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6990A - 通用移动电话系统接收机中的自适应帧同步 - Google Patents
通用移动电话系统接收机中的自适应帧同步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16990A CN1816990A CNA038268515A CN03826851A CN1816990A CN 1816990 A CN1816990 A CN 1816990A CN A038268515 A CNA038268515 A CN A038268515A CN 03826851 A CN03826851 A CN 03826851A CN 1816990 A CN1816990 A CN 18169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scrambler group
- received
- wireless signal
- synchroniz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983670 Ficus natalensis subsp. leprieur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62—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System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71—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System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78—Time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81—Synchronisation of a mobile station with one base st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0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ynchronising information used
- H04J3/0605—Special codes used as synchronising signal
- H04J3/0608—Detectors therefor, e.g. correlators, state machi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35—Code identif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用移动电话系统(UMTS)接收机(115)使用已接收主同步信道(PSCH)(205)来执行时隙同步。在完成时隙同步之后,UMTS接收机(115)自适应地控制用于确定帧同步的、处理次同步信道(SSCH)(210)的持续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无线接收设备,更具体地,涉及在例如通用移动电话系统(UMTS)的、基于扩频的无线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
背景技术
UMTS无线电信号中的基本时间单位是10毫秒(ms)无线电帧,其被划分为每一个2560码片的15个时隙。从小区(或基站)到UMTS接收机的UMTS无线电信号是“下行信号”,而反向的无线电信号被称为“上行信号”。当首先开启UMTS接收机时,UMTS接收机执行“小区搜索”来搜索要与之进行通信的小区。具体地,并且在下面进行说明,最初UMTS接收机寻找发送自小区的下行同步信道(SCH),以便在时隙和帧层次上与之同步,并且确定小区的特定扰码组。只在成功的小区搜索之后才可以开始语音/数据通信。
对于小区搜索,SCH是只在每一个时隙的前256码片期间有效的稀疏下行信道。SCH由主SCH(PSCH)和次SCH(SSCH)两个子信道组成。对于所有小区,PSCH 256码片序列或者PSCH代码在SCH的所有时隙中都是相同的。相反地,SSCH 256码片序列或者SSCH代码在无线电帧的15个时隙的每一个中可以不同,并且被用于识别64个可能的扰码组之一。换句话说,SCH的每一个无线电帧重复与各个传输小区相关的扰码组序列。每一个SSCH代码取自16个可能SSCH代码的字母表。
作为小区搜索的一部分,UMTS接收机首先使用PSCH来实现时隙同步。在这点上,UMTS接收机对已接收PSCH的已接收采样与公知的PSCH 256码片序列(对于所有时隙都是相同的)进行相关,根据相关峰的位置,确定时隙参考时间。当确定时隙参考时间时,对UMTS接收机进行时隙同步,并且UMTS接收机可以确定每一个时隙在已接收无线电帧中的开始时间。
在时隙同步之后,UMTS接收机停止PSCH的处理并且开始处理SSCH。具体地,UMTS接收机对已接收无线电帧中15个SSCH代码的特定序列与公知序列进行相关,以实现帧同步,并且确定小区的扰码组。同样,扰码组的标识使UMTS接收机能够对小区的所有其它下行信道(例如公共导频信道(CPICH))进行解扰,以便开始语音/数据通信。
