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573662A - 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3662A
CN1573662A CNA2004100016699A CN200410001669A CN1573662A CN 1573662 A CN1573662 A CN 1573662A CN A2004100016699 A CNA2004100016699 A CN A2004100016699A CN 200410001669 A CN200410001669 A CN 200410001669A CN 1573662 A CN1573662 A CN 15736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character
capitiform
mentioned
feature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16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6149C (zh
Inventor
柳春荣
柳性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573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3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61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614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E02D5/80Ground anchors
    • E02D5/805Ground anchors with deformable anchoring memb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E02D5/80Ground anchors
    • E02D5/803Ground anchors with pivotable anchoring memb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08Memb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used in prestressed constructions
    • E04C5/12Anchoring devices
    • E04C5/122Anchoring devices the tensile members are anchored by wedge-a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600/00Miscellaneous
    • E02D2600/30Miscellaneous comprising anchoring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用于输入并显示汉字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包括:数据输入装置,用户通过多个键从可输入所需汉字的特征信息,生成与所输入的特征信息相对应的数据信号;存储器,将各汉字和各汉字的特征信息以及与特征信息相对应的识别印字数据库化并储存;控制部,用于从数据库检索与数据信号相对应的汉字;以及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需汉字的特征信息和检索到的汉字。各汉字的特征信息是抽出位于各汉字的上部或偏旁上的部首的形态特征后将其变形为简单的形态,且将该变形后的形态相互类似的形态分为一类的头形特征,通过数据输入装置输入先行头形特征来检索相应汉字。

Description

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及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使用拨号键盘(dial keypad)或计算机用键盘等输入装置在移动通信终端机或计算机等电子机器上迅速并简单地输入输出汉字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语与英语或朝鲜语等表音文字不同,属于表意文字,文字数量达数万个,因此,不可能将文字一一对应地分配到计算机、手提电脑、机顶盒(set top box)、电话、移动通信终端机、个人移动通信终端机、个人便携式终端机、无线数据终端机、频率共用通信终端机、智能手机(smart phone)、自动控制装置等有线或无线终端机的键盘上。因此,为了能够使用计算机键盘等输入中国语,主要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方式和五笔字型输入方式。
汉语拼音输入方式是在输入中国语时不管声调如何,将中国语的发音用英文表示并输入的方式。这里所说的汉语拼音是使用字母的声母和韵母,用表音符号表示中国语(汉语)的文字。但是,字母仅表示发音,而具有相同发音的汉字过多,因此每当输入一个文字时就必须从具有相同发音的多个汉字(一般有数十个)中挨个选择想要输入的汉字。这样,在该过程中会花费很多时间,因而存在难以快速输入汉字的问题。
五笔字型输入方式是以字素为单位对汉字进行分解,并通过与各字素对应的键盘的组合来组合汉字进行输入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是:非汉字输入专业人员的一般人难以通过学习熟练使用。即,若将汉字作为整体考虑,其结构大部分都很复杂,以字素为单位对这样的汉字进行分解的过程繁难复杂,一般人不容易很好地理解、使用其规则。而且,每个键盘上排列有多个(最多12个)字素,因此难以记忆并恰当地使用键盘的组合。因此,就存在为了使用该方法来熟练地输入中国语,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训练的问题。
另外,韩国特许公开第1983-0003768号提出了“中国计算机用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由将汉字分为水平笔画、垂直笔画、点笔画、斜线笔画、顺时针方向笔画、逆时针方向笔画、右旋转笔画和左旋转笔画的步骤;将等效数字1、2、3、4、5、6、7和8分别赋予上述笔画的步骤;以及,以从上到下的笔画优先,以从左到右的笔画为其次的汉字结构的笔画顺序,将上述等效数字输入到输入系统的步骤构成,当上述顺时针方向笔画、右旋转笔画以及逆时针方向笔画、左旋转笔画存在2个以上的部分时,针对上述等效数字,分别添加与上述部分的顺时针方向笔画、右旋转笔画以及逆时针方向笔画、左旋转笔画相对应的副象征数字。但是,因为通过与汉字的笔画相同数目的输入过程来输入汉字,因此输入笔画多的汉字时花费时间,这样就有难以快速输入汉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这样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和方法:将汉字的特征形态分为预定个数的代表性特征,通过与汉字的拼音字母的组合,实现在移动通信终端机或计算机上迅速且简单地输入并显示汉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用于输入并显示汉字的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输入所需汉字的头形特征的步骤,上述头形特征是抽出位于各汉字的上部或偏旁的部首的形态特征后将其变形为简单的形态,且该变形后的形态相互类似的形态被分为一类,(b)在显示装置上显示具有所输入的头形特征的候补汉字的步骤,以及,(c)用户将选择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显示的候补汉字中的1个汉字的信息输入后,将所选择的汉字识别为所需汉字,输出到上述显示装置。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其它技术方案,用于输入并显示汉字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包括:数据输入装置,用户可以通过多个键输入所需汉字的特征信息,并生成与所输入的上述特征信息相对应的数据信号;存储器,使各汉字和各汉字的特征信息以及与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印字数据库化并进行储存;控制部,从上述数据库检索与上述数据信号相对应的汉字;显示装置,显示上述所需汉字的上述特征信息和上述检索到的汉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抽出的28种头形特征的分类表。
图2a~2b是举例表示与本发明28种头形特征相对应的部首及汉字的图。
图3是本发明汉字输入输出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机键盘的示意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汉字输入方式的流程图。
图6a~6b是说明本发明汉字输入过程的输出部屏幕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计算机用键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在中国使用的简体字中国语的部首总共有189个,中国规定的约3,500个常用字中包含的部首为186个。在本发明中,根据出现在汉字上部和偏旁的特征形态,从除了点画部首(′)和仅用于附在文字下方的部首外的184个部首中抽出总共28种代表性特征。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和易于理解,将本发明所抽出的代表性特征命名为“头形特征”。中国语的部首是以原始的文字形态或者变形后(简化后)的文字形态包含在汉字中,但在本发明中与部首的原始形态无关,而是以实际看到的状态,即变形后的文字形态为基准抽出头形特征。
另一方面,汉字中既有以1个部首独立形成的汉字,也有几个部首合并形成的汉字。另外,部首有排列在左右、排列在上下、覆盖左侧和上段、覆盖左侧和下段、包围整体的等种种形态。这样,从多种多样的汉字中抽出头形特征时,就有抽出哪些位置的头形特征的问题,可以说,一种具有一贯性的抽出方法是很重要的。
以下根据本发明说明抽出汉字的头形特征的过程。
本发明的头形特征抽出方法是以从位于汉字的上部或偏旁的部首抽出为原则,以此为基础将全部汉字区分为在上部或偏旁当中的任一个上具有1个头形特征的汉字、和在上部和偏旁上具有2个头形特征的汉字。
