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2098A - 通信终端及基站选择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终端及基站选择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02098A CN1602098A CNA2004100118480A CN200410011848A CN1602098A CN 1602098 A CN1602098 A CN 1602098A CN A2004100118480 A CNA2004100118480 A CN A2004100118480A CN 200410011848 A CN200410011848 A CN 200410011848A CN 1602098 A CN1602098 A CN 16020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communication
- terminals
- terminal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187 sel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measured or perceived resources with higher communication qu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终端及基站选择方法,通信部,对应EV-DO方式,和基站通信。取得部,取得基站通信中的通信终端的数量。导出部,根据接收的导频信号测定CIR,导出与测定结果的CIR相对应的DRC。存储部,存储用取得部取得的通信终端的数量和用导出部导出的DRC的值。计算部,根据与DRC的值对应的基站之间的最大传送速度、DRC的最大值、用导出部导出的DRC的值、通信终端的数量计算预期通信速度。比较部,选择作为通信对象预期通信速度较大的基站。因此,能够选择实质的传送速度较高的基站作为通信对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多个基站之中,选择出作为通信对象的基站的通信终端及基站选择方法。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运行应用程序(例如,动画影像的下载或流式服务等)中,通过进行移交(基站的切换),避免发生画像或声音的数据质量恶化的问题的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移动电话等的通信终端,随着通信终端功能的增强,出现了在现有的声音通话服务上附加能够进行画像或动画影像等数据的发送接收的通信终端,在移动电话的服务中也开始提供动画影像的下载服务或流式服务等的各种应用程序。伴随这种应用程序的多样化,作为移动通信网,要求在下行线路中发送更大量的数据。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提出了使用提高了从基站向通信终端的下行线路的传送率的“cdma2000 1xEV-DO(1xEvolution Data Optimized)”(以下称为“EV-DO”)系统的高速分组(packet)通信网络。
所谓EV-DO方式,就是将对cdma One方式进行扩展并对应第3代方式的cdma2000 1x(以下,也简称“1x”)方式,进一步在数据通信上进行特殊处理使传送速率提高的方式。在EV-DO方式中,从无线通信终端向基站的上行线路的无线接口的构成,与cdma2000 1x方式基本相同。对于从基站向无线通信终端的下行线路的无线接口的构成,虽然规定为1.23MHz的频率带宽与cdma2000 1x方式相同,但调制方式、复用方法等却与cdma2000 1x方式有很大的差异。调制方式,与cdma2000 1x方式中所使用的QPSK、HPSK相对,EV-DO方式中,根据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下行线路的接收状态,在QPSK、8-PSK、16QAM中进行切换。其结果,接收状态良好时,使用容错性能低且传送速率高的传送速率,接收状态较差时,使用低速但是容错性能高的传送速率。
另外,在用于对从一个基站向多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同时进行的复用方法中,不使用在cdmaOne方式或cdma2000 1x方式中使用的码分多路访问(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而使用时分多路访问(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将时间以1/600秒为单位分割,一个单位时间内只进行与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进而在每个单位时间切换无线通信终端从而进行与多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
无线通信终端,测定作为来自基站的下行线路的接收状态的导频信号的载波干扰功率比(以下,简称“CIR:Carrier to Interference power Ratio”)。另外,无线通信终端,根据CIR的变动对下一个周期的接收状态进行预测,并根据该预测结果,将期望的“在规定的出错率以下可以进行接收的最高传送速度”作为数据速率控制位(以下,简称“DRC:Data Rate Control bit”)通知给基站。这里,规定的出错率,虽由系统设计决定,但通常为不大于10%的程度。基站,接收来自多个无线通信终端的DRC,并决定各单位时间下和哪个无线通信终端通信。另外,基站,和各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中,基本使用根据来自无线通信终端的DRC尽可能高的传送速率。
在EV-DO方式中,下行线路中每个区段最大可以为2.4Mbps的传送速率。但是,此传送速率,通常为在设置的多个区段之中的一个中,一个基站用一个频段与连接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数据通信量之和,若使用多个频段,传送速率还能增加。
作为相关技术,众所周知的有特开2002-300644号公报。
一般来说,EV-DO方式的无线通信终端,导出对于多个基站的DRC,并将对应DRC的传送速度为最高的基站选择为通信对象。另一方面,由于EV-DO方式的基站通过TDMA连接有多个无线通信终端,所以即使对应DRC的传送速度较高时,若连接的无线终端数量多,实质的数据传送速度会变低。即,为了提高无线终端的数据传送速度,必须考虑与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的数量。
以下,就1xEV-DO系统中的基站和通信终端之间进行的高速分组通信进行说明。1xEV-DO系统中使用的数据包,在将发给各用户的数据时分复用后的数据部的前部,附加了包含导频信号和控制信息等的头部。在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给各通信终端的通信资源的分配情况的分配信息。
首先,基站向自站的覆盖区域中容纳的各通信终端,发送包含导频信号的数据包。各通信终端,根据接收信号中包含的导频信号测定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例如,CIR)。在各通信终端中,存储有表示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与以该线路质量下传送数据包时最合适的通信模式的对应关系的表。各通信终端,参照此表,选择在测定的线路质量中能够效率最高地进行高速分组通信的通信模式。所谓通信模式,就是发送数据中被分配的间隙长,及发送数据的编码率、调制方式、及扩散率的各种组合。各通信终端,将表示所选择的通信模式的信号(DRC)发送到基站。基站下容纳的其他通信终端,同样地也将DRC发送到基站中。
