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421816A - 无线指纹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指纹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21816A
CN1421816A CN 01139361 CN01139361A CN1421816A CN 1421816 A CN1421816 A CN 1421816A CN 01139361 CN01139361 CN 01139361 CN 01139361 A CN01139361 A CN 01139361A CN 1421816 A CN1421816 A CN 1421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data
finger print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fingerprint
electronic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3936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进荣
蔡竹嘉
赖世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Acer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Acer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Acer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riority to CN 0113936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421816A/zh
Publication of CN1421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1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电子系统的无线指纹识别装置,包括:一识别器,具有指纹撷取模块,其耦接于射频模块,可取得使用者的指纹数据,并通过上述射频模块以一无线传输协定传送指纹数据。一接收模块,可接收通过无线传输协定所传送的该指纹数据;以及一指纹鉴别模块,耦接于接收模块及存储器,其中上述接收模块,可接收由无线传输协定所传送的指纹数据。若指纹鉴别模块比较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相符时,则开放电子系统的使用权。若指纹鉴别模块比较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不相符时,则关闭电子系统。

Description

无线指纹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其方法,特别是有关一种利用蓝芽无线传输协定的无线指纹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我们在操作电脑时,尤其是操作多人使用的电脑或是较机密的电脑时,通常会要求使用者输入使用者识别码及身份认证密码等,通过这种保密机制来限制使用者的系统使用权限,或是来实现系统管理的目的,但是使用者识别码及身份认证密码也有外泄的可能,若被不法人士取得,所有的机密数据都将会有泄露之虞,对于真正储存机密数据的系统来说,仅使用识别密码的认证程序,对于机密系统的数据安全防护来说是非常薄弱的。
后来有人提出以IC卡搭配身份认证密码使用,可为系统增加一层安全防护,避免因为密码被不法人士取得,造成机密数据遗失。虽然以IC卡搭配身份认证密码使用,可为系统增加一层安全防护,但是由于人的疏忽,往往会因为不注意而忘记将IC卡带走,这样更增加安全上的漏洞。
对于这种机密电脑系统的身份识别问题,若使用每个人身上都有且均不相符的指纹,就可很简单实现身份确认的工作。
以现有的技术来说,一般我们所看到的指纹识别装置,通常是台式个人电脑另以一外接方式连结外接式指纹识别装置,来实现识别使用者身份的需求。
请参考图1,图1是表示根据已知技术中,外接式指纹识别器的示意图,当使用者要进行指纹识别时,需将外接式指纹识别器13通过连接缆线14连接个人电脑11,再由指纹撷取模块12取得使用者的指纹数据以进行比较。
请参考图2,图2是表示根据已知技术中,使用外接式指纹识别器的身份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的步骤,使用者或系统管理者在台式个人电脑11上建立预设指纹数据(步骤S201),这项操作可能是以一安装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并将上述的预设指纹数据储存于个人电脑11中,以完成建档工作。
当使用者要使用该台式个人电脑11时(步骤S202),使用者将指纹识别器13通过连接缆线14连接到个人电脑11上(步骤S203),系统会要求使用者输入指纹数据,此时使用者将手指置于指纹撷取模块12上,该指纹撷取模块12取得使用者的指纹后,将指纹数据传送至个人电脑11后,个人电脑11判断所输入的指纹数据是否正确?(步骤S204),若所输入的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相符时,则开放个人电脑11的使用权(步骤S205);若所输入的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不同时,则锁住或关闭该个人电脑11(步骤S206),最后完成上述的身份识别程序(步骤S207)。
但是,这对于许多使用笔记型电脑或数字个人助理(PDA)的商务人士来说,这种外接式指纹识别器13除了携带及使用不方便外,在外出开会时,通常在笔记型电脑中也会储存一些未定案的数据或是机密数据,这些通常都是不希望客户看到的,所在使用笔记型电脑前还拿出外接式指纹识别器13识别使用者指纹,这种操作会被解释成对客户的一种不信任,但不如此做的话又怕笔记型电脑遗失,机密数据外泄,这可能会造成企业莫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无线传输协定的指纹识别装置,该指纹识别装置具有一无线指纹识别器,可通过无线电将使用者指纹数据传送给一接收端,以控制电子装置的使用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系统的无线指纹识别装置,包括:一识别器,具有指纹鉴别模块,其耦接于指纹撷取模块、射频模块及存储器,其中上述指纹撷取模块可取得使用者的指纹数据,存储器用以储存一预设指纹数据,若指纹鉴别模块比较输入的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相符时,可通过射频模块以蓝芽无线电传输协定传送一控制讯号;以及一接收模块,用以接收该无线传输协定所传送的控制讯号,并启动上述电子系统或开放上述电子系统的使用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系统的无线指纹识别装置,包括:一识别器,具有指纹撷取模块,其耦接于射频模块,可取得使用者的指纹数据,并通过上述射频模块以一无线传输协定传送指纹数据;一接收模块,可接收透地无线传输协定所传送的该指纹数据;以及一指纹鉴别模块,耦接于接收模块及存储器,其中上述接收模块,可接收由无线传输协定所传送的指纹数据。