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0730B - 多播广播业务系统及多播广播业务域划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播广播业务系统及多播广播业务域划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70730B CN101170730B CN2007101005318A CN200710100531A CN101170730B CN 101170730 B CN101170730 B CN 101170730B CN 2007101005318 A CN2007101005318 A CN 2007101005318A CN 200710100531 A CN200710100531 A CN 200710100531A CN 101170730 B CN101170730 B CN 1011707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bs
- service
- multicast
- dpf
- ser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101150014732 asnS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108700026140 MAC combination Protein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06010010099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360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100290346 Arabidopsis thaliana MBS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00290347 Arabidopsis thaliana MBS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34221 Growth-regulated alpha prote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069921 Homo sapiens Growth-regulated alpha prote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44 data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16 delivery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HRULVFRXEOZUMJ-UHFFFAOYSA-K potassium;disodium;2-(4-chloro-2-methylphenoxy)propanoate;methyl-dioxido-oxo-$l^{5}-arsane Chemical compound [Na+].[Na+].[K+].C[As]([O-])([O-])=O.[O-]C(=O)C(C)OC1=CC=C(Cl)C=C1C HRULVFRXEOZUMJ-UHFFFAOYSA-K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播广播业务系统及多播广播业务域划分方法,能够在WiMAX系统中实现对MBS的支持。本发明中,每个MBS Zone由一个MBS Proxy作为信令面实体进行管理,并且分配、管理和维护该MBS域内的资源;在ASN网关中包含MBS DPF,用于在该MBS DPF与基站之间建立、修改和删除MBS业务承载;基站中包含MBS Agent,用于配合MBS Proxy和MBS DPF进行MBS业务承载的建立和MBS业务数据包的分类及分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多播广播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增长,数据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数据业务量的迅速增长使得人们对通信带宽的需求日益高涨,宽带接入正在向产业界展现出一个巨大的市场。为突破接入网的带宽瓶颈,人们推出了多种宽带接入技术。
IEEE802.16是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简称“IEEE”)于2001年12月颁布的,用于在城域网中提供最后一公里无线宽带接入的标准。IEEE802.16标准主要包含802.16a、802.16RevD与802.16e三个标准。
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简称“WiMAX”)是目前业界对基于IEEE 802.16系列标准的无线城域网接入技术,其基本目标是提供一种在城域网一点对多点的多厂商环境下,可有效互操作的宽带无线接入手段。
具体地说,802.16系列标准规定了WiMAX系统的空中接口部分协议层,主要包括物理层(PHY),以及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层。其中,PHY层在物理上完成对信号的调制解调以及编解码等操作,而MAC层主要完成WiMAX系统的媒体接入控制功能。
图1示出WiMAX端到端参考模型。其中R1接口为无线空中接口,主要由IEEE802.16d/e定义。其余接口均为有线接口。
如图可见,WiMAX主要包含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MS”)/用户站(Subscribe Station,简称“SS”)、接入服务网络(Access ServiceNetwork,简称“ASN”)与连接服务网络(Connectivity Service Network,简称“CSN”)。
其中,ASN定义为为WiMAX用户终端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网络功能集合,ASN包含了BS和ASN网关(ASN GateWay简称“ASN-GW”)网元,一个ASN可能被多个CSN共享。多个CSN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网络服务提供商(NetWork Service Provider,简称“NSP”)。ASN属于网络接入提供商(Network Access Provider,简称“NAP”)。NSP可能与NAP是同一提供商,也可以是不同提供商。CSN与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Provider,简称“ASP”)网络/因特网连接。
ASN的主要功能包含BS的功能和ASN-GW的功能。其中,BS的功能有:提供BS和用户站SS/MS的L2连接、无线资源管理、测量与功率控制和空口数据的压缩与加密。ASN-GW的功能有:为SS/MS验证、授权、计费功能提供代理(proxy)功能;支持NSP的网络发现和选择;为SS提供L3信息的中继(Relay)功能,如IP地址分配,无线资源管理。
CSN定义为为WiMAX用户终端提供IP连接服务。CSN主要提供如下功能:SS/MS的IP地址分配,Internet接入,验证、授权、计费协议(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简称“AAA”)代理(proxy)或者服务(server),基于用户的授权控制,ASN到CSN的隧道,WiMAX用户的计费以及运营商之间的结算,漫游情况下CSN之间的隧道,ASN之间的切换,和各种WiMAX服务(如基于位置的业务、多媒体多播和广播业务、IP多媒体子系统业务)。
MS/SS为(移动)终端,用户使用该终端接入WiMAX网络。
以上对WiMAX及其网络构架进行了说明,下面对多播广播业务(Multicast & Broadcast Service,简称“MBS”)进行简单介绍。
人们通常所说的通信是在一个节点和另外一个节点之间的通信,但是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加,以及多种媒体的引入,用户需要进行一对多或多对多的通信,从而产生了点到多点(Point to Multipoint,简称“PTM”)的传输模式。为了在移动网上支持这些模式,实现一对多的多播广播业务,同时为了有效地利用移动网络资源,现有技术在WiMAX的基础上定义了MBS业务。MBS业务是在移动网络中提供一个数据源向多个用户发送数据的点到多点业务,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尤其是空口接口资源。WiMAX定义的MBS不仅能实现纯文本低速率的消息类多播和广播,而且还能实现高速多媒体业务的多播和广播,这无疑顺应了未来移动数据发展的趋势。
基于WiMAX网络的MBS业务支持两种接入模式:单基站接入和多基站接入。在多基站接入模式下,定义了MBS域(即MBS Zone,用MBS zoneID来标识)的概念,所谓一个MBS域就是一个基站的集合,一个MBS域内的所有基站用相同的多播CID(Multicast CID)和MBS组安全联盟(MBSGroup Security Association,简称“MBS GSA”),发送同一MBS业务流的内容,注册了MBS服务的终端可以在该MBS域内通过多个基站接收MBS业务数据,并且处于空闲态的终端在MBS域内跨基站移动时,不需重建连接,可以不受影响的接收MBS业务,实现MBS业务的无缝切换。单基站接入MBS是多基站接入MBS的一种特例,MBS域范围限定为一个基站覆盖范围内,一个MBS域内接收该MBS的所有用户使用同一个多播连接标识。现有技术对单基站模式没有详细的描述;但是对多基站模式下,基站如何发送MBS数据,终端如何接收MBS数据,以及基站如何通知终端感兴趣的MBS数据的发送,都有相应的描述。
现有技术中还没有确定MBS业务的具体构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播广播业务系统及多播广播业务域划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MBS系统,包含MBS服务器、接入服务网ASN网关和基站,该系统中定义有至少一个MBS域,每个MBS域包含至少一个基站,该系统还包含至少一个MBS代理功能实体Proxy,用于在信令面对MBS域进行管理,每个MBS域由一个MBSProxy管理;