基站,参照从各通信终端发送来的DRC,将通信资源优先分配给线路质量好的通信终端。这样,线路质量好的通信终端中,由于提高传送速率进行数据发送,能够缩短通信所需要的时间,线路质量差的通信终端中,由于降低传送速率进行数据发送,能够提高容错性能。这样在1xEV-DO系统的基站中根据线路质量决定发送间隙的分配称为调度。
基站,对发送数据根据通信资源的分配分配间隙,实施编码处理、调制处理、扩散处理等,将给各通信终端的发送数据时分复用来构成发送帧,将该发送帧发送到各通信终端中。这时,在发送帧的前部的头部中,插入表示给各通信终端的通信资源的分配情况控制信息(分配信息)。通信终端,通过参照分配信息,得知通信模式,能够将给自站的数据解调。这样,在现有的1xEV-DO系统中,通过将通信资源优先分配给线路质量好的通信终端,作为系统整体提高了数据的传送效率。
作为使用如以上说明的高速无线分组通信网络的服务,一般认为是VOD或实时流这类的视频流式服务等。一般来说,在视频流式系统中,视频流式服务器通过传送通道将内容数据传送给视频客户。视频流式服务器,由编码部、发送部、发送控制部构成。编码部将视频源,例如变换为MPEG-4的流后送到发送部。发送部,相应下级的传送协议将收取的流数据分段并送到传送通道。发送控制部进行对发送的开始或停止、和发送速率的控制等。
另外,为了确保流中的数据播放的实时性,使用作为数据传送协议RFC1889下规定的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和作为其控制协议的RTCP(RTP Control Protocol)。视频流式服务器,使用此RTCP信息可预测客户一侧的接收速率,并可利用它来进行在控制服务器的发送速率的可变速率控制方法作用下的流式(streaming)。特别是,在传送带宽的变动较大的1xEV-DO系统上实现视频流服务时,相应变动的带宽来切换服务器的发送速率并投递的可变速率方式的流式是有效的。
在上述这样的通信系统中,如图10中所示,对通信终端,在第1个基站的区域内通信的过程中向第2个基站的区域内移动时的情况下的移交控制进行说明。
正在与第1个基站进行通信的通信终端,接收到来自可以连接的多个基站(如图10所表示例为第2基站)的信号,将其信号质量通知网络一侧。掌管线路管理的基站(交换站)根据从通信终端获知的状况,也对通信终端将要连接的第2基站发出指令,使其发送与从第1基站正在发送的信号相同的信号。
通信终端,接收到从2个基站发送来的相同的信号,对2个信号的质量进行比较,在来自第2基站的信号的信号质量变得比第1基站的信号质量高的时候,将连接的基站从第1基站切换到第2基站并继续通信(移交)。
另外,关于1xEV-DO系统也在特开2002-353876号公报中公开。
下面,例如,在所述的1xEV-DO网中考虑一下,从可变速率方式流式服务器(视频流式服务器)接受视频流式服务的通信终端,从通信中的第1基站区域内向第2基站区域内移动的情况。
此时,当被容纳在第2基站中、与第2基站正在通信的通信终端,比正在与第1基站通信的通信终端多时,若根据接收信号质量来判断并实施移交,在基站中的所述的调度的影响下,在移交后第2基站与移交的通信终端之间的传送速率会变低。若发生这样的传送速率降低的情况,会使流式服务器(视频流式服务器)的发送速率与无线区间的传送速率之间产生差异,在基站引起数据的滞留,在通信终端中产生因为发生数据延迟使得播放中的视频内容的质量恶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考虑了与基站连接的终端数的基站选择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通信终端。
本发明的通信终端,包括:根据从可以通信的多个基站发送的信号,导出与各基站间的预期传送速度的导出部;从所述多个基站的任意一个,接收与该基站连接着的终端的数量的接收部;以及根据所述导出的预期传送速度和所述接收的终端的数量,从所述多个基站之中选择应为通信对象的基站的控制部。
这样,在对通信对象的基站的选择中,由于使用了预期传送速度和终端的数量,所以能够选择和基站之间的传送速度实质上较高的基站。
另外,用所述接收部所接收的终端的数量,也可以包含与所述多个基站的每一个正在通信中的终端数。另外,用所述接收部所接收的终端的数量,还可以进一步包含正在对所述多个基站的每一个处于待机状态的终端数量。
另外,所述控制部,可以根据所述导出的预期传送速度及所述接收的终端数量,针对所述多个基站的每一个,求出执行终端数,并根据所述执行终端数计算传送速度,分别对所计算出的各传送速度进行比较,将对应最高速的传送速度的基站选择为应为通信对象的基站。
另外,所述控制部,可以在发送信号时,从所述多个基站之中选择应为通信对象的基站。另外,还可以包含存储所述导出的预期传送速度和所述接收的终端数的存储部,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预期传送速度和终端数量,从所述多个基站中选择应为通信对象的基站。
本发明的基站选择方法,具有以下步骤:根据从可以通信的多个基站发送的信号,导出与各基站间的预期传送速度;从所述多个基站的任意一个,接收与该基站连接着的终端的数量;以及根据所述导出的预期传送速度和所述接收的终端的数量,从所述多个基站之中选择应为通信对象的基站。
另外,以上的构成要素的任意的组合,将本发明的表现在方法、装置、系统、记录媒体、计算机程序等之间的进行变换的产物,作为本发明的形式也是有效的。
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与基站连接的终端数的基站选择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通信终端。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在通信终端实行应用(例如,动画图像数据的下载或流式服务等)中,通过进行调度,能够避免在画像或声音等的内容中发生质量恶化的问题的通信终端。
本发明的通信终端,在与多个基站之间通过移交,对进行通信的基站进行切换,具备:对和通信中的基站的通信质量及作为移交候选的各基站的通信质量进行测定的测定部;接收与所述通信中的基站连接的终端数及与作为所述移交候选的基站连接的终端数的接收部;以及根据所述测定的通信质量和所述接收的终端数,决定是否进行移交或者从作为所述移交候选基站中决定成为移交对象的基站的控制部。
另外,所述控制部,可以根据所述接收的终端数,对与各基站的传送速率进行计算,并对所述计算出的与各基站的传送速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决定是否进行移交或者成为移交对象的基站。
另外,所述控制部,可以根据所述测定的通信质量、所述接收的终端数以及正在执行中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决定是否进行移交或者成为移交对象的基站。
在本发明的通信终端中,对当前通信中的基站及和成为移交候选的各基站之间的通信质量进行测定,另外,接收从当前通信中的基站及成为移交候选的各基站取得的连接通信终端数。然后,根据接收信号质量的测定结果和连接通信终端数,决定是否移交控制或者决定成为移交对象的基站。
这样,在移交实行前,能够对移交目地的无线线路的拥挤情况进行预测,避免由于移交后的实际速率低下使应用的画像或声音的质量恶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通信终端中,在决定是否移交控制时,再将当前实行中的应用程序的种类作为判断条件附加。
