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2645B - 通信系统中利用分组编码的多信道发送和接收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中利用分组编码的多信道发送和接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32645B CN1732645B CN2003801077759A CN200380107775A CN1732645B CN 1732645 B CN1732645 B CN 1732645B CN 2003801077759 A CN2003801077759 A CN 2003801077759A CN 200380107775 A CN200380107775 A CN 200380107775A CN 1732645 B CN1732645 B CN 173264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channel
- block
- frame
- code charac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IRLPACMLTUPBCL-KQYNXXCUSA-N 5'-adenylyl sulfate Chemical compound C1=NC=2C(N)=NC=NC=2N1[C@@H]1O[C@H](COP(O)(=O)OS(O)(=O)=O)[C@@H](O)[C@H]1O IRLPACMLTUPBCL-KQYNXXCU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86 athl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897 syste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09—Error detection only, e.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codes or single parity bit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8—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Reduction Or Emphasis Of Bandwidth Of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通信系统中利用分组编码发送和接收多信道的技术。一方面,次要广播信道(320)与来自一个主要广播信道(310)编码的奇偶信息同时发送。另一方面,移动台(106)在无识别差错地接收到主要广播信息的足够多部分后,重新预备其接收电路来接收所述次要广播信道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另一方面,与多个主要广播信道(610)相关的次要广播信道被复用到单个次要信道(620)上。也提出了不同其它方面。这些方面具有使接收多个广播信道所需的移动台资源最小化的优点,也具有降低发送多个广播信道所需的复杂度和信道资源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通信,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颖并改进的、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利用分组编码的多信道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配置成提供诸如语音和数据这样的不同类型的通信。这些系统可以基于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或一些其它调制技术。一个CDMA系统提供了某些优于其它类型系统的优点,包括增加的系统容量。
一个CDMA系统可以被设计成支持一种或多CDMA标准诸如(1)“用于双模宽带扩频蜂窝系统的TIA/EIA-95-B移动台-基站兼容性标准”(IS-95标准)(2)由一个协议组织提出的标准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该标准在包括文件Nos.3G TS 25.211,3G TS25.212,3G TS 25.213,和3G TS 25.214(W-CDMA标准)的一组文件中被具体说明,(3)由一个协议组织提出的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2”(3GPP2)的标准,并且该标准在包括文件“cdma2000扩频系统的C.S0002-A物理层标准”,“cdma2000扩频系统的C.S0005-A上层(第三层)信令标准”,和“C.S0024cdma2000高速率分组数据空中接口规定”(cdma2000标准)的一组文件,和(4)一些其它标准中被具体说明。非CDMA系统包括AMPS和GSM系统。
一个典型的无线系统提供诸如在一个或多个基站和一个移动台之间的语音或数据呼叫这样的点对点通信。有时会希望能提供单点对多点通信,诸如把广播信息发送给一个或多个预定的移动台。广播服务可以包括新闻,体育,天气预报,不同的音频和/或视频表示形式,不同形式的文本、数据、等等。
由于设计,一个广播信息信号并不适合用于单独的移动台连接,但却适合用于到一个小区覆盖区内的不同移动台的发送。这样,诸如功率控制这样的用于优化点对点链路的技术在完全一致地用于广播信号时就不会同样有效。在小区覆盖区的不同地理位置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会有变化。可以应用分组编码技术来为一个小区服务的所有区域提供一个最低服务质量。
由于整个小区具有变化的信号条件,就可能为处于相对好的接收区域中的移动台提供附加内容。该附加内容可以是附加文本或数据,与基站信息信号一起包含在广播信号中。可选择的,可以提供附加信息来增强,例如,音频或视频广播的质量。这种附加的或是次要的数据流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分离的、平行的、码分多播信道上被提供,该信道具有的持续时间与主广播信道的持续时间相同,主广播信道支持小区内所有区域中移动台。然而,如果在移动台内部署并行接收电路来利用所述次要信号,就会导致附加的复杂度,增加的费用,增加的功率消耗,和/或缩短的电池寿命。
此外,如果为一个小区内的签约用户提供多个广播流,那么就希望有一种用于发送多个广播流的有效格式。因此本领域存在一种需要,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利用分组编码的多信道发送和接收。
发明内容
这里公开的实施例解决了在通信系统中利用分组编码发送和接收多信道的需要。一方面,一个次要广播信道与奇偶信息同时被发送,该奇偶信息是从一个主要广播信道编码得到的。另一方面,移动台在无识别差错地接收到足够的主要广播信道的部分之后,重新预备其接收电路来接收次要广播信道的一部分或多部分。另一方面,把与多个主要广播信道相关的次要广播信道复用到单个次要信道上。也提出了其它不同方面。这些方面具有使接收多个广播信道所需的移动台资源最小化的优点,也具有降低发送多个广播信道所需的复杂性和信道资源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方法和系统单元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方面,实施例,和特征,如以下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联系附图,根据以下提出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本质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始终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是能支持许多用户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括的框图;
图2分别描述了配置成用于多信道发送和接收的基站和移动台的实施例;
图3描述了示例性主要和次要广播信道的格式;
图4是发送主要和次要广播信道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接收主要和次要广播信道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描述了示例性多个广播信道的格式,包括用于每个广播信道的主要广播信道,和包括每个广播信道的多个次要广播信道的时间复用的次要广播信道;和
图7是是一种发送包括主要和次要广播信道的多个广播信道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一个无线通信系统100的图,该系统可被设计成支持一个或多个CDMA标准和/或设计方案(例如,W-CDMA标准,IS-95标准,cdma2000标准,HDR规范)。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系统100也可采用任何除了CDMA系统之外的无线标准或设计,诸如GSM系统。
为了简明,显示的系统100包括三个基站104与两个移动台106通信。通常把所述基站和其覆盖区一起称为“小区”。在IS-95系统中,一个小区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扇区。在W-CDMA规范中,把基站的每个扇区和该扇区的覆盖区称为一个小区。在这里使用时,术语基站可以用术语接入点和节点B来替换。术语移动台可以用术语用户设备(UE),用户单元,用户站,接入终端,远程终端,或其它本领域的相应术语来替换。术语移动台包括固定无线应用系统。
根据正被实现的CDMA系统,每个移动台106可以在任意特定时刻通过前向链路与一个(或者可能多个)基站104通信,并且根据该移动台是否处于软切换状态,可以通过反向链路与一个或多个基站通信。前向链路(也就是,下行链路)指的是从基站到移动台发送,和反向链路(也就是,上行链路)指的是从移动台到基站发送。
为了清楚起见,描述本发明所使用的实例可以把基站假定为信号的始发方,而把移动台假定为那些信号,也就是下行链路上的信号的接收方和捕获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可以把移动台和基站配置成如在此描述的那样发送数据,并且本发明的各方面也可以应用到那些情况中。此处专用词“示例性”表示“充当实例,举例,或图例的作用。”在此描述的任意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并不必解释为优选或有益于其它实施例。
在一个典型的CDMA语音呼叫或数据会话期间,一个或多个基站104与一个移动台106通信,换言之,即一个点对点连接。移动台和基站间的通信信道的质量可随着时间,和取决于诸如它们之间的距离,阻挡或反射发送信号的障碍物,和其它其信号生成干扰的用户的数量这样的因素而变化。通过使用功率控制来增加或减少来自移动台,基站或两者的发送功率,可补偿通信信道中的变化。功率控制被用于维持一个目标误帧率,或其它质量尺度,用于保证提供一个可接受的语音质量水平,或数据吞吐量和延迟,同时使发送功率最小化。这样,例如,比起远离基站的移动台,离基站较近的移动台可使用少得多的基站可用发送功率。类似的,一个正在深度衰落的移动台需求的基站发送功率比移动台的平均需求要多。由于给定发送器的功率通常受限,一般通过为每个要求维持期望的数据吞吐量/延迟或语音质量的移动台提供最少量的功率,并把节省下来的功率提供给同一基站支持的其它移动台,来优化该系统的容量。在反向链路上,由移动台通过使用功率控制来发送最少量的功率减小了基站接收器遭到的干扰,所述基站接收器被分配给其它移动台,或这个移动台的其它多径部件。反向链路功率控制的另一个优点是降低RF发送功率,也延长特定移动台电池维持的通话/活动时间。功率控制技术在本领域内广为人知,并可用于有效调节点对点连接的通信质量。
相反,广播发送允许一个或多个基站和一组移动台间的通信,或点对多点通信。广播发送可以被用于把诸如数据,文本,新闻、电影,体育竞赛,等等这样的内容从一个或多个服务基站发送到一个或多个用户站。所有预定到一个特定广播信道的移动台可以监视和解码包含广播信息的单个前向链路信号。然而,不同用户站可能分布在整个小区的覆盖区范围内,这样用户站会在任意特定时间经历不同的和有时不相关的干扰电平。因此,向一个用户站发送内容所需要的瞬时功率可能比同时向由服务基站服务的其它所有用户站发送所需功率大的多,并且在下一时刻对另一个用户站来说也是这样的。一种解决方法是以当时接收最弱的移动台要求的最小功率标准发送该广播信道。然而,典型地,瞬时接收最弱的用户站的必要功率在所有时间内总是很高并且减小了功率控制的优点。同时,与从移动台到基站的反馈有关的复杂度和容量消耗并没有减少。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到达最弱移动台所需的额外功率可引起过多干扰,这样就减少了为系统中其它诸如点对点语音和数据呼叫,以及其它广播信道这样的信道服务的容量。
一个可选解决方法是在广播信道上应用一个外部分组码来提供冗余。这种系统的一个实例被公开在于2001年8月20日提交的并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的,题为“在广播服务通信系统中使用外部解码器的方法和系统”,申请号为09/933,912的也待审的U.S.专利。在这个实例中,使用外部码来重生内部码删除的信息,有时把这个过程称为删除式解码。其它外部分组编码的实例包括低密度奇偶码(LDPC),和其它适合删除式解码的编码。广播信息被分段装入到码组中,并且每个码组被编码。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码组由许多被称为系统帧的广播信息帧,和许多被称为奇偶校验帧的编码过程生成的冗余信息帧组成。系统信息和奇偶校验信息可以以任意可能的方式被交织。在其它实施例中,外部编码后的信息位可在既包含信息位和又包含奇偶校验位的帧中被发送,其中系统帧和奇偶校验帧的标志符并不适用。为了方便讨论,在此描述了一个实例性实施例,该实施例首先发送系统帧,随后发送奇偶校验帧。
如果一个移动台无差错地接收到所有系统帧,或接收到足够多系统或奇偶校验帧,然后可忽略一些或所有奇偶校验帧。可选的,如果一个移动台正确地接收到足够多外部编码的比特,该码组中的剩余比特可被忽略。一个具有良好通信链路的特定移动台可能适用于这种情况,例如,该移动台接近提供服务的基站。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于任何接收有误的系统帧,一个正确接收的奇偶校验帧可以被替换,和被用于分组解码中来无差错地再现被发送的广播信息。这样,可以使用一个解码方案,该方案生成一个n个帧的码组,包括k个系统帧和n-k个奇偶校验帧,最多可以错误接收n-k个任意类型的帧而不引起任何合成数据损失。因此,如果一个小区内的所有用户站希望广播通信具有一定质量水平,该系统可被这样设计使最弱的移动台通常正确接收到最小数目的帧。这种情况下,在小区覆盖区内所有预定到广播信道的移动台将能够解码和重构被发送的广播信息。每个移动台都可以在一旦确定已经正确接收了k个帧(系统帧或奇偶校验帧)时,就停止接收帧。
