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41876A - 一种框架结构的车辆的车辆前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框架结构的车辆的车辆前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41876A CN1541876A CNA2004100067332A CN200410006733A CN1541876A CN 1541876 A CN1541876 A CN 1541876A CN A2004100067332 A CNA2004100067332 A CN A2004100067332A CN 200410006733 A CN200410006733 A CN 200410006733A CN 1541876 A CN1541876 A CN 15418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closed section
- section element
- front body
- cover c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4/00—Connections between vehicle body and vehicle frame
- B62D24/02—Vehicle body, not intended to move relatively to the vehicle frame, and mounted on vibration absorbing mountings, e.g. rubber p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框架结构的车辆的一个车辆前车身结构,包括:一对罩盖凸耳,组成车辆前车身的左和右侧面上的内壁;一对侧轨道,罩盖凸耳相应地与侧轨道的前端连接;以及一个散热器芯子支架,连接至罩盖凸耳的两个前端。每个罩盖凸耳的横向外侧面设有一个盒形段元件,在车辆的一个纵向上延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架结构的车辆的车辆前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各种的车身结构普遍地分为两类:一种单壳的或组合的结构,其中一个自支承体具有刚性元件与其整体地制成;以及一种框架的结构,其中单独的车体连接到一个结构的框架。这种框架结构主要使用于商业的车辆,比如卡车。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No.H6-286647公开一种框架结构的车辆的一个车辆前车身结构(下文称框架结构车辆),其中车身或其座舱是通过具有一个弹性元件的车身安装件支承在一个框架上,车身在其前端设置支承元件,用于支承一个散热器芯子。更具体地,车身的前部设置左和右罩盖凸耳,组成其左和右内壁。罩盖凸耳相应地连接至框架和用支承元件相互地连接,从而保证了前车身的刚性。
发明内容
但是,在以上所述的车辆前车身结构中,每个罩盖凸耳具有较低的强度,因为它们是用压力成形的钢板制造的。
再者,为了降低重量和价格,要求使用树脂材料形成用于支承散热器芯子的支承元件。然而,树脂的支承元件进一步降低了车辆前车身的强度和刚性。
考虑到这些问题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框架结构的车辆的车辆前车身结构,这种结构增强了罩盖凸耳和提高了车辆前车身的刚性,而不增加车辆前车身的复杂性或重量。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框架结构的车辆的一个车辆前车身,包括:一对罩盖凸耳,在车辆的一个横向上的两侧面组成车辆前车身的内壁,每个罩盖凸耳具有至少一个壁板部分;一对侧轨道,罩盖凸耳相应地与侧轨道的前端连接;以及一个支承元件连接至罩盖凸耳的两个前端,其中罩盖凸耳的一个横向的外侧面上设有一个第一封闭段元件,沿车辆的一个纵向上延伸。
附图说明
现在本发明结合附图予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个框架结构车辆的左车辆前车身的一个分解的透视图;
图2是沿图1的直线II-II切取的车辆前车身的一个剖面图;
图3是沿图1的直线III-III切取的车辆前车身的一个剖面图;
图4是沿图1的直线IV-IV切取的车辆前车身的一个剖面图;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个车辆前车身的一个封闭段的一个分解的透视图;
图6是沿图5的直线VI-VI切取的车辆前车身的一个剖面图;
图7是沿图5的直线VII-VII切取的车辆前车身的一个剖面图;
图8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前车身的一个螺帽保持器的一个透视图;
图9是沿图8的直线IX-IX切取的螺帽保持器的一个剖面图;
图10是沿图8的直线X-X切取的螺帽保持器的一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见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类似的元件使用类似的标号。
如图1所示,在按照第一实施例的一个框架结构车辆的一个车辆前车身结构1中,在一个前隔间2的左和右侧的内壁相应地组成罩盖凸耳3,罩盖凸耳3彼此分离和相对。相应的罩盖凸耳3的本体3a是由压力成形的钢板制成的,这些钢板组成壁板单元结构。
一个结构的框架的盒形段侧轨道4通过安装元件5与相应的罩盖凸耳3的前端连接。一个散热器芯子支架6作为散热器芯子的一个支承元件的左和右端连接至相应的罩盖凸耳3的前端,从而使左和右罩盖凸耳3接合到一起。