这样,除了移交目的地的无线线路的拥挤程度之外,还能根据应用的种类,对是否移交控制,和成为移交的对象的基站进行选择。
附图说明
图1表示通信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2表示由图1的导出部中使用的DRC和传送速度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3表示图1的跨区转移(hand-off:移交)处理的顺序图。
图4表示图1的TDMA处理的顺序图。
图5表示图1的基站的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图6表示图1的跨区转移处理的流程图
图7表示使用通信终端的通信系统的构成例的图
图8表示通信终端中的移交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9表示通信终端的构成例的方框图。
图10用于对关于现有的移交控制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基站选择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通信终端的概要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在可以和多个基站通信的环境中,从这些基站中对应为通信对象的基站进行选择的通信终端。该通信终端,为对应EV-DO方式的通信终端。本实施方式中涉及的通信终端,接收来自多个基站的导频信号,并导出与各个基站对应的DRC。另外,取得与各基站正在通信中的终端的数量。此外,通信终端,根据DRC和终端数,对多个基站对应的预期通信速度进行分别计算,并且将预期通信速度(预期链接信道的数据速率)最大的基站决定为通信对象。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通信系统200的构成。通信系统200,包含:终端20;与总称为基站212的第1基站212a、第2基站212b和网络232。另外,终端20,包含:通信部214;数据处理部216;导出部218;取得部220;存储部222;选择部224;控制部230;以及,判断部234,选择部224包含:计算部226;和比较部228。
基站212,能对应EV-DO方式,和多个终端20通信。这里,虽然展示了2个基站212,但也可以将比这更多的基站212与网络232进行连接。另外,网络232中,连接有具有WWW服务器等规定功能的服务器等的通信机器。
通信部214,对应EV-DO方式,和基站212通信。通信部214,包含:RF电路;频率变换电路;放大电路;调制电路;以及,解调电路等。基站212和通信部214之间传送的或者应当传送的数据,用数据处理部216处理。即,数据处理部216,通过规定的接口,受理来自用户的要求,并且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向用户提供规定的信息。
判断部234,在等待受理中,将当前正在等待受理的基站212作为“Active Set”,将其以外的周围的基站212之中导频信号强度具有一定强度的作为“Neighbor Set”,进行是否从“Neighbor Set”向“Active Set”移动的判断,即判断“空闲跨区转移(Idel Hand-off)”。另一方面,在通信中,将现在正在通信的基站212或导频信号强度为强到可以跨区转移的程度的基站212作为“Active Set”,将导频信号强度比它们弱的基站212作为“Neighbor Set”,并进行是否从“Neighbor Set”向“Active Set”移动的判断。
取得部220,从基站212接收包含基站212通信中的终端20的数量的信号,从接收到的信号之中,取得基站212通信中的终端20的数量。包含该基站212通信中的终端20的数量的信号,用后述的时刻发送。另外,从基站发送的信号中所包含的终端20的数量,也可还包含有对基站212待机中的终端20的数量。同时取得部220,从如图示的多个基站212,将该信号分别接收。
导出部218,根据接收到的导频信号测定CIR,并导出与测定结果的CIR相对应的DRC。还有,导出部218,从如图示的多个基站212将导频信号分别接收,并导出与它们对应的DRC。
存储部222,存储由取得部220取得的终端20的数量和由导出部导出的DRC的值。
计算部226,根据和对应DRC值的基站212之间的最大传输速度、DRC的最大值、由导出部218导出的DRC的值、终端20的数量对预期通信速度如以下进行计算。
(式1)
预期通信速度=(与对应DRC值的基站212之间的最大传输速度)/(终端20的数量×(DRC的最大值/由导出部218导出的DRC的值))
这里,将由导出部218使用的DRC和传送速度的对应关系在图2中表示。如图示的DRC的值与规定的传输速度建立了对应关系,两者为,DRC的值变得越大传输速度也变得越大的关系。举一个对预期通信速度的计算的示例。这里,DRC的最大值为如图2所示的“12”。由取得部220取得的终端20的数量为“3”,由导出部218导出的DRC为“6”,即在和对应DRC值的基站212之间的最大传输速度为“614.4(kbps)”的情况下,预期通信速度为“102.4(kbps)”。另外,由导出部218导出的DRC为“9”,即在和对应DRC值的基站212之间的最大传输速度为“1228.8(kbps)”的情况下,预期通信速度为“307.2(kbps)”。由导出部218导出的DRC为“12”,即在和对应DRC值的基站212之间的最大传输速度为“2457.6(kbps)”的情况下,预期通信速度为“819.2(kbps)”。通过这样的预期通信速度,可以考虑到与基站212相连接的图中没有表示的其他的终端20的影响。
再举另外一个预期速度的计算示例。从第1基站212a接收终端20的数量“8”,由导出部218导出的第1基站212a的DRC为“12”的情况,预期通信速度为“307.2(kbps)”。另一方面,从第2基站212b接收终端20的数量“3”,由导出部218导出的第2基站212b的DRC为“10”的情况,预期通信速度为“341.3(kbps)”。这样,也有选择DRC较小的基站212的情况。
比较部228,作为通信对象选择预期通信速度较大的基站212。控制部230,对终端20的时刻等进行控制。
这种构成,在硬件上来说,能够用任意的计算机的CPU、存储器、其他的LSI来实现,在软件上来说,通过在存储器中加载的有预约管理功能的程序等来实现,这里对通过它们的协作实现的功能块进行了描述。因此,这些功能块通过纯硬件,纯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能够实现各种各样的形式,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是可以理解的。
图3为,表示跨区转移(hand-off)处理的顺序图。该顺序图为,用包含本实施方式的EV-DO方式的跨区转移(hand-off)处理,并用于表示包含和所述的基站212通信中的终端20的数量的信号。终端20,测定来自第1基站212a的导频信号的强度(S10)。另外,测定来自第2基站212b的导频信号的强度(S12)。终端20将第1基站212a选择为通信对象,向第1基站212a中发送“请求连接信息(Connection Request Message)”(S14)。第1基站212a向终端20发送“信道分配信息(Traffic Channel AssignmentMessage)”(S16),终端20向第1基站212a发送“信道完成信息(TrafficChannel Complete Message)”(S18),终端20和第1基站212a之间的通信线路被设定。这里,第1基站212,将“通信中的终端的数量”包含在“信道分配信息(Traffic Channel Assignment Message)”中。
