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5922A - 无线电通信系统及其解调方法以及数据率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通信系统及其解调方法以及数据率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95922A CN1595922A CNA2004100022399A CN200410002239A CN1595922A CN 1595922 A CN1595922 A CN 1595922A CN A2004100022399 A CNA2004100022399 A CN A2004100022399A CN 200410002239 A CN200410002239 A CN 200410002239A CN 1595922 A CN1595922 A CN 15959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 signal
- radio
- station
- mention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88—Multiresolutio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电发射台,发射台和接收台首先把每一个符号的最大传送位数作为参数共享,发射台以每一个符号能以1位以上发送的调制方式调制经交错的发送信号,接收台根据传输线路质量,以传输线路质量越高调制多值数越高的调制方式进行解调,在经解调的调制方式的每一个符号的位数比上述每一个符号的最大传送位数还小的情况下,作为仅以不足位数接收了似然0信号的方式进行解调后的去交错和译码处理。不需要在发射台和接收台之间通知调制方式的信息,就可以与传输线路的变动相适应来切换每一个符号通信的位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使用以纠错符号以及用1个符号传送1位以上信息的多值调制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改善传输线路的增益和干涉、杂音电力变动时的接收质量的解调方法以及数据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为了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增加每一时间的传送量而用每一个符号传送多位信息的多值调制技术。
在多值调制技术中,因为在每一个符号的位数越增加传输线路质量越好时的最大总通信能力增加,另一方面在每一个符号的位数越增加传输线路质量越低时总通信能力大幅度下降,所以为了进行稳定的通信提出了对照传输线路质量切换调制多值数的适应调制技术。对于该技术在论文“调制多值数可变适应调制方式的传送特性”(电子信息通信学会论文志B-IIVol.J78-B-II No.6 pp.435-444,1955年6月)等中说明。
通常的发送数据的处理方式如下。在发送方通信装置中,首先要发送的数据由编码部进行编码。在无线电通信中作为编码方法总是使用卷积编码和透平(Turbo)编码,但编码方法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其它编码方法。被编码的代码字被输入到QAM(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适应调制部进行调制,由无线电台把调制后的基带喜欢变换为无线电频率带传送。另一方面,在接收方无线电通信装置中经由天线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用无线电台变换为基带频带,基带喜信号首先把QAM解调部的解调结果(似然)输入译码部,在译码部中进行译码。
以下该适应调制方式需要使在发送方通信装置中的调制多值数和在接收方通信装置中的解调多值数一致,具体地说在发送方通信装置的QAM适应调制部中的调制多值数m,如以下那样确定。首先使用S/A测定部等测定在接收方通信装置中解调之前(或者以前)时刻中的传输线路状况。以下在S/N信息制作部中制成用于从接收方通信装置向发送方通信装置传送其测定结果的信号,把制成的信息在调制部中调制后发送。发送方通信装置在译码部中译码该接收信号,取得S/N信息等的传输线路状况。从已取得的S/N信息等中判断传输线路状况,如果传输线路状况良好则用大的多值数的多值调制进行调制,如果传输线路状况不好则用小的多值数的多值调制进行调制。这一连串的控制就是反馈系统。
在切换适应采用上述以往的适应调制技术之传输线路变动的调制多值数中,因为接收台为了进行解调需要知道发射台在调制中使用的方式,所以需要从发射台对接收台通知调制方式的信息。
进而,当在该调制方式的信息中产生了错误的情况下,因为采用接收台以不正确的方式进行解调,致使数据通信失败的问题,所以需要以高精度的调制方式进行通信。
另外,如上所述因为由于需要在发射台和接收台之间使调制方式正确一致,致使从测定传输线路质量到变更调制方式前产生时间性延迟,所以不能针对传输线路迅速变动适宜地切换调制方式,为此存在不能充分灵活应用传输线路通信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在发射台和接收台之间通知正确调制方式的信息,就能使每一个符号通信的位数与传输线路的变动相适应来进行切换的通信系统,进而提供按照传输线路的变动来调整处理能力的通信系统。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通信系统中,发射台和接收台首先把每一个符号的最大传送位数作为参数共享,由于,发射台编码交错的发送信号以可以以每一个符号1位以上发送的调制方式调制,调制方式的每一个符号的位数当未达到上述每一个符号的最大传送位数的情况下,只废弃相差的位数进行以下的符号调制,接收台以可以每一个符号1位以上发送的调制方式调制已接收到的信号,当解调后的调制方式的每1位的位数当比上述每1位的最大传送位数还小的情况下,作为接收到只是不足位数部分的似然0的信号的信息,进行解调以后的去交错以及译码处理,因而即使在发射台和接收台之间的调制方式信息的通知中产生错误也可以没有大的特性劣化地进行通信。进而,在发射台和接收台之间不需要通知调制方式的信息,由于接收台根据传输线路质量选择传输线路质量越高调制多值数越高的调制多值数的调制方式解调,因而可以与传输线路的变动相适应来切换每一个符号通信中的位数。
