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3039A - 通信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93039A CN1593039A CNA038015757A CN03801575A CN1593039A CN 1593039 A CN1593039 A CN 1593039A CN A038015757 A CNA038015757 A CN A038015757A CN 03801575 A CN03801575 A CN 03801575A CN 1593039 A CN1593039 A CN 15930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 control information
- recording medium
-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3607 modif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0060 site-specific infrared dichroism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386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475178 Di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LXMSZDCAJNLERA-ZHYRCANASA-N spironolactone Chemical compound C([C@@H]1[C@]2(C)CC[C@@H]3[C@@]4(C)CCC(=O)C=C4C[C@H]([C@@H]13)SC(=O)C)C[C@@]21CCC(=O)O1 LXMSZDCAJNLERA-ZHYRCANA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8—External card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lient device, e.g. for conditional access
- H04N21/4184—External card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lient device, e.g. for conditional access providing storage capabilities, e.g. memory sti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2—End-user interface for program 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进行无线LAN通信的通信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程序,而不会给用户麻烦的感觉。电视接收机通过预先确定的网络与另一个装置进行通信。同时,当将存储器卡13插入电视接收机的卡槽10中时,电视接收机从存储器卡13读出无线LAN信息,并将该无线LAN信息设置到电视接收机中。例如,本发明适用于拥有无线LAN功能的电视接收机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程序,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实现通信装置,而不会给用户麻烦的感觉的通信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最近,通过使用无线LAN(局域网),家庭拥有对信息处理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之间的访问,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实践。
作为响应,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开发一种拥有采用现有无线LAN技术的装置的电视接收机,以通过网络接收、复制和显示由Web等提供的多媒体内容。
同时,目前,尽管在各国之间存在某些差异,但在IEEE 802.11b(参见IEEE STD 802.11b-1999,第11章: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and Physical Layer(PHY)规范:Higher-Speed physical Layer Extensionin the 2.4GHz Band)下,将集中在日本和美国家庭中通常使用的无线LAN的速率定义为符合IEEE 802.11(参见IEEE STD 802.11-1997,第11章: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and Physical Layer(PHY)规范)、IEEE 802.11g(参见IEEE STD 802.11g-2001 Draft)的2.4GHz带宽以上的无线传输(radio transmission),或在IEEE 802.11a(参见IEEE STD 802.11a-1999,第11章: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and PhysicalLayer(PHY)规范:Higher-Speed Physical Layer in the 5GHz Band),定义为5GHz带宽以上的无线电传输(radio transmission)。
在这些速率下,必须将叫做SSID(服务设置标识)的相同的比特串输入到这些装置中,以在同一网络中无线连接这些装置。即,SSID是用于标识无线网络的信息。这些装置,属于同一无线网络,必须使用相同的SSID加以设置。
同时,商业机构WECA(Wireless Ethernet(R)Compatibility Alliance,无线以太网(R)兼容性联合会)建议:获得确保制造商的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兼容性的WiFi(无线保真度)资格,以便实现符合无线LAN速率的无线LAN通信。为了获得WiFi资格,当前必须将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协议作为对网络中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数据进行加密的协议。
基于WEP的加密,尽管指出了其缺点,但一般被认为在提供最低水平的安全性方面是必须的。为了实现具有WEP加密的通信,需要登记叫做WEP密钥的比特串,WEP密钥拥有对无线通信装置共用的40或128个比特。即,为了在无线通信装置之间使用密码协议和实现无线连接,需要配置相同的加密密钥。
于此,在传统的无线通信装置中,通常,根据由用户所输入的字符串或数字串来生成SSID或加密密钥。
同时,在用于执行无线LAN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存在着一种用作称为访问点的无线中继器的无线通信装置。在中继器中,根据使用情况,要求用户选择并设置针对两个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对等LAN连接的、称为Ad-hoc的操作模式,以及针对多个(两或两个以上)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LAN连接的、叫做Infrastructure的操作模式。
因此,在使用无线通信装置设计无线LAN网络的情况下,要求用户输入SSID、加密密钥以及操作模式。
顺便提及,在将IP(Internet协议)用作通信协议,以便加入网络的情况下,需要设置唯一的IP地址,这一唯一的IP地址存在于与已经加入该网络的装置的子网络掩码相同的子网络掩码中。然而,最近,关于IP地址设置,已经开发和扩展了叫做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AotoIP、UPnP(Universal plug and play,通用即插即用)等的发明,该发明能够自动设置IP地址,从而消除了用户进行设置的必要。
如以上所提到的,为了使无线电通信装置能够访问无线LAN,要求用户输入SSID、加密密钥以及操作模式。
因此,即使在使作为引入了无线LAN功能的电视接收机的无线通信装置能够访问已经设计好的无线LAN网络的情况下,也存在着让用户检查用于生成SSID的字符或数字串,或设置在要访问的无线LAN网络上的加密密钥的必要性。必须在电视接收机上输入并设置相同的字符或数字串,从而产生了使用户感到麻烦的问题。
而且,由于没有简单的字符输入装置,所以要求电视接收机不方便地操纵使用户感到麻烦的输入装置,例如显示在屏幕上的软键盘,并输入SSID和加密密钥(或生成它们的字符或数字串)。
同时,反过来,在引入了无线LAN功能的电视接收机上,改变用于生成SSID或加密密钥的字符或数字串的情况下,要求用户再次手工地在相关电视接收机所访问的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通信装置上设置SSID和加密密钥。同样,存在着使用户感到麻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这样一种环境做出的,使无线通信装置,例如引入无线LAN功能的电视接收机,能够访问现有的无线LAN网络,而无需强行要求用户拥有对无线LAN和令人感到麻烦的输入操作的高级知识。
本发明的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控制装置,用于通过预先确定的网络与另一个装置进行通信;记录介质读取装置,用于从能够被插入进通信装置中/从通信装置上移去的记录介质读取关于访问网络所需要的设置的通信控制信息;以及通信控制信息设置装置,用于将从记录介质读出的通信控制信息设置到通信控制装置上。
还可以包括存储装置,用于存储通信控制信息,所述通信控制信息设置装置确定是否将通信控制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中,其中在没有将通信控制信息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情况下,将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通信控制信息设置到所述通信控制装置上。
在当设置通信控制信息时,未将记录介质插入记录介质读取装置中的情况下,通信控制信息设置装置能进行预先确定的显示,该显示提示用户将记录通信控制信息的记录介质插入到记录介质读取装置中。
在当设置通信控制信息时,未将通信控制信息记录在插入记录介质读取装置上的记录介质中的情况下,通信控制信息设置装置能进行预先确定的显示,该显示提示用户将另一个记录通信控制信息的记录介质插入到记录介质读取装置中。
