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1591B - 一种rru与bbu环形组网下的业务传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rru与bbu环形组网下的业务传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71591B CN101771591B CN2008102411879A CN200810241187A CN101771591B CN 101771591 B CN101771591 B CN 101771591B CN 2008102411879 A CN2008102411879 A CN 2008102411879A CN 200810241187 A CN200810241187 A CN 200810241187A CN 101771591 B CN101771591 B CN 1017715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bu
- rru
- service channel
- service
- designated l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4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3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RU与BBU环形组网下的业务传输方法及系统,用以提高业务传输质量,避免业务掉话。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远端射频单元RRU与基带单元BBU环形组网系统中的业务传输方法包括:BBU和RRU采用从该BBU的第一光口接入该BBU的第一业务通道传输业务;并且,所述BBU和RRU采用从该BBU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专用通道进行时延检测;当确定所述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BBU和RRU利用所述专用通道测得的传输时延值,采用从该BBU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第二业务通道继续传输业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端射频单元(RRU,Remote Radio Unit)与基带单元(BBU,Base Band Unit)环形组网下的业务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TD-SCDMA基带拉远系统中,BBU与RRU之间通常使用光纤连接。在部分应用场景中会使用RRU串联的方式将多级RRU与BBU进行连接,实现了串联的业务通道,因此如果用于将多级RRU串联起来的光纤由于某种原因出现故障,则必然导致部分RRU无法与BBU通信。
为解决上述问题,Ir接口(BBU与RRU之间的接口)技术中提出了RRU与BBU环形组网的概念,即多级RRU与BBU环形串联,每个RRU都能从两个不同光口对应的业务通道接入BBU,当其中一个业务通道出现故障后,可以切换到另外一个业务通道继续与BBU保持通信。
图1示出了RRU环形连接接入BBU的拓扑图,假设RRU0和RRU1分别从BBU的第一光口(IF0)接入BBU,RRU2和RRU3分别从BBU的第二光口(IF1)接入BBU,通道A、B、D、E是有实际业务数据传输的业务通道,通道C只提供了物理通道,而没有实际业务数据传输。如图2所示,假设E点出现链路故障,受影响的RRU2和RRU3将启用备用链路C从另一光口(IF0)接入BBU,重新恢复业务传输。
在数据传输方面,底层链路分为控制信令通道和业务数据通道,采用分时传输,图3示出了现有Ir标准使用的控制信令和业务数据分时传输的情况。下行链路中,系统中所有RRU都将来自上级RRU的信息透传给下级RRU,其中,每个RRU通过自身的IP地址和MAC地址从来自上级RRU的信息中辨识属于自身的控制信令,并进行相应处理和应答,通过固定分配的数据位置从下行数据通道中摘取属于本级RRU的业务数据,并通过对应天线发送出去。上行链路中,各RRU使用固定分配的通道传输发送给BBU的信令和数据。
由此可见,环形组网系统中的RRU虽然可以通过两个光口接入BBU,但是某一时刻RRU只同BBU的一个光口通信。一旦该光口对应的链路出现故障,RRU势必不能与BBU继续保持通信,导致RRU与BBU处于被动等待链路恢复的状态中。
现有Ir接口技术中规定的RRU环形组网下的业务传输流程如图4所示,从该图所示的流程可以看出,现有从检测到业务通道故障,到RRU从另外一个方向的业务通道重新接入BBU并恢复业务所需要的时间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每3s发送一次心跳消息,连续3次未收到心跳消息则认为RRU不在位的故障检测机制,决定了从光纤发生故障到发现故障所需时间为6~9秒(s)。
2)RRU检测到光纤故障后,通过软复位或硬复位的方式清空自身配置,软复位方式所需时间为5s左右,硬复位方式所需时间则为分钟级。
3)RRU需要将时钟从故障业务通道切换到另外一条业务通道,所需的切换时间为1~2s左右。
4)RRU重新从另外一条业务通道发起接入请求,然后进行该业务通道的配置、时延测量、参数配置和小区配置等操作,所需时间为5s~10s左右。
由此可见,将上述四项所需要的时间进行累加,软复位方式下所需要的整个时间为25s左右,硬复位方式下所需要的整个时间大于1分钟,也就是说,不论是采用哪种方式,普通的RRU与BBU环形组网技术从业务通道故障到重新采用另一业务通道恢复业务所需要的时间都无法满足业务掉话的容忍时间,因此会导致业务掉话。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在RRU与BBU环形组网情况下,当前正在使用的业务通道发生故障后,RRU需要重新启动后,从另外一个业务通道重新接入BBU,并重新配置相关参数,整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超过了业务掉话的容忍时间,从而造成业务掉话,导致业务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RU与BBU环形组网系统中的业务传输方法及系统,用以提高业务质量,避免业务掉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RU与BBU环形组网系统中的业务传输方法包括:
