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51152A - 光盘装置、摄像装置和用于控制光发射操作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盘装置、摄像装置和用于控制光发射操作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51152A CN1551152A CNA2004100631255A CN200410063125A CN1551152A CN 1551152 A CN1551152 A CN 1551152A CN A2004100631255 A CNA2004100631255 A CN A2004100631255A CN 200410063125 A CN200410063125 A CN 200410063125A CN 1551152 A CN1551152 A CN 15511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disc
- laser emission
- laser
- light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760 hair shine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97 blin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9233 Headach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811 Viola adunc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9038 Viola odor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487 Viola odorat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2254 Viola papilio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44 data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5 dual-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869 headache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93 optoelectron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61 standard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3/0218—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with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s producing a translating or oscillating movemen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06—Percussion or tapping massag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65—Damping, vibration related features
- A61H2201/0169—Noise redu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其中包括:激光发射部分,用于产生照射光盘的激光;以及激光控制部分,用于控制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操作。所述激光控制部分使所述激光发射部分在第一操作期间以第一周期发射光,而在第二操作期间,所述激光控制部分使所述激光发射部分以第二周期发射光。所述第一周期和所述第二周期彼此不同。
Description
依据35U.S.C.S119(a)条款,本非临时申请要求于2003年5月8日在日本申请的、申请号为2003-130105的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此将其全部内容一并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摄像机装置和用于控制光发射操作的方法。尤其,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光发射操作的光盘装置、摄像机装置和方法,其中,由于设置在光学头部分上的激光发射部分而产生的功率消耗和温度上升得到了抑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利用蓝色激光和具有如0.85的高数值孔径(NA)物镜,使在相变可改写性光盘上写入数据的技术发展,已经达到接近于具有直径小到大约为5到8厘米的光盘的水平,该光盘可存储大约4到16GB数据(利用双层技术可达到的最大值)。如果使用图像压缩技术,如MPEG2或类似的技术,则这样的光盘可存储与标准盒式录音带相同数量、质量的音频和视频数据。因此,可以实现一种成熟的光盘摄像机。如果增加传输速率,则可使用该光盘存储高密度(HD)视频图像。
光盘具有随机存取的优点,即无需进行让用户感到头痛的倒带。例如,通过选择简略图,可快速地复制预期的景象。这样,光盘可用于实现对于用户方便、舒适的摄像机。另外,通过JPEG压缩或类似处理过的静止图像,可以保存在相同的光盘上。期望这样的摄像机成为下一代的摄像机,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全新的概念。
通常,光盘装置中的激光发射部分的每单位体积产生的热量比其它IC或电子部件的大。这样的激光发射部分的操作要保证低于大约60℃到70℃(最高温度),但即使操作温度低于最高温度,当其增加时,寿命还是会减短。因此,需要有这样一种光盘,其中整个装置的功率消耗降低,或改善散热结构以抑制装置内部的温度上升,从而,降低设置在光学头上的激光发射部分的操作温度。本发明旨在降低功耗,特别是降低激光发射部分本身的功率消耗。通过抑制激光发射部分的功率消耗,可以在相同环境温度(装置内部温度)的条件下,抑制激光发射部分的温度上升。
降低激光发射部分功率消耗的常规技术是对音乐MD的间歇再现(例如,日本公开号7-161043)。这是一种在再现操作期间,不时地启动或停止光盘装置的方法。依照这个技术,在停止期间,激光发射部分和类似的部分基本上没有消耗功率,由此可以降低包括激光发射部分的光盘驱动部分的平均功率。因此,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
以下描述上述间歇再现操作。假定从光盘上读取音乐数据的读取速度比将音乐数据输入到译码器的输入速度高。为了再现音乐,启动光盘驱动部分。音乐数据被快速地再现、传输并将其临时存储在缓冲存储器中(读取状态)。如果缓冲存储器是满的,暂时停止光盘驱动部分,使光盘驱动部分,激光发射部分和类似的部分基本上没有消耗功率(停止状态)。同时,音乐数据以恒定速度从缓冲存储器中传输到译码器中,从而连续地再现音乐。其后,如果音乐数据的剩余量低于缓冲存储器的预定量,就再运行光盘驱动部分、快速地读出连续的音乐数据,并将其存储到缓冲存储器中。在音乐的再现期间,重复执行上述操作。在音乐的再现期间,将音乐数据以恒定速度传输到译码器中。
在读取状态期间,为了启动和读取操作,光盘驱动部分消耗功率,而在停止状态期间基本上没有消耗功率。因此,可以降低平均功率消耗,具体取决于读取状态(读取时间)的持续时间对停止状态(停止时间)的持续时间的比率。虽然,激光发射部分在读取期间是连续不断的,但是在激光发射部分的温度显著增加之前,就进入停止状态。在停止状态期间激光发射部分是冷却的,由此可以降低激光发射部分的平均温度。
注意,从停止状态到读取状态的动作需要启动马达旋转、开启激光、聚焦控制、追踪控制和类似的操作。这需要花费几秒钟。并且这些操作需要比在读取状态期间所需的功率稍大的功率。然而,当从MD或类似物中再现音乐数据时,停止时间要比读取时间长很多。因此,可降低功耗,并且可抑制激光发射部分的温度上升。注意,当将数据记录或写入到光盘上时,间歇再现技术也是适用的。
另一方面,已经设计出一种在再现期间即驱动光盘部分时,用于降低激光发射部分的功率消耗的技术。例如,已经公开了,用于脉冲驱动与再现数据信号周期同步的激光发射部分的技术(日本公开号2002-63726),或用于脉冲驱动具有比数据信号频率高很多的频率的激光发射部分的技术(日本公开号2001-331960)。在前者中,间歇地发射激光,匹配数据的通道位周期。当发射光时,检测数据界限,而当不发射光时,不检测界限。因此,可对信息再现基本上没有影响地降低激光发射部分的功率消耗。在后者中,激光在开与关之间以比数据频率高很多的速度交替地转换,并通过检测数据包封而再现数据。在这个情况下,可清除激光闪烁所带来的影响,并且可降低激光发射部分的平均电流,由此降低功耗。
然而,当将光盘装置用于一个需要高速数据处理速率的系统(例如,视频图像系统)中时,上述间歇再现技术(在下文中称作停止型间歇操作)的效果是小的。这是因为对于光盘来说,图像数据处理速度对图像数据记录/再现速度的比率相比于音频数据传输速度对图像数据传输速度的比率而言,不能大幅度提高。结果,在预定周期中,从光盘中读取数据的过程必须分配一段较长的时间,而给停止周期分配一段较短的时间。因此,降低了例如降低功耗和抑制温度上升的停止型间歇操作的效果。
当数据处理速度增加到与数据记录/再现速度近似时,由于从停止到重新启动需要时间,使它本身很难执行停止操作。即,很难执行停止型间歇操作。
下面将描述一个详细的例子。假定小直径光盘在回转数上有限制,从而限制了其最大传输速度,例如,20Mbps。为了实现具有与使用MPEG2的DV带有可比性图像品质的音频视频混合流,该数据流需要以9Mbps的速度进行传输。如果以这样的速度传输该流,则可以执行间歇操作。但是,读取时间包括几秒钟的启动时间。因此,可以实现具有几十秒周期的间歇操作。然而,很难以1/2或更多倍地增加停止时间。考虑到用于重试启动或类似操作的备用时间,停止时间需要进一步缩短。因此,在这种应用中,不能期望有满意的间歇效果。如果以所谓可变比特率传输该流以便提高图像品质的话,该流的传输速度例如可以是最大值为15Mbps,尽管平均值是9Mbps。可以用15Mbps的速度传输几十秒。但考虑到上述备用时间,很难执行停止型间歇操作。这样,在应用中,例如摄像机和类似装置,需要一种用于低功耗(和防止温度上升)的新手段。
在这方面,日本公开号为2002-63726和日本公开号为2001-331960的上述技术可有效地实现低功耗。在再现期间,光发射部分的闪烁占空比需要达到大约50%,并因此,期望将功率消耗降低到这样的水平。然而,如在日本公开号为2002-63726中所描述的那样,以数据信道频率闪烁的技术被认为是不实际的,因为当使用蓝色激光再现超密度数据时,激光关闭时会损失很多信息,这样再现信号的品质是不实用的。例如,如果跳动很大,将发生数据损失。
