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61941A - 分布式基站系统及数据交互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基站系统及数据交互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61941A CN1661941A CN2004100045827A CN200410004582A CN1661941A CN 1661941 A CN1661941 A CN 1661941A CN 2004100045827 A CN2004100045827 A CN 2004100045827A CN 200410004582 A CN200410004582 A CN 200410004582A CN 1661941 A CN1661941 A CN 16619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ultiplexing
- optical signal
- base band
- radio unit
- remote radi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基站系统,包括有基带和一个以上的射频拉远单元,在基带侧设置有用于多波长光信号波分复用的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在每个射频拉远单元侧设置有光分插复用模块,并使基带和射频拉远单元通过两条方向相反的光纤链路连接成波分复用的环形拓扑网。并同时公开了基于分布式基站系统的数据交互方法,在波分复用环形的东向和西向光纤链路上同时进行数据传输。既提高了各射频拉远单元的数据传输带宽,又使各系统中网络设备的结构设计得到简化。并通过采取新的自愈倒换保护机制,在保障系统设备之间正常的数据交互的同时,使得网络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组网技术,特别是指一种分布式基站组网系统及数据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的发展,基站的设计方法趋向于基带(BB,BaseBand)与射频分离。射频拉远单元(RRU,Remote Radio Unit)就是这种设计思想下的典型应用,它可以很好地解决机房选址困难以及馈缆损耗等问题,提高天线口的发射功率。但是它也带来一些新的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BB与RRU之间传输组网问题。
BB与RRU之间的接口信号是IQ信号,速率比较高,一般采用光作为媒介直接传输,又由于IQ信号要求传输延时比较小,所以不宜采用同步数字系列(SDH)传输。
参见图1所示,为目前普遍采用的环形组网方案的分布式基站系统结构示意图,该组网形式的结构环上的每个节点都有两个方向的光口,BB上有主用光口和备用光口;各RRU上有东向光口和西向光口,东向光口直接或间接连接至BB主用光口,西向光口直接或间接连接至BB备用光口。
图1所示的基站系统正常工作时,在下行方向,BB将发往环上所有RRU电接口信号形式的下行接口数据利用帧结构复用并转换为某个波长的光信号,通过主用光口送到RRU0,RRU0通过东向光口接收BB发出的下行光信号,还原为电接口信号形式的接口数据,从中截取出本节点的下行接口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剩余数据转换为光信号后,通过西向光口转发至下一级的RRU,以后的RRU依次完成相同的功能,直到RRUn从东向光口收到本RRU的下行接口数据。
上行方向,RRUn将上行接口数据转换为光信号后,通过东向光口发送上行接口数据,RRUn-1从西向光口接收RRUn发来的上行接口数据,在该上行接口数据中插入本节点的上行接口数据,通过东向光口发出,以后的RRU依次完成相同的功能,直到BB从东向光口收到环各RRU的上行接口数据。
当系统故障时,例如:RRUn-1与RRUn之间光纤故障,BB与RRU0,...,RRUm-1之间上下行接口数据的传送保持不变,仍然是每个RRU通过东向光口与BB主用光口收发上下行接口数据;但BB与RRUm,...,RRUn之间上下行接口数据的传送则与故障前相反,即每个RRU通过西向光口与BB备用光口收发上下行接口数据。
由于现有的这种环形组网方案需要设计比较复杂的帧结构将各RRU的数据复用在一起,各RRU还需要完成数据帧一级的分插和复用功能,使每个RRU接口的功能设计非常复杂;另外,由于环上所有RRU的数据收发都共享同一波长的带宽进行传输,使各RRU的带宽需要受到限制,造成网络资源紧张,影响数据传输速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基站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RRU接口功能过于复杂和数据传输带宽受限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本发明分布式基站系统的数据交互方法,实现系统中各网络设备之间的正常数据交互。
根据第一个目的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分布式基站系统,包括有基带和一个以上的射频拉远单元,基带和射频拉远单元通过两条方向相反的光纤链路连接成环形拓扑网,在基带侧设置有用于多波长光信号波分复用的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在每个射频拉远单元侧设置有包含东向光口和西向光口的光分插复用模块;
基带将发送给每个射频拉远单元的下行电接口信号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后,分别送入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
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将不同波长的下行光信号合波后沿一条光纤链路逐级发送至每个射频拉远单元侧的光分插复用模块的东向光口,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将下行光信号合波后沿另一条光纤链路逐级发送至每个射频拉远单元侧的光分插复用模块的西向光口;
每个光分插复用模块从东向光口和西向光口取出本地波长的光信号送入射频拉远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将光信号转换为电接口信号;
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将发送给基带的上行电接口信号转换为本地波长上行光信号后,送入本地光分插复用模块;
