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63519A - 信标设备的基础结构 - Google Patents
信标设备的基础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63519A CN1463519A CN02801746A CN02801746A CN1463519A CN 1463519 A CN1463519 A CN 1463519A CN 02801746 A CN02801746 A CN 02801746A CN 02801746 A CN02801746 A CN 02801746A CN 1463519 A CN1463519 A CN 14635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con
- beacon equipment
- wireless receiver
- decryption
-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KRQUFUKTQHISJB-YYADALCUSA-N 2-[(E)-N-[2-(4-chlorophenoxy)propoxy]-C-propylcarbonimidoyl]-3-hydroxy-5-(thian-3-yl)cyclohex-2-en-1-o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N/OCC(C)OC1=CC=C(Cl)C=C1)C1=C(O)CC(CC1=O)C1CCCSC1 KRQUFUKTQHISJB-YYADALCU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07 loc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5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emergency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通信系统利用发射机信标(70),用于向移动接收机发送提示信号。每个提示信号表示发射机信标的提示消息。解释数据被加载到移动接收机,并且当接收到相关提示信号时利用该解释数据,从而在移动无线设备生成相关的提示消息。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到移动通信设备,例如电话以及适当配置的个人数字助理(PDA)的设备,并且还涉及到与相同设备一起使用的基础结构系统和协议。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功能的完善,移动电话网络的用户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飞速地发展,蜂窝电话也已经成为个人化、可信赖的设备。这样所产生的结果就是:随着移动信息设备的发展,个人化和本地化的业务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感知环境”(CA)移动电话可以在类似购物中心等地方,与小功率小范围基站一起使用,以提供本地特定的信息。这种信息内可以包含本地地图、附近商店和餐厅的信息等等。用户CA终端可以根据预存储的用户优先选择,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过滤,而且只有接收到特别感兴趣的数据项目之后,才会为用户给出提示。
共同转让的国际专利申请EP 01/06948(优先权日期2000年8月15日)中描述了CA终端,并且提出根据蓝牙协议,在连接之前广播发送数据的概念。它利用蓝牙的查询阶段,通过扩充在该模式中发出的、极短的ID包,并且利用这一额外间隔,从而可以传输较小数量的信息。该信息可以是与蓝牙系统相关的数据或单向应用数据。这种方案具有潜在的用途,即与不能理解该额外域的传统蓝牙设备后向兼容。
这样只能传递很小数量的信息,因此在利用这一方案来传输大量数据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通信系统,其中包含:
用于向信标设备范围内的无线接收机发送多个提示信号的发射机信标,每个提示信号被提供用于表示信标设备发射机的提示消息;以及
存储解释数据的无线接收机,当接收到相关提示信号时,使用被选择的解释数据,从而在移动无线设备内生成相关的提示消息。
CA概念就是:利用移动手机,从公开定位的RF信标设备中接收特定推送的消息。本发明能够使用短提示消息,在无线设备中可以在所存储数据的基础上,对这些数据进行解释。解释数据可以包含声音或图象文件。
系统中最好还包含:
用于无线广播发送数据的第一组信标设备,无线接收机从第一组信标设备中接收数据,
其中第一组内的至少一个信标设备被设计向无线接收机提供解释数据,使得无线接收机能够解释来自第一组信标设备的信号。
这样,提供一种信标设备的设计方案,使得信标设备能够共同操作在协调系统内。多个信标设备被集合在一起,构成“主要环境(Aura)”(一组信标),其中可以从拥有信标的运营商那里获得特定类型的业务。某些信标设备可以被赋予执行“初始化器(initiliser)”,并且提供解释数据的任务。这些特定信标可能是进入主要环境的手机的第一联系接入点。
向移动接收机提供数据的同时,还能够从移动接收机接收标识和概况信息,并且传递该信息,以初始化环境内的其它信标设备。此外,它们可以为手机配备特定声音文件或者与手机可以生成的用户提示相关的其它内容。通过利用该过程,一旦手机移动靠近信标设备,并且从中接收推送消息,则手机就已经拥有合适的资源去生成特殊的提示。这样就可以节约时间,并且不需要在手机和信标设备之间进行双向通信。
通信系统中最好还包含用于无线广播发送数据的第二组信标设备,其中至少一个无线接收机用于从第一和第二组的信标设备中接收数据,而且其中第二组内至少一个信标设备被设计向无线接收机提供解释数据,使得无线接收机能够解释来自第二组信标设备的信号。
这样,在不同的环境内(即在不同组信标的范围内)可以为接收机提供不同的解释数据,使得可以根据接收机所处的环境,对来自信标的信号进行不同地解释。
每个信标设备可以利用蓝牙协议广播发送数据。
解释数据可以例如包含声音文件或者连接过程期间能够显示的内容等等。后者允许从交互形式或脚本的初始环境中预下载。如果用户确定遵循提示,并且请求WAP连接,则较长的连接时间就会被以呈现给用户的交互形式或脚本所掩盖,从而使得用户在可能的较长建立过程中保持忙碌。
最好是,至少一个信标设备(初始化器信标设备)被设计在提供解释数据期间,去接收与无线接收机标识相关的数据。该信息能够被传递给组内其它的信标设备,使得它们能够了解处于信标组区域内的用户的标识和/或概况。出于这一目的,初始化信标设备中包含用于把无线接收机相关数据传递给组内其它信标的装置。
然后,信标组内的其它信标设备能够根据与无线接收机标识相关的数据,对被发送的潜在消息进行过滤。
本发明还提供用于从信标设备向移动接收机提供信息的方法,该方法中包含:
向无线接收机提供解释数据,使得无线接收机能够从信标设备接收解释信号;以及
当无线接收机处于信标设备范围内时,从信标设备提供信号,无线接收机利用解释数据对信号进行解释。