在将从记录介质读出的通信控制信息设置到通信控制装置中,并因此导致出现通信控制错误的情况下,通信控制信息设置装置可以进行预先确定的显示,该显示提示用户将另一个记录通信控制信息的记录介质插入到记录介质读取装置中。
还可能包括:通信控制信息改变装置,用于改变设置在通信控制信息设置装置中的通信控制信息;以及记录介质写入装置,用于将所改变的通信控制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可以对通信控制装置进行配置,以便在无线通信方案下,来访问网络。
通信控制装置可以在符合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的速率的无线通信方案下,进行通信。
通信控制信息可以包括在无线通信方案中用于识别网络的信息。
通信控制信息可以包括涉及通过无线通信要交换的数据加密的信息,或涉及与其它装置进行无线连接的方法的信息。
它可以是一个电视接收机。
本发明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记录介质读取步骤,用于从能够被插入进通信装置中/从通信装置上移去的记录介质中读取关于访问预定的网络所需要的设置的通信控制信息;通信控制信息设置步骤,用于将从记录介质读出的通信控制信息设置到预定的通信控制装置上;以及通信控制步骤,用于根据通信控制信息,通过网络与另一个装置进行通信。
在当设置通信控制信息时,未将记录介质插入的情况下,通信控制信息设置步骤可以进行预先确定的显示,该显示提示用户将记录通信控制信息的记录介质插入到记录介质读取装置中。
在当设置通信控制信息时,未将通信控制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情况下,通信控制信息设置步骤可以进行预先确定的显示,该显示提示用户将另一个记录通信控制信息的记录介质插入到记录介质读取装置中。
在因基于从记录介质读出的通信控制信息进行的通信而出现通信控制错误的情况下,通信控制信息设置步骤可以进行预先确定的显示,该显示提示用户将另一个记录通信控制信息的记录介质插入到记录介质读取装置中。
本发明的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包括:记录介质读取步骤,用于从能够被插入进通信装置中/从通信装置上移去的记录介质中读取关于访问预定的网络所需要的设置的通信控制信息;通信控制信息设置步骤,用于将从记录介质读出的通信控制信息设置到预定的通信控制装置上;以及通信控制步骤,用于根据通信控制信息,通过网络与另一个装置进行通信。
在本发明的通信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程序中,从能够被插入到通信装置中/从通信装置上移去的记录介质中读取的是关于访问预定的网络所需要的设置的通信控制信息。将通信控制信息设置到通信装置上,从而可执行与另一个装置的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硬件方框图,显示了应用本发明的电视接收机的一个实施例配置实例。
图2是平面视图,显示了应用本发明的电视接收机的一个实施例配置实例。
图3是显示存储器卡13的逻辑配置的图。
图4是显示无线LAN信息文件的内容的图。
图5是显示电视接收机访问现有无线LAN网络的方式的图。
图6是流程图,解释了无线LAN设置处理。
图7是流程图,解释了无线LAN设置处理。
图8是显示电视接收机输出消息的实例的图。
图9是方框图,显示无线LAN装置32(33)的硬件配置实例。
图10是流程图,解释了无线LAN信息处理。
图11是流程图,解释了写入处理。
图12是流程图,解释了读取处理。
图13是流程图,解释了设置改变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方框图,显示了应用了本发明的数字电视接收机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配置实例。图2是前视图,显示了电视接收机的外部结构实例。
天线1接收电视广播信号,例如,接收地面波、BS(广播卫星)或CS(通信卫星)的电视广播信号,并将其提供于TV(电视)调谐器2。该TV调谐器2根据控制CPU(中央处理单元)11的控制,通过检波,从来自天线1的电视广播信号提取预先确定的频道信号,并将其提供给解调器3。解调部分3根据控制CPU 11的控制,解调来自解TV调谐器2的电视广播信号,并将其提供给多路分用器(demultiplexer)4。
在从解调部分3所提供的电视广播信号为数字广播信号,例如,为BS数字广播或CS数字广播的数字广播信号的情况下,多路分用器4根据控制CPU 11的控制,将该信号分隔成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编码的画面信号(编码的画面信号)和音频信号(编码的音频信号),并将编码的画面信号提供给画面解码部分5以及将编码的音频信号提供给音频解码部分6。
顺便提及,即使在通过总线从RAM(随机访问存储器)12提供画面信号或音频信号的情况下,多路分用器4也分别将画面信号和音频信号提供给画面解码部分5和音频解码部分6。
画面解码部分5通过MPEG解码,根据控制CPU 11的控制,解压缩来自多路分用器4的编码画面信号,从而将其解码成画面信号。而且,画面解码部分5还将所解码的画面信号转换成画面信号,例如,按NTSC(National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国家电视制式委员会)方案的画面信号,然后将其提供给作为显示设备的CRT(阴极射线管)14,并在CRT14上加以显示。
音频解码部分6根据控制CPU 11的控制,对来自多路分用器4的编码音频信号进行MPEG解码,并获得数字音频信号,然后将其提供给D/A(数字/模拟)转换部分15。D/A转换部分15将来自音频解码部分6的数字音频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将其提供给扬声器16,以便从那里输出。
此处,在这一实施例的一个实例中,以将CRT 14夹在左右之间的方式,将L(左)频道和R(右)频道提供在电视接收机上,如图2中所示。
作为无线电波,天线7辐射由无线物理层处理部分8所输出的LAN帧,并接收从能够实现无线LAN通信的另一个无线LAN装置所发送的无线电波,将其提供给无线物理层处理部分8。
无线物理层处理部分8对从无线MAC(介质存取控制)层处理部分9(或控制CPU 11)所提供的帧进行物理层处理,并将其提供给天线7。即,在执行符合IEEE802.11a标准的速率的无线电通信的情况下,无线物理层处理部分8 OFDM(正交频分多路复用)调制,例如,从无线MAC(介质存取控制)层处理部分9所提供的帧,并将其提供给天线7。同时,在执行符合IEEE802.11b标准的速率的无线电通信的情况下,无线物理层处理部分8在DSSS(直接序列频谱扩展)方案下调制,例如,从无线MAC(介质存取控制)层处理部分9所提供的帧,并将其提供给天线7。
同时,无线物理层处理部分8对从天线7所提供的信号进行物理层处理,并将其提供给无线MAC层处理部分9(或控制CPU 11)。即,在OFDM解调或DSSS方案下,无线物理层处理部分8解调从天线7所提供的信号,并将结果帧提供给无线MAC层处理部分9。
无线MAC层处理部分8对从控制CPU 11所提供的IP包执行无线MAC层处理,并将其提供给无线物理层处理部分8。即,无线MAC层处理部分9使从控制CPU 11提供的IP包转换成符合例如IEEE802.11a、IEEE802.11b或IEEE802.11g的速率的帧,并将其提供给无线物理层处理部分8。
同时,无线MAC层处理部分9对从无线物理层处理部分8所提供的帧执行无线MAC层处理,并将其提供给控制CPU 11。即,无线MAC层处理部分9分解从无线物理层处理部分8所提供的帧,并根据,例如,符合IEEE802.11a、IEEE802.11b或IEEE802.11g的速率的方法,来构造IP包,并将其提供给控制CPU 11。
顺便提及,在无线MAC层处理部分9中所进行的帧合成和分解,可由控制CPU 11加以完成。在这一情况下,没有通过无线MAC层处理部分9,在无线物理层处理部分8和控制CPU 11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是可能的。
可以将存储器卡13插入进卡槽10中和从卡槽10移去。将卡槽10连接于总线。因此,通过总线,从插入进卡槽10中的存储器卡13中读取数据和向其写入数据,是可能的。
此处,在这一实施例中,将卡槽10提供在电视接收机的前表面中的CRT14之下,如图2中所示。这允许用户很容易地将存储器卡13插入进卡槽10中和从卡槽10移去。顺便提及,尽管在图1和2中提供一个卡槽10,但可以在电视接收机中提供多个卡槽。
控制CPU 11,在RAM 12中,扩展(加载)和执行记录在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17中的程序,从而在控制下放置了构成电视接收机的各种模块,并执行各种处理。即,控制CPU 11,读出,例如,存储在RAM 12中的数据,并将其包装成IP包,将其提供到无线MAC层处理部分9。同时,控制CPU 11对,例如,从无线MAC层处理部分9所提供的IP包进行解码,并将所获得的数据作为解码的结果提供给RAM 12。而且,控制CPU11还作出用于无线LAN通信的各种设置。
此处,在当前实施例中,因为控制CPU 11生成如以上所提到的IP包,所以将IP作为无线LAN通信协议。然而,也可将除IP之外的协议作为通信协议。
通过随无线LAN通信所需要的信息一起加以存储,来设置RAM 12。同样,还使用从EEPROM 17读出的程序对RAM 12进行扩展。而且RAM 12还临时存储控制CPU 11进行处理所需的数据。
对存储器卡13,一种便携式、小规格半导体存储器,加以构造,以便容易地将其插入卡槽10中和从卡槽10移去。将无线LAN通信所需要的SSID、密码密钥、操作模式、以及网络掩码(子网掩码)、IP地址存储在存储器卡13中。
EEPROM 17存储必须加以保存的信息,甚至是在电视接收机断电的情况下。即,EEPROM 17存储有将由控制CPU 11执行的程序。另外,EEPROM17还存储各种信息段,其包括无线LAN通信所需要的SSID、密码密钥、操作模式、以及IP地址。
在如以上所配置的传统的电视接收机中,按如下方式实现无线LAN通信。
即,在将进行无线LAN通信所需要的信息存储在EEPROM 17的情况下,控制CPU 11从EEPROM 17读取无线LAN通信所需要的信息,并通过存储,将其设置在RAM 12中。从此时起,控制CPU 11查找设置在RAM 12中的信息,以进行无线LAN通信。
同时,在没有将无线LAN通信所需要的信息存储在EEPROM 17的情况下,在改变无线LAN通信所需的信息的情况下,或进一步在通过来自用户等的一条指令改变作为访问目标的无线LAN网络的情况下,控制CPU 11使CRT 14或扬声器16输出请求将存储器卡13插入卡槽10的消息,存储器卡13记录着访问所希望访问的无线LAN网络所需的信息。
当用户将存储器卡13插入卡槽10时,控制CPU 11读出存储器卡13的信息并将其设置到RAM 12。从此时起,控制CPU 11查找设置在RAM 12中的信息,以对所希望的无线LAN网络进行访问。而且,控制CPU 11使EEPROM 17存储信息,例如,从存储器卡13读出的信息。在这一情况下,在对无线LAN网络的下一次访问中,可以从EEPROM 17读取访问无线LAN网络所需要的信息(无线LAN通信所需要的信息),而无需将存储器卡13插入卡槽10中。
