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9841A - 窗式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窗式空调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99841A CN1699841A CN 200410019285 CN200410019285A CN1699841A CN 1699841 A CN1699841 A CN 1699841A CN 200410019285 CN200410019285 CN 200410019285 CN 200410019285 A CN200410019285 A CN 200410019285A CN 1699841 A CN1699841 A CN 16998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indoor
- wall
- premises station
- indoor s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316 z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窗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室外机、铰链部;室内机设置在窗框内侧,向室内空间吹送空气;室外机设置在窗框外侧,排出室内的热气;铰链部形成在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使得室外机能够转动;铰链部包括室内侧铰链槽、室外侧铰链槽及铰链棒;室内侧铰链槽形成在室内机的后侧端部;室外侧铰链槽形成在室外机的前侧端部;铰链棒设置在室内侧铰链槽与室外侧铰链槽之间。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形成对应于窗框及墙壁厚度的空间部分。本发明的窗式空调机不受墙壁厚度或窗框大小的限制,能够方便的进行设置;而且空调机的安装不影响窗户的采光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式空调机。
背景技术
现有窗式空调机如图1、2所示,空调机的底盘(1)形成空调机底面,所述底盘(1)的室内侧侧前面设置有前面板(3),上述前面板(3)的下侧形成进风口(3i),从所述进风口(3i)吸入室内及需要进行空气调节的空间内的空气。前面板(3)的上侧形成出风格栅(3e),在空调机内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通过所述出风格栅(3e)排出到室内。上述出风格栅(3e)形成排出空气的若干个出风口(3e’)。上述进风口(3i)的前侧设置有进风格栅(4),所述进风格栅(4)上形成若干个吸入空气的吸入孔(4’)。从室内的吸入的空气通过进风口(3i)与吸入孔(4’)被吸入空调机内部。上述进风口(3i)与进风格栅(4)之间还设置有过滤吸入空气中异物的过滤器(图中未示)。上述前面板(3)内侧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5)。上述室内热交换器(5)固定设置在下文要说明的导流构件(7,air guide)上,室内热交换器(5)的作用是对通过进风口(3i)与吸入孔(4’)吸入的空气与制冷循环的工作流体(冷媒)进行热交换。室内热交换器(5)后侧设置导流构件(7),所述导流构件(7)固定在空调机底盘(1)的上侧。上述导流构件(7)把空调机区划成室内侧与室外侧。即通过导流构件(7)阻断室内侧与室外侧的空气。导流构件(7)上端设置有支架(brace,图中未示),通过所述支架连接下文要说明的罩盖(18,shroud)。上述导流构件(7)内部还设置有蜗壳(9,scroll),所述蜗壳(9)内部形成具有一定曲率流动导向面(9g)。并且蜗壳(9)前侧设置对应于室内热交换器(5)的通气板(11,orifice)。通气板(11)上贯穿形成通气孔(12),通气孔(12)把通过室内热交换器(5)的空气引导至下文要说明的室内风扇(13)。通气板(11)上侧一体形成有把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出风格栅(3e)引导的排出导轨(11e)。蜗壳(9)内部设置有室内风扇(13),风扇(13)使得室内空气经过进风口(3i)、室内热交换器(5)、通气孔(12)而流动。具体说明如下:上述风扇(13)通过通气孔(12)吸入室内空气后,沿着圆周方向吹出,吹出的空气沿着流动导向面(9g)流动到排出导轨(11e)。
下面说明由导流构件(7)区划的室内侧与室外侧的结构。
导流构件(7)的室外侧安装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转动室内风扇(13)与下文要说明的室外风扇(17)。上述电机(15)在两侧突出形成旋转轴。旋转轴的一侧穿过导流构件(7)并延长至蜗壳(9)的中心,延长的端部固定在室内风扇(13)上。即室内风扇(13)通过连接在电机(15)旋转轴的一侧而能够旋转。电机(15)旋转轴的另一侧设置在室外侧的旋转轴上。
室外风扇(17)的作用是把空气吸入到室外侧,使得在下文要说明的室外热交换器(19)上进行热交换。所述室外风扇(17)的圆周方向端面具有连接扇翼的套环(17r)。室外风扇(17)产生的气流通过罩盖(18)引导,所述罩盖(18)固定设置在底盘(1)上侧。罩盖(18)上形成安置室外风扇(17)的穿孔(18’)。随着室外风扇(17)的旋转穿孔(18’)与室外热交换器(19)侧之间产生气流。上述罩盖(18)连接在室外热交换器(19)的两端,其上端通过导流构件(7)与支架(brace,图中未示)连接支撑,罩盖(18)不仅引导通过室外风扇(17)从外部吸入的空气,而且使得空气引导至下文要说明的室外热交换器(19)上。底盘(1)的室外侧、罩盖(18)的后侧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19),所述室外热交换器(19)的作用是对从外部吸入的空气与在空调机内部循环的空气冷冻循环的工作流体(冷媒)之间进行热交换。导流构件(7)与罩盖(18)之间设置构成空气冷冻循环的压缩机(20)。
现有空调机的结构如上所述,这些构件通过机壳(21)封闭起来。并且对应室内侧的构件设置在室内,对应于室外侧的构件设置在室外。
