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40068A - 信标网络 - Google Patents
信标网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40068A CN1640068A CNA028016807A CN02801680A CN1640068A CN 1640068 A CN1640068 A CN 1640068A CN A028016807 A CNA028016807 A CN A028016807A CN 02801680 A CN02801680 A CN 02801680A CN 1640068 A CN1640068 A CN 16400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network
- beacon
- client terminal
- communication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07 loc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219 chocol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3—Terminal profi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4—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s or networks with limited capabilit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 portabi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2871—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single intermediate ent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288—Distributed intermediate devices, i.e. intermediate devices for interaction with other intermediate devices on the same lev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289—Intermediate processing functionally located close to the data consumer application, e.g. in same machine, in same home or in same sub-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6—User profi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9—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OSI layer 7]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3—Data redirection of data network strea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H04L67/5682—Policies or rules for updating, deleting or replacing the stored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系统,它包括一种信标(10),该信标存储一部分可用数据(20),并且可以通过第一网络(60)访问所有的可用数据,信标(10)被安排成通过第二网络(35,40)与客户终端(30)进行通信,从而从所述存储的一部分可用数据(20)中提供数据,所述客户终端(30)可以通过第三网络(80,90)访问所有可用数据(70)。一旦客户终端(30)为所述可用数据中不在所述存储部分(20)内的数据发出请求,就根据一个或多个预定标准从所述第一网络(30)和所述第三网络(80,90)中选择一个网络,通过所选网络来访问所请求的数据。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诸如电话、适当配备的个人数字助理(PDA)之类的移动通信装置以及供该移动通信装置使用的基础设施系统和协议。
近年来,全世界的移动电话网络的用户都有很大增长。通过技术进步和功能性的增加,蜂窝电话已成为个人可信赖的装置。此外,现在无线连网技术的提高使手持计算装置可以无线地与连网的资源进行通信。由此带来的结果是移动信息社会正在不断发展,而且个人化和局域化的服务变得日益重要。这种“环境意识”(CA)终端,如移动电话、PDA和其它无线装置在如大型购物中心之类的地方与低功率、近程基站一起使用,以便提供位置特定信息。这些信息可包括局部地图、关于附近商店和餐厅的信息等。用户的CA终端能够配置为根据预储存的用户喜好来过滤所接收的信息,并且只有在接收到特定兴趣的数据项目时才向用户告警。
