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752853A - 电子照相显影剂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显影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2853A
CN1752853A CNA2005100996206A CN200510099620A CN1752853A CN 1752853 A CN1752853 A CN 1752853A CN A2005100996206 A CNA2005100996206 A CN A2005100996206A CN 200510099620 A CN200510099620 A CN 200510099620A CN 1752853 A CN1752853 A CN 1752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ing
external additive
monox
toner p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996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德熙
金尚德
崔皙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52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28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03G9/09708Inorganic compounds
    • G03G9/09716Inorganic compounds treated with orga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19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0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06Polymers of alkenyl-aromatic compounds
    • G03G9/087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G03G9/08711Copolymers of styrene with esters of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46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 G03G9/08751Aminoplas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68Other polymer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main chai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on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viscosity, solubility, melting temperature, softening temperatur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03G9/09708Inorga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03G9/09708Inorganic compounds
    • G03G9/09725Silicon-oxides; Silicat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该电子照相显影剂包括色调剂颗粒和外部添加剂。该色调剂颗粒包括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电荷控制剂。所述外部添加剂加入到色调剂颗粒中,并包括初级平均粒径为约20~200nm的大粒径氧化硅、初级平均粒径为约5~20nm的小粒径氧化硅、憎水的氧化钛和聚合物微珠。由于外部添加剂的加入,该电子照相显影剂可以长期保持色调剂的电荷和电荷分布稳定。外部添加剂防止在充电辊的循环中的起雾和图像污染。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显影剂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根据35U.S.C.§119,本申请要求于2004年9月23日提交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4-0076347号的权益,其公开内容全部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及含有色调剂的电子照相显影剂。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其在更长的使用期内保持色调剂的电荷和电荷分布稳定,从而防止在充电辊(charging roller)的循环过程中发生的起雾(fogging)和图像污染。
                         背景技术
现已广泛地使用电子照相图像处理设备,如激光打印机、传真、复印机等。这些设备通过如下步骤产生所需的图像:利用激光在感光体上形成潜像;利用电势差将色调剂转移到感光体上的潜像上,从而形成图像;然后将图像转印到打印媒介如纸上。
近来,已经广泛使用需要高图像质量的图像成形装置,如用于电子照相的激光束打印机(LBP5)、多功能机、彩色复印机等。因而,需要设计显影部件所用的显影剂,以稳定电荷、显影效率,阻止因长期图像打印由与时间相关的变化引起的起雾,以及防止环境变化的影响。
为了控制色调剂的电荷稳定性、防起雾、显影效率等,人们注意到向色调剂中加入各种外部添加剂如氧化硅、TiO2、Al2O3等。然而,图像质量的改善有限。色调剂的充电性能依据环境条件如低温和低湿度或高温和高湿度等而有很大变化。另外,尽管色调剂的电荷和电荷分布在打印的初始阶段是均匀的,但是色调剂的电荷随着时间流逝而显著地降低,或者在打印大量的图像后,色调剂的电荷降低且电荷分布不均匀,这些均导致色调剂起雾和散射。
