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9945A - 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29945A CN1629945A CN 200310120650 CN200310120650A CN1629945A CN 1629945 A CN1629945 A CN 1629945A CN 200310120650 CN200310120650 CN 200310120650 CN 200310120650 A CN200310120650 A CN 200310120650A CN 1629945 A CN1629945 A CN 16299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lt
- linear
- inclination
- optical
- nonlin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NCGICGYLBXGBGN-UHFFFAOYSA-N 3-morpholin-4-yl-1-oxa-3-azonia-2-azanidacyclopent-3-en-5-imine;hydro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N-]1OC(=N)C=[N+]1N1CCOCC1 NCGICGYLBXGBG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025261 Neoraja caerul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使用于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中的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其包含一内存、一线性倾角计算单元、一非线性倾角计算单元、一控制器及一倾角致动器。内存用来储存一线性倾角补偿表以及一非线性倾角补偿表。线性倾角计算单元依据一第一半径距离以及一聚焦输出电压,查询线性倾角补偿表,以计算得出相对应的线性倾角补偿值。非线性倾角计算单元可依查询线性倾角补偿表得出光盘开始产生非线性变形的第二半径距离,并得出相对应的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控制器将线性倾角补偿值及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根据一倾角补偿公式加以计算,以使倾角致动器可以实时地(on line)修正光学头的倾斜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于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中的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用以实时地修正光学头的倾斜度,使激光光线能保持于一预定的光学入射角来读取光盘上的数据。
背景技术
今日,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数据数量的快速提升,信息储存与处理相关的技术也有随之快速进步。光学信息储存技术在此相关技术领域中则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为了加速信息储存的速度,并且增加信息储存的数量,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相关的技术演进主要朝向加快光盘转速,以及采用更短波长的激光光线,这两个方向来发展。一方面光盘转速日益倍增,另一方面则是激光光线技术由CD规格(波长约780nm)朝向DVD规格(波长约650nm)、甚至更短波长的激光技术,例如蓝光激光(blue ray)。对于这两个方向的发展,如何使得光学信息记录/再生的品质维持稳定一直是技术上欲克服的问题。许多伺服控制(servo control)的技术则应运而生。
在已知技术中,应用于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的伺服控制技术可分为主轴马达伺服(spindle servo)、聚焦伺服(focus servo)、循轨伺服(trackingservo)、以及寻轨伺服(seek servo)。这些分类与各种伺服技术主要的功能为已知技艺者所熟知,可实现于一个以DSP为核心的控制器芯片上。本发明的相关技术与聚焦伺服较为相关。聚焦伺服(focus servo)是用以控制光学头在垂直光盘的方向上移动,使光学头与光盘保持一聚焦距离。更详细的说,聚焦伺服可接收来自于光盘反射回来的聚焦误差信号(FE Signals,FocusError signals),并输出一聚焦输出电压(FOSO,或FOO)以控制光学头,使聚焦误差信号趋近于零,以使光学头在移动的过程中仍能持续保持聚焦在光盘上的适当位置。光学头无法和光盘保持在聚焦距离的原因有很多种,可以是因为光盘本身并不平坦,或者在旋转的过程中光盘产生摆动(wobble)或是变形,在这种情形下,光学头需要在垂直方向移动才得以与光盘维持聚焦距离。然而,随着激光光线波长的减小与光盘转速的加快,单单只是使光学头自动与光盘保持聚焦距离并不足以维持光学信息记录/再生的稳定品质。
导致以上所述的已知技术缺点的因素,一般认为与激光光线聚焦在光盘上时,激光光线不能与光盘正交有关。已知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在设计时未将激光光线可能无法与光盘正交的情形纳入考虑,仅考虑光盘在旋转的过程中产生摆动(wobble)或是变形而造成聚焦距离的偏移。换句话说,聚焦伺服的技术虽然使得光盘与光学头维持聚焦距离,但不能保证激光光线正交于光盘,因此会使得所得到的信号品质较差。