同时,在用户操作不可见的远程指挥者(以下,将其适当地称为远程控制),从而改变在电视接收机上所设置的SSID或密码密钥等的情况下,可以使控制CPU 11将所改变的信息写到插入卡槽10中的存储器卡13中。在这一情况中,将存储器卡13插入拥有与图1的电视接收机相似的无线LAN通信功能的另一个无线电通信装置中。通过根据存储在存储器卡13中的信息,作出无线LAN通信的设置,从而允许无线电通信装置访问与电视接收机正在访问的无线LAN网络相同的无线LAN网络。
现在,图3显示了存储器卡13中的逻辑配置。
关于存储器卡13,例如,将FAT(文件分配表)系统用作其文件系统。顺便提及,对于将什么样的文件系统用于存储器卡13,没有特别的限制。
在图3的实施列中,将目录DirA和Communication作为比根目录Root低一级的目录加以提供。同样,将目录DirB作为比目录DirA低一级的目录加以提供。而且,将目录Wireless作为比目录Communication低一级的目录加以提供。
对于存储器卡13采用什么样的目录配置,没有特别的限制。在图3的实施例中,例如,将具有名字Communication的目录提供在作为比根目录Root低一级的层中,作为存储与通信相关的信息的目录,是重要的。而且,在图3的实施列中,例如,将具有名字Wireless的目录提供在作为比目录Communication低一级的层中,作为存储与通信相关的信息的中与无线LAN相关的信息,是重要的。
目录Wireless用于存储IP信息文件和无线LAN信息文件。
IP信息文件描述作为基于通信协议IP的通信中所需的IP信息的IP地址、网络掩码(子网掩码)等。无线LAN信息文件描述作为进行无线LAN通信所需的无线LAN信息的SSID、密码密钥和操作模式。
图4显示了图3的无线LAN信息文件的具体实例。
例如,无线LAN信息文件将“WirelessConfig.txt”的文件名用作先前固定的文件名。如以上所提到的,存储无线LAN信息文件的目录是预先决定的/root/Communication/Wireless/,同时无线LAN信息文件的文件名是先前固定的“WirelessConfig.txt”。因此,当将存储器卡13插入图1的电视接收机的装置等上时,如果访问/root/Communication/Wireless/WirelessConfig.txt,则可以获得无线LAN信息。
顺便提及,与无线LAN信息文件相类似,也预先决定图3中所示的IP信息文件的文件名。因此,在将存储器卡13插入图1的电视接收机的装置等上,则可以与获得无线LAN信息那样类似,获得IP信息。
无线LAN信息文件描述作为无线LAN信息的SSID、密码密钥、操作模式,如图4中所示。
此处,在无线LAN信息文件中,相应于提供给由相关SSID所标识的无线LAN网络的名字(网络名)来描述SSID。
同时,在无线LAN信息文件中,对于操作模式是这样描述的:是以对等模式进行通信,还是以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模式进行通信。
而且,在无线LAN信息文件中,对于加密是这样描述的:基于密码密钥进行的加密给定为有效或无效。而且,在基于密码密钥进行的加密为有效的情况下,对密码密钥的密钥长度、密码密钥是提供密钥的ASCII代码或十六进制数字、还是字符串进行描述。
现在,参照图5,对图1的电视接收机访问现有无线LAN网络的处理加以解释。
顺便提及,以下进行的解释基于这样的假设:例如,将IP用作进行无线LAN通信的通信协议。
在图5中,无线LAN装置32和33,例如个人计算机,构成无线LAN网络31。因此,对于无线LAN装置32和33来说,设置同样的无线LAN信息(即,同样的SSID、同样的密码密钥和同样的操作模式),以便访问同样的无线LAN网络31。而且,对于无线LAN装置32和33来说,分别设置用于通过无线LAN网络31进行IP通信的IP信息,即同样的网络掩码和属于该网络掩码所定义的子网的唯一IP地址。
在目前将没有针对基于无线LAN的通信进行设置的图1的电视接收机加入到无线LAN网络31的情况下,用户将存储器卡13插入到无线LAN装置32的卡槽34中。
即,构造无线LAN网络31的无线LAN装置32,拥有用于插入和去除存储器卡13的卡槽34。用户将存储器卡13插入到卡槽34中。
顺便提及,在图5的实施例中,无线LAN装置33也拥有用于要插入和移去存储器卡13的卡槽35。在这一情况下,可以将存储器卡13插入到无线LAN装置33的卡槽35中,而不是插入到无线LAN装置32的卡槽34中。
在其卡槽34中插有存储器卡13的无线LAN装置32中,将在其上所设置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写入到存储器卡13上。
顺便提及,在无线LAN装置32上,将要写入到存储器卡13的IP信息包括正在访问无线LAN网络31的装置的所有IP地址。因此,在图5的实施例中,在无线LAN装置32上,将要写入到存储器卡13的IP信息包括各自无线LAN装置32和33的各自IP地址。
此处,构成无线LAN网络31的各个无线LAN装置32和33识别构成无线LAN网络31的所有无线LAN装置的IP地址,即,图5中的无线LAN装置32和33的IP地址,以便指定IP通信的相对一端。作为IP信息,无线LAN装置32将所识别的无线LAN装置32和33的IP地址写到存储器卡13上。
此后,用户将存储器卡13从无线LAN装置32的卡槽34中取出,并将其插入到图1的电视接收机的卡槽10中。图1的电视接收机从插入到图1的卡槽10中的存储器卡13中读出由无线LAN装置32所写入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并通过使用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进行无线LAN访问和IP通信所需的设置。
这允许图1的电视接收机通过无线LAN网络31与无线LAN装置32和33进行通信。
顺便提及,在图1的电视接收机可按以上方式访问无线LAN网络31之后,将存储器卡13插入到卡槽10中。因此,可以将设置在电视接收机中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写入到存储器卡13中。
在这一情况下,假设无线LAN装置33没有针对基于无线LAN的通信进行设置,例如,通过将存储器卡13插入到其卡槽35中,则在通过使用类似于图1的电视接收机上的情况记录在存储器卡13上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在无线LAN装置33上提供无线LAN连接和IP通信所需要的设置是可能的。由于这个缘故,也允许没有针对基于无线LAN的通信进行设置的无线LAN装置33来访问无线LAN网络31。
现在,如图5中所解释的,在图1的电视接收机上,在没有按进行基于无线LAN的通信进行设置的情况下,通过将存储器卡13插入到卡槽10中,来针对基于无线LAN的通信进行设置。
因此,参照图6和7的流程图,所解释的是无线LAN设置处理,这一处理是在图1的电视接收机上执行的,以便用于基于无线LAN的通信。
例如,在用户接通电视接收机上的电源或通过进行远程控制等对无线LAN连接发出请求的情况下,控制CPU 11,在RAM 12中,展开并执行存储在EEPROM 17中的程序之间的用于无线LAN设置处理的程序,从而执行下列的无线LAN设置处理。
即,在无线LAN设置处理中,首先,在步骤S1中,控制CPU 11确定是否将无线LAN信息存储在EEPROM 17中。在步骤S1中确定无线LAN信息存储在EEPROM 17的情况下,例如,在电视接收机过去曾经访问过无线LAN网络,并将在那一访问中所使用的无线LAN信息存储在EEPROM 17中的情况下,处理跳过步骤S2~S5,到步骤S6。控制CPU 11查找存储在EEPROM 17中的无线LAN信息的SSID,从而使CRT 14显示与该SSID相关联的无线LAN网络的网络名列表(图4)。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7。
即,存在着在将除与一个无线LAN网络相关的无线LAN信息之外的与多个无线LAN网络相关的无线LAN信息存储在EEPROM 17中的情况。在步骤S6中,所显示的是,将其无线LAN信息存储在EEPROM 17中的所有无线LAN网络的网络名。
同时,在步骤S1中,在确定无线LAN信息没有被存储在EEPROM 17中的情况下,即,在立即购买了其中电视接收机过去从未访问过无线LAN网络并且未将无线LAN信息存储在EEPROM 17中的电视接收机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2。控制CPU 11生成请求将存储器卡13插入进卡槽10中的存储器卡插入请求消息(例如,“插入记录无线LAN信息的存储器卡”),并将其作为一个图像,显示在CRT 14上,例如,如图8中所示,或通过扬声器16使用话音将其输出。
然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3,其中,控制CPU 11确定是否将存储器卡13插入进卡槽10中。在步骤S3中,在确定没有将存储器卡13插入进卡槽10中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2,以便继续重复类似的处理。
同时,在步骤S3中,在确定将存储器卡13插入卡槽10中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4。控制CPU 11确定是否将无线LAN信息记录在插入卡槽10中的存储器卡13中。
此处,确定是否将无线LAN信息记录在存储器卡13中,可以通过在存储器卡13中查找目录/root/Communication/Wireless/,并根据其中存在或不存在如图3所示的无线LAN信息文件“WirelessConfig.txt”加以确定。
在步骤S4中,在确定无线LAN信息没有被记录在存储器卡13中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5。控制CPU 11生成请求将无线LAN信息记录在存储器卡13中的消息,并使CRT14显示这条消息(或使扬声器16输出这条消息)。处理返回到步骤S2。
此处,在步骤S5中,将要显示在CRT 14上的消息是这样一个请求:例如,将存储器卡13插入到用于构成现有无线LAN网络的无线LAN装置中,以执行以下所涉及的无线LAN信息处理,从而将无线LAN信息记录到存储器卡13中。在由无线LAN装置32和33构造无线LAN网络31的情况下,例如,如图5中所示,观看这一消息的用户,从电视接收机槽10中取出存储器卡13,并将存储器卡13插入到无线LAN装置32的卡槽34中(或无线LAN装置33的卡槽35中),从而使无线LAN装置32(或33)执行以下所涉及的无线LAN信息处理,并将无线LAN信息记录到存储器卡13中。然后,用户将写有无线LAN信息的存储器卡13插入到电视接收机的卡槽10中,从而,在步骤S4中,确定已将无线LAN信息记录在存储器卡13中。
在步骤S4中,在确定无线LAN信息被记录在存储器卡13中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6。控制CPU 11查找记录在存储器卡13中的无线LAN信息的SSID,从而使CRT 14显示与该SSID相关联的无线LAN网络的网络名列表(图4)。处理前进到步骤S7。