不利地,上述小区搜索处理的SSCH部分是最耗时的部分。具体地,因为UMTS系统可能操作在低信噪比中,UMTS接收机处理预定数目的已接收无线电帧,例如10到20个,以便获得从小区发送的15个SSCH代码的序列的良好估计。同样地,因为每一个无线电帧是10ms长,在开始语音/数据通信之前用户可能会经历至少100到200ms数量级的延迟。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UMTS接收机通过处理预定数目的已接收无线电帧,来执行小区搜索的SSCH部分。然而,可以观察到,信道条件允许:UMTS接收机能够获取帧同步,并且在即使处理一个已接收无线电帧之后成功地确定扰码组。换句话说,在一些信道条件下,UMTS接收机通过处理不必要的已接收无线电帧而浪费了时间。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原理,UMTS接收机接收包括SSCH子信道的SCH信道,并且自适应地控制用于确定帧同步的SSCH相关处理的持续时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UMTS接收机是UMTS用户设备(UE)的一部分。UMTS接收机首先使用PSCH来执行时隙同步,并且确定与已接收PSCH代码相关的峰值相关值。在实现时隙同步之后,则UMTS接收机作为确定峰值相关值以及可能的其它相关值的函数,确定用于确定帧同步所需的已接收无线电帧的数目。UMTS接收机根据已接收无线电帧的预定数目,执行帧同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UMTS接收机是UMTS用户设备(UE)的一部分。UMTS接收机首先使用PSCH来执行时隙同步。在实现时隙同步之后,UMTS接收机启动使用SSCH的帧同步处理。在帧同步处理期间,UMTS接收机在每一个已接收无线电帧之后检查是否可以确定扰码组。如果可以确定扰码组,UMTS接收机停止其它已接收无线电帧的SSCH处理,并且完成帧同步以及扰码的确定。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演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部分;
图2和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无线接收机的演示实施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演示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演示帧表;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演示伪代码实现;
图7和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可选实现;以及
图9和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其它演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了本发明的概念之外,附图所示的单元是公知的,不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假设熟知基于UMTS无线通信系统,并且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例如,除了本发明的概念之外,扩频发送和接收、小区(基站)、用户设备(UE)、下行信道、上行信道和RAKE接收机是公知的,在此不进行说明。此外,可以使用传统的编程技术来实现本发明的概念,同样在此不进行说明。最后,附图中类似的数字表示类似的单元。
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UMTS无线通信系统10的演示部分。小区(或基站)15广播包括上述PSCH和SSCH子信道的下行同步信道(SCH)信号16。如上所述,由UMTS用户设备(UE)将SCH信号16同步,作为语音/数据通信的先决条件。例如,UE在“小区搜索”操作期间处理SCH信号。在该示例中,当例如开启或开机UE 20时,例如蜂窝电话的UE 20启动小区搜索。小区搜索操作的目的包括(a)在UMTS无线电帧的时隙和帧层次上同步小区发送,以及(b)确定小区(例如小区15)的扰码组。如下面所述,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原理,UE 20自适应地控制用于确定帧同步的处理SCH的SSCH部分的持续时间。应当注意,尽管下面的示例基于初始小区搜索(即当打开UE 20时)的上下文中示出了本发明的概念,本发明的概念不局限于此,而是可应用于小区搜索的其它示例,例如当UE处于“空闲模式”时。
现在转向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UE 20的一部分的演示方框图。UE 20包括前端105、模拟-数字(A/D)转换器110、小区搜索单元115、搜索器单元120、rake接收机125、主机接口块130以及处理器135。还应当注意,除了本发明的概念之外,在图2所示的块中还可以包括本领域所公知的其它单元,然而为了简化不进行说明。例如,A/D转换器110可以包括数字滤波器、缓冲器等。
前端105经由天线(未示出)接收发送自小区15(图1)的射频(RF)信号101,并且提供代表PSCH和SSCH子信道的基带模拟信号106。由A/D转换器110对基带模拟信号106进行采样,提供已接收采样流111。已接收采样111可用于三个组件:小区搜索单元115、搜索器单元120以及rake接收机125。小区搜索单元115根据将在下面进行说明的本发明原理,处理PSCH和SSCH子信道。成功的小区搜索之后,搜索器单元120针对到rake接收机125的每一个指状单元的多径分配估计已接收采样,例如,所述rake接收机125能够在用于随后由解码器(未示出)解码的符号提供中组合来自多个路径的数据,用于语音/数据通信。因为只有小区搜索单元115与本发明的概念相关,在此不对搜索组件120和rake接收机125进行进一步说明。主机接口块130在上述三个组件和处理器135之间连接数据,在本文中,处理器135经由信令134从小区搜索组件115接收结果。演示地,处理器135是存储程序控制器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并且包括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140。
