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9375A - 用于气动连接纱线的纱线捻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气动连接纱线的纱线捻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29375A CN1629375A CN 200410102001 CN200410102001A CN1629375A CN 1629375 A CN1629375 A CN 1629375A CN 200410102001 CN200410102001 CN 200410102001 CN 200410102001 A CN200410102001 A CN 200410102001A CN 1629375 A CN1629375 A CN 16293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arn
- splicing
- passage
- spring wire
- twis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9/00—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B65H69/06—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 B65H69/061—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 B65H2701/319—Elastic thread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动连接纱线尤其是弹性纱的纱线捻接装置,具有一个捻接体,该捻接体具有一个可真空加载的捻接通道,该捻接通道可借助于一个覆盖元件封闭,此外,在捻接通道的区域中布置有支承件,该支承件实现纱线端的固定。根据本发明,这样进行设置,即,该支承件由一弹簧丝(36)和覆盖元件(23)构成,其中,弹簧丝(36)这样定位在一个位于捻接体(19)中的、相对于捻接通道(20)成角度地移动的槽(35)内,即,要进行捻接的纱线端(31、32)在捻接过程中被夹在覆盖元件(23)和弹簧丝(36)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气动连接纱线尤其是弹性纱的纱线捻接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用于气动连接纱线的纱线捻接装置就被认为与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相关联,并在许多专利文献例如DE4005752A1或DE4420979A1中作过详细的说明。
利用这种已知的纱线捻接装置,可以将两个例如通过纱线断头或受控制的清纱器剪纱造成的纱线端气动连接成纱线几近均匀的接头。
这意味着,卷绕在交叉卷绕筒子表面上的上部纱线被吸纱嘴吸取并被置入纱线捻接装置的捻接体(Spleissprisma)的捻接通道中。
几乎是在同时,下部纱线通过一个夹纱管被处于退绕位置的一退绕筒子夹取,且同样被置入捻接通道中,紧接着,上部纱线和下部纱线就在那里发生气动涡流变形。为了使这种捻接体具有纱线几近均匀的外观和差不多一致的纱线强度,两纱线端必须事先准确地切断并要针对捻接过程预整理好。
已知的纱线捻接装置为此具有相应的纱线夹紧装置、纱线切断装置以及所谓的支承和开松细管。
这意味着,两纱线端在通过上述的操作元件穿入捻接通道中期间还分别位于纱线夹紧装置的支承夹子与纱线切断装置的切断工具之间,其中纱线端各自所属的纱线处理装置分别布置在捻接通道的相对侧。
若上部纱线和下部纱线都可靠地固定在配属的纱线夹紧装置中,纱线便被纱线切断装置切断。所切的纱线端随后被吸入各自相邻的支承和开松细管中并在那里进行气动预整理。
这意味着,纱线端首先被尽量地从其纱线捻度中释放出来,此外还除去短纤维。
随后,经过预整理的纱线端通过所谓的毛圈拉出器被这样拉入捻接体的捻接通道中,即,它们大致等高地平行并排位于捻接通道中,但在此情况下仍有相反的取向。
一股通过相应的空气喷入口导入捻接通道的压缩空气流使两纱线端首先基本上平行排列的纤维发生涡流变形,结果就形成纱线几近均匀的捻接体。
实践证明,所述方法及相应装置在捻接纯棉纱线或棉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混合物时是可靠的。
但在捻接所谓的弹性纱时存在一些难度,弹性纱一般具有高弹性的包芯纱,它例如被棉纤维包围着。
这种弹性纱因有高弹性的包芯纱而力图在剪纱之后自行收缩,也即卷曲。
当这种弹性纱需要在一个先前所述的纱线捻接装置中进行捻接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纱线端因有着强烈的卷曲倾向而未吸入支承和开松细管中,也就未经过相应的预整理,或者是,纱线端在纱线捻接装置的捻接体的捻接通道内重叠不够。两种情形通常会导致未完成捻接或捻接不满足所提出的质量要求。
为了能可靠地对弹性纱进行捻接,已有人提出建议,在捻接通道或支承和开松细管的区域中设置额外的制动件,该制动件在纱线端通过纱线切断装置被切断之后将其固定。这意味着,设置制动件来防止被切断的纱线端过于卷曲。
EP1118570A2示出并描述了一种纱线捻接装置,它在支承和开松细管的高度上具有额外的形式为锯齿状金属板的纱线制动件。
分别固定一个纱线端的该金属板大致在半中腰位于纱线夹紧装置和配属的支承和开松细管之间。
这意味着,在通过纱线切断装置切断纱线端之后形成的、自由的,易于弯曲的纱线长度通过已知的制动件被大致平分。
利用如此设计的纱线捻接装置,虽然能稍微增大弹性纱成功捻接的数量,但却消除不了原则性的问题。
这种见解至少部分地体现在DE10124832A1中描述的纱线捻接装置上。同样,在这种纱线捻接装置中,大致在支承和开松细管的高度上设置用于被切断的纱线端的制动件。该制动件在此也用来将易于卷曲的纱线端的长度大致平分。
