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625522A - 升降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升降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25522A
CN1625522A CNA02828836XA CN02828836A CN1625522A CN 1625522 A CN1625522 A CN 1625522A CN A02828836X A CNA02828836X A CN A02828836XA CN 02828836 A CN02828836 A CN 02828836A CN 1625522 A CN1625522 A CN 1625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asing
actuating device
hoist trunk
counter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288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田隆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25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55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4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 B66B11/043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actuated by rotating motor; Details, e.g. ventilation
    • B66B11/0438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actuated by rotating motor; Details, e.g. ventilation with a gearless driving, e.g. integrated sheave, drum or winch in the stator or rotor of the cage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4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 B66B11/08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35Arrangement of driving gear, e.g. location or support
    • B66B11/0045Arrangement of driving gear, e.g. location or support in the hoistw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65Roping
    • B66B11/008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升降机装置具有:沿着箱体用导轨(5)在升降通道(1)内升降的箱体(3);沿着配重用导轨6在升降通道(1)内升降的配重(4);吊挂箱体(3)及配重(4)用的绳缆13;具有卷挂绳缆(13)的绳轮(14)以及使该绳轮(14)旋转的驱动电机18的驱动装置(7),该驱动装置(7)的驱动电机(18)在直径方向的外形尺寸大于绳轮(14)在直径方向的外形尺寸,使绳轮(14)侧面对着升降通道1的壁,使绳轮(14)的旋转面相对于升降通道(1)的壁倾斜,并且将驱动装置(7)配置成其一部分在升降通道俯视图中与箱体(3)重叠。

Description

升降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升降机装置,尤其涉及在升降通道内的上部设置驱动装置,采用卷挂在该驱动装置的滑轮上的绳缆,使箱体及配重相互在相反方向升降的升降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特开平7-1043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不设置机械室、在升降通道内的上部配置驱动装置的升降机装置,即所谓的无机械室升降机。这里,驱动装置配置于箱体在其通道上所必须的升降井空间(包括其上部的延长部)与升降机井的壁之间的空间中。也就是说,使箱体及配重升降的驱动装置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被配置在箱体与升降机井的壁之间。
然而,上述的升降机装置,由于使箱体及配重升降的驱动装置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被配置在升降通道内的箱体与升降机井的壁之间,所以驱动装置的外形尺寸受箱体大小的限制。另外,驱动装置的外形尺寸,有时也会影响到升降通道截面面积,存在必须增大升降通道截面面积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在无机械室的升降机中,提供一种与驱动装置的外形尺寸无关,可以减小升降通道截面面积的升降机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受升降通道截面面积以及驱动装置外形尺寸的影响,可以很容易地布置驱动装置的升降机装置。
