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3967A - 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73967A CN1773967A CN 200410094548 CN200410094548A CN1773967A CN 1773967 A CN1773967 A CN 1773967A CN 200410094548 CN200410094548 CN 200410094548 CN 200410094548 A CN200410094548 A CN 200410094548A CN 1773967 A CN1773967 A CN 17739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circuit domain
- business
- domain user
-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9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5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PLXMOAALOJOTIY-FPTXNFDTSA-N Aesculin Natural products OC[C@@H]1[C@@H](O)[C@H](O)[C@@H](O)[C@H](O)[C@H]1Oc2cc3C=CC(=O)Oc3cc2O PLXMOAALOJOTIY-FPTXNFDT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248 saffr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0016—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exchanges
- H04Q3/0025—Provisions for signa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组域网络与电路域网络融合的方法,公开了一种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使得固网用户能够直接接入IMS,使用IMS服务,实现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和业务重用。本发明通过对MGCF、S-CSCF、AS等网络节点功能的扩展,使IMS不仅支持和固网电路域的互通呼叫,还可以由IMS为固网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其中,MGCF能够判断信令路径经过MGCF的固网电路域用户是否签约IMS业务,并触发IMS会话,S-CSCF处理会话、路由控制,根据IMS业务签约信息触发AS,AS则对固网电路域用户进行业务控制,提供IMS服务;另外还扩展HSS功能,用于存储管理与固网电路域用户有关的IMS签约业务数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组域网络与电路域网络融合的方法,特别涉及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通信技术和宽带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通信主干网络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应用支撑能力,带宽已经不再是运营商开展业务的主要困难。但从全球电信市场的发展来看,话音和数据业务市场日益趋于饱和,导致运营商开始面临业务增长逐年减少、客户越来越难发展的困境。因此,无论是新兴运营商还是传统运营商都在寻找新的市场机遇和商业模式,从而为其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
公用电话网络由于其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简称“CS”)的局限性,限制了其业务多样性的发展,对于用户移动业务、个性化业务和多媒体业务方面的需求,公用电话网络基本无法满足。同时,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革新改变了用户对业务的需求,仅仅是公用电话网或者因特网都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对话音、数据、图像的综合需求。运营商需要一个基于下一代网络架构、提供新一代多媒体业务的解决方案,以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而现有的固网电路域用户通过数字程控交换机和智能网为其提供各种基于公共电话交换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或综合业务数据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简称“ISDN”)的业务和智能业务。一方面,由于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的紧密结合,使业务部署速度较慢、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数字程控交换机和智能网只能提供单纯的电路域业务,用户的人机交互方式单一,业务体验性较差,用户使用业务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业务的推广。
随着个人移动通信网络的迅猛发展,移动网络逐渐壮大,以及IP网络最终一统天下的背景下,固网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s,简称“NGN”)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与多种网络融合,比如分组域与电路域的融合,移动网和固网的融合等。分组域和电路域融合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其中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在R5/R6标准提出的基于IP的多媒体子系统(IP based Multimedia Subsystem,简称“IMS”)即专门为下一代全IP的多媒体移动网络设计的系统,着眼于用IP网络承载移动多媒体业务,使运营商和终端用户从多媒体服务的革新中获取更快速、更灵活的应用,从而为运营商增加收入、创造利润。
IMS是3G移动网实现分组话音和分组数据,提供统一的多媒体业务和应用的目标网络。由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现有的电路交换系统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开放、扩展性好、购置和维护成本也更加低廉的基于IP的硬件系统。3GPP系统于是开始逐渐转向一种全部基于IP的核心网络。3GPP规范也越来越突出了IP架构的重要性并引入了IMS这一概念,一是希望通过IP的形式提供传统的电路交换服务(如语音服务),二是希望通过这个子系统实现向用户提供的所有多媒体服务。IMS是对分组交换域(PacketSwitching,简称“PS”)核心网的一个扩展,旨在独立于PS核心网。采用IP分组域作为其控制信令和媒体传输的承载通道,采用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协议作为呼叫控制信令,建立、保持和终止语音及多媒体进程,实现了业务管理、会话控制及承载接入的三者分离。
下面给出IMS多媒体话务的几个实例:1.某个用户在接听一路电话时,又收到另一个打进来的IP可视电话,这个用户决定不接这个可视电话,而是把它转往一个留言系统。随后,他将会收到一个在其邮箱中有一个视频消息的通知。2.某个用户在接听一路电话时,又收到另一个打进来的IP可视电话,这个用户决定接听这个新的电话,不过他希望自己可以在两路电话间进行切换。3.某个用户没在接听任何电话,他在修改自己的用户设置文件以将那些所有优先级不高和自己不认识的人的来电都转往别处。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用户仍能收到所有的电子邮件和文本信息,无论这些邮件和信息是谁发给他的。
图1示出了IMS的框架结构及功能实体。3GPP定义的IMS的框架结构包括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简称“CSCF”)、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简称“MGCF”)、IMS媒体网关(IMS-Media GateWay,简称“IMS-MGW”)、多媒体资源功能控制器(Multimedia Resource Function Controller,简称“MRFC”)、多媒体资源功能处理器(Multimedia Resource Function Processor,简称“MRFP”)、出口网关控制功能(Breakout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简称“BGCF”),及IMS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简称“AS”)和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Subscriber Server,简称“HSS”)等功能实体。
其中CSCF是整个网络的核心,支持SIP协议处理SIP会话,又分为询问CSCF(Interrogating-CSCF,简称“I-CSCF”)和服务CSCF(Serving-CSCF,简称“S-CSCF”)。代理CSCF(Proxy CSCF,简称“P-CSCF”)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接入IMS系统的入口,实现了在SIP协议中的代理(Proxy)和用户代理(UserAgent)功能;MGCF和IMS-MGW是与CS域和PSTN互通的功能实体,分别负责控制信令和媒体流的互通;MRFC和MRFP是实现多方会议的功能实体,控制层面的MRFC通过H.248控制MRFP;BGCF是IMS域与外部网络的分界点,它选择在哪里跟CS域或PSTN互联。
在IMS中,业务由应用服务器AS统一提供,会话控制由S-CSCF完成,两者在网络结构上完全分离,业务由S-CSCF通过签约规则触发至AS处理,多个AS间可以协同工作。IMS用户通过当前位置所在地的拜访域节点P-CSCF接入IMS,会话和业务控制总由其签约所在地的归属域节点完成,IMS的会话控制和业务控制功能与接入无关。IMS的用户签约数据集中在HSS中管理。IMS通过媒体网关控制节点MGCF实现和固网电路域的互通呼叫:即IMS域用户和固网电路域用户之间,可以相互的呼叫对方。
相对于其他业务,IMS业务具有许多优点,比如它支持WEB自助,用户可以非常直观的进行业务自助管理和业务定制,如定制智能路由、彩铃、主叫彩像、任务和提醒、区别振铃、缩位号码、呼出限制、呼入限制等多种业务,大大简化了用户签约和登记业务的手续。另外,IMS业务支持通过某种控制代理终端(如WEB Client方式),在图形界面上点击控制业务流程,用户可以非常直观的操作业务,如点击拨号、点击会议、点击保持、点击恢复、点击转移、点击排队、点击退出、点击接通等多种业务操作,大大简化了用户使用业务时的繁琐操作步骤。
另外,由于IMS是3GPP标准为移动网定义的核心网,为移动用户提供的业务,如果在固定终端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或在通过某种控制代理终端配合的情况下,为固网电路域用户服务,实现设备重用,节余运营商投资,而且可以带来固网用户新的业务增长点,其效益是不言自明的,因此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是当前研究热点。
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目的是使IMS成为基于SIP会话的通用平台,同时支持固定和移动的多种接入方式,实现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但目前由于技术限制,IMS只能支持固网电路域用户和IMS域用户之间的呼叫互通,并不能通过IMS为固网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固网电路域用户在互通呼叫时,呼叫信令路由不经过IMS AS;而当IMS为其提供业务时,呼叫信令路由被S-CSCF触发至IMS AS,由AS完成业务控制。IMS对固网NGN的支持即要求IMS同时支持各种固定接入方式和移动接入方式是当前业界的技术难题。虽然IMS的呼叫控制采用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Force,简称“IETF”)规定的SIP协议,但针对移动接入的特点进行了相应的增强和舍弃,主要体现在登记、鉴权和会话策略等方面,具体消息流程和IETF的规定有一些差别,因此电路交换域用户要接入IMS需要重新制定会话协议。
目前为了提供给固网电路域用户业务服务,PSTN/ISDN网络通过数字程控交换机和智能网节点实现固网用户的业务接入。
该方案由于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功能在同一个网络节点中完成,灵活性差,不利于业务的快速部署和扩展。一个功能的修改可能会引发另一个功能的变动,增加了潜在的风险;某些业务的部署和扩展甚至会引起整个网络节点的升级,成本较高,部署较慢。
其次,由于数字程控交换机和智能网只能提供单纯的电路域业务,用户的人机交互方式单一,业务体验性较差,用户只能在固定终端上通过拨号按键方式使用业务、设置业务,用户需要记忆各种业务码甚至是业务流程,用户使用业务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业务的推广。
另外,虽然现有的IMS提供了业务管理、会话控制及承载接入三者分离的机制,可以提供基于分组网络的丰富的多媒体业务,且IMS的网络结构也支持固定移动融合业务,但IMS标准只支持和固网电路域用户的互通呼叫,并不支持为固网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应用。所以当运营商同时拥有IMS网络和固定网络时,需要重复开发业务以给固网用户提供IMS业务。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直接通过电路域的网络节点给固网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案成本高、部署慢,且用户使用界面单一,不利于推广;而通过现有IMS网络给固网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案则需要重复开发业务,不能直接让固网用户接入IMS服务,运营成本高。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现有固网电路交换方式不够灵活,网络设施成本高昂;而IMS网络没有提供直接给固网用户接入的会话协议,固网用户无法直接使用IMS提供的服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使得固网用户能够直接接入IMS,使用IMS服务,实现固网和移动网的在业务层面的融合和重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中的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判断信令路径经过该媒体网关控制功能的固网电路域用户是否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如果是则则进行信令消息及消息内容参数的必要转换,向相应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响应来自媒体网关控制功能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获取当前处理对象的业务签约信息后进行会话控制,并向业务相应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应用服务器响应来自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获取当前处理对象的业务签约信息后对所述电路域用户进行业务控制。
其中,在所述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的归属用户服务器中存储与所述固网电路域用户有关的签约信息,供该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中的其它设备查询和下载。