但是,上述现有的窗式空调机存在如下问题:通常,窗式空调机安装在窗户上,具体说安装在窗框上。但是在窗框上安装空调机往往减少窗户视野、影响采光效果。此外因为全部的构件形成一体,具有相当的重量,在安装空调机的时候有可能发生空调机坠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窗式空调机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窗式空调机,其能够插入窗框,而不受窗框厚度的影响,而且容易安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窗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室内机、室外机、铰链部;所述室内机设置在窗框内侧,向室内空间吹送空气;所述室外机设置在窗框外侧,排出室内的热气;所述铰链部形成在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使得室外机能够转动。
前述的窗式空调机,其中铰链部包括室内侧铰链槽、室外侧铰链槽及铰链棒;所述室内侧铰链槽形成在室内机的后侧端部;所述室外侧铰链槽形成在室外机的前侧端部;所述铰链棒设置在室内侧铰链槽与室外侧铰链槽之间。
前述的窗式空调机,其中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形成对应于窗框及墙壁厚度的空间部分。
前述的窗式空调机,其中室内机与室外机内部的热交换循环构件通过软管(Flexible pipe)相互连接。
前述的窗式空调机,其中室内机的上端一侧形成有能够抬起室内机的第一把手。
前述的窗式空调机,其中第一把手形成在室内机连接端的上侧。
前述的窗式空调机,其中室内机的后端一侧形成调整室外机高度的把手。
前述的窗式空调机,其中把手形成在室外机的后侧下端。
本发明的窗式空调机能够在不挡住窗户视野的状态下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的窗式空调机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窗式空调机的外观结构与空气流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式空调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式空调机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式空调机安装在窗户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窗式空调机背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式空调机剖面的空气流动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0:主框架(main sash) 110:连接端
110a:室内侧铰链槽 110b:安装导向部
110c:第一把手 130:前面板
150:前侧进风口 150′:侧面进风口
150″:上侧进风格栅 200:室内热交换器
210:风扇组件 230:出风格栅
300:室外底盘 400:室外机壳
420:侧面进风口 430:上侧进风口
450:室外侧铰链槽 470:第二把手
500:罩盖 510:通孔
600:室外风扇 610:风扇挡圈(fan slinger)
650:风扇电机 700:室外热交换器
750:压缩机 800:后侧面板
810:格栅出风口 900:铰链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4、5、6所示,本发明窗式空调机分为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设置在需要进行空气调节的空间即窗框内侧,通过主框架(100,mainsash)使室内机能够安装在室内墙壁上,并形成室内机的左右壁面及底面。主框架(100)的前侧安置有形成室内机前侧外观的前面板(130)。主框架(100)与前面板(130)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内将安装以下要说明的大多数部件。由主框架(100)与前面板(130)形成的室内机的外观向前突出形成圆弧形。前面板(130)前侧下端形成前侧进风口(150),左右侧端部形成侧面进风口(150′)。通过前面板(130)吸入的空气通过前侧进风口(150)与侧面进风口(150′)被吸入室内机。前面板(130)上端还具有铰链部(图中未示),使得前面板(130)能够转动。主框架(100)上侧形成吸入室内空气的上侧进风格栅(150″)。前面板(130)后侧即与主框架(100)之间形成的空间内部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200)。所述室内热交换器(200)与从进风口(150,150′)和从上侧进风格栅(150″)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如图4所示,室内热交换器(200)具有一定宽度,这是为了使从进风口(150,150′)与从上侧进风格栅(150″)吸入的空气能够更加容易的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00)。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00)的空气与在室内热交换器(200)内部流着的工作流体(冷媒)进行热交换的同时变成低温空气。
室内热交换器(200)后侧设置有风扇组件(210),所述风扇组件(210)的作用是吸入室内空气同时再把空气排出到室内。具体说明如下:室内的空气通过进风口(150,150′)与上侧进风格栅(150″)吸入到室内机内部后,再通过下文要说明的出风格栅排出。所述出风格栅(230)设置在前面板(130)上端,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出风格栅(230)排出到室内空间。出风格栅(230)内部把经过风扇组件(210)后的空气引导至室内空间的出风流路(图中未示)。出风流路上设置有扇翼(vane)与百叶窗(louver)来调节通过出风格栅(230)排出的空气的垂直及水平方向。所以从出风格栅(230)排出的风均匀地分布在各个方向。
主框架(100)后侧上端形成连接端(110),所述连接端(110)连接室内机与下文要说明的室外机。连接端(110)在主框架(100)后侧上端向后突出形成,其后侧端部形成室内侧铰链槽(110a),下文要说明的铰链棒在室内侧铰链槽(110a)上滑动。连接端(110)的上侧沿着水平方向形成安装导向部(110b),所述安装导向部(110b)在连接端(110)上侧向下凹陷形成,使得室内机能够容易的设置在建筑物的窗框上。安装导向部(110b)里有时还设置窗帘(curtain)组件等。连接端(110)的上侧后端还形成第一把手(110c),把由室内机与室外机构成的窗式空调机安装到窗框上的时候可利用第一把手(110c)。利用第一把手(110c)可以抬起室内机,不仅使得安装容易,拆卸也很方便。
本发明窗式空调机的室内机如前所述,下面说明向室内空间送风的过程。
