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5328A - 在移动电话通话中播放预设留言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移动电话通话中播放预设留言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05328A CN1705328A CN 200410024744 CN200410024744A CN1705328A CN 1705328 A CN1705328 A CN 1705328A CN 200410024744 CN200410024744 CN 200410024744 CN 200410024744 A CN200410024744 A CN 200410024744A CN 1705328 A CN1705328 A CN 17053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mobile telephone
- playing
- telephone system
- mobile ph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移动电话通话中播放预设留言的方法,该方法是在一移动电话系统中,分别设置有一能够录制或是预置语音录音的程序,以及一可在通话过程中选择录音,并播放至对方电话的软件,当这些程序软件在受到使用者预先录制好的语音讯息后,即可依照使用者预先录制好的语音讯息进行处理,并储存于该移动电话系统中,当该移动电话系统接收一来电者呼叫或发出一电话至对方的通话的过程中,符合预先设定的该播放语音录音时,即选择播放该移动电话系统中预先录制好的语音讯息留言,并透过网络播放至该来电呼叫者或对方,达到与来电呼叫者或对方交流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在通话中播放预设留言的方法,尤指一种可以令使用者在不方便接听一移动电话来电时的智能处理方法,该方法是令使用者可以在不方便时透过一预先设置在该移动电话中的一录音,进行与对方通话交流的目的。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或称手机)的组成可分软件及硬件结构两部份,硬件的部分又分为基频模组、中频模组、射频模组及其他元件。射频模组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A)、传送接收器、合成器等三大项所组成,中频模组以AD、DA讯号转换器为主要架构,基频模组则包括数字讯号处理器(DSP)、微控制器(MCU)、以及存储器等三大项。其他元件则包括机壳、液晶显示器(LCD)、印刷电路板(PCB)、天线(antenna)、小型键盘(Keypad)、扬声器(Speaker)、麦克风(Microphone)、识别卡(SIM)、电池等多项。
同时,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进步,移动电话以其体积小、功能全、价格日益低廉,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并且已成为目前最常见的通信工具之一;而使用者可透过该移动电话与朋友或商业伙伴,进行第一时间传达彼此讯息的作用,因此,该移动电话提供了比传统有线电话更具简便及更快速...等多种优点。
再者,在现今步调快速且分秒必争的都会型生活环境中,移动电话除了可用以作为快捷便利的通讯工具外,其内亦附加有许多软件,例如:游戏软件、电话簿、语音信箱呼叫、闹铃...等,以提供使用者额外的服务,有效提升其使用功能,满足使用者对一机多用途的需求。
虽然移动电话的发明令使用者之间的生活与沟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性,但同时亦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给使用者带来了一些麻烦,使用者总是会在一些不适当的时候听到移动电话铃声响起,或是其他人打电话时所发出的窃窃私语,例如:在开会的时候,或是在电影院内看电影的时候,或是在听音乐会时候等...。
于是,为了不打扰其他人,使用者在此时此刻往往处于接听该通来电电话也不是,不接听该通来电电话也不是的两难处境,最后乃不得不关闭身上的移动电话,而关机后又担心漏掉重要的电话,当然使用者可将其移动电话设定为一静音模式,或是一答录机模式,或是一震动模式,待会议或是电影或是音乐会结束后再回复,虽然不会漏掉电话,可也只能够听对方讲话,自己不好开口讲出声音。
再者,当使用者将身上所携带的移动电话关机后,使用者一但关上该移动电话的电源后,往往在会议或看完电影后,因忘记重新开启该移动电话的电源,进而令该移动电话一直处于未开机的状态,等到使用者发现其移动电话未开机时,可能已经错失重要的商机,或者已经造成人际关系上的困扰。
因此,上述的困扰就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故,为能有效地避免使用者在上述场合一再地被干扰的情事发生,以及当移动电话在短暂关机后,使用者未能适时开机后所造成的各项缺点;故,各厂商若能设计出一种崭新的移动电话产品,可有效解决上述移动电话在使用上的部份不尽理想之处,以及提供更便捷、实用的功能,使人、我之间沟通更为无障碍,并且达到互助性、机能性的效果,应是消费大众所乐见者,同时,亦可提升该移动电话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能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先前技术中的深入介绍,我们不难得知目前使用者在一个不方便接听电话的时段或场合,当身上的移动电话却突然来电时,将造成使用者处于接听该通来电电话也不是,不接听该通来电电话也不是的两难处境,进而令使用者增加一些不适宜甚至不愉快的感受...等缺点,因此,基于市场与使用者实际的需要,以及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发明人以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乃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发明的一种“在移动电话通话中播放预设留言的方法”,以期藉由本发明的巧思,令该移动电话在使用上能提供使用者多一点便利性。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能克服先前技术中所述的缺点,以提供一种在移动电话通话中,能播放预设留言,进而令使用者在不方便接听来电电话时的智能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在一移动电话系统中,分别设置有一能够录制或是预置语音录音的程序,以及一可在通话过程中选择录音,并播放至对方电话的软件,让使用者可以事先录制好的一些语音讯息内容(例如:可为一些常用的短语或是句子等...),并储存在该移动电话系统中;当使用者在与对方的通话过程中,可选择播放该移动电话系统中这些预先录制好的短语或是语句,进而达到与对方交流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播放这些预设留言的时候,可令该移动电话系统不发出声音,但能透过网络传送至对方,因此,可以在不打扰其他人的情况下,实现与来电者交流的目的。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其中该使用者可透过移动电话系统上的一输入元件与一使用者界面,进行预先录制该语音讯息的留言,同时该语音讯息的留言可依使用者根据实际状况而录制。