因而,为改善各种图像质量而加到色调剂中的外部添加剂的数目日益增加,且外部添加剂的用量也逐步增加。有利的是,这些外部添加剂在长期的打印过程中是稳定的,并始终地附着在色调剂的表面上。然而,在实际中,外部添加剂往往嵌入到色调剂颗粒中,或者一些外部添加剂与色调剂分离/分开,从而污染了显影部件和所得到的打印图像。据观察,随着外部添加剂的粒径以及它们之间的聚集力的增加,大量的外部添加剂与色调剂分离/分开。外部添加剂的分离和分开随着使用的外部添加剂的数目和用量的增加而变得更加严重。
日本待审专利公开第2000-003066号描述了一种带负电荷的、非磁性的单组分色调剂,其用于能够形成充分图像的静电显影,该色调剂包含两种类型的平均粒径彼此不同的精细憎水氧化硅颗粒以及有机物颗粒。日本待审专利公开第2003-202702号描述了一种带负电荷的色调剂,其包含两种类型的平均粒径彼此不同的氧化硅以及憎水的氧化钛作为外部添加剂。
然而,当打印大量图像时,上述色调剂不能保持外部添加剂稳定地附着在色调剂颗粒上,因而,会造成打印设备和所得打印图像出现图像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其能够在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打印大量图像引起的变化过程中,保持色调剂稳定的电荷和电荷分布。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能防止起雾,并能够防止由显影部件的污染引起的图像污染,显影部件的污染是由于外部添加剂与色调剂颗粒的分离或分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利用本发明的上述电子照相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其包括:色调剂颗粒,该色调剂颗粒包含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电荷控制剂;及加入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外部添加剂。该外部添加剂包括初级平均粒径为约20~200nm的大粒径氧化硅,初级平均粒径为约5~20nm的小粒径氧化硅,憎水的氧化钛,及聚合物微珠(bead)。
由本发明的下面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所述说明结合附图公开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详述其示例性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在非接触显影模式下运行的电子照相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包括:
色调剂颗粒,该色调剂颗粒包含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电荷控制剂;及
加到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外部添加剂,
其中所述外部添加剂包括初级平均粒径为约20~200nm的大粒径氧化硅,初级平均粒径为约5~20nm的小粒径氧化硅,憎水的氧化钛,及聚合物微珠。
在常规的聚合或粉碎的色调剂中,着色剂、电荷控制剂、防粘剂等均匀地和内部(不是在外部)地加入到粘合剂树脂中,以改善色调剂的色度、充电性能和定影性能。此外,为了提高色调剂的流动性、电荷稳定性和清洁性能等,还向色调剂中加入多种类型的外部添加剂。当向色调剂中加入外部添加剂时,外部添加剂与色调剂颗粒分开或分离,或者嵌入色调剂颗粒中,从而引起由色调剂产生的图像恶化。在本发明中,同时使用至少两种类型的具有不同平均粒径的外部添加剂,以防止外部添加剂与色调剂颗粒分开或者嵌入色调剂颗粒中。
通过将添加剂加入和掺合到色调剂颗粒中,制得电子照相显影剂。通过将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电荷控制剂混合在适宜的混合设备中,首先制得色调剂颗粒。然后一般在挤压机中加热所得到的混合物,以熔化粘合剂树脂并将着色剂和电荷控制剂分散在粘合剂树脂中。将熔融物压出、冷却并研磨,得到色调剂颗粒。然后混合色调剂颗粒与外部添加剂,以用添加剂涂布色调剂颗粒的表面。
在根据本发明电子照相显影剂实施方案中,两种类型具有不同颗粒尺寸的氧化硅可以用作无机粒子。氧化硅可以包括初级平均粒径为约20~200nm的大粒径氧化硅和初级平均粒径为约5~20nm的小粒径氧化硅。大粒径氧化硅充当隔离物(spacer)颗粒,以通过改善色调剂的耐久性而防止色调剂的恶化,并且改善色调剂的迁移性质。小粒径氧化硅主要用来给予色调剂流动性。
大粒径氧化硅和小粒径氧化硅的量分别为约0.1~3.0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色调剂颗粒母体。如果其量低于0.1重量份,不容易得到加入氧化硅想要得到的效果。如果其量超过3.0重量份,可能降低定影性质并且可能发生过充电和不良的清洁性能等。
虽然通过仅利用具有相对大的比表面积的氧化硅能够使迁移效率得到增加,但是在打印大量图像后可能污染鼓。因而,可以使用除了氧化硅之外的其它无机粒子,以使得迁移效率有效增加。能够使用的无机粒子的实例包括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镁,二氧化铈,氧化铁,氧化铜和氧化锡等。优选地,使用憎水的氧化钛。
本发明实施方案中,使用憎水的氧化钛,以通过控制色调剂的平均粒径来增加色调剂的流动性。憎水的氧化钛与具有两种不同的初级平均粒径的氧化硅一起使用。此外,当使用憎水的氧化钛时,即使在打印了大量图像后,仍然能够保持高的迁移效率。此外,能够避免鼓的污染,从而增加环境稳定性。憎水的氧化钛还防止在低温和低湿度下发生色调剂的电荷增加(chargeup),并且防止在高温和高湿度下发生色调剂的电荷降低(charge-down)。优选憎水的氧化钛的初级平均粒径为约10~500nm,更优选为约10~100nm。如果平均粒径大于500nm,在高温和高湿度下发生电荷降低。如果平均粒径低于10nm,定影性质可能恶化并且不容易得到电荷的均匀性。憎水的氧化钛颗粒是电子照相显影剂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可以使用商业上可以得到的憎水的氧化钛,其一般由用憎水试剂处理的氧化钛颗粒构成。