这能够提供用于预加载上述的解释数据的操作。当无线接收机处于第二信标设备范围内时,可以从第二信标设备向无线接收机,或者在预加载操作期间向远离信标设备的无线接收机提供解释数据。
无线接收机可以在多个信标设备组之间进行移动,并且其中方法内包含:
当无线接收机处于第一信标设备范围内时,从每组内的第一信标设备向无线接收机提供解释数据;以及
当无线接收机处于第二信标设备范围内时,从第二信标设备提供信号,无线接收机利用解释数据对信号进行解释。
通过阅读随后仅通过实例给出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并且参考附图,可以明显地看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用于体现本发明的网络内的信标和便携式设备的概要框图;
图2是表示在多信标系统内的消息建立和切换的概要框图;
图3是多信标网络的概要图;以及
图4根据本发明,给出信标设计的概要表现形式。
针对推送给用户的感知环境(CA)支持业务,提出了多种业务和应用。在CA方案中,用户在购物中心内行走,并且可以接收包括商店广告、公共交通信息、个人信息(朋友的提示)、导航信息等在内的推送信息。根据信息来源和内容的特性,可以为每条推送消息分配一个等级标识码。基于“等级ID”以及消息内的其它控制域,用户的手机能够执行数据过滤或者数据排序过程。这样做,使得在用户环境内,可以只选择有被认为与用户相关或者用户期望的消息,用于向用户发出提示。提示本身可以呈现为多种形式,其中包括:声音片断、图象、简单的文本或者例如手机振动等更加复杂的模式。
本发明涉及到从信标设备发送到无线接收机的消息的特性,并且还涉及到不同区域内多个信标设备的结构,以及不同的信息通过何种方式被提供给处于不同定位位置的移动接收机。在详细描述本发明之前,首先描述本发明的网络内所使用的单个接收机的结构。
图1是与一对相互连接的低功率小范围基站或信标12、14共同使用的CA移动电话的概要框图。如上所述,以及随后更加详细地描述,这种设计可以被用于类似购物中心等地方,为移动设备提供带有信标下载信息关键字的本地特定信息,例如本地地图、附近商店和餐厅的信息等等。信息关键字是一个小的数据对象,为全部信息来源提供参考,并且以多个预定域的形式给出,其中一个域内包含呈现给用户的一条短描述性文本。另一个域将是某些形式的地址的指针,例如URL或电话号码。其它补充域可以控制数据如何被呈现给用户,以及如何利用地址。信标通常会循环广播发送多个这类关键字,尽管每个关键字都典型地与不同的业务相关,但是正如所认识到的,在多数情况下,等待适当的关键字也是一个浪费时间的事务。
有关信标设备结构和配置的问题中包括信标范围,这将取决于输出功率(典型范围是1mW到100mW)、本地干扰等级以及接收机灵敏度。
用户的CA终端10内包含一个耦合连接到收发机级18的天线16,用于消息的接收和发送。输出信息由用户输入到电话中,例如经过话筒20和A/D转换器22的音频输入或者经过键盘或其它输入装置24输入的数据。这些输入由信号和数据处理级26进行处理,并且在被提供给收发机级18之前,由编码器28转换为发送格式。
经过天线16和收发机18接收到的消息,经过译码级30,被传递给过滤和信号处理级32。如果在电话的显示屏34中表示消息所承载的数据,则在有选择地经过缓存38之后,把数据传送到显示驱动器36,驱动器对显示图像进行格式化。如所认识到的,显示34可以是相对简单的低分辨率设备,而且可以执行从接收数据到显示数据的转换,这可以作为处理级32功能的一部分,而不要求专用的显示驱动器级。
当消息承载来自信标之一14的数据时,电话具备根据用户预存储的用户优先选择40,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过滤的能力,而且只有在所存储的优先选择数据与消息内的主题事件指示符相比较表示:已经接收到特别感兴趣的数据条目时,才会为用户发出提示(即信息只会被保留在缓存38内,以及/或者呈现在屏幕34上)。
对于常规的音频消息来说,音频数据由过滤器和处理级32输出,经过D/A转换器42和放大器44被送到耳机或扬声器46。箭头50指示这种来自电话网络48的消息的接收过程:电话网络48还提供从电话10到广域网(WAN)服务器52的链路,以及经过WAN 54(可以是互联网)到一个或多个为电话10提供数据来源的远端业务提供商56的链路。
CA终端(电话10)与CA基站(信标12和14)之间的通信呈现为两种形式:“推送”和“拉送”。在“推送”模式中,信标12以60所指示的短“关键字”向所有的便携式终端10广播发送查询者信息。如随后的详细描述,电话10通过向第一信标12发送其自身的标识符,来响应查询关键字,然后向第二信标14传递交互,而第一设备继续广播发送查询关键字。
电话10“非意识地”接收到其它形式的关键字,即用户没有直接截获,而且由应用于处理级32内的比较器功能,根据用户预先设定的优先选择进行自动过滤。处理级适当地在多个同时或重叠复本中应用比较器功能,例如并行处理可能接收到的相对大量的关键字。某些将被丢弃掉,某些将被进一步研究,其它将立即向用户给出提示。例如,在得知有兴趣并且因此设置其过滤器32的用户将会相应地接收到其终端发出的提示的条件下,商店可以选择把特定细节推送到在此经过的终端中。
与关键字内所包含的信息相比,用户常常希望获得更多的信息。在此,“拉动”模式允许用户与服务器56建立连接(不需要特别针对CA应用进行配置),并且主动地请求信息,下载到终端10内。因此,这种模式就是典型地交互操作。
申请人所提出的一种方案就是把一个信标12标记为“查询者”信标,并且持续地发出蓝牙查询消息。所述(或每个)其它信标设备被标记为“交互者”信标,并且允许在逐一请求的基础上,与终端10进行通信。在此,由查询者信标12执行查询过程,并且由交互者信标14执行寻呼过程。以这一功能为代表,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否则在试图进入微微网络的过程中就要浪费大量的时间。
图2是说明消息传输顺序(由括号内的数字表示)的双信标设备系统的概要框图。在该基本系统中,存在一个查询者信标12和一个交互者14,尽管可以容易地理解到:系统可以被扩展为包括多个信标和交互者在内的网络基础结构。查询者信标12持续发送查询分组(1),该分组被用于发现信标范围内的任意客户(便携式设备)的标识。一旦客户15进入范围,则它会对查询做出响应(2),给出有关于其标识的查询者信息。
然后,通过安全信道(典型地通过固定基础结构)向交换信标14发送所发现客户的信息(3)-仅与发送给客户的信息相关的信标。通过发出包含客户标识在内的寻呼消息,客户将对此进行响应,这将开始业务交互(4)。
尽管用户被迫去搜索查询过程和寻呼过程,但是查询者能够持续发出分组这一事实可以使得处理过程更快。单独信标14对于所有交互装置的使用意味着查询者不必暂停发出寻呼消息,也不必停止允许交互业务。因此用户绝对不必等待查询设备进入查询模式。这样可以显著地节约时间。作为被添加的额外收获,交互者信标设备在发出寻呼消息之前,不必等待查询周期完成,而且还可以节约若干秒时间。
图3是多信标设备网络的概要框图,其中上述思想可以被扩展为包含若干交互者A、B、C以及通常多于一个查询者的较大规模的网络。
多交互者可以与一个查询者相关联,允许本地特定内容被发送给客户。由于使用双信标设备系统,查询者把客户标识传递给网络内的所有交互者。这就意味着,当客户处于网络范围内时,只需要搜索查询过程一次。
