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9790A - 软交换设备对外开放业务接口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软交换设备对外开放业务接口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99790A CN1499790A CNA021451656A CN02145165A CN1499790A CN 1499790 A CN1499790 A CN 1499790A CN A021451656 A CNA021451656 A CN A021451656A CN 02145165 A CN02145165 A CN 02145165A CN 1499790 A CN1499790 A CN 14997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ice
- interface
- business
- softswitch
-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6009 NF-kappa-B inhibitor zeta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10115530 NF-kappa-B inhibitor zeta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71 general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交换设备对外开放业务接口的方法,属于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涉及软交换设备。所述方法利用中间件CORBA技术构造Parlay接口API,通过开放的API接口与业务设备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业务所面向的终端用户可以是传统的PSTN用户,也可以是IP用户,两者之间可以互通,克服了现有网络用户接口面向特定业务的缺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所支持业务不可扩展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可用于数据通信网络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涉及软交换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随之而来的数据网络的迅速发展,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网将成为未来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础网,而以电路交换为主体的单一业务的传统通信网络则逐渐暴露出自身固有的局限性,越来越无法适应技术发展趋势,亟需加以变革和发展,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具体地说,在智能网发明以前,各交换机生产厂商必须不断地对其交换机的软、硬件作调整,才能满足网络运营商和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这种方法不但实现起来困难、效率低、周期长,而且其灵活性也很差,不利于新业务的生成,制约了新业务的开展。
当智能网概念模型被提出后,上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由于智能网概念模型结构被划分成四个平面,即业务平面、总功能平面、分布功能平面和物理平面,因此基本实现了业务和交换相分离的目标,使电信业务的开发上了一个新台阶。
然而,智能网概念模型的主要缺陷也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渐表现了出来:
首先,业务能力和开发只能由运营商控制和完成,用户自己无法开发和生成访问电信核心网络的应用。
其次,用户接口面向特定业务,即接口直接在业务提供者和业务接受者之间进行连接,各种属性受到所提供业务的限制,因此所支持业务不可扩展。
第三,智能网建立在电路交换网络的基础之上,业务和交换分离得不够彻底。
第四,智能网的业务生成环境(SCE,Service Creation Environment)是依靠业务独立构件(SIB,Service Independence Building Block)来实现的,而SIB与智能网的标准协议(如INAP,Intelligent Network Application Protocol,智能网应用规程)密切相关,这些协议无法满足未来的应用要求。
第五,业务的开发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软交换设备是一种功能实体,它为下一代网络提供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在以软交换为核心技术的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中,上述缺点可以被有效地克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电信网和分组数据网的软交换设备对外开放业务接口的方法,克服了现有网络用户接口面向特定业务的缺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所支持业务不可扩展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交换设备对外开放业务接口的方法,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从用户终端发送业务请求;
软交换设备对从用户终端发送来的业务请求进行识别;
软交换设备将经过识别的业务请求以Parlay接口API(应用编程接口)的方式,通过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发送给对应的业务设备;
对应的业务设备通过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交互作用提供所请求的业务服务。
所述识别业务请求和向对应的业务设备发送请求的步骤是在分组数据网内或在一个将分组数据网与另一个网络(如PSTN)连接的软交换设备中进行的。
软交换设备和业务设备之间交互是通过标准的Parlay接口API进行的。