于2000年8月15日的优先权日提交、并且在本发明的优先权日未公开的共同转让的国际专利申请EP 01/06948中,描述了一种CA终端,并且提出了在根据蓝牙协议进行连接之前广播数据的概念。通过扩展在此模式期间发出的极短ID分组并且利用由此获得的额外空间来携带少量信息,从而利用蓝牙查询阶段。这种信息可以是与蓝牙系统相关的数据或单向应用数据。这种方案具有与无法理解这个额外字段的传统蓝牙装置向后兼容的潜在有用的特征。
HTML万维网浏览器通常采用多个智能高速缓存方案,这些方案减小了网络业务量和页面下载延迟。例如,收到新页面请求时,浏览器可以首先查看其本地页面高速缓存,然后将请求传给高速缓存代理服务器,其中高速缓存了该服务器的任何用户最近或常常访问的页面,然后最终向源服务器发出关于缺少的内容的请求。通过HTTP(或WAP中的WTP)发送的页面可包含关于它们有效时间的一些信息,以便帮助代理服务器决定是否使用数据的高速缓存的副本。
现在无线应用协议(WAP)是众所周知的技术,它从服务器以“卡片”形式通过WAP网关向诸如电话或PDA之类的移动客户机发送类似于万维网HTML、称为WML(无线标记语言)格式的内容,在客户机中,这些内容可以通过多个不同的WML浏览器变型来查看。这些卡片可以预期浏览器接下来有可能需要的内容并以“卡片叠”的形式发送到客户机,使得它们可以被高速缓存到客户机上,从而减少连网延迟。WML链接和A/V器材可由绝对地址来引用或者相对于当前WML源目录。代理网关寻址取决于承载类型。WAP协议在承载级以上分层,从应用(WAE)到会话(WSP)、到事务(WTP)、到安全(WTLS)、到依靠基础承载的传输层(WDP)。在WDP级,“管理实体”可以通知诸如客户机或服务器节点丢失的事件。
现在正在进行关于通过作为可行的近程RF承载技术的蓝牙皮可网非常局部地传送WAP的标准化讨论,同时涉及到WAP论坛和蓝牙(BT)委员会。因此,用于获得WML内容的或者BT或者广域网的单独使用是已知的。此外,已经讨论了从作为WAP承载的BT到另一承载(例如广域网)的WAP会话切换。例如,在支持多承载的WAP客户装置离开蓝牙接入点的覆盖范围或失去BT皮可网连接时,客户机则可以查询另一个WAP服务器的(广域)地址,信息在蓝牙连接期间被发送和高速缓存。在一个实例中,同时具备BT和WAP通信能力的智能电话亭提供用于继续信息传递的因特网地址,利用蜂窝分组数据来恢复客户机-服务器会话(参考:Blue Tooth Draft SpecificationDocument 1.0B版的第4.1.2部分“关于蓝牙作为WAP承载的互通性要求”)。
在固定(“有线”)环境中,允许网络从多种承载接入是容易理解的。基于IP的网络上的系统经常性地使用“路由选择表”,这使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连接访问不同的远程服务器(具有特定IP地址)。
在迄今的系统中,在信标上从高速缓存通过蓝牙进行的局域化数据传送仅作为通过WAN、比如按照WAP进行的数据传送的备选方案来提供。根据终端配置和网络可用性来使用这种或其它传送机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它包括一种信标,该信标存储一部分可用数据,并且可以通过第一网络访问所有的可用数据,所述信标被安排成通过第二网络与客户终端进行通信,从而从所述存储的一部分可用数据中提供数据,所述客户终端可以通过第三网络访问所有可用数据,其中,一旦所述客户终端为可用数据中不在所存储部分内的数据发出请求,就根据一个或多个预定标准从第一网络和第三网络中选择一个网络,通过所选网络来访问所请求的数据。
本发明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网络利用数据访问的最有利方面。在一个实施例中,蓝牙信标通过第一网络与广域网(WAN)进行通信,并且通过第二蓝牙网与移动装置进行通信。移动装置也具有通过第三WAP网访问WAN的功能。利用预定标准,为了数据访问在第一和第三网络之间进行智能选择是可行的,其中,信标本身未存储数据。此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以用作上述系统中的所述客户终端,所述装置能够与所述信标进行通信,从而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访问所述可用数据,并且为可用数据中未在所存储部分内的数据产生所述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向客户终端提供数据的数据提供方法,它包括:
维护一种信标,该信标存储一部分可用数据并且可以通过第一网络访问所有可用数据;
在信标与客户网络之间通过第二网络进行通信,以便从所述存储的一部分可用数据中提供数据;
其中所述客户终端可以通过第三网络访问所有可用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一旦所述客户终端为所述可用数据中未在所述存储部分内的数据发出请求,就根据一种或多种预定标准从第一网络和第三网络中选择一个网络;以及
通过所选择的网络访问所请求的数据。
本发明重点在于,通过智能分配的高速缓存和内容寻址的可选定制,同时并且智能地将两种网络用于客户终端的内容访问。
当发起网络连接时(从桌面或移动环境),开通连接的决定通常是客户软件和用户的组合。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允许这种决定通过客户软件、用户以及已连网的服务器的组合来作出。