用于确定一个帧是否被正确接收的不同机制在本领域内是已知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也利用一个循环冗余校验(CRC)码对每个帧进行编码,该循环冗余校验码可用于确定在帧内是否接收到一个差错。注意到一个CRC并不是100%有效的,所以偶尔可能把包含差错的帧识别成被正确接收。在那种情况下,帧中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差错可能把一个或多个差错引入到接收到的合成广播信息流中。如果所述有误帧被用于分组解码中以复现被删除的系统帧,那么就可能引入附加差错。可配置不同技术来减少这些影响。为解码利用附加帧是这样一种技术,如在2001年12月4日提交的,并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题为“用于线性分组码的删除单个差错纠正解码器”,申请号为10/010,199(此后,称为所述’199申请)的也待审的US专利公开的那样。例如通过使用一个CRC被识别为包含一个差错的帧,被称为一个删除,并且不用于生成解码结果。尽管包含一个或多个差错但被识别为正确的帧被称为差错帧。这里公开的技术允许使用k+1个非删除帧重构k个系统帧,甚至在这些帧中一个是差错帧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应用其它不同的重构被发送的广播信息的技术。那些情况下,一旦最小数目的帧已经被接收到且被识别为正确时,每个预定移动台可以停止接收来自一个码组的帧。在此实例中,一旦接收到k+1个非删除帧,移动台可以停止接收码组。
注意到可通过一个系统中不止一个基站发送广播信号。移动台可被设计成允许接收来自不止一个基站的广播信号并合并该结果。来自每个基站的信号不需要是一致的,也就是,利用一个最小的时间分隔发送,在同一个信道上,使用相同的扩展码等等。但是,这种情况可以简化移动台的设计。例如,在一个CDMA系统中,移动台以模拟方式到一个软切换时可利用一个标准的RAKE接收器合并来自两个或更多基站的广播信号,这种技术在本领域内广为人知。当移动台在软切换中可接收广播信道时,由于可合并来自另一个相邻小区的能量,其效果可能是在一个小区覆盖区边缘上的移动台不再是最弱的移动台。这就可以允许进一步减少该广播信道的发送功率,或减少分组码中的冗余量,或两种效果的结合。本领域内的那些技术人员将很容易在本发明范围内应用在此公开的这些技术和原理。
进一步注意到,尽管为了阐明本发明,使用CDMA系统作为示例性系统,用于广播信号的分组码可应用到任意类型的系统中,并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被应用。
图2是一个分别配置成发送和接收分组编码数据的基站104的实施例与一个移动台106的实施例进行通信的方框图。基站104和移动台106可以被配置成具有此处说明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基站104中,数据源212把数据(例如,在一个特定长度的帧中)提供给包括分组编码器222和CRC编码器224的外部编码器220。在本实施例中,数据源212提供要发送给一个或多个预定移动台106的广播数据。分组编码器222接收来自数据源212的数据并生成一组包括系统帧和奇偶校验帧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来自数据源212的k帧数据利用一个(n,k)分组码来编码,生成k个系统帧和n-k个奇偶校验帧。分组编码器222可以实现任意线性分组码,诸如里德-所罗门(Reed-Solomon)码(经常用于数据发送),汉明(Hamming)码,BCH(Bose,Chaudhuri,和Hocquenghem)码,或其它一些码。本文描述的创造性分组编码和解码技术可以被用于任意线性分组码,并可被有益地用于系统分组码。所述帧被传递到CRC解码器224。
对于n个帧中的每个,CRC编码器生成一组基于所述帧中数据比特的CRC比特,并把该CRC比特附加到所述帧的尾部。包含在每帧中的CRC比特用于在移动台上对所述帧进行差错检测,如上所述。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来自外部编码器220的分组编码数据被传递到内部编码器230。内部编码器230可用于提供额外的差错纠正能力,如下所述。然而,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此处所述的发明性技术可以与使用任意类型的内部编码,或根本没有内部编码的编码方案一起使用。这样内部编码器230是可选的,由虚线方框来表示。另外,提供给外部编码器220的数据可表示以前已经利用任意一种或多种编码方案编码过的数据(也就是,而不是“原始”数据或信息比特)。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部编码器230可能已经合并了一个CRC编码器。对于那种情况,包含在内部编码器230中,或基站104的任意其它地方中的CRC编码器,也就是CRC编码器224可被共享,以与外部编码器220一起使用。
内部编码器230包括了交织器232和卷积编码器234。卷积编码器234根据一个特定的卷积码来编码来自外部编码器220的帧。交织器232移换(也就是,重新排序)所述已编码的比特。交织提供时间分集并分散可能突然发生的差错。交织和卷积编码是本领域内已知的技术。
然后把来自内部编码器230的数据提供给调制器/发送器240,其调制(例如,加载波和扩频)该数据以提供已调数据并进一步调节(例如,转换成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滤波,放大,上变频,等等)已调数据以提供适合在通信信道(例如,无线的)上发送的已调信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是无线通信系统,在该系统中已调信号是广播信号,该信号经由天线242被发送到一个或多个预订了包含在该信号中的广播信息的移动台106。尽管本发明的原理能应用任意类型调制方式,但在这个实施例中,采用了CDMA技术。
图中显示了外部编码器220连接到处理器290。处理器290可以是一个通用微处理器,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是一个专用处理器。处理器290可以执行外部编码器220,内部编码器230,调制器/发送器240,以及所述基站要求的任意其它处理的一些功能或全部功能。处理器290可被连接到用来辅助解决这些任务的专用硬件(未显示细节)上。另外,不同的数据或语音应用程序可以在基站104内的附加处理器(未示出)上运行,或者可以在处理器290自身上运行。处理器290被连接到存储器292上,该存储器可被用于存储数据以及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不同程序和方法的指令。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存储器292可包含一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存储器部件,所述存储器可全部地或部分地嵌入到处理器290内。
为了清楚起见,图2中,单个移动台106被解释成接收来自基站104的已调信号,尽管多个移动台可能正在接收广播信号。发送的已调信号由移动台经由天线252被接收到并被提供给接收器/解调器254。接收器/解调器254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接收到的信号并数字化被调节的信号以提供数据样本。接收器/解调器254可以进一步解调所述数据样本以提供解调数据。示例性解调技术包括了配置一个RAKE接收器,去载波(decover),解扩,合并,等等。解调技术在本领域内广为人知。尽管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配置任意类型的调制和解调,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解调利用CDMA调制技术格式化的信号。
在这个实施例中,解调数据被提供给包括解码器262和解交织器264的内部解码器260。解码器262可执行维特比(Viterbi)解码,特博(turbo)解码,和任意其它要求的解码技术。解码器262对应卷积编码器234中应用的编码类型进行解码。解交织器264以与交织器232执行的交织的互补方式来重新排序接收到的比特。解交织后的数据在解码器262中被解码,然后被提供给外部解码器270。如同上述的内部编码器230一样,内部解码器260可以使用任意类型的解码方案,或根本不用内部解码。因此,内部解码器是可选的,用虚线轮廓来表示。
外部解码器270包括一个CRC校验器272和一个分组解码器274。CRC校验器272检验每个接收到的帧并提供该帧被正确接收还是错误接收(也就是,被删除)的指示。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部解码器260可能已经合并了一个CRC校验器。对于那种情况,包含在内部解码器260中,或移动台106内其余任意地方的CRC编码器,也就是CRC校验器272可被共享以与外部解码器270一起使用。把CRC检验后的帧提供给分组解码器274,该解码器执行所述帧的分组解码。如上所述,如果正确接收到k个系统帧,分组码就不是必须的,并且可从k个系统帧来重构广播信息。可选的,删除单个差错或只删除纠正分组解码可以被执行,如前面提到的‘199申请中所述。重构后的广播信息被传递到数据信宿(sink)276处,该数据信宿可以是本领域已知任意一种多个设备或应用。
图中显示外部解码器270被连接到处理器280。处理器280可以是通用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专用处理器。处理器280可以执行外部解码器270,内部解码器260,接收器/解调器254的一些功能或全部功能,以及移动台要求的任意其它处理。处理器280可以被连接到辅助解决这些任务的专用硬件上(未显示细节)。另外,不同的数据或语音应用程序可以在移动台106内的附加处理器(未显示)上运行,或可以在处理器280自身上运行。处理器280被连接到存储器282,所述存储器可以被用于存储数据以及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不同程序和方法的指令。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将理解存储器28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存储部件,所述存储器可以被整个或部分地嵌入到处理器280内。
如以上图1和图2描述的系统中,广播信道可被分组编码来为小区内的所有预定移动台提供对广播信息的充分接收。如描述的那样,处于覆盖区外围范围的移动台可能需要所有已编码的帧,系统帧和奇偶校验帧,以达到通信操作的期望水平。然而,如提到的那样,接收到较强信号的移动台,诸如那些离基站较近的移动台,可以利用少于总共可用的帧来还原广播信息。一旦一个移动台已经正确接收到一个码组中足够数量的的帧,其接收源就不再需要接收广播信号,并可重新预备来接收额外的数据。可能会希望为处于这种状况的移动台提供增强的广播数据。
例如,一个视频或音频广播流可以被划分成两个或更多个信号,其中第一信号包含能生成基本质量水平的视频或音频流的足够多的数据,并且附加的信号可承载用于提高音频或视频质量的信号。第一信号在此将被称为主要广播信道,和第二信号将被称为次要广播信道。为了清楚起见,将描述划分成两个流的广播信息,尽管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生成两个以上的广播信道。两个或更多个广播信道可包含任意类型的数据,诸如伴随文本或额外的数据。所述的音频和视频流仅仅作为示例。这样,可以为小区内的不同区域提供变化等级的服务。
图3解释了一个用于主要和次要广播信道的示例性发送格式。两条信道的相对计时,如所示那样,允许在移动台上接收两条信道而无需接收硬件中的冗余。在此实例中,应用了一个(16,11)的分组码,尽管在此所述的原理可以应用任意长度的分组码,也就是任意(n,k)码。在所述码组的后四个帧期间发送次要广播信道,以与四个奇偶校验帧的发送相一致。这与一个系统实施例相一致,在该系统实施例中,k+1个帧是在接收移动台中执行删除单个差错纠正所需的最小数目的帧。一个执行只删除差错纠正的可选实施例,将允许在所显示的四个之前在次要广播信道上发送一个附加帧。
图3的实例中,根据CRC检验,一旦k+1个帧已经被识别为正确地接收,接收移动台就可终止主要广播信道的接收。然后移动台可重新预备其接收部件来接收次要广播信道上的帧。需要一个码组的所有n个帧来接收k+1个非删除的移动台将不能在那个码组期间接收次要广播信息(也就是,在小区区域内的移动台刚好符合最低服务质量标准)。正经历较好质量接收的移动台可能能够接收一个或多个次要广播信道的帧,这取决于在达到最小数目的,本实例中为k+1个非删除帧之前,多少个主要信道的帧被接收到(也就是,在小区的一个广播信号功率“太好”的区域中的移动台,即供给的功率大于正确解码广播数据所需的功率)。
至少在所述码组周期的一部分期间,主要广播信道310和次要广播信道320被同时发送。如上面提到的,这种技术可被应用到任意类型的系统中。在这个实施例中,码分复用(CDM)系统被配置。利用第一信道化码(诸如Walsh信道码),以一个确定能提供整个小区的足够覆盖区的功率水平发送主要广播信道。利用次要信道化码发送次要广播信道,而且如果需要的话,功率水平可以被设置在一个较低水平以仅仅覆盖所述小区的一部分。由于仅仅在主要广播信道不再需要监视时才能接收次要广播信道,因此移动台可以根据它在小区内的位置,以单个接收结构既接收主要信道又接收次要信道。这可能导致移动台设计的复杂性降低,并因此成本增加且功率有效(与需要两个信道的并行解码的设计相比)。
当配置一个CDM系统时,一个附加优点是只需在一部分周期内分派用于次要广播信道的信道化码。这就允许重新利用信道化码,在码元空间是限制因素而可用发送功率不是限制因素的情形中,这可能是一个优点(一个可选实例,其中通过使用单个信道编码,相应于多个主要广播信道的多个次要广播信道被复用到单个次要信道中,该可选实施例参考下面图6予以描述)
在图3的实例中,预定移动台根据其在小区内的位置,能够接收主要广播信道以及0-4帧的次要数据。只有位置最优的小区将能接收到所有四帧的次要数据。次好的小区将能接收到后面三个帧。再次好的将能接收到后面两个。在可接收到次要数据的最差区域中将只能接收最后一个次要帧。同样地,可将次要数据划分优先次序,这样可以把优先级最高的次要数据放到最后一个帧中,该帧将能被最大数目的移动台接收到。每个帧,移动得越早,可能就有优先权越低的数据,直到第一个帧,该帧具有最小的可能接收到第一个帧的小区区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配置任意数目的优先权编码方案来排序次要数据。
