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6613A - 搜寻门控导频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搜寻门控导频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96613A CN1496613A CNA028065883A CN02806588A CN1496613A CN 1496613 A CN1496613 A CN 1496613A CN A028065883 A CNA028065883 A CN A028065883A CN 02806588 A CN02806588 A CN 02806588A CN 1496613 A CN1496613 A CN 14966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pilot frequency
- pilot
- frequency benchmark
- sear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5—Synchronisation aspects with code phase acquisition
- H04B1/70758—Multimode search, i.e. using multiple search strateg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701—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featuring pilot assisted re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搜寻门控导频基准的技术。在一方法中,可以找到导频的总的码空间被分成许多组的码集,每个码集代表一个特定PN序列的码片偏置。所有组根据在每个组内检测到导频的可能性而被排序。码集的各组然后用于搜寻导频,每次一组,从最可能成功获得导频的那组开始,结束于最不可能产生导频的一组。搜寻结束于成功获得导频时,导频搜寻可以通过检测停留和引入子阶段而实现。一组的检测子阶段可以同时与另一组的引入子阶段平行实现。
Description
背景
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且更特定地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内搜寻并获得门控导频基准的技术。
背景
无线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为许多用户提供不同类型的通信,诸如声音、数据等。这些系统可能基于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或一些其它的多址技术。CDMA系统可能提供优于其它系统的优势,诸如增加的系统容量。
在无线通信系统内,导频基准经常从发送源发射到接收机设备以帮助接收机设备实现许多功能。导频基准一般根据已知数据模式(例如全零)而生成,并使用已知信号处理方案(例如用特定正交码覆盖并用已知PN序列扩展)。导频基准可能在接收机设备端用于与发送源的时序和频率同步、通信链路质量估计、数据传输的相干解调。对符合IS-856标准的CDMA系统,导频基准还用于确定有到终端的最佳链路的特定接入点以及该接入点支持的最高数据率。
在IS-95CDMA系统内,导频基准连续地在专用导频信道上以相对较低的发射功率电平从每个基站发射。终端接收并处理前向链路信号以隔离出导频信道,并进一步处理导频信道以恢复导频基准。用于IS-95 CDMA系统的连续导频发送方案更适合低数据率传输系统,其中终端被给予更多的时间以处理导频基准。然而,对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其中链路条件需要在短时间内被准确估计,这种连续低电平导频基准不是最好的。
更新一代的CDMA系统(诸如符合cdma2000、IS-856以及WCDMA标准的)以高(峰值)发射功率电平发射门控导频基准。短但高功率导频突发使得终端能在短时间间隔内接收导频基准,这使得终端能在更短时间周期内估计链路状况。
搜寻门控导频基准是与比连续导频基准有更大的模糊性相关的。为搜寻连续导频基准,可能搜寻某特定时间窗口接收到的信号,且导频基准和其定时通过评估导频基准的所有可能时间偏移(在以下详述)的许多假设而确定的。如果导频基准是连续的,则它在任何时间窗口都可被搜寻且只有其定时是未知的。然而,对不是在所有时间都发射的门控导频基准,许多时间窗口可能需要被搜寻以捕捉导频基准、在给定时间窗口上搜寻导频基准会导致导频获得失败,即使均衡量过所有导频基准在该时间窗口是否没有被发送的假设。因此由于需要衡量多个时间窗口连同多个假设以找到并获得门控导频基准,所以门控导频基准的获得更为复杂。
因此在技术领域内需要一种更有效地搜寻并获得导频基准的需要。
概述
本发明的各方面提供搜寻和获得门控导频基准的技术,以获得更快的获得时间和高的检测概率。对发射门控导频基准的无线通信系统而言,需要比连续导频基准搜寻更大的码空间。在此提供了不同的技术以缩短在更大码空间上搜寻导频的平均导频获得时间。
在一方面,要搜寻以获得导频基准的总的码空间被分成码组,每个码组包括许多要被搜寻的假设。码组然后被组合,使得产生的组包括产生成功导频获得的变化似然性的码组。然后搜寻该码组的组,每次一组,以已定义的方式使得更可能成功获取导频基准的组首先被搜寻,最不可能成功获取导频基准的组最后被搜寻。提供机制以在最可能用的码空间中获得导频基准时早期中止获得处理。
在另一方面,提供多步骤导频基准方案以搜寻并获得导频基准,一些步骤被流水化以缩短搜寻时间。也提供了多级导频搜寻方案以使用多级(例如两级)搜寻导频基准,其中可以对每个级用不同的一组搜寻参数值以对不同操作条件改善可能性导频获得。多级导频搜寻方案可能更好地包括按组搜寻以及上述的流水化。
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提供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搜寻门控导频基准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可能找到导频基准的总代码空间首先被分为许多(例如四个)非重叠码组的组,每个码组代表(带有特定PN偏置)的特定PN序列的所有可能码片偏置。然后根据在每个组内检测导频基准的可能性对组排序,第一组具有最大产生导频基准的可能,最后一组具有最小产生导频基准的可能。码组的组然后被用于搜索导频基准,每次一组,从第一组开始,结束于最后一组。在获得导频基准时,停止搜寻。
搜寻导频基准可能使用包括检测、停留和引入三个子阶段来实现。在检测某特定组的子阶段,根据组内的码组为一组采样搜寻导频基准以提供许多检测到的峰值。在停留阶段,检测子阶段检测到的峰值被重新评估以提供一个或多个候选峰值。在引入阶段,试图对每个候选峰值锁定以获得导频基准。一个组的检测子阶段可能与对另一组的引入子阶段平行进行。
附图的简要描述
通过下面提出的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征、性质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具有相同的标识,其中:
图1是支持许多用户并发射门控导频基准的无线通信系统图;
图2是用于符合IS-856标准的系统用的导频基准传输方案图;
图3是由IS-856标准定义的传输格式图;
图4A是示出用于在接入点生成导频基准的伪随机(PN)序列的索引;
图4B说明搜寻根据IS-856标准发射的门控导频基准的方案的特定实施例;
图5是可能用于搜寻导频基准的接收机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6是在定义的码空间内搜寻门控导频基准的处理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和图8根据本发明的两例实施例,说明了在获得导频前早期停止的两级导频搜寻方案;以及
图9示出导频检测(Pd)的概率相对三组搜寻参数值的接收信号质量(Ior/No)的关系。
详细描述
图1是支持许多用户并发射门控导频基准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图。系统100提供102a到102g许多小区的通信,每个小区由对应的接入点104服务。不同的接入终端106散布在系统内。接入点还称为基站,接入终端称为远程终端或移动站或简单地称为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终端106可能在任何给定时刻在前向链路上与一个接入点104通信,且可能在反向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通信,这取决于终端是否处于软切换。前向链路(即下链路)指从接入点到终端的传输,而反向链路(即上链路)指从终端到接入点的传输。系统100可能设计成符合任何CDMA标准和/或设计,诸如cdma2000、IS-856以及WCDMA标准。符合IS-856的CDMA标准在此称为高数据率(HDR)系统。