一旦交互者得知客户的标识,则它们能够开始执行业务交互的任务。它们能够持续寻呼所有的客户。当客户走入交互者的覆盖范围内时,他可以通过与该交互者建立链路,对寻呼进行响应。其它交互者会终止针对该客户的寻呼,直到链路被清除。更加高级的寻呼方案只需要在邻近小区内进行寻呼,其原因在于:用户在能够到达较远的小区之前,他必须经过一个或多个小区。这样,较大系统能够以经济的方式进行寻呼。其中也可以使用其它可能的寻呼方案。
一个替代方案是允许终端请求它被置于暂停模式。在暂停模式中,终端被交互者(作为蓝牙主设备)给予一个特殊标识。然后,它在大多数时间睡眠,周期地醒来以便将自己与主设备重新同步并且监听用于可能的指令的特殊信标消息,包括寻呼消息。如果用户决定执行某个交互,则终端醒来并且请求与主设备的链路。然后,交互操作象前面一样继续。
在广域网络建立过程中,系统中的所有交互者信标都能得知终端的特定暂停模式标识。这就为终端提供如下能力:即在一个站址处进入暂停模式,而在另一站址,不需要搜索查询过程就可以苏醒。
如上所述,多于一个的信标设备可以是系统的一部分。例如,购物中心可以在其每个入口处安置一个信标设备。很自然,采用这种概况式系统,客户终端在哪个查询者信标处完成查询过程是无关紧要的。
通过扩展查询和交互的功能,由于不需要在每个信标处都注册到微微网络,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然而,按照现在的情况,客户仍然需要请求交互者信标的信息,甚至包括广播信息。这就要求在建立之前,无论可用信息是否符合用户的兴趣,客户都要发送并且公开其身分。
申请人/受让人已经提出用于在查询分组中发送广播信息的机制。该提议在蓝牙的查询消息内引入一个额外域,用于在查询过程中承载关键字或广播信息。这就要求:在蓝牙分组之后常规所允许的保护间隔被减小了,但已经发现这是一种实用的解决方案,能够使得CA接收机去快速地接收广播数据,而不必要求加入蓝牙微微网络。
在多信标网络内,被用于在各种位置处提供广播信息的更多查询者信标能够对上述开发的概况式结构进行补充。期望得知更多由查询者发出的特定信息的客户能够找到任意交互者,并且建立交互链路。作为可能的额外收获,在终端进入购物中心(或信标所处的其它区域)时,不必提交任何查询过程,但是可以保持挂起状态,直到它发现感兴趣的广播消息的时刻为止。
若干其它功能能够利用概况式固定部分网络。在这些功能当中,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呼叫切换或转接。这一功能允许具有活动链路的终端,理想地(在语音模式中)以无缝模式,把链路从一个固定小区转移到另一小区。通过在固定一侧分配终端标识和链路功能的管理,蓝牙和类似协议中能够在较大区域、多小区固定网络内进行切换。
在题为“An efficient method for delivering services overbeacons(用于经过信标传递业务的有效方法)”、共同转让的国际专利EP 01/6949(优先权日期2000年8月15日)中描述了上述结构。
本发明特别考虑与推送消息的结构相关的问题,以及复杂的信标网络的基础结构,并且涉及到手机内推送消息的处理,其中可以利用或不利用上述更快连接时间的修改。这样,本发明能够从嵌入在蓝牙查询分组内的数据中获得好处,但是它的实施还需要利用常规的蓝牙系统或利用其它通信协议。
现在参考图4中的信标设备的设计来描述本发明。每个信标设备由点70表示,闭合圆圈72表示能够与手机进行无线通信的范围或“子环境”(SA)。信标设备70可以被设计为两组74、76或“主环境”,其中每个主环境表示提供特定范围的CA业务和信息的协调系统。
很重要的是,提供给用户的初始提示应该尽可能地与消息的内容相适合。提示内任何非必需的不确定性都会使用户分心,并且使得用户需要浪费大量时间去查看应该被以低优先级所给出的提示。这将大大不利于用户对业务的理解,正确的理解是:如果业务被接受,它应该不会占用用户太多的时间。为了做到这一点,不同的声音可以与每个单独提示相关联。在接收到推送消息之后,可以从最近的信标设备中得到声音。然而,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能够导致不可接受的时延,以及为单个信标设备带来过重的负荷。如果与特定消息相关的提示具有多个变量(可能用于表示不同的优先级)或多个元素(可能是图象或声音),则该问题可以被扩大。
针对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能够从信标向移动接收机提供短提示消息,接收机已经预加载了解释数据,能够对特定提示信号进行解释,在无线接收机内生成期望的音频、视频或振动消息。该消息可以有效地被信标选择,并且它可以是信标发射机内的提示消息。
多个用户设备10(电话、PDA等等)能够接收提示信号,并且显示相应的提示消息。存在不同类型的提示,列举三个实例:信息提示、广告或朋友就在周围的提示等。
CA方案针对只在短时间内处于信标12的范围内的行人。这要取决于传输技术、带宽和用户的移动速度。在CA内,利用蓝牙向用户设备10传递提示。这里,当用户经过信标12时,可以向用户发送一个短信息包。
当用户接收到提示信号时,提示消息内典型地包含被播放的提示声音和显示在设备显示屏中的图象。这些声音和图象文件(在文本中被当作“解释数据”)要消耗存储器,而且本发明避免占用时间向设备10传递这些文件。相反,提示信号本质上是指向这些本地存储在设备10当中的文件的指针。当安装提示应用,或者在前一次交互期间已经由其它信标12下载时,这些文件已经被安置在无线接收机内。例如,当用户进入购物中心时,信标12可以把解释数据下载到用户设备中,属于购物中心内商店(例如纯记录标志(Virgin records logo))的信标12可能会用到该用户设备。或者,用户可以在家中,把解释数据下载到设备10中。这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完成:拨号呼叫提供商,或者通过某种方式(无线或有线)连接到自己的PC。
用户还可以它本身利用优选的解释数据去配置设备10,使当接收到提示时,可以播放用户定义的声音并且显示用户定义的图象。因此,如果用户有优选的提示消息,则这些可以在接收到提示的时候被激活。
发送给用户设备10的提示信号中可以包含短效信息。提示信号内可以包含有效时间值。如果超过该时间,则从设备显示器中清除该提示消息。这可以被用于发送特定信息或定时信息,例如回家的下一趟列车。
如上所述,可以从指定的信标提供解释数据。为了做到这一点,本发明提供特定组织方式,构成多个信标组,每个组被协调作为单一系统,用于传递特定运营商的消息。信标设备组的运营商会在主环境内选择一个或多个信标设备作为“初始化者”信标。初始化者信标设备具有如下任务:为手机与环境内的其它任意信标设备进行交互做准备,特别是通过向接收机提供解释信息,使得接收机能够正确地解释来自信标的短消息。
初始化者信标可以发送该解释数据,作为附加在蓝牙查询消息内的数据。初始化者信标的发射功率可以高于网络内其它的信标,因此具有较大的覆盖范围。这能够使得用户处于信标范围内的时间足够长,可以下载足够数量的信息,例如音频文件和图形图标。
可以利用随后过程中的任意一种,可以提供解释数据:
音频提示预加载
解释数据中可以包括从初始化者信标中预加载的声音文件,手机利用这些文件向当前主环境74、76内的用户发出提示。这就降低了每个信标交互的传输负荷,并且意味着可供立即使用。可以预加载一组声音,可以与相同消息的不同优先级相关(一个声音表示“紧急”,另一声音表示“中性的“)。另一种顺序将针对特定提示级,分配不同的可用声音(一个声音涉及到子环境A中的消息,另一个涉及到子环境B中的消息)。