图4说明了一个用于发送包含主要和次要数据的广播信道的方法的实施例。在诸如上述基站104这样的基站中可执行此方法。所述过程起始于步骤410。利用一个外部码来编码主要数据。此实施例中,应用到主要数据的外部码生成系统帧和奇偶校验帧。注意的是,可使用不生成系统帧的可选码(也就是,不生成包含未编码数据的帧)。由于可利用预定数目正确接收到的帧(也就是,k个帧,或k+1个帧,等等)来构造被发送的数据,是否把一个帧定义成系统帧或是奇偶校验帧并不是必要的。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将很容易把在此所述的技术应用到非系统分组码中。下一步进行步骤420。
在步骤420,在一个主要广播信道上发送所述系统帧和奇偶校验帧。在这个实施例中,利用CDMA调制技术和发送技术来发送数据,同时把一个特定信道化码(诸如Walsh码)分配给主要广播信道。下一步进行步骤430。
在步骤430,次要广播数据被格式化并被发送到次要广播信道上,同时还有主要广播信道的奇偶校验帧(或其中一部分)。可利用任意编码技术对次要广播数据进行编码,包括根本一个编码技术也没有被采用。在此实施例中,利用不同于主要广播信道使用的信道化码来发送次要广播信道。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根据领域内已知的CDMA发送技术分配给每个信道一个信道化码,主要和次要广播信道可与其它不同用户的数据,也就是,与语音和数据信道同时被发送。然后该进程终止。注意到,对于主要和/或次要广播数据的每个码组,图4的方法可以被周期性地执行。
图5描述一个接收主要和次要广播数据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诸如上述移动台106这样的移动台。可以结合诸如前面图4描述的数据发送方法来使用。
所述过程起始于步骤510,其中在主要广播信道上接收到一个帧。尽管所述示例性系统是一个CDMA系统,仍可依照任意类型的通信系统或标准接收到所述帧。下一步是判断框520。
在判断框520中,如果所述帧被识别为已经被正确接收到,则下一步进行步骤530。如果所述帧接收有误,宣告一个删除,则该进程下一步进行到判断框570。在此实施例中,一个CRC用于检验接收帧中的差错。如果所述CRC失败,则宣告一个删除。如果CRC通过,那么所述帧被识别为正确接收。如上所述,可能仍会有一个帧中的差错被识别为正确接收。可以通过为解码要求附加帧(也就是,与仅仅要求k个帧用于删除式解码不同,要求k+1个帧执行差错纠正)来减轻一个假正面结果的影响。任意的识别接收帧中差错的可选方法可以在判断框520中被运用。
在判断框570,如果有另外的主要广播信道帧要接收,下一步返回到步骤510来接收下一个帧。如果没有另外的主要广播信道帧要接收,那么该过程终止。如以下进一步描述,当接收到的非删除帧的数目比要求的数量(也就是,如果运用删除单个差错检测,为k+1个帧)少时,则将采用这个分支。可能为广播信道数据的下一个码组重复该过程。
在步骤530,由于所述帧被识别为已经被正确接收,则帧计数变量加1。所述帧计数变量可被用于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最小数目的非删除帧。下一步进行判断框540。
在判断框540,如果已经接收到最小数目的非删除帧,则下一步进行判断框550。如果没有,则下一步进行判断框570,如上所述,以确定是否有另外的码组的主要广播信道帧仍要被接收。如果已经接收到最小数量的非删除帧,则下一步进行判断框550。
回想在主要广播信道的奇偶校验帧发送部分期间发送次要广播信道。如果已经接收到最小数目的非删除帧,则到达判断框550。在所述小区的较弱的覆盖区内,可能在到达这个阈值以前已经发送了整个码组。在那种情况下,所述次要广播信道也将在当前周期内已完成,如图3所示。在判断框550处,如果仍要接收另外的次要广播信道帧,则下一步进行步骤560。在步骤560处,接收下一个次要广播信道帧,然后返回判断框550来检验更多的次要帧。一旦在整个码组周期内次要帧是完整的,该过程就可以终止。
图6说明了用于多个主要和次要广播信道的示例性发送格式。在此实例中,四个主要广播信道610A-610D被同时发送。一个移动台可以与如图3-5所述的相同的方式,预定到其中一个广播信道。也可以提供相应每个主要广播信道的补充信息,如前所述,该信息将在具有较好信号质量的小区区域内可获得。然而,在这个实例中,对于每个主要广播信道的补充信息(或次要广播信道)被时间复用到单个次要信道620上。
与图3的格式相类似,主要广播信道和在次要信道上的那个信道的相应补充之间的相对计时,允许在所述移动台上接收主要和次要数据而无需接收硬件上的冗余码。如以前一样,尽管在此所述的原理可应用任意长度的分组码,也就是任意(n,k)码,但在这个实例中,为每个广播信道运用了一个(16,11)分组码。主要信道的每个补充在相应的主要广播信道码组的后四个帧期间被发送到次要信道上,以与四个奇偶校验帧的发送相一致。这与一个系统实施例相一致,其中,k+1个帧是用于在接收移动台中执行删除单个差错纠正的最小数目的帧。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将很容易使这些原理适应于任意数目的主要和次要信道,以及任意类型或长度的分组编码技术。
图6中,一旦所需数目的主要广播信道的帧被正确接收到,调频到四个广播信道中任意一个的移动台就可以重新预备其接收电路来接收次要信道上发送的相应补充信息。所述四个广播信道的每一个信道的码组发送周期偏移四个帧的时间,因此在来自广播信道的最后四个奇偶校验帧的发送期间,相应的补充信息在次要信道上被发送。这种格式允许预定到四个广播信道中任意一个的移动台共享次要信道,而且只需使用单个信道化编码。除了如刚刚描述的适用于次要信道的共享,上述有关图3-5的特征也适用于根据图6的格式配置的实施例。
图7描述了发送包括主要和次要数据的多个广播信道的方法的实施例。在多个主要广播信道上发送主要数据,且在一个或多个时间共享的次要信道上发送次要(或补充)信息。图6中所示的格式是一个适合利用这种方法的示例性格式。这种方法可在一个诸如上述基站104这样的基站中被执行。
所述过程起始于步骤710。利用一个外部码对多个广播信道的每个信道的主要数据进行编码。应用到主要数据的外部码生成广播信道的系统和奇偶校验帧。如图4所述的那种方法,可以使用不生成系统帧(也就是,不生成包含未编码数据的帧)的可选码。由于可以利用预定数目个正确接收到的帧(也就是,k个帧,或k+1个帧,等等)来构造被发送的数据,因而是否把一个帧定义成系统帧或奇偶校验帧并不必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很容易把这里所述的方法应用到非系统分组码。下一步进行步骤720。
在步骤720,在多个主要广播信道中的每个信道上发送系统帧和奇偶校验帧。在这个实施例中,利用CDMA调制和发送技术来发送数据,并为每个主要广播信道分配一个特定信道化码(诸如Walsh码)。每个主要广播信道发送的周期偏移一定量时间,以至少生成每个奇偶校验段的一部分,其与其它广播信道的奇偶校验段有偏移。这将允许相关次要信道的时间共享。图6中显示了一种说明这种时间偏移的示例性格式。下一步进行步骤730。
在步骤730中,与多个广播信道中的一个信道相关联的次要广播数据,和相应主要广播信道的奇偶校验帧(或其中的一部分)同时被格式化并在一个次要广播信道上被发送。该次要广播信道是时间复用的,具有共享该信道的多个广播信道的多个补充信道。可以有不止一个时间复用的补充信道。在次要信道上的广播信道的补充信息的发送,是与相关的主要奇偶校验帧同步的。如采用图4的方法,可以使用任意编码技术来编码次要广播数据,包括根本一个编码技术都没有采用。在这个实施例中,利用不同于主要广播信道使用的信道化码,来发送次要广播信道。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通过按照本领域内已知的CDMA发送技术为每个信道分配一个信道化码,主要和次要广播信道可以与不同的其它用户的数据,也就是与语音和数据信道同时被发送。然后该过程终止。要指出的是,对于主要和/或次要广播数据的每个码组,可以周期性地执行图7的方法。
诸如移动台106这样的移动台可接收和解码一个按照如图7所述的方法,或以图6中描述的示例性格式进行格式化的广播信道。尽管多个主要广播信道被发送以使可以通过利用一个复用的次要信道来接收关联的次要广播信道,但是移动台可使用一种和它在一个无复用次要信道的系统中会使用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来接收广播信道。这样,所述移动台只需要有用于接收其预定的主要和次要信道的参数。可以利用如上述关于图5的方法来接收那些信道。例如,从所述移动台的角度来看,如图6所示的任意一个主要广播信道及其次要广播信道的相关段,可以与如图3所示的主要和次要广播信道看作是一样的。
为了清楚起见,以上讨论的不同示例性实施例假定使用(n,k)分组码,其中一组系统帧被发送,随后发送该码组的相应一组奇偶校验帧。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这只是为了举例,并不会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如上面提到的,无论是否生成系统帧,一个码组可以由任意不同类型的帧组成。此外,可以通过使用任意可能的交织技术来交织所述帧。例如,为了减轻可能降低长度为n的码组质量的突发性差错的影响,可以交织多个被编码的码组。这种系统的一个实例公开在2001年10月12日提交的,并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的,题为“通信系统中用于减轻解码复杂度的方法和系统”的也待审的申请号为09/976,591的美国专利。在这个实例中,L组广播数据被编码到L个已编码的码组中。每L个已编码的码组的一个帧被按顺序发送,导致L*k个系统帧被发送,随后发送L*(n-k)个奇偶校验帧。该交织的影响是把每个码组的帧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扩展,这样就避免了比无交织情况下可能有的更长的突发差错的干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很容易根据在此公开的原理,把本文所述的方法,格式和实施例应用到这些和其它可能的交织方案中。
如上所述,以上所述的分组码仅仅用于举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领域已知的任意分组码可以被改写以使用。例如,另一类编码,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在本领域内是已知的且可以被有利地应用到本文公开的实施例中。LDPC码提供很好的性能,在一定情形下胜过特博(turbo)码。尽管LDPC解码器通常可能很复杂,但是当如上所述的那样使用删除时,该解码器就可以被高效地实现。LDPC码也是合适的编码的另一个实例,并且预期的未来分组码发展也将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应该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所有实施例中,可以互换方法步骤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本文公开的描述在一些情况下指的是与CDMA标准有关的信号,参数,和过程,但本发明的领域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很容易把本文的原理应用到其他不同通信系统中。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和其它修改将会很明显。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到可以利用多个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来表现信息和信号。例如,整个上述可能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域或粒子,或任意以上的组合来表现。
技术人员会更进一步理解到,不同的说明性的结合这里公开的实施例所描述的框图、模块、电路以及算法步骤可以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二者组合来实现。为了清楚说明这种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以上通常以各自功能的术语描述了不同的说明性部件,功能块,模块,电路和步骤。这种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对整个系统的特定应用和设计制约。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为每一种特定应用以不同的方式实现所述功能,但这种实现方法的确定不应该被解释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偏离。
可以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的逻辑设备、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电路、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用来执行这里所述功能的组合来实现或执行结合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的不同的描述性的逻辑框、模块以及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可选的,该处理器可以是任意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作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与DSP核心相连的微处理器,或任意其它这种配置来被实现。
