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53761A - 用于控制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流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流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53761A CN1653761A CNA038109468A CN03810946A CN1653761A CN 1653761 A CN1653761 A CN 1653761A CN A038109468 A CNA038109468 A CN A038109468A CN 03810946 A CN03810946 A CN 03810946A CN 1653761 A CN1653761 A CN 16537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lay
- data
- tcp
- message
- time peri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8—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9—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at layers above the network layer
- H04L47/193—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at layers above the network layer at the transport layer, e.g. TCP rel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2—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iscarding or delaying data units, e.g. packets or frames
- H04L47/323—Discarding or blocking control packets, e.g. ACK pack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6—Transport layer protocols, e.g. TCP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over wirel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控制系统(900,1100)以及用于各协议层间的有效数据通信的各种方法和装置。一般而言,通过有效地控制从一个通信协议层到另一个通信协议层的数据接收的TCP确认消息的延迟,本发明的各方面提供了通信系统(100)中通信资源的有效使用。此外,TCP确认消息的延迟以及该消息可被控制,以便实施从信源到目的地的有效且一致的数据流,特别是在加密通信的情况下。
Description
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通信系统中的数据通信。
背景
在通信系统中,除了减少系统容量以外,用户的不必要和过度的传输会造成对其它用户的干扰。不必要和过度的传输会由于通信系统中低效的数据流而造成。两个端用户之间传送的数据会通过几个协议层以确保通过系统的正确数据流。在至少一方面的数据的正确传递是通过一种系统确保的,所述系统检验每个数据分组内的差错,如果在所述数据分组内检测到不可接受的差错,则请求重发相同的数据分组。将数据从一个协议层传到另一个协议层可以每次对于一组数据分组执行。在重发较低协议层内组中的所选数据分组的过程已经完成以前,不会发生一组数据分组从一个协议层到另一个协议层的传递。结果,一个协议层的重发过程会减慢系统中不同协议层之间的数据流。此外,较高协议层会请求重发组中的所有数据分组,导致当从一个协议层到另一个协议层的数据流正在变慢或者快速且连续地从快速变为缓慢时,通信资源非常低效的使用。
为此及其它原因,需要一种能有效控制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流的方法和装置。
概述
公开了一种系统以及用于各协议层间的有效数据通信的各种方法和装置。一般而言,通过有效地控制从一个通信协议层到另一个通信协议层的数据接收的确认消息的延迟,本发明的各方面提供了通信系统中通信资源的有效使用。此外,确认消息的延迟以及该消息可被控制,以便实施从信源到目的地的有效且一致的数据流,特别是在加密通信的情况下。
附图简述
通过下面提出的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征、性质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相同的元件具有相同的标识,其中:
图1说明了能按照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工作的通信系统;
图2说明了在按照本发明各方面工作时用于接收数据分组并对接收到的数据分组进行解码的通信系统接收机;
图3说明了在按照本发明各方面工作时用于发送数据分组的通信系统发射机;
图4说明了能按照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工作的收发机系统;
图5说明了用于控制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流的协议层栈;
图6说明了用于重发丢失的数据分组的过程;
图7说明了能按照本发明各方面工作的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用于信源和目的地之间的数据通信;
图8说明了按照本发明各方面用于控制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分组流的各个步骤;
图9说明了按照本发明各方面用于控制信源和目的地之间的数据分组流的系统;
图10说明了按照本发明各方面用于控制通信系统中加密的数据分组流的各个步骤;以及
图11说明了按照本发明各方面用于控制信源和目的地之间加密的数据分组流的系统。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一般而言,通过有效地控制从一个通信协议层到另一个通信协议层的数据接收的确认消息的延迟,一种新颖且改进了的方法和装置提供了通信系统中通信资源的有效使用。此外,确认消息的延迟以及该消息可被控制,以便实施从信源到目的地的有效且一致的数据流。特别是在加密通信的情况下,确认消息的延迟以及确认消息都能被控制。这里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是在数字无线数据通信系统的环境中提出的。虽然用于该环境中是有利的,然而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可以结合在不同的环境或配置中。通常,这里描述的各个系统可以用软件控制的处理器、集成电路或离散逻辑形成。本申请中所引用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码元和码片都最好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其粒子、光场或其粒子或者它们的组合来表示。此外,每个框图中所示的方框可表示硬件或方法步骤。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可以包含在按照码分多址(CDMA)技术工作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码分多址技术已经在电信工业联盟(TIA)及其它标准组织出版的各种标准中公开和描述。这种标准包括TIA/EIA-95标准、TIA/EIA-IS-2000标准、IMT-2000标准、UMTS和WCDMA标准,所有这些都通过引用被结合于此。一种用于数据通信的系统也在“TIA/EIA/IS-856 cdma2000 High Rate Packet Data AirInterface Specification”中详述,该标准通过引用被结合于此。这些标准的副本可以这样获得:通过访问万维网地址