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所述固网电路域用户的电话号码采用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格式。
当所述电路域用户为主叫用户时,所述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
电路域网络根据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签约信息判断其是否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如果是则将该呼叫向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路由,并通过电路域网络局间信令指示需要所述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为主叫用户提供业务控制;
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根据所述电路域网络局间信令判断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通过查询电子编码服务器将所述电路域用户号码转换为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格式,然后向主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包含用于指示该用户为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的电路域用户的指示信息,并使用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格式的主叫电话号码;
所述主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响应来自媒体网关控制功能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根据其中的指示信息判定所述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通过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取所述用户的业务签约信息后对该用户的呼叫进行会话控制,并向业务相应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包含用于指示该用户为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的电路域用户的指示信息;
所述应用服务器响应来自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根据其中的指示信息判定所述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通过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取所述用户的业务签约信息后对该用户的呼叫进行业务控制,处理完毕后向所述主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返回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主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在收到所述应用服务器返回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后,继续处理所述电路域用户的业务触发或路由寻址的会话。
当所述电路域用户为被叫用户,且其呼出信令路径已进入所述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时,所述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
在所述呼出信令路径上,主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对所述电路域用户进行路由寻址,通过查询电子编码服务器将所述电路域用户号码转换为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格式,然后向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路由并发送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使用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格式的被叫用户号码;
所述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通过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得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签约信息,向业务相应的被叫应用服务器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被叫应用服务器通过所述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得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签约信息,对该电路域用户进行业务控制,处理完毕后向所述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返回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响应所述被叫应用服务器返回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继续处理所述电路域用户的业务触发或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域路由会话;
所述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在处理完业务触发和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域路由后,对当前被叫的所述电路域用户进行电路域路由寻址,将所述电路域用户号码从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格式恢复为原先电路域格式,并将其作为被叫号码通过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发送给出口网关控制功能,由该出口网关控制功能将呼叫路由至所述电路域网络。
所述电路用户为被叫用户,且其所述呼出信令路径未进入所述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时,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电路域网络根据被呼叫的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签约信息判断其是否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如果是则将该呼叫向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路由,并通过电路域网络局间信令指示需要所述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为被叫用户提供业务控制;
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根据所述电路域网络局间信令判断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通过查询电子编码服务器将所述电路域用户号码转换为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格式,然后向相应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使用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格式的被叫用户号码;
所述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响应来自媒体网关控制功能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通过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取所述用户的业务签约信息后对该用户的呼叫进行会话控制,并向业务相应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应用服务器响应来自所述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通过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取所述用户的业务签约信息后对该用户的呼叫进行业务控制,处理完毕后向所述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返回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响应所述被叫应用服务器返回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继续处理所述电路域用户的业务触发或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域路由会话;
所述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在处理完业务触发和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域路由后,对当前被叫的所述电路域用户进行电路域路由寻址,将所述电路域用户号码从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格式恢复为原先电路域格式,并将其作为被叫号码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给出口网关控制功能,由该出口网关控制功能将呼叫路由至所述电路域网络。
所述电子编码服务器存储管理所述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与所述电路域用户号码的对应关系,提供所述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与所述电路域用户号码之间的相互查询服务。
在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通过对″呼叫信息″头域中的″目的″参数的扩展定义,指示主叫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在所述主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和所述主叫应用服务器中,通过对收到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的″呼叫信息″头域中的″目的″参数扩展定义的处理,判断主叫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
在所述签约信息中包含所述电路域用户号码信息,所述被叫通过所述签约信息获得所述电路域用户号码,在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域处理完业务后实现对电路域网络的路由寻址。
在所述归属用户服务器中存储管理的签约信息与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相对应,包含所述电路域用户的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签约信息和路由信息。
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通过公共业务标识作为目的地址触发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
所述电路域用户为主叫用户时,所述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电路域网络根据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签约信息判断其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将该呼叫向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路由,并通过电路域网络局间信令指示需要所述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为主叫用户提供业务控制;
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根据所述电路域网络局间信令判断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并根据所述签约信息得到相应的所述公共业务标识,然后向相应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包含所述公共业务标识;
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通过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得所述公共业务标识对应的所述签约信息,然后向业务相应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包含所述公共业务标识;
所述应用服务器通过所述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得所述公共业务标识对应的所述签约信息,对所述电路域用户进行业务控制,处理完毕后向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返回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在收到所述应用服务器返回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后,继续处理业务触发或路由寻址。
当所述电路域用户为被叫用户,且其呼出信令路径已进入所述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时,所述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
在所述呼出信令路径上,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对所述电路域用户进行路由寻址,将所述被叫路由至所述出口网关控制功能;
所述出口网关控制功能将所述被叫路由至媒体网关控制功能;
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根据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处理标志判断所述被叫是否已经处理过业务,如果是,则将所述被叫路由至所述电路域网络,否则判断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并根据所述签约信息得到相应的所述公共业务标识,然后向相应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包含用所述公共业务标识,同时将用户的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处理标志置位;
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通过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得所述公共业务标识对应的所述签约信息,然后向业务相应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包含所述公共业务标识;
所述应用服务器通过所述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得所述公共业务标识对应的所述签约信息,对所述电路域用户进行业务控制,处理完毕后向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返回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在收到所述应用服务器返回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后,继续处理业务触发或路由寻址。
