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45798A - 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45798A CN1645798A CNA2004100561426A CN200410056142A CN1645798A CN 1645798 A CN1645798 A CN 1645798A CN A2004100561426 A CNA2004100561426 A CN A2004100561426A CN 200410056142 A CN200410056142 A CN 200410056142A CN 1645798 A CN1645798 A CN 16457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ssion
- network
- mbms
- information
- bs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9—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in combination with wireless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MBMS)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内容提供端向BM-SC发送携带有MBMS业务域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BM-SC收到会话开始请求后,经由GGSN和SGSN向BSC/RNC发送携带有MBMS业务域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BSC/RNC判断自身覆盖的区域与会话开始请求中携带的MBMS业务域信息是否有重叠,如果没有,则拒绝当前会话开始请求,结束当前处理流程;如果有,则建立相应Iu承载平面,并与重叠区域对应的基站建立相应Iub承载、无线承载,分配相应传输资源;内容提供端沿所建立的承载平面,通过所建立的承载,使用相应资源传输MBMS会话的MBMS业务数据。该方法能提高传输MBMS业务数据的效率,并能在不同的MBMS业务域传输不同的MBMS业务数据,且充分利用小区的承载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尤指一种实现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MBMS)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可以提供比第二代移动通信更高数据速率的服务,从而支持多种业务形式,比如:视频电话、图片下载、高速浏览Internet网络等服务。其中,有一类业务的特点是:能够同时给无线网络中定制了该业务的所有用户进行发送,比如:发送天气预报、新闻短片、体育比赛集锦等等。于是,第三代移动通信引入了广播/组播的概念。
参见图1所示,对于一个中间节点而言,比如节点10,无论其下游包含多少个期待接收数据的节点,其上游节点总是向该中间节点发送一份数据;该中间节点收到数据后,根据其下游期待接收数据的节点数量复制该数据,并向其下游各期待接收该数据的节点分发该数据,比如:节点10下游期待接收数据的节点包括节点101和节点102,节点10就将收到的数据复制两份。这样,组播/广播业务数据传输树的每一条分支都只有一份数据进行传输,占用一份传输资源,根节点与其下游节点的数据传输也是如此。组播业务和广播业务的区别点仅在于:组播业务只向订阅了某些信息的用户发送相应信息,广播业务则向无线网络中的所有用户发送信息。由以上描述可见,通过组播/广播业务同时向大量用户提供相同信息,能够极大地节省网络资源。
图2为支持广播/组播业务的无线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现有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中,支持广播/组播业务的无线网络结构为广播/组播业务服务器(BM-SC)201,BM-SC 201通过Gmb接口或Gi接口与TPF关口GPRS支持节点(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202相连,一个BM-SC201可与多个TPF GGSN 202相连;TPF GGSN 202通过Gn/Gp接口与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203相连,一个GGSN 202可与多个SGSN 203相连;SGSN 203可通过Iu接口与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204相连,然后UTRAN 204通过Uu接口与用户终端(UE)206相连,SGSN 203也可通过Iu/Gb接口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无线接入网(GERAN)205相连,然后GERAN 205通过Um接口与UE 207相连。其中,GGSN和SGSN属于无线网络中核心网(CN)内的节点。
针对图2所示的网络结构,对于MBMS组播业务,用户通过MBMS激活过程,加入MBMS组播业务,使得网络知道有哪些用户希望接收某个特定的MBMS业务。网络节点通过MBMS注册过程,建立从BM-SC,经GGSN、SGSN到BSC/RNC的分发树,从而允许传输MBMS会话属性和数据。注册过程在相关节点建立了MBMS承载上下文,但没有建立承载平面。
当BM-SC准备好发送数据时触发MBMS会话开始过程,会话开始过程激活网络中用于传输MBMS业务数据的所有需要的承载资源,并且通知感兴趣的UE即将开始数据传输。通过该过程,BM-SC将MBMS的QoS、MBMS业务域、可能存在的估计会话长度参数等会话属性提供给感兴趣的相关网络节点。通过该过程,会引发相关RNC在接入网进行会话通知、小区用户计数、无线承载类型选择、无线和有线承载平面建立等工作。BM-SC等到下游流节点完成相应工作后,开始组播数据传输。各个节点通过会话开始过程中建立的承载传输组播数据,直到UE。
现有技术中的MBMS组播业务会话开始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BM-SC向其对应MBMS承载上下文中“下行流节点列表”参数中保存的GGSN发送会话开始请求消息Session Start Request,指示即将开始的传输,并设置MBMS承载上下文的状态属性为“激活”。该请求中提供了QoS、MBMS业务域、估计该会话的长度等会话属性。
GGSN收到会话开始请求消息后,在MBMS承载上下文中保存该消息中提供的会话属性,设置MBMS承载上下文的状态属性为“激活”,并向BM-SC返回会话开始响应消息Session Start Response。
步骤302:GGSN向其对应MBMS承载上下文中“下行流节点列表”参数中保存的SGSN,发送MBMS会话开始请求消息MBMS Session Start Request。
SGSN收到MBMS会话开始请求消息后,在MBMS承载上下文中保存会话属性,并设置MBMS承载上下文的状态属性为“激活”,向GGSN返回MBMS会话开始响应消息MBMS Session Start Response,该消息中提供了用于承载平面的隧道终结点标识(TEID),用于GGSN发送MBMS业务数据。
步骤303:SGSN向每个与自身相连的BSC/RNC,发送MBMS会话开始请求消息MBMS Session Start Request,该消息中包含会话属性。
收到MBMS会话开始请求消息的BSC/RNC判断自身是否在MBMS业务域内,如果在MBMS业务域内,则先在MBMS承载上下文中保存会话属性,设置MBMS承载上下文的状态属性为“激活”,然后向SGSN返回MBMS会话开始响应消息MBMS Session Start Request;否则,BSC/RNC直接向SGSN返回MBMS会话开始响应消息MBMS Session Start Request。
本步骤中,如果BSC/RNC在MBMS业务域内,则MBMS会话开始响应消息中包含TEID,用于该SGSN发送MBMS业务数据的Iu承载平面。并且,如果一个BSC/RNC接收到多个携带有Iu承载平面参数的MBMS会话开始请求消息,BSC/RNC只返回一个成功的MBMS会话开始响应消息,用于建立到达SGSN的一个Iu平面承载。
如果BSC/RNC不在MBMS业务域内,则其向SGSN返回的MBMS会话开始响应消息中,指示BSC/RNC不在MBMS业务域内。
步骤304:BSC/RNC在MBMS业务域内,建立用于传输MBMS业务数据到感兴趣UE的必要的无线资源。
对于MBMS广播业务,由于广播业务向无线网络中的所有用户发送信息,因此各网络节点不需要执行MBMS注册过程。当BM-SC准备好发送数据时触发MBMS会话开始过程,会话开始过程激活网络中用于传输MBMS业务数据的所有需要的承载资源。通过该过程,BM-SC将该MBMS承载业务的TMGI、QoS、MBMS业务域、可能存在的估计会话长度参数等会话属性提供给感兴趣的相关网络节点。通过该过程,无线和有线承载平面建立等工作。BM-SC等到下游流节点完成相应工作后,开始广播数据传输。各个节点通过会话开始过程中建立的承载传输广播数据,直到UE。
现有技术中的MBMS广播业务会话开始流程与MBMS组播业务会话开始流程基本类似,仍参见图3所示,这里将步骤301~304改为步骤301’~304’,该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BM-SC向PLMN中的GGSN发送会话开始请求消息Session StartRequest,指示即将开始的传输,并设置MBMS承载上下文的状态属性为“激活”。该请求中提供了临时移动组标识(TMGI)、QoS、MBMS业务域等会话属性。
GGSN收到会话开始请求消息后,创建MBMS承载上下文,在MBMS承载上下文中保存消息中提供的会话属性,设置MBMS承载上下文的状态属性为“激活”,并向BM-SC返回会话开始响应消息Session Start Response。
步骤302’:GGSN向与之相连的所有SGSN,发送MBMS会话开始请求消息MBMS Session Start Request。
SGSN收到MBMS会话开始请求消息后,创建MBMS承载上下文,在MBMS承载上下文中保存会话属性,设置MBMS承载上下文的状态属性为“激活”,并返回MBMS会话开始响应消息MBMS Session Start Response给GGSN,该消息中提供了承载平面的隧道终结点标识(TEID),用于GGSN发送MBMS业务数据。
步骤303’:SGSN向每个与自身相连的BSC/RNC,发送MBMS会话开始请求消息MBMS Session Start Request,该消息中包含了会话属性。
收到会话开始请求消息的BSC/RNC判断自身是否在MBMS业务域内,如果在MBMS业务域内,则先创建一个MBMS承载上下文,在MBMS承载上下文中保存会话属性,设置MBMS承载上下文的状态属性为“激活”,然后向SGSN返回MBMS会话开始响应消息MBMS Session Start Request;否则,BSC/RNC直接向SGSN返回MBMS会话开始响应消息MBMS Session Start Request。
本步骤中,如果BSC/RNC在MBMS业务域内,则BSC/RNC在MBMS会话开始响应消息中包含TEID,用于该SGSN发送MBMS业务数据的Iu承载平面。并且,如果一个BSC/RNC接收到多个携带有Iu承载平面参数的MBMS会话开始请求消息,BSC/RNC只返回一个成功的MBMS会话开始响应消息,用于建立到达SGSN的一个Iu平面承载。
如果BSC/RNC不在MBMS业务域内,则其在向SGSN发送的MBMS会话开始响应消息中,指示BSC/RNC不在MBMS业务域内。
步骤304’:BSC/RNC在MBMS业务域内,建立用于传输MBMS业务数据到感兴趣UE的必要的无线资源。
从上述具体处理过程可以看出,在该会话开始过程中,SGSN要向每个与之相连的BSC/RNC发送包含会话属性的MBMS会话开始请求消息,如果BSC/RNC在MBMS业务域内,则该BSC/RNC在MBMS业务上下文中保存会话属性,设置MBMS业务上下文的状态属性为“激活”,返回MBMS会话开始响应消息给SGSN;否则,BSC/RNC直接向SGSN返回MBMS会话开始响应消息,消息中指示自身不在MBMS业务域内。
其中,MBMS业务域对于上述某个MBMS承载业务是固定的,即:MBMS业务域对于一个MBMS业务而言是不变的。
在实际应用中,固定的MBMS承载业务域不利于某些MBMS承载的使用。比如:针对全国的一个天气预报业务,采用MBMS承载传输,处于某个城市的用户只关心自身所处城市的天气情况,例如某用户在北京时,该用户只关心北京的天气;而当该用户移动到天津时,该用户会转而关心天津的天气。
如果采用现有MBMS业务域不变的方案,有两种解决方案:给全国用户播发全国的天气预报;或者,用户到达天津后重新申请播发天津天气预报的MBMS业务。但是,第一种方案太浪费资源,因为绝大多数用户只关心本地区的天气情况;第二种方案需要用户重新申请MBMS业务,会降低用户满意度。
另外,对于无线网络的实际情况,各个小区的承载能力是不同的。在一个比较大的区域内采用比较高的QoS传输数据,会导致部分区域内数据不能传输;但如果都按照比较低承载能力的小区发送较低带宽要求的数据时,又会导致很多小区承载能力应用不充分,同时延长了组播数据发送时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能提高传输MBMS业务数据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能在不同的MBMS业务域传输不同的MBMS业务数据,且充分利用小区的承载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MBMS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内容提供端向BM-SC发送携带有MBMS业务域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