现在转向图3,示出了小区搜索单元115的演示方框图。小区搜索单元115包括PSCH单元205和SSCH单元210。现在还应当参考图4,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演示流程图,用于利用图3的小区搜索单元115来处理下行PSCH和SSCH子信道。在步骤305中,UE 20的处理器135启动小区搜索,在步骤305中通过处理下行PSCH子信道,尝试实现时隙同步。具体地,处理器135经由信令206激活PSCH单元205,使其按照本领域所公知地处理已接收采样111。例如,因为下行PSCH子信道是周期性地出现(即在下行SCH信号的每一个时隙中重复)的公知的PSCH 256码片序列或者PSCH代码,PSCH单元205对已接收采样111与PSCH代码进行相关,并且提供相关的峰值相关值。在这点上,PSCH单元205包括匹配滤波器和存储匹配滤波器的输出信号的缓冲器(两个都没有示出)。PSCH单元205经由信令206将峰值相关值提供给处理器135。可以基于已接收无线电帧的多个时隙(例如四到二十个时隙)对该峰值相关值进行平均,来减少“假锁定”的概率。(因为PSCH同步使用多个时隙而不是帧,它比上述现有技术的SSCH帧同步快很多。)如果峰值相关值不大于预定阈值,处理器135控制PSCH单元305来继续处理任意已接收信号,继续查找小区。然而,如果峰值相关值大于预定阈值,UE 20完成时隙同步。可选的方法是当峰值相关值超出下一个最高相关值预定加法因子或乘法因子时,视为完成了时隙同步。
在步骤310中,根据本发明的原理,作为从时隙获取中获取的峰值相关值的函数,则处理器135自适应地确定下面的SSCH处理的持续时间。具体地,处理器135按照在执行步骤305中确定的峰值相关中的函数,确定处理帧同步的已接收帧的数目。换句话说,SSCH处理的帧迭代的数目是根据例如用于表示通信信道的条件的PSCH相关峰值的强度。尽管可以使用任意函数,演示地,可以认为SSCH处理所需的帧迭代的数目反比于主SCH相关峰值的量。例如,如果PSCH相关峰值的值非常强,在预定电平之上,SSCH处理只使用一个帧数据;而如果PSCH相关峰值的值非常微弱,也许处理两个帧等。在这点上,处理器135使用演示的帧数目表或等效物,来使PSCH相关峰值与SSCH处理所需的帧数目N预先相关。图5示出了这种演示的表41。演示地,将表41存储在UE 20的存储器140中。表41的每一行对PSCH相关峰值ki与SSCH处理所需的帧数目N进行相关,其中Ki>ki+1。例如,在步骤310中,如果相关峰值大于或等于k1,则处理器135控制SSCH处理,只使用一个已接收的帧(N=1)。需要注意,经验性地确定实际相关峰值和相关的帧数目N,并且在此不进行说明。同样地,表41可以包括任意行,取决于SSCH处理中经验性地观察效率。需要注意,其它变体也是可能的,例如,可以按照包括或不包括峰值相关值的多个相关值的函数来确定帧的数目N。
转到参考图4,当已经确定要处理的已接收帧的数目时,在步骤315中,处理器135使SSCH单元210能够针对已确定数目N的帧来处理已接收采样111。SSCH单元210经由信令211与处理器135相连,并且对已接收无线电帧中15个SSCH代码的特定序列与公知序列进行相关,用于实现帧同步,并用于确定小区的扰码组(在此为与小区15相关的扰码组)。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对上述确定数目N个已接收无线电帧,执行SSCH处理,以便平均数据的连续帧的相关,从而获得已接收15SSCH代码序列的鲁棒估计。显然,如果N=1,则不存在连续帧。还需要注意,为了简化,在此所述的流程图中没有示出错误条件。例如,如果UE 20在尝试帧同步的同时丧失了时隙同步,不幸地,重启上述小区搜索。
除了本发明的概念之外,步骤315与本领域所公知的SSCH处理相对应,并且分别由图2和3的SSCH单元210和处理135来演示地执行。作为背景,UE 20必须确定小区15所使用的64个扰码组之一,每一个扰码组由15个SSCH代码的特定序列所识别。如在此所用的,64个扰码组形成扰码组集合。在形成扰码组中,每一个SSCH代码或符号是从例如1到16的16个符号的字母表中得到的。同样地,演示的扰码组,例如组1,可以包括下面的15个SSCH符号:
[1 1 2 8 9 10 15 8 10 16 2 7 15 7 16]
而另一个扰码组,例如组2,可以包括下面的15个SSCH符号:
[1 1 5 16 7 3 14 16 3 10 5 12 14 12 10]
然而,因为尚未实现帧同步,特定的15个SSCH代码的已接收序列在位置上也许会偏离各个扰码组。在这点上,在UMTS中预先定义扰码组,使得它们的循环移位是唯一的,即,任意扰码组的循环移位与任意其它的扰码组均不同。因此,由于尚未实现帧同步,对已接收的15个SSCH代码的已接收序列与所有64个可能扰码组的所有15个可能循环移位进行比较,以识别已接收扰码组并确定帧的偏移量,以便根据循环移位获取帧同步。(应当注意,循环移位包括零移位,即在扰码组序列中实际没有移位。)这导致(64)(15)=960的可能序列的比较,并且典型地,针对64个可能扰码组和每一个扰码组中的15个可能移位,在软件中以嵌套环的形式完成。图6示出了演示的伪代码实现,用于将以接收的15个SSCH代码序列与所有64个可能扰码组的所有15个可能循环移位进行比较,来识别已接收的扰码组,并且确定帧偏移量。在图6中,需要注意,执行参数peak_idx_buff(已接收采样)和参数code_groups(所有64个可能代码组的15个值的存储查找表)之间的比较(64)(15)(15)=14400次。
