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5679A - 波分复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成帧和格式化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波分复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成帧和格式化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25679A CN1525679A CNA200310121591XA CN200310121591A CN1525679A CN 1525679 A CN1525679 A CN 1525679A CN A200310121591X A CNA200310121591X A CN A200310121591XA CN 200310121591 A CN200310121591 A CN 200310121591A CN 1525679 A CN1525679 A CN 15256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rst
- switched
- field
- light
- paylo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21917 activation of membrane attack comp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QDZOEBFLNHCSSF-PFFBOGFISA-N (2S)-2-[[(2R)-2-[[(2S)-1-[(2S)-6-amino-2-[[(2S)-1-[(2R)-2-amino-5-carbamimidamidopentanoyl]pyrrolidine-2-carbonyl]amino]hexanoyl]pyrrolidine-2-carbonyl]amino]-3-(1H-indol-3-yl)propanoyl]amino]-N-[(2R)-1-[[(2S)-1-[[(2R)-1-[[(2S)-1-[[(2S)-1-amino-4-methyl-1-oxopentan-2-yl]amino]-4-methyl-1-oxopentan-2-yl]amino]-3-(1H-indol-3-yl)-1-oxopropan-2-yl]amino]-1-oxo-3-phenylpropan-2-yl]amino]-3-(1H-indol-3-yl)-1-oxopropan-2-yl]pentanediamide Chemical compound C([C@@H](C(=O)N[C@H](CC=1C2=CC=CC=C2NC=1)C(=O)N[C@@H](CC(C)C)C(=O)N[C@@H](CC(C)C)C(N)=O)NC(=O)[C@@H](CC=1C2=CC=CC=C2NC=1)NC(=O)[C@H](CCC(N)=O)NC(=O)[C@@H](CC=1C2=CC=CC=C2NC=1)NC(=O)[C@H]1N(CCC1)C(=O)[C@H](CCCCN)NC(=O)[C@H]1N(CCC1)C(=O)[C@H](N)CCCNC(N)=N)C1=CC=CC=C1 QDZOEBFLNHCSSF-PFFBOGFI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4304 Protachykinin-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800003906 Substance P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257 coordination networ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RGNPBRKPHBKNKX-UHFFFAOYSA-N hexaflum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F)F)=C(Cl)C=C1NC(=O)NC(=O)C1=C(F)C=CC=C1F RGNPBRKPHBKNK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81—Multimode transmis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6—Provisions for optical burst or packet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indirect selecting controlled by common circuits, e.g. register controller, marker
- H04Q3/5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indirect selecting controlled by common circuits, e.g. register controller, marker using static devices in switching stages, e.g. electronic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71—Provisions for the electrical-optical layer interf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7—Labelling aspects,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G-MPLS, MPA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8—Signalling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光突发交换网络,该网络包括边缘和交换节点,光学地传达被格式化为PBS控制和数据突发帧的信息。每个PBS数据突发帧都与PBS控制突发帧相关联。PBS突发帧包括PBS突发头部和突发有效载荷,所述突发头部具有表示以下内容的字段:(a)PBS突发帧是不是PBS控制突发;(b)控制突发是否在与相关联的PBS数据突发不同的波长上传输;以及(c)PBS突发帧是否具有在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的控制系统中使用的标签。PBS突发有效载荷帧包括表示以下内容的字段:(a)具体的PBS有效载荷信息;(b)PBS数据有效载荷;以及(c)用于错误检测的可选的PBS有效载荷帧校验序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光网络;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在光突发交换网络(photonic burst switched network)中光控制和数据突发的格式化和成帧。
背景技术
远程通信网络(例如因特网)中的传输带宽需求似乎一直在增长,并且人们正在寻求支持此带宽需求的解决办法。对此问题的一种解决办法是使用光纤网络,其中波分复用(WDM)技术被用于支持对光网络中更高数据速率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传统的光交换网络一般使用波长路由(wavelength routing)技术,其要求在光交换器(optical switch)处完成光信号的光-电-光(O-E-O)转换。在光网络中每个交换节点处的O-E-O转换不但是非常缓慢的操作(一般约十毫秒),而且非常昂贵,并且有产生出光交换网络的流量瓶颈的潜在可能。此外,当前的光交换技术无法有效地支持在分组通信应用(例如因特网)中经常出现的“突发式”(bursty)流量。
大型通信网络可以用几个子网络来实现。例如,用于支持因特网流量的大型网络可以分为大量由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运营的较小的接入网络,所述接入网络耦合到许多城域网(光MAN)上,而所述城域网又耦合到大型“主干”广域网(WAN)上。光MAN和WAN一般要求比局域网(LAN)更高的带宽,以提供其高端用户所需的相应水平的服务。然而,随着LAN的速度/带宽随技术进步而增加,需要增加MAN/WAN的速度/带宽。
本申请与以下专利申请有关:2002年4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0/126,091,2002年6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0/183,111,2002年12月2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0/328,571以及同时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代理人案卷号No.42P1572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系统和方法,以有效地支持光交换网络的分组通信应用中的突发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波分复用光突发交换(PBS)网络中使用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突发成帧器,用于将信息格式化为PBS突发帧以在PBS网络上传输,所述PBS突发帧包括PBS突发头部,该PBS突发头部具有表示以下内容的字段:所述PBS突发帧是不是PBS控制突发;所述控制突发是否在与相关联的PBS数据突发不同的波长上传输;以及所述PBS突发帧是否具有在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的系统中使用的标签。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波分复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节点之间传达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所述信息格式化为PBS突发帧,所述PBS突发帧包括PBS突发头部,该PBS突发头部具有表示以下内容的字段:所述PBS突发帧是不是PBS控制突发;所述控制突发是否在与相关联的PBS数据突发不同的波长上传输;以及所述PBS突发帧是否具有在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的系统中使用的标签,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PBS网络上光学传输所述PBS突发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提供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当被机器执行时,使所述机器进行在波分复用(WDM)光突发交换(PBS)网络中使用的操作,所述操作包括:将信息格式化为PBS突发帧,所述PBS突发帧包括PBS突发头部,该PBS突发头部具有表示以下内容的字段:所述PBS突发帧是不是PBS控制突发;所述控制突发是否在与相关联的PBS数据突发不同的波长上传输;以及所述PBS突发帧是否具有在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的系统中使用的标签,所述操作还包括在所述PBS网络上光学传输所述PBS突发帧。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第一网络的系统,该系统还包括耦合至所述第一网络的光突发交换(PBS)网络,所述PBS网络还包括节点,该节点包括突发成帧器,用于将信息格式化为PBS突发帧以在PBS网络上传输,所述PBS突发帧包括PBS突发头部,该PBS突发头部具有表示以下内容的字段:所述PBS突发帧是不是PBS控制突发;所述控制突发是否在与相关联的PBS数据突发不同的波长上传输;以及所述PBS突发帧是否具有在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的系统中使用的标签。
根据以上的系统和方法,可以有效地支持基于波分复用的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突发流量。
附图说明
参考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非限制性且非穷尽性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其中在各个视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的是相同的部分,除非另外指明。
图1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可变时隙供应的光突发交换(PBS)网络的简化方框图;
图2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突发交换(PBS)网络的操作的简化流程图;
图3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光突发交换(PBS)网络中使用的交换节点模块的方框图;
图4A和4B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使用的光数据突发和光控制突发的格式的示意图;
图5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交换节点模块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的PBS网络体系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PBS网络中的节点之间的PBS光突发流的示意图;
图8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PBS光突发的通用PBS成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9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PBS光控制突发成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10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PBS光数据突发成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11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PBS光数据突发中多个以太网帧的成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突发交换(PBS)网络10。在本文中,用术语“光突发”(photonic burst)来指称具有相似路由需求的统计多路复用的分组(例如因特网协议(IP)分组或以太网帧)。光突发一般包括含有IP分组的头部及其它路由信息的光标签(photonic label),和含有分组的数据段的有效载荷(payload)。
此PBS网络10的实施例包括局域网(LAN)131-13N和主干光WAN(未示出)。此外,此PBS网络10的实施例包括入口节点151-15M、交换节点171-17L和出口节点181-18K。PBS网络10可以包括与图1中所示的交换节点互连的其它入口、出口和交换节点(未示出)。在本文中,入口节点和出口节点还称为边缘节点,因为它们在逻辑上驻留在PBS网络的边缘。实际上,边缘节点提供前述“外部”网络(即在PBS网络的外部)与PBS网络的交换节点之间的接口。在此实施例中,入口、出口和交换节点用智能模块来实现。此实施例可以用作例如一个城域网,该城域网将城域内的大量LAN连接到大型光主干网络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节点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光-电(O-E)转换,并包括电子存储器,以缓冲接收到的信号直到将其发送至适当的LAN。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节点还在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PBS网络10的交换节点171-17L之前,对其进行电-光(E-O)转换。
出口节点用光交换单元或模块来实现,所述的光交换单元或模块被配置为从PBS网络10的其它节点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路由至光WAN或其它外部网络。出口节点还可以从光WAN或其它外部网络接收光信号,并将其发送至PBS网络10的适当节点。在一个实施例中,出口节点181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O-E-O转换,并且包括电子存储器,以缓冲接收到的信号直到将其发送至PBS网络10的适当节点(或者发送至光WAN)。