结合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包含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操作的软件模块中,或以上二者的结合中。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硬盘,CD-ROM,或任意其它本领域内已知的存储介质中。一个示例性存储介质被连接到处理器上,这样使处理器可以从存储介质读取信息,或把信息写到存储介质上。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可以被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体可以驻留在一个ASIC中。ASIC可以驻留在一个用户终端中。可选的,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元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公开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制造和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不同的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是显而易见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这里所限定的一般原则可以用到其他的实施例。因此,本发明并不是限于这里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被授予与这里所公开的原则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36)
1.一种设备包括:
分组编码器,用于接收第一数据流的一个码组并对其进行编码以生成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其中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部分包括系统帧,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包括奇偶校验帧;和
发送器,用于在一个码组周期的第一部分期间发送所述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部分,并在所述码组周期的随后部分期间同时发送第二数据流的一部分和所述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二数据流包括与第一数据流一起使用的补充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对所述分组编码数据的帧进行编码的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分组编码器是里德-所罗门编码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分组编码器是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流以优先权的递增顺序被发送。
6.一种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分组编码器,用于从多个第一数据流中接收码组,且对所述码组进行编码以生成对应所述多个第一数据流的分组编码数据的多个第一和第二部分,其中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部分包括系统帧,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包括奇偶校验帧;和
一个发送器,用于:
发送包含所述分组编码数据的多个第一和第二部分的多个信道,所述分组编码数据的多个第二部分的发送相互间有偏移;和
发送一个复用信道,所述复用信道包含与多个第一数据流相关的多个第二数据流的部分的序列,每个第二数据流发送的计时与相应的第一数据流的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校准,其中第二数据流包括与相关的第一数据流一起使用的补充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对所述分组编码数据的帧进行编码的CRC编码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一个或多个分组编码器是里德-所罗门编码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一个或多个分组编码器是LDPC编码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数据流的一个或多个以优先权的递增顺序被发送。
11.一种设备,可操作一个包含了第一信道上的数据码组的信号,该设备包括:
一个接收器;和
一个处理器,用于:
引导所述接收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信道的数据,直至无识别差错地接收到来自一个码组的预定数量的数据,其中来自所述第一信道的数据对应于第一数据流的一个码组的作为第一部分的系统帧和作为第二部分的奇偶校验帧;和
引导所述接收器在如果还有来自第二信道的数据的情况下,在所述码组的剩余发送期间接收来自第二信道的数据,其中来自所述第二信道的数据对应于第二数据流的一部分,其是与第一数据流的码组的第二部分同时发送,并且在发送第一部分数据之后被发送,在接收第一部分数据之后被接收,其中第二数据流包括与第一数据流一起使用的补充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分组解码器,用于对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第一信道的数据进行解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分组解码器是里德-所罗门解码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分组解码器是LDPC解码器。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CRC解码器,用于识别所述接收到的数据码组的帧中的差错。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可操作一个包括多个主要信道和一个次要信道的信号,所述次要信道被相应的多个次要数据流时间复用,其中:
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选择所述多个主要信道中的一个作为预定的信道;和
所述接收器被引导接收所述预定的信道作为第一信道,接收所述时间复用的次要信道作为第二信道。
17.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分组编码器,用于接收第一数据流的一个码组并对其进行编码以生成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其中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部分包括系统帧,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包括奇偶校验帧;和
发送器,用于在一个码组周期的第一部分期间发送所述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部分,在所述码组周期的随后部分期间同时发送第二数据流的一部分和所述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二数据流包括与第一数据流一起使用的补充数据。
18.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一个或多个分组编码器,用于从多个第一数据流中接收码组并对所述码组进行编码以生成对应所述多个第一数据流的分组编码数据的多个第一和第二部分,其中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部分包括系统帧,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包括奇偶校验帧;和
一个发送器,用于:
发送包括分组编码数据的多个第一和第二部分的多个信道,所述分组编码数据的多个第二部分的发送相互之间有偏移;和
发送一个复用信道,所述复用信道包括与多个第一数据流相关的多个第二数据流的一序列部分,每个第二数据流发送的计时与对应的第一数据流的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校准,其中第二数据流包括与相关的第一数据流一起使用的补充数据。
19.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可操作一个包含第一信道上的数据码组的信号,该装置包括:
一个接收器;和
一个处理器,用于:
引导所述接收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信道的数据,直至无识别差错地接收到来自一个码组的预定数量的数据,其中来自所述第一信道的数据对应于第一数据流的一个码组的作为第一部分的系统帧和作为第二部分的奇偶校验帧;和
引导所述接收器在如果还有来自第二信道的数据的情况下,在所述码组的发送周期的剩余部分接收来自第二信道的数据,其中来自所述第二信道的数据对应于第二数据流的一部分,其是与第一数据流的码组的第二部分同时发送,并且在发送第一部分数据之后被发送,在接收第一部分数据之后被接收,其中第二数据流包括与第一数据流一起使用的补充数据。
20.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含无线通信装置,该系统包括:
分组编码器,用于接收第一数据流的一个码组并对其进行编码以生成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其中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部分包括系统帧,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包括奇偶校验帧;和
发送器,用于在一个码组周期的第一部分期间发送所述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部分,并在所述码组周期的随后部分期间同时发送第二数据流的一部分和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二数据流包括与第一数据流一起使用的补充数据。
2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无线通信装置,该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分组编码器,用于从多个第一数据流接收码组并对所述码组进行编码以生成相应于所述多个第一数据流的分组编码数据的多个第一和第二部分,其中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部分包括系统帧,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包括奇偶校验帧;和
一个发送器,用于:
发送多个信道,所述信道包括分组编码数据的多个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分组编码数据的多个第二部分的发送相互之间有偏移;和
发送一个复用信道,所述复用信道包括与多个所述第一数据流相关的多个第二数据流的一序列部分,每个第二数据流发送的计时与相应第一数据流的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校准,其中第二数据流包括与相关的第一数据流一起使用的补充数据。
22.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无线通信装置,可操作一个包含第一信道上的数据码组的信号,该系统包括:
一个接收器;和
一个处理器,用于:
引导所述接收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信道的数据,直至无识别差错地接收到来自一个码组的预定数量的数据,其中来自所述第一信道的数据对应于第一数据流的一个码组的作为第一部分的系统帧和作为第二部分的奇偶校验帧;和
引导所述接收器在如果还有来自第二信道的数据的情况下,在所述码组的发送周期的剩余期间接收来自第二信道的数据,其中来自所述第二信道的数据对应于第二数据流的一部分,其是与第一数据流的码组的第二部分同时发送,并且在发送第一部分数据之后被发送,在接收第一部分数据之后被接收,其中第二数据流包括与第一数据流一起使用的补充数据。
23.一种发送包括主要和次要数据流的广播信号的方法,包括:
对所述主要数据流的一个码组进行分组编码以生成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其中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部分包括系统帧,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包括奇偶校验帧;
在一个码组周期的第一部分期间,在第一信道上发送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部分;
在所述码组周期的第二部分期间,在所述第一信道上发送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和
在所述码组周期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同时,在第二信道上发送所述次要数据流的一部分,其中次要数据流包括与主要数据流一起使用的补充数据。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发送前对所述分组编码数据的帧进行CRC编码。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以优先权的递增顺序发送所述次要数据流的各部分。
26.一种发送多个广播信号的方法,每个广播信号包括主要和次要数据流,该方法包括:
对所述多个主要数据流的码组进行分组编码以生成分组编码数据的多个第一和第二部分,其中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部分包括系统帧,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包括奇偶校验帧;
分别在一个码组周期的多个第一和第二部分期间在多个第一信道上发送所述分组编码数据的多个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多个码组周期彼此之间有偏移;和
在第二信道上时间复用地发送所述多个次要数据流,使得在发送相关的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的同时,发送每个次要数据流,其中次要数据流包括与相关的主要数据流一起使用的补充数据。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发送前的对所述分组编码数据的帧进行CRC编码。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以优先权的递增顺序发送所述次要数据流的各部分。