http://www.3gpp2.org,或者通过写信给TIA,标准和技术部门,2500 Wilson Boulevard,Arlington,VA 22201,美国。通过联系3GPP支持局(650 Route des Lucioles-Sophia Antipolis,Valbonne,法国),能获得一般被标识为UMTS标准的标准,该标准通过引用被结合于此。
图1说明了在结合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同时,能按照任一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工作的通信系统100的一般框图。通信系统100可用于语音、数据或者两者的通信。一般而言,通信系统100包括基站101,它在诸如移动站102-104这样的多个移动站之间提供通信链路,并且在移动站102-104以及公共交换电话和数据网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图1中的移动站可以被称为数据接入终端(AT),而基站被称为数据接入网络(AN),这不背离本发明的主要范围和各个有利方面。基站101包括多个组件,比如基站控制器和基站收发机系统。为了简洁未示出这些组件。基站101可以与其它基站通信,比如基站160。移动交换中心(未示出)会控制通信系统100的各个工作方面,并且与网络105以及基站101和160之间的回程199有关。
基站101经由从基站101发出的前向链路信号与在其覆盖区域内的每个移动站通信。指向移动站102-104的前向链路信号可以相加以形成前向链路信号106。正在接收前向链路信号106的每个移动站102-104对前向链路信号106解码以提取指向其用户的信息。基站160也能经由从基站160发出的前向链路信号与在其覆盖区域内的移动站通信。移动站102-104经由相应的反向链路与基站101和160通信。每条反向链路都由一反向链路信号维持,比如对于相应的移动站102-104为反向链路信号107-109。反向链路信号107-109,尽管能指向一个基站,然而它们也能在其它基站处被接收。
基站101和160能同时传送到一公共移动站。例如,移动站102会在基站101和160附近,它能维持与基站101和160两者的通信。在前向链路上,基站101发送前向链路信号106,基站160发送前向链路信号161。在反向链路上,移动站102发送反向链路信号107以便被基站101和160两者所接收。为了向移动站102发送数据分组,可选择基站101和160之一把该数据分组发送到移动站102。在反向链路上,基站101和160都试图对来自移动站102的话务数据传输进行解码。反向和前向链路的数据速率和功率电平可按照基站和移动站间的信道条件来维持。反向链路信道条件不会与前向链路信道条件相同。反向链路和前向链路的数据速率和功率电平会不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在一段时间内传送的数据量按照通信数据速率而改变。在相同的时间内,接收机以高数据速率接收到的数据要比以低数据速率接收到的数据更多。此外,用户间的通信速率也会改变。在相同的时间内,接收机以高通信速率接收到的数据要比以低通信速率接收到的数据更多。
图2说明了在按照本发明各方面工作的同时,用于处理和解调接收到的CDMA信号的接收机200的框图。接收机200可用于对反向和前向链路信号上的信息进行解码。接收到的(Rx)采样会被保存在RAM 204中。接收采样由射频/中频(RF/IF)系统290和天线系统292生成。RF/IF系统290和天线系统292会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用于接收多个信号并且利用接收分集增益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RF/IF处理。通过不同传播路径传播的多个接收信号可能来自一个公共信源。天线系统292接收RF信号,并将RF信号传递到RF/IF系统290。RF/IF系统290可以是任何常规的RF/IF接收机。接收到的RF信号经滤波、下变频和数字化,以形成基带频率下的RX采样。采样被提供给多路分解器(demux)202。多路分解器202的输出被提供给搜索器单元206和指元件208。控制单元210耦合到那里。组合器212将解码器214耦合到指元件208。控制单元210可以是由软件控制的微处理器,并且可位于相同的集成电路或者分离的集成电路上。解码器214中的解码功能会按照turbo解码器或者任何其它适当的解码算法来进行。
在操作中,接收采样被提供给多路分解器202。多路分解器202把采样提供给搜索器单元206和指元件208。控制单元210配置指元件208根据来自搜索器单元206的搜索结果在不同的时偏处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和解扩展。解调的结果被组合并被传递至解码器214。解码器214对数据进行解码并且输出经解码的数据。信道的解扩展通过以下执行:把接收到的采样与单个定时假设处PN序列和所分配的Walsh函数的复共轭相乘;以及通常用集成和转储累加器电路(未示出)对所产生的采样进行数字滤波。这一技术是本领域公知的。接收机200可用在基站101和160的接收机部分中,用于处理从移动站接收到的反向链路信号,以及用在任一移动站的接收机部分中,用于处理接收到的前向链路信号。
图3说明了用于发送反向和前向链路信号的发射机300的框图。用于传输的信道数据被输入调制器301用于调制。调制可按照任一公知的调制技术,比如QAM、PSK或BPSK。在调制器301中,数据以一数据速率被编码。数据速率可由数据速率和功率电平选择器303进行选择。数据速率选择可基于从接收目的地接收到的反馈信息。接收目的地会是移动站或基站。反馈信息可包括最大允许的数据速率。最大允许的数据速率可以按照各种公知的算法来确定。除了其它所考虑的因素以外,最大允许的数据速率经常是基于信道条件。信道条件会时时变化。结果,所选的数据速率也相应地时时变化。如果信道条件根本不有利,在信道条件改变为一有利的水平以前,传输不会发生。结果,速率通信会取决于信道条件。因此,在一时间段上传送的数据量会取决于信道条件。
因而,数据速率和功率电平选择器303选择调制器301中的数据速率。调制器301的输出通过一信号扩展操作,并且在方框302中被放大,用于从天线304发出。数据速率和功率电平选择器303还按照反馈信息为发送信号的放大级选择了功率电平。所选的数据速率和功率电平的组合能够对接收目的地处的发送数据进行正确的解码。在方框307中还生成导频信号。导频信号在方框307中被放大到适当的电平。导频信号功率电平可以按照接收目的地处的信道条件。导频信号可以在组合器308中与信道信号组合。组合信号可以在放大器309中被放大并被发送到天线304。天线304的形式可以是包括天线阵和多输入多输出配置的任何数量的组合。
图4描述了收发机系统400的示意图,所述收发机系统400包括用于维持与目的地的通信链路的接收机200和发射机300。收发机400可结合在移动站或基站中。处理器401耦合到接收机200和发射机300以处理接收的和发送的数据。接收机200和发射机300的各方面是共同的,即使接收机200和发射机300分别示出。一方面,接收机200和发射机300会共享用于RF/IF接收和发射的公共本地振荡器和公共天线系统。发送数据处理块403准备用于在发送信道上传输的数据。接收数据在解码器214中被解码后,在输入端404处在处理器401中被接收。接收数据在处理器401中的接收数据处理块402内被处理。处理器401的各种操作会集成在单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中。收发机400会连到另一设备。收发机400会是设备的整体部分。设备可以是计算机或者类似于计算机进行操作。设备可连到数据网络,比如因特网。在基站中结合收发机400的情况下,基站可通过几个连接连到网络,比如因特网。