请参阅图1,图1为已知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10以及光盘14相对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已知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10包含有一转动装置12、一光学头轨道16、以及一光学头18。转动装置12、光盘14、光学头轨道16、以及光学头18可分别具有可调整倾斜度的装置以调整相对应的转轴22、盘片轴24、光学头轨道轴26、以及镜面轴28的倾斜度。例如,以转动装置12为例,其上可设置有三个倾斜度调整螺丝29。当转轴22、盘片轴24、光学头轨道轴26、或是镜面轴28校正不当或产生歪斜时,会导致光学头18所发射的一激光光线30入射光盘14时,无法产生正交(九十度)的入射角。
请参阅图1及图2,图2为图1的激光光线30入射光盘14示意图。图2中表示有光盘14包含多个不同的记录区块32。如图1所示,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10可藉由已知的聚焦伺服技术以使光学头18与光盘14保持一聚焦距离w1,而配合已知循轨伺服(tracking servo)技术,激光光线30大体上可正确聚焦于特定的记录区块32上。然而,如图2所示,已知技术无法检测及调整激光光线不能正交时所形成的一倾角θ1,此缺点造成的影响在光学信息读取或记录时信号品质变差。
引起倾角θ1的原因,除了图1所示的转轴22、盘片轴24、光学头轨道轴26、以及镜面轴28的歪斜以外,另有一常见的倾角成因,是为光盘14并非为一正常的平坦片,而为一翘曲(tilt)的光盘。
转轴22、盘片轴24、光学头轨道轴26、以及镜面轴28歪斜所造成的倾角θ1并不会随着记录区块32与光盘14的距离不同而有所改变,称为线性倾角。
而翘曲光盘所造成的倾角,则因所记录/再生的记录区块与光盘14圆心的距离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称为非线性倾角。由圆心延径向开始产生翘曲处是为所谓产生非线性变形处。
目前已有少数针对此激光光线与光盘的入射角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研究,然而大多需要藉助一倾角检测器(tilt sensor)的设置,倾角检测器是用以检测激光光线在光盘上入射角的歪斜量,并藉此检测结果以调整光学头,使激光光线与光盘得以正交。然而,倾角检测器的设置会增加成本,因此基于成本的考虑,现行的光学信息再生/储存装置只有少数有增设倾角检测器。
因此,已知技术所缺乏的是,一种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以及一种不包含倾角检测器的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以符合制造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时的成本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于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中的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用以实时地修正光学头的倾斜度,使激光光线能保持于一预定的光学入射角来读取光盘上的信息,以维持光学信息记录/再生品质的稳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包含倾角检测器的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以符合制造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时的成本考虑。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于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中的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上述的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包含一光学头以及一倾角致动器。光学头可产生一激光光线以读取一光盘上位于一第一半径距离的记录区块上的信息,并接收一来自于聚焦伺服的聚焦输出电压(例如:该聚焦输出电压可由位于控制器内的聚焦伺服提供)。倾角致动器则可输出一倾角修正信号来修正光学头的倾斜度,使激光光线能保持于一预定的光学入射角来读取光盘上的信息。
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包含一内存、一线性倾角计算单元、一非线性倾角计算单元、以及一控制器。内存用来储存一线性倾角补偿表以及一非线性倾角补偿表。线性倾角补偿表是经由一预定的线性倾角校正程序建制而成,并包含有数个聚焦输出电压以及数个相对应的线性倾角补偿值。非线性倾角补偿表则记录有数个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每一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则为第一半径距离以及光盘开始产生非线性变形的一第二半径距离的函数。线性倾角计算单元用以依据第一半径距离以及聚焦输出电压,查询线性倾角补偿表,并计算出相对应的线性倾角补偿值。非线性倾角计算单元可根据一预定的比较程序得出光盘开始产生非线性变形的第二半径距离,而后依据第一半径距离以及第二半径距离,查询非线性倾角补偿表,并得出相对应的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控制器是用来控制光学头、内存、线性倾角计算单元以及非线性倾角计算单元。其中,当光学头读取光盘上的记录区块的数据时,控制器会将线性倾角计算单元计算出的线性倾角补偿值以及非线性倾角计算单元得出的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经由一倾角补偿公式加以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使倾角致动器输出相对应的倾角修正信号至光学头中,以实时地(on line)修正光学头的倾斜度。
