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44848A - 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44848A CN1444848A CN03113663A CN03113663A CN1444848A CN 1444848 A CN1444848 A CN 1444848A CN 03113663 A CN03113663 A CN 03113663A CN 03113663 A CN03113663 A CN 03113663A CN 1444848 A CN1444848 A CN 14448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sh
- prelarva
- cultivated
- feeding
- postlarv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该方法包括亲鱼强化培育、产卵孵化、仔鱼培育、稚鱼培育及幼鱼饲育步骤。本发明能使斜带石斑鱼实现自然产卵,获得优质鱼卵,受精及孵化率高,实现工厂化培育斜带石斑鱼苗,可育出健康、优质的斜带石斑鱼苗,而且培苗可操作性强、技术稳定。
Description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工厂化培育鱼苗的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在20世纪末期,由于世界范围内的滥捕,海洋中鱼类资源不断衰退。为满足人们对海洋水产品的需求,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开展海水人工养殖。在我国,被称为蓝色农业的海水养殖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海水种苗培育技术的开发是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前提。石斑鱼(Epinephelussp.)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价格高,销路好。近年来,日本、韩国、东南亚和大洋洲的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展石斑鱼的人工养殖。广东有养殖石斑鱼的传统,也是我国石斑鱼养殖的主产地。当前广东省进行石斑鱼养殖的网箱有2万个,每年约需种苗2000万尾。目前世界上进行石斑鱼繁殖研究的国家很多,但技术成熟的不多,主要难点有:1、较难获得大量优质受精卵;2、仔鱼向稚鱼变态时死亡率特高,主要是此阶段的适口饵料较难获得以及育苗水体环境因子难以调节,易产生环境协迫;3、石斑仔鱼的性情较凶猛,育苗后期稚鱼的互相残杀是致使育苗成活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日本和台湾是少数技术开发较早,能进行石斑鱼种苗批量生产的国家和地区。在国内,从80年代开始,在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一些水产研究部门便开始进行青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人工繁殖的试验,在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这些试验都只限于在实验室的水平,加上资金有限,试验亲鱼的数量少,获得的受精卵量远未达到规模性生产的水平,也就无法为养殖者提供生产所需的种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获取大量优质、健康受精卵并进而培育出大批量斜带石斑鱼苗的工厂化育苗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亲鱼强化培育:亲鱼平时饲养于渔排网箱中,投喂新鲜杂鱼,产卵前2个月投喂亲鱼强化饲料加以强化培育;(2)产卵孵化:将上述强化后的亲鱼于产卵前1个星期按雌∶雄=2∶1搬入产卵池内产卵,并继续投喂强化饲料,池内日换水量为400-500%,保持水温22-28℃,实现自然产卵;亲鱼产出上浮卵由集卵槽收集,经常规方法分离的受精卵放入小箱网中微流水、弱充气孵化;(3)仔鱼培育;(4)稚鱼培育;(5)幼鱼饲育。
本发明所述的亲鱼强化培育步骤中投喂的强化饲料的组分及各组分所占比例为鱼粉∶鱿鱼∶麦芽∶蚯蚓∶不饱和脂肪酸∶复合微生素=80∶15∶2∶2∶0.8∶0.2。
本发明所述仔鱼培育的过程为:仔鱼孵出后立即放入仔鱼培育池中,放仔鱼时,在培育池中注入沙滤海水约占其容积的70%,仔鱼在孵化3天后开口,开始每天添加小球藻液,浓度为每毫升100万细胞,直到注满水位,仔鱼在孵化12天后开始排换水,换水量为10%,以后逐渐加大,至仔鱼培育后期换水量要达到80-100%,并在孵化3天后的不同时间段投喂不同种类的饵料;保持平均水温26℃,仔鱼经30天培育后开始变态为稚鱼。