交换节点171-17L用光交换单元或模块来实现,所述的光交换单元或模块中的每一个都被配置为从其它交换节点接收光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适当地路由至PBS网络10的其它交换节点。如下文所述,交换节点对光控制突发和网络管理控制突发信号进行O-E-O转换。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光控制突发和网络管理控制突发仅在预先选择的波长上传播。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即使控制突发和网络管理控制突发可能包括一组具体的光数据突发信号所必需的信息,但是所述预先选择的波长也不传播光“数据”突发(相对控制突发和网络管理控制突发而言)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和数据信息在各自的波长上传输(也被称为带外信令(out-of-band signaling))。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在相同的波长上发送控制和数据信息(也被称为带内信令(in-band signaling))。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光控制突发、网络管理控制突发和光数据突发信号可以在相同的波长上使用不同的编码方案(例如不同的调制格式等等)传播。在上述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中,光控制突发和网络管理控制突发都相对于其对应的光数据突发信号而被异步发送。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光控制突发和其它控制信号以与光数据信号不同的传输速率传播。
在此实施例中,虽然交换节点171-17L可以对光控制信号进行O-E-O转换,但是交换节点并不对光数据突发信号进行O-E-O转换。相反,交换节点对光数据突发信号进行纯光交换。从而,交换节点可以包括电子电路,以存储和处理进入的被转换成电形式的光控制突发和网络管理控制突发,并用此信息来配置光突发交换设置,以及合适地路由对应于光控制突发的光数据突发信号。将基于新路由信息而取代先前的控制突发的新控制突发被转换成光控制信号,并将其传输至下一交换或出口节点。以下将进一步说明交换节点的实施例。
示例性的PBS网络10的元件按以下所述互连。LAN 131-13N被连接到对应的入口节点151-15M上。在PBS网络10内,入口节点151-15M和出口节点181-18K经由光纤被连接到交换节点171-17L中的一些节点上。交换节点171-17L也可经由光纤以网状(mesh)体系结构彼此互连,从而在入口节点之间以及入口节点151-15M与出口节点181-18K之间形成大量光路径或光链路。理想情况下,存在多于一条光路径,以将交换节点171-17L连接到PBS网络10的每个端点上(即,入口节点和出口节点是PBS网络10内的端点)。交换节点、入口节点和出口节点之间的多条光路径使得当一个或多个节点发生故障时能够进行保护交换,或者可以使诸如到目的地的基本(primary)路由和辅助(secondary)路由之类的特征成为可能。
如下文结合图2所说明的,PBS网络10的入口、出口和交换节点被配置为发送和/或接收光控制突发、光数据突发和其它控制信号,所述突发和信号被波分复用以使得在预先选择的(多个)波长上传播光控制突发和控制标签,并在不同的预先选择的(多个)波长上传播光数据突发或有效载荷。此外,PBS网络10的边缘节点可以在将数据发送到PBS网络10之外(光的或者电的)的同时,发送光控制突发信号。
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PBS网络10的操作流程。参照图1和图2,光突发交换网络10以如下方式操作。
PBS网络10从LAN 131-13N接收分组。在一个实施例中,PBS网络10在入口节点151-15M接收IP分组。接收到的分组可以是电形式的而不是光形式的,或者以光形式接收然后转换成电子形式。在此实施例中,入口节点电存储接收到的分组。方框20代表此操作。
为清楚起见,对PBS网络10的操作流程的说明的其余部分集中在从入口节点151到出口节点181的信息传送上。从入口节点152-15M到出口节点181(或其它出口节点)的信息传送基本类似。
从接收到的分组形成光突发标签(即光控制突发)和光有效载荷(即光数据突发)。在一个实施例中,入口节点151使用统计多路复用技术来从存储在入口节点151中的接收到的IP(因特网协议)分组形成光数据突发。例如,可以将入口节点151所接收到的、并且在其通往目的地的路径上必须通过出口节点181的多个分组组装到一个光数据突发有效载荷中。方框21代表此操作。
在具体的光信道和/或光纤上预约带宽,以通过PBS网络10传送光数据突发。在一个实施例中,入口节点151在一个通过PBS网络10的光数据信号路径中预约时隙(time slot)(即TDM(时分复用)系统的时隙)。此时隙可以是固定持续时间和/或可变持续时间的,并在相邻时隙之间具有一致的或不一致的计时间隔。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为足以将光突发从入口节点传送至出口节点的一段时间保留带宽。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出口和交换节点保持所有已用的和可用的时隙的更新列表。这些时隙可以在多个波长和光纤上分配和分布。从而,所预约的时隙(在本文中也称为TDM信道)可以是在一个光纤的一个波长中,和/或可以被扩展到多个波长和多个光纤上,所述所预约的时隙在不同实施例中可以是固定持续时间或可变持续时间的。方框22代表此操作。
当入口和/或出口节点预约带宽时,或者当传送了光数据突发后释放带宽时,网络控制器(未示出)更新所述的列表。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控制器和入口或出口节点使用各种基于可用网络资源和流量模式的突发或分组调度算法来进行此更新处理。在整个光网络中,在与光控制突发相同的波长上或在不同的公共预先选择波长上传输可用的可变持续时间TDM信道,所述信道被周期性地广播给所有入口、交换和出口节点。网络控制器功能可以驻留在一个入口或出口节点中,或者可以分布到两个或更多个入口和/或出口节点上。在此实施例中,网络控制器是控制单元37(图3)的一部分,控制单元37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然后,在所预约的时隙或TDM信道中,传送光控制突发、网络管理控制标签和光数据突发通过光突发交换网络10。在一个实施例中,入口节点151沿着由网络控制器确定的光标签交换路径(OLSP),将控制突发传输至下一个节点。在此实施例中,网络控制器在一个和多个波长上使用基于约束的路由协议(例如,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来确定到出口节点的最佳可用OLSP。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标签(在本文中也称为控制突发)超前于光数据突发被异步传输,并在不同的波长和/或不同的光纤上传输。控制突发和数据突发之间的时间偏移容许每个交换节点在对应的数据突发到达之前处理标签,并配置光突发交换器以进行适当的交换。在本文中,术语“光突发交换器”指的是不使用O-E-O转换的快速光交换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入口节点151然后将光数据突发异步传输至交换节点,在所述交换节点上,光数据突发极少经历或不经历时间延迟,并且在每一个所述交换节点中都不经历O-E-O转换。光控制突发总是在传输对应的光数据突发之前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交换节点可以对控制突发进行O-E-O转换,使得所述节点可以抽取并处理标签中所含的路由信息。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TDM信道以用于传播标签的相同的波长传播。或者,可以在相同的光纤中、相同的波长上,用不同的调制格式来调制标签和有效载荷。例如,可以使用非归零(NRZ)调制格式来传输光标签,而使用归零(RZ)调制格式来传输光有效载荷。以类似的方式将光突发从一个交换节点传输至另一个交换节点,直到光控制和数据突发在出口节点181处终结。方框23代表此操作。
此处的操作流程取决于目标网络是光WAN还是LAN。在操作流程中,方框24代表此分支。
如果目标网络是光WAN,则形成新的光标签和有效载荷信号。在此实施例中,出口节点181准备新的光标签和有效载荷信号。方框25代表此操作。
然后,将新的光标签和有效载荷传输至目标网络(即,在此情况下是WAN)。在此实施例中,出口节点181包括光接口,以将光标签和有效载荷传输至光WAN。方框26代表此操作。
然而,如果在方框24中,目标网络是LAN,则将光数据突发分解,以抽取IP分组或以太网帧。在此实施例中,出口节点181将光数据突发转换成出口节点181可以处理的电信号,以恢复每个分组的数据段。方框27代表此操作。
抽取出的IP数据分组或以太网帧被处理、与对应的IP标签相结合,然后路由至目标网络(即,在此情况下是LAN)。在此实施例中,出口节点181形成这些新的IP分组。方框28代表此操作。然后如方框26所示,将新的IP分组传输至目标网络(即LAN)。
通过由TDM信道提供的额外的灵活性,PBS网络10可以获得提高的带宽效率。虽然上述的此示例性实施例包括具有入口、交换和出口节点的光MAN以将多个LAN耦合至光WAN主干,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网络不必是LAN、光MAN或光WAN主干。即,PBS网络10可以包括许多相对较小的网络,所述较小网络耦合至相对更大的网络,而所述更大网络又耦合至主干网络。
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光突发交换网络10(图1)中用作交换节点的模块17。在此实施例中,模块17包括一组光波分解复用器301-30A,其中A代表用于向模块传播有效载荷、标签和其它网络资源的输入光纤的数量。例如,在此实施例中,每个输入光纤可以承载一组C个波长(即WDM波长),虽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输入光纤可以承载不同数量的波长。模块17还会包括一组N×N光突发交换器321-32B,其中N是每个光突发交换器的输入/输出端口数目。从而,在此实施例中,在每个光突发交换器处的最大波长数量是A·C,其中N≥A·C+1。对于其中N大于A·C的实施例,可以用超出的输入/输出端口来回送(loop back)光信号,用于缓冲。
此外,虽然将光突发交换器321-32B示为独立的单元,但是可以用任何适合的交换体系结构将它们实现为N×N光突发交换器。模块17还包括一组光波分复用器341-34A、一组从光到电的信号转换器36(例如光检测器)、控制单元37和一组从电到光的信号转换器38(例如激光器)。控制单元37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执行软件或固件程序。
此模块17的实施例的元件如下文所述互连。将光解复用器301-30A连接到从光突发交换网络10的其它交换节点传播输入光信号的一组A个输入光纤上(图10)。将光解复用器的输出端连接到一组B个核心光交换器321-32B和光信号转换器36上。例如,光解复用器301具有连接到光突发交换器321-32B的输入端上的B个输出端(即,光解复用器301的一个输出端到每个光突发交换器的一个输入端),和至少一个连接到光信号转换器36上的输出端。
将光突发交换器321-32B的输出端连接到光复用器341-34A上。例如,光突发交换器321具有连接到光复用器341-34A的输入端上的A条输出端(即,光突发交换器321的一个输出端到每个光复用器的一个输入端)。每个光复用器还具有连接到从电到光的信号转换器38的输出端上的输入端。控制单元37具有连接到光信号转换器36的输出端或端口上的输入端或端口。将控制单元37的输出端连接到光突发交换器321-32B和从电到光的信号转换器38的控制端上。如下文结合图5的流程图的说明,用模块17来接收和发送光控制突发、光数据突发和网络管理控制突发。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数据突发和光控制突发具有如图4A和4B所示的传输格式。
图4A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PBS网络10(图1)中使用的光数据突发的格式。在此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每个光数据突发都具有起始保护带40、IP有效载荷数据段41、IP头部段42、有效载荷同步段43(一般是少量的比特)和结束保护带44。在一些实施例中,IP有效载荷数据段41包括用于形成突发的统计多路复用的IP数据分组或以太网帧。虽然图4A将有效载荷示为连续的,但是模块17以TDM格式传输有效载荷。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数据突发分段到多个TDM信道上。应该指出的是,在此实施例中,光数据突发和光控制突发仅在PBS网络10中具有本地意义(local significance),并且在光WAN中可能失去其意义。
图4B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PBS网络10(图1)中使用的光控制突发的格式。在此实施例中,如图4B所示,每个光控制突发都具有起始保护带46、IP标签数据段47、标签同步段48(一般是少量的比特)和结束保护带49。在此实施例中,标签数据段47保护用于形成光突发所必需的全部IP分组的路由和计时信息。虽然图4B将标签示为连续的,但在此实施例中,模块17以TDM格式传输标签。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PBS网络10(图1)中还使用了光网络管理控制标签(未示出)。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每个光网络管理控制突发包括:类似于起始保护带46的起始保护带;类似于数据段47的网络管理数据段;类似于标签同步段48的网络管理同步段(一般是少量的比特);和类似于结束保护带44的结束保护带。在此实施例中,网络管理数据段含有协调网络上的传输所需的网络管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光网络管理控制突发以TDM格式传输。
图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模块17(图3)的操作流程。参照图3和图5,模块17如下文所述操作。
模块17接收具有TDM标签和数据信号的光信号。在此实施例中,模块17在一个或两个光解复用器处接收光控制信号(例如光控制突发)和光数据信号(即,在此实施例中为光数据突发)。例如,可以在光解复用器30A所接收到的光信号的第一波长上调制光控制信号,而在光解复用器30A所接收到的光信号的第二波长上调制光数据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控制信号可以由第一光解复用器接收,而光数据信号由第二光解复用器接收。此外,在一些情况下,只接收光控制信号(例如网络管理控制突发)。方框51代表此操作。
模块17将光控制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此实施例中,光控制信号是光控制突发信号,光解复用器将该信号与接收到的光数据信号分开,并被发送至从光到电的信号转换器36。在其它实施例中,光控制信号可以是网络管理控制突发(前面结合图4B所说明的)。从光到电的信号转换器36将光控制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将TDM控制信号的每一部分转换成电信号。控制单元37所接收到的电控制信号被处理,以形成新的控制信号。在此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7存储并处理控制信号中所含的信息。方框53代表此操作。
然后,模块17基于控制信号中所含的路由信息,将光数据信号(即,在此实施例中是光数据突发)路由至光复用器341-34A中的一个。在此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7处理控制突发以抽取路由和计时信息,并将适当的PBS配置信号发送至所述的一组B个光突发交换器321-32B,来重新配置每个光突发交换器以交换对应的光数据突发。方框55代表此操作。
然后,模块17将处理后的电控制信号转换成新的光控制突发。在此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7提供TDM信道对准(alignment),使得重新转换后的或者新的光控制突发以希望的波长和TDM时隙模式产生。可以在与方框51中所接收到的控制突发的波长和/或时隙不同的波长和/或时隙上调制新的控制突发。方框57代表此操作。
然后,模块17将光控制突发发送至路由中的下一个交换节点。在此实施例中,从电到光的信号转换器38将新的光控制突发发送至适当的光复用器341-34A,以实现所述路由。方框59代表此操作。
图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GMPLS(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的PBS网络体系结构。从GMPLS协议组说起,GMPLS协议中的每一个都可以被修改或扩展以支持PBS操作和光接口,而同时仍包含GMPLS协议的各种流量工程任务。集成的PBS层体系结构包括在PBSMAC(媒体接入控制)层61之上的PBS数据服务层60,PBS MAC层61位于PBS光(photonics)层62之上。众所周知,GMPLS组(由图6中的方框63表示)包括供应组件64、信令组件65、路由组件66、标签管理组件67、链路管理组件68和保护恢复组件69。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组件被修改或已经增加了支持PBS层60-62的扩展。此外,在此实施例中,还将GMPLS组63扩展为包括操作、监管、管理和供应(OAM&P)组件70。
