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8353A - 异形光盘用适配器 - Google Patents
异形光盘用适配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28353A CN1628353A CN03803439.5A CN03803439A CN1628353A CN 1628353 A CN1628353 A CN 1628353A CN 03803439 A CN03803439 A CN 03803439A CN 1628353 A CN1628353 A CN 16283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h
- teat
- adapter
- shaped
- receiv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445 nipp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25 tom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11B17/02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08—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of non-disc record carrier, e.g. card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014—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17—Containers with interchangeable record carri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5/00—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record carrier employed but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e.g. dictating apparatus; Combinations of such apparatus
- G11B25/04—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record carrier employed but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e.g. dictating apparatus; Combinations of such apparatus using flat record carriers, e.g. disc, card
- G11B25/046—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record carrier employed but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e.g. dictating apparatus; Combinations of such apparatus using flat record carriers, e.g. disc, card using stationary discs, or card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recording area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适配器A1由合成树脂制成,该适配器具有:具有直径为12cm外径的圆环状框体(1)、在该框体(1)的内缘下部一体设置的盘接受部(2)、框体(1)的内缘上部一体设置的一对盘挤压部(3、3)。在盘接受部(2)上设置着使光盘的信息记录区域面向播放器的光学读取装置的圆形切口部(4)。在盘挤压部(3)的下面,设置着以沿光盘的旋转方向Y突出高度逐渐增大的方式形成的盘压接用突部(7)。该适配器A1不但可以牢固安装尺寸稍稍不同的异形光盘,还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安装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形光盘用适配器,它用于使异形光盘、诸如卡片形或者名片形的CD及DVD等的光盘适用于配置在电脑等上的盘播放器的光盘装载装置。
此外,这里所说的“盘播放器”不但包括读取光盘内记录信息的装置,还包括向CD-R、DVD-R、DVD-RW、DVD-RAM、DVD+R、DVD+RW等内写入信息的装置、刻录机等。
背景技术
过去,记录信息的光盘(以下称“CD”)以直径为12cm及直径为8cm的圆形光盘作为规格尺寸。但是最近,与规格尺寸的CD相同,出现了一种长为85~89mm×宽为55~60mm大小的长方形CD,它具有中心孔及在夹紧区域(Clamping Area)的外方的环形信息记录区域。这种CD根据其尺寸被称为名片形CD或者卡片形CD。
这种非规格尺寸的名片形CD如果不加改动,无法安装在现有的光盘播放器上。其原因在于,对于名片形CD,无法在光盘播放器内进行记录再现必需的定位(定中心,Centering)。于是提出一种名片形CD(WO99/0765等),这种CD在光盘的下面具有定位用突部,它嵌入光盘播放器的移送用托架的8cmCD放置凹部内,用于进行前述定位(定中心,Centering)。