BBU和RRU采用从该BBU的第一光口接入该BBU的第一业务通道传输业务;并且,
所述BBU和RRU采用从该BBU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专用通道进行时延检测;
BBU当确定RRU的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将通过所述专用通道测得的传输时延值通过该专用通道通知给RRU;
RRU当确定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将时钟从第一业务通道切换到采用从所述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第二业务通道,并利用所述传输时延值进行时延补偿;
BBU与RRU通过第二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采用该第二业务通道继续传输业务;
其中,所述第二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与第一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为同一套配置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基带单元BBU和多个远端射频单元RRU,其中所述BBU和所述多个RRU通过环形组网相连;
所述RRU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BBU预先为从所述BBU的第一光口接入该BBU的第一业务通道和从该BBU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第二业务通道分配的配置参数;
第一业务传输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采用所述第一业务通道传输业务;
专用通道建立单元,用于建立从所述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专用通道,并在所述第一业务传输单元采用所述第一业务通道传输业务的过程中通过所述专用通道进行时延检测;
切换控制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业务通道出现故障时,将时钟从第一业务通道切换到第二业务通道,并利用通过所述专用通道获得的传输时延值进行时延补偿;
第二业务传输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二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采用所述第二业务通道继续传输业务;
所述BBU包括:
配置参数分配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一业务通道和第二业务通道分配配置参数;
第一业务传输单元,用于采用第一业务通道与RRU传输业务;
专用通道传输单元,用于采用专用通道进行时延检测;
切换控制单元,用于当确定RRU的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将通过所述专用通道测得的传输时延值通过所述专用通道通知给RRU;
第二业务传输单元,用于通过第二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采用该RRU的第二业务通道与该RRU继续传输业务;
其中,第二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与第一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为同一套配置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BBU和RRU采用从该BBU的第一光口接入该BBU的第一业务通道传输业务的过程中,所述BBU和RRU采用从该BBU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专用通道进行时延检测;当确定所述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BBU和RRU利用所述专用通道测得的传输时延值,采用从该BBU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第二业务通道继续传输业务,从而使得RRU在当前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还可以与BBU保持通信,从而使得RRU能够快速地从故障的业务通道切换到另外一个业务通道,保证业务不掉话,提高了业务传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RRU环形接入BBU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业务通道出现故障后的RRU环形接入BBU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控制信令和业务数据的传输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RRU环形组网的业务传输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令和业务数据的传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RRU中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控制信令双通道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RU环形组网系统中的业务传输方法的总体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RU环形组网情况下,RRU从不同方向串行接入BBU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RU环形组网系统中业务通道切换前的业务通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RU环形组网系统中业务通道切换后的业务通道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RU环形组网系统中的业务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RU与BBU环形组网系统中的业务传输方法及系统,用以实现RRU能够快速地从故障的业务通道切换到另外一个业务通道,避免业务掉话,提高业务质量。