ASN网关中还包含MBS数据通路功能(Data Path Function,简称“DPF”),用于在该MBS DPF与基站之间建立、修改和删除MBS业务承载,该MBS业务承载用于将来自MBS服务器的MBS业务数据包传输到基站。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MBS域划分方法,为包含至少一个基站的基站集合分配MBS域标识,在分配了相同MBS域标识的基站集合中提供相同的MBS业务。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每个MBS域中设置一个信令面实体——MBS代理功能实体Proxy,在ASN网关中设置用户面实体——MBS DPF,从而在MBS业务中实现了信令和承载的分离。MBS Proxy起到在MBS服务器和基站之间的承接作用,从而实现MBS业务在MBS服务器、ASN网关和基站上的承载和控制,使得终端能够在该MBS系统中接收其感兴趣的MBS业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WiMAX的网络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MBS业务的网络架构中的四个层次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MBS业务架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处于漫游状态的MS接收漫游地提供的MBS业务的构架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MBS业务构架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种MBS业务传输方式的网络实体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种MBS业务传输方式的网络实体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提出的MBS业务的总体架构下的MBS Zone的第一种划分方案中,运营者配置MBS域方案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提出的MBS业务的总体架构下的MBS Zone的第一种划分方案中,自动配置MBS域方案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提出的MBS业务的总体架构下的MBSZone的第二种划分方案中,运营者配置MBS域方案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提出的MBS业务的总体架构下的MBSZone的第二种划分方案中,自动配置MBS域方案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提出的MBS业务的总体架构下的MBSZone的第三种划分方案中,运营者配置MBS域方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主要描述了一种MBS系统,包含多播广播业务(MBS)服务器、位于接入服务网ASN网关内的MBS业务面处理功能实体MBS DPF(Data Path Function-数据通道功能实体)和位于基站内的处理MBS业务面的MBS Agent(MBS代理单元,在基站内),还包含在ASN内部用于处理MBS业务信令面功能的MBS Proxy(MBS代理功能实体)。
MBS Proxy是用于管理MBS Zone(MBS区域)的信令面实体,负责分配、管理和维护MBS Zone内的资源,在MBS Zone内唯一。MBS Proxy的具体功能可以是如下各项功能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1)控制MBS业务相关的承载的建立/修改/删除等过程:主要用于控制MBS服务器与位于ASN网关内的MBS DPF之间、位于ASN网关内的MBS DPF与位于基站内的MBS Agent之间、位于不同ASN网关内的MBS DPF之间的MBS承载的建立、修改和删除;
2)控制ASN内针对MBS业务的终端Joining(加入)和Leaving(退出)过程;
3)分配MBS业务相关的参数和资源,如多播链接标识符MCID、用于在空口链路层指示不同MBS内容的逻辑信道标识LogicalCID等,产生和管理IEEE 802.16e定义的MBS相关的用于空口加密用的密钥,如MGKEK,MGTEK等,并在终端通过身份认证和鉴权后,通过基站向终端下发MBS密钥;
4)当一个MBS Zone包括多个MBS DPF时,维护属于同一个MBSZone的MBS DPF列表信息;
5)根据所维护的MBS DPF的列表,控制MBS业务的传输;即控制所述MBS业务在所建立的承载上传输;
6)当支持MBS业务的宏分集时,需要统一调度该MBS Zone内的MBS业务相关的空口无线资源,控制同一个MBS Zone内的各个基站之间的时间同步和各基站内的MBS Agent之间的时频资源的同步。用于保证相同的MBS业务数据包能够在属于同一个MBS Zone内的所有基站内的MBS Agent在相同的无线帧内发送出去;进一步的考虑宏分集的支持,需要保证在属于同一个MBS Zone内的所有基站内的MBS Agent在相同的无线空口资源上被发送出去,相同的无线空口资源包括相同的无线帧,子信道,OFDM符号等;
7)根据MBS业务相关的服务质量QoS要求、ASN或MBS域内的承载资源状况和/或网络接入服务商NAP的策略进行MBS业务相关的资源预留决策和服务质量QoS控制。
MBS Proxy起到在MBS服务器和基站之间的承接作用,从而实现MBS业务在MBS服务器、ASN网关和基站上的承载和控制,使得终端能够在该MBS系统中接收其感兴趣的MBS业务。该MBS代理功能实体可以直接包含于ASN网关中,由ASN网关实现,或在独立的网元中实现。
而位于ASN网关内的MBS DPF是MBS Zone的用户面实体,负责MBSZone内MBS业务承载的建立和维护,即负责执行位于ASN网关内的MBSDPF与位于基站内的MBS Agent之间相应MBS承载的建立、修改和删除,和/或,MBS业务数据包的分类与分发。其具体功能可以是如下各项功能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1)支持MBS业务承载的建立,修改和释放;
2)支持MBS业务的数据包传输和分类;
3)维护所属的MBS Zone的MBS Proxy的标识;
4)支持MBS计费;
5)维护属于同一个MBS DPF的MBS Agent的列表;
6)支持MBS空口MAC PDU的同步机制,如MBS DPF发给位于基站内的MBS Agent的每个MBS业务数据包前面添加同步标识,同步标识可以是绝对时间标记,绝对无线帧号,相对无线帧号等,用于保证相同的MBS业务数据包能够在属于同一个MBS Zone内的所有基站内的MBS Agent在相同的无线帧内或者相同的无线空口资源上发送出去。
位于基站内的处理MBS业务面的MBS Agent,与位于ASN网关内的MBS DPF对应,用于处理基站内的MBS业务承载建立和维护、MBS业务数据包的分类与分发,其具体功能可以是如下各项功能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1)支持MBS业务承载的建立,修改和删除;
2)支持MBS业务面的数据传输和分类;
3)统计各个MBS业务的接收用户数,根据需要反馈给MBS Proxy或者MBS DPF;
4)如果支持宏分集,则根据DPF提供的物理资源信息向空口发送MBS数据包。例如,根据DPF在MBS业务数据包前面添加的同步标识在在空口发送该MBS业务数据包。
其中,MBS服务器包含MBS控制器(MBS Controller)和MBS内容服务器(MBS Content Server),由MBS控制器实现控制面功能,由MBS内容服务器实现用户面功能。通过将控制面和用户面相分离,使得业务控制相关操作和业务传输之间相互独立,各不影响。MBS控制器和MBS内容服务器共同存在于同一物理实体或分别存在于两个物理实体。
MBS控制器实现的控制面功能包含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分配IP多播地址;对内容供应者(Content Provider)进行鉴权,控制内容供应商与MBS内容服务器之间MBS业务内容的传输;控制MBS内容服务器建立和删除MBS业务承载;控制MBS内容服务器传输MBS业务;控制MBS密钥的生成和下发;
控制MBS业务会话的开始和结束;控制终端加入和退出MBS业务;保存MBS业务的用户签约信息和/或对终端进行鉴权和验证;
MBS内容服务器实现的用户面功能包含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接收并存储来自MBS内容供应商的MBS业务内容;根据需要可以将来自不同MBS内容提供商的MBS业务合并成通过同一个组播源数据内容进行传送;将MBS业务内容转换为会话要求的格式;进行高层加密;在MBS控制器的控制下传输MBS业务。
根据MBS服务器到MBS Zone之间的业务发送方式,MBS服务器需要维护所有相关MBS Zone内的MBS DPF列表以及隧道,并且把MBS数据直接发送给MBS DPF;或者维护所有相关MBS Zone的MBS Proxy列表以及与各MBS Zone相关的MBS DPF的锚定点的隧道,并且把MBS数据直接发送给各MBS Zone的MBS DPF的锚定点,然后由该MBS Zone的MBS DPF的锚定点通过ASN间的R4隧道进行转发。
另外,该系统中还可选地包含AAA服务器、多播路由器(Multicast Route,简称“MR”)、和MBS内容供应商。
其中,AAA服务器用于保存MBS业务的用户签约信息,对终端进行验证、授权和计费等;MBS控制器通过与AAA服务器交互,实现终端的身份认证/鉴权,根据身份认证/鉴权结果控制终端加入或退出MBS业务。避免未签约或无相应权限的终端接收该MBS业务,更好地实现MBS业务的控制和管理。在漫游情况下,MBS服务器可以通过与终端的家乡AAA服务器进行鉴权信息/用户签约信息的交互,为终端进行鉴权/身份认证。
MBS内容供应商,用于提供MBS业务内容,可由第三方的内容供应商或是运营商实现。
多播路由器可以位于MBS服务器中,用于进行MBS业务分发;或位于ASN网关中或独立存在,用于在收到来自MBS内容服务器的MBS业务数据发时,根据多播地址转发MBS业务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MBS服务器可以位于CSN,由一个CSN独享,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对应,实现起来较为简单;或MBS服务器位于ASN,由至少一个CSN共享MBS服务器。这种结构加强了MBS服务器对业务和承载的控制,使得在ASN由多个CSN共享情况下,能够更好的分配系统资源。