但是,即便是具有这种定位装置的CD,也无法在没有移送托架的传统光盘播放器、特别是可插(Slotin)式和纵向设置的光盘播放器上设置名片形CD。
因此,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编号为2000-11573号的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名片形CD适配器,通过该适配器则可以在这种可插式和纵向设置的光盘播放器上设置名片形CD。
同时,与直径为12cm及直径为8cm的规格尺寸的圆形CD相对,称之为名片形CD的CD,由于现在并不存在规格尺寸,因此,如上所述,在市场上各种尺寸的名片形CD都有销售。
前述特开2000-11573号公报中所公开的这种名片形CD适配器,虽然它可以对应于某种特定尺寸的名片形CD,但是它不能安装与这种特定尺寸不同的名片形CD。当然,由于这种名片形CD适配器是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因此,特定尺寸的名片形CD及与之尺寸不同的名片形CD的长度之差、宽度之差及厚度之差如果为0.3mm左右,则还能够勉强安装名片形CD,但是,由于勉强安装的CD在播放器内的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有可能导致它从适配器中脱落。
本发明正是以解决上述这些问题而产生的,它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形光盘用适配器,通过使用该适配器不仅可以牢固地安装尺寸稍稍不同的光盘,还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光盘的安装操作。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通过后述的发明实施方式进行明确阐述。
发明内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异形光盘用适配器的特征在于,它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该适配器具有:在具有直径为12cm外径的圆环状框体的内缘下部一体设置的盘接受部、一体设置在前述圆环状框体的内缘上部,与前述盘接受部共同夹着异形光盘的至少一对盘挤压部。在前述盘接受部内设置着使光盘的信息记录区域面向播放器上的光学读取装置或者写入装置的圆形切口部,而在前述盘挤压部的下面,或者在与前述盘接受部的盘挤压部相对部位的上面,设置着以沿光盘的旋转方向突出高度逐渐增加的方式而形成的盘压接用突部。
在这种适配器内,通过使角部置于盘挤压部的下方的方式,使放置在盘接受部上的异形光盘旋转,于是该光盘的角部被置于盘压接用突部的下方。随着该光盘的旋转操作,盘挤压部与盘接受部中的至少一个,被光盘角部向外侧慢慢挤压而发生弹性变形,在其内蓄积弹性复原力。通过所蓄积的弹性复原力,光盘的角部被牢固地夹在盘压接用突部与盘接受部之间、或者盘压接用突部与盘挤压部之间,以此保持盘的安装状态。
此外,由于盘压接用突部以沿盘的旋转方向突出高度逐渐增加的方式而形成,因此,即使是周边部厚度不同的盘、或者长度或宽度不同的光盘,也可以牢固地夹着这些光盘。还可以防止光盘旋转时光盘的夹着状态被解除。
此外,作为安装在这种适配器上的异形光盘,以名片形、桶形、正方形光盘为例。
在上述适配器内,前述盘压接用突部优选以沿着光盘的旋转方向及前述圆环状框体的半径方向突出高度逐渐增加的方式而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周边部厚度不同的光盘、或者长度或宽度不同的光盘,也可以更加牢固地夹着这些光盘。
在上述适配器内,前述盘压接用突部具有以沿着盘的旋转方向突出高度逐渐增加的方式而形成的第一盘压接用突部、与该第一盘压接用突部的最大突出部邻接的第二盘压接用突部。前述第二盘压接用突部的整个突出面的突出高度,优选设定为与前述第一盘压接用突部的最大突出高度相同或者大于它的尺寸。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盘压接用突部的整个突出面的突出高度设定为与前述第一盘压接用突部的最大突出高度相同或者大于它的尺寸,因此,即使是周边部的厚度较薄的光盘,也可以牢固地夹着它。
在上述适配器内,优选设置盘接触部,以防止在光盘旋转时,夹在前述盘挤压部与前述盘接受部之间的光盘向旋转方向移动。
这样就可以获得稳定的安装状态。此外,在这种适配器内,光盘的安装操作之时,光盘与接触部相碰,于是安装操作结束。因此,它不通过视觉识别就可获知安装结束。
在上述适配器内,前述切口部优选以直径为8cm的圆形形成,同时与前述圆环状框体同心状设置。
在这种适配器内,如果光盘具有定位用突部,在该光盘的定位用突部被嵌入切口部内的状态之下安装光盘。因此,可以准确地对光盘进行定位。
在上述适配器内,在前述盘接受部与盘挤压部相对的部位设置着圆弧形长孔,在前述盘接受部的内缘,与前述长孔对应的位置,设置着面向前述切口部的中央而突出的1个或者若干个盘挤压用突部。设置在装着盘的定位用突部与前述盘接受部之间的前述盘挤压用突部,通过该挤压用突部与前述长孔之间的细宽弧状部的弹性复原力,使光盘向前述切口部的中央挤压。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挤压用突部与长孔之间的细宽弧状部的弹性复原力,光盘向切口部的中央挤压,以此牢固保持光盘的安装状态。
在上述适配器内,前述盘挤压用突部优选以沿着光盘的旋转方向突出量逐渐增加的方式而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在光盘的安装操作之时,则光盘可以顺利地旋转,因此,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光盘的安装操作。
在上述适配器内,前述盘接受部优选在前述盘挤压部的正下方,与前述圆环状框体的内缘分离。