例如,信令组件65可以包括专门针对PBS网络的扩展,例如突发起始时间、突发类型、突发长度和突发优先级等等。可以基于公知的链路管理协议(LMP)(当前仅支持SONET/SDH(同步光纤网络/同步数字体系)网络),加上为支持PBS网络而增加的扩展,来实现链路管理组件68。保护恢复组件69可以例如被修改以覆盖PBS网络。
此外,例如,可以修改标签管理组件67以支持PBS控制信道标签空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控制信道信号进行O-E转换之后进行标签操作。PBS网络的入口节点充当标签边缘路由器(LER),而交换节点充当标签交换路由器(LSR)。充当出口LER的出口节点基本上连续地提供PBS网络的所有标签。此组件可以有利地增加控制信道上下文的检索速度(通过进行预先建立标签的查找而非必须恢复完整的上下文)。
图7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PBS网络700中的节点之间的PBS光突发流。系统700包括入口节点710、交换节点712、出口节点714和其它节点(为避免混淆对光突发流的说明而未示出的出口、交换和入口节点)。在此实施例中,所图示的入口、交换和出口节点710、712和714组件使用机器可读指令来实现,该机器可读指令引起机器(例如处理器)执行允许所述节点同PBS网络中的其它节点传递信息的操作。在本例中,光突发流的光路径是从入口节点710到交换节点712然后到出口节点714。
入口节点710包括入口PBS MAC层组件720,该组件具有数据突发组装器(assembler)721、数据突发调度器722、偏移时间管理器724、控制突发建造器(builder)726和突发成帧器728。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突发组装器721将数据突发组装起来,该数据突发将要在PBS网络10(图1)上光传输。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许多不同的网络参数,例如服务质量(QoS)、可用光信道的数量、入口节点处电缓冲的大小、具体的突发组装算法等,来确定数据突发的大小。
在此实施例中,数据突发调度器722调度在PBS网络10(图1)上的数据突发传输。在此实施例中,入口PBS MAC层组件720产生用于插入与所形成的数据突发相关联的控制突发的带宽请求。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突发调度器722还产生包括偏移时间(来自下文所说明的偏移管理器724)的调度,以允许PBS网络10中的各个节点在相关联的数据突发到达之前处理控制突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偏移时间管理器724基于各种网络参数,例如沿所选择的光路径的跳(hop)数、在每个交换节点处的处理延迟、具体光路径的流量负载和服务要求的级别,来确定偏移时间。
在此实施例中,然后控制突发建造器726使用诸如所需带宽、突发调度时间、带内或带外信令、突发目的地址、数据突发长度、数据突发信道波长、偏移时间、优先级等信息,来建造控制突发。
突发成帧器728将控制和数据突发成帧(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下文结合图7-图10说明的成帧格式)。然后,如箭头750所示,突发成帧器728经由物理光接口(未示出)在PBS网络10上传输控制突发。在此实施例中,如图7中的光控制突发756和PBS TDM信道757所示,将控制突发带外(OOB)传输至交换节点712。然后,如图7中的光突发758和PBS TDM信道759所示,突发成帧器728根据突发调度器722所产生的调度,经由物理光接口,在PBS网络上将数据突发传输至交换节点712。在图7中,将光突发756(控制突发)和758(数据突发)之间的时间延迟表示为OFFSET1。
交换节点712包括PBS交换控制器730,其具有控制突发处理组件732、突发成帧/解帧器734和硬件PBS交换器(未示出)。
在此实施例中,光控制突发756经由物理光接口(未示出)和光交换器(未示出)而被接收,并被转换成电信号(即O-E转换)。控制突发成帧/解帧器734将控制突发信息解帧,并将控制信息提供给控制突发处理组件732。控制突发处理组件732处理该信息,确定对应的数据突发的目的地、带宽预约、下一个控制跳、控制标签交换(swap)等。
PBS交换控制器组件730使用此信息中的一些来控制和配置光交换器(未示出),以在适当的时间段和正确的信道上将光数据突发交换至下一个节点(即,在本例中是出口节点71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预约的带宽不可用,则PBS交换控制器组件730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PBS交换控制器730可以:(a)确定不同的光路径,以避开不可用的光信道(例如偏转路由);(b)使用PBS交换构造内的集成缓冲元件,例如光纤延迟线,来延迟数据突发;(c)使用不同的光信道(例如通过使用可调波长转换器);和/或(d)仅丢掉同时期的数据突发。PBS交换控制器组件730的一些实施例还可以将拒绝接收的消息发送回入口节点710,以重新传输所丢掉的突发。
然而,如果可以为数据突发找到并预约带宽,则PBS交换控制器组件730提供对硬件PBS交换器(未示出)的适当控制。此外,PBS交换控制器组件730基于从控制突发处理组件732更新的所预约的带宽以及可用的PBS网络资源来产生新的控制突发。然后,控制突发成帧/解帧器734将重建造的控制突发成帧,然后如图7中的PBS TDM信道764和光控制突发766所示,经由物理光接口(未示出)和光交换器(未示出)将该控制突发光传输至出口节点714。
随后,当交换节点712接收到对应于接收到/处理后的控制突发的光数据突发时,硬件PBS交换器已经被配置好以将光数据突发交换至出口节点714。在其它情况下,交换节点712可以将光数据突发交换至不同的节点(例如图7中未示出的另一交换节点)。然后,如PBS TDM信道767和光数据突发758A所示,将来自入口节点710的光数据突发交换至出口节点714。在此实施例中,光数据突发758A只是由硬件PBS交换器(未示出)简单重新路由的光数据突发758,但可能在不同的TDM信道中传输。图7中的OFFSET2表示光控制突发766和光数据突发758A之间的时间延迟,它小于OFFSET1,这是由例如交换节点712中的处理延迟和其它计时误差而引起的。
出口节点714包括PBS MAC组件740,PBS MAC组件740具有数据解复用器742、数据突发重组装器744、控制突发处理组件746和数据突发解帧器748。
如图7中的箭头770所示,出口节点714接收光控制突发。突发解帧器748经由物理O-E接口(未示出)接收并将控制突发解帧。在此实施例中,控制突发处理组件746处理解帧后的控制突发,以抽取有关的控制/地址信息。
如图7中的箭头772所示,在接收到控制突发之后,出口节点714接收对应于接收到的控制突发的数据突发。在此实施例中,出口节点714在相对于控制突发的结束的OFFSET2的延迟之后,接收光数据突发。突发解帧器748以类似于上述对接收到的控制突发的方式接收数据突发并将数据突发解帧。然后,数据突发重组装器744处理解帧后的数据突发以抽取数据(并且,如果数据突发是成片断的数据突发,则重组装数据)。然后,数据解复用器742适当地将抽取出的数据解复用,以传输到适当的目的地(可以是PBS网络之外的网络)。
图8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PBS光突发的通用PBS成帧格式800。通用PBS帧800包括PBS通用突发头部802和PBS突发有效载荷804(可以是控制突发或者数据突发)。图8还包括PBS通用突发头部802和PBS突发有效载荷804的扩展视图。
PBS通用突发头部802对所有类型的PBS突发是共同的,并且包括以下部分:版本号(VN)字段810、有效载荷类型(PT)字段812、控制优先级(CP)字段814、带内信令(IB)字段816、标签存在(LP)字段818、头部错误校正(HEC)存在(HP)字段819、突发长度字段822和突发ID(身份标识)字段824。在一些实施例中,PBS通用突发头部还包括预约字段820和HEC字段826。以下说明了具有32比特的字的成帧格式的具体字段大小和定义;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大小、顺序和定义可以不同。
在此实施例中,PBS通用突发头部802是4个字的头部。第一头部字包括VN字段810、PT字段812、CP字段814、IB字段816和LP字段818。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VN字段810是用于定义正被用于将PBS突发成帧的PBS成帧格式的版本号的4比特字段(例如第0-3比特)。在此实施例中,将VN字段810定义为第一个字的第一个4个比特,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它不一定是第一个4比特,也不一定在第一个字中或限制为4比特。
PT字段812是用于定义有效载荷类型的4比特字段(第4-7比特)。例如,二进制的“0000”可以表示PBS突发是数据突发,而二进制的“0001”表示PBS突发是控制突发,并且二进制的“0010”表示PBS突发是管理突发。在此实施例中,将PT字段812定义为第一个字的第二个4个比特,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它不一定是第二个4比特,也不一定在第一个字中或限制为4比特。
CP字段814是用于定义突发的优先级的2比特字段(第8-9比特)。例如,二进制的“00”可以表示一般优先级,而二进制的“01”表示高优先级。在此实施例中,将CP字段814定义为第一个字的第8和9比特,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它不一定是第8和9比特,也不一定在第一个字中或限制为2比特。
IB字段816是用于表示PBS控制突发是以带内还是以OOB信号发送的1比特字段(第10比特)。例如,二进制的“0”可以表示OOB信令,而二进制的“1”表示带内信令。在此实施例中,将IB字段816定义为第一个字的第10比特,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它不一定是第10比特,也不一定在第一个字中或限制为1比特。
LP字段818是用来表示是否已为承载此头部的光路径建立了标签的1比特字段(第11比特)。在此实施例中,将LP字段818定义为第一个字的第11比特,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它不一定是第11比特,也不一定在第一个字中或限制为1比特。
HP字段819是用来表示在此控制突发中是否使用了头部错误校正的1比特字段(第12比特)。在此实施例中,将HP字段819定义为第一个字的第12比特,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它不一定是第12比特,也不一定在第一个字中或限制为1比特。未用的比特(第13-31比特)形成了当前未用并且为将来的使用而保留的(多个)字段820。
在此实施例中,PBS通用突发头部802的第二个字含有PBS突发长度字段822,该字段用来存储与PBS突发有效载荷804中的字节数长度相等的二进制值。在此实施例中,PBS突发长度字段是32个比特。在其它实施例中,PBS突发长度字段822不一定是在第二个字中,并且不限于32比特。
在此实施例中,PBS通用突发头部802的第三个字含有PBS突发ID字段824,该字段用来存储此突发的标识数字。在此实施例中,PBS突发ID字段824是由入口节点(例如图7中的入口节点710)产生的32个比特。在其它实施例中,PBS突发ID字段824不一定是在第三个字中,并且不限于32比特。
在此实施例中,PBS通用突发头部802的第四个字含有通用突发头部HEC字段826,该字段用来存储错误校正字。在此实施例中,通用突发头部HEC字段826是用任意已知的适合的错误校正技术产生的32个比特。在其它实施例中,通用突发头部HEC字段826不一定是在第四个字中,并且不限于32比特。如图8所示,通用突发头部HEC字段826是可选的,其原因在于如果不使用错误校正,则可以将该字段以全零填充。在其它实施例中,PBS通用突发头部802中不包括通用突发头部HEC字段826。
PBS突发有效载荷804对所有类型的PBS突发是共同的,并且包括以下部分:PBS特定有效载荷头部字段832、有效载荷字段834和有效载荷帧校验序列(FCS)字段836。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PBS特定有效载荷头部832是PBS突发有效载荷804的第一部分(即,一个或多个字)。以下结合图9,对控制突发的具体有效载荷头部字段832进行更详细的说明。类似地,以下结合图9,对数据突发的PBS特定有效载荷头部字段832进行说明。一般而言,具体有效载荷头部字段832包括与数据突发有关的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字段,所述信息可以是此突发自身,或者包含在与此突发相关联的另一突发中(即,当此突发是控制突发时)。
在此实施例中,有效载荷数据字段834是PBS突发有效载荷804的下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突发没有有效载荷数据,所以此字段可以被省略或包含全零。对于数据突发,有效载荷数据字段834可以相对较大(例如,包含多个IP分组或以太网帧)。
在此实施例中,有效载荷FCS字段836是PBS突发有效载荷804的下一部分。在此实施例中,有效载荷FCS字段836是用在错误检测和/或校正中的一个字的字段(即32个比特)。如图8所示,有效载荷FCS字段836是可选的,其原因在于如果不使用错误检测/校正,则可以将该字段以全零填充。在其它实施例中,PBS突发有效载荷804中不包括有效载荷FCS字段836。
图9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PBS光控制突发成帧格式900。为使说明更清楚,图9包括PBS通用突发头部802和PBS突发有效载荷804(前面已结合图8说明)的扩展视图,还包括PBS有效载荷头部字段832(以下说明)当作为控制突发一部分时的进一步扩展。在本例中,将PT字段设置为“01”以表示突发是控制突发。将CP字段设置为“0”以表示突发具有一般优先级。将IB字段设置为“0”以表示突发使用OOB信令。将LP字段设置为“0”以表示没有此控制突发的标签。
在此PBS控制突发的示例性实施例中,PBS有效载荷头部字段832包括以下部分:PBS控制长度字段902;扩展头部(EH)字段906;地址类型(AT)字段908;有效载荷FCS存在(PH)字段910;控制信道波长字段920;数据信道波长字段922;PBS标签字段924;PBS数据突发长度字段926;PBS数据突发起始时间字段930; PBS数据突发生存时间(TTL)字段932 ;数据突发优先级字段934;PBS数据突发目的地址字段938;和可选扩展头部字段940。
在此实施例中,PBS有效载荷头部832的第一个字包括PBS控制长度字段902,其用于以字节为单位来存储控制头部的长度。在此实施例中,PBS控制长度字段902是由控制突发建造器726(图7)或控制突发处理器732(图7)计算出的16比特字段(第0-15比特)。在其它实施例中,PBS控制长度字段902不一定是第一个16比特,也不一定在第一个字中或限制为16比特。在此实施例中,PBS有效载荷头部832中包括保留字段904(第16-27比特)。在其它实施例中,这些比特可以用于其它(多个)字段。
PBS有效载荷头部832的第一个字还包括EH字段906,其在此实施例中用于表示在突发中是否存在扩展的头部。在此实施例中,EH字段906是1比特字段(第28比特)。在其它实施例中,EH字段906不一定是第28比特或在第一个字中。
PBS有效载荷头部832的第一个字还包括AT字段908,其在此实施例中用于表示相关联的PBS数据突发的目的地的地址类型。例如,地址类型可以是IP地址(例如IPv4,IPv6)、网络服务接入点(NSAP)地址、以太网地址或其它类型的地址。在此实施例中,AT字段908是2比特字段(第29-30比特)。在其它实施例中,AT字段908不一定是第29-30比特,也不一定在第一个字中或限制为2比特。
在此实施例中,PBS有效载荷头部832的第一个字还包括PH字段910,其用于表示突发中是否存在有效载荷FCS。在此实施例中,PH字段910是1比特字段(第31比特)。在其它实施例中,PH字段910不一定是第31比特或在第一个字中。
在此实施例中,PBS有效载荷头部832的第二个字包括控制信道波长字段920,其用来表示用以调制控制突发的WDM波长。在此实施例中,控制信道波长字段920是16比特字段(第0-15比特)。在其它实施例中,控制信道波长字段920不一定是第0-15比特,也不一定在第二个字中或限制为16比特。
在此实施例中,PBS有效载荷头部832的第二个字还包括数据信道波长字段922,其用来表示用以调制数据信号的WDM波长。在此实施例中,数据信道波长字段922是16比特字段(第16-31比特)。在其它实施例中,数据信道波长字段922不一定是第16-31比特,也不一定在第二个字中或限制为16比特。
PBS有效载荷头部832的第三个字包括PBS标签字段924,其在此实施例中用来存储突发所使用的光路径的标签(如果有的话)。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标签是由标签管理组件67(图6)产生的32比特的字。在其它实施例中,PBS标签字段924不一定是第三个字或限制为32比特。
PBS有效载荷头部832的第四个字包括PBS数据突发长度字段926。在此实施例中,PBS数据突发长度是32比特的字。在其它实施例中,PBS数据突发长度字段926不一定是第四个字或限制为32比特。