相较于已知技术,本发明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可不需设置倾角检测器,而仅藉由已知用以使光学头与光盘聚焦保持一聚焦距离的聚焦输出电压,进而得出激光光线入射光盘的光学入射角倾角。本发明的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在计算得出光学入射角倾角后,并进一步可相对应致动光学头的倾斜度,以使激光光线平行于选定的记录区块的法线方向,而达成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的目的。因此,利用本发明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的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不但可维持光学信息记录/再生品质的稳定,且符合制造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时的成本考虑。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简述
图1为已知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10示。
图2为图1的激光光线30入射光盘14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40示意图。
图4A为光盘50的倾斜角度为0示意图。
图4B为光盘50的倾斜角度为φ1示意图。
图4C为光盘50的倾斜角度为φ2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线性倾角补偿表66的倾角补偿值建制步骤流程图。
图6为图3所示的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40使用一翘曲光盘51示意图。
图7为产生图8的第二半径距离r0的比较程序流程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40: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12、57:转动装置
14、50:光盘 16、43:光学头导引轨道
18、42:光学头 22:转轴
24:光盘轴 26:光学头轨道轴
29、59:倾斜度调整螺丝 28:镜面轴
30、48:激光光线 32、52:记录区块
44: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 45:倾角致动器
49:数字模拟转换器 51:翘曲光盘
53:计算结果 54:聚焦输出电压
55:起始位置 56:倾角修正信号
60:线性倾角计算单元 58:内存
62:非线性倾角计算单元 64:控制器
65:低通滤波器 66:线性倾角补偿表
68:非线性倾角补偿表 70:线性倾角补偿值
72: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使用于一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中。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可舍弃不用已知的倾角检测器(tilt sensor),而仍可以达到自动校正光学头的光学入射角,使其大体上与光盘保持在90度的正交位置。
请参阅图3,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40示意图。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40包含有一光学头42(pick-up head)、一光学头导引轨道43、一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44、以及一倾角致动器46(tiltactuator)。光学头42可产生一激光光线48以读取一光盘50上位于一第一半径距离r的记录区块52(recording block)上的数据,并接收聚焦伺服相应于(in responsive to)该反射回来的激光光线48而产生的一聚焦输出电压54(focus output voltage,FOSO)。倾角致动器46则可输出一倾角修正信号56来修正光学头42的倾斜度(inclination),使激光光线48能保持于一预定的光学入射角来读取光盘50上的数据。
光学头42包含一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以产生激光光线48,以及一光检测器(photo detector)以检测自该记录区块上反射回来的激光光线48。
光盘50包含有纪录区块。光学头轨道43用以使光学头42可沿平行于光盘50径向的方向移动,以读取包含第一半径距离r的记录区块52的记录区块上的数据。起始位置55表示光盘50可用以记录/再生数据的最内圈位置。
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40包含一转动装置57(spindle)以用来转动光盘50。转动装置57设置有至少一个倾斜度调整螺丝;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装置57上设置有三个倾斜度调整螺丝59(inclination adjusting screw)。倾斜度调整螺丝59可调整转动装置57的转轴58的倾斜度,并连带调整光盘50于转动时的水平倾斜度;此三个倾斜度调整螺丝59的功能与图1所示的已知的倾斜度调整螺丝29相似。
