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1351A - 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程序以及计算机可读取信息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程序以及计算机可读取信息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51351A CN1751351A CN200480004507.9A CN200480004507A CN1751351A CN 1751351 A CN1751351 A CN 1751351A CN 200480004507 A CN200480004507 A CN 200480004507A CN 1751351 A CN1751351 A CN 17513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writes
- recording layer
- write
- re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2355 dual-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2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one layer of multilayer disc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2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middle zone or outer guard area of a multilayer disc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29—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lead-in area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31—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lead-out area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88—Formatting by padding empty spaces with dummy data, e.g. writing zeroes or random data when de-icing optical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11B2220/237—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having exactly two recording lay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11B2220/2575—DVD-RAM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40—Combinations of multiple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41—Flat as opposed to hierarchical combination, e.g. library of tapes or discs, CD changer, or groups of record carriers that together store one tit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在将数据写入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方法中,跨越多个记录层写入用户数据,在用户数据写入后,将用户数据以外的数据写入记录层的规定区域。由此,在记录层的切换时,不写入用户数据以外的数据而连续地写入用户数据,因此可以防止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的中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写入数据的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程序以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个人计算机(PC)伴随其功能的提高,可以处理音乐或视频等AV(Audio-Visual)信息。由于这些AV信息的信息量非常大,所以作为信息记录介质,DVD(Digital Vrsatile Disc)类的光盘引人注目,伴随其低价格化,作为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光盘驱动装置也作为PC的周边设备之一不断普及。
作为DVD-ROM,存在记录层为一层的DVD和记录层为双层的DVD。但是,作为可写入的记录型DVD,仅存在记录层为一层的DVD,例如DVD+R(Recordable)、DVD+RW(Rewritable)、DVD-RAM(Random AccessMemory)等。因此,目前正在研究具有双层的记录层的记录型双层DVD。其通过与DVD-ROM同样写入数据,具有与DVD-ROM同等的记录容量,并且具有与DVD-ROM的互换性。
对于重放专用型双层DVD,有第二层的轨道与第一层的轨道同样从内周向外周的顺光道路径(Parallel Track Path方式=PTP方式)和第二层的轨道从外周向内周的逆光道路径(Opposite Track Path方式=OTP方式)的两种跟踪方式。
这里,图12是概略表示通过PTP方式的记录型双层DVD的逻辑格式的说明图,图13是是概略表示通过OTP方式的记录型双层DVD的逻辑格式的说明图。在图12以及图13中,图中左侧为光盘的内周侧,图中右侧为光盘的外周侧。
如图12所示,在第一层以及第二层的各记录层中,分别从光盘的内周开始存在导入区(LEAD-IN ZONE)、数据区(DATAZONE)、导出区(LEAD-OUTZONE)。即,第一层以及第二层的各记录层从光盘的内周向外周被写入数据。在PTP方式中,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数据区开始的地址的半径位置相等,例如,都从物理地址30000H开始。
如图13所示,在第一层的记录层中,从光盘的内周开始存在导入区(LEAD-IN ZONE)、数据区(DATA ZONE)、中间区(MIDDLE ZONE),在第二层的记录层中,从光盘的外周开始存在中间区(MIDDLE ZONE)、数据区(DATA ZONE)、导出区(LEAD-OUT ZONE)。即,在第一层的记录层上从光盘的内周向外周写入数据,在第二层的记录层上从光盘的外周向内周写入数据。在OTP方式中,第二层的数据区开始的地址的半径位置等于第一层的数据区结束的地址的半径位置,第二层的数据区开始位置的物理地址为将第一层的数据区结束地址位反转的地址。
这样,在记录型双层DVD的逻辑格式中,在用户数据的前后写入用户数据以外的数据(例如,导入(LEAD-IN)数据、导出(LEAD-OUT)数据或中间(MIDDLE)数据)。
另一方面,提出预先建立用于写入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多层光盘的数据的技术。在该技术中,进行以下的处理:预先建立写入光盘的数据,在记录层的切换时写入用户数据以外的数据(例如,导出数据)(参照(日本)特开2000-48542号公报)。
但是,在记录型的多层光盘中,逻辑上将多个层作为一个层来执行写入处理,在用户数据的写入中途进行了写入用户数据以外的数据、例如表示层的切换的数据等的情况下,由此中断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特别在需要如视频记录那样连续地写入用户数据的情况下,这样在用户数据的写入中途长时间中断该写入处理成为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防止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的中断。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在于可以在规定的定时读取写入记录层的用户数据。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将数据写入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包括:跨越多个所述记录层(连续地)写入用户数据的步骤;以及在所述用户数据的写入后,将所述用户数据以外的数据写入所述记录层的规定区域的步骤。
这样,根据本发明,跨越多个记录层(连续地)写入用户数据,在用户数据写入处理结束后,在记录层的边界附近区域中写入用于表示层切换的数据。即,不在记录层的切换部分写入用于表示层切换的数据,接着连续写入用户数据。从而,在此期间,不发生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的中断。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信息记录方法将数据写入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包括:空出多个所述记录层的边界附近区域,跨越多个所述记录层写入用户数据的步骤;以及在所述用户数据的写入后,在所述边界附近区域中写入用于表示层切换的数据的步骤。
这样,根据本发明,跨越多个记录层(连续地)写入用户数据,在用户数据写入处理结束后在记录层的边界附近区域写入用于表示层切换的数据。即,不在记录层的切换部分写入用于表示层切换的数据,接着连续写入用户数据。从而,在此期间,不发生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的中断。