DE10124832A1中的制动件在此被设计成可真空加载的筛子,它将切断的纱线端气动地固定在其表面上。
然而DE10124832A1中描述的纱线捻接装置仍存在缺陷,特别是相对昂贵且由此成本高。
此外,DE-AS1535828或DE4226025C2公开了这样的纱线捻接装置,即,在捻接通道的区域中布置有支承件,它们在捻接过程中固定纱线端。
在DE-AS1535828的纱线捻接装置中,纱线端例如通过两个隔开的夹钳固定,而在DE4226025C2的纱线捻接装置中,纱线端通过一个居中的垫子状弹性元件固定。在所述的捻接装置中,压缩空气喷入口被分别布置在支承件和捻接通道出口之间,捻接空气通过该压缩空气喷入口可喷入捻接通道中。
这意味着,在应用DE-AS1535828或DE4226025C2的纱线捻接装置时,产生了所谓的双接头,其具有两个隔开的捻接区和一个位于其间的区域,该区域带有平行排列的未捻接的纱线段。这样的双接头虽然较为耐用,但却没有纱线几近均匀的接头,因此不太适用于纺织工业,尤其是不适用于制造例如进一步加工成单层机织物的纱线。
发明内容
从上述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这样改进已知的用于气动连接纱线的纱线捻接装置,即,利用这样一种装置也能可靠地对有问题的纱线尤其是弹性纱进行捻接。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是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捻接装置实现的。
本发明纱线捻接装置的有利改进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阐述。
在此情况下,本发明支承件的设计尤其带来了这样的优点,即,上部纱线和下部纱线的纱线端在被置入捻接通道中之后,通过自动闭合的覆盖元件马上被限定性地固定。
这意味着,仅将纱线端夹成在其被切断之后通过拉纱器可被拉入捻接通道中。
纱线端在捻接通道的区域中仅在一个非常小的纱线段上被夹紧,这样预整理的纱线端的涡流变形就不会被破坏。通过本发明的纱线捻接装置形成的纱线接头不仅充分牢固,而且还具有纱线几近均匀的外观。
通过在捻接通道的区域中额外地对纱线端进行机械固定,尤其是在弹性纱的情况下,能显著地压制典型的纱线端弯曲,从而不仅能将切断的纱线端可靠地吸到开松细管中,还能在捻接过程中确保纱线端在捻接通道中有充分重叠的长度。
总的说来,本发明支承件的设计即便对有问题的纱线也能以简单而可靠的方式形成整洁的接头。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选实施形式是,弹簧丝被布置成与捻接通道的底部间隔开。此外,如权利要求3所述,弹簧丝在优选设计中具有明显小于捻接通道净横截面积的横截面积,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可靠地防止了弹簧丝在捻接通道的内部干扰捻接气流,这会对预整理纱线端的涡流变形产生负面影响。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优选实施形式是,弹簧丝被可更换地装在捻接体上。这种设计例如带来的优点是,可毫无问题地更换损坏的弹簧丝或相应于当前的纱线部分分别使用专门的弹簧丝。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其他细节进行说明。其中:
图1在侧视图中示出了具有纱线捻接装置的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工位;
图2在俯视图中示出了穿入要连接的纱线端期间的本发明的纱线捻接装置;
图3示出了本发明纱线捻接装置的捻接体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沿图3中剖面IV-IV的捻接过程中的本发明的纱线捻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以侧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一台整体用参考标号1表示的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在实施例中为所谓的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这种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1通常在其末端机架(未示出)之间具有多个同类的工位,在本例中为络纱头2。
在该络纱头2上,正如众所周知且因此不必作出详细说明的那样,将在环锭细纱机上生产的管纱9再绕成大容积的交叉卷绕筒子15。在其完成之后,交叉卷绕筒子15借助于一个自动工作的服务机组优选是一个交叉卷绕筒子更换器(未示出)被转移到一个沿着机器设置的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装置21上,并被输送到一个布置在机器端侧的筒子装卸站或类似的装置。
此外,这种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1具有一个形式为筒子和筒管输送系统3的后勤装置。在该筒子和筒管输送系统3中,管纱9或空筒管在输送盘8上绕行。
另外,这种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1通常还具有一个(未示出)的中央控制单元,它通过一条机器总线不仅与各络纱头2的单独工位计算机29相连,还与服务机组的控制装置相连。
在图1中,仅示出了上述筒管输送系统3的管纱喂送段4、可反向驱动的储存段5、一个引向络纱头2的横向输送段6以及筒管回输段7。
正如所了解的那样,输入的管纱9在分别位于络纱头2的横向输送段6区域内的退绕位置AS上再绕成大体积的交叉卷绕筒子15。