所述电路用户为被叫用户,且其所述呼出信令路径未进入所述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电路域网络根据被呼叫的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签约信息判断其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将该呼叫向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路由,并通过电路域网络局间信令指示相关信息;
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根据所述电路域网络局间信令判断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并根据所述签约信息得到相应的所述公共业务标识,向相应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包含所述公共业务标识;
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通过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得所述公共业务标识对应的所述签约信息,然后向业务相应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包含所述公共业务标识;
所述应用服务器通过所述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得所述公共业务标识对应的所述签约信息,对所述电路域用户进行业务控制,处理完毕后向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返回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在收到所述应用服务器返回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后,继续处理业务触发或路由寻址。
在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所述公共业务标识作为目的地址标识承载。
在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所述被叫用户的电路域用户号码由消息体承载。
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收到的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的消息体中获得所述被叫用户的电路域用户号码,用于在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域处理完业务后实现对电路域网络的路由寻址;也用于所述应用服务器进行的业务控制。
在所述归属用户服务器中存储管理的签约信息与所述公共业务标识业务相对应,包含所述公共业务标识业务签约数据、所述公共业务标识业务的主叫或被叫属性。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公共业务标识的签约数据中的主叫或被叫属性,判断是为所述主叫电路域用户或所述被叫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控制。
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电路域网络将所有呼叫路由至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
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对所述呼叫拦截,通过鉴权处理判断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如果是则触发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会话,否则将所述呼叫返回至所述电路域网络。
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电路域用户直接拨业务接入码后再拨被叫号码,所述电路域网络对所述业务接入码分析,并将所述呼叫路由至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
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对所述呼叫拦截,通过鉴权处理判断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如果是则触发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会话,否则将所述呼叫返回至所述电路域网络。
还包含以下步骤,
当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通过公共业务标识传递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相关信息,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判断出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后,根据所述电路域用户的业务签约信息,得到相应的所述公共业务标识。
在电路域网络中,由所述主叫电路域用户的始发局交换机或汇接局交换机判断所述主叫电路域用户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当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通过公共业务标识传递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相关信息,所述的始发局交换机或汇接局交换机根据所述的业务签约信息组合出一个特定前缀码。
在电路域网络中,由所述被叫电路域用户的落地局交换机或汇接局交换机判断所述被叫电路域用户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当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通过公共业务标识传递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相关信息,所述的落地局交换机或汇接局交换机根据所述的业务签约信息组合出一个特定前缀码。
在电路域网络中配置固网归属位置寄存器,所述电路域用户的呼叫经过所述固网归属位置寄存器时,由其判断所述电路域用户是否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当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通过公共业务标识传递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相关信息,所述的固网归属位置寄存器根据所述的业务签约信息组合出一个特定前缀码。
所述电路域网络向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发送的所述电路域网络局间信令为综合业务数据网用户部分信令的起始地址消息消息,所述起始地址消息消息的″被叫用户号码″参数由所述电路域用户被叫号码增加特定前缀码组成,用于指示所述电路域用户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
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在收到所述起始地址消息消息后,对所述特定前缀码进行号码分析,判断所述电路域用户是否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当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通过公共业务标识传递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相关信息,所述特定前缀码是由所述电路域网络根据所述电路域用户的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签约信息组合而生成,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根据所述特定前缀码转译得到所述公共业务标识。
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在收到所述起始地址消息消息后,根据″被叫用户号码″参数,得到所述电路域用户被叫号码。
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向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路由时,通过数据配置方式设定的路由关系表获得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的路由地址。
所述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查询发起者判断所述待查询信息是否在本地,如果是,则直接调用本地信息,否则向所述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并下载所述待查询信息;
所述查询发起者保留存储已查询信息,并进行老化更新;
其中所述查询发起者为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应用服务器中的任意一种。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本发明通过对MGCF、S-CSCF、AS等网络节点功能的扩展,使IMS不仅支持和固网电路域的互通呼叫,还可以由IMS为固网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其中,MGCF能够判断信令路径经过MGCF的固网电路域用户是否签约IMS业务,并触发IMS会话,S-CSCF处理会话、路由控制,根据IMS业务签约信息触发AS,AS则对固网电路域用户进行业务控制,提供IMS服务;另外还扩展HSS功能,用于存储管理与固网电路域用户有关的IMS签约业务数据。
这种技术方案上的区别,带来了较为明显的有益效果,即采用IMS为固网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实现业务与网络无关,大大加快业务部署和扩展,大大降低业务定制成本低;同时IMS还为固网电路域用户带来全新的业务体验,改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操作,提高用户积极性,为运营商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实现了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在业务上的重用和融合,降低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IMS的框架结构及功能实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触发IMS业务处理流程;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PSI触发IMS业务处理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根据固网电路域与IMS互联的框架及IMS会话处理规范给出固网用户接入IMS的会话流程及相关处理方法。首先,固网用户在IMS域可以由SIP统一资源定位器(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简称“URL”)标识或者通过其IMS业务签约信息由公共业务标识(Public Service Identity,简称“PSI”)标识,则相应的用户或PSI的签约信息由HSS维护管理,供其它功能实体查询下载。其次,对于固网用户是否签约IMS业务的甑别,由PSTN网络节点判断发起然后转发给MGCF,也可以直接转发到MGCF判断。在业务请求进入IMS域或者本身通过IMS域之后,由MGCF或者S-CSCF判断触发会话,并根据签约信息将会话路由到业务对应的AS,由AS对固网用户进行业务控制,提供IMS业务。在服务结束后,可由BGCF路由回PSTN,结束IMS域的处理。这整个过程中,IMS域的会话满足SIP协议规则,但需要在SIP请求信息中携带必要的呼叫相关信息,或者在签约信息中包含相关信息。由此实现IMS供固网用户直接接入并提供IMS服务。
为了根据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给出多种情况下的可行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SIP URL在IMS域标识固网用户,由用户触发IMS业务处理流程。在固网电路域用户主叫和被叫等多种情况下,其接入处理流程分别如图2所示。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固网电路域用户主叫时IMS业务处理流程。
在步骤211中,首先,固网电路域用户发起呼叫,PSTN根据主叫用户的业务签约信息判断出其签约了IMS业务,将该呼叫向MGCF路由,同时向MGCF指示该呼叫不是互通呼叫,而是需要IMS为主叫用户提供业务控制。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利用PSTN局间信令向MGCF传递该指示标志。PSTN局间信令有多种,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使用其中的一种ISDN用户部分(ISDN User Part,简称“ISUP”)信令中的起始地址消息(InitialAddress Message,简称“IAM”)来描述。其中IAM消息中指示该呼叫为固网用户且签约IMS业务。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PSTN向MGCF发送IAM消息时,通过在IAM消息中的必选参数“被叫用户号码”增加某个特定前缀码来指示主叫用户签约了IMS业务,需要IMS为其提供业务控制。
接着进入步骤212,当MGCF收到IAM消息后,对消息中的“被叫用户号码”进行号码分析,根据其特定的前缀码判断出主叫用户签约了IMS业务,同时删除该前缀码得到真实的被叫用户PSTN号码。由于IMS网络中用户标识都是SIP URL格式,而PSTN中用户号码表示都是E.164格式,因此,MGCF需要首先向电子编码服务器(Electronic Numbering Server,简称“ENUM Server”)请求将主叫用户号码从E.164格式转译成SIP URL格式。这里ENUM Server需要存储管理固网电路域用户号码域SIP URL的相应转换关系。
然后进入步骤213,ENUM Server通过配置查询将主叫用户号码从E.164格式转译成SIP URL格式,并将转译结果返回给MGCF。
然后进入步骤214,MGCF将IAM消息转译成SIP请求(INVITE)消息,INVITE消息中的主叫地址采用转译后的SIP URL格式。同时在INVITE消息中指示主叫用户是固网电路域用户,签约了IMS业务的标志。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INVITE消息中的“呼叫信息”(Call-Info)头域提供了主叫用户或被叫用户的附加信息中的参数“目的”(purpose)的扩展定义指示主叫用户是固网电路域用户并签约了IMS业务。MGCF将INVITE消息发送给S-CSCF1。(这里用S-CSCF1代表处理主叫会话控制的S-CSCF,即主叫S-CSCF;S-CSCF2代表处理被叫会话控制的S-CSCF,即被叫S-CSCF)
接着进入步骤215,在S-CSCF1收到INVITE消息后,处理主叫用户的会话控制。根据消息中Call-Info头域的purpose参数值判断出主叫用户是固网电路域用户并签约了IMS业务。S-CSCF1查询该用户的签约数据若不存在,则向HSS请求下载该用户的签约数据。S-CSCF1根据下载得到的用户的业务签约规则触发一个IMS AS1(这里用AS1表示是对主叫进行业务控制,即主叫AS;AS2表示是对被叫进行业务控制,即被叫AS),S-CSCF1向该AS1发送INVITE消息,消息中仍然要指示主叫用户是固网电路域用户并签约了IMS业务。