目前RRU与BBU环形组网系统中,虽然所有RRU首尾相连形成环形,但是从本质上该环形组网系统中的RRU是通过两个链路接入BBU的,但某一时刻RRU只同BBU的一个光口通信。光纤断开后,受影响的RRU从另一光口接入BBU,因此需要重新获取一套参数(IP地址、天线配置、IQ数据通道配置、小区配置等)。同样,对于BBU而言,都需要为这个RRU在BBU侧重新建立一套资源,这种环形组网实现的实际上是一种“链路冷备份”,而这种“链路冷备份”由于完成链路切换的总耗时过大,势必会导致业务掉话。
本发明实施例考虑到从光纤链路断开到RRU重新接入BBU所用的时间越短,故障对业务传输的影响就越小,如果RRU一直能与BBU保持通信,则RRU感受不到自身需要重新接入,因此可以将业务数据平滑过渡到备份业务通道上,则不会中断业务的传输。因此,如果RRU接入BBU后,从BBU的两个光口所对应的不同方向(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同时保持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专用通道,则对于同一个RRU,无论从哪个光口接入BBU,BBU都能使用同一IP地址唯一标识此RRU,并且可以为其不同的业务通道配置同一套参数(传输时延值除外),当一个光口对应的业务通道故障后,RRU仍然能通过另一光口对应的专用通道与BBU通信,BBU对RRU进行简单的时延补偿配置后,将业务切换至另一光口对应的业务通道上传输,切换时间较短,能够达到保持业务的目的,从而实现“链路热备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在RRU接入BBU后,可以通过从不同光口接入BBU的专用通道同时传输控制信令,需要底层传输提供控制信令双向通道(即上行的专用通道和下行的专用通道)。如图5所示,将现有通信系统中的下行控制信令通道划分出各RRU能够使用的下行专用通道,同理,在上行控制信令通道中划分出允许BBU传送控制信令的上行专用通道,这样就给每个RRU提供了传输控制信令的双向专用通道。
对于每一个RRU,通过FPGA实现控制信令通过专用通道双向传输的方法如图6所示,在下行方向,用于传输业务数据的业务通道仍然采用透传方式传输业务数据,即各RRU将来自BBU的业务数据依次转发给下一级RRU,各RRU的接收数据相同,并从该接收数据中读取自身需要的数据。对于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专用通道,则采用两个控制信令解析模块,分别解析来自上行和下行方向中的BBU控制信令,同时也将来自本级RRU处理器的消息(包括心跳消息和时延检测消息等)分别通过上行专用通道(即从第一光口接入BBU的专用通道)和下行专用通道(即从第二光口接入BBU的专用通道)传输给BBU的第一光口和第二光口。图6中所示FPGA中的上行光口和下行光口,实际上是并串行与串并行转换器(SERDES芯片),具有检测光纤链路状态的功能,当光纤链路正常时,SERDES芯片同步;当光纤链路故障时,SERDES芯片失步,并产生告警信号。也就是说,上行光口负责检测从第一光口接入BBU的业务通道是否故障;下行光口负责检测从第二光口接入BBU的业务通道是否故障。
当出现链路故障时,例如一旦RRU通过第一光口接入BBU的专用通道出现问题,由于各RRU与BBU的第二光口之间的链路正常,所以各RRU仍然可以与BBU继续保持通信。当RRU中的处理器切换自身所在RRU的数据传输方向时,该RRU中的FPGA能够完成将数据解析模块切换为BBU的第二光口服务。所以对于RRU而言,仅仅感觉到业务通道被切换,不会感受到专用通道出现故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为环形组网系统中的每个RRU建立两个专用通道,分别为从BBU的第一光口接入BBU的第一专用通道,以及从BBU的第二光口接入BBU的第二专用通道。BBU通过第一专用通道将第一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下发给相应的RRU,当前RRU采用第一业务通道传输业务。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RU与BBU环形组网系统中的业务传输方法总体包括步骤:
S101、BBU和RRU采用从该BBU的第一光口接入该BBU的第一业务通道传输业务;并且,BBU和RRU采用从该BBU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专用通道(即第二专用通道)进行时延检测。
S102、当确定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BBU和RRU利用从该BBU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专用通道测得的传输时延值,采用从该BBU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第二业务通道继续传输业务。
除了传输时延值以外,每个RRU的第一业务通道和第二业务通道使用同一套配置参数,使得RRU从一个业务通道切换到另一业务通道时,可以直接采用切换前的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在切换后的业务通道上实现业务的接续。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每个RRU的第一业务通道和第二业务通道所采用的同一套配置参数,至少包括:RRU的标识符(IP地址)、IQ(实部虚部)数据通道(即载波天线数据通道)配置参数、天线配置参数、通道配置参数和小区配置参数等。
下面给出具体的解释说明。
在BBU启动后,环形组网系统中的所有RRU自由接入,由各RRU自由选择业务通道接入BBU,即动态确定各RRU当前采用的业务通道,所有的RRU有可能是全部采用从第一光口或第二光口接入BBU的业务通道;或者,部分RRU采用从第一光口接入BBU的业务通道,部分RRU采用从第二光口接入BBU的业务通道,如图8所示,RRU1、RRU2和RRU3采用从第一光口接入BBU的业务通道,RRU4、RRU5和RRU6采用从第二光口接入BBU的业务通道。
对于每个RRU,BBU在两个光口(第一光口和第二光口)上使用同一套IQ配置数据以及相同的RRU标识符,以保证RRU采用另一业务通道从另外一个光口接入BBU后,BBU能快速识别此RRU,实现BBU侧的快速切换,从而进一步节省了切换业务通道所需要的时间。