本发明所述饵料的种类和转换时间为:孵化3~12天投喂S-S(小型)轮虫,密度为8个/ml;孵化10~30天投喂L-S(大型)轮虫,密度为10-15个/ml;孵化17~30天投喂400μm-1000μm的海水鱼仔鱼培育常用饲料,投喂量根据实际投喂的残饵量来决定增减,从孵化17~30天每天分4次投喂; 孵化15~30天每天投喂卤虫无节幼体0.5-2个/ml,蒙古裸腹蚤0.5-2个/ml。
本发明所述稚鱼培育的过程为:当仔鱼变态为稚鱼时,饵料为海水鱼稚鱼培育常用饲料、蒙古裸腹蚤和鱼糜,投喂鱼糜要进行驯化,当稚鱼的密度过大或发现稚鱼互相残食时,采用不同规格鱼筛分苗。
本发明所述幼鱼饲育的过程为:幼鱼在室内水池挂网培育,换水量100%以上,饵料为海水鱼常用饲料和鱼糜,幼鱼培育至鱼体长30-40mm为止。
本发明所述鱼糜由鱼、虾、贝按5∶3∶2制作,其加工方法是将杂鱼去内脏后与虾、贝一块洗净,用机器搅碎即可。
根据海水鱼类种苗繁育的基本原理和斜带石斑鱼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繁殖生理及仔稚鱼生态特征,针对现有海水种苗培育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发明运用独特的方法进行亲鱼强化,促使其自然产卵,然后采用工厂化育苗方法,在整个育苗过程能正确掌握培育水体中各种生物因子和理化因子的变化特点和规律,减小仔稚鱼生长所受的环境协迫,以及在仔稚鱼生长的各个阶段及时提供适宜的饵料,最大程度降低仔稚鱼生长所受的营养协迫,这样使得从亲鱼自然产卵、受精卵孵化、仔稚鱼直到幼鱼的生长发育均能正常实现,而且受精卵孵化高、育苗成活率高,确保育出健康、优质的斜带石斑鱼种苗。本发明经过多次试验,得出如下数据:使用斜带石斑鱼亲鱼565尾次,共产卵113288.8万粒,其中受精卵80437.4万粒,受精率在69.5-81.3%之间,平均为71%、孵化率平均为80%;在水温28℃时,受精卵经过25小时孵出仔鱼。育苗时间从4月初开始,至7月初结束。刚孵化的仔鱼全长为1.4-1.8毫米,H3部分仔鱼开口,H4全部仔鱼开口并摄食轮虫。从仔鱼培育至鱼苗一般需要45天。共培育出3cm以上的斜带石斑鱼苗668236尾,每立方育苗水体最高出苗量为1130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1)亲鱼强化培育:在每年的3月底,挑选成熟的亲鱼,亲鱼平时饲养于渔排网箱中,投喂新鲜杂鱼,产卵前2个月投喂由鱼粉∶鱿鱼∶麦芽∶蚯蚓∶不饱和脂肪酸∶复合微生素=80∶15∶2∶2∶0.8∶0.2组合的亲鱼强化饲料,加以强化培育;(2)产卵孵化:上述(1)强化后的亲鱼于产卵前1个星期按雌∶雄=2∶1搬入60吨圆形产卵池内产卵,每池32-35尾,日换水量为400-500%,继续投喂强化饲料,保持水温22-28℃,实现自然产卵;亲鱼产出上浮卵由集卵槽收集,经分离的受精卵放入75×75×60cm的小箱网中微流水、弱充气孵化,孵化密度约50万粒/箱;(3)仔鱼培育:仔鱼孵出后立即放入容积为30-40立方水体的仔鱼培育池中,放养密度为每立方水体3万尾,放仔鱼时,在培育池中注入沙滤海水约占容积的70%,仔鱼在H3(H表示孵化后天数)开口,开始每天添加小球藻液,浓度为每毫升100万细胞,直到注满水位,H12开始排换水,换水量为10%,以后逐渐加大,至仔鱼培育后期换水量要达到80-100%,育苗所用饵料的种类和转换时间如下:H3-H12投喂S-S(小型)轮虫,密度为8个/ml;H10-H30投喂L-S(大型)轮虫,密度为10-15个/ml;H17-H30投喂400μm-1000μm的海水鱼仔鱼培育常用饲料,投喂量根据实际投喂的残饵量来决定增减,从H17-H30每天分4次投喂,时间分别为8:30am、11:30am、14:30pm、17:00pm;H15-H30每天投喂卤虫无节幼体0.5-2个/ml,蒙古裸腹蚤0.5-2个/ml,在平均水温26℃时,仔鱼经30天培育后开始变态为稚鱼;(4)稚鱼培育:当上述(3)仔鱼变态为稚鱼时,饵料为海水鱼稚鱼培育常用饲料、蒙古裸腹蚤和少量鱼糜,投喂鱼糜要进行驯化,当稚鱼的密度过大或发现稚鱼互相残食时,采用不同规格鱼筛分苗;(5)幼鱼饲育:幼鱼在室内水池挂网培育,换水量100%以上,饵料为海水鱼常用饲料和鱼糜,鱼糜组分为鱼∶虾∶贝=5∶3∶2,幼鱼培育至鱼体长30-40mm为止。
Claims (7)
1、一种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亲鱼强化培育:亲鱼平时饲养于渔排网箱中,投喂新鲜杂鱼,产卵前2个月投喂亲鱼强化饲料加以强化培育;(2)产卵孵化:将上述强化后的亲鱼于产卵前1个星期按雌∶雄=2∶1搬入产卵池内产卵,并继续投喂强化饲料,池内日换水量为400-500%,保持水温22-28℃,实现自然产卵;亲鱼产出上浮卵由集卵槽收集,经常规方法分离的受精卵放入小箱网中微流水、弱充气孵化;(3)仔鱼培育;(4)稚鱼培育;(5)幼鱼饲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亲鱼强化培育步骤中投喂的强化饲料的组分及各组分所占比例为鱼粉∶鱿鱼∶麦芽∶蚯蚓∶不饱和脂肪酸∶复合微生素=80