b.BM-SC收到会话开始请求后,经由核心网的GGSN和SGSN向BSC/RNC发送携带有MBMS业务域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
c.BSC/RNC收到会话开始请求后,判断自身覆盖的区域与会话开始请求中携带的MBMS业务域信息是否有重叠,如果没有,则拒绝当前会话开始请求,结束当前处理流程;如果有,则建立相应Iu承载平面,并与重叠区域对应的基站建立相应Iub承载、无线承载,分配相应传输资源;
d.内容提供端沿所建立的承载平面,通过所建立的承载,使用所分配的相应资源传输本次MBMS会话的MBMS业务数据。
上述方案对同一MBMS业务的不同会话,BM-SC向GGSN提供的MBMS业务域信息不同。
上述方案中,在步骤a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BM-SC向内容提供端发送所要求的会话格式指示;内容提供端收到后,向BM-SC返回会话格式确认。在BM-SC在向内容提供端发送会话格式指示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BM-SC获取接入网侧对应一定传输能力的网络拓扑信息。其中,所述获取接入网侧的网络拓扑信息为:BM-SC根据接入网络中BSC/RNC定时或按BM-SC要求的方式,上报的每个小区当前的负载情况得到网络拓扑信息;或为BM-SC从自身在进行网络规划时保存的相应网络配置信息中获得网络拓扑信息;或为BM-SC先分别获取网络规划拓扑信息和BSC/RNC上报的小区负载拓扑信息,然后对两种网络拓扑信息取交集,得到最终的网络拓扑信息。
这里,所述会话格式指示至少包括MBMS业务标识、或本次会话MBMS业务数据的QoS、或会话格式信息、或三者的任意组合。其中,步骤a中内容提供端向BM-SC发送的会话开始请求中的服务质量QoS对应于BM-SC所要求的MBMS业务数据的QoS。所述本次会话MBMS业务数据的QoS至少包括传输速率。
上述方案中,步骤b中BM-SC收到会话开始请求后进一步包括:将该请求中的MBMS业务域信息转化为BSC/RNC可识别的格式;则BM-SC经由GGSN和SGSN向BSC/RNC发送携带有转化格式后的MBMS业务域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
上述方案中,步骤b所述经由GGSN和SGSN向BSC/RN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具体包括:BM-SC向GGSN发送携带有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GGSN收到后,向SGSN发送携带有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SGSN收到后,向与自身相连的所有BSC/RNC发送该会话开始请求;则步骤c所述判断具体为:收到会话开始请求的BSC/RNC,判断请求中携带的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与自身所管辖区域对应的地理信息是否有重叠。
上述方案中,步骤b进一步包括:BM-SC将得到的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提供给保存网络配置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将BM-SC提供的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和无线网络覆盖区域进行比较,获得所提供的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对应的无线网络的小区列表,然后将所得到的小区列表反馈给BM-SC;则BM-SC经由GGSN和SGSN向BSC/RNC发送携带所得到的小区列表的会话开始请求。
其中,步骤b所述经由GGSN和SGSN向BSC/RN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具体包括:BM-SC向GGSN发送携带有小区列表的会话开始请求;GGSN收到会话开始请求后,向SGSN发送携带有小区列表的会话开始请求,SGSN收到后,向与自身相连的所有BSC/RNC发送该会话开始请求;则步骤c所述判断具体为:收到会话开始请求的BSC/RNC,判断请求中携带的小区列表中的小区与自身所管辖的区域是否有重叠。所述步骤b还进一步包括:SGSN收到携带小区列表的会话开始请求后,判断自身所管辖的区域中是否包含小区列表中的小区,如果包含,则向与自身连接的所有BSC/RNC发送携带有小区列表的会话开始请求;否则,向GGSN返回会话拒绝消息,结束当前处理流程。
上述方案中,所述得到的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为:内容提供端发来的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所述得到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进一步包括:BM-SC先根据网络能承载的QoS对自身当前得到的小区负载拓扑和网络规划拓扑求拓扑交集;然后根据得到的交集信息及该交集对应的QoS向内容提供端要求会话格式的数据;内容提供端按会话格式指示向BM-SC发送携带有MBMS业务域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BM-SC再将之前得到的拓扑交集与会话开始请求中携带的MBMS业务域信息求交集,得到本次会话要发送的MBMS业务域信息。其中,所述与内容提供端提供的MBMS业务域信息求交集的网络拓扑为:小区负载拓扑、或网络规划拓扑、或整个网络。
上述方案中,步骤b中BM-SC向核心网GGSN和SGSN发送的会话开始请求中进一步携带有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则步骤b进一步包括:SGSN收到会话开始请求后,判断请求中的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如果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指示2.5G网络,则SGSN向所连接的BS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如果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指示3G网络,则SGSN向所连接的RN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如果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指示2.5G网络和3G网络,则SGSN向所连接的BSC和RN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这种情况下,步骤a中内容提供端向BM-SC发送的会话开始请求中还进一步携带有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
上述方案中,步骤b中BM-SC经由核心网的GGSN和SGSN向BSC/RNC发送的会话开始请求中进一步携带有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则步骤c进一步包括:收到会话开始请求BSC/RNC,判断自身是否属于本次会话要求的接入网网络类型,如果不是,则结束当前处理流程,否则,继续后续是否有重叠区域的判断。这种情况下,步骤a中内容提供端向BM-SC发送的会话开始请求中还进一步携带有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数据传输方法,由于内容提供端将MBMS业务域信息提供给BM-SC,再由BM-SC通过核心网发给BSC/RNC,BSC/RNC根据自身的覆盖区域以及所得到的MBMS业务域信息最终确定MBMS业务某个MBMS会话的服务区域,如此可提高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效率。
另外,BM-SC根据当前网络的传输能力指示内容提供端MBMS会话的QoS,内容提供端根据BM-SC的要求发起携带有MBMS业务域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最终根据BM-SC要求的传输速率,在BSC/RNC确定的MBMS业务服务域传输相应的MBMS业务数据,如此,可实现在一个MBMS承载业务上对不同MBMS业务区域进行不同MBMS业务数据传输的目的,不仅能保证在各个区域内数据的正常传输,而且能充分利用小区的承载能力,增大了MBMS承载业务的灵活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组播业务的传输原理示意图;
图2为支持广播/组播业务的无线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MBMS组播/广播业务会话开始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MBMS业务数据传输方法一实现方案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MBMS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另一实现方案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另一种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内容提供端在会话开始前,向BM-SC提供每个会话的MBMS业务域及其相关信息,然后,BM-SC将相应MBMS业务域及其相关信息发送给BSC/RNC,由BSC/RNC根据自身覆盖的小区范围决定MBMS业务中某个MBMS会话最终的服务区域。这里,内容提供端向BM-SC提供某个MBMS会话相关的MBMS业务域信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内容提供端主动将某个会话的MBMS业务域信息发送给BM-SC;另一种是内容提供端根据BM-SC的要求提供MBMS业务域及其相关信息。
对于内容提供端向BM-SC提供相关MBMS业务域信息的第一种情况,具体的MBMS业务数据传输过程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内容提供端在会话开始前,给BM-S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消息,该会话请求消息中包括QoS、MBMS业务域、估计的会话时长、MBMS业务标识等参数。
其中,QoS用于标识该会话所需要的服务质量以及业务数据发送的传输速率;MBMS业务域用于标识该会话覆盖的区域,可以通过地理信息表示,比如经纬度等等,该参数由内容提供端进行定义,对于每个会话是独立的,也就是说,该MBMS业务域参数对于同一MBMS承载的不同会话可以不同;估计的会话时长用于指示该会话的时间长度;MBMS业务标识用来标识该组播业务,可以是IP组播地址,也可以是运营商分配给内容提供端的业务代码。这里,内容提供端是指为用户提供某种MBMS业务服务的实体。
步骤402:BM-SC收到内容提供端发送的会话开始请求消息后,给CN中的GGSN发送会话开始请求消息。
步骤403:CN中的GGSN再将会话开始请求消息发送给SGSN,SGSN收到后,向与自身相连的所有BSC/RN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消息;
每个收到会话开始请求消息的BSC/RNC,比较请求消息中携带的MBMS业务域和自身所管辖的区域是否有重叠,如果有重叠,则BSC/RNC与SGSN之间建立Iu承载平面,并与重叠区域对应的基站建立相应Iub承载、无线承载,分配相应传输资源;否则,向SGSN节点返回会话拒绝消息,不建立相应承载,并结束当前数据传输流程。
这里,如果存在多个重叠小区域,且重叠小区域的传输承载能力大小不同,可以分别通过多个会话,采用不同区域适当的传输承载能力完成不同区域当前MBMS业务的数据传输。
步骤404:内容提供端为需要MBMS业务服务的UE提供MBMS业务数据,数据沿着建立了相应承载平面的节点,通过所建立的有线和无线承载,使用所分配的相应资源对本次MBMS会话的MBMS业务数据进行传输。
对于内容提供端向BM-SC提供相关MBMS业务域信息的第二种情况,具体的MBMS业务数据传输过程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0:BM-SC根据接入网的传输能力,获取接入网侧对应一定传输能力的网络拓扑信息,该信息中不仅包括接入网侧的通信网络组成状况,还包括每个区域支持的QoS信息,该QoS信息中至少包括业务数据发送的传输速率。
这里,BM-SC获得网络拓扑信息有两种方式:a)接入网络的BSC/RNC可以定时或按BM-SC要求的方式,将每个小区当前的负载情况上报给BM-SC,如此,BM-SC能随时获知当前无线网络可以支持的MBMS业务的QoS,这种网络拓扑信息可称为小区负载网络拓扑;b)在进行网络规划时,将相应网络配置信息保存在BM-SC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每个区域的网络组成及该区域支持的QoS,比如:某个区域采用哪种制式的网络及其支持的传输速率等等,这种网络拓扑信息可称为网络规划拓扑。