29.一种接收分组编码广播信号的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信道上的数据,直至无差错指示地接收到来自一个码组的预定数量的数据,其中来自所述第一信道的数据对应于第一数据流的一个码组的作为第一部分的系统帧和作为第二部分的奇偶校验帧;和
如果还有来自第二信道的数据,在所述码组周期的剩余部分期间,接收第二信道上的数据,其中来自所述第二信道的数据对应于第二数据流的一部分,其是与第一数据流的码组的第二部分同时发送,并且在发送第一部分数据之后被发送,在接收第一部分数据之后被接收,其中第二数据流包括与第一数据流一起使用的补充数据。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CRC解码以指示差错。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对所述数据分组解码以重构所述广播信号。
32.一种设备,可操作一个包含主要和次要数据流的广播信号,该设备包括:
一种装置,用于对所述主要数据流的一个码组进行分组编码以生成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其中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部分包括系统帧,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包括奇偶校验帧;
一种装置,用于在一个码组周期的第一部分期间,在第一信道上发送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部分;
一种装置,用于在所述码组周期的第二部分期间,在所述第一信道上发送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
一种装置,用于在所述码组周期的第二部分的同时在第二信道上发送所述次要数据流的一部分,其中次要数据流包括与主要数据流一起使用的补充数据。
33.一种设备,可操作多个广播信号,每一个广播信号包括主要和次要数据流,该设备包括:
一种装置,用于对所述多个主要数据流的码组进行分组编码以生成分组编码数据的多个第一和第二部分,其中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部分包括系统帧,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包括奇偶校验帧;
一种装置,用于在码组周期的多个第一和第二部分期间分别在多个第一信道上发送分组编码数据的所述多个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多个码组周期彼此之间有偏移;和
一种装置,用于在第二信道上时间复用地发送所述多个次要数据流,使得在发送相关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的同时发送每个次要数据流,其中次要数据流包括与相关的主要数据流一起使用的补充数据。
34.一种设备,可操作分组编码广播信号,该设备包括:
一种装置,用于接收第一信道上的数据,直至无差错指示地接收到来自一个码组的预定数量的数据,其中来自所述第一信道的数据对应于第一数据流的一个码组的作为第一部分的系统帧和作为第二部分的奇偶校验帧;和
一种装置,用于在如果还有来自第二信道的数据的情况下,在所述码组周期的剩余部分期间,接收第二信道上的数据,其中来自所述第二信道的数据对应于第二数据流的一部分,其是与第一数据流的码组的第二部分同时发送,并且在发送第一部分数据之后被发送,在接收第一部分数据之后被接收,其中第二数据流包括与第一数据流一起使用的补充数据。
35.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可操作包含主要和次要数据流的广播信号,该系统包括:
一种装置,用于对所述主要数据流的一个码组进行编码以生成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其中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部分包括系统帧,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包括奇偶校验帧;
一种装置,用于在一个码组周期的第一部分期间,在第一信道上发送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一部分;
一种装置,用于在所述码组周期的所述第二部分期间,在所述第一信道上发送分组编码数据的第二部分;
一种装置,用于在所述码组周期的第二部分的同时在第二信道上发送所述次要数据流的一部分,其中次要数据流包括与主要数据流一起使用的补充数据。
36.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可操作分组编码广播信号,该系统包括:
一种装置,用于接收第一信道上的数据,直至无差错指示地接收到来自一个码组的预定数量的数据,其中来自所述第一信道的数据对应于第一数据流的一个码组的作为第一部分的系统帧和作为第二部分的奇偶校验帧;和
一种装置,用于在如果还有来自第二信道的数据的情况下,在所述码组周期的剩余部分期间,接收第二信道上的数据,其中来自所述第二信道的数据对应于第二数据流的一部分,其是与第一数据流的码组的第二部分同时发送,并且在发送第一部分数据之后被发送,在接收第一部分数据之后被接收,其中第二数据流包括与第一数据流一起使用的补充数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0/306,240 US7260764B2 (en) | 2002-11-26 | 2002-11-26 | Multi-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with block cod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306,240 | 2002-11-26 | ||
PCT/US2003/037588 WO2004049617A2 (en) | 2002-11-26 | 2003-11-20 | Multi-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with block cod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32645A CN1732645A (zh) | 2006-02-08 |
CN1732645B true CN1732645B (zh) | 2013-03-20 |
Family
ID=32325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3801077759A Expired - Lifetime CN1732645B (zh) | 2002-11-26 | 2003-11-20 | 通信系统中利用分组编码的多信道发送和接收 |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260764B2 (zh) |
EP (3) | EP1566005B1 (zh) |
JP (1) | JP4624798B2 (zh) |
KR (1) | KR101051725B1 (zh) |
CN (1) | CN1732645B (zh) |
AT (1) | ATE442712T1 (zh) |
AU (1) | AU2003295896C1 (zh) |
BR (1) | BR0316644A (zh) |
CA (1) | CA2507235C (zh) |
DE (1) | DE60329215D1 (zh) |
ES (1) | ES2330430T3 (zh) |
MX (1) | MXPA05005589A (zh) |
RU (1) | RU2364034C2 (zh) |
TW (2) | TWI472183B (zh) |
UA (1) | UA92306C2 (zh) |
WO (1) | WO2004049617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321073B2 (ja) * | 2002-03-22 | 2009-08-2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メディア受信装置 |
US20050163064A1 (en) * | 2004-01-27 | 2005-07-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nchroniz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roadcasting a service stream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751429B2 (en) * | 2004-02-13 | 2010-07-06 | Broadcom Corporation | Signaling format for WLANS |
US8009752B2 (en) | 2004-10-01 | 2011-08-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carrier incremental redundancy for packet-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7451361B2 (en) * | 2005-01-27 | 2008-11-11 |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in a content distribution system |
JP4490314B2 (ja) * | 2005-03-07 | 2010-06-23 | Kddi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 |
US8280368B2 (en) * | 2005-04-07 | 2012-10-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cquiring signals of a wireless broadcast network |
US7948907B2 (en) * | 2005-04-07 | 2011-05-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lective network switching in a wireless broadcast network |
US7958424B2 (en) * | 2005-06-22 | 2011-06-07 | Trident Microsystems (Far East) Ltd. | Multi-channel LDPC decoder architecture |
JP4065283B2 (ja) | 2005-07-06 | 2008-03-19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送信方法 |
US20070047489A1 (en) * | 2005-08-26 | 2007-03-01 | Bachl Rainer W | Handoff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orporating voice over IP using shared supplemental spreading codes |
US8005059B2 (en) * | 2005-08-26 | 2011-08-23 | Alcatel Lucent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orporating voice over IP using shared supplemental spreading codes |
JP4898688B2 (ja) * | 2005-09-16 | 2012-03-21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データ送信方法およびデータ等化方法 |
KR100740209B1 (ko) * | 2005-10-21 | 2007-07-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지털 방송 수신 시스템 및 그 신호 처리 방법 |
US20070133691A1 (en) * | 2005-11-29 | 2007-06-14 | Docomo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Us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yered rateless coding |
US20080241910A1 (en) * | 2007-03-27 | 2008-10-02 |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 Devices for pathogen detection |
US8000981B2 (en) | 2005-11-30 | 2011-08-16 |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 Methods and systems related to receiving nutraceutical associated information |
US7927787B2 (en) | 2006-06-28 | 2011-04-19 |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nalysis of nutraceutical associated components |
US20080241909A1 (en) * | 2007-03-27 | 2008-10-02 |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 Microfluidic chips for pathogen detection |
US8340944B2 (en) | 2005-11-30 | 2012-12-25 |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 Computational and/or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nutraceutical agent selection and dosing |