初始化者信标位于第一次与手机联系所期望的位置,可能是入口或者进入新主环境的楼梯,这是非常合适的。进入主环境的每个手机都会被“捕获”,并且每当从该点向前合适时,就完全准备好用于生成提示。或者,“初始化者”可以仅仅表示信标的操作模式,其中主环境内的任意信标设备可以按照要求进行切换。需要某种类型的期满持续时间,使得当声音文件不太会被再使用时,分配给声音文件的资源能够被释放掉(例如,与主环境内的信标设备的最后一次联系之后的几分钟)。
对于利用推送消息广播的信标设备网络的更高级实施来说,音频提示预加载的思想是非常有用的。
消息预过滤
本发明提供的信标的分层,以及主环境控制子环境,为消息预过滤提供了潜在可能性。采用这一概念,初始化者在其初始通信过程中得知手机的标识。该标识以及从手机接收机内下载的某些基本概况信息一起,被传递给所有子环境内的信标。单个信标设备能够对潜在的消息进行过滤,使得只发送那些与主环境内的一个或多个用户概况相关的消息。当然,这并不排除在接收到推送消息之后,在手机一侧进一步进行过滤。
从峰窝链路针对数据检索的预加载
当用户确定查询更多与来自特定提示消息相关的内容时,可以发现初始化者的另一个好处。在此,用户向手机发出提示,可能通过简单的按键操作,要求更多的信息。这将创建外部蜂窝数据连接,它被用于接入相关数据库或能够为信息请求提供业务的网页。创建数据连接的过程需要很多秒钟,对GSM之上的正常WAP连接来说,可能需要30秒。这段时间对用户来说实在是太长了,而且用户在该段时间内无事可做。然而,初始化者方案能够被用于把某些内容预加载到手机中,在连接过程中可以显示。通过适当的设计,该内容中甚至还可以包含用户交互,例如用于更加准确地规定信息请求细节的WML菜单。在30秒之后,连接已经建立,来自用户的这些附加参数可以被传递给数据提供商。通过执行任务,用户甚至不会察觉到时延。
现在更加详细地描述图4所说明的实施例的操作。在该情况下,主环境74涉及到特定的百货商场,而且主环境76涉及到手机初始定位的某些不相关位置。手机沿从A(在主环境76内)到B(在主环境76内,在子环境信标设备1的覆盖范围内)到C(在主环境74内,在子环境信标3的覆盖范围内)的路径。在点A,不能得知购物中心环境74。当它到达B时,进入购物中心的初始化者信标70a的联系范围内。手机将其标识以及某些简单的概况信息发送给信标。反过来,它接收一组三个声音文件,其中每个文件与其它每个子环境信标设备相对应。它还可以得到适于当前商场内的促销活动的WML菜单。
在移动到C的过程中,子环境信标3检测到手机的出现。可能处于玩具商店的该信标设备利用它接收到的有关用户(从初始化者传送)的概况信息,去设计适当的推送消息。该消息被发送到手机,并且在该实例中,为用户提供某些计算机游戏软件的特定信息。
可以以多种方式发送该提示信息。例如,信标可以检测到有设备在附近,而且信标设备直接向用户发送提示。或者在查询阶段,信标设备向处于范围内的所有用户发送信息。所发送的提示内包含一个或多个短文本、一个URL、一个指向音频文件的指针以及一个指向图象文件的指针。
手机可以确定:该类消息适于为用户发出提示,并且从开始与初始化者信标联系开始,播放已经存储的相关声音文件并且显示已经存储的相关图象文件。用户确定期望得到更多信息,并且利用手机上的按钮进行确认,或者选择给出的URL。在此,请求WAP连接(或其它可用的广域网)。在连接期间,用户在从手机存储器中呈现的WML表中添入某些细节内容。从与初始化者信标联系开始,该表格再次被存储。当WAP连接可用时,附加参数在信息请求内被传递给适当的URL。例如,添加的细节内容可以涉及到用户期望购买的特定类型的游戏,以及用户希望花费多少钱。
本发明可以被用在提供定位获知业务的系统中,例如可以出现在类似购物中心、机场、车站、会议中心、博物馆和体育场等地方。
如上所述,CA设计的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就是在不同的无线设备之间分割查询和交互阶段,以加快查询过程。在该情况下,查询者能够生成有效蓝牙手机设备地址的滚动列表,列表被传递给交互者,用于进行立即数据交换。该列表可以很大:可以发现几十甚至几百个经过例如安装在信标环境的入门处的固定查询者的手机设备。
交互无线设备负责如下工作:对列表中的蓝牙地址进行查询,并且确保向这些手机传输某些数据。不幸地是,在数据传输之前,要对设备进行寻呼。每个设备来说,简单的寻呼机制本身需要花费每个设备大约两秒钟的时间,而且尽管存在某些蓝牙特定互联网组织提议,使得寻呼速度加快,但是每个设备所花费的时间仍然以秒为数量级。因此,在交互非常拥挤的地方,仍然存在负荷问题。如果寻呼需要1秒钟,则在行人走出交互无线设备的10米覆盖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内(5到8秒钟),只能保证为8个设备提供服务(大大小于每个设备的数据交换)。
因此,一种可能性就是把多个交互无线设备在相同位置上组合在一起,并且在交互无线设备之间分配所发现的蓝牙手机地址的完整列表。例如,第一个无线设备处理前5个设备地址,第二无线设备处理随后一组,等等。无线设备集合内可以包含1个查询设备和10个交互设备,在例如车站广场的10米区域内同时处理80个用户的交互。根据预计的期望峰值人数,则可以估计区域内所要求的无线设备的数量。
当信标设备存在地理分层时,还可以进行进一步扩展,某些交互者为非覆盖区域提供服务,例如交互者序号5的覆盖区域没有与交互者序号11的区域重叠。现在,可以执行交互者的设备地址列表的动态屏幕显示。与设备之间的任意蓝牙交互都会向交互无线设备(利用V1.1蓝牙,当然不采用无连接的广播)返回手机设备ID、已经交换的蓝牙地址。由于可以得知信标覆盖的概况,因此可以说,如果手机处于交互者5的范围内,则交互者11不必试图去查询蓝牙地址,等等。每个交互无线设备的设备地址列表都能够被动态地过滤,考虑手机从覆盖区域到邻近区域内以最大速度移动的可能性,丢弃目前已经与其它设备进行交互的设备。
通过阅读本公开阐述内容,其它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很明显的。这种修改中可以包含在固定和便携式通信系统和包含在其中的系统和元素的设计、制造和应用中公认已知的其它特征,而且这些特征可以替换上述特征,或者与上述特征共同使用。
Claims (18)
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用于向信标设备范围内的无线接收机发送多个提示信号的发射机信标,每个提示信号被提供用于表示发射机信标的提示消息;以及
存储解释数据的无线接收机,当接收到相关提示信号时,使用所选择的解释数据,由此在移动无线设备生成相关的提示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解释数据包含声音或图象文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包含:
用于无线广播发送数据的第一组信标设备,无线接收机从第一组信标设备中接收数据,