所述Parlay接口是一个对外开放接口标准的名称,定义了很多API调用。软交换设备(SoftSwitch)通过Parlay接口向第三方提供开放业务接口。“Parlay”一词目前尚没有对应的中文述语。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对外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开放业务接口,支持国际主流开发环境的应用开发,支持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Network,公用电话交换网)、GSM(Global System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移动通信全球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3GPP(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项目)、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规程)等各种业务应用,支持各种Internet(因特网)业务应用,支持网上不同软硬件平台的各种业务应用,能够有力地支持下一代网络的业务能力;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降低了业务生成的“门槛”,允许用户对系统进行编程以创建新业务,而且业务生成是独立于交换网络的,同时它可以实现传统电路交换网络上的用户和基于包交换网络上的用户之间的互通,便于新业务的动态生成和在线加载,使得第三方独立软件商可以真正大规模参与业务的开发和提供,高效、灵活、快捷地向用户提供综合多媒体业务,满足用户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所述方法还允许PSTN用户和IP用户的接入,支持任意类型用户之间的互通,支持任意类型用户使用增值业务,可以降低了运营商的成本,提高运营商的竞争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为用户提供增值业务服务的流程图;
图2是一种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涉及到的设备及模块的结构图;
图3是一种软交换设备用Parlay开发下一代网络应用业务的总体方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方法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所述方法是基于可以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的、全开放的网络平台体系,该网络平台体系能快速提供新业务、涉足新领域,具有综合设备的接入能力和高可靠性与安全性。
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中间件CORBA技术,构造Parlay接口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编程接口),通过开放的API接口与业务设备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业务所面向的终端用户可以是传统的PSTN用户,也可以是IP用户(如IP电话、个人计算机、多媒体终端设备等),两者之间可以互通。
如图1所示,用户为了得到特定的增值业务服务,必须拨出一个业务代码。例如,通过一个全国统一的超地区号码,用户可以接到一家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离自己最近的售后服务网点,在这个例子中,业务代码包含在统一号码的开始几位数字中,只有当软交换设备接收到这几位数字后才能进行具体业务的选择和确定。流程图中的“用户发起呼叫”表示了这个过程。
在前述的例子中,当软交换设备接收到统一号码之后,它根据其中的业务代码选择并确定所需业务,就本发明的内容而言,即软交换设备识别出一个特定增值业务呼叫,并确定该呼叫所请求的业务应该通过Parlay API由相应的业务设备提供,软交换设备会译出统一号码中业务代码后面的那些数字,以得到进一步的信息。流程图中的“软交换设备处理呼叫请求”表示了这个过程,而判断选择“呼叫所请求的增值业务是否通过Parlay API提供”则强调了软交换设备对业务请求的识别。从流程图中可以知道,当判断选择的结果为“是”时,流程将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步骤继续进行下去。而当结果为“否”时,流程会进入“软交换设备按其它流程继续处理本次呼叫”这一步,因为呼叫的类型是多样的,如针对补充业务的呼叫、针对智能网业务的呼叫等等,当判断选择的结果为“否”以后,软交换设备会对呼叫继续处理并通过其它流程继续进行,这些流程的细节与本发明内容无关,此处给予概括性的说明以保持整个流程的完整性。
软交换设备对呼叫请求进行处理之后,通过Parlay API将结果传送给业务设备,由业务设备对提供所请求的业务进行控制。而Parlay API就是软交换设备和业务设备之间的接口。流程图中的“向业务设备发送请求”表示了这个过程。
业务设备接收到软交换设备的业务请求后,就会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程序,以履行其对所请求业务的控制职责。业务逻辑程序的实现方式是多样的,其复杂程度也是不同的,如业务设备可能要和软交换设备进行多次的交互才能完成所请求的业务服务,或者业务设备要控制媒体服务器给用户放音,以提示用户完成相应的操作。但是这些具体细节都与本发明的内容无关,因此流程图中所强调的是构成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个重要过程,而不是这个过程如何具体实现。流程图中的“业务设备执行业务逻辑程序”表示了这个过程。
当业务服务完成、用户挂机之后,整个流程结束。
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实施例之一如下:
终端用户拨打一个增值业务服务的业务码(如300);
软交换设备接收到这个呼叫请求;
软交换设备查询数据库,并确认该呼叫所请求的业务是通过Parlay接口API由一个业务设备提供的增值业务;
软交换设备将这个业务请求以Parlay接口API的方式,通过CORBA发送给一个确定的业务设备;
所述业务设备确认用户的业务请求之后,调用相应的业务逻辑程序以执行用户请求的业务。如果业务设备根据业务的要求还需要与用户进行交互,则这个交互过程也要进行(如提示用户输入卡号和密码等);