接着进入步骤216,当IMS AS1收到INVITE消息,根据消息中Call-Info头域的purpose参数值判断出主叫用户是固网电路域用户并签约了IMS业务。AS1查询该用户的签约数据若不存在,则向HSS请求下载该用户的签约数据。AS1根据用户签约数据下载结果,进行相应的业务控制,处理完毕,向S-CSCF1发送INVITE消息。
最后在步骤217中,S-CSCF1收到INVITE消息,继续对主叫用户进行业务触发或对被叫用户进行路由寻址。如果继续有新的业务AS被触发,则S-CSCF1向新AS发送INVITE消息,该消息中仍然要指示主叫用户是固网电路域用户并签约了IMS业务,流程重新进入步骤216;否则,S-CSCF1完成对被叫用户的路由寻址功能。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固网电路域用户被叫且呼出路径进入IMS域时IMS业务处理流程。
当呼入一个固网电路域用户,此次呼入需要IMS为该被叫用户提供某种业务应用控制,而该呼叫的前半段,即呼出信令路径已经进入了IMS,主叫用户的业务处理完毕,IMS对固网电路域被叫用户进行路由寻址。
首先在步骤221中,S-CSCF1对固网电路域被叫用户进行路由寻址,被叫地址为E-164格式,则向ENUM Server请求将被叫用户号码从E.164格式转译成SIP URL格式。
接着进入步骤222中,ENUM Server通过配置查询将被叫用户号码从E.164格式转译成SIP URL格式,并将转译结果返回给S-CSCF1。
接着进入步骤223中,S-CSCF1得到SIP URL格式的被叫用户号码,向被叫归属域的S-CSCF2发送INVITE消息,消息中的被叫地址采用转译后的SIP URL格式。S-CSCF1对S-CSCF2的路由寻址方法完全和3GPP IMS标准定义的相同,本发明不再描述。
接着进入步骤224中,S-CSCF2收到INVITE消息,处理被叫用户的会话控制。查询被叫用户的签约数据若不存在,则向HSS请求下载,并根据下载得到的用户的业务签约规则触发一个IMS AS2,由该AS2为被叫用户提供相关的业务应用控制。S-CSCF2向该AS2发送INVITE消息。
接着进入步骤225中,IMS AS2收到INVITE消息,查询被叫用户的签约数据若不存在,则向HSS请求下载,并根据用户签约数据下载结果,进行相应的应用业务控制,处理完毕,向S-CSCF2发送INVITE消息。
接着进入步骤226中,S-CSCF2收到来自AS的INVITE消息,继续对被叫用户进行业务触发或路由寻址。如果继续有新的业务AS被触发,则S-CSCF2向新AS发送INVITE消息,新AS收到INVITE消息,流程重新进入步骤225。否则S-CSCF2对当前被叫用户路由寻址。如果被叫用户没有因AS的业务控制而发生改变,S-CSCF2判断先前从HSS请求下载的被叫用户的签约数据中存在有效的“电路域路由号码”,由“特定前缀码”+“被叫用户的PSTN号码”组成,该“特定前缀码”指示S-CSCF2不需要再向ENUMServer请求转译E.164格式的被叫号码,S-CSCF2将被叫用户的PSTN号码作为INVITE消息中的被叫地址发送给BGCF,进入步骤227。否则S-CSCF2在IMS域内继续当前被叫用户进行路由寻址。
在步骤227中,BGCF收到INVITE消息后,将呼叫路由至PSTN,流程同3GPP IMS标准定义。由PSTN继续对被叫用户进行寻址
图2(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固网电路域用户被叫且呼出路径未进入IMS域时IMS业务处理流程。
呼入一个固网电路域用户,此次呼入需要IMS为该被叫用户提供某种业务应用控制,而该呼叫的前半段--即呼出信令路径并没有经过IMS。流程如下图所示。
首先在步骤231中,呼入一个固网电路域用户,PSTN收到IAM消息,根据被叫用户签约信息判断出被叫用户签约了IMS业务,PSTN向MGCF发送IAM消息,并指示被叫用户签约了IMS业务,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PSTN向MGCF发送IAM消息时,通过在IAM消息中的必选参数“被叫用户号码”增加某个特定前缀码来指示被叫用户签约了IMS业务,需要IMS为其提供业务控制。
接着进入步骤232,MGCF收到IAM消息,对消息中的“被叫用户号码”进行号码分析,根据其特定的前缀码判断出被叫用户签约了IMS业务后,删除该前缀码得到真实的被叫用户PSTN号码。MGCF向ENUM Server请求将被叫号码从E.164格式转译成SIP URL格式。
接着进入步骤233,ENUM Server通过配置查询将被叫用户号码从E.164格式转译成SIP URL格式,并将转译结果返回给MGCF。
接着进入步骤234,MGCF将IAM消息转译成SIP INVITE消息,INVITE消息中的被叫地址采用转译后的SIP URL格式。
接着进入步骤235,S-CSCF2收到INVITE消息,处理被叫用户的会话控制。查询被叫用户的签约数据若不存在,则向HSS请求下载,并根据下载得到的用户的业务签约规则触发一个IMS AS2,由该AS2为被叫用户提供相关的业务应用控制。S-CSCF2向该AS2发送INVITE消息。
接着进入步骤236,IMS AS2收到INVITE消息,查询被叫用户的签约数据若不存在,则向HSS请求下载,并根据用户签约数据下载结果,进行相应的业务控制,处理完毕,向S-CSCF2发送INVITE消息。
接着进入步骤237,S-CSCF2收到来自AS的INVITE消息,继续对被叫用户进行业务触发或路由寻址。如果继续有新的业务AS被触发,则S-CSCF2向新AS发送INVITE消息,新AS收到INVITE消息,流程重新进入步骤236。否则S-CSCF2对当前被叫用户路由寻址。如果被叫用户没有因AS的业务控制而发生改变,S-CSCF2判断先前从HSS请求下载的被叫用户的签约数据中存在有效的“电路域路由号码”,由“特定前缀码”+“被叫用户的PSTN号码”组成,该“特定前缀码”指示S-CSCF2不需要再向ENUM Server请求转译E.164格式的被叫号码,S-CSCF2将被叫用户的PSTN号码作为INVITE消息中的被叫地址发送给BGCF,进入步骤238。否则S-CSCF2在IMS域内继续当前被叫用户进行路由寻址。
在步骤238中,BGCF收到INVITE消息后,将呼叫路由至PSTN,流程同3GPP IMS标准定义。由PSTN继续对被叫用户进行寻址。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MGCF通过数据配置的方式,选择一个S-CSCF进行路由,如在配置数据中直接指定某个或某类用户对应一个S-CSCF。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由PSTN判断出用户的IMS签约特性并通过特定前缀码通过消息通知MGCF,MGCF对该前缀码进行号码分析判断出用户签约了IMS业务后,向ENUM Server请求将主叫用户或被叫用户的E.164格式的PSTN号码转译成SIP URL格式。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PSTN不作判断,PSTN将用户的呼叫无条件直接路由至MGCF,由MGCF提供用户鉴权处理功能对呼叫拦截,如果用户签约了IMS业务,MGCF向ENUM Server请求将主叫用户或被叫用户的E.164格式的PSTN号码转译成SIP URL格式;如果没有签约IMS业务,MGCF将呼叫返回至PSTN。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固网电路域用户还可以直接拨IMS业务接入码后再拨被叫号码,PSTN对业务接入码进行号码分析,将呼叫路由至MGCF,由MGCF提供用户鉴权处理功能对呼叫拦截,如果用户签约了IMS业务,MGCF向ENUM Server请求将主叫用户或被叫用户的E.164格式的PSTN号码转译成SIP URL格式;如果没有签约IMS业务,MGCF将呼叫返回至PSTN。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固网电路域用户在IMS的签约数据中设置有效的“电路域路由号码”,是使在IMS处理完被叫固网电路域用户的业务控制之后,呼叫能够进入PSTN域对被叫用户进行寻址。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在签约数据中设置“电路域路由号码”的方法以外,可以采取任意方法使的IMS在处理完被叫固网电路域用户的业务控制之后,S-CSCF能够重新得到被叫用户的PSTN号码,并将呼叫路由至BGCF,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而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PSI标识为固网用户提供的IMS业务,由PSI触发IMS业务处理流程。在固网电路域用户主叫和被叫等多种情况下,其接入处理流程分别如图3所示。
在SIP URL标识的实施例中,主叫固网电路域用户和被叫固网电路域用户在IMS域内呼叫流程的一个显著区别是:S-CSCF1需要判断当前会话,主叫是固网电路域用户且签约了IMS业务,若用户签约数据不存在才会去请求下载,这是对3GPP IMS标准定义流程的扩展;而S-CSCF2只要发现被叫的签约数据不存在,就可以去请求下载,这符合3GPP IMS标准定义流程。而采用PSI进行IMS业务触发,可以使对主叫固网电路域的IMS签约业务的签约数据的下载流程也符合3GPP IMS标准的定义。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固网电路域用户主叫时IMS业务处理流程。
在步骤311中,固网电路域用户发起呼叫,PSTN根据主叫用户的签约信息判断出其签约了IMS业务,根据主叫用户的IMS业务签约信息组合出一个特定的业务前缀码,并将该业务前缀码加在IAM消息中的参数“被叫用户号码”的前面,将IAM消息发送给MGCF。
接着进入步骤312,MGCF收到IAM消息,对消息中的“被叫用户号码”进行号码分析,根据其特定的业务前缀码判断出主叫用户签约了IMS业务,将该业务前缀码转译成一个对应的PSI,并删除该前缀码得到真实的被叫用户PSTN号码。MGCF将IAM消息转译成INVITE消息,按IMS标准定义将PSI填入INVITE消息中。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MGCF将被叫用户PSTN号码填入INVITE消息中的其它区域,比如INVITE消息携带的消息体(Message body)。MGCF将INVITE消息向S-CSCF2发送,MGCF得到S-CSCF2路由地址的方法同3GPP IMS标准定义。
接着进入步骤313,S-CSCF2收到INVITE消息,判断PSI对应的业务签约数据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向HSS请求下载。根据下载得到的签约规则,触发一个IMS AS2。S-CSCF2向AS2发送INVITE消息
接着进入步骤314,AS2收到INVITE消息,从消息中的某个特定区域取出被叫用户号码,并判断PSI对应的业务签约数据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向HSS请求下载。根据下载得到的签约数据,该签约数据指明该呼叫是触发主叫业务,AS2对主叫用户进行相应的业务控制,处理完毕,向S-CSCF2发送INVITE消息。
接着进入步骤315,S-CSCF2收到来自AS2的INVITE消息,继续对PSI进行业务触发或路由寻址。若继续有新的业务AS被触发,S-CSCF2向新触发的AS发送INVITE消息,则进入步骤314;若是路由寻址,S-CSCF2从消息中的某个特定区域取出当前的被叫地址进行寻址路由。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固网电路域用户被叫且呼出路径进入IMS域时IMS业务处理流程。
当呼入一个固网电路域用户,此次呼入需要IMS为该被叫用户提供某种业务应用控制,而该呼叫的前半段,即呼出信令路径已经进入了IMS,主叫用户的业务处理完毕,IMS对固网电路域被叫用户进行路由寻址。
首先在步骤321中,S-CSCF对固网电路域被叫用户进行路由寻址,被叫地址为E.164格式,向ENUM Server请求转译失败,S-CSCF将会话路由至BGCF。
接着步骤322中,BGCF将会话路由至MGCF。
接着进入步骤323中,MGCF收到INVITE消息,判断固网电路域被叫用户还没有处理过IMS业务,则对被叫用户进行业务鉴权处理,如果被叫用户签约了IMS业务,则MGCF根据其具体的业务签约信息组合出一个对应的PSI;如果被叫用户没有签约IMS业务或已经处理过IMS业务,MGCF将呼叫路由至PSTN。MGCF按IMS标准定义将PSI填入INVITE消息中,而被叫用户PSTN号码填入消息中其他区域中。MGCF将INVITE消息向S-CSCF2发送,MGCF得到S-CSCF2路由地址的方法同3GPP IMS标准定义。同时MGCF将被叫用户处理过IMS业务的标志置位。
接着进入步骤324中,S-CSCF2收到INVITE消息,判断To头域中的PSI对应的业务签约数据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向HSS请求下载。根据下载得到的签约规则,触发一个IMS AS2。S-CSCF2向AS2发送INVITE消息
接着进入步骤325中,AS2收到INVITE消息,从消息中的某个特定区域取出被叫用户号码,并判断PSI对应的业务签约数据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向HSS请求下载。根据下载得到的签约数据(在这个签约数据中,能够指明这是触发被叫业务),对被叫用户进行相应的业务控制,处理完毕,向S-CSCF2发送INVITE消息。
接着进入步骤326中,S-CSCF2收到来自AS2的INVITE消息,继续对PSI进行业务触发或路由寻址。若继续有新的业务AS被触发,S-CSCF2向新触发的AS发送INVITE消息,流程进入步骤325;若是路由寻址,S-CSCF2从消息体中的某个特定区域取出当前的被叫地址,进行寻址路由。
图3(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固网电路域用户被叫且呼出路径未进入IMS域时IMS业务处理流程。
呼入一个固网电路域用户,此次呼入需要IMS为该被叫用户提供某种业务应用控制,而该呼叫的前半段--即呼出信令路径并没有经过IMS。流程如下图所示。
首先在步骤331中,呼入一个固网电路域用户,PSTN收到IAM消息,根据被叫用户的签约信息判断出其签约了IMS业务,根据被叫用户的IMS业务签约信息组合出一个特定的业务前缀码,并将该业务前缀码加在IAM消息中的参数“被叫用户号码”的前面,将IAM消息发送给MGCF。
接着进入步骤332中,MGCF收到IAM消息,对消息中的“被叫用户号码”进行号码分析,根据其特定的业务前缀码判断出被叫用户签约了IMS业务,将该业务前缀码转译成一个对应的PSI,并删除该前缀码得到真实的被叫用户PSTN号码。MGCF将IAM消息转译成INVITE消息,按IMS标准定义将PSI填入INVITE消息中,而被叫用户PSTN号码填入消息其他区域中。MGCF将INVITE消息向S-CSCF2发送,MGCF得到S-CSCF2路由地址的方法同3GPP IMS标准定义。
接着进入步骤333中,S-CSCF2收到INVITE消息,判断PSI对应的业务签约数据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向HSS请求下载。根据下载得到的签约规则,触发一个IMS AS2。S-CSCF2向AS2发送INVITE消息。
接着进入步骤334中,AS2收到INVITE消息,从消息中的某个特定区域取出被叫用户号码,并判断PSI对应的业务签约数据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向HSS请求下载。下载得到的签约数据指示该呼叫触发被叫业务,AS2对被叫用户进行相应的业务控制,处理完毕,向S-CSCF2发送INVITE消息。
接着进入步骤335中,S-CSCF2收到来自AS的INVITE消息,继续对PSI进行业务触发或路由寻址。若继续有新的业务AS被触发,S-CSCF2向新触发的AS发送INVITE消息,流程重新进入步骤334;若是路由寻址,S-CSCF2从消息体中的某个特定区域取出当前的被叫地址进行寻址路由。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由PSTN判断出用户的IMS签约特性并组合成一个业务前缀码通过消息通知MGCF,MGCF将该业务前缀码转译成PSI。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PSTN不作判断,PSTN将用户的呼叫无条件直接路由至MGCF,由MGCF提供用户鉴权处理功能对呼叫拦截,如果用户签约了IMS业务,MGCF提供具体的业务签约信息。通过此鉴权处理,MGCF判断被叫用户如果签约了IMS业务,则根据业务签约信息直接组合出对应的PSI;如果没有签约IMS业务,MGCF将呼叫返回至PSTN。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固网电路域用户还可以直接拨IMS业务接入码后再拨被叫号码,PSTN对业务接入码进行号码分析,将呼叫路由至MGCF,由MGCF提供用户鉴权处理功能对呼叫拦截,如果用户签约了IMS业务,MGCF提供具体的业务签约信息。通过此鉴权处理,MGCF判断被叫用户如果签约了IMS业务,则根据业务签约信息直接组合出对应的PSI;如果没有签约IMS业务,MGCF将呼叫返回至PSTN。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PSTN中判断出主叫用户为IMS签约用户的网络节点可以是主叫用户的始发局或汇接局交换机;PSTN中判断出被叫用户为IMS签约用户的网络节点可以是被叫用户的落地局或汇接局交换机。而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则在PSTN网络中配置了固网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简称“HLR”),当呼叫经过HLR时由HLR判断该呼叫签约IMS业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S-CSCF、AS等实体向HSS查询下载签约信息的方法可以是以下方式的一种,S-CSCF等对下载得到的签约信息不进行存储,即会话释放以后即删除,每次呼叫将重新下载;或者对签约信息永久存储,即每次呼叫之前先查询是否本地存储该签约信息,如果没有才去HSS下载,在会话释放之后仍然保留存储该签约信息;或者采用数据老化机制,即将签约信息保存一段时间,如果超过该门限(如24小时以上没有相关呼叫),则该实体删除本地保存的签约数据。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8)