为此,单独的络纱头如同样众所周知且因此仅简述地具有不同的装置,它们保证这些工位按序操作。
这些装置例如是吸纱嘴12、夹纱管25以及一个纱线连接装置10。
吸纱嘴12和夹纱管25在此分别通过真空接头连接到沿着机器设置的抽吸通道37上。
此外,吸纱嘴12可有限摆动地绕转轴16设置,夹纱管25可有限摆动地绕转轴26设置。
其他未详细示出的装置有纱线张紧器、纱线清洁器、上蜡装置、纱线切断装置、纱线拉伸强力传感器以及底线传感器。
纱线连接装置被设计成气动的纱线捻接装置10的形式,并且对于正常的纱线运行略微向后地设置。此外,如图2所示,在纱线捻接装置10的区域中布置有一个上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1和一个下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7。
交叉卷绕筒子15是在一个卷绕装置24上卷绕的。此外,这种卷绕装置24具有一个筒子架28,它可移动地绕旋转轴13设置,并具有一个可转动地支撑一交叉卷绕筒管的装置。在络筒过程中,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筒子架中的交叉卷绕筒子15以其表面靠在一槽筒14上,并由它通过摩擦连接被带动。
图2示出了本发明纱线捻接装置10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在纱线捻接装置10的上方和下方布置有上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1和下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7。此外,在图2中示出了对下部纱线32进行操作的夹纱管25和对上部纱线31进行操作的吸纱嘴12。
纱线捻接装置10主要由一个空气分配件33、一个捻接体19以及一个覆盖元件23组成,所谓的开松细管34被置于空气分配件33中,捻接体19具有一个可气动加载的捻接通道20,而覆盖元件23被旋转轴30有限转动地支承。
捻接体19优选地通过螺旋连接件39装在空气分配件33上,捻接体19具有一个带穿纱槽18的捻接通道20。在捻接体19的安装状态下,通向捻接通道20的空气喷入口22与一个空气分配件33中的充气孔连接,该充气孔通过一条例如与电磁阀接通的相应管路连接到一个压缩空气源上。
在捻接体19中开有一个槽35,弹簧丝36可作有限运动地支承在该槽中。例如固定在夹持体(Klemmstelle)38的弹簧丝36如此与捻接通道20相互垂直设置,即,位于弹簧丝36上的纱线端(31、32)在覆盖元件23闭合时夹在弹簧丝36与覆盖元件23之间。
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覆盖元件23可围绕着转轴30作有限的转动,并可通过一个(示意性示出的)回转驱动装置47受到限定性的控制。
正如尤其可从图3和4中进一步看出的那样,弹簧丝36仅在其上部区域切断捻接通道20。这意味着,通过空气喷入口22输送的捻接空气可如同往常那样传送到捻接通道20的整个长度上,并进而使得上部纱线31和下部纱线32的纱线端涡流变形成纱线几近均匀的接头。
本发明纱线捻接装置的功能如下:
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基本上有两种络筒中断的不同情形。第一种络筒中断的情形例如是由管纱9空转或纱线张紧器下方的纱线断头引起的,因而就需要进行所谓的筒子更换,也就是说,处于络筒位置的管纱9和相应的空筒管必须要用新的管纱替换。
这种筒子更换的过程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在DE19510171A1中有所描述,其是通过所谓的圆形纡库机实现的。
在执行了筒子更换之后,准备好新的下部纱线32,其可通过夹纱管25被带到气动纱线捻接装置10的捻接通道20中。
第二种络筒中断的情形例如是由正规的清纱器剪纱或纱线张紧器上方的纱线断头引起的,下部纱线32保持在纱线张紧器中,因为清纱器由于动态纱线信号的停止而启动了纱线张紧器的纱线夹紧功能。
夹持在纱线张紧器中的下部纱线32通过夹纱管25被取出,夹纱管25为此首先转动到纱线张紧器的区域中,然后在那里吸取下部纱线32,使下部纱线从纱线张紧器中释放。当下部纱线32的成功夹取例如通过一个夹纱管25内的传感器(未示出)记录时,夹纱管25就转动到图2所示的其上部工位。在此情况下,下部纱线32通过穿纱槽18被穿入捻接体19的捻接通道20、下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7的夹紧元件17′以及上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1的切断元件11″中。这意味着,下部纱线32是在穿入捻接通道20中时通过弹簧丝36牵引的。差不多是在同时,卷绕在交叉卷绕筒子15上的上部纱线31如已知的那样被吸纱嘴12吸取并同样穿入纱线捻接装置10的捻接通道20中。吸纱嘴12是通过穿纱槽18将上部纱线31导入捻接体19的捻接通道20、上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1的夹紧元件11’以及下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7的切断元件17″中的。这意味着,无论是上部纱线31还是下部纱线32都在置入捻接通道20后位于弹簧丝36上。随后闭合捻接通道20。这意味着,覆盖元件23借助于回转驱动装置47转变成捻接位置。在此情况下,通过弹簧丝36牵引的上部纱线31和下部纱线32的纱线端通过覆盖元件23被限定性地固定。
在关闭捻接通道20之后,固定在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1和17内的上部纱线31和下部纱线32便被切断。被切断的下部纱线32的纱线端由夹纱管25夹走,而被切断的上部纱线31的纱线端则由吸纱嘴12吸走。
