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5657A -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95657A CN1695657A CNA2004100378670A CN200410037867A CN1695657A CN 1695657 A CN1695657 A CN 1695657A CN A2004100378670 A CNA2004100378670 A CN A2004100378670A CN 200410037867 A CN200410037867 A CN 200410037867A CN 1695657 A CN1695657 A CN 16956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paration
- powder
- group
- alcohol
-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组合物,主要由下述原料药配制而成:海螵蛸、延胡索、黄芪、芍药、白芨和甘草。本发明组合物可制备成任何一种临床上适宜的口服制剂,其中优选颗粒剂。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即称取规定重量的芍药、延胡索、黄芪和甘草,将其一起粉碎,通过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滤过,滤液浓缩;将上述乙醇提取后的残渣与白芨粗粉合并后加水煎煮,滤过,合并醇提取液和水提取液,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粉碎后的海螵蛸,制成颗粒,再按照临床上常用剂型的制备方法制得所需的制剂。临床及药效学试验表明,本发明组合物无毒副作用,对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作用显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消化道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溃疡病的形成和发展与精神因素、幽门螺旋杆菌以及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作用有关。消化性溃疡在中医理论中属于胃脘痛、反酸等范畴,其病理多属气滞、血郁、虚寒、郁热等几个方面,总之为不通则痛。目前,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有很多种,分西药和中成药两类。其中西药主要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阿莫替丁、枸橼酸铋钾及其衍生药品,具有疗程短、见效快等优点,但同时存在毒副作用大等缺点,并且对患者肝肾有损害,且停药后复发率很高;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中成药有快胃片、胃乐新、溃平宁、加味平胃散、溃疡丹或三九胃泰等,虽然这些中成药的毒副作用小,但治标不治本,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见效慢、疗程长或疗效不明显等缺陷,其有效率和治愈率都相对较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一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的中成药。该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海螵蛸2-10份、延胡索1-5份、黄芪1-5份、芍药1-5份、白芨1-5份和甘草1-5份。
本发明组合物的优选重量份配比范围:海螵蛸6份、延胡索3份、黄芪3份、芍药3份、白芨3份和甘草3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所述重量配比的白芍、延胡索、黄芪和甘草粉碎成粗粉,用药材重量4~15倍量的30~95%(v/v)乙醇回流提取2次,滤过,合并滤液;
b)减压回收滤液中的乙醇,将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35时备用,将醇提后的残渣与白芨粗粉混合均匀后,加水煎煮,每次加入6~15倍量水,煎煮2次,滤过合并二次水提液;
c)合并醇浓缩液和水提取液,混合均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粉末状物,备用(或浓缩成稠膏,减压烘干,粉碎,备用);
d)将海螵蛸粉碎成极细粉,与c)步的干燥粉末混合均匀,用60-90%(v/v)乙醇制成颗粒,干燥后制得可进一步加工的颗粒。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其中优选步骤a)所用乙醇浓度为50%(v/v),进行两次回流提取时,第1次和第2次所加乙醇量分别为6倍和4倍,回流提取时间均为2小时;优选步骤b)的两次加水煎煮的用水量均为8倍,两次煎煮时间分别为2小时和1小时;本发明人还研究发现在步骤d)中将海螵蛸粉碎到300目以上,使用80%(v/v)乙醇制粒效果较好,易过筛、颗粒硬度适中,溶解迅速,且不易吸潮;另外,还可在步骤d)中制得粉末状混合物中添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为糊精或淀粉等常规辅料。
本发明组合物基于医学对溃疡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及其治疗原则,同时依据药理学研究成果,筛选出抑酸止血、消炎镇痛、敛疮生肌和清热解毒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
本发明药物配方依据是:方中海螵蛸入肝经,有抑酸止痛之功效。白芨入肝胃经,可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两药合用为主药,具有消除胃痛吐酸、胃痛吐血之症。芍药入肝脾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归脾胃经,可补脾益气,缓急止痛。两药合用,甘苦相须,酸甘养阴,能和里缓急,理气止痛。黄芪甘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之功。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与胃相表里,脾虚则胃气无力以行,郁滞不通,不通则痛。黄芪升清阳、补中气,气血可行,郁滞可通,通则不痛。延胡索既能活血,又能行气,具有良好的止痛功能。本草纲目有述:胃脘当心痛,不可忍,以及腹痛垂危之症,皆单用本品,研末吞服而奏效。方中诸药合用补中气、益脾阳、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散气滞、化瘀血以达通则不痛之目地,全方配伍具有科学合理性,药物可直到病灶处,促进组织再生及粘膜部分炎症的消除,达到病灶的修复,可有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