1.一种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中的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判断信令路径经过该媒体网关控制功能的固网电路域用户是否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如果是则进行信令消息及消息内容参数的必要转换,向相应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响应来自媒体网关控制功能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获取当前处理对象的业务签约信息后进行会话控制,并向业务相应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应用服务器响应来自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获取当前处理对象的业务签约信息后对所述电路域用户进行业务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的归属用户服务器中存储与所述固网电路域用户有关的签约信息,供该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中的其它设备查询和下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所述固网电路域用户的电话号码采用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格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路域用户为主叫用户时,所述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
电路域网络根据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签约信息判断其是否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如果是则将该呼叫向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路由,并通过电路域网络局间信令指示需要所述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为主叫用户提供业务控制;
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根据所述电路域网络局间信令判断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通过查询电子编码服务器将所述电路域用户号码转换为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格式,然后向主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包含用于指示该用户为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的电路域用户的指示信息,并使用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格式的主叫电话号码;
所述主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响应来自媒体网关控制功能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根据其中的指示信息判定所述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通过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取所述用户的业务签约信息后对该用户的呼叫进行会话控制,并向业务相应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包含用于指示该用户为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的电路域用户的指示信息;
所述应用服务器响应来自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根据其中的指示信息判定所述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通过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取所述用户的业务签约信息后对该用户的呼叫进行业务控制,处理完毕后向所述主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返回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主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在收到所述应用服务器返回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后,继续处理所述电路域用户的业务触发或路由寻址的会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路域用户为被叫用户,且其呼出信令路径已进入所述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时,所述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
在所述呼出信令路径上,主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对所述电路域用户进行路由寻址,通过查询电子编码服务器将所述电路域用户号码转换为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格式,然后向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路由并发送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使用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格式的被叫用户号码;
所述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通过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得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签约信息,向业务相应的被叫应用服务器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被叫应用服务器通过所述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得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签约信息,对该电路域用户进行业务控制,处理完毕后向所述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返回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响应所述被叫应用服务器返回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继续处理所述电路域用户的业务触发或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域路由会话;
所述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在处理完业务触发和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域路由后,对当前被叫的所述电路域用户进行电路域路由寻址,将所述电路域用户号码从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格式恢复为原先电路域格式,并将其作为被叫号码通过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发送给出口网关控制功能,由该出口网关控制功能将呼叫路由至所述电路域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用户为被叫用户,且其所述呼出信令路径未进入所述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时,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电路域网络根据被呼叫的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签约信息判断其是否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如果是则将该呼叫向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路由,并通过电路域网络局间信令指示需要所述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为被叫用户提供业务控制;
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根据所述电路域网络局间信令判断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通过查询电子编码服务器将所述电路域用户号码转换为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格式,然后向相应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使用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格式的被叫用户号码;
所述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响应来自媒体网关控制功能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通过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取所述用户的业务签约信息后对该用户的呼叫进行会话控制,并向业务相应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应用服务器响应来自所述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通过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取所述用户的业务签约信息后对该用户的呼叫进行业务控制,处理完毕后向所述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返回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响应所述被叫应用服务器返回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继续处理所述电路域用户的业务触发或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域路由会话;
所述被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在处理完业务触发和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域路由后,对当前被叫的所述电路域用户进行电路域路由寻址,将所述电路域用户号码从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格式恢复为原先电路域格式,并将其作为被叫号码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给出口网关控制功能,由该出口网关控制功能将呼叫路由至所述电路域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编码服务器存储管理所述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与所述电路域用户号码的对应关系,提供所述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定位器与所述电路域用户号码之间的相互查询服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通过对″呼叫信息″头域中的″目的″参数的扩展定义,指示主叫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在所述主叫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应用服务器中,通过对收到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的″呼叫信息″头域中的″目的″参数扩展定义的处理,判断主叫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签约信息中包含所述电路域用户号码信息,所述被叫通过所述签约信息获得所述电路域用户号码,在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域处理完业务后实现对电路域网络的路由寻址。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归属用户服务器中存储管理的签约信息与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相对应,包含所述电路域用户的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签约信息和路由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通过公共业务标识作为目的地址,并触发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域用户为主叫用户时,所述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电路域网络根据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签约信息判断其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将该呼叫向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路由,并通过电路域网络局间信令指示需要所述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为主叫用户提供业务控制;
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根据所述电路域网络局间信令判断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并根据所述签约信息得到相应的所述公共业务标识,然后向相应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包含所述公共业务标识;