在以上系统构架下,在MBS服务器和位于ASN网关内的业务面功能实体MBS DPF之间可以有以下几种传输形式:
一、MBS服务器与MBS DPF之间通过IP多播方式传输MBS业务,由MBS服务器分配多播地址,建立对应的多播组,根据所分配的多播地址将MBS业务构建成IP多播报文,通过多播路由器将所构建的IP多播报文路由到至少一个ASN或MBS域。这种方法节约了许多传输资源,不需要建立点到点的隧道,但由于多播路由器的路由范围较广,难以将MBS业务的传输控制在指定的ASN或MBS域范围内。
二、MBS服务器与MBS DPF之间通过IP多播方式传输MBS业务,由MBS服务器分配多播地址,建立对应的多播组,根据所分配的多播地址将MBS业务构建成IP多播报文,通过隧道点到点将IP多播报文传输到至少一个边界路由器,通过边界路由器将IP多播报文路由到至少一个ASN或MBS域。由于边界路由器是ASN网络到MBS服务器的第一跳,其路由范围较小,通过隧道方式选择一个或多个边界路由器,使得MBS业务仅被传输到个别边界路由器的范围内,较好地控制MBS业务在指定ASN或MBS域传输。
三、MBS服务器与MBS DPF之间通过隧道方式点到点传输MBS业务,由MBS服务器分配多播地址,建立对应的多播组,根据所分配的多播地址将MBS业务构建成IP多播报文,并通过隧道点到点将IP多播报文传输到至少一个ASN或MBS域。通过该方法能够精确控制MBS业务所传输到的ASN或MBS域,对于小范围供应的MBS业务十分适用。
四、MBS服务器与MBS DPF之间通过隧道方式点到点传输MBS业务,MBS服务器根据缺省多播地址或广播地址将MBS业务构建成IP报文,通过隧道点到点将IP多播报文传输到至少一个ASN或MBS域。通过该方法能够精确控制MBS业务所传输到的ASN或MBS域,对于小范围供应的MBS业务是否适用。
五、MBS服务器与MBS Zone内的MBS DPF的锚定点之间通过隧道点到点传输MBS业务,MBS DPF的锚定点通过R4接口上的隧道发送给其所管辖的MBS Zone内的其它MBS DPF。
对应于以上第一至第三种传输形式,可以由MBS DPF对收到的IP多播报文根据服务流的分类器进行分类,并根据多播地址通过对应的隧道分别传输分类后的服务流。
或者,由MBS DPF将收到的IP多播报文以目的地址为缺省多播地址或广播地址的形式进行封装,并通过缺省多播地址或广播地址对应的隧道传输封装后的IP多播报文。
对应于以上第四种传输形式,MBS DPF可以直接对收到的目的地址为缺省多播地址或广播地址的IP报文进行封装,并在通过缺省多播地址或广播地址对应的隧道传输封装后的IP报文。
在MBS DPF与基站之间可以通过MBS业务颗粒的隧道承载MBS业务,每个隧道唯一对应一个MBS业务,基站根据不同的隧道标识区分MBS业务。
或者,如果MBS服务器和MBS DPF之间采用IP多播方式,且BS上实现业务分类器功能,MBS DPF与基站之间可以通过一个基站颗粒的隧道承载所有MBS业务,基站根据多播地址区分MBS业务。
基站在空口通过与MBS业务相对应的单播连接或多播连接承载该MBS业务。
MBS DPF与基站之间承载MBS业务的隧道可以是预先建立的,或在第一个终端加入该MBS业务时或该MBS业务会话开始时动态建立。
考虑宏分集的情况下,MBS DPF需要把一些控制信息和MBS业务数据包一起放进隧道传输到基站中的MBS Agent,然后由基站中的MBS Agent根据控制信息进行MBS业务数据包的发送安排。其中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绝对时间标记,绝对无线帧号,相对无线帧号,调制解调方式,调制解调编码方式,频率子信道排列,业务数据在频率子信道以及OFDM符号上的映射。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MBS业务以MBS域为单位引入和承载,MBS域划分方法主要有三种:
在MBS系统中引入一个MBS业务时,将MBS业务覆盖范围内的基站形成至少一个基站集合,为每个基站集合分配不同的MBS域标识,基站集合中的基站共用所分配的MBS域标识。该方法最为灵活,在不同MBS业务覆盖范围差别较大的情况下,该方法较为适用。
或,预先将MBS系统内的基站分到至少一个基站集合内,在引入一个MBS业务时,将该MBS业务同时引入至少一个基站集合,为每个基站集合分配与该MBS业务相对应的不同的MBS域标识,基站集合中的基站共用所分配的MBS域标识。该方法较为简便,但不够灵活,适用于不同MBS业务最小覆盖范围基本相同的情况。
对于以上两种方法,在相同的基站或基站集合引入不同的MBS业务时,需要为该基站或基站集合分配与MBS业务相对应的不同MBS域标识,并为每个MBS域标识对应的MBS域分配不同的多播CID。
还可以预先将MBS系统内的基站形成分到至少一个基站集合内,并为每个基站集合分配不同的MBS域标识,在MBS系统中引入MBS业务时,将该MBS业务同时引入至少一个已分配MBS标识的基站集合,基站集合中的基站共用所分配的MBS域标识。该方法最简便,无需考虑MBS域标识重复的问题,减少了大量的信息检索工作,但该方法较为死板,适用于MBS业务较少,或覆盖范围较类似的区域。
对于上述第三种方法,同一个MBS域可以对应不同的MBS业务,需要为MBS域分配与该域中引入的MBS业务相同数目的多播CID,每个MBS业务唯一对应一个的多播CID,通过不同的多播CID来区别不同的MBS业务。
图2与图3分别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MBS业务网络架构中的四个层次示意图,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MBS业务架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MBS业务构架包含MS、承载网络、MBS Server以及MBSContent Provider四个层次以及构架中涉及到的相关接口。接下来先对这些相关接口做一个简要说明。
1.MBS Controller与AAA的接口:主要完成MBS Controller从AAA获取用户的相关信息,可以包括人认证授权和安全方面的信息,以及用户签约信息。同时MBS业务的相关计费信息需要与AAA进行交换。
2.MBS Controller与MBS Proxy的接口:属于WiMAX中R3接口的一部分,主要完成MBS业务控制流程与MBS Proxy的交换,包括业务广播、密钥分发、session建立/停止、用户加入/退出等过程。
3.MBS Controller与Content Server的接口:主要控制Content Server中业务承载的建立,维护业务承载的信息等。如果这两个功能在一个实体中实现,则属于内部接口。
4.MBS Controller与Content Provider的接口:主要控制MBS业务内容如何到MBS Content Server的传输,可能还包括交换计费、鉴权等信息。
5.MBS Controller与MS的接口:属于MBS业务的应用层接口,主要为和用户交换应用层的控制信息,如MAK密钥信息等。
6.MBS Content Server与MR的接口:如果采用IP多播承载MBS业务,这个接口将采用IP多播协议进行或者也可以采用隧道进行发送MBS业务数据。
7.MBS Content Server与Content Provider的接口:提供MBS业务从源到Content Server的数据通道。
8.MBS Content Server与MBS DPF的接口:提供MBS Content Server到MBS DPF的多播数据分发通道,可以具有IP多播协议,也可以基于隧道进行承载。
9.MBS DPF与MR的接口:采用IP多播协议对MBS多播数据进行分发。
10.MBS Proxy与MR的接口:负责IGMP的信令交互。
11.MBS DPF与位于BS内的MBS Agent的接口:完成MBS业务控制的相关功能和MBS业务数据的发送。
12.BS与MS的接口:完成802.16e所定义的MBS相关的空口功能。
下面对这四个层次分别说明。
第一个层次是MS,MS作为接收MBS业务的终端,需要和网络进行交互,获得网络允许其接收MBS业务的授权,建立接收MBS业务的相应资源,在接收过程中维护相应的信息,并在必要的时候向网络反馈所接收的MBS业务的情况。
第二个层次是承载网络包,承载网络包括接入网络ASN、CSN的相应部分,如AAA、MR等。承载网络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建立MBS业务的信令承载和MBS业务承载,其中包括在网络中各节点建立MBS业务实例、分发MBS业务数据、管理MBS业务的资源使用和分配情况。值得指出的是,如果在MBS业务传输过程中使用IP多播组的方式,则MR就可以存在,由此可见MR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一个可选的功能或设备。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承载网络包含位于BS内的MBSAgent、MBS Proxy、MBS DPF、AAA与MR四部分功能,下面予以一一介绍。
其中,BS内的MBS Agent完成802.16e中所定义的MBS业务的功能,同时与ASN网关交互,接受ASN网关的管理,进一步完成对MBS业务的控制。此外,它还负责帮助和MS的MBS多播业务的加入,空口承载的建立/删除,以及链路层密钥的加密。
ASN网关,包含MBS代理(MBS Proxy)和MBS数据通道功能体(MBSDPF)功能。MBS Proxy完成ASN中对MBS业务的控制,负责终端的MBS会话的建立。例如,增加或者删除IP多播流的过程就需要通过ASN网关。ASN网关是IP业务到终端的第一跳。它负责与BS进行通信,增加或者删除IP多播流,可能进行MBS相关密钥的管理和分配多播CID,比如MGTEK的产生分发和维护。
如果需要考虑MBS的宏分集功能,需要MBS Proxy实现节点的同步控制,以及协助位于BS内的MBS Agent进行无线资源调度管理,实现业务内容在不同BS上的同步发送。具体的为了实现宏分集,在承载网络内部需要完成如下功能:
1、节点同步:参与宏分集的位于BS内的MBS Agent与上级调度节点(MBS PROXY和MBS DPF)之间是彼此同步的,需要上级调度节点来安排发送的时间和资源;实现节点之间的同步,如GPS可以解决。
2、资源同步:要求BS使用相同的资源来发送此MBS数据。需要BS的上级节点MBS Proxy来统一为MBS业务调度资源,调度范围包括同一个MBS zone内的所有BS。
另外在上级节点的数据告知下游各个节点时,上级节点的数据可以精确地同时到达下游各个节点,或者在可允许的时间内到达下游各个节点,比如通过绝对时间,相对时间等标签加上MBS数据包一起发送。