之后终端20,还测定来自第1基站212a的导频信号的强度(S20)。另外,还测定来自第2基站212b的导频信号的强度(S22)。在终端20用判断部234判断为也能和基站212b通信的情况下,为了传达该意思向第1基站212a发送“通路修正信息(Route Update Message)”(S24)。第1基站212a向终端20发送表示第2基站212b也能使用的“信道分配信息(Traffic Channel Assignment Message)”(S26),终端20向第1基站212a发送“信道完成信息(Traffic Channel Complete Message)”(S28),终端20和第2基站212b也能通信。这里步骤26的“信道分配信息(TrafficChannel Assignment Message)”中,包含有第1基站212a的“通信中的终端20的数量”和第2基站212b的“通信中的终端20的数量”。
图4为,表示TDMA处理的顺序图。该顺序图为,用包含本实施方式的EV-DO方式的TDMA处理,并用于对一个基站212与多个终端20连接的情况下的数据传送进行说明。还有作为终端20,设存在第1终端20a和第2终端20b。第1终端20a向网络服务器输出数据请求A(S50)。另外第2终端20b向网络服务器输出数据请求B(S52)。网络服务器,进行根据这些要求的数据转发A、B(S54)。基站212,在缓冲器中写入数据A和B(S56)。第1终端20a向基站212中发送DRC(S58),第2终端20b也向基站212中发送DRC(S60)。
其结果,基站212进行调度(S62),决定进行数据转发的终端20。这里,基站212所进行的调度,由于每1.66毫秒根据终端20的DRC和过去一定期间发送的平均传送速度这2点决定应当进行数据转发的终端20,因此在很短的间隔下对进行数据转发的终端20进行更替。基站212将数据B从缓冲区读出(S64),向第2终端20b中进行数据转发B(S66)。第1终端20a向基站212中发送DRC(S68),第2终端20b也向基站212中发送DRC(S70)。基站212进行调度(S72),基站212从缓冲区中将数据A读出(S74),向第1终端20a进行数据转发A(S76)。
第1终端20a向基站212中发送DRC(S80),第2终端20b也向基站212中发送DRC(S82)。基站212进行调度(S84),基站212从缓冲器中读出数据B(S86),向第2终端20b中进行数据转发B(S88)。第1终端20a向基站212中发送DRC(S90),第2终端20b也向基站212中发送DRC(S92)。基站212进行调度(S94),基站212从缓冲器中读出数据A(S96),向第1终端20a中进行数据转发A(S98)。如以上,基站212连接多个终端20的情况,除了终端20和基站212之间的无线传播环境,其他终端20也对传送速度产生影响。
图5为,表示基站212的选择处理的流程图。取得部220,取得与各基站连接着的终端20的数量(S200)。导出部218,导出与各基站212相对的DRC(S202)。计算部226,计算预期通信速度(S204)。比较部228选择预期通信速度最高的基站212,通信部214和该基站212开始通信(S206)。
图6为,表示跨区转移(hand-off)处理的流程图。通信部214和规定的基站212通信中(S220)。取得部220,取得基站212下的终端20的数量和其他基站下的终端20的数量(S222)。导出部218,导出连接中的基站212中的DRC和其他基站212中的DRC。计算部226,计算预期通信速度(S226)。比较部228,若其他的基站212中的预期通信速度,比连接中的基站212的预期连接速度高(S228为Y),决定进行跨区转移(hand-off)(S230)。另一方面,其他的基站212下的预期通信速度,若不比连接中的基站212的预期通信速度高(S228为N),继续数据通信。
通过本实施方式,由于除无线传播环境之外还考虑了终端数来进行基站的选择,能够选择出实质上通信速度较高的基站。
下面,对终端20为等待受理中或者设定通信通道时选择基站212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终端20,为了取得与基站212连接的终端20的数量,在基站212等待受理中从基站212向终端20中发送的通知信息之中,包含着与基站连接的终端20的数量来进行通知。
终端20,根据包含在通知信息中的终端20的数量对等待受理的基站212进行选择来切换(空闲跨区转移(Idle Hand-off))。或者,在进行用于设定通信通道(Traffic Channel)的协商时,根据终端20的数量对基站212进行选择(访问跨区转移(Access Hand-off))。即,在等待受理中终端20的数量常常较少的基站212中进行跨区转移(hand-off),或者选择在设定通信通道时终端20的数量较少的基站212。
还有,为了提高精度除了终端20,最好使用在接收通知信息时测定的导频信号的强度,或者根据此导出的DRC,进行对基站212的选择的判断。通过这样的系统构成,等待受理中或者在设定通信通道时,由于进行考虑了与基站212连接的终端数量的基站212的选择,能够将通信对象决定为预期为从通信的开始通信速度就较高的基站212。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此实施方式为示例,可以对它们的各构成要素或各处理过程的组合进行各种的变形,这些变形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中,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施方式中,将“通信中的终端20的数量”包含在“信道分配信息(Traffic Channel Assignment Message)”中。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为了传送“通信中断的数量”,也可定义新的信号。或者,也可通过来自通信中的基站212的“信道分配信息(Traffic Channel Assignment Message)”,传送设置在通信中的基站212的周围的其他的基站212下的“通信中的终端20的数量”。通过本变形例,也能向终端20中通知“通信中的终端20的数量”。或者也可设置专用的新通道。通过本变形例也能向终端20中通知“通信中的终端20的数量”。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通信终端的移交时的动作的概要就进行说明。本发明的通信终端使用的通信系统为,根据来自与基站连接的各通信终端的DRC,使用决定连接时间和调制方式的适应调制方式,根据同一单元内连接着的终端数进行调度来共享带宽的尽力而为(Best-Effort)型的无线分组数据通信系统等。
本发明的通信终端,通信中的基站的通信信号质量,例如若电波状况变弱,变为预期将发生调度的状况,从通信中的基站和作为调度的候选的基站,取得与各基站连接中的通信终端数量(容纳通信终端数)的信息。然后,通信终端,根据本终端的接收信号质量和所述连接中的通信终端数信息进行和各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速率的预测,并将具有最好的期望数据转发率的基站作为连接目标选择并进行移交。
下面对关于本发明的通信终端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通信终端使用的无线分组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例的图,并且还是表示视频流式系统的一例的图。
视频流式服务器4,与例如国际互联网这种有线的通信网络1相连接,将MPEG-4之类的使用编码模块编码后的内容数据,通过通信网络1投递到通信终端121乃至126等的客户终端中。此视频流式服务器4,接收来自作为客户的通信终端121乃至126的关于接收状况的反馈信息,并且具有结合通信终端121乃至126的接收状况,控制视频流式服务器4的发送速率的可变投递速率控制单元。