在图1内,带箭头的实线指明从接入点到终端的用户特定数据传输。带箭头的断线指明该终端在接收导频基准和其它信令但没有从接入点来的用户特定数据传输。如图1示出,接入点104a在前向链路上将数据发送到终端106a,接入点104b将数据发送到终端106b,基站104c将数据发送到终端106c等。为简洁之故,图1中未示出上链路通信。
图2是用于HDR系统的门控导频基准传输方案图。图2示出从许多接入点的导频基准传输,导频基准在预定时间间隔(TINT)内特定带宽(Wp)突发方式发射。如在图2中所示,接入点的时序是同步的,使得导频突发在其传输时间上大致对齐。在该传输方案中,从接入点来的导频基准可能在同一时间上在终端处被接收,从不同接入点来的导频基准存在的时序失真是由于传输时延和其它因素间的不同。
图3是由IS-856标准定义的传输格式图。如图3所示,数据和信令在时隙内传输,每个时隙为特定时间段(例如,对IS-856标准为1.667毫秒)。每个“活动”时隙被分为两个半时隙,每个半时隙包括两个由导频突发314分开的数据部分312。数据部分312可能用于发射用户特定数据和信令,导频突发314可能用于发射导频基准。如由IS-856标准定义的,每个导频基准突发包括特定数据形式(例如全零数据)的96个码片。第二个半时隙还包括两个信令突发316a和316b位于导频突发314b的两边且用于实现信令信道。
如图3示出,每个“空闲”时隙还被分为两个半时隙,且每个半时隙还包括一个同样宽度的导频突发314(例如96码片),且位于与活动时隙相同的半时隙内同一位置。空闲时隙的的导频突发实质上与活动时隙的导频突发没有区别。在空闲时隙的第一个半时隙内的导频突发314a的两边有边缘318a和318b,且两个信令突发320a和320b位于第二个半时隙内的导频突发314b的两边。边缘318a和318b用于提供在空白(或没有)传输和导频传输间的过渡时段。该过渡时段使得导频基准能到达或接近其导频突发(例如96码片)稳定状态值的持续时间。
图4A是示出用于在接入点生成导频基准的伪随机(PN)序列的索引。在CDMA系统中,从相邻接入点来的导频基准相互间不同,这是通过在接入点用不同PN码片偏移定义的PN序列对导频数据(一般为全零序列)实现扩展而达到的。PN序列有特定数据形式和固定的32768码片的长度,但连续被重复以产生连续扩展序列,然后用于扩展导频和话务数据。PN序列的开始有CDMA标准定义且同步到绝对时间基准TABS。PN序列的每个码片被分配以相应PN码片索引,PN序列的开始被分配以PN码片索引0,PN序列的结尾分配以PN码片索引32767。
PN序列可能被分成512个不同的“PN偏移”,从0到511编号,相邻的PN偏移由64码片隔开。实际上,512个不同PN序列可能根据512中不同的PN偏移而被定义,512个PN序列的每个根据其PN偏移在绝对时间基准上有不同的开始点。因此,带有PN偏移0的PN序列开始在TABS的PN码片索引0处,带有PN偏移1的PN序列开始在TABS的PN码片索引64处,带有PN偏移2的PN序列开始在TABS的PN码片索引128处,依次类推,带有PN偏移511的PN序列开始在TARS的PN码片索引30704处。
512中可能的PN序列然后可能分配给CDMA系统内的接入点且除其它功能外用于区别接入点。由CDMA标准确定可能分配给(相邻)接入点的最近的PN偏移。例如,IS-95和IS 856标准定义了PN_INC的最小值为1,它代表PN码片索引增量为64个码片数。因此PN_INC 1表示(相邻)接入点可能被分配以最小由一个偏移(64码片)分开的PN序列。较低的PN_INC值(例如1),导致可能有更多可用的PN偏移(例如512)分配给接入点。相反地,较大的PN_INC值(例如4)导致可能有更少的可用PN偏移(例如128)分配给接入点。
在终端处,从选择的接入点来的导频基准可能以与在接入点互补的方式通过处理接收信号而被恢复。在终端处的处理包括(1)对接收到的信号调整并数字化以提供数据采样,(2)用在与选择的接入点(如在终端接收)的PN偏移匹配的特定PN偏移处的PN序列对数据采样解扩展,(3)用同样的在选择的接入点用于覆盖导频数据的正交码对经解扩展的采样解复盖以及(4)将解复盖后的采样与导频数据模式进行相关。为简化信号处理,CDMA系统一般使用全零的导频数据以用于导频基准的全零的正交码。因此,恢复导频基准的处理可能通过简单地将数据采样与PN序列相关而实现。该互补信号处理从选择的接入点恢复出(期望的)导频基准并将其它(外部)的传输从这个和其它接入点移去。
由于传播时延和多径,从选择的接入点来的导频基准的到达时间不是确定已知的。因此,在从选择的接入点搜寻导频基准时,可能必须要搜寻整个“码空间”。对连续发送的导频基准,这意味看将数据采样与在32768可能码片(或相位)偏移处的本地生成的PN序列建立相关。并确定哪个码片偏移提供最高的相关结果。由于PN序列的伪随机噪声性质,数据采样与PN序列间的互相关应为零(理想情况)除了当本地生成PN序列的相位与数据采样的相位对齐时(如果没有噪声)。
图4B说明搜寻根据IS-856标准发射的门控导频基准的方案的特定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对应2144码片(即2048+96码片)的许多数据采样最初从接受到的信号导出并存储在缓冲器内。选择2144码片的时间间隔以保证两个完整的导频突发410a和410b包括在采样中,虽然导频突发的准确位置未知。一些其它的时间间隔还可能被处理并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为在2144码片间隔内搜寻导频基准,数据采样与许多可能用于生成导频基准的PN序列的每个建立关联。图4B示出数据采样与有PN偏移0的PN序列的相关。
最初,PN突发412a和412b从开始在PN码片索引0处的PN序列生成,每个PN突发包括96个PN码片和两个PN突发间由1024个码片分开(即相继PN突发开始间的持续时间)。PN突发412a和412b首先与数据采样相关以导出PN码片索引0的相关值。PN突发412a以及412b然后右移一个码片的位置,并且执行另一互相关来产生PN码片索引1的另一相关值。总共,实现互相关和移位1024次以导出PN码片索引从0到1023的1024个相关值。
PN突发414a和414b从开始于PN码片索引1024处的PN序列生成。PN突发414a和414b首先与数据采样相关以导出PN码片索引1024的相关值,然后右移一个码片位置,然后再次与采样数据相关。总共,互相关和移位为PN突发414a和414b实现1024次以导出PN码片索引从1024到2047的1024个相关值。
PN突发生成和与数据采样的相关是为32对具有PN偏移0的PN序列的PN突发实现的。32对PN突发被分为四段使得第一段包括PN突发的前8对并对应PN码片索引从0到8191,最后一段包括最后8对PN突发并对应PN码片索引从24576到32767。每段与在数据采样和在8192个不同码片偏移处的PN序列间的8192个相关的8192个相关值有关。这些32对PN突发属于一个PN序列(即一个码组),它可能已被用于生成导频基准。
如果具有1的PN_INC为CDMA系统使用,则任何带有以64码片递增的PN码片索引的PN序列可能已被用于生成导频基准。因此,数据采样下一步以上述方式与有PN偏移1(即如图4B示出,开始在PN码片索引64处的PN序列)的PN序列建立相关。特别是,对于有PN偏移1的PN序列,相关是用有PN码片索引64、1088...31808(对应于PN偏移1,17...497)的32对PN突发而实现。数据采样接着与有PN偏移2(即开始在PN码片索引128处的PN序列)的PN序列相关。数据采样与其它PN偏移的PN序列以类似的方法继续相关。
对PN_INC为1,数据采样与有PN偏移0,1,2,3...14,15)的16个PN序列相关。带有较高PN偏移值的PN序列(例如16,17等)可能还用于生成在接入点的导频基准。然而,与带有较高导频偏移值的导频序列间的相关可能已由带有低导频偏移的导频序列的相关实现。例如,对有导频偏移16的导频序列,第一个导频突发开始在PN码片索引1024处。然而,该导频序列已被属于带有导频偏移0的导频序列的导频突发414a和414b评估。
对于PN_INC为1,整个要搜寻的“码空间”因此是对应带有从0到15的导频偏移的16个导频序列。每个码组包括32768个关于要搜寻的32768个PN码片的假设。每个码组可能进一步分为四段,每段包括8192个PN码片偏移。
如果PN_INC为2用于CDMA系统,则整个码空间的搜寻减少为8码组。该减少是由于只有偶导频偏移可能分配给接入点(即0,2,4,..510)。带有0,2,4,6,8,10,12和14个偏移的8个导频序列覆盖了对PN_INC为2的所有可能的偶导频序列。
类似地,如果PN_INC为4用于CDMA系统,则整个码空间的搜寻减少为4码组。该减少是由于只有导频偏移0,4,8,12..508)可能分配给接入点。带有0,4,8和12的4个导频序列覆盖了对PN_INC为4的所有可能的导频序列。
如上所述,对于发射门控导频基准的CDMA系统,需要更大的码空间以搜寻找到并获得导频基准。而且,码空间的大小是根据CDMA系统使用的PN_INC的特定值,PN_INC为1产生搜寻导频基准需要的最大的码空间。如果CDMA系统使用PN_INC=4,则整个要搜寻的码空间为4×32768码片(或实际上是长度为32768的4个PN序列)。且如果系统利用PN_INC=1,则整个要搜寻的码空间为16×32768个码片。