为了保证各节点之间的时延同步,MBS DPF通过动态去检测(如发送数据包到相关节点,进行环回测试获知各节点之间的同步时延),或者在网络配置的时候去测试,获取后再配置给MBS DPF;或者通过MBS DPF和BS之间进行检测和动态调整。如MBS DPF和BS间的帧和帧号通过GPS同步了,那么可以初始测量估算一个达到BS的时延,并据此发送数据要求BS在某个帧发送,如果数据到达的过早了,BS就回复要求MBS DPF下次晚一点发送,如果到达过晚了,BS就要求MBS DPF早点发送,如果到达时间正好,就不反馈,这样达到一个动态平衡。
另外由于属于同一个MBS Zone内的各个基站之间的DIUC(在空口上用来告知终端其需要接收的对应的数据资源区里的数据所采用的编码调制方式的索引号,终端根据该索引号就可以找到具体的编码调制方式)和具体的编码调制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能不一样,一种方式是MBS Proxy直接告知对应的MBS业务数据包需要采用的具体的编码调制方式;另外就是提前获知各个基站下的那个映射关系,从而针对不同的基站采用不同的DIUC进行指示;再者就是关于MBS的DIUC重新自定义,不存在不同厂家会有不同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MBS proxy可能需要统一构造安排同一个MBS Zone内的MBS_MAP,MBS_MAP消息首次发送时的时间戳和周期,或者基站要发的相应的MBS_MAP消息的发送时MBS_MAP消息的位置指示信息,如通过包含OFDMA符号偏移,OFDMA子信道偏移,OFDMA符号数目,OFDMA子信道数目等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来指示该MBS_MAP消息的位置指示信息等。所述DIUC的分配、MBS_MAP消息的构造等也是调度资源的方式之一。
AAA:负责订阅MBS业务的用户的鉴权认证和计费;也可能实现对MBS业务的授权。AAA在这些过程中可以和MBS业务订阅情况数据库交互获取MBS用户的profile信息。如是否签约,签约具体情况,计费情况。
MR为符合RFC的多播路由器,可以位于ASN,也可以位于CSN域中,等等。
本实施方式的承载网络中有以下特点。首先,如上所述,如果在MBS业务传输过程中,使用IP多播组的方式,则MR就可以存在,并且MR的位置可灵活选。具体地说,MR可以位于MBS Content Provider中,作为其业务分发的功能实体存在;也可以位于ASN网关中,MBS Content Server把业务数据发送到ASN网关后,由MR进行分发;MR还可以如图中那样单独设置,成为独立的一个实体。
其次,参见图3,在承载网络中,还包含MBS Subscriber Profile Manager与Subscriber Profile Database。其中,MBS Subscriber Profile Manager负责维护已经被订阅的MBS业务的具体信息,如哪些用户到底订阅了哪些MBS业务,以及这些MBS业务本身的运营商需要维护的信息。Subscriber ProfileDatabase本身不会因为MBS业务而存在,它相当于已有系统中的存储用户签约Profile的信息数据库。对于MBS业务来说,该数据库维护了订阅MBS业务的用户信息。
第三个层次是MBS SERVER,它包括MBS Controller和Content Server,MBS Controller负责处理控制面方面的功能,Content Server负责处理用户面方面的功能。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两个功能实体可以在一个物理实体中实现,也可以在不同物理实体中实现。有时MR等功能也可以包括在这个层次,但应该位于MBS Content Server中,负责多播数据的分发。
具体地说,MBS Controller负责五大功能。一、管理和提供MBS会话信息:通过V-AAA与ASN网关交互,通过ASN网关与MS交互,通过ASN网关与BS交互;保存所有业务的会话信息(节目名与多播地址、端口号以及BCMCS流ID的对应关系,业务承载的链路层信息如IP头压缩参数,另外还有加密、安全相关的参数等);二、产生和保持加密安全方面的信息,如MAK的产生和分发等;三、帮助MS发现其期望的MBS内容信息,如为用户提供节目、节目表等信息的查询;四、IP多播地址的分配,以及端口号的指定,还包括对于MBS内容的管理信息,如MBS会话的开始时间,周期,即发送诸如session start,service announcement等消息;五、对Content Provider鉴权,管理业务内容由Content Provider到Content Server的传送。
就MBS Content Server而言,它可以说是IP多播流的组装者,能够存储或者组装从MBS内容供应商来的MBS内容,包括合并从不同的内容供应商来的内容;如果应用高层加密,那么MBS server将会在这里进行加密。并且,MBS Content Server还根据Controller的会话信息,把来自业务源的内容转变为会话要求的格式。此外,如果要做高层加密,如SRTP,则在Content Server实现。
另外,如上所述,MBS SERVER中,MBS CONTROLLER和MBSCONTENT SERVER可以位于一个或两个不同物理实体中。MBS Server在CSN中提供,包括MBS Controller和MBS Content Server两个功能实体,其可以位于一个物理实体中,也可以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中。如果位于不同物理实体中,这两者之间有相应的接口。
第四个层次是MBS Content Provider,该实体是MBS内容的提供者或者说是MBS内容的源,可以由第三方的内容供应商或是运营商自己提供,可以是几路电视信号,也可以是ICP与移动运营商接口的所有计费、控制、业务内容实体。
以上对第一实施方式的MBS业务构架中的四个层次及其相关接口作了说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MR为符合IETF RFC的标准多播路由器,如果Content Server与ASN网关之间的多播IP流通过隧道传输,则可以省略这个网元或功能。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处于漫游状态的MS接收漫游地提供的MBS业务的构架。
本实施方式中,MBS业务的构架中同样包含MS、承载网络、MBS Server以及MBS Content Provider。并且承载网络中的BS、ASN网关、AAA与MR四个功能部分、以及MBS SERVER中的MBS Controller和Content Server的功能、以及MBS业务架构涉及到的接口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情况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漫游情况下,处于漫游状态的MS接收漫游地提供的MBS业务的结构。具体地说,由于MBS业务一般情况下都在预先确定的区域发送,因此当MS移动到漫游地时,一般不能接收到HOME网络提供的MBS业务,但可以接收漫游地所提供的MBS业务,但这时MS需要和HOME网络交互一些鉴权和签约信息。MS可以在漫游地订阅和加入MBS业务。
HOME网络所提供的MBS业务如果与漫游地的MBS Server互通,换句话说,MBS Content Provide提供同样的业务,则MS可以如在HOME网络一样享受所订阅的业务。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MBS业务构架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MBS业务的构架中同样包含MS、承载网络、MBSServer以及MBS Content Provider。并且承载网络中的BS、ASN网关、AAA与MR四个功能部分、以及MBS SERVER中的MBS Controller和ContentServer的功能、以及MBS业务架构涉及到的接口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情况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不同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的授权认证需要在CSN AAA中进行。并且,MBS Server在ASN实现,作为ASN所提供的一个承载类型和业务控制功能提供给CSN使用。这一点是本实施方式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最大的区别。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Content Provider既可以由ASN提供,也可以由CSN提供,还可以由第三方提供。
通过本实施方式的这种结构,加强了MBS Server对业务和承载的控制,使得在ASN由多个CSN共享情况下,能够更好的分配系统资源。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还提出了基于上述MBS业务构架下的MBS业务传输方式以及网络实体的两个具体方案,下面进一步予以解释和说明。
MBS信令面是指用于控制MBS业务的信令行为集合。MBS业务和MBS信令可采用隧道、单播、多播多种传输方式实现,在下文中提出的各种方案都适用于业务面和信令面的传输。
区分信令面的目的在于,MBS系统中各实体在处理MBS业务时能够在传输层直接区分出是MBS信令还是MBS业务,以便提高处理效率。例如,MBS Server发送“Session Start”信令至ASN网关,用于告知MBS业务开始时间,并触发接入网创建业务面承载数据通道。
MBS信令面和业务面在传输层的区分可通过使用不同的传输方式或相同传输方式下的不同IP流实现。其中,IP流是指能够通过IP报文中的IP源地址、IP目的地址、服务优先级TOS/DSCP、协议类型、流标签Flow Label、TCP/UDP源端口号、TCP/UDP目的端口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唯一标识的IP数据流。
第一个MBS业务传输方案如图6所示。
首先说明该MBS业务传输方案中MBS Server和ASN网关间的传输方式。MBS Server和ASN网关之间的MBS传输通过IP多播方式实现。其中,ASN网关需实现IP多播协议IGMP(IPv4)和MLD(IPv6),而MBS Server则负责分配IP多播地址、构建IP多播组,并将不同的内容承载在IP多播组上传输。