作为交换站功能化的服务器5,接入在通信网络1和无线网络2及3之间,选择容纳通信终端121乃至126的基站111及112,决定数据的投递路径。基站111及112和区域内的通信终端121乃至126通过无线线路进行信息的发送接收。另外对来自区域内所容纳的通信终端121乃至126的DRC信息进行接收,并根据此实施调度。此时,各基站111及112,具有保持当前连接中(容纳中)的通信终端数的信息,并对来自通信终端121乃至126的请求,发送“连接通信终端数(容纳通信终端数)”的信息的功能。图7表示,在第1基站111的区域(无线网络2)内,容纳了通信终端121乃至125的5个通信终端,在第2个基站112的区域(无线网络3)内,容纳了通信终端125及126这2个通信终端的例子。
通信终端121乃至126在基站111及112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并具有接收来自视频流式服务器4的数据,将接收的编码数据解码并显示的功能。另外通信终端121乃至126,监视来自视频流式服务器4的数据的接收状况,将该信息定时地向视频流式服务器4发送。另外,通信终端121乃至126,从可以连接的基站111或者112取得各基站的“连接通信终端数(容纳通信终端数量)”的信息,并具有根据此“连接通信终端数”的信息,和由下行线路的线路质量(例如,CIR)切换通信的基站111或者112的功能。
下面,在如图7所示的系统构成中对,通信终端125,在第1基站111的区域内,和第1基站111通信的同时,向第2基站112的区域中移动的情况下的移交控制的流程,参照图8进行说明。
通信终端125为,和第1基站111通信中,例如,设为从视频流式服务器4接收视频流式数据中(步骤S101)。
通信终端125,根据从现在通信中的第1基站111接收的信号求出CIR(1)的值(步骤S102)。另外,从能接收导频信号的基站(这里,为第2基站)接收导频信号(步骤S103、步骤S104),根据从第2基站112接收到的导频信号计算CIR(2)的值(步骤S105),并和现在通信中的第1基站111的CIR(1)值一并进行监视。
能接收导频信号的基站(这里,为第2基站112)的计算出的CIR(2)的值大于CIR(1)的值以上时(或者,CIR(2)的值大于某个阔值时),将此作为移交的时机,将第2基站作为移交候选的基站(步骤S106)。
当移交候选的第2基站112被检测出,通信终端125,对通信中的第1基站111和第2基站112请求“连接通信终端数(容纳通信终端数)”的信息(步骤S107)。
接收到来自通信终端125的“连接通信终端数信息请求”的第1基站111及第2基站112,对通信终端125发送“连接通信终端数(容纳通信终端数)”的信息(步骤S108~步骤S111)。接收到“连接通信终端数”的信息的通信终端125,使用从各基站(这里为,第2基站)取得的“连接通信终端数”的信息,进行数据转发速率(接收速率)的预测计算。
然后,根据第2基站112连接中的通信终端数预测出的数据转发速率,预测为没有比当前的数据转发速率有很大的下降的情况下,实行移交,虽然信号质量较高但根据连接中的通信终端数预测出的传送速率,预测为比当前的传送速率急剧下降的情况下,不进行移交,控制为保持和第1基站111的连接(步骤S113、步骤S114)。
即,在第1基站111和第2基站112之间,进行信号质量的比较,对第2基站112的信号质量高,并且根据连接中的通信终端数预测出的数据转发速率预测为没有很大的下降情况下,实行移交。另外,信号质量虽然高,但是根据连接中的通信终端数预测出的数据转发速率,预测为与当前的传送速率相比急剧下降的情况下,不实行移交,控制为保持和第1基站111的连接。
还有,关于“连接通信终端数”的信息的发送方法,除了对应来自通信终端的请求来发送的方法以外,也可在定期地向各通信终端中通知的信息,例如,1xEV-DO的“区段参数信息”或“快速配置信息”这类的广播信息中嵌入“连接通信终端数”的信息并发送。
另外,也能对在通信终端一侧实行的应用的种类进行识别来进行移交。例如,若对在视频流式服务的情况,和VoIP的情况进行比较,VoIP的情况下,即使在只预期到比较低的数据转发速率的情况下也能进行移交。
另外,也能使用在发生移交的状况的情况下向用户通知,并根据用户的选择实施移交的方法。
另外,图9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终端的一个构成例的方框图,本发明的通信终端100,具备:具备作为和基站的线路接口的发送部和接收部的无线部101和天线101a;控制通信端整体的控制部102;具备按键和方向键等的操作部103;输出显示文字数据或图像数据的显示部104;拾取声音信息的声音输入部105;输出接收到的声音信息的声音输出部106;以及,存放应用软件或数据文件的存储部107等。
另外,控制部102中,作为与本发明直接关系的功能,包含:信号质量监视部1101;连接通信终端数信息取得处理部1102;数据转发速率运算处理部1103;数据转发速率比较处理部1104;以及,移交控制处理部1105等。
信号质量监视处理部1101,根据从作为移交的候选的各基站接收到的导频信号计算CIR的值,并对当前通信中的基站的CIR值,和作为移交的候选基站的CIR进行监视(比较)。另外,连接通信终端数信息取得处理部1102,向当前正在通信中的基站及作为移交的候选基站,请求“连接通信终端数(容纳通信终端数)”的信息的发送,并取得“连接通信终端数”的信息。
另外,数据转发速率运算处理部1103,根据从作为移交的候选的各基站取得的“连接通信终端数(容纳通信终端数)”的信息,对和各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速率进行预测计算。另外,数据转发速率比较处理部1104,比较用数据转发速率计算处理部1103求出的数据转发速率,并决定是否要控制移交,和决定作为移交对象的基站。另外,移交控制处理部1105,进行用于与作为移交对象的基站进行通道连接的移交控制。
以上,对关于本发明的通信终端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通信终端,不仅限定于上述的图示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做各种更改。
Claims (10)
1.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从可以通信的多个基站发送的信号,导出与各基站间的预期传送速度的导出部;
从所述多个基站的任意一个,接收与该基站连接着的终端的数量的接收部;以及
根据所述导出的预期传送速度和所述接收的终端的数量,从所述多个基站之中选择应为通信对象的基站的控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用所述接收部所接收的终端的数量,包含与所述多个基站的每一个正在通信中的终端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用所述接收部所接收的终端的数量,还包含正在对所述多个基站的每一个处于待机状态的终端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
根据所述导出的预期传送速度及所述接收的终端数量,针对所述多个基站的每一个,求出执行终端数,并根据所述执行终端数计算传送速度,
分别对所计算出的各传送速度进行比较,将对应最高速的传送速度的基站选择为应为通信对象的基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发送信号时,从所述多个基站之中选择应为通信对象的基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存储所述导出的预期传送速度和所述接收的终端数的存储部,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预期传送速度和终端数量,从所述多个基站中选择应为通信对象的基站。