本发明的升降机装置具有:沿着箱体用导轨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箱体;沿着配重用导轨在上述升降通道内升降的配重;吊挂上述箱体以及上述配重的绳缆;设置在上述升降通道内顶部,具有卷挂上述绳缆的绳轮以及使该绳轮旋转的驱动电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装置的上述驱动电机在直径方向的外形尺寸大于上述绳轮在直径方向的外形尺寸,使上述绳轮侧与上述升降通道壁相面对,使上述绳轮的旋转面相对于上述升降通道壁倾斜,并且将上述驱动装置配置成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其一部分与上述箱体重叠。
另外,本发明的升降机装置具有:沿着箱体用导轨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箱体;沿着配重用导轨在上述升降通道内升降的配重;吊挂上述箱体以及上述配重的绳缆;设置在上述升降通道内顶部,具有卷挂上述绳缆的绳轮以及使该绳轮旋转的驱动电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装置具有转子以及设置在该转子外周的定子的无齿轮结构,使上述绳轮侧与上述升降通道壁相面对,使上述绳轮的旋转面相对于上述升降通道壁倾斜,并且将上述驱动装置配置成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其一部分与上述箱体重叠。
另外,本发明的升降机装置具有:沿着箱体用导轨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箱体;沿着配重用导轨在上述升降通道内升降的配重;吊挂上述箱体以及上述配重的绳缆;设置在上述升降通道内顶部,具有卷挂上述绳缆的绳轮以及使该绳轮旋转的驱动电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的上述绳轮在轴线方向的外形尺寸小于上述绳轮在直径方向的外形尺寸,使上述绳轮侧与上述升降通道壁相面对,使上述绳轮的旋转面相对于上述升降通道壁倾斜,并且将上述驱动装置配置成在升降通道俯视图中其一部分与上述箱体重叠。
另外,上述驱动装置具有使上述驱动电机制动的制动机构,该制动机构设置在对着上述箱体一侧。
另外,在箱体下面具有相对于上述升降通道倾斜壁配置的转向滑轮,上述箱体通过上述绳缆悬吊在该转向滑轮下。
另外,上述驱动装置支撑在箱体导轨以及配重导轨上。
另外,在上述箱体的上面,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与上述驱动装置分离的位置设置有扶手。
另外,上述扶手与上述驱动装置相面对的部分,与上述驱动装置大致平行,相对于上述升降通道壁倾斜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升降机装置的升降通道俯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升降机装置的升降通道剖面图。
图3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升降机装置的驱动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升降机装置的驱动装置的设置图。
图5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升降机装置的升降通道俯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升降机装置的升降通道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首先,结合图1对本发明的升降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升降机装置的升降通道俯视图。另外,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升降机装置的升降通道剖面图。
在图1及图2中,1是升降通道,2是设置在升降通道1一边的门,3是在升降通道1内升降的箱体,4是设置在箱体3背面侧的配重。该箱体3和配重4在升降通道俯视图中相互分离配置。另外,3a是设置在箱体3上的箱体上部扶手,在检查人员对升降机装置的各部件等进行维修时登到箱体3上的情况下使用。
在箱体3两侧设置有一对箱体用导轨5,箱体3沿着该箱体导轨5在升降通道1内的规定路径上升降。另外,在配重4的两侧设置有一对配重用导轨6,配重4沿着该配重用导轨6在升降通道1内的规定路径上升降。
7是设置在升降通道1上部的驱动装置,在升降通道俯视图中,其至少一部分配置成与箱体3重叠,其下表面被配置在箱体3及配重4的上升顶点位置的上方。
另外,8是支撑驱动装置7的驱动装置台,在俯视图中呈L字形状,被配置在升降通道1的上部,并被支撑在箱体用导轨5以及配重用导轨6上。
9是设置在箱体3下部一侧的第1转向滑轮,10是设置在箱体3下部另一侧的第2转向滑轮,11是设置在配重4上部的配重滑轮,12是设置在从升降通道壁延伸出来的梁上的绳缆固定部件。该第1转向滑轮9及第2转向滑轮10的旋转面形成彼此大致平行,配置成相对于升降通道1的壁倾斜。另外,第1转向滑轮9相对于两条箱体导轨5所形成的面配置在配重4侧,第2转向滑轮10相对于两条箱体导轨5所形成的面配置在配重4的相反侧。而且,第1转向滑轮9及第2转向滑轮10之间的绳缆13倾斜地横穿箱体3的下面。另外,驱动装置7也与第1转向滑轮9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重叠。