针对同一个QoS,通过上述两种网络拓扑取交集,BM-SC可从自身保存的信息中获知当前无线网络可以支持不同QoS的各个网络拓扑结构。
步骤501:在会话开始前,BM-SC向内容提供端发送所要求的会话格式指示,该会话格式指示中至少包括:本次会话MBMS业务数据所要求的服务质量信息QoS、MBMS业务标识、会话格式等参数。其中,本次会话MBMS业务数据所要求的服务质量信息QoS是根据该会话需要传输的接入网区域定义的,包括传输速率等信息;MBMS业务标识定义该组播业务,可以是IP组播地址,也可以是运营商分配给内容提供端的业务代码;会话格式可以定义BM-SC在本次会话要求的格式,如Audio、Video等。内容提供端收到会话格式指示后,对相应的会话格式指示返回会话格式确认。所述会话格式指示用于要求内容提供端按照本会话格式提供MBMS会话数据。
步骤502:内容提供端按照步骤501中BM-SC要求的业务,给BM-S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消息,该会话请求消息中包括:QoS、MBMS业务域、估计的会话时长、MBMS业务标识等参数。其中,QoS用于标识该会话所需要的服务质量;MBMS业务域用于标识该会话覆盖的区域,可以通过地理信息表示,比如经纬度等等,该参数对于每个会话是独立的,也就是说,该参数对于同一MBMS承载的不同会话可以不同;估计的会话时长用于指示该会话的时间长度;MBMS业务标识用来标识该组播业务,可以是IP组播地址,也可以是运营商分配给内容提供端的业务代码。
BM-SC收到所述会话开始请求后,对自身根据QoS所定义的地理区域和收到的会话开始请求消息中给出的MBMS业务域对应的地理区域取交集,确定本会话最后需要发送的地理区域信息。
步骤503~504:与内容提供端向BM-SC提供相关MBMS业务域信息的第一种情况中的步骤402和403完全相同。
步骤505:建立好Iu承载平面、Iub承载和相应无线承载资源后,内容提供端在提供相应MBMS会话时,会按照BM-SC在步骤501中的MBMS会话要求,为UE提供MBMS业务数据,MBMS业务数据沿着所建立的相应承载平面,利用相应的无线承载资源进行传输。
上述两种方案,针对同一个MBMS业务的不同会话,BM-SC向GGSN所提供的MBMS业务域信息可以不同。
在上述两种方案中,都是由BSC/RNC根据收到的MBMS业务域信息和自身管辖的区域信息,决定出最终MBMS业务服务域的地理信息。实际上,在BM-SC发送MBMS会话开始请求时,会话开始请求中所携带的MBMS业务域信息可以有两种形式,那么,相应地BSC/RNC进行比较的内容会有所不同:
①BM-SC将得到的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通过会话开始请求消息进行传送,即:BM-SC将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经由GGSN和SGSN发送给与SGSN相连的所有BSC/RNC;每个BSC/RNC收到会话开始请求消息后,根据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和自身所管辖小区对应的地理信息进行比较,获得自身管辖小区中地理区域与MBMS业务域地理区域重叠的小区列表。
②BM-SC将得到的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提供给一个保存网络配置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将BM-SC提供的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和无线网络覆盖区域进行比较,根据对应关系获得所提供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对应的无线网络中的小区列表;然后,所述服务器将所得到的小区列表反馈给BM-SC。那么,在图4所述MBMS业务数据传输过程中,BM-SC向CN发起会话开始请求时,所传输的MBMS业务域信息就是BM-SC获得的小区列表,同样,该小区列表经过CN中的GGSN和SGSN传输给与SGSN相连的所有BSC/RNC。每个BSC/RNC收到会话开始请求消息后,仍然执行业务区比较,此种情况下,是直接比较自身管辖的小区与小区列表中的小区是否有重叠,然后获取重叠的小区。这里,所述的服务器可以是单独的网络实体,也可以是BM-SC内部的一个功能实体。
在第②种方案下,由于BM-SC向GGSN发送的会话开始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是小区列表,所以,也可以由收到会话开始请求的GGSN或SGSN直接判断自身管辖的地理区域内是否包括小区列表中的小区,如果有,GGSN或SGSN再继续发送会话开始请求给其下游节点;如果没有,则GGSN或SGSN直接向其上游流节点返回会话拒绝消息,不建立相应承载,结束当前数据传输流程;并且,也不再将该会话开始请求继续向其下游流节点发送。
上述两种BM-SC发送不同形式的MBMS业务域信息的方案中,BM-SC所得到的MBMS业务域信息有两种来源:
第一,BM-SC所得到的MBMS业务域信息就是内容提供端发来的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
第二,BM-SC所得到的MBMS业务域信息是:BM-SC先根据网络能够支持的同一类型的QoS参数,对自身当前得到的小区负载拓扑和网络规划拓扑求拓扑交集;然后根据得到的交集信息向内容提供端要求相应会话格式的数据;等到内容提供端按会话格式指示,向BM-SC发送携带有MBMS业务域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后,BM-SC再将之前得到的拓扑交集与会话开始请求中携带的MBMS业务域信息求交集,得到本次会话要发送的MBMS业务域,之后,BM-SC将得到的MBMS业务域向GGSN发送。其中,第一次求的拓扑交集可以是小区负载拓扑、或是网络规划拓扑、或是整个网络。举个例子来说,假定区域A包括区域A1、区域A2和区域A3三部分,其中,区域A1和区域A2为WCDMA网络的覆盖区域,支持的传输承载能力为384kbps,区域A3为GPRS网络的覆盖区域,支持的传输承载能力为64kbps。根据负载情况,当前各区域的可用承载能力如下:区域A1当前的传输承载能力为100kbps,区域A2当前的传输承载能力为180~250kbps,区域A3的传输承载能力为30kbps。因此,BM-SC认为区域A1中可以传输100kbps的MBMS业务,区域A2中可以传输200kbps的MBMS业务,区域A3可以传输30kbps的MBMS业务。于是,BM-SC分别向内容提供端要求100kbps、200kbps、30kpbs的MBMS业务,内容提供端根据BM-SC的要求发送不同的会话开始请求,会话开始请求中携带的传输速率为100kpbs、200kbps、30kbps,MBMS业务域都为区域A,BM-SC再对不同承载能力的区域和区域A求交集,确定这三个MBMS会话分别要发送的区域为区域A1、区域A2和区域A3,也就是说,传输速率为100kbps的会话在区域A1中发送,传输速率为200kbps的会话在区域A2中发送,传输速率为30kbps的会话在区域A2中发送。
当然,BM-SC向下游节点发送MBMS业务域时,可以直接发送MBMS业务域的地理信息,相当于向下游节点发送一份地理图;也可以是将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转化为小区列表信息传给下游节点。
由于现有网络拓扑中,同时支持MBMS的2.5G接入网GERAN(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和3G接入网UTRAN(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 Network)都可以连接到现有核心网CN中。GERAN中与SGSN连接的实体是BSC,UTRAN中与SGSN连接的实体是RNC。那么,在通过不同会话满足不同网络能力需要时,可以通过让BM-SC将2.5G或3G网络标识携带在会话开始请求中;收到会话开始请求的SGSN根据2.5G或3G网络标识决定将会话开始请求送至BSC还是RNC。基于这种思想,本发明还可以提供一种实现方案,就是:在内容提供端向BM-SC提供相关MBMS业务域信息的两种方案的基础上,BM-SC向GGSN发送某个会话要求发送的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其中,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会指示采用2.5G网络还是3G网络等,该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可以是由内容提供端与BM-SC预先协商的,也可以是内容提供端根据BM-SC的会话格式指示协商确定的。
具体来说,对于内容提供端向BM-SC提供相关MBMS业务域信息的第一种情况,在步骤401中,内容提供端向BM-SC发送的会话请求中除了已有信息,还进一步携带有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用于标识本次会话需要传输的接入网类型。相应的,BM-SC会将该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发送给GGSN、SGSN,在步骤403中,SGSN会根据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来确定将会话开始请求向BSC发送、还是向RNC发送、还是向BSC和RNC都发送;收到会话开始请求消息的BSC/RNC继续后续操作。
对于内容提供端向BM-SC提供相关MBMS业务域信息的第二种情况,步骤500删除,步骤505不变,其它步骤变为:
步骤501’:在会话开始前,BM-SC向内容提供端发送所要求的会话格式指示,该会话格式指示中至少包括:本次会话MBMS业务数据所要求的服务质量信息QoS、MBMS业务标识、会话格式等参数。其中,本次会话MBMS业务数据所要求的服务质量信息QoS是根据该会话需要传输的接入网定义的,包括传输速率等信息;MBMS业务标识定义该组播业务,可以是IP组播地址,也可以是运营商分配给内容提供端的业务代码;会话格式可以定义BM-SC在本次会话要求的格式,如Audio、Video等。内容提供端收到会话格式指示后,对相应的会话格式指示返回会话格式确认。所述会话格式指示用于要求内容提供端按照本会话格式提供MBMS会话数据。
BM-SC向内容提供端发送所要求的会话格式指示时,该会话格式指示中携带有本次会话需要传输的网络类型,即:2.5G网络还是3G网络。内容提供端根据预先的配置,得到所述网络类型对应的相关信息,比如:QoS要求、支持速率范围等等,并将得到的适配相应网络的信息回应给BM-SC。
步骤502’:内容提供端按照步骤501’中BM-SC要求的业务,给BM-S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消息,该会话请求消息中包括:QoS、MBMS业务域、估计的会话时长、MBMS业务标识、会话格式、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等参数。其中,QoS用于标识该会话所需要的服务质量;MBMS业务域用于标识该会话覆盖的区域,可以通过地理信息表示,比如经纬度等等,该参数对于每个会话是独立的,也就是说,该参数对于同一MBMS承载的不同会话可以不同;估计的会话时长用于指示该会话的时间长度;MBMS业务标识用来标识该组播业务,可以是IP组播地址,也可以是运营商分配给内容提供端的业务代码;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用于标识本次会话需要传输的接入网类型。
BM-SC收到所述会话开始请求后,对自身根据QoS所定义的地理区域和收到的会话开始请求消息中给出的MBMS业务域对应的地理区域取交集,确定本会话最后需要发送的地理区域信息。
步骤503’:BM-SC收到内容提供端发送的会话开始请求消息后,给CN中的GGSN发送会话开始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
步骤504’:CN中的GGSN再将会话开始请求消息发送给SGSN,消息中携带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SGSN收到后,判断本SGSN连接的BSC/RNC,根据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决定向哪个接入网络的BSC/RN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如果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指示2.5G网络,则只向BS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如果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指示3G网络,则只向RN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如果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指示在2.5G或者3G网络都发送,则向SGSN所连接的BSC/RNC都发送会话开始请求。