现在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例,其中: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标网络的示意图;
图2和3说明可行的数据提供源配置;以及
图4是更详细地说明所选方面的图1的示意图。
所提出的方法是参考WAP和WML来说明的,但是与任何基于IP或类似的浏览协议(例如iMode、WAP、HTML/HTTP等)有关。主WAP WML内容的一个或多个子集通过近程RF或IF链路发送(以单个初始数据突发或者广播的方式,或者通过多个近程信标/手机交换),这比通过广域网获得该内容要好。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信标的高速缓存中(或者在信标之后的服务器上)为总WML的一部分或其它内容建立镜像。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标网络的示意图。信标10控制数据的高速缓存20。信标10在蓝牙皮可网中工作。皮可网内信标10的广播区域由区域40来表示。信标10的广播区域40内的蓝牙使能移动装置30,比如移动电话、PDA或其它装置形式的CA终端能够与信标10进行通信,并且通过蓝牙皮可网从高速缓存20获取数据。高速缓存20内的数据是移动装置30可用数据的子集。信标10可以通过网络连接60连接到数据网50。可用数据保存在可经由数据网50访问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70中,而高速缓存20中的数据只是可用数据的子集。尽管存储器70在图1中仅表示成单个实体,但是读者会明白,数据可以存储在可从数据网50访问的多个存储器中。这类存储器可以是计算机的硬盘、联机存储的存储器或者其它数据存储媒体或服务机构。此外,数据网5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内部网和/或因特网。另外,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是网站或者其它基于万维网的资源。
移动装置30能够直接经由入口80连接到数据网50。移动装置30和入口80之间的数据连接90可以例如是WAP数据连接。
当移动装置30需要访问数据时,它通过蓝牙连接35与信标10进行通信。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一定的时间或者当移动装置30进入广播区域40时,可以经由蓝牙连接35把数据从信标10推到移动装置30。信标10把高速缓存20中的可用数据子集中的数据经由蓝牙连接35提供给移动装置。如果移动装置30所需的一些或全部数据不在可用数据子集内,则接入数据网50以便从存储器70获取必要的可用数据。
根据多个预定标准来选择用于获取数据网50的提供源。参考图2和3来说明可能的数据源配置的实例。
图2是图1的原理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可能的数据提供源配置。在本配置中,信标10与数据网50之间没有永久连接。连接60可以例如通过PSTN临时建立,有可能通过人工干预来进行,以便偶尔更新信标的高速缓存20。以这种方式,信标有效地独立并且仅指明可从数据网50得到的数据。
例如,信标10可以这样定位,使得其广播区域40覆盖某个商店的房屋及临近处。当移动装置进入广播区域40时,信标10是第一提供源并且利用蓝牙从高速缓存20发送数据,以便向移动装置30通知例如该商店所提供的产品和/或服务。在本实例中,具体的产品和/或服务信息不是高速缓存20中数据子集的一部分,而是保存在可经由数据网50访问的网站70形式的第二数据提供源中。在高速缓存20中的数据子集内提供了到具体产品和/或服务信息的链接,并且在本例中构成至少一部分预定标准。本例中的链接可以是指向网站70的WML或HTML重定向链接。当通过移动装置接入时,链接具有指示移动装置建立到入口80的WAP连接90的作用,使得移动装置可以访问与该链接相关的网站70上的数据。在这种配置中,预定标准可包括来自信标10的数据内嵌入的信息和链接。
图3是图1的原理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能的数据提供配置。在这种配置中,信标10又是第一数据提供源,但是采用可用的网络连接60来接入数据网50,从而访问存储区网络70形式的第二数据提供源以得到未存储在高速缓存20内的所有数据。可能有这种情况,例如,拥有移动装置30的组织还拥有信标10和数据网50。
例如,可以提供移动装置30以供办公室内使用。维护信标10的网络,以便使移动装置30可以在办公室的内部网50上从存储区网络(SAN)70获得数据。为了限制由于建立到入口80的连接而产生的费用,在可能时,将来自移动装置30的所有业务量在蓝牙上经由数据连接35送到信标10的网络之一。在所请求的数据未保存在高速缓存20内的情况下,相应的信标10通过其网络连接60接入内部网50以从SAN 70获得数据。然后信标10将所获得的数据经由蓝牙数据连接35转发到移动装置30。
为了获得一种使所有链接最初回到(followed back to)信标10的配置,可以把链接写(或者如果高速缓存20中的数据是来自SAN的数据的实际拷贝,则重写)成指向信标10而不是其它地方的资源。一种备选方案是将移动装置30这样配置或者按照从信标10接收的数据的指示,无论链接的地址如何,将所有通信都送往信标10之一。