另外,从组成处方的药材所含化学成份及其理化性质来看,黄芪含有皂甙、黄酮及其苷、多糖等多种成份;芍药含有单萜类及其苷等成份,甘草含有三萜皂苷、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份可溶于水和乙醇,可用水煎或醇提取得到;延胡索含有生物碱成份,不溶或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可用乙醇回流提取的方法提取;白芨含有大量胶质等成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只能用水提取。因此,选择使用乙醇提取和水煎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有效成分。海螵蛸含有大量碳酸钙成份,在水及乙醇中不溶解,故以极细粉加入到制剂中。海螵蛸是以原药材经粉碎后加入浸膏,放入烘房中干燥,粉碎,用一定浓度的乙醇制颗粒,再烘干,整粒,包装。海螵蛸粉碎的细度对于制剂在溶液中的混悬好坏与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发明人研究发现将海螵蛸粉碎到300目以上,可以较好混悬在溶液中且能有效中和胃酸,提高疗效。
本发明所用的药物原料均可从中医药店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
本发明组合物可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内服制剂,例如颗粒剂、片剂、散剂、丸剂、胶囊等,优选颗粒剂。
本发明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但作为指导,日用量可以是7-70g原料药总重量/日。可以分二次或多次给药。
临床及药效学试验表明,本发明组合物对于各类型胃溃疡均有显著疗效且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决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颗粒剂的制备
组合物的组成为:海螵蛸1kg,延胡索0.5kg,黄芪0.5kg,芍药0.5kg,白芨0.5kg,甘草0.5kg。
制备方法:称取上述重量配比的白芍、延胡索、黄芪和甘草粉碎成粗粉,用50%(v/v)乙醇回流提取2次,两次所加乙醇量分别为6倍和4倍,两次回流提取时间均为2小时;过滤后,合并滤液并减压回收乙醇,直至得到相对密度为1.20的提取浓缩液备用;再将醇提后的残渣同白芨粗粉混合,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8倍量水,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过滤并合并二次提取液;将醇浓缩液与水提取液合并,混合均匀后,喷雾干燥,得粉末状物,备用;将海螵蛸粉碎过350目筛,与上述浸膏粉末混合均匀,用80%乙醇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实施例2]散剂的制备
组合物的组成为:海螵蛸3kg,延胡索1kg,黄芪1kg,芍药1kg,白芨1kg,甘草1kg。
制备方法:将延胡索、白芨分别拣去杂质,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置烘房中烘干,备用。将芍药、黄芪、甘草分别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置烘房中烘干,备用。海螵蛸拣去杂质以及变质者,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备用。将上述药材分别置粉碎机中粉碎成100目以上细粉,称取所述重量的上述药材细粉,置混合器中,混合均匀,置包装机中,进行包装即得。
[实施例3]片剂的制备
组合物的组成为:海螵蛸1.0kg,延胡索1.0kg,黄芪1.0kg,芍药1.0kg,白芨1.0kg,甘草1.0kg。
制备方法:称取所述重量配比的白芍、延胡索、黄芪和甘草,将其粉碎成粗粉,用90%(v/v)乙醇回流提取2次,两次所加乙醇量均为5倍,两次回流提取时间均为2小时;过滤后,减压回收滤液中的乙醇,将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的浓缩液,再将醇提后的残渣与白芨粗粉混合,用水煎煮2次,每次加8倍量水,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提取液;再将醇浓缩液和水提取液合并,混合均匀后,喷雾干燥,得粉末状物,备用;将海螵蛸粉碎过300目筛,与上述粉末混合均匀,添加糊精或淀粉,用90%(v/v)乙醇制成颗粒,压制成片即得。
通过以下临床及药效学试验进一步阐明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4]本发明组合物的毒性和药效学研究
一、本发明组合物的急性毒性试验
1.试验材料
1.1供试品为实施例1制得的棕褐色颗粒剂。
1.2相同体积的蒸馏水为对照组。
1.3试验动物:体重20.0±1.0g的昆明小鼠,北京大学医学部提供。
2.试验方法
取20.0±1.0g的昆明小鼠40只,雌雄各半,设置给药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20只。实验前禁食12小时后,对小鼠灌胃给药。给药组所用药物浓度为1.0g/ml、体积为40ml/kg,对照组小鼠灌相同体积的蒸馏水。一天内间隔6小时给药三次,累积给药剂量为120.0g生药/kg,观察给药后动物行为的变化和7天内动物的死亡情况。
连续给药7天后观察,给药组与蒸馏水组均未见小鼠有异常行为,亦无动物死亡。处死动物后,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均未发现异常,表明本发明颗粒剂最大给药量可达120.0g生药/kg,按人体重为60kg折算,相当于人临床用量(0.50g生药/kg/日)的240倍。实验结果参见表1。
表1.本发明组合物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组别 | 动物数 | 给药途径 | 体重(g)(X±SD) | 最大浓度(g/ml) | 最大体积(ml/kg) | 最大给药量(g/kg) | 相当人临床倍数 | 观察天数 | 死亡数 | |
室验前 | 实验后 | |||||||||
给药组 | 20 | ig | 20.1±0.5 | 21.6±0.7 | 1.00 | 40 | 120.0 | 240 | 7 | 0 |