参见图9,假设各RRU上均已建立业务,RRU1、RRU2和RRU3采用从第一光口接入BBU的业务通道,RRU4、RRU5和RRU6采用从第二光口接入BBU的业务通道,此时RRU1与RRU2之间的业务通道发生故障,导致RRU2和RRU3的业务传输受到影响,即无法通过从第一光口接入BBU的业务通道继续传输业务。
每个RRU中含有SERDES芯片,由于RRU2中SERDES芯片失步,快速检测到自身通过第一光口接入BBU的业务通道出现故障,并以告警的方式通知自身FPGA,由RRU2中的FPGA设置物理层控制字光纤告警码(Ir接口技术要求[1]7.4),生成告警信息,其中包括出现故障的业务通道信息,将该告警信息通过从第二光口接入BBU的专用通道通知给本级RRU2处理器、BBU以及受到影响的RRU3。当BBU收到该告警信息后,BBU去使能RRU2和RRU3在第一光口的IQ配置,使能RRU2和RRU3在第二光口的IQ配置;当RRU2处理器收到RRU2的FPGA告警信息,并且RRU3中的FPGA收到RRU2中的FPGA告警信息并上报给RRU3处理器后,RRU2和RRU3各自切换本级时钟到备用的业务通道(即从第二光口接入BBU的通道)上。
上述RRU通过底层物理控制字将自身当前采用的业务通道出现异常的消息传输给其他受影响的RRU,所用时间不超过10ms,RRU中的处理器收到告警信息之后完成时钟切换所用的时间不超过1s,所以RRU从获知业务通道异常到完成时钟切换所需时间不超过2s。
切换时钟后,RRU2和RRU3采用备用业务通道从第二光口接入BBU,于是RRU3与RRU4之间的原本没有数据传输的业务通道将被启用,使RRU2和RRU3从BBU的第二光口接入,如图10所示,RRU2和RRU3分别通过RRU4、RRU5和RRU6从BBU的第二光口接入BBU,RRU1继续从原有业务通道从第一光口接入BBU。
需要进行业务通道切换的RRU(如上述RRU2和RRU3),不需要更新自身的任何参数,直接使用切换前的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即可,包括通道配置参数、RRU的IP地址、天线配置参数、IQ数据通道配置参数和小区配置参数等,也就是说,当RRU切换到另外一个业务通道接入BBU后,不需要再从BBU侧重新获取以上参数,从而进一步实现RRU侧的快速业务通道切换。
当RRU从故障业务通道切换到备用的业务通道后,RRU立即使用与该备用业务通道相对应的专用通道测得的传输时延值进行时延补偿,由于IP地址等基本信息没有变化,原有业务数据仍可以继续有效送达RRU,即满足业务通信的要求,使业务继续。
参见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RU环形组网下的业务传输方法具体包括:
第一光口接入流程:RRU随机决定从BBU的第一光口广播接入BBU。BBU为环形组网系统中的每个RRU建立从第一光口接入该BBU的专用通道,通过从第一光口接入该BBU的专用通道开启心跳检测,并进行时延检测。
第二光口接入流程:BBU为环形组网系统中的每个RRU建立从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专用通道,通过从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专用通道开启心跳检测,并进行时延检测。
上述第一光口接入流程和第二光口接入流程可以同时进行,即BBU为环形组网系统中的每个RRU可以同时分别建立从第一光口和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专用通道,分别同时通过从第一光口和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专用通道开启心跳检测,并进行时延检测。
参数配置流程:BBU为各个RRU分配RRU的IP地址、IQ数据通道(即载波天线数据通道配置参数、天线配置参数、通道配置参数和小区配置参数等,从而建立了当前从第一光口接入BBU的业务通道,通过该业务通道开始传输业务数据。
RRU和BBU快速检测到当前从第一光口接入BBU的业务通道出现故障。
RRU和BBU分别判断从第二光口接入BBU的业务通道(备用业务通道)是否可用,如果可用,则:BBU控制无法从第一光口接入该BBU的RRU所对应的第一光口的IQ配置失效,采用该RRU所对应的第二光口的IQ配置。无法从第一光口接入BBU的RRU将时钟从故障的业务通道切换到从第二光口接入BBU的业务通道。并采用从第二光口接入BBU的专用通道测得的传输时延值进行时延补偿,完成将业务切换到从第二光口接入BBU的业务通道继续传输的操作。从而使得当前正在进行业务不会出现掉话,得以继续。
由此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从业务通道出现故障到完成将业务切换到备用的业务通道上,整个过程所需时间主要包含:
1)FPGA检测光纤链路故障并通知受影响的RRU的时间,通常<1s,记作Tc;
2)RRU将时钟和业务通道从故障链路切换到另外一条链路的时间,大概1s左右,记作Ts;
因此,总的时间为T=Tc+Ts<2s,该事件小于判断业务掉话的时间,从而满足业务不掉话要求。
下面介绍一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
参见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包括:BBU 10和多个RRU11,其中所述BBU 10和所述多个RRU 11通过环形组网相连。
RRU 11,用于在采用从所述BBU 10的第一光口接入该BBU 10的第一业务通道传输业务的过程中,采用从该BBU 10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 10的专用通道进行时延检测;当确定该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利用通过该专用通道测得的传输时延值,采用从所述BBU 10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 10的第二业务通道继续传输业务。
BBU 10,用于在采用每个RRU 11从该BBU 10的第一光口接入该BBU 10的第一业务通道与该RRU 11传输业务的过程中,采用每个RRU 11从该BBU10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 10的专用通道进行时延检测;当确定RRU 11的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利用通过所述专用通道测得的传输时延值,采用该RRU 11从该BBU 10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 10的第二业务通道继续传输业务。