光分插复用模块将本地波长上行光信号与从东向光口接收的其它波长光信号合波后通过自身西向光口沿一条光纤链路将上行光信号发送至基带的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光分插复用模块将本地波长上行光信号与从西向光口接收的其它波长光信号合波后通过自身东向光口沿另一条光纤链路将上行光信号发送至基带的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
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分别将各自接收到的上行光信号解复用为不同波长光信号后送入基带,基带将光信号转换为电接口信号。
该系统所述的主用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为用于粗波分复用的复用解复用模块或用于密集波分复用的复用解复用模块。
该系统所述复用解复用模块为用于粗波分复用的复用解复用器或用于密集波分复用的复用解复用器;所述光分插复用模块为光分插复用器。
该系统所述主用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设置在基带内部或外部;所述光分插复用模块设置在射频拉远单元内部或外部。
该系统所述光纤链路上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光中继单元。
根据所述另一目的本发明同时公开的一种分布式基站系统的数据交互方法,应用于由基带与射频拉远单元通过两条方向相反的光纤链路连接成的环形拓扑结构分布式基站系统中,在分布式基站组网系统的基带侧设置有用于多波长光信号波分复用的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在每个射频拉远单元侧设置有光分插复用模块;
为每条光纤链路上的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分配一个用于承载数据的光波长;
在基带向射频拉远单元发送数据的下行方向的数据传输过程包括:
a)所述基带将所有发往射频拉远单元的下行电接口信号转换为相应分配波长的东向下行光信号和西向下行光信号分别送入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
b)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将所有东向下行光信号合波复用后通过一条光纤链路发送至环网上每个射频拉远单元侧光分插复用模块的东向光口,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将所有西向下行光信号合波复用后通过另一条光纤链路发送至环网上每个射频拉远单元侧光分插复用模块的西向光口;
c)每个射频拉远单元侧的光分插复用模块从东向光口和西向光口所接收的下行光信号中分别取出属于自身分配波长的下行光信号送入射频拉远单元;
d)射频拉远单元从光分插复用模块送入的两路下行光信号中选择一路转换为电接口信号进行数据处理;
在射频拉远单元向基带发送数据的上行方向的数据传输过程包括:
a’)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将需要发往基带的上行电接口信号转换为相应分配波长东向上行光信号和西向上行光信号分别送入本地的光分插复用模块;
b’)光分插复用模块将本地的西向上行光信号与从东向光口接收的本地以外的东向下行光信号合波复用后,从西向光口通过一条光纤链路向基带侧的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发送,将本地的东向上行光信号与从西向光口接收的本地以外的西向下行光信号合波复用后,从东向光口通过另一条光纤链路向基带侧的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发送;
c’)基带侧的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分别从收到的东向上行光信号和西向上行光信号中解复用出每个射频拉远单元的上行光信号后送入基带;
d’)基带从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所送入的每个射频拉远单元的两路上行光信号中选择一路转换为电接口信号进行数据处理。
该方法所述为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分配的光波长为国际电信联盟标准中规定的可用波长集中的波长。
该方法对于同一射频拉远单元在两条光纤链路中为其所分配的用于承载数据的光波长相同。
该方法所述复用解复用模块为用于粗波分复用的复用解复用模块或用于密集波分复用的复用解复用模块。
该方法步骤c)与d)之间进一步包括:射频拉远单元检测分插复用模块送入的两路下行光信号是否正常,将检测结果发送至基带;
步骤d’)具体包括:基带检测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送入的每个射频拉远单元的两路上行光信号是否正常,并接收射频拉远单元发来的检测结果,基带选择一组正常的上下行光信号,将其中的上行光信号转换为电接口信号后进行数据处理,并向该射频拉远单元发送指令消息,通知其接收所选择的下行光信号;
并且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射频拉远单元接收基带发送来的所述指令消息,选择消息中所指定的下行光信号转换为电接口信号后进行数据处理。
该方法步骤d’)所述基带选择一组正常的上下行光信号具体包括:
d’1)如果一个射频拉远单元的两路下行光信号都在正常,并且该射频拉远单元在基带侧的两路上行光信号也都正常,则基带从中选择一组上下行接口数据之间延时最小的上行和下行光信号;
d’2)如果一个射频拉远单元的两路下行光信号和在基带侧的两路上行光信号中有一路或一路以上的光信号不正常,则基带在正常的光信号中优先选择一组上下行传输路径正好相反的上行和下行光信号。
该方法预先根据上下行光信号传输路径正好相反,并从中优先选择上下行接口数据之间延时最小的原则设置一个不同检测结果情况下,基带应选择的上行光信号和射频拉远单元应选择的下行光信号的对应表,保存在基带中;
则步骤d’1)所述基带从中选择一组上下行接口数据之间延时最小的上行和下行光信号过程具体包括:基带关断一路下行光信号,根据对应表选择此种情况下对应的一组上行和下行光信号,基带测量此种选择下,基带到射频拉远单元上行和下行光信号之间的接口数据延时值;
基带恢复前一路下行光信号并关断另一路下行光信号,根据对应表选择此种情况下对应的一组上行和下行光信号,基带测量此种选择下,基带到射频拉远单元上行和下行光信号之间的接口数据延时值;
基带比较两种选择下的测得的接口数据延时值,选择延时值较小的一组上行和下行光信号;
步骤d’2)所述基带在正常的光信号中选择一组上下行传输路径正好相反的上行和下行光信号过程具体包括:基带在对应表中查找并选择与当前情况匹配的一组上行和下行光信号。
