上等于纸浆盘本体20的高度h。
第四固定板24’的一端与纸浆盘本体20的第四底边(图未示)相连接,且第四固定板24’具有一第四卡固部241,第四卡固部241与多个崁槽206其中之一相对应设置,且第四固定板24’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四抵制部242,且第四固定板24’与第四抵制部242之间为一第四夹角,较佳者为直角,使两者呈一L型。此外,第四固定板24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d’实质上等于纸浆盘本体20的高度h。
由于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第四固定板24’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d’实质上恰为纸浆盘结构本体的高度h。因此当待承载件40容置于凹槽205,且将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和第四固定板24’分别向上内折,使得第一卡固部211、第二卡固部221、第三卡固部231和第四卡固部241分别崁固于相对应的崁槽206内时,第一抵制部212、第二抵制部222、第三抵制部232和第四抵制部242分别抵触待承载件40的顶部,用以固定待承载件40,且形成上缓冲结构。
此外,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和第四固定板24’的一端到另一端的距离d’更可视待承载件40的高度略作调整,例如当待承载件40的高度大于纸浆盘本体20的高度h时,则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和第四固定板24’的距离d可大于纸浆盘本体20的高度h,再利用第一抵制部212、第二抵制部222、第三抵制部232和第四抵制部242分别抵触待承载件40的顶部,用以固定待承载件40,且形成上缓冲结构。因此,不论待承载件40的高度大于、等于或小于纸浆盘本体20的高度,都能利用本发明的纸浆盘结构来有效地固定待承载件40,并形成上缓冲结构以缓冲冲击应力。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纸浆盘结构的再一较佳实施例。其中与图2A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在此较佳实施例中,纸浆盘结构3,包括有一纸浆盘本体20、一第一固定板21、一第二固定板22。当待承载件(图未示)容置于凹槽205,将第一固定板21和第二固定板22分别向上内折,使第一卡固部211和第二卡固部221分别崁固于相对应的崁槽206内。由于第一抵制部212、第二抵制部222、第一突出部2121和第二突出部2221分别用以抵触待承载件,以固定待承载件,且可形成缓冲结构。在此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21与第二固定板22为相对边设置,但亦可为相邻边设置(图未示)。
请参照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纸浆盘结构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纸浆盘结构4包括有一纸浆盘本体20和一第一固定板21。当待承载件(图未示)容置于凹槽205,将第一固定板21向上内折,使第一卡固部211崁固于相对应的崁槽206内,所以第一抵制部212能够抵触待承载件,以固定待承载件,且形成缓冲结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纸浆盘结构利用至少一固定板以及固定板上的突出部来固定/抵触待承载件,故能够形成一缓冲结构以有效缓冲冲击应力。因此,以此纸浆盘结构应用于装载待承载件,可达到固定待承载件以及缓冲撞击的应力而达到保护待承载件的目的,此外,由于纸浆盘结构的材质为纸板,可达环保的目的,进而节省制造成本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4)
1.一种纸浆盘结构,用以承载一待承载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纸浆盘本体,其具有一凹槽以及多个崁槽,该待承载件容置于该凹槽中,该等崁槽设置于该凹槽的周围;
一第一固定板,其一端与该纸浆盘本体的一第一底边相连接,该第一固定板具有一第一卡固部,该第一卡固部与该等崁槽相对应设置,且该第一固定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一抵制部;以及
一第二固定板,其一端与该纸浆盘本体的一第二底边相连接,该第二固定板具有一第二卡固部,该第二卡固部与该等崁槽相对应设置,且该第二固定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二抵制部,其中当该第一卡固部和第二卡固部分别崁固于该等崁槽内时,该第一抵制部实质上与该第一固定板之间成一第一夹角且延设至该承载件,以及该第二抵制部实质上与该第二固定板之间成一第二夹角,且延设至该待承载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浆盘结构,其中,该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该纸浆盘本体的高度,及该第一抵制部具有一第一突出部,当该第一抵制部延设至该承载件时,该第一突出部用以卡固该待承载件;而该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该纸浆盘本体的高度,及该第二抵制部具有一第二突出部,当该第二抵制部延设至该承载件时,该第二突出部用以卡固该待承载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浆盘结构,其中,该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该纸浆盘本体的高度,该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该纸浆盘本体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浆盘结构,其中,该纸浆盘本体的底面为一四边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纸浆盘结构,其中,该第一底边与该第二底边为该纸浆盘本体的底面边缘且该第一底边与该第二底边为相对边或为相邻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纸浆盘结构,其中,更包含:
一第三固定板,其一端与该纸浆盘本体的一第三底边相连接,该第三固定板具有一第三卡固部,该第三卡固部与该崁槽相对应设置,且该第三固定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三抵制部;以及