即,类似于以上的EEPROM 17的情况,存在着在将除与一个无线LAN网络相关的无线LAN信息之外的与多个LAN网络相关的无线LAN信息存储在存储器卡13中的情况。在步骤S6中,所显示的是,将其无线LAN信息存储在存储器卡13中的所有无线LAN网络的网络名。
在处理了步骤S6之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7,其中,控制CPU 11使CRT14显示一条请求选择将要访问的无线LAN网络的消息。处理前进到步骤S8。在步骤S8中,控制CPU 11通过进行远程控制等,确定用户是否已经选择了将要访问的无线LAN网络。在步骤S8中,在确定还没有选择将要访问的无线LAN网络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6,以继续重复类似的处理。
同时,在步骤S8中,在确定已经选择了将要访问的无线LAN网络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9。控制CPU 11确定是否存在所选择的将要访问的无线LAN网络(以下将其适当地称为访问目标网络)。在步骤S9中,在确定不存在访问目标网络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6。这提示用户选择另一个无线LAN网络。
同时,如果在步骤S8中确定存在访问目标网络,处理前进到步骤S10。控制CPU 11确定是否将正在访问访问目标网络所需要的无线LAN信息记录(存储)在EEPROM 17中。在步骤S10中,在确定已将正在访问访问目标网络所需要的无线LAN信息记录在EEPROM 17中的情况下,处理跳过步骤S11而进行到步骤S12。控制CPU 11从EEPROM 17中读出在访问访问目标网络中所需要的无线LAN信息,并通过存储,将其设置到RAM12中。处理前进到图7的步骤S21。
同时,在步骤S10中,在确定没有将在访问访问目标网络中所需要的无线LAN信息记录在EEPROM 17中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11。控制CPU11确定是否将在访问访问目标网络中所需要的无线LAN信息记录(存储)在存储器卡13中。在步骤S11中,在确定没有将在访问访问目标网络中所需要的无线LAN信息记录在存储器卡13中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6。这提示用户选择另一个无线LAN网络。
同时,在步骤S11中,在确定已将在访问访问目标网络中所需要的无线LAN信息记录在存储器卡13中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12。控制CPU 11从存储器卡13中读出在访问访问目标网络中所需要的无线LAN信息,并通过存储,将其设置到RAM 12中。处理前进到图7的步骤S21。
在图7的步骤S21中,控制CPU 11根据在RAM 12中所设置的无线LAN信息,开始对访问的标网络的访问。即,控制CPU 11通过无线MAC层处理部分9、无线物理层处理部分8以及天线7,按由也设置在RAM 12中的无线LAN信息的操作模式所表示的对等或基础设施模式,开始对由设置在RAM12中的无线LAN信息的SSID所标识的无线LAN网络(访问目标网络)的访问。而且,控制CPU 11通过访问目标网络来进行通信同时基于在RAM 12上所设置的无线LAN信息的密码密钥来进行加密。
在按以上所描述的方式,访问作为无线LAN网络的访问目标网络之后,进行设置以便执行IP协议通信。
即,在步骤S21的处理之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22。控制CPU 11确定在访问目标网络中是否存在用于动态地分配IP地址的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
在步骤S22中,在确定在访问目标网络中存在DHCP服务器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23。控制CPU 11通过天线7、无线物理层处理部分8以及无线MAC层处理部分9,从DHCP服务器获取访问目标网络的网络掩码、加入该访问目标网络的无线LAN装置(用于构成访问目标网络)的IP地址以及分配给其的IP地址。而且,在步骤S23中,控制CPU 11通过存储,将从DHCP服务器所获取的网络掩码和其自己的IP地址设置在RAM 12中。处理前进到步骤S28。
在步骤S28中,控制CPU 11根据在步骤S23中从DHCP服务器所获取的IP地址,准备浏览列表,作为构成访问目标网络的无线LAN装置(此处包括图1的电视接收机)的IP地址的列表。处理前进到步骤S29。
同时,在步骤S22中,在确定在访问目标网络之中不存在DHCP服务器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24。控制CPU 11确定是否将构成访问目标网络的无线LAN装置的IP信息(IP地址和网络掩码)存储在存储器卡13或EEPROM 17中。在步骤S24中,在确定没有将构成访问目标网络的无线LAN装置的IP信息存储在存储器卡13或EEPROM 17中的情况下,即,在图1的电视接收机过去从未加入访问目标网络中以及没有将构成访问目标网络的无线LAN装置的IP信息存储在存储器卡13或EEPROM 17中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25。控制CPU 11在CRT 14上显示请求获取IP信息的消息。处理返回到步骤S2。
这里,在步骤S25中,显示在CRT 14上的消息,请求:将存储器卡13插入到构成现有无线LAN网络的无线LAN装置中,通过执行无线LAN信息处理,将IP信息记录到存储器卡13中,以后涉及。在由无线LAN装置32和33构成无线LAN网络的情况下,如图5中所示,观看这一消息的用户,从电视接收机的卡槽10中取出存储器卡13,并将存储器卡13插入到无线LAN装置32的卡槽34中(或无线LAN装置33的卡槽35中)。使无线LAN装置32(或33)执行以下所涉及的无线LAN信息处理,并将IP信息记录到存储器卡13中。然后,用户将写有IP信息的存储器卡13插入到电视接收机的卡槽10中。由于这个原因,在步骤S4中,确定已将IP信息记录在存储器卡13中。
顺便提及,在步骤S25中,显示在CRT 14上的消息,请求:将存储器卡13插入到构成现有无线LAN网络的无线LAN装置中,通过执行无线LAN信息处理,将IP信息记录到存储器卡13中,类似于在图6的步骤S5中要显示在CRT 14上的消息。在将存储器卡13插入到构成现有无线LAN网络的无线LAN装置中,从而执行无线LAN信息处理的情况下,将现有无线LAN网络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记录到存储器卡13中,如以下将加以提及的。因此,在用户在步骤S5中将存储器卡13插入到构成现有无线LAN网络的无线LAN装置中,并根据步骤S5中显示在CRT 14上的消息执行无线LAN信息处理的情况下,将现有无线LAN网络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记录到存储器卡13中。即。在这一情况下,将现有无线LAN网络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记录到存储器卡13中。因此,将现有无线LAN网络选择为访问目标网络时,在步骤S24中,不存在进行这样确定的情况:构成访问目标网络的无线LAN装置的IP信息没有被记录到存储器卡13中。
同时,在步骤S24中确定将构成访问目标网络的无线LAN装置的IP信息记录到存储器卡13中或EEPROM 17中的情况下,即,在图1的电视接收机过去曾经加入访问目标网络以及将构成访问目标网络的无线LAN装置的IP信息记录在存储器卡13或EEPROM 17中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26。控制CPU 11从存储器卡13或EEPROM 17获取访问目标网络的网络掩码以及加入访问目标网络(构成访问目标网络)的无线LAN装置的IP地址。处理前进到步骤S27。
在步骤S27中,控制CPU 11获取由AutoIP功能赋予其的IP地址和网络掩码,并通过存储,将IP地址和网络掩码设置在RAM 12中。处理前进到步骤S28。
即,EEPROM 17中存储有用于获取从未在LAN上使用过的IP地址的AutoIP程序。在步骤S27中,控制CPU 11将AutoIP程序从EEPROM 17中读出,并且在RAM 12中扩展和将其执行,从而获取到将赋予它自己的IP地址和网络掩码。
在步骤S28中,控制CPU 11根据在步骤S26中从存储器卡13或EEPROM17所获取的IP地址与在步骤S27中由AutoIP功能所获取的IP地址,来准备浏览列表,作为构成访问目标网络的无线LAN装置(此处包括图1的电视接收机)的IP地址的列表。处理前进到步骤S29。
在步骤S29中,控制CPU 11启动加入基于IP协议通信的访问目标网络,即,启动与构成访问目标网络的无线LAN装置通信的IP协议通信。处理前进到步骤S30。顺便提及,在IP协议通信中,通过查找在步骤S28中所准备的浏览列表,可以识别通信的相反一端的IP地址。
在步骤S30中,控制CPU 11确定是否将与当前用于访问访问目标网络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相同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存储在EEPROM17中。在步骤S30中,在断定将与当前所使用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相同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存储在EEPROM 17中的情况下,跳过步骤31,无线LAN设置处理结束。
同时,在步骤S30中,在断定未将与当前所使用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相同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存储在EEPROM 17中的情况下,控制CPU 11将与当前所使用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写到EEPROM 17中,从而结束无线LAN设置处理。
此处,在步骤S31中,在将与当前用于访问访问目标网络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写到EEPROM 17中之后,对于接下来对访问目标网络的访问而言,不必插入存储器卡13。
接下来,如以上所提到的,在图6的步骤S5中或在图7的步骤S25中将这样一个消息显示在CRT 14上:请求将存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记录到存储器卡13中,在进行了这一显示的情况下,例如,用户将存储器卡13插入到将加以访问的构成图5的现有无线LAN网络的无线LAN装置32的卡槽34中(或无线LAN装置33的卡槽35中),以导致无线LAN装置32(或33)执行无线LAN信息处理处理。