PBS有效载荷头部832的第五个字包括PBS数据突发起始时间字段930。在此实施例中,PBS数据突发起始时间是32比特的字,由突发调度器722(图7)产生。在其它实施例中,PBS数据突发起始时间字段930不一定是第五个字或限制为32比特。
PBS有效载荷头部832的第六个字包括PBS数据TTL字段932。在此实施例中,PBS数据TTL字段932是16比特(第0-15比特)字段,由入口PBS MAC组件720(图7)产生。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入口PBSMAC组件720的突发调度器722(图7)可以产生TTL值。在其它实施例中,PBS数据TTL字段932不一定是第0-15比特,也不一定在第六个字中或限制为16比特。
PBS有效载荷头部832的第六个字还包括数据突发优先级字段934。在此实施例中,数据突发优先级字段934是8比特字段(第16-23比特),由入口PBS MAC组件720(图7)产生。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入口PBS MAC组件720的突发调度器722(图7)可以产生数据突发优先级值。在其它实施例中,数据突发优先级字段934不一定是第16-23比特,也不一定在第六个字中或限制为8比特。此外,在此实施例中,PBS有效载荷头部832的第六个字包括将来可以用于其它(多个)字段的保留字段936(第24-31比特)。
PBS有效载荷头部832的第七个字还包括PBS数据突发目的地址字段938。在此实施例中,PBS数据突发目的地址字段938是可变长度字段,为清楚起见示为单一的32比特的字。在其它实施例中,PBS数据突发目的地址字段938不一定限制为32比特。取决于AT字段908中所表示的地址类型,地址的实际长度可能变化。
PBS有效载荷头部832的第八个字可以包括扩展头部字段940。此头部可以用来保持将来可能使用的其它头部数据。当使用了此头部时,就设置EH字段906。在此实施例中,有效载荷数据字段834和有效载荷FCS字段836 在上文中说明。
图10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PBS光数据突发成帧格式1000。为使说明更清楚,图10包括PBS通用突发头部802和PBS突发有效载荷804(前面已结合图8说明)的扩展视图,还包括PBS特定有效载荷头部字段832(以下说明)和有效载荷数据字段834当作为数据突发一部分时的进一步扩展。在本例中,将PT字段设置为“0”以表示突发是数据突发。将CP字段设置为“0”以表示突发具有一般优先级。将IB字段设置为“0”以表示突发使用OOB信令。将LP字段设置为“0”以表示没有此数据突发的标签。
在此PBS数据突发的示例性实施例中,PBS有效载荷头部字段832包括以下部分:保留字段1002(即,在本例中是20比特)、段ID字段1004、另一保留字段1006(即,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是1比特)、分段突发指示符(SB)字段1008、连结有效载荷指示符(CPI)字段1010和有效载荷FCS存在字段1012。
在此PBS数据突发的实施例中,PBS有效载荷头部832包括段ID字段1004,其用于存储用于重组装分段数据突发的ID。在此实施例中,段ID字段1004是由控制突发建造器726(图7)或控制突发处理器732(图7)计算出的8比特字段(第20-27比特)。在其它实施例中,段ID字段1004不一定是第20-27比特,也不一定在第一个字中或限制为8比特。
PBS有效载荷头部832还包括SB字段1008、CPI字段1010和PH字段1012。这些字段分别用来表示:PBS数据突发是否被分段;突发有效载荷是否被连结;以及有效载荷FCS是否存在。在此实施例中,字段1008、1010和1012是1比特字段(分别是第29、30和31比特)。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将这些字段映射到不同的比特上或者映射到PBS有效载荷头部832的第一个字之外的字中。与PBS控制突发的PBS有效载荷头部不同,此数据突发的PBS有效载荷头部的实施例仅具有一个32比特的字。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PBS数据突发的PBS有效载荷头部的长度可以大于一个字。
在此PBS数据突发的实施例中,除了有效载荷FCS字段836之外,PBS有效载荷数据字段834包括PBS突发有效载荷长度字段1020和有效载荷数据段1022。在一个实施例中,PBS突发有效载荷长度字段1020用来包含代表以字节为单位的有效载荷长度的二进制值。在此实施例中,PBS突发有效载荷长度字段1020是有效载荷数据字段834的第一个32比特的字。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将该字段映射到不同的位置和/或具有不同的大小。前面已经说明过有效载荷FCS字段836。
图1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PBS光数据突发中多个以太网帧的成帧。为使说明更清楚,图11包括PBS通用突发头部字段802、(PBS数据突发的)PBS有效载荷头部字段832和有效载荷数据字段834(前面结合图8和10所说明的)扩展视图,还包括以太网帧的进一步扩展(以下说明)。
在本例中,按以下所述设置PBS通用突发头部802的多个字段。将PT字段设置为“0”以表示突发是数据突发。将CP字段设置为“0”以表示突发具有一般优先级。将IB字段设置为“0”以表示突发使用OOB信令。将LP字段设置为“0”以表示没有此数据突发的标签。
继续说明本例,按以下所述设置PBS有效载荷头部字段832的字段。将SB字段1008和S-ID字段1004设置为“0”以表示突发未分段从而没有段ID。将CPI字段1010设置为“1”以表示有效载荷具有需要连结的多个有效载荷。将PH字段1012设置为“0”以表示有效载荷数据字段834(其自身作为一个整体)没有FCS。如以下将要说明的,有效载荷数据字段834可以包括有效载荷数据字段子部分的FCS。
在本例中,有效载荷数据字段834已封装了三个以太网帧1101-1103。在有效载荷数据字段834中,PBS突发有效载荷长度字段10201-10203分别在以太网帧1101-1103的前面。如前面结合图10所说明的,PBS突发有效载荷长度字段表示有效载荷突发以字节为单位的长度。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PBS突发有效载荷长度字段10201表示以太网帧1101的长度,以此类推。
众所周知,以太网帧(即以太网MAC帧)包括7字节前导(preamble)字段1110、1字节帧起始定界符字段1112、6字节目的地址字段1114、6字节源地址字段1116、2字节长度/类型字段1118、MAC客户数据字段1120(其大小由长度/类型字段1118中的值定义)和4字节FCS字段1122。此外,将需要分开的以太网帧用称为帧间间隙(Inter-frame Gap,IFG)的时间段分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有效载荷数据字段834可以在每个以太网帧(例如帧1101)之前包括IFG字段(未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将IFG字段以假数据填充,以模拟以太网帧之间所需的IFG。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10/100Mb/s & 1/10Gb/s以太网帧,IFG字段可以12个字节长的字段。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将出口节点(见图1)配置成当抽取以太网数据时提供IFG,以使在有效载荷数据字段834中不需要IFG字段。
在本文中,说明了用于实现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方法和装置的实施例。在以上说明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利于彻底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没有所述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以其它方法、元件、材料等也可以实施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下,并未详细示出或说明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避免模糊此说明。
在整个本说明书中,提到“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所说明的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从而,在整个本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的词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实施例中”并不一定都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可以将所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以任何合适的光学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从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用作或支持在某些形式的处理核心(例如计算机的CPU或模块的处理器)上执行的软件程序,或者以其它方式实现或实施在机器可读介质之上或之内。机器可读介质包括任何用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机构。例如,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存储介质;光学存储介质;以及闪存设备等等。此外,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传播的信号,如电、光、声或其它形式的传播的信号(例如载波、红外线信号、数字信号等)。
在以上所述的说明书中,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显然,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阐述的更广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说明书和附图应视作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56)
1.一种在波分复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使用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突发成帧器,用于将信息格式化为光突发交换突发帧以在光突发交换网络上传输,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包括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具有表示以下内容的字段:
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是不是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
所述控制突发是否在与相关联的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不同的波长上传输;以及
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是否具有在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的系统中使用的标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还包括表示头部错误校正值的字段和表示所述头部错误校正值是否存在的字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还包括表示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的优先级的字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还包括表示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的长度的字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还包括光突发交换突发有效载荷,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有效载荷具有有效载荷头部字段和有效载荷数据字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所述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的波长的字段。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所述信息的地址类型的字段。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相关联的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的波长的字段。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的标签的字段。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相关联的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的起始时间的字段。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包括表示所述有效载荷数据字段是否含有要被连结的数据的字段。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包括表示所述有效载荷数据字段是否含有分段数据的字段。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含有分段数据,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所述有效载荷数据字段的分段ID的字段。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包括表示所述有效载荷数据字段是否含有帧校验序列的字段。
15.一种在波分复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节点之间传达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信息格式化为光突发交换突发帧,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包括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具有表示以下内容的字段:
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是不是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
所述控制突发是否在与相关联的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不同的波长上传输,以及
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是否具有在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的系统中使用的标签;以及
在所述光突发交换网络上光学传输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还包括表示头部错误校正值的字段和表示所述头部错误校正值是否存在的字段。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还包括表示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的优先级的字段。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还包括表示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的长度的字段。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还包括光突发交换突发有效载荷,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有效载荷具有有效载荷头部字段和有效载荷数据字段。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所述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的波长的字段。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所述信息的地址类型的字段。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相关联的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的波长的字段。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的标签的字段。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相关联的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的起始时间的字段。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包括表示所述有效载荷数据字段是否含有要被连结的数据的字段。