本发明的各方面提供搜寻并获得门控导频基准的技术,使得能更快地获得导频基准以及更高的检测概率。在一方面,整个要搜寻的码空间被分为码集的多个组,且各组被搜寻使得较可能用来生成导频基准的PN最先被搜寻,最不可能用来生成导频基准的PN最后被搜寻。提供机制以在较可能使用的码空间内一当获得导频基准就及早中止获得处理。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步骤导频获得方案以搜寻并获得导频基准,且一些步骤被流水线以缩短搜寻时间。还提供多级导频基准方案以搜寻使用多级(例如两级)的导频基准,其中可能对每级使用不同的搜寻参数值集以改善对不同操作条件获得导频基准的可能。多级导频搜寻方案可能有利地包括分组搜寻以及上述的流水线化。以下将对其详述。
图5是可能用于搜寻导频基准的接收机500的实施例的框图。接收机500包括许多指处理器510(为简洁只示出一个),它可能分配以处理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实例(即多径),以及搜寻器,用于搜寻导频基准。指处理器510的操作在美国专利好5764687和5490165内有详述。
搜寻器元件550与控制器570以及PN发生器580一起操作。如图5示出,从前端单元(未示出)接收的IIN和QIN采样提供给缓冲器558,它存储采样用于搜寻器550作接着的处理。存储的IIN和QIN采样然后提供给PN解扩展器560,它还从PN发生器580接收复数PN序列、IPNs以及QPNs。复数PN序列有特定的对应正在搜寻的假设的相位(或码片偏移),这可能由控制器570确定。
PN解扩展器560用复数IPNs和QPNs序列实现与IIN和QIN采样的复数相乘并产生复数解扩展的IDES和QDES采样。该复数乘法是与在接入点的操作互补的。
对许多CDMA系统,导频基准在码信道零上被发送(即以零的正交码覆盖),且因此在终端处不需要解覆盖。解扩展的IDES和QDES采样然后分别提供给符号累加器562a和562a,每个对应NC码片累加特定数量的解扩展采样。符号累加器562a和562b提供累加后的结果IACC和QACC,相应地送到平方器564a和564,它们对结果取平方。加法器566然后从平方器564a和564b接收平方结果IACC 2和QACC 2,将平方后的结果每对相加以生成平方和(即IACC 2+QACC 2)。加法器566还进一步累加M个平方和以生成提供给控制器570的相关值。
CDMA系统的接收机500的设计和操作在前述的美国专利号5764687和5490165内有详述。
搜寻器550将数据采样与复数PN序列相关。为搜寻导频基准,导频序列在一定范围内的码片偏移上被扫描,每个码片偏移对应正在搜寻的假设。数据采样与PN序列的互相关生成低值(理想地为零)除了当PN序列的相位与数据采样内的导频基准的对齐。
参数NC代表相于积分的码片数,参数M代表非相干积分的时间间隔数。这些参数确定了导频检测的性能。这些参数确定了导频检测的性能,这可能通过检测在不同信号质量处(即Io/No)的导频基准的概率而被量化。不同的参数值集可能更适合不同的操作条件。例如,如果终端的本地生成的采样时钟(用于对接收信号采样以生成接收采样)在从用于在接入点处生成导频基准的时钟的频率来的以多于每百万一部分(ppm)的频率处于关闭状态,则可以更小的积分间隔提供更佳的性能(例如参数值NC=48,M=4)。相反,如果本地时钟在从用于处在频率低于一ppm的关闭状态,则较长的积分间隔(例如参数值NC=96,M=2)可能提供更佳的性能。
控制器580控制并协调搜寻器550和PN发生器580在搜寻导频基准时的操作。控制器580可能用以提供给搜寻器550参数NC和M,确定应处理那部分数据采样,并指导PN发生器580在不同码片偏移处生成导频序列。控制器550还可能进一步根据特定导频搜寻方案处理从加法器566来的相关值以确定在数据采样内是否存在导频基准,以及在哪个码片偏移。
可以用不同的方案检测导频基准。在一实施例中,在整个码空间上实现顺序搜寻,且找到的在某特定阀值以上的第一导频基准提供为检测到导频基准。该方案可能不能提供最佳(最强)导频基准。在其它方案中,整个码空间在预检测步骤被扫描,且在预检测时找到的候选峰值集在停留步骤处经重新评估以找到最佳峰值。本发明的不同方面可能使用任何导频搜寻方案实现。为简洁起见,在此描述了扫描整个码空间以及经重新评估以找到最佳峰值的方案的不同方面。
图6是在定义的码空间内搜寻门控导频基准的处理600实施例的流程图。在一实施例中,码空间包括32768码片偏移的码空间,它对应32768种要评估的假设。开始时,在步骤612处,码空间被分为四个非重叠段,每段包括8192个码片偏移。在步骤614处,搜寻每段,在步骤616处选出四个最大峰值。从所有四段选出的16个最大峰值被存储,在步骤618处,在排序后选出四个最大峰值。
在步骤620处,实现对在步骤618内选出的四个峰值的每个周围的窗口的搜寻。该窗口包括比段少的码片偏移数(例如16码片偏移)。对四个被搜寻的窗口的每个,在步骤622处,选出一个或多个(例如四个)最大峰值。在步骤624处,从所有四个窗口来的最大峰值经排序,选出排序后一个或多个最大峰值。一般,只选一个最大峰值,但可能还选择两个或四个或一些其它数目的最大峰值。
在步骤626处,分配解调器以试图锁定在步骤624所选的最大峰值的每个的频率和相位。这可能最好在一个最大峰值上实现引入,这是由于组合了频率误差。如果引入考虑了多于一个峰值,这些峰值可能不与实际信号通路相关,或信号通路可能与其它Doppler频率误差相关。如果个别频率跟踪环路不用于每个峰值,则在引入时组合通路可能不是最佳的。因此,引入可能从步骤624只对一个最大峰值实行。
如果实现了对峰值的锁定,如在步骤628确定的,则在步骤639宣称成功获得导频。否则,在步骤632,宣称失败并采取其它行动,如上所述。两种情况下,处理结束。
在图6中,从步骤612到步骤618包括“检测”子阶段,步骤620到624包括“停留”子阶段,步骤626代表“引入”子阶段。在一特定实施例中,检测子阶段的参数值为NC=96、M=2以及WS=8192,其中WS为搜寻窗口的大小(以PN码片偏移表示),检测子阶段的参数值为NC=96、M=2以及WS=16。
如上所述,对门控导频基准,需要搜寻更大的码空间,其大小根据PN_INC的值。对于PN_INC=4,整个要搜寻的码空间为4×32768码片偏移,对PN_INC=1,整个要搜寻的码空间为16×32768码片偏移。每个32768码片偏移分组对应一个码组集。
虽然IS-856标准指定最小PN_INC为1,实际上许多CDMA系统采用PN_INC为4或可能为2。因此,在一方面,要搜寻的整个码空间被分成非重叠的32768码片偏移的码集,且对应最可能使用的PN_INC值的码集可能最先被搜寻。
对于PN_INC为1,要搜寻的整个码空间可分为16个码集。这16个码集可能被组装成四个组,每个组包括一定PN码片偏移(即PN_OFFSET)的四个码集。这四个组可定义如下:
G1=PN_OFFSET 0...16...32...;4...20...36...;8...24...40...;以及12...28...44...
G2=PN_OFFSET 2...18...34...;6...22...38...;10...26...42...;以及14...30...46...
G3=PN_OFFSET 1...17...33...;5...21...37...;9...25...41...;以及13...29...45...
G4=PN_OFFSET 3...19...35...;7...23...39...;11...27...43...;以及15...31...47...
使用以上的码集分组,组G1包括PN_INC=4的整个码空间,组G1和G2包括PN_INC=2的整个码空间,所有四个组的组合包括PN_INC=1的整个码空间。如果PN_INC=4是最可能用于CDMA系统的,则PN_INC=2是第二可能用的,PN_INC=1是最不可能用的,则组可以按以下顺序搜寻:G1后G2,之后G3(或G4),之后G4(或G3)。
如上述定义的组,为搜寻用于CDMA系统最可能的PN_INC(即PN_INC=4),只需搜寻由G1定义的码空间。且为搜寻下一可能用的PN_INC(即PN_INC=2),只需附加搜寻由G2定义的码空间(即G1+G2)。剩下的G3和G4可能附加为PN_INC=1而搜寻。如果PN_INC不预知,则所有的四个组按以上顺序搜寻。然而,导频搜寻阶段还可能被定义为只搜寻G1,或仅为G1和G2然后中止。该阶段可用在例如最近使用的信道或在“系统丢失”退出条件。
通过按以上描述的将码组分组并按特定顺序(G1、G2、G3然后G4)搜寻组的方法,最先搜寻最可能PN码片偏移,最后搜寻最不可能PN码片偏移。这样,可以在更短时间内获得导频基准(以及系统)的机会增大了。
图6示出的导频搜寻处理可能经修改以搜寻由四个码集组成的码空间。在一实施例中,每个码集被分为四段,每段包括如上所述的8191个码片偏移。每段被搜寻且为该段选出四个最大峰值。整个64个峰值提供给四个码集的总的16段。在这64个峰值中,16个最大峰值被选为从检测子阶段的输出。
在停留阶段,16个峰值的每个的周围的窗口被搜寻,且为每个窗口提供一个或多个(例如四个)峰值。在为16个窗口提供的(例如64个)峰值中,一个或多个最大峰值被选为从停留子阶段来的输出。然后试图在来自停留子阶段的每个最大峰值上引入以确定是否获得了导频基准。