US7827042B2 (en) | 2005-11-30 | 2010-11-02 |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related to transmission of nutraceutical associated information |
US7974856B2 (en) | 2005-11-30 | 2011-07-05 |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 Computational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nutraceuticals |
US10296720B2 (en) | 2005-11-30 | 2019-05-21 | Gearbox Llc | Computational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nutraceuticals |
US8297028B2 (en) | 2006-06-14 | 2012-10-30 |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 Individualized pharmaceutical selection and packaging |
US20080210748A1 (en) | 2005-11-30 | 2008-09-04 |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eiving pathogen related information and responding |
EP1804541B1 (en) * | 2005-12-27 | 2012-11-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system,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ng incremental broadcast information |
US20070153713A1 (en) * | 2005-12-29 | 2007-07-05 | Akseli Anttila | Transmission of media content stream |
EP1806863B1 (de) * | 2006-01-10 | 2008-08-20 | Alcatel Lucent | Interkanal-Zeit-Codierungsverfahren für mehrkanalige Übertragungssysteme |
EP1811674A1 (en) * | 2006-01-23 | 2007-07-25 | Motorola,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jointly decoding messages based on apriori knowledge of modified codeword transmission |
US7965771B2 (en) | 2006-02-27 | 2011-06-2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mediate display of multicast IPTV over a bandwidth constrained network |
US8218654B2 (en) * | 2006-03-08 | 2012-07-10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for reducing channel change startup delays for multicast digital video streams |
TWI387258B (zh) * | 2006-04-28 | 2013-02-21 | Qualcomm Inc | 用於e-utra之廣播頻道 |
US7869823B2 (en) * | 2006-05-01 | 2011-01-11 | The Chamberlain Group, Inc. | Wirefree intercom having error free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process |
US20070254687A1 (en) * | 2006-05-01 | 2007-11-01 | Shary Nassimi | Wirefree Intercom Having Secure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Process |
US20070254680A1 (en) * | 2006-05-01 | 2007-11-01 | Shary Nassimi | Wirefree intercom having low power system and process |
WO2008007714A1 (fr) * | 2006-07-14 | 2008-01-1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Codeur, décodeur, émetteur, récepteur,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dispositif de création de paquet, et dispositif de restauration de paquet |
US7958426B2 (en) * | 2006-08-25 | 2011-06-07 | Innovation Specialists, Llc | Distributed block coding (DBC) |
US8031701B2 (en) * | 2006-09-11 | 2011-10-04 | Cisco Technology, Inc. | Retransmission-based stream repair and stream join |
GB2447878A (en) * | 2006-10-04 | 2008-10-01 | Nec Corp | Signall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
US8642093B2 (en) | 2007-10-30 | 2014-02-04 |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e of photolyzable nitric oxide donors |
US20090112197A1 (en) | 2007-10-30 | 2009-04-30 | Searete Llc | Devices configured to facilitate release of nitric oxide |
US7862598B2 (en) * | 2007-10-30 | 2011-01-04 |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 Devices and systems that deliver nitric oxide |
US8221690B2 (en) * | 2007-10-30 | 2012-07-17 |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 Systems and devices that utilize photolyzable nitric oxide donors |
US20090110933A1 (en) * | 2007-10-30 | 2009-04-30 |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 Systems and devices related to nitric oxide releasing materials |
US20080181821A1 (en) * | 2007-01-29 | 2008-07-31 |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 Microfluidic chips for allergen detection |
US10001496B2 (en) | 2007-01-29 | 2018-06-19 | Gearbox, Llc | Systems for allergen detection |
US8617903B2 (en) * | 2007-01-29 | 2013-12-31 |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 Methods for allergen detection |
US20080180259A1 (en) * | 2007-01-29 | 2008-07-31 |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 Devices for allergen detection |
US20090050569A1 (en) * | 2007-01-29 | 2009-02-26 |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 Fluidic methods |
US20080181816A1 (en) * | 2007-01-29 | 2008-07-31 |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 Systems for allergen detection |
US20080245740A1 (en) * | 2007-01-29 | 2008-10-09 |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 Fluidic methods |
US7937531B2 (en) * | 2007-02-01 | 2011-05-0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Regularly occurring write back scheme for cache soft error reduction |
US8769591B2 (en) * | 2007-02-12 | 2014-07-0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Fast channel change on a bandwidth constrained network |
JP5507813B2 (ja) * | 2007-02-16 | 2014-05-28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
US7940644B2 (en) | 2007-03-14 | 2011-05-10 | Cisco Technology, Inc. | Unified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media stream redundancy |
US20090215157A1 (en) * | 2007-03-27 | 2009-08-27 | Searete Llc | Methods for pathogen detection |
US20080253369A1 (en) | 2007-04-16 | 2008-10-1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onitoring and correcting upstream packet loss |
US8189581B2 (en) * | 2007-06-20 | 2012-05-29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Method, signal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the transmission and receipt of broadcast channel information |
US8980332B2 (en) | 2007-10-30 | 2015-03-17 |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e of photolyzable nitric oxide donors |
US8349262B2 (en) * | 2007-10-30 | 2013-01-08 |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 Nitric oxide permeable housings |
US10080823B2 (en) | 2007-10-30 | 2018-09-25 | Gearbox Llc | Substrates for nitric oxide releasing devices |
US20090112193A1 (en) * | 2007-10-30 | 2009-04-30 |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 Systems and devices that utilize photolyzable nitric oxide donors |
US7897399B2 (en) | 2007-10-30 | 2011-03-01 |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 Nitric oxide sensors and systems |
US8877508B2 (en) | 2007-10-30 | 2014-11-04 |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 Devices and systems that deliver nitric oxide |
US8327245B2 (en) * | 2007-11-21 | 2012-12-04 | Micron Technology, Inc. | Memory controller supporting rate-compatible punctured codes |
US8250441B2 (en) * | 2007-12-11 | 2012-08-21 | Wi-Lan Inc. | Outer coding framework for application packet error rate minimization |