散热器芯子支架6包括一个上梁6a、一个下梁6b、一对侧支杆6c、延伸件6d和安装托架6e,上梁和下梁实质上在车辆的一个横向上彼此平行地延伸,一对侧支杆6c的横向外端的各点与上梁6a和下梁6b连接,延伸件6d由上梁6a的横向外端向外和向后延伸,安装托架6e设置在下梁6b的横向外端上。
在散热器芯子支架6上面,上梁6a和下梁6b的中心部分安装一个散热器单元(图中未示出),该单元包括一个散热器芯子和一个散热器风扇。在每个延伸件6d上安装一个头灯单元(图中未示出)。因此这些部件组成一个前模件。
在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罩盖凸耳的垂直壁3b通过点焊焊至主体件3a的横向外边缘,从而由此向上延伸。一个具有通道形横截面的增强件3c通过点焊焊至每个罩盖凸耳垂直壁3b的外侧面,这样使罩盖凸耳垂直壁3b和增强件3c形成一个沿车辆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封闭段元件10。
罩盖凸耳3的每个本体3a成形为在它的一个前侧面上具有实质上水平地向前延伸至其下侧面的一个平坦部分3d,如图3所示,一个具有一个通道形横截面的车身安装托架3e是点焊至本体3a的下侧,这样使平坦部分3d和车身安装托架3e形成一个在车辆的横向上延伸的第二封闭段元件11。
第一封闭段元件10的前端和第二封闭段元件11的横向的外端连接成使第一和第二封闭段元件10和11形成一个连续的封闭段元件,从车辆的横向外侧面延伸至它的前侧面。
散热器芯子支架6的每个延伸件6d的后端用螺栓7紧固至第一封闭段元件10的前端的一个上表面,以及如图4所示,散热器芯子支架6的每个托架6e的横向内端同安装螺栓8固定至第二封闭段元件11的前壁11a。
一个设置在侧轨道4上的托架4a通过安装元件5连接至第二封闭段元件11的底壁11b的横向内端处。
安装元件5包括一个橡胶隔片5a,它插入在第二封闭段元件11的底壁11b和托架4a之间。一个安装螺栓9穿过托架4a橡胶隔片5a和底壁11b,螺栓的螺纹端拧入设置在第二封闭段元件11的内部的一个螺帽9A。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一个增强壁板12设置在第二封闭段元件11的内部。增强壁板12制成为L形横截面的,具有一个沿着前壁11a的前壁12d和一个沿着第二封闭段元件11的底壁11b的底壁12e。
增强壁板12是借助安装螺栓8固定至前壁11a,以便将散热器芯子支架6紧固到前壁11a。
这就是,安装螺栓8穿过散热器芯子支架6的托架6e,前壁11a和增强壁板12,螺栓8的螺纹端拧上螺帽8a和固定到增强壁板12的前壁12d的内侧面。
安装元件5设置在对应于增强壁板12的一个位置上。安装螺栓9穿过增强壁板12的底壁12a和拧入设置在底壁12a的顶面上的螺帽9A。
按照本实施例的框架结构的车辆的车辆前车身结构,纵向延伸的第一封闭段元件10设置在罩盖凸耳3的本体3a上,它组成车辆前车身的左和右侧面之一的内壁,因此,第一封闭段元件10的功能是作为罩盖凸耳3的一个结构框架元件,它增强罩盖凸耳3的强度以抵抗车辆的纵向上的载荷。
第一封闭段元件10具有这样的一种结构,其中具有通道形横截面的增强件3c点焊至罩盖凸耳的垂直壁3b。因此,使整个罩盖凸耳3的强度增加,而不需要增加罩盖凸耳3的结构复杂性或重量。
因此,罩盖凸耳3或整个车辆前车身的刚性增加,而在散热器芯子支架6的设计中所需的强度降低。因此,一种树脂材料能够使用于制造散热器芯子支承,以这样一种方式使树脂材料是围绕它的一个结构芯子元件模制成,结构芯子元件是用牢固的材料(如钢)制造的,或者使用树脂模制件作为散热器芯子支架6的轻载荷部件,因此,有利于降低车身的重量和价格。
在本实施例中,罩盖凸耳3设置在它的前端,带有横向延伸的第二封闭段元件11,连接至第一封闭段元件10的前端,从而形成一个连续的与其交叉的段元件,和连接至侧轨道4和被其支承。第二封闭段元件11的功能是作为一个结构框架,增加罩盖凸耳3的强度,以抵抗车辆横向上的载荷,以及增加车辆前车身的刚性。
具有实质上L形的横截面的增强壁板12设置在第二封闭段元件11的内部。增强壁板12是沿着第二封闭段元件11的前壁11a和底壁11b设置的,和固定至它的前壁11a。这种结构增加了第二封闭段元件11的刚性,尤其是在被安装元件5支承在一位置的刚性,以及有利地增加了包括罩盖凸耳3在内的整个支承结构天然的振动频率。
增强壁板12用将散热器芯子支架6紧固至第二封闭段元件11的前壁11a的安装螺栓8紧固。由于安装螺栓8是普通使用的,部件的数量减少,因此便于它的装配工作。
如图5至7所示,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在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个框架结构的车辆的前车身结构内,第二封闭段元件11连接至车身,这就是,使用安装螺栓9和设置在第二封闭段元件11内部的螺帽9A连接至侧轨道4的托架4a(见图1)。
穿过安装螺栓9的螺栓插入孔11c和12a分别地成形在第二封闭段元件11的底壁11b以及增强壁板12的底壁12e内。螺栓插入孔11c和12a具有的直径大于螺栓9的直径。一个螺帽保持器13设置来覆盖螺帽9A,从而使螺帽9A能够沿着第二封闭段元件11的底壁11b的顶面相对地移动,螺帽9A是定位在它的上面。
更具体地,如图5和8至10所示,螺帽9A的上部分制成为具有一个小直径部分9Aa,以及一个矩形的滑动板9Ab连接至它的底侧面。滑动板9Ab制成为在它的横向的内和外侧面具有一对向上延伸的凸缘9Ac,凸缘增加了螺帽9A对着螺帽保持器13的接触表面的面积。
螺帽保持器13制成为一个矩形盖子形状,以便从上面覆盖螺帽9A。螺帽保持器13的内部尺寸比它的滑动板9Ab的横向的和纵向的宽度大一个预定的移动容差D。在螺帽保持器13的一个顶板13a上,在它的中心部分设置一个大直径孔13d,螺帽9A松散地配合在其中。小直径部分9Aa的周边和大直径孔13b的内周边之间设置的一个间隙调节为等于或大于移动容差D。
螺帽保持器13的下端的前和后侧面设有一对凸缘13c分别地弯曲延伸向前和向后。凸缘13c点焊至增强壁板12的一个上表面上,螺帽9A设置在该上表面上。
在第二封闭段元件11的底壁11b上的螺栓插入孔11c和在增强壁板12上的螺栓插入孔12a以及螺帽保持器13上的大直径孔13b是同轴地排列的。