当在步骤315中成功完成SSCH处理时,识别小区15的扰码组,使UE 20能够解扰小区的所有其它下行信道(例如包括公共导频信道(CPICH),用于频率同步,还用于根据识别的扰码组来确定小区的实际扰码组),以及可以开始语音/数据通信。
从上文可见,将已接收的15个SSCH代码序列与所有64个可能扰码组的所有15个可能循环移位进行比较的处理量非常大。然而,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可以通过当对于给定扰码组和移位遇到预定数目的匹配或失配时退出嵌套环,减少处理量。图7示出了之中可选实现的演示流程图。对于该实现,由处理器135追踪下面的数据:
target_sequence-例如960个可能组列之一的特定扰码组的特定循环移位
tentative_best_match-作为已接收序列的当前最佳匹配的扰码组序列,初始设置为空;
best_mismatches-测试最佳匹配和已接收序列之间的失配数目,初始设置为值15;
mismatches-测试最佳匹配和已接收序列之间的匹配数目,初始设置为值0;
matches-已接收序列和target_sequence之间的当前匹配数目;在每一次比较开始时初始设置为值0。在步骤605中,接收到15个SSCH代码的序列用于处理。步骤610代表包括步骤611和612的比较环(下文中称为环610)。在步骤611中,对已接收序列的符号与target_sequence(上述960个可能序列之一)的相应符号进行比较。随着使每一个符号位置前进,适当地更新各个变量mismatches和matches。例如,如果已接收符号和target_sequence的各自符号之间的特定比较不匹配,则增加mismatches的值。类似地,如果存在匹配,增加matches的值。在步骤612中,在每一个符号比较之后将当前的mismatches值与best_mismatches值进行比较。如果mismatches的值大于或等于best_mismatches的值,则处理器135退出环610,并且开始已接收序列与下一个可能序列(即新的target_sequence)的新比较。因为开始了新的比较,将变量matches和mismatches复位为0值。换句话说,当失配数目等于当前最佳匹配的失配时,放弃当前的搜索或比较。这节省了处理时间。具体地,如果给定的已接收序列具有与先前最佳匹配序列相同的失配数目,则当前的比较不会产生更好的匹配,即,附加的比较不会提供任何附加的信息。
另一方面,当环610结束已接收序列和target_sequence之间的比较而没有退出环时,找到了新的更好的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利用target_sequence信息来更新变量tentative_best_match(都关于扰码组和循环偏移量),利用mismatches的值更新变量best_mismatches,并且利用matches值更新best_matches值。在步骤615中,将best_matches的值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如果best_matches的值小于预定阈值,则如上所述,在环610中继续与可能序列的比较。然而,如果如果best_matches的值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则认为tentative_best_match是已接收扰码组,并且相关的循环移位被用于确定帧偏移量。可以将预定的阈值设置为代表完全匹配的值,例如15;或者可以将预定阈值设置为较低值,例如10个匹配。在较差的信噪比条件下少于15个匹配的使用也许是优选的,因为也许不可能获得完全匹配。可以选择这种用户定义的少于15的阈值,使其足够高,具有一定成功概率地保证不会偶然地选择错误的序列。图8示出了图7的方法的演示伪代码实现。
如上所述,作为根据时隙获取的峰值相关值的函数,处理器135自适应地确定下面的SSCH处理的持续时间。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器135确定要处理的帧的数目N。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其它选择方法是可以的。现在转向图9,示出了另一个演示的实施例。在本演示实施例中,在每一个帧迭代之后,检查代表15个SSCH代码的累加数据。如果存在足够的匹配来识别特定的15个SSCH代码序列,则处理器135暂停SSCH处理。同样地,即使在处理了一个已接收无线电帧之后也可以暂停SSCH处理。具体地,在上述获取时隙同步(例如由图4的步骤305所表示的)之后,处理器135启用SSCH处理。在图9的步骤405中,SSCH单元210如上所述地处理已接收无线电帧,一次一个帧。作为该处理的结果,当处理了每一个连续帧时,在步骤410中SSCH单元210在时间上累加关于已接收15个SSCH代码的序列的相关值。在步骤405和410中,SSCH单元210继续处理每一个已接收帧并且基于时间累加数据,直到由处理器135暂停(下面进行说明)。在步骤415中,处理器135确定由累加相关值表示的SSCH代码(可能的扰码组)和扰码组集合的64个扰码组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匹配数目。例如,如果来自步骤410的累加相关值代表下面的已接收SSCH序列(可能的扰码组):
[1 1 2 8 9 5 5 5 5 5 5 5 5 5 5],
则可能存在与扰码组1相关的五个匹配,以及扰码组2相关的仅仅两个匹配(上面演示地定义了组1和组2)。
继续图9的流程图,在步骤420中,处理器135确定匹配数目是否超出预定阈值,例如在最大15个可能匹配中至少扰码组集合的扰码组的13个SSCH代码的匹配。如果没有一个扰码组集合的扰码组具有超出预定阈值的相关数目的匹配,则在步骤415中处理器135继续处理,并在由SSCH单元210处理下一个已接收帧之后,检查更新的累加相关值。然而,如果扰码组集合的扰码组之一的匹配数目超出预定阈值,在步骤425中暂停SSCH处理,并且在步骤430中从扰码组集合中选择该扰码组作为扰码组。如上所述,当在步骤430中完成SSCH处理并且识别了小区15的扰码组时,UE 20可以解扰小区的所有其它下行信道(例如包括公共导频信道(CPICH),用于频率同步,还用于从识别的扰码组中确定小区的实际扰码组),以及可以开始语音/数据通信。