在这种情况下,则可以很容易地对适配器进行成形加工。
在上述适配器内,在安装着异形光盘的状态之下,整体重量优选设定为从直径为8cm的圆形光盘的重量至直径为12cm的圆形光盘的重量的范围之内。
其原因如下。即如果其整体重量小于直径为8cm的圆形光盘的重量或者大于直径为12cm的圆形光盘的重量,则光盘旋转操作变得不稳定,无法获得正常的旋转操作,其结果在于,不仅很难读取光盘的记录信息,而且很难向光盘内写入信息。因此,其整体重量优选设定为从直径为8cm的圆形光盘的重量至直径为12cm的圆形光盘的重量的范围之内。特别是整体重量优选设定为3~22g的范围之内,此外,整体重量更优选设定为5~18g的范围之内,而整体重量设定为7~16g的范围之内则更加理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异形光盘用适配器的平面图。
图2是该适配器的底面图。
图3是图1中A-A线截面图。
图4是图1中B-B线截面图。
图5是图1中C-C线截面图。
图6是在该适配器上下颠倒的状态下表示光盘压接突部的主要部位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在该适配器的盘接受部上放置名片形CD时的平面图。
图8是在该适配器上安装名片形CD过程中的平面图。
图9是在该适配器上安装名片形CD之后的平面图。
图10在该适配器上安装名片形CD之后的底面图。
图11是图9中D-D线的截面图。
图12是图9中E-E线的截面图。
图13是图9中F-F线的截面图。
图14是图10中P部分的放大图。
图15是名片形CD的平面图。
图16是图15中G-G线的截面图。
图17是在该适配器上安装其它名片形CD之后的底面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异形光盘用适配器的平面图。
图19是在该适配器上安装桶形CD之后的平面图。
图20是在该适配器上安装正方形CD之后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及图2中,(A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异形光盘用适配器。该适配器(A1)由ABS和聚碳酸酯等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制成。在该适配器(A1)上,作为异形光盘安装着图15及图16所示的名片形CD(D1)。该名片形CD(D1)被装在适配器(A1)上的状态之下,其整体重量(即名片形CD(D1)与适配器(A1)的总重量)被设定为市场上销售的直径为8cm的圆形光盘的重量至直径为12cm的圆形光盘的重量的范围之内。此外,在图1中,箭头(Y)表示通过播放器上具备的主轴而旋转的名片形CD(D1)的旋转方向。
如图15及图16所示,该名片形CD(D1)是长为85~89mm×宽为55~60mm大小的长方形光盘,它是再现专用型光盘。该名片形CD(D1)具有中心孔(81)和夹紧区域(Clamping Area)(82)外方的环形信息记录区域(83)。在该名片形CD(D1)的下面(即信息读取面),一体形成以圆弧状延伸的定位用突部(84)。在该名片形CD(D1)中,分别设定其周边部的厚度为0.9mm、定位用突部(84)的突出高度为0.5mm、整体的厚度为1.4mm。
如图1及图2所示,该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适配器(A1)具有,圆环状框体(1)、接受前述名片形CD(D1)的盘接受部(2)、与盘接受部(2)共同夹着被前述盘接受部(2)接受的名片形CD(D1)的一对盘挤压部(3)(3)。
圆环状框体(1)的外径为12cm,它是规格尺寸的圆形CD的直径。此外,该圆环状框体(1)的厚度设定为与规格尺寸的圆形CD的厚度大体相同。
在圆环状框体(1)的内缘上相对位置的上部,以内方突出状一体设置着一对盘挤压部(3)(3)。在装着名片形CD(D1)的状态之下,以挤压该CD(D1)的四个角部中相邻两个角部所得到的大小而形成各个盘挤压部(3)。
盘接受部(2)在圆环状框体(1)的内缘下部以内方突出状一体连接设置。在该盘接受部(2)的中央部,使名片形CD(D1)的信息记录区域(83)面向播放器上具备的光学读取装置(图中未示)的直径为8cm的圆形切口部(4),与圆环状框体(1)以同心状设置。此外,如图3~图5所示,在盘挤压部(3)的垂直下方位置,该盘接受部(2)与圆环状框体(1)的内缘分离。这是为了方便制造适配器(A1)而设置的。
此外,如图1所示,在该盘接受部(2)与盘挤压部(3)相对的部位,设置着圆弧状的长孔(8)。在该盘接受部(2)的内缘,与前述长孔(8)对应的位置,一体设置着面向前述切口部(4)的中央而突出的2个盘挤压用突部(9)。在该盘接受部(2)内,在盘挤压用突部(9)与长孔(8)之间形成细宽弧状部(10)。
在图3中,盘接受部(2)的上面与盘挤压部(2)的下面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与名片形CD(D1)的周边部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尺寸。
如图6所示,在各个盘挤压部(3)的下面,设置着由在名片形CD的旋转方向(Y)及圆环状框体(1)的半径方向(X)突出高度逐渐增加的方式而形成的第一盘压接用突部(7a)、与该第一盘压接用突部(7a)的最大突出部邻接而形成的第二盘压接用突部(7b)构成的盘压接用突部(7)。在该盘压接用突部(7)内,第二盘压接用突部(7b)的整个突出面的突出高度被设定为与第一盘压接用突部(7a)的最大突出部的突出高度相同。此外,图中并未表示,但在本发明中,第二盘压接用突部(7b)的整个突出面的突出高度也可以设定为比第一盘压接用突部(7a)的最大突出部的突出高度大。