该方法所述射频拉远单元通过网络物理层向基带发送检测结果;所述基带通过网络物理层向射频拉远单元发送指令消息。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基站系统及其数据交互方法,利用波分复用技术,在基带侧设置用于多波长光信号波分复用的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在每个射频拉远单元侧设置有光分插复用模块,通过方向相反的两条光纤链路将BB和RRU连接成波分复用的环形组网结构,大大提高了各RRU的数据传输带宽的同时,使各系统中网络设备的结构设计得到简化,降低了网络设备的成本,又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在数据交互过程中,利用环网技术的特点,在波分复用环的东向和西向光纤链路上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并通过采取新的自愈倒换保护机制,在保障系统设备之间正常的数据交互的同时,使得网络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分布式基站系统采用环形组网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布式基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RRU侧进行OADM的数据收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出现第2种情况时光纤链路自愈倒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出现第3种情况时光纤链路自愈倒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出现第4种情况时光纤链路自愈倒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出现第5种情况时光纤链路自愈倒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出现第6种情况时光纤链路自愈倒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出现第7种情况时光纤链路自愈倒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方案采用环形组网结构,利用波分复用技术,在基带侧设置用于多波长光信号波分复用的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在每个射频拉远单元侧设置有光分插复用模块,通过方向相反的两条光纤链路将BB和RRU连接成波分复用环。并通过合理布置BB与RRU间的数据传输路径,合理分配各RRU用于数据传输的波长。解决数据传输带宽受限问题的同时,使系统中各网络设备的结构得以简化,并通过利用环网技术以及新的自愈倒换保护机制保障了网络的可靠性。
由于粗波分复用(CWDM,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是近期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光传输技术,它能够以较低成本提高光纤的利用率,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CWDM环网技术进行对RRU的组网。
本实施例的分布式基站系统结构,参见图2所示。在BB侧,设置有两个用于实现各波长的光信号复用和解复用的复用/解复用器(MUX/DMUX),其中MUX/DMUX0为主用模块,MUX/DMUX1为备用模块。在RRU侧,设置有光分插复用器(OADM)用于实现相关波长的光分插复用功能。每个OADM上有两对光口,一对光口直接或间接连接至MUX/DMUX0,主要用于与MUX/DMUX0之间数据收发,另一对光口直接或间接连接至MUX/DMUX1,主要用于与MUX/DMUX1之间数据收发。MUX/DMUX0、MUX/DMUX1与RRU侧OADM的两对光口之间通过图2中实线代表的顺时针和虚线代表的逆时针方向两条光纤链路连接起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规定BB到RRU的数据传送方向为下行方向;RRU到BB的数据传送方向为上行方向。OADM与主用MUX/DMUX直接或间接相连的方向为东向;OADM与备用MUX/DMUX直接或间接相连的方向为西向。OADM上直接或间接连接至MUX/DMUX0的一对光口为东向光口;直接或间接连接至MUX/DMUX1的一对光口为西向端口。
BB与分布式基站系统中RRU0,RRU1,……RRUn之间实现数据交互的电接口信号分别为IF0,IF1,……,IFn。其中,IF0用于RRU0,IF1用于RRU1,……依此类推IFn用于RRUn。当需要在CWDM环上进行数据传输时,首先在BB和RRU侧,将需要发送的BB与RRU之间的下行和上行电接口信号IF转换为相应波长的光信号;接收时,再将相应的光信号恢复出IF。
因此,对于每个RRU,为其从国际电联(ITU-T)标准中规定的CWDM环网的可用波长集{λ0,λ1,……,λn}中分配两个波长,RRU使用其中的一个波长用于东向收和西向发承载在顺时针方向的光纤链路中的传输数据,另一个波长用于西向收和东向发承载在逆时针方向的光纤链路中的传输数据。
本实施例中每个RRU波长的具体分配情况,参见表1所示:
RRU0 | RRU1 | …… | RRUn | |
RRU东向收西向发 | λ0’ | λ1’ | …… | λn’ |
RRU西向收东向发 | λ0” | λ1” | …… | λn” |
表1
由于RRU的东向收西向发与RRU的西向收东向发通过不同的光纤链路进行传输,因此,可以为同一个RRU的东向收西向发和西向收东向发分配同一波长,即表1中对于任一个RRUx(x=0,1,……,n)可以令λx’=λx”。并使可用波长集与RRU东向收西向发波长集一一对应,同时可用波长集与RRU西向收东向发波长集一一对应。
对于数据的下行方向:在BB侧,根据表1中的波长分配原则,BB将下行至每个RRU的电接口信号IF同时转换为波长为λ’和λ”的两路下行光信号,分别送入MUX/DMUX0和MUX/DMUX1。
以第x个RRU为例,a)BB将下行至RRUx(x=0,1,……,n)的电接口信号IFx同时转换为波长为λx’和λx”的两路下行光信号,分别送入MUX/DMUX0和MUX/DMUX1。
b)作为主用模块的MUX/DMUX0将所有的东向下行光信号λ0’,λ1’,……,λn’复合在一起送至CWDM环的顺时针方向光纤链路;作为备用模块的MUX/DMUX1将所有的西向下行光信号λ0”,λ1”,……,λn”复用在一起送至CWDM环的逆时针方向光纤链路。