日本公开号为2001-331960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使用时钟信号的技术,该信号具有比数据频率充分高的频率,以驱动激光发射部分,由此,减少一半的激光发射部分的功率消耗。在以比数据频率高的频率操作的光发射系统中,可以使用高频模块(HFM),用于降低用电流涡流的激光发射部分的返回光所产生的噪声。然而,当以可与HFM操作相比的速度及高于HFM的电流幅度操作激光发射部分时,恐怕会使用于驱动激光发射部分的装置产生热量。当以高频驱动激光发射部分时,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辐射问题,有必要将驱动装置设置在靠近激光发射部分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由驱动装置产生的热量就会导致激光发射部分的温度上升。这样,可能很难获得抑制温度上升的效果。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它包括:一个激光发射部分,用于产生照射光盘的激光;和一个激光控制部分,用于控制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操作。在第一操作期间,激光控制部分使激光发射部分发出具有第一周期的光,在第二操作期间,激光控制部分使激光发射部分发出具有第二周期的光。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是彼此不同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的至少一个中,在激光发射部分发射光期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与在激光发射部分不发射光期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激光发射部分发射光期间的时间间隔长度比在激光发射部分不发射光期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是读取准备操作,用于为从光盘上读取信息作准备。第二操作是读取操作,用于从光盘上读取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是第一读取准备操作,用于为从光盘上读取信息作准备。第二操作是第二读取准备操作,为从光盘上读取信息作准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是第一记录准备操作,用于为将信息记录到光盘上作准备。第二操作是第二记录准备操作,用于为将信息记录到光盘上作准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是当为从光盘上读取信息作准备的读取准备操作和从光盘上读取信息的读取操作都没有执行时,用于执行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的操作。第二操作是当执行读取准备操作和读取操作中至少一个操作时,用于执行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的值各自等于或小于维持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的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各自在250μs到500μs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各自的时间间隔期间,其中在激光发射部分不发射光的时间间隔期间,激光控制部分基本上不向激光发射部分提供驱动电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各自的时间间隔期间,激光控制部分向激光发射部分提供驱动电流(其中的驱动电流能够使激光发射部分发射光)并且在激光发射部分不发射光的时间间隔期间也同样提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光盘装置还包括一个高频模块,用于降低由光盘反射的光所产生的噪声。在激光发射部分不发射光的时间间隔期间,停止高频模块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光盘装置还包括一个高频模块,用于降低由光盘反射的光所产生的噪声。在用于为从光盘上读取信息作准备的读取准备操作和用于为将信息记录到光盘上作准备的记录准备操作中的至少一个期间,停止高频模块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光盘装置还包括:地址再现部分,用于从再现的信号中读取地址信息;再现信号处理部分,用于解调再现的信号;以及记录控制部分,用于控制将信息记录到光盘上。在空闲期间,地址再现部分、再现信号处理部分和记录控制部分的操作各自停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光盘装置还包括:光检测部分,用于基于光盘反射的光,产生再现信号;以及信号生成部分,用于通过对再现的信号进行取样/保存,产生聚焦错误信号和追踪错误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激光控制部分和信号生成部分集成到一个半导体芯片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光盘装置还包括:包含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学头部分和用于执行追踪控制的追踪控制部分。在空闲期间,追踪控制部分控制光学头部分,从而使激光的焦点追踪相同的轨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光盘装置还包括:包含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学头部分和用于执行追踪控制的追踪控制部分。在空闲期间,追踪控制部分的操作停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是读取准备操作,用于为从光盘上读取地址信息作准备。第二操作是读取操作,用于从光盘上读取地址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摆动光盘中的导引槽,预先将地址信息记录在光盘上。第二周期比导引槽的摆动周期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寻道操作期间,激光控制部分使激光发射部分执行连续的光发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激光控制部分使执行聚焦控制时的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比不执行聚焦控制时的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光盘装置还包括振动检测部分,用于执行对光盘装置振动级进行检测和预测中的至少一个操作。激光控制部分使振动级等于或大于预定水平时的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比振动级低于预定水平时的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光盘装置还包括振动检测部分,用于执行对光盘装置振动级进行检测和预测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当该振动级是预定程度或更高时,激光控制部分就使激光发射部分执行连续的光发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光盘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部分,用于检测激光发射部分的温度。激光控制部分使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在激光发射部分的温度比激光发射部分操作保证温度低一个预定值或更大值小于激光发射部分的温度比激光发射部分操作保证温度低该预定值或更大值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激光控制部分使在等待执行从光盘上读取信息时的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大于执行读取时的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激光控制部分使在等待执行向光盘上记录信息时的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大于执行记录时的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它包括:摄像部分,用于产生表示入射光视频的视频信息;显示部分,用于显示通过视频信息表示的视频;和光盘驱动部分,用于将视频信息记录到光盘上,并且再现记录在光盘上的视频信息。光盘驱动部分包括:激光发射部分,用于产生用于照射光盘的激光;和激光控制部分,用于控制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操作。激光控制部分使激光发射部分在第一操作期间以第一周期发射光,并且激光控制部分使激光发射部分在第二操作期间以第二周期发射光。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彼此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操作的方法,该激光发射部分产生用于照射光盘的激光,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激光发射部分在第一操作期间以第一周期发射光;使激光发射部分在第二操作期间以第二周期发射光。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彼此不同。
根据本发明,使激光发射部分在第一操作期间以第一周期发射光在第二操作期间以第二周期发射光。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彼此不同。通过根据每个操作调节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可以可靠地执行每个操作,并且抑制激光发射部分的温度上升和功率消耗。另外,可以抑制激光发射部分的温度上升,并且缩短激光发射部分的驱动时间,由此可以延长激光发射部分的寿命。
根据本发明,在为光盘装置记录或再现作准备的准备操作期间,通过间歇地脉冲驱动激光发射部分,可以将激光发射部分的功率消耗显著地降低,达到基本上为零(为连续的光发射期间的1%或更少的功率消耗)。因此,特别是在间歇地记录或再现信息的光盘装置中,基本上仅在执行记录或再现操作时,才使用激光发射部分。这样,可以使激光发射部分的温度上升升降至最低。结果,本发明的光盘装置或包含该装置的装置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使用,而那些没有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则不能在该环境中应用。另一方面,当用于相同的环境温度时,因为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可以抑制激光发射部分的温度上升,所以激光发射部分的寿命可以得到延长。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就激光发射的工作时间来说,可以延长激光发射部分的寿命。通常,在记录或再现操作之前和之后,光盘装置都需要一段用于记录或再现的准备操作的时间。在准备操作期间,通过执行间歇空闲,可以在OFF期间,停止激光发射部分的驱动,从而使激光发射部分处于无操作状态。这样,可以在准备操作期间,将激光发射部分的累积操作时间降低到基本上可忽略的水平。用户承认,激光发射部分的寿命较大程度地得到了延长。换言之,光盘装置的寿命实质上由于记录和再现操作的累积时间决定。用于记录和再现的准备操作时间基本上对光盘装置的寿命没有影响。此外,根据本发明,可以将光盘装置保持在具有低功耗的记录或再现的准备状态下,并且可以将光盘装置快速转换到记录或再现状态。因此,可以快速响应用户的请求,例如从光盘等再现视频信息或类似信息。