需要指出的是,一个IP多播组中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具有相同IP多播地址的IP流。在使用IP多播模式下,MBS Server有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是:MBS Server构建的IP多播报文直接通过多播路由器MR路由到一个或多个ASN网络或MBS Zone内。第二种实现方式是:虽然MBS Server构建了IP多播报文,但并不直接通过IP多播路由方式路由到各个ASN网络或MBS Zone内,而是先通过隧道方式将IP多播报文传输到一个或多个边界路由器,再通过边界路由器多播路由到一个或多个接入网
与此同时,在使用上述IP多播模式下,ASN网关有三种实现方式:第一种,ASN网关仅做为多播路由器MR,具体地说,上行方向接收和处理MS发起的IGMP Join/Leave消息,同时通过多播路由协议知会相邻的MR;下行方向ASN网关将接收到的IP多播数据包根据服务流的分类器进行分类,发送到不同的Data Path上。第二种,ASN网关不做为MR,而其本身做为多播组成员加入多播组。此时MS不要求使用IGMP/MLD协议。ASN网关接收到IP多播数据包后更新IP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缺省多播地址(all-nodemulticast address)或广播地址(v4),再封装转发到ASN内特定的Data Path上。第三种,ASN网关不仅做为MR,并且其本身做为多播组成员加入多播组。此时可同时为支持IGMP/MLD和不支持IGMP/MLD的MS提供MBS业务。对于支持IGMP/MLD的MS,ASN网关直接转发IP多播数据给MS;对于不支持IGMP/MLD的MS,ASN网关将接收到的IP多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更新为缺省多播地址(all-node multicast address)或广播地址(v4),再重新封装转发终端,以便MS的IP层识别和接受该IP报文。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两种MS的同一业务,需承载在不同Data Path上,以便在ASN内区分。
上面已对图6所示的MBS业务传输方案中,MBS Server和ASN网关之间的传输方式进行了说明,接下来,进一步描述该MBS业务传输方案中,ASN网关和BS间的传输方式。
ASN网关和BS之间隧道的颗粒度基于MBS业务颗粒度,而与MS无关。进一步说,一个MBS业务对应一个Data Path。ASN网关将接收到的IP数据重新封装承载在R6 Data Path上。在MBS业务中,不存在ASN网关和ASN网关间的数据转发。
在本方案中,ASN网关将不同MBS业务分发到不同DP上,BS根据不同的DP ID区分不同的MBS业务,同时在空口上使用已分配好的CID或多播CID传输到终端。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MBS Server和ASN网关之间采用IP多播方式,且BS上实现业务分类器功能,则ASN网关和BS之前的MBS Data Path只需要一个即可,所有的MBS业务均在此DP上传送。BS根据不同的多播地址识别不同的MBS业务,并在空口上用已分配好的CID或多播CID传送。
此外,在本方案中,ASN网关和BS之间的承载通道可以是预建立的;也可以是在第一个用户申请加入或加入后Session Start时动态建立,在最后一个用户离开时释放。
第二个MBS业务传输方案如图7所示。
首先说明该MBS业务传输方案中MBS Server和ASN网关间的传输方式。
MBS Server和ASN网关之间的MBS传输通过隧道方式实现。ASN网关和MBS Server需实现相应的隧道协议,例如L2TP、GRE、MPLS等等。MBS Server传送的不同IP报文使用不同的隧道传输。同一个IP报文使用不同的隧道才能发送到不同的ASN网络或MBS Zone内,此时该IP报文相当于MBS Server重复发送多次。
在这种传输模式下,MBS Server有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是,MBS Server使用IP多播承载上层业务。MBS Server负责分配IP多播地址、构建IP多播组并将不同的内容承载在IP多播组上传输。但与第一个方案不同的是,构建好的IP多播报文通过隧道方式传输到一个或多个ASN网络或MBS Zone内。相应的,ASN网关根据不同的隧道区分不同的MBS业务,从而将其封装并转发到ASN不同的Data Path上。
与此同时,ASN网关相应的实现方式为,ASN网关实现多播路由器功能,上行方向接收和处理MS发起的IGMP Join/Leave消息,同时通过多播路由协议知会相邻的MR;下行方向ASN网关将接收到的IP多播数据包根据服务流的分类器进行分类,发送到不同的Data Path上。
另外,MBS Server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是:MBS Server不使用IP多播承载上层业务。发送的IP报文目的地址可以是缺省多播地址(all-node multicastaddress)或广播地址(v4)。这些IP报文通过隧道方式传输到一个或多个ASN网络或MBS Zone内。在这种情况下,ASN网关相应的实现方式为,ASN网关将接收到的不同隧道的IP数据重新封装转发到不同的R6 Data Path上,最终发给终端。
另外,如果MBS Zone跨多个ASN或者说跨多个MBS DPF时,MBSServer与MBS Zone间的业务传送方式分为以下两种:
1)MBS Server独立分发到MBS Zone内的各个MBS DPF,如果MBSServer与Zone间的传输模式是隧道方式,此时MBS Server还需要维护MBS DPF列表;如果是多播路由方式,只能通过在静态路由配置控制业务播送范围;
2)业务分发是由MBS Server发送到MBS Zone内与MBS Proxy绑定的(如存在于同一个ASN GW上,或者说该MBS Zone内的锚定MBS DPF)MBS DPF,再由R4接口发送到Zone内其它MBS DPF。特别是考虑到以后支持宏分集的情况,尤其需要如此。如果考虑MBS Proxy在ASN GW上实现,此时位于MBS proxy所在ASN-GW的MBS DPF就相当于此MBS业务的锚定MBS数据通道功能体(Anchor MBS DPF),MBS Zone内其它ASN GW上的MBS DPF相当于服务MBS数据通道功能体Serving MBS DPF。
上面已对图7所示的MBS业务传输方案中,MBS Server和ASN网关之间的传输方式进行了说明,在本方案中,ASN网关和BS间的传输方式与上一个方案是相同的,在此不做赘述。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的MBS业务的总体架构下的MBS Server和ASN网关间的业务和信令传输方式,以及ASN网关和BS间的业务和信令传输方式进行了阐述。可以理解,MBSZone组成了MBS业务的分发区域,对MBS Zone的不同理解,可以构成MBS业务的不同方案。接下来,进一步解释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的MBS业务的总体架构下的MBS Zone的三种划分方案。
在第一种方案中,MBS域划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一个MBS域是对应于一个MBS业务的,一个MBS业务可以在多个MBS域中同时提供。此时,属于一个MBS业务的MBS域一般不会有交叠。一个MBS业务的一个MBS域有可能和另外一个MBS业务的一个MBS域包含完全一致的BS集合。
2)MBS域ID必须全局唯一,所谓全局的范围在不同的划分方式下不同,在以下划分方式中说明。MBS域ID的唯一性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不同的MBS业务之间即使BS集合一致也应该分配不同的MBS域ID;同属于一个MBS业务的不同MBS域ID也不相同。
3)当为一个MBS域分配多播CID的时候,此多播CID应该是MBS域内所有BS都空闲的,即没有其他MBS业务正在使用。
4)一个MBS域只有一个MBS业务即只有一个服务流,只能分配一个多播CID。
5)一个MBS业务可以承载一个或多个IP流,即多个Content,当承载多个content时,就需要使用逻辑信道ID在链路层(一个多播CID内)进行进一步标识。
接下来参照图8,描述在上述条件下运营者配置MBS域方案。
当运营者需要引入一个MBS业务的时候,就需要为每一个基站BS配置所属的MBS域ID。可选地,也配置好这个MBS域中的所有基站用以传输MBS业务以及信令的多播CID。然后,根据配置的MBS域在终端和网络之间建立统一的安全联盟。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一个BS可以同时属于不同MBS业务的不同MBS域,因此配置的过程中,MBS域ID必须保证互相不冲突。
例如:有两个MBS业务MBS1,MBS2,需要在图8中的区域内发送。其中一种可能的配置方式是:物理区域1发送MBS1,相应的MBS域ID为1;物理区域2发送MBS2,相应的MBS域ID为2;物理区域3同时发送MBS1和MBS2,相应的MBS域ID也分配了两个3和4。
接下来参照图9,描述自动配置MBS域方案。
为了方便ASN报告多播CID的忙闲状态,所有MBS服务器加入一个特定的IP多播组,这样ASN只要发送一份IP数据包就可以通知到所有的MBS服务器。
运营者需要创建一个新的MBS服务的时候,只需要给MBS服务器一个指令(可以来自运营者或者MBS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剩余的MBS域的划分以及参数配置都由MBS服务器完成。
在本方案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当MBS服务器受到触发的时候,触发的指令中必须包括本MBS服务所关心的ASN范围。MBS服务器就会向所有关心的ASN查询当前的资源信息(主要包括已经分配的MBS-Zone-ID以及多播CID)。
2:当一个ASN中的MBS相关控制实体,这里记为MBS-Agent(一般位于ASN网关上),收到MBS服务器的查询请求以后,或者向BS轮询一遍最新的状态,或者直接把自身拥有的信息作为查询应答返回到所有的MBS服务器。后者情况中,必须保证自身拥有的信息是和实际BS上的信息一致的。
3:当MBS服务器获得最新的ASN资源信息以后,根据这些信息,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运营者希望的划分方式,把不同的ASN划入不同的MBS域,并且指定MBS域中使用的多播CID。另外,还需要为每一个MBS域分配一个MBS域ID,保证不和已经存在的MBS域ID冲突。具体的做法,可以是全局的范围内保证唯一,也可以是规定MBS-Zone-ID就包含了一些位表示此MBS-Zone-ID是由哪个MBS服务器分配的,于是仅仅需要考虑在一个MBS服务器内唯一就保证了全局的唯一性。