另外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通信系统中,发射台和接收台首先把每一个符号的最大传送位数作为参数共享,发射台以可以每一个符号1位以上发送的调制方式调制编码交错后的发送信号,当调制方式的每一个符号的位数未达到上述每1位的最大传送位数的情况下,只废弃相差的位数进行下一符号的调制,接收台以可以以1个符号发送上述每一个符号的最大传送位数的调制方式进行解调,在解调后的信号中,在根据传输线路质量减小相当于被分配在符号低位位上的位的信号的似然之绝对值后,进行解调以后的去交错以及译码处理,不需要在发射台和接收台之间通知调制方式的信息,就可以与传输线路的变动相适应来切换每一个符号通信的位数。
进而,提供一种系统,通过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中共同地,向发射台通知在接收台中的译码结果的成功或者失败,发射台如果被通知了译码失败,则发送以和通知了译码失败的信号相同的信息为基础编码的代码字的,已发送的一部分或者还未发送的一部分,由此通过传输线路根据与接收台实际可以接收的调制多值数对应地发送必须的充分信息量,根据传输线路的变动可以用最佳的总处理能力通信。
如果采用本发明,则可以提供不需要在发射台和接收台之间通知调制方式的信息,就可以与传输线路的变动相适应来切换每一个符号通信的位数,另外,可以根据传输线路的变动以最佳的处理能力来进行通信的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调制解调方式的第1例子。
图2是本发明中的调制解调方式的第2例子。
图3是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中的发射台的构成例子。
图4是实施例1中的接收台的构成例子。
图5是实施例2中的接收台的构成例子。
图6是实施例2中的似然系数的第1例子。
图7是实施例2中的似然系数的第2例子。
图8是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中的再发送控制的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说明作为一例把每一个符号的最大传送位数设置为6位,在发射台中以64QAM调制,在接收台中以64QAM或者16QAM或者QPSK方式调制的方式,但本发明的适用并不限于这些最大传送位数以及调制方式,更一般地是在把每一个符号的最大传送位数设置为2m位,在发射台中以22mQAM调制,在接收台中以22kQAM调制(k是m以下的自然数)调制时也同样可以适用。另外在上述中假设k=1的情况下的4QAM表示和QPSK同样的调制方式。
图1展示本发明的调制解调方法的实施方式1的模式图。在发射台110和接收台120之间,首先,确定每一个符号的最大传送位。每一个符号的最大传送位数,在发射台110和接收台120之间的通信开始时,或者通信中,可以适宜地从某一无线电台向另一无线电台通知,也可以使用预先确定的系统固有的值。
在发射台110中,首先用通信路符号编码在编码部111中发送的数据信号,经编码的数据信号在交错部112中被交错。
在解调部113中,被交错的信号位列115对于每一个符号的每一最大发送位数,在图1的例子中被分为6位,分别分配到调制符号的各信号点上调试后从发射台发送。
这时,在调制中使用的调制方式的每一个符号的传送位数如果比上述每一个符号的最大传送位数还小,则只使用在调制中使用的调制方式的每一个符号的传送位数制成调制符号。在图1例子的情况下,在为了调制符号制作而准备的6位中,例如在用16QAM调制的情况下只使用4位制作调制符号,剩下的2位不使用。
在接收台120中,在解调部123中解调接收到的符号时,根据符号接收时的传输线路质量用具有传输线路质量越高调制多值数越高的调制方式解调。在图1的例子中,在传输线路质量最高的情况下以64QAM解调,在传输线路质量低的情况下用16QAM进行解调,在更低的情况下用QPSK进行解调,制成解调信号列124。
在此,当以比每一个符号的最大传送位数小的传送位数的调制方式解调的情况下,对于已解调的位把直接通过解调得到的似然给予解调信号列124,对于不足位部分把似然0给予解调信号列。
解调信号列124在去交错部122中被去交错后,在译码部121中进行通信路符号的译码。在通信路符号的译码中,被给予以低的调制多值数的调制方式解调时的不足位的似然0不会对被给予其它位的似然有不良影响,因为只给予和通信路符号的编码率上升同样的效果,所以可以正确地译码。
在以上所谓传输线路质量高,是指例如接收信号电力高的情况和杂音电力低的情况,干涉电力低的情况,SINR(信号对干涉以及杂音电力的比)高的情况,BER(位Error Rate)高的情况等,传送质量低是指和其相反。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调制解调方法,也可以是在解调后变更似然的实施方法。把这种情况下的调制解调方法作为第2实施方法,以图2的模式图为基础说明。
和图1的情况一样,在发射台110和接收台120之间,首先确定每一个符号的最大传送位数。
在发射台110中,首先在编码部111中用通信路符号编码发送的数据信号,经编码的数据信号在交错部112中被交错。在调制部113中,被交错的信号位列115对每一个符号的最大传送位,在图2的例子中被分为各6位,并被分别分配在调制符号的各信号点上调制后从发射台发送。
这时,如果在调制中使用的调制方式的每一个符号的传送位数比上述每1位的最大传送位数还小,则只用在调制中使用的调制方式的每一个符号的传送位数制成调制符号。在图2例子的情况下,在为了调制符号制作而准备的6位中,例如在以16QAM调制的情况下只用4位制成调制符号,剩下的2位不使用。
在接收台120中,在解调部123中首先以相当于每一个符号的最大传送位数的调制方式解调已接收到的符号,制成解调信号列124。
从解调信号列124中,根据接收到已解调的符号时的传送质量,如果传输线路质量低则把相当于调制符号的低位位的信号的似然设置为0制成似然控制后解调信号列125。在此,传送质量越低直至高位的位把似然设置为0。
似然控制后解调信号列125在去交错部122中被去交错后,在译码部121中进行通信线路符号的译码。在通信线路符号的译码中,在以低的调制多值数的调制方式解调时的给予不足位的似然0不会对被给予另一位的似然有不良影响,因为只给予和通信路符号的编码率上升相同的效果,使用可以正确地译码。
另外,在图2的例子中,是在似然控制后解调信号列125的制作时把低位位的似然设置为0,但不把似然都设置为0而使其下降到比解调低位位的似然绝对值后的结果还低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为了实现此目的,随着传输线路质量的增加(提高)具有非负的斜率变化,通过在解调信号列124商乘以相当于信号列的符号低位位那样绝对值不大的非负的系数,可以制成似然控制后解调信号列125。