因此,尽管以下将解释无线LAN信息处理,但将预先解释其无线LAN装置32的硬件配置。顺便提及,在其硬件配置方面,无线LAN装置33类似于无线LAN装置32,因此省略了对其的解释。
图9描述了无线LAN装置32的硬件配置实例,其中,无线LAN装置32为一个计算机。
作为一个计算机,无线LAN装置32可以通过安装一个程序,执行执行各种处理。可以预先将程序记录在作为并入计算机中的记录介质的硬盘105上或ROM中。
否则,也可以将程序临时地或永久地存储(记录)在可更换记录介质111中,例如,存储(记录)在软盘、CD-ROM(紧致盘只读存储器)、MO(磁光盘)、DVD(数字通用盘)、磁盘或半导体存储器中。可以将这样的可更换记录介质111作为所谓的包装软件加以提供。
顺便提及,如以上所提到的,可以将程序从可更换记录介质111安装到无线LAN装置32上。另外,还可以通过针对数字卫星广播的人造卫星,将其从下载网点无线传输到无线LAN装置32,或通过网络,例如通过LAN或Internet,将其无线传输到无线LAN装置32。无线LAN装置32,在其通信部分108,可以所传送的程序,并将其安装所并入的硬盘105。
无线LAN装置32引入了CPU(中央处理器)102。通过一条总线101,将CPU 102与输入/输出接口110相连。或许,如果用户通过输入/输出接口110在由键盘、鼠标器、麦克风等所构造的输入部分107的操作输入了一条指令,则CPU 102执行存储在ROM(只读存储器)103中的程序。否则,CPU 102将存储在硬盘105中的程序、从卫星或网络传送的和在通信部分108接收的,因而被安装在硬盘105中的程序、或从安装在驱动器109上的可更换记录介质111读出的并被安装在硬盘105中的程序加载到RAM(随机访问存储器)104中。CPU 102使其处理结果从LCD(液晶显示器)、扬声器等输出,例如,通过输入/输出接口110,或使其处理结果从通信部分108发送,或当需要时,还使其处理结果记录到硬盘105中。
顺便提及,在图9中,通信部分108至少拥有由图1的天线7、无线物理层处理部分8以及无线MAC层处理部分9所具有的功能。
同时,在图9中,驱动器109拥有可以将存储器卡13插入其中的/将存储器卡13从其去除的卡槽34(图5)。
此处,假设,将用于执行无线LAN信息处理的程序(以下将其称为无线LAN信息处理程序)记录在将销售给用户的可更换记录介质111上,例如记录在CD-ROM上,可更换记录介质111包装有图1的电视接收机。因此,为了使无线LAN装置32能够执行无线LAN信息处理,要求用户将可更换记录介质111安装在驱动器109上,并安装无线LAN信息处理程序。
顺便提及,可以预先将无线LAN信息处理程序,而且还将先前图6和7中针对无线LAN设置处理的程序和AutoIP程序存储在存储器卡13的目录/Communication/Wireless/中,如图3中虚线所示,然后,将其安装在无线LAN装置32或图1的电视接收机1上。
现在,参照图10的流程图解释无线LAN信息处理。
顺便提及,可以在任何随用于执行无线LAN信息处理一起安装,并执行这一程序的装置上加以实现。然而,此处的解释基于这样的假设:例如,无线LAN装置32将执行无线LAN信息处理。
在无线LAN装置32中,首先,CPU 102在步骤S41中使输出部分106显示菜单屏幕。处理前进到步骤S42。
此处,菜单屏幕将选择下列处理中的任何一个处理:将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写到存储器卡13中的写处理、读出写在存储器卡13上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的读处理、以及改变当前所设置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的设置改变处理。在菜单屏幕上,所显示的是分别代表这些写处理、读出处理以及设置改变处理的图标。
在步骤S42中,CPU 102判断用户是否已通过操作输入部分107在菜单屏幕上选择了写处理或读出处理。在步骤S42中,断定已选择了写处理或读出处理任何之一的情况下,即在用户已通过输入部分107操作显示在菜单屏幕上的分别代表写处理或读出处理的图标任何之一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43。CPU 102导致输出部分106显示一条请求将存储器卡13插入驱动器109的消息。处理前进到步骤44。
在步骤S44中,CPU 102判断是否已将存储器卡13插入驱动器109中。在步骤S44中,在断定没有将存储器卡13插入驱动器109中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43,以连续地重复类似的处理。
同时,在步骤S44中,在断定已将存储器卡13插入驱动器109中的情况下,处理前经到步骤45。CPU 102断定用户已选择了写处理或读出处理之一。
在步骤S45中,在断定用户已选择了写处理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46,以执行以下所涉及的写处理。接下来,结束无线LAN信息处理。同时,在步骤S45中,在断定用户已选择了读出处理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47,以执行以下所涉及的读出处理。接下来,结束无线LAN信息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42中,在断定既没有选择写处理,也没有选择读出处理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48。CPU 102判断是否用户已通过操作输入部分107在菜单屏幕上选择了设置改变处理。在步骤S48中,在断定没有选择设置改变处理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42,以连续地重复类似的处理。
同时,在步骤S48中,在断定选择了设置改变处理的情况下,即在用户已通过输入部分107操作显示在菜单屏幕上的代表设置改变处理的图标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49。执行以下所涉及的设置改变处理。接下来,结束无线LAN信息处理。
现在,参照图11的流程图,解释将在图10的步骤S46中加以执行的写处理。
在写处理中,首先,在步骤51,CPU 102搜寻存在于无线LAN装置32中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即在图9的硬件配置中,搜寻是通过RAM 104和硬盘105,针对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的。处理前进到步骤52。
在步骤S52中,CPU 102根据步骤S51中的搜寻结果,判断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是否存在于无线LAN装置32中。在步骤S52中,在断定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不存在于无线LAN装置32中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53。CPU 102导致输出部分106显示这样一条消息:不存在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处理返回。
同时,在步骤S52中确定在无线LAN装置32中存在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的情况中,处理前进到步骤S54。CPU 102获取在无线LAN装置32中存在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即,读出存储在RAM 104或硬盘105上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处理前进到步骤S55。
在步骤S55中,CPU 102将在步骤S54中所读出的无线LAN信息作为无线LAN信息文件,写到插在驱动器109上的存储器卡13的目录/Communication/Wireless/中(图3)。处理前进到步骤S56。在步骤S56中,CPU 102将在步骤S54中所读出的IP信息作为无线LAN信息文件,写到插在驱动器109上的存储器卡13的目录/Communication/Wireless/中(图3)。处理返回。
现在,参照图12的流程图,解释将在图10的步骤S47中加以执行的读出处理。
在读出处理中,首先,在步骤61,CPU 102判断是否将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记录在了插在驱动器109上的存储器卡13中。
在步骤61中,在断定没有将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记录在存储器卡13中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62。CPU 102导致输出部分106显示这样一条消息:不存在所记录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处理返回。
同时,在步骤S61中,在断定将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记录在存储器卡13中的情况下,即在存储器卡13的目录/Communication/Wireless/中存在无线LAN信息文件和IP信息文件(图3)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63。CPU 102读出存储器卡13的无线LAN信息文件的无线LAN信息,例如,并将其记录在RAM 104或硬盘105中。处理前进到步骤S64。
在步骤S64中,CPU 102读出存储器卡13的无线LAN信息文件,例如,并将其记录在RAM 104或硬盘105中。处理返回。
顺便提及,在执行无线LAN信息处理的情况下,在无线LAN装置32上,根据分别在步骤S61和S64中读出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设置无线LAN通信,是可能的。
现在,参照图13的流程图,解释将在图10的步骤S49中加以执行的设置改变处理。
在设置改变处理中,首先,在步骤71中,CPU 102识别当前设置在无线LAN装置32中的无线LAN信息,并生成显示无线LAN信息的屏幕(以下将其适当地称为控制面板)。而且,在步骤71中,CPU 102导致输出部分106显示控制面板,处理前进到步骤S72。
在步骤S72中,CPU 102判断是否存在用于改变显示在控制面板上的无线LAN信息的SSID的改变输入,这一改变输入是用户在输入部分107上的操作产生的。在步骤S72中,在断定存在对SSID的改变输入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73。相应于这一改变输入,CPU 102改变显示在控制面板上的SSID。处理前进到步骤S74。
同时,在步骤S72中,在断定不存在对SSID的改变输入的情况下,处理跳过步骤S73,到步骤S74。CPU 102判断是否存在用于改变显示在控制面板上的无线LAN信息的密码密钥的改变输入,这一改变输入是用户在输入部分107上的操作产生的。在步骤S74中,在断定存在对密码密钥的改变输入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75。相应于这一改变输入,CPU 102改变显示在控制面板上的密码密钥。处理前进到步骤S76。