当信标接收到对未保存在高速缓存20内的链接的请求时,将该链接重定向到SAN 70。然后,信标10获取数据并将其转发给移动装置30。
仅在无法在信标10和移动装置30之间建立蓝牙连接35的情况下,移动装置30才会通过与入口80的连接90寻找数据,以便直接从SAN 70获得数据。但是,移动装置30的配置和/或从高速缓存20提供的数据内包含的数据可以限制或防止通过入口80访问SAN 70。
图2和3说明极端情况,其中,在从信标10接收到提示后,移动装置30利用不同的数据提供源开始数据连接。来自信标10的提示内的指针或链接向移动装置30提供必要的指示,以便通过广域的、例如蜂窝链接,或者直接与信标10之间的链接,激活相关服务,后者提供服务内容(例如WML)。由于经济原因,(例如产生网络运营业务量或连接费用),可能对这些配置中任一种作出选择。
在技术上,参照图2来说明的配置具有以下优点:在一个主服务器站点70中维护WML、HTML或其它内容。但是,在移动装置30上看到任何内容之前,可能会从广域网和网关初始化时间中遇到延迟。另一方面,在参照图3来说明的配置中,当信标的高速缓存20必须通过网络连接60从其后端网络50中检索另外的内容时,可能遇到延迟,或者信标的高速缓存的内容可能变得过时,所以需要跟踪主内容站点70的内容的变化。一般,或者近程RF链路或者广域网的带宽限制、连接费用、服务质量或网络安全性还可规定在一个而不是另一个网络上进行短消息、音频或视频、商业行为等的内容传送。这后面几种选择可以随服务内容的同一整体的不同部分而变,并且还取决于移动手机的装置特性。每种选择、移动装置配置、网络可用性以及方针决策可以是本发明中使用的预定条件,用来确定要使用的数据源。
在典型的WAP型数据接入方案中,移动装置的内容浏览器智能地或者从信标10或者从网络50中请求它可能需要的WML卡(当这些卡未保存在手机本身的高速缓存中),这随预定条件而定。例如,如果延迟时间或蜂窝收费是首要的,则最初可以从信标10中请求内容(如果已知该内容存储在那里并且信标仍在范围内),则舍弃通过入口80从广域网50请求内容。如果在近程链路35上无法提供安全交易,则移动装置30可通过安全广域链路继续该部分的业务交互,而后来返回到近程交互,例如用于较高带宽的音频内容传送。
当信标10向移动装置30发送高速缓存的数据时,它还可提供关于这样一些数据的信息,这些数据允许移动装置30智能地决定它是否应当例如:
直接使用此数据;
经由入口80在广域网50上请求原始数据;或者
在使用(暂时)本地高速缓存的数据的同时发起到广域网50的连接90。
例如,用户可以与从信标10发送的第一级WML菜单进行交互作用,同时等待广域WAP网关80启动,这样就掩饰了广域网关80的启动延迟。顶级(“使用户感兴趣”)菜单和WML内容可能从信标10在第一个突发中被发送,而WML链接树的悬挂“树叶”已通知了WML绝对地址。然后,即使信标10仍在范围中,移动装置的浏览器也可以在广域承载90上跟随这些树叶。(在任何阶段,用于在那些顶级WML内交互作用的后续的信标通信是可能的)。一些移动装置30上的WAP浏览器已经在移动装置30上本地存储了WML卡的“卡片叠”,并且知道何时从服务器中更新它。对于新卡片/卡片叠现有两种可能的源:
1.信标的高速缓存20;以及
2.广域网关80。
如果信标10高速缓存了内容,可能需要对内容内包括的相对或绝对链接的间接寻址。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针对主站点70上的内容的改变,自动或定期地更新信标的高速缓存的内容。
在移动装置的浏览器中可包括智能,以便识别何时信标连接35仍可用,并且它可以发送什么内容,以及对不同类型的内容源的选择(这些选择一般构成预定标准的一部分)。
图4中表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下面说明在信标上存储数据的两种基本方式(这可以组合):
i)无高速缓存模型。信标10包括可选的服务器15。内容存储在信标10上,其地址是URI(统一资源标识符)的形式,该地址对于信标10是唯一的。移动装置30必须从信标10接收内容(该URI不可从广域网50上的另一服务器访问)。
ii)高速缓存模型。信标10不采用可选的服务器15。通过信标10高速缓存网络50上服务器70发来的内容。把数据连同其网络URI和其它元信息从网络50拷贝到信标10上。当移动装置30访问此数据时,数据带有来自信标10的URI,该URI与当信标10从源服务器70获得该数据时该数据带有的URI相同。
信标10具有其自已唯一的IP地址和服务器(这并不假定信标连接到任何网络)。通信过程的实例如下:
a)移动装置30进入范围40,近程(例如BT/Irda)连接35被启动。
b)信标10进行信息的基本推送(例如“便宜巧克力待售”具有简档信息的WML页面)。
c)移动装置30可以访问信标10上的页面形式的数据(无论是高速缓存的页面还是来自本地信标服务器的页面)。
d)当移动装置30请求具有信标10之外(即整个网络上)的URI的页面时,移动装置30必须开通GSM/GPRS/3G或其它适当的数据连接90,并且继续与之交互作用。当客户机请求由信标10高速缓存的数据的URI,但是信标10具有暗示数据过时的相关元信息(例如HTTP信头中的截止日期)时,这也可能发生。
此外,移动装置30或信标10的配置可以改进以供本发明使用的区域包括:
1.为WAN连接及时地预测请求以便将其建立(例如,GSM-CSD需要大约20秒)。预测最适合在信标10上进行(它比移动装置30更清楚其自身高速缓存的页面的布局)。关于移动装置30的装置简档信息可以提供给信标10,以便辅助这种决策作出过程。(例如,什么是备选的数据连接类型?建立连接要用多长时间?)