憎水的氧化钛的量可以根据两种类型的氧化硅的浓度而变化。基于100重量份的色调剂颗粒母体,优选憎水氧化钛的量为约0.1~2.0重量份,更优选为约0.1~1.5重量份。如果憎水氧化钛的量基于100重量份的色调剂颗粒母体低于0.1重量份,可能降低消除鼓污染的效果,因而,存在增加图像污染的风险。如果憎水氧化钛的量基于100重量份的色调剂颗粒母体超过2.0重量份,摩擦电荷值可能降低,因而不能得到所需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除了上述添加剂之外,还可以向电子照相显影剂中加入聚合物微珠。聚合物微珠用于防止因显影部件的污染而引起的图像污染。聚合物微珠的实例包括三聚氰胺-基微珠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优选聚合物微珠的初级平均粒径为约0.1~3μm,更优选为约0.2~2μm。如果平均粒径低于0.1μm,则不能防止图像污染。如果平均粒径大于3μm,聚合物微珠能够容易与色调剂分离或分开。三聚氰胺-基微珠和PMMA可以单独使用或彼此组合使用。聚合物微珠的总量优选为约0.1~2.0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色调剂颗粒母体。如果聚合物微珠的总量低于0.1重量份,不能防止图像污染。如果聚合物微珠的总量超过2.0重量份,聚合物微珠可能与色调剂分离或分开并自己集聚。
色调剂颗粒母体可以包括粘合剂树脂,着色剂,电荷控制剂和防粘剂。
可以使用各种已知的树脂作为粘合剂树脂。粘合剂树脂的实例包括聚苯乙烯、聚-对氯苯乙烯、聚-α-甲基苯乙烯、苯乙烯-基共聚物,如苯乙烯-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萘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α-甲基丙烯酸氯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基醚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乙基醚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乙基酮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茚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和苯乙烯-马来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及其共聚物,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氨酯、聚酰胺、环氧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松香、改性松香、萜烯树脂、酚醛树脂、脂肪族烃树脂或脂环烃树脂、芳族石油树脂、氯化石蜡和石蜡等、或其组合。所述粘合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使用。在这些粘合剂树脂中,聚酯树脂具有优良的定影性质和透明度并适用于彩色显影剂中。
电子照相显影剂可以包括着色剂。可以使用碳黑或苯胺黑作为黑色和白色色调剂的着色剂。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非磁性色调剂可以是能够容易制得的彩色色调剂。碳黑常用来得到黑色。使用黄色,品红色和蓝绿色的着色剂从而得到彩色。
所述黄色着色剂的实例包括浓缩的氮化合物,异二氢吲哚酮(isoindolinone)化合物,蒽醌化合物,偶氮-金属络合物或烯丙基酰亚胺化合物。具体地,可以使用C.l.颜料黄12、13、14、17、62、74、83、93、94、95、109、110、111、128、129、147或168等。
品红色着色剂的实例包括浓缩的氮化合物,蒽醌化合物,喹吖酮化合物,碱性染料色淀化合物,萘酚化合物,苯并咪唑化合物,硫靛化合物或二萘嵌苯化合物。具体地,可以使用C.l.颜料红2、3、5、6、7、23、48:2、48:3、48:4、57:1、81:1、144、146、166、169、177、184、185、202、206、220、221或254等。
蓝绿色着色剂的实例包括铜酞菁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蒽醌化合物或碱性染料色淀颜料化合物。具体地,可以使用C.l.颜料蓝1、7、15、15:1、15:2、15:3、15:4、60、62或66等。
着色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以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使用。考虑颜色、饱和度、亮度、耐候性、在色调剂中的分散性等,选择着色剂。
着色剂的量可以足以通过显影染色色调剂和形成看得见的图像。例如,着色剂可以为约2~20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粘合剂树脂。如果着色剂的量低于2重量份,不能得到充分的着色效果。如果着色剂的量超过20重量份,降低色调剂的电阻并且不能得到充分的由摩擦而产生的电荷,因而引起污染。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用在电子照相显影剂中的电荷控制剂可以是负电荷控制剂或正电荷控制剂。负电荷控制剂的实例包括有机金属络合物,如含铬的偶氮染料或单偶氮金属络合物或者螯合化合物;含金属如铬、铁或锌的水杨酸化合物;及含有芳香族羟基羧酸或芳香族二羧酸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其它电荷控制剂。正电荷控制剂的实例包括用苯胺黑及其脂肪酸金属盐等改性的产品,和包含季铵盐的鎓盐,如三丁基苄基铵1-羟基-4-萘并磺酸盐(naphthosulfonate)和四丁基铵四氟硼酸盐;或其组合。电荷控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使用。电荷控制剂确保,通过静电力,将色调剂稳定地支撑在显影辊上,从而允许稳定和快速的充电速度。
色调剂组合物中电荷控制剂的量一般为约0.1~10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全部色调剂颗粒。