较佳地,所述RRU 11包括:
存储单元111,用于存储所述BBU 10预先为RRU 11的第一业务通道和第二业务通道分配的配置参数。
第一业务传输单元112,用于通过第一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采用第一业务通道传输业务。
专用通道建立单元113,用于建立从BBU 10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 10的专用通道,并在第一业务传输单元112采用第一业务通道传输业务的过程中通过该专用通道进行时延检测。
切换控制单元114,用于当确定第一业务通道出现故障时,将时钟从第一业务通道切换到第二业务通道,并利用通过从BBU 10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10的专用通道获得的传输时延值进行时延补偿。
第二业务传输单元115,用于利用第二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采用第二业务通道继续传输业务。
较佳地,所述存储单元111存储的第一业务通道和第二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为同一套配置参数。
较佳地,所述切换控制单元114包括:
故障确定单元31,用于当确定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触发故障通知单元32和切换单元33。
故障通知单元32,用于接收到故障确定单元31的触发时,通过从所述BBU10的第二光口接入所述BBU 10的专用通道将该第一业务通道出现故障的告警信息发送给所述BBU 10。
切换单元33,用于接收到故障确定单元31的触发时,将时钟从第一业务通道切换到第二业务通道,并利用通过从所述BBU 10的第二光口接入所述BBU 10的专用通道获得的传输时延值进行时延补偿。
较佳地,所述故障确定单元31包括:
检测单元311,用于检测自身所在的RRU 11的第一业务通道是否出现故障,当该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触发故障通知单元32和切换单元33。
获取单元312,用于当从另一RRU获取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的告警信息时,触发故障通知单元32和切换单元33。
较佳地,所述BBU 10包括:
配置参数分配单元101,用于为RRU 11的第一业务通道和第二业务通道分配的配置参数。
第一业务传输单元102,用于采用RRU 11的第一业务通道与该RRU 11传输业务。
专用通道传输单元103,用于采用RRU 11从该BBU 10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 10的专用通道进行时延检测。
切换控制单元104,用于当确定RRU 11的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将专用通道传输单元103测得的传输时延值通过所述从该BBU 10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 10的专用通道通知给通过该第一业务通道传输业务的RRU 11。
第二业务传输单元105,用于通过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的RRU 11的第二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采用该RRU 11的第二业务通道与该RRU 11继续传输业务。
较佳地,所述切换控制单元104包括:
故障确定单元20,用于通过从BBU 10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 10的专用通道接收来自RRU 11的告警信息,根据该告警信息确定RRU 11的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
传输时延通知单元21,用于将通过从BBU 10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 10的专用通道测得的传输时延值,通过该专用通道通知给通过该第一业务通道传输业务的RRU 11。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在BBU和RRU采用从该BBU的第一光口接入该BBU的第一业务通道传输业务的过程中,BBU和RRU采用从该BBU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专用通道进行时延检测;当确定该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BBU和RRU利用该专用通道测得的传输时延值,采用从该BBU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第二业务通道继续传输业务,从而使得RRU在当前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还可以与BBU保持通信,从而使得RRU能够快速地从故障的业务通道切换到另外一个业务通道,保证业务不掉话,提高了业务传输质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远端射频单元RRU与基带单元BBU环形组网系统中的业务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BBU和RRU采用从该BBU的第一光口接入该BBU的第一业务通道传输业务;并且,
所述BBU和RRU采用从该BBU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专用通道进行时延检测;
BBU当确定RRU的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将通过所述专用通道测得的传输时延值通过该专用通道通知给RRU;
RRU当确定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将时钟从第一业务通道切换到采用从所述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第二业务通道,并利用所述传输时延值进行时延补偿;