7.一种基站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根据从可以通信的多个基站发送的信号,导出与各基站间的预期传送速度;
从所述多个基站的任意一个,接收与该基站连接着的终端的数量;以及
根据所述导出的预期传送速度和所述接收的终端的数量,从所述多个基站之中选择应为通信对象的基站。
8、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与多个基站之间通过移交,对进行通信的基站进行切换,
具备:对和通信中的基站的通信质量及作为移交候选的各基站的通信质量进行测定的测定部;
接收与所述通信中的基站连接的终端数及与作为所述移交候选的基站连接的终端数的接收部;以及
根据所述测定的通信质量和所述接收的终端数,决定是否进行移交或者从作为所述移交候选基站中决定成为移交对象的基站的控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
根据所述接收的终端数,对与各基站的传送速率进行计算,
并对所述计算出的与各基站的传送速率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决定是否进行移交或者成为移交对象的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
根据所述测定的通信质量、所述接收的终端数以及正在执行中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决定是否进行移交或者成为移交对象的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331567A JP2005101815A (ja) | 2003-09-24 | 2003-09-24 | 携帯通信端末 |
JP2003331567 | 2003-09-24 | ||
JP2003369978A JP4340126B2 (ja) | 2003-10-30 | 2003-10-30 | 基地局装置選択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端末装置 |
JP2003369978 | 2003-10-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02098A true CN1602098A (zh) | 2005-03-30 |
CN1278576C CN1278576C (zh) | 2006-10-04 |
Family
ID=34380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1184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8576C (zh) | 2003-09-24 | 2004-09-22 | 通信终端及基站选择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50070293A1 (zh) |
KR (1) | KR100772746B1 (zh) |
CN (1) | CN1278576C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66957B (zh) * | 2005-12-26 | 2010-10-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对接入终端和接入网络之间的业务链路进行检测的方法 |
CN101459953B (zh) * | 2007-12-14 | 2011-02-0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无线终端设备及其与基地台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 |
WO2011147362A1 (zh) * | 2011-02-01 | 2011-1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选择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网络接入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726102A (zh) * | 2010-04-07 | 2012-10-10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异构网络中的基站、移动台和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39836B2 (en) * | 2003-08-08 | 2010-11-23 | Intel Corporation | Arranging SDMA poll groups by response length |
US20060140117A1 (en) * | 2004-12-29 | 2006-06-29 | Naveen Aerrabotu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ell selection |
KR100893691B1 (ko) | 2005-06-10 | 2009-04-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종망간 핸드오프 결정 장치 및 방법 |
EP1949631A4 (en) * | 2005-10-21 | 2013-02-20 | Nortel Networks Ltd | MULTIPLEX PROCESS FOR OFDMA |
US7720482B2 (en) * | 2005-10-31 | 2010-05-18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itioning between EVDO and CDMA 1X systems using redundant data call blockings |
US7894375B2 (en) * | 2005-10-31 | 2011-02-22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for transitioning communications of hybrid access terminal between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7761097B2 (en) | 2005-10-31 | 2010-07-20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permitt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ition based upon signal threshold determination |