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抑制激光发射部分和其他电路的功率消耗,因此提供一种低功耗的光盘装置。特别地,在电池驱动的便携式装置中,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或者能够使更小的电池驱动达到相同的持续时间。同样,由于低功耗可以抑制温度上升,从而提供一个更小的光盘装置。
本发明降低了光盘装置和带有该装置的器件的功率消耗,并且确保了在高温下的操作,同时确保操作的可靠性和激光发射部分的长寿命。
因而,本发明的实际效果是显著的。
因而,本文描述的发明可以实现以下优点:即提供可抑制激光发射部分温度上升和功率消耗的光盘装置,以及提供包括该光盘装置的摄像装置,和控制光发射操作的方法。
通过阅读和理解以下参考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光盘装置的框图。
图2为解释依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半导体激光控制的基本时序图。
图3为各控制操作的由实施例1中激光发射部分进行的光发射的时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信息记录/再现的时序图。
图5为示出了依照本发明实施例2光盘装置的光学头部分结构和外部路径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示出了实施例2中光盘装置的激光驱动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示出了依照本发明实施例3,具有摄像机功能的光盘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参考附图、通过具有说明性的例子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依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光盘装置100。图2、3和4是用于解释光盘装置100操作的时序图。
为了简单起见,图1仅示出了构成本发明的主要部件。省略了光盘装置的其他部件并省略了其描述。
光盘101装于光盘装置100上。对于光盘101,光盘装置100至少执行数据记录和再现操作两者之一,即,光盘装置100可以是记录装置、再现装置或记录/再现装置。将信息,例如用户数据或类似的数据,记录到光盘101的导引槽中。地址信息通过摆动光盘101的导引槽预先记录到光盘101上。
光盘装置100包括光盘电机102、光学头部分103、激光控制部分104、记录控制部分105、ATAPI接口106、接口部分107、缓冲存储器108、系统控制器109、电机控制部分110、OR电路部分111、信号生成部分112、地址再现部分113、再现信号处理部分114、聚焦控制部分115和追踪控制部分116。
光学头部分103包括激光发射部分1、功率检测部分2、光检测部分3、光学部件(未示出)、调节器(未示出)和类似部件。产生用来照射光盘101的激光的激光发射部分1可以由,例如,半导体激光器组成。光学头部分103发射激光到光盘101上,以读取和写入信息。
光盘电机102转动光盘101。光学头部分103用来执行对于光盘101的信息记录/再现。功率检测部分2测量激光发射部分1的功率。光检测部分3基于光盘101反射的光,产生用于检测射频信号(RF信号)、焦点错误信号(FE信号)和追踪错误信号(TE信号)的再现信号。调节器执行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以在光盘101的导引槽上形成光点。
激光控制部分104控制激光发射部分1的光发射操作。激光控制部分104控制激光发射部分1的功率。更具体地,激光控制部分104从功率检测部分2处接收PO信号,并且通过反馈控制利用LD信号,确定激光发射部分1的功率。除了记录操作的时间(例如,再现模式),激光控制部分104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如果PL信号是高电平(下文中称作HIGH),则将激光发射部分1转换到ON;而如果PL信号是低电平(下文中称作低电平(LOW)),则将激光发射部分1转换到OFF。当PL信号为HIGH时,通过反馈PO信号值,控制功率值达到一个预定电平。在记录模式中,激光发射部分1输出多脉冲,该多脉冲具有由记录控制部分105输出的WT信号表示的多个记录功率电平(所谓的写入策略)。结果,用具有最佳功率模式的激光照射光盘101。
在信息记录期间,经由ATAPI接口106,将记录信息从外部PC或应用系统(未示出)传送到接口部分107。将记录信息临时地存储到缓冲存储器108中。然后,将错误校正码添加到记录信息中,或者调制记录信息。通过记录控制部分105将记录信息处理成预定的规格数据。然后,该记录信息被记录到光盘101上。由管理整个光盘装置100的操作控制的系统控制器109控制这些操作。系统控制器109包括微型计算机、硬件设备和类似设备。
为了执行信息记录,激光控制部分104控制用于记录的准备操作。特别是,电机控制部分110以预定转数旋转光盘电机102。电机控制部分110还控制激光发射部分1的功率使其达到再现电平。在这种情况下,根据OR电路部分111输出的PL信号,将再现电源间歇地在ON与OFF之间转换。结果,可以在转换到ON时,使激光发射部分1以尽可能低的频度执行记录或再现(聚焦控制、追踪控制、地址信息读取控制、寻道控制、空闲控制,等等)的准备操作。这是本发明的一个特点。因此,可以抑制激光发射部分1的功率消耗、温度上升,和累积ON时间,并且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和寿命。这里使用的术语“间歇空闲”指在脉冲驱动激光反射部分的同时执行记录/再现的准备操作。光发射周期中的OFF时间间隔比ON时间间隔长很多。由此,可以降低半导体激光的功率消耗、温度上升和累积ON时间。根据光盘装置100的操作模式,光发射周期可以发生变化。光发射周期的值最好等于或小于能够保持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的值。
信号生成部分112接收光检测部分3输出的再现信号,并且对其进行取样和保存,从而产生RF信号、FE信号和TE信号。该RF信号被输入到地址再现部分113和再现信号处理部分114中。FE信号和TE信号被输入到在伺服控制中起作用的聚焦控制部分115和追踪控制部分116中。根据再现期间的操作状态,系统控制器109将为使激光发射部分1打开的脉冲信号(PA信号、PF信号、和PT信号)传送到OR电路部分111中。同时,PA信号、PF信号和PT信号被分别传送到地址再现部分113、聚焦控制部分115、和追踪控制部分116。当脉冲信号为HIGH时,地址再现部分113、聚焦控制部分115和追踪控制部分116分别执行地址再现、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
下面详细描述上述三个脉冲信号的脉冲定时。简要地说,在信息再现期间PL信号被控制达到高电平(HIGH)。当通过地址再现部分113从连续的RF信号中再现地址时,连续的RF信号被输入到再现信号处理部分114。再现信号处理部分114使RF信号接受与数据格式相应的解调和错误校正,从而还原并读取再现的信息。读取再现信息的临时地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08中,然后,响应外部PC或应用程序的请求经由ATAPI接口106从接口部分107处传送。
在实施例1中,用于脉冲驱动激光发射部分1的间歇空闲的典型例子是一个被称为STON的空闲操作。在被称为STON的空闲操作中,当光盘101的转速被保持时,聚焦控制部分115和追踪控制部分116执行光学头部分103的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从而使激光的焦点跟随相同的轨道。在PF信号和PT信号的波形(图1)中,第一组三个脉冲表示STON状态,而随后的高电平(HIGH)时间间隔表示信息再现的时间间隔。当预先知道下一个将从中再现数据的轨道时,如果将光盘装置100设置成处于STON状态的话,则可以无需搜索操作,就能快速转换到记录或再现操作中。
注意,最好将图1中所示的每个功能块(激光控制部分104、信号生成部分112,等等)分割成适当的功能块,它们被集成到若干个半导体芯片(例如,LSI)中,或将所有的功能块都集成到一个单一的半导体芯片(例如,LSI)中,由此可以获得一个小尺寸的光盘装置100。
图2示出了在典型的间歇空闲期间,激光发射部分控制的基本定时。自上而下依次示出了PL信号、S/H(取样/保存)信号、激光发射部分1的驱动电流和激光发射部分1的光发射功率。在空闲期间,PL信号是具有T周期(间歇空闲的基本周期)的脉冲信号,其高电平时间间隔从时间t1到时间t4。激光控制部分104接收PL信号,并以一个预定的通过速率向激光发射部分1输出驱动电流,并在时间t3到t4之间将驱动电流的值保持在一个预定恒定值上。从PL信号变为低电平(LOW)的时间t4起,以一个预定的通过速率减少该值。该值在时间t6处为零。激光发射部分1从时间t2到t5,在驱动电流超过阈值电流期间发射激光。从时间t3到t4,激光发射部分1输出具有期望恒定功率的激光。S/H信号是用于确定时间的信号,该时间为激光发射部分1以期望恒定功率发射光的期间,该S/H信号在激光控制部分104中用于功率控制。HIGHS/H信号对应于取样时间间隔,而LOWS/H信号对应于保存时间间隔。
在空闲期间,在每个光发射时间间隔内对再现信号进行取样,从而产生FE信号和TE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在空闲期间,PL信号的频率是取样频率,该取样频率可保持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为了仅保持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可以将伺服频带(伺服操作的频带)设置得低于(如,大约1kHz到2kHz)在记录/再现期间的伺服频带。如果当PL信号为高电平(HIGH)时,对FE信号和TE信号进行取样,则取样频率至少比伺服频带的频率高两倍(2kHz到4kHz)。在这种情况下,光发射周期是250μs到500μs。基于S/H信号,通过取样/保存操作也可获得FE信号和TE信号。
缩短PL信号的高电平(HIGH)时间间隔,使激光发射部分1的光发射时间间隔(时间t3到t4)等于或小于1μs。在如此短的持续时间内,可对FE信号或TE信号,或由功率检测部分2产生的功率检测信号充分地取样。我们认为通过改善激光控制部分104的结构和信号生成部分112中放大器的操作速度,可以缩短光发射的时间间隔。如果增加驱动电流的通过速率,那么PL的高电平(HIGH)时间间隔基本上可以与激光发射部分1中光发射的时间间隔相等。
在间歇空闲期间,根据前述的由PL信号表示的基本定时控制光盘装置100。当激光发射部分1以一个期望功率发射光时,对关于控制的信号进行取样并获得该信号。由此,可以将这样的取样操作称为是一种取样伺服操作。然而,其与典型的取样伺服操作的最大区别是,仅当需要控制信号时,才控制激光发射部分1发射光,至少控制激光发射部分1不连续地发射光。
由此,与连续的光发射相比,激光发射部分1仅消耗相应于PL信号占空率的功率。由于功率消耗导致的温度上升也与占空率成比例。在前述的例子中,PL信号的一个周期等于或大于100μs,并且光发射时间间隔为1μs。由此,与当执行连续光发射时相比,平均温度上升可以为约1%或更小的。另外,与执行连续光发射时相比,驱动激光发射部分1的持续时间基本上是1%或更小。因此,将较大程度地延长由累积通电时间确定的设备寿命。另外,与执行连续光发射时相比,可以降低激光发射部分1的操作温度。温度的降低有助于设备寿命的延长。在另一个方面,可以在高温条件下使用激光发射部分1,而保持激光发射部分1低于临界温度。间歇空闲提供了上述效果。另外,与前述停止型间歇操作不同,无需为转换到记录/再现的请求时间,可以在与执行连续光发射时相同的时间间隔内,完成向记录/再现操作的转换。