业务设备以Parlay接口API的方式,通过CORBA与软交换设备进行交互,共同完成用户所需业务的各项功能,直至业务服务的结束。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中间件技术(CORBA)构造Parlay接口API,通过这种开放的API接口与业务设备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因此,这主要涉及到了软交换设备和业务设备,Parlay API是它们之间的接口,中间件则完成软交换设备的Parlay接口功能和业务设备的协议连接,实现业务设备和Parlay接口功能可以在不同网络、异构平台上的互操作。图2中,Parlay服务端是软交换设备的一部分,也被称为Parlay网关。它对内与软交换设备的业务控制模块通过内部协议进行交互,对外则提供标准的Parlay接口API,供业务设备调用。业务设备可以由第三方独立软件商提供,其中应包括对Parlay接口API的调用功能,图2中以Parlay客户端来表示。这样,通过向第三方提供标准的开放的API接口,使得能够由第三方来提供业务,体现了下一代网络的一个主要技术特点。图2中表示的是几种结构中的一种情况,比如,还有一种结构是Parlay服务端独立于软交换设备之外,当然对于业务设备来说,这些细节并不重要,业务设备所面对的只是标准的API。不论采用哪种结构,都是本发明所述方法的等效变换,属于本发明所公开范围。
开放业务接口API的具体实现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本发明涉及的是Parlay协议接口,作为标准,它是众所周知的。Parlay的目标是提供一套开放的、独立于网络和技术的可扩展编程接口,实现对现有通信网络进行安全的公开访问,从而确立一种标准化的、抽象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简单地对网络进行控制的方式。同时,通过对接口的不断扩展,还可以解决网络的演进、融合和发展问题。
按照功能的不同,Parlay接口可以划分为几个大类:
·框架结构接口
·业务接口
·公共管理接口
其中,业务接口是Parlay接口的核心,又包括:
·呼叫处理业务接口
·通用消息业务接口
·移动性业务接口
·连通性管理业务接口
而作为业务接口主体的呼叫处理业务接口又可分为:
·通用业务接口
·通用呼叫控制业务接口
·多方呼叫控制业务接口
·多媒体呼叫控制业务接口
·会议呼叫控制业务接口
·通用用户交互业务接口
·呼叫用户交互业务接口
所有Parlay API接口都是按照面向对象方法的要求,用UML(Unified Modeling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定义,分别从类(Class)、方法(Method)、参数(Parameter)和状态模型(State Model)四个方面进行描述的。
如图3所示,这是软交换业务总体结构图之一种,图3中业务设备部分列举了几个应用的例子,即电信运营支持系统(OSS,Operation Support System)、网络附加存储(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电子邮件服务器(Email Server)、消息服务器(MessageServer)和统一消息系统(UMS,Unified Message System),这些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所述方法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其它的还可包括统一个人号码、Internet呼叫等待、点击拨号、Web800等众多的业务。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其中的具体描述都不应被视为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Parlay API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必将在有线通讯、无线通讯、电子商务、银行、企业、交通运输等各领域的应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Claims (2)
1一种软交换设备对外开放业务接口的方法: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用户终端发送业务请求;
软交换设备对从用户终端发送来的业务请求进行识别;
软交换设备将经过识别的业务请求以Parlay接口API的方式,通过CORBA发送给对应的业务设备;
对应的业务设备通过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交互作用提供所请求的业务服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交换设备对外开放业务接口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识别业务请求和向对应的业务设备发送请求的步骤是在分组数据网内或在一个将分组数据网与另一个网络连接的软交换设备中进行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021451656A CN1499790A (zh) | 2002-11-08 | 2002-11-08 | 软交换设备对外开放业务接口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021451656A CN1499790A (zh) | 2002-11-08 | 2002-11-08 | 软交换设备对外开放业务接口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99790A true CN1499790A (zh) | 2004-05-26 |
Family
ID=34232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021451656A Pending CN1499790A (zh) | 2002-11-08 | 2002-11-08 | 软交换设备对外开放业务接口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499790A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62836C (zh) * | 2004-08-31 | 2008-0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广播即时消息的方法 |
CN100461886C (zh) * | 2005-12-28 | 2009-0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在下一代网络中实现ip智能终端收发短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0568898C (zh) * | 2005-09-21 | 2009-12-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ParlayAPI的多媒体呼叫中心系统 |
CN101068243B (zh) * | 2007-04-12 | 2010-05-19 | 北京邮电大学 | 处理网关层与业务层的消息交互系统以及发送、接收方法 |
CN101110786B (zh) * | 2006-07-17 | 2010-08-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软交换网络实现的统一消息系统 |