如图9和10所示,螺帽9A能够在螺帽保持器13内在移动容差D内横向地和纵向地移动,螺帽9A借助螺帽保持器13的顶板13a避免了落出。
车身安装托架3e组成的第二封闭段元件11被分割成一组托架片3e1,3e2和3e3。托架片3e1,3e2和3e3的末端在它们的分离线上是彼此搭接和点焊的。内托架片3e3的横向的内末端具有一个封闭的末端。增强壁板12具有左和右凸缘12b以及一个弯曲向上的后凸缘12c。左和右凸缘12b中的一个(图5内右凸缘12b)是点焊至凸架片3e3的一个横向的内壁。后凸缘12c是点焊至托架片3e3的一个后壁。在图中,准备点焊的各点用“*”号标出。
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框架结构车辆的前车身结构,安装螺栓9紧固侧轨道4至封闭段元件11的螺帽9A的一个位置能够在螺帽保持器13内调节。因此,当车身和侧轨道(见图1)在车辆车身装配程序中连接到一起时,由于尺寸或位置误差引起的侧轨道4和第二封闭段元件11的对不准能够被吸收,从而便于它的装配工作。
由于车身安装托架3e在车辆的横向上被分割成托架片3e1,3e2和3e3,以及托架片3e1,3e2和3e3是彼此搭接和点焊的,以组成第二封闭段元件11,第二封闭段元件11能够容易地成形为与第一封闭段元件10连续的。
本公开的内容涉及下列申请的目的内容:日本专利申请No.2003-048982(2003.2.26申请),以及日本专利申请N0.2003-414927(2003.12.12申请),现将其公开内容完整地列于此处供参考。
以上所述的优选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以及本发明可以用其它的方式实践或实施,只要不脱离它的精神或主要的特点。本发明的范围是用权利要求书指出的,以及在权利要求书的意义内的全部变动有意地包含在其内。
Claims (5)
1.一种框架结构的车辆的车辆前车身结构,包括:
一对罩盖凸耳,构成在车辆的一个横向上的两侧面上车辆前车身的内壁,每个罩盖凸耳具有至少一个壁板部分;
一对侧轨道,罩盖凸耳相应地与侧轨道的前端连接;和
一个支承元件,连接至罩盖凸耳的两个前端,其中,
罩盖凸耳的一个横向的外侧面上设有一个沿车辆的一个纵向上延伸的第一封闭段元件。
2.按照权利要求1的车辆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罩盖凸耳的前端设置有一个第二封闭段元件,第二封闭段元件与第一封闭段元件的前端是连续的,以及在车辆的横向上延伸,以便连接至侧轨道。
3.按照权利要求2的车辆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封闭段元件的内部设置一个增强元件,该增强元件沿着第二封闭段元件的一个前壁和一个底壁延伸,和增强元件至少固定至前壁。
4.按照权利要求3的车辆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承元件是用一个紧固件紧固至第二封闭段元件的前壁,以及增强元件是用此紧固件与支承元件一起紧固至第二封闭段元件的前壁。
5.按照权利要求2的车辆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封闭段元件是用一个螺栓和一个螺帽连接至侧轨道,其中螺帽是设置在第二封闭段元件内,其直径比设置在第二封闭段元件上的螺栓的直径大的一个螺栓插入孔设在第二封闭段元件上,以及螺帽是沿着第二封闭段元件的一个定位螺帽的表面保持可移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48982/2003 | 2003-02-26 | ||
JP2003048982 | 2003-02-26 | ||
JP414927/2003 | 2003-12-12 | ||
JP2003414927A JP4349115B2 (ja) | 2003-02-26 | 2003-12-12 | フレーム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41876A true CN1541876A (zh) | 2004-11-03 |
CN100528667C CN100528667C (zh) | 2009-08-19 |
Family
ID=32871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067332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528667C (zh) | 2003-02-26 | 2004-02-26 | 一种框架结构的车辆的车辆前车身结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854792B2 (zh) |
JP (1) | JP4349115B2 (zh) |
CN (1) | CN100528667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82263A (zh) * | 2010-10-25 | 2013-09-04 | 雷诺股份公司 | 用于将托架与侧梁连接在一起的安排 |
CN103909974A (zh) * | 2013-01-04 | 2014-07-09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可拆开的定位和加强结构以及拆卸车辆的前端总成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527119B1 (ko) * | 2003-04-15 | 2005-11-09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펜더에이프론의 프론트엔드모듈 결합부 강성증대구조 |