其中第一组内的至少一个信标设备被设计向无线接收机提供解释数据,使得无线接收机能够解释来自第一组信标设备的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用于无线广播数据的第二组信标设备,其中至少一个无线接收机用于从第一和第二组内的信标设备接收数据,并且其中第二组内的至少一个信标设备被设计向无线接收机提供解释数据,使得无线接收机能够解释来自第二组信标设备的信号。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第一组信标设备内的至少一个信标设备被设计在提供解释数据期间,去接收有关无线接收机标识的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第一组信标设备内的至少一个信标设备中包含用于把关于无线接收机标识的数据传递给各组信标设备内的其它信标设备的装置。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关于无线接收机标识的数据中包含有关无线接收机的标识和/或概况信息。
8.如权利要求5到7中任意一个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第一组信标设备内的每个其它信标设备中都包含用于根据关于无线接收机标识的数据,对潜在消息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
9.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个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解释数据中包含在连接过程期间可以显示的内容。
10.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个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每个信标设备利用蓝牙协议广播数据。
11.从信标设备向移动接收机提供信息的方法,该方法中包含:
向无线接收机提供解释数据,使得无线接收机能够解释来自信标设备的信号;以及
当无线接收机处于信标设备范围内时,从信标设备提供信号,无线接收机利用解释数据对信号进行解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信标设备是一组信标设备中的一个设备,而且其中当无线接收机处于第二信标设备范围内时,从第二信标设备向无线接收机提供解释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预加载操作阶段,从信标设备向无线接收机提供解释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通过互联网执行预加载操作。
15.如权利要求11到14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解释数据包含声音文件。
16.如权利要求11到15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蓝牙协议提供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号被提供作为蓝牙协议的查询信号内的数据域。
18.如权利要求11到17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无线接收机在多组信标设备之间可以移动,并且其中所述方法包含:
当无线接收机处于第一信标设备范围内时,从每组内的第一信标设备向无线接收机提供解释数据;以及
当无线接收机处于第二信标设备范围内时,从第二信标设备提供信号,无线接收机利用解释数据对信号进行解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GB0106839A GB0106839D0 (en) | 2001-03-20 | 2001-03-20 | Beacon alert messages |
GB0106842A GB0106842D0 (en) | 2001-03-20 | 2001-03-20 | Beacon infrastructure |
GB0106842.8 | 2001-03-20 | ||
GB0106839.4 | 2001-03-20 | ||
GB0124883.0 | 2001-10-17 | ||
GB0124883A GB0124883D0 (en) | 2001-03-20 | 2001-10-17 | Beacon infrastructur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63519A true CN1463519A (zh) | 2003-12-24 |
Family
ID=27256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2801746A Pending CN1463519A (zh) | 2001-03-20 | 2002-03-11 | 信标设备的基础结构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20183004A1 (zh) |
EP (1) | EP1374604A2 (zh) |
JP (1) | JP2004530336A (zh) |
CN (1) | CN1463519A (zh) |
WO (1) | WO2002076113A2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32273A (zh) * | 2015-12-22 | 2018-08-2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提供服务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488542A1 (en) * | 2002-03-11 | 2004-12-22 | Ting-Mao Chang | Proximity triggered job scheduling system and method |
US8224985B2 (en) | 2005-10-04 | 2012-07-17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traversing symmetric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 |
US8060626B2 (en) | 2008-09-22 | 2011-11-15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Llc. | Method for host selection based on discovered NAT type |
US7734316B2 (en) * | 2002-08-30 | 2010-06-08 | Motorola, Inc. | User-specified outputs i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therefor |