此外,如图6所示,为了防止通过播放器的主轴旋转的名片形CD进行旋转时,盘挤压部(3)向夹在盘挤压部(3)与盘接受部(2)之间的名片形CD(D1)的旋转方向(Y)移动,在名片形CD的旋转方向(Y)顶端设置盘接触部(5)。该盘接触部(5)从圆环状框体(1)的内缘向内方突出,同时,其下端与盘接受部(2)连接设置,而其上面与盘挤压部(3)的上面相连。
下面对名片形CD(D1)安装在上述适配器(A1)上的安装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7所示,使名片形CD(D1)下面的定位用突部(84)嵌入切口部(4)内,以此方式把名片形CD(D1)放在盘接受部(2)上。之后,在此状态下,使名片形CD(D1)沿着以播放器的主轴旋转的名片形CD的旋转方向(Y),对于适配器(A1)相对旋转,同时,如图8所示,使位于该名片形CD(D1)对角位置的一对角部(85)放入盘挤压部(3)的下方。如果再使其沿着相同方向旋转,则如图9所示,名片形CD(D1)的前述角部(85)被置于第二盘压接用突部(7b)的下方。随着该角部(85)的旋转,如图13所示,盘挤压部(3)与盘接受部(2)被该角部(85)向外侧挤压而发生弹性变形,于是,该盘挤压部(3)与该盘接受部(2)内蓄积弹性复原力。通过这种弹性复原力,名片形CD(D1)的角部(85)被牢固地夹在第二盘压接用突部(7b)与盘接受部(2)之间,以此保持名片形CD(D1)的安装状态。于是,在该名片形CD(D1)的角部(85)被夹着的状态之下,如图10所示,该角部(85)与盘接触部(5)接触,因此它不能继续旋转,从而名片形CD的安装操作结束。
在该名片形CD的安装状态之下,如图10及图14所示,盘挤压用突部(9)被配置在名片形CD(D1)的定位用突部(84)与盘接受部(2)之间。而形成于盘接受部(2)内的盘挤压用突部(9)与长孔(8)之间的细宽弧状部(10),被该盘挤压用突部(9)稍微压向长孔(8)一侧,从而发生弹性变形,于是,该细宽弧状部(10)内蓄积了弹性复原力。通过细宽弧状部(10)所蓄积的弹性复原力,盘挤压用突部(9)面向切口部(4)的中央挤压名片形CD(D1),以此牢固地保持名片形CD的安装状态。
在该适配器(A1)中,如图10及图14所示,盘挤压用突部(9)以沿着名片形CD(D1)的旋转方向(Y)突出量逐渐增大的方式而形成。因此,在名片形CD(D1)的安装操作之时,可以平稳地使该名片形CD(D1)旋转,这样就可以容易地进行名片形CD的安装操作。此外,在名片形CD的安装操作中,如果盘挤压用突部(9)从名片形CD(D1)的定位用突部(84)与盘接受部(2)之间脱落,并完全偏向定位用突部(84)的下侧时,如图10所示,用指尖挤压细宽弧状部(10)的盘挤压用突部(9)附近的下面,把盘挤压用突部(10)压入名片形CD(D1)的定位用突部(84)与盘接受部(2)之间,使该盘挤压用突部(10)配置在定位用突部(84)与盘接受部(2)之间。
于是,安装着名片形CD(D1)的适配器(A1)被装入播放器内,通过该播放器上具有的主轴,名片形CD(D1)与适配器(A1)一起沿着箭头(Y)的旋转方向高速旋转。此时,如果名片形CD(D1)的角部(85)没有位于第二盘压接用突部(7b)的下方,因此,即使夹着该角部(85)的夹力变弱,通过名片形CD(D1)的旋转操作,该名片形CD的角部(85)向夹力较强的方向移动,因此,该角部(85)就被牢固地夹着。因此,不会发生名片形CD(D1)从适配器(A1)中脱落的问题。
而从适配器(A1)中取出名片形CD(D1)时,只要按照与上述名片形CD的安装顺序相反的顺序进行即可。换言之,使名片形CD(D1)沿着与该名片形CD的旋转方向(Y)相反的方向,对适配器(A1)相对旋转。于是,名片形CD(D1)的角部(85)从第二盘压接用突部(7b)与盘接受部(2)之间取出。使该名片形CD(D1)旋转至图7所示的位置,从而取出光盘(D1)。
如果名片形CD(D1)的周边部的厚度比上述名片形CD(D1)的周边部厚度厚,则该名片形CD(D1)在图17所示的状态下安装在适配器(A1)上。换言之,由于名片形CD(D1)的周边部的厚度厚,即便使该名片形CD(D1)沿着规定的旋转方向(Y)旋转,其角部(85)无法向第二盘压接用突部(7b)的下方位置移动,从而被置于第一盘压接用突部(7a)的下方。在该位置上,该名片形CD(D1)的角部(85)被夹在第一盘压接用突部(7a)与盘接受部(2)之间,从而保持名片形CD(D1)的安装状态。这样,在名片形CD(D1)的角部(85)被夹着的状态之下,该角部(85)与在第一盘压接用突部(7a)和第二盘压接用突部(7b)之间产生的断层(11,参照图6)相接,因此,它无法继续旋转,从而名片形CD的安装操作结束。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适配器(A1),第一盘压接用突部(7a)以沿着名片形CD的旋转方向(Y)及圆环状框体(1)的半径方向(R)突出高度逐渐增加的方式形成,因此,即使是周边部的厚度不同的名片形CD,或者长度和宽度不同的名片形CD,也能够牢固地夹着这些名片形CD(D1)。而且,由于第二盘压接用突部(7b)的整个突出面的突出高度被设定为与第一盘压接用突部(7a)的突出高度相同的尺寸,因此,即使是周边部的厚度较薄的名片形CD(D1),也能够牢固地夹着它。
在图18及图19中,(A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异形光盘用适配器。在该适配器(A2)上,作为异形光盘装着桶形CD(D2)。此外,在这些图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适配器(A1)的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下面,关于第二实施方式中适配器(A2)的构造,围绕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适配器(A1)的相异点进行说明。