此外,在上述信息记录方法中,最好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是以顺光道路径(PTP)方式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所述边界附近区域是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一记录层的导出区(LEAD-OUT ZONE)以及跨越第一记录层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二记录层的导入区(LEAD-IN ZONE),表示所述层切换的数据是写入所述第一记录层的导出区的导出(LEAD-OUT)数据以及写入所述第二记录层的导入区的导入(LEAD-IN)数据。
这样,在对于PTP方式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用户数据的写入之后,通过在第一记录层的导出区中写入导出数据,接着在第二记录层的导入区中写入导入数据,在PTP方式的信息记录介质中,通过记录层的切换,不写入用于表示层切换的数据而连续地(跨越两个层)写入用户数据,因此可以防止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的中断。
或者,在上述信息记录方法中,最好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是以逆光道路径(OTP)方式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所述边界附近区域是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一记录层的中间区(MIDDLE ZONE)以及跨越第一记录层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二记录层的中间区(MIDDLE ZONE),表示所述层切换的数据是写入所述第一记录层的中间区的中间(MIDDLE)数据以及写入所述第二记录层的中间区的中间(MIDDLE)数据。
这样,通过在对于OTP方式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后,在第一记录层的中间区域以及第二记录层的中间区域中写入中间数据,在OTP方式的信息记录介质中,通过记录层的切换,不写入用于表示层切换的数据而连续地(跨越两个层)写入用户数据,因此可以防止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的中断。
此外,在上述信息记录方法中,最好在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步骤中,在对于规定的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后,在作为下一个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DATA ZONE)之前写入哑数据(dummy data)。
这样,通过在规定的记录层中写入用户数据之后,在作为下一个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DATA ZONE)之前写入哑数据,从而即使在没有写入PTP方式的导入(LEAD-IN)数据以及OTP方式的中间(MIDDLE)数据的情况下,例如在一边写入用户数据一边进行重放的随动(follow-up)重放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规定的定时读取写入下一个记录层的用户数据。
或者,在上述信息记录方法中,最好在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步骤中,在对于规定的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后,在作为下一个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DATA ZONE)的开头(top)写入哑数据。
这样,通过在规定的记录层中写入用户数据之后,在作为下一个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DATA ZONE)的开头写入哑数据,从而即使在没有写入PTP方式的导入(LEAD-IN)数据以及OTP方式的中间(MIDDLE)数据的情况下,例如在一边写入用户数据一边进行重放的随动重放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规定的定时读取写入下一个记录层的用户数据。
此外,在上述信息记录方法中,最好在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步骤中,在对于多个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前,在作为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DATA ZONE)之前写入哑数据。
这样,由于在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之前写入哑数据,所以不需要在用户数据写入中在层的切换部分写入哑数据的时间。从而,可以可靠地防止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的中断。
或者,在上述信息记录方法中,最好在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步骤中,在对于多个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前,在作为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DATA ZONE)的开头写入哑数据。
这样,通过在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之前写入哑数据,不需要在层的切换时写入哑数据的时间,可以可靠地防止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的中断。
进而,本发明也可以作为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用程序以及计算机可读取信息记录介质实现,即使在这样实现的情况下,结果通过实施上述信息记录方法,也可以得到上述同样的作用效果。
即,根据本发明,在对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写入数据的信息记录方法中,由于包括:跨越多个所述记录层(连续地)写入用户数据的步骤;以及在所述用户数据的写入后将所述用户数据以外的数据写入所述记录层的规定区域的步骤,因此通过在跨越多个记录层写入了用户数据之后,在规定区域内写入用户数据以外的数据,从而在记录层的切换时不写入用户数据以外的数据而连续地写入用户数据,因此可以防止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的中断。
或者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中写入数据的信息记录方法中,由于包括:空出多个所述记录层的边界附近区域并跨越多个所述记录层(连续地)写入用户数据的步骤;以及在所述用户数据的写入后将表示层切换的数据写入所述边界附近区域的步骤,因此通过跨越多个记录层写入用户数据,之后在记录层的边界附近区域写入用于表示层切换的数据,从而在记录层的切换时不写入用于表示层切换的数据而连续地写入用户数据,因此可以防止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的中断。
进而,在将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设为通过顺光道路径(PTP)方式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将所述边界附近区域设为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一记录层的导出区(LEAD-OUT ZONE)以及跨越第一记录层而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二记录层的导入区(LEAD-IN ZONE),将表示所述层切换的数据设为写入所述第一记录层的导出区的导出(LEAD-OUT)数据以及写入所述第二记录层的导入区的导入(LEAD-IN)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在对于PTP方式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后,在第一记录层的导出区写入导出数据,接着在第二记录层的导入区中写入导入数据,在PTP方式的信息记录介质中,在记录层的切换时,不写入用于表示层切换的数据而连续地(跨越两个层)写入用户数据,可以防止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的中断。
此外,在将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设为通过逆光道路径(OTP)方式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将所述边界附近区域设为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一记录层的中间区(MIDDLE ZONE)以及跨越第一记录层而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二记录层的中间区(MIDDLE ZONE),将表示所述层切换的数据设为写入所述第一记录层的中间区的中间(MIDDLE)数据以及写入所述第二记录层的中间区的中间(MIDDLE)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在对于OTP方式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后,在第一记录层的中间区以及第二记录层的中间区写入中间数据,在OTP方式的信息记录介质中,在记录层的切换时,不写入用于表示层切换的数据而连续地(跨越两个层)写入用户数据,因此可以防止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的中断。