EP1609290B1 (en) * | 2003-04-03 | 2009-09-02 | Nokia Corporation | Managing context-related information with a mobile station |
EP1626529B1 (en) * | 2003-05-16 | 2014-04-23 | Sony Corporatio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WO2005055092A2 (en) * | 2003-11-26 | 2005-06-16 | Datic Systems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seminating heterogeneous data through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hannels |
US7769409B2 (en) * | 2004-06-23 | 2010-08-03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Inc. | Network participant status evaluation |
SG122826A1 (en) * | 2004-11-12 | 2006-06-2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Method of leader beacon group selection during beacon group merging in decentralized wireless networks |
US8149737B2 (en) * | 2005-08-09 | 2012-04-03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KR101351562B1 (ko) | 2006-12-06 | 2014-01-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근거리 네트워크의 기기 주소 생성 장치 및 그 방법 |
ES2303464B1 (es) * | 2007-01-19 | 2009-06-04 | Vodafone España, S.A. | Metodo de identificacion, autentificacion y control de cobertura basado en el estandar bluetooth. |
US7970433B2 (en) | 2007-06-08 | 2011-06-28 | Modu Ltd. | SD switch box in a cellular handset |
US8391921B2 (en) | 2007-02-13 | 2013-03-05 | Google Inc. | Modular wireless communicator |
US10027789B2 (en) | 2007-02-13 | 2018-07-17 | Google Llc | Modular wireless communicator |
US7995478B2 (en) | 2007-05-30 | 2011-08-09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 Network communication with path MTU size discovery |
KR101504763B1 (ko) * | 2007-08-07 | 2015-03-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근거리 네트워크에서 물품 정보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
US7856501B2 (en) | 2007-12-04 | 2010-12-21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 Network traffic prioritization |
US7856506B2 (en) | 2008-03-05 | 2010-12-21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 Traversal of symmetric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for multiple simultaneous connections |
US8412226B2 (en) * | 2008-06-24 | 2013-04-02 | Google Inc. | Mobile phone locator |
KR101509763B1 (ko) * | 2008-10-29 | 2015-04-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블루투스를 이용한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와 그 시스템 |
US8745201B2 (en) * | 2009-02-27 | 2014-06-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iscovery signals and/or controlling alert generation |
EP2768271A1 (en) * | 2013-02-15 | 2014-08-20 | Alcatel Lucent | Radio link establishment |
JP6402722B2 (ja) * | 2014-01-16 | 2018-10-1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配信システム、配信サーバ、移動通信装置、情報配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KR102134586B1 (ko) * | 2014-08-28 | 2020-07-16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식 비콘신호 발생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서비스 방법 |
US10410238B2 (en) | 2015-05-13 | 2019-09-10 | Shelfbucks, Inc.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location of pop displays with wireless beacons using wireless network gateways |