以上提供的特定细节是说明特定实现。一般,整个码空间(码集的每个组)可能根据不同实现和参数值被搜寻。要搜寻的码空间可能分为任何数目的段、任何可能用的窗口大小、任何可能选作停留子阶段的每个窗口的峰值数以及任何搜寻参数值(即NC和M)。例如,可能搜寻整个码空间(即一段),可能提供16个最大峰值作为从检测子阶段到停留子阶段的输出,且在停留子阶段找出的最大峰值可能提供给引入。
将整个码空间分为四个组,并每次搜寻一个组(而不是搜寻所有四个组)还减少了检测和停留子阶段之间的时间,改善了一些操作环境的性能。对移动终端,接收信号可能在终端到处移动时上下衰落,这取决于多径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如果有相对长时间段在检测和停留子阶段之间过去,则两个子阶段可能受到独立衰落且非相关信号段可能在一定衰落假设下被搜寻。这也减少了检测导频基准的总概率。因此,最好在检测子阶段后马上实行停留子阶段,以保证在两个测量中使用相关的衰落统计量。
通过将PN_INC=1的整个码空间分为四个组并每次搜寻一个组(而不是整个码空间),检测时间减少了4倍,这对于衰减环境是特别期望的。为进一步减少检测和停留子阶段的时间,可能在每个组内一次对一个码集实现搜寻。这可以通过使用图6示出的处理而实现。该方案可能进一步缩短检测子阶段和停留子阶段的时间达四倍。要搜寻的码空间的大小以及不同的其他参数(例如为每个子阶段选择的峰值数)可能影响检测导频基准的概率,并且可能调整这些参数以获得期望的性能。
导频搜寻方案可能设计以获得一组目标,可能包括(1)高性能,如由更快获取速度和高检测率,以及(2)当使用PN_INC为1时获得导频基准的能力,但在使用最可能的PN_INC为2或4时提供较短获取时间。在下面提供该导频搜寻方案的一例。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能获得以上目标的多级导频搜寻方案。每级根据对操作环境的一定假设均被优化并搜寻整个码空间。在许多例中(可以考虑为在HDR系统中的大多数导频获取情况),接收的导频强度相对较强(例如,-8dB Ior/No或更好)且本地采样时钟有较低的频率误差(例如,小于1ppm)。因此,如果使用两级,则第一级可能设计成使得它足够敏感以在更普遍的强导频强度和低频率误差的操作条件下快速获得导频基准,且第二个可能设计成改善敏感性以获得较不普遍的低导频强度和/或高频率误差的导频基准。
多级导频搜寻方案提供几个好处。第一,不同参数值集可能用于多级阶段的每个,它可以改善导频获取的可能性。可能选择不同的参数集以使得导频检测概率比不同操作条件大,该条件可能指衰落或AWGN环境,采样时钟内的大或小的频率偏移等。第二,还提供了时间分集性,由于每个阶段搜寻器在不同时间段上搜寻导频基准。该时间分集性对于衰落环境特别有用。
图9示出导频检测(Pd)的概率相对三个搜寻参数值集的接收信号质量(Ior/No)。从导频,对于参数值NC=96和M=1在-8dB的Ior/No,导频检测的概率大约为0.87(即Pd=0.87),对于参数值NC=48和M=4在同一Ior/No,导频检测的概率大约为0.99。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一级可能设计成以NC=96和M=2操作,且第二级可能用于设计成用NC=48和M=4操作。用两级的总导频检测大约优于0.999。这些是仿真的结果,实际的性能会有所不同。在另一特定实施例中,两级都设计成以MC=48和M=4操作。
每级还被设计成首先搜寻码空间对于最可能使用的PN_INC=4的情况,接着搜寻PN_INC=2的次可能情况,接着是最不可能的PN_INC=1的情况。这可以通过将整个PN_INC=1的码空间分为16个码集而得到,将码集组装成四组,且按上述的顺序搜寻每个组。
在一方面,为进一步减少搜寻和获得导频基准的时间,一个组的检测/停留子阶段以及另一组的停留子阶段可以以流水线的方式平行实现。参考图5,检测和停留子阶段可能有搜寻器550实现,且特定停留子阶段的最大峰值能提供给解调器指510用于引入。由于两个不同的元件被用于检测/停留子阶段和引入子阶段,这些元件可能以流水体的方式操作,如下所述。
图7说明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一当获得导频就及早结束的两级导频搜寻方案。该两级导频搜寻方案可能用于获得特定CDMA信道。为简洁起见,在图7顶部沿线710a示出第一级的处理,在下面沿线710b示出第二级处理。为了简洁起见,由搜寻器进行的处理在线710上而示出,由解调器系数实现的处理线710下而示出。
起初,在时间T1,缓冲器(例如图5中缓冲器558)载入从接收信号导出并对应特定时间段的采样,如图4B示出。在时间T2,检测子阶段(D1)在属于组G1的四个码集上实现。在一实施例中,用于该子阶段的参数值如下,NC=96、M=2以及WS=8192。在一实施例中,从组G1的64个总峰值产生的每段(WS=8192)收集四个最大峰值。峰值然后根据强度被排序,且选择最大的16个峰值并提供给停留子阶段。
在时间T3,缓冲器被载入停留子阶段(Dw1)的新采样。检测子阶段(D1)生成许多噪声峰值,其中一些可能在大小上可比,或比导频基准的大小都大。如果噪声是随机且独立的(即不相关),则导频序列在另一采样集上的相关可能会减少噪声峰值数以及在同一位置可能发生的大噪声峰值。
在时间T4,停留子阶段(Dw1)在从检测子阶段(D1)来的16个峰值中心周围的16个窗口上实现。在一实施例中,用于该子阶段的参数值为NC=96、M=2以及WS=16。在一实施例中,从每个窗口收集两个最大峰值,产生G1组共32个候选峰值。峰值然后根据强度排序,且选中一个或多个最大峰值并提供给引入子阶段。
在时间T5,引入子阶段(引入1)在从停留子阶段(Dw1)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最大峰值上实现。在一实施例中,引入只对组G1来的最大峰值上实现。在另一实施例中,由Np个解调器指在来自G1的Np个峰值上实现引入,其中Np可能是二、四或任何比一大的整数。同时多个峰值的进发引入可能提供性能改善。然而,如果进发地在多个峰值上实现引入,则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因子,如下所述。分配以实现引入的解调器指被载入用于引入处理的合适的采样。
当在从组G1来的峰值上实现引入时,检测子阶段(D2)在属于组G2的四个码组上实现。这样,一个组(例如G2)的检测子阶段可能与另一组(例如G1)的引入子阶段被流水化处理,减少了PN_INC为1或2的导频搜寻需要的时间。在一实施例中,G2的检测子阶段(D2)在用于G1组的引入子阶段(DWI)的同一采样集上实现。
组G1内的峰值的引入子阶段一般调整采样时钟的频率和相位,这可能由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TCXO)所提供。该相位/频率调整由频率跟踪环路引导,这可以以领域内已知的方法实现。
在时间T6,G1的引入子阶段完成。如果引入子阶段宣称获取导频,则可能放弃所有相继的事件,且处理以信道获得指示而结束。或者,如果引入子阶段不能成功地锁定最大峰值,宣称G1组的失败,频率跟踪环路可能重设到其初始状态,如同G1组的引入未进行过。例如,频率累加器的值可能从表格重新载入。如果使用,PN_INC为4在G1的引入子阶段后及早中止获取处理使得能有较短的搜寻时间。然而,如果宣布失败,这只是对G1组而不是CDMA信道的整个码空间。
在组G2的检测子阶段(D2)完成后,且在频率跟踪环路被重设后,搜寻器的缓冲器载入停留子阶段(Dw2)的采样。由引入子阶段对采样时钟的调整可能影响停留子阶段(Dw2)的性能,因此搜索器缓冲器在引入子阶段完成后更新而不是在其进行时更新。停留子阶段(Dw2)缓冲器的载入根据检测子阶段(D2)和引入子阶段(pull-in1)需要的时间长度决定。在图7示出的例中,引入子阶段需要比检测子阶段更长的时间段,且在引入子阶段完成后缓冲器重新载入。
G2、G3和G4的每个组继续以与上述G1组的方法进行检测、停留和引入子阶段。在完成组G2的引入子阶段后,可能宣布获得导频,在该情况下,则放弃下面所有相继时间且处理以信道获得指示而结束。如果使用PN_INC2,在G2组的引入子阶段(Pull-in2)后及早中止获得处理能减少搜寻时间。
在时间T7,在由G4组的停留子阶段(Dw4)来的一个或多个最大峰值上实行引入。时间T7还指明第二级的开始。因此,当在从第一级的组G4来的峰值上实行引入时,第二级的处理开始且在组G1上实现检测子阶段(D1)。在一实施例中,用于检测第二级的检测子阶段的参数值为NC=48、M=4以及WS=8192。
在时间T8,组G4的引入子阶段完成。如果引入子阶段宣布获得导频,则放弃第二阶段的所有相继事件且处理以信道获得指示结束。或者,如果引入子阶段不成功,则宣布组G4的失败,搜寻器的缓冲器在频率跟踪环路重设到原始状态后,载入停留子阶段(Dw1)的采样,如上所述。停留子阶段然后为G1组实现,使用以下参数:NC=48、M=4以及WS=16。
第二阶段处理与上述的第一阶段处理类似。同样,可能在组G1(使用PN_INC=4时及早结束)或在组G2(如果使用PN_INC=2时及早结束)的引入子阶段后宣布导频获取。
在时间T9,第二阶段的组G4的引入子阶段完成,提供了导频获得结果,结束两阶段导频搜寻处理。
图7示出的两阶段导频搜寻方案在搜寻第二阶段内同样的四个组前搜寻第一级内的所有四个组。搜寻处理可以被重新安排以一种不同的顺序实现搜寻,使得在一些情况下获得经改善的搜寻时间。