4:为了方便管理,MBS服务器还可以为当前MBS服务的每一个MBS域建立一个多播组(如果只有一个ASN属于这个MBS域,建议选择单播方式),具体实现可以是指示MBS-agent加入一个MBS服务器分配的IP多播地址。
5:当相关的ASN接受了MBS服务器的分配以后,主动地发送资源(主要包括多播CID以及MBS域ID)更新到所有的MBS服务器。
在第二种方案中,MBS域划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在创建MBS业务之前就事先规划好的一组BS集合,对应于一个固定的物理区域(PHY AEAR如图);如果一个MBS业务需要在一个物理区域上发送,那么需要为这个物理区域分配一个MBS域ID,此时这个物理区域对于该MBS业务就是一个MBS域;一个MBS业务的发送或者被承载是以MBS域为单位的,即一旦某个MBS域内的某个BS可以发送该MBS业务,那么该MBS域内的所有BS都会发送该MBS业务,而且对于同一个MBS业务的诸如多播CID,逻辑信道ID,MGSA在一个MBS域内都一致;
2)一个MBS业务可以在多个MBS域中同时提供。此时,属于一个MBS业务的MBS域一般不会有交叠。如果两个MBS业务在一个BS上发送,那么这个BS所属的物理区域包含的所有BS一定发送这两个MBS业务。
3)MBS域ID必须全局唯一。其中:不同的MBS业务之间即使BS集合一致也应该分配不同的MBS域ID;一个MBS业务可以被承载在不同的享有不同MBS域ID的不同MBS域内。
4)一个MBS业务可以承载一个或多个IP流,即多个Content,当承载多个content时,就需要使用逻辑信道ID在链路层进行进一步标识。
5)一个物理区域(PHY AEAR)上可以承载多个MBS业务,即一个物理区域上的BS可以拥有多个MBS域ID。
接下来参照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的MBS业务的总体架构下的MBS Zone的第二种划分方案中,运营者配置MBS域方案。
当运营者需要引入一个MBS业务的时候,就需要为每一个已经设定好的PHY区域分配一个MBS域ID。无论是运营者手动的方式,还是MBS服务器分配,还是接入网分配,这个MBS域中的所有基站用以传输MBS业务以及信令的多播CID都需要配置好。然后,根据配置的MBS域,在域内终端和网络之间建立统一的安全联盟。由于一个BS可以同时属于不同MBS业务的不同MBS域,因此配置的过程中,MBS域ID必须保证互相不冲突。
例如:有两个MBS业务MBS1,MBS2,需要在上图中的3个物理区域内发送,其中一种可能的配置方式:物理区域1发送MBS1,相应的MBS域ID为1;物理区域2发送MBS2,相应的MBS域ID为2;物理区域3同时发送MBS1和MBS2,相应的MBS域ID也分配了两个3和4。
接下来参照图11,描述该方案中的自动配置MBS域。
不同于上述第一种方案的是,配置MBS域的粒度不同,上述第一种方案中的粒度为BS,而本方案的粒度为物理区域内包含的若干个BS。如图11所示:一个物理区域内统一由MBS代理维护多播CID,即多播CID由接入网分配;MBS服务器收到MBS业务开通的触发以后,就依据运营者的要求把MBS业务分配到各个物理区域中,并且对应地为这个物理区域分配一个相对于这个MBS业务的MBS域ID。具体例子可以是:一个NSP有两套节目单,为不同的用户群开放,对不同的用户群应用不同的计费以及QoS策略。用户群1多数人位于物理区域1和3;用户群2多数人位于物理区域2和3。为了让属于用户群1的用户只能接收节目单1中的数据,属于用户群2的用户只能接收节目单2中的数据。可以在物理区域3中设置两个MBS域,用不同的MBS域ID,MCID以及SA,分别发送不同节目单上的MBS业务数据。
在第三种方案中,MBS域划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一个MBS域是对应于一个固定的物理区域,事先规划好的一组BS集合,并规划好MBS域ID;一个MBS业务的发送或者被承载是以MBS域为单位的,即一旦某个MBS域内的某个BS可以发送该MBS业务,那么该MBS域内的所有BS都会发送该MBS业务的,而且对于同一个MBS业务的诸如多播CID,逻辑信道ID,MGSA在一个MBS域内都一致;
2)一个MBS业务可以在多个MBS域中同时提供。此时,属于一个MBS业务的MBS域一般不会有交叠;如果有交叠,交叠处的BS同时属于多个MBS域。一个MBS业务的一个MBS域有可能和另外一个MBS业务的一个MBS域包含完全一致的BS集合。
3)MBS域ID必须全局唯一。不同的MBS业务之间,即使BS集合一致也应该分配相同的MBS域ID;一个MBS业务可以被承载在不同的享有不同MBS域ID的不同MBS域内。
4)一个MBS域内可以分配多个多播CID,一个多播CID对应一个承载在该MBS域上的一个MBS业务或者Program(如捆绑业务);
5)一个MBS业务可以承载一个或多个IP流,即多个Content,当承载多个content时,就需要使用逻辑信道ID在链路层进行进一步标识。
参见图12,由此可以理解,MBS域必须在一开始便配置好。在不交叠的情况下,一个MBS域内的BS只有一个MBS域ID;在交叠的情况下,如果BS处于两个MBS域的交叠区,则该BS有两个MBS域ID。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一个NAP被多个NSP共享,此时由于MBSZone是属于NAP去统一管理的,那么需要解决NAP里的MBS Zone是如何承载来自不同NSP的MBS Server的MBS content需要在同一个物理区域发送的情况,解决方式有如下两种:
1)在同一个物理覆盖区域,通过在同一个MBS Zone里通过不同的MCID来承载来自不同的NSP的MBS Server的MBS content;有益之处在于简化MBS Zone的管理;
2)在同一个物理覆盖区域,通过规划不同的MBS Zone来分别承载来自不同的NSP的MBS Server的MBS Content;有益之处在于分配给一个Zone的空口资源由一个NSP独占,避免资源竞争。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每个MBS域中设置一个信令面实体——MBS代理功能实体Proxy,在ASN网关中设置用户面实体——MBS DPF,从而在MBS业务中实现了信令和承载的分离。MBS Proxy起到在MBS服务器和基站之间的承接作用,从而实现MBS业务在MBS服务器、ASN网关和基站上的承载和控制,使得终端能够在该MBS系统中接收其感兴趣的MBS业务。
MBS服务器分为MBS控制器和MBS内容服务器,MBS控制器用于实现控制面功能,所述MBS内容服务器用于实现用户面功能,通过将控制面和用户面相分离,使得业务控制相关操作和业务传输之间相互独立,各不影响。
还包含AAA服务器,MBS服务器可以通过与AAA服务器相交互,对终端进行身份认证或鉴权,只允许通过该身份认证或鉴权的终端加入MBS业务,避免未签约或无相应权限的终端接收该MBS业务,更好地实现MBS业务的控制和管理。
由MBS服务器或ASN网关生成和管理MBS密钥,并在终端通过身份认证和/鉴权后,通过基站向终端下发该MBS密钥,使得合法终端用户能够根据密钥接收对应的MBS业务。
MBS服务器可以位于CSN,由一个CSN独享,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对应,实现起来较为简单;或MBS服务器位于ASN,由至少一个CSN共享MBS服务器。这种结构加强了MBS服务器对业务和承载的控制,使得在ASN由多个CSN共享情况下,能够更好的分配系统资源。
在漫游情况下,MBS服务器还用于与终端的家乡AAA服务器进行鉴权信息/用户签约信息的交互,为所述终端进行鉴权和/或身份认证,通过这一方法使得鉴权通过的终端在被访区域也能接收对应的MBS业务。
MBS服务器与所述ASN网关之间通过IP多播方式传输MBS业务,由所述MBS服务器根据已分配的多播地址将MBS业务构建成IP多播报文,通过多播路由器直接将所构建的IP多播报文路由到至少一个ASN或MBS域。这种方法节约了许多传输资源,不需要建立点到点的隧道,但由于多播路由器的路由范围较广,难以将MBS业务的传输控制在指定的ASN或MBS域范围内。
还可以通过隧道点到点将所述IP多播报文传输到至少一个边界路由器,通过所述边界路由器将所述IP多播报文路由到至少一个ASN或MBS域,由于边界路由器是ASN网络到MBS服务器的第一跳,其路由范围较小,通过隧道方式选择一个或多个边界路由器,使得MBS业务仅被传输到个别边界路由器的范围内,较好地控制MBS业务在指定ASN或MBS域传输。
还可以直接通过隧道方式点到点地在MBS服务器与ASN网关之间传输MBS业务,通过该方法能够精确控制MBS业务所传输到的ASN或MBS域,对于小范围供应的MBS业务比较适用。
在通过隧道方式在MBS服务器和ASN网关之间传输MBS业务时,同样可以分配IP多播地址,使得ASN网关在收到IP多播报文时,能够根据多播地址进行转发,且终端能够唯一确认该MBS业务,在终端同时加入多个MBS业务时,该方法更为适用。
或者,ASN网关可以将IP报文通过缺省多播地址或广播地址进行封装,在指定的隧道中传输MBS业务,该方法不再占用多播地址资源,更适用于终端仅接收一个MBS业务的区域。
MBS域可以有三种划分方法,一,在引入MBS业务时,动态划分基站,形成基站集合,每个基站对应一个或多个MBS域,该方法最为灵活,在不同MBS业务覆盖范围差别较大的情况下,该方法较为适用。在该方法中,不同MBS业务即使对应相同的基站或基站集合,也为这些基站或基站集合分配不同的MBS域标识,即对应不同的MBS域。
二,预先固定划分基站集合,在引入MBS业务时,为不同的基站集合分配不同的MBS域标识,形成不同的MBS域。该方法较为简便,但不够灵活,适用于不同MBS业务最小覆盖范围基本相同的情况。在该方法中,一个基站集合如果对应多个MBS业务,则分配多个不同MBS域标识,形成多个MBS域。
三,预先固定划分基站集合,分配确定的MBS域标识,在引入MBS业务时,只需进行对应即可。该方法最简便,无需考虑MBS域标识重复的问题,减少了大量的信息检索工作,但该方法较为死板,适用于MBS业务较少,或覆盖范围较类似的区域。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9)
1.一种多播广播业务MBS系统,包含MBS服务器、接入服务网ASN网关和基站,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中定义有至少一个MBS域,每个MBS域包含至少一个基站;
该系统还包含至少一个MBS代理功能实体,用于在信令面对所述MBS域进行管理,每个MBS域由一个MBS代理功能实体管理;
所述ASN网关中还包含MBS数据通路功能实体DPF,用于在该MBS DPF与基站之间建立、修改和删除MBS业务承载,该MBS业务承载用于将来自所述MBS服务器的MBS业务数据包传输到所述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代理功能实体通过以下方式之一或其任意组合在信令面对所述MBS域进行管理:
控制MBS业务相关的承载的建立、修改和删除;
控制ASN内针对MBS业务的终端的加入和退出过程;
分配MBS业务相关的参数和资源;
当一个MBS域包括多个MBS DPF时,维护属于同一个MBS域的MBS DPF列表信息;
根据所维护的MBS DPF的列表,控制MBS业务的传输;
当支持MBS业务的宏分集时,统一调度该MBS域内的MBS业务相关的空口无线资源,和/或控制同一个MBS域内的各个基站之间的时间同步和各基站内的MBS代理单元之间的时频资源的同步;
根据MBS业务相关的服务质量QoS要求、ASN或MBS域内的承载资源状况和/或网络接入服务商NAP的策略进行MBS业务相关的资源预留决策和服务质量QoS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代理功能实体在所述ASN网关中实现,或在独立的网元中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 DPF还用于以下功能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MBS业务的数据包传输和分类;
维护所属的MBS域的MBS代理功能实体的标识;
MBS计费;
维护属于同一个MBS DPF的MBS代理单元的列表;
支持MBS空口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同步机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服务器维护所有相关MBS域内的MBS DPF列表以及隧道,并且把MBS业务数据包直接发送给MBS DPF;或者,
所述MBS服务器维护所有相关MBS域的MBS代理功能实体列表以及与各MBS域相关的MBS DPF的锚定点的隧道,并且把MBS数据直接发送给各MBS域的MBS DPF的锚定点,然后由该MBS域的MBS DPF的锚定点通过ASN间的R4隧道进行转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中包含MBS代理单元,用于在该基站与所述MBS DPF之间建立、修改和删除MBS业务承载,并将从该MBS业务承载接收到的MBS业务数据包进行分类和分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代理单元还用于:
统计各个MBS业务的接收用户数,反馈给所述MBS代理功能实体或者MBS DPF;
如果支持宏分集,则根据MBS业务数据包提供物理资源信息向空口发送MBS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宏分集情况下,所述MBS代理单元与所述MBS DPF和/或MBS代理功能实体在时间上是同步的,
所述MBS DPF还用于将同步控制信息和MBS业务数据包一起发送到所述基站中的MBS代理单元;
所述MBS代理功能实体对同一个MBS域中的各基站统一调度资源;
所述MBS代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来自所述MBS DPF的同步控制信息和所述MBS代理功能实体统一调度的资源在空口发送所述MBS业务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服务器包含MBS控制器和MBS内容服务器;
所述MBS控制器用于实现控制面功能,所述MBS内容服务器用于实现用户面功能;
所述MBS控制器和所述MBS内容服务器共同存在于同一物理实体或分别存在于两个物理实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控制器实现的控制面功能包含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分配IP多播地址;
对内容供应商进行鉴权,控制内容供应商与MBS内容服务器之间MBS业务内容的传输;
控制MBS内容服务器建立和删除MBS业务承载;
控制MBS内容服务器传输MBS业务;
控制MBS密钥的生成和下发;
控制MBS业务会话的开始和结束;
控制终端加入和退出MBS业务;
保存MBS业务的用户签约信息和/或对终端进行鉴权和验证;
所述用户面功能包含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接收并存储来自MBS内容供应商的MBS业务内容;
将所述MBS业务内容转换为会话要求的格式;
进行高层加密;
在MBS控制器的控制下传输MBS业务。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验证、授权和计费AAA服务器,用于保存MBS业务的用户签约信息和/或对终端进行验证、授权和计费;
所述MBS控制器通过与所述AAA服务器交互,实现终端的身份认证和/或鉴权,根据所述身份认证和/或鉴权结果控制所述终端加入和/或退出MBS业务。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MBS内容供应商,用于提供MBS业务内容;
所述MBS内容供应商由第三方的内容供应商或是运营商实现。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代理功能实体还生成和管理MBS密钥,并在终端通过身份认证和鉴权后,通过基站向终端下发所述MBS密钥。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使用IP多播协议承载MBS业务时,还包含多播路由器;
所述多播路由器位于MBS服务器中,用于进行MBS业务分发;或
位于ASN网关中或独立存在,用于在收到来自MBS内容服务器的MBS业务数据时,根据多播地址转发所述MBS业务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服务器位于连接服务网CSN,由一个CSN独享;或
所述MBS服务器位于ASN,由至少一个CSN共享所述MBS服务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漫游情况下,所述MBS服务器还用于与终端的家乡AAA服务器进行鉴权信息和/或用户签约信息的交互,为所述终端进行鉴权和/或身份认证。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服务器与所述MBS DPF之间通过IP多播方式传输MBS业务,由所述MBS服务器分配多播地址,建立对应的多播组,根据所分配的多播地址将MBS业务构建成IP多播报文,通过多播路由器将所构建的IP多播报文路由到至少一个ASN或MBS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服务器与所述MBS DPF之间通过IP多播方式传输MBS业务,由所述MBS服务器分配多播地址,建立对应的多播组,根据所分配的多播地址将MBS业务构建成IP多播报文,通过隧道点到点将所述IP多播报文传输到至少一个边界路由器,通过所述边界路由器将所述IP多播报文路由到至少一个ASN或MBS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服务器与所述MBS DPF之间通过隧道方式点到点传输MBS业务,由所述MBS服务器分配多播地址,建立对应的多播组,根据所分配的多播地址将MBS业务构建成IP多播报文,并通过隧道点到点将所述IP多播报文传输到至少一个ASN或MBS域。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服务器与所述MBS DPF之间通过隧道方式点到点传输MBS业务,所述MBS服务器根据缺省多播地址或广播地址将MBS业务构建成IP报文,通过隧道点到点将所述IP报文传输到至少一个ASN或MBS域。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服务器与MBS域内的MBS DPF的锚定点之间通过隧道点到点传输MBS业务,该MBS DPF的锚定点通过R4接口上的隧道发送给其所管辖的MBS域内的其它MBS DPF。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 DPF还用于将收到的IP多播报文根据服务流的分类器进行分类,并根据多播地址通过对应的隧道分别传输所述分类后的服务流。
23.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 DPF还用于将收到的IP多播报文以目的地址为缺省多播地址或广播地址的形式进行封装,并通过所述缺省多播地址或广播地址对应的隧道传输所述封装后的IP多播报文。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 DPF还用于对收到的目的地址为缺省多播地址或广播地址的IP报文进行封装,并在通过所述缺省多播地址或广播地址对应的隧道传输所述封装后的IP报文。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 DPF与所述基站之间通过MBS业务颗粒的隧道承载所述MBS业务,每个所述隧道唯一对应一个MBS业务,所述基站根据不同的隧道标识区分所述MBS业务。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 DPF与所述基站之间通过一个基站颗粒的隧道承载所有所述MBS业务,所述基 站根据多播地址区分所述MBS业务。
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的代理单元还用于在空口通过与MBS业务相对应的单播连接或多播连接承载该MBS业务。
28.根据权利要求25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S DPF与所述基站之间承载MBS业务的隧道是预先建立的,或在第一个终端加入该MBS业务时或该MBS业务会话开始时动态建立。
29.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MBS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MBS系统中包含至少两个MBS服务器,且这些MBS服务器分别属于至少两个网络服务提供商NSP,则属于同一网络接入提供商NAP的ASN通过以下方式之一承载来自不同NSP的MBS服务器的MBS内容:
在同一个物理覆盖区域,通过在同一个MBS域中通过不同的多播连接标识承载来自不同的NSP的MBS服务器的MBS内容;或者,
在同一个物理覆盖区域,通过规划不同的MBS域来分别承载来自不同的NSP的MBS服务器的MBS内容。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005318A CN101170730B (zh) | 2006-10-27 | 2007-04-06 | 多播广播业务系统及多播广播业务域划分方法 |