一些可能的预测策略如下:
用户点击“标志”页面(这可以是首页或者当有户在浏览过程中表现出兴趣时。这还可以是隐含购买一些东西或搜索一些东西的兴趣的页面,该页面需要到电子商务服务器的连接)。
用户对页面作出超过X种请求(暗示用户有时间“冲浪”)。
在页面上提供明确的选项(例如,“按下按钮以开始网络连接”)。
2.开始建立WAN连接。为了开始建立,可以简单地让移动装置30向WAN 50作出对数据的背景“伪”请求(理想情况下,这由从信标10发到移动装置30的HTTP或类似的信头来实现。或者,信标10可在发送到移动装置30的高速缓存页面中包括“空白”远程图像URL,使移动装置30自动请求URL)。这可导致发送到用户的消息“你想连接到网络吗?”
3.控制客户机的网络配置。通常,客户机动态地控制其到信标10和WAN 50的连接。因此,信息提供商(IP)路由选择表和DNS(域名服务器—用于将域名、如www.yule.org映射到IP地址、如64.176.92.219的系统)可以被智能地用作预定标准的一部分。如果信标10已连网,则这归结为关于成本对带宽对延迟时间对方便性的决策(可以通过蓝牙或通过GPRS访问相同的URL)。如果信标10未连网,则路由选择表应当仅允许对基于高速缓存的IP地址的请求通过信标10来进行,并且信标10还应当为其本身提供DNS服务(名称服务器)。移动装置30则需要智能,使得如果对URL的请求由于在信标10未知域名而失效时,它会发起一个WAN网络连接90(如果并且只有路由选择表是“不完备的”=未涵盖所有可能的IP地址)。一旦连接后,信标和网络这两端的域名服务器都可供后来的URL请求访问。
4.移动装置/高速缓存通信。连线的高速缓存假定客户机将所有请求通过它发送(高速缓存机决定是否进行网络请求,然后进行网络请求)。在信标模型中,如果页面存储在高速缓存中,请求仅发送到该高速缓存—将会是客户机进行网络请求。当客户机作出请求时,高速缓存返回页面(如果存储了该页面)以及元数据(存储日期、截止日期、它是否需要重新有效?等等),然后,客户机显示页面并且根据此信息启动网络连接。
5.高速缓存控制扩展。HTTP 1.1(从而WTP)定义一组高速缓存控制原语,这些可以为无线(不总是连接的)世界进行扩展:
X-如果-连网(例如,到期-如果-连网,重新有效-如果-连网,......),也就是说,允许页面行为根据客户机的网络状态而有所不同(而且还允许当客户机联机时行为改变)
重新有效-异步。请求针对有效性检查页面,但是异步,也就是说,继续显示页面,同时网络是开放的/接受检查。
6.建立/重新配置/拆卸。使得信标高速缓存20用在连接上的建立是相当简单的(例如,已经讨论和说明了蓝牙上的WAP)。但是,还必须考虑当移动装置连接到广域网50时的重新配置和当客户机从或者信标10或者广域网50断开时的拆卸。这通过组合上述点(iii)和(iv)而变得简单:
当建立广域网连接时,移动装置30必须访问在信标10和网络端的域名服务器,以便能够正确建立IP地址。
在网络重新配置之后,仍可访问信标10上的万维网高速缓存(而且移动装置30/用户可以决定是否使用它)。而且,仍可访问信标10上的任何万维网服务器。
当信标10不再处于范围40内时,移动装置30可以重新配置,从而不再尝试使用信标高速缓存20或名称服务器。
7.信标高速缓存20的自动更新。当移动装置30连接到广域网50以获取过时的缓存页面的更新时,它还可以向高速缓存20发送数据,以便更新其存储器(作为低优先级任务)。这假定合理的高带宽和到信标10的自由局部连接。
尽管针对具体的硬件配置描述了上述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这些可以改变而不用任何发明性的投入。例如,蓝牙信标可以是服务器或者信标网络。移动装置可以是PDA、移动电话或者任何能够与多个网络通信的装置。此外,尽管讨论了具体的通信协议,但是这些可以容易地用其它协议来代替(GPRS或UMTS代替WAP;LAN代替WAN,等等)。
Claims (19)
1.一种通信系统,它包括一种信标,该信标存储一部分可用数据,并且可以通过第一网络访问所有的可用数据,所述信标被安排成通过第二网络与客户终端进行通信,从而从所述存储的一部分可用数据中提供数据,所述客户终端可以通过第三网络访问所有可用数据,其中,一旦所述客户终端为所述可用数据中不在所述存储部分内的数据发出请求,就根据一个或多个预定标准从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三网络中选择一个网络,通过所选网络来访问所请求的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是蓝牙网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网络是无线通信网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终端利用WAP、GPRS或UMTS中所选择的一种,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访问所述可用数据。
5.如任何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标被安排成在从所述客户终端发出对数据的任何请求之前,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向客户终端提供所述存储的一部分可用数据中的数据。
6.如任何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标准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用户偏好;所述客户终端的配置;与所述客户终端相关的网络选择;到所述第一和第三网络的连接的可用性;所述连接中预定带宽等级的可用性;以及连接所提供的安全性。
7.如任何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要从所述存储的一部分可用数据中提供的数据超过预定使用期限,则通过根据所述一项或多项预定标准选择的所述第一网络或第三网络来从所述可用数据中刷新所述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客户终端提供超过所述预定使用期限的数据,并且用一旦获得的刷新数据来代替所述数据。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用刷新的数据来代替所述信标所存储的超过预定使用期限的数据。
10.如任何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选择所述第三网络的预定标准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用户对所述客户终端上明确选项的选择;对不在所述存储部分内的数据的请求的预定次数;以及提供给所述客户终端的数据内的命令。
11.一种用于向客户终端提供数据的数据提供方法,它包括:
维护一种信标,所述信标存储一部分可用数据并且可以通过第一网络访问所有的可用数据;
在所述信标与所述客户网络之间通过第二网络进行通信,以便从所述存储的一部分可用数据中提供数据;
其中所述客户终端可以通过第三网络访问所有的可用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一旦所述客户终端为所述可用数据中未在所存储部分内的数据发出请求,就根据一项或多项预定标准从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三网络中选择一种网络;以及
通过所选择的网络访问所请求的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从客户终端发出对数据的任何请求之前,从所述信标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客户终端提供所述存储的一部分可用数据中的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标准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用户偏好;所述客户终端的配置;与所述客户终端相关的网络选择;到所述第一和第三网络的连接的可用性;所述连接中预定带宽等级的可用性;以及连接所提供的安全性。