接收数据的处理一般包括检验接收到的数据分组中的差错。例如,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分组的差错是不可接受的水平,接收数据处理块402就向发送数据处理块403发送一个指令,用于作出重发数据分组的请求。该请求在发送信道上被发送。接收数据存储单元480可用于保存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可收集接收到的数据分组来形成一组数据分组。该组接收到的数据分组会被上传或下传到另一通信协议层,作为维持两个端点间通信的一部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在一段时间内传送的数据量按照通信数据速率和通信速率而改变。接收机在高数据速率或高通信速率下接收到的数据要比以低数据速率或低通信速率接收到的数据多。在不知道较低协议层的通信数据速率或通信速率时,较高协议层会为发送数据后接收确认消息确定预期延迟。预期延迟可基于接收以前确认消息的延迟的历史。由于较低层的数据速率和通信速率会不同,因此与低数据速率和低通信速率相比,以高数据速率和高通信速率到达的确认消息的延迟较少。较高协议层可以确定高数据速率通信或高通信速率期间的预期延迟。如果通信数据速率或通信速率改变为较低的速率,则确认消息不能在预期的延迟时间内到达。当确认消息未在预期的延迟时间内到达时,发送端的较高协议层会启动数据分组的伪重发,而同时数据分组的原始副本或者已被接收或者正在其到接收机的途中。较高协议层的数据速率由几个较低协议层的较小数据分组组成。这样,可能在较低协议层企图恢复较高协议层的一个分段时,较高协议层会超时(基于预期的延迟时间),并且重发整个较高层分组。这导致通信资源的低效使用。按照本发明各方面,为了提高较高协议层所见的延迟的方差(延迟是指发送较高层分组和接收到确认之间的时间间隔),通过延迟分组到较高层的传递,可以控制接收高层协议层的确认消息的延迟。假定较高协议层使用延迟的均值和方差来计算重发超时值,该方案能防止较高协议层作出的伪重发。
两个端点间的数据流可以通过几个协议层来控制。图5中示出示例性的协议层500的栈,其用于控制两个端点间的数据流。例如,一个端点是通过网络105连到因特网的信源。另一个端点是一数据处理单元,诸如耦合到移动站或者集成在移动站内的计算机。协议层500会有几个其它层,或者每层都有几个子层。为了简洁,未示出协议层的详细栈。对于从一个端点到另一个端点的数据连接中的数据流,可遵循协议层500的栈。在顶层,TCP层501控制TCP分组506。TCP分组506可从大得多的数据文件中生成。数据文件可被分成几个TCP分组506。数据文件可包括文本消息数据、视频数据、图片数据或语音数据。TCP分组506的大小在不同的时刻也不同。在网际协议(IP)层502,向TCP分组506加入头部以产生数据分组507。头部可标识用于把数据分组正确路由到适当应用程序的端口号。在点对点协议(PPP)层503,向数据分组507加入PPP头部和尾部数据以产生数据分组508。PPP数据能标识用于把数据分组从源连接点正确路由到目的地连接点的点对点连接地址。PPP层503可以将数据传递到连到不同端口的TCP层协议501。每个端口都是TCP文件的信源。端口标识符能识别分组到TCP层协议501的路由。无线电链路协议(RLP)层504提供了一种用于重发和复制数据分组的机制。在RLP层504,把数据分组508提供给几个RLP分组509A-N。每一个RLP分组509A-N都被独立地处理,并被分配到一个序列号。把序列号加入每个RLO数据分组中的数据,用于在RLP分组509A-N中标识RLP数据分组。一个或多个RLP分组509A-N被置于物理层数据分组510内。数据分组510的有效负载的大小会时时变化。物理层505控制数据分组510的信道结构、频率、功率输出和调制规范。数据分组510被发送到目的地。数据分组510的大小会根据信道条件和所选的通信数据速率而时时变化。
在接收目的地上,接收并处理数据分组510。接收到的分组510被继续传送到RLP层504。RLP层504尝试从接收到的数据分组中重构RLP分组509A-N。为了减少较高协议层所见的分组差错率,RLP层504通过为丢失的RLP分组请求重发而实现了一种自动的重发请求(ARQ)机制。RLP协议重新集合分组509A-N以形成完整的分组508。该过程要花一些时间来完全接收所有的RLP分组509A-N。可能需要数据分组510的几次传输来完全发送所有的RLP分组509A-N。当无序地接收到RLP数据分组时,RLP层504向发送目的地发送一个否定确认(NAK)消息。响应于此,发送目的地重发丢失的RLP数据分组。
收发机400内接收数据的处理一般包括检验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内的差错。例如,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具有不可接收水平的差错,接收数据处理块402就向发送数据处理块403发送一指令以便作出重发该数据分组的请求。请求在发送信道上被发送。接收数据存储单元480可用于保存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可以收集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分组以形成一组数据分组。该组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可被上传或下传到另一个通信协议层。
参照图6,示出一消息流程600以便在物理层505提供示例性的数据流。例如,从信源向目的地发送序列号为“01”到“07”的RLP分组。信源和目的地分别是基站和移动站,或者分别是移动站和基站。简言之,图7中示出通信系统700,它能在按照本发明各方面工作时进行信源和目的地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基站701和移动站704会有无线通信链路799。Web浏览器705结合在移动站704内用于连到几个TCP层端口706A-N。每个TCP端口都能提供特定类型的数据或服务。类似地,网络702可连到基站701。网络702可连到多个TCP层端口703A-N,用于可能提供特定类型的数据或服务。因此,通过PPP层503被上传或下传的数据可包括不同端口处不同TCP层的数据。
在RLP层504处,累加RLP分组509A-N以使分组508完成。一旦接收到所有的RLP分组,RLP分组509A-N就被继续传送到较高层。一个或多个RLP分组可组合成公共的有效负载,并且在一个数据分组510上被发送。在示例性的消息流600中,例如,被标识为RLP分组“03”的RLP分组不会到达目的地。故障(failure)是由于许多因素,包括信源和目的地之间无线电链路的中断。在目的地接收到RLP分组“04”后,RLP层504检测到RLP分组的无序接收。RLP层504发送一NAK消息,标识出RLP分组“03”在通信中丢失。与此同时,RLP层504开始计时器。计时器对发送NAK消息后过去的时间量进行计数。如果在接收到丢失的RLP分组“03”以前计时器期满,例如在500毫秒后,目的地RLP 504就假定丢失分组的重发已失败,而目的地RLP可能向较高层传送在直到丢失的RLP分组以前的序列中接收到的RLP分组。如果没有其它丢失的RLP分组,RLP就能传送所有接收到的序列中的分组。在这一情况下,系统依赖于依靠较高层协议层维持的类似的ARQ机制。信源会把RLP分组的重发次数限制为仅一次。因此,在这一情况下,发送另一个NAK消息不会起到帮助,因为信源可能已经重发了没有在目的地处被接收到的丢失的RLP分组“03”。一旦接收到丢失的RLP分组“03”,计时器就终止。在存储单元480中收集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分组以形成一组数据分组。
TCP层501也有类似的重发过程。如果接收目的地处的TCP层501未接收到预期的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表示某些时刻在目的地处TCP分组506的正确接收,发送信源处的TCP层501就重发该TCP分组。TCP层501为接收确认消息确定了延迟时间,所述确认消息用于表明目的地处分组的正确接收。如果确认消息不在预期的延迟内到达,TCP分组就会被重发。TCP层501可连到许多不同的设备和网络。TCP层501根据过去成功的传输确定延迟时间。按照本发明各方面,较低协议层会随机地延迟某些较低层分组的传播,以便增加TCP层所见的延迟中的方差。由于TCP使用延迟的方差来确定超时值(用于重发),方差的增加造成超时值的增加,因此防止了大多数伪TCP重发。RLP层和物理层的通信可以在某些时间以高数据速率或高通信速率进行,并且快速连续地跌落至低数据速率或低通信速率。确认消息的TCP预期延迟对于通信中的变化也许不足够。结果,预期延迟会对应于高数据速率或高通信速率。当数据速率降低或通信速率减慢时,确认消息在预期的延迟时间内也许不能到达TCP层501。由于TCP层没有任何有关较低协议层的通信状态的信息,因此它会请求TCP数据分组的重发,导致通信资源的低效使用。按照本发明各方面,控制TCP确认消息的延迟,以便使TCP层501能经历TCP确认消息通信的延迟的稳定速率。因此,TCP层501可以确定一预期的延迟时间,该预期延迟时间与较高层协议的稳定通信流一致。即使较低协议层的通信速率或数据速率会时时改变,可能快速连续地改变,然而相比较而言,用于在TCP层501接收TCP确认消息的预期延迟保持稳定。