c)下行光信号到达RRUx侧时,参见图3所示,RRUx侧的OADMx从东向光口取出属于自身的下行光信号λx’,从西向光口取出属于自身的下行光信号λx”,送入RRUx。
d)RRUx从λx’和λx”中选择一路下行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恢复出IFx电接口信号。
对于数据的上行方向:a’)在RRUx侧,RRUx将发往BB的上行电接口信号IFx同时转换为波长为λx’和λx”的两路上行光信号送入OADMx。
b’)参见图3所示,OADMx将上行光信号λx”与从本地西向光口接收到的除下行λx”以外所有波长的光信号λ0”,λ1”,…,λx-1”,λx+1”,…,λn”复用后从东向光口送入CWDM环的逆时针方向光纤链路;同时,OADMx将上行光信号λx’与从东向光口接收到的除λx’以外所有波长的光信号λ0’,λ1’,…,λx-1’,λx+1’,…,λn’复用后从西向光口送入CWDM环的顺时针方向光纤链路。
c’)上行光信号到达BB侧时,MUX/DMUX0将其从逆时针光纤链路中接收的上行光信号分解为波长分别为λ0”,λ1”,……,λn”的n+1路光信号送入BB;MUX/DMUX1将其从顺时针光纤链路中接收的上行光信号分解为波长分别为λ0’,λ1’,……,λn’的n+1路光信号送入BB。
d’)BB从每对上行光信号λx”和λx’中选择一个进行光电转换,恢复出该信号所对应的RRUx的上行IFx电接口信号进行处理。
在上面所述本发明分布式基站组网系统在工作过程中,BB需要从每个RRUx的两路上行光信号λx’和λx”中选择一路光信号恢复为上行电接口信号IFx;每个RRUx需要从两路下行光信号λx’和λx”中选择一路光信号恢复为下行电接口信号IFx。
为了保证最佳的传输效果,本实施例要求BB、RRU在进行光信号选择时必须遵循如下两条约束条件:
1、BB、RRUx(x=0,1,……,n)之间上行接口数据的传输延时与BB、RRUx之间下行接口数据的传输延时尽可能一致,表现为传输路径正好相反。
2、BB、RRUx(x=0,1,……,n)之间上行接口数据的传输延时与BB、RRU之间下行接口数据的传输延时尽可能的小。
条件1的优先级高于条件2的优先级,即必须首先满足条件1,然后在满足条件1的基础上再满足条件2。
根据上述两个约束条件,本实施例制定的BB及RRU的光信号选择方案,参见表2所示。
BB检测两路上行光信号 | RRUx检测两路下行光信号 | BB选择的上行光信号 | RRUx选择的下行光信号 | |||
λx’ | λx” | λx’ | λx” | |||
1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选择最小延时路径 | |
2 | 故障 | 正常 | 正常 | -- | λx” | λx’ |
3 | -- | 正常 | 正常 | 故障 | λx” | λx’ |
4 | 正常 | 故障 | -- | 正常 | λx’ | λx” |
5 | 正常 | -- | 故障 | 正常 | λx’ | λx” |
6 | 正常 | 故障 | 正常 | 故障 | λx’ | λx’ |
7 | 故障 | 正常 | 故障 | 正常 | λx” | λx” |
表2
并将表2所示的光信号选择方案保存在BB中,BB和RRU在进行光信号选择时,具体包括如下过程:
在BB侧,BB检测上行光信号的λ0’,λ1’,……,λn’和λ0”,λ1”,……,λn”是否正常。
在RRU侧,每个RRUx检测下行光信号λx’和λx”是否正常,并将检测结果通过物理层或其它方式上报BB。
BB所做的处理根据表2包括以下7种情况:
1、如果BB检测到RRUx的上行光信号λx’和λx”均正常,并且RRUx检测下行光信号λx’和λx”也都正常,则BB和RRUx选择一组上下行接口数据之间的传输延时最小的传输路径,具体过程包括:
a.BB关断下行λx”光信号,根据表2中第3种光信号选择原则,BB选择上行λx”光信号,RRUx选择下行λx’光信号,BB测量出从BB到RRUx之间上下行数据的传输时延,设此值为T0。
b.BB恢复下行λx”光信号,然后BB关断下行λx’光信号,根据表2中第5种光信号选择原则,BB选择上行λx’光信号,RRUx选择下行λx”光信号,BB测量出从BB到RRUx的传输时延,设此值为T1,BB恢复下行λx’光信号。
c.BB对T0和T1进行比较,当T0≤T1时,BB选择上行λx”光信号,并且BB通过物理层向RRUx发送指令消息通知RRUx选择下行λx’光信号;当T0>T1时,BB选择上行λx’光信号,并且BB通过物理层向RRUx发送指令消息通知RRUx选择下行λx”光信号。
2、参见图4所示,BB检测到上行光信号λx”正常,但上行光信号λx’故障,RRUx检测到下行光信号λx’正常,BB收到RRU上报的检测结果后,不管下行光信号λx”是否正常,通过查询表2,BB将选择上行光信号λx”,并向RRUx发送指令消息通知RRUx选择上行光信号λx’。
3、参见图5所示,RRUx检测到下行光信号λx’正常,但下行光信号λx”故障,BB检测到上行光信号λx”正常,BB收到RRU上报的检测结果后,不管上行光信号λx’是否正常,通过查询表2,BB选择上行光信号λx”,并向RRUx发送指令消息通知RRUx选择上行光信号λx’。
4、参见图6所示,BB检测到上行光信号λx’正常,但上行光信号λx”故障,RRUx检测到下行光信号λx”正常,BB收到RRU上报的检测结果后,不管下行光信号λx’是否正常,通过查询表2,BB选择上行光信号λx’,并向RRUx发送指令消息通知RRUx选择上行光信号λx”。
5、参见图7所示,RRUx检测到下行光信号λx”正常,但下行光信号λx’故障,BB检测到上行光信号λx’正常,BB收到RRU上报的检测结果后,通过查询表2,不管上行光信号λx”是否正常,BB选择上行光信号λx’,并向RRUx发送指令消息通知RRUx选择上行光信号λx”。
6、参见图8所示,BB检测到上行光信号λx’正常,但上行光信号λx”故障,RRUx检测到下行光信号λx’正常但下行光信号λx”故障,,BB收到RRU上报的检测结果后,通过查询表2,BB选择上行光信号λx’,并向RRUx发送指令消息通知RRUx选择上行光信号λx’。
7、参见图9所示,BB检测到上行光信号λx”正常,但上行光信号λx’故障,RRUx检测到下行光信号λx”正常,但下行光信号λx’故障,BB收到RRU上报的检测结果后,通过查询表2,BB选择上行光信号λx”,并向RRUx发送指令消息通知RRUx选择上行光信号λx”。
另外,为了提高数据传输距离,可以在光纤链路上增加光功率放大器等光中继单元。在分布式基站RRU站点比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在BB侧采用密集波分复用(DWDM)的MUX/DMUX,利用能够复用更多波长的DWDM技术替代上面实施例中的CWDM技术。本发明所述复用解复用模块可设置在基带内部或外部;所述光分插复用模块同样可设置在射频拉远单元内部或外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分布式基站系统,包括有基带和一个以上的射频拉远单元,基带和射频拉远单元通过两条方向相反的光纤链路连接成环形拓扑网,其特征在于,在基带侧设置有用于多波长光信号波分复用的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在每个射频拉远单元侧设置有包含东向光口和西向光口的光分插复用模块;