2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包括表示所述有效载荷数据字段是否含有分段数据的字段。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含有分段数据,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所述有效载荷数据字段的分段ID的字段。
28.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包括表示所述有效载荷数据字段是否含有帧校验序列的字段。
29.一种用于提供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当被机器执行时,使所述机器进行在波分复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使用的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将信息格式化为光突发交换突发帧,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包括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具有表示以下内容的字段:
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是不是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
所述控制突发是否在与相关联的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不同的波长上传输,以及
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是否具有在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的系统中使用的标签;以及
在所述光突发交换网络上光学传输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还包括表示头部错误校正值的字段和表示所述头部错误校正值是否存在的字段。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还包括表示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的优先级的字段。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还包括表示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的长度的字段。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还包括光突发交换突发有效载荷,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有效载荷具有有效载荷头部字段和有效载荷数据字段。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所述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的波长的字段。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所述信息的地址类型的字段。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相关联的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的波长的字段。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的标签的字段。
38.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相关联的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的起始时间的字段。
39.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包括表示所述有效载荷数据字段是否含有要被连结的数据的字段。
40.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包括表示所述有效载荷数据字段是否含有帧校验序列的字段。
41.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包括表示所述有效载荷数据字段是否含有分段数据的字段。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含有分段数据,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所述有效载荷数据字段的分段ID的字段。
43.一种系统,包括:
第一网络;和
耦合至所述第一网络的光突发交换网络,所述光突发交换网络还包括节点,所述节点包括:
突发成帧器,用于将信息格式化为光突发交换突发帧以在光突发交换网络上传输,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包括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具有表示以下内容的字段:
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是不是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
所述控制突发是否在与相关联的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不同的波长上传输;以及
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是否具有在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的系统中使用的标签。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还包括表示头部错误校正值的字段和表示所述头部错误校正值是否存在的字段。
45.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还包括表示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的优先级的字段。
46.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头部还包括表示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的长度的字段。
47.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还包括光突发交换突发有效载荷,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有效载荷具有有效载荷头部字段和有效载荷数据字段。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所述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的波长的字段。
49.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所述信息的地址类型的字段。
50.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相关联的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的波长的字段。
51.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的标签的字段。
52.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控制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相关联的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的起始时间的字段。
53.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包括表示所述有效载荷数据字段是否含有要被连结的数据的字段。
54.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突发帧含有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包括表示所述有效载荷数据字段是否含有分段数据的字段。
55.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包括表示所述有效载荷数据字段是否含有帧校验序列的字段。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所述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含有分段数据,则所述有效载荷头部字段还包括表示所述有效载荷数据字段的分段ID的字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0/377,580 | 2003-02-28 | ||
US10/377,580 US7848649B2 (en) | 2003-02-28 | 2003-02-28 | Method and system to frame and format optical control and data bursts in WDM-based photonic burst switched network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25679A true CN1525679A (zh) | 2004-09-01 |
CN100525165C CN100525165C (zh) | 2009-08-05 |
Family
ID=32908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31012159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5165C (zh) | 2003-02-28 | 2003-12-29 | 波分复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成帧和格式化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48649B2 (zh) |
EP (1) | EP1600030B1 (zh) |
KR (1) | KR20050107771A (zh) |
CN (1) | CN100525165C (zh) |
AT (1) | ATE406069T1 (zh) |
DE (1) | DE602004015942D1 (zh) |
HK (1) | HK1082881A1 (zh) |
TW (1) | TWI277310B (zh) |
WO (1) | WO2004080110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59083A (zh) * | 2009-07-21 | 2011-0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处理设备 |
WO2015131380A1 (zh) * | 2014-03-06 | 2015-09-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643500B1 (en) * | 1996-10-22 | 2010-01-05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Overhead replication for SONET signals |
US8660427B2 (en) * | 2002-09-13 | 2014-02-25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he architecture and operation of control processing unit in wavelenght-division-multiplexed photonic burst-switched networks |
US7848649B2 (en) | 2003-02-28 | 2010-12-07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to frame and format optical control and data bursts in WDM-based photonic burst switched networks |
US7428383B2 (en) * | 2003-02-28 | 2008-09-23 | Intel Corporation | Architecture, method and system of WDM-based photonic burst switched networks |
US7298973B2 (en) * | 2003-04-16 | 2007-11-20 | Intel Corporation | Architecture, method and system of multiple high-speed servers to network in WDM based photonic burst-switched networks |
US7266295B2 (en) * | 2003-04-17 | 2007-09-04 | Intel Corporation | Modular reconfigurable multi-serv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speed networking within photonic burst-switched network |
US7526202B2 (en) * | 2003-05-19 | 2009-04-28 | Intel Corporation |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framing optical control and data bursts within optical transport unit structures in photonic burst-switched networks |
US7266296B2 (en) * | 2003-06-11 | 2007-09-04 | Intel Corporation |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framing control and data bursts over 10 Gbit Ethernet with and without WAN interface sublayer support |
US7310480B2 (en) * | 2003-06-18 | 2007-12-18 | Intel Corporation | Adaptive framework for closed-loop protocols over photonic burst switched networks |
US20050030951A1 (en) * | 2003-08-06 | 2005-02-10 | Christian Maciocco | Reservation protocol signaling extensions for optical switched networks |
US7315693B2 (en) * | 2003-10-22 | 2008-01-01 | Intel Corporation | Dynamic route discovery for optical switched networks |
US7340169B2 (en) * | 2003-11-13 | 2008-03-04 | Intel Corporation | Dynamic route discovery for optical switched networks using peer routing |
US7634582B2 (en) * | 2003-12-19 | 2009-12-15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rchitecture for optical networking between server and storage area networks |