注意,需要将取样频率设置为高频,这取决于要求的伺服频带,。至多几万赫兹就足够保持空闲。可充分地获得本发明前述的效果。另外,通过缩短光发射时间间隔,如在前述的情况中,可以将功率消耗和温度的增加抑制到大约1%或更小。例如,当光发射时间间隔如0.1μs一样短时,即使取样频率为100kHz那样高,占空率也可以低至1%。
然而,在记录和再现操作期间,最好为半导体激光器提供与标准技术相同电平的驱动电流。当连续几十分钟执行再现或记录时,即使应用了间歇空闲,也有可能不能充分地抑制温度的增加。然而,对光盘进行信息写入或读取的速度高于信息处理速度时,可在停止执行几秒到几十秒时执行写入或读取操作,。这种场合,间歇空闲可以显示出抑制温度上升的充分效果。
另外,当在极端低温时激光发射部分1的功能得不到保证时,通过在不使其发光的范围内将驱动电流施加到激光发射部分1,对激光发射部分1进行加热,即,在间歇空闲期间的OFF时间间隔内,激光控制部分104驱动电流不设置为零。换句话说,可以执行连续的光发射,直到激光发射部分1的温度上升到预定值时为止。当激光发射部分1温度上升到适当的预定温度时,在激光发射部分1没有发射光的时间间隔期间,激光控制部分104基本上不为激光发射部分1提供驱动电流。由此,可以对功率消耗和不希望有的激光发射部分1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同时保持激光发射部分1的适当温度。
图3是示出了激光发射部分1每一次控制操作的光发射的定时的图。除了信息记录的时间之外,光发射的定时与PL信号波形相对应。图3中的(a)表示在如前述简单空闲期间内的基本定时。定时被示意性地示出,每条垂直实线表示一个脉冲。实际脉冲数与操作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
图3中,在除了信息再现和信息记录以外的控制操作期间,所需的打开(ON)的时间间隔被添加到基本定时中。在空闲期间,由于仅执行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则PF信号和PT信号具有与空闲时相同的波形。注意在空闲期间,为了降低整个光盘装置100的功率消耗,通过停止电源电压、时钟或类似的操作,使那些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不需要的功能块,即,记录控制部分105、地址再现部分113、再现信号处理部分114和类似的功能块进入到休眠状态,从而中断操作。
这样,降低了由除了用于维持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以外的功能块消耗的电流。另外,在任何状态中,不只限于空闲时,仅当需要时对有关功能块进行操作,要不就使其进入休眠状态。这样,以精细的方式降低了功率消耗,从而抑制温度上升。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整个光盘装置100的功率消耗和温度上升。
图3的(b)是开始光盘转动时,光发射的时序图。聚焦控制前,激光发射部分1以基本定时打开。时间间隔T3b1是聚焦控制的定时。为了改善聚焦的精确度,增加由箭头表示的取样脉冲。使用由箭头表示的取样脉冲,使激光发射部分1执行光发射,以完成在除了基本定时以外的定时中的取样操作。将取样脉冲并入到PL信号中。当执行聚焦操作时,光发射周期短于没有执行聚焦操作时的周期。这样,可以获得具有高速和高精确度的FE信号、TE信号、总光量信号和类似的信号。时间间隔T3b2是追踪控制时间间隔,其中添加了箭头表示的、在某种意义上与聚焦控制相似的取样脉冲。这样,激光控制部分104使激光发射部分1在执行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时的光发射周期短于没有执行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时的光发射周期。由此,可以在启动操作期间执行间歇空闲控制,并无误的执行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
图3的(c)是在跃迁操作期间光发射的时序图。将由箭头表示的取样脉冲添加到跃迁时间间隔T3c1和T3c2中,由此增强TE信号的检测精度和控制频带,从而获得稳定的跃迁操作。在前面的描述中,在简单空闲期间,以基本定时执行操作。在实际STON操作中的跃迁操作期间,通过添加图3(c)中所示的取样脉冲,可以稳定空闲操作。
图3的(d)是在空闲期间检测到振动时的光发射的时序图。光盘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振动检测部分,用于执行对光盘装置100的振动级进行检测和预测的二者中至少一个(例如,图7中所示的振动/温度检测部分),由此检测振动,或依据FE信号或TE信号的错误检测振动。当振动级等于或高于预定值时,在时间间隔Td3中添加由箭头表示的取样脉冲,从而增加聚焦和追踪的控制频率,防止焦点跳跃和轨道跳跃。另外,当振动级比预定值大很多时,删除OFF时间间隔而继续ON状态,从而缩短FE信号和TE信号的取样时间间隔,而同时用于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的控制频率进一步增加。因此,可以改善用于振动的控制功能。例如,根据振动级,可将光发射周期减小到基本定时周期的1/2,1/3,1/4…。当振动级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时,激光控制部分104使激光发射部分1的光发射周期比振动级小于预定值时的光发射周期短,或使激光发射部分1执行连续地光发射。因此,可以提供一种在执行间歇空闲时,在振动条件下,具有高操作可靠性的光盘装置。
图3的(e)是表示在空闲期间发现缺陷时的光发射时序图。在空闲期间,由于焦点处于相同轨道上,可以利用在一个转动期间进行扫描,根据FE信号或TE信号检测缺陷。从下一个旋转开始,控制聚焦和追踪以消除缺陷。图中,用T3e2表示缺陷时间间隔,其中不需要检测FE信号和TE信号,这样可以将激光发射部分1转换到OFF。对缺陷时间间隔前后的T3e1和T3e3,添加用箭头表示的取样脉冲。在缺陷之前,增加取样脉冲的数目以增强控制精度。在缺陷时间间隔期间,维持保持状态。这种场合,使用存储了聚焦或追踪点绝对位置的专用存储器,以在保持状态校正位移。在经过缺陷之后,在由T3e2表示的恒定时间间隔期间,增加取样点的数目,从而快速并且稳定地抑制位移。
图3的(f)是表示寻道操作的光发射的时序图。在该图中,在时间间隔T3f1到T3f3期间执行寻道。在寻道期间,不执行追踪控制,并且根据预定速度分布移动光学头部分103。添加ON时间间隔的原因是为了在寻道期间根据TE信号准确计算出导引槽的数目。在分别相当于加速和减速的时间间隔T3f1和T3f3期间,通过在以对应于移动速度的方式打开(ON)脉冲,检测TE信号中的变化。当移动速度为高速时,激光控制部分104使激光发射部分在时间间隔T3f2期间执行连续光发射。因此,可以高速检测TE信号中的变化。当然,由于TE信号的周期长,如果移动速度等于或小于预定值,则仅在可产生TE信号的期间,通过打开(ON)脉冲来执行寻道操作。原则上,在寻道期间,可以按基本定时执行聚焦控制。实际上,存在槽交叉(groove crossing)信号或类似信号的影响。通过在适当地添加的取样点处获得并处理TE信号,可以改善追踪控制精度。因此,可以在寻道操作和追踪控制期间,无误地执行间歇空闲操作。
图3的(g)是读取出地址信息时的光发射的时序图。如前所述,通过摆动导引槽,在光盘101上预先记录地址。在为从光盘101上读取地址信息作准备的读取准备操作中,在基本定时的光发射期间,激光发射部分1发射光。在从光盘101上读取地址信息的读取操作(T3g时间间隔)中,为了充分检测导引槽的摆动状态,使激光发射部分1以使光发射周期短于摆动周期的形式发射光。为了获得这个效果,将用箭头表示的取样脉冲添加到基本定时中,并且在所形成的光发射期间,执行光发射以读取地址信息。因此,可以在地址信息读取操作期间执行间歇空闲操作,并且无误地执行地址信息读取操作。注意,光发射周期取决于形成地址信息的方法。当摆动频率为1MHz时,考虑到激光发射部分1的稳定性,可连续地执行光发射。
图3的(h)是当再现如用户数据或类似数据等信息时的光发射时序图。在从光盘101上读取信息的第一读取准备操作(时间间隔T3h1)中,在基本定时的光发射期间,激光发射部分1发射光。从光盘101上读取信息的第二读取准备操作(时间间隔T3h2),是用以确定其中记录将被再现的信息的区域的地址信息读取操作,并且其与图3中(g)的操作相同。时间间隔T3h2的光发射周期比基本定时的光发射期间短。在从光盘101上读取信息的读取操作中(时间间隔T3h3)中,激光发射部分1是连续地打开(ON)。在时间间隔T3h3期间,还对用于降低由光盘101反射光所产生的噪声的高频模块(图5)进行操作。当将空闲转换到地址读取、然后将地址读取转换到信息再现时,通过提高控制频率,使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更精确。
图3的(i)表示记录如用户数据或类似数据等信息时的光发射时序图。在为向光盘101记录信息作准备的第一记录准备操作(时间间隔T3i1)中,在基本定时的光发射期间,激光发射部分1发射光。为向光盘101记录信息作准备的第二记录准备操作(时间间隔T3i2),是用以确定其中将要记录信息的区域的地址信息读取操作,与图3中(g)的操作相同。时间间隔T3i2的光发射周期比基本定时的光发射期间短。在向光盘101记录信息的记录操作(时间间隔T3i3)中,记录控制部分105将激光控制部分1 04的模式转换到记录模式。在记录模式中,使用具有多个记录功率电平的多脉冲来驱动激光发射部分1,以给光盘101发射最佳功率的激光。在记录期间,通常需要最精确的控制功能。因此,通过以高速和高精度进行适当的信号处理,检测FE信号、TE信号和RF信号,并且并行地执行伺服控制和地址信息读取操作。在信息记录期间,不对高频模块进行操作。注意,在上述读取准备操作和记录准备操作中,可不对高频模块进行操作。由此,可以在读取准备操作和记录准备操作中,抑制高频模块的功率消耗,并抑制靠近高频模块的激光发射部分1的温度上升。
注意,在激光发射部分1不发射光的时间间隔期间,可不对高频模块进行操作。这种场合,在激光发射部分1不发射光的时间间隔期间,可以抑制高频模块的功率消耗,并抑制靠近高频模块的激光发射部分1的温度上升。
激光控制部分104使激光发射部分1执行间歇光发射,以致当等待信息再现或记录实施时执行追踪控制和聚焦控制。这种场合,光发射周期比执行再现或记录期间的光发射周期长。因此,当等待信息再现或记录实施时,可以有效地降低整个光盘装置的功率消耗和温度上升。
注意,除了记录周期以外,上述光发射定时与PL信号定时相同。如前面所述,PL信号是对PA信号、PF信号和PT信号进行OR操作而得到的。基本上,仅当读取出地址时才产生PA信号,并且根据伺服控制或伺服频带的状态输出PF信号和PT信号。注意,这些信号根据操作状态组合,以最佳地控制光盘装置100。另外,在寻道期间,不必在相同的定时执行TE信号检测和追踪控制。因此,PT信号可以包括一组信号。另外,在记录高电平(HIGH)时间间隔,利用与PA信号、PF信号、和PT信号不同的控制信号(未示出)确定地址再现部分113、聚焦控制部分115和追踪控制部分的操作模式。
在上述对各操作定时的描述中,为各控制操作建立添加取样脉冲的时间间隔。然而,在这样的时间间隔中,激光发射部分1可连续地执行光发射。尽管这样,鉴于本发明的目的,即使该时间间隔很短,也最好转换到类似脉冲的方式,以降低功耗。
在间歇光发射期间,高频模块(HFM)有一个激光发射部分1在其中被打开的短的时间间隔。因此,基本上不对HFM进行操作。在停止时间间隔可不对HF 进行操作,因此该HFM是停止的。注意,当在激光发射部分1被打开期间对HFM进行操作时,需要早一个HFM的响应时间驱动激光发射部分1。在连续的光发射期间,除了信息再现时间以外,仅当需要时才对HFM进行操作,这取决于激光发射部分1的功能和操作模式。在间歇空闲期间,对于激光发射部分1或每个脉冲来说,可能由于模式跳跃而在一个脉冲中存在不期望的功率差异。通过基于总光量来标准化检测信号的AGC技术,减少这样的部分。