每个收到会话开始请求消息的BSC/RNC,比较请求消息中携带的MBMS业务域和自身所管辖的区域是否有重叠,如果有重叠,则BSC/RNC与SGSN之间建立Iu承载平面,并与重叠区域对应的基站建立相应Iub承载、无线承载,分配相应传输资源;否则,向SGSN节点返回会话拒绝消息,不建立相应承载,并结束当前数据传输流程。
这里,如果存在多个重叠小区域,且重叠小区域的传输承载能力大小不同,可以分别通过多个会话,采用不同区域适当的传输承载能力完成不同区域当前MBMS业务的数据传输。
上述对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的判断也可以放到BSC/RNC中进行,即:
步骤503”:BM-SC收到内容提供端发送的会话开始请求消息后,给CN中的GGSN发送会话开始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
步骤504”:CN中的GGSN再将会话开始请求消息发送给SGSN,消息中携带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SGSN收到后,向与自身相连的所有BSC/RN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
每个收到会话开始请求消息的BSC/RNC,先比较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如果本BSC/RNC不属于本次会话要求的接入网网络类型,则该BSC/RNC不再进行下一步操作,结束当前的处理流程;否则,继续比较请求消息中携带的MBMS业务域和自身所管辖的区域是否有重叠,如果有重叠,则BSC/RNC与SGSN之间建立Iu承载平面,并与重叠区域对应的基站建立相应Iub承载、无线承载,分配相应传输资源;如果没有重叠,向SGSN节点返回会话拒绝消息,不建立相应承载,并结束当前数据传输流程。
这里,如果存在多个重叠小区域,且重叠小区域的传输承载能力大小不同,可以分别通过多个会话,采用不同区域适当的传输承载能力完成不同区域当前MBMS业务的数据传输。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内容提供端主动向BM-SC提供所要发布信息的MBMS业务域信息,且由BSC/RNC判决MBMS业务最终的服务区域。该内容提供端提供一个城市交通信息的MBMS组播/广播业务,该MBMS组播/广播业务给处于该城市不同区域的用户提供当地的交通信息,如实时路况播报、拥堵路段的实时图片、解说等。其中,实时路况播报是针对全市的,而拥堵路段的实时图片和解说只有被拥塞地区的用户关心,因此只在相应拥塞地区发布。
本实施例中又进一步包括三个应用实例,均参见图6所示,图6为本实施例的城市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图6中,该城市中有四个地区:地区A、地区B、地区C和地区D;同时该城市中有四个基站Node B:Node B1、Node B2、Node B3和Node B4,Node B1、Node B2、Node B3和Node B4均与城市中的BSC/RNC相连,图6中的四个点划线圆分别为四个Node B的覆盖范围,其中,Node B1的覆盖范围又划分为三个小区c11、c12和c13,而其它三个Node B的覆盖范围下都仅有一个小区,分别为c21、c31和c41。这样,小区c11、c12、c13、c21、c31和c41均为BSC/RNC所管辖的小区,小区c21、c31和c41又分别处于地区B、C、D中,小区c12和c13的部分处于地区A中。
在第一个应用实例中,提供城市交通信息的MBMS组播/广播承载业务的第i个MBMS会话,需要在地区A播发该地区的拥堵路段的实时图片和解说,那么,发布所述拥堵路段实时图片和解说的MBMS业务数据传输过程是这样:
11)内容提供端给BM-S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有该会话要求播发的地区A的地理信息,该地理信息可以是用经纬度标识的一片区域,消息中还携带有该MBMS业务的业务代码。
12)BM-SC收到该会话开始请求后,将请求中的地理信息转化为BSC/RNC可以识别的格式,然后发送携带有地区A地理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给GGSN,GGSN再向SGSN发送携带有地区A地理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SGSN收到后,给与自身相连的所有BSC/RNC发送携带有地区A地理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
13)BSC/RNC收到会话开始请求后,先获取请求消息中携带的MBMS业务域信息,即地区A的地理信息;然后,比较自身管辖小区所覆盖的地理区域是否包含上述MBMS业务域信息,也就是说,BSC/RNC比较自身管辖的六个小区中是否存在与地区A的交集,由于小区c12和c13的一部分处于地区中,所以存在交集,则BSC/RNC和SGSN建立相应的Iu承载平面。本实施例中,默认不存在其他不符条件,如Iu Flax、网络失败等异常情况,也就是说,认为除了不存在交集,无其它异常情况存在。
14)建立Iu承载平面的BSC/RNC根据上述判断结果,建立和相应Node B的Iub承载,并在相应的小区建立无线承载资源。
根据图6所示,BSC/RNC管辖的四个Node B中,Node B1的小区c12、c13覆盖区域与地区A有重叠,故此,本步骤中BSC/RNC建立与Node B B1的Iub承载。因为无线小区覆盖区域的不规则性,导致小区覆盖区和要求的地理位置不能完全吻合,这就要看数据传送策略,是按照比较大的范围发送,还是按照比较小的范围发送。如果按较大范围发送,就在整个小区内发送。本例中是按比较大区域的策略发送数据,所以,虽然c13部分小区覆盖区在地区A内,但在整个c13小区内都发送该MBMS业务,并在c12和c13小区建立相应的无线承载资源。
15)建立好Iub承载和相应无线承载资源后,内容提供端提供第i个会话时,业务数据就通过所建立的一系列承载和资源进行传输,那么,该交通信息的MBMS组播/广播承载业务只有Node B1能收到,然后在Node B1覆盖下的小区c12和c13中进行传输。
在第二个应用实例中,提供城市交通信息的MBMS组播/广播承载业务的第j个MBMS会话,需要在地区B播发该地区的拥堵路段的实时图片和解说,那么,发布所述拥堵路段实时图片和解说的MBMS业务数据传输过程是这样:
21)内容提供端给BM-S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有该会话要求播发的地区B的地理信息,该地理信息可以是用经纬度标识的一片区域,消息中还携带有该MBMS业务的业务代码。
22)~23)的处理过程与应用实例一相同,只是请求中携带的都是地区B的地理信息,BSC/RNC也是判断自身管辖的小区是否与地区B有重叠。
24)建立Iu承载平面的BSC/RNC根据上述判断结果,建立和相应Node B的Iub承载,并在相应的小区建立无线资源。根据图6所示,由于小区c21全部处于地区B中,所以,BSC/RNC建立与Node B B2之间的Iub承载,并在Node B2的c21小区中建立相应的无线承载资源。
25)建立好Iub承载和相应无线承载资源后,内容提供端提供第j个会话时,业务数据通过上面建立的一系列承载和资源进行传输,这种情况下,只有Node B2能收到相应的MBMS组播/广播承载业务,然后Node B2在自身覆盖的小区c21中进行传输。
在第三个应用实例中,提供城市交通信息的MBMS组播/广播承载业务的第k个MBMS会话,需要在地区A、B、C、D播发这些地区综合的交通信息。那么,按照应用实例一和应用实例二给出的业务数据传输流程,内容提供端会将地区A、B、C、D的地理信息发送给BM-SC,再通过GGSN、SGSN发送给BSC/RNC;之后,在接入网侧,BSC/RNC会与Node B1、B2、B3、B4建立Iub承载,并在Node B1的c12、c13小区,Node B2的c21小区,Node B3的c31小区以及Node B4的c41小区中建立相应的无线承载资源。
建立好所有Iub承载和相应无线承载资源后,内容提供端提供第k个会话时,MBMS业务数据就通过所建立的一系列承载进行传输。本实例中,Node B1、Node B2、Node B3、Node B4都能收到MBMS业务数据,然后每个Node B在各自建立了相应无线承载的小区中传输MBMS业务数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某城市的无线通信网络包括多种情况,图7和图8是从不同角度划分的两种城市无线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图7是按业务忙闲状况划分的,图8是按网络支持的制式划分的。
如图7所示,某城市的无线通信网络状况分为三种类型:城市的核心区域Area1因为业务拥塞,可以用于MBMS业务数据传输的带宽为64kbps;中心区域Area2业务条件比较好,可以用于MBMS业务数据传输的带宽为128kbps;边缘区域Area3用户少,可以用于MBMS业务数据传输的带宽为384kbps。
如图8所示,某城市的无线通信网络由支持三种制式的网络组成:城市的核心区域由WCDMA网络覆盖,郊区由GPRS网络覆盖,其他区域由EDGE网络覆盖。这三种网络支持的MBMS业务数据传输的速率也不同:WCDMA网络支持384kbps,EDGE网络支持90kbps,GPRS网络支持30kbps。
本实施例中,BM-SC能预先知道当前所覆盖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状况、类型及其支持的传输速率等信息。对于图7所示的情况,接入网络的BSC/RNC可以定时或按BM-SC要求的方式,将每个小区的负载情况上报给BM-SC,因此,BM-SC能随时知道当前无线网络可以支持的MBMS业务的QoS,即传输速率;对于图8所示的情况,可在进行相应网络规划时,将相应网络配置情况保存在BM-SC中,如此,BM-SC就能够知道相应区域可以支持的MBMS业务数据传输速率。
本实施例具体是在上述区域中,提供一个MBMS下载业务,比如下载一份2M大小的图片,且由BSC/RNC判决MBMS业务最终的服务区域。那么,针对图7所示的无线通信网络,有以下几个应用实例:
在第一个应用实例中,如果所述MBMS下载业务的第i个MBMS会话,BM-SC需要在核心区域Area1中发送该MBMS会话。根据综合当前无线网络状况,BM-SC在Area1中需要进行64kbps的数据传输,那么,该MBMS下载业务的MBMS业务数据传输过程是这样:
31)BM-SC给内容提供端发送会话格式指示,该会话格式指示中包括:该会话要求的服务质量信息、MBMS业务标识等参数。其中,会话要求的服务质量信息用于请求内容提供端按照64kbps的速率发送组播数据;MBMS业务标识定义该组播业务,可以是IP组播地址,也可以是运营商分配给内容提供端的业务代码。内容提供端收到上述会话格式指示后,记录相应的会话格式指示,并向BM-SC返回会话格式确认。
32)内容提供端按照会话格式指示中要求的业务,给BM-S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消息。该会话请求消息中包括:QoS、MBMS业务域、估计的会话时长、MBMS业务标识等参数。
其中,QoS标识该会话速率为64kbps;MBMS业务域为内容提供端定义的业务发布区域,这里是Area1+Area2+Area3三个区域的合集;估计的会话时长用于指示该会话的时间长度;MBMS业务标识用来标识该组播业务,可以是IP组播地址,也可以是运营商分配给内容提供端的业务代码。
BM-SC收到携带上述参数的会话开始请求后,对自身所定义的地理区域Area1和所收到会话开始请求消息中的地理区域Area1+Area2+Area3取交集,得到本会话需要发送的地理区域为Area1。
33)BM-SC将所得到的地理信息转化为BSC/RNC可以识别的格式,即将Area1的地理信息转化为BSC/RNC可识别的格式,然后,将携带Area1地理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发送给GGSN,GGSN再给SGSN发送会话开始请求,SGSN收到后,给与自身相连的所有BSC/RN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该会话开始请求中携带有BSC/RNC可识别的Area1的地理信息。
34)BSC/RNC收到会话开始请求后,提取会话开始请求中携带的MBMS业务域信息,这里就是Area1的地理信息;之后,比较自身管辖小区所覆盖的地理区域是否包含所提取的MBMS业务域信息,也就是说,BSC/RNC判断自身管辖小区所覆盖的地理区域是否包含Area1,如果包括,则BSC/RNC和SGSN建立相应的Iu承载平面,与相应Node B建立Iub承载,并在相应的小区建立无线承载资源。本实施例中,默认不存在其他不符条件,如Iu Flax、网络失败等异常情况,也就是说,认为除了不存在包含关系,无其它异常情况存在。
35)建立好Iu承载平面、Iub承载和相应无线承载资源后,内容提供端提供第i个MBMS会话时,业务数据就会以64kbps的速率通过所建立的一系列承载和资源进行传输,只在Area1的小区发送该数据。
在第二个应用实例中,如果所述MBMS下载业务的第j个MBMS会话,BM-SC需要在中心区域Area2发送该MBMS会话。根据综合当前无线网络状况,BM-SC在Area2中需要进行128kbps的数据传输。那么,该MBMS下载业务的MBMS业务数据传输过程与第i个MBMS会话完全类似。
在第三个应用实例中,如果所述MBMS下载业务的第k个MBMS会话,BM-SC需要在边缘区域Area3发送该MBMS会话。根据当前无线网络状况,BM-SC在Area3中需要进行384kbps的数据传输。那么,该MBMS下载业务的MBMS业务数据传输过程也与第i个MBMS会话完全类似。