前述桶形CD(D2)是四边形,并且相对的一对边形成圆弧形,它是再现专用型光盘。在该桶形CD(D2)内,圆弧形的一对边之间的直径设定为8cm。该桶形CD(D2)没有定位用突部,取而代之的是一对圆弧形的边作为定位用部件。该桶形CD(D2)的厚度被设定为与规格尺寸的圆形CD的厚度大致相同。
在该适配器(A2)内,圆环状框体(1)的外径为12cm,它是规格尺寸的圆形CD的直径,圆环状框体(1)的内径为8cm。在该圆环状框体(1)的内缘下部,以内方突出状一体设置着盘接受部(2)。在该盘接受部(2)的中央部,使桶形CD(D2)的信息记录区域面向播放器上的光学读取装置(图中未示)的圆形切口部(4`),与圆环状框体(1)以同心状设置。此外,在圆环状框体(1)的内缘相对位置的上部,以内方突出状一体设置着一对盘挤压部(3)(3)。在各个盘挤压部(3)的下面,设置着由第一盘压接用突部(7a)和第二盘压接用突部(7b)构成的盘压接用突部(7)。该第一盘压接用突部(7a)和第二盘压接用突部(7b)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适配器(A1)的相同,有关其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在适配器(A1)上安装桶形CD(D2)的安装步骤与上述名片形CD(D2)的安装步骤相同,下面对其进行简单的说明。
首先,如图18中虚线所示,把桶形CD(D2)载置在盘接受部(2)上。从这种状态使桶形CD(D2)沿着通过播放器的主轴而旋转的桶形CD的旋转方向(Y),对于适配器(A2)相对旋转,于是如图19所示,使位于该桶形CD(D2)对角位置的一对角部(85)置于第二盘压接用突部(7b)的下方。随着该桶形CD(D2)的角部(85)的旋转动作,盘挤压部(3)与盘接受部(2)被该角部(85)向外侧挤压而发生弹性变形,于是,盘挤压部(3)与盘接受部(2)内分别蓄积弹性复原力。通过这种弹性复原力,桶形CD(D2)的角部(85)被牢固地夹在第二盘压接用突部(7b)与盘接受部(2)之间,以此保持名片形CD(D2)的安装状态。于是,在该名片形CD(D2)的角部(85)被夹着的状态之下,该角部(85)与盘接触部(5)接触,因此它不能继续旋转,从而名片形CD的安装操作结束。在图19中,为便于说明,桶形CD(D2)的角部(85)不与盘接触部(5)接触,而是被设置在与其有点间隔的位置。
此外,如果桶形CD(D2)的周边部的厚度较厚,该桶形CD(D2)的角部(85)被置于第一盘压接用突部(7a)的下方。在该位置上,桶形CD(D2)的角部(85)被夹在第一盘压接用突部(7a)与盘接受部(2)之间,以此保持名片形CD(D2)的安装状态。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适配器(A2)内,作为异形光盘,除了上述的桶形CD(D2)之外,还可以安装如图20所示的正方形CD(D3)。这种正方形CD(D3)的安装步骤与上述桶形CD(D2)的安装步骤相同,不再重复进行说明。此外,在图20中,为了便于说明,正方形CD(D3)的角部(85)不与盘接触部(5)接触,而是被设置在与其有点间隔的位置。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本发明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表示的例子,它还可以设定更改为多种形式。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盘压接用突部(7)由第一盘压接用突部(7a)与第二盘压接用突部(7b)构成。但在本发明中,盘压接用突部(7)也可以不具有第二盘压接用突部(7b),换言之它可以只由第一盘压接用突部(7a)构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盘压接用突部(7)被设置在盘挤压部(3)的下面,而在本发明中,盘压接用突部(7)也可以设置在盘接受部(2)与盘挤压部(3)相对部位的上面。在这种情况下,光盘的角部(85)被夹在盘压接用突部(7)与盘挤压部(3)之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安装在适配器上的光盘不能写入信息,即它是再现专用型(例如:CD-ROM、DVD-ROM)的光盘,但在本发明中的光盘可以是只能写入一次的补写型光盘(例如:CD-R、DVD-R、DVD+R),也可以是能够反复写入的重复写入式光盘(例如:CD-RW、DVD-RW、DVD+RW、DVD-RAM)等。在这种情况下,切口部(4)的作用在于,使光盘的信息记录区域面向播放器中具有的光学写入装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对盘挤压部(3)的组数是一组,但在本发明中它也可以是两组以上。
此外,虽然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适配器(A1)用于安装名片形CD(D1),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适配器(A2)用于安装桶形CD(D2)及正方形CD(D3),当然本发明的适配器也可以用于安装这些形状的CD以外的异形光盘。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适配器是圆环状框体(1)、盘接受部(2)以及盘挤压部(3)一体而成形的,但在本发明中,适配器也可以通过这些构件个别成形组合而以规定形状成形。
下面根据上述的情况,对本发明的效果进行简单的总结。
本发明的异形光盘用适配器,使异形光盘载置在盘接受部上,仅沿着规定的方向使其旋转,不但可以使光盘置于盘挤压部的下方,还可以通过极其简单的操作把光盘安装在适配器上。
而且,即便是周边部的厚度不同的光盘或者长度和宽度不同的光盘,也可以牢固地夹着这些光盘。此外还可以防止光盘旋转时光盘的夹着状态被解除,从而发生光盘在播放器内脱落的现象。