用在本发明实施方案中的色调剂颗粒还可以包括防粘剂,高级脂肪酸或其金属盐等。适宜的防粘剂的实例包括聚亚烷基蜡,如低分子量聚丙烯、低分子量聚乙烯、酯蜡、巴西棕榈蜡、石蜡、高级脂肪酸、脂肪酸酰胺等。所述高级脂肪酸或其金属盐可以用于保护感光体和防止显影性质的恶化,因而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着色剂可以预先淹埋(flushing)处理,或者与具有高浓度着色剂的树脂一起用作熔体捏合母料,以确保其均匀地分散在粘合剂树脂中。例如,可以利用捏合装置如2-辊、3-辊、压力捏合机或双螺杆挤压机,混合作为基本组分的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着色剂必须均匀地分散在混合物中,且熔体捏合在80~180℃下进行10分钟~2小时。然后,利用粉碎机将混合物粉碎。粉碎机的实例包括喷磨机,立式球磨或滚动球磨机等,从而制得平均粒径为约3~15μm的色调剂颗粒。外部添加剂附着于色调剂颗粒,以改善色调剂颗粒的粉末流动性和充电稳定性。
可以通过利用聚合方法以及熔融-捏合粉碎方法,制得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显影剂。通过以预定比例混合色调剂颗粒与外部添加剂和在搅拌设备中搅拌混合物,可以将外部添加剂附着于色调剂颗粒上。搅拌设备的实例包括亨舍尔混合机,从而将外部添加剂涂布到色调剂颗粒的表面,或者通过在表面调节器,例如“NARA HYBRIDIZER”中搅拌色调剂颗粒和外部添加剂,从而将至少一部分外部添加剂嵌入色调剂颗粒的表面以固定。可以使用其它混合装置掺合色调剂颗粒与外部添加剂。以某种方式掺合外部添加剂以均匀地分散组分,以便添加剂形成均匀的、基本上同质的色调剂颗粒和添加剂的混合物。
常规的成像过程包括充电过程,其中将恒量的电荷给予由光导电材料组成的感光体;曝光过程,其中利用激光在感光体上形成潜像;显影过程,其中利用显影剂,通过使感光体上的潜像显影,形成色调剂图像;转印过程,其中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如纸上;定影过程,其中利用加热或施压将转印到转印材料上的色调剂定影;及清洁过程,其中将色调剂和保留在潜像载体上的残余物清除。通过重复上述过程步骤,得到想要的复件或打印的产品。显影过程分为接触型和非接触型。在接触型显影过程中,通过使显影辊与感光体的表面接触,使显影剂在潜像上显影。在非接触型显影过程中,显影辊和感光体的表面以预定距离分离,由显影辊和感光体上的潜像之间的电势差产生的电的力量移动显影剂。接触型显影过程是不利的,因为感光体和显影辊磨损。非接触型显影过程是有利的,因为设备较好的耐久性和利用电的力量得到的图像优良的分辨率。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利用非接触非磁性的单组分色调剂的电子照相设备的示意图。参考图1,感光体1通过充电单元6充电,然后通过用激光扫描单元(LSU)9曝光图像,使潜像形成在感光体1上。通过进料辊3,将非磁性的色调剂4进料给显影辊2。通过色调剂层调整单元5,在显影辊2上形成厚度均匀的色调剂薄层,同时,色调剂通过摩擦高度充电。在形成于感光体1上的静电潜像上显影通过调整单元5的色调剂,利用转印辊(未示出)将显影的色调剂转印到一片纸上,然后利用定影设备(未示出)将其定影。将色调剂转印到一片纸上之后,利用清理铲7将在感光体1上的剩余色调剂清除掉。参考数字8代表废料色调剂。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可以用在利用接触非-磁性的单一组分显影色调剂的电子照相设备,以及用在利用非-接触非-磁性的单一组分色调剂电子照相设备。并且,电子照相显影剂既可以用作带负电荷的色调剂,也可以用作带正电荷的色调剂。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利用电子照相显影剂的电子照相设备,该电子照相显影剂包含色调剂颗粒,色调剂颗粒包含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电荷控制剂;及加入到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外部添加剂,其中所述外部添加剂包括初级平均粒径为约20~200nm的大粒径氧化硅、初级平均粒径为约5~20nm的小粒径氧化硅、憎水的氧化钛和聚合物微珠。
在下文中,将参考下面的实施例详述本发明,并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色调剂颗粒的制备
利用亨舍尔型混合机,将90.5重量份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的聚酯,5重量份的碳黑(由Mitsubishi Chemical有限公司制造),2.5重量份的负电荷控制剂(由Hodogaya公司制造,Fe络合物)和2重量份的低分子量聚丙烯蜡(由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公司制造)预混合。然后,将所得到的混合物填充到双螺杆挤压机中并在130℃下熔化和压出。将所得到的产品冷却从而凝固该混合物。利用粉碎分级机,得到平均粒径为约8μm的未处理的色调剂。
实施例2
将下面的外部添加剂从外部加入到上述实施例1中得到的未处理的色调剂,以制得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色调剂。将外部添加剂与色调剂颗粒结合并均匀地混合到一起,以用添加剂涂布色调剂颗粒的外表面。
外部添加剂:
大粒径氧化硅(初级平均粒径:30~50nm)1.0重量%,
小粒径氧化硅(初级平均粒径:7~16nm)1.0重量%,
氧化钛(初级平均粒径:10~50nm)0.5重量%,及
三聚氰胺-基微珠(初级平均粒径:300~500nm)0.5重量%。
对比例1
将下面的外部添加剂从外部加入到上述实施例1的未处理的色调剂,制得色调剂。如实施例2,将添加剂与色调剂颗粒混合。
外部添加剂:
第一氧化硅(初级平均粒径:30~50nm)1.0重量%,
第二氧化硅(初级平均粒径:7~16nm)1.0重量%,及
氧化钛(初级平均粒径:10~50nm)0.5重量%。
对比例2
将下面的外部添加剂从外部加入到实施例1的上述未处理的色调剂,制得色调剂。如实施例2,将添加剂与色调剂颗粒混合。
外部添加剂:
第一氧化硅(初级平均粒径:30~50nm)1.0重量%,
第二氧化硅(初级平均粒径:7~16nm)1.0重量%,及
三聚氰胺-基微珠(初级平均粒径:300~500nm)0.5重量%。
<图像评价试验(根据带负电荷的色调剂)>
利用20ppm-等级LBP打印机,对得自实施例2以及对比例1和2的色调剂,进行图像评价。测量图像密度(I/D);起雾(背景(B/G),在非图像区域的污染);及在充电辊(CR)的循环过程中发生的图像污染,以评价色调剂的性能。图像密度是通过测量一页纸上的纯粹图案(solid pattern)的密度得到的,并通过利用光密度计(SpectroEye,GretagMacbeth有限公司)测量感光体的非图像区域的色调剂密度评价起雾性。CR循环中的图像污染通过视觉来评价。显影设备的工作条件如下:
表面电势(Vo):-700V
潜像电势(VL):-100V
加到显影辊上的电压:Vp-p=1.8KV,频率=2.0kHz,Vdc=-500V,能率比=35%(方波)
显影间隙:150~400μm
显影辊:
(1)铝辊
    粗糙度:Rz=1~2.5(镀镍后)
(2)橡胶辊(NRB-基弹性橡胶辊)
    电阻:1×105~5×106Ω
    硬度:50
色调剂:电荷量(q/m)=-5~-30μC/g
(通过层调整单元之后,在显影辊上测量的)
单位面积的色调剂量=0.3~1.0mg/cm2
<图像评价结果(根据带负电荷的色调剂)>
色调剂图像密度的评价结果列于表1中。
                                                     表1
  初始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实施例2   ○   ○   ○   ○   ○   △
  对比例1   ○   ○   ○   ○   △   △
  对比例2   ○   ○   ○   ○   △   △
色调剂起雾的评价结果列于表2中。
                                                       表2
  初始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实施例2   ○   ○   ○   ○   ○   △
  对比例1   ○   ○   ○   ○   △   △
  对比例2   ○   ○   ○   △   ×   ×
色调剂CR循环中图像污染的评价结果列于表3中。
                                                    表3
  初始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实施例2   ○   ○   ○   ○   ○   ○
  对比例1   ○   △   △   ×   ×   ×
  对比例2   ○   ○   ○   ○   ○   ○
评价基础
I/D的评价等级如下:“○”:超过1.3,“△”:1.1~1.3,“×”:低于1.1。
B/G(起雾)的评价等级如下:“○”:低于0.14,“△”:0.14-0.17,“×”:超过0.17。
CR循环中图像污染的评价等级如下:“○”:根据视觉判断没有问题,“×”:根据视觉判断有严重的问题。
从上面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对于使用憎水的氧化钛和三聚氰胺-基微珠(聚合物微珠)作为外部添加剂的实施例2中得到的色调剂,图像密度、起雾的防止和CR循环中图像污染的防止全部得到改善。对于仅使用憎水的氧化钛作为外部添加剂的对比例1,起雾、特别是CR循环中的图像污染随着页数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仅使用三聚氰胺-基微珠作为外部添加剂的对比例2,起雾显著地增加,而没有增加CR循环中的图像污染。因而,证实憎水的氧化钛能够防止起雾,而三聚氰胺-基微珠能够防止在CR循环中的图像污染。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利用两种类型的具有彼此不同的平均粒径的氧化硅、憎水的氧化钛和聚合物微珠作为外部添加剂,从而防止在CR循环中的起雾和图像污染。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可以用在各种电子照相成形装置。
尽管已经参考其示例性的实施方案具体地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会理解其中可以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变化,而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包括:
色调剂颗粒,该色调剂颗粒包含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电荷控制剂;及
加入到所述色调剂颗粒中的外部添加剂,
其中该外部添加剂包括初级平均粒径为约20~200nm的大粒径氧化硅,初级平均粒径为约5~20nm的小粒径氧化硅,憎水的氧化钛,及聚合物微珠。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其中所述大粒径氧化硅和小粒径氧化硅的量分别为约0.1~3.0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色调剂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其中所述憎水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为约10~500nm。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其中所述憎水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为约10~100nm。
5.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其中所述憎水氧化钛的量为约0.1~2.0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色调剂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其中所述聚合物微珠的平均粒径为约0.1~3μm。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其中所述聚合物微珠的量为约0.1~2.0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色调剂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其中所述聚合物微珠为三聚氰胺-基微珠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微珠。