假设存在i、j、k三个MBMS会话,其传输速率分别为384kbps、90kbps、30kbps。由于在网络规划时,BM-SC中保存有相应的网络配置情况,所以,根据图8所示的网络拓扑情况,对于第i个MBMS会话,BM-SC需要在WCDMA网络覆盖的区域中发送,BM-SC会给内容提供端发送会话格式指示,该会话格式指示中会话要求的服务质量信息为请求内容提供端按照384kbps的速率发送组播数据;对于第j个MBMS会话,BM-SC需要在EDGE网络覆盖的区域中发送,BM-SC会给内容提供端发送会话格式指示,该会话格式指示中会话要求的服务质量信息为请求内容提供端按照90kbps的速率发送组播数据;对于第k个MBMS会话,BM-SC需要在GPRS网络覆盖的区域中发送,BM-SC会给内容提供端发送会话格式指示,该会话格式指示中会话要求的服务质量信息为请求内容提供端按照30kbps的速率发送组播数据。
如果MBMS业务数据在图7或图8所示的城市传输时,图7和图8所示的情况都存在,比如说:图8所示的核心区域采用的是WCDMA网络,可以传输384kbps的数据,但同时该区域又是图7所示的业务拥塞区域,可用于MBMS业务数据传输的带宽只有64kbps。此种情况下,就需要对各种条件综合考虑,来决定相应区域的数据传输速率。通常,按照较小的速率进行传输。
实施例三:
如果需要传输的是一段新闻广播,内容提供端可以提供两种会话:一个是带宽128kbps的视频+音频的流媒体会话;另一个是带宽为30kbps的音频会话。仍参见图7所示的网络拓扑,图7所示的Area1可用于MBMS业务数据传输的带宽为64kbps;Area2可用于MBMS业务数据传输的带宽为128kbps;Area3可用于MBMS业务数据传输的带宽为384kbps。
那么,对于所述传输新闻广播的MBMS承载业务的第i个MBMS会话,BM-SC需要在Area1发送该业务。根据当前无线网络状况,BM-SC要在Area1中进行30kbps的音频会话传输,具体过程是:
41)BM-SC给内容提供端发送会话格式指示,指示内容提供端提供30kbps的音频会话。内容提供端收到该会话格式指示后,返回相应的会话格式确认。
42)~44):与实施例二中的步骤32)~34)完全相同。
45)建立好Iu承载平面、Iub承载和相应无线承载资源后,内容提供端提供第i个MBMS会话时,该MBMS会话是速率为30kbps的音频会话,业务数据通过所建立的一系列承载和资源进行传输,只在Area1的小区中发送该MBMS业务数据。
对于所述传输新闻广播的MBMS承载业务的第j个MBMS会话,BM-SC需要在Area2和Area3发送该会话。根据当前无线网络状况,BM-SC要在Area2、Area3进行128kbps的视频+音频会话传输,其MBMS业务数据传输过程与步骤41)~45)所述的第i个会话完全类似。
在建立好Iu承载平面、Iub承载和相应无线承载资源后,内容提供端提供第j个MBMS会话时,该MBMS会话是速率为128kbps的视频+音频会话,业务数据通过所建立的一系列承载和资源进行传输,只在Area2和Area3的小区中发送该MBMS业务数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MBMS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内容提供端向BM-SC发送携带有MBMS业务域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
b.BM-SC收到会话开始请求后,经由核心网的GGSN和SGSN向BSC/RNC发送携带有MBMS业务域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
c.收到会话开始请求的BSC/RNC,判断自身覆盖的区域与会话开始请求中携带的MBMS业务域信息是否有重叠,如果没有,则拒绝当前会话开始请求,结束当前处理流程;如果有,则建立相应Iu承载平面,并与重叠区域对应的基站建立相应Iub承载、无线承载,分配相应传输资源;
d.内容提供端沿所建立的承载平面,通过所建立的承载,使用所分配的相应资源传输本次MBMS会话的MBMS业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同一MBMS业务的不同会话,BM-SC向GGSN提供的MBMS业务域信息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BM-SC向内容提供端发送所要求的会话格式指示;内容提供端收到后,向BM-SC返回会话格式确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M-SC在向内容提供端发送会话格式指示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BM-SC获取接入网侧对应一定传输能力的网络拓扑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接入网侧的网络拓扑信息为:BM-SC根据接入网络中BSC/RNC定时或按BM-SC要求的方式,上报的每个小区当前的负载情况得到网络拓扑信息;或为BM-SC从自身在进行网络规划时保存的相应网络配置信息中获得网络拓扑信息;或为BM-SC先分别获取网络规划拓扑信息和BSC/RNC上报的小区负载拓扑信息,然后对两种网络拓扑信息取交集,得到最终的网络拓扑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格式指示至少包括MBMS业务标识、或本次会话MBMS业务数据的QoS、或会话格式信息、或三者的任意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内容提供端向BM-SC发送的会话开始请求中的服务质量QoS对应于BM-SC所要求的MBMS业务数据的QoS。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次会话MBMS业务数据的QoS至少包括传输速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BM-SC收到会话开始请求后进一步包括:将该请求中的MBMS业务域信息转化为BSC/RNC可识别的格式;
则BM-SC经由GGSN和SGSN向BSC/RNC发送携带有转化格式后的MBMS业务域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经由GGSN和SGSN向BSC/RN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具体包括:
BM-SC向GGSN发送携带有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GGSN收到后,向SGSN发送携带有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SGSN收到后,向与自身相连的所有BSC/RNC发送该会话开始请求;
则步骤c所述判断具体为:收到会话开始请求的BSC/RNC,判断请求中携带的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与自身所管辖区域对应的地理信息是否有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进一步包括:BM-SC将得到的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提供给保存网络配置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将BM-SC提供的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和无线网络覆盖区域进行比较,获得所提供的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对应的无线网络的小区列表,然后将所得到的小区列表反馈给BM-SC;
则BM-SC经由GGSN和SGSN向BSC/RNC发送携带所得到的小区列表的会话开始请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经由GGSN和SGSN向BSC/RN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具体包括:
BM-SC向GGSN发送携带有小区列表的会话开始请求;GGSN收到会话开始请求后,向SGSN发送携带有小区列表的会话开始请求,SGSN收到后,向与自身相连的所有BSC/RNC发送该会话开始请求;
则步骤c所述判断具体为:收到会话开始请求的BSC/RNC,判断请求中携带的小区列表中的小区与自身所管辖的区域是否有重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SGSN收到携带小区列表的会话开始请求后,判断自身所管辖的区域中是否包含小区列表中的小区,如果包含,则向与自身连接的所有BSC/RNC发送携带有小区列表的会话开始请求;否则,向GGSN返回会话拒绝消息,结束当前处理流程。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的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为:内容提供端发来的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MBMS业务域地理信息进一步包括:BM-SC先根据网络能承载的QoS对自身当前得到的小区负载拓扑和网络规划拓扑求拓扑交集;然后根据得到的交集信息及该交集对应的QoS向内容提供端要求会话格式的数据;内容提供端按会话格式指示向BM-SC发送携带有MBMS业务域信息的会话开始请求,BM-SC再将之前得到的拓扑交集与会话开始请求中携带的MBMS业务域信息求交集,得到本次会话要发送的MBMS业务域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内容提供端提供的MBMS业务域信息求交集的网络拓扑为:小区负载拓扑、或网络规划拓扑、或整个网络。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BM-SC向核心网GGSN和SGSN发送的会话开始请求中进一步携带有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
步骤b进一步包括:SGSN收到会话开始请求后,判断请求中的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如果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指示2.5G网络,则SGSN向所连接的BS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如果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指示3G网络,则SGSN向所连接的RN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如果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指示2.5G网络和3G网络,则SGSN向所连接的BSC和RNC发送会话开始请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内容提供端向BM-SC发送的会话开始请求中还进一步携带有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
1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BM-SC经由核心网的GGSN和SGSN向BSC/RNC发送的会话开始请求中进一步携带有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
步骤c进一步包括:收到会话开始请求BSC/RNC,判断自身是否属于本次会话要求的接入网网络类型,如果不是,则结束当前处理流程,否则,继续后续是否有重叠区域的判断。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内容提供端向BM-SC发送的会话开始请求中还进一步携带有接入网网络类型标识。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561426A CN1268089C (zh) | 2004-07-26 | 2004-08-14 | 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 |
AT05771582T ATE448652T1 (de) | 2004-07-26 | 2005-07-26 | Datenübertragungsverfahren für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dienste |
DE200560017616 DE602005017616D1 (de) | 2004-07-26 | 2005-07-26 | Datenübertragungsverfahren für multimedia-broadcast/multicast-dienste |
JP2007522902A JP4473309B2 (ja) | 2004-07-26 | 2005-07-26 | マルチメディア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マルチキャストサービスのデータ伝送の方法 |