此外,如果盘压接用突部,其突出高度以规定方式形成,则即便是周边部的厚度不同的光盘或者长度和宽度不同的光盘,也可以更牢固地夹着这些光盘。
此外,如果盘压接用突部具有规定的第一盘压接用突部与规定的第二盘压接用突部,则即使是周边部的厚度较薄的光盘,也能够稳固地夹着它。
如果在上述适配器内设置规定的盘接触部,则能够获得稳定的盘安装状态。另外,光盘安装操作之时,通过光盘碰到接触部,则可以获得安装操作结束的信号,从而不需要通过视觉就能够获知安装操作结束。
此外,切口部以直径为8cm的圆形形成,同时,与圆环状框体以同心状设置时,则可以可靠地对具有定位用突部的异形光盘进行定位。
此外,如果适配器具备规定的圆弧形长孔与规定的1个或若干个挤压用突部,则可以牢固地保持光盘的安装状态。
此外,盘挤压用突部,其突出量以规定的方式形成时,在光盘的安装操作之时,可以平稳地使光盘旋转,因此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光盘的安装操作。
此外,如果在盘挤压部的垂直下方,盘接受部与圆环状框体的内缘分离,则可以很容易地进行适配器的成形加工。
此外,在装着异形光盘的状态之下,如果其总重量被设定为直径为8cm的圆形光盘的重量至直径为12cm的圆形光盘的重量的范围之内,则可以可靠地读取安装在适配器上的光盘的记录信息,还可以可靠地向光盘内记录信息。
本申请是与2002年2月8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02-33020号的优先权主张同步,其公开内容未加更改而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及说明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几个优选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如果本发明是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只要不脱离其主旨,允许其进行任何更改。
产业上的利用领域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适配器优选使用方式在于,它用于使诸如卡片形CD(DVD)、名片形CD(DVD)、桶形CD(DVD)、正方形CD(DVD)等的异形光盘适用于配置在电脑等上的播放器的光盘装载装置。
Claims (9)
1.一种异形光盘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具有:与具有直径为12cm外径的圆环状框体(1)的内缘下部一体设置的盘接受部(2)、一体设置在所述圆环状框体(1)的内缘上部,与所述盘接受部(2)共同夹着异形光盘(D1、D2、D3)的至少一对盘挤压部(3、3),
在所述盘接受部(2)内设置着使光盘的信息记录区域(83)面向播放器上具有的光学读取装置或者写入装置的圆形切口部(4),
在所述盘挤压部(3)的下面,或者在与所述盘接受部(2)的盘挤压部相对的部位的上面,设置着以沿光盘的旋转方向(Y)突出高度逐渐增加的方式形成的盘压接用突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光盘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压接用突部(7)以沿着光盘的旋转方向(Y)及所述圆环状框体(1)的半径方向(Y)突出高度逐渐增加的方式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光盘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压接用突部(7)具有以沿着光盘的旋转方向(Y)突出高度逐渐增加的方式形成的第一盘压接用突部(7a)、与该第一盘压接用突部(7a)的最大突出部邻接的第二盘压接用突部(7b),
所述第二盘压接用突部(7b)的整个突出面的突出高度,设定为与所述第一盘压接用突部(7a)的最大突出高度相同或者大于它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异形光盘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设置盘接触部(5),以防止在光盘旋转时,夹在所述盘挤压部(3)与所述盘接受部(2)之间的光盘向旋转方向(Y)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光盘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部(4)以直径为8cm的圆形形成,同时与所述圆环状框体(1)同心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光盘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盘接受部(2)的盘挤压部(3)相对的部位设置着圆弧形长孔(8),在所述盘接受部(2)的内缘,与所述长孔(8)对应的位置,设置着面向所述切口部(4)的中央而突出的1个或者多个盘挤压用突部(9),