该绳缆13一端通过与第2转向滑轮10相对应的绳缆固定部件12连接在升降通道1的上部并下降,依次卷挂在箱体3下面的第2转向滑轮10、第1转向滑轮9之后再上异,卷挂在驱动装置7上再下降,卷挂在配重滑轮11上再上升,其另一端通过与配重滑轮11对应设置的绳缆固定部件(未图示)连接在升降通道1的上部。
下面,结合图3对本发明的升降机装置的驱动装置进行说明。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升降机装置的驱动装置的剖面图。在图3中,14是形成有卷挂绳缆13的绳缆槽的绳轮,15是作为固定轴的轴,16是定子,17是与绳轮14连接的转子。转子17构成大致圆筒状,在该转子17的外周还设置有圆筒状的定子16。另外,18是主要由定子16和转子17构成的驱动电机。因此,该驱动装置7是带有转子17以及设置在该转子17外周的定子16的无齿轮卷扬机。
19是通过推压对转子17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蹄,20是通过制动臂使制动蹄19推压转子17的制动控制机构。另外,21是主要由制动蹄19和制动控制机构20构成的作为制动机构的制动器。该制动器21设置在与驱动装置7中的绳轮14相反一侧,通过将外框22从驱动装置7卸下可从外部进行检查。
这里,驱动装置7的驱动电机18直径方向的外形尺寸比绳轮14直径方向的外形尺寸要大。该驱动电机18直径方向的外形尺寸根据圆筒状的定子16的大小来决定。另外,该驱动装置7的绳轮14轴线方向的外形尺寸B也比绳轮14直径方向的外形尺寸A要小,也就是所谓的薄型卷扬机。而且,驱动装置7整体的大致外形如图3所示形成为在上部带有绳轮14的近似凸起形状。
下面,结合图4对本发明升降机装置的驱动装置的设置进行说明。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升降机装置的驱动装置的设置图。在图4中,支撑驱动装置7的驱动装置台8由成为直接驱动装置7的台座的第1个H型钢8a,和支撑该第1个H型钢8a的第2个H型钢8b构成。这里,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第2个H型钢8b呈L字形状配置在升降通道1的上部,支撑在一根箱体用导轨5及两根配重用导轨6共计三根导轨上。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升降机装置,驱动装置7的驱动电机18被驱动而向转子17付与旋转力,从而使与转子17连接的绳轮14旋转,通过绳缆13使箱体3及配重4相互在相反方向升降。而且,驱动装置7的绳轮14配置成:其直径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在箱体3下部一侧所设的第1转向滑轮9与配重滑轮11的连接线上。因此,驱动装置7在相对箱体3的门2后方侧,并且,在升降通道1的角部,使绳轮14的一侧对着升降通道1的壁,同时,使绳轮14的旋转面相对于升降通道1的壁倾斜配置。
而且,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驱动装置7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成与箱体3及配重4重叠,驱动装置7的下表面配置在箱体3及配重4的最上升位置的上方。另外,驱动装置7与箱体3的重叠最好大于等于驱动装置7的整体面积的1/2,大于等于2/3则更好。同样地,驱动装置7与箱体3及配重4的重叠最好大于等于驱动装置7的整体面积的1/2,大于等于2/3则更好。由此,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便能够在由箱体3及配重4所形成的平面面积内配置驱动装置7的平面面积大于等于1/2,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升降通道1的截面面积,即,其结果可以减小升降通道1的截面面积。
另外,驱动装置7的驱动电机18直径方向的外形尺寸比绳轮14直径方向的外形尺寸要大,该外形尺寸小的绳轮14朝着升降通道1的壁侧配置,外形尺寸大的驱动电机18朝着箱体3侧配置。因此,驱动装置7与升降通道1的壁不会发生干扰,因而能够很容易地布置。
因此,能够减少升降通道1的容积,与将驱动装置7设置在升降通道1内的上部并省略另外设置的机械室的结构一样,能够减少建筑物中升降机装置使用的空间,进而,能够节省升降机装置的设置空间所需的建筑费用。
另外,该驱动装置7的绳轮14轴线方向的外形尺寸也比绳轮14直径方向的外形尺寸要小,也就是所谓的薄型卷扬机,因此驱动装置7向箱体3上部空间的突出面积比较小。这样,即使在检查人员登到箱体3上对驱动装置7等进行维修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箱体3上充分确保检查人员的维修空间。而且,该维修空间是由箱体3上的箱体扶手3a划分出来的,由于箱体3a的最上升位置很高,箱体扶手3a在升降通道俯视图中,设置在与驱动装置7分离的位置。
由此,向该驱动装置7的箱体3上部空间突出面积越小,就越能够充分确保检查人员的维修空间的由扶手3a围起来的区域的面积。而且,箱体扶手3a的与驱动装置7相面对的部分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由于相对于升降通道1的壁倾斜配置,因而检查人员能够更容易地进行驱动装置7的维修。
另外,在重负荷用的升降机装置的情况下,驱动装置7的机械外形尺寸变大,无齿轮卷扬机驱动装置7的驱动电机18的外形尺寸,也就是直径变大,而驱动电机18配置在箱体3侧,因而不会与升降通道1的壁发生干扰,所以即使将驱动电机18的直径在规定限度内增大,也不会受到升降通道截面面积以及驱动装置7的外形尺寸的影响。因此,由于驱动电机18被配置在箱体3侧,绳轮14处在升降通道1的壁侧,因而能够提高作为无齿轮卷扬机的驱动装置7的外形尺寸的自由度。