JP6565607B2 (ja) | 2015-10-30 | 2019-08-2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通信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取得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9826387B2 (en) * | 2015-11-04 | 2017-11-21 | Abb Technology Oy | Indicating a drive status in communications |
US20180107955A1 (en) | 2016-10-05 | 2018-04-19 | Shelfbucks, Inc. | Image processing for retail displays with wireless beacons |
US11270348B2 (en) | 2017-05-19 | 2022-03-08 | Abl Ip Holding,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products transported in shipping containers |
EP3839863A1 (en) * | 2019-12-20 | 2021-06-23 | Invoxia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presence of a point-of-sale display in a shop, at the sight of consumers |
US11510041B2 (en) * | 2020-01-23 | 2022-11-22 | Geora LLC | Access to beacon networks by outside users |
DE102021108026A1 (de) | 2021-03-30 | 2022-10-06 | Grohe Ag |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marten Wasserinstallation |
US20230362428A1 (en) * | 2022-05-09 | 2023-11-09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dia content monitor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327676C2 (de) * | 1993-08-13 | 1998-07-02 | Siemens Ag | Antrieb für einen elektrischen Hochspannungs-Leistungsschalter |
US6571279B1 (en) * | 1997-12-05 | 2003-05-27 | Pinpoint Incorporated | Location enhanced information delivery system |
US5758257A (en) * | 1994-11-29 | 1998-05-26 | Herz; Frederick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broadcast of and access to video programs and other data using customer profiles |
WO1997017774A1 (en) * | 1995-11-07 | 1997-05-15 | Seiko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 Selective advertisement presentation |
US5938721A (en) * | 1996-10-24 | 1999-08-17 |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 Position based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
US6411899B2 (en) * | 1996-10-24 | 2002-06-25 | Trimble Navigation Ltd. | Position based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
FI106990B (fi) * | 1996-12-31 | 2001-05-15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Menetelmä informaation välittämiseksi käyttäjälle |
US6091956A (en) * | 1997-06-12 | 2000-07-18 | Hollenberg; Dennis D. | Situ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
GB2327564A (en) * | 1997-07-16 | 1999-01-27 | Ibm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a data file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GB9715516D0 (en) * | 1997-07-22 | 1997-10-01 | Orange Personal Comm Serv Ltd | Data communications |
US6385461B1 (en) * | 1998-11-16 | 2002-05-07 | Ericsson Inc. | User group indication and status change in radiocommunications systems |
US6549625B1 (en) * | 1999-06-24 | 2003-04-15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necting a mobile terminal to a database |
GB2352588A (en) * | 1999-07-23 | 2001-01-31 | Hugh Symons Group Plc | Distributing information with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6580909B1 (en) * | 1999-08-26 | 2003-06-1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mobile units |
US6353390B1 (en) * | 1999-12-31 | 2002-03-05 | Jeffrey Beri | Method and system of configuring a boundary and tracking an object thereby |