若指纹鉴别模块比较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相符时,则开放电子系统的使用权;若指纹鉴别模块比较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不相符时,则关闭电子系统。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指纹识别装置,提供了一种无线身份识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预先设定一预设指纹数据,在取得一指纹数据后,比较预设指纹数据与上述指纹数据,若该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相符时,则通过一无线通讯协定传送一控制讯号,其中,该控制讯号可用来启动一电子系统或开放其使用权。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指纹识别装置,还提供了一种无线身份识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预先设定一预设指纹数据,在取得一指纹数据后,通过一无线通讯协定传送该指纹数据;经比较预设指纹数据与上述指纹数据后,若该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相符时,则送出一控制讯号,其中该控制讯号可用来启动一电子系统或开放其使用权。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已知技术中,外接式指纹识别器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根据已知技术中,使用外接式指纹识别器的身份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无线指纹识别装置的笔记型电脑示意图。
图4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无线指纹识别装置的笔记型电脑系统方块图。
图4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无线指纹识别装置的身份识别方法的概略流程图。
图5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具有无线指纹识别装置的笔记型电脑系统方块图。
图5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具有无线指纹识别装置的笔记型电脑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系统方块图。
图5C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使用无线指纹识别装置的身份识别方法的概略流程图。
图6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具有无线指纹识别装置的笔记型电脑系统方块图。
图6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使用无线指纹识别装置的身份识别方法的概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明显区别本发明的实施例与传统技术的差异,将分别对图1中的传统外接式指纹识别器与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指纹识别装置进行比较。
请参阅图3,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无线指纹识别装置的笔记型电脑示意图。
如图3中所示,已知技术中的连接缆线14由无线电波40取代,其所使用的无线传输协定可以用一般大家所熟知的蓝芽无线传输协定,籍此实现标准化、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指纹识别装置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来进行身份确认,所以当在会议中要使用这笔记型电脑30前进行身份确认时,不用再外接一外接式指纹识别器13来进行指纹识别的工作;由于无线指纹识别装置的识别器20在技术上可做的很小,又具有无线传输的功能,使用者只要接近笔记型型电脑30,在口袋中将手指按在识别器20的指纹撷取模块21上,即可进行身份确认工作,而且若将识别器20与钥匙圈等使用者会随身携带的物品相结合,则可避免使用者忘记带识别器20的状况发生,也不易发生遗失的情形。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4A,图4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无线指纹识别装置的笔记型电脑系统方块图。
如图4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指纹识别装置,可用在笔记型电脑、台式电脑或是其他相关系统上,其具有一识别器20,内含一指纹鉴别模块23,通常是一单芯片微处理器,该指纹鉴别模块23耦接于一指纹撷取模块21、一射频模块22及一存储器24,其中指纹撷取模块21可取得使用者的指纹数据,存储器24可使用电可擦可编程存储器(EEPROM)或是快速存储器(Flash memory),可储存预设的使用者指纹数据,若上述指纹鉴别模块23比较此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相符时,可通过射频模块22以蓝芽无线传输协定或其他无线电方式所传送一控制讯号。不过为了系统的安全考虑,此无线传输的有效范围在10公尺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指纹识别装置具有一接收模块31,可接收蓝芽无线传输协定或其他无线电方式所传送的控制讯号,通过此控制讯号来控制笔记型电脑内部芯片组32启动笔记型电脑30的电源33或是开放笔记型电脑30的使用权。