US20080070576A1 (en) * | 2006-09-20 | 2008-03-20 | Susan Wu Sanders | Method of handoff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80076436A1 (en) * | 2006-09-27 | 2008-03-27 | Charles Albert Sanders | Call setup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5031434B2 (ja) * | 2007-04-26 | 2012-09-19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 |
US20090093255A1 (en) * | 2007-10-05 | 2009-04-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djusting multi-carrier allo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
US7948949B2 (en) * | 2007-10-29 | 2011-05-24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Content-based handover method and system |
US20100124211A1 (en) * | 2008-11-17 | 2010-05-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ducing an occurrence of a voip call on hold from being dropped in ev-do systems |
US20100157841A1 (en) * | 2008-12-18 | 2010-06-24 | Sarat Puthenpur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bandwidth requirement for a network |
JP5297860B2 (ja) * | 2009-03-30 | 2013-09-2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移動体通信装置および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
FR2946820B1 (fr) * | 2009-06-16 | 2012-05-11 | Canon Kk |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et dispositif associe. |
JP2012009987A (ja) * | 2010-06-23 | 2012-01-12 | Sony Corp | 無線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US9125147B2 (en) * | 2011-05-25 | 2015-09-01 | Alcatel Lucent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s |
US9307489B2 (en) * | 2012-02-20 | 2016-04-05 | Apple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eferred data traffic (application) mode |
KR102072417B1 (ko) * | 2013-08-05 | 2020-02-0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빠른 다중 기지국 검색 및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
US20170111855A1 (en) * | 2014-03-31 | 2017-04-20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Access point selection depending on signal strength and load |
US10117241B1 (en) * | 2016-09-26 | 2018-10-30 | Sprint Spectrum L.P. | Transport block size adjustment to accommodate delay-based reduction of data volume in resource blocks |
US11917696B2 (en) * | 2019-03-01 | 2024-02-27 | Nec Corporation | Control device, control metho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246742C1 (de) * | 1982-12-17 | 1984-07-05 | Philips Kommunikations Industrie AG, 8500 Nürnberg | Verfahren zur Verteilung der Verkehrsmenge auf verschiedene Organisationskanaele eines Funkuebertragungssystems |
KR0170190B1 (ko) * | 1995-12-06 | 1999-03-30 | 정선종 | 씨디엠에이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트래픽 부하 제어방법 |
EP1175025B1 (en) * | 2000-02-02 | 2007-10-31 | NTT DoCoMo, Inc. | Wireless base station, method of selecting wireless base station, method of multicasting, and wireless terminal |
KR100370098B1 (ko) * | 2000-08-10 | 2003-01-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의 순방향 데이터 전송 요구를 위한기지국(또는 섹터) 선정 방법 |
US6553235B2 (en) * | 2000-12-22 | 2003-04-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daptive fast radio channel congestion control |
US6865389B2 (en) * | 2001-09-05 | 2005-03-08 | Telefonaktiegolaget Lm Ericss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virtual soft handover in a high data rate network based on data 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
US7245915B2 (en) * | 2001-09-27 | 2007-07-17 | Ntt Docomo, Inc. | Layer three quality of service aware trigger |