再有,在地址读取、信息再现和信息记录期间,有必要增强聚焦和追踪的控制精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增加FE信号和TE信号的取样周期,并且增加控制频带。特别地,在记录/再现期间,执行标准的连续伺服控制。
另外,在激光发射部分1为OFF的时间间隔,可降低相关检测系统的功率消耗,从而可以提供一种具有低功耗的光盘装置100。
另外,在前述基本空闲期间,保持追踪控制。然而,在具有预制凹坑(prepit)的ROM盘中,其中激光发射部分1需要连续地执行光发射以得到TE信号,可停止追踪控制并且在空闲期间仅执行聚焦控制。换言之,当空闲时间足够长以至于在记录/再现操作之前达到某个范围时,可将装置100暂时转换到第二空闲状态,然后在记录/再现操作之前执行追踪控制,并且然后执行前述的信息记录操作或信息再现操作。另外,当用于等待记录或再现实施的时间长到某个范围时,可停止追踪控制,以降低追踪控制所产生的功率消耗。
图4示出了当执行信息记录/再现时的一连串控制操作的定时。图3表示数据如何依赖于控制操作的组合被再现或记录。
图4的(a)示出了一连串信息再现的步骤。如图所示,在操作状态中,从左到右步骤为:停止、启动、地址读取、寻道、地址读取(用于确定寻道)、空闲、寻道、地址读取(用于确定再现轨道)、信息再现(读取)、空闲、和停止。在每个操作期间,激光发射部分1的控制状态都用操作状态的图案表示。图3中示出了具体的转换控制。在时间间隔T4a期间,当执行信息再现时,执行连续的光发射。
图4的(b)示出了一连串信息记录的步骤。如图所示,在操作状态中,从左到右步骤为:停止、启动、地址读取、寻道、地址读取(用于确定寻道)、空闲、寻道、地址读取(用于确定记录轨道)、信息记录(写入)、空闲、和停止。在每个操作期间,激光发射部分1的控制状态都用操作状态的图案表示。图3中示出了具体的转换控制。在时间间隔T4b期间,当执行信息记录时,利用写策略执行光发射。
如上所述,在数据再现和记录两者之前执行两次寻道操作。执行第一次寻道和随后的地址读取及空闲,从而预先将光学头部分103放置在临近记录或再现轨道的地方,从而缩短记录/再现开始前所需的时间。因此,当光学头部分103已经位于将要被记录的轨道附近时,则不需要这三个步骤。前述的信息再现步骤适用于除了用户数据以外的数据再现,如用于启动光盘装置100的控制数据、用于置换的管理数据、版权的关键信息和类似的数据。同样地,信息记录步骤适用于除了用户数据以外的相关数据。
当需要停止型间歇操作时,可对每个信息再现和信息记录操作的单位执行上述信息再现步骤和信息记录步骤。
基本上,当预测到或已知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内或更少的时间间隔内执行记录/再现操作时,控制无停止的间歇空闲操作和记录/再现操作,使之反复执行,这与应用无关。特别地,可以将光盘装置100作为标准PC的外部设备使用。这种场合,当在预定时间内没有发生存取时,该操作就临时停止(休眠操作)。当接收到记录/再现的请求时,就再次运行光盘装置100,并且无停止操作地执行上述的数据记录/再现步骤,包括间歇空闲操作。另外,可编制一个用以指定空闲状态的扩展命令作为PC命令,以明示具体的间歇空闲操作或停止操作,从而通过主机控制光盘装置100。这种场合,作为系统,可实现更适当的低功耗处理。
实施例1中的光盘装置100是一个具有ATAPI接口的装置,装于PC内部。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光盘装置100可以是PC的外部装置,具有如USB、IEEE1394或类似的结构的串行接口。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将进一步描述光学头部分103、激光控制部分104、信号生成部分112、和光盘装置100中类似部分的操作。
图5和6为示出了光学头部分103和激光控制部分104,以及它们外部部件的示意图。将实施例2的光盘装置100设计成包含某些与那些常规光盘装置近似的部件,并且设计成执行本发明的间歇空闲。由此,可以降低用于开发光盘装置所需的时间周期和制造费用。
在图5中,那些与图1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光盘101包括衬底、记录膜、和保护层101C。在记录膜上形成槽(导引槽)101G和在每个槽之间的凸台101L。保护膜101C具有一个厚度,例如0.1mm。用保护膜101C覆盖记录膜。轨道间距为例如0.32μm那么小。通过向右侧或向左侧移动(摆动)槽101G,预先记录地址信息。
光学头部分103包括激光发射部分1、功率检测部分2、光检测部分3、分束器201、物镜202、高频模块204、和温度传感器206。信号发生部分112包括信号发生矩阵放大器203和取样/保存电路(S/H)209、210和211。激光控制部分104包括激光驱动电路205、功率检测信号放大器207和取样/保存电路(S/H)208。
光学头部分103的激光发射部分1是具有大约405nm波长的蓝—紫激光器。通过平行光管(未示出)使从激光发射部分1发出的光基本平行。光穿过分束器201。然后,该光经由具有0.85NA的物镜202照射到槽101G上,形成记录/再现光束202B。记录/再现光束202B与短波长成正比,与NA成反比,聚焦在一个很小的区域。由此,可获得高密度的记录/再现。具体地,与应用波长为650nm红色激光器和0.6NA物镜的DVD相比,该直径等于或小于它的1/2,其记录密度等于或大于4。从光盘101反射的光返回到物镜202处,并且经分束器201改变光路。该光经由检测光学系统(未示出)输入到由具有若干图案的光接收区域组成的光检测部分3中。将由光检测部分3检测到的信息输入到信号发生矩阵放大器203中。
激光发射部分1与高频模块(HFM)204和位于光学头部分103外部的激光驱动电路205并行地被驱动。典型地,当激光发射部分1在记录/再现准备操作期间执行连续光发射时,光盘装置100也驱动HFM204。在实施例2中,基本上假定HFM204在信息再现期间被驱动。功率检测部分2检测激光发射部分1的输出功率。如图5所示,基于从激光发射部分1的与光输出表面相对的表面输出的光来检测该功率。另外,可以将发射光的一部分引进到功率检测部分2中,以检测该功率(正面光检测)。使用温度传感器206测量激光发射部分1的外壳温度。特别地,利用温度传感器206,根据相对于保证操作温度的上限(60℃到70℃)的激光发射部分1的温度范围,改变用于降低功耗或控制记录/再现,或警告装置用户的方法。例如,当激光发射部分1的温度低于操作保证温度预定值或更大值时,可缩短PL信号的周期,从而缩短FE信号和TE信号的取样周期,同时增加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的控制频带,从而改善控制性能。这样,当激光发射部分1的温度低于操作保证温度预定值或更大值时,激光控制部分104使激光发射部分1的光发射周期比当激光发射部分1的温度不低于操作保证温度预定值或更大值时的光发射周期短。甚至当激光发射部分1的温度低于操作保证温度时,可以提供一种在执行间歇空闲的同时,能可靠操作的光盘装置。
利用功率检测信号放大器207,将功率检测部分2检测到的功率检测信号进行发大,并且经由取样/保存电路(S/H)208,将其反馈到激光驱动电路205。当PL信号为高电平(HIGH)时,S/H208对功率检测信号进行取样,并且当PL信号为低电平(LOW)时,保存该功率检测信信号。由此,当激光发射部分1为打开(ON)时,利用功率检测信号执行功率控制。PL信号输入到激光驱动电路205中,从而控制激光发射部分1的ON/OFF。在信息再现期间,激光驱动电路205将PL信号保持为高电平(HIGH),并使激光发射部分1执行连续的光发射。另外,在信息记录期间,使用WT信号,输出适于写入策略的脉冲状记录功率。
分别经由取样/保存电路(S/H)209、210和211,从信号发生矩阵放大器203中获得RF信号、FE信号、和TE信号。在准备记录/再现时的地址再现期间,S/H209利用PA信号对在激光发射部分1为打开(ON)状态期间得到的RF信号进行取样。在准备记录/再现时的聚焦操作期间,S/H210利用PF信号对在激光发射部分1为打开(ON)状态期间得到的FE信号进行取样。在准备记录/再现时的追踪操作期间和执行寻道操作时的槽计数期间寻道,S/H211利用PT信号对在激光发射部分1为打开(ON)状态期间得到的TE信号进行取样。在信息再现和信息记录期间,PA信号、PF信号和PT信号一直为高电平(HIGH),从而始终执行取样,由此改善地址读取、聚焦和追踪控制的性能。与实施例1相同,由PA信号、PF信号和PT信号经过逻辑相加(OR)产生PL信号。
这样,在实施例2中,仅通过将取样/保存电路(S/H)添加到标准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中,就可简单地实现本发明的间歇空闲。
注意,在激光发射部分为关闭(OFF)的无光发射的时间间隔,单独地检测信号,并且从取样/保存RF信号、FE信号和TE信号中消除电路偏移、漂移、光学系统偏移,由此可以改善检测控制的性能。最好激光发射部分检测AS附加信号,并且对FE信号和TE信号进行AGC处理。
图6示出了激光控制部分104和其外围设备部分的更具体的结构。在图6中,各用一个二极管符号表示激光发射部分1和功率检测部分2。附图标记301和302表示电源。用电流源303确定激光发射部分1的再现电力电流,并且由开关304控制ON/OFF的转换,开关304由PL信号控制。记录电流控制部分305包括用于确定激光发射部分1的记录功率的电流源和与各电流源连接的开关。省略对记录操作的详细描述。然而,在记录期间,开关304断开(OFF),并且记录电流控制部分305产生具有多个记录功率电平的多脉冲,同时根据该多脉冲,激光发射部分1发射光。
放大器306放大功率检测部分2的功率检测电流。为了提供固定电流和由开关308控制接通/断开(ON/OFF)的电流源309,利用电流源307驱动放大器306。当PL信号为高电平(HIGH)时,利用由定时调节部分310调节的信号,将开关308接通。因此,仅在当激光发射部分1为ON状态时的时间间隔,增加放大器306的操作频带。当PL信号为低电平(LOW)时,仅将电流源307输出的电流提供给放大器306,从而降低电流消耗。
开关311、电容器312和放大器313起到取样/保存电流和错误信号放大器的作用。当PL信号为高电平(HIGH)或低电平(LOW)时,开关311分别为ON或OFF。当激光发射部分1为ON时,功率检测信号被取样到电容器312上。当激光发射部分1为关闭(OFF)时,保存功率检测信号。通过定时调节部分310调节用于开关311的控制信号,从而仅当激光发射部分1发射光时,才对功率检测信号进行取样。将放大器313的输出反馈给电流源303,从而使取样/保存信号的电压值与再现功率参考电压Vp的值相同。由此,执行光发射功率控制。与放大器306一样,放大器313由电流源314和电流源316打开/关闭,前者提供一个固定电流,后者由开关315控制打开/关闭。当PL信号为高电平(HIGH)时,利用由定时调节部分310调节的信号,将开关315转向ON。结果,仅当在激光发射部分1为ON的时间间隔对功率检测信号进行取样时,放大器的操作频带才为高电平(HIGH)。当PL信号为低电平(LOW)时,仅将电流源314输出的电流施加到放大器313,由此降低电流消耗。
这样,在图6的电路结构中,降低了当激光发射部分为关闭(OFF)时放大部分和用于功率检测信号的取样/保存部分的电流消耗。由此,除了激光发射部分以外的部分具有低功耗。
另外,在图5的信号发生矩阵放大器203或S/H的209、210和211中,同在放大器306和313中一样,激光发射部分1为ON或OFF时,控制电流消耗,从而降低平均电流消耗。由此,可以得到具有低功耗的光盘装置100。
为了得到一个小尺寸、低噪音和高性能的光盘装置,可以将上述的光检测部分3、信号发生矩阵放大器203和类似的部件集成在一起成为例如OEIC(光电集成电路)。这种场合,也可将前述S/H的209到211与OEIC结合,由此可以实现本发明的间歇空闲。另外,在光学头部分103上提供OEIC,从而如同激光发射部分1的情况一样,降低安装在光学头部分103上的放大器的功率消耗。因此,可以抑制光学头部分103的功率消耗和温度上升。此外,可以获得能够进行间歇空闲操作的小型光盘装置。