US7899051B2 (en) * | 2007-12-31 | 2011-03-01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Broadcast channel sign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decoding broadcast channel information |
US8787153B2 (en) * | 2008-02-10 | 2014-07-2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ased data recovery with path diversity |
US20090262838A1 (en) * | 2008-04-21 | 2009-10-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transmission data blocks for enhanced switching performance |
KR101039622B1 (ko) * | 2008-05-13 | 2011-06-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듀얼 스탠바이 모드 휴대 단말기의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KR101549572B1 (ko) | 2008-11-25 | 2015-09-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멀티 셀 hsdpa를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품질 인식자 전송용 물리제어채널의 전송전력을 조절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EP2200220A1 (en) * | 2008-12-22 | 2010-06-23 | Thomson Licensing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e multicast streaming |
JP4784653B2 (ja) * | 2009-01-23 | 2011-10-0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音声データ送信装置、音声データ送信方法、音声データ受信装置および音声データ受信方法 |
US8627184B2 (en) * | 2009-03-31 | 2014-01-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tecting a multi-part broadcast control message |
US9168946B2 (en) * | 2010-03-19 | 2015-10-27 | Javad Gnss, Inc. | Method for generating offset paths for ground vehicles |
WO2012078143A1 (en) * | 2010-12-07 | 2012-06-14 | Intertech, Corp. | Efficient authorization system for multi-channel broadcast program options |
KR20130028397A (ko) | 2011-09-09 | 2013-03-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및 시스템 정보 획득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US8979885B2 (en) | 2012-02-24 | 2015-03-17 | Elwha Llc |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to control stomach volume |
US9589106B2 (en) | 2012-05-04 | 2017-03-07 | Elwha Llc |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data collection |
US10419890B2 (en) | 2012-06-15 | 2019-09-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lient access to mobile location services |
US9578115B2 (en) | 2012-06-15 | 2017-02-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door location server provision and discovery |
US11265673B2 (en) | 2012-06-15 | 2022-03-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lient access to mobile location services |
US9660747B2 (en) * | 2013-08-29 | 2017-05-23 | Htc Corporation | Media signal broadcasting method, media signal broadcasting system, host device and peripheral device |
US10289806B2 (en) | 2013-11-14 | 2019-05-14 | Elwha Llc |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medical product or service delivery |
US9864842B2 (en) | 2013-11-14 | 2018-01-09 | Elwha Llc |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medical product or service delivery |
CN106464601B (zh) * | 2014-03-28 | 2020-05-19 | 维格尔传播公司 | 信道捆绑 |
DE102014213071A1 (de) * | 2014-07-04 | 2016-01-07 | Robert Bosch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arbeitung von Daten |
US9509445B2 (en) * | 2015-01-27 | 2016-11-29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Sensor interface that provides a long package CRC to improve functional safety |
US10025796B2 (en) * | 2015-04-29 | 2018-07-17 | Box, Inc. | Operation mapping in a virtual file system for cloud-based shared content |
KR102534044B1 (ko) * | 2016-08-12 | 2023-05-19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디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
CN107783934B (zh) * | 2016-08-30 | 2021-05-28 |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 一种机载多通道arinc429总线实时采集与数据过滤方法 |
JP6885028B2 (ja) * | 2016-11-18 | 2021-06-09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JP6885029B2 (ja) * | 2016-11-18 | 2021-06-09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JP6885027B2 (ja) * | 2016-11-18 | 2021-06-09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JP6885030B2 (ja) * | 2016-11-18 | 2021-06-09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JP6885026B2 (ja) * | 2016-11-18 | 2021-06-09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JP6885025B2 (ja) * | 2016-11-18 | 2021-06-09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JP6972664B2 (ja) * | 2017-05-31 | 2021-11-24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
US11470131B2 (en) | 2017-07-07 | 2022-10-11 | Box, Inc. | User device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from a network-accessible collaboration system |
JP6930377B2 (ja) * | 2017-10-31 | 2021-09-01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JP6930373B2 (ja) * | 2017-10-31 | 2021-09-01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JP6930372B2 (ja) * | 2017-10-31 | 2021-09-01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JP7338751B2 (ja) * | 2017-10-31 | 2023-09-05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
JP6930376B2 (ja) | 2017-10-31 | 2021-09-01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JP7338752B2 (ja) * | 2017-10-31 | 2023-09-05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
JP6930375B2 (ja) * | 2017-10-31 | 2021-09-01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JP6930374B2 (ja) | 2017-10-31 | 2021-09-01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JP7119431B2 (ja) | 2018-01-18 | 2022-08-17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32153A2 (en) * | 1999-02-26 | 2000-08-30 | Orckit Communications Ltd. | Encoding of data for transmission over channels with impulsive noise |
US6370666B1 (en) * | 1998-12-02 | 2002-04-09 | Agere Systems Guardian Corp. | Tuning scheme for error-corrected broadcast program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19901A (en) | 1908-06-17 | 1912-03-12 | Philip C Peck |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e arc-light. |
US3870828A (en) * | 1973-09-06 | 1975-03-11 | Paradyne Corp | Superimposed binary signal |
JPS6350220A (ja) * | 1986-08-20 | 1988-03-03 | Fujitsu Ltd | 誤り訂正方式 |
JP2591128B2 (ja) * | 1988-12-20 | 1997-03-1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通信回線切替方式 |
US5550809A (en) | 1992-04-10 | 1996-08-27 | Ericsson Ge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 Multiple access coding using bent sequences for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
US5479650A (en) * | 1992-12-24 | 1995-12-26 | At&T Cor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communications from a secondary channel to a primary channel |
JP3531881B2 (ja) * | 1994-02-17 | 2004-05-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
US5701302A (en) * | 1995-10-25 | 1997-12-23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ly companding data packets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0213876B1 (ko) | 1996-10-04 | 1999-08-02 | 윤종용 | 비터비 복호기를 이용한 비트 오율 측정 장치 |