BBU与RRU通过第二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采用该第二业务通道继续传输业务;
其中,所述第二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与第一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为同一套配置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BU确定RRU的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的步骤包括:
RRU当确定自身的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通过从所述BBU的第二光口接入所述BBU的专用通道,将该第一业务通道出现故障的告警信息发送给所述BBU,所述BBU根据所述告警信息确定该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U通过所述专用通道将所述告警信息通知给所述BBU的步骤包括:
所述RRU通过所述专用通道将所述告警信息发送给另一RRU;
所述另一RRU根据所述告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业务通道出现故障,并且通过所述专用通道将所述告警信息转发给所述BBU。
4.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基带单元BBU和多个远端射频单元RRU,其中所述BBU和所述多个RRU通过环形组网相连;
所述RRU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BBU预先为从所述BBU的第一光口接入该BBU的第一业务通道和从该BBU的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第二业务通道分配的配置参数;
第一业务传输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采用所述第一业务通道传输业务;
专用通道建立单元,用于建立从所述第二光口接入该BBU的专用通道,并在所述第一业务传输单元采用所述第一业务通道传输业务的过程中通过所述专用通道进行时延检测;
切换控制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业务通道出现故障时,将时钟从第一业务通道切换到第二业务通道,并利用通过所述专用通道获得的传输时延值进行时延补偿;
第二业务传输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二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采用所述第二业务通道继续传输业务;
所述BBU包括:
配置参数分配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一业务通道和第二业务通道分配配置参数;
第一业务传输单元,用于采用第一业务通道与RRU传输业务;
专用通道传输单元,用于采用专用通道进行时延检测;
切换控制单元,用于当确定RRU的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将通过所述专用通道测得的传输时延值通过所述专用通道通知给RRU;
第二业务传输单元,用于通过第二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采用该RRU的第二业务通道与该RRU继续传输业务;
其中,第二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与第一业务通道的配置参数为同一套配置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RU中的切换控制单元包括:
故障确定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触发故障通知单元和切换单元;
故障通知单元,用于接收到故障确定单元的触发时,通过从所述BBU的第二光口接入所述BBU的专用通道将该第一业务通道出现故障的告警信息发送给所述BBU;
切换单元,用于接收到故障确定单元的触发时,将时钟从所述第一业务通道切换到第二业务通道,并利用通过所述专用通道获得的传输时延值进行时延补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确定单元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自身所在的RRU的第一业务通道是否出现故障,当该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触发故障通知单元和切换单元;
获取单元,用于当从另一RRU获取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的告警信息时,触发故障通知单元和切换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BU中的切换控制单元包括:
故障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专用通道接收来自RRU的告警信息,根据该告警信息确定RRU的第一业务通道发生故障;
传输时延通知单元,用于将通过所述专用通道测得的传输时延值通过所述专用通道通知给通过该第一业务通道传输业务的RRU。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411879A CN101771591B (zh) | 2008-12-26 | 2008-12-26 | 一种rru与bbu环形组网下的业务传输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411879A CN101771591B (zh) | 2008-12-26 | 2008-12-26 | 一种rru与bbu环形组网下的业务传输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71591A CN101771591A (zh) | 2010-07-07 |
CN101771591B true CN101771591B (zh) | 2011-09-28 |
Family