此外,通过在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步骤中,在对于规定的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后,在作为下一个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DATA ZONE)之前写入哑数据,从而即使在没有写入PTP方式的导入(LEAD-IN)数据以及OTP方式的中间(MIDDLE)数据的情况下,例如在一边写入用户数据一边进行重放的随动重放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规定的定时读取写入下一个记录层的用户数据。
此外,通过在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步骤中,在对于规定的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后,在作为下一个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DATA ZONE)的开头写入哑数据,从而即使在没有写入PTP方式的导入(LEAD-IN)数据以及OTP方式的中间(MIDDLE)数据的情况下,例如在一边写入用户数据一边进行重放的随动重放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规定的定时读取写入下一个记录层的用户数据。
此外,通过在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步骤中,在对于规定的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前,在作为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DATA ZONE)之前写入哑数据,从而不需要层的切换时写入哑数据的时间,可以可靠地防止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的中断。
此外,通过在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步骤中,在对于规定的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前,在作为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DATA ZONE)的开头写入哑数据,从而不需要层的切换时写入哑数据的时间,可以可靠地防止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的中断。
另外,通过上述哑数据由表示数据的开头等所需的必要最小限度的数据量构成,该哑数据的写入引起的用户数据写入的中断可以通过非常小的哑数据解决。其结果,实质上可以没有中断地进行连续的用户数据的写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作为信息记录装置的光盘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连接到光盘装置的PC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PTP方式的写入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OTP方式的写入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写入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概略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PTP方式的哑数据的写入位置的说明图。
图7是概略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OTP方式的哑数据的写入位置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写入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概略表示上述变形例1的PTP方式的哑数据的写入位置的说明图。
图10是概略表示上述变形例1的OTP方式的哑数据的写入位置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写入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概略表示PTP方式的记录型双层DVD的逻辑格式的说明图。
图13是概略表示OTP方式的记录型双层DVD的逻辑格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1至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作为信息记录装置的光盘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
光盘装置1包括以下部件而构成:用于旋转驱动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光盘2的主轴电机3、光拾取装置4、激光器控制电路5、电机驱动器6、重放信号处理电路7、伺服控制器8、缓冲RAM9、缓存管理器(buffer manager)10、接口11、ROM12、CPU13以及RAM14等。另外,图1中所示的箭头表示代表性的信号或信息的流向,不是表示各块的连接关系的全部。
此外,作为光盘2,以作为记录型的多层光盘的DVD为对象。这里,具有双层记录层的光盘2为对象。
光拾取装置4包含以下部件而构成: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光学系统,包含用于将从该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激光引导到光盘2的记录面上,同时将由记录面反射的反射光引导到规定的光接收位置的物镜等;光接收器,配置在光接收位置,接收反射光;以及驱动系统(聚焦致动器、追踪致动器、搜索电机等)(均未图示)等。对应于光接收量的电流(电流信号)从光接收器输出到重放信号处理电路7。
伺服控制器8中,基于聚焦错误(focus error)信号生成控制光拾取装置4的聚焦致动器的控制信号,同时基于跟踪错误(track error)信号生成控制光拾取装置4的跟踪致动器的控制信号。这些控制信号从伺服控制器8输出到电机驱动器6。
在电机驱动器6中,基于来自伺服控制器8的控制信号驱动光拾取装置4的聚焦致动器以及跟踪致动器。在电机驱动器6中,基于CPU13的指示控制主轴电机3,以使光盘2的线速度一定。进而,在电机驱动器6中,基于CPU13的指示驱动光拾取装置4的搜索电机,使光拾取装置4沿半径方向朝光盘2的目标轨道移动。
接口11是与作为外部装置的主机(例如,作为图2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的PC101)的双向的通信接口,符合ATAPI以及SCSI等标准接口。
CPU13与ROM12、RAM14一起构成光盘装置1具备的微型计算机(计算机)。在也作为存储介质起作用的ROM12中,存储有包含由CPU13可解读的代码记述的如后述的控制程序的程序。CPU13根据存储在ROM12中的程序控制上述各部分的动作,同时将控制所需的数据等临时保存在RAM14中。光盘装置1的电源被接通时,ROM12中存储的程序被载入(安装)到CPU13的主存储器(未图示)中。
接着,说明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PC101。这里所说的PC101是个人计算机的简称。图2是表示连接到光盘装置1的PC101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
PC101的结构为各部分经由总线105连接到与ROM102、RAM103一起构成微型计算机的CPU104。ROM102中固定地记录有固定数据,RAM103中可自由改变地记录有可变数据。HDD(硬盘驱动器)106、FDD(软盘驱动器)107、CD-ROM驱动器108等存储装置经由总线连接到这样的微型计算机。HDD106中存储有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程序等,其一部分在起动时被复制到RAM103中,供给CPU104对各部分的控制。
CPU104上还经由总线105连接有显示器109、键盘和鼠标等构成的输入装置110、接口111,可以通过该接口111与外部设备连接。例如,所述光盘装置1也经由接口111与PC101连接。
在这样的结构中,参照图3、图4、图12以及图13说明CPU13基于存储在ROM12中的程序执行的写入处理。这里,通过写入处理写入光盘2的用户数据例如是有声音数据和图像数据等构成的视频数据(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同样)。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PTP方式的写入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说明通过PTP方式的写入处理将数据写入光盘2的信息记录方法(参照图12)。如图3所示,CPU13首先进行对于第一层的记录层(第一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步骤S1)。用户数据被写入第一层的数据区(DATA ZONE)。之后,接着对于第一层的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进行对于第二层的记录层(第二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S2)。接着被写入第一层的数据区(DATA ZONE)的用户数据,用户数据被写入第二层的数据区(DATAZONE)。即,用户数据跨越第一层的记录层和第二层的记录层被写入。而且,在对于第二层的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结束后,对第一层的记录层写入导出(LEAD-OUT)数据,并对第二层的记录层写入导入(LEAD-IN)数据(S3)。导出(LEAD-OUT)数据被写入第一层的导出区(LEAD-OUT ZONE),导入(LEAD-IN)数据被写入第二层的导入区(LEAD-IN ZONE)。之后,或者同时,导入(LEAD-IN)数据被写入第一层的导入区(LEAD-IN ZONE),导出(LEAD-OUT)数据被写入第二层的导出区(LEAD-OUT ZONE)。这里,第一层的记录层的导出区以及第二层的记录层的导入区作为边界附近区域起作用,导出以及导入数据作为表示层切换的数据起作用。