图1为本发明抽出的28种头形特征的分类图,显示出相应头形特征的分类号码、根据形态特征将相应头形特征符号化后的识别印字、相应头形特征的代表汉字以及相应代表汉字的汉语拼音。此时,相应代表汉字的汉语拼音被借用做识别印字的称呼。这是为了方便说明和更容易理解本发明,而且在使用计算机键盘或移动通信终端机的键盘输入中国语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是形态也可以通过语音来区分头形特征。
在图2a~图2b中,根据本发明的头形特征抽出法,整理了属于被总共分为28种的头形特征的部首。并且“相应文字”一栏中举例示出比较难以抽出部首的头形特征的汉字。相应汉字的特征形态与总共28种的头形特征不完全一致时,以最类似的头形特征作为相应汉字的头形特征抽出。
以下参照图1和图2a~图2b说明属于各个头形特征的相应部首和相应文字。
第1头形特征“决”(英文字母音值为jue)、第2头形特征“江”(英文字母音值为jiang)、第3头形特征“计”(英文字母音值为ji)、第4头形特征“打”(英文字母音值为da)以及第5头形特征“丝”(英文字母音值为si)位于文字左侧,其形态与汉字的相应部首相同,仅取其先行头形特征。这些头形特征分别表示为识别印字的
Figure A20041000166900102
Figure A20041000166900103
以及幺。
第6头形特征“言”(英文字母音值为yan)的形态是在横画上方有1个点画,以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105
表示。
第7头形特征“井”(英文字母音值为jing)的形态是在横画上方有2个点画或者2个竖画。以识别印字 表示。
第8头形特征“茶”(英文字母音值为cha)的形态是:在横画上方有2个竖画交叉并相互接合。以识别印字 表示。
第9头形特征“山”(英文字母音值为shan)的形态是:在冖或横画上方有3个点或3个竖画,或者没有横画只有3个竖。以识别印字 表示。
第10头形特征“一”(英文字母音值为yi)的形态是独立的横画或冖位于上部,以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111
表示。
第11头形特征“王”(英文字母音值为wang)的形态是:在独立的横画的下方或者上侧和左右侧被包围的 形态文字中包含的横画的下方,有1个垂直线或者斜线竖画。以识别印字 表示。
第12头形特征“耳”(英文字母音值为er)的形态是独立的横画的下方或者上侧和左右侧被包围的 形态的文字中包含的横画的下方,有2个垂直线或者斜线竖画,以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115
表示。
第13头形特征“水”(英文字母音值为shui)的形态是独立的竖画或者在竖画的右侧有横画,或者在竖画的左右有点或斜线画等,以识别印字 表示。
第14头形特征“止”(英文字母音值为zhi)的形态是文字的上部有2个靠近的竖画。以识别 印字表示。
第15头形特征“十”(英文字母音值为shi)的形态是横画与竖画垂直交叉并相互接合。以识别印字 表示。
第16头形特征“木”(英文字母音值为mu)的形态是:在横画与竖画垂直交叉的交叉点下方,竖的左右有斜线画。以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119
表示。
第17头形特征“口”(英文字母音值为kou)的形态是:上下左右四周全部被包围的方形。以识别印字 表示。
第18头形特征“月”(英文字母音值为yue)的形态是:上侧和左右侧被包围而下侧未被包围的方形,即下部未被包围的方形。以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1111
表示。
第19头形特征“白”(英文字母音值为bai)的形态是:冖或者上侧和左右侧被包围的 形态的文字中包含的横画的上方或者横画的同一线上有点。以识别印字 表示。
第20头形特征“民”(英文字母音值为min)的形态是:上侧和左右侧被包围的
Figure A200410001669001114
形态的文字中包含的左侧的竖比该文字右侧的竖长。以识别印字 表示。
第21头形特征“厂”(英文字母音值为chang)的形态是横画或斜线画的左侧下方有竖画或斜线画。以识别印字 表示。
第22头形特征“刀”(英文字母音值为dao)的形态是横画的右侧下方有竖画或斜线画。以识别印字 表示。
第23头形特征“心”(英文字母音值为xin)的形态是呈现出竖画的下段与横画的左段连结的L形。以识别印字 表示。
第24头形特征“八”(英文字母音值为ba)的形态是:斜线画独立使用,或者垂直的竖画或水平的横画以及斜线画不从斜线画的中央开始。以识别印字 表示。
第25头形特征“千”(英文字母音值为qian)的形态是:斜画的中央有垂直的竖画,或者下部有斜线画。以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124
表示。
第26头形特征“午”(英文字母音值为wu)的形态是将横画从斜画引向右方。以识别印字 表示。
第27头形特征“力”(英文字母音值为li)的形态是:下部分向左侧的斜线形竖画,与横画或冖或者上侧和左右侧被包围的形态的文字中包含的横画交叉。以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126
表示。
第28头形特征“戒”(英文字母音值为jie)的形态是:下部分面向右侧的斜线形竖画与横画或者 形态的文字中包含的横画交叉。以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128
表示。
这样,与头形特征1~28相对应的中国语的部首或汉字具有与各识别印字的形态相同或类似的特征,因而容易从属于各头形特征的大部分相应文字抽出头形特征。
头形特征是从位于汉字的上部或偏旁的部首中抽出的,因而既存在只有1个头形特征的汉字,也存在具有2个以上头形特征的汉字。在仅有1个头形特征的单一头形特征汉字中,可以很快抽出相应的头形特征,而在具有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中,必须先进行决定抽出什么样的头形特征的过程。以下说明这些具有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中抽出头形特征的方法。
具有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被分为:在从字的上部左侧到右侧的横向上出现多个头形特征,且这些头形特征相互连接(不独立)的汉字;以及,在从字的上部左侧到右侧的横向上出现多个头形特征,且这些头形特征相互不连接(独立)的汉字。但根据独立性情况的不同,抽出的头形特征不同。
对于具有不独立的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仅抽出位于上部最左侧的1个头形特征作为相应的头形特征。
具有独立的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被分为:上部出现2个独立的头形特征的汉字、和上部出现3个独立的头形特征的汉字。对于出现2个头形特征的汉字,依次抽出左侧的头形特征和右侧的头形特征。
出现3个头形特征的汉字既存在各头形特征相互独立的汉字,也存在同时具有1个独立的头形特征和相互不独立的2个头形特征的汉字。对于3个头形特征相互独立的汉字,是将除了中部的头形特征外的左侧和右侧的头形特征作为相应的头形特征抽出,对于2个头形特征相互不独立、1个头形特征独立的汉字,从独立的头形特征抽出1个头形特征,同时将不独立的2个头形特征中左侧的头形特征作为相应的头形特征抽出。
以下举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头形特征的抽出方法。
I.上部和偏旁只出现1个头形特征的汉字(单一头形特征汉字)
因为在上部和偏旁仅含有1个头形特征,因此可以简单地抽出相应的头形特征。例如,“星”的上部仅含有头形特征“口”,因而抽出第17头形特征“口”;“同”的上部仅含有头形特征“月”,因而抽出第18头形特征“月”。
II.从上段左侧到右侧的横向上出现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
1.具有不独立的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
仅抽出位于左侧的头形特征。例如,“升”的上部包含第25头形特征“千”和第15头形特征“十”,但因为这2个头形特征为相连的形态,因而仅抽出位于左侧的头形特征。因此将第25头形特征“千”抽出。
2.具有独立的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
(1)具有2个头形特征的汉字
依次抽出左侧和右侧的头形特征。例如,“都”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出现第15头形特征“十”和第20头形特征“民”,作为先行头形特征抽出第15头形特征“十”,作为后续头形特征抽出第20头形特征“民”。其它的例子有,“林”的左侧和右侧同样出现第16头形特征“木”,因为相应的头形特征相互独立,因此抽出2个头形特征“木”。
(2)具有3个头形特征的汉字
<3个头形特征都相互独立的汉字>
除中央的头形特征外依次抽出左侧和右侧的头形特征。例如,“辩”按照从上部左侧到右侧的顺序依次出现第6头形特征“言”、第14头形特征“止”以及第6头形特征“言”,抽出2个第6头形特征“言”作为先行头形特征和后续头形特征。另外,“糊”按照从上部左侧到右侧的顺序依次出现第9头形特征“山”、第15头形特征“十”以及第18头形特征“月”,依次抽出第9头形特征“山”和第18头形特征“月”分别作为先行头形特征和后续头形特征。
<1个头形特征独立、2个头形特征相互不独立的汉字>
从独立的头形特征中抽出1个头形特征,从可以从相互不独立的2个头形特征中抽出的头形特征中抽出位于左侧的头形特征,从而总共抽出2个头形特征作为相应的头形特征出。例如,“俄”可分解为 和“我”。 是与第25头形特征“千”相应的部首,因而根据 将第25头形特征“千”作为先行头形特征抽出,“我”虽然包含第25头形特征“千”和第28头形特征“戒”,但因为是将左侧的头形特征(即第25头形特征“千”)作为相应的头形特征抽出的汉字,因而可以从“我”抽出第25头形特征“千”作为后续头形特征。
即,从仅有1个头形特征的单一头形特征汉字和具有多个相互不独立的头形特征的汉字抽出1个头形特征,从具有独立的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抽出2个头形特征。
以下说明利用拨号键盘或计算机用键盘将含有这样28种头形特征的汉字输入并输出到移动通信终端机或计算机等装置的方法。
本发明的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同时使用根据汉语拼音表示方法付与各汉字的英文字母的第一个字母和根据本发明的头形特征抽出方法抽出的头形特征。即,使用拨号键盘或计算机用键盘等键输入装置,按预定顺序将汉语拼音和头形特征输入到移动通信终端机或计算机监视器等汉字输出装置后,从该装置所提示的多个汉字中选择所需汉字。
以下说明可以进行这样的汉字输入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