启动空调机后,通过风扇组件(210)室内的空气被吸入室内机内部,空气通过前侧进风口(150)、侧面进风口(150′)、上侧进风格栅(150″)同时被吸入。被吸入的空气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00)的过程中与环流在室内热交换器(200)内部的工作流体(冷媒)进行热交换。因为经过热交换过程,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00)的空气变为低温状态。这种低温空气被吸入风扇组件(210)后,最后通过出风格栅(230)排出到室内机的外部。
下面说明设置在上述室内机后侧的,安装在窗框外侧的空调机室外机的结构。形成室外机底面的室外底盘(300)上侧设置构成空气冷冻循环的大多数部件。室外底盘(300)上侧设置室外机壳(400)。所述室外机壳(400)用于封闭下文要说明的部件,此外室外机壳(400)在室外机内部形成空气流路。室外机壳(400)的两侧面形成若干个吸入空气的侧面进风口(420),室外机壳(400)的上侧两侧端部形成从上侧吸入空气的若干个上侧进风口(430)。室外机壳(400)的前侧上端向后凹陷形成室外侧铰链槽(450),所述室外侧铰链槽(450)插入下文要说明的铰链棒(900)。使得形成室外侧铰链槽(450)的室外机壳(400)能够以铰链棒(900)为轴心转动。如图6所示,室外机壳(400)的后侧下端还具有于室外机设置及移动的第二把手(470)。室外机壳(400)内部设置有引导室外机内部空气流动的罩盖(500)。所述罩盖(500)的中央部分贯穿形成2个通孔(510),罩盖(500)上端还形成导向条(guide bead,图中未示),所述导向条引导下文要说明的室外风扇(600)的风扇挡圈(610,fan slinger)引导的冷凝水。通孔(510)内侧设置强制吹送室外空气来进行热交换的室外风扇(600),所述室外风扇(600)由风扇电机(650)驱动。室外风扇(600)的扇翼末端具有风扇挡圈(610)。风扇挡圈(610)的作用是溅起积聚在室外机底部的冷凝水,使其溅到下文要说明的室外热交换器(700)上。通过降低室外热交换器(700)的温度来提高冷却效率。所述室外热交换器(700)设置在室外底盘(300)的后侧的罩盖(500)的后侧。室外热交换器(700)使热交换循环的工作流体(冷媒)与从室外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空调机制冷运转时,把室内的热量排出的外部。室外底盘(300)上侧设置有构成热交换循环的压缩机(750),所述压缩机(750)分别连接在室内热交换器(200)与室外热交换器(700)上,内部流动热交换循环的工作流体。室外热交换器(700)后侧还设置有形成后侧格栅的后侧面板(800)。后侧面板(800)上形成若干个排出空调机内部空气的格栅出风口(810)。格栅出风口(810)由若干个三角形状的凹凸部分形成。
铰链棒(900)为插入室外机壳(400)的室外侧铰链槽(450)的构件,其长度对应于室外机壳(400)的水平宽度。并且为了防止铰链棒(900)的两端在室外机壳(400)露出,其长度最好稍小于室外机壳(400)的水平宽度。
下面参照图5及图6说明由上述室内机和室外机构成的窗式空调机安装到建筑物的窗框的过程。
打开窗户后,握住形成在主框架(100)上侧的第一把手(110c)把窗式空调机放置到窗框上。然后用室外机的第二把手(470)调节室外机的张开角度,张开室外机是通过连接室内机与室外机的铰链棒(900)实现的。通过上述过程,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插入窗框,室内机的连接端(110)的下侧支撑在窗框上。拉下窗户后连接端(110)的上侧紧密结合在窗户上,使得在不挡住窗户视野的状态下安装空调机。根据连接端(110)的厚度还要在窗户与窗框之间的空隙里设置窗帘组件(C),但是相比现有的窗式空调机,只用小型的窗帘组件(C)便能封闭空隙。
下面参照图7说明本发明窗式空调机的空气流动。
室内侧的空气流动如下所述,接通电源后风扇组件(210)旋转,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室内的空气通过前侧进风口(150)、侧面进风口(150′)及上侧进风格栅(150″)被吸入到主框架(100)内部。所吸入的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00)进行热交换并由高温状态的空气变成低温状态。由风扇组件(210)的旋转,经过热交换后的空气经过出风格栅(230)排出到室内。
室外侧的空气流动如下所述:通过室外风扇(600)驱动的室外空气被吸入空调机的室外机。具体为通过室外风扇(600)的旋转,外部空气通过室外机壳(400)的侧面进风口(420)进入室外机内部。所吸入的空气通过罩盖(500)的引导作用吸入到室外风扇(600),经过室外风扇(600)后从后侧排出。排出的空气通过室外热交换器(700)时与热交换循环的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并最后通过后侧面板(800)的格栅出风口(810)排出到室外。
如上所述,本发明窗式空调机的基本技术思想为通过铰链棒室外及可以转动,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请求范围内确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各式各样的改变和修改。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窗式空调机因为分离成室内机和室外机,两者之间通过铰链棒形成可转动连接,所以能够根据墙壁厚度或窗框大小张开。如此一来可就不受墙壁厚度或窗框大小的制约,能够方便的安装窗式空调机。另外因为由室内机与室外机构成的窗式空调机插入设置在窗框上,所以不会挡住窗户的视野,提高了采光效果。
Claims (8)
1、一种窗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室内机、室外机、铰链部;
所述室内机设置在窗框内侧,向室内空间吹送空气;
所述室外机设置在窗框外侧,排出室内的热气;
所述铰链部形成在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使得室外机能够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部包括室内侧铰链槽、室外侧铰链槽及铰链棒;
所述室内侧铰链槽形成在室内机的后侧端部;
所述室外侧铰链槽形成在室外机的前侧端部;