基带将发送给每个射频拉远单元的下行电接口信号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后,分别送入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
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将不同波长的下行光信号合波后沿一条光纤链路逐级发送至每个射频拉远单元侧的光分插复用模块的东向光口,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将下行光信号合波后沿另一条光纤链路逐级发送至每个射频拉远单元侧的光分插复用模块的西向光口;
每个光分插复用模块从东向光口和西向光口取出本地波长的光信号送入射频拉远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将光信号转换为电接口信号;
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将发送给基带的上行电接口信号转换为本地波长上行光信号后,送入本地光分插复用模块;
光分插复用模块将本地波长上行光信号与从东向光口接收的其它波长光信号合波后通过自身西向光口沿一条光纤链路将上行光信号发送至基带的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光分插复用模块将本地波长上行光信号与从西向光口接收的其它波长光信号合波后通过自身东向光口沿另一条光纤链路将上行光信号发送至基带的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
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分别将各自接收到的上行光信号解复用为不同波长光信号后送入基带,基带将光信号转换为电接口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用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为用于粗波分复用的复用解复用模块或用于密集波分复用的复用解复用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解复用模块为用于粗波分复用的复用解复用器或用于密集波分复用的复用解复用器;所述光分插复用模块为光分插复用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用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设置在基带内部或外部;所述光分插复用模块设置在射频拉远单元内部或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链路上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光中继单元。
6、一种分布式基站系统的数据交互方法,应用于由基带与射频拉远单元通过两条方向相反的光纤链路连接成的环形拓扑结构分布式基站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在分布式基站组网系统的基带侧设置有用于多波长光信号波分复用的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在每个射频拉远单元侧设置有光分插复用模块;
为每条光纤链路上的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分配一个用于承载数据的光波长;
在基带向射频拉远单元发送数据的下行方向的数据传输过程包括:
a)所述基带将所有发往射频拉远单元的下行电接口信号转换为相应分配波长的东向下行光信号和西向下行光信号分别送入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
b)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将所有东向下行光信号合波复用后通过一条光纤链路发送至环网上每个射频拉远单元侧光分插复用模块的东向光口,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将所有西向下行光信号合波复用后通过另一条光纤链路发送至环网上每个射频拉远单元侧光分插复用模块的西向光口;
c)每个射频拉远单元侧的光分插复用模块从东向光口和西向光口所接收的下行光信号中分别取出属于自身分配波长的下行光信号送入射频拉远单元;
d)射频拉远单元从光分插复用模块送入的两路下行光信号中选择一路转换为电接口信号进行数据处理;
在射频拉远单元向基带发送数据的上行方向的数据传输过程包括:
a’)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将需要发往基带的上行电接口信号转换为相应分配波长东向上行光信号和西向上行光信号分别送入本地的光分插复用模块;
b’)光分插复用模块将本地的西向上行光信号与从东向光口接收的本地以外的东向下行光信号合波复用后,从西向光口通过一条光纤链路向基带侧的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发送,将本地的东向上行光信号与从西向光口接收的本地以外的西向下行光信号合波复用后,从东向光口通过另一条光纤链路向基带侧的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发送;
c’)基带侧的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分别从收到的东向上行光信号和西向上行光信号中解复用出每个射频拉远单元的上行光信号后送入基带;
d’)基带从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所送入的每个射频拉远单元的两路上行光信号中选择一路转换为电接口信号进行数据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分配的光波长为国际电信联盟标准中规定的可用波长集中的波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同一射频拉远单元在两条光纤链路中为其所分配的用于承载数据的光波长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解复用模块为用于粗波分复用的复用解复用模块或用于密集波分复用的复用解复用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与d)之间进一步包括:射频拉远单元检测分插复用模块送入的两路下行光信号是否正常,将检测结果发送至基带;