US6587835B1 (en) * | 2000-02-09 | 2003-07-01 | G. Victor Treyz | Shopping assistance with handheld computing device |
GB0008109D0 (en) * | 2000-04-03 | 2000-05-24 | Wunker Stephen | Method of providing advertisements using a mobile telephone |
US6628938B1 (en) * | 2000-08-14 | 2003-09-30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Wireless system, a method of selecting an application while receiving application specific messages and user location method using user location awareness |
US6804490B2 (en) * | 2002-10-07 | 2004-10-12 | Safety Cast Corporation | Selective message broadcasting system |
-
2002
- 2002-03-11 WO PCT/IB2002/000731 patent/WO2002076113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2-03-11 CN CN02801746A patent/CN1463519A/zh active Pending
- 2002-03-11 JP JP2002573449A patent/JP2004530336A/ja active Pending
- 2002-03-11 EP EP02703798A patent/EP1374604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2-03-15 US US10/099,681 patent/US2002018300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32273A (zh) * | 2015-12-22 | 2018-08-2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提供服务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
CN108432273B (zh) * | 2015-12-22 | 2021-05-2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提供服务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2076113A2 (en) | 2002-09-26 |
EP1374604A2 (en) | 2004-01-02 |
US20020183004A1 (en) | 2002-12-05 |
WO2002076113A3 (en) | 2003-03-13 |
JP2004530336A (ja) | 2004-09-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463519A (zh) | 信标设备的基础结构 | |
CN100346663C (zh) | 业务交互方法、传输系统和结构及支持该方法的移动设备 | |
US6868256B2 (en) | Portable device interaction with beacons | |
CN1188994C (zh) | 通过信标的本地数据传输 | |
CN101442464B (zh) | 用于在局域网中提供产品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 |
US6060995A (en) | Nightlife information pager | |
CN1459171A (zh) | 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标 | |
CN1205790C (zh) | 使得能够进行业务交互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系统和设备 | |
CN1267161A (zh) | 在无线网络中使用用户状态和位置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
CN1770889A (zh) | 组通信服务方法及其移动终端和组通信服务系统 | |
CN1636361A (zh) | 信标更新机制 | |
CN101341485A (zh) | 基于日历递送可下载内容的方法和系统 | |
EP1361725A3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interactive presentations using wireless messaging | |
CN101076191A (zh) | 在移动终端内提供定址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 |
CN1462540A (zh) | 用于个性化移动管理无线服务的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1861726B (zh) | 紧急信息发布系统、紧急信息发布方法、发送服务器以及便携终端 | |
CN102238104A (zh) | 向通信中的电子设备分发消息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1582909A (zh) | 一种面向移动终端设备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1594579A (zh) | 一种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主动发布信息的信息发布控制系统 | |
CN101394617B (zh) |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服务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2209291A (zh) | 一种基于gps和gprs的多媒体信息提供方法和装置 | |
CN1808980A (zh) | 一种多媒体互动向导信息系统 | |
CN101478665B (zh) | 一种视频监控方法及装置 | |
WO2009127928A2 (en) | Multimedia, multichannel, universally accessible, location-aware electronic informational system | |
CN101741909B (zh) | 通信信息终端及其模块间进程调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