所述铰链棒设置在室内侧铰链槽与室外侧铰链槽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形成对应于窗框及墙壁厚度的空间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窗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与室外机内部的热交换循环构件通过软管(Flexible pipe)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窗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的上端一侧形成有能够抬起室内机的第一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形成在室内机连接端的上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窗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的后端一侧形成调整室外机高度的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形成在室外机的后侧下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19285XA CN100414186C (zh) | 2004-05-19 | 2004-05-19 | 窗式空调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19285XA CN100414186C (zh) | 2004-05-19 | 2004-05-19 | 窗式空调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99841A true CN1699841A (zh) | 2005-11-23 |
CN100414186C CN100414186C (zh) | 2008-08-27 |
Family
ID=35476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1928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4186C (zh) | 2004-05-19 | 2004-05-19 | 窗式空调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14186C (zh)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139428A1 (zh) * | 2011-04-12 | 2012-10-18 |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CN104896602A (zh) * | 2015-05-29 | 2015-09-0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CN106949559A (zh) * | 2017-04-10 | 2017-07-1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移动空调器 |
CN108179967A (zh) * | 2018-02-09 | 2018-06-19 |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的窗帘结构 |
WO2020228408A1 (zh) * | 2019-05-10 | 2020-11-1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密封拉帘装置、窗式空调器组件及安装方法 |
WO2021151267A1 (zh) * | 2020-02-01 | 2021-08-0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CN114110800A (zh) * | 2020-08-26 | 2022-03-01 | Ak瑞士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清晰视野窗户空调 |
WO2023231242A1 (zh) * | 2022-05-30 | 2023-12-07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WO2023231239A1 (zh) * | 2022-05-30 | 2023-12-07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WO2023231240A1 (zh) * | 2022-05-30 | 2023-12-07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WO2023231237A1 (zh) * | 2022-05-30 | 2023-12-07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WO2023231241A1 (zh) * | 2022-05-30 | 2023-12-07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CN117190291A (zh) * | 2022-05-30 | 2023-12-08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CN117190287A (zh) * | 2022-05-30 | 2023-12-08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10819U (zh) * | 1992-01-09 | 1992-07-22 | 冯淳 | 弹性连接室内体和室外体的整体空调器 |
CN1067496A (zh) * | 1992-06-11 | 1992-12-30 | 冯淳 | 弹性连接室内体和室外体的整体空调器 |
IT237338Y1 (it) * | 1995-12-14 | 2000-09-05 | Ricagni Condizionatori Spa | Condizionatore o climatizzatore d'aria del tipo split con unita'trasportabili su ruote |
-
2004
- 2004-05-19 CN CNB200410019285XA patent/CN10041418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139428A1 (zh) * | 2011-04-12 | 2012-10-18 |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CN104896602A (zh) * | 2015-05-29 | 2015-09-0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CN104896602B (zh) * | 2015-05-29 | 2018-12-1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CN106949559A (zh) * | 2017-04-10 | 2017-07-1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移动空调器 |