EP20050771582 EP1753165B1 (en) | 2004-07-26 | 2005-07-26 | The method of data transmission of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
PCT/CN2005/001125 WO2006010325A1 (fr) | 2004-07-26 | 2005-07-26 |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de services de diffusion/multi-diffusion multimedia |
US11/639,628 US20070275742A1 (en) | 2004-07-26 | 2006-12-15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of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410070799 | 2004-07-26 | ||
CN200410070799.8 | 2004-07-26 | ||
CNB2004100561426A CN1268089C (zh) | 2004-07-26 | 2004-08-14 | 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45798A true CN1645798A (zh) | 2005-07-27 |
CN1268089C CN1268089C (zh) | 2006-08-02 |
Family
ID=34888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561426A Expired - Lifetime CN1268089C (zh) | 2004-07-26 | 2004-08-14 | 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70275742A1 (zh) |
EP (1) | EP1753165B1 (zh) |
JP (1) | JP4473309B2 (zh) |
CN (1) | CN1268089C (zh) |
AT (1) | ATE448652T1 (zh) |
DE (1) | DE602005017616D1 (zh) |
WO (1) | WO2006010325A1 (zh) |
Cited B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17272A1 (fr) * | 2006-08-01 | 2008-02-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ème de service mbs, procédé pour diviser une zone de service mbs, et procédé pour mettre en œuvre un service mbs dans le réseau |
WO2008025243A1 (fr) * | 2006-08-22 | 2008-03-06 | Alcatel Shanghai Bell Co., Ltd. | PASSERELLE D'ACCÈS, eNB ET PROCÉDÉ POUR SERVICE ÉVOLUÉ DE MULTIDIFFUSION EN DIFFUSION MULTIMÉDIA |
WO2008098497A1 (fr) * | 2007-02-13 | 2008-08-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ème de service de diffusion multimedia et procédé de début de session, procédé de fin de session |
WO2008131611A1 (fr) * | 2007-04-30 | 2008-11-06 | Zte Corporation | Procédé et appareil de traitement permettant le démarrage d'une session de service de diffusion/multidiffusion multimédia en parallèle sur une interface iu |
CN100461744C (zh) * | 2006-03-13 | 2009-02-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接口带宽利用率的方法 |
WO2010009600A1 (zh) * | 2008-07-23 | 2010-01-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资源配置方法 |
WO2011094951A1 (zh) * | 2010-02-08 | 2011-08-11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在机器类通信中基于mbms的内容传送方法和装置 |
CN101330648B (zh) * | 2007-09-19 | 2011-12-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恢复广播模式的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方法 |
CN101299830B (zh) * | 2007-04-30 | 2012-02-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Iu接口并行的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会话的更新方法和装置 |
CN102395110A (zh) * | 2006-01-24 | 2012-03-28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Lte系统中支持mbms业务传输的方法 |
CN101170730B (zh) * | 2006-10-27 | 2012-04-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播广播业务系统及多播广播业务域划分方法 |
CN101222685B (zh) * | 2008-01-23 | 2012-04-18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会话建立的方法 |
CN102625245A (zh) * | 2011-01-31 | 2012-08-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Mbms业务广播方法和系统 |
CN102714784A (zh) * | 2010-01-08 | 2012-10-03 | 夏普株式会社 | 移动管理装置、组播服务分发装置、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及移动通信方法 |
CN101043252B (zh) * | 2006-04-23 | 2012-1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mbms机制的ims业务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01052166B (zh) * | 2007-05-23 | 2013-02-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区域控制方法 |
CN101803278B (zh) * | 2007-09-24 | 2013-06-26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网络内的多个群集的移动性管理 |
CN111225344A (zh) * | 2018-11-27 | 2020-06-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3453163A (zh) * | 2020-03-27 | 2021-09-28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在nr小区中sc-ptm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
US11228870B2 (en) | 2019-12-17 | 2022-01-18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broadcast area |
CN115915020A (zh) * | 2021-08-09 | 2023-04-04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增强型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48386B (zh) * | 2003-02-12 | 2013-05-2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中管理用于寻呼用户设备的业务环境的方法 |
CN100394827C (zh) * | 2004-09-10 | 2008-06-11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 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去激活方法及有关设备 |
US7961622B2 (en) * | 2005-09-02 | 2011-06-14 | Tekele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signaling messages associated with delivery of streaming media content to subscribers via a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 (BCMCS) |
US7720463B2 (en) * | 2005-09-02 | 2010-05-18 | Tekele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third party control of access to media content available via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 (BCMCS) |
US7860799B2 (en) * | 2005-10-25 | 2010-12-28 | Tekele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media content delivery audit and verification services |
KR101389809B1 (ko) * | 2006-08-09 | 2014-04-29 |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데이터 통신방법 및 이동체 통신 시스템 |
CN101543103A (zh) * | 2006-09-26 | 2009-09-23 | 夏普株式会社 | 位置管理装置、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频率层控制方法、程序及记录介质 |
KR100812396B1 (ko) | 2006-12-22 | 2008-03-11 | 주식회사 케이티프리텔 | 위치기반 멀티미디어 메시지 서비스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장치 |
JP5095636B2 (ja) * | 2007-02-09 | 2012-12-12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コアネットワーク装置、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EP2026613A1 (en) * | 2007-08-10 | 2009-02-18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of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 quotas to control entitie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20110085489A1 (en) * | 2008-06-10 | 2011-04-14 | Gunar Rydnell | Sae application for mbms |
JP5095567B2 (ja) * | 2008-09-09 | 2012-12-1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通信システム |
JP5325643B2 (ja) * | 2009-04-10 | 2013-10-23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マルチキャストデータ配信システム |