参照图3,图上所示为本发明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该汉字输入输出装置包括键输入装置(10)、控制部(20)、存储器(30)以及显示部(40)。
键输入装置(10)是移动通信终端机的键盘、计算机的键盘或者触摸屏等电子机器的用户输入装置,分别包含表示有识别印字、字母和数字等的多个键。用户选择某个键后,与被选键对应的键数据,即头形特征、字母和数字等信息被传送到控制部(20)。头形特征、字母和数字的分配方式以后再进行详细说明。
中国规预定的约3,500个常用字的中国语汉字与各自的头形特征信息和汉语拼音信息等均作成数据库化储存到存储器(30)中。
控制部(20)从存储器(30)的数据库检索与从键输入装置(10)传送来的键数据对应的汉字并传送到显示部(40)。
显示部(40)是显示汉字的装置,例如,屏幕的上部形成有汉字输出栏(40A),屏幕的下部形成有汉字排列栏(40B)。汉字排列栏(40B)中显示的是从存储器(30)的数据库检索出的汉字,汉字输出栏(40A)中显示的是用户输入的头形特征的识别印字或用户选择的汉字。
图4示出作为键输入装置(10)的一个示例的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机的键盘。在键盘上,本发明的头形特征的识别印字被分配到各按键上,而按键的分配最好是考虑该识别印字的使用频率来决定。
参看图4中的键盘,头形特征的识别印字和英文字母与数字一起被分配到各按键上。
数字键1上分配有与头形特征“水”、“止”、“一”、“耳”对应的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151
Figure A20041000166900152
Figure A20041000166900153
Figure A20041000166900154
和英文字母“B、C、A”,数字键2上分配有与头形特征“决”、“言”、“井”对应的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157
和英文字母“D、F、E”,数字键3上分配有与头形特征“江”、“月”、“民”对应的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158
和英文字母“G、H、I”,数字键4上分配有与头形特征“计”、“十”、“心”对应的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1511
Figure A200410001669001512
和英文字母“J、K”,数字键5上分配有与头形特征“打”、“王”、“山”对应的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162
Figure A20041000166900163
和英文字母“L、M”,数字键6上分配有与头形特征“丝”、“厂”、“刀”对应的识别印字“幺”、 和英文字母“N、P、O”,数字键7上分配有与头形特征“茶”、“木”对应的识别印字 和英文字母“Q、R”,数字键8上分配有与头形特征“口”、“白”对应的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1610
和英文字母“S、T、U”,数字键9上分配有与头形特征“千”、“八”对应的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1612
和英文字母“W、X、V”,数字键0上分配有与头形特征“午”、“力”、“戒”对应的识别印字 和英文字母“Y、Z”。同时,数字键1上与头形特征的识别印字一起分配有另外的特殊记号(◎),这是在本发明的中国语输入过程中用作防止输入错误的手段,更为详细的内容以后再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机的键盘上,在输入用于通话的电话号码时,与使用其它装置的数字输入键的方法相同,按下记有相应数字的键,数字就被输入,而在输入中国语汉字或英文字母的情况下,操作另外的功能键将通话模式转换为英文/汉字输入模式后,使用相应的键来输入文字。
输入英文字母的方法与使用通常的拨号键盘输入英文字母的方法相同。例如,以英文输入模式按下一次数字键1,则分配到数字键1上的第一个英文字母“B”显示在显示部(40)的屏幕上部(即,汉字输出栏(40A)),若而连续2次按下数字键1,则显示“C”。若连续3次按下数字键1则显示“A”,若连续4次按下数字键1则再次显示“B”。
即,连续按下1后,“B”、“C”、“A”、“B”、“C”、“A”…依次在显示部(40)上显示,当所需的英文字母出现时,按下其它文字键或者另外设定的输入键,或者经过一定时间后,当前被选择的英文字母被输入到移动通信终端机。
通过操作另外的功能键进入英文/汉字输入模式后,通过对分配到各数字键上的字母和头形特征进行组合来输入中国语汉字。用户通过与英文输入模式下的英文字母的输入过程相同的方法,输入分配到各数字键上的英文字母或者头形特征。接收所输入的键数据的装置,即控制部(20)通过自动判别所输入的数据信号是英文字母的输入信号还是头形特征的输入信号来接受该输入。
例如,汉字输入模式下按下一次数字键2后,分配到数字键2上的第1个英文字母“D”或者第一个头形特征的识别印字 在显示部上显示,而连续按下2次数字键2后显示“F”或者
Figure A20041000166900172
连续按下3次数字键2后显示“E”或者
Figure A20041000166900173
连续按下4次数字键2后再次显示“D”或者
即,连续按下数字键2后,“D”、“F”、“E”、“D”、“F”、“E”…或者
Figure A20041000166900175
Figure A20041000166900176
Figure A20041000166900177
…依次在显示部上显示,当所需的英文字母或者头形特征的识别印字出现时,按下其它文字键或者另外设定的输入键,或者经过一定时间后,当前被选择的英文字母和头形特征的识别印字被输入到移动通信终端机。
例如,在输入“FE”时,因为“F”和“E”被分配到同一键上,因此在连续输入时必须区分输入第一个键数据“F”和第二个键数据“E”。这样2个键数据间的信号区分与一般的文字输入方法相同,可以利用停止时间,也可以另外赋予*或#键等信号区分功能来使用,也可以利用方向转换键使信号的输入位置移动到下一个。
在本发明中,控制部(20)通过自动判别所输入的数据信号是英文字母的输入信号还是头形特征的输入信号并接受该输入,此时,最初输入的键数据被自动识别为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第二个输入的键数据被自动识别为先行头形特征。另外,输入先行头形特征后,通过自动判别所输入的键数据是汉字的选择信号还是后续头形特征的输入信号后,接受该输入,这样的判别过程以后再详细说明。
另一方面,分配到各数字键上的英文字母,其相互位置均可变更,并且在将“决”、“江”、“计”、“他”、“丝”的识别印字分配到数字键1~6的条件下,头形特征相互位置也均可变更。
但是,从中国语汉字输入速度的角度看,可以说最好是将使用频率越高的头形特征和英文字母分配到键信号数越少的位置上,使用频率越低的分配到键信号数越多的位置上。
图4的拨号键盘上英文字母的分配例如:首先按照字母顺序将2个或3个英文字母分配到从1到0的10个数字键上后,将被分配到同一键上的英文字母中不作为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使用的I、V、U和使用频率非常低的A、E、O这6个字母与顺序无关地分配到键信号数为3的位置上。英文字母的这种分配方法可以将大多数中国语文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以2次以下的键信号数输入,从而提高了文字输入的速度。
另一方面,识别印字 被同时分配到数字键1上, 被同时分配到数字键1上。这意味着连续按下2次数字键1时头形特征“水”和“止”被同时输入。这是因为在输入常用的3,500个汉字时,头形特征“水”和“止”的使用频率低且相应汉字的数目少,因此要输入具有头形特征“水”的汉字时,即使在显示部(40)上同时显示具有头形特征“水”和具有头形特征“止”的汉字,也很容易找到所需的汉字。这样的同时输入功能同样适用于被第3个分配到数字键1上的识别印字 的头形特征“一”和“耳”、以及被分配到数字键0上的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187
Figure A20041000166900188
的头形特征“力”和“戒”。
以下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的汉字输入输出过程。
在步骤S11中,用户操作用于设定键输入装置(10)模式的功能键,进入英文/汉字输入模式。
在步骤S12中,将用户要输入的所需汉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所对应的数字键按下预定次数后,键输入装置(10)生成与所被按下预定次数的数字键相对应的键数据,并传送到控制部(20)。此时,控制部(20)将第一次传送来的键数据自动识别为所需汉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在步骤S13中,将与用户要输入的所需汉字的头形特征对应的数字键按下预定次数后,键输入装置(10)生成与被按下预定次数的数字键相对应的键数据,并传送到控制部(20)。此时,控制部(20)将第二次传送来的键数据自动识别为所需汉字的先行头形特征。
在步骤S14中,控制部(20)检索存储器(30)中的数据库,抽出同时满足与在步骤S12和S13输入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和先行头形特征对应的键数据的汉字。在同时满足步骤S12和S13输入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和先行头形特征的汉字中,既存在具有单一头形特征的汉字,也存在具有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控制部(20)仅分离出这些汉字当中具有单一头形特征的汉字,根据使用频率赋予优先次序,并从优先次序高的汉字开始依次排列,形成由预定个数—例如最多6个汉字构成的汉字组。
在步骤S15中,控制部(20)将步骤S14中生成的汉字组中作为优先次序高的汉字组的先行汉字组传送到显示部(40),并将该汉字组的汉字与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排列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此时,有后续汉字组的情况下,在汉字排列栏(40B)中显示箭头标记()。在汉字输入装置(10)中,可以设定另外的功能键或方向转换键等作为箭头标记()指定键。
在步骤S16中,用户选择了某个键的情况下,汉字输入装置(10)生成与所选键对应的键数据并传送到控制部(20)。控制部(20)判断被选择的键是否为箭头标记()指定键,如果用户所选择的键是箭头标记()指定键,则前进到步骤S17,否则前进到步骤S18。