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通过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得所述公共业务标识对应的所述签约信息,然后向业务相应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包含所述公共业务标识;
所述应用服务器通过所述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得所述公共业务标识对应的所述签约信息,对所述电路域用户进行业务控制,处理完毕后向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返回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在收到所述应用服务器返回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后,继续处理业务触发或路由寻址。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路域用户为被叫用户,且其呼出信令路径已进入所述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时,所述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
在所述呼出信令路径上,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对所述电路域用户进行路由寻址,将所述被叫路由至所述出口网关控制功能;
所述出口网关控制功能将所述被叫路由至媒体网关控制功能;
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根据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处理标志判断所述被叫是否已经处理过业务,如果是,则将所述被叫路由至所述电路域网络,否则判断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并根据所述签约信息得到相应的所述公共业务标识,然后向相应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包含用所述公共业务标识,同时将用户的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处理标志置位;
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通过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得所述公共业务标识对应的所述签约信息,然后向业务相应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包含所述公共业务标识;
所述应用服务器通过所述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得所述公共业务标识对应的所述签约信息,对所述电路域用户进行业务控制,处理完毕后向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返回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在收到所述应用服务器返回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后,继续处理业务触发或路由寻址。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用户为被叫用户,且其所述呼出信令路径未进入所述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电路域网络根据被呼叫的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签约信息判断其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将该呼叫向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路由,并通过电路域网络局间信令指示相关信息;
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根据所述电路域网络局间信令判断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服务,并根据所述签约信息得到相应的所述公共业务标识,向相应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包含所述公共业务标识;
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通过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得所述公共业务标识对应的所述签约信息,然后向业务相应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其中包含所述公共业务标识;
所述应用服务器通过所述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获得所述公共业务标识对应的所述签约信息,对所述电路域用户进行业务控制,处理完毕后向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返回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
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在收到所述应用服务器返回的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后,继续处理业务触发或路由寻址。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所述公共业务标识作为目的地址标识承载,所述被叫用户的电路域用户号码由消息体承载。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收到的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的消息体中获得所述被叫用户的电路域用户号码,用于在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域处理完业务后实现对电路域网络的路由寻址;也用于所述应用服务器进行的业务控制。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归属用户服务器中存储管理的签约信息与所述公共业务标识业务相对应,包含所述公共业务标识业务签约数据、所述公共业务标识业务的主叫或被叫属性;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公共业务标识的签约数据中的主叫或被叫属性,判断是为所述主叫电路域用户或所述被叫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控制。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电路域网络将所有呼叫路由至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
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对所述呼叫拦截,通过鉴权处理判断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如果是则触发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会话,否则将所述呼叫返回至所述电路域网络。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电路域用户直接拨业务接入码后再拨被叫号码,所述电路域网络对所述业务接入码分析,并将所述呼叫路由至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
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对所述呼叫拦截,通过鉴权处理判断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如果是则触发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会话,否则将所述呼叫返回至所述电路域网络。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通过公共业务标识传递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相关信息,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判断出用户为电路域用户且签约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后,根据所述电路域用户的业务签约信息,得到相应的所述公共业务标识。
21.根据权利要求4或12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路域网络中,由所述电路域用户的始发局交换机或汇接局交换机判断所述电路域用户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当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通过公共业务标识传递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相关信息,所述的始发局交换机或汇接局交换机根据所述的业务签约信息组合出一个特定前缀码。
22.根据权利要求6或14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路域网络中,由所述电路域用户的落地局交换机或汇接局交换机判断所述电路域用户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当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通过公共业务标识传递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相关信息,所述的落地局交换机或汇接局交换机根据所述的业务签约信息组合出一个特定前缀码。
23.根据权利要求4、或6、或12、或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路域网络中配置固网归属位置寄存器,所述电路域用户的呼叫经过所述固网归属位置寄存器时,由其判断所述电路域用户是否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当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通过公共业务标识传递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相关信息,所述的固网归属位置寄存器根据所述的业务签约信息组合出一个特定前缀码。
24.根据权利要求4、或6、或12、或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域网络向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发送的所述电路域网络局间信令为综合业务数据网用户部分信令的起始地址消息消息时,所述起始地址消息消息的″被叫用户号码″参数由所述电路域用户被叫号码增加特定前缀码组成,用于指示所述电路域用户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在收到所述起始地址消息消息后,对所述特定前缀码进行号码分析,判断所述电路域用户是否签约了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当所述会话发起协议请求消息中通过公共业务标识传递所述电路域用户的相关信息,所述特定前缀码是由所述电路域网络根据所述电路域用户的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签约信息组合而生成,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根据所述特定前缀码转译得到所述公共业务标识。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在收到所述起始地址消息消息后,根据″被叫用户号码″参数,得到所述电路域用户被叫号码。
2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向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路由时,通过数据配置方式设定的路由关系表获得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的路由地址。
28.根据权利要求4至6、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查询发起者判断所述待查询信息是否在本地,如果是,则直接调用本地信息,否则向所述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并下载所述待查询信息;
所述查询发起者保留存储已查询信息,并进行老化更新;
其中所述查询发起者为所述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应用服务器中的任意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945483A CN100372342C (zh) | 2004-11-08 | 2004-11-08 | 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 |
PCT/CN2005/001873 WO2006047964A1 (fr) | 2004-11-08 | 2005-11-08 | Procede pour fournir un service a un utilisateur de domaine c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945483A CN100372342C (zh) | 2004-11-08 | 2004-11-08 | 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73967A true CN1773967A (zh) | 2006-05-17 |
CN100372342C CN100372342C (zh) | 2008-02-27 |
Family
ID=36318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9454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2342C (zh) | 2004-11-08 | 2004-11-08 | 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72342C (zh) |
WO (1) | WO2006047964A1 (zh) |
Cited By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00176A1 (fr) * | 2006-06-19 | 2008-01-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Réseau ims et procédé de routage dans un réseau ims |
WO2008000121A1 (fr) * | 2006-06-19 | 2008-01-03 | Zte Corporation | Procédé de transmission de l'état de service d'un service de continuité de communication vocale. |
WO2008011819A1 (fr) * | 2006-07-18 | 2008-01-3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permettant d'émettre des informations d'interception légales |