从图9中可见,存在多个扰码组具有相关匹配数目的情况。例如,假设扰码组5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扰码组7是: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以及来自步骤410的累加相关值代表下面的已接收SSCH序列(可能的扰码组):
[1 2 3 4 5 5 5 5 5 5 5 4 3 2 1]。
如果演示地将步骤420中的预定数目匹配的阈值设置为五,则对于扰码组集合的扰码组5和扰码组7,存在五个匹配。在这种情况下,特定扰码组的选择是不可靠的。图10所示的流程图添加附加步骤435,当超出预定阈值时,从扰码组集合中选择具有最多匹配的扰码组。如果没有扰码组具有最多匹配,如上所述步骤415继续处理。然而,如果一个扰码组的确具有最多的匹配,在步骤425中暂停SSCH处理,并且在步骤430中选择扰码组集合的该扰码组作为扰码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无线接收机自适应地确定SSCH处理的持续时间,将处理的已接收帧的数目减少到实现帧同步所要处理的已接收帧的最小数目。尽管在初始的小区搜索处理的上下文中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概念适用于在存在变化信道条件中处理下行信道(例如SSCH子信道)的无线操作的任意部分。
上面仅示出了本发明的原理,并因此可以认识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设计尽管在此未明确示出、实现本发明的原理并且处于其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可选设置。例如,尽管在独立功能单元的上下文中示出了,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IC)和/或在一个或多个存储的程序控制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中实现这些功能单元。类似地,尽管在基于UMTS的系统的上下文中进行演示,本发明适用于在存在变化信道条件中处理信号的任意通信系统。因此,可以理解,可以对示出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其它设置,而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在无线接收机中使用的方法,包括:
处理已接收无线信号的第一同步信道(305),以获取时隙同步;以及
自适应地控制处理已接收无线信号的第二同步信道的持续时间,以获取帧同步(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同步信道是通用移动电话系统(UMTS)的主同步子信道(PSCH),以及第二同步信道是次同步子信道(SSC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处理第一同步信道的步骤包括步骤:提供与第一同步信道相关联的峰值相关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自适应控制步骤包括步骤:
作为峰值相关值的函数,确定已接收无线信号的已接收帧的数目;以及
基于帧的确定数目,处理第二同步信道,以获取帧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处理第二同步信道包括步骤:
将估计的已接收序列与多个可能已接收序列中的每一个进行比较,所述每一个序列包括多个符号;以及
在与多个可能序列之一的每一次比较之后,将多个可能序列之一识别为可能的最佳匹配;
其中,在比较步骤中,如果当前比较的失配数目大于或等于与可能的最佳匹配相关联的失配数目,放弃当前的比较,并且开始新的比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处理第一同步信道的步骤包括步骤:提供与第一同步信道相关联的多个相关值,所述多个相关值包括峰值相关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自适应控制步骤包括步骤:
作为峰值相关值和至少一个其它值的函数,确定已接收无线信号的已接收帧的数目;以及
基于帧的确定数目,处理第二同步信道,以获取帧同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处理第二同步信道的步骤包括步骤:
基于帧的预定数目,对已接收无线信号进行相关,以提供已接收序列的估计;以及
将估计的已接收序列与多个期望已接收序列中的每一个进行比较,以确定与其匹配的数目;以及
如果多个期望已接收序列中的至少一个的匹配数目超出预定阈值,退出处理第二同步信道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自适应控制步骤包括步骤:
处理第二同步信道,以形成表示包括M符号序列的可能扰码组的累加数据;
确定可能扰码组的M符号序列和扰码组集合中的每一个扰码组之间的匹配数目;以及
如果扰码组集合的至少一个扰码组的确定匹配数目超出预定值,选择所述至少一个扰码组,作为在获取帧同步中使用的扰码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步骤包括步骤:暂停进一步处理已接收无线信号中的已接收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步骤包括步骤:
如果扰码组集合的多于一个扰码组超出预定匹配数目,选择具有最多匹配数目的扰码组。
12.一种在无线接收机中使用的方法,包括:
处理从无线通信信道接收的无线信号的第一同步信道(305),以获取时隙同步,用于提供表示无线通信信道条件的信号;
使用信号的数值,所述信号的数值被编入用于确定已接收帧的数目的表;以及
至少基于帧的确定数目,处理无线信号的第二同步信道,以获取帧同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处理第二同步信道包括步骤:
将估计的已接收序列与多个可能已接收序列中的每一个进行比较,所述每一个序列包括多个符号;以及
在与多个可能序列之一的每一次比较之后,将多个可能序列之一识别为可能的最佳匹配;
其中,在比较步骤中,如果当前比较的失配数目大于或等于与可能的最佳匹配相关联的失配数目,放弃当前的比较,并且开始新的比较。
14.一种通用移动电话系统(UMTS)设备,包括:
前端(105),用于接收表示帧序列的无线信号,并且用于从其提供已接收采样的流;以及
处理器(135),用于自适应地控制对已接收采样执行帧同步的持续时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UMTS设备,还包括:
主同步单元(205),对已接收采样进行操作,用于获取对已接收无线信号的主同步信号的时隙同步,并且用于提供与其相关联的峰值相关值;以及
次同步单元(210),对已接收采样进行操作,用于获取对已接收无线信号的次同步信号的帧同步;
其中,处理器按照峰值相关值的函数,确定次同步单元用于获取帧同步处理所需的帧数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UMTS设备,其中,作为峰值相关值和至少一个其它相关值的函数,处理器确定次同步单元用于获取帧同步处理所需的帧数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UMTS设备,还包括:
主同步单元(205),对已接收采样进行操作,用于获取对已接收无线信号的主同步信号的时隙同步;以及
次同步单元(210),对时隙同步之后的已接收采样进行操作,用于提供包括M符号序列的可能扰码组;
其中,处理器(a)确定可能扰码组的M符号序列与扰码组集合的每一个扰码组之间的匹配数目;以及(b)如果扰码组集合的至少一个扰码组的确定匹配数目超出预定值,选择所述至少一个扰码组作为用于获取帧同步的扰码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UMTS设备,其中,如果至少一个扰码组的确定匹配数目超出预定值,处理器暂停进一步处理已接收无线信号中的已接收帧。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UMTS设备,其中,如果扰码组集合的多于一个扰码组超出确定的匹配数目,处理器选择具有最多匹配数目的扰码组。
20.一种通用移动电话系统(UMTS)设备,包括:
前端(105),用于接收表示帧序列的无线信号,每一个帧包含主同步信号和次同步信号;
存储器(140),用于存储使已接收帧的数目与相关值相关联的表,相关值与已接收主同步信号相关;以及
处理器(135),将次同步信号的处理限制到相关联数目的已接收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US2003/024348 WO2005018121A1 (en) | 2003-08-04 | 2003-08-04 | Adaptive frame synchronization in a universal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receiver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16990A true CN1816990A (zh) | 2006-08-09 |
Family
ID=34192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038268515A Pending CN1816990A (zh) | 2003-08-04 | 2003-08-04 | 通用移动电话系统接收机中的自适应帧同步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80144583A1 (zh) |
EP (1) | EP1652323A1 (zh) |
JP (1) | JP4320016B2 (zh) |
CN (1) | CN1816990A (zh) |
AU (1) | AU2003302312A1 (zh) |
WO (1) | WO2005018121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02150B (zh) * | 2007-08-10 | 2013-03-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下行同步信道中减少邻区干扰的方法 |
CN103444113A (zh) * | 2011-04-08 | 2013-12-11 | 索尼公司 | 发射分开的信令数据的信令数据发射 |
CN103491044A (zh) * | 2006-08-23 | 2014-01-0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频分多址系统中的捕获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14745B1 (ko) * | 2004-12-29 | 2006-08-21 |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 수신 다이버시티를 이용한 비동기 방식 광역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코드 그룹 획득 방법 및 장치 |