US7734176B2 (en) * | 2003-12-22 | 2010-06-08 | Intel Corporation | Hybrid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with fixed time slot architecture |
US20050177749A1 (en) * | 2004-02-09 | 2005-08-11 | Shlomo Ovadia | Method and architecture for security key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within optical switched networks |
US20050175183A1 (en) * | 2004-02-09 | 2005-08-11 | Shlomo Ovadia | Method and architecture for secure transmission of data within optical switched networks |
KR101018374B1 (ko) * | 2004-12-31 | 2011-03-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 버스트 스위칭 네트워크에서 복수 스위칭 구조를 갖는장치 및 방법 |
JP4562081B2 (ja) * | 2005-02-09 | 2010-10-13 | Kddi株式会社 | 光クロスコネクト装置と伝送装置の連係方式 |
CN101238647B (zh) * | 2005-08-05 | 2011-09-07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设置非连续性控制信道传送的前导长度的方法和设备 |
US8514817B2 (en) | 2006-02-13 | 2013-08-20 | Nokia Corporation | Adaptive preamble length for continuous connectivity transmission |
JP5163462B2 (ja) * | 2008-12-09 | 2013-03-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エッジルータ及び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 |
US8831431B2 (en) * | 2010-04-09 | 2014-09-09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Fast transceiver control interface |
GB201101709D0 (en) * | 2011-02-01 | 2011-03-16 | Transpacket As | A method and a node arrangement for optimizing traffic processing in integrated hybrid networks |
KR20150103246A (ko) * | 2013-01-31 | 2015-09-09 |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 광 패킷 스위치용 라딕스 향상 |
US9237467B2 (en) | 2013-11-27 | 2016-01-12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Adaptive pacing of media content delivery over a wireless network |
WO2015184587A1 (zh) * | 2014-06-03 | 2015-12-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分组的发送方法、设备、处理方法及光交换设备 |
US20170099119A1 (en) * | 2015-10-02 | 2017-04-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ignalling of checksum for 802.11 mac headers |
US11044252B2 (en) * | 2018-09-12 | 2021-06-22 | Subcom, Llc | Techniques for secured partitioning of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to provide multi-client management access and a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implementing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5495A (en) * | 1900-10-06 | 1901-01-08 | James H Wolger | Warp-stop-motion detector. |
US4663748A (en) | 1984-04-12 | 1987-05-05 | Unisearch Limited | Local area network |
US5235592A (en) | 1991-08-13 | 1993-08-1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Dynamic switch protocols on a shared medium network |
US5331642A (en) | 1992-09-01 | 1994-07-1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anagement of FDDI physical link errors |
JP2928046B2 (ja) | 1993-04-16 | 1999-07-2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光ネットワ−ク及びその障害回復方式 |
DE69434263T2 (de) | 1993-07-14 | 2006-01-12 |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 Photonisches Koppelfeld mit Frequenzweglenkung für Zeitmultiplexstrecken |
CA2145017C (en) * | 1994-03-31 | 2000-02-15 | Masaru Murakami | Cell multiplexer having cell delineation function |
CA2160393C (en) | 1994-12-30 | 1999-05-04 | Anwar Elwalid | Method for integrated congestion control in networks |
US5559796A (en) | 1995-02-28 | 1996-09-24 |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Delay control for frame-based transmission of data |
US5550803A (en) | 1995-03-17 | 1996-08-27 |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creasing network information carried in a data packet via packet tagging |
CA2181206C (en) | 1995-07-24 | 2001-03-13 | Anwar Elwalid | A method for admission control and routing by allocating network resources in network nodes |
GB9608816D0 (en) | 1996-04-30 | 1996-07-03 | British Telecomm | Allocating communication traffic |
JPH10233779A (ja) | 1997-02-19 | 1998-09-02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パケット交換装置 |
US5978356A (en) | 1997-04-09 | 1999-11-02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Traffic shaper for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 thereof |
JP3063721B2 (ja) | 1997-04-30 | 2000-07-1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トポロジー情報交換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機械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
US6272117B1 (en) | 1998-02-20 | 2001-08-07 | Gwcom, Inc. | Digital sensing multi access protocol |
JP3490286B2 (ja) | 1998-03-13 | 2004-01-26 | 株式会社東芝 | ルータ装置及びフレーム転送方法 |
US6466586B1 (en) | 1998-03-31 | 2002-10-15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framing structure supporting imbedded rate adaptive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traffic |
US6260155B1 (en) | 1998-05-01 | 2001-07-10 | Quad Research | Network information server |
CA2242191A1 (en) | 1998-06-30 | 1999-12-30 |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 A large sca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having a fully meshed optical core transport network |
US6434115B1 (en) | 1998-07-02 | 2002-08-13 | Pluri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packets in a network |
US6111673A (en) | 1998-07-17 | 2000-08-29 |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 High-throughput, low-latency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networks using optical tag switching |
US6545781B1 (en) | 1998-07-17 | 2003-04-08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High-throughput, low-latency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networks using optical label switching and high-speed optical header generation, detection and reinsertion |
US6525850B1 (en) | 1998-07-17 | 2003-02-25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High-throughput, low-latency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networks using optical label switching and high-speed optical header generation, detection and reinsertion |
US6113673A (en) * | 1998-09-16 | 2000-09-05 | Materials And Electrochemical Research (Mer) Corporation | Gas storage using fullerene based adsorbents |
US6519255B1 (en) | 1998-12-22 | 2003-02-11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Universal optical network unit for use in narrowband and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s |
JP3573988B2 (ja) | 1998-12-28 | 2004-10-0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誤り訂正方法及び伝送装置 |
US6233075B1 (en) | 1999-01-25 | 2001-05-15 |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 Optical layer survivability and security system |
US6264000B1 (en) * | 1999-01-29 | 2001-07-24 | Usl Products Incorporated | Tree stand and climbing devices |
US6721271B1 (en) | 1999-02-04 | 2004-04-13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Rate-controlled multi-class high-capacity packet switch |
US6400863B1 (en) | 1999-06-11 | 2002-06-04 | General Instrument | Monitoring system for a hybrid fiber cable network |
JP3761362B2 (ja) | 1999-07-28 | 2006-03-29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ノード制御装置、ノード装置、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光パス設定方法 |
JP3773380B2 (ja) | 1999-07-28 | 2006-05-10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ノード制御装置、ノード装置、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光パス設定方法 |
KR100607934B1 (ko) | 1999-08-27 | 2006-08-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무선 통신에서의 링크 계층의 오류 제어방법 및 이를위한 기록 매체 |
US6728484B1 (en) | 1999-09-07 | 2004-04-27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hannel provisioning in optical WDM networks |
US6498667B1 (en) | 1999-09-10 | 2002-12-24 | Quantum Bridge Communication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cket transmission ove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
US6721315B1 (en) | 1999-09-30 | 2004-04-13 | Alcatel | Control architecture in optical burst-switched networks |
US6898205B1 (en) | 1999-10-26 | 2005-05-24 | Nokia, Inc. | Robust transport of IP traffic over wdm using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
US6282192B1 (en) | 2000-01-27 | 2001-08-28 | Cisco Technology, Inc. | PSTN fallback using dial on demand routing scheme |