WO2008019604A1 (fr) * | 2006-08-09 | 2008-02-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et système pour améliorer la fiabilité de services et élément de réseau permettant de fournir une régulation d'appels |
WO2008019622A1 (fr) * | 2006-08-16 | 2008-02-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et application d'acquisition d'informations de domaine à commutation de circuits destinés à une application de sous-système multimédia ip et procédé, appareil et système destinés à modifier les information de domaine à commutation de circuits |
WO2008022536A1 (fr) * | 2006-08-17 | 2008-02-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système et point de commande de service pour fournir un service de domaine de circuit |
WO2008049371A1 (fr) * | 2006-10-18 | 2008-05-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et système pour transférer un événement de service |
WO2008092355A1 (en) * | 2006-12-25 | 2008-08-0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to provide service to a group of users |
WO2008095440A1 (fr) * | 2007-02-08 | 2008-08-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et dispositif pour acquérir et fournir un numéro msisdn |
WO2008119302A1 (fr) * | 2007-04-02 | 2008-10-0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ème,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pour traiter un service dans un réseau de domaine de groupe |
WO2009024041A1 (fr) * | 2007-08-23 | 2009-02-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appareil de communication et procédé de traitement de service basé sur soa |
WO2009046660A1 (fr) * | 2007-09-30 | 2009-04-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pour établir la relation de commande de l'association |
WO2009049531A1 (fr) * | 2007-10-12 | 2009-04-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passerelle réseau multimédia et serveur d'application pour mettre en œuvre l'intercommunication des tonalités de retour d'appel personnalisées |
CN101540807A (zh) * | 2009-03-17 | 2009-09-2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ims网络实现移固融合家庭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
CN1929458B (zh) * | 2006-09-22 | 2010-05-1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Ip多媒体子系统域与电路交换域互通消息的系统及方法 |
CN1929457B (zh) * | 2006-09-22 | 2010-05-1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Ims域与cs域消息互通的方法 |
CN101426240B (zh) * | 2007-10-30 | 2010-05-19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移动节点在异构接入网之间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
CN101771708A (zh) * | 2008-12-31 | 2010-07-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网融合呼叫处理方法、ims域内部呼叫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1110998B (zh) * | 2007-08-22 | 2010-09-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媒体子系统域与电路域互通路由的方法 |
CN101267323B (zh) * | 2007-03-16 | 2010-12-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ims终端的refer消息扩展实现方法 |
CN101951491A (zh) * | 2010-09-07 | 2011-01-19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播放视频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
WO2011020390A1 (zh) * | 2009-08-21 | 2011-02-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号码转换方法和业务连续性应用服务器 |
CN101197673B (zh) * | 2006-12-05 | 2011-08-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固定网络接入ims双向认证及密钥分发方法 |
CN101370171B (zh) * | 2007-08-19 | 2011-08-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通信呼叫及释放的方法与系统、装置 |
CN101453450B (zh) * | 2007-12-06 | 2011-11-2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基于客户端的ims业务实现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
CN101584167B (zh) * | 2007-01-09 | 2011-11-23 | 诺基亚公司 | 通信网络中的会话连续性 |
CN102420816A (zh) * | 2007-09-30 | 2012-04-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建立控制关联关系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02487382A (zh) * | 2010-12-02 | 2012-06-0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资源提供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1772121B (zh) * | 2009-01-04 | 2012-07-1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3581129A (zh) * | 2012-07-30 | 2014-02-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7172099A (zh) * | 2017-07-12 | 2017-09-15 |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MMtel应用服务器中密钥可配置系统及方法 |
CN109600391A (zh) * | 2019-01-04 | 2019-04-09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集团用户携号转网的通信方法、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实体 |
CN111726796A (zh) * | 2020-06-29 | 2020-09-29 | 上海尊源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ims的话务管控的系统和方法 |
CN113905023A (zh) * | 2021-08-25 | 2022-01-07 | 北京房江湖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网页即时通信技术的外呼系统及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18705B (zh) * | 2009-12-30 | 2014-07-0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来电信息的通知方法和设备 |
CN103873433A (zh) * | 2012-12-07 | 2014-06-1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 基于业务开通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系统 |
CN105391707A (zh) * | 2015-11-02 | 2016-03-09 | 安徽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ims三网融合视频通信控制系统 |
CN114025046A (zh) * | 2021-11-05 | 2022-02-08 | 号百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信令监测的通话免打扰处理系统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96087B2 (en) * | 2001-07-31 | 2006-02-07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an interworking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for call termination |
CN1214578C (zh) * | 2002-04-27 | 2005-08-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分组域通信的方法 |
US7898990B2 (en) * | 2003-03-25 | 2011-03-01 | Spyder Navigations L.L.C. | Method, system and gateway device for enabling interworking between IP and CS networks |
US7359373B2 (en) * | 2003-10-17 | 2008-04-15 | Nokia Corporation |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ircuit-switched communications vi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signaling |
-
2004
- 2004-11-08 CN CNB2004100945483A patent/CN10037234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11-08 WO PCT/CN2005/001873 patent/WO200604796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5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00121A1 (fr) * | 2006-06-19 | 2008-01-03 | Zte Corporation | Procédé de transmission de l'état de service d'un service de continuité de communication vocale. |
WO2008000176A1 (fr) * | 2006-06-19 | 2008-01-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Réseau ims et procédé de routage dans un réseau ims |
WO2008011819A1 (fr) * | 2006-07-18 | 2008-01-3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permettant d'émettre des informations d'interception légales |
CN1905433B (zh) * | 2006-08-09 | 2010-05-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服务可靠性的方法及系统 |
WO2008019604A1 (fr) * | 2006-08-09 | 2008-02-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et système pour améliorer la fiabilité de services et élément de réseau permettant de fournir une régulation d'appels |
WO2008019622A1 (fr) * | 2006-08-16 | 2008-02-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et application d'acquisition d'informations de domaine à commutation de circuits destinés à une application de sous-système multimédia ip et procédé, appareil et système destinés à modifier les information de domaine à commutation de circuits |
CN101128049B (zh) * | 2006-08-17 | 2012-07-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提供电路域业务的方法、系统和业务控制节点scp |
WO2008022536A1 (fr) * | 2006-08-17 | 2008-02-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système et point de commande de service pour fournir un service de domaine de circuit |
CN1929458B (zh) * | 2006-09-22 | 2010-05-1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Ip多媒体子系统域与电路交换域互通消息的系统及方法 |
CN1929457B (zh) * | 2006-09-22 | 2010-05-1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Ims域与cs域消息互通的方法 |