阳性对照 | 20 | ig | 20.4±0.4 | 22.1±0.8 | - | 40 | - | - | 7 | 0 |
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
结果表明:本发明颗粒剂以浓度为1.0g/ml、体积为40ml/kg给小鼠灌胃,未能测出LD50,其最大耐受量为120.0g生药/kg,按体重折算相当于人临床用量240倍,表明本发明药物急性用药是安全的。
二、本发明组合物对小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的作用
1.试验材料
1.1供试品为实施例1制得的棕褐色颗粒剂。
1.2阳性对照药:1)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批号970102,汕头金石制药总厂生产;2)快胃片,批号970317,中国青岛中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阴性对照药:去离子水;
1.4试验动物:昆明小鼠,20.0±1.0g,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动物繁育场提供。
2.试验方法
选取20.0±1.0g的昆明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按剂量设置分为样品3个组,阳性对照2个组,阴性对照1个组。
对小鼠灌胃给药连续给药三天,每天一次,第二天给药后开始禁食不禁水,第三天给药后1小时,将小鼠束缚在特制的小笼中,然后将小笼挂在20±1℃的水中,水温控制在20±1℃,使水面没及到小鼠的剑突处;20小时后处死小鼠,取出胃,以1%甲醛溶液固定标本10分钟,剪开胃壁,镜检小鼠胃粘膜出血点状损伤数作为溃疡指标。结果见表2。
表2本发明组合物对小鼠应激性溃疡的作用
组别 | 动物数 | 剂量(g/kg) | 溃疡点数(X±SD) |
阴性对照组雷尼替丁组快胃片组本发明高剂量组本发明中剂量组本发明低剂量组 | 101010101010 | 0.052.005.002.501.25 | 13.27±3.475.73±2.37**8.00±5.06**2.55±1.57**3.40±2.32**5.85±2.71** |
注:*P<0.05;**P<0.01
结果表明:本发明组的低剂量(1.25g/kg)、中剂量(2.5g/kg)和高剂量(5.0g/kg)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本发明组合物能明显降低小鼠应激性胃溃疡的形成;且剂量为1.25g/kg的本发明组合物其抗小鼠应激性溃疡作用与阳性对照药雷尼替丁和快胃片相当。
三、本发明组合物对大鼠幽门结扎性胃溃疡模型的作用
1.试验材料
1.1供试品为实施例1制得的棕褐色颗粒剂。
1.2阳性对照药:快胃片,批号970317,中国青岛中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阴性对照药:去离子水;
1.4试验动物为180±10g的Wistar大鼠,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动物繁育场提供。
2.试验方法:
选择体重180±10g的Wistar大鼠69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分为供试品的高、中、低3个剂量组,1个阳性对照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
对大鼠灌胃给药,连续给药三天,每天一次,第二天给药后开始禁食不禁水,第三天给药后三小时,对大鼠行幽门结扎术,21个小时后处死大鼠,取出胃部,剪开胃壁,镜检测量溃疡面积,以其总和作为溃疡指数,结果见表3。
表3本发明组合物对大鼠幽门结扎性胃溃疡模型的影响
组别 | 动物数 | 剂量(g/kg) | 溃疡指数(X±SD) |
阴性对照组快胃片组本发明高剂量组本发明中剂量组本发明低剂量组 | 1514141016 | 2.05.002.501.25 | 125.00±37.5745.07±34.85**45.07±74.79**42.30±49.02**94.19±131.85 |
注:*P<0.05;**P<0.01
结果表明:本发明组的中剂量(2.50g/kg)和高剂量(5.00g/kg)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本发明组合物能明显降低大鼠幽门结扎性胃溃疡的形成;且其抗大鼠幽门结扎性胃溃疡形成的作用与阳性对照组(快胃片2g/kg)相当。
四、本发明组合物对乙醇所致胃溃疡损伤模型的作用
1.试验材料
1.1供试品为实施例1制得的棕褐色颗粒剂。
1.2阳性对照药:快胃片,批号970317,中国青岛中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阴性对照药:去离子水;
1.4试验动物为180±10g的Wistar大鼠,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动物繁育场提供。
2.试验方法:
选择180±10g的Wistar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分为供试品的高、中、低3个剂量组,1个阳性对照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
分别灌胃给药,连续给药三无每天一次,第二天给药后开始禁食不禁水,第三天给药后1小时灌服无水乙醇(1ml/只),3小时后处死动物,解剖取胃。计算条索状损伤的长度,若宽度大于1mm者加倍,最后计数胃部溃疡总长度。结果见表4。
表4本发明组合物对无水乙醇所致大鼠胃溃疡模型的影响
组别 | 动物数 | 剂量(g/kg) | 溃疡长度(X±SD)(mm) |
阴性对照组快胃片组本发明高剂量组本发明中剂量组本发明底剂量组 | 88888 | 2.05.002.501.25 | 145.63±38.5873.75±36.37**38.38±27.6**72.13±47.5**70.13±39.6** |
注:*P<0.05;**P<0.01
结果表明:本发明组的小剂量(1.25g/kg)、中剂量(2.50g/kg)和高剂量(5.00g/kg)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本发明组合物能明显降低无水乙醇所致大鼠胃溃疡的形成;且本发明组合物的3个剂量组抗无水乙醇所致大鼠胃溃疡形成的作用相当于或甚至优于阳性对照组(快胃片2g/kg)。
五、本发明组合物对乙酸烧灼型溃疡的影响
1.试验材料
1.1供试品为实施例1制得的棕褐色颗粒剂。
1.2阳性对照药:快胃片,批号970317,中国青岛中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阴性对照药:去离子水;
1.4试验动物为体重250~300g的Wistar大鼠,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动物繁育场提供。