CN101883321B (zh) | 2009-05-05 | 2014-03-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中获取接入信息、计费的方法和系统 |
US20100330960A1 (en) * | 2009-06-25 | 2010-12-30 | Venkataramaiah Ravishankar |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third party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calls |
US8516522B2 (en) * | 2009-12-16 | 2013-08-20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broadcast services |
EP2523478A1 (en) * | 2010-01-08 | 2012-11-14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ity management device, data distribution device,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
US8788606B2 (en) * | 2010-04-09 | 2014-07-22 | Weather Decision Technologies, Inc. | Multimedia alerting |
US8990333B2 (en) * | 2010-04-09 | 2015-03-24 | Weather Decision Technologies, Inc. | Multimedia alerting |
US9246610B2 (en) * | 2010-04-09 | 2016-01-26 | Weather Decision Technologies, Inc. | Multimedia alerting |
US9491735B2 (en) * | 2010-12-19 | 2016-11-08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dynamically assigning a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bearer to a multicast channel |
CN102655667B (zh) * | 2011-03-04 | 2016-0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分组接入的方法、网络侧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 |
US9113355B2 (en) * | 2011-04-07 | 2015-08-18 | Htc Corporation | Method of handling signaling and data transmission for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
CN102917439A (zh) * | 2011-08-03 | 2013-02-06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单卡双待终端及数据业务连接方法 |
EP2865136A4 (en) * | 2012-06-25 | 2016-03-16 |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 TRANSLATED SESSION INFORMATION FOR PROVIDING A NETWORK PATH |
US10595168B2 (en) * | 2013-03-29 | 2020-03-17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Enhancements to eMBMS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
CN105340322B (zh) * | 2013-04-16 | 2020-07-28 |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 处理通信网络中失效的方法、节点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9753947B2 (en) | 2013-12-10 | 2017-09-05 | Weather Decision Technologies, Inc. | Four dimensional weather data storage and access |
US10015640B2 (en) * | 2015-08-12 | 2018-07-03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Network device selection for broadcast content |
US9979604B2 (en) * | 2015-08-12 | 2018-05-22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Network management for content broadcast |
US20180198544A1 (en) * | 2017-01-11 | 2018-07-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ent provider network interface |
BR112021014859A2 (pt) * | 2019-02-15 | 2021-10-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étodos e aparelhos em um nó provedor de conteúdo, em um nó de serviço de difusão seletiva para difusão e em um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
CN113068135B (zh) * | 2020-01-02 | 2022-07-1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多播业务处理方法、多播业务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
WO2022024945A1 (ja) * | 2020-07-28 | 2022-02-03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方法 |
US20230309189A1 (en) * | 2020-08-07 | 2023-09-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5g multicast/broadcast multimedia subsystem (5mbs) individual deliver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69951A1 (en) * | 2000-03-13 | 2001-09-20 | Nokia Corporation | Service provi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SE0201949D0 (sv) * | 2002-06-20 | 2002-06-20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BMS Support in UTRAN |
ATE357785T1 (de) * | 2002-06-25 | 2007-04-15 | Cit Alcatel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datenrundsenden in netzwerken der dritten generation |
CN1476198A (zh) * | 2002-08-15 | 2004-02-18 | ��������ͨ�ż����о�����˾ | 利用小区广播的mbms的业务广告或业务指示的方法 |
MXPA04006758A (es) * | 2002-09-23 | 2004-11-10 | Lg Electronics Inc | Esquema de comunicacion por radio para proveer servicios de difusion y multidifusion de multimedia. |
-
2004
- 2004-08-14 CN CNB2004100561426A patent/CN126808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
- 2005-07-26 JP JP2007522902A patent/JP447330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7-26 AT AT05771582T patent/ATE448652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07-26 EP EP20050771582 patent/EP1753165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5-07-26 DE DE200560017616 patent/DE602005017616D1/de active Active
- 2005-07-26 WO PCT/CN2005/001125 patent/WO200601032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
- 2006-12-15 US US11/639,628 patent/US2007027574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95110A (zh) * | 2006-01-24 | 2012-03-28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Lte系统中支持mbms业务传输的方法 |
CN102395110B (zh) * | 2006-01-24 | 2015-02-0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Lte系统中支持mbms业务传输的方法 |
CN100461744C (zh) * | 2006-03-13 | 2009-02-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接口带宽利用率的方法 |
CN101043252B (zh) * | 2006-04-23 | 2012-1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mbms机制的ims业务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WO2008017272A1 (fr) * | 2006-08-01 | 2008-02-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ème de service mbs, procédé pour diviser une zone de service mbs, et procédé pour mettre en œuvre un service mbs dans le réseau |
US8320290B2 (en) | 2006-08-22 | 2012-11-27 | Alcatel Lucent | Evolved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access gateway,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thereof |
WO2008025243A1 (fr) * | 2006-08-22 | 2008-03-06 | Alcatel Shanghai Bell Co., Ltd. | PASSERELLE D'ACCÈS, eNB ET PROCÉDÉ POUR SERVICE ÉVOLUÉ DE MULTIDIFFUSION EN DIFFUSION MULTIMÉDIA |
CN101132607B (zh) * | 2006-08-22 | 2011-07-20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 演进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接入网关、基站和方法 |
CN101170730B (zh) * | 2006-10-27 | 2012-04-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播广播业务系统及多播广播业务域划分方法 |