US6038219A (en) * | 1996-12-31 | 2000-03-14 | Paradyne Corporation | User-configurable frame relay network |
US5946357A (en) * | 1997-01-17 | 1999-08-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multi-stage, encoded and interleaved digital communication signal |
US6480521B1 (en) * | 1997-03-26 | 2002-11-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igh speed data in 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system |
KR100265234B1 (ko) * | 1997-07-29 | 2000-09-15 | 윤종용 | Hd-dvcr을 위한 3중 에러정정 방법 및 그장치 |
US6700881B1 (en) | 1998-03-02 | 2004-03-0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Rate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388988B1 (en) * | 1998-08-04 | 2002-05-14 | Electronic Data System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line protection switching of embedded channels |
US6343064B1 (en) * | 1998-08-04 | 2002-01-29 | Electronic Data System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 management of equipment having duplicate network addresses |
US6483811B1 (en) * | 1998-08-04 | 2002-11-19 | Electronic Data System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ulating a distributed network |
EP1123602B1 (en) | 1998-10-23 | 2011-09-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mbined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scheme |
DE19857677B4 (de) * | 1998-12-14 | 2008-04-24 | Siemens Ag |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Kodierung von Symbolen für eine Übertragung über eine Funkschnittstelle eines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s |
DE60033209T2 (de) * | 1999-02-16 | 2007-11-15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Abstimmungsanordnung für Kodedivisionsmultiplexrundfunksystem |
US6728920B1 (en) * | 1999-05-24 | 2004-04-27 | Adaptive Broadband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correcting errors in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
TW472464B (en) | 1999-11-11 | 2002-01-11 | Lg Ind System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ing infor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ding coded information,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recording medium, the recording medium and modulated signal |
CA2303630A1 (en) * | 2000-03-31 | 2001-09-30 | Catena Technologies Canada, Inc. |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
US6560292B1 (en) * | 2000-04-07 | 2003-05-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for cod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6748566B1 (en) * | 2000-07-21 | 2004-06-08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Ensuring proper acceptance of data at a receiver in wireless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US7023899B2 (en) * | 2001-05-10 | 2006-04-04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reliable signal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787389B2 (en) | 2001-08-20 | 2010-08-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tilization of an outer decoder in a broadcast service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649829B2 (en) | 2001-10-12 | 2010-01-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tion of decoding complexit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986092B2 (en) | 2001-12-04 | 2006-01-10 | Qualcomm Inc. | Erasure-and-single-error correction decoder for linear block codes |
US8017129B2 (en) * | 2006-06-15 | 2011-09-13 | SciClone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 Ltd | Use of thymosin alpha 1 for preparing a medica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stage IV malignant melanoma |
-
2002
- 2002-11-26 US US10/306,240 patent/US726076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
- 2003-11-20 CN CN2003801077759A patent/CN173264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11-20 JP JP2004555699A patent/JP462479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11-20 DE DE60329215T patent/DE60329215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11-20 MX MXPA05005589A patent/MXPA05005589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3-11-20 EP EP03787110A patent/EP156600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11-20 WO PCT/US2003/037588 patent/WO2004049617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3-11-20 BR BR0316644-9A patent/BR0316644A/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3-11-20 EP EP10011029A patent/EP2271014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3-11-20 ES ES03787110T patent/ES2330430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11-20 CA CA2507235A patent/CA2507235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11-20 UA UAA200506269A patent/UA92306C2/ru unknown
- 2003-11-20 AU AU2003295896A patent/AU2003295896C1/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3-11-20 KR KR1020057009258A patent/KR10105172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3-11-20 EP EP09009300A patent/EP2112779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3-11-20 AT AT03787110T patent/ATE442712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11-20 RU RU2005120004/09A patent/RU2364034C2/ru active
- 2003-11-25 TW TW99107853A patent/TWI47218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11-25 TW TW092133058A patent/TWI35374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
- 2007-07-18 US US11/779,813 patent/US821988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70666B1 (en) * | 1998-12-02 | 2002-04-09 | Agere Systems Guardian Corp. | Tuning scheme for error-corrected broadcast programs |
EP1032153A2 (en) * | 1999-02-26 | 2000-08-30 | Orckit Communications Ltd. | Encoding of data for transmission over channels with impulsive noise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Anand G. Dabak 等.A comparison of the open loop transmit diversity schemes forthird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IEEE.2000,437-442. |
Anand G. Dabak 等.A comparison of the open loop transmit diversity schemes forthird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IEEE.2000,437-442. * |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32645B (zh) | 通信系统中利用分组编码的多信道发送和接收 | |
JP5248561B2 (ja) | 通信システム上の外部デコーダでコード結合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
JP6039122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マルチメディア同報通信(broadcast)およびマルチキャスト・サービス(mbms) | |
JP4274942B2 (ja) |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復号複雑さを低減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KR100896991B1 (ko) | 무선 시스템에서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의 링크 성능 향상을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78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878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