图8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侧重于PN_INC为四和二的组G1和G2的两阶段导频搜寻方案。如果更可能使用PN_INC为四或二,则组G1和G2可能在搜遍其余组G3和G4前先搜遍组G1和G2。
如图8示出,第一阶段的组G1和G2的检测、停留和引入子阶段以与图7类似的方式实现。然而,在时间T10,第二阶段的组G1的检测子阶段与第一阶段组G2的引入子阶段进发实现。在时间T11,在完成第一阶段的组G2的引入子阶段后,且如果没有宣称获得导频,则搜寻器的缓冲器载入新采样且实现第二阶段的组G1的停留子阶段(Dw1)。第二阶段组G1和组G2的检测、停留和引入子阶段紧接着第一阶段后实现。在时间T12,开始搜寻组G3和组G4,第一级阶段的G3的检测子阶段(D3)和第二阶段的引入子阶段组G2是进发实现的。之后处理以类似的方式进行对组G3和G4的处理。
可以考虑其他处理顺序,并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可能对G1实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处理,接着G2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处理,接着G3和G4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处理。该搜寻顺序会对PN_INC为四甚至提供的更快的获得时间。
如果所有四个组G1到G4按顺序被搜寻而不经流水线化,则每级的获得时间大致为:
不经流水线:TACQ≈4·(TDET+TPULL-IN)
在以上的估计中,忽略载入搜寻器缓冲器和停留时间,由于它们一般远小于检测和引入时间。如果在成功搜寻组G1之后及早停止,则获得导频的时间大约为:
TACQ≈(TDET+TPULL-IN)
如果在成功搜遍G1和G2后及早停止,则获得导频的时间大致为:
TACQ≈2·(TDET+TPULL-IN)
因此,成功获得导频后及早中止提供了时间上的节省,大约为3*(TDET+TPULL-IN)或2*(TDET+TPULL-IN)
如果使用了流水线且检测子阶段比引入子阶段短,则对每个整个阶段的获得时间大致为:
TACQ=4·TDET+TPULL-IN,用流水线法以及TDET<TPULL-IN
且如果使用了流水线且检测子阶段比引入子阶段长,则对每个整个阶段的获得时间大致为:
TACQ=4·TDET+TPULL-IN,用流水线法以及TDET>TPULL-IN
因此,流水线比未经流水线节省了3*TDET或3*TPULL-IN的时间。
在获得时间内可能的改善可以对导频搜寻方案量化,(1)定义码集的组和按图7示出的顺序搜寻组,以及(2)对检测和引入子阶段实现流水线。对此例,实现检测、停留以及引入子阶段需要的时间以及载入搜寻器缓冲器的时间如下:
缓冲器载入时间=2.5msec
检测时间 =300msec(第一阶段,NC=96、M=2以及WS=8192
检测时间 =335msec(第二阶段,NC=48、M=4以及WS=8192
停留时间 =0.3msec
引入时间 =848msec对Ior/No为-8dB或更低
=424msec对Ior/No为-8dB到-5dB
=212msec对Ior/No为-5dB到-2dB
=106msec对Ior/No为-2dB或更高
表1列出了在图7中对特定参数值集(例如NC=96以及M=2)的不同信号质量(Ior/No)对不同中止点的获得时间。第二到第七列列出了中止获得时间,在搜寻过(1)第一阶段的组G1(图7的第一“早期退出G1”),(2)第一阶段组G1和G2(第一“早期退出G2”),(3)第一阶段所有四个组(“第一阶段退出”),(4)第二阶段组G1(第二“早期退出G1”),(5)第二阶段组G1和G2(第二“早期退出G2”)以及(6)第二阶段的所有四组(“第二阶段退出”)。表1示出的获得时间是根据上述的时间和图7示出的两阶段导频搜寻方案导出的。为作比较,如果没有使用流水线,整个第一阶段的获得时间对应对Ior/No为-2dB或更高、-2dB到-5dB、-5dB到-8dB以及-8dB或更高,分别大约为1648msec,12072msec以及2920msec以及4616msec。
表1
Ior/No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
G1 | G1和G2 | G1-G4 | G1 | G1和G2 | G1-G4 | |
<-8dB | 1154 | 2006 | 3709 | 4561 | 5412 | 7115 |
-8到-5dB | 730 | 1157 | 2010 | 2437 | 2864 | 3718 |
-5到-2dB | 518 | 823 | 1433 | 1768 | 2106 | 2773 |
>-2dB | 412 | 726 | 1326 | 1649 | 1987 | 2663 |
在上例中,停留子阶段与检测和引入子阶段相比,占据时间上很少的一部分。由于检测和引入子阶段主宰了获得需要的时间,所以通过流水线化获得了这两个子阶段时间上的节省。如图7所示,搜寻器缓冲器为停留子阶段载入的时刻(例如在T6时刻)是由引入和检测时间中更长的一个确定的。
由于检测和引入子阶段经流水线化,这两个子阶段的时间可能用于大致相互匹配。在上例中,引入时间根据信号Ior/No在106msec到848msec范围内。如果引入时间平均上比300msec长,则检测子阶段可能设计成用更多该时间段。例如,为达到300msec检测时间,检测阶段的参数值可能为选为:NC=96、M=2以及WS=8192,这改善了导频检测的概率,如图9所示。在另一种设计中,如果引入时间平均上为150msec或更少,则150msec的检测时间可能提供更佳性能,且可能可以通过NC=96、M=1以及WS=8192的参数值而获得。
参数NC和M一般被选为最优化导频获得,这可用为平均获得时间量化。平均获得时间是根据(1)检测导频的概率以及(2)实现导频搜寻处理需要的时间。这些因子都取决于参数NC和M。
即使在有较快的第一阶段时可能平均上会较慢获得导频基准。作为一例,考虑在-8dB Ior/No处的导频基准。如果使用参数值NC=96以及M=1,则在第一阶段内检测导频的概率为0.87,总概率为0.9987,获得时间为:
TACQ=0.87·580+0.13·2287=802msec
如果使用参数值NC=96以及M=2,则在第一阶段内检测导频的概率为0.998,总概率为0.9999,获得时间为:
TACQ=0.998·730+0.002·2437=733msec
因此,平均导频获得在第一阶段用较慢但更敏感的检测器(NC=96以及M=2)时实际上更快。因此,最好第一阶段能使用参数值NC=96以及M=2(而不是NC=96以及M=1),以及第二阶段使用NC=48以及M=4。在衰落环境中,一般更频繁使用第二阶段,对于减少敏感度的阶段(即M=1),平均获得时间的损失可能更明显。
终端元件可能用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其他电子单元、或以上的组合。在此描述的功能和处理还可能用在处理器上执行的软件或软硬件组合而实现。例如,可能根据在控制器控制下的硬件搜寻器实现导频获得,或通过在处理器上(图5的控制器570)执行的程序代码,或通过一些其他机制。
为简洁起见,本发明的不同方面和实施例是对符合IS-856的CDMA系统描述。这些方面和实施例可能还用于其他发射门控导频基准的无线通信系统。该种系统的例子包括符合cdma2000以及WCDMA标准。
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制造或使用本发明。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被应用于其它实施例中而不使用创造能力。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这里示出的实施例,而要符合与这里揭示的原理和新颖特征一致的最宽泛的范围。
Claims (29)
1.一种在分为特定导频偏移的多个N个非重叠组的扩展PN空间内获得门控导频信号的方法,其中定义这N个组,使得当PN_INC=max时,为获得门控导频信号只需搜寻N组的第一组,而当PN_INC<max时,为获得门控导频信号需要搜寻N个或更少组,该方法包括:
如果PN_INC=max,则搜寻第一组以识别门控导频信号;
如果PN_INC<max,则搜寻至少第一组以识别门控导频信号,但少于N组;以及
从被搜寻的组中识别门控导频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为四且max为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并行搜寻被搜寻的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顺序搜寻被搜寻的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PN空间是32768码片的整数倍,其中该整数倍大于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控导频信号符合IS-856标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门控导频信号在搜寻至少第一组后未被识别出,则搜寻N组的最后一组。