注意,功率检测系统(图6中的功率检测部分2、放大器306和放大器313)也可以与OEIC集成。另外,可将激光发射部分1的芯片连接到OEIC上,并且由此,将光检测光学系统和类似物与OEIC集成,从而构成一个集成的光学模功能块。因此,可以广泛地提供间歇空闲功能。注意,将具有高功率和高速操作的激光驱动电路与OEIC集成是很困难的。可将如此的激光驱动电路制造在与OEIC分离的芯片上,并且希望将其设置在允许芯片在保证性能的范围内、具有较少的温度影响的位置上。制造技术的进步将使得激光驱动电路集成在OEIC中成为可能。
(实施例3)
图7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3的包含光盘驱动部分的摄像装置400的框图。可将该摄像装置400称为具有摄像功能的光盘装置。
当将视频数据压缩和记录到光盘上时,本发明的间歇空闲特别有效。这是因为即使当对于光盘的数据处理速度与写入速度接近时,也可以不停止光盘装置的操作实现低功耗并抑制温度上升。根据该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方便的摄像装置,它利用光盘的随机存取性并具有卓越的耐温能力。
摄像装置400包括光盘驱动部分401、摄像部分402、视频处理部分403、视频显示部分404、缓冲储存器405、振动/温度检测部分407、外部AV I/O部分409、操作部分410和摄像/系统控制部分411。摄像装置400还具有闪存卡406和电池408。
光盘101安装在光盘驱动部分401中。光盘驱动部分401包括那些与在光盘装置100中执行上述间歇空闲的部件类似的部件。光盘驱动部分401将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记录在光盘101上,并且从光盘101再现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
产生代表入射光视频的视频信息的摄像部分402包括透镜、收集视频的CCD、收集音频的话筒和类似的部件。在视频处理部分403中,使摄像部分402输出的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经受压缩和解压。与此同时,包括LCD的视频显示部分404显示视频信息代表的视频。将压缩过的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暂时存储到缓冲存储器405中,然后,将其依次地传送给光盘驱动部分401。假定数据压缩处理的速度低于光盘驱动部分401将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记录到光盘101上的速度。在写入信息的时间间隔和停止写入信息的时间间隔(等待状态时间间隔)之间,交替地执行向光盘101上记录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也就是间歇操作。本发明的间歇空闲降低了等待状态时间间隔的功率消耗。
关于记录操作,将缓冲存储器405、与光盘驱动部分401集成在一起的缓冲存储器和可插拔的闪存卡406组合,管理暂时存储的数据的数量,以防止视频/音频的跳跃。特别地,当振动/温度检测部分407检测到振动/冲击,并确定不能继续光盘驱动部分401的控制操作时,或者当振动/温度检测部分407检测到光学头部分的高温,并确定不能保证激光发射部分的操作时,如果不能继续记录操作并且数据从缓冲存储器中溢出的话,则停止光盘驱动部分401。这种场合,就将压缩数据暂时存储到闪存卡406中。当光盘驱动部分401正常操作时,运行光盘驱动部分401,从而将数据记录到数据原本将要记录的光盘101上。
闪存卡406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将闪存卡406与光盘101并行使用,存储那些需要记录到光盘101上的管理数据。由此,可以备份那些由于电池408的电压降低、耗尽或脱离而使在光盘101上写入失败的管理数据。基本上,当恢复或连接上电池408从而再度运行光盘驱动部分401时,可以将备份信息写入到光盘101上从而使数据安全保存。这种场合,为了防止由于光盘101或闪存卡406的脱离导致而造成的数据一致性的丢失,可以同时记录ID号码或光盘101、闪存卡406的记录时间、或光盘驱动部分401的ID号码或类似的数据,由此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如果有可能损失数据的一致性的话,可通过机械锁闭防止光盘101和/或闪存卡406的脱离。这种用于保证数据一致性的技术也是有效的。
还可将该装置设计成既可从外部AV I/O部分409也可从摄像部分402记录视频和音频数据。当然,记录受版权保护条例限制。当收集或记录视频和音频时,根据用户控制的操作部分410,经由摄像/系统控制部分411,执行对每个功能块的控制。
接着,以下描述再现操作。基于操作部分410的操作而执行再现操作。典型地,光盘101的内容在视频显示部分404上作为略图加以显示,用户选择略图从而再现活动图像。从光盘101上读取出压缩的数据,然后将其存储到缓冲存储器405中。如果存储的数据达到预定数量的话,就在视频处理部分403中对数据进行解压操作。将记录的视频和音频数据输出给视频显示部分404,并且经由外部AV I/O部分409,也将其输出给外部TV。在再现时,向视频处理部分403输入数据的速度比从光盘101上读取的速度慢。从而,在再现期间,将由光盘读取的压缩数据暂时存储到缓冲存储器405中,同时连续地将压缩数据从缓冲存储器405提供给视频处理部分403。然而,当缓冲存储器405将要溢出时,暂时停止从光盘101再现信息的信息再现操作。当停止再现操作时,利用间歇空闲,光盘驱动部分401处于等待状态。由此,降低功耗。当在缓冲存储器405中产生预定量的自由空间时,就再度运行再现操作。这样,以与上述记录操作类似的方式执行短脉冲串式的间歇再现。
前述带有摄像功能的光盘装置通常可容纳在一个小空间内。每个功能块的功率消耗均增加该空间内的温度。由此,需要有适当的散热。特别地,如前所述,操作温度和装置的可靠性的确定中,激光发射部分的温度上升是至关重要的。由此,通过将本发明的间歇空闲应用于光盘驱动部分401,可以有效的降低激光发射部分和其他外围电路的功率消耗,并抑制温度上升。在实施例3中,间歇空闲的效果在摄像装置400(具有摄像功能的光盘装置)中非常大。
虽然实施例3中的装置是一个具有摄像功能的光盘装置,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还可以是具有音频专用功能、数据选择功能或类似功能的光盘装置。
在实施例1到3中,可以假定在取样点的错误信号是劣质的,从而不能令人满意地控制低频取样。这种场合,通过执行连续地光发射,对要受到STON操作的轨道预先进行测试。然后,将无劣质点的轨道用于执行间歇空闲,或以避免缺陷点的方式确定将要被照射的点。这样,可仅使用符合要求的FE信号和TE信号来维持间歇空闲。通过查验FE信号和TE信号是否由于在盘上有缺陷或灰尘导致其受干扰,对错误信号进行质量检查。有时候,预先确定在间歇空闲之后将要被访问的轨道,并希望在具有预定长度或更小长度的故障轨道上继续STON操作。这种场合,就STON来说,如前所述,在间歇空闲期间,故障时间间隔内的错误信号可被保持。
在前述的实施例中,将属于CAN类型的激光发射部分设置在与OEIC分开的位置上。对使用集成了激光发射部分、OEIC、光学系统和类似部分的所谓集成模功能块的超小光学头来说,由于其散热更难,因此本发明尤为有效。
在前述的实施例中,通过打开(ON)/OFF激光发射部分,当执行光发射时,提供用于输出常规再现功率的电流,而当不执行光发射时,切断电流源。由此,以类似脉冲的方式驱动激光发射部分,从而最小化提供给激光发射部分的平均电流。然而,在脉冲驱动期间,将光热偏移提供给激光发射部分,从而稳定其性能。由此,可以提供少量等于或小于阈值电流的偏移电流,或仅在停止时间间隔中的特定时间间隔提供预定电流。另外,为了在驱动电流中降低噪声,不但可以按逻辑方式,还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通过速率来改变电流,由此可以获得本发明的固有效果。
前面实施例中所述的光盘是具有连续槽的光盘,如典型的MD、DVD-R、Blu-ray和类似光盘。然而,对于取样伺服型的光盘,要受到伺服控制的凹坑间隔一旦指定,激光发射部分就只对该时间间隔打开。由此,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取样伺服型的光盘。进一步,在取样伺服型中,如果地址信息包含在将要受到伺服控制的凹坑间隔内的话,当聚焦点通过将要受到伺服控制的凹坑间隔时,使激光发射部分发射光。这种场合,可以在读取地址时执行空闲。在具有扇区结构的光盘中,例如PD、DVD-RAM或类似光盘,使激光发射部分对于地址信息记录的时间间隔连续地执行光发射,并且对于数据记录时间间隔执行闪烁。由此,获得本发明的固有效果。
当仅通过在ROM盘上的预制凹坑上照射闪烁光才可获得TE信号时,本发明的间歇空闲可不加修改地执行。但是,当如果不持续地照射光盘达到某种程度就不能准确地检测TE时(例如,相位差TE检测),可以在准备状态等候实施记录和再现,在该状态间歇空闲仅为聚焦控制执行。
另外,本发明的间歇空闲可适用于任何光盘装置,与光盘的类型和激光发射部分的波长无关。
根据本发明,使激光发射部分在第一操作期间发射具有第一周期的光,和在第二操作期间发射具有第二周期的光。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彼此不同。通过根据每个操作调节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可以可靠地执行每个操作,并且抑制激光发射部分的温度上升和功率消耗。另外,可抑制激光发射部分的温度上升,并可缩短激光发射部分的驱动时间,由此可以延长激光发射部分的寿命。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光盘装置记录和再现的准备操作期间间歇地脉冲驱动激光发射部分,可以显著地将激光发射部分的功率消耗降低到基本为零(在连续光发射期间功率消耗的1%或更少)。因此,特别是在间歇地记录或再现信息的光盘装置中,基本上仅当执行记录或再现时,才使用激光发射部分。由此,可以最小化激光发射部分的温度上升。结果,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或装入了该装置的装置,而未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则不能在如此高温的环境下使用。在该特征的另一方面,当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使用时,由于本发明的光盘装置抑制了激光发射部分的温度上升,所以可延长激光发射部分的寿命。
此外,根据本发明,就激光发射的工作时间而言,可以延长激光发射部分的寿命。通常,光盘装置在记录或再现之前和之后,需要一段用于记录或再现的准备操作的时间。通过在准备操作期间执行间歇空闲,可以在一个OFF时间间隔停止驱动激光发射部分,从而使激光发射部分处于无操作状态。由此,可以在准备操作期间,将激光发射部分的累积操作时间降低到基本上为可忽略的水平。用户承认激光发射部分的寿命被有效地延长了。换句话说,光盘装置的寿命实质上可基于记录和再现操作的累积时间确定。用于记录和再现的准备操作的时间基本上对光盘装置的寿命没有影响。此外,根据本发明,可以将光盘装置维持在用于记录或再现的、具有低功耗的准备状态中,并且光盘装置可以快速转换到记录或再现状态。由此,可以快速响应用户的请求,例如从光盘或类似媒体上再现视频信息。
此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抑制光盘发射部分和其他电路的功耗,由此提供一种具有低功耗的光盘装置。特别地,在电池驱动的便携式装置中,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或可以使较小的电池驱动相同的持续时间。同样,由于低功耗可以抑制温度上升,从而可提供更小型的光盘装置。