US20040248584A1 (en) * | 2001-11-07 | 2004-12-09 | Yoshifumi Morihiro | Mobile body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mobile body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body communication method |
KR20030045293A (ko) * | 2001-12-01 | 2003-06-11 | 이덕희 | 절수형 식기세척장치 및 그 방법 |
JP3946059B2 (ja) * | 2002-03-06 | 2007-07-18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局、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
-
2004
- 2004-09-21 US US10/946,368 patent/US2005007029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4-09-22 CN CNB2004100118480A patent/CN127857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9-23 KR KR1020040076200A patent/KR100772746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66957B (zh) * | 2005-12-26 | 2010-10-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对接入终端和接入网络之间的业务链路进行检测的方法 |
CN101459953B (zh) * | 2007-12-14 | 2011-02-0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无线终端设备及其与基地台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 |
CN102726102A (zh) * | 2010-04-07 | 2012-10-10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异构网络中的基站、移动台和方法 |
WO2011147362A1 (zh) * | 2011-02-01 | 2011-1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选择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网络接入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78576C (zh) | 2006-10-04 |
KR20050030137A (ko) | 2005-03-29 |
US20050070293A1 (en) | 2005-03-31 |
KR100772746B1 (ko) | 2007-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78576C (zh) | 通信终端及基站选择方法 | |
KR101095169B1 (ko) | 업링크 전송 시간의 동적인 조정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58815C (zh) | 移动电信中与加速度相关的信道转换 | |
US8054826B2 (en) | Controlling service quality of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on a downlink channel in high-speed wireless data networks | |
KR101607097B1 (ko) | 무선 패킷 데이터 송신들의 페이로드 세분화를 위한 장치,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매체 | |
CN1154306C (zh) | 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以及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 | |
EP2020823B1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7693128B2 (en) | Managing packets for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4303285B2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逆方向トラヒック送信率を制御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 |
JP5154523B2 (ja) | Sps機能のharqプロセス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CN1592483A (zh) | 分组优先级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1375966A (zh) | 用实时包传输状态和传输路径阻塞状态的通信质量控制 | |
CN1682502A (zh) | 用于传输具有不同QoS属性的数据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
CN1706146A (zh) | 流式媒体 | |
CN1943264A (zh) | 在相移和时间片网络中的先进的切换 | |
CN1285178C (zh) | 无线装置 | |
CN1708179A (zh) | 双向通信系统中预测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 |
CN1859579A (zh) | 传输多媒体数据流的设备和方法 | |
CN1235436A (zh) | 越区切换控制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越区切换控制系统 | |
CN1419766A (zh) | 分组数据载体的容量分配 | |
MX2010010220A (es) | Metodo y aparato para conmutacion de celula rapida basada en el control de acceso de medio para acceso de paquetes de alta velocidad. | |
CN1397144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容纳于该系统中的基站装置和通信终端 | |
CN1526255A (zh) | 分组传输网络中处理umts呼叫的方法以及用于实现该方法的umts网络节点 | |
CN1381155A (zh) | 无线通信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通信终端装置 | |
CN101047476B (zh) | 一种选择调制方式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004 Termination date: 2012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