为便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运作过程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录制预设语音录音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通话过程中播放录音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在移动电话通话中播放预设留言的方法”,随着移动电话的蓬勃发展,使得目前市场上一些人士对于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不能对其移动电话的来电进行特殊的处理,导致令使用者常在这些特定场合中增加一些不适宜甚至不愉快的感受,因此,基于前述的情况,而有本发明以下的通话中播放预设留言的处理方法;又,本发明的移动电话基本架构是与市面上同类的产品架构相雷同。
在本发明中,该处理方法是在该移动电话系统中,分别设置有一能够录制或是预置语音录音的程序,以及一可在通话过程中选择录音,并播放至对方电话的软件,当这些程式软件在受到使用者预先录制好的语音讯息后(例如:一些常用的短语或是句子),即可依照使用者预先录制好的语音讯息进行处理,并储存于该移动电话系统中,当该移动电话系统接收一来电者呼叫或发出一电话至对方的通话的过程中,符合预先设定的该播放语音录音时,即选择播放该移动电话系统中预先录制好的语音讯息留言,并透过网络播放至该来电呼叫者或对方,达到与来电呼叫者或对方交流的目的,同时,该移动电话系统在播放这些预先录制好的语音讯息留言时,可令该移动电话系统不发出声音,但能透过网络传送至该来电呼叫者或对方,从而实现不打扰到身边其他人的目的。
在本发明中,使用者可透过该移动电话系统上的一输入元件(例如:键盘(图中未示))与一使用者界面(Users Interface,简称UI(图中未示)),进行预先录制该语音讯息的留言。
以下为针对本发明所述在移动电话通话中播放预设留言方法的具体实现,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当使用者透过该移动电话系统上的输入元件与使用者界面(UI),进行录制预设语音录音的处理步骤,请参阅图1所示:
步骤(101)首先,录音开始;
步骤(102)然后,录音完成后,保存至该移动电话系统中,供以后选择使用;
步骤(103)判断是否继续录制下一留言,若是,则返回步骤(101),若否,则继续步骤(104);
步骤(104)结束该次录制预设语音处理程序。
在本发明中,该录制预设语音录音的语音讯息内容,可依使用者根据实际状况而录制(例如:为一些常用的短语或是句子)。
再者,当该移动电话系统接收一来电者呼叫或发出一电话至对方的通话的过程中,其播放录音的处理则是依以下的步骤进行,请参阅图2所示:
步骤(201)首先,接收一来电者呼叫电话或发出一电话;
步骤(202)与对方通话;
步骤(203)然后,判断通话是否结束,若通话是结束,则至步骤(206),若通话未结束,则继续步骤(204);
步骤(204)判断是否需要播放录音留言,若不需播放录音留言,则至步骤(202),若需播放录音留言,则继续步骤(205);
步骤(205)选择需播放的录音留言,并将选定的留言透过网络播放至对方,并返回步骤(202);
步骤(206)结束该次播放录音的处理程序。
据上所述,可清楚得知,透过本发明的设计,可有效解决先前技术中所述的缺点,进而提供一种在移动电话通话中,播放预设留言的方法,同时,可以在不打扰其他人的情况下,实现与来电者的交流,因此,本发明实为一符合人性化的设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最佳的一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巧特征并不局限于此,凡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者在本发明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应均被涵盖在以下本案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在移动电话通话中播放预设留言的方法,该方法是在一移动电话系统中,分别设置有一能够录制或是预置语音录音的程序,以及一可在通话过程中选择录音,并播放至对方电话的软件,当这些程序软件在受到使用者预先录制好的语音讯息后,即可依照使用者预先录制好的语音讯息进行处理,并储存于该移动电话系统中;
当该移动电话系统接收一来电者呼叫或发出一电话至对方的通话的过程中,符合预先设定的该播放语音录音时,即选择播放该移动电话系统中预先录制好的语音讯息留言;
透过网络播放至该来电呼叫者或对方;
如此,即可达到与来电呼叫者或对方交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移动电话通话中播放预设留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移动电话系统在播放这些预先录制好的语音讯息留言时,可令该移动电话系统不发出声音,但能透过网络传送至该来电呼叫者或对方,以不打扰身边其他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移动电话通话中播放预设留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使用者可透过移动电话系统上的一输入元件与一使用者界面,进行预先录制该语音讯息的留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移动电话通话中播放预设留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录制预设语音录音是依下列步骤进行处理:
首先,开始录音;
然后,录音完成后,保存至该移动电话系统中,供以后选择使用;
结束该次录制预设语音处理程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移动电话通话中播放预设留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录制预设语音录音的语音讯息内容,可为一些常用的短语或是句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移动电话通话中播放预设留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播放录音依下列步骤进行处理:
首先,接收一来电者呼叫电话或发出一电话;
然后,与对方通话;
当该通电话判断为需要播放录音留言时,则选择需播放的录音留言,并将选定的留言透过网络播放至对方;