作为进行上述写入处理的前提,在光盘2中通过周知的预刻槽(pregroove)的摆动处理,预先埋入地址信息,进而在该导入区部分记录有各层的数据区域的地址范围。因此,进行该写入处理的光盘装置1通过最初读取该信息从而识别数据区的位置。因此,在步骤S1、S2中连续对光盘2写入用户数据时,避开数据区以外的导入区以及导出区来写入。该前提条件同样应用于以下说明的所有实施例、变形例中。此时,在OTP方式的写入处理的情况下,避开数据区以外的导入区、导出区以及中间区来写入。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OTP方式的写入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说明通过OTP方式的写入处理对光盘2写入数据的信息记录方法(参照图13)。如图4所示,CPU13首先进行对于第一层的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步骤S11)。用户数据被写入第一层的数据区(DATA ZONE)。之后,接着对于第一层的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进行对于第二层的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S12)。用户数据接着写入第一层的数据区(DATA ZONE)的用户数据,被写入第二层的数据区(DATA ZONE)。即,用户数据跨越第一层的记录层和第二层的记录层被写入。而且,在对于第二层的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结束后,对第一层的记录层写入中间(MIDDLE)数据,并对第二层的记录层写入中间(MIDDLE)数据(S13)。中间(MIDDLE)数据被写入第一层的中间区(MIDDLE ZONE)以及第二层的中间区(MIDDLE ZONE)。之后,或者同时,导入(LEAD-IN)数据被写入第一层的导入区(LEAD-INZONE),导出(LEAD-OUT)数据被写入第二层的导出区(LEAD-OUT ZONE)。这里,第一层的记录层的中间区以及第二层的记录层的中间区作为边界附近区域起作用,中间数据作为表示层切换的数据起作用。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层以及第二层的数据区(DATAZONE)中连续地(跨越两层)写入用户数据之后,写入用户数据以外的数据(例如,导入(LEAD-IN)数据、导出(LEAD-OUT)数据以及中间(MIDDLE)数据等),在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的记录层的切换时,不写入用户数据以外的数据而连续地写入用户数据,因此可以防止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的中断。
作为一例,根据光盘装置1的ROM12中作为固件记录的计算机程序,由光盘装置1的CPU13执行如上述的控制处理。在该情况下,ROM12为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
此外,不限于此,也可以构筑为根据存储在PC101的例如HDD106中、在PC101的起动时复制到该RAM103中的计算机程序,PC101的CPU104对光盘装置1发送动作命令,从而执行(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在该情况下,复制到PC101的RAM103中的该程序可以应用程序等形式存储在HDD106中,也可以组装到OS中。而且,在这样的应用程序存储在HDD106中的情况下,这样的应用程序,作为一例,记录在FD或CD-ROM等记录介质中流通,由PC101的FDD107或CD-ROM驱动器108读取并存储在HDD106中。从而,以这里例示的例子来说,HDD106、RAM103、FD、CD-ROM为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
在以上说明的两个例子中,光盘装置1和PC101的其中一个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特有的图3以及图4所示的程序执行处理的计算机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筑为根据分散设置在光盘装置1和PC101的两者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的系统。不论怎样,在PC101端执行控制处理的全部或一部分的情况下,使光盘装置1可执行如图3以及图4中例示的处理的计算机程序安装在PC101中。
基于图5至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和第一实施方式的同一部分以同一标号表示,也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本实施方式和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写入处理的流程不同。这里,说明通过写入处理将数据写入光盘2的信息记录方法。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写入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6是概略表示本实施方式的PTP方式的哑数据的写入位置的说明图,图7是概略表示本实施方式的OTP方式的哑数据的写入位置的说明图。另外,在图6以及图7中,图中左侧为光盘2的内周侧,图中右侧为光盘2的外周侧。
如图5所示,CPU13首先进行对于第一层的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步骤S21)。然后,在第二层的数据区(DATA ZONE)之前写入规定量的哑数据(图6中以及图7中的交叉影线(cross-hatching))(S22)。例如,如图6以及图7所示,规定量的哑数据被写入数据区(DATAZONE)之前。在规定量的哑数据的写入结束后,进行对于第二层的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S23)。用户数据跨越第一层的记录层以及第二层的记录层被写入。而且,CPU13在对于第二层的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结束后,如果是PTP方式,则进行图3的步骤S3,如果是OTP方式则进行图4的步骤S3。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写入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9是概略表示变形例1的PTP方式的哑数据的写入位置的说明图,图10是概略地表示变形例1的OTP方式的哑数据的写入位置的说明图。另外,在图9以及图10中,图中左侧为光盘2的内周侧,图中右侧为光盘2的外周侧。
如图8所示,CPU13首先进行对于第一层的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步骤S31)。然后,在第二层的数据区(DATA ZONE)的开头写入规定量的哑数据(图9中以及图10中的交叉影线)(S32)。例如,如图9以及图10所示,规定量的哑数据被写入数据区(DATA ZONE)的开头。在规定量的哑数据的写入结束后,进行对于第二层的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S33)。详细地说,在写入规定量的哑数据之后,将用户数据的写入开始位置移动哑数据部分,从而写入用户数据。另外,用户数据跨越第一层的记录层以及第二层的记录层被写入。而且,CPU13在对于第二层的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结束后,如果是PTP方式,则进行图3的步骤S3,如果是OTP方式则进行图4的步骤S3。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以及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通过在第一层的记录层中写入了用户数据之后,在写入第二层的记录层的用户数据之前或开头写入哑数据,从而即使在没有写入PTP方式的导入(LEAD-IN)数据以及OTP方式的中间(MIDDLE)数据的情况下,例如在一边写入用户数据一边进行重放的随动重放等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读取该哑数据来检测写入第二层的记录层中的用户数据的开头,因此可以在规定的定时读取写入第二层的记录层的用户数据。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写入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CPU13首先在第二层的数据区(DATA ZONE)之前或第二层的数据区(DATA ZONE)的开头写入规定量的哑数据(参照图6、图7、图9以及图10)(S41)。之后,进行对于第一层的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S42),并进行对于第二层的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S43)。然后,CPU13在对于第二层的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结束之后,如果是PTP方式则进行图3的步骤S3,如果是OTP方式则进行图4的步骤S3。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通过在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之前预先写入哑数据,在层的切换时不需要写入哑数据的时间,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对于记录层的用户数据的写入处理的中断。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方式,当然在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记载的范围内可以导出其它的各种实施方式。