在步骤S17中,控制部(20)将后续汉字组传送到显示部(40)后,将该汉字组的汉字与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排列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并返回步骤S16。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后续汉字组,则也在汉字排列栏(40B)中显示箭头标记()。
在步骤S18中,控制部(20)将步骤S16中用户选择的键自动识别为汉字选择键或后续头形特征的输入键当中的一个。如果控制部(20)判断该键数据为汉字选择信号,则前进到步骤S23,否则前进到步骤S19。
在步骤S19中,控制部(20)将步骤S16中用户选择的键自动识别为所需汉字的后续头形特征后,在步骤S14抽出的汉字中检索并抽出同时满足步骤S16中识别出的后续头形特征的汉字(即,对输入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先行头形特征和后续头形特征全都满足的汉字)。控制部(20)将依据使用频率的优先次序赋予抽出的汉字,并从优先次序高的汉字开始依次排列,从而形成由预定个数—例如最多6个汉字构成的汉字组。
在步骤S20中,控制部(20)将在步骤S19生成的汉字组中,作为优先次序高的汉字组的先行汉字组传送到显示部(40),并将该汉字组的汉字与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排列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此时,存在后续汉字组的情况下,在汉字排列栏(40B)中显示箭头标记()。
在步骤S21中,用户选择了某个键的情况下,汉字输入装置(10)生成与所选键对应的键数据并传送到控制部(20)。控制部(20)判断所选键是否为箭头标记()指定键,如果用户所选择的键是箭头标记()指定键,则前进到步骤S22,否则前进到步骤S23。
在步骤S22中,控制部(20)将后续汉字组传送到显示部(40),并将该汉字组的汉字与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排列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然后返回步骤S21。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后续汉字组,也在汉字排列栏(40B)中显示箭头标记()。
在步骤S23中,控制部(20)将与用户所选择的汉字选择键相对应的汉字显示在显示部(40)的汉字输出栏(40A)。
为了更容易理解上述本发明的中国语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参照图4~图6b说明对几个汉字的实际输入例。以下一边参照上述汉字输入输出方法,一边说明各汉字的输入输出方法。
I.抽出一个头形特征的汉字示例:星
“星”是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X”、其头形特征为第17头形特征“口”的单一头形特征汉字。
在步骤S11中,用户操作用于设定键输入装置(10)的模式的功能键后进入英文/汉字输入模式。
在步骤S12中,用户连续2次按下分配有“星”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X”的数字键9后,键输入装置(10)将连续2次按下数字键9的键数据传送到控制部(20)。控制部将如上最开始传送来的键数据识别为所需汉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的输入信号,并在显示部(40)的汉字输出栏(40A)上显示“X”。
在步骤S13中,用户按下1次分配有作为“星”的头形特征的第17头形特征“口”的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211
的数字键8。键输入装置(10)将按下1次数字键8的键数据传送到控制部(20)。控制部(20)将如上第二次传送来的键数据识别为所需汉字的先行头形特征,并在显示部(40)的汉字输出栏(40A)上显示
在步骤S14中,控制部(20)检索存储器(30)中的数据库后,将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X”且先行头形特征为“口”的汉字抽出。在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X”且先行头形特征为“口”的汉字当中,既存在象现在要输入的所需汉字“星”一样具有单一头形特征的汉字,也存在具有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控制部(20)仅分离出这些汉字当中具有单一头形特征的汉字,根据使用频率赋予优先次序,并从优先次序高的汉字开始依次排列,从而形成最多由6个汉字构成的汉字组。
在步骤S15中,控制部(20)将步骤S14中生成的汉字组中作为优先次序高的汉字组的先行汉字组传送到显示部(40),并将该组的汉字与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排列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此时,如图6a所示,作为“星”的头形特征的识别印字 显示在汉字输出栏(40A)中,并且构成先行汉字组的最多6个汉字与从数字键1到数字键6的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排列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抽出的汉字超过6个的情况下(即构成2个以上的汉字组的情况),箭头标记()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
在步骤S16中,参照图6a,在汉字排列栏(40B)中“星”被分配到汉字选择编号3上,因此用户按下1次汉字选择编号(即数字键)3。键输入装置(10)生成按下1次数字键3时的键数据并传送到控制部(20)。控制部(20)确认传送来的键数据未指定箭头标记()之后,前进到步骤S18。
但是,如果“星”没有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则用户选择箭头标记()。控制部(20)确认用户按下的特定键指定箭头标记()的键后,并前进到步骤S17。
在步骤S17中,控制部(20)将后续汉字组传送到显示部(40)后,将该组的汉字与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排列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并返回步骤S16。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后续汉字组,就在汉字排列栏(40B)中显示箭头标记()。
在步骤S18中,控制部(20)将步骤S16中传送来的键数据识别为汉字选择信号或第2头形特征的输入信号当中的一个。如果控制部(20)判断该键数据为汉字选择信号,则前进到步骤S23,否则前进到步骤S19。
用户按下1次数字键3时,作为对应的第一个头形特征,被分配的是第2头形特征“江”,但根据本发明的头形特征抽出法,在常用的3,500个汉字中,不存在可将第2头形特征“江”作为后续头形特征被抽出的汉字是。因此,控制部(20)将由键输入装置(10)产生的键数据自动识别为汉字选择信号,并前进到步骤S23后,如图6b所示,在汉字输出栏(40A)中显示所需汉字“星”。
另一方面,如果所需汉字不是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X”且先行头形特征为“口”的“星”,则用户按下除数字键3以外的其它键。下面说明这种情况。
分别按下1次如图4所示键盘的数字键2~6时,对应的头形特征“决”、“江”、“计”、“打”和“丝”全部是不能用作后续头形特征的先行头形特征。因此,在步骤S16中,当按下1次数字键2~6中的某个数字键时,对应的头形特征是不存在的,因此控制部(20)将与该数字键对应的键数据自动识别为汉字选择信号。
另一方面,汉字选择编号被分配到数字键1~6,但按下1次图4所示键盘的数字键1时对应的头形特征是不存在的。即,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机中采用了以分配到键盘的数字键1上的特殊记号(◎)表示的输入错误防止功能,并且控制部(20)将汉字选择步骤(即步骤S16)中按下1次数字键1时的键数据自动识别为汉字选择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4中构成汉字组时,以6个汉字形成1组,并在显示部(40)的汉字排列栏(40B)中显示6个汉字。这是为了通过用户操作指定箭头标记()的特定键,使所要求的后续汉字组的汉字显示次数最小化,从而提高作为汉字全体的输入速度。因此,如果以最多5个汉字构成汉字组,则在显示部(40)的汉字排列栏(40B)中仅显示5个汉字,可以不采用分配到数字键1上的特殊记号(◎)的输入错误防止功能。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分配到图4中数字键2~6上的头形特征“决”、“江”、“计”、“打”和“丝”被重新分配到数字键1~5上。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指定箭头标记()的特定键为键输入装置(10)的另外的功能键或方向转换键,但是只要不是用于输入汉字选择编号和后续头形特征的键,则可以设定任意键作为专门指定箭头标记()的另外的键。
另一方面,在步骤S16中,用户汉字既不选择汉字选择编号也不选择箭头标记()的情况,即按下2次以上任意数字键或者按下1次除了数字键1~6和箭头指定键以外的其它数字键当中的一个的情况,是分配到该数字键上的头形特征信息被输入的情况,以下参照具有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的输入示例进行说明。但是,具有不独立的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和具有独立且相互重复的2个头形特征的汉字与单一头形特征汉字相同,被抽出的相应头形特征是1个,因此其输入方法与具有单一头形特征的汉字的输入方法相同。因此,省略对具有不独立的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和具有独立且相互重复的2个头形特征的汉字的输入方法的说明。
II.可抽出2个头形特征的汉字示例:
“都”是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D”、具有多个头形特征,即第15头形特征“十”和第20头形特征“民”的汉字,这2个头形特征相互独立,因此抽出第15头形特征“十”作为先行头形特征,抽出第20头形特征“民”作为后续头形特征。