结束该次播放录音的处理程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24744 CN1705328A (zh) | 2004-05-28 | 2004-05-28 | 在移动电话通话中播放预设留言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24744 CN1705328A (zh) | 2004-05-28 | 2004-05-28 | 在移动电话通话中播放预设留言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05328A true CN1705328A (zh) | 2005-12-07 |
Family
ID=35577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10024744 Pending CN1705328A (zh) | 2004-05-28 | 2004-05-28 | 在移动电话通话中播放预设留言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705328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0551A (zh) * | 2010-10-18 | 2011-0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语音短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CN101459717B (zh) * | 2007-12-11 | 2013-03-27 |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 无线终端和在其中实现多声道复用的方法 |
CN105827784A (zh) * | 2016-05-16 | 2016-08-0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语音信息播放方法及装置 |
CN109246281A (zh) * | 2018-10-31 | 2019-01-18 |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来电接听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
2004
- 2004-05-28 CN CN 200410024744 patent/CN170532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59717B (zh) * | 2007-12-11 | 2013-03-27 |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 无线终端和在其中实现多声道复用的方法 |
CN101980551A (zh) * | 2010-10-18 | 2011-0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语音短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CN105827784A (zh) * | 2016-05-16 | 2016-08-0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语音信息播放方法及装置 |
CN109246281A (zh) * | 2018-10-31 | 2019-01-18 |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来电接听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CN109246281B (zh) * | 2018-10-31 | 2021-04-20 | 昆山品源知识产权运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来电接听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51794A (zh) | 便携式电话机 | |
CN1820487A (zh) | 具有声音用户接口的通信设备 | |
CN101827164A (zh) | 调整手机铃音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2055828A (zh) | 手机静音状态下重要来电提示方法 | |
CN1829238A (zh) | 一种移动电话通话背景音播放方法 | |
CN101193378A (zh) | 一种实现无干扰通话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1488992A (zh) | 通话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
JP2003051864A (ja) | 移動無線端末装置 | |
CN1953555A (zh) | 能够通信和广播接收的数字设备以及处理数字广播的方法 | |
CN101478590A (zh) | 一种手机语音自动回复方法及系统 | |
CN219322453U (zh) | 具有显示屏的电脑外设设备 | |
CN1705328A (zh) | 在移动电话通话中播放预设留言的方法 | |
CN101742450A (zh) |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 |
CN1801846A (zh) | 耳机全语音手机拨号交互应用的方法 | |
CN101399889B (zh) | 一种对发声设备进行消音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
CN1345168A (zh) | 移动电话的交互式无声应答 | |
CN1937653A (zh) | 移动通讯终端自动语音留言方法 | |
CN100525335C (zh) | 一种在蓝牙耳机上实现来电提示的方法 | |
CN101179618A (zh) | 终端来电提示方法 | |
CN200956606Y (zh) | 视障者用移动通讯终端 | |
CN1953579B (zh) | 一种实现通话背景音乐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64139C (zh) | 具有录制并重放铃音功能的移动电话 | |
KR20050104783A (ko) |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전화 알람 방법 | |
KR20010085178A (ko) | 엠피쓰리 휴대폰에서의 엠피쓰리 음악 재생방법 | |
KR100501897B1 (ko) | 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가상 착신음 발생 장치 및 그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