在捻接通道20的区域中被限定地固定于覆盖元件23与弹簧丝36之间、且从捻接通道20中突出的上部纱线31和下部纱线32的纱线端分别被吸入真空加载的预整理细管34中,并在那里优选气动地、至少部分地从其纱线捻度和短纤维中松开。紧接着,如此预整理好的且限定地固定在本发明的夹紧装置中的上部纱线31和下部纱线32的纱线端例如通过一个所谓的毛圈拉出器或类似装置(未示出)被这样拉入捻接通道20内,即,纱线端31、32预定重叠地并排位于捻接通道20内。随后,经过对电磁阀作相应的控制,通过空气吹入口22将捻接空气吹入捻接通道20中。
位于捻接通道20中的、仍予以固定的上部纱线31和下部纱线32的纱线端受到捻接气流的冲击而相互产生涡流变形,从而形成了纱线几近均匀的纱线接头。
这意味着,通过布置在捻接通道20区域中的弹簧丝36,在与覆盖元件23的连接中,可靠地防止了纱线端31、32在通过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1和17切断之后卷曲得厉害,以致它们未吸入开松细管34中或使得捻接通道20中相互重叠的纱线段过短。
Claims (4)
1、一种用于气动连接纱线尤其是弹性纱的纱线捻接装置,具有一个捻接体,该捻接体具有一个可真空加载的捻接通道,该捻接通道可借助于一个覆盖元件封闭,此外,在捻接通道的区域中布置有支承件,该支承件实现纱线端的固定,其特征在于,该支承件由一弹簧丝(36)和覆盖元件(23)构成,其中,弹簧丝(36)这样定位在一个位于捻接体(19)中的、相对于捻接通道(20)成角度地移动的槽(35)内,即,要进行捻接的纱线端(31、32)在捻接过程中被夹在覆盖元件(23)和弹簧丝(36)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捻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丝(36)被布置成与捻接通道(20)的底部(27)间隔开。
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纱线捻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丝(36)的横截面积明显小于捻接通道(20)的净横截面积。
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纱线捻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丝(36)可更换地装在捻接体(19)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2003159570 DE10359570A1 (de) | 2003-12-18 | 2003-12-18 | Fadenspleißvorrichtung zum pneumatischen Verbinden von Garnen |
DE10359570.8 | 2003-12-1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29375A true CN1629375A (zh) | 2005-06-22 |
Family
ID=34485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10102001 Pending CN1629375A (zh) | 2003-12-18 | 2004-12-17 | 用于气动连接纱线的纱线捻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544147A3 (zh) |
CN (1) | CN1629375A (zh) |
DE (1) | DE10359570A1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97701B (zh) * | 2008-04-07 | 2011-07-13 | 上海凯利纺织五金有限公司 | 可装卸的气路集成块及其自动空捻器 |
CN102785973A (zh) * | 2011-05-14 | 2012-11-21 |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 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的工位的纱线捻接装置 |
CN105696126A (zh) * | 2014-12-13 | 2016-06-22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捻接通道单元、捻接器以及纺织机 |
CN107161800A (zh) * | 2016-03-08 | 2017-09-15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用的纱线捻接装置 |
CN108016947A (zh) * | 2016-11-04 | 2018-05-11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纱线捻接装置 |
CN108147222A (zh) * | 2016-12-05 | 2018-06-12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纱线拼接装置 |
CN109205395A (zh) * | 2017-06-30 | 2019-01-15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气流接合纱线头的接纱装置 |
CN109911711A (zh) * | 2017-12-12 | 2019-06-21 | 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纺织机的纱线拼接装置 |