∶15∶2∶2∶0.8∶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仔鱼培育的过程为:仔鱼孵出后立即放入仔鱼培育池中,放仔鱼时,在培育池中注入沙滤海水约占其容积的70%,仔鱼在孵化3天后开口,开始每天添加小球藻液,浓度为每毫升100万细胞,直到注满水位,仔鱼在孵化12天后开始排换水,换水量为10%,以后逐渐加大,至仔鱼培育后期换水量要达到80-100%,并在孵化3天后的不同时间段投喂不同种类的饵料;保持平均水温26℃,仔鱼经30天培育后开始变态为稚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的种类和转换时间为:孵化3~12天投喂S-S(小型)轮虫,密度为8个/ml;孵化10~30天投喂L-S(大型)轮虫,密度为10-15个/ml;孵化17~30天投喂400μm-1000μm的海水鱼仔鱼培育常用饲料,投喂量根据实际投喂的残饵量来决定增减,从孵化17~30天每天分4次投喂;孵化15~30天每天投喂卤虫无节幼体0.5-2个/ml,蒙古裸腹蚤0.5-2个/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稚鱼培育的过程为:当仔鱼变态为稚鱼时,饵料为海水鱼稚鱼培育常用饲料、蒙古裸腹蚤和鱼糜,投喂鱼糜要进行驯化,当稚鱼的密度过大或发现稚鱼互相残食时,采用不同规格鱼筛分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鱼饲育的过程为:幼鱼在室内水池挂网培育,换水量100%以上,饵料为海水鱼常用饲料和鱼糜,幼鱼培育至鱼体长30-40mm为止。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糜由鱼、虾、贝按5∶3∶2制作,其加工方法是将杂鱼去内脏后与虾、贝一块洗净,用机器搅碎即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3113663XA CN1169431C (zh) | 2003-01-27 | 2003-01-27 | 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3113663XA CN1169431C (zh) | 2003-01-27 | 2003-01-27 | 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44848A true CN1444848A (zh) | 2003-10-01 |
CN1169431C CN1169431C (zh) | 2004-10-06 |
Family
ID=27814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1366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9431C (zh) | 2003-01-27 | 2003-01-27 | 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9431C (zh)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70895C (zh) * | 2005-03-11 | 2008-02-27 | 中山大学 | 鞍带石斑亲鱼人工促熟培育方法 |
CN101444192B (zh) * | 2008-10-21 | 2011-02-16 | 浙江海洋学院 | 褐菖鲉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 |
CN101401555B (zh) * | 2008-10-21 | 2011-04-20 | 浙江海洋学院 | 一种鮸状黄姑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及其专用亲鱼强化剂 |
CN101375673B (zh) * | 2007-08-27 | 2011-08-10 | 海南大学 | 一种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 |
CN102257972A (zh) * | 2010-05-29 | 2011-11-30 | 海南大学 | 鞍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 |
CN102783441A (zh) * | 2012-08-15 | 2012-11-21 | 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工厂化养殖石斑鱼的方法 |
CN102870720A (zh) * | 2012-10-30 | 2013-01-16 | 广东海洋大学 | 石斑鱼类低盐度室外围隔式育苗方法 |
CN102960283A (zh) * | 2012-12-17 | 2013-03-13 | 陈建国 | 石斑鱼类露天大型鱼塘规模化繁育装置 |