本发明的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44包含一内存58、一线性倾角计算单元60、一非线性倾角计算单元62、以及一控制器64。内存58是用来储存一线性倾角补偿表66(linear tilt compensation table)以及一非线性倾角补偿表68(non-linear tilt compensation table)。
线性倾角补偿表66是经由一预定的线性倾角校正程序建制(built)而成,并包含有数个聚焦输出电压以及数个相对应的线性倾角补偿值(lineartilt digital-to-analog conversion values)。非线性倾角补偿表68则记录有多个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每一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则为第一半径距离r以及光盘50开始产生非线性变形的第二半径距离r0的函数。
线性倾角计算单元60是以依据第一半径距离r以及聚焦伺服所提供的聚焦输出电压54,查询线性倾角补偿表66,并计算出相对应的线性倾角补偿值70。
非线性倾角计算单元62可根据一预定的比较程序得出光盘50开始产生非线性变形的第二半径距离r0,而后依据第一半径距离r以及第二半径距离r0,查询非线性倾角补偿表68,并得出相对应的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72。
控制器64是用来控制光学头42、内存58、线性倾角计算单元60以及非线性倾角计算单元62。
当光学头42读取光盘50上的记录区块52的数据时,控制器64会将线性倾角计算单元60计算出的线性倾角补偿值70以及非线性倾角计算单元62得出的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72,经由一倾角补偿公式加以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53使倾角致动器46输出相对应的倾角修正信号56至光学头42中,以在光学头移动并且正常运作时(例如:当光学头正沿着光盘上方移动以读取光盘上的数据时)、实时地(on line)修正光学头42的倾斜度。以本实施例为例,控制器64可在每200ms至500ms即修正一次光学头42的倾斜度。
控制器64会以下列的倾角补偿公式得出计算结果53,其定义为Theta:
Theta=bLinearTiltDAC+(bLinarTiltDAC-bTiltDAC_offset)+2*β(bLinarTiltDAC-bTiltDAC_offset);
上述的公式中,线性倾角计算单元60所计算出的线性倾角补偿值70定义为bLinearTiltDAC。光学头42读取光盘50的起始位置55所得到线性倾角补偿值定义为bTiltDAC_offset。非线性倾角计算单元62得出的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72定义为β。
倾角致动器46中并包含一数字/模拟转换器49(D/A converter)以将控制器64的计算结果53转换为相对应的倾角修正信号56,来修正光学头42的倾斜度。倾角致动器46会使光学头42所产生的激光光线48平行于选定的记录区块52的法线方向,因此使得光学入射角大体上保持于90度,以便降低读取记录区块52的数据的错误率(error rate)。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64实时地修正光学头42的频率为每200ms至500ms即修正一次光学头42的倾斜度。
如上所述用以建制线性倾角补偿表66的线性倾角校正程序是利用一标准的已验证过的平坦片(standard non-tilt disk),以使线性倾角校正程序不受翘曲光盘所造成的非线性变形与非线性倾角的影响。将此平坦片的光盘放置于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40中,并调整转动装置57中的该倾斜度调整螺丝使此平坦片的光盘分别处于不同倾斜角度的情形下转动,并在每一倾斜角度下于不同半径位置之处记录相对应的聚焦输出电压54以及得出相对应的倾角补偿值,以完成线性倾角补偿表66的建制。
请参阅图4A至图4C,图4A、图4B及图4C分别为图3所示的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40中,光盘50的倾斜角度为0、φ1及φ2的示意图。以下将由此三图以描述图3的线性倾角补偿表66的建制方法。线性倾角补偿表66的建制在实施上选取越多不同倾角,则所建的表格越为精细及精确,为了便于说明,此处仅以此三图为代表。调整转动装置57中的倾斜度调整螺丝59,可使光盘50分别处于如图4A、图4B以及图4C的不同倾斜角度0、φ1及φ2的情形下转动。
如图4A、图4B、以及图4C所示,记录光学头42在不同半径距离,内圈位置r1、中圈位置r2、以及外圈位置r3所分别接收到经过一低通滤波器65进行滤波所对应的聚焦输出电压54。记录这些聚焦输出电压54则可得出线性倾角补偿表66。
请参阅图5,图5为图3所示的线性倾角补偿表66的倾角补偿值建制步骤流程图。本发明光学入射角自动调整系统中,线性倾角补偿表66所记录的倾角补偿值可由下列步骤得出:
步骤500:开始。
步骤502:选定一倾斜角度。
步骤504:输入一预定范围的不同倾角补偿值的倾角修正信号56以作为微调,使光学头42处于相对应的倾斜度。
步骤506:依序读取记录区块52的数据、并计算读取数据的错误率。
步骤508:选取使该错误率最低的一倾角补偿值,以记录于线性倾角补偿表66中。
步骤510:判断线性倾角补偿表是否有其它倾斜角度尚未完成,若是,则回到步骤500,若否,则进行步骤512。
步骤512:结束。
也就是说,得出这些倾角补偿值的方法是选取不同的倾斜角度,并重复步骤504至508,直到线性倾角补偿表66中所有的倾角补偿值都完成纪录。
请参阅图1及图2,一般起因于转轴22、盘片轴24、光学头轨道轴26、以及镜面轴28的歪斜,而造成的光学入射角的倾角θ1是为线性倾角。藉由线性倾角补偿表66,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40即具有处理这些种类的线性倾角的能力。