以上,说明关于22mQAM说明了调制方式,但本发明的适用并不限于22mQAM,例如只要是使用gray符号再回归地扩展信号点配置,可以设定对信号点的位分配的调制方式就可以适用,把每1位的最大传送位数作为m位,对2mpSK和2mASK也可以适用同样的控制。
以下,根据使用上述本发明的调制解调方式进行通信的发射台以及接收台的构成图,说明发射台以及接收台的构成以及信号的流向。
但是,以下说明只在从发射台到接收台的通信中适用本发明调制解调方式的构成,但在实施时在从接收台向发射台的通信中也可以适用本发明。另外,本发明中的发射台以及接收台的术语,可以以进行被发送的数据信号调制的无线电台以及进行解调的无线电台的意义使用,都作为基站·移动终端也可以,另外,也可以使本发明的通信方法适应终端装置之间的1对1通信。
图3是在适用了本发明适用时的第1以及第2实施方法时共享的发射台的构成,图4是适用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法时的接收台的构成,图5是提供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法时的接收台的构成。
以下,根据图3以及图4,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法时的构成以及信号的流向。
在图3的发射台中,发送数据在编码部211中被通信路符号编码,在交错部212中被交错,被存储在调制前缓存器214中。被存储在调制前缓存器214中的数据根据再发送请求信号被送到多路复用/调制部213中,由预先在发射台和接收台之间确定的,或者系统固有的调制方式或者该比调制方式调制多值数还小的调制方式调制,和引导信号多路复用后经由无线电台200发送。
由发射台发送的信号在图4的接收台的无线电部300中接收。在无线电部300中接收的信号中,引导信号用引导抽出部325-2抽出被送到传输线路推定部324。在传输线路推定部324中推定在传输线路中的信号振幅以及相位变动,通知检波·解调部323-1,另外把测定信号电力和杂音电力、干涉电力等求得的传输线路质量信息通知解调方式确定部326。在解调方式确定部326中,根据该传输线路质量信息,确定调制方式,使得如上所述如果传输线路质量高则调制多值数高,并通知检波·解调部323-1。
另一方面在无线电部300中接收的信号中,从发射台通知接收台的数据信号,在数据抽出部325-1中被抽出后送到检波解调部323-1。在检波解调部323-1中,以由解调方式确定部326通知的解调方式,根据由传输线路推定部324通知的振幅以及相位变动信息解调数据信号,把解调信号发送到去交错部322。在此,当由解调方式确定部326通知的调制方式是比预先在发射台和接收台之间确定的调制方式调制数值还小的调制方式的情况下,以只是每一个符号的位数不足的部分作为接收了似然0之信号的方法,追加解调信号,发送到去交错部322。
在去交错部322中,把发送来的解调信号去交错,把去交错的结果发送到译码部321。
在译码部321中,如果判断为被解调后的信号在译码中具有充分的信息则进行译码。
为了实现数据的再发送功能,具有以下的构成。在译码部321中,在译码成功的情况下,把不需要再发送通知再发送请求生成部315,而在译码失败的情况下或者未进行译码的情况下,把需要再发送通知再发送请求生成部315。
在再发送请求生成部315中,根据从译码部321中通知的再发送的需要不需要制成再发送请求信号。
当从接收台有在编码部311中编码的,从接收台向发射台发送的数据信号的情况下,在交错部312中被交错后的数据信号以及在再发送请求生成部315中制成的再发送请求信号以及引导信号在多路复用/调制部313中被多路复用以及调制,通过无线电部300发送。
从接收台发送的信号在图3的发射台的无线电台200中被接收。在无线电台200中被接收到的信号中,引导信号在引导抽出部225-2中被抽出,在传输线路推定部224中从该引导信号中推定在传输线路中的信号的振幅以及相位变动,该被推定后的振幅以及相位变动被通知检波·解调部223-1以及223-3。
当从接收台向发射台发送数据信号的情况下,在无线电台200中接收到的信号中,从接收台通知发射台的数据信号在数据信号抽出部225-1中被抽出,使用在传输线路推定部224中推定出的振幅以及相位变动的信息在检波·解调部223-1中解调,在去交错部222中被去交错,在译码部221中被译码,制成接收数据。
在无线电台200中接收到信号中,再发送请求信号在再发送请求抽出部225-3中被抽出,使用在传输线路推定部224中被推定出的振幅以及相位变动的信息,在检波·解调部223-3中解调,通知调制前缓存器214。
在调制前缓存器214中,如果从接收台通知了需要再发送,则输出编码了和需要再发送之信号相同数据的信号的和已经发送的信号相同或者不同的一部分,如果从接收台通知不需要再发送时,就输出对与不需要再发送的信号不同的数据进行了编码的信号的一部分。通过该再发送控制,在接收台中根据实际解调的信号发送必要充分的数据,可以期待数据通信的总处理能力提高。
另外,以下根据图3以及图5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法时的构成以及信号流向。
在图3的发射台中,发送数据在编码部211中被通信路符号编码,在交错部212中被交错,并存储在调制前缓存器214中。
被存储在调制前缓存器214中的数据根据再发送请求信号发送到多路复用/调制部213中,用预先在发射台和接收台之间确定的,或者系统固有的调制方式或者比该调制方式调制多值数还小的调制方式调制,和引导信号多路复用后,经由无线电台200发送。
由发射台发送的信号在图4的接收台的无线电部300中被接收。在无线电部300中接收到的信号中,引导信号在引导抽出部325-2中被抽出后发送到传输线路推定部324。在传输线路推定部324中推定在传输线路中的信号的振幅以及相位变动,通知检波·译码部323-1,另外把测定信号电力和杂音电力、干涉电力等求得的传输线路质量信息通知似然数设定部327。
在似然数设定部中,根据能看到的传输线路质量,对符号的每一位求乘似然的似然系数,通知似然控制部328。
另一方面,在无线电部300中接收到的信号中,从发射台通知接收台的数据信号在数据抽出部325-1中被抽出发送到检波·解调部323-1。在检波·解调部323-1中以预先在发射台和接收台之间确定的调制方式,根据由传输线路推定部324通知的振幅以及相位变动信息解调数据信号,把解调信号发送到似然控制部328中。
在似然控制部328中,对于从检波·解调部323-1发送的解调信号的各自,根据是与符号的哪位对应的信号乘由似然系数设定部327通知的似然系数制成似然控制后解调信号,发送到去交错部322。
在去交错部322中,对所发送的似然控制后解调信号进行去交错,把去交错后的结果发送到译码部321。
在译码部321中,如果判断为经解调的信号具有对译码来说足够的信息则进行译码。
为了数据信号的再发送功能,具有以下的构成。在译码部321中,当译码成功的情况下把不需要再发送通知再发送请求生成部315,当译码失败的情况下或者未进行译码的情况下把需要再发送通知再发送请求生成部315。