一第四固定板,其一端与该纸浆盘本体的一第四底边相连接,该第四固定板具有一第四卡固部,该第四卡固部与该崁槽相对应设置,且该第四固定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四抵制部,其中当该待承载件置于该凹槽时,该第三卡固部和第四卡固部分别崁固于该等崁槽内,以及该第三抵制部实质上与该第三固定板之间成一第三夹角且延设至该待承载件,以及该第四抵制部实质上与该第四固定板之间成一第四夹角且延设至该待承载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浆盘结构,其中,该第三固定板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该纸浆盘本体的高度,及该第三抵制部具有一第三突出部,当该第三抵制部延设至该待承载件时,该第三突出部用以卡固该待承载件;而该第四固定板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该纸浆盘本体的高度,及该第四抵制部具有一第四突出部,当该第四抵制部延设至该待承载件时,该第四突出部用以卡固该待承载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浆盘结构,其中,该第三固定板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该纸浆盘本体的高度,该第四固定板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该纸浆盘本体的高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浆盘结构,其中,该纸浆盘本体、该第一固定板、该第二固定板、该第三固定板和该第四固定板以一体成型方式制作,且其材质为纸板。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浆盘结构,其中,该第一夹角、该第二夹角、该第三夹角和该第四夹角为90度角。
11.一种纸浆盘结构,用以承载一待承载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纸浆盘本体,其具有一凹槽以及至少一崁槽,该待承载件容置于该凹槽中,该崁槽设置于该凹槽的周围;以及
至少一固定板,其一端与该纸浆盘本体的一底边相连接,该固定板具有一卡固部,该卡固部与该崁槽相对应设置,且该固定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抵制部,其中当该卡固部莰固于该崁槽内时,该抵制部实质上与该固定板垂直且延设至该承载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纸浆盘结构,其中,该固定板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该纸浆盘本体的高度,及该抵制部具有一突出部,当该抵制部延设至该承载件时,该突出部用以卡固该待承载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纸浆盘结构,其中,该纸浆盘本体与该固定板以一体成型方式制作,且其材质为纸板。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纸浆盘结构,其中,该固定板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该纸浆盘本体的高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96245 CN1778645A (zh) | 2004-11-25 | 2004-11-25 | 纸浆盘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96245 CN1778645A (zh) | 2004-11-25 | 2004-11-25 | 纸浆盘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78645A true CN1778645A (zh) | 2006-05-31 |
Family
ID=36769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10096245 Pending CN1778645A (zh) | 2004-11-25 | 2004-11-25 | 纸浆盘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778645A (zh) |
-
2004
- 2004-11-25 CN CN 200410096245 patent/CN1778645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985352B (zh) | 存储器设备 | |
US20100246136A1 (en) | Heat sink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927663A (zh) | 包装盒 | |
CN202642409U (zh) | 一种抗跌落托盘保护端盖 | |
CN1108260C (zh) | 模制的产品减振装置 | |
CN2711086Y (zh) | 一种玻璃基板的封装结构 | |
CN1177741C (zh) | 包装用支承结构 | |
CN1775635A (zh) | 收容盘及收容装置 | |
CN1923631A (zh) | 包装模块及具有该包装模块的包装组件 | |
CN1923632A (zh) | 用于显示模块的包装组件 | |
CN1778645A (zh) | 纸浆盘结构 | |
CN2656334Y (zh) | 缓冲结构 | |
CN1799949A (zh) | 包装箱 | |
CN1319817C (zh) | 缓冲包装垫材 | |
CN200945956Y (zh) | 包装箱 | |
CN1616318A (zh) | 等离子显示模块的包装 | |
CN1640782A (zh) | 缓冲包装垫材 | |
CN101058360A (zh) | 可调式包覆结构及结合此包覆结构的基板包装盒 | |
CN1288047C (zh) | 包装容器 | |
CN1319818C (zh) | 缓冲包装垫材 | |
CN1967435A (zh) | 具有突出前侧部的笔记本式信息装置 | |
CN101920815A (zh) | 包装盒的缓冲装置 | |
US8446718B2 (en) | Disk drive bracket | |
CN1250429C (zh) | 缓冲包装材 | |
CN2851132Y (zh) | 型材的承载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