本发明降低了光盘装置和装有该装置的设备的功耗,并且可在高温下保证操作,同时保证激光发射部分的操作可靠性和长寿命。
因此,本发明的实际效果是有效的。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情况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各种其他的改进是显而易见的,并且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实现这些改进。因此,不意味着这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受到本说明书描述的限制,而是意味着可对权利要求作广义地解释。
Claims (29)
1.一种光盘装置,包括:
激光发射部分,用于产生照射光盘的激光;和
激光控制部分,用于控制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操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控制部分使所述激光发射部分在第一操作期间以第一周期发射光,并且所述激光控制部分使所述激光发射部分在第二操作期间以第二周期发射光;
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彼此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周期和所述第二周期中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激光发射部分发射光的时间间隔的长度,与激光发射部分不发射光的时间间隔的长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激光发射部分发射光的时间间隔的长度短于激光发射部分不发射光的时间间隔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操作是为从光盘上读取信息作准备的读取准备操作;
所述第二操作是从光盘上读取信息的读取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操作是为从光盘上读取信息作准备的第一读取准备操作;
所述第二操作是为从光盘上读取信息作准备的第二读取准备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操作是为将信息记录到光盘上作准备的第一记录准备操作,和
所述第二操作是为将信息记录到光盘上作准备的第二记录准备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操作是当为从光盘上读取信息作准备的读取准备操作和从光盘上读取信息的读取操作都不执行时执行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的操作;
所述第二操作是当执行所述读取准备操作和所述读取操作中的至少一个操作时执行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周期和所述第二周期的值都等于或小于能够维持聚焦控制和追踪控制的数值。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周期和所述第二周期都在250μs到500μs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各所述第一周期和所述第二周期的一个时间间隔中,所述激光控制部分基本上不为所述激光发射部分提供驱动电流,在该时间间隔中,所述激光发射部分不发射光。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各所述第一周期和所述第二周期的一个时间间隔中,所述激光控制部分为所述激光发射部分提供驱动电流,该驱动电流不能使激光发射部分发射光,并且在该时间间隔中,激光发射部分不发射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高频模块,用于降低由光盘反射的光所产生的噪声;
在所述激光发射部分不发射光的时间间隔中,所述高频模块的操作停止。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高频模块,用于降低由光盘反射的光所产生的噪声;
在为从光盘上读取信息作准备的读取准备操作和为将信息记录在光盘上作准备的记录准备操作两者之中的至少一个期间内,所述高频模块的操作停止。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地址再现部分,用于从再现的信号中读取地址信息;
再现信号处理部分,用于解调再现的信号;和
记录控制部分,用于控制将信息记录到光盘上,
其中在空闲期间,所述地址再现部分、所述再现信号处理部分和所述记录控制部分的操作均停止。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光检测部分,用于基于光盘反射的光来产生再现信号;和
信号发生部分,用于通过对再现信号的取样/保存,产生聚焦错误信号和追踪错误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控制部分和所述信号发生部分被集成到单一半导体芯片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光学头部分,包括激光发射部分;和
追踪控制部分,用于执行追踪控制;
在空闲期间,所述追踪控制部分控制所述光学头部分,从而使激光的焦点跟随相同的轨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光学头部分,包括激光发射部分;和
追踪控制部分,用于执行追踪控制,
在空闲期间,所述追踪控制部分的操作停止。
19.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操作是为从光盘上读取地址信息作准备的读取准备操作;
所述第二操作是从光盘上读取地址信息的读取操作。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摆动包含在光盘上的导引槽,将所述地址信息预先记录在光盘上;
所述第二周期短于导引槽的摆动周期。
21.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寻道操作期间,所述激光控制部分使所述激光发射部分执行连续的光发射。
2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控制部分使执行聚焦控制时所述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比不执行聚焦操作时所述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短。
2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振动检测部分,用于至少执行对所述光盘装置的振动级的检测和预测这两个操作之一,
其中,所述激光控制部分使振动级等于或大于预定级时所述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比振动级小于预定级时所述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短。
24.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振动检测部分,用于至少执行对光盘装置的振动级所进行的检测和预测这两个操作之一,
当振动级等于或大于预定级时,所述激光控制部分使所述激光发射部分执行连续的光发射。
25.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检测部分,用于检测所述激光发射部分的温度,
其中,所述激光控制部分使所述激光发射部分的温度低于所述激光发射部分的操作保证温度预定值或更大值时所述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比所述激光发射部分的温度不低于所述激光发射部分的操作保证温度预定值或更大值时所述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短。
26.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控制部分使等候实施从光盘上读取信息时所述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比执行读取时所述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长。
27.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控制部分使等候实施在光盘上记录信息时所述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比执行记录时所述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周期长。
28.一种摄像装置,包括:
摄像部分,用于产生表示来自入射光的视频的视频信息;
显示部分,用于显示由视频信息表示的视频;和
光盘驱动部分,用于将视频信息记录到光盘上和再现记录在光盘上的视频信息;
其中所述光盘驱动部分包括:
激光发射部分,用于产生照射光盘的激光;和
激光控制部分,用于控制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操作;
其中,所述激光控制部分使所述激光发射部分在第一操作期间以第一周期发射光,并且所述激光控制部分使所述激光发射部分在第二操作期间以第二周期发射光;
所述第一周期和所述第二周期彼此不同。
29.一种用于控制激光发射部分的光发射操作的方法,该激光发射部分用于产生照射光盘的激光,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操作期间,使激光发射部分以第一周期发射光;和
在第二操作期间,使激光发射部分以第二周期发射光;
所述第一周期和所述第二周期彼此不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130105 | 2003-05-08 | ||
JP130105/2003 | 2003-05-0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51152A true CN1551152A (zh) | 2004-12-01 |
Family
ID=33447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4100631255A Pending CN1551152A (zh) | 2003-05-08 | 2004-05-08 | 光盘装置、摄像装置和用于控制光发射操作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266073B2 (zh) |
EP (1) | EP1513142A3 (zh) |
KR (1) | KR20040095724A (zh) |
CN (1) | CN1551152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513142A3 (en) * | 2003-05-08 | 2007-06-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Optical disc apparatus, optical disc video camera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ght emission operation |