在再发送请求生成部315中,根据从译码部321通知的再发送需要不需要制成再发送请求信号。
当从无线电台有,在编码部311中编码的,从无线电台发送到发送部的数据信号的情况下,在交错部312中被交错的数据信号以及在再发送请求生成部315中制成的再发送请求信号以及引导信号在多路复用/调制部313中被多路复用以及调制,通过无线电部300发送。
在有从接收台向发射台发送的数据信号的情况下,从接收台发送的信号在图3的发射台的无线电部200中接收。在无线电台200中接收到的信号中,引导信号在引导抽出部225-2中被抽出,在传输线路推定部224中从该引导信号推定在传输线路中的信号的振幅以及相位变动,该被推定的振幅以及相位变动被通知检波·解调部223-1以及223-3。在无线电台200中接收到的信号中,从接收台通知发射台的数据信号在数据信号抽出部225-1中被抽出,使用在传输线路推定部224中被推定的振幅以及相位变动的信息在检波·解调部223-1中被解调,在去交错部222中被去交错,在译码部221中被译码,制成接收数据。
在无线电部200中接收到的信号中,再发送请求信号在再发送请求抽出部225-3中被抽出,使用在传输线路推定部224中被推定的振幅以及相位变动的信息在检波·解调部223-3中被解调,通知调制前缓存器214。
在调制前缓存器214中,如果从接收台通知了需要再发送,则输出编码了和需要再发送之信号相同数据的信号的和已经发送的信号相同或者不同的一部分,如果从接收台通知不需要再发送时,则输出编码了和不需要再发送信号不同之数据的信号的一部分。通过该再发送控制,在接收台中根据实际解调的信号发送充分需要的数据信号,可以期待数据通信的总处理能力提高。
通过选择在上述似然系数设定部327中设定的似然数据,使得传输线路的质量越好似然数据越大,另外如符号高位位那样大,改善本发明的解调方式的特性。
但是在此所谓的增大未必需要单调增加,也可以相对传输线路质量的倾斜为0,另外还可以在符号的高位位和低位位中值相同。
图6展示使用SNIR(信号相对干涉以及杂音电力的比)求解调以64QAM发送的信号时的似然系数时的例子。除去最高位位的各位的似然系数401以及402以各自的具有的阈值为界取0或者1的2值,通过使用该似然系数,根据传输线路质量把低位位的似然设置为0,可以得到和以具有实施例1是低的多值数的调制方式解调时同样的效果。
另外图7展示解调以64QAM发送的信号时的似然系数的又一例子。除去最高位位的各位的似然系数作为具有如传送质量越高越大那样正斜率的函数表示,在传输线路质量降低时由于使低位位的似然下降,因而可以进行如以具有低的调制多值数的调制方式通信时那样,虽然最大总处理能力低但可以进行稳定的通信,在传输线路质量高时由于使全部位的似然不下降,因而可以以在高的调制多值数的调制方式下通信时的高的最大总处理能力通信。
在上述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中,在再发送请求生成部315中,制成表示在译码部321中译码成功的符号的索引和表示不需要再发送的信号的组合、或者表示在译码部321中译码失败的符号的索引和表示需要再发送的信号的组合,或者表示在译码部321中作为信息不足未进行译码的符号的索引和表示需要再发送的信号的组合之一,从接收台对发射台作为再发送请求信号发送。
在上述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中,对于在调制前缓存器214中的编码后数据的存储以及发送,例如可以以图8的流程那样处理。
在图8的流程中,调制前缓存器214,把被译码并被交错后的发送数据存储在每个代码字中,把各个代码字分割为N个块。被分割后的代码字被发送到每个块中,如果来自接收台的再发送请求信号表示不需要再发送则该代码字的发送结束,进行另一代码字的发送。另一方面,如果来自接收台的再发送请求信号表示需要再发送则发送和发送到同样的代码字之目的地的块不同的块。在此,如果分割了同样代码字的N个块全部发送结束,则发送和发送到重复目的地的块同样的块。但是在此和图8的流程图不同,还可以在每次重复时变更块的分割方法。另外,如果关于某代码字,所发送的块数为最大重复次数M次以上,则作为发送失败结束该代码字的发送。在接收台中,当译码成功发送表示不需要再发送的再发送请求信号的情况下,结束此前接收的代码字的接收,开始下一代码字的接收。另外,当译码失败发送了表示需要再发送的再发送请求信号的情况下,接收台接着接收同样的代码字的块,如果判断为在译码中具有了充分的信息,则尝试再次译码。
在上述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中,在译码部321中的译码具有充分的信息的判断,可以通过以下条件来进行判断,即被发送到译码部321的信号的似然的绝对值的和为一定值以上,或者可以根据在传输线路推定部224中推定的信号噪音比来推定的信号接收时的每一频带的通信线路容量的总和为一定值,例如是译码后的接收信号的位数以上。
Claims (20)
1.一种无线电发射台,向无线电接收台发送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上述发送信号进行编码的编码部;
存储经上述编码的发送信号的调制前缓存器;
该无线电发射台中的作为每一个符号的传送位数的第1传送位数,以作为预先确定的每一个符号的最大传送位数的第2传送位数以下的多种调制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对经上述编码的发送信号进行调制的调制部;
发送经上述调制的发送信号的无线电部;
关于上述第2传送位数的信息是与上述无线电接收台共享的信息;
用于上述调制的发送信号,从上述调制前缓存器中按每一上述第2传送位数被读出后,被输入到上述调制部中,上述调制部对上述被输入的发送信号中的上述第1传送位数的发送信号进行调制,对上述第2传送位数与上述第1传送位数的差分的发送信号不进行调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发射台,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上述发送信号发送之前把关于上述第2传送位数的信息发送到上述无线电接收台,与该无线电接收台共享关于上述第2位数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发射台,其特征在于:
根据从上述无线电接收台发送的再发送请求信号,再发送由该再发送请求信号所特定的、存储在上述调制前缓存器中的编码发送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发射台,其特征在于:
存储在上述调制前缓存器中的编码发送信号,按每个代码字被分割为多个块,按每个块被输入到上述调制部中;