CN106949559B (zh) * | 2017-04-10 | 2023-09-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移动空调器 |
CN108179967B (zh) * | 2018-02-09 | 2023-08-08 |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的窗帘结构 |
CN108179967A (zh) * | 2018-02-09 | 2018-06-19 |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的窗帘结构 |
WO2020228408A1 (zh) * | 2019-05-10 | 2020-11-1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密封拉帘装置、窗式空调器组件及安装方法 |
WO2021151267A1 (zh) * | 2020-02-01 | 2021-08-0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CN114110800A (zh) * | 2020-08-26 | 2022-03-01 | Ak瑞士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清晰视野窗户空调 |
WO2023231242A1 (zh) * | 2022-05-30 | 2023-12-07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WO2023231239A1 (zh) * | 2022-05-30 | 2023-12-07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WO2023231240A1 (zh) * | 2022-05-30 | 2023-12-07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WO2023231237A1 (zh) * | 2022-05-30 | 2023-12-07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WO2023231241A1 (zh) * | 2022-05-30 | 2023-12-07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CN117190291A (zh) * | 2022-05-30 | 2023-12-08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CN117190287A (zh) * | 2022-05-30 | 2023-12-08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CN117190287B (zh) * | 2022-05-30 | 2025-03-07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14186C (zh) | 2008-08-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54643C (zh) | 壁挂式空调装置 | |
CN1699841A (zh) | 窗式空调机 | |
CN100547306C (zh) |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前板 | |
CN1633574A (zh) | 内镶式空调室外机 | |
CN2669055Y (zh) | 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室外机及其安装系统 | |
CN1598414B (zh) | 整体式空调器 | |
CN1746584A (zh) | 空调器 | |
JPH062888A (ja) |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 |
CN1242224C (zh) | 分体式空气调节器的排风装置 | |
CN104422057B (zh) | 节能换气装置 | |
CN2839867Y (zh) | 空调器的室内机 | |
CN100337063C (zh) | 具有扩散器的空调器室内机 | |
KR20070113897A (ko) | 투인원 초슬림 공기조화기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 |
KR20070078250A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CN100344908C (zh) | 空调器的室内机 | |
KR100628143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 |
CN2669051Y (zh) | 一种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用室外机 | |
CN2692555Y (zh) |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 |
CN2839865Y (zh) | 具有扩散器的空调器室内机 | |
CN1542369A (zh) | 相框式空调机的排出格栅 | |
CN1566789A (zh) | 一体型空调机的换气装置 | |
CN1420326A (zh) | 蓄氢合金冷热空调装置 | |
CN2669053Y (zh) | 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用室外机 | |
CN100513917C (zh) | 空气调节器 | |
CN1542329A (zh) | 窗式空调机的室外侧空气流动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7 Termination date: 20110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