然而,关于如翘曲光盘所引起的非线性倾角,则进一步需要建制图3中的非线性倾角补偿表68,以使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40利用控制器64调整光学头42的倾斜度的计算有所依据。
请参阅图6,图6为图3所示的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40使用一翘曲光盘51示意图。翘曲光盘51在距离圆心第二半径距离r0之处开始产生非线性变形。以如图6所示的r为例,在圆心至r0之间任一半径位置的倾角为一线性倾角θ2。而大于r0的任一半径位置r4的倾角则为一非线线性倾角。本发明是以得出翘曲光盘51在何处开始产生第二半径距离r0,并配合第一半径距离r与线性倾角θ2,以下列公式而得出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β:
而非线性倾角补偿表68的建制,可在首先固定θ2的情形下,改变r与r0以得出该等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β。而后改变θ2,并重复上述的方法以完成建制非线性倾角补偿表68。
请参阅图3、图6以及图7。图7为产生图6的第二半径距离r0的比较程序流程图。图3的非线性倾角计算单元62根据图7的预定比较程序以得出图6中翘曲光盘51开始产生非线性变形的第二半径距离r0。该预定的比较程序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700:开始。
步骤702:利用光学头42读取光盘内圈的起始位置55的数据,得到相对应的聚焦输出电压54,并将此时由线性倾角计算单元60所计算出的第一线性倾角补偿值定义为bTiltDAC_offset。
步骤704:依照光学头42由内而外依次读取光盘50的方式,继续读取光盘50的数据,并在每一预定的半径位置实时得到相对应的聚焦输出电压。
步骤706:由线性倾角计算单元60根据每一半径位置以及所得到的聚焦输出电压,查询线性倾角补偿表,以计算出的目前线性倾角补偿值70。
步骤708:比较目前所得到的线性倾角补偿值70以及该第一线性倾角补偿值。
步骤710:目前新得到的线性倾角补偿值是否已超出该第一线性倾角补偿值上下一平均可容许范围?若是,则进行步骤712;若否,则进行步骤704。
步骤712:将目前线性倾角补偿值所相对应的半径位置订为产生非线性变形的第二半径距离r0。
步骤714:结束。藉由线性倾角补偿表66与非线性倾角补偿表68的建制,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44于是可依据聚焦输出电压54,以计算得出激光光线48入射光盘50的光学入射角倾角。
相较于已知技术,本发明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40并不需设置倾角检测器,而仅藉由已知用以使光学头42与光盘50聚焦保持一聚焦距离的聚焦输出电压54,进而得出激光光线48入射光盘50的光学入射角倾角。本发明的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44于计算得出光学入射角倾角后,并进一步可相对应致动光学头42的倾斜度,以使激光光线48平行于选定的记录区块52的法线方向,而达成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的目的。因此,利用本发明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44的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不但可维持光学信息记录/再生品质的稳定,而且由于无须配置昂贵的倾角检测器(tilt sensor),因此更能符合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的成本考虑。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所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Claims (13)
1.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使用于一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中,该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包含一光学头以及一倾角致动器,该光学头可产生一激光光线以读取一光盘上位于一第一半径距离的记录区块上的数据,并接收一相应于该反射回来的激光光线而产生的聚焦输出电压,该倾角致动器则可输出一倾角修正信号来修正该光学头的倾斜度,使该激光光线能保持于一预定的光学入射角来读取该光盘上的数据,该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包含:一内存,用来储存一线性倾角补偿表以及一非线性倾角补偿表,该线性倾角补偿表是经由一预定的线性倾角校正程序建制而成,并包含有数个聚焦输出电压以及数个相对应的线性倾角补偿值,该非线性倾角补偿表则记录有数个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每一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则为该第一半径距离以及该光盘开始产生非线性变形的一第二半径距离的函数;
一线性倾角计算单元,以依据该第一半径距离以及该聚焦输出电压,查询该线性倾角补偿表,并计算出相对应的线性倾角补偿值;
一非线性倾角计算单元,可根据一预定的比较程序得出该光盘开始产生非线性变形的该第二半径距离,而后依据该第一半径距离以及该第二半径距离,查询该非线性倾角补偿表,并得出相对应的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以及
一控制器,用来控制该光学头、该内存、该线性倾角计算单元以及该非线性倾角计算单元;