按上述每个块的向上述调制部的输入,被根据从上述无线电接收台接收的再发送请求信号来进行控制,当上述接收到的再发送请求信号表示在该无线电接收台中不需要再发送上述发送信号的上述代码字时,停止发送该代码字,进行该代码字的下一个代码字的发送处理。
5.一种无线电接收台,接收从无线电发射台发送的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上述信号的无线电部;
作为每一个符号的传送位数的第3传送位数,以预先确定的作为每一个符号的最大传送位数的第4传送位数以下的多种调制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对经上述接收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的解调部;和
对经上述解调的接收信号进行译码的译码器;
关于上述第4传送位数的信息,与上述无线电发射台共享;
上述解调部每解调一个符号,就输出上述第4传送位数的经解调的接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接收台,其特征在于:
具有判断该无线电接收台与上述无线电发射台之间的传输线路质量的传输线路质量判断部;
根据经该判断的传输线路质量来决定上述第3传送位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接收台,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输线路质量判断部使用从上述无线电发射台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上述传输线路质量的判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接收台,其特征在于:
上述解调部每解调一个符号,就输出包含上述传送位数的似然信息的解调信号列,对于上述第4传送位数与上述第3传送位数的差分的低位位,输出0或者0附近的似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接收台,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无线电发射台接收关于上述第4发送位数的信息的通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接收台,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无线电发射台接收关于上述无线电发射台中的每一个符号的传送位数的信息,根据该信息来决定上述第3传送位数。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接收台,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无线电发射台接收按各代码字被分成了多个块之后的每个块发送的信号并进行存储,上述译码部对相当于代码字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块的接收信号进行译码,根据上述译码的是否成功来制作表示该是否成功的再发送请求信号并进行发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接收台,其特征在于:
当判断为经上述存储的接收信号包含对译码来说足够的信息时,进行上述译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接收台,其特征在于:
当向上述无线电发射台发送了表示上述译码成功的再发送请求信号时,停止接收上述已经接收的代码字,开始接收响应该再发送请求信号而发送的与上述代码字的下一个代码字对应的块。
14.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是从第1无线电台向第2无线电台发送信号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无线电台和上述第2无线电台共享与作为每一个符号的最大传送位数的第1传送位数有关的信息;
上述第1无线电台,
对上述发送信号进行编码,
在调制部中,上述第1无线电台中的作为每一个符号的传送位数的第2传送位数,以上述第1传送位数以下的多种调制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对经上述编码的发送信号进行调制,
发送经上述调制的发送信号,
在上述调制部中,经上述编码的发送信号按每一上述第1传送位数被输入到上述调制部,对上述被输入的发送信号中的上述第2传送位数的发送信号进行调制,对上述第1传送位数与上述第2传送位数的差分的发送信号不进行调制;
上述第2无线电台,
接收来自上述第1无线电台的发送信号,
上述第2无线电台中的作为每一个符号的传送位数的第3传送位数,以上述第1传送位数以下的多种调制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对经上述接收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
在解调部中,对经上述解调的接收信号进行译码,
上述解调部每解调一个符号,就输出上述第1传送位数的经解调的接收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无线电台把上述第1传送位数通知上述第2无线电台。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无线电台把上述第2传送位数通知上述第2无线电台;
上述第2无线电台根据上述第2传送位数来决定上述第3传送位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无线电台根据从上述第1无线电台接收的信号来推定与上述第1无线电台之间的传输线路质量,根据经上述推定的传输线路质量来决定上述第3传送位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把作为经上述编码的发送信号的代码字分别分割为多个块来发送上述发送信号;