8.无线通信系统内一种用于搜寻门控导频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其中可能找到导频基准的总代码空间分为多个码组;
根据在每个组内检测到导频基准的似然性对多个组进行排序;
根据经排序的组搜寻导频基准;以及
在获得导频基准时终止搜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码对应于用来产生导频基准的伪噪声(PN)序列的特定码片偏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代码空间被分为四组。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组包括多个码集,且每个码集代表某特定偏移处的特定PN序列。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组包括最可能用于产生导频基准的码集的第一个组以及最不可能用于产生导频基准的码集的最后一个组。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每个组执行所述搜寻导频基准,且包括:
在一采样集中根据组内的码检测导频基准以提供一个或多个候选峰值,以及
处理每个候选峰值以确定导频基准的获得。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寻导频基准还包括对不同组的检测和处理流水线化以减少导频获得时间。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每个组执行所述搜寻导频基准并且包括:
在一采样集中根据组内的码检测导频基准以提供多个检测到的峰值,
停留在多个检测到的峰值上以提供一个或多个候选峰值,以及
处理每个候选峰值以确定导频基准的获得。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同采样集上执行所述检测和停留。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收发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和停留用参数值的不同集合来执行。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组被分为多个段,且其中对多个段的每一个执行所述检测并且为每个段提供一个或多个检测到的峰值。
1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寻用多个阶段来执行,其中每个阶段与代表搜寻所用的一个相应的参数值集合相关联。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一个阶段地对多个组执行搜寻。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多个阶段一个或多个组的第一集合执行搜寻,接着对多个阶段一个或多个组的第二集合执行搜索。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寻用两个阶段来实现。
2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是CDMA系统。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DMA系统符合IS-856标准。
25.无线通信系统内一种用于搜寻门控导频基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其中可能找到导频基准的总代码空间分为多个不重叠码集的组,其中每个码集代表特定偏移处的特定PN序列;
根据在每个组内检测到导频基准的似然性对多个组进行排序,第一组最可能用于产生导频基准,而最后一组最不可能用于产生导频基准;
根据多个组搜寻导频基准,每次一组,从第一组开始,并且在最后一组结束;以及
在获得导频基准时终止搜寻。
26.无线通信系统内的一种接收机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搜寻器元件,可配置为根据PN序列的多个组接收并与第一采样集相关,以提供用于检测门控导频基准的经相关的值,其中多个组包括一总代码空间,其中可能找到导频基准,并且根据在每个组内检测到导频基准的似然性而对导频基准进行排序,且其中多个组用来根据其排序搜寻导频基准,且搜寻在获得导频基准时终止。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接收机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解调元件,用于根据候选峰值接收并处理第二采样集,该候选峰值通过对经相关的值的处理而找到,从而提供获得导频基准的指示。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接收机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用于引导搜寻器元件和解调元件的操作。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接收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向搜寻器元件提供用于将第一采样集与该PN序列各组相关的一个参数值的集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6818701P | 2001-02-12 | 2001-02-12 | |
US60/268,187 | 2001-02-12 | ||
US09/846,963 US6813478B2 (en) | 2001-02-12 | 2001-05-01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rching a gated pilot |
US09/846,963 | 2001-05-01 | ||
PCT/US2002/003730 WO2002065660A1 (en) | 2001-02-12 | 2002-02-06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rching a gated pilo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96613A true CN1496613A (zh) | 2004-05-12 |
CN1496613B CN1496613B (zh) | 2010-06-02 |
Family
ID=26952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280658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496613B (zh) | 2001-02-12 | 2002-02-06 | 搜索门控导频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813478B2 (zh) |
EP (1) | EP1360775B1 (zh) |
JP (1) | JP4298295B2 (zh) |
KR (1) | KR100869465B1 (zh) |
CN (1) | CN1496613B (zh) |
AT (1) | ATE403978T1 (zh) |
DE (1) | DE60228050D1 (zh) |
WO (1) | WO200206566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71622B1 (en) | 2000-11-17 | 2004-08-03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Pilot-signal searching with decimation reordering |
US7756085B2 (en) * | 2001-11-20 | 2010-07-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teps one and three W-CDMA and multi-mode searching |
US7586837B2 (en) * | 2001-12-14 | 2009-09-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cquisition of a gated pilot signal |
US7042857B2 (en) | 2002-10-29 | 2006-05-09 | Qualcom, Incorporated | Uplink pilot and signaling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7177297B2 (en) | 2003-05-12 | 2007-02-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ast frequency hopping with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 in an OFDMA system |