另外,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由于驱动装置7的绳轮14的直径配置在箱体3下部一侧所设的第1转向滑轮9与配重滑轮11的连接线上,因而不需要配置特别的偏导轮,从而能够削减成本。而且,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由于配重4与绳轮14的一部分重叠,因而不需要将配重滑轮11相对于配重4倾斜配置,可以使配重滑轮11配置成收容在配重4的宽度范围内,从而没必要因配置配重滑轮11而增大升降通道截面面积。
另外,驱动装置7支撑在驱动装置台8上,该驱动装置台8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呈L字形状配置在升降通道1的上部,由于支撑在一根箱体用导轨5及两根配重用导轨6共计三根导轨,因而作用在驱动装置7上的负荷不会作用到升降通道1主体,因而能够使升降通道1的结构轻量化,降低建筑费用。另外,由驱动装置7作用在驱动装置台8上的负荷分散到3根导轨上,所以可以将各自的导轨尺寸变小,从而节省制造费用。
另外,由于制动器20对着箱体3侧配置,通过卸下外框架22,在维修时就可以立即对制动类的部件进行维修。
即,与驱动装置的外形尺寸无关,能够提供一种可以减小升降通道截面面积的升降机装置,另外,还能够提供一种不受升降通道截面面积以及驱动装置的外形尺寸的影响,可以很容易地布置驱动装置的升降机装置。
实施方式2
下面,结合图5及图6对本发明升降机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升降机装置的升降通道俯视图。另外,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升降机装置的升降通道剖面图。此外,升降机装置的驱动装置7的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此省略了对其的说明。
在图5及图6中,1是升降通道,2是设置在升降通道1一边的门,3是在升降通道1内升降的箱体,4是设置在箱体3侧面一侧的配重。该箱体3和配重4在升降通道俯视图中相互分离配置。
在箱体3两侧设置有一对箱体用导轨5,箱体3沿着该箱体用导轨5在升降通道1内的规定路径升降。另外,在配重4的两侧设置有一对配重用导轨6,配重4沿着该配重用导轨6在升降通道1内的规定路径升降。因此,升降通道1横向的宽度根据配重4的厚度、箱体3的宽度以及箱体用导轨5的大小来决定。
7是设置在升降通道1上部的驱动装置,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其至少一部分配置成与箱体3重叠,其下表面配置在箱体3及配重4的最上升位置的上方。
另外,8是支撑驱动装置7的驱动装置台,在平面上呈T字形状配置在升降通道1的上部,支撑在箱体用导轨5以及配重用导轨6上。
9是设置在箱体3下部一侧的第1转向滑轮,10是设置在箱体3下部另一侧的第2转向滑轮,11是设置在配重4上部的配重滑轮,12是设置在从升降通道壁延伸出来的梁上的绳缆固定部件。该第1转向滑轮9及第2转向滑轮10的旋转面形成彼此大致平行,相对于升降通道1的壁倾斜配置。另外,第1转向滑轮9相对于两条箱体用导轨5所形成的面配置在门2的相反侧,第2转向滑轮10相对于两条箱体用导轨5所形成的面配置在门2侧。而且,第1转向滑轮9及第2转向滑轮10之间的绳缆13倾斜地横切箱体3的下面。
该绳缆13一端通过与第2转向滑轮10对应的绳缆固定部件12连接在升降通道1的上部并下行,依次卷挂在箱体3下面的第2转向滑轮10、第1转向滑轮9之后再上行,卷挂在驱动装置7上再下行,卷挂在配重滑轮11上再上行,其另一端通过与配重滑轮11对应设置的绳缆固定部件(图中未示)连接在升降通道1的上部。
升降机装置的驱动装置的设置,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驱动装置台8呈T字形状配置在升降通道1的上部,支撑在一根箱体用导轨5及两根配重用导轨6共计三根导轨上。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升降机装置,驱动装置7的驱动电机18被驱动而向转子17上付与旋转力,则与转子17连接的绳轮14旋转,通过绳缆13使箱体3及配重4相互在相反方向升降。而且,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驱动装置7的绳轮14的直径配置在箱体3下部一侧所设的第1转向滑轮9与配重滑轮11的连接线上。因此,驱动装置7在配置着箱体3的配重4的侧面一侧,使滑轮14的旋转面相对于升降通道1的壁倾斜配置。
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驱动装置7的至少一部分与箱体3及配重4重叠配置,使驱动装置7的下表面配置在箱体3及配重4的最上升位置的上方。另外,驱动装置7与箱体3的重叠形成得比实施方式1要小,但是由于形成在箱体3与配重4之间配置一根箱体用导轨5的结构,因而不会增大升降通道截面面积。
另外,驱动装置7的驱动电机18直径方向的外形尺寸比绳轮14直径方向的外形尺寸要大,因而该外形尺寸小的绳轮14朝着升降通道1的壁侧配置,外形尺寸大的驱动电机18朝着箱体3侧配置。而且,驱动装置7与面对的升降通道1的壁侧的配重4所形成的面相比,配置在更靠箱体3一侧。因此,驱动装置7与升降通道1的壁不会发生干扰,因而能够很容易地布置。
因此,能够节省升降通道1的容积,与将驱动装置7设置在升降通道1内的上部且省略另外设置的机械室的结构一样,能够减少建筑物中升降机装置使用的空间,进而能够节省升降机装置的设置空间所需的建筑费用。