PCT/CN2007/070402 WO2008017272A1 (fr) | 2006-08-01 | 2007-08-01 | Système de service mbs, procédé pour diviser une zone de service mbs, et procédé pour mettre en œuvre un service mbs dans le réseau |
US12/360,671 US20090207773A1 (en) | 2006-08-01 | 2009-01-27 | Mbs system, mbs zone partitioning method,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mb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143417 | 2006-10-27 | ||
CN200610143417.9 | 2006-10-27 | ||
CN2007101005318A CN101170730B (zh) | 2006-10-27 | 2007-04-06 | 多播广播业务系统及多播广播业务域划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70730A CN101170730A (zh) | 2008-04-30 |
CN101170730B true CN101170730B (zh) | 2012-04-18 |
Family
ID=39391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0053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0730B (zh) | 2006-08-01 | 2007-04-06 | 多播广播业务系统及多播广播业务域划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7073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960912B2 (en) * | 2015-07-06 | 2018-05-01 | Quanta Computer Inc. | Key management for a rack server system |
WO2018098609A1 (zh) * | 2016-11-29 | 2018-06-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1294231B (zh) * | 2018-12-07 | 2022-05-20 |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11597782B (zh) * | 2020-05-20 | 2023-10-27 | 比科奇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 数据的排序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
WO2022227920A1 (en) * | 2021-04-30 | 2022-11-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control information delivery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45798A (zh) * | 2004-07-26 | 2005-07-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 |
CN1774086A (zh) * | 2004-11-13 | 2006-05-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中移动台接收组播广播业务数据的方法 |
-
2007
- 2007-04-06 CN CN2007101005318A patent/CN10117073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45798A (zh) * | 2004-07-26 | 2005-07-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 |
CN1774086A (zh) * | 2004-11-13 | 2006-05-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中移动台接收组播广播业务数据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70730A (zh) | 2008-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90207773A1 (en) | Mbs system, mbs zone partitioning method,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mb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JP4897003B2 (ja) | セルラー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放送サービスのためのデータ経路設定装置及び方法 | |
CN109565465B (zh) | 虚拟网络中基于服务的业务转发 | |
US8270324B2 (en) | Method for bearer control and deletion, data distribution, and modification | |
CN101155343B (zh) | 无线网络中终端加入多播广播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 |
US8295818B2 (en) | Broadcasting in wireless systems | |
US20230262734A1 (en) | Access network signal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cast/broadcast sessions | |
CN102547592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JP5095830B2 (ja) | WiMAXにおけるマルチキャスト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サービス(MBS)支援方法及び装置 | |
US20230254666A1 (en) | Access network signal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cast/broadcast sessions | |
US8717960B2 (en) | MCBCS mapping and delivery to support MCBCS services | |
CN101166306B (zh) | 承载控制及数据分发的方法、系统及网络节点 | |
CN101170730B (zh) | 多播广播业务系统及多播广播业务域划分方法 | |
CN101145927B (zh) | 组播广播业务的承载网络、系统及方法 | |
WO2009069951A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cbcs proxy selection for mcbcs and macro divers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8264961B2 (en) | Synchronization and macro diversity for MCBCS | |
CN101166333A (zh) | 多播广播业务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1515858B (zh) | 无线网络中终端加入多播广播业务的方法、系统和终端 | |
WO2008034389A1 (fr) | Procédé, système et terminal de transmission/réception en service de diffusion multidiffusion | |
WO2009132492A1 (zh) | 一种racs支持移动ip的系统及方法 | |
JP2008289164A (ja) | モバイル通信において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マルチキャスト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設備と方法 | |
CN101119513A (zh) | 无线网络中开展组播广播业务的系统以及方法 | |
EP2326110A1 (en) | BM-SC for broadcasting services through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or a digital broadcasting network extension, and associated method | |
KR101432226B1 (ko) |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이나믹 멀티캐스트 전송을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WO2008037139A1 (fr) | Système pour établir le canal de données de diffusion et de multidiffusion dans un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s sans fi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Termination date: 20150406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