参照图8,按照本发明的多个方面示出了用于延迟通信系统中的TCP确认消息的流程图,所述通信系统诸如通信系统100。在步骤801,接收到用于TCP分组的正确接收的确认消息。这样的TCP确认消息可以在RLP协议层504或PPP层503处被接收。接收机200会处理TCP确认消息。控制系统210或处理器401会确定该消息是TCP确认消息。确定接收到的消息是TCP确认消息可以用各种方式。例如,接收到的TCP确认消息会带有唯一的标识头部。在步骤802,控制系统210或处理器401会根据前面接收到的TCP确认消息的延迟的统计均值和方差的确定来确定延迟时间。在步骤803,控制系统210或处理器401会将接收到的TCP确认消息到TCP层501的传递延迟所确定的延迟时间。结果,TCP层501会在所控制的延迟统计均值和方差内接收该TCP确认消息。这样,TCP层501可以确定预期的延迟,该延迟是一致的,并且独立于系统通信参数中的各种变化。如果确认消息未在所确定的预期延时内接收到,则会发生TCP重发。预期的延迟变得独立于较低水平下的通信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各种变化。因此,TCP层501所确定的预期延迟在较低层协议处得到控制。
通信系统100的各个组件会控制协议层500的栈的各方面。RLP层504和物理层505由处理器401通过接收和发送数据处理单元402和403的操作进行控制。因此,处理器401或控制系统210能控制TCP层501处的行为,以便在通信速率或数据速率快速连续地从高速率改变为低速率时,阻止TCP层501请求重发TCP分组506。确认消息的TCP预期延迟会比在低通信速率和低数据通信速率期间接收消息所需的时间段要短。处理器401和控制系统210以这样的方式控制TCP确认消息的延迟:使TCP层501所确定的预期延迟变得独立于较低协议层下的变化。因此,按照本发明各方面,通过在把消息上传到较高通信协议层以前将消息保存在存储单元480中一段时间,目前接收到的TCP确认消息会被延迟在较低协议层所控制的数量。
参照图9,按照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示出用于使TCP确认消息延迟的控制系统900的框图。在方框901,控制系统210或处理器401会确定前面接收到的TCP确认消息的延迟的统计方差。在方框902,根据延迟的所确定的统计方差和统计均值来生成延迟时间。在方框903,接收到的TCP确认消息被延迟了所生成的延迟时间。延迟消息的过程通过在把消息上传到较高协议层以前在延迟时间的持续期内将消息保存在存储单元480中来实现。
两个端用户间的通信会被加密。物理协议层505、RLP层504和PPP层503也许没有容量来区分哪个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包括TCP确认消息。TCP确认消息及其它数据可以被加密。参照图10,按照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可以执行步骤1010-12来产生TCP确认消息中的延迟。在步骤1010,接收到加密的TCP确认消息和加密的数据。在步骤1011,根据前面接收到的TCP确认消息的延迟的统计方差和统计均值来确定延迟时间。在步骤1012,加密的TCP确认消息和加密的数据被延迟一个时间段,所述时间段对应于所确定的延迟时间。结果,TCP层501可以根据增加的延迟来确定TCP确认消息的预期延迟。
参照图11,按照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示出用于对加密的TCP确认消息进行延迟的控制系统1100的框图。在方框1110,控制系统210或处理器401可以确定前面接收到的TCP确认消息的延迟的统计方差。在方框1111,根据延迟所确定的统计方差和统计均值来生成延迟时间。在方框1112,接收到的加密TCP确认消息和接收到的加密数据被延迟了所生成的延迟时间。对加密的TCP确认消息和加密数据进行延迟的过程如下进行:在加密的TCP确认消息和加密的数据被上传到较高协议层以前,在所述延迟时间的持续期内将所有接收到的数据保存在存储器单元480中。尽管如此,处理器401对TCP层501的过程没有直接控制,通过结合本发明的各个步骤,能够阻止TCP分组506的不必要重发。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信息和信号可以用多种不同技术和工艺中的任一种来表示。例如,上述说明中可能涉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码元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其粒子、光场或其粒子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进一步理解,结合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模块和算法步骤可以作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来实现。为了清楚说明硬件和软件间的互换性,各种说明性的组件、框图、模块、电路和步骤一般按照其功能性进行了阐述。这些功能性究竟作为硬件或软件来实现取决于整个系统所采用的特定的应用程序和设计。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这些情况下硬件和软件的交互性,以及怎样最好地实现每个特定应用程序的所述功能。技术人员可能以对于每个特定应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所述功能,但这种实现决定不应被解释为造成背离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来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模块和算法步骤的实现或执行可以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或者为执行这里所述功能而设计的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能是微处理器,然而或者,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能用计算设备的组合来实现,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内核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者任意其它这种配置。
结合这里所公开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能直接包含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两者当中。软件模块可能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媒质中。示例性存储媒质与处理器耦合,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质读取信息,或把信息写入存储媒质。或者,存储媒质可以与处理器整合。处理器和存储媒质可能驻留在ASIC中。ASIC可能驻留在订户单元中。或者,处理器和存储媒质可能作为离散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制造或使用本发明。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被应用于其它实施例中而不使用创造能力。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这里示出的实施例,而要符合与这里揭示的原理和新颖特征一致的最宽泛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用于控制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流的方法,包括:
接收一确认消息,表明目的地处数据分组的接收;
确定与相应的多个所述数据分组相关联的多个所述确认消息的延迟的统计均值和方差,其中所述延迟是发送所述数据分组和接收所述确认之间的时间段;
基于所述延迟的统计均值和方差来确定延迟时间;
将所述接收确认消息的传递延迟一时间段,该时间段等于所述所确定的延迟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确认消息的所述传递是从一个协议层到TCP协议层。
3.一种接收数据处理单元,包括:
用于接收一确认消息的输入端,表明目的地处数据分组的接收;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与相应的多个所述数据分组相关联的多个所述确认消息的延迟的统计均值和方差,其中所述延迟是发送所述数据分组和接收所述确认之间的时间段,以及用于基于所述延迟的统计均值和方差来确定延迟时间;
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确认消息的传递延迟一时间段,该时间段等于所述所确定的延迟时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确认消息的所述传递是从一个协议层到TCP协议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地是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
6.一种用于控制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流的方法,包括:
接收表明目的地处数据分组的接收的加密确认消息,其中所述加密确认消息与加密数据组合;
确定与相应的多个所述数据分组相关联的多个所述确认消息的延迟的统计方差,所述延迟是发送所述数据分组和接收所述确认之间的时间段;
基于所述延迟的统计均值和方差来确定延迟时间;
将所述接收到的加密确认消息和加密数据的传递延迟一时间段,所述时间段等于所述所确定的延迟时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的加密确认消息的所述传递是从一个协议层到TCP协议层。
8.一种接收数据处理单元,包括:
输入端,用于接收表明目的地处数据分组的接收的加密确认消息,其中所述加密确认消息与加密数据组合;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与相应的多个所述数据分组相关联的多个所述确认消息的延迟的统计均值和方差,其中所述延迟是发送所述数据分组和接收所述确认之间的时间段,以及用于基于所述延迟的统计均值和方差来确定延迟时间;
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到的加密确认消息和所述加密数据的传递延迟一时间段,该时间段等于所述所确定的延迟时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的加密确认消息的所述传递是从一个协议层到TCP协议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地是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
11.一种用于数据通信的系统,包括:
基站,用于在物理层协议上传送无线电链路协议(RLP)数据分组以及表明目的地处TCP数据分组的接收的确认消息,所述TCP数据分组由一个或多个所述RLP数据分组组成;
与所述基站耦合的处理器,用于将接收到的确认消息从一个协议层传递到TCP协议层;确定与相应的多个所述TCP数据分组相关的多个所述确认消息的延迟的统计均值和方差,其中所述延迟是发送所述TCP数据分组和接收所述确认之间的时间段;基于所述延迟的统计均值确定延迟时间;将所述接收到的确认消息的传递延迟一时间段,所述时间段等于所述所确定的延迟时间;
通信上耦合到所述基站的网络,用于把所述确认消息路由到所述TCP数据分组的信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地是一移动站。
13.一种用于数据通信的系统,包括:
基站,用于在物理层协议上传送无线电链路协议(RLP)数据分组以及表明目的地处TCP数据分组的接收的加密确认消息,所述TCP数据分组由一个或多个所述RLP数据分组组成,所述加密确认消息与加密数据组合;
与所述基站耦合的处理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加密确认消息和加密数据从一个协议层传递到TCP协议层;确定与相应的多个所述TCP数据分组相关的多个所述确认消息的延迟的统计均值和方差,其中所述延迟是发送所述TCP数据分组和接收所述确认之间的时间段;基于所述延迟的统计均值确定延迟时间;将所述接收到的加密确认消息和所述加密数据的传递延迟一时间段,所述时间段等于所述所确定的延迟时间;
通信上耦合到所述基站的网络,用于把所述加密确认消息和所述加密数据路由到所述TCP数据分组的信源。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地是一移动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0/144,973 US6920504B2 (en) | 2002-05-13 | 2002-05-13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low of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144,973 | 2002-05-13 | ||
PCT/US2003/015199 WO2003096635A1 (en) | 2002-05-13 | 2003-05-13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low of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53761A true CN1653761A (zh) | 2005-08-10 |
CN1653761B CN1653761B (zh) | 2012-09-05 |
Family
ID=29400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381094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53761B (zh) | 2002-05-13 | 2003-05-13 | 用于控制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流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920504B2 (zh) |
EP (1) | EP1504574B1 (zh) |
JP (1) | JP4303197B2 (zh) |
KR (1) | KR100988744B1 (zh) |
CN (1) | CN1653761B (zh) |
AU (1) | AU2003234568A1 (zh) |
BR (1) | BR0309955A (zh) |
CA (1) | CA2485616A1 (zh) |
TW (1) | TW200402977A (zh) |
WO (1) | WO2003096635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71578A (zh) * | 2007-12-28 | 2011-02-09 | 拜特移动网络公司 | Tcp分组间距 |
CN105721093A (zh) * | 2014-12-23 | 2016-06-29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同步执行网络结构节点处的命令的技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90936B2 (ja) * | 2001-10-06 | 2004-11-17 | テラス テクノロジ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動的ipフィルタリングモジュールを有する電子メールサービスシステム及び動的ipアドレスフィルタリング方法 |
DE10254580A1 (de) * | 2002-11-22 | 2004-06-03 | Robert Bosch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in Nachrichten auf einem Bussystem |
US7076717B2 (en) * | 2003-06-13 | 2006-07-11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Time-aware best-effort hole-filling retry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communications |