14.如权利要求10到13中任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要从所述存储的一部分可用数据中提供的数据是否超过预定使用期限,如果是,则通过随所述一项或多项预定标准而定的所述第一网络或第三网络来从所述可用数据中刷新所述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向所述客户终端提供超过所述预定使用期限的数据,并且用一旦获得的刷新数据来代替所述提供的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5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用刷新的数据来代替所述信标所存储的超过预定使用期限的数据。
17.如权利要求11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选择所述第三网络的预定标准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用户对所述客户终端上明确选项的选择;对不在所述存储部分内的数据的请求的预定次数;以及提供给所述客户终端的数据内的命令。
18.一种计算机程序,它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装置,当所述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到17中任一项的所有步骤。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包含在计算机可读媒体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GBGB0106844.4A GB0106844D0 (en) | 2001-03-20 | 2001-03-20 | Beacon network |
GB0106844.4 | 2001-03-20 | ||
GBGB0126216.1A GB0126216D0 (en) | 2001-03-20 | 2001-11-01 | Beacon network |
GB0126216.1 | 2001-11-0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40068A true CN1640068A (zh) | 2005-07-13 |
Family
ID=26245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028016807A Pending CN1640068A (zh) | 2001-03-20 | 2002-03-19 | 信标网络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30191818A1 (zh) |
EP (1) | EP1374501A2 (zh) |
JP (1) | JP2004523180A (zh) |
CN (1) | CN1640068A (zh) |
WO (1) | WO2002076041A2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71467B (zh) * | 2006-01-11 | 2013-01-0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涉及无线终端信标信号生成、传送、和/或使用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690034B (zh) * | 2007-07-06 | 2014-03-2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802.22.1操作中维持依序下一个保护设备的持续存在的方法 |
CN103826205A (zh) * | 2014-03-19 | 2014-05-28 | 北京赢销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数字信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734293B2 (en) | 2003-10-29 | 2010-06-08 | Martin Zilliacus | Mapping wireless proximity identificator to subscriber identity for hotspot based wireless services for mobile terminals |
US8181226B2 (en) * | 2005-10-26 | 2012-05-15 |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media session transfer |
US10027789B2 (en) | 2007-02-13 | 2018-07-17 | Google Llc | Modular wireless communicator |
US8391921B2 (en) | 2007-02-13 | 2013-03-05 | Google Inc. | Modular wireless communicator |
US7970433B2 (en) | 2007-06-08 | 2011-06-28 | Modu Ltd. | SD switch box in a cellular handset |
EA013452B1 (ru) * | 2007-09-06 | 2010-04-30 | Михаил Михайлович СКОБЕЛЕВ |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ая система сопровождения, контроля 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жизненным циклом товаров и способ ее функ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
US8412226B2 (en) * | 2008-06-24 | 2013-04-02 | Google Inc. | Mobile phone locator |
JP5033162B2 (ja) * | 2009-06-10 | 2012-09-26 |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
US20110111697A1 (en) * | 2009-11-06 | 2011-05-12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sharing and displaying electronic content |
KR20120075491A (ko) | 2009-11-06 | 2012-07-06 | 리서치 인 모션 리미티드 | 전자 콘텐츠를 선택, 공유 및 디스플레이하는 장치, 시스템 및 방법 |
US9323689B2 (en) * | 2010-04-30 | 2016-04-26 | Netapp, Inc. | I/O bandwidth reduction using storage-level common page information |
KR101012418B1 (ko) * | 2010-07-26 | 2011-02-08 | (주) 디엔에이소프트 | 스마트 라우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네트워크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