CN103478027A (zh) * | 2013-08-29 | 2014-01-01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室内人工海水循环养殖斜带石斑鱼的方法 |
CN103493759A (zh) * | 2013-09-12 | 2014-01-08 | 宁德市南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石斑鱼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方法 |
CN103548735A (zh) * | 2013-10-31 | 2014-02-05 | 浙江海洋学院 | 石斑鱼苗种扩繁方法 |
CN104054596A (zh) * | 2013-12-12 | 2014-09-24 | 中山大学 | 一种预防石斑鱼苗种黑身病爆发的培育方法 |
CN107173268A (zh) * | 2017-06-06 | 2017-09-19 | 舟山市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 | 一种斜带石斑鱼的人工苗种培育方法 |
CN112741025A (zh) * | 2019-10-31 | 2021-05-04 | 广东海洋大学 | 一种石斑鱼种苗的培育方法 |
CN112741026A (zh) * | 2019-10-31 | 2021-05-04 | 广东海洋大学 | 一种石斑鱼的繁殖方法 |
CN113749021A (zh) * | 2021-10-12 | 2021-12-07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一种杜氏枪乌贼苗种培育方法 |
-
2003
- 2003-01-27 CN CNB03113663XA patent/CN116943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70895C (zh) * | 2005-03-11 | 2008-02-27 | 中山大学 | 鞍带石斑亲鱼人工促熟培育方法 |
CN101375673B (zh) * | 2007-08-27 | 2011-08-10 | 海南大学 | 一种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 |
CN101444192B (zh) * | 2008-10-21 | 2011-02-16 | 浙江海洋学院 | 褐菖鲉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 |
CN101401555B (zh) * | 2008-10-21 | 2011-04-20 | 浙江海洋学院 | 一种鮸状黄姑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及其专用亲鱼强化剂 |
CN102257972A (zh) * | 2010-05-29 | 2011-11-30 | 海南大学 | 鞍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 |
CN102783441A (zh) * | 2012-08-15 | 2012-11-21 | 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工厂化养殖石斑鱼的方法 |
CN102870720A (zh) * | 2012-10-30 | 2013-01-16 | 广东海洋大学 | 石斑鱼类低盐度室外围隔式育苗方法 |
CN102960283A (zh) * | 2012-12-17 | 2013-03-13 | 陈建国 | 石斑鱼类露天大型鱼塘规模化繁育装置 |
CN103478027A (zh) * | 2013-08-29 | 2014-01-01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室内人工海水循环养殖斜带石斑鱼的方法 |
CN103478027B (zh) * | 2013-08-29 | 2016-01-27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室内人工海水循环养殖斜带石斑鱼的方法 |
CN103493759B (zh) * | 2013-09-12 | 2015-10-07 | 宁德市南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石斑鱼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方法 |
CN103493759A (zh) * | 2013-09-12 | 2014-01-08 | 宁德市南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石斑鱼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方法 |