另外,该驱动装置7的绳轮14轴线方向的外形尺寸也比滑轮14直径方向的外形尺寸要小,也就是所谓的薄型卷扬机,驱动装置7向箱体3上部的空间中的突出面积比较小。这样,即使在检查人员登到箱体3上对驱动装置7等进行维修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箱体3上充分确保检查人员的维修空间。
另外,在重负荷用的升降机装置的情况下,驱动装置7的机械外形尺寸变大,无齿轮卷扬机驱动装置7的驱动电机18的外形尺寸,也就是直径变大,而驱动电机18配置在箱体3侧,因而不会与升降通道1的壁发生干扰,所以即使将驱动电机18的直径在规定限度内增大,也不会受到升降通道截面面积以及驱动装置7的外形尺寸的影响。因此,由于驱动电机18配置在箱体3侧,滑轮14处在升降通道1的壁侧,因而能够提高作为无齿轮卷扬机的驱动装置7的外形尺寸的自由度。
另外,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由于驱动装置7的绳轮1的直径配置在箱体3下部一侧所设的第1转向滑轮9与配重滑轮11的连接线上,因而不需要配置特别的偏导轮,从而能够削减成本。而且,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由于配重4与绳轮14的一部分重叠,因而不需要将配重滑轮11相对于配重4倾斜配置,可以使配重滑轮11配置成收容在配重4的宽度范围内。因此,不用增大升降通道截面的宽度,从而没必要因配置配重滑轮11而增大升降通道截面面积。
另外,驱动装置7支撑在驱动装置台8上,该驱动装置台8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呈T字形状配置在升降通道1的上部,支撑在一根箱体用导轨5及两根配重用导轨6共计三根导轨,因而作用在驱动装置7上的负荷不会作用到升降通道1主体,所以能够使升降通道1的结构轻量化,降低建筑费用。另外,由驱动装置7作用在驱动装置台8上的负荷分散到3根导轨上,因而可以将各自的导轨尺寸变小,从而节省制造费用。

Claims (8)

1.一种升降机装置,具有:沿着箱体用导轨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箱体;沿着配重用导轨在上述升降通道内升降的配重;吊挂上述箱体以及上述配重的绳缆;设置在上述升降通道内顶部,具有卷挂上述绳缆的绳轮以及使该绳轮旋转的驱动电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的上述驱动电机在直径方向的外形尺寸大于上述绳轮在直径方向的外形尺寸,使上述绳轮侧与上述升降通道壁相面对,使上述绳轮的旋转面相对于上述升降通道壁倾斜,并且将上述驱动装置配置成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其一部分与上述箱体重叠。
2.一种升降机装置,具有:沿着箱体用导轨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箱体;沿着配重用导轨在上述升降通道内升降的配重;吊挂上述箱体以及上述配重的绳缆;设置在上述升降通道内顶部,具有卷挂上述绳缆的绳轮以及使该绳轮旋转的驱动电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具有转子以及设置在该转子外周的定子的无齿轮结构,使上述绳轮侧与上述升降通道壁相面对,使上述绳轮的旋转面相对于上述升降通道壁倾斜,并且将上述驱动装置配置成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其一部分与上述箱体重叠。
3.一种升降机装置,具有:沿着箱体用导轨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箱体;沿着配重用导轨在上述升降通道内升降的配重;吊挂上述箱体以及上述配重的绳缆;设置在上述升降通道内顶部,具有卷挂上述绳缆的绳轮以及使该绳轮旋转的驱动电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的上述绳轮在轴线方向的外形尺寸小于上述绳轮在直径方向的外形尺寸,使上述绳轮侧与上述升降通道壁相面对,使上述绳轮的旋转面相对于上述升降通道壁倾斜,并且将上述驱动装置配置成在升降通道俯视图中其一部分与上述箱体重叠。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装置具有用于制动上述驱动电机的制动机构,该制动机构设置在面对上述箱体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箱体下面具有相对于上述升降通道壁倾斜配置的转向滑轮,上述箱体通过上述绳缆悬吊在该转向滑轮下。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装置被支撑在箱体用导轨以及配重用导轨上。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箱体的上面,在升降通道的俯视图中的离开上述驱动装置的位置设置有扶手。
8.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升降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扶手配置成其面对上述驱动装置的部分与上述驱动装置大致平行,并且相对于升降通道壁倾斜。
CNA02828836XA 2002-06-21 2002-06-21 升降机装置 Pending CN16255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2/006232 WO2004000711A1 (ja) 2002-06-21 2002-06-21 エレベー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5522A true CN1625522A (zh) 2005-06-08