其中,当该光学头读取该光盘上的记录区块的数据时,该控制器会将该线性倾角计算单元计算出的线性倾角补偿值以及该非线性倾角计算单元得出的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经由一倾角补偿公式加以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使该倾角致动器输出相对应的倾角修正信号至该光学头中,以实时地修正该光学头的倾斜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光学头包含一激光二极管以产生该激光光线以及一光检测器以检测自该记录区块上反射回来的激光光线,该倾角致动器中并包含一数字/模拟转换器以将该控制器的计算结果转换为相对应的倾角修正信号,来修正该光学头的倾斜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倾角致动器会使该光学头所产生的激光光线平行于该选定的记录区块的法线方向,因此使得该预定的光学入射角大体上保持于90度,以便降低读取该记录区块的数据的错误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包含一转动装置以用来转动该光盘,该转动装置上并设置有至少一倾斜度调整螺丝,可用来调整该光盘于转动时的水平倾斜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线性倾角校正程序是利用一正常的平坦片放置于该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中,并调整该倾斜度调整螺丝使该正常平坦片分别处于不同倾斜角度的情形下转动,并在每一倾斜角度下于不同半径位置之处记录相对应的聚焦输出电压以及得出相对应的倾角补偿值,以完成该线性倾角补偿表的建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线性倾角补偿表中所记录的这些倾角补偿值可由下列步骤得出:
在一给定的倾斜角度下,输入一预定范围的不同倾角补偿值以作为微调,并使该光学头处于相对应的倾斜度;
依序读取该记录区块的数据的错误率,选取使该错误率最低的倾角补偿值,以记录在该线性倾角补偿表中;以及
选取不同的倾斜角度,并重复上述二步骤,直到该线性倾角补偿表中所有的倾角补偿值都完成记录。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线性倾角补偿表中所记录的聚焦输出电压是在该光学头位于该光盘的一内圈位置、一中圈位置与一外圈位置时,所分别接收到的聚焦输出电压,而该聚焦输出电压是经过一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后所产生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该比较程序如下:
利用该光学头读取该光盘内圈的一起始位置的数据,并因此得到相对应的聚焦输出电压,而后经由该线性倾角计算单元计算得出一第一线性倾角补偿值;
以该光学头由内而外依次读取该光盘,并于不同的半径位置得到相对应的聚焦输出电压,并经由该线性倾角计算单元计算得出于不同半径位置相对应的线性倾角补偿值;以及
将目前由线性倾角计算单元所计算出的线性倾角补偿值与该第一线性倾角补偿值进行比较,当目前新得到的线性倾角补偿值已超出该第一线性倾角补偿值上下一平均可容许范围时,将此一相对应半径位置订为产生非线性变形的该第二半径距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第一半径距离定义为r,该第二半径距离定义为r0,该光盘的线性倾角为θ2,该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定义为β并可由下列公式得出:
其中,该非线性倾角补偿表可在固定θ2的情形下,改变r与r0,以得出该等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线性倾角计算单元所计算出的线性倾角补偿值定义为bLinearTiltDAC,该光学头读取该光盘的起始位置所得到的该第一线性倾角补偿值定义为bTiltDAC_offset,该非线性倾角计算单元得出的非线性倾角补偿参数定义为β,该控制器会以下列的倾角补偿公式得出该计算结果定义为Theta:
Theta=bLinearTiltDAC+(bLinarTiltDAC-bTiltDAC_offset)+2*β*(bLinarTiltDAC-bTiltDAC_offset)。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该控制器每200ms至500ms即修正一次该光学头的倾斜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当该光学头目前所处的半径位置并非该线性倾角补偿表中该等预定半径位置之一时,该控制器会以内插的方式计算出所相对应的倾角补偿值。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光学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并不包含一倾角检测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3101206501A CN1321412C (zh) | 2003-12-16 | 2003-12-16 | 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3101206501A CN1321412C (zh) | 2003-12-16 | 2003-12-16 | 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29945A true CN1629945A (zh) | 2005-06-22 |
CN1321412C CN1321412C (zh) | 2007-06-13 |
Family