请参考图4B,图4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无线指纹识别装置的身份识别方法的概略流程图。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指纹识别装置,提供一种无线身份识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如图4B所示,使用者先在识别器20上建立一预设指纹数据,并将预设指纹数据储存于存储器中(步骤S401),如电可擦可编程存储器(EEPROM)或是快速存储器(Flash memory)。之后,当要使用该笔记型电脑30时(步骤S402),使用者将手指按在识别器20的指纹撷取模块21上,指纹撷取模块21取得使用者的指纹数据后(步骤S403),此时指纹鉴别模块2 3会判断该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是否相符?(步骤S404),若该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相符时,通过蓝芽无线通讯协定将一控制讯号送出(步骤S405),无线指纹识别装置的接收模块31接到该控制讯号后,通过此控制讯号来控制笔记型电脑内部芯片组32启动笔记型电脑30的电源33或是开放笔记型电脑30的使用权(步骤S407)。接着便结束指纹识别流程(步骤408),若该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不同时,则清除该指纹数据(步骤S406),并结束指纹识别流程(步骤S408)。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5A,图5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具有无线指纹识别装置的笔记型电脑系统方块图。
如图5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指纹识别装置,可用在笔记型电脑、台式电脑或是其他相关系统上,其具有一识别器20,内含一指纹撷取模块21,其耦接于一射频模块22,可取得使用者的指纹数据,并通过射频模块22以蓝芽无线传输协定或其他无线电方式传送该指纹数据,不过为了系统的安全考虑,此无线传输的有效范围在10公尺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指纹识别装置是使用在笔记型电脑的身份确认上,在笔记型电脑内部还包括一接收模块31,用以接收蓝芽无线传输协定或其他无线电方式所传送的指纹数据。而笔记型电脑内部的指纹鉴别模块34通常是一单片微处理器,该指纹鉴别模块34耦接于一接收模块31、一存储器及笔记型电脑内部的芯片组,其中上述指纹鉴别模块34可单独形成一模块化设计,或是另设计于笔记型电脑30的主机板上,通过主机板的电路安排连接接收模块31,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上述笔记型电脑内部的存储器35可使用电可擦可编程存储器(EEPROM)或是快速存储器(Flash memory),可储存预设的使用者指纹数据,若指纹鉴别模块34比较该指纹数据与该预设指纹数据相符时,则开放笔记型电脑30的使用权;若指纹鉴别模块34比较该指纹数据与该预设指纹数据不符时,则关闭笔记型电脑30。
请参考图5A,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指纹识别装置中,指纹鉴别模块34耦接于笔记型电脑内部的芯片组32,即南桥及北桥芯片组,通过指纹鉴别模块34发出的控制命令给南桥及北桥芯片组,可由笔记型电脑内部的芯片组32控制电源33是否启动或关闭笔记型电脑30,开放或锁住笔记型电脑30的使用权或是锁住笔记型电脑30的键盘、鼠标等输入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请参考图5B,图5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具有无线指纹识别装置的笔记型电脑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系统方块图。其中笔记型电脑30内部的指纹鉴别模块34可直接耦接于笔记型电脑30内部的指纹鉴别模块34可直接耦接于笔记型电脑30内部的电源33,通过指纹鉴别模块34发出的控制命令可直接控制是否启动或关闭笔记型电脑30。
请参考图5C,图5C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使用无线指纹识别装置的身份识别方法的概略流程图。
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无线指纹识别装置,提供一种无线身份识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使用者先于识别器20上输入一预设指纹数据(步骤S501),经指纹撷取模块21取得后,通过射频模块22以蓝芽无线通讯协定将预设指纹数据传送给接收模块31(步骤S502),并将该预设指纹数据储存于笔记型电脑30内部的存储器35中(步骤S503),当使用者要使用该笔记型电脑30时(步骤S504),使用者将手指按在识别器20的指纹撷取模块21上,指纹撷取模级21取得使用者的指纹数据后(步骤S505),此时,识别器20通过射频模块22以蓝芽无线通讯协定直接将该指纹数据送出(步骤S506),笔记型电脑30的接收模块31接收到该指纹数据后(步骤S507),指纹鉴别模块34判断该指纹数据与存储器35中的预设指纹数据是否相符?(步骤S508)若该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相符时,则开放笔记型电脑30的使用权(步骤S509);若该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不相符时,则可关闭笔记型电脑30(步骤S510),或是直接将键盘锁住,甚至将硬盘数据删除,以免机密数据泄露,最后结束指纹识别流程(步骤S511)。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6A,图6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具有无线指纹识别装置的笔记型电脑系统方块图。
如图6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指纹识别装置,可用在笔记型电脑、台式电脑或是其他相关系统上,其具有一识别器20,内含一指纹撷取模块21,其耦接于一射频模块22,可取得使用者的指纹数据,并通过射频模块22以蓝芽无线传输协定或其他无线电方式传送该指纹数据,不过为了系统的安全考虑,此无线传输的有效范围在10公尺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指纹识别装置是使用在笔记型电脑的身份确认上,在笔记型电脑内部还包括一接收模块31,用以接收蓝芽无线传输协定或其他无线电方式所传送的指纹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节省生产成本,以不在笔记型电脑内部增加一额外单片微处理器为原则,而是使用笔记型电脑的中央处理单元36配合笔记型电脑内部芯片组32,进行指纹鉴别工作。如图6A所示,接收模块31与笔记型电脑内部芯片组32耦接,这里的芯片组32为南桥及北桥芯片组,其另耦接于笔记型电脑的中央处理单元(CPU)36、电源33及一附属存储器35,其中此存储器35可使用主机板上的电可擦可编程存储器(EEPROM)或是额外的附属存储器(如快速存储器(Flash memory)等),可储存预设的使用者的预设指纹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笔记型电脑30可在收到识别器20所传送的开机指令的一瞬间,若笔记型电脑的中央处理单元36比较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相符时,则通过南桥及北桥芯片组32开放笔记型电脑30的使用权,如:电源33继续提供电力、开放键盘或鼠标的输入功能等。若笔记型电脑的中央处理单元36比较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不符时,则立即通过南桥及北桥芯片组32控制电源33关闭笔记型电脑30。