2.试验方法
取体重为250~300g的Wistar大鼠44只,雌雄各半,手术前禁食24h,自由饮水,乙醚麻醉下打开腹腔,将内径5mm的玻璃管垂直放置于胃体部浆膜(胃表面),向管腔内加入乙酸0.2ml(靠近浆膜面一端放置一小棉球),1.5分钟后用棉签擦试浆膜面,缝合手术切口,术后正常饮食,第2天将44只大鼠随机分五组给药,其中设置供试品的高、中、低3个剂量组,1个阳性对照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
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11天,解剖取胃,测量溃疡面积(mm2),以溃疡面积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见表5。
表5.本发明组合物对乙酸烧灼致大鼠胃溃疡模型的影响
组别 | 动物数 | 剂量 | 溃疡面积(X±SD) |
阴性对照组快胃片组本发明低剂量组本发明中剂量组本发明高剂量组 | 109898 | 2.0g/kg1.25g/kg2.50g/kg5.00g/kg | 50.72±15.2612.11±9.96**18.75±11.31**20.00±10.67**24.38±14.52* |
注:*P<0.05;**P<0.01
结果表明:本发明组的低剂量(1.25g/kg)、中剂量(2.50g/kg)和高剂量(5.00g/kg)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本发明组合物能明显降低乙酸烧灼致大鼠胃溃疡的形成;且本发明组合物的3个剂量组抗无水乙醇所致大鼠胃溃疡形成的作用相当于或甚至优于阳性对照组(快胃片2g/kg)。
六、本发明组合物对大鼠胃液分泌的影响
1.试验材料
1.1供试品为实施例1制得的棕褐色颗粒剂。
1.2阳性对照药:快胃片,批号970317,中国青岛中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阴性对照药:去离子水;
1.4试验动物为180±10g的Wistar大鼠,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动物繁育场提供。
2.试验方法:
选择180±10g的Wistar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按剂量设置为样品的3个剂量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1个阳性对照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
对大鼠灌胃给药,连续给药3天,每天1次,第2天给药后开始禁食不禁水,第3天给药后3小时,对大鼠行幽门结扎术,术后6小时经乙醚麻醉致死,收集胃液,分别测定胃液量,总酸和总酸排出量。
按Mett’s方法,将内径1mm,长10cm粗细均匀的毛细管,洗净烤干。用鸡蛋1枚,取其蛋清充分打匀后用纱布过滤,将毛细管充满蛋清,然后置蒸汽中使蛋清凝固。待冷却后,取两支放入培养皿中,精密加入胃液1ml,0.05mol/L盐酸溶液15ml,摇匀,然后于37℃恒温箱中温孵24小时,测定蛋白管中被消化的长度,然后计算胃蛋白酶的单位。结果见表6。
表6本发明组合物对幽门结扎大鼠胃酸分泌的影响
组别 | 动物数 | 剂量 | 胃液量(ml/100g) | 总酸(mmol/L) | 总酸排出量(mmol/L.h) | 胃蛋白酶活性(活性单位/ml) |
阴性对照组快胃片组本发明高剂量组本发明中剂量组本发明低剂量组 | 1010101010 | 2.05.02.501.25 | 4.29±0.893.35±0.63**3.58±0.53**3.14±0.57**2.91±0.60** | 117.5±21.784.6±16.970.2±22.4*75.3±18.9*82.0±21.6* | 235±29144±53*104±34*117±26*146±46* | 146±30124±20**110±29**109±32**137±33* |
注:*P<0.05;**P<0.01;***P<0.001
结果表明:在对胃酸分泌的影响中,本发明低剂量组(1.25g/kg)、中剂量组(2.50g/kg)和高剂量组(5.00g/kg)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01),说明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胃酸分泌作用;且其抗胃酸分泌作用相当于甚至优于阳性对照组(快胃片2.0g/kg)。
在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上,本发明中剂量组(2.50g/kg)和高剂量组(5.00g/kg)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低剂量组(1.25g/kg)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明显的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作用;且其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作用相当于甚至优于阳性对照组(快胃片2.0g/kg)。
可见,本发明组合物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并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
七、本发明组合物的镇痛作用
1.试验材料
1.1供试品为实施例1制得的棕褐色颗粒剂。
1.2阳性对照药:消炎痛片,批号:936202,大同星火制药厂生产;
1.3阴性对照药:去离子水;
1.4试验动物为20±1g的昆明小鼠,雌雄各半,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动物繁育场提供。
2.试验方法
20±1g的昆明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按剂量设置为样品的3个剂量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1个阳性对照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
对小鼠灌胃给药,连续给药三天,每天一次,第二天给药后开始禁食不禁水,第三天给药后1小时,给小鼠腹腔注射1%的乙酸溶液0.1ml,然后观察小鼠在规定时间内的扭体次数,结果见表7。
表7本发明组合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
组别 | 动物数 | 剂量(g/kg) | 扭体次数(X±SD) |