ID=42504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2411879A Active CN101771591B (zh) | 2008-12-26 | 2008-12-26 | 一种rru与bbu环形组网下的业务传输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7159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8518B (zh) * | 2010-11-23 | 2013-04-24 |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 基站ir接口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
CN102082608B (zh) * | 2010-12-27 | 2013-09-11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rru级联光纤时延调整方法及装置 |
CN102611494B (zh) * | 2011-01-21 | 2015-01-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带处理单元及其测量光纤时延的方法 |
CN102196482A (zh) * | 2011-06-30 | 2011-09-2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热备份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281105B (zh) * | 2011-08-30 | 2014-08-2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光纤状态检测方法和设备 |
CN102281106A (zh) * | 2011-08-30 | 2011-12-1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负荷分担场景下的光纤接入方法和设备 |
CN103096357B (zh) * | 2011-11-03 | 2016-03-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大容量基带池的iq交换链路的保护方法及系统 |
CN103368639A (zh) * | 2012-03-29 | 2013-10-23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rru光纤切换方法和系统 |
CN103780302B (zh) * | 2012-10-19 | 2016-03-30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双纤传输系统中控制链路切换方法、装置及rru设备 |
CN104184640B (zh) * | 2014-08-25 | 2018-04-27 |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环形组网的基站系统及故障自愈方法、装置 |
CN105792236B (zh) * | 2014-12-26 | 2021-01-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时延获取方法、装置、基带单元及通信系统 |
CN107528669B (zh) * | 2016-06-22 | 2021-11-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微波传输装置 |
KR102296176B1 (ko) | 2016-12-23 | 2021-09-01 | 차이나 모바일 커뮤니케이션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리서치 인스티튜트 | 프론트홀 전송 네트워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컴퓨터 저장 매체 |
CN106888142B (zh) * | 2017-03-09 | 2020-01-24 | 广州广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环自愈功能的e1双环网 |
CN108768507B (zh) * | 2018-06-01 | 2020-06-05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rru环形组网的链路切换方法及系统 |
CN112636819B (zh) * | 2019-10-09 | 2024-04-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光纤质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CN113766547A (zh) * | 2020-06-01 | 2021-12-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时延补偿方法和基站 |
CN115955688B (zh) * | 2023-03-03 | 2023-05-26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5g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52520A (zh) * | 2004-02-02 | 2005-08-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布式基站的组网方法 |
CN1661941A (zh) * | 2004-02-23 | 2005-08-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分布式基站系统及数据交互方法 |
CN1677904A (zh) * | 2004-03-30 | 2005-10-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拉远模块网及应用该网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 |
CN1859651A (zh) * | 2005-11-01 | 2006-11-08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基站系统及其备份保护方法 |
CN1889547A (zh) * | 2006-08-03 | 2007-01-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带单元环形级联的资源备份方法以及基带单元 |