US7571921B1 (en) * | 2006-05-02 | 2009-08-11 | Polaris Industries Inc. | Seat mounting on a cosmetic painted fender |
US7374233B2 (en) * | 2006-09-29 | 2008-05-20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Lightweight integral corrosion-resistant front-end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
US7987937B2 (en) * | 2007-06-12 | 2011-08-02 | Chrysler Group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a front end module to a vehicle |
JP5184327B2 (ja) * | 2008-12-18 | 2013-04-17 | 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 サイドメンバのナット保持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1464B2 (ja) * | 1978-11-10 | 1984-03-15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JP2896036B2 (ja) | 1993-03-31 | 1999-05-31 | 日産車体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EP1213207B2 (en) * | 2000-12-07 | 2014-11-26 |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 Radiator core support structure for vehicle |
JP4762444B2 (ja) * | 2001-06-15 | 2011-08-31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フロントエンド構造 |
-
2003
- 2003-12-12 JP JP2003414927A patent/JP434911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
- 2004-02-11 US US10/775,191 patent/US685479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2-26 CN CNB2004100067332A patent/CN10052866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82263A (zh) * | 2010-10-25 | 2013-09-04 | 雷诺股份公司 | 用于将托架与侧梁连接在一起的安排 |
CN103909974A (zh) * | 2013-01-04 | 2014-07-09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可拆开的定位和加强结构以及拆卸车辆的前端总成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349115B2 (ja) | 2009-10-21 |
US6854792B2 (en) | 2005-02-15 |
CN100528667C (zh) | 2009-08-19 |
US20040164591A1 (en) | 2004-08-26 |
JP2004276907A (ja) | 2004-10-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24530C (zh) | 牵引钩安装结构 | |
CN1169688C (zh) | 车辆底板的加强结构 | |
CN1958345A (zh) | 保险杠固定用具及保险杠的安装结构 | |
CN1248896C (zh) | 车辆的前部结构 | |
CN101678863A (zh) | 车辆上部结构 | |
CN1927623A (zh) | 汽车前车身结构 | |
CN1541876A (zh) | 一种框架结构的车辆的车辆前车身结构 | |
CN1990325A (zh) | 车辆的后部构造以及车辆后部的组装方法 | |
CN1576109A (zh) | 车顶衬里末端固定结构 | |
CN1673481A (zh) | 车门窗框的加强结构 | |
KR20140075941A (ko) | 선루프용 하이브리드 프레임 차체 연결구조 | |
CN1292942C (zh) | 前保险杠安装结构 | |
CN2913128Y (zh) | 汽车后尾门 | |
CN212766477U (zh) | 汽车d柱加强板总成及汽车 | |
CN210592144U (zh) | 承载式车体结构及巡逻车 | |
CN210478819U (zh) | 一种发动机悬置横梁总成 | |
CN209888613U (zh) | 一种轻量化车门框架组件和车门总成 | |
CN1220219A (zh) | 汽车的车身结构 | |
CN215944254U (zh) | 一种天窗加强板结构及汽车 | |
CN216783638U (zh) | 敞篷车的后侧围结构及敞篷车 | |
CN1636667A (zh) | 安装托架 | |
CN220948200U (zh) | 顶盖总成及车辆 | |
CN218966648U (zh) | 车辆背门及车辆 | |
CN1607109A (zh) | 牵引挂钩的安装部构造 | |
CN219428239U (zh) | 前围上部总成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