ID=34843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31012065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1412C (zh) | 2003-12-16 | 2003-12-16 | 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321412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20873B (zh) * | 2008-07-04 | 2012-07-04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光盘装置及其倾斜控制方法 |
CN103021427A (zh) * | 2011-09-28 | 2013-04-03 | 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致动器倾斜偏移校正方法 |
CN113739703A (zh) * | 2021-08-27 | 2021-12-03 |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 一种回转体扫描测量方法及其数据补偿校准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605776B2 (ja) * | 1988-02-03 | 1997-04-30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のチルトサーボ回路 |
JP2866160B2 (ja) * | 1990-07-19 | 1999-03-08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光学式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
JPH10302285A (ja) * | 1997-04-23 | 1998-11-13 | Pioneer Electron Corp | サーチ方法 |
JP3520011B2 (ja) * | 2000-01-11 | 2004-04-19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
2003
- 2003-12-16 CN CNB2003101206501A patent/CN132141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20873B (zh) * | 2008-07-04 | 2012-07-04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光盘装置及其倾斜控制方法 |
CN103021427A (zh) * | 2011-09-28 | 2013-04-03 | 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致动器倾斜偏移校正方法 |
CN113739703A (zh) * | 2021-08-27 | 2021-12-03 |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 一种回转体扫描测量方法及其数据补偿校准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21412C (zh) | 2007-06-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43392B2 (en) | Optical disk device and tilt correction method thereof | |
CN1175407C (zh) | 光盘驱动器 | |
CN1343973A (zh) | 光盘装置及信息的记录、再生方法 | |
CN1282956C (zh) | 光盘装置和光拾取器 | |
CN1214788A (zh) | 光学式记录再生装置 | |
CN1165895C (zh) | 光学读出装置中的慧差校正方法和装置 | |
CN1604204A (zh) | 光盘装置 | |
CN1254804C (zh) | 球面像差校正方法和装置 | |
CN1490797A (zh) | 校正照向光记录介质的光束的倾斜的方法和装置 | |
CN1244923C (zh) | 光读写头与光盘驱动装置 | |
CN1505815A (zh) | 信息再现装置和光记录介质 | |
CN1629945A (zh) | 光学入射角自动校正系统 | |
US7366069B2 (en) | Auto-adjusting system for an optical incident angle | |
CN1499497A (zh) | 光盘设备 | |
CN1297970C (zh) | 光学读写头 | |
JP3924440B2 (ja) |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CN1484225A (zh) | 光盘数据存取装置与光学头倾斜角度校正及调整方法 | |
CN1267913C (zh) | 光头及盘式记录重放装置 | |
CN1299277C (zh) | 光盘装置 | |
CN1697043A (zh) | 利用强制轨道遍历信号的盘驱动器校准 | |
CN1993746A (zh) | 光学存储系统中倾斜补偿的方法和设备 | |
US20050249059A1 (en) | Module for improving optical disc readability via dynamically adjusting optical focus position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 |
CN1811933A (zh) | 光学拾取装置 | |
JP2721230B2 (ja) | 情報記録装置 | |
CN1282958C (zh) | 修正光轴倾角误差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