JP4568758B2 (ja) * | 2004-07-19 | 2010-10-27 |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 光記憶システムの温度管理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JP4281720B2 (ja) * | 2004-10-26 | 2009-06-1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JP4349294B2 (ja) * | 2005-02-02 | 2009-10-21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6236415A (ja) * | 2005-02-22 | 2006-09-07 | Sony Corp | 記録装置、再生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KR100771863B1 (ko) * | 2005-09-06 | 2007-11-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기록 광 신호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JP2007207345A (ja) * | 2006-02-01 | 2007-08-16 | Sony Corp | ディスク式撮像装置 |
ATE492017T1 (de) * | 2008-04-24 | 2011-01-15 |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 | Verbesserung der lebensdauer von laserdioden in optischen laufwerken |
KR101339433B1 (ko) * | 2012-01-16 | 2013-12-09 | 도시바삼성스토리지테크놀러지코리아 주식회사 | 광원 드라이브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하는 장치 |
US9295311B2 (en) * | 2014-05-01 | 2016-03-29 | Norman Gadzinski | Luggage support system |
CN108768531A (zh) * | 2018-06-01 | 2018-11-06 | 成都数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数据复制功能的光模块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140429A (ja) * | 1986-12-03 | 1988-06-13 | Canon Inc |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JPS63164031A (ja) * | 1986-12-25 | 1988-07-07 | Toshiba Corp | 情報記憶再生装置 |
JPH07114023B2 (ja) * | 1988-03-25 | 1995-12-06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光記録再正装置 |
JP2723646B2 (ja) * | 1990-03-27 | 1998-03-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光学的情報処理装置 |
JP2536980B2 (ja) * | 1990-10-01 | 1996-09-25 |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 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および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を制御する方法 |
JP3227756B2 (ja) * | 1992-01-24 | 2001-11-1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
JPH05274678A (ja) * | 1992-03-27 | 1993-10-22 | Canon Inc | 光ディスクに情報を記録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JPH07161043A (ja) | 1993-12-02 | 1995-06-2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3121576B2 (ja) | 1998-03-31 | 2001-01-09 | 株式会社栗本鐵工所 | 横型破砕機 |
US6101158A (en) * | 1998-08-06 | 2000-08-08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hase discontinuity between new data and previously written data on a read/write optical storage medium |
JP4192355B2 (ja) | 1999-09-29 | 2008-12-1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カムコーダー |
JP2001331960A (ja) | 2000-05-22 | 2001-11-3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2063726A (ja) | 2000-06-05 | 2002-02-28 | Nippon Precision Circuits Inc |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のレーザーダイオード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回路 |
JP2002122706A (ja) | 2000-10-12 | 2002-04-26 | Ngk Insulators Ltd |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071453B2 (ja) * | 2001-04-26 | 2008-04-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3956756B2 (ja) | 2001-10-31 | 2007-08-08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
EP1513142A3 (en) * | 2003-05-08 | 2007-06-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Optical disc apparatus, optical disc video camera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ght emission operation |
-
2004
- 2004-05-05 EP EP04010670A patent/EP1513142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05-05 US US10/839,119 patent/US726607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5-07 KR KR1020040032261A patent/KR20040095724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4-05-08 CN CNA2004100631255A patent/CN1551152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40233825A1 (en) | 2004-11-25 |
KR20040095724A (ko) | 2004-11-15 |
EP1513142A3 (en) | 2007-06-13 |
US7266073B2 (en) | 2007-09-04 |
EP1513142A2 (en) | 2005-03-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4185C (zh) | 光盘装置 | |
CN1269113C (zh) | 光记录/再现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69130C (zh) | 光盘记录再生装置 | |
CN1366660A (zh) | 光盘装置及其光盘识别方法 | |
CN1246840C (zh) | 光盘装置 | |
CN1213416C (zh) | 激光二极管驱动器 | |
CN1602518A (zh) | 信息介质及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 |
CN1551152A (zh) | 光盘装置、摄像装置和用于控制光发射操作的方法 | |
CN1858847A (zh) | 光学储存的方法和装置以及操作光学储存媒体的方法 | |
CN1200408C (zh) | 光盘装置 | |
CN1708797A (zh) | 半导体激光驱动装置、光学头装置、光信息处理装置及光记录介质 | |
JP2009059448A (ja) | レーザダイオードの制御方法及びレーザダイオード制御装置並びに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
CN1212423A (zh) | 光盘存储介质质量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945723A (zh) | 信息记录装置 | |
CN1495733A (zh) | 跟踪控制装置以及跟踪控制方法 | |
CN1722241A (zh) | 记录装置与记录方法 | |
CN1873789A (zh) |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 |
CN1920994A (zh) | 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 |
CN1300785C (zh) | 光盘驱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310216C (zh) | 光盘高速重放/记录装置 | |
US8270276B2 (en) | Optical disc driv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ower of laser light in recording to optical disc | |
CN1735933A (zh) | 光记录方法和光记录设备 | |
CN1942940A (zh) | 光盘装置 | |
CN1306506C (zh) | 光盘装置以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 |
CN1831970A (zh) |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