Family

ID=29808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2828836XA Pending CN1625522A (zh) 2002-06-21 2002-06-21 升降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516844A4 (zh)
JP (1) JPWO2004000711A1 (zh)
KR (1) KR100697487B1 (zh)
CN (1) CN1625522A (zh)
WO (1) WO200400071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06289A1 (zh) * 2009-07-14 2011-01-20 上海德圣米高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船用电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05077804A1 (ja) * 2004-02-13 2007-08-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WO2007010589A1 (ja) * 2005-07-15 2009-01-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KR101437800B1 (ko) 2010-08-20 2014-09-03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 장치
JP2015037984A (ja) * 2013-03-07 2015-02-2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00603B2 (ja) * 1999-06-03 2008-1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4191333B2 (ja) * 1999-08-26 2008-12-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巻上機
JP2001080843A (ja) * 1999-09-14 2001-03-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01139249A (ja) * 1999-11-09 2001-05-2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機械室レスエレベータ
WO2001062654A1 (fr) * 2000-02-22 2001-08-30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f elevateur
EP1327596B1 (en) * 2000-08-28 2010-02-2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levator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06289A1 (zh) * 2009-07-14 2011-01-20 上海德圣米高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船用电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16844A1 (en) 2005-03-23
KR100697487B1 (ko) 2007-03-20
EP1516844A4 (en) 2008-12-17
WO2004000711A1 (ja) 2003-12-31
JPWO2004000711A1 (ja) 2005-10-20
KR20050007612A (ko) 2005-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9379C (zh) 电梯装置
CN1038243C (zh) 牵引绳轮式电梯
CN1094887C (zh) 电梯装置
CN1108976C (zh) 带有相对旋转的转子的电梯机械
CN1244485C (zh) 牵引轮式电梯、电梯轿厢及其悬挂方法以及转向滑轮的用途
CN1114557C (zh) 电梯装置
CN1232435C (zh) 电梯装置
CN1283542C (zh) 无机械室电梯
CN1436714A (zh) 无机器间牵引滑轮电梯系统
CN1183025C (zh) 电梯装置
CN1197756C (zh) 电梯装置
US6619433B1 (en) Elevator system using minimal building space
CN1302979C (zh) 电梯装置
CN1625522A (zh) 升降机装置
CN1639046A (zh) 电梯装置
CN1297468C (zh) 电梯装置
CN1748096A (zh) 制动装置及电梯用曳引机
CN1659093A (zh) 电梯
EP1702877A1 (en) Elevator system
CN1761608A (zh) 电梯装置
CN100340465C (zh) 电梯装置
CN1723169A (zh) 电梯装置
CN1440363A (zh) 电梯装置
CN1849258A (zh) 电梯装置
CN101062744A (zh) 电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