WO2013064080A1 (zh) * | 2011-11-04 | 2013-05-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053075A (zh) * | 2013-03-12 | 2014-09-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网能力与第三方能力融合方法和装置 |
CN104950839A (zh) * | 2015-04-30 | 2015-09-30 | 张陵 | 一种交换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3237025B (zh) * | 2006-06-30 | 2016-08-03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提供对附着于网络注册装置的媒体资源的访问的方法和装置 |
-
2002
- 2002-11-08 CN CNA021451656A patent/CN149979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62836C (zh) * | 2004-08-31 | 2008-0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广播即时消息的方法 |
CN100568898C (zh) * | 2005-09-21 | 2009-12-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ParlayAPI的多媒体呼叫中心系统 |
CN100461886C (zh) * | 2005-12-28 | 2009-0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在下一代网络中实现ip智能终端收发短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237025B (zh) * | 2006-06-30 | 2016-08-03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提供对附着于网络注册装置的媒体资源的访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110786B (zh) * | 2006-07-17 | 2010-08-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软交换网络实现的统一消息系统 |
CN101068243B (zh) * | 2007-04-12 | 2010-05-19 | 北京邮电大学 | 处理网关层与业务层的消息交互系统以及发送、接收方法 |
WO2013064080A1 (zh) * | 2011-11-04 | 2013-05-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053075A (zh) * | 2013-03-12 | 2014-09-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网能力与第三方能力融合方法和装置 |
CN104950839A (zh) * | 2015-04-30 | 2015-09-30 | 张陵 | 一种交换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25753B2 (en) | Comprehensiv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system | |
CN100586211C (zh) | 基于移动终端客户端模块实现实名呼叫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 |
CN1241366C (zh) | 一种宽带接入用户配置方法 | |
CN1509443A (zh) | 通信系统中的用户别名 | |
CN1503531A (zh) | 用于基于万维网业务的访问服务器 | |
CN1328755A (zh) | 数据网络计算设备呼叫处理 | |
CN1606887A (zh) | 移动电信网络中的呼叫处理 | |
CN1143513C (zh) | 用于建立电信连接的设备和方法 | |
CN1185845C (zh) | 在综合电信网络上提供增强的用户-业务交互的系统和方法 | |
US20040088186A1 (en) | Distributed convergent service control platform | |
CN1499790A (zh) | 软交换设备对外开放业务接口的方法 | |
CA2384066C (en) | Remote assembly of messages for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 |
CN1929486A (zh) | 通信业务处理系统及通信业务处理方法 | |
CN100484014C (zh) | 智能网中的分布式集群业务管理系统及业务管理方法 | |
CN1882109A (zh) | 用于提供电信服务的服务器布局、服务分发模块和方法 | |
CN1142686C (zh) | 电话系统及其服务提供方法 | |
CN100512262C (zh) | 提供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 |
CN1700685A (zh) | 一种业务中间件及利用业务中间件开展业务的方法 | |
CN1471291A (zh) | 一种用于智能网系统中支持多协议可拆卸的scf系统 | |
WO2025008951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mory mana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CN1567834A (zh) | 一种动态调整业务管理点系统服务性能的方法 | |
WO2025008917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tracting desired sip packets at sib node server | |
CN1195257A (zh) | 一种号码流动业务的实现方法及其系统 | |
WO2025008885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routing of a call related to a special number | |
CN1992634A (zh) | 无线终端的功能模版信息配置的更新或升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