CN110077909A (zh) * | 2019-05-11 | 2019-08-02 | 海盐新创制衣有限公司 | 络筒纱线无线头接线装置 |
CN112125064A (zh) * | 2020-09-28 | 2020-12-25 | 安徽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气动捻接装置及其捻接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168923A (ja) * | 2004-12-16 | 2006-06-29 | Murata Mach Ltd | 糸継ぎ装置 |
DE102015014384A1 (de) | 2015-11-09 | 2017-05-11 |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 Fadenleitblechelement für eine Fadenspleissvorrichtung einer Arbeitsstelle einer Spulmaschine, Fadenspleis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 Arbeitsstelle |
DE102018006472A1 (de) * | 2018-08-16 | 2020-02-20 |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 Spleißvorrichtung |
JP2020117366A (ja) * | 2019-01-24 | 2020-08-06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糸継装置及び糸巻取装置 |
EP3736236A1 (de) * | 2019-05-08 | 2020-11-11 | Heberlein AG | Spleisskopf für ein spleissgerät, spleissvorrichtung mit mindestens einem spleisskopf, verfahren zum verspleissen von garn mit einem spleisskopf,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
CN110577114B (zh) * | 2019-10-10 | 2024-03-15 | 上海枭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全自动智能打结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E625194A (zh) * | 1961-11-23 | |||
JPS55106968A (en) * | 1979-02-09 | 1980-08-16 | Murata Mach Ltd | Pneumatic type thread connector |
JPH0645428B2 (ja) * | 1989-02-15 | 1994-06-15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スプライサの点検方法 |
DE4005752C2 (de) * | 1990-02-23 | 1998-10-08 | Schlafhorst & Co W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orbereiten zu spleißender Fadenenden |
IT1239341B (it) * | 1990-02-26 | 1993-10-20 | Mesdan Spa | Dispositivo per la giunzione di fili e filati tessili mediante aria compressa |
DE4226025C2 (de) * | 1991-09-19 | 1996-10-24 | Akzo Nobel Nv | Vorrichtung zum Spleißen von Multifilamentgarnen |
DE4420979B4 (de) * | 1994-06-16 | 2005-09-01 | Saurer Gmbh & Co. Kg | Fadenendevorbereitungseinrichtung für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 Textilmaschinen |
DE10124832A1 (de) * | 2001-05-22 | 2002-11-28 | Schlafhorst & Co W | Fadenspleissvorrichtung |
-
2003
- 2003-12-18 DE DE2003159570 patent/DE10359570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
- 2004-09-22 EP EP04022517A patent/EP1544147A3/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12-17 CN CN 200410102001 patent/CN162937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97701B (zh) * | 2008-04-07 | 2011-07-13 | 上海凯利纺织五金有限公司 | 可装卸的气路集成块及其自动空捻器 |
CN102785973A (zh) * | 2011-05-14 | 2012-11-21 |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 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的工位的纱线捻接装置 |