CN101166162B (zh) * | 2006-10-18 | 2012-05-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递业务事件的方法 |
WO2008049371A1 (fr) * | 2006-10-18 | 2008-05-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et système pour transférer un événement de service |
CN101197673B (zh) * | 2006-12-05 | 2011-08-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固定网络接入ims双向认证及密钥分发方法 |
WO2008092355A1 (en) * | 2006-12-25 | 2008-08-0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to provide service to a group of users |
CN101212323B (zh) * | 2006-12-25 | 2010-08-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Ims网络为群用户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
CN101584167B (zh) * | 2007-01-09 | 2011-11-23 | 诺基亚公司 | 通信网络中的会话连续性 |
WO2008095440A1 (fr) * | 2007-02-08 | 2008-08-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et dispositif pour acquérir et fournir un numéro msisdn |
CN101267323B (zh) * | 2007-03-16 | 2010-12-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ims终端的refer消息扩展实现方法 |
CN101282288B (zh) * | 2007-04-02 | 2012-06-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在分组域网络中处理业务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
WO2008119302A1 (fr) * | 2007-04-02 | 2008-10-0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ème,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pour traiter un service dans un réseau de domaine de groupe |
CN101370171B (zh) * | 2007-08-19 | 2011-08-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通信呼叫及释放的方法与系统、装置 |
CN101110998B (zh) * | 2007-08-22 | 2010-09-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媒体子系统域与电路域互通路由的方法 |
WO2009024041A1 (fr) * | 2007-08-23 | 2009-02-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appareil de communication et procédé de traitement de service basé sur soa |
CN102420816B (zh) * | 2007-09-30 | 2014-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用户信息的方法 |
CN101400108B (zh) * | 2007-09-30 | 2012-09-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建立控制关联关系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RU2454031C2 (ru) * | 2007-09-30 | 2012-06-20 |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 Способ, систем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ассоциативно-управляющих связей |
US8416723B2 (en) | 2007-09-30 | 2013-04-0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association-control relations |
CN102420816A (zh) * | 2007-09-30 | 2012-04-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建立控制关联关系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WO2009046660A1 (fr) * | 2007-09-30 | 2009-04-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pour établir la relation de commande de l'association |
WO2009049531A1 (fr) * | 2007-10-12 | 2009-04-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passerelle réseau multimédia et serveur d'application pour mettre en œuvre l'intercommunication des tonalités de retour d'appel personnalisées |
US8553869B2 (en) | 2007-10-12 | 2013-10-0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RBT interworking, 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device, and application server |
CN101426240B (zh) * | 2007-10-30 | 2010-05-19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移动节点在异构接入网之间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
CN101453450B (zh) * | 2007-12-06 | 2011-11-2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基于客户端的ims业务实现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
CN101771708A (zh) * | 2008-12-31 | 2010-07-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网融合呼叫处理方法、ims域内部呼叫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1771708B (zh) * | 2008-12-31 | 2013-04-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网融合呼叫处理方法、ims域内部呼叫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1772121B (zh) * | 2009-01-04 | 2012-07-1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1540807A (zh) * | 2009-03-17 | 2009-09-2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ims网络实现移固融合家庭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
WO2011020390A1 (zh) * | 2009-08-21 | 2011-02-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号码转换方法和业务连续性应用服务器 |
CN101998667A (zh) * | 2009-08-21 | 2011-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号码转换方法和业务连续性应用服务器 |
CN101998667B (zh) * | 2009-08-21 | 2014-06-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一种号码转换方法和业务连续性应用服务器 |
CN101951491A (zh) * | 2010-09-07 | 2011-01-19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播放视频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487382B (zh) * | 2010-12-02 | 2015-05-0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资源提供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2487382A (zh) * | 2010-12-02 | 2012-06-0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资源提供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3581129A (zh) * | 2012-07-30 | 2014-02-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7172099A (zh) * | 2017-07-12 | 2017-09-15 |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MMtel应用服务器中密钥可配置系统及方法 |
CN107172099B (zh) * | 2017-07-12 | 2020-04-07 |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MMtel应用服务器中密钥可配置系统及方法 |
CN109600391A (zh) * | 2019-01-04 | 2019-04-09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集团用户携号转网的通信方法、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实体 |
CN109600391B (zh) * | 2019-01-04 | 2021-05-1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集团用户携号转网的通信方法、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实体 |
CN111726796A (zh) * | 2020-06-29 | 2020-09-29 | 上海尊源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ims的话务管控的系统和方法 |
CN113905023A (zh) * | 2021-08-25 | 2022-01-07 | 北京房江湖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网页即时通信技术的外呼系统及方法 |
CN113905023B (zh) * | 2021-08-25 | 2024-02-27 | 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网页即时通信技术的外呼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6047964A1 (fr) | 2006-05-11 |
CN100372342C (zh) | 2008-0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73967A (zh) | 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 | |
CN1747470A (zh) | 分组域业务信号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
CN1297124C (zh) | Ip多媒体子系统中利用电路交换承载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 |
CN1909681A (zh) |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跨域路由控制方法 | |
CN1941933A (zh) | 电路域用户接入ims域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 |
CN101052161A (zh) | 一种实现ims业务互通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1438561A (zh) | 用于ims网络的号码可携带性 | |
CN1774015A (zh) | 为用户提供固网智能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1030931A (zh) | 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所应用的分组终端 | |
CN101047628A (zh) | 一种电路域终端接入分组网络实现分组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 |
CN1801856A (zh) | 一种实现视频彩铃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1064661A (zh) | 感知用户进行补充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 |
CN1866930A (zh) | 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实现个性化回铃音的系统及方法 | |
CN1893427A (zh) | 一种进行业务支持能力协商的方法 | |
CN1859395A (zh) | Ip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实现系统和方法 | |
CN1870691A (zh) | 网络互通时主叫用户终端听被叫信号音的方法 | |
CN1913503A (zh) | 一种会话路由路径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855961A (zh) | 通信系统中回铃音的实现方法 | |
CN1852358A (zh) | 一种控制业务多次前转套打的方法 | |
CN101076198A (zh) | 多媒体彩像业务实现方法 | |
CN101051993A (zh) | 会话标识替换的方法及使用该会话标识替换的会话替代的方法 | |
CN1902889A (zh) | 呼叫建立系统 | |
CN1905465A (zh) | 一种实现无话路迂回多媒体彩铃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 |
CN1968138A (zh) | Ims网络用户注册信息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 |
CN1825830A (zh) | 实现路由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