设置在装着盘的定位用突部(84)与所述盘接受部(2)之间的所述盘挤压用突部(9),通过该挤压用突部(9)与所述长孔(8)之间的细宽弧状部(10)的弹性复原力,使盘(D1)向所述切口部(4)的中央挤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形光盘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挤压用突部(9)以沿着盘的旋转方向(Y)突出量逐渐增加的方式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光盘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接受部(2)在所述盘挤压部(3)的正下方,与所述圆环状框体(1)的内缘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光盘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在安装着异形光盘的状态之下,整体重量设定为从直径为8cm的圆形光盘的重量至直径为12cm的圆形光盘的重量的范围之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0008091U JP3077661U (ja) | 2000-11-13 | 2000-11-13 | カード・アダプタ |
JP2002033020A JP3499856B2 (ja) | 2000-11-13 | 2002-02-08 | 非真円形光ディスク用アダプタ |
JP33020/2002 | 2002-02-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28353A true CN1628353A (zh) | 2005-06-15 |
CN1284179C CN1284179C (zh) | 2006-11-08 |
Family
ID=37076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380343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4179C (zh) | 2000-11-13 | 2003-02-06 | 异形光盘用适配器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191459B2 (zh) |
EP (1) | EP1473725A4 (zh) |
JP (2) | JP3077661U (zh) |
CN (1) | CN1284179C (zh) |
AU (1) | AU2003211920A1 (zh) |
HK (1) | HK1077392A1 (zh) |
WO (1) | WO200306759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77661U (ja) * | 2000-11-13 | 2001-05-29 | 株式会社チップ・オン・メディア | カード・アダプタ |
JP3499846B2 (ja) | 2001-09-18 | 2004-02-23 | オリエント測器コンピュータ株式会社 | 非真円形光ディスク用アダプタ− |
US8177129B2 (en) * | 2004-02-17 | 2012-05-15 | Timothy D. Larin | Interactive multimedia smart affinity card with flash memory |
US7213749B2 (en) * | 2004-02-17 | 2007-05-08 | R&R Card Systems, Inc. | Interactive multimedia smart affinity card |
US7345235B2 (en) * | 2004-03-17 | 2008-03-18 | Yamaha Corporation |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having keys equipped with balancers biting into keys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balancers to keys |
TWI286736B (en) * | 2005-03-15 | 2007-09-11 | Yamaha Corp | Movable part firmly equipped with balance weight, musical instrument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balance weight therei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37784A (en) * | 1987-03-14 | 1989-06-06 | Sony Corporation | Apparatus for adapting the diameter of a disk-like recording medium |
JPH076542A (ja) * | 1993-09-30 | 1995-01-10 | Hikari Yokoekawa | 光回転カードアダプタ |
DE20001884U1 (de) * | 2000-02-03 | 2000-05-18 | Grafe, Ronald, 91054 Erlangen | CD-Adapter |
JP2001256745A (ja) * | 2000-03-10 | 2001-09-21 | Tdk Corp | 小径円盤状記録媒体アダプタ装置 |
JP2001291350A (ja) * | 2000-04-05 | 2001-10-19 | Up Grade Inku:Kk | スロットインタイプの記録乃至再生機におけるカード型コンパクトディスクの装填具 |
DE20013902U1 (de) * | 2000-08-13 | 2000-12-21 | Holz, Michael, Dipl.-Kfm., 80798 München | Adapter |