在步骤S11中,用户操作用于设定键输入装置(10)的模式的功能键后进入英文/汉字输入模式。
在步骤S12中,用户按下1次分配有“都”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D”的数字键2后,键输入装置(10)将按下1次数字键2时的键数据传送到控制部(20)。控制部(20)将如上最开始传送来的键数据识别为所需汉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的输入信号,并在显示部(40)的汉字输出栏(40A)上显示“D”。
在步骤S13中,用户连续按下2次分配有作为“都”的先行头形特征的第15头形特征“十”的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241
的数字键4。键输入装置(10)将连续按下2次数字键4后的键数据传送到控制部(20)。控制部20将如上第二次传送来的键数据识别为所需汉字的先行头形特征,并在显示部(40)的汉字输出栏(40A)上显示
Figure A20041000166900242
在步骤S14中,控制部(20)检索存储器(30)中的数据库后,将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D”且具有先行头形特征“十”的汉字进行抽出。在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D”且具有先行头形特征“十”的汉字当中,既存在具有单一头形特征的汉字,也存在具有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控制部(20)仅分离出这些汉字当中具有单一头形特征的汉字,根据使用频率赋予优先次序,并从优先次序高的汉字开始依次排列,从而形成最多由6个汉字构成的汉字组。
在步骤S15中,控制部(20)将步骤S14中生成的汉字组中作为优先次序高的汉字组的先行汉字组传送到显示部(40),并将该汉字组的汉字与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排列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
作为“都”的先行头形特征的识别印字的 显示在汉字输出栏(40A)中,并且构成先行汉字组的最多6个汉字与从数字键1到数字键6的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排列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抽出的汉字超过6个的情况(即,构成有2个以上的汉字组的情况)下,箭头标记()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并且指定箭头标记()的键可以设定为键输入装置(10)的另外的功能键或方向转换键等。
到此为止的输入过程与上述单一头形特征汉字的输入过程相同,因此,在步骤S14中生成的汉字组仅由具有单一头形特征的汉字构成,因而在汉字排列栏(40B)中没有显示相应的所需汉字“都”。
在步骤S16中,用户选择特定键后,在键输入装置(10)中生成与用户所选的特定键对应的键数据并传送到控制部(20)。但是,因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没有显示相应汉字“都”,因此用户不按下汉字选择键,而按下其它键。即,用户可以选择指定箭头标记()的键来继续查看下一组汉字,考虑到该汉字“都”是具有2个头形特征的汉字,也可以快速按下3次分配有识别印字 的键3来输入“都”的后续头形特征“民”。
控制部(20)判断用户选择的键是什么键。如果用户选择了箭头标记()指定键,则前进到步骤S17后,控制部(20)将后续汉字组传送到显示部(40),并将该汉字组的汉字与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排列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相反,如果没有选择指定箭头标记()的键,则前进到步骤S18。
在步骤S19中,控制部(20)将传送来的键数据识别为后续头形特征被输入。
在步骤S20中,控制部(20)从步骤S14抽出的汉字中检索并抽出步骤S19中识别出的包含后续头形特征“民”的汉字(即,同时满足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D”、先行头形特征“十”和后续头形特征“民”的汉字),根据使用频率赋予优先次序,并从优先次序高的汉字开始依次排列构成汉字组,且各组由预定个数,例如最多6个汉字构成。控制部(20)将生成的汉字组中作为优先次序高的汉字组的先行汉字组,传送到显示部(40),并将该汉字组的汉字与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排列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此时,显示部(40)的汉字输出栏(40A)中依次显示到此为止输入的头形特征“十”和“民”的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252
Figure A20041000166900253
在步骤S21中,用户选择了特定键后,键输入装置(10)生成与所选键对应的键数据,传送到控制部(20)。控制部(20)判断该特定键是否为指定箭头标记()的键,如果是箭头标记()指定键,则前进到步骤S22,并将后续汉字组传送到显示部(40)后,将该汉字组的汉字与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排列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在不是箭头标记()指定键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23。
在步骤S23中,控制部(20)将步骤S21中用户所选择的键自动识别为所需汉字的选择键。即,与单一头形特征的汉字输入方法相同,在分别按下1次如图4所示键盘的数字键2~6时,因为对应的头形特征都仅用作先行头形特征,因而该键数据不会被识别为追加的后续头形特征。因此在步骤S21中按下数字键2~6中的一个时,控制部(20)将与该数字键对应的键数据自动识别为汉字选择信号,并在显示部(40)的汉字输出栏(40A)中显示所需汉字“都”。
另一方面,汉字选择编号被分配到数字键1~6,但按下1次图4所示键盘的数字键1时,对应的头形特征是不存在的。即,按下1次数字键1时,因为对应设定的标识(◎)是为了防止输入错误而采用的,因而在步骤S16和S21中按下1次数字键1时,控制部(20)将对应数字键1的键数据自动识别为汉字选择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4和步骤S20中构成汉字组时,以最多6个汉字形成1个汉字组,并在显示部(40)的汉字排列栏(40B)中显示最多6个汉字。这是为了通过用户操作指定箭头标记()的特定键,使所要求的后续汉字组的汉字显示次数最小化,从而提高作为汉字全体的输入速度。因此,如果以最多5个汉字构成汉字组,则在显示部(40)的汉字排列栏(40B)中仅显示5个汉字,并且可以不采用被分配到数字键1上的特殊记号(◎)的输入错误防止功能。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分配到图4中数字键2~6上的头形特征“决”、“江”、“计”、“打”和“丝”被重新分配到数字键1~5上。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的是指定箭头标记()的特定键为键输入装置(10)的另外的功能键或方向转换键,但是只要不是用于输入汉字选择编号或后续头形特征的键,则可以设定任意键作为指定箭头标记()的另外的键。
对于具有独立且相互重复的2个头形特征的汉字与具有独立的3个头形特征的汉字,抽出的相应头形特征也是2个,因此其输入方法与具有独立且相互不重复的2个头形特征的汉字相同。因此,省略对具有独立且相互重复的2个头形特征的汉字和具有独立的3个头形特征的汉字的输入方法的说明。
以上说明的是用户知道目前想要输入的所需汉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和头形特征的情况下的汉字输入方法。以下说明不知道所需汉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或头形特征当中任意1个的信息的情况下的汉字输入方法。
因为存在仅知道汉语拼音和头形特征当中1个信息的情况,因而在本发明的键输入装置(10)中预先设定了用作未知信息输入键的特定键(例如*或#等)。即,在不知道汉语拼音信息的情况下,按下特定键(例如*或#等)后输入相应的头形特征,在不知道头形特征信息的情况下,输入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后按下特定键(例如*或#等),然后在显示部(40)所输出的汉字中选择所需输入的汉字来进行输入。
例如,单一头形特征汉字“星”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X”,并且可以从上部的部首中抽出头形特征“口”。但是,在仅知道头形特征的情况下,代替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按下特定键(例如*或#等)输入后,输入头形特征“口”,而在仅知道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的情况下,输入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X”后,代替头形特征按下特定键(例如*或#等)输入。
为了更容易地理解如上所述仅选择汉语拼音和头形特征当中一个进行输入的过程,下面更为详细地说明单一头形特征汉字“星”的输入过程。
1.不知道汉语拼音信息情况下的例子:星
该情况下知道“星”的头形特征为第17头形特征“口”。
在步骤S11中,用户操作用于设定键输入装置(10)的模式的功能键后进入英文/汉字输入模式。
在步骤S12中,用户按下特定键(*或#等)。键输入装置(10)生成与特定键相对应的键数据并传送到控制部(20)。控制部(20)虽然将由键输入装置(10)最开始传送来的键数据识别为汉语拼音输入信号,但因为目前输入的特定键(*或#等)上没有分配汉语拼音,因此将其识别为未知的汉语拼音信号。
在步骤S13中,用户按下1次分配有作为“星”的头形特征的第17头形特征“口”的识别印字 的数字键8。键输入装置(10)将按下1次数字键8时的键数据传送到控制部(20)。控制部(20)将如上第二次传送来的键数据识别为所需汉字的先行头形特征,并在显示部(40)的汉字输出栏(40A)上显示
Figure A20041000166900272
在步骤S14中,控制部(20)检索存储器(30)中的数据库后,将单一头形特征汉字中与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无关而先行头形特征为“口”的汉字抽出,根据使用频率赋予优先次序,并从优先次序高的汉字开始依次排列,从而形成最多由6个汉字构成的汉字组。