US7286661B1 (en) | 2007-05-01 | 2007-10-23 | Unison Technologie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calable hunt-group management |
US8050225B2 (en) * | 2007-05-21 | 2011-11-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ssign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ode sequences to cel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332515B2 (en) | 2007-06-18 | 2016-05-03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Mapping schemes for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crambling |
CN102158250B (zh) * | 2010-02-11 | 2014-08-2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初始小区搜索方法及装置 |
WO2014125335A1 (en) * | 2013-02-15 | 2014-08-21 |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 Searc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4602321B (zh) * | 2013-10-30 | 2018-06-05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通信终端及其小区离线测量装置与小区测量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90927A1 (en) * | 1997-04-30 | 2006-08-16 | Hans Klingemann | Natural killer cell lines and methods of use |
US6363060B1 (en) * | 1999-06-30 | 2002-03-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st WCDMA acquisition |
JP3473575B2 (ja) * | 2000-11-29 | 2003-12-0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Cdma移動通信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基地局検出方法 |
US6966848B2 (en) * | 2000-11-30 | 2005-11-22 | Daiwa Seiko, Inc. | Golf club hea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KR100393630B1 (ko) * | 2001-02-14 | 2003-08-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프레임 동기 획득 장치 및 방법 |
KR100557509B1 (ko) * | 2001-10-27 | 2006-03-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유엠티에스 시스템에서의 셀 탐색 방법 |
US7065064B2 (en) * | 2001-12-20 | 2006-06-20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Cell search using peak quality factors |
KR100871219B1 (ko) * | 2002-04-24 | 2008-12-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멀티 탐색을 제공하는 셀 탐색 장치및 방법 |
FR2841407B1 (fr) * | 2002-06-20 | 2004-08-13 | Nec Technologies Uk Ltd | Procede d'optimisation de la recherche de cellules dans un reseau de telecommunication mobile |
-
2003
- 2003-08-04 WO PCT/US2003/024348 patent/WO200501812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3-08-04 JP JP2005507874A patent/JP432001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8-04 AU AU2003302312A patent/AU200330231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08-04 US US10/566,877 patent/US2008014458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08-04 CN CNA038268515A patent/CN1816990A/zh active Pending