阴性对照组消炎痛本发明高剂量组本发明中剂量组本发明低剂量组 | 1010101010 | 2.05.002.501.25 | 21.1±7.5210.5±3.27**12.3±5.33**8.1±6.28**16.5±7.38** |
注:*P<0.05;**P<0.01
结果表明:本发明组的低剂量(1.25g/kg)、中剂量(2.50g/kg)和高剂量(5.00g/kg)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其镇痛作用相当于阳性对照组(消炎痛2.0g/kg)。
八、本发明组合物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1、一般资料
共收治慢性胃溃疡患者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共1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例,其中男60例,女18例,年龄18~46岁,平均32岁;对照组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0~40岁,平均30岁。患者均在发病平均2.5天后就诊。
2、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下观察粘膜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下检查仅有轻度充血。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胃镜下观察炎症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胃镜下检查溃疡无变化或加重。
3、给药剂量和疗程
治疗组:本发明药物散剂,每次一包,每日3次,饭前服,30天为一疗程,服用一疗程。对照组:1)硫糖铝片,每次1.0g,每日3次;2)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每次0.15g,每日2次,两药连服30天。
4、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经30天用药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8:
表8本发明组合物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 例数 | 治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治疗组对照组 | 7836 | 15(19.2)0(0) | 58(74.4)6(16.7) | 3(3.9)25(69.4) | 2(2.5)5(13.9) | 97.586.1 |
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其中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9.2%、74.4%、3.9%、2.5%。对照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6.1%,其中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6.7%、69.4%、13.9%,且两组数据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可见,本发明组合物对消化道溃疡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其抗消化道溃疡的作用优于阳性对照药硫糖铝片和盐酸雷尼替丁胶囊。
Claims (12)
1、一种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中药制成:海螵蛸2-10份、延胡索1-5份、黄芪1-5份、芍药1-5份、白芨1-5份和甘草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的原料药重量份数为:海螵蛸6份、延胡索3份、黄芪3份、芍药3份、白芨3份和甘草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可制成任何一种临床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制剂为颗粒剂、片剂、散剂、丸剂或胶囊。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所述重量配比的白芍、延胡索、黄芪和甘草粉碎成粗粉,用30~95%(v/v)乙醇回流提取2次,合并滤液。
b)减压回收滤液中的乙醇,将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30时备用,将醇提后的残渣与白芨粗粉混合均匀后,加水煎煮,每次加水没过药面,共煎煮2次,滤过,合并二次水提液;
c)合并醇浓缩液和水提取液,混合均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粉末状物,备用;或浓缩后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d)将海螵蛸粉碎成极细粉,与c)步的干燥粉末混合均匀,用60-90%7醇制成颗粒,干燥后制得可进一步加工的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a)所用乙醇浓度为50%(v/v),进行两次回流提取时,第1次和第2次所加乙醇量分别为6倍和4倍,回流提取时间均为2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b)的两次加水煎煮的用水量均为8倍,两次煎煮分别为2小时和1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d)所用海螵蛸粉的细度为300目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d)所用乙醇浓度为80%(v/v)。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可在步骤d)中制得粉末状混合物中添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为糊精或淀粉。
12、权利要求1-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药物中的用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378670A CN100484561C (zh) | 2004-05-12 | 2004-05-12 |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378670A CN100484561C (zh) | 2004-05-12 | 2004-05-12 |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95657A true CN1695657A (zh) | 2005-11-16 |