US8972296B2 (en) | 2012-12-31 | 2015-03-03 | Ebay Inc. | Dongle facilitated wireless consumer payments |
US9445220B2 (en) * | 2013-09-06 | 2016-09-13 | Paypal,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additional devices to check in to bluetooth low energy (BLE) beacons |
US9356819B2 (en) * | 2013-09-27 | 2016-05-31 | Ebay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ecking a user into a location using a packet sequence includ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
JP6322471B2 (ja) * | 2014-04-25 | 2018-05-09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携帯情報端末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
US9881303B2 (en) | 2014-06-05 | 2018-01-30 | Paypal,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automatic payer authentication |
TWI554141B (zh) * | 2014-12-23 | 2016-10-11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行動電子裝置、伺服器以及連線方法 |
JP6565607B2 (ja) * | 2015-10-30 | 2019-08-2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通信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取得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20180167867A1 (en) * | 2016-12-08 | 2018-06-14 | Virtuosys Limite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to Support Beacon Technology |
US11889580B2 (en) * | 2016-12-08 | 2024-01-30 | Veea In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to support beacon technology |
KR20220140256A (ko) * | 2021-04-09 | 2022-10-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가상화 라디오 액세스 네트워크에서 엣지 컴퓨팅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US12072405B2 (en) * | 2021-11-08 | 2024-08-27 | Nightwing Group, Llc | Context-aware, intelligent beacon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105740B (fi) * | 1995-09-29 | 2000-09-29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Toimistoviestintäjärjestelmä |
US5915008A (en) * | 1995-10-04 | 1999-06-22 |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advanced intelligent network services from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
IL119481A0 (en) * | 1996-10-24 | 1997-01-10 | Eldat Communication Ltd | Personal shopping system |
US5961593A (en) * | 1997-01-22 | 1999-10-05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onymous personalized browsing by a proxy system in a network |
US5987454A (en) * | 1997-06-09 | 1999-11-16 | Hobbs; All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augmenting retrieved text, numbers, maps, charts, still pictures and/or graphics, moving pictures and/or graphics and audio information from a network resource |
US6219696B1 (en) * | 1997-08-01 | 2001-04-17 | Siemens Corporate Research, Inc. | System for providing targeted internet information to mobile agents |
US6672775B1 (en) * | 1997-08-01 | 2004-01-0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ross-machine web page download and storage |
FI105978B (fi) * | 1998-05-12 | 2000-10-31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Menetelmä langattoman päätelaitteen kytkemiseksi tiedonsiirtoverkkoon ja langaton päätelaite |
GB2352588A (en) * | 1999-07-23 | 2001-01-31 | Hugh Symons Group Plc | Distributing information with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20020129123A1 (en) * | 2000-03-03 | 2002-09-12 | Johnson Scott 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delivery in 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nvironment |
US6714797B1 (en) * | 2000-05-17 | 2004-03-30 | Nokia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transfer of digital data to a mobile device |
GB0014431D0 (en) * | 2000-06-13 | 2000-08-09 | Red M Communications Ltd | Wireless network |