CN101136831A (zh) * | 2006-11-20 | 2008-03-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链路保护方法 |
-
2008
- 2008-12-26 CN CN2008102411879A patent/CN1017715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52520A (zh) * | 2004-02-02 | 2005-08-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布式基站的组网方法 |
CN1661941A (zh) * | 2004-02-23 | 2005-08-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分布式基站系统及数据交互方法 |
CN1677904A (zh) * | 2004-03-30 | 2005-10-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拉远模块网及应用该网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 |
CN1859651A (zh) * | 2005-11-01 | 2006-11-08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基站系统及其备份保护方法 |
CN1889547A (zh) * | 2006-08-03 | 2007-01-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带单元环形级联的资源备份方法以及基带单元 |
CN101136831A (zh) * | 2006-11-20 | 2008-03-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链路保护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71591A (zh) | 2010-07-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71591B (zh) | 一种rru与bbu环形组网下的业务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01753244B (zh) | 一种rru环形组网中的业务传输方法及系统 | |
US5648962A (en) | Base station in a cellular radio system and a cellular radio system | |
US10959136B2 (en) | Radio access network control method and radio access network | |
US8554239B2 (en) | Base band po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base band data switch thereof | |
US8275418B2 (en) | Multi-mode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 |
KR100374025B1 (ko) | 무선통신망에서 오류가 있는 오버헤드 채널의 선택적인복구 시스템 및 방법 | |
EP2710832B1 (en) | Protection for distributed radio access networks | |
US20080089689A1 (en) | Line bypass system using vendor specific area of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CPRI) | |
JP2007507957A (ja) | 無線基地局における無線装置コントローラノードと遠隔無線装置ノードとの間での通信インタフェース、通信装置、ならびに通信方法 | |
US9060298B2 (en) | Distributed protection switching architecture for point-to-point microwave radio systems | |
CN101814953A (zh) | 一种实现传输设备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8768507B (zh) | 一种rru环形组网的链路切换方法及系统 | |
CN114125594A (zh) | 一种网络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 |
EP0899899B1 (en) |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haring a signaling channel | |
CN102209037B (zh) | 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的切换方法、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 | |
CN100515138C (zh) | 无线网络及基站的传输控制方法 | |
CN101848102B (zh) | 建立主备中频单元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024783A (zh) | 基带资源热备份系统及方法 | |
CN102136997B (zh) | 一种路径的状态更新方法和节点 | |
CN100396139C (zh) | 对小区基带数据通道进行备份的方法和系统 | |
JP2001177866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US6580925B2 (en) | Arrangement relating to telecommunication | |
CN102143611B (zh) | 一种射频拉远单元及其光口上下联自适应方法 | |
CN101127930B (zh) | 一种通过单个空闲开销字节复用传输多种业务数据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