此外,本申请分别基于2003年3月25日以及2004年1月21日申请的基础申请的特愿2003-083930号以及特愿2004-013260号,通过在这里引用而充实本申请的内容。
Claims (48)
1.一种信息记录方法,用于将数据写入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该方法包括:
跨越多个所述记录层写入用户数据的步骤;以及
在写入所述用户数据后,将所述用户数据以外的数据写入所述记录层的规定区域的步骤。
2.一种信息记录方法,用于将数据写入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该方法包括:
避开多个所述记录层的边界附近区域,跨越多个所述记录层写入用户数据的步骤;以及
在写入所述用户数据后,在所述边界附近区域中写入用于表示层的切换的数据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是以顺光道路径方式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
所述边界附近区域由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一记录层的导出区以及跨越该第一记录层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二记录层的导入区构成,
表示所述层的切换的数据由被写入所述第一记录层的导出区的导出数据以及被写入所述第二记录层的导入区的导入数据构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是以逆光道路径方式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
所述边界附近区域由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一记录层的中间区以及跨越该第一记录层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二记录层的中间区构成,
表示所述层切换的数据由被写入所述第一记录层的中间区的中间数据以及被写入所述第二记录层的中间区的中间数据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
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步骤,包含在对于规定的记录层写入所述用户数据之后,在作为下一个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之前写入哑数据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
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步骤,包含在对于规定的记录层写入所述用户数据之后,在作为下一个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之前写入哑数据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
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步骤,包含在对于规定的记录层写入所述用户数据之后,在作为下一个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的开头写入哑数据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
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步骤,包含在对于规定的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后,在作为下一个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的开头写入哑数据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
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步骤,包含在对于多个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前,在作为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之前写入哑数据的步骤。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
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步骤,包含在对于多个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前,在作为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之前写入哑数据的步骤。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
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步骤,包含在对于多个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前,在作为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的开头写入哑数据的步骤。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
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步骤,包含在对于多个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前,在作为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的开头写入哑数据的步骤。
13.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将数据写入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该装置包括:
跨越多个所述记录层写入用户数据的部件;以及
在写入所述用户数据后,将所述用户数据以外的数据写入所述记录层的规定区域的部件。
14.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将数据写入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包括:
避开多个所述记录层的边界附近区域,跨越多个所述记录层写入用户数据的第一写入部;以及
在写入所述用户数据后,在所述边界附近区域中写入用于表示层的切换的数据的第二写入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是以顺光道路径方式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
所述边界附近区域由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一记录层的导出区以及跨越第一记录层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二记录层的导入区构成,
表示所述层的切换的数据由被写入所述第一记录层的导出区的导出数据以及被写入所述第二记录层的导入区的导入数据构成。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是以逆光道路径方式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
所述边界附近区域由被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一记录层的中间区以及跨越第一记录层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二记录层的中间区构成,
表示所述层切换的数据由写入所述第一记录层的中间区的中间数据以及被写入所述第二记录层的中间区的中间数据构成。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写入部构成为,在对于规定的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后,在作为下一个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之前写入哑数据。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写入部构成为,在对于规定的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后,在作为下一个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之前写入哑数据。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写入部构成为,在对于规定的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后,在作为下一个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的开头写入哑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写入部构成为,在对于规定的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后,在作为下一个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的开头写入哑数据。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写入部构成为,在对于多个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前,在作为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之前写入哑数据。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写入部构成为,在对于多个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前,在作为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之前写入哑数据。