US20050043035A1 (en) * | 2003-08-21 | 2005-02-24 | Diesen Michael J.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data to a subscriber to a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
US20050193197A1 (en) * | 2004-02-26 | 2005-09-01 | Sarvar Patel | Method of generating a cryptosync |
JP4367659B2 (ja) * | 2004-03-26 | 2009-11-1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機 |
US20060133281A1 (en) * | 2004-12-20 | 2006-06-22 | Motorola, Inc. | System for managing round trip time of a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and sup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KR101084127B1 (ko) * | 2004-12-27 | 2011-11-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Ofdma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자동 재전송 요구지원 방법 |
WO2006081454A2 (en) * | 2005-01-26 | 2006-08-03 | Internet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 Layered multicast and fair bandwidth allocation and packet prioritization |
JP4514623B2 (ja) * | 2005-02-25 | 2010-07-28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バ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
JP4597705B2 (ja) * | 2005-02-25 | 2010-12-15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バ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
US8594252B2 (en) * | 2005-08-22 | 2013-11-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9071344B2 (en) * | 2005-08-22 | 2015-06-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verse link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
US8743909B2 (en) * | 2008-02-20 | 2014-06-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rame termination |
US9014152B2 (en) | 2008-06-09 | 2015-04-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creasing capac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8611305B2 (en) | 2005-08-22 | 2013-12-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8630602B2 (en) * | 2005-08-22 | 2014-01-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ilot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
KR100895182B1 (ko) * | 2005-12-14 | 2009-04-2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 전송 제어 방법 |
CN101083597A (zh) * | 2006-05-31 | 2007-12-05 | 朗迅科技公司 | 移动自组织网络中基于sip的即时消息 |
JP4978141B2 (ja) * | 2006-10-06 | 2012-07-1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
US8204216B2 (en) * | 2006-10-23 | 2012-06-19 | Alcatel Lucent | Processing method for message integrity with tolerance for non-sequential arrival of message data |
US8122247B2 (en) * | 2006-10-23 | 2012-02-21 | Alcatel Lucent | Processing method for message integrity with tolerance for non-sequential arrival of message data |
US8489102B2 (en) * | 2007-10-12 | 2013-07-16 | Alcatel Lucent | Methods of locating, paging and routing calls to wireless users in femto system |
US9277487B2 (en) | 2008-08-01 | 2016-03-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ell detection wit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
US9237515B2 (en) | 2008-08-01 | 2016-01-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uccessive detection and cancellation for cell pilot detection |
KR100986466B1 (ko) * | 2008-11-24 | 2010-10-08 | 한국과학기술원 | 멀티캐스트의 품질을 차등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9160577B2 (en) * | 2009-04-30 | 2015-10-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ybrid SAIC receiver |
US8787509B2 (en) | 2009-06-04 | 2014-07-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tera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receiver |
US8831149B2 (en) | 2009-09-03 | 2014-09-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mbol estim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
ES2720629T3 (es) | 2009-11-27 | 2019-07-23 | Qualcomm Inc | Mayor capacidad en comunicaciones inalámbricas |