请参考图6B,图6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使用无线指纹识别装置的身份识别方法的概略流程图。
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无线指纹识别装置,提供一种无线身份识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如图6B所示,使用者先于识别器20上输入一预设指纹数据(步骤S601),经指纹撷取模块21取得后,通过射频模块22以蓝芽无线通讯协定将预设指纹数据传送给接收模块31(步骤S602),并将该预设指纹数据储存于笔记型电脑30内部的存储器35中(步骤S603),当使用者要使用该笔记型电脑30时(步骤S604),使用者将手指按在识别器20的指纹撷取模块21上,指纹撷取模21取得使用者的指纹数据后(步骤S605),此时,识别器20通过射频模块22以蓝芽无线通讯协定直接将该指纹数据送出(步骤S606),笔记型电脑的接收模块31接到该指纹数据后(步骤S607),立即启动笔记型电脑30的电源33,由BIOS先命令南桥及北桥芯片组32将接收模块31所接收的指纹数据传送至笔记型电脑的中央处理单元36,再与储存于存储器35中的预设使用者指纹数据进行比较。此时,笔记型电脑的中央处理单元36判断该指纹数据与存储器35中的预设指纹数据是否相符(步骤S608)?若该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相符时,则通过南桥及北桥芯片组32开放笔记型电脑30的使用权(步骤S609);若该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不相符时,则可通过南桥及北桥芯片组32依正常程序关闭笔记型电脑30(步骤S610),或是直接将键盘锁住,甚至将硬盘数据删除,以免机密数据泄漏,最后结束指纹辨示流程(步骤S611)。
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若干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后附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32)

1.一种电子系统的指纹识别装置,包括:
一识别器,具有一指纹鉴别模块,其耦接于一指纹撷取模块、一射频模块及一存储器,其中该指纹撷取模块可取得一指纹数据,该存储器用以储存一预设指纹数据,若该指纹鉴别模块比较该指纹数据与该预设指纹数据相符时,可通过该射频模块以一无线传输协定传送一控制讯号;以及
一接收模块,用以接收该无线传输协定所传送的该控制讯号,并对该电子系统作一对应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中该无线传输协定为蓝芽无线传输协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中该指纹鉴别模块为一单片微处理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中该存储器为一快速存储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中该存储器为一电可擦可编程存储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中该对应控制为启动该电子系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中该对应操作为开放电子系统的使用权。
8.一种电子系统的指纹识别装置,包括:
一识别器,具有一指纹撷取模块,耦接于一射频模块,该指纹撷取模块可取得一指纹数据,并通过该射频模块以一无线传输协定传送该指纹数据;以及
一接收模块,用以接收该无线传输协定所传送的该指纹数据;
一指纹鉴别模块,耦接于该接收模块及一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以储存一预设指纹数据,该指纹鉴别模块可对该指纹数据与该预设指纹数据进行比较,并对该电子系统作一对应控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中该无线传输协定为蓝芽无线传输协定。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中该指纹鉴别模块为一单芯片微处理器。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中该存储器为一快速存储器。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中该存储器为一电可擦可编程存储器。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中若该指纹数据与该预设指纹数据相符时,该对应操作为开放该电子系统的使用权。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中若该指纹数据与该预设指纹数据不相符时,该对应操作为锁住该电子系统的使用权。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中若该指纹数据与该预设指纹数据不相符时,该对应操作为关闭该电子系统。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中该电子系统为笔记型电脑。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中该指纹鉴别模块包括该笔记型电脑的一中央处理单元及该笔记型电脑的一芯片组。
18.一种无线身份识别方法,适用于一电子系统,包括下列步骤:
A.设定一预设指纹数据;
B.取得一指纹数据;
C.比较该预设指纹数据与该指纹数据;以及
D.若该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相符时,则通过一无线通讯协定传送一第一控制讯号。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身份识别方法,其中该无线传输协定为蓝芽无线传输协定。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身份识别方法,其中该控制讯号用以启动该电子系统。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身份识别方法,其中该控制讯号用以开放该电子系统的使用权。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身份识别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E.若该指纹数据与该预设指纹数据不相符时,则送出一第二控制讯号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身份识别方法,其中该第二控制讯号用以关闭该电子系统。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身份识别方法,其中该第二控制讯号用以锁住该电子系统的使用权。