23.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写入部构成为,在对于多个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前,在作为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的开头写入哑数据。
24.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写入部构成为,在对于多个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前,在作为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的开头写入哑数据。
25.一种程序,安装在将数据写入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装置具备的计算机中,包括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的命令:
跨越多个所述记录层写入用户数据的第一步骤;以及
在所述用户数据的写入后,将所述用户数据以外的数据写入所述记录层的规定区域的第二步骤。
26.一种程序,安装在将数据写入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装置具备的计算机中,包括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的命令:
避开多个所述记录层的边界附近区域,跨越多个所述记录层写入用户数据的第一步骤;以及
在写入所述用户数据后,在所述边界附近区域中写入用于表示层的切换的数据的第二步骤。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是以顺光道路径方式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
所述边界附近区域由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一记录层的导出区以及跨越第一记录层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二记录层的导入区构成,
表示所述层的切换的数据由被写入所述第一记录层的导出区的导出数据以及被写入所述第二记录层的导入区的导入数据构成。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是以逆光道路径方式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
所述边界附近区域由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一记录层的中间区以及跨越第一记录层写入所述用户数据的第二记录层的中间区构成,
表示所述层切换的数据由被写入所述第一记录层的中间区的中间数据以及被写入所述第二记录层的中间区的中间数据构成。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第一步骤包含在对于规定的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后,在作为下一个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之前写入哑数据的步骤。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第一步骤包含在对于规定的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后,在作为下一个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之前写入哑数据的步骤。
31.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第一步骤包含在对于规定的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后,在作为下一个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的开头写入哑数据的步骤。
32.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第一步骤包含在对于规定的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后,在作为下一个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的开头写入哑数据的步骤。
33.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第一步骤包含在对于多个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前,在作为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之前写入哑数据的步骤。
34.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第一步骤包含在对于多个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前,在作为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之前写入哑数据的步骤。
35.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第一步骤包含在对于多个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前,在作为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的开头写入哑数据的步骤。
36.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第一步骤包含在对于多个记录层写入所述用于数据之前,在作为写入对象的记录层的数据区的开头写入哑数据的步骤。
37.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信息存储介质,存储有权利要求25所述的程序。
38.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信息存储介质,存储有权利要求26所述的程序。
39.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信息存储介质,存储有权利要求27所述的程序。
40.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信息存储介质,存储有权利要求28所述的程序。
41.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信息存储介质,存储有权利要求29所述的程序。
42.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信息存储介质,存储有权利要求30所述的程序。
43.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信息存储介质,存储有权利要求31所述的程序。
44.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信息存储介质,存储有权利要求32所述的程序。
45.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信息存储介质,存储有权利要求33所述的程序。
46.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信息存储介质,存储有权利要求34所述的程序。
47.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信息存储介质,存储有权利要求35所述的程序。
48.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信息存储介质,存储有权利要求36所述的程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83930/2003 | 2003-03-25 | ||
JP2003083930 | 2003-03-25 | ||
JP2004013260A JP3584033B1 (ja) | 2003-03-25 | 2004-01-21 | 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JP013260/2004 | 2004-01-21 | ||
PCT/JP2004/003083 WO2004086394A1 (ja) | 2003-03-25 | 2004-03-10 | 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取り可能情報記憶媒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51351A true CN1751351A (zh) | 2006-03-22 |
CN1751351B CN1751351B (zh) | 2011-06-15 |
Family
ID=33100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48000450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51351B (zh) | 2003-03-25 | 2004-03-10 | 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177256B2 (zh) |
EP (1) | EP1607967B1 (zh) |