上述第2无线电台对相当于上述代码字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块进行译码,把表示上述译码是否成功的再发送请求信号发送到上述第1无线电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经上述发送的再发送请求信号表示上述译码成功时,上述第1无线电台停止发送上述代码字的块,开始进行上述代码字的下一个代码字的发送处理,上述第2无线电台结束上述译码成功的代码字的接收处理,开始进行该代码字的下一个代码字的接收处理。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经上述发送的再发送请求信号表示上述译码失败时,上述第1无线电台进行与该代码字相同的代码字的相同或者不同的至少1个块的发送,上述第2无线电台继续进行该代码字的接收处理,并且在接收到1个以上的块时,再次尝试进行译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317708A JP4100304B2 (ja) | 2003-09-10 | 2003-09-10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復調方法並びにデータレート制御方法 |
JP317708/2003 | 2003-09-1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95922A true CN1595922A (zh) | 2005-03-16 |
CN100571231C CN100571231C (zh) | 2009-12-16 |
Family
ID=34225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0223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1231C (zh) | 2003-09-10 | 2004-01-16 | 无线电通信系统及其解调方法以及数据率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095996B2 (zh) |
JP (1) | JP4100304B2 (zh) |
KR (1) | KR101026595B1 (zh) |
CN (1) | CN100571231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3710B (zh) * | 2005-08-16 | 2011-10-12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参数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02369672A (zh) * | 2008-12-04 | 2012-03-07 | 宇宙桥有限公司 | 生成软比特的系统和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0224672T2 (de) * | 2001-06-21 | 2009-01-22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Übertragungs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i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netz |
JP2007528164A (ja) * | 2004-03-05 | 2007-10-04 | ネクストネット ワイアレ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適応変調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EP2249535A3 (en) * | 2004-04-30 | 2011-03-02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4412181B2 (ja) * | 2005-01-21 | 2010-02-1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適応変調方法並びに符号化率制御方法 |
WO2006112954A1 (en) * | 2005-04-18 | 2006-10-26 |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A channel selection method for improv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KR100864810B1 (ko) * | 2005-09-28 | 2008-10-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기를 이용하여 데이터를전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US8520558B2 (en) * | 2006-04-19 | 2013-08-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Quality of service sec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8223628B2 (en) * | 2007-01-10 | 2012-07-17 | Lantiq Deutschland Gmbh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tter, receiver, transceiver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
US20100110959A1 (en) * | 2007-01-26 | 2010-05-06 | Shinya Shimobayashi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
US9686045B2 (en) | 2007-04-04 | 2017-06-20 | Lantiq Beteiligungs-GmbH & Co. KG |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transmission |
JP5326976B2 (ja) * | 2009-09-30 | 2013-10-3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誤り訂正方法及び誤り訂正プログラム |