25.一种无线身份识别方法,适用于一电子系统,包括下列步骤:
A.设定一预设指纹数据;
B.取得一指纹数据;
C.通过一无线通讯协定传送该指纹数据;以及
D.比较该预设指纹数据与该指纹数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线身份识别方法,其中该无线传输协定为蓝芽无线传输协定。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线身份识别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E.若该指纹数据与该预设指纹数据相符时,则送出一第一控制讯号。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无线身份识别方法,其中该第一控制讯号用以启动该电子系统。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无线身份识别方法,其中该第一控制讯号用以开放该电子系统的使用权。
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线身份识别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F.若该指纹数据与该预设指纹数据不相符时,则送出一第二控制讯号。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身份识别方法,其中该第二控制讯号用以关闭该电子系统。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身份识别方法,其中该第二控制讯号用以锁住该电子系统的使用权。
CN 01139361 2001-11-23 2001-11-23 无线指纹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Pending CN14218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39361 CN1421816A (zh) 2001-11-23 2001-11-23 无线指纹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39361 CN1421816A (zh) 2001-11-23 2001-11-23 无线指纹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1816A true CN1421816A (zh) 2003-06-04

Family

ID=4675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139361 Pending CN1421816A (zh) 2001-11-23 2001-11-23 无线指纹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421816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9087B (zh) * 2006-05-26 2010-05-12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滑动式指纹感测芯片的计算机无线外围设备
CN101918985A (zh) * 2007-10-19 2010-12-15 P1G公司 非接触式生物特征身份验证系统和身份验证方法
CN102043970A (zh) * 2009-10-20 2011-05-04 成都昊芯科技有限公司 带蓝牙功能的防伪加密芯片数据读写器
CN102437871A (zh) * 2011-12-21 2012-05-02 成都众询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的无线声控指纹身份验证系统
CN103634780A (zh) * 2012-08-27 2014-03-12 上海博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解锁方法
CN103839044A (zh) * 2012-11-27 2014-06-04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指纹仪、其连线设定系统及方法以及身份验证方法
CN104077544A (zh) * 2013-09-25 2014-10-01 苏州天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射频识别技术的移动存储设备及其操控方法
CN105426726A (zh) * 2015-12-02 2016-03-23 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电子系统
CN105893917A (zh) * 2015-01-26 2016-08-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器、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7088727A1 (zh) * 2015-11-25 2017-06-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0360441B2 (en) 2015-11-25 2019-07-23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WI699981B (zh) * 2018-11-21 2020-07-21 今一電有限公司 電器的供電系統及供電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9087B (zh) * 2006-05-26 2010-05-12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滑动式指纹感测芯片的计算机无线外围设备
CN101918985A (zh) * 2007-10-19 2010-12-15 P1G公司 非接触式生物特征身份验证系统和身份验证方法
CN102043970A (zh) * 2009-10-20 2011-05-04 成都昊芯科技有限公司 带蓝牙功能的防伪加密芯片数据读写器
CN102437871A (zh) * 2011-12-21 2012-05-02 成都众询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的无线声控指纹身份验证系统
CN103634780B (zh) * 2012-08-27 2018-11-13 上海博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解锁方法