在步骤S15中,控制部(20)将步骤S14中生成的汉字组中作为优先次序高的汉字组的先行汉字组传送到显示部(40),并将该汉字组的汉字与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排列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即,“星”的头形特征“口”的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281
显示在汉字输出栏(40A)中,而构成先行汉字组的最多6个汉字与从1到6的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排列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抽出的汉字超过6个的情况(即构成有2个以上的汉字组的情况)下,箭头标记()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以后的汉字输入过程与前述“星”输入过程中的步骤S16相比,其原理或过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另一方面,不是抽出单一头形特征的汉字而是抽出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的情况下,如前所述输入先行头形特征后输入后续头形特征,但此时若正常输入后续头形特征,则控制部(20)将既符合先行头形特征“口”也符合其后输入的后续头形特征的汉字抽出并组成组后传送到显示部(40),并且将该汉字组的汉字与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排列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
但是,作为后续头形特征输入信号再次输入特殊键后,控制部(20)将具有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中与汉语拼音和后续头形特征无关而先行头形特征为“口”的汉字抽出并组成组后传送到显示部(40),并且将该汉字组的汉字与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排列显示。
以后的汉字输入过程与前述“都”的输入过程中步骤S17以后的过程比较,其原理和过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2.不知道头形特征信息的情况:星
该情况下知道“星”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X”。
在步骤S11中,用户操作用于设定键输入装置(10)的模式的功能键后进入英文/汉字输入模式。
在步骤S12中,用户连续2次按下数字键9。键输入装置(10)将连续2次按下数字键9时的键数据传送到控制部(20)。控制部(20)将由键输入装置(10)最开始传送来的第一个键数据自动识别为所需汉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的输入信号。按下2次键盘的数字键9时,因为对应的字母是“X”,因此在显示部(40)的汉字输出栏(40A)上显示汉语拼音“X”。
在步骤S13中,用户按下特定键(例如*或#等)。键输入装置(10)生成与特定键相对应的键数据并传送到控制部(20)。控制部(20)虽然将由键输入装置(10)第二次传送来的键数据自动识别为先行头形特征的输入信号,但因为目前所输入的特定键上没有分配头形特征,因此将其识别为未知的头形特征信号。
在步骤S14中,控制部(20)检索存储器(30)的数据库后,将单一头形特征汉字中与先行头形特征无关而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X”的汉字抽出,根据使用频率赋予优先次序,并从优先次序高的汉字开始依次排列,从而形成最多由6个汉字构成的汉字组。
在步骤S15中,控制部(20)将步骤S14中生成的汉字组中作为优先次序高的汉字组的先行汉字组传送到显示部(40),并将该汉字组的汉字与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排列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即,作为“星”的头形特征“口”的识别印字
Figure A20041000166900291
显示在汉字输出栏(40A)中,而构成先行汉字组的最多6个汉字与从1到6的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排列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抽出的汉字超过6个的情况(即构成有2个以上的汉字组的情况)下,在被箭头标记()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以后的汉字输入过程与前述“星”输入过程中步骤S16以后的过程比较,其原理和过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另一方面,不是抽出单一头形特征的汉字而是抽出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的情况下,输入代表先行头形特征的特殊键后输入后续头形特征,但此时正常输入后续头形特征后,控制部(20)将既符合汉语拼音“X”也符合后输入的后续头形特征的汉字抽出并组成组后传送到显示部(40),并且将该汉字组的汉字与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显示在显示部(40)的汉字排列栏(40B)中。但是,作为后续头形特征的输入信号再次输入特殊键后,控制部(20)将具有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当中与先行和后续头形特征无关而汉语拼音为“X”的汉字抽出后传送到显示部(40),并且将该汉字组的汉字与汉字选择编号一起排列显示在汉字排列栏(40B)中。以后的汉字输入过程与前述“都”的输入过程中步骤S17以后的过程相比,其原理和过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7所示为将识别印字分配到利用本发明头形特征分类方法的计算机用键盘上的例子。利用图7的计算机用键盘的中国语汉字输入方法与前述利用拨号键盘的中国语汉字输入方法原理相同,因此以下仅说明适用于计算机用键盘时的不同点。
输入英文字母时,与通常的计算机键盘相同,若在英文输入模式下按下特定键,则分配到该键上英文字母被输入,在汉字输入模式下,与前述拨号键盘相同,对应键数据的产生位置,计算机自动识别为汉语拼音的输入信号或头形特征的输入信号当中的一个后,输入相应信息。
被分配到Q上的“一/耳”和被分配到W上的“水/止”以及被分配到X上的“力/戒”具有如同在拨号键盘中所说明的同时输入功能。
另外,在前述的拨号键盘中公开了在不知道汉语拼音和头形特征当中任意1个信息时,为了输入所需汉字,使用已经设定好的特定键作为未知信息输入键的方法,这样的输入方法同样适用于图7的计算机用键盘,并且作为未知信息输入键使用的是未被分配头形特征的键。在图7的计算机用键盘中,分配有V的键被用作未知信息输入键,并在图上同时标记特殊符号(◎)。
另一方面,本发明既可以具体体现为,在如上所述在汉字输入模式下,对应键数据的产生位置,计算机自动识别为汉语拼音的输入信号或头形特征的输入信号当中的一个;另外,因为在利用计算机键盘进行输入工作时,通常情况下使用全部的10个手指,即使同时输入2个键也不会在输入时存在困难,因此,也可以具体体现为,若在汉字输入模式下仅独立输入1个键,分配到该键上的头形特征被输入,若同时输入shift键等另外的功能键,则分配到该键上的英文字母被输入。
在本发明的汉字输入装置中,在显示部(40)的汉字排列栏(40B)中所显示的汉字当中存在所需汉字时,当用户输入汉字选择编号后,该汉字显示在显示部(40)的汉字输出栏(40A)中,但也可具体体现为,仅通过输入汉语拼音和头形特征就可将该汉字自动输出并显示。即,抽出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有这样的情况,即在输入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先行和后续头形特征时,满足全部条件的汉字只有1个,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用户输入汉字选择编号的过程,而是在检索到该汉字后,使其自动显示在显示部(40)的汉字输出栏(40A)中。
这样的汉字输入装置可区分自动输入汉字的情况(自动输入方式)和用户输入选择信号的情况(选择输入方式),并采用发出哔哔声的蜂鸣器或选择性发光的闪烁灯。闪烁灯设置在键输入装置(10)的适当位置上,由控制部(20)进行控制,并对应自动输入或选择输入方式当中的1种输入方式发光。蜂鸣器可以设定为仅对应自动输入方式或选择输入方式当中的1种输入方式发出哔哔声,也可以设定为对应2种方式分别发出不同的哔哔声。这样,设置、使用蜂鸣器或闪烁灯的输入装置可提高针对用户的识别性。
另一方面,中国规定的常用汉字约有3,500字。根据本发明对常用汉字进行分类,具有单一头形特征的汉字是1,181字,具有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是2,394个,因为对具有2个以上汉语拼音的汉字进行了重复分类,因而总共有3,575个字。从本发明的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可看出,用户仅通过操作键输入装置(10)最少3次,就可将所需汉字输出并显示在输出装置上。即,对于具有单一头形特征的汉字,经过输入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的第1操作、输入头形特征信息的第2操作和在键输入装置(10)所显示的汉字当中选择所需汉字的第3操作的3个操作过程。用户为了如上所述地输出所需汉字二操作键输入装置(10)的次数如下<表1>所示。
                                          <表1>
操作次数3  操作次数4  操作次数5  操作次数6   总计
抽出单一头形特征的汉字 1,037 120 22 2   1,181(33%)
抽出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 1,397 995 2   2,394(67%)
总计 2,434(68%)  1,115(31.2%)  24(0.8%) 2   3,575(100%)