US6978306B2 (en) * | 2000-08-10 | 2005-12-20 | Pts Corporation | Multi-tier video delivery network |
WO2002017117A2 (en) * | 2000-08-23 | 2002-02-28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bookmarking of vendor locations via 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or other user device |
US6970939B2 (en) * | 2000-10-26 | 2005-11-29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rge payload distribution in a network |
-
2002
- 2002-03-19 US US10/101,331 patent/US2003019181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2-03-19 JP JP2002573387A patent/JP2004523180A/ja active Pending
- 2002-03-19 WO PCT/IB2002/000806 patent/WO2002076041A2/en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2-03-19 EP EP02718416A patent/EP1374501A2/en active Pending
- 2002-03-19 CN CNA028016807A patent/CN164006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71467B (zh) * | 2006-01-11 | 2013-01-0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涉及无线终端信标信号生成、传送、和/或使用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690034B (zh) * | 2007-07-06 | 2014-03-2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802.22.1操作中维持依序下一个保护设备的持续存在的方法 |
CN103825970A (zh) * | 2007-07-06 | 2014-05-2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提供保护的方法、信标网络和设备 |
CN103825970B (zh) * | 2007-07-06 | 2017-10-2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提供保护的方法、信标网络和设备 |
CN103826205A (zh) * | 2014-03-19 | 2014-05-28 | 北京赢销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数字信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4523180A (ja) | 2004-07-29 |
WO2002076041A2 (en) | 2002-09-26 |
EP1374501A2 (en) | 2004-01-02 |
WO2002076041A3 (en) | 2003-05-22 |
US20030191818A1 (en) | 2003-10-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640068A (zh) | 信标网络 | |
FI103546B (fi) | Datapalvelu matkaviestinverkossa | |
CN1203649C (zh) | 网关系统中的无线互联网业务方法 | |
CN102194008B (zh) | 经由远程设备搜索不同数据存储的系统和方法 | |
US6047327A (en) |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o a targeted group of users | |
CN1145332C (zh) | 用于互联网广告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2246493B (zh) | 能够减少访问时间的获取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 |
EP0953926A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exibly linking using aliases | |
US20050097087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unified framework for service discovery | |
US20080320003A1 (en) | Scaling network services using dns | |
US20020069312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storage, management and sharing of spatial-temporal based information | |
CN1298517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在无线客户和基础设施部分之间划分浏览器功能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695146A (zh) | 移动设备在断开模式下使用门户站点的系统和方法 | |
CN1317191A (zh) | 用于透明地处理dns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02019133A1 (en) | Reduction of meta data in a network | |
CN1514940A (zh) | 管理位置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 |
US20040039822A1 (en) | Process for managing context data using an intermediate server | |
Couderc et al. | Improving level of service for mobile users using context-awareness | |
CN1701587A (zh) | 用于本地因特网协议地址翻译的方法和设备 | |
WO2007135627A2 (en) | Mobile phone used within a client-server system | |
JP2003050815A (ja) | バーコードリーダ及びバーコードに基づき複数のサーバにアクセスする方法 | |
US7051085B1 (en) | Remote saving method of the search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 |
CN1260641A (zh) | 移动代理服务方法 | |
EP1325424A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embling concurrently-generated content | |
KR20040038123A (ko) | 무선 인터넷 서비스를 위한 다중 프록시 게이트웨이 연동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