US20050026640A1 (en) * | 2003-07-25 | 2005-02-03 | Pan Victor Hrid | Pseudorandom number offset assignment system and method |
US8611283B2 (en) | 2004-01-28 | 2013-12-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using a single channel to provide acknowledgement and assignment messages |
US7430163B2 (en) * | 2004-07-19 | 2008-09-30 | Tzero Technologies, Inc. | Data stream transmission preprocessing |
US8891349B2 (en) | 2004-07-23 | 2014-11-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optimizing portions of a frame |
US8238923B2 (en) | 2004-12-22 | 2012-08-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using shared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453849B2 (en) * | 2004-12-22 | 2008-11-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implicit deassignment of resources |
US8831115B2 (en) | 2004-12-22 | 2014-09-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C-CDMA multiplexing in an orthogonal uplink |
US7620099B2 (en) * | 2005-07-28 | 2009-11-17 | Broadcom Corporation | WCDMA terminal baseband processing module having multi-path scanner module |
US8520659B2 (en) * | 2007-12-18 | 2013-08-27 | Airvana Llc | Absolute time recovery |
US8379625B2 (en) * | 2007-12-18 | 2013-02-19 | Airvana Llc | Obtaining time information in a cellular network |
US8509145B1 (en) | 2007-12-20 | 2013-08-13 | Sprint Spectrum L.P.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multiple pseudonoise (PN) increments |
US8958460B2 (en) | 2008-03-18 | 2015-02-17 | On-Ramp Wireless, Inc. |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media access control system |
US8520721B2 (en) | 2008-03-18 | 2013-08-27 | On-Ramp Wireless, Inc. | RSSI measurement mechanism in the presence of pulsed jammers |
US8477830B2 (en) | 2008-03-18 | 2013-07-02 | On-Ramp Wireless, Inc. | Light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a random phase multiple access system |
US8363699B2 (en) | 2009-03-20 | 2013-01-29 | On-Ramp Wireless, Inc. | Random timing offset determination |
CN105309018B (zh) * | 2013-10-31 | 2019-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方法和装置 |
US10812216B2 (en) | 2018-11-05 | 2020-10-20 | XCOM Labs, Inc. |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scheduling |
US10659112B1 (en) | 2018-11-05 | 2020-05-19 | XCOM Labs, Inc. | User equipment assis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
US10432272B1 (en) | 2018-11-05 | 2019-10-01 | XCOM Labs, Inc. | Variab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
US10756860B2 (en) | 2018-11-05 | 2020-08-25 | XCOM Labs, Inc. | Distribu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
AU2019388921B2 (en) | 2018-11-27 | 2024-05-30 | XCOM Labs, Inc. | Non-coherent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
US10756795B2 (en) | 2018-12-18 | 2020-08-25 | XCOM Labs, Inc. | User equipment with cellular link and peer-to-peer link |
US11063645B2 (en) | 2018-12-18 | 2021-07-13 | XCOM Labs, Inc. | Methods of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with a group of devices |
US11330649B2 (en) | 2019-01-25 | 2022-05-10 | XCOM Lab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of multi-link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
US10756767B1 (en) | 2019-02-05 | 2020-08-25 | XCOM Labs, Inc. | User equipment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cellular signal with another user equipment |
US10735057B1 (en) | 2019-04-29 | 2020-08-04 | XCOM Labs, Inc. | Uplink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
US10686502B1 (en) | 2019-04-29 | 2020-06-16 | XCOM Labs, Inc. |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
US11411778B2 (en) | 2019-07-12 | 2022-08-09 | XCOM Labs, Inc. | Time-division duplex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alibration |
US11411779B2 (en) | 2020-03-31 | 2022-08-09 | XCOM Labs, Inc. | Reference signal channel estimation |
CN115428513A (zh) | 2020-04-15 | 2022-12-02 | 艾斯康实验室公司 | 无线网络多点关联性和多路径 |