WO2014153061A2 (en) | 2013-03-14 | 2014-09-25 | Psikick,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via a predefined sequence of a change of a characteristic of a wireless signal |
US11044009B2 (en) | 2013-03-14 | 2021-06-22 | Everactive,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ing using a proxy device and backchannel communication |
US10420072B2 (en) * | 2013-03-14 | 2019-09-17 | Everactive,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ow 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US9600367B2 (en) * | 2014-05-22 | 2017-03-21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Bit interleaver for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word having length of 16200 and code rate of 4/15 and 16-symbol mapping, and bit interleaving method using same |
EP3292647B1 (en) * | 2015-05-06 | 2021-07-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nserting and extracting control data using frequency components |
US20170054585A1 (en) * | 2015-08-17 | 2017-02-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d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under voice services over adaptive multi-user channels on one slot (vamos) pairing |
US10142145B2 (en) * | 2015-11-27 | 2018-11-27 | Cohda Wireless Pty Ltd. | Wireless receiver |
US11054500B2 (en) * | 2017-08-08 | 2021-07-06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Noise measurement in a radar system |
US11146299B2 (en) | 2019-09-09 | 2021-10-12 | Everactive, Inc. | Wireless receiver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11758480B2 (en) | 2020-02-14 | 2023-09-12 | Everactive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w power and secure wake-up radio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55276A (en) * | 1990-01-18 | 1996-09-10 | Norand Corporation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odulation of digital signals in frequency-modulated transmissions |
JPH08163085A (ja) * | 1994-12-02 | 1996-06-21 | Toshiba Corp | 情報通信装置 |
JP3779092B2 (ja) * | 1999-05-12 | 2006-05-24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送受信装置 |
JP3588040B2 (ja) * | 2000-07-26 | 2004-11-10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
JP3821636B2 (ja) * | 2000-08-21 | 2006-09-13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通信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JP4008193B2 (ja) | 2000-08-29 | 2007-11-14 | ジーイー・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グローバル・テクノロジー・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mri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
WO2002073916A1 (en) | 2001-03-13 | 2002-09-1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blind detection of modulation type |
JP3660278B2 (ja) * | 2001-07-13 | 2005-06-15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KR100450938B1 (ko) * | 2001-10-05 | 2004-10-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트랜스포트 블록 셋 크기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KR100915275B1 (ko) * | 2001-11-05 | 2009-09-03 | 가부시키가이샤 히타치세이사쿠쇼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통신 제어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기 |