JP (1) | JP3584033B1 (zh) |
CN (1) | CN1751351B (zh) |
ES (1) | ES2543085T3 (zh) |
TW (1) | TWI285882B (zh) |
WO (1) | WO200408639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0040089A1 (en) * | 1999-01-05 | 2000-07-13 | 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 Infirmary | Targeted transscleral controlled release drug delivery to the retina and choroid |
WO2003092665A2 (en) * | 2002-05-02 | 2003-11-13 | 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 Infirmary | Ocular drug delivery systems and use thereof |
JP2004310997A (ja) | 2003-03-24 | 2004-11-04 | Ricoh Co Ltd | 光情報記録媒体、光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
JP2004295950A (ja) | 2003-03-25 | 2004-10-21 | Ricoh Co Ltd | 光情報記録媒体、光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光情報記録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JP3954556B2 (ja) * | 2003-03-25 | 2007-08-0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用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録用プログラを記憶する記憶媒体 |
JP2004310972A (ja) | 2003-03-25 | 2004-11-04 | Ricoh Co Ltd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JP3594243B1 (ja) | 2003-03-25 | 2004-11-2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情報記録方法、光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光情報記録媒体 |
JP3734816B2 (ja) * | 2003-03-25 | 2006-01-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情報記録装置、光情報記録媒体、光情報記録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JP4633346B2 (ja) | 2003-05-12 | 2011-02-1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記録媒体、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
JP2005063589A (ja) * | 2003-08-18 | 2005-03-10 | Sony Corp |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
JP2007507824A (ja) * | 2003-10-06 | 2007-03-29 |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 多層記録担体を複写する方法、システム、再生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
AR056249A1 (es) * | 2003-10-13 | 2007-10-03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Metodo y aparato para grabar informacion en un disco optico de capas multiples |
KR100677114B1 (ko) * | 2004-04-27 | 2007-02-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정보 저장 매체, 이 정보 저장 매체의 데이터 기록/재생방법 및 장치 |
JP4197170B2 (ja) * | 2004-05-17 | 2008-12-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KR100895633B1 (ko) | 2004-10-04 | 2009-05-07 | 파이오니아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정보 기록 장치 및 정보 기록 방법과,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
KR100667766B1 (ko) | 2004-10-23 | 2007-01-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기록/재생 방법 |
JP4254688B2 (ja) * | 2004-10-29 | 2009-04-15 |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そのデータ記録装置 |
JP2006294101A (ja) * | 2005-04-07 | 2006-10-26 | Ricoh Co Ltd |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KR101304571B1 (ko) * | 2006-02-24 | 2013-09-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 디스크 재생 장치 및 방법 |
JP2007299447A (ja) * | 2006-04-28 | 2007-11-15 | Teac Corp | 光ディスク装置、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多層光ディスク媒体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12561A (ja) * | 1994-11-30 | 1996-08-20 | Sony Corp | データ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データ記録媒体を使用する記録/再生装置 |
EP0715301B1 (en) * | 1994-11-30 | 2000-01-19 | Sony Corporation | Data recording media and recording/reproduction thereof |
JP2871534B2 (ja) * | 1995-06-26 | 1999-03-1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ディジタル信号記録方法、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
US5703867A (en) * | 1995-07-21 | 1997-12-30 | Hitachi, Ltd. |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a dummy area at leading and/or trailing positions of recording area |
KR100352253B1 (ko) * | 1995-09-29 | 2003-01-08 | 마쯔시다덴기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비트스트림을인터리브하여매체에기록재생하는방법및그장치 |
WO1997015050A1 (en) * | 1995-10-19 | 1997-04-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
WO1997029483A1 (fr) * | 1996-02-08 | 1997-08-1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Disque optique, dispositif pour disque optique et procede pour reproduire une information sur un disque optique |
JP3707137B2 (ja) * | 1996-07-04 | 2005-10-1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
JP3837889B2 (ja) * | 1997-12-29 | 2006-10-2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エンコード方法およびエンコード装置 |
JP2000048542A (ja) | 1998-07-31 | 2000-02-18 | Nippon Columbia Co Ltd | 多層ディスク用データ作成方法 |
US6917579B2 (en) * | 1999-03-23 | 2005-07-12 | Flexplay Technologies, Inc. | Limited play optical devices with interstitial reactive layer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
JP4103061B2 (ja) * | 1999-03-31 | 2008-06-1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記録管理データ生成方法及びデータ記録方法並びにそれらの装置 |