步骤d’)具体包括:基带检测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送入的每个射频拉远单元的两路上行光信号是否正常,并接收射频拉远单元发来的检测结果,基带选择一组正常的上下行光信号,将其中的上行光信号转换为电接口信号后进行数据处理,并向该射频拉远单元发送指令消息,通知其接收所选择的下行光信号;
并且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射频拉远单元接收基带发送来的所述指令消息,选择消息中所指定的下行光信号转换为电接口信号后进行数据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基带选择一组正常的上下行光信号具体包括:
d’1)如果一个射频拉远单元的两路下行光信号都在正常,并且该射频拉远单元在基带侧的两路上行光信号也都正常,则基带从中选择一组上下行接口数据之间延时最小的上行和下行光信号;
d’2)如果一个射频拉远单元的两路下行光信号和在基带侧的两路上行光信号中有一路或一路以上的光信号不正常,则基带在正常的光信号中优先选择一组上下行传输路径正好相反的上行和下行光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根据上下行光信号传输路径正好相反,并从中优先选择上下行接口数据之间延时最小的原则设置一个不同检测结果情况下,基带应选择的上行光信号和射频拉远单元应选择的下行光信号的对应表,保存在基带中;
则步骤d’1)所述基带从中选择一组上下行接口数据之间延时最小的上行和下行光信号过程具体包括:基带关断一路下行光信号,根据对应表选择此种情况下对应的一组上行和下行光信号,基带测量此种选择下,基带到射频拉远单元上行和下行光信号之间的接口数据延时值;
基带恢复前一路下行光信号并关断另一路下行光信号,根据对应表选择此种情况下对应的一组上行和下行光信号,基带测量此种选择下,基带到射频拉远单元上行和下行光信号之间的接口数据延时值;
基带比较两种选择下的测得的接口数据延时值,选择延时值较小的一组上行和下行光信号;
步骤d’2)所述基带在正常的光信号中选择一组上下行传输路径正好相反的上行和下行光信号过程具体包括:基带在对应表中查找并选择与当前情况匹配的一组上行和下行光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拉远单元通过网络物理层向基带发送检测结果;所述基带通过网络物理层向射频拉远单元发送指令消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045827A CN1330118C (zh) | 2004-02-23 | 2004-02-23 | 分布式基站系统及数据交互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045827A CN1330118C (zh) | 2004-02-23 | 2004-02-23 | 分布式基站系统及数据交互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61941A true CN1661941A (zh) | 2005-08-31 |
CN1330118C CN1330118C (zh) | 2007-08-01 |
Family
ID=35011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0458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0118C (zh) | 2004-02-23 | 2004-02-23 | 分布式基站系统及数据交互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330118C (zh) |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72265C (zh) * | 2006-03-28 | 2008-02-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分布系统及其组网方法 |
CN100379305C (zh) * | 2005-10-21 | 2008-04-02 | 芯通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基站/收发信机的环形连接方法及中频接口结构 |
CN100396139C (zh) * | 2006-01-24 | 2008-06-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对小区基带数据通道进行备份的方法和系统 |
WO2009065268A1 (fr) * | 2007-11-21 | 2009-05-28 | Zte Corporation | Unité en bande de base, unité radio fréquence et système bs distribué de protocole srio |
CN101159893B (zh) * | 2007-03-31 | 2010-04-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分布式基站控制器及其单元、数据传输方法 |
CN101541107B (zh) * | 2008-03-21 | 2010-09-0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基站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
CN101868054A (zh) * | 2010-05-07 | 2010-10-20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改进型分布式基站架构及实现方法 |
CN101771591B (zh) * | 2008-12-26 | 2011-09-2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rru与bbu环形组网下的业务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01163316B (zh) * | 2007-11-14 | 2012-01-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带资源分配中处理系统消息的方法、系统及基带单元 |