9.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其中所述聚合物微珠为三聚氰胺-基微珠。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显影剂是通过将色调剂颗粒与外部添加剂混合成均匀的混合物而制得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其中所述外部添加剂被色调剂颗粒均匀地分散,并且该外部添加剂附着在色调剂颗粒的外表面上。
1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A2005100996206A 2004-09-23 2005-08-30 电子照相显影剂 Pending CN17528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76347/04 2004-09-23
KR1020040076347A KR100716979B1 (ko) 2004-09-23 2004-09-23 전자사진용 현상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2853A true CN1752853A (zh) 2006-03-29

Family

ID=36074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0996206A Pending CN1752853A (zh) 2004-09-23 2005-08-30 电子照相显影剂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063085A1 (zh)
KR (1) KR100716979B1 (zh)
CN (1) CN175285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98738B2 (en) 2007-02-28 2012-10-30 Zeon Corporation Positively-chargeable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US8741525B2 (en) 2008-07-04 2014-06-0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Resin coated carrier, two-component developer,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99355B1 (ko) * 2006-12-20 2014-05-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용 토너
KR101304463B1 (ko) * 2006-12-21 2013-09-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 현상제
KR20080063646A (ko) * 2007-01-02 2008-07-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혼성 토너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RU2469647C2 (ru) * 2007-04-12 2012-12-20 Нортгемптоншир Полис Оторити Детектирование отпечатка пальца
KR101244918B1 (ko) * 2007-09-13 2013-03-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캡슐화 착색제, 이의 제조 방법, 상기 캡슐화 착색제를 포함한 잉크 조성물
KR101223644B1 (ko) * 2007-12-14 2013-0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토너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10107601A (ja) * 2008-10-28 2010-05-13 Sharp Corp トナー、現像剤、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663886B2 (en) * 2010-12-21 2014-03-04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compositions and processes
DE102011116417A1 (de) 2011-10-18 2013-04-18 Kurt Lucas Zimtrindenextrakt zur Behandlung von Erkrankungen infolge von induzierten Fehlsteuerungen des angeborenen Immunsystems
US9250548B2 (en) * 2013-07-31 2016-02-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US9529294B2 (en) * 2014-09-29 2016-12-27 Troy Group, Inc. Colorless ultraviolet security toner
US10725394B1 (en) 2019-03-29 2020-07-28 Xerox Corporation Cross-linked polymeric latex prepared with a low surface tension surfactant
US11628494B2 (en) 2019-03-29 2023-04-18 Xerox Corporation Surface additive for three-dimensional metal printing compositions
US11001662B2 (en) 2019-03-29 2021-05-11 Xerox Corporation Surface additive for three-dimensional polymeric printing powders
US11150568B2 (en) 2019-03-29 2021-10-19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compositions and processes having reduced or no titania surface additives