DE60011958T2 (de) * | 1999-04-28 | 2005-08-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 | Optische Platte, optisches Plattenaufzeichnungs- und wiedergabegerät, und Verfahren zur Aufzeichnung und Wiedergabe |
JP2001126255A (ja) * | 1999-10-22 | 2001-05-11 | Sony Corp | 光記録方法及び光記録装置 |
EP1176586B1 (en) * | 2000-07-26 | 2005-09-14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with index header |
US6845071B2 (en) * | 2001-03-28 | 2005-01-1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Optical disc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power determining method thereof |
JP2003016648A (ja) * | 2001-06-28 | 2003-01-17 | Toshiba Corp | 多層記録層を持つ情報媒体への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を用いる装置 |
JP2003223763A (ja) * | 2001-11-20 | 2003-08-08 | Ricoh Co Ltd |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情報記録再生ユニット、情報記録再生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JP2003168221A (ja) * | 2001-11-28 | 2003-06-13 | Tdk Corp | 多層光記録媒体、記録データの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
EP1324148A1 (en) * | 2001-12-28 | 2003-07-02 | Ricoh Company, Ltd. | Driv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US7974520B2 (en) * | 2002-04-26 | 2011-07-05 | Ricoh Company, Ltd. | Information recording ensuring compatibility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recording media |
JP2004253109A (ja) * | 2003-01-27 | 2004-09-09 | Ricoh Co Ltd |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とプログラムと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と欠陥領域管理方法 |
JP2004265567A (ja) * | 2003-02-14 | 2004-09-24 | Ricoh Co Ltd |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とディスク装置とプログラムと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と欠陥領域交替方法 |
JP2004310972A (ja) * | 2003-03-25 | 2004-11-04 | Ricoh Co Ltd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
2004
- 2004-01-21 JP JP2004013260A patent/JP3584033B1/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3-10 CN CN200480004507.9A patent/CN175135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3-10 WO PCT/JP2004/003083 patent/WO200408639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4-03-10 ES ES04719072.3T patent/ES2543085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3-10 EP EP20040719072 patent/EP160796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3-18 TW TW093107329A patent/TWI28588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9-23 US US10/947,279 patent/US717725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6
- 2006-12-18 US US11/640,213 patent/US757379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51351B (zh) | 2011-06-15 |
TWI285882B (en) | 2007-08-21 |
EP1607967A1 (en) | 2005-12-21 |
TW200425078A (en) | 2004-11-16 |
US7573799B2 (en) | 2009-08-11 |
JP2004310996A (ja) | 2004-11-04 |
US20050044309A1 (en) | 2005-02-24 |
WO2004086394A1 (ja) | 2004-10-07 |
EP1607967A4 (en) | 2011-02-16 |
ES2543085T3 (es) | 2015-08-14 |
US7177256B2 (en) | 2007-02-13 |
JP3584033B1 (ja) | 2004-11-04 |
US20070097807A1 (en) | 2007-05-03 |
EP1607967B1 (en) | 2015-05-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51351A (zh) | 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程序以及计算机可读取信息记录介质 | |
CN1276427C (zh) | 信息再现设备、数据管理信息获得方法 | |
CN1762002A (zh) | 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程序及存储介质 | |
CN1103500A (zh) | 光盘和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 |
JPH10222316A (ja) | 再生システム、再生装置、再生方法 | |
JPH11143643A (ja) | 再生装置、及びキャッシュ処理方法 | |
CN101069234A (zh) | 记录介质和在该记录介质中记录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JP3954556B2 (ja) |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用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録用プログラを記憶する記憶媒体 | |
CN1098216A (zh) | 用于光数据记录和/或再现装置中的光盘 | |
CN1933001A (zh) |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及其数据再现方法,以及其光盘 | |
JP3908967B2 (ja) | 情報記録装置 | |
JP4763608B2 (ja) | 情報を記録する装置及び方法、情報を読取る装置 | |
CN1917048A (zh) | 存取混合型光碟的方法与相关装置 | |
JPH10106170A (ja) | 光ディスク情報記録システム | |
CN100527254C (zh)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 |
US8018802B2 (en)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
JP4197170B2 (ja) | 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
JP2007519136A (ja) | 欠陥管理情報を再構成を伴う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 |
JP4174235B2 (ja) | 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再生システム | |
CN1902699A (zh) | 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 | |
JP3930072B2 (ja) | データリードライト処理システム | |
US20070136516A1 (en) | Optical disc for storing both data requiring defect management and real-time av data | |
JP3950680B2 (ja) | 記録装置、及びデータ記録方法 | |
JP3954636B2 (ja) | 記録システム | |
JPH1064066A (ja) | 光ディスク情報記録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