CN100484561C CN100484561C (zh) | 2009-05-06 |
Family
ID=35348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3786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4561C (zh) | 2004-05-12 | 2004-05-12 |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84561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94329A (zh) * | 2015-10-26 | 2015-12-30 | 临汾宝珠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胃病的胶囊 |
CN106266604A (zh) * | 2016-10-26 | 2017-01-04 | 西安医学院 | 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589386A (zh) * | 2017-09-30 | 2019-04-09 | 张雷 |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 |
-
2004
- 2004-05-12 CN CNB2004100378670A patent/CN10048456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94329A (zh) * | 2015-10-26 | 2015-12-30 | 临汾宝珠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胃病的胶囊 |
CN106266604A (zh) * | 2016-10-26 | 2017-01-04 | 西安医学院 | 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589386A (zh) * | 2017-09-30 | 2019-04-09 | 张雷 |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84561C (zh) | 2009-05-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72169B (zh) | 一种红景天复方组合物在治疗糜烂性胃炎中的用途 | |
WO2007009291A1 (fr) | Composition pharmaceutique de médicament traditionnel chinois pour traiter la polyarthrite rhumatoïde et sa préparation | |
CN1840166A (zh) | 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 |
CN1876155A (zh) | 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73878A (zh) | 一种治疗小儿胃脘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52796B (zh) | 一种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 |
CN1695657A (zh) |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68488C (zh) | 治疗热淋的中药制剂 | |
CN1931271A (zh) | 吴茱萸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 |
CN108815448B (zh) |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颗粒剂 | |
CN105214037A (zh) |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固体分散胶囊剂 | |
CN105250946A (zh) |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固体分散体 | |
CN104306585B (zh) | 一种用于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0542555C (zh) |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 |
CN1475261A (zh) |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64202B (zh) | 一种猴头健胃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91171A (zh) |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394991B (zh) | 治疗脾虚肝郁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复方制剂 | |
CN1141113C (zh) |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成药 | |
CN1301733C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94608A (zh) |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微粉胶囊剂 | |
CN105250951A (zh) |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制备方法 | |
CN118593652A (zh) | 一种用于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中药组合物 | |
CN1557459A (zh) | 含有山嵛菜的药物或保健品 | |
CN1748726A (zh) |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06 Termination date: 20110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