同时,在步骤S74中,在断定不存在关于密码密钥的改变输入的情况下,处理跳过步骤S75,到步骤S76。CPU 102判断是否存在用于改变显示在控制面板上的无线LAN信息的操作模式的改变输入,这一改变输入是用户在输入部分107上的操作产生的。在步骤S76中,在断定存在关于操作模式的改变输入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76。相应于这一改变输入,CPU 102改变显示在控制面板上的操作模式。处理前进到步骤S78。
同时,在步骤S76中,在断定不存在针对操作模式的改变输入的情况下,处理跳过步骤S77,到步骤S78。CPU 102判断是否存在用于固定显示在控制面板上的无线LAN信息的改变,这一固定是用户在输入部分107上的操作产生的。
在步骤S78中,在断定不存在固定输入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72,以继续重复类似的处理。
同时,在步骤S78中,在断定存在固定输入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78。例如,在步骤S73、S75或S77中,CPU 102将所改变的无线LAN信息记录到作为非易失记录介质的硬磁盘105中。而且它根据所改变的无线LAN信息对所无线LAN访问进行设置。处理前进到步骤S80。
此处,在步骤S79中,在于图1的电视接收机上执行了设置改变处理的情况下,例如,在步骤S79中,将所改变的无线LAN信息记录在EEPROM 17中。
在步骤S80中,CPU 102判断是否将存储器卡13插入到驱动器109中。在断定没有插入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81。CPU 102导致输出部分106将一条请求将存储器卡13插入到驱动器109中的消息。处理返回到步骤S80。
同时,在步骤S80中,在断定将存储器卡13插入到驱动器109中的情况下,CPU 102将所改变的无线LAN信息写到存储器卡13中,然后处理返回。
顺便提及,例如,在无线LAN装置32执行了以上的设置改变处理,从而接下来将所改变的无线LAN信息记录在图1的电视接收机的情况下,将存储器卡13插入到卡槽10中,从而执行图12的读出处理,可以在图1的电视接收机上设置所改变的无线LAN信息。另外,通过在图1的电视接收机上执行设置改变处理,很容易地改变无线LAN信息。
如以上所述,通过将存储器卡13插入到任何用于构成现有无线LAN网络的无线LAN装置32中,允许用户访问现有无线LAN网络所需的无线LAN信息和IP信息记录到存储器卡13中,在图1的电视接收机中,因为为进行无线LAN访问所需的设置读出了记录在储器卡13中的无线LAN信息和进一步的IP信息,所以通过将存储器卡13插入卡槽10中,即使不具有专门的知识,也允许用户访问所希望的无线LAN网络,而无需进行麻烦的操作(不会使用户感到麻烦)。
同时,例如,在通过在图1的电视接收机上执行图13的设置改变处理改变了无线LAN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将记录所改变的无线LAN信息的存储器卡13插入到作为另一个无线LAN装置的无线LAN装置32或33中(图5),并进行图12的读出操作,通过图1的电视接收机和无线LAN装置32或33,容易地设置配置无线LAN网络所需的信息是可能的。
此处,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用于控制CPU 11(图1)或CPU 102(图9)执行各种处理的处理步骤,作为流程图,不必按所描述的顺序,依时间顺序进行处理,而是包括将并行或分别加以处理的处理(例如,并行处理或基于对象的处理)。
顺便提及,本发明不仅适用于无线LAN,而且还适用于组合的无线LAN。另外,本发明还适用于除称为LAN(符合IEEE802.11下的速率的通信)之外的其它无线电通信。而且,本发明还适用于每一种不仅拥有电视接收机而且还拥有无线电通信功能的装置。
同时,对于存储器卡13,通过与图1的电视接收机包装在一起销售预先记录了预先取定无线LAN信息的存储器卡13是可能的。
产业上的可应用性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无线电通信可得于无线电装置之间,而且不会使用户感到麻烦。
Claims (16)
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控制装置,用于通过预先确定的网络与另一个装置进行通信;
记录介质读取装置,用于从能够被插入进通信装置中/从通信装置上移去的记录介质读取关于访问网络所需要的设置的通信控制信息;以及
通信控制信息设置装置,用于将从记录介质读出的通信控制信息设置到通信控制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通信控制信息,
所述通信控制信息设置装置确定是否将通信控制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中,在没有将通信控制信息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情况下,将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通信控制信息设置到所述通信控制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当设置通信控制信息时未将记录介质插入记录介质读取装置中的情况下,通信控制信息设置装置进行预先确定的显示,该显示提示用户将记录通信控制信息的记录介质插入到记录介质读取装置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当设置通信控制信息时未将通信控制信息记录在插入进记录介质读取装置中的记录介质上的情况下,通信控制信息设置装置进行预先确定的显示,该显示提示用户将另一个记录通信控制信息的记录介质插入到记录介质读取装置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将从记录介质读出的通信控制信息设置到通信控制装置中,并因此导致出现通信控制错误发生的情况下,通信控制信息设置装置进行预先确定的显示,该显示提示用户将另一个记录通信控制信息的记录介质插入到记录介质读取装置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
通信控制信息改变装置,用于改变设置在通信控制信息设置装置中的通信控制信息;以及
记录介质写入装置,用于将所改变的通信控制信息记录到记录介质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对所述通信控制装置进行配置,以便用于在无线通信方案下来访问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通信控制装置在符合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的速率的无线通信方案下,进行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控制信息包括在无线通信方案中用于识别网络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控制信息包括涉及对要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交换的数据进行加密的信息,或涉及与其它装置进行无线连接的方法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通信装置是电视接收机。
12.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记录介质读取步骤,用于从能够被插入进通信装置中/从通信装置上移去的记录介质中读取关于访问预定的网络所需要的设置的通信控制信息;
通信控制信息设置步骤,用于将从记录介质读出的通信控制信息设置到预定的通信控制装置上;以及
通信控制步骤,用于根据通信控制信息,通过网络与另一个装置进行通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在当设置通信控制信息时未插入记录介质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控制信息设置步骤进行预先确定的显示,该显示提示用户将记录通信控制信息的记录介质插入到记录介质读取装置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在当设置通信控制信息时未将通信控制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控制信息设置步骤进行预先确定的显示,该显示提示用户将另一个记录通信控制信息的记录介质插入到记录介质读取装置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在因基于从记录介质读出的通信控制信息进行通信而出现通信控制错误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控制信息设置步骤进行预先确定的显示,该显示提示用户将另一个记录通信控制信息的记录介质插入到记录介质读取装置中。
16.一种用于使计算机通过预先确定的网络对用于通信的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控制的程序,该程序特征在于,包括:
记录介质读取步骤,用于从能够被插入进通信装置中/从通信装置上移去的记录介质中读取关于访问预定的网络所需要的设置的通信控制信息;
通信控制信息设置步骤,用于将从记录介质读出的通信控制信息设置到预定的通信控制装置上;以及
通信控制步骤,用于根据通信控制信息,通过网络与另一个装置进行通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250518A JP2004096146A (ja) | 2002-08-29 | 2002-08-29 | 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
JP250518/2002 | 2002-08-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93039A true CN1593039A (zh) | 2005-03-09 |
CN100588164C CN100588164C (zh) | 2010-02-03 |
Family
ID=31972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38015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8164C (zh) | 2002-08-29 | 2003-08-20 | 通信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49731B2 (zh) |