US11639053B2 (en) 2019-03-29 2023-05-02 Xerox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composi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3132A (en) * 1997-04-17 1998-06-09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compositions
US6077636A (en) * 1998-01-28 2000-06-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two-component developer,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nit
US6103440A (en) * 1998-05-04 2000-08-15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composition and processes thereof
JP2000172078A (ja) * 1998-12-04 2000-06-23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
JP2002214825A (ja) * 2001-01-17 2002-07-31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電子写真用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3202702A (ja) * 2002-01-09 2003-07-18 Minolta Co Ltd 負荷電性トナー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4145159A (ja) * 2002-10-28 2004-05-2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電子画像形成方法
US7144666B2 (en) * 2003-02-24 2006-12-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oner used with electrophotography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98738B2 (en) 2007-02-28 2012-10-30 Zeon Corporation Positively-chargeable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US8741525B2 (en) 2008-07-04 2014-06-0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Resin coated carrier, two-component developer,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027521A (ko) 2006-03-28
KR100716979B1 (ko) 2007-05-10
US20060063085A1 (en) 200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52853A (zh) 电子照相显影剂
US7723001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toner
CN101334595A (zh) 电子照相调色剂
CN1684005A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
CN1313887C (zh) 电子照相用调色剂
CN1637631A (zh) 调色剂和制备该调色剂的方法
CN1383037A (zh) 有机调色剂以及利用该有机调色剂的画像形成方法
CN1684006A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
CN1684004A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
CN1424628A (zh) 电荷调节树脂粒子及静电显像用调色剂
CN1763637A (zh) 二成分显影剂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08039822A (ja) カラー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435520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ing agent
CN1514310A (zh) 电子照相用带正电色调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704850A (zh) 制备色调剂的方法
CN1637659A (zh) 由电记录调色剂形成的投影图像中减少的光散射
JP2002258530A (ja) 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919167B2 (ja) 電子写真用キャリア、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72026B2 (ja) トナー
JP5557650B2 (ja) 液体現像剤、液体現像装置及び湿式画像形成装置
CN1217239C (zh) 彩色图像形成方法
CN1707367A (zh) 载体和双组分显影剂
KR100635286B1 (ko) 저온현상 특성이 우수한 비자성 일성분계 토너
JP2000352837A (ja) 循環再使用可能な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法
US7070895B2 (en) Magnetic toner composition having superior electrification homogene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