CN103634780A (zh) * 2012-08-27 2014-03-12 上海博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解锁方法
CN103839044A (zh) * 2012-11-27 2014-06-04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指纹仪、其连线设定系统及方法以及身份验证方法
CN104077544A (zh) * 2013-09-25 2014-10-01 苏州天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射频识别技术的移动存储设备及其操控方法
CN105893917A (zh) * 2015-01-26 2016-08-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器、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7088727A1 (zh) * 2015-11-25 2017-06-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0360441B2 (en) 2015-11-25 2019-07-23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426726A (zh) * 2015-12-02 2016-03-23 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电子系统
TWI699981B (zh) * 2018-11-21 2020-07-21 今一電有限公司 電器的供電系統及供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ansen Authenticating users on handheld devices
US20030199267A1 (en) Security system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WO2015172515A1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虹膜识别方法和装置
US8924742B2 (en) Multi-level data storage
US20080288786A1 (en) System with access keys
US9436830B2 (en) Securing access of removable media devices
US8172151B2 (en) Secure use of externally stored data
CN1421816A (zh) 无线指纹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US11388007B2 (en) Mobile device, verif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identity verification method
US2014032164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Digital Images
TW201504841A (zh) 電子裝置及使用指紋識別控制該電子裝置的方法
US20090158049A1 (en) Building a security access system
US20130083208A1 (en) Associating a work with a biometric indication of the identity of an author
CN106231092A (zh) 一种手机信息安全保护方法
CN101169810A (zh) 具有指纹辨识系统的电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20070234065A1 (en)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device providing format conversion functionality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said functionality
CN105631302A (zh) 移动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080199057A1 (en) Portable storage device with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function
CN101419577A (zh) 具有笔迹识别身份确认功能的移动存储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KR102010764B1 (ko) 스마트폰 인증 기능을 이용한 컴퓨터 보안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070663B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现场认证方法和现场认证系统
CA2693318C (en) Multi-level data storage
CN206322182U (zh)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
JP2000259828A (ja) 個人認証装置及び方法
CN107944345A (zh) 一种结合生物识别的安全芯片认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WEICHUANG ZITO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ACER COMPUTER CO., LTD.

Owner name: ACER COMPUTE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206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20606

Address after: Taipei County of Taiwan

Applicant after: Weichuang Zitong Co., Ltd.

Co-applicant after: Acer Compu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Taipei County of Taiw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Acer Computer Co., Ltd.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