BR112012012632B1 (pt) | 2009-11-27 | 2020-12-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étodo e equipamento para aumentar a capacidade de transmissão em comunicações sem fio, e memória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
JP5623143B2 (ja) * | 2010-06-04 | 2014-11-12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無線端末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US9633556B2 (en) * | 2011-10-31 | 2017-04-25 |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 Adjusting acknowledgement requests for remote control transmissions based on previous acknowledgements |
US8347391B1 (en) | 2012-05-23 | 2013-01-01 | TrustPipe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network activity of interest |
US8856324B2 (en) * | 2013-01-28 | 2014-10-07 | TrustPipe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compromised computing system |
US9137008B2 (en) * | 2013-07-23 | 2015-09-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hree phase clock recovery delay calibration |
JP6409558B2 (ja) * | 2014-12-19 | 2018-10-2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中継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CN107592235A (zh) * | 2016-07-06 | 2018-01-16 | 上海铂略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最佳延迟下限计算系统与方法 |
JP2018046506A (ja) | 2016-09-16 | 2018-03-22 |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CN110545221B (zh) * | 2018-05-28 | 2021-09-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及通信系统 |
US10812216B2 (en) | 2018-11-05 | 2020-10-20 | XCOM Labs, Inc. |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scheduling |
US10432272B1 (en) | 2018-11-05 | 2019-10-01 | XCOM Labs, Inc. | Variab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
US10756860B2 (en) | 2018-11-05 | 2020-08-25 | XCOM Labs, Inc. | Distribu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
US10659112B1 (en) | 2018-11-05 | 2020-05-19 | XCOM Labs, Inc. | User equipment assis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
AU2019388921B2 (en) | 2018-11-27 | 2024-05-30 | XCOM Labs, Inc. | Non-coherent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
US11063645B2 (en) | 2018-12-18 | 2021-07-13 | XCOM Labs, Inc. | Methods of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with a group of devices |
US10756795B2 (en) | 2018-12-18 | 2020-08-25 | XCOM Labs, Inc. | User equipment with cellular link and peer-to-peer link |
US11330649B2 (en) | 2019-01-25 | 2022-05-10 | XCOM Lab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of multi-link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
US10756767B1 (en) | 2019-02-05 | 2020-08-25 | XCOM Labs, Inc. | User equipment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cellular signal with another user equipment |
US10686502B1 (en) | 2019-04-29 | 2020-06-16 | XCOM Labs, Inc. |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
US10735057B1 (en) | 2019-04-29 | 2020-08-04 | XCOM Labs, Inc. | Uplink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
CN110287158B (zh) * | 2019-05-05 | 2023-05-26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监测分布式文件系统io时延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US11411778B2 (en) | 2019-07-12 | 2022-08-09 | XCOM Labs, Inc. | Time-division duplex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alibration |
US11411779B2 (en) | 2020-03-31 | 2022-08-09 | XCOM Labs, Inc. | Reference signal channel estimation |
CN115428513A (zh) | 2020-04-15 | 2022-12-02 | 艾斯康实验室公司 | 无线网络多点关联性和多路径 |
WO2022241436A1 (en) | 2021-05-14 | 2022-11-17 | XCOM Labs, Inc. | Scrambling identifie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38216A (en) * | 1996-11-01 | 2000-03-14 | Packeteer, Inc. | Method for explicit data rate control in a packet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without data rate supervision |