JP (1) | JP2004096146A (zh) |
KR (1) | KR101008124B1 (zh) |
CN (1) | CN100588164C (zh) |
WO (1) | WO200402164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87156A (zh) * | 2011-11-29 | 2012-03-21 |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设备登录网络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95424B2 (ja) * | 2002-12-09 | 2008-06-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構築方法及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通信装置 |
KR100585537B1 (ko) | 2003-12-09 | 2006-05-3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영상 전송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
US7546357B2 (en) | 2004-01-07 | 2009-06-09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Configuring network settings using portable storage media |
US20050198221A1 (en) * | 2004-01-07 | 2005-09-08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Configuring an ad hoc wireless network using a portable media device |
US8184602B2 (en) * | 2004-04-28 | 2012-05-22 | Nokia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associated termina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nfiguring and updating service access points and providing service content in the mobile domain |
JP3761091B2 (ja) | 2004-05-07 | 2006-03-29 |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実行方法、ファイルデータダウンロード方法、ファイルデータアップロード方法、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端末装置 |
US20060130099A1 (en) * | 2004-12-13 | 2006-06-15 | Rooyen Pieter V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ellular network and integrated broadcast television (TV) downlink with intelligent service control without feedback |
JP4498945B2 (ja) * | 2005-02-18 | 2010-07-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パラメータ設定装置及び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9601015B2 (en) | 2005-02-25 | 2017-03-21 | Concaten, Inc. | Maintenanc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hicular and roadside applications |
US7355509B2 (en) | 2005-02-25 | 2008-04-08 | Iwapi Inc. | Smart modem device for vehicular and roadside applications |
US20060218260A1 (en) * | 2005-03-24 | 2006-09-28 | Arcadya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network information accessing |
JP4639917B2 (ja) * | 2005-04-07 | 2011-02-23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4416704B2 (ja) * | 2005-07-01 | 2010-02-1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
JP4501819B2 (ja) * | 2005-09-07 | 2010-07-1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JP2007133661A (ja) * | 2005-11-10 | 2007-05-31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クライアント・サーバシステム |
JP4932324B2 (ja) * | 2006-05-18 | 2012-05-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動作要求受付装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動作要求受付装置の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の運用方法 |
JP5121212B2 (ja) | 2006-11-17 | 2013-01-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管理装置、管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当該制御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4777229B2 (ja) | 2006-12-20 | 2011-09-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管理装置、管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当該制御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US8254352B2 (en) | 2007-06-28 | 2012-08-28 | Universal Electronic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capable appliances |
US9864957B2 (en) | 2007-06-29 | 2018-01-09 | Concaten, Inc. | Information delivery and maintenance system for dynamically generated and updated data pertaining to road maintenance vehicles and other related information |
US8275522B1 (en) | 2007-06-29 | 2012-09-25 | Concaten, Inc. | Information delivery and maintenance system for dynamically generated and updated data pertaining to road maintenance vehicles and other related information |
US8231270B2 (en) * | 2008-01-03 | 2012-07-31 | Concaten, Inc. | Integrated rail efficiency and safety support system |
JP2010103897A (ja) * | 2008-10-27 | 2010-05-06 | Seiko Epson Corp | プロジェクター、プログラム、情報記憶媒体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方法 |
US8902081B2 (en) | 2010-06-02 | 2014-12-02 | Concaten, Inc. | Distributed maintenance decision and support system and metho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47605Y2 (ja) * | 1989-09-13 | 1995-11-01 | 大豊工業株式会社 | アクチエータ |
JP3302048B2 (ja) | 1992-07-02 | 2002-07-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システムの通信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通信方法 |
US6784924B2 (en) * | 1997-02-20 | 2004-08-31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Network configuration file for automatically transmitting images from an electronic still camera |
US5999207A (en) * | 1997-05-16 | 1999-12-07 | Scientific-Atlant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user interface for a videophone in a cable television network |
US6160796A (en) * | 1998-01-06 | 2000-12-12 | Sony Corporation Of Japa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dating device identification and status information after a local bus reset within a home audio/video network |