- 2003-08-04 EP EP03810868A patent/EP1652323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91044A (zh) * | 2006-08-23 | 2014-01-0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频分多址系统中的捕获 |
CN103491044B (zh) * | 2006-08-23 | 2017-03-2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频分多址系统中的捕获 |
CN101102150B (zh) * | 2007-08-10 | 2013-03-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下行同步信道中减少邻区干扰的方法 |
CN103444113A (zh) * | 2011-04-08 | 2013-12-11 | 索尼公司 | 发射分开的信令数据的信令数据发射 |
CN103444113B (zh) * | 2011-04-08 | 2016-09-21 | 索尼公司 | 接收装置、接收方法、信令数据解调解码方法和发射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5018121A1 (en) | 2005-02-24 |
AU2003302312A1 (en) | 2005-03-07 |
JP4320016B2 (ja) | 2009-08-26 |
EP1652323A1 (en) | 2006-05-03 |
US20080144583A1 (en) | 2008-06-19 |
JP2007521677A (ja) | 2007-08-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24182C (zh) | 小区搜索装置和小区搜索方法 | |
CN1154259C (zh) | 扩频信号的捕获方法和装置 | |
US681347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rching a gated pilot | |
CN1279569A (zh) | 包含并行干扰消除处理器的基站系统 | |
US6744747B2 (en) | Method & apparatus for W-CDMA handoff searching | |
CN1135767C (zh) | 在cdma通信系统中获取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US7580428B1 (en) | 3GPP WCDMA receiver using pipelin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cell searches | |
CN1157006C (zh) |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设备及为此使用的基站检测方法 | |
CN1856945A (zh) | 接收机的初始同步 | |
CN1816990A (zh) | 通用移动电话系统接收机中的自适应帧同步 | |
CN1820437A (zh) | 通用移动电话系统接收机中小区搜索期间的频率同步 | |
US2005000244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of Pilot signal with frequency offset using multi-stage correlator | |
CN1359209A (zh) | 从相关值波形图中减去自相关图形的小区搜索方法 | |
JP2007521677A6 (ja) | ユニバーサル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レシーバにおける適応フレーム同期 | |
CN1832362A (zh) | 使用接收机分集在异步wcdma系统中获取码群的方法和装置 | |
CN1691564A (zh) | 信道质量估计方法和接收设备 | |
CN1531366A (zh) | Wcdma系统中的小区搜索方法和设备 | |
US20060188009A1 (en) | Frame synchronization using soft decisions in a universal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receiver | |
CN1820423A (zh) | 通用移动电话系统接收机中使用软决策的帧同步 | |
CN1794602A (zh) | 接收设备、接收方法及其程序 | |
CN1820431B (zh) | 通用移动电话系统中的帧同步 | |
CN1809972A (zh) | 无线通信系统的小区搜索处理 | |
CN1226841C (zh) | 在取样频率偏移效应下的小区搜索方法及装置 | |
KR20060089718A (ko) | 범용 이동 전화 시스템 수신기에서의 적응적 프레임 동기화 | |
CN1780175A (zh) | 时分双工系统中小区搜索第一和第二步骤的并行迭代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60809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