CN101340647B (zh) * | 2007-07-04 | 2012-02-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中心化基站的无线接入系统及载频搬移方法 |
CN102611492A (zh) * | 2011-01-21 | 2012-07-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bbu、rru以及rru的组网方法及组网系统 |
CN101925076B (zh) * | 2009-06-09 | 2012-12-12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射频拉远设备以及分布式基站 |
CN102984604A (zh) * | 2011-09-02 | 2013-03-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交互系统及方法 |
CN101420260B (zh) * | 2007-10-23 | 2013-06-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电设备节点、分布式无线通信基站及其通信方法 |
CN103428825A (zh) * | 2012-05-15 | 2013-12-04 |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拉远单元的选择方法 |
CN104767583A (zh) * | 2011-06-03 | 2015-07-08 | 武汉盛华微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时延测量系统的光纤接入授时装置 |
CN105515710A (zh) * | 2011-01-26 | 2016-04-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时间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
US10375662B2 (en) | 2011-01-26 | 2019-08-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implementing time synchronization |
CN110933533A (zh) * | 2019-11-18 | 2020-03-27 |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光路备份方法和装置 |
WO2022048549A1 (zh) * | 2020-09-04 | 2022-03-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相关设备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09121A3 (en) * | 1998-12-08 | 2005-01-19 |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
DE19906862A1 (de) * | 1999-02-18 | 2000-08-24 | Siemens Ag | Netzknoten mit optischen Add/Drop-Modulen |
CN1214551C (zh) * | 2002-07-08 | 2005-08-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光纤环网系统及其光分插复用模块及其升级扩容方法 |
CN1203638C (zh) * | 2003-03-06 | 2005-05-25 | 上海交通大学 | 动态多波长分组环传输系统 |
-
2004
- 2004-02-23 CN CNB2004100045827A patent/CN133011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79305C (zh) * | 2005-10-21 | 2008-04-02 | 芯通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基站/收发信机的环形连接方法及中频接口结构 |
CN100396139C (zh) * | 2006-01-24 | 2008-06-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对小区基带数据通道进行备份的方法和系统 |
CN100372265C (zh) * | 2006-03-28 | 2008-02-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分布系统及其组网方法 |
CN101159893B (zh) * | 2007-03-31 | 2010-04-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分布式基站控制器及其单元、数据传输方法 |
CN101340647B (zh) * | 2007-07-04 | 2012-02-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中心化基站的无线接入系统及载频搬移方法 |
CN101420260B (zh) * | 2007-10-23 | 2013-06-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电设备节点、分布式无线通信基站及其通信方法 |
CN101163316B (zh) * | 2007-11-14 | 2012-01-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带资源分配中处理系统消息的方法、系统及基带单元 |
WO2009065268A1 (fr) * | 2007-11-21 | 2009-05-28 | Zte Corporation | Unité en bande de base, unité radio fréquence et système bs distribué de protocole srio |
CN101541107B (zh) * | 2008-03-21 | 2010-09-0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基站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
CN101771591B (zh) * | 2008-12-26 | 2011-09-2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rru与bbu环形组网下的业务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01925076B (zh) * | 2009-06-09 | 2012-12-12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射频拉远设备以及分布式基站 |