US7508808B2 (en) * | 2003-05-14 | 2009-03-24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having enhanced reliability in fading environments |
-
2003
- 2003-09-10 JP JP2003317708A patent/JP410030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12-11 KR KR1020030090018A patent/KR101026595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
- 2004-01-16 CN CNB2004100022399A patent/CN10057123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1-21 US US10/760,299 patent/US709599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3710B (zh) * | 2005-08-16 | 2011-10-12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参数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02369672A (zh) * | 2008-12-04 | 2012-03-07 | 宇宙桥有限公司 | 生成软比特的系统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50026843A (ko) | 2005-03-16 |
US20050054319A1 (en) | 2005-03-10 |
JP4100304B2 (ja) | 2008-06-11 |
CN100571231C (zh) | 2009-12-16 |
US7095996B2 (en) | 2006-08-22 |
JP2005086594A (ja) | 2005-03-31 |
KR101026595B1 (ko) | 2011-04-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595922A (zh) | 无线电通信系统及其解调方法以及数据率控制方法 | |
CN1808956B (zh) | 无线台以及通信方法 | |
JP3815344B2 (ja) | 多値変調に適した符号語マッピング方法 | |
CN101385357B (zh) | 将不等错误保护应用于通过无线信道传输的未压缩视频的方法和系统 | |
KR100866237B1 (ko) | 고속 무선 데이터 시스템을 위한 변조 차수 결정 장치 및 방법과 그 데이터 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 |
KR101102396B1 (ko)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코드워드 크기 정합 방법 및 송신장치 | |
CN1146181C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使得能够进行灵活的链路自适应的控制信令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0393011C (zh) | 在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 |
RU2609067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информации в вещательной системе/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 |
CN1833420A (zh) | 选择传输参数的技术 | |
JP3612563B2 (ja) | マルチモードブロック符号化変調復調方法 | |
CN1645782A (zh) | 用于分组发送/接收的比特加扰的方法和设备 | |
CN1205794C (zh) |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确定调制模式的装置和方法 | |
KR101490249B1 (ko) | 연판정을 이용한 통신방법 및 장치 | |
CN1432212A (zh) | 通信系统中收缩编码码元的方法和装置 | |
JP4412181B2 (ja) | 適応変調方法並びに符号化率制御方法 | |
US8238374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alancing modulation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over noisy channels | |
JP4269858B2 (ja) | 適応変復調方式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CN1832392A (zh) | 多入多出系统中数据重传的方法和设备 | |
CN1753545A (zh) | 处理多用户/多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 |
JP5135603B2 (ja) | マルチレベル符号化変調を用いた再送方法、送信機および受信機 | |
CN1521959A (zh) | 自适应的无线发送/接收系统 | |
JP2007306469A (ja) |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変調信号生成方法 | |
US7720093B2 (en) | Modulation multiplexing | |
KR100831178B1 (ko) | 광대역 무선접속 통신시스템에서 프레임 제어 헤더를통신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4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