CN105696126A (zh) * | 2014-12-13 | 2016-06-22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捻接通道单元、捻接器以及纺织机 |
CN105696126B (zh) * | 2014-12-13 | 2018-02-27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捻接通道单元、捻接器以及纺织机 |
CN107161800A (zh) * | 2016-03-08 | 2017-09-15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用的纱线捻接装置 |
CN107161800B (zh) * | 2016-03-08 | 2019-08-20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用的纱线捻接装置 |
CN108016947A (zh) * | 2016-11-04 | 2018-05-11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纱线捻接装置 |
CN108147222A (zh) * | 2016-12-05 | 2018-06-12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纱线拼接装置 |
CN109205395A (zh) * | 2017-06-30 | 2019-01-15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气流接合纱线头的接纱装置 |
CN109911711A (zh) * | 2017-12-12 | 2019-06-21 | 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纺织机的纱线拼接装置 |
CN110077909A (zh) * | 2019-05-11 | 2019-08-02 | 海盐新创制衣有限公司 | 络筒纱线无线头接线装置 |
CN112125064A (zh) * | 2020-09-28 | 2020-12-25 | 安徽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气动捻接装置及其捻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359570A1 (de) | 2005-07-28 |
EP1544147A2 (de) | 2005-06-22 |
EP1544147A3 (de) | 2005-1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629375A (zh) | 用于气动连接纱线的纱线捻接装置 | |
CN100347062C (zh) | 开动一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作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6692C (zh) | 生产交叉筒子的纺织机械用的纱线连接装置 | |
CN1295125C (zh) | 纱的气流连接装置 | |
CN1099387C (zh) | 自动穿线和卷绕的光纤双主轴卷绕器 | |
CN104711689B (zh) | 纺丝卷绕装置 | |
CN1162315C (zh) | 在卷筒更换时用来引导和切断输入的长丝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85869A (zh) | 纱头装入纱头连接装置的方法与装置 | |
CN1405377A (zh) | 气流纺纱机重新接头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205395B (zh) | 用于气流接合纱线头的接纱装置 | |
CN101994175A (zh) | 纺纱机械以及残留于纱线贮存罗拉的细纱的除去方法 | |
CN1159492A (zh) | 在气流纺纱机上纱线生头的方法以及装置 | |
CN1116419A (zh) | 绕在筒管上的纱头的标记法及其实施设备 | |
JP2016027218A (ja) | 仮撚加工機、及び、仮撚加工機の糸掛け方法 | |
WO1994026645A1 (en) | Filament winding method and filament winding machine | |
CN1470692A (zh) | 纱线捻接装置 | |
EP3025996B1 (en) | Yarn winding machine with a yarn joining device, and yarn joining method | |
CN1232432C (zh) | 在更换卷筒时用来引导和切断输入长丝的装置和方法及具有该装置的假捻卷曲变形机 | |
CN109911711B (zh) | 用于纺织机的纱线拼接装置 | |
CN1263667C (zh) | 卷曲变形机和用于使长丝初次生头的方法 | |
JP4169690B2 (ja) | 繊維機械 | |
CN1087316A (zh) | 除去终端卷绕纱圈的装置 | |
JP7553257B2 (ja) | 繊維機械の作業ユニットにおいて糸継ぎ結合部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ならびに繊維機械の作業ユニット | |
CN1651620A (zh) | 纬管备纱卷绕方法和包括纬管备纱卷绕装置的纺纱机 | |
CN1089383C (zh) | 纤维机械的挂纱装置和挂纱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