WO2022241436A1 (en) | 2021-05-14 | 2022-11-17 | XCOM Labs, Inc. | Scrambling identifie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03081A (en) * | 1993-11-01 | 1997-02-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5764687A (en) * | 1995-06-20 | 1998-06-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obile demodulator architecture for a spread 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5805648A (en) * | 1995-07-31 | 1998-09-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earch acquisition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873647B1 (en) * | 1999-02-26 | 2005-03-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synchronization time in a 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00057569A1 (en) * | 1999-03-22 | 2000-09-28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Multistage pn code acquisition circuit and method |
EP1092285B1 (en) * | 1999-04-29 | 2010-09-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rus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channels in a w-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065129B2 (en) * | 2001-06-29 | 2006-06-20 | Qualcomm, Inc. | Acquisition of a gated pilot by avoiding partial correlation peaks |
US6795489B2 (en) * | 2001-08-09 | 2004-09-21 | Qualcomm Inc. | Acquisition of a gated pilot |
-
2001
- 2001-05-01 US US09/846,963 patent/US681347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
- 2002-02-06 JP JP2002564853A patent/JP429829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2-06 KR KR1020037010618A patent/KR10086946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2-02-06 WO PCT/US2002/003730 patent/WO2002065660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2-02-06 DE DE60228050T patent/DE60228050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2-06 CN CN028065883A patent/CN149661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2-06 EP EP02702159A patent/EP136077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2-06 AT AT02702159T patent/ATE403978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60228050D1 (de) | 2008-09-18 |
US6813478B2 (en) | 2004-11-02 |
CN1496613B (zh) | 2010-06-02 |
EP1360775B1 (en) | 2008-08-06 |
ATE403978T1 (de) | 2008-08-15 |
JP2005513821A (ja) | 2005-05-12 |
WO2002065660A1 (en) | 2002-08-22 |
US20020160719A1 (en) | 2002-10-31 |
KR20040069258A (ko) | 2004-08-05 |
JP4298295B2 (ja) | 2009-07-15 |
EP1360775A1 (en) | 2003-11-12 |
KR100869465B1 (ko) | 2008-1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496613A (zh) | 搜寻门控导频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35767C (zh) | 在cdma通信系统中获取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97427C (zh) | 用于快速wcdma获取的方法和设备 | |
JP4382479B2 (ja) | W−cdamハンドオフ検索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104115C (zh) | 接收设备、接收方法以及与无线电系统一起使用的终端单元 | |
CN1146121C (zh) | 用于扩频通信的瑞克接收机及指管理方法 | |
CN1154259C (zh) | 扩频信号的捕获方法和装置 | |
CN1137551C (zh) | 在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中用于多径延时估计的方法和设备 | |
CN1254993C (zh) |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站的小区搜索方法和设备 | |
CN1343406A (zh) | 用于无线通信的同步和小区搜索方法及设备 | |
CN1173508C (zh) |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站的小区搜索方法和移动站 | |
CN1553586A (zh) | Td-scdma系统中的下行同步校准方法和装置 | |
CN1476684A (zh) | 生成任意相位pn序列的方法和装置 | |
CN1449602A (zh) | 无线通信设备中导频信号的快速捕获 | |
CN1108674C (zh) | 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和使用无线系统的终端单元 | |
CN1820437A (zh) | 通用移动电话系统接收机中小区搜索期间的频率同步 | |
CN1816990A (zh) | 通用移动电话系统接收机中的自适应帧同步 | |
CN1540896A (zh) | 小区搜索方法、实现装置以及移动通信终端 | |
CN1575014A (zh) | 适合初始及目标基站区域搜寻的基站区域搜寻方法 | |
CN2824438Y (zh) | 帧同步码检测装置 | |
CN1794602A (zh) | 接收设备、接收方法及其程序 | |
CN1653712A (zh) | 处理cdma搜索器中的导频和非导频信道 | |
CN1553617A (zh) | Cdma系统的基带接收同步获得方法与装置 | |
GB2364487A (en) | Pilot signal acquisition in 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such as a cdma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 |
CN1684373A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多径搜索方法及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35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635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