如前所述,根据本发明,对于抽出单一头形特征的汉字中的1,037个汉字,用户进行输入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的第1操作和输入头形特征信息的第2操作,并且当显示部(40)的汉字排列栏(40B)中所显示的先行汉字组的汉字中存在所需汉字时,进行输入所需汉字的汉字选择编号的第3操作,从而可以将其输出并显示在显示部(40)的汉字输出栏(40B)中。即,根据本发明,抽出单一头形特征的汉字中的1,037个汉字具有优先次序1~6。
对于抽出单一头形特征的汉字中的120个汉字,用户进行输入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的第1操作和输入头形特征信息的第2操作,当显示部(40)的汉字排列栏(40B)中所显示的先行汉字组的汉字中不存在所需汉字时,进行为请求传送后续汉字组而进行选择箭头标记()的第3操作,然后当显示部(40)的汉字排列栏(40B)中所显示的后续汉字组的汉字中存在所需汉字时,进行输入所需汉字的汉字选择编号的第4操作,从而可以将其输出并显示在显示部(40)的汉字输出栏(40A)中。即,根据本发明,抽出单一头形特征的汉字中的120个汉字的优先次序为7~12。
根据本发明,对于抽出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中的1,397个汉字,用户进行输入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的第1操作、输入先行头形特征信息的第2操作和输入后续头形特征信息的第3操作,仅检索出1个全部满足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先行和后续头形特征的汉字,自动输出并显示在该机器上。这样,输入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先行和后续头形特征后,可以唯一地被检索出来并自动显示在显示部(40)的汉字输出栏(40A)中的、具有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约占全部汉字的39%,在具有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当中约占58.4%。
对于抽出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中的约995个汉字,用户进行输入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的第1操作、输入先行头形特征信息的第2操作和输入后续头形特征信息的第3操作,然后当显示部(40)的汉字排列栏(40B)中所显示的先行汉字组的汉字当中存在所需汉字,并进行输入所需汉字的汉字选择编号的第4操作,从而可以将其输出并显示在显示部(40)的汉字输出栏(40A)中。即,根据本发明,对于抽出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中的995个汉字,虽然全部满足所输入的特征信息的汉字被检索出多个,其优先次序也属于1~6之内。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汉字输入输出方法,约2,434(约68%)个汉字仅通过3次操作就可结束输入和输出,约3,549(约99.2%)个汉字通过最多4次操作就可结束输入和输出。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抽出常用约3,575个汉字的头形特征,并通过输入所抽出的头形特征来输入并显示中国语汉字,但也可以扩充到这之外的中国语汉字来实施。
上述中根据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可以很容易地由从业人员变形后实施,这种可能性不言而喻。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的是汉语拼音,但也可以用联合拼音(统合併音)代替汉语拼音来实施,还可以使用其它拼音体系。另外,上述实施例中利用的是全部汉语拼音字母中的第一个字母,这也属于实施例的范围。
如此变形后的实施例可以说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思想中。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与现有的各种中国语输入方法相比,输入操作的次数减少,从而提高了文字的输入速度。
现有的汉语拼音输入方式如果没有正确地知道所有汉语拼音的字母就无法输入,五笔字型输入方式要求对中国语部首有相当的知识,而本发明的中国语输入方法即使仅知道要输入汉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而不知道该汉字的读音或部首等,也可抽出头形特征从而容易地输入。
另外,如上述详细说明中举例说明的拨号键盘和计算机用键盘,可以将向所有电子机器输入中国语汉字的方式统一起来,具有消除由于使用相互不同的方法而产生的输入错误或熟练延迟等问题的效果。

Claims (30)

1.一种汉字输入输出方法,用于输入和显示汉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输入所需汉字的头形特征的步骤,上述头形特征是抽出位于各汉字的上部或偏旁的部首的形态特征后将其变形为简单的形态,且该变形后的形态相互类似的形态被分为一类,
(b)在显示装置上显示具有所输入的头形特征的候补汉字的步骤,以及,
(c)用户将选择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显示的候补汉字中的1个汉字的信息输入后,将所选择的汉字识别为所需汉字,输出到上述显示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汉字分类为仅具有1个头形特征的单一头形特征汉字、和具有多个头形特征的多个头形特征汉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多个头形特征汉字分类为具有相互不独立的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和具有相互独立的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上述单一头形特征汉字中抽出1个头形特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上述具有不独立的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中仅抽出1个头形特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上述具有独立的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中抽出先行头形特征和后续头形特征。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上述具有独立的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具有3个头形特征,则抽出左侧和右侧的头形特征作为先行头形特征和后续头形特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b)中包括以下步骤:
(b1)步骤,检索将上述输入的头形特征作为先行头形特征的汉字,并仅选择所检索出的汉字中的单一头形特征汉字作为上述候补汉字,以及,
(b2)步骤,根据使用频率对上述候补汉字赋予优先次序,并以优先次序最高的预定个数的候补汉字构成第1先行汉字组,传送到上述显示装置,并将上述第1先行汉字组的相应汉字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b2)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上述用户请求显示上述候补汉字中的其它候补汉字,则将第1后续汉字组传送到上述显示装置,并将属于上述第1后续汉字组的候补汉字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上述第1后续汉字组是由上述候补汉字中其具有的优先次序次于上述第1先行汉字组的候补汉字的、预定个数的候补汉字构成的汉字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b)中还包括:(b3)步骤,在上述所需汉字为具有独立的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时,输入上述所需汉字的其它头形特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b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b31)步骤,检索将上述输入的其它头形特征作为后续头形特征的汉字,并根据使用频率赋予优先次序,以优先次序最高的预定个数的汉字构成第2先行汉字组,传送到上述显示装置,并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显示上述第2先行汉字组的相应汉字,以及,
(b32)步骤,若上述用户请求显示第2先行汉字组的汉字以外的不同汉字,则将第2后续汉字组传送到上述显示装置,并将属于上述第2后续汉字组的汉字作为上述候补汉字在上述显示装置上显示;上述第2后续汉字组是以具有上述后续头形特征的汉字中,其具有的优先次序次于第2先行汉字组的汉字的、预定个数的汉字构成的汉字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所需汉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作为上述所需汉字的特征信息进行输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b)中还包括在显示装置上显示全部满足上述字母和头形特征的候补汉字的步骤。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c)中还包括这样的步骤:在上述显示装置上显示的上述候补汉字和分别与其一一对应的选择编号一起输出,并通过将上述选择编号作为上述汉字选择信息来接受输入。
15.一种汉字输入输出装置,用于输入和显示汉字,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输入装置,用户可以通过多个键输入所需汉字的特征信息,并生成与所输入的上述特征信息相对应的数据信号;
存储器,使各汉字和各汉字的特征信息以及与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印字数据库化并进行储存;
控制部,从上述数据库检索与上述数据信号相对应的汉字;