CN103548735A (zh) * | 2013-10-31 | 2014-02-05 | 浙江海洋学院 | 石斑鱼苗种扩繁方法 |
CN103548735B (zh) * | 2013-10-31 | 2015-03-18 | 浙江海洋学院 | 石斑鱼苗种扩繁方法 |
CN104054596A (zh) * | 2013-12-12 | 2014-09-24 | 中山大学 | 一种预防石斑鱼苗种黑身病爆发的培育方法 |
CN104054596B (zh) * | 2013-12-12 | 2016-08-17 | 中山大学 | 一种预防石斑鱼苗种黑身病爆发的培育方法 |
CN107173268A (zh) * | 2017-06-06 | 2017-09-19 | 舟山市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 | 一种斜带石斑鱼的人工苗种培育方法 |
CN112741025A (zh) * | 2019-10-31 | 2021-05-04 | 广东海洋大学 | 一种石斑鱼种苗的培育方法 |
CN112741026A (zh) * | 2019-10-31 | 2021-05-04 | 广东海洋大学 | 一种石斑鱼的繁殖方法 |
CN112741026B (zh) * | 2019-10-31 | 2022-09-27 | 广东海洋大学 | 一种石斑鱼的繁殖方法 |
CN113749021A (zh) * | 2021-10-12 | 2021-12-07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一种杜氏枪乌贼苗种培育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431C (zh) | 2004-10-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03884C (zh) | 河蟹养殖方法 | |
CN101919359B (zh) | 综合调控波纹唇鱼性腺成熟排卵方法 | |
CN1169431C (zh) | 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 | |
CN101366363A (zh) | 青虾规模化育苗方法 | |
CN103975879B (zh) | 一种贝壳金黄色速长葡萄牙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 |
CN101836607B (zh) | 一种青虾的育种方法 | |
CN102626057B (zh) | 织锦巴非蛤的人工育苗方法 | |
CN103798166A (zh) | 一种华南沿海香港牡蛎室内大规模人工繁育方法 | |
CN107581106B (zh) | 一种圆燕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 |
CN105918168B (zh) | 脊尾白虾盐碱水人工养殖方法 | |
CN103262818A (zh) | 一种开发优质野生青虾用于养殖的方法 | |
CN106386607A (zh) | 一种克氏原螯虾分级池塘多茬养殖方法 | |
CN113349122B (zh) | 一种红壳色文蛤和脊尾白虾池塘混养高产的方法 | |
CN109644911A (zh) | 一种红螯螯虾-草鱼-轮叶黑藻生态综合种养方法 | |
CN102388825A (zh) | 一种脉红螺人工育苗中稚螺的培育方法 | |
CN102144585A (zh) | 池蝶蚌与大宗淡水鱼混合养殖方法 | |
CN112568159A (zh) | 一种有机虾养殖病害防控方法 | |
CN1116896A (zh) | 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方法 | |
CN109006605B (zh) | 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生态养殖方法 | |
CN115735819A (zh) | 一种岩牡蛎与葡萄牙牡蛎的杂交制种方法 | |
Islam et al. | Growth comparison of mono and mixed-sex giant freshwater prawn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De man) and stocking optimization of male monosex farming | |
CN103636544A (zh) | 一种菊黄东方鲀商品鱼中套养当年鱼种的养殖方法 | |
CN111838036A (zh) | 一种保本增收的六月黄河蟹养殖方法 | |
CN111387095A (zh) | 一种梭鱼良种亲本培育方法 | |
CN108142335A (zh) | 一种双齿围沙蚕的养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