WO2008098497A1 (fr) * | 2007-02-13 | 2008-08-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ème de service de diffusion multimedia et procédé de début de session, procédé de fin de session |
CN101247553B (zh) * | 2007-02-13 | 2011-08-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系统及会话开始和停止方法 |
CN101299830B (zh) * | 2007-04-30 | 2012-02-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Iu接口并行的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会话的更新方法和装置 |
WO2008131611A1 (fr) * | 2007-04-30 | 2008-11-06 | Zte Corporation | Procédé et appareil de traitement permettant le démarrage d'une session de service de diffusion/multidiffusion multimédia en parallèle sur une interface iu |
CN101188819B (zh) * | 2007-04-30 | 2010-09-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Iu接口并行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会话开始处理方法及装置 |
US8681677B2 (en) | 2007-04-30 | 2014-03-25 | Zte Corporation |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u interface parallel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ession start-up |
CN101052166B (zh) * | 2007-05-23 | 2013-02-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区域控制方法 |
CN101330648B (zh) * | 2007-09-19 | 2011-12-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恢复广播模式的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方法 |
CN101803278B (zh) * | 2007-09-24 | 2013-06-26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网络内的多个群集的移动性管理 |
CN101222685B (zh) * | 2008-01-23 | 2012-04-18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会话建立的方法 |
WO2010009600A1 (zh) * | 2008-07-23 | 2010-01-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资源配置方法 |
CN101635881B (zh) * | 2008-07-23 | 2012-05-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资源配置方法 |
CN102714784A (zh) * | 2010-01-08 | 2012-10-03 | 夏普株式会社 | 移动管理装置、组播服务分发装置、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及移动通信方法 |
CN102754406B (zh) * | 2010-02-08 | 2015-08-05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在机器类通信中基于mbms的内容传送方法和装置 |
WO2011094951A1 (zh) * | 2010-02-08 | 2011-08-11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在机器类通信中基于mbms的内容传送方法和装置 |
US9319847B2 (en) | 2010-02-08 | 2016-04-19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MBMS-based content transmissions in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
CN102625245A (zh) * | 2011-01-31 | 2012-08-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Mbms业务广播方法和系统 |
CN111225344A (zh) * | 2018-11-27 | 2020-06-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2108307B2 (en) | 2018-11-27 | 2024-10-0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s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US11228870B2 (en) | 2019-12-17 | 2022-01-18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broadcast area |
CN113453163A (zh) * | 2020-03-27 | 2021-09-28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在nr小区中sc-ptm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
CN113453163B (zh) * | 2020-03-27 | 2023-01-31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在nr小区中sc-ptm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
CN115915020A (zh) * | 2021-08-09 | 2023-04-04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增强型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5915020B (zh) * | 2021-08-09 | 2025-02-14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增强型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473309B2 (ja) | 2010-06-02 |
ATE448652T1 (de) | 2009-11-15 |
US20070275742A1 (en) | 2007-11-29 |
DE602005017616D1 (de) | 2009-12-24 |
CN1268089C (zh) | 2006-08-02 |
WO2006010325A1 (fr) | 2006-02-02 |
EP1753165A1 (en) | 2007-02-14 |
EP1753165A4 (en) | 2007-10-03 |
EP1753165B1 (en) | 2009-11-11 |
JP2008507930A (ja) | 2008-03-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68089C (zh) | 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 | |
CN1303799C (zh) | 一种控制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会话进行的方法 | |
CN1266898C (zh) | 一种实现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激活的方法 | |
RU2344558C2 (ru) | Способ запуска сеанса услуг мультимедийного широковещания/группового вещания и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ая для этого система | |
CN1479538A (zh) | 由drnc发起为mbms建立与核心网的数据连接的方法 | |
CN1185889C (zh) | 多播业务中选择无线信道配置的方法 | |
CN1476198A (zh) | 利用小区广播的mbms的业务广告或业务指示的方法 | |
US20070014291A1 (en) | Method for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registration | |
CN1592167A (zh) | 支持mbms后向兼容性的方法 | |
CN1663151A (zh) | 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媒体服务提供方法 | |
CN1643820A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组播业务提供方法 | |
CN1694546A (zh) | 提供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通告的装置和方法 | |
CN1270555C (zh) | 多种载体网络中的体系结构和分组路由选择 | |
CN1845527A (zh) | 在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中提供组播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 |
CN1859305A (zh) |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中建立gtp隧道的方法 | |
CN100346596C (zh) | 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激活的方法 | |
CN1192576C (zh) | 移动网络中实现多播业务的方法 | |
CN1691676A (zh) | 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中确定接收用户数目的方法 | |
CN101047976A (zh) |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中授权失败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499761A (zh) | 核心网和用户设备识别用户设备状态的方法 | |
CN1677971A (zh) | 实现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激活的方法 | |
CN1968451A (zh) | 一种确定使用组播/广播业务时间的方法及系统 | |
CN1747399A (zh) | 一种实现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调度的业务传输方法 | |
CN1758644A (zh) | 一种控制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会话开始的方法 | |
CN100344092C (zh) | 一种广播业务的会话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50727 Assignee: APPLE Inc. Assignor: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75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multi-media broadcasting/grouped player service data transmissio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0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827 |
|
LICC |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02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