JP3392820B2 (ja) * | 2000-09-20 | 2003-03-31 | オリエント測器コンピュータ株式会社 | 名刺型光ディスク用アダプタ− |
JP3077146U (ja) | 2000-10-20 | 2001-05-11 | ファーストマルチメディア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再生用アダプタ |
GB0025897D0 (en) * | 2000-10-23 | 2000-12-06 | Encore Holdings Ltd | An optically readable carrier and an adapter therefor |
JP3077661U (ja) * | 2000-11-13 | 2001-05-29 | 株式会社チップ・オン・メディア | カード・アダプタ |
JP2002343050A (ja) * | 2001-05-18 | 2002-11-29 | Global Com:Kk | カード状の記録媒体のためのアダプタ |
-
2000
- 2000-11-13 JP JP2000008091U patent/JP3077661U/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
- 2002-02-08 JP JP2002033020A patent/JP349985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
- 2003-02-06 EP EP03705052A patent/EP1473725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3-02-06 WO PCT/JP2003/001294 patent/WO2003067592A1/ja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3-02-06 CN CN03803439.5A patent/CN128417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2-06 AU AU2003211920A patent/AU200321192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02-06 US US10/503,608 patent/US719145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10-18 HK HK05109153A patent/HK1077392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84179C (zh) | 2006-11-08 |
US7191459B2 (en) | 2007-03-13 |
HK1077392A1 (en) | 2006-02-10 |
JP2003233958A (ja) | 2003-08-22 |
JP3499856B2 (ja) | 2004-02-23 |
AU2003211920A1 (en) | 2003-09-02 |
EP1473725A4 (en) | 2006-12-06 |
WO2003067592A1 (fr) | 2003-08-14 |
EP1473725A1 (en) | 2004-11-03 |
JP3077661U (ja) | 2001-05-29 |
US20050125818A1 (en) | 2005-06-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51236C (zh) | 盘驱动器及其转台 | |
CN1122267C (zh) | 磁盘驱动器 | |
CN1134001C (zh) | 装运托盘及其包含该装运托盘的托盘装运型光盘再生装置 | |
CN1366307A (zh) | 盘片夹持装置 | |
CN1335615A (zh) | 盒式盘 | |
CN1542804A (zh) | 用于盘驱动器的保持器 | |
CN1284179C (zh) | 异形光盘用适配器 | |
CN1130696C (zh) | 记录介质和盘盒 | |
CN1287386C (zh) | 用于光记录再生装置的托盘结构 | |
CN1167070C (zh) | 盘片浮置装置 | |
CN1731521A (zh) | 用于盘片驱动器的卡盘设备 | |
CN1571049A (zh) | 转台 | |
CN100346416C (zh) | 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插脱方法及盘片驱动装置 | |
CN1254808C (zh) | 硬盘驱动器的盘夹及其制造方法 | |
CN1306277A (zh) | 盘片居中装置 | |
CN1244102C (zh) | 盘驱动装置 | |
CN1296927C (zh) | 盒式记录介质、盘状记录介质及其驱动方法 | |
CN1783280A (zh) | 盘驱动设备 | |
US9027041B2 (en) | Turn table for spindle motor | |
CN101339786B (zh) | 夹碟转盘 | |
CN1707658A (zh) | 盘驱动装置 | |
CN1453780A (zh) | 光驱装置 | |
CN1314047C (zh) | 盘盒 | |
CN1849657A (zh) | 盘装置 | |
CN1801346A (zh) | 适配器部件、光盘驱动单元及光盘驱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7739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