US6671256B1 (en) | 2000-02-03 | 2003-12-30 | Alcatel | Data channel reservation in optical burst-switched networks |
US6839322B1 (en) | 2000-02-09 | 2005-01-04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cal routing of variable-length packet data |
US6519062B1 (en) * | 2000-02-29 | 2003-02-11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Ultra-low latency multi-protocol optical router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
US20020063924A1 (en) | 2000-03-02 | 2002-05-30 | Kimbrough Mahlon D. | Fiber to the home (FTTH) multimedia access system with reflection PON |
WO2001067694A1 (en) | 2000-03-03 | 2001-09-13 | Celox Networks, Inc. | Broadband mid-network server |
EP1135000A1 (en) | 2000-03-17 | 2001-09-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Link aggregation |
US6674717B1 (en) | 2000-03-30 | 2004-01-06 | Network Physics, Inc. | Method for reducing packet loss and increasing internet flow by feedback control |
AU2001254973A1 (en) | 2000-05-11 | 2001-11-20 | Ilotron Limited |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s |
EP1162860A3 (en) | 2000-06-08 | 2006-01-11 | Alcatel | Scalable WDM optical IP router architecture |
US7035537B2 (en) | 2000-06-29 | 2006-04-25 | Corvis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wavelength switch network restoration |
US7023846B1 (en) | 2000-07-18 | 2006-04-04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nd removing a label switched path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6411506B1 (en) | 2000-07-20 | 2002-06-25 | Rlx Technologies, Inc. | High density web server chassis system and method |
US6325636B1 (en) | 2000-07-20 | 2001-12-04 | Rlx Technologies, Inc. | Passive midplane for coupling web server processing cards with a network interface(s) |
US6987770B1 (en) | 2000-08-04 | 2006-01-17 | Intellon Corporation | Frame forwarding in an adaptive network |
JP3511988B2 (ja) * | 2000-08-10 | 2004-03-2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フレーム転送装置、フレーム転送方法、フレーム転送システム |
US7215887B2 (en) | 2000-08-15 | 2007-05-08 |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rared data communication |
JP3630084B2 (ja) | 2000-08-29 | 2005-03-16 | Kddi株式会社 | 反射経路制御の方法及びそれを行う光パケット交換機 |
US6842424B1 (en) | 2000-09-05 | 2005-01-11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lleviating network congestion |
JP3472809B2 (ja) | 2000-09-06 | 2003-12-02 | 独立行政法人通信総合研究所 | 多波長ラベルを用いた光パケットルーティング方法とその装置、および多波長ラベルを用いた光パケットネットワーク |
US6665495B1 (en) | 2000-10-27 | 2003-12-16 | Yotta Networks, Inc. | Non-blocking, scalable optical router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routing optical traffic |
US20030009924A1 (en) | 2000-11-03 | 2003-01-16 | Sajadian Zahra Nassrin | Outdoor numeric/allphabetic lighting |
US7092633B2 (en) | 2000-11-14 | 2006-08-15 |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Board Of Regents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optical circuits |
EP1217862A3 (en) | 2000-12-22 | 2007-08-08 | Alcatel USA Sourcing,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ed slotted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
US20020154360A1 (en) * | 2000-12-22 | 2002-10-24 | Liu Heyun H. | Discrete time sequence model for slotted and synchronous switching of optical burst signals |
US20020118419A1 (en) | 2000-12-22 | 2002-08-29 | Zheng Si Q. | Unified associative memory of data channel schedulers in an optical router |
US6873797B2 (en) | 2001-01-30 | 2005-03-29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Optical layer multicasting |
US6956868B2 (en) | 2001-02-15 | 2005-10-18 | Chunming Qiao | Labeled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for IP-over-WDM integration |
US7212495B2 (en) | 2001-02-21 | 2007-05-01 |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Signaling for reserving a communications path |
US20020165962A1 (en) | 2001-02-28 | 2002-11-07 | Alvarez Mario F. | Embedded controller architecture for a modular optical network,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JP4433625B2 (ja) | 2001-03-01 | 2010-03-17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光伝送装置および光伝送の最適経路決定方法 |
US6690036B2 (en) | 2001-03-16 | 2004-02-10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eering an optical beam in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
US6603893B1 (en) | 2001-03-27 | 2003-08-05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an optical beam in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
US7149210B2 (en) | 2001-04-02 | 2006-12-12 | Demartino Kevin A | Wide area multi-servic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based on dynamic channel switching |
US20020150099A1 (en) | 2001-04-13 | 2002-10-17 | Pung Hung Keng | Multicast routing method satisfying quality of service constraints, software and devices |
US20020159114A1 (en) | 2001-04-17 | 2002-10-31 | Laxman Sahasrabuddh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signals through an optical network |
US20020159389A1 (en) | 2001-04-27 | 2002-10-31 | Foster Michael S.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nection preemp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7965729B2 (en) | 2001-05-23 | 2011-06-21 |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Transferring data such as files |
US20020186433A1 (en) | 2001-06-12 | 2002-12-12 | Manav Mishra | Routing and switching in a hybrid network |
US7631242B2 (en) | 2001-06-22 | 2009-12-08 | Broadcom Corporation |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itigating burst noise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7089478B2 (en) | 2001-06-22 | 2006-08-08 | Broadcom Corporation | FEC block reconstructio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itigating burst noise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WO2003003156A2 (en) | 2001-06-27 | 2003-01-09 | Brilliant Optical Networks |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chemes for dynamic allocation and de-allocation of bandwidth |
US7106968B2 (en) | 2001-07-06 | 2006-09-12 | Optix Networks Inc. | Combined SONET/SDH and OTN architecture |
US7941047B2 (en) | 2001-07-18 | 2011-05-10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Method for engineering connections in a 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photonic switched network |
JP2003060631A (ja) | 2001-08-15 | 2003-02-28 | Fujitsu Ltd | フレーム同期装置およびフレーム同期方法 |
US20030039007A1 (en) | 2001-08-15 | 2003-02-27 | Nayna Networks, Inc. (A Delawar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ute control and redundancy for optical network switching applications |
US7162155B2 (en) | 2001-09-04 | 2007-01-09 | Doron Handelman | Optical packet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
US7106967B2 (en) | 2001-09-04 | 2006-09-12 | Doron Handelman | Optical packet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
US7286487B2 (en) | 2002-11-18 | 2007-10-23 | Infinera Corporation | Optical transmission network with asynchronous mapping and demapping and digital wrapper frame for the same |
US7289437B2 (en) | 2001-10-10 | 2007-10-30 | Alcatel Lucent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stability-based integrated traffic engineering for GMPLS optical networks |
KR100434335B1 (ko) * | 2001-11-27 | 2004-06-04 | 학교법인 한국정보통신학원 | 광 버스트 스위칭 네트워크의 제어패킷과 데이터 버스트생성방법 |
US6697374B1 (en) | 2001-12-05 | 2004-02-24 | Flexlight Networks | Optic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
AU2002351328A1 (en) | 2002-01-16 | 2003-09-02 | Optix Networks Inc. | An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otn frames utilizing an efficient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
JP2003259471A (ja) | 2002-03-06 | 2003-09-12 | Hitachi Ltd | パケット/tdm統合型ノード装置 |
US20030189933A1 (en) | 2002-04-03 | 2003-10-09 | Timucin Ozugur | Shared wavelength group to differentiate label switched paths for congestion control in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networks |