JP2001510957A (ja) * | 1997-07-14 | 2001-08-07 | ノキア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 ユキチュア | 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ネットワークの流れ制御 |
US5941951A (en) * | 1997-10-31 | 1999-08-2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s for real-time deterministic delivery of multimedia data in a client/server system |
US6587684B1 (en) * | 1998-07-28 | 2003-07-01 | Bell Atlantic Nynex Mobile | Digital wireless telephone system for downloading software to a digital telephone using wireless data link protocol |
US6400724B1 (en) * | 1999-07-16 | 2002-06-04 | Qualcomm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data transmission in a voice-over-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553032B1 (en) | 1999-09-01 | 2003-04-22 | Tantivy Communications, Inc. | Packeting timeout spoofing in a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6647001B1 (en) * | 1999-12-06 | 2003-11-11 | At&T Corp. | Persistent communication with changing environment |
EP1238499A1 (en) * | 2000-09-28 | 2002-09-11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Network interface driver and method |
-
2002
- 2002-05-13 US US10/144,973 patent/US692050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
- 2003-05-13 BR BR0309955-5A patent/BR0309955A/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3-05-13 CA CA002485616A patent/CA248561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05-13 JP JP2004504470A patent/JP430319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5-13 KR KR1020047018354A patent/KR10098874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3-05-13 TW TW092112948A patent/TW200402977A/zh unknown
- 2003-05-13 WO PCT/US2003/015199 patent/WO200309663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3-05-13 AU AU2003234568A patent/AU200323456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05-13 EP EP03728910.5A patent/EP1504574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5-13 CN CN038109468A patent/CN165376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71578A (zh) * | 2007-12-28 | 2011-02-09 | 拜特移动网络公司 | Tcp分组间距 |
US8521901B2 (en) | 2007-12-28 | 2013-08-27 | Citrix Systems, Inc. | TCP burst avoidance |
CN101971578B (zh) * | 2007-12-28 | 2014-07-30 | 茨特里克斯系统公司 | Tcp分组间距 |
CN105721093A (zh) * | 2014-12-23 | 2016-06-29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同步执行网络结构节点处的命令的技术 |
CN105721093B (zh) * | 2014-12-23 | 2019-05-28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同步执行网络结构节点处的命令的方法、装置和机器可读介质 |
US10348428B2 (en) | 2014-12-23 | 2019-07-09 | Intel Corporation | Techniques for synchronized execution of a command at network fabric nod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40108813A (ko) | 2004-12-24 |
JP2005525748A (ja) | 2005-08-25 |
BR0309955A (pt) | 2005-04-05 |
US20030212816A1 (en) | 2003-11-13 |
WO2003096635A1 (en) | 2003-11-20 |
JP4303197B2 (ja) | 2009-07-29 |
TW200402977A (en) | 2004-02-16 |
CA2485616A1 (en) | 2003-11-20 |
US6920504B2 (en) | 2005-07-19 |
CN1653761B (zh) | 2012-09-05 |
EP1504574A1 (en) | 2005-02-09 |
KR100988744B1 (ko) | 2010-10-20 |
AU2003234568A1 (en) | 2003-11-11 |
EP1504574B1 (en) | 2016-06-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653761B (zh) | 用于控制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0508443C (zh) | 用于在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内增加物理层arq的方法和装置 | |
JP4414236B2 (ja) |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データの流れを制御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
US714256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link control of signaling messages and short messages data servi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679365A (zh) | 使用动态解码的改进的反馈系统 | |
CN100388661C (zh) | Cdma通信系统中通信资源的有效使用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7870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7870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