显示装置,显示上述所需汉字的上述特征信息和上述检索到的汉字。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汉字的特征信息是抽出位于各汉字的上部或偏旁的部首的形态特征,并将其变形为简单的形态,将该变形后的形态相互类似的形态分为一类的头形特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汉字分为仅有1个头形特征的单一头形特征汉字和具有多个头形特征的多个头形特征汉字。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多个头形特征汉字分类为具有相互不独立的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和具有相互独立的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述单一头形特征汉字中抽出1个头形特征。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述具有不独立的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中仅抽出1个头形特征。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述具有独立的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中,抽出先行头形特征和后续头形特征的2个头形特征。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上述具有独立的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具有3个头形特征,则抽出左侧和右侧的头形特征作为上述先行头形特征和上述后续头形特征。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检索将上述输入的头形特征作为先行头形特征的汉字,并且在所检索出的汉字中,仅选择单一头形特征汉字作为候补汉字,根据使用频率对上述候补汉字赋予优先次序,并以优先次序最高的预定个数的候补汉字构成第1先行汉字组,传送到上述显示装置,将上述第1先行汉字组的相应汉字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用户请求显示上述候补汉字中其它候补汉字时,上述控制部将第1后续汉字组传送到上述显示装置,并将属于上述第1后续汉字组的候补汉字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上述第1后续汉字组是以上述候补汉字中具有的优先次序次于上述第1先行汉字组的候补汉字的、预定个数的候补汉字构成的汉字组。
25.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所需汉字为具有独立的多个头形特征的汉字时,上述控制部输入上述所需汉字的其它头形特征。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检索将上述输入的其它头形特征作为后续头形特征的汉字,并根据使用频率赋予优先次序,以优先次序最高的预定个数的汉字构成第2先行汉字组,传送到上述显示装置,并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显示上述第2先行汉字组的相应汉字。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用户请求显示第2先行汉字组的汉字以外的不同汉字时,上述控制部将第2后续汉字组传送到上述显示装置,并将属于上述第2后续汉字组的汉字作为上述候补汉字在上述显示装置上显示;上述第2后续汉字组是以具有上述后续头形特征的汉字中,其具有的优先次序次子第2先行汉字组的汉字的、预定个数的汉字构成的汉字组。
2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所需汉字的特征信息是上述所需汉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2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数据输入装置上,显示与上述所需汉字的头形特征相对应的上述识别印字和字母。
3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汉字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装置上显示的上述候补汉字和分别与其一一对应的选择编号一起输出,并将上述选择编号作为上述汉字选择信息来接受输入。
CN200410001669A 2003-06-13 2004-01-09 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61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30038118A KR100657366B1 (ko) 2003-06-13 2003-06-13 한자 입력 처리방법 및 장치
KR0038118/2003 2003-06-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3662A true CN1573662A (zh) 2005-02-02
CN100576149C CN100576149C (zh) 2009-12-30

Family

ID=32226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016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6149C (zh) 2003-06-13 2004-01-09 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657366B1 (zh)
CN (1) CN100576149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0856C (zh) * 2005-06-17 2008-08-13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部首的中文输入装置及其输入方法
CN103021205A (zh) * 2011-09-23 2013-04-03 木山稔 草书文字及其书写练习装置,以及草书文字练习方法
CN114937269A (zh) * 2022-05-05 2022-08-23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英文和汉字联合的船舶号牌识别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39064A1 (en) * 2003-10-15 2005-04-28 Yun-Kee Kang Method of inputting chinese language using mobile terminal
KR100750634B1 (ko) * 2005-02-21 2007-08-20 (주)다올소프트 한자 입출력 장치
KR100907113B1 (ko) * 2007-04-11 2009-07-09 유성영 한자 그룹 입력 처리방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0856C (zh) * 2005-06-17 2008-08-13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部首的中文输入装置及其输入方法
CN103021205A (zh) * 2011-09-23 2013-04-03 木山稔 草书文字及其书写练习装置,以及草书文字练习方法
CN114937269A (zh) * 2022-05-05 2022-08-23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英文和汉字联合的船舶号牌识别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76149C (zh) 2009-12-30
KR20030055232A (ko) 2003-07-02
KR100657366B1 (ko) 200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76A (zh) 简繁字根汉字输入技术及其键盘
CN1135060A (zh) 语言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877499A (zh) 一种基于按键的多输入状态的混合实现方法
CN1253775C (zh) 韩文字符输入方法和设备
CN1573662A (zh) 汉字输入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515988A (zh) 一类音形义汉字编码输入法
CN1239041C (zh)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日语输入装置和方法
CN1694049A (zh) 一种基于五键的汉字输入系统
CN1292517A (zh) 虚拟键盘式中文汉字输入方法及系统
CN1235122C (zh) 计算机汉字活码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00342310C (zh) 二分汉字编码小键盘输入及其显示方法
CN1818837A (zh) 规范应用汉语拼音方案的汉字输入法
CN1259615C (zh) 字母键盘和数字键盘通用汉字输入法及其左半字形识别法
CN100342312C (zh) 平行拆分式汉字编码小键盘输入及其显示方法
CN1309369A (zh) 汉语输入变换处理装置、汉语输入变换处理方法及记录媒体
CN1317906A (zh) 移动通信与计算机信息处理中英文数字化输入集成系统
CN1218217A (zh) 一种计算机汉字编码和输入法
CN1374577A (zh) 英文字母键盘和数字键盘通用汉字电脑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019527B (zh) 字符的图元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CN1356625A (zh) 移动通信中英文数字化输入集成系统
CN1275732A (zh) 汉语键盘输入系统及其应用技术
CN100342311C (zh) 根拆式汉字输入及其显示方法
CN1975640A (zh) 规范应用汉语拼音方案的汉字输入法
CN1073539A (zh) 汉字拼音编码及输入方法
CN1030652A (zh) 形元汉字信息处理方法及其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30

Termination date: 201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