US7181140B2 (en) | 2002-04-17 | 2007-02-20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nd networking a semiconductor-based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module within optical networks |
US7277634B2 (en) | 2002-04-17 | 2007-10-02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a semiconductor-based fast intelligent NxN photonic switch module with an optical buffer for WDM networks |
KR100429911B1 (ko) | 2002-05-18 | 2004-05-03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가변길이 패킷 다중화 및 역다중화 장치와 방법 |
CN1151615C (zh) | 2002-06-07 | 2004-05-26 | 清华大学 | 自动交换光网络中的光通道建立方法 |
US8660427B2 (en) | 2002-09-13 | 2014-02-25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he architecture and operation of control processing unit in wavelenght-division-multiplexed photonic burst-switched networks |
US7245830B2 (en) | 2002-09-18 | 2007-07-17 | Alcatel-Lucen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 of data bursts in an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network |
JP4373655B2 (ja) | 2002-09-19 | 2009-11-25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パケット通信端末、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
CN1406000A (zh) | 2002-11-07 | 2003-03-26 | 上海交通大学 | 光突发包交换网络核心节点的信道调度器 |
JP3910988B2 (ja) | 2002-11-29 | 2007-04-2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パケット伝送システム及び端局装置 |
US7483631B2 (en) | 2002-12-24 | 2009-01-27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ata and control scheduling in 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ed photonic burst-switched networks |
US6940863B2 (en) | 2003-01-13 | 2005-09-06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Edge router for optical label switched network |
CN100372273C (zh) | 2003-01-17 | 2008-02-27 | 清华大学 | 一种分布式波长预留方法 |
US7570643B2 (en) | 2003-02-12 | 2009-08-04 | Cisco Technology, Inc. | Efficient framing procedure for variable length packets |
US7848649B2 (en) | 2003-02-28 | 2010-12-07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to frame and format optical control and data bursts in WDM-based photonic burst switched networks |
US7428383B2 (en) | 2003-02-28 | 2008-09-23 | Intel Corporation | Architecture, method and system of WDM-based photonic burst switched networks |
US7298973B2 (en) | 2003-04-16 | 2007-11-20 | Intel Corporation | Architecture, method and system of multiple high-speed servers to network in WDM based photonic burst-switched networks |
US7266295B2 (en) | 2003-04-17 | 2007-09-04 | Intel Corporation | Modular reconfigurable multi-serv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speed networking within photonic burst-switched network |
US7526202B2 (en) | 2003-05-19 | 2009-04-28 | Intel Corporation |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framing optical control and data bursts within optical transport unit structures in photonic burst-switched networks |
US7266296B2 (en) | 2003-06-11 | 2007-09-04 | Intel Corporation |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framing control and data bursts over 10 Gbit Ethernet with and without WAN interface sublayer support |
US7310480B2 (en) | 2003-06-18 | 2007-12-18 | Intel Corporation | Adaptive framework for closed-loop protocols over photonic burst switched networks |
US7272310B2 (en) | 2003-06-24 | 2007-09-18 | Intel Corporation | Generic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GMPLS)-based label space architecture for optical switched networks |
US20050030951A1 (en) | 2003-08-06 | 2005-02-10 | Christian Maciocco | Reservation protocol signaling extensions for optical switched networks |
US20050063701A1 (en) | 2003-09-23 | 2005-03-24 | Shlomo Ovadia | Method and system to recover resources in the event of data burst loss within WDM-based optical-switched networks |
US20050068968A1 (en) | 2003-09-30 | 2005-03-31 | Shlomo Ovadia | Optical-switched (OS) network to OS network routing using extended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
US7315693B2 (en) | 2003-10-22 | 2008-01-01 | Intel Corporation | Dynamic route discovery for optical switched networks |
US7340169B2 (en) | 2003-11-13 | 2008-03-04 | Intel Corporation | Dynamic route discovery for optical switched networks using peer routing |
US7634582B2 (en) | 2003-12-19 | 2009-12-15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rchitecture for optical networking between server and storage area networks |
US20050177749A1 (en) | 2004-02-09 | 2005-08-11 | Shlomo Ovadia | Method and architecture for security key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within optical switched networks |
US20050175183A1 (en) | 2004-02-09 | 2005-08-11 | Shlomo Ovadia | Method and architecture for secure transmission of data within optical switched networks |
-
2003
- 2003-02-28 US US10/377,580 patent/US784864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12-29 CN CNB200310121591XA patent/CN10052516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1-30 EP EP04707116A patent/EP1600030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1-30 KR KR1020057016004A patent/KR20050107771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4-01-30 AT AT04707116T patent/ATE406069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1-30 WO PCT/US2004/002830 patent/WO2004080110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4-01-30 DE DE602004015942T patent/DE602004015942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2-05 TW TW093102654A patent/TWI27731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
- 2006-01-26 HK HK06101261.4A patent/HK1082881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59083A (zh) * | 2009-07-21 | 2011-0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处理设备 |
CN101959083B (zh) * | 2009-07-21 | 2013-1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处理设备 |
WO2015131380A1 (zh) * | 2014-03-06 | 2015-09-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6063169A (zh) * | 2014-03-06 | 2016-10-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US9913010B2 (en) | 2014-03-06 | 2018-03-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06063169B (zh) * | 2014-03-06 | 2019-05-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25165C (zh) | 2009-08-05 |
ATE406069T1 (de) | 2008-09-15 |
WO2004080110A1 (en) | 2004-09-16 |
KR20050107771A (ko) | 2005-11-15 |
EP1600030A1 (en) | 2005-11-30 |
TWI277310B (en) | 2007-03-21 |
EP1600030B1 (en) | 2008-08-20 |
US7848649B2 (en) | 2010-12-07 |
HK1082881A1 (en) | 2006-06-16 |
TW200420008A (en) | 2004-10-01 |
US20040170165A1 (en) | 2004-09-02 |
DE602004015942D1 (de) | 2008-10-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525679A (zh) | 波分复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成帧和格式化的方法和系统 | |
US7266296B2 (en) |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framing control and data bursts over 10 Gbit Ethernet with and without WAN interface sublayer support | |
CN100521593C (zh) | 在基于波分复用的光交换网络内恢复资源的方法和系统 | |
EP1668954B1 (en) | Using an extended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for routing across optical-burst-switched networks | |
CN1574717A (zh) | 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的标签空间体系结构 | |
US7526202B2 (en) |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framing optical control and data bursts within optical transport unit structures in photonic burst-switched networks | |
CN1285241C (zh) | 波分复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数据与控制调度方法和装置 | |
US7298973B2 (en) | Architecture, method and system of multiple high-speed servers to network in WDM based photonic burst-switched networks | |
US7266295B2 (en) | Modular reconfigurable multi-serv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speed networking within photonic burst-switched network | |
US7428383B2 (en) | Architecture, method and system of WDM-based photonic burst switched networks | |
CN1581736A (zh) | 用于光交换网络的预约协议信令扩展 | |
CN1898919A (zh) | 用于光交换网络的动态路由发现 | |
CN1449149A (zh) | 用于无缓冲网络的上行资源管理传播系统和方法 | |
CN1187994C (zh) | 多粒度混合光网络的自动交换控制方法 | |
CN1610286A (zh) | 光网络中的控制处理单元的设备结构和操作方法 | |
Zhao et al. | A novel scheme of SONET/SDH label assignment in GMPLS-controlled MSTN network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