CN101868054A (zh) * | 2010-05-07 | 2010-10-20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改进型分布式基站架构及实现方法 |
CN101868054B (zh) * | 2010-05-07 | 2012-10-31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改进型分布式基站架构及实现方法 |
CN102611492A (zh) * | 2011-01-21 | 2012-07-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bbu、rru以及rru的组网方法及组网系统 |
CN105515710A (zh) * | 2011-01-26 | 2016-04-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时间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515710B (zh) * | 2011-01-26 | 2019-05-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时间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
US10375662B2 (en) | 2011-01-26 | 2019-08-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implementing time synchronization |
CN104767583A (zh) * | 2011-06-03 | 2015-07-08 | 武汉盛华微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时延测量系统的光纤接入授时装置 |
CN102984604A (zh) * | 2011-09-02 | 2013-03-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交互系统及方法 |
CN103428825A (zh) * | 2012-05-15 | 2013-12-04 |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拉远单元的选择方法 |
CN110933533A (zh) * | 2019-11-18 | 2020-03-27 |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光路备份方法和装置 |
CN110933533B (zh) * | 2019-11-18 | 2022-07-01 |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光路备份方法和装置 |
WO2022048549A1 (zh) * | 2020-09-04 | 2022-03-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相关设备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30118C (zh) | 2007-08-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661941A (zh) | 分布式基站系统及数据交互方法 | |
EP3327957B1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istributed base station | |
CN1135757C (zh) | 多路复用传输装置、多路复用传输网和用于它们的操作方法 | |
EP3343820B1 (en) | Distribu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ignals over metropolita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CN1083683C (zh) | 综合多速率交叉连接系统 | |
CN101076961A (zh) | 通信方法,尤其是用于移动无线电网络的通信方法 | |
CN1744448A (zh) | 双纤光复用段共享保护环的保护方法及其节点装置 | |
CN1306351A (zh) | 通信系统中传递数据的方法 | |
WO2013029385A1 (zh) | 数据交互系统及方法 | |
CN1454418A (zh) | Wdm网络中的光时钟信号分布系统 | |
CN109560891A (zh) | 实现波分复用光信号分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852071A (zh) | 一种光网络中的数据通信网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
CN1275006A (zh) | 光环状系统 | |
CN101068129A (zh) | 一种在wdm-pon中实现广播和/或组播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1052003A (zh) | 基站控制器系统及装置、无线接入网和数据传输方法 | |
CN1397118A (zh) | 用于在一个电信网内清楚表示告警的方法 | |
CN1753324A (zh) | 通信网络中实现m:n保护的方法及其网络节点装置 | |
CN1279543A (zh) | 光环形网 | |
CN1691552A (zh) | 光通信网络中的业务调度装置及其方法 | |
CN1691550A (zh) | 光通信网络中的业务保护装置及其方法 | |
CN1110930C (zh) | 同步数字体系传输系统、传输单元及帧传输方法 | |
CN1166738A (zh) | 复用变换单元的构成方法和复用变换单元 | |
CN1661942A (zh) | 分布式基站环形组网系统及其数据交互方法 | |
CN1852051A (zh) | 一种分组光通道共享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 |
CN1559113A (zh) | 利用双光数据总线构建的环网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