JPH11198196A (ja) | 1998-01-07 | 1999-07-27 | Canon Inc | 成形品及び歯車、並びに成形方法 |
JP2000022732A (ja) | 1998-06-29 | 2000-01-2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ダイヤルアップルータ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US6466981B1 (en) * | 1998-06-30 | 2002-10-15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Method using an assigned dynamic IP address and automatically restoring the static IP address |
JP3663058B2 (ja) | 1998-07-29 | 2005-06-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移動体通信用端末装置 |
JP3046003B2 (ja) * | 1998-08-10 | 2000-05-29 | ホーヤ株式会社 | 電子デバイス用ガラス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6161176A (en) * | 1998-11-20 | 2000-12-12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ring configuration settings for transfer from a first system to a second system |
US6421793B1 (en) * | 1999-07-22 | 2002-07-16 |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obile,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testing of electronic devices |
JP2001144812A (ja) | 1999-11-17 | 2001-05-25 | Sharp Corp | ワイヤレスip端末の認証処理方式 |
JP2001189722A (ja) | 2000-01-04 | 2001-07-10 | Toshiba Corp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端末、無線基地局、認証カード、および認証方法 |
FI109163B (fi) | 2000-02-24 | 2002-05-31 | Nokia Corp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liikkuvuuden tukemiseksi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
JP2001282747A (ja) * | 2000-03-29 | 2001-10-12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ユーザー認証機能付きネットワーク端末 |
US7152099B1 (en) * | 2000-10-31 | 2006-12-1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riend configuration and method for network devices |
US6934853B2 (en) * | 2001-01-18 | 2005-08-2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sharing the ability to set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6920506B2 (en) * | 2001-06-28 | 2005-07-19 | Canon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 Discovery and management of network printers |
JP3970079B2 (ja) | 2002-04-12 | 2007-09-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
US20030204748A1 (en) * | 2002-04-30 | 2003-10-30 | Tom Chiu | Auto-detection of wireless network accessibility |
US7366893B2 (en) * | 2002-08-07 | 2008-04-29 | Intelliden,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a network from attack |
-
2002
- 2002-08-29 JP JP2002250518A patent/JP2004096146A/ja active Pending
-
2003
- 2003-08-20 CN CN03801575A patent/CN10058816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8-20 US US10/493,859 patent/US794973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8-20 WO PCT/JP2003/010484 patent/WO200402164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3-08-20 KR KR20047006257A patent/KR10100812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87156A (zh) * | 2011-11-29 | 2012-03-21 |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设备登录网络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2387156B (zh) * | 2011-11-29 | 2015-07-01 |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设备登录网络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949731B2 (en) | 2011-05-24 |
JP2004096146A (ja) | 2004-03-25 |
KR20050031067A (ko) | 2005-04-01 |
CN100588164C (zh) | 2010-02-03 |
US20050043019A1 (en) | 2005-02-24 |
KR101008124B1 (ko) | 2011-01-13 |
WO2004021642A1 (ja) | 2004-03-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593039A (zh) | 通信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 |
CN100340098C (zh) | 家庭网络服务器及系统、数字广播发送方法和无线终端 | |
CN1285042C (zh) | 用于传送内容数据的内容服务器和方法 | |
CN1166180C (zh) | 电视广播接收机系统 | |
CN1428047A (zh) | 加密传输系统 | |
CN100348037C (zh) | 网络信息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754159A (zh) | 信息处理装置和内容信息处理方法 | |
CN1866793A (zh) | 遥控系统及其方法、遥控装置以及控制对象设备 | |
CN1698319A (zh) | 信息处理装置、访问控制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 |
CN1669297A (zh) | 视频显示系统和视频显示控制装置 | |
CN1230777C (zh) | 信息发、收装置和方法、发收系统和方法、记录介质及程序 | |
CN1680911A (zh) | 用于在便携式终端中显示菜单的设备和方法 | |
CN1664911A (zh) |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系统、及图像显示方法 | |
CN1758755A (zh) | 收发机系统、发送机和接收机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 |
CN1929599A (zh) | 数字生活网络联盟系统和处理数据服务的方法 | |
CN1653816A (zh) | 内容提供系统、接收装置和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程序 | |
CN1278531C (zh) | 数据发送、接收装置、数据通信系统、及通信管理服务器 | |
CN1717739A (zh) | 用于信息记录与再现处理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 |
CN1751514A (zh) | 节目数据通信系统 | |
CN1949855A (zh) |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1829300A (zh) | 视频信号处理装置和方法 | |
CN101039335A (zh) | 信息处理系统 | |
CN1957628A (zh) | 用字符串连接无线互联网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 |
CN1592265A (zh) | 提供虚拟办公室的方法、设备系统和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 |
CN1340930A (zh) | 接收装置,